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大理石瓷砖 > 导航 >

说古道今话瓷壶

说古道今话瓷壶

大理石瓷砖 新中源瓷砖 木地板好还是瓷砖好

2020-03-16

大理石瓷砖。

瓷壶中流传下来有早年的御用品,即所谓官窑器,近年来见诸各拍卖会上的就不少,处于“流通领域”中,很吸引眼球。但市场上多数还是旧时官宦人家、文人士子、乡绅商贾的用具。

从文物定名的习惯上讲,壶是器物规范的功能性名称,执壶是为了区别于提梁壶和有系的壶或其他的什么壶。至于说它是水壶还是酒壶,是茶壶、醋壶还是酱壶,则是用途的说明,类似于窑口、釉色、纹饰的说明。

不管怎么说,如今“老窑”和民窑细路的壶不时尚能访到,而官窑的酒壶、茶壶之类,有些已经扶摇攀升到令人眼晕的七八位数字了。目前高位的纪录之一是香港佳士得2002年秋季拍卖会创造的,一件永乐甜白釉执壶拍出1162.41万港币,约合1200万人民币了。同期的龙泉窑青瓷执壶和景德镇的青花执壶大体也在300-500万元的价位上,甚至清代中后期的官窑瓷壶价格也要到10万元以上。

谈到瓷壶的鉴定,其实除了看胎、釉和工艺特征等瓷器鉴定的一般规律外,主要就是看器形。归纳起来大体可以这样来认识:

晋南北朝到隋,瓷壶的造型尚保留有青铜器的许多特征,繁复,奢华,很美,也很别致。腹部呈圆形、椭圆形,盘口,长颈,弯曲的柄像人的耳朵,多有动物形象的贴塑之类的装饰,“流”(指壶嘴的整体部分)主要还是起装饰作用,但许多鸡首壶的“流”是通畅的,用来往酒杯里斟酒还是勉强能用的。近年来,仿冒的赝品多了起来,市场上从几百元到3000元左右的都有,仔细分辨还是可以看出来。因为新仿的大多是铸浆胎,早年根本就没有这种工艺,所以必假。为了克服铸浆胎手头儿过轻的毛病,也有采用加厚底部的手法,可以用钢尺或者细木棒量一量内外高差。此外,高仿品的主要问题是做旧。自然形成的土沁像大理石那种感觉,自然、不规则,做上去的“土沁”要么通体像喷了层东西,乌蒙蒙的,很均匀,要么很僵硬、呆板,总是不像天然生成的。

市场上常见的唐代瓷壶大多呈竖立的卵形或瓜棱形,饼底的较普遍,还有一种圈足非常宽,行里称“玉璧底”、“玉环底”。“注”(指灌水的壶口)那个地方有盘口,也有侈口,五代以后才出现喇叭口式的长颈大口。

唐代瓷壶的柄仅容一指,“流”短于颈,置于肩上,不超过1厘米。这大体是北方诸窑产品的特征。也有四瓣瓜棱形的大壶,南北民窑都常见,还常带有贴塑和褐彩的绘画装饰。越窑的精细产品也偶尔能见到。但即使是南方诸窑口所产,壶的基本特征是不会变的,大壶多保留有系,柄仅容二指,早期的多为盘口,与魏晋流行的那种只有系的壶相仿,“流”多八角形,不超过2厘米。过去窑址附近常出土些没有釉子或脱釉的素壶,近年就有了后挂釉彩的,甚至出现了假的唐青花。但是,后挂釉的东西必须做旧,做旧多用酸咬,也搞些人为剥釉的痕迹出来,这些手法主要在较粗劣的仿品上出现,闻上去带有化学药剂的味道,开片中也常保留着高锰酸钾的结晶,就是附着在器物边角上的土也是生土,只要随身带着个放大镜大体就够了。另外,当时民窑瓷器的瓷化程度多不很高,胎和釉面结合的不牢固以致久埋土中会出现剥釉现象。如果胎子的瓷化程度很高,胎釉结合得很好也出现剥釉现象,那么就值得怀疑了。

晚唐到五代开始出现曲“流“的瓷壶,形态上明显带有过渡时期的特征。瓜棱壶多五瓣,侈口或喇叭形的颈口,中长颈,“流”的上端大约在口唇和颈部之间,下端位置则从肩上向下移到肩与中腹之间。

taoci52.com精选阅读

说古道今话青花


自古青花是宠儿

青花瓷器历来是藏家的宠儿。2005年在拍卖市场上引起轰动的就是一件元青花。在伦敦佳士得“中国瓷器及艺术品”拍卖中,一件被称为“鬼谷下山”的元青花人物罐以1400万英镑的价格成交,折合人民币2.3亿多元。元代青花本来存世量就十分稀少,据了解,目前,我国国内现存各地传世、出土的元

代青花瓷有100多件,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元青花瓷仅有200多件,在北京等博物馆内各类元青花瓷器也仅存约17件,可见元青花的稀缺。

再加上这件瓷罐器型精美、工艺精湛且保存完好,特别是上面的图案,不仅故事来自《战国策》,画面还反映了元代民间杂剧表演艺术和民间绘画艺术的风貌,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不管怎样,这样的高价确实更加激发了藏家对青花瓷器的收藏热情。

不仅国人喜欢青花瓷,外国人对青花瓷也情有独钟。史料曾记载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18世纪初,奥古斯都二世非常喜爱中国瓷器,当他得知邻国普鲁士威廉国王的妃子手中有不少中国瓷器精品时,便想方设法要弄到手。他打听到威廉国王好武,喜欢身体强壮的大个子士兵,于是通过外交谈判的方式与威廉国王达成协议,用自己的4队近卫军换取威廉妃子的12个青花大瓶。如今,这12个青花大瓶连同奥古斯都二世珍藏的其他瓷器,一起陈列在德国德累斯顿的博物馆中。

辨别真伪有窍门

民间收藏者对藏品的口头评价经常用“品相”和“路份”来描述和判断一件藏品的价值,“品相”即是指器物的造型比例,保存的完好程度,以及胎质、绘图、款识等综合美学评价,而“路份”则通常是对器物是否属于高雅玩物的评价。

对瓷器而言,行里有句口头禅:买立不买倒,买大不买小。“立”则指用来摆设的器物,叫做“摆件”,“倒”则指碗、碟、盆等生活器物。就是说“摆件”瓷器的档次要高于生活瓷器。作为摆件,它本身就以艺术欣赏价值为主,这决定了它的艺术性要远远大于实用性,所以摆件的制作工艺、胎质包括绘图、题款等更讲究、更完善。另外,大型器物的价值往往要高于小型器物。大型器物制作难度大,承载的艺术内容更加丰富,且不易保存,存世量也更少。当然具体器物还要具体分析,这里只是就一般规律而言。

因为自古藏家就喜爱青花,流传下来的出自官窑、品相完好的器物大多已沉淀在藏家手中,如今市场上已难得一见,特别是在民间,要想找到一件高“路份”的官窑青花精品并非易事,就是见到了,价位也会高得一般人难以承受。所以近几年民窑的、品相尚好的器物越来越受到藏家关注,且市场价格也在不断升温,但同时做假做旧的也就出现了。过去以为民窑瓷器没人仿冒,这种观念也要改改了。因此,购买之前还要多掌握一些识别的要领。

虽然民窑瓷器没有款识,判断历史年限缺乏准确的依据,但一般来说,判断一件瓷器是否是古物,胎质、画工、器型等都是有据可依的。元、明的瓷器留存在民间的非常稀少,我们以目前市场上仿冒最多的清朝几个重要时期的瓷器为例:

顺治瓷器处于明清过渡期,造型、胎釉、纹饰都具有鲜明的过渡特征,如造型古朴,胎体厚重,器物外部釉色酷似卵青。这时期新出现的器型有短颈溜肩筒瓶、龙纹筒花觚、大口观音尊等。顺治时期青花瓷器的绘画显示粗犷豪放的特征,民间青花盘碗常画一片树叶或一多孔石,伴有题词。顺治瓷器款识,民窑多写干支纪年款,也有“玉堂佳器”等吉祥款识。黄釉口(也叫黄酱釉)是顺治时期青花瓷器的重要特征,也就是器物的口沿或底部沿口呈现黄褐色。

康熙瓷器胎体厚重,同样大小的瓷器与清代其他时期瓷器相比更重一些。康熙青花以青翠的“翠毛蓝”为代表,主流是青翠浓艳,层次分明。

康熙瓷器绘画早期多是线条粗放,布满器物全身,中晚期受画坛“四王”影响,山水楼阁、诗文辞赋以及人物故事等大量出现。康熙瓷器器口施加含粉的白釉以及器里釉色与器物釉面基本保持一致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雍正青花瓷器的釉面有白色和青白色,有的积釉较厚,有云雾状的效果,因此被称作“唾沫釉”。款识上民窑字体草率,多用吉祥话。这个时期兴起一种从器物外延伸到器物内的画法,叫“过墙花”。

到了乾隆朝,出现大量造型奇巧的新器物,如香熏、如意、转心转颈的瓶类琢器等,用于把玩。乾隆青花釉面均匀肥腴,仔细观察会发现有轻微的波浪釉。款识以篆书为主,也有楷书。民窑题款字体草率,有的只写半边字,叫作“草记款”。 @裏?@

收藏之前多读书,掌握一定的要领是必要的,但准确的断代不是照本宣科就能做到的,还需要大量的接触器物。一般来讲只要掌握几个关键特征,不至于买到仿品伪品就可以了。实在把握不好的就当新的侃价,在侃价的过程中也能从出价人的态度上做出判断。前不久有人带来一本某人近几年来收藏的藏品图片册子,号称都是钧窑、定窑等著名窑口的器物,这么多精品怎么可能在几年间尽落一人囊中?况且有的明显是某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不用看就知道是仿品。所以,有时候常识就可以帮助做出理性的判断。

收藏要有平常心

根据我自己搞收藏多年的体会,无论收藏什么器物,关键在于发自内心的喜爱,而不仅仅是趋利行为。趋利必然会患得患失,越是患得患失,越容易与宝物失之交臂;尤其不能有投机取巧心理,越是想捡便宜,越是容易吃亏上当。真正喜欢一门艺术品,就会下功夫去钻研,会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积累经验,或许不经意间就有了可喜的收获。比如,我收藏的一件青花瓷墩(见上图),就是五年前高出市场价格从一位老人手中购买的。因为真心喜欢,尽管当时价格较高,还是借钱买下,收藏至今,其价值已远远高出当时出价的几倍。另有一件民窑瓷罐,虽然器型不完整(瓶颈显短,估计是有冲口,被截去一部分),但胎质、画工都不错,可以判定是康熙年间的民窑精品,四年前花6000元买下,现在有人出价4万,没有舍得出手(见左图)。

总之,清花瓷器的收藏随着大势走热,行情越来越好,即使是民间器物,一件品相完好的清代青花瓷器真品目前至少也要几万甚至十几万。要做青花瓷器收藏,除了多阅读一些书籍杂志外,更重要的还要多接触器物,积累第一手的经验。特别是对档次较高、价值贵重的瓷器,最好要有专业人士“掌眼”,切不可凭着感觉或者抱着投机捡漏的心理,盲目购买。

盛筵今开启


日前,记者从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组委会获悉,2016第13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将于10月18日至22日在景德镇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今年的瓷博会在创新办会思路、提高运作水平等方面有了新的有益探索。届时,5大展馆将迎来全球900多家企业,数百位文化、收藏、商业、媒体界的人士将走进瓷都,30多项配套活动精彩呈现,一场陶瓷盛筵即将开启。

世界名瓷将竞相亮相。今年瓷博会除了吸引湖南华联、江苏高淳、山东华光等国内各大产瓷区的知名企业参展外,还汇聚了来自韩国、日本、美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家品牌企业。更令人惊喜的是,麦森、代尔夫特、雅致等世界顶级陶瓷品牌将悉数登场。

运作水平全面提升。该市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全面布局客商登记、数据分析、观众对接和电子商务等工作。主动邀请全国150家五星级宾馆酒店的采购部门负责人、1000多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采购,并举办参展商与采购商供需见面会、新产品发布会、高技术陶瓷成果对接会以及多场经贸投资推介会。

文创经贸活动精彩新颖。举办多场景德镇与“一带一路”的国际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开展第二届全国陶瓷职业技能竞赛,召开第二届中国陶瓷电商峰会。作为工业遗存保护利用样本的陶溪川文创街区也将正式迎客,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艺术周活动。将以独立专场形式举行的“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拍卖会”将让拍卖和展览更好地互相结合,完善陶瓷产业链。

古代陶瓷壶类


扁壶 背壶 匏壶 茧形壶 蒜头壶 唾壶 带系扁壶 盘口壶 虎子 鸡首壶 鹰形壶 羊首壶 象首盘口壶 凤首壶 龙凤壶 龙首壶 双鱼壶 鹦鹉形壶 执壶 提梁壶 内管壶 人首鱼龙壶 鸳鸯形壶 鸡冠壶 多穆壶 僧帽壶 梨式壶 大扁壶 莲瓣壶 字划壶 茄式壶 鼻烟壶 香壶 贲巴壶

扁壶 又名土甲,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制容器。瓷制品最先流行于西晋。造型为直口,溜肩,扁圆腹,外撇高圈足,器腹两侧有对称双系,便于系绳背挂。江苏金坛白塔乡惠群村出土的一件,腹下部?quot;紫是会稽上虞范休可作土甲者也";浙江上虞百官镇外严西晋墓出土的一件,足底划"先姑土甲一枚",可知此器在当时的名称。上述两件均为青瓷器。江西九江出土的铜质器及湖北江陵纪南城出土的漆器,均有自铭"土甲"、"钾"或"柙",只是根据质地的不同,偏旁从"土"、从"金"或从"木"。宋以后,依其形而名之,改称扁壶。

背壶土甲壶式之唬殖拼┐俊⒈乘蚝牧讲嘤写┐南祷蚬挡鄱妹K萜淅房芍率魇贝侍罩破分幸延写耸健4芍破酚形鹘那嘤钥袒ㄋ当夂⒈逼敕洞饽钩鐾恋幕朴员夂?984年出土于安徽合肥西郊的隋淮南窑青釉刻花盘口式四系壶。唐、宋时期较为流行,壶式有扁圆等多种式样,有黄釉、黑釉、白釉、青釉、白釉绿彩等。

匏壶 流行于战国至汉代的一种壶式。器形似匏瓜状,是盛酒或水的容器。匏壶的质地有泥质陶、印纹硬陶、釉陶和原始青瓷。有的匏壶由上小下大的两个球体联接而成,有的颈部较长,或直或弯曲,腹部作椭圆形。壶盖造型考究,多做凤首形状,1973年山西闻喜邱家庄战国墓中出土一件陶匏壶,通高30、口径4厘米,凤鸟形盖高9厘米。

茧形壶 亦称鸭蛋壶,一种古代壶形。唇口,短颈,圈足;腹呈横向长椭圆状,既似蚕茧,又若鸭蛋,故名。初为战国时期秦国所产,后盛行于西汉。壶腹多彩绘流云、几何图案,也有光素者,仅以暗刻弦纹装饰。茧形壶在当时既为容器,又可在战争中埋入地下,用以倾听远方敌军骑兵马蹄声。茧形壶后世传入朝鲜,李朝青白釉瓷中有这种器形。

蒜头壶 始见于秦汉时期的一种壶式,有陶质和原始青瓷两种。特征为蒜头形小口长颈,圆腹。东汉时期蒜头壶腹部比西汉时期丰满,蒜头呈扁圆形。有的蒜头壶颈、肩部堆塑有人物、龙、虎等纹饰。

唾壶 又称"唾盂",为古代贵族宴饮唾鱼骨或兽骨的承器,故又?quot;渣斗"之称。瓷质唾壶始自东汉,三国、两晋颇为流行。三国至西晋为撇口扁腹,高圈足。东晋时渐成盘口垂肩,圆腹,平底或假圈足。南朝时增加盖与托盘。隋、唐除青瓷外新添白釉器,造型基本沿袭南朝旧制。五代及宋、辽,恢复为盘口,扁腹,圈足,不过一般口径大于器腹,早期圈足外撇,腹饰莲瓣装饰。入明以后继续沿用,各朝略有变化,一直持续到晚清,俟后被灰槽所代替。

带系扁壶 壶式之一,特征是壶身扁平,肩腹部有系,便于穿绳提携。瓷岳带系扁壶出现于东汉时期,是仿铜器形状制作的。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出土的东汉青釉扁壶,为圆唇口,直颈,扁腹,长方形足外撇,上腹两侧有对称的衔环耳。西晋时壶体呈丰唇,直口,短颈,圆肩,肩部两侧各帖塑带翼鼠为系,壶腹扁圆,圈足为椭圆状。南北朝、唐、五代时期出现了一种带西域风格的扁壶。如1971年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黄釉瓷扁壶,敞口,短颈,肩两侧各有一带孔凸起为系。壶体扁圆,上窄下宽似核桃状,底部假圈足,扁腹两面印有胡人舞蹈图案。与此相似的扁壶还有唐三彩制品,所不同的仅是纹饰上的变化。辽宁省博物馆收藏辽暗黄釉印花穿带扁壶则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长方形口,短颈,扁圆形壶体,椭圆形圈足,周边有凹沟,共有6个系。与之相似的扁壶,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晚唐墓中也有发现。收藏于宁夏海原县文化馆的褐釉扁壶,蘑菇形口,短粗颈,壶体扁圆,周围有四系。元代四系扁壶,唇口外卷,短颈,溜肩,装有四系,腹侧垂直,腹面平,长条状平底,造型风格与前朝完全不同,烧造地点有景德镇窑、龙泉窑、磁州窑。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带系扁壶名称相同,然而由于历史时代不同,形状各有差异,各个时期都反映了浓厚的时代特征。

盘口壶 壶式之一。口沿上折,口形似盘,长颈,球腹,平底。造型源于西汉的喇叭壶,其时部分器物口颈转折外已呈现棱线,至东汉初棱线凸起,初具盘口,中期后定型。此器自东汉流行至初唐,器身由矮小向高大演变。肩部通常饰双系或四系,东汉为环形,三国、两晋呈桥形,隋以后渐成条状。

虎子 又称"木威",形若伏虎的一种器物,用途有水器与溺器两说。迄今发现最早的虎子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黑皮灰陶器。呈茧式扁圆腹,绳梁,虎状圆臀有尾。此后的先秦墓中曾出土过漆、铜、陶质的虎子。瓷质虎子流行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早期造型呈卧虎状,昂首,张口,鼓目,四足屈蹲,背部提梁或若绳索式,或塑成一小型奔虎状,腹侧刻双翼。中期以后,造型渐趋简单,器身与扁罐相类,肩部有向上倾斜的直筒口,素身,极少装饰,至晚期虎首和四足逐渐消失。

鸡首壶 出现于三国末年,流行于两晋至隋的一种壶式,因壶肩部塑鸡首形而得名,亦称鸡头壶、天鸡壶、罂。烧制鸡首壶的主要有越窑、瓯窑,壶的造型与盘口壶相似,不同的是肩部一侧安鸡首,另一侧是鸡尾,前后对称。鸡首有空心、实心之分,前者实用,后者是冥器。三国末年的器皿较为少见。西晋时期的鸡首壶特点是壶身、壶颈比较矮,鸡首多无颈,鸡尾甚小。东晋壶体略高,鸡首有了颈部,鸡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略高于壶口的圆股形曲柄。东晋中、晚期在把手的上端饰龙首和熊纹,器形优美。1972年江苏南京化纤厂东晋墓出土青瓷鸡首壶,底部刻"罂主姓黄名齐之",可知晋时称此类器形为罂。南北朝时期,壶体修长,鸡首的冠部较大,颈部细长,盘口增高。浙江绍兴南池乡尹相公山南朝墓出土一件鸡首壶,碗形口,下接细长的弦纹颈,肩部前有圆嘴的鸡首,后贴上翘的鸡尾,壶下有承盘。湖南曾出土龙柄三足壶,装饰与上述南朝墓鸡首壶相似。隋代的壶鸡首趋于写实,作昂首曲颈打鸣状,壶柄贴塑龙形饰。此外,还派生出羊首、鹰首或虎首壶。隋代以后,鸡首壶几乎匿迹。清代康熙时期,宜兴陶艺大师陈鸣远制有紫砂天鸡壶,直口,长颈,丰肩,肩一侧设鸡首形流,其风格与上述鸡首壶相似,是仿古作品。

鹰形壶 又称鹰首壶,属盘口式壶中的一种。江苏宜兴周墓墩西晋墓出土的一件,高17.5、口径10.5、底径11厘米,盘口,短粗颈,圆腹,平底。壶的肩部贴塑双目圆睁、尖喙下勾的鹰首。两侧有对称竖式双系。腹部两侧用简单的刻划纹表示鹰的飞翼,腹下部塑有鹰爪,另侧对称位置贴附鹰尾,着重刻画了鹰首部位和硕大的双翅。

羊首壶 壶式之一。流行于东晋时期。器形为盘口,长颈,溜肩,椭圆形腹,口与肩部有一曲柄。羊首装饰在壶的肩部与柄相对处。羊鼓睛凸目,双角卷曲,雕塑细腻。羊首壶曾出土于南京和平门外米家山东晋墓以及江苏丹徒、绍兴等地区。

象首盘口壶 壶式之一,195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张盛墓。盘口高而微撇,束颈,丰肩,椭圆形腹,腹部下收,足外撇,肩部有对称的四组条状系。壶流根部塑一象首,象耳向两侧展开附在壶体上,高昂的象鼻为壶流,对称的一侧是隋代流行的龙首形柄,造型独特。其白釉略带青瓷特征,属白釉滥觞期的作品,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珍贵的标本。

凤首壶 流行于唐代的一种壶式。又称龙凤壶。源于波斯萨珊朝金银器的造型,用龙凤纹作装饰,明显地融合了中国传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馆藏有青瓷凤首龙柄壶,壶盖塑造成一个扁状高冠、大眼、尖嘴的凤头,与壶口恰相吻合,由口沿至底部装置一条螭龙形壶柄,龙头伸向壶口,前肢攀壶肩,后肢连底座,瘦长的壶身上堆贴着层层繁缛瑰丽的纹饰。唐三彩凤首壶造型更接近于萨珊朝金银器,凤冠作圆环状,有直口、撇口造型,中空。作为壶流的凤嘴有的张开,有的尖喙合并,两侧可向外流水。凤首后部恰似一束长羽披落在壶体肩部,巧妙地形成曲柄。广东广州瑞南路出土的唐青瓷凤首壶、印度尼西亚出土的唐白瓷凤首壶在器形上有较大的变化,凤冠做成花冠状,凤首成为一种装饰而不再充作壶流,壶体呈球状,肩部有管状流,凤首后部与壶肩部有曲柄相接。唐代以后凤首壶基本上消失,元代偶有出现。1974年北京旧鼓楼大街元代窑藏中出土了一件青花凤首壶,小口,直颈,扁圆形壶体,椭圆圈足。仰首曲颈的凤首作流,凤尾卷曲作壶柄。壶腹绘展翅飞翔的凤纹。明宣德时期亦有一种以凤首作流、龙首为柄的执壶。元、明时期的凤首壶造型与唐代的凤首壶虽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受异域风格的影响应该是它们之间的共性。

龙凤壶 见"凤首壶"

龙首壶 壶式之一,因壶流装饰成龙首形而得名,始于唐代,有陶、瓷制品。扬州博物馆收藏唐三彩龙首壶,用龙首作流,壶柄也塑成龙形。北宋定窑烧造的龙首壶,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肩一侧贴附扁形曲柄,另一侧有直立龙首,龙颈雕琢细腻的鳞纹,龙口含有弯曲的短流,壶的形体秀丽。

双鱼壶 唐至五代时期流行的壶式之一。整体作并联的双鱼形,双鱼嘴为壶口,鱼体作壶身,鱼尾为假圈足,鱼背脊间各有凹槽,槽上下两端贴有桥形系,可系绳,故又名双鱼穿带壶。陶、瓷质双鱼壶是受金银器影响后出现的新品种。唐代越窑青瓷和三彩陶制品较多。1983年广东梅县出土唐代水车窑青釉双鱼壶,壶口外敞,鱼形腹,圈足仿鱼尾,肩部一侧装管形短流,双鱼之间有一凹槽,上下各设一系,足上部有穿孔,制作简练。1964年河北井陉县出土五代时期的白釉双鱼穿带壶,虽然双鱼的基本特征均有细致的刻画,但与唐代相比,缺少了简练、生动的效果。

鹦鹉形壶 唐代出现的一种壶式,低温釉陶制品。1960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墓葬出土。壶的外形是一只鹦鹉,立于喇叭形座上,后颈有一盘口,直颈,柄的一端依附壶颈弯曲于背部,鹦鹉腹部中空,喙为流,全身羽毛刻划细腻,生动而实用。

执壶 隋代出现的酒器之一,又称注子、注壶。据唐李匡义《资暇集》"注子偏提"条云:"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唐前期注子有盘口,短颈,鼓腹,圆筒形或六角形短直流,曲柄。唐晚期仅越窑烧造的注子样式就有5种之多。腹部多作瓜棱形,有短流、长流、曲柄、直柄等数种。五代至北宋,器身渐高,通体多压4至6条瓜棱,流渐趋细长微曲,曲柄高于壶口,平底变为圈足。器形修长秀美,并多有注碗相配,注碗稍大于注腹,因内盛热水用以温酒,又称"温碗"。习惯上对宋代的注子称为执壶。宋代壶式有10余种,腹部多作瓜棱形,器身趋于瘦长,流和柄上端高度相等,此外尚有兽流壶、提梁壶、葫芦式壶等。元代壶身多为玉壶春瓶式,弯流与壶颈之间以S形饰件相连。明、清之后,执壶造型增多,并多作茶具。

提梁壶 始于北宋,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一种壶式。北宋时期有耀州窑刻飞凤穿花纹龙流提梁壶,小口内敛,丰肩鼓腹,下部贴有三足,仰首张口的龙头为壶流,拱形提梁装于肩部,靠壶流一侧的提梁上骑一小猴。壶体设计精巧,构思新颖。定窑烧造的瓜形提梁壶比较多,壶口内凹,壶体作瓜棱形,提梁有缠绕的瓜藤式、藤编式等。提梁前部一般分为三股,每股附有模印花饰与壶体相连接。这种壶式在北方辽墓中出土比较多。重庆市博物馆收藏元代青白釉龙柄壶,造型别致,六棱形壶体上趴伏一曲体龙,龙首外伸作流,拱起的龙身为提梁,生动而神奇。明代提梁壶以万历时期的为代表,壶体有瓜形、球形、六棱形等式样,提梁有高、低之别;少数为窗柜式,或在壶肩部有双竖系,双系之间穿半环形金属提梁。

内管壶 始于宋、辽时期,流行于清代的壶式之一。因壶底中心有一通心管而得名。由于向壶内倒水需从底心管口倒入,又称倒灌壶、倒流壶、倒装壶。1968年陕西省彬县出土的耀州窑青釉剔花内管壶,是这种壶式的典型器,壶虽然有流、柄、腹体及圈足,但无口、无盖。壶上半部作双蒂式象形壶盖,顶端和一侧腹部有飞凤式提梁,另一侧贴塑母子狮,母狮张口作流,子狮在母狮腹部吸吮,壶底有一梅花形注水孔。清代内管壶多作桃形。

人首鱼龙壶 辽代的一种壶式,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器形为人首鱼身,腹部两侧有翼,背上壶口作莲瓣形,鱼尾上翘。胸前有一龙首为流,人首脑后与鱼尾之间相连的曲柄作提梁,造型奇特,构思巧妙。

鸳鸯形壶 辽代三彩陶壶形式之一,1977年出土于内蒙古赤峰王家店辽墓。壶体作浮水鸳鸯形,鸳鸯背负敞口花瓣形壶口,壶口与鸳鸯尾部连有弧形花梗作柄,鸳鸯嘴部为流,腹下有假圈足。

鸡冠壶 辽代典型壶式之一,是摹仿契丹族使用的各种皮囊容器而烧造的,亦称皮囊壶。因壶的上部有鸡冠状的穿孔,故称鸡冠壶。又因形似马蹬,俗称马蹬壶。依据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经过排比研究,可知鸡冠壶大体分为5种形式,即扁身单孔及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横梁式,辨别鸡冠壶年代的早晚,通常采用的办法是以壶身保留的皮囊形象多少来区分。扁身单孔式,是辽代早期形式,壶体上扁下圆,肥身,上有竖直的管状口和鸡冠状单孔系,器身似两片皮页,下加圆底上加管口缝合而成。内蒙古赤峰大营子庆历九年(959年)墓出土的鸡冠壶就是这种类型的代表。扁身双孔式除自身保留着仿皮囊形象以外,在造型与装饰艺术方面更加精美,如在双系的部位贴塑攀附的猴等动物。有的壶底出现划刻"官"字款。鸡冠壶唐代就已经出现,陕西西安、河南新安等唐墓中均曾出土。

多穆壶 元代创新壶式之一,由蒙藏民族贮放奶液的金属或木质器皿演变而来。器形为筒式,上收下敞。口部靠柄一侧有花冠形装饰,柄两端各有卷曲花饰,方式壶流,矮足,足脊宽平无釉。壶体上有仿金属箍和铆钉状装饰。1963年北京市崇文区元铁可墓出土的一件是国内仅存的完整器。

僧帽壶 一种壶式,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壶口沿上翘,前低后高,鸭嘴形流,壶盖卧于口沿内,束颈,鼓腹,圈足,曲柄。最早的僧帽壶为元代景德镇青白釉器,明永乐、宣德红釉及甜白制品最为珍贵,清康熙年间仍有仿制。元代僧帽壶形体敦实,壶颈较粗,壶流略短。明代造型秀美,各部位比例匀称,壶流比元代略长。清代壶颈略高,腹部略瘦,壶流略短于明代,没有明代优美,也不如元代制品敦实稳重。

梨式壶 壶式之一,始于元代,流行于明,因形状似梨而得名。伞形盖,盖顶有宝珠钮,短颈,其下渐丰成下垂的圆腹,矮圈足,弯流,曲柄。从北京元代遗址中出土的青花梨式壶看,其特点是颈部较细,腹部硕圆,平底;北京丰台区出土的洪武时期梨式壶腹部略瘦,腹下部明显内收,圈足外撇,足边垂直,足内较深。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永乐壶颈较粗,圆腹,圈足向外侈,整体造型端庄。宣德时期,壶腹略短,圈足增高。颈与盖上的宝珠顶比永乐略大。成化时期除继续沿用传统形式外,在壶盖顶部出现微小变化,增添平盖形式。此式影响到正德时期,清康熙时期亦有摹拟之作,其器挺拔肥硕,唯柄曲线欠流畅。

大扁壶 壶式之一,明永乐时期创烧。小直口,颈部凸起一棱,并有一小系,有盖。壶身为立扁圆形,正面微鼓,中心有圆形凸脐;背面平坦,中有相应的圆形凹脐。底部为弧面。左右肩部各有一活环系。均为青花制品。正面凸脐上多绘八角星纹,外围有的绘缠枝莲,边缘为海水纹,侧壁一周绘缠枝莲纹。背面无纹饰。器形仿西亚金属器皿,其用途有待考证。

莲瓣壶 壶式之一,流行于明代宣德时期。器形为直口,溜肩,圆腹,前有直流,后有曲柄,腹部有4层凸起的仰莲瓣纹。器表施有祭红釉,红色鲜丽匀润,造型宛如一朵怒放的莲花。

字划壶 亦称字形壶,清代康熙时期出现的一种壶式。壶体为立体的汉字形,多做成福、禄、寿三字,笔划间雕镂透空。

茄式壶 清康熙时期景德镇窑烧制的壶式之一。小口,颈部细长向一侧弯曲,腹呈长圆球状,似长茄形,圆底施釉,故放置不稳。据此分析,茄式壶可能是陈设品。

鼻烟壶 又称烟壶,盛放鼻烟的器皿。鼻烟壶于明晚期由西方传入我国,清朝英文音译称拿乎薄土或士拿乎巴突卢。明代晚期,中国尚无专用鼻烟壶,只用废弃的药瓶代替。鼻烟壶始于清康熙朝,由宫廷造办处设计试制。专用鼻烟壶的特征是,壶口较小,使烟的气味不易外泄。腹部扁圆,容积加大,盖带一小勺,伸入壶内。乾隆朝以后所制瓷质鼻烟壶形式繁多。

香壶 乾隆时期景德镇窑烧制仿青铜器形状的一种壶式。直口,圆腹,直流,曲柄,腹下承四柱状足。据《乾隆记事档》载,乾隆三年(1738年)命唐英烧造仿宣德窑青花高四足茶壶,即为此壶式,后世延续制作至道光年间。

贲巴壶 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由藏族金属制品演变而来。器形为洗口,束颈,球形腹,高足外撇,腹部有龙首形流弯曲向上,无柄,是一种祭祀用品。

浅说古代陶瓷灯具


以火为光源的灯具有着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人类所使用的第一堆篝火,也就是先民们发现的第一个照明光源。随着岁月的流逝,先民们发现簧火不能移动,遂逐步发明了火炬。这种火炬严格讲,还不能叫灯,只能说是灯具的的前身。晋代郭璞注《尔雅·释器》有“瓦豆谓之登”,古代称灯为“镫”,“镫”、“登”通用。最早的镫由豆发展而来,豆是新石器时晚期至战国时期的一种陶制餐具,上面敞开浅盘,中有高柄,下面为喇叭口形圈足。我们的祖先在豆的浅钵中置灯芯和油脂来照明,从此,这种“镫”流传数千年,成为人类光明的使者。中国最早的灯具始于战国,大量考古资料证明,战国时期的灯具,结构完善,造型优美,主要是青铜灯具。故“镫”字从金旁,“登”字下部为“豆”、说明最早的灯为豆形。

两汉时期,灯具的制造得到了迅速发展,以青铜为主的灯具无论在造型、装饰、工艺和制作上都已十分成熟,出现了像“长信宫灯”、“错银牛灯”等闻名于世的稀世珍品。这期间,青铜灯具继续盛行,陶质灯具以新的姿态逐渐成为主流,这时期的陶质灯多出土于汉代中小型墓中,主要流行于中下阶层,尤以豆形陶灯、俑形陶灯最常见。

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青铜灯具基本消失,陶瓷灯具主要是瓷灯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整体造型上看,一是多带有承盘形座。二是人物器座减少,动物器座增多。三是用单休碗、盘和钵作为灯盏逐渐增多。四足出现了节能和防风灯具。陆放翁在《斋居记事》中说“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碗最省,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闻名中外的这种代夹层注水降温的省油灯,是宋代的一大发明,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人在门常生活中都注意点点滴滴的节能效果,显示出匠心独具的聪明才智。唐代制造了很多唐三彩灯、白瓷灯。并流行一种具有插置烛把和承托油盏的两用灯具,称之为灯台和烛台。这可从李商隐的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看出这种蜡烛灯在唐代已广泛流行。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陶瓷发展最辉煌的时期,灯具和烛台的种类和质地更加丰富多彩。富丽堂皇的官窑灯具和宫灯的兴起,开辟了我国灯具的新纪元。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间灯具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灯具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不仅是照明工具,同时也是供人欣赏的工艺品。

各朝代的灯具主要是以植物油脂为燃料的,延续了几千年。19世纪后期,煤油传入我国,20世纪初煤油灯在我园广泛流行。这期间煤油灯和植物油灯在我国并行。然而在广大偏僻的农村,仍以植物油灯发出昏黄的光亮。l882年上海首先安装了电灯,在后来的几十年间,电灯逐步取代了油灯。以火为光源的古老灯具,逐步退出了人们的生活领域,走进了博物馆。

异彩纷呈说古灯


灯,是人类使用时间最长的生活用品之一,许多文献中都有关于灯的记载,唐诗中更有不少歌颂灯盏、吟咏照明的诗句。今天,当传统意义上的灯具渐渐退出人类生活的时候,收藏、展示、研究灯具,探究灯文化,就成为一件意义深远的事。

中国人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灯具?目前还很难说清。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在战国更早的墓葬中还没有发现灯具,但到了汉代,随葬品中灯具就多了起来。

古灯所用材质很多,早期的有青铜铜灯、陶灯、石灯,随后又有铁灯、木灯、竹灯、玉灯、锡灯、鎏金的灯、镀银的灯,近代又有玻璃灯、景泰蓝灯、合金的马灯。各种材质,又能细分。如陶瓷灯可分为黑釉、白釉、青瓷、青花、五彩灯,石灯可以分为红砂岩、青砂岩、花岗岩、大理石等多种,木灯的木料,有以楠木为框架的,也有以红木为主的。秦汉有青铜灯,唐代有三彩灯,宋代有青瓷灯,明清的灯具则花样翻新,每个时期的灯具都有各自特点和代表器物,总的趋势是越做越精巧、越用越美观、越来越实用。

古灯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但多数灯具的基本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一般都由灯座、灯柱、灯碗几部分组成,底座与灯盘由灯柱相连,都有储油的容器,都有点燃的灯捻。古灯也有一些差别,如有一根灯芯的,有多根灯芯的,有单支烛台的,也有多支烛台的。

古灯根据实际需要有多种使用、摆放方式:有台摆式,有落地式,有壁挂式,有垂吊式,有携带式。从古灯的功能来看,有用来照明的实用灯,有用于宗教仪式的礼仪灯,也有用于祭祀或陪葬的冥器灯。

古灯所用燃料,也在不断演进。此前的火把、火烛,只是燃烧自身来照明,有了灯具才改变了这一状况。早期照明的燃料,可能有松脂,紧接着就是动物油、植物油,后来又有了蜡烛,近代又使用煤油等燃料。1882年,上海有了电灯公司,虽然电灯最初只有几百盏,但它们很快便以其独有的优势迅速普及,各式各样的古灯也因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古灯发展总的趋势,造型上越来越精巧,功能上越来越完善。有的古灯,不仅有灯捻,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亮度、风向;有的古灯,有多种装置,即可挂在空中,又可摆在台上;有的灯外加透气的金属孔罩,可以保证灯油采风燃烧,防止灯烟直冲出来。

我曾见过一个鼓状的陶瓷灯。这个鼓形灯,虽然只有成人拳头大小,但看起来很厚重,它的侧面有一个繁体“卫”字,上面有两个孔,一个是注油的,一个是放灯捻的。不用时,可将两个孔堵死,随身携带,相当方便,也不占多大地方。据分析,这个灯应该是军用品。

我还见过非常漂亮的青花瓷灯,堪称是环保灯。那个灯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一件上面有完整的灯座、灯柱、灯碗;另一件则是灯罩,呈四方形,也是青花瓷的。这个灯是不需要吹熄的,只要把灯罩一罩,灯就慢慢熄灭了。

有种宋代的古灯,居然有个夹层,中间注油,夹层注水。水起降温作用,可节油三分之一左右。

德化瓷壶金玉良缘


福建德化窑生产白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是我国陶瓷史上有名的民窑。元明时期大量销往海外,在非洲和东南亚均发现德化白瓷。德化窑位于福建德化县屈斗宫等地。其烧造的白瓷,胎釉浑然一体,如同白玉一般,除红白色以外,还有象牙黄和粉黄色的,但其不是德化瓷主流。其装饰手法以贴花、印花和堆花为主。所制佛像名扬天下,尤以何朝宗所塑者最为有名。随着时间流逝,德化瓷日益成为人们竞相收藏的对象。

由于德化瓷源远流长,再加上品种多样,这就增加了鉴别真品的难度。而明代德化白瓷晶莹洁白,驰名中外,是其中精品。

前不久,江苏卫视在介绍旅泰华人高培芝先生的藏品时,高先生出示的一把明代德化窑白瓷壶,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

在泰国一古玩店,有一把瓜棱白瓷小壶,因缺盖为残器,摆放那里无人问津。收藏家培芝先生闲逛该店,瞥见后,眼睛为之一亮。上手后,他习惯用随身带的强光电筒一照,壶底隐入胎体的“何朝宗制”款显见。再看该壶形状为明代紫艺名人惠孟臣的紫砂水平壶制式,所不同的是,该壶为建白瓷,壶身瓜棱,壶肩一周在灯光照耀下,可见明显接痕,此为明罐制作常见手法。釉色如脂如玉,非常滋润。

何朝宗为明代中后期福建德化窑瓷塑名家,以做白瓷塑像闻名,存世的何朝宗款主要为观音像、达摩塑像等。而何朝宗款的壶尚未见诸书谱。结果培芝先生花了相当于人民币1000元的外币买下壶身,又到泰国金店,花了相当于人民币5000元的外币,配置了瓜棱黄金盖。金黄灿灿的壶盖,与洁白如玉的壶身,浑然天成,可谓金玉良缘。

收藏除了眼力、财力、心力外,还需机遇。物随人缘,讲的就是收藏机遇和缘分。培芝先生泰国捡漏,带回中国,该壶为研究何朝宗瓷艺也多了一份实物佐证。

浅说古白瓷的起源


浅说古白瓷的起源。

唐玄宗因梅妃爱白而定邢窑为官窑

单色釉的白瓷最早出现在汉,湖南长沙东汉墓出土的就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原始白瓷。到了隋朝,白瓷生产已经成熟,可从陕西西安郊区李静训墓(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出土的白瓷得到见证,此时的白瓷胎质洁白,釉面光润,胎釉已不见白中泛黄或泛青的现象,当时生产白瓷不局限于陕西西安一带,附近很大范围均有生产。到了唐代,白瓷生产更是遍地开花,窑口林立,有史料可查的就不下于几十种窑口,如河南的巩县窑、鹤壁窑、密县窑、登封窑、郏县窑、荥阳窑、安阳窑、山西的浑源窑、平定窑、陕西的耀州窑、安徽萧窑等等。

当然,唐代以邢窑为代表,始列唐代官窑,即“大邢库”的贡瓷。唐代以白瓷作官窑,据史料记载,唐玄宗一生最倾心三位女人:武惠妃、梅妃和杨贵妃。贵妃杨玉环名闻天下,却少有人知道玄宗帝王生涯中,长长的十年都与白衣天使般的梅妃江采萍朝夕相伴的故事。

最早被玄宗宠幸的妃子武惠妃过世后,玄宗伤心至极,终日不思朝政,精神恍惚,高力士为解皇上之忧,跑遍大江南北,终于在福建莆田物色到姿色超群,才压群芳的妙龄少女江采萍。玄宗一见采萍,恨晚相见,从此精神倍增,采萍也确不负圣恩,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还能写一手清丽隽怡的好散文,更爱素雅脱俗的白色,整日白衣白裙,宛如凌波仙子,还随身携带一支白如羊脂的玉笛,兴来之时就吹奏一曲,常把玄宗送入飘忽如仙幻境中。她更喜白梅,说自己是白梅转世,所以,她闺房中的瓶子必须是白色,插上一枝怒放的白梅,玉笛声悠悠,白衣裙飘飘,是何等的圣洁。为此,玄宗赐她为“梅妃”,为博得采萍一笑,即钦定类雪似银的邢窑为大唐官窑!

传说如此,我信,因中国封建时代,往往由独尊天下的皇帝嗜好决定了那个时代审美标准,皇帝喜爱白色,那普天之下即以白为国色。例如宋徽宗喜青色,宋朝官窑即以天青为主色调。其实,邢窑在隋代的河北内丘、临城县的祁村一带,已大量烧造,现在该地均先后发现隋代的邢窑遗址,只是到了唐朝,宫廷将它钦定为御用品而已,加强了管理和人力财力的投入,开创历史上皇家督烧的先例。从出土的器物来看,以底划书“盈”字款为代表,以釉色“类银”、“类雪”著称于世。故宫博物院的吕成龙老师曾专门对传世和出土的底书“盈”字和“翰林”款的邢窑白瓷做过研究。认为书“盈”字款者与唐代皇宫大明宫内的“大盈库”有关,“翰林”款与唐设置的“翰林院”有关,两者均为“大盈库”和“翰林院”烧造的贡品,常被皇帝用来赏赐大臣。

“邢窑”不但是开创皇家御用瓷先例,它最大的历史价值还在于为后世历代青花瓷、彩绘瓷的发展提供了最良好的载体基础,犹如书画家得到了最好的白色宣纸一样,只有在白色的底幕上才能书画出最醒目最动人的画页。当时,两分天下的是南方的越窑青瓷和北方的邢窑白瓷,素有“南青北白”之美誉。

定窑和枢府釉瓷是白瓷的高峰

到了宋代,发展成了鼎立瓷坛的五大名窑“汝、哥、官、定、钧”。其实,明朝是排为六大名窑的,即“柴、汝、哥、官、定、钧”,只是柴窑之色被千年误读,成了“世不一见”的稀罕之物,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五代名窑几乎全是以单色釉著称,除了钧窑的窑变紫斑之外,都以素雅、沉静、极简见长,最具一脉相承的当数“定窑”,与邢窑相比,定窑的胎质更白更细,还增添了诸多的划花、刻花、印花等工艺,使白瓷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到了元朝,元枢府釉白瓷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宋定窑的烧制工艺,特别是在高濂的《遵生八笺》中讲到的“饶窑”更是与北方的定窑相似,无论从胎、釉的精细度都不输给定窑。饶窑还增添了用青花和釉里红绘制的内画工艺。清代的琉璃鼻烟壶内画工艺即继承了元饶窑的特点。遗憾的是饶窑较少,历来价高,世上难以见到。所以,元代除了军事上强悍,在艺术上也屡创高峰,元曲是历史上的顶峰期,元瓷同样在中国古陶瓷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元枢府白瓷、元青花、元彩绘瓷等均有惊世骇俗之作。因为有枢府釉的精美白瓷,才创造出了青白相映的元青花的迷人境界。

出身于游牧民族的元统治者,世世代代生活在蓝天白云下的茫茫大草原,碧绿无垠的草地上镶嵌着点点白色的蒙古包,蓝白相映,绿白相见的色彩深深地根植他们心底,他们灵魂深处喜欢白,酷爱蓝和绿。因此,钟情于枢府釉的白,迷恋于青花瓷的蓝白映衬和蓝釉白龙梅瓶的蓝白色泽是情理中的事。封建时代,统治者的审美情结是造就那时代艺术成就主要推动力。那种乳白色和蒙古包颜色十分接近的枢府釉瓷自然成了元统治追慕的对象,树立了单色釉白瓷的又一高峰。

永乐甜白釉瓷和德化窑白瓷堪称绝妙

到了明代,单色白瓷发展的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以甜美内敛著称的永乐甜白釉瓷了。

永乐甜白釉可以说是集历代各白釉瓷众长于一炉,无论釉色,胎体,造型及制作工艺上的精细度都别具一格:刻、划、堆、塑等手法兼备。特别是那柔和温润的甜白色泽,真的会深深地沁入观者心底。无疑,永乐甜白釉瓷是单色白瓷发展的又一高峰,是古陶瓷史上树起的一块丰碑。如明人王士性《广志绎》说:“宣德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胜”,那么,永乐绝对以“甜白胜”。其实说到“成窑”,并非五彩瓷一枝独秀。成化的脱胎暗刻纹白瓷也是独步瓷坛的。

我常常独自冥想:在薄如卵翼的白胎上如何刻上那么栩栩如生的动物纹饰的?仿佛吹之欲破的胎体怎么承受得了针尖的刻划,而且线条极为流畅!更奇的是,不迎光照映,根本发现不了纯净的釉色下还有生动的刻划画面。

这里必须一提的是产自福建的德化窑白瓷,自宋至清末一直在烧造,且大量外销,属民窑,但烧制的精品颇有定窑的神韵,特别是出自何朝宗之手的人物塑像,更是神韵独绝,虽是民窑,但少数精品不输给官窑。清代出现了很多仿成化窑的官窑佳器,其中单色釉白瓷是其中很主要的一个品类。雍正时仿得最好,但很少有超过成化窑的。乾隆时也不乏仿得好的成功之作,我曾见过一件六棱型的素面开光的观音尊,每个开光的面全是无纹无饰的素面,素面之间的间隙中剔刻了极为精细的纹饰,有万字纹、回纹、如意纹、福在眼前纹等。虽众多纹饰,但通体极为协调,像一位仪态沉静、典雅的贵夫人。这也是唐英留给后世的一件“瓷魂”式的作品。

三代以后,单色釉白瓷就无甚可书的了。

总之,单色釉白瓷初创于北方,到了元代就移师南方,成为景德镇御窑的主要产品之一,一直延续到清三代。

​以上是由搜集整理的“浅说古白瓷的起源”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相关的知识,请持续关注

探寻“瓷帮古道”邂逅新“瓷路”


千年瓷都,瓷通四海。在德化瓷器输往海丝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中,曾经有一条瓷帮古道,就像茶马古道一样,留下不朽的传奇。在第三届海丝国际文化节期间,这条尘封百年的瓷帮古道,再次进入世人的视野。

9日,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县域联动项目——“重走瓷帮古道 感悟海丝文化”徒步活动在德化县拉开帷幕,来自德化县徒步协会、厦门市徒步协会的徒步爱好者及陶瓷文化专家与爱好者300多人重访瓷帮古道,探寻人文景观,重温陶瓷外销的辉煌历史。

徒步“瓷帮古道”穿越千年时空

当日8时30分,徒步活动开始,一行300多人从月记窑(洞上陶艺村)浩浩荡荡出发。沿途探寻古窑旧址,喝大碗茶,领取“通关文牒”,体验古窑点火,整个活动亮点纷呈、独具特色。

“这上面满是古瓷片和废弃的古窑,这一段足有几百米。”在高阳村田间的一段“瓷帮古道”上,带队的高阳村65岁村民危国墩介绍,徒步者脚下的“瓷帮古道”,看似一条普通乡间小路,实则土层下埋藏着一层层陶瓷碎片。他说,高阳村是德化四大瓷村之一,至今保留有唐至清代的古瓷窑26处,其中宋元时期(国家级文保)2处、清至民国时期(省级文保)24处,数量居全县各村之首。村子附近还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元时期屈斗宫窑址,以及明清时期的月记窑等。

在铺仔关隘,大家还领取了“通关文牒”。据主办方介绍,该关隘历史上是兵家重地,旧时客商往来要有通关文牒,现存的石砌隘门宽约3米,隘墙高1.8米,石墙几经修葺,仍完好牢固。隘口虽没有了塘兵站守,但威势仍存。昨日,主办方工作人员模仿古时场景,在“通关文牒”上写好内容,再盖上印章。

“这次徒步活动太有意义了,能更深入地了解德化陶瓷的历史文化。”德化县徒步协会会员曾玉姝说,她从小生活在月记窑边长大,在5岁时就走过“瓷帮古道”。她为自己是德化人而骄傲,为“中国白”艺术喝彩。

借力“海丝”再现“中国白”异彩

活动期间,许多陶瓷文化专家、爱好者和徒步爱好者边走边交流,共同探讨德化陶瓷文化。

“这历经千年的‘瓷帮古道’承载着德化陶瓷发展的厚重历史文化记忆。”德化陶瓷文化研究爱好者王金镭说,德化是以泉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物源地,是“马可波罗瓷”与“中国白”瓷器的原产地。

历史上,德化陶瓷产品通过陆路古道,肩挑或扛抬至永春、永泰等再通过晋江、闽江水路销往世界各地,“瓷帮古道”就是古时候串联各个古窑址,输出外销瓷,繁荣德化乃至大泉州的交通大动脉。而那些从瓷帮古道肩挑背扛送往港口的瓷器,有一大批而后在远航中沉水,随着近年来世界水下考古事业的进步而浮出于世,成了今天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现在德化陶瓷博物馆里收藏的‘南海一号’沉船发掘出来的古陶瓷,当年很多就是从这条‘瓷帮古道’出去的。”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说。

如今,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因瓷而生、因瓷而兴、因瓷而名的德化正踏上新的发展征程。目前,德化拥有陶瓷企业26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年产值近200亿元,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出口成为陶瓷年总产值提升的主要驱动力,陶瓷版权保护“德化经验”向全球推广,陶瓷电商“德化经验”向全国推广,摘得目前全球唯一的“世界瓷都”桂冠。福建正借“一带一路”东风,全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德化瓷器将更好融入“海丝”而走向世界。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说古道今话瓷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说古道今话瓷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大理石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