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收藏 > 导航 >

近年高古瓷交易又掀起收藏市场一股热浪

近年高古瓷交易又掀起收藏市场一股热浪

古代瓷器收藏 简一瓷砖 瓷砖墙面

2020-12-04

古代瓷器收藏。

高古瓷和明清瓷是古陶瓷收藏的两个部分,两者本不应该被分开的,形成这种现象有历史的原因。中国古陶瓷收藏从明代开始,主要收藏宋瓷,明代中晚期开始出现仿古的玉器和瓷器,证明其收藏之风颇盛。到了晚清才形成两个板块,是因为当时古陶瓷的经营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区,一个是北京,一个是上海。北京的藏家主要是达官贵人,他们在皇城根下高古瓷,目前业内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认为高古瓷应是指南宋以前,包括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各朝代所制作烧成的各种瓷器;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高古瓷器仅指唐宋时期制作烧成的瓷器。这两种说法中,前者认可度比较高。因此,目前市场上说的“高古瓷”是一个与明清瓷器相对的概念,指的是明清以前的瓷器。

他说:中国的古瓷分明清官窑板块和高古瓷板块。“明清官窑”的板块,按照瓷器烧制的种类,可以分成“明青花瓷器”、“明代彩瓷”、“明代单色釉”、“清代青花瓷器”、“清代青花釉里红”、“清代斗彩”、“清代五彩”、“清代粉彩”、“清代单色釉”等单元。“高古瓷”板块,通常指的是元以前的瓷器。“高古瓷”板块又可以细分成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等单元。

目前的古瓷中,明清官窑瓷器已经非常稀少,而年代更久远的高古瓷则更少,而绝大多数都被藏入世界级的大博物馆之中,因此在市场中流通的数量就更少。这其中,又以宋元瓷器尤甚,以汝窑瓷为例,目前,汝窑传世品仅60余件,其中台北“故宫”收藏24件,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17件,上海博物馆收藏8件,英国戴维特基金会藏有7件,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1件,美国圣路易美术馆1件,天津博物馆1件,另有两三件在私人手中收藏。

东莞市收藏家协会理事何志坚在描述高古瓷的稀少时说,鉴定专家到东莞给收藏家开办讲课的时候,讲到高古瓷的特点及数量的时候,都会调侃一句“大家不要做梦。”意在跟藏家强调要收藏一件高古瓷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购买时要非常谨慎,不要抱有捡漏的心理。

高古瓷市场正由海外转向国内

几年前,高古瓷的市场确切地说是在海外,尤其是在欧美的纽约、伦敦。这跟过去的历史有关,在过去几百年里,欧洲家族式的长期收藏造就了海外收藏中国陶瓷的历史传统。去年翟健民到松山湖开讲座的时候,给在座的藏家看的诸多图片中,其中有一件是宋代茶叶末釉碗,这个碗在一位日本的藏家手中藏了60年。翟健民说在日本瓷器收藏家手中,有一些高古瓷,都是早年间收藏的。

国内市场的藏家在前几年大多数目光都盯紧明清官窑瓷器,再加上对高古瓷的知识积累不多,出手都比较谨慎,不敢轻易触及高古瓷,再加上欧美买家大多拥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因此,中国高古瓷的价格在海外普遍高于国内市场。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佳士得艺术品拍卖会上,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被全球古董界巨擘的伦敦古董商艾斯肯纳兹以1568.8万英镑拍走,高古瓷的价格也从此开始上涨。

但随着这两年,玩家越玩越高端,对高古瓷开始了解,眼光也逐渐投向越窑、长沙窑、龙泉窑、建窑、湖田窑、吉州窑,耀州窑、磁州窑、洪州窑等窑口。再加上山西煤老板、温州商人的大量资金注入艺术品市场,国内高古瓷的市场也开始上扬。记者查看拍卖成交记录发现,2009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一件南宋官窑青瓷粉青釉纸槌瓶以6752.75万港元落槌,拍出了全球范围内宋瓷的最高成交价。

高价之下催生赝品收藏需谨慎

存世量稀少,必然造成价格居高不下,高价是赝品进入市场的动力。

藏家的谨慎不是没有道理的,目前赝品冲击市场是高古瓷最大的风险。由于高古瓷器相对来说制作工艺比较简单,文饰并不复杂,因此也成为赝品泛滥的重灾区。目前,高古瓷的造假因资金大和高科技注入,已经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吴树写的《谁在收藏中国》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有的造假高手甚至可以保证他造的瓷器赝品可以通过各大拍卖行的鉴定,而且可以拍出过百万的价格。”

taoci52.com编辑推荐

高古瓷收藏渐被市场看好


近两年,高古瓷的市场越来粤北一些业内人士看好,大多的投资者认为,在未来几年高古瓷是值得投资者的关注。从2013年纽约春季拍卖会成交的几件高古瓷器价格来看,高古瓷精品频现必然也会为瓷器市场带来一波行情的上涨。

那么,在国际行情看好的情况下,长期受到国内收藏界冷落的高古瓷器,是否能在2014年继续呈现良好的走势,从而进入真正的黄金期呢?

高古瓷为何受到冷落

目前,在国内瓷器收藏界里,高古瓷的收藏主要是以唐、宋、元的瓷器为主要收藏。和明清瓷器相比,唐宋元时期的瓷器时代早、而且存世量稀少,相较于明清官窑,高古瓷的制作大多比较粗糙、造型简单,釉色也不是很华丽。

上海芸轩的瓷器鉴定专家分析:在国内,高古瓷一直受到藏家冷落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文物保护部门对这一类藏品的流通仍有较大的限制;另一方面,国内大多数藏家对高古瓷的认识还不足以及对瓷器的审美角度不同。上单色釉的高古瓷,在日本和韩国是很受推崇,这和他们民族的文化以及审美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国内目前对高古瓷的文化氛围还有待提高。

按目前的收藏市场来看,国内的高古瓷市场和欧美、日韩的市场相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为欧美的高古瓷市场成熟时间比较久,但国内的高古瓷市场除了受到国家政策方面的制约以外,收藏的风险成本也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上海芸轩瓷器专家举例说:在我们国内目前的五大名窑瓷中,其中最受市场热捧的汝窑存世珍品是非常稀少的,而且赝品一直层出不穷,在收藏方面风险较大,这也是造成大多藏家对此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一些拍卖公司了解到,虽然我们内地很多藏家也有收藏宋瓷,可是对于宋瓷的喜爱和国外的一些老藏家相比,却还远远不够。芸轩艺术中心认为:“内地的藏家对于宋瓷的价值认识其实还远远不足。比如,日本、韩国、美国以及欧洲的一些老藏家,他们对宋瓷是非常的热爱,甚至别人用两三件珐琅彩来换一件老的龙泉瓷器、磁州窑或是哥窑都不愿意的程度。”

此外,由于明清瓷器的存世量和在内地的认知度都要明显高于高古瓷,顺理成章地成为各大拍卖公司的主要目标,高古瓷受到冷落也在情理之中。目前中国内地高古瓷的成交数量、成交价格还远远不及欧美市场。相关数据显示,近些年在内地拍卖市场上成交的高古瓷器不足欧美市场高古瓷总成交数量的1/3,而中高档高古瓷在内地拍出的价格也只达到了欧美中档的水平。

上海芸轩认为,随着中国藏家、拍卖公司的日趋国际化,以及国内外藏家审美标准的相互影响,高古瓷在欧美和日韩市场的利好行情,也必然会对中国内地市场产生联动效应。未来几年,中国内地市场的焦点或将从明清官窑瓷器逐步向以唐、宋、元瓷器为代表的高古瓷器转变。

博宝声明:博宝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古陶瓷收藏市场 如何提高古陶器收藏水平?


国富书藏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手头富裕的钱多了,就有了温饱之余在精神和物质方面更上一层的追求。于是,各种各样的收藏就蓬勃而生,既丰富了收藏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带来了藏品增值的物质收获,充分体现了收藏引申的种种乐趣。

古陶瓷收藏于其他类型的收藏项目相比较,由于起点高,投资多,难度大等客观原因,造就了古陶瓷收藏者层次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如何加入收藏古陶瓷的行列?如何提高古陶瓷收藏爱好者的水准?答案既简单又明了。

一是读书。开卷有益,多读几本行人士有关古陶瓷的书籍,出不掌握各个朝代陶瓷器的造型、纹饰、胎釉、支烧方式及款识等鉴赏知识和方法。

二是拜师。请记住收藏中有一大忌,那就是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每每买进意见物品总是暗暗自喜,以为捡到了一个大钱包。殊不知在收藏误区中预先越深,终有一日经高手指点方才梦醒,损失已重,后悔莫及,深知拜师如此这般重要。

三是手勤脚勤。如今古玩市场如雨后春笋,给收藏爱好者提供学习两集。书本上的知识、老师的传授固然重要,但要在真假难辨的市场和总“沙里淘金”就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因为每一次真金白银的购买行为的实施,最终还是取决于自己。多跑一线能觉察市场的千变万化,及时掌握行情。

四是不听信故事。有过买卖古陶瓷经验的人都知道,当遇到一件较高档次的古陶瓷,特别是官窑瓷器时,大凡总附有一段令人着迷的故事。古陶瓷收藏初学者一旦为故事所动心,就会失去对物品真实性的辨别能力,吃“药”就在所难免了。

五是定位。收藏需要眼力,财力和魄力,这点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和有限的,量力而行、扬长避短、合理定位就是最好的选择。有人收藏经历数年,投入“学费”不少,但收获甚微。究其原因,“心高眼低”是其一。一件较高品位的瓷器在当今市场往往价格不菲,它仅仅是人人追求的目标,但不是人人能够吃得上的“馅饼”,非官窑不收那只是少数人的“痴人说梦”。“杂乱无章”是其二。人云亦云,甭管三七二十一有“利”可图就收入藏室,殊不知如今市场“捡漏”的机会基本不存在了。但是,在我们这个开放的收藏品市场中并不是没有投资回报的机会,只要心术正、定位准,凭着一颗平常心,一步一个脚印开展和搜从活动,金秋硕果累累的收获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这里很有必要反反复复提及古陶的收藏。近年来市场上有这几千年历史的汉代前后的古陶瓷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眼前,一件完整无缺,品相绝佳的青釉陶器价额也仅仅是几千元,与之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的宋元明清瓷器相比,工薪阶层收藏爱好者选择前者收藏既显得明智,又能做到量力而行,因为两者相比的升值空间也是一目了然的。当然,搞古陶瓷收藏是需要有先知先觉的洞察力和决心的。

学习、研究、收藏和鉴赏古代陶瓷,必须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每一位专家、学着和收菜耗着务必遵循的一个癸规律,也是唯一正确的政工之路。无论是谁若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走上弯路,甚至成为一个失败的收藏者,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在我的身边经常能耳闻目睹一些收藏者投资巨大却“全军覆没”的实例,足以我们借鉴。

投资如同农民播种一样,需要有一个较漫长的过程,投资古陶瓷收藏同样道理,今天买入明天就能翻番有点不显示。因为古陶毕竟不能直接等于金钱,封不能随意方便的当做现金流入市场。就目前现状而言,不论一个古陶如何珍贵,也不论它的价值有多高,了解这个价值的人毕竟是少数。为此,在市场中投入大把的现金不一定能买到一定好的古陶瓷,而一个号的古陶器也不一定能马上换回一大把现金,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位已经投资古陶收藏和跃跃欲试的收藏爱好者都应该了解和明白的道理。

2011谁是收藏“潜力股”? 古陶瓷精品是热点


清乾隆长颈葫芦瓶

2010年10月7日,香港苏富比秋拍上,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长颈葫芦瓶以2.5亿港元高价成交,刷新中国工艺品及瓷器之世界拍卖纪录。

和田玉.

清乾隆粉彩镂空 “吉庆有余”转心瓶。

北宋名琴“松石间意”。

收藏市场经历了2010年的火爆之后,诸多藏品的价格一路飙升,不断改写着中国艺术品天价的概念。从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以5.541亿元成交,到北宋名琴“松石间意”拍出了1.3664亿元的天价,艺术品市场天价时代突如其来。这个还不满20岁的年轻市场在去年一年里不仅创造了无数的天价和奇迹,也渐渐从一个小众市场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2011年,艺术品收藏市场奇迹仍会继续吗?各个收藏板块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谁又能成为新的增长点?本报记者采访了宁夏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治国,听他为广大藏友细说端倪。

陶瓷:古陶瓷精品是收藏热点

随着国际、国内金融危机形势进一步好转,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已经开始升温。尤其是2010年下半年后,在国家对房地产业中的投机行为进行不断的政策打压下,国内有相当一部分炒房资金开始流入艺术品市场,使得2010年的艺术品市场十分火爆。

从2010年初的青铜器开始,国内青铜器的价格一年内已经翻番。例如铜镜,2010年国内几大拍卖行的拍卖成交价比前年要高很多,许多品种的价格都翻了一倍以上。

而作为艺术品市场上收藏投资的一大主流:陶瓷和别的艺术品一样,也是从2010年开始升温。特别是古陶瓷方面,由于前些年人们对其了解不多,市场价格一直和别的艺术品有较大差距。但近几年来,随着收藏者知识水平与眼力的不断提高,有越来越多的藏友开始了解并进入古陶瓷收藏,使得2010年的古陶瓷价格比前一年有很大提升。尤其是下半年后,许多陶瓷收藏品的市场价格都创出了新高,而且市场上精品古陶瓷的数量也越来越少。

进入2011年后,市场上对高档古陶瓷的收藏投资热情仍然十分高涨。

收藏建议:

高古瓷是收藏热点,它的价格还不是特别高,明清瓷器的价格远远高于高古瓷的价格。品相好、存世量少的高古瓷,如宋瓷,它是明清瓷无法替代的,可以说,高古瓷精品在未来将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玉器:和田玉和翡翠最热门

随着整个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升温,和田玉及翡翠市场行情连年看涨,尤其是高白籽料和高端翡翠近一两年价格涨得离谱。

收藏和田玉潜力极大,但收藏前提是确保能买到真品,而选择收藏新玉和热炒的玉原料,风险非常高,因此要慎重。

预计2011年和田玉、翡翠市场的行情仍会在上年的基础上稳步攀升。原因是:和田玉籽料稀缺;市场需求量大;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改变,收藏保值增值的需求骤增;部分热钱游资的涌入艺术品收藏市场。

古玉、老玉因具有很高的文物历史价值、深厚的文化内涵及精细圆润的琢工,投资潜力巨大,不仅将继续受到古玉收藏爱好者的追捧,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愈来愈多的有眼光的藏家的青睐。

市场繁荣的背后,玉器收藏也考验着藏者的眼力和判断力。首次,越是市场火爆的时候,越应该保持冷静。普通消费者购买和田玉和翡翠最好以佩戴装饰为主,确实要收藏投资的话,应先学习,多积累,练好眼力再下手,切勿贪图便宜,盲目购买。其次,要有精品意识,宁买贵的,不买错的、滥的。再次,不要盲目轻信各种所谓的 “鉴定证书”“专家认证”,即使是权威机构也仅仅是证明其材质天然,未经人工处理,但天然和田玉和A货翡翠未必具有昂贵的价值和巨大的升值空间。最后,要分清真正的和田玉与冒牌货、和田玉籽料与山料的区别。由于和田玉的籽料近乎枯竭,一部分人将目光转向俄罗斯玉、青海玉,一些商贩甚至廉价从韩国进口类似和田玉的石头,加工成玉件,流入全国市场,按和田玉的价格销售,打了不少藏家的眼,包括一些专家。

钱币:价格普涨,明确投资方向

从近年钱币市场的走势来看,价格普涨,不只是珍贵的钱币上涨,普通的钱币涨幅也很大,比如四五千元的空首布,两年间已经拍到几万元、十几万元,上涨十几甚至几十倍;其他如银元、银元宝、纸币也全线上涨,两年前几十元一枚的银元,现在七八百元一枚,普通的清代银元如顺治、康熙、雍正通宝,从几十元钱一枚涨到100多元一枚,而且这种涨势仍将持续。

钱币市场价格全线上扬与其他艺术品投资市场是一致的,而这种变化带来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以往是专业收藏的钱币领域,现在成为众多非专业人士的投资领域,与投资者相比,经济实力要逊色许多的专业人士反而买得少了。而有雄厚资金背景的非专业人士,在拍卖市场上没有心理价位,看中哪件藏品就是志在必得,这让藏品价格的上涨就如脱缰的野马,失去了理性和控制。

除古钱币外,新发行的流通金银币也日益热销。作为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有面值,有成色标注,可作为保值投资,但不是按面值卖,而是按国际金价加上几倍的加工费甚至更高,在市场上出售。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我国正在流通的第四版人民币如今被炒到非常高的价位,这就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一些人大量囤积流通中的人民币,拉高价位,待价位回归理性后,跟风的散户势必会吃亏。

收藏建议:

眼光要转向珍稀物种,不要被市场假象迷惑。不要一味见老就收,藏品找不到变现出口,反而成了负担。

市场价格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多,藏家投资需谨慎。钱币收藏专业性较强,种类非常多,涉及面非常广,建议藏家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投资,学习一些专业知识,或者咨询专业人士后再进入。

文物交易市场真品不过5%?


市场假货多是瓷器、玉器,拍场假货多是书画

本报记者亲赴景德镇揭秘造假链条

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洛阳、杭州、南京、蚌埠、景德镇……吴树的文物市场暗访之旅,历时一年,行经多省。零距离看过了文物交易市场中诸多行当的“内幕”之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文物市场总体违法!

瓷器造假之“接底”

景德镇御窑厂周围店铺林立,常有人租铺但不开张,闭门在内掘地三尺,找寻埋在地下的清代瓷片。由于瓷器底部是鉴定的重要部位,因此仿制高手们便用将旧底和新器身拼合的手法,做出从外表上看不出丝毫痕迹的仿制品。古瓷底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如今光绪年间的底一个要2000元左右,道光的要 5000元,乾隆的要6000~7000元,康熙的约8000元,雍正的最贵,约10000元。

“文物交易市场”

真品不过5%?

吴树称,国内“文物交易市场”上主要的流通商品有两类,一是真东西,主要是出土文物、传世品,二是假货。从比例来看,前者不过占去5%,而充斥市场95%以上的则是后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指定保护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刻、壁画、近代现代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属于国家所有。”并且“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改变而改变”。

而在所谓“传世品”部分,文物法规定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收藏通过下列方式取得的文物:(一)依法继承或者接受赠与; (二)从文物商店购买;(三)从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购买;(四)公民个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换或者依法转让;(五)国家规定的其他合法方式。这些文物可以依法流通。

一般认为,文物法确立了公民个人拥有和流通文物的合法性。但珍贵文物、国有文物等仍属于不能交易的范畴。所谓珍贵文物,是指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主要包括国家规定的一、二、三级文物。目前各地大量出现的各种私人博物馆、艺术馆、文物或艺术品主题会所等,建立的依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

但对于法律的不同理解仍然存在,有专家就认为,对于文物保护法所言的“依法转让”问题,并非通常意义上的“买卖”,私人可以无偿转让或者互相交换,如果涉及“有偿”,仍需通过文物商店或有合法资质的拍卖机构的途径。

中华工商业联合会古玩业商会常务理事李广琪认为,现在人们往往把“旧货”跟“文物”混为一谈,其实旧货并不一定有实际的文化价值。对两者进行明确的区分很有必要。

艺术品制假已形成专业“地下市场”

与“真”文物面临的纠结局面相比,“假”文物、艺术品的泛滥影响则更大。在收藏圈子中,不时可以听到某某藏家花了上亿巨款,收购了满室“国宝”,经专家鉴定却无一真品,欲哭无泪。也常有鉴赏家抱怨:屡屡被人邀请“掌眼”,但乘兴而来,却几乎次次要败兴而归!吴树称,近两年市场上假货最多的是瓷器、玉器,在拍卖市场中最猖獗的,则是书画。

经过数十年的江湖历练和经济洗礼,国内的文物和艺术品制假已经形成了一个分工明确、网络严密、技术高超、渠道通畅的专业“地下市场”。如以书画而言,上海仿陆俨少、程十发,广东仿高剑父、高奇峰,西安仿石鲁,香港仿林风眠、陈之佛,台湾仿张大千、黄君璧。生产者、中介者、售卖者各司其职,产品档次也划分明确,顶尖的仿品进大拍场,甚至进入博物馆收藏。

日前,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一件被称为“壶王”的“镇馆之宝” ——长沙窑大壶被媒体质疑是赝品。其捐赠者安徽淮北的民间收藏家丁仰振也被卷入其中。根据中央电视台的报道,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约600件藏品是从丁仰振手中征集而来。虽然对此事的调查尚无最终结论,但不难看出,仿品至少已经发展到可以令专家、藏家们“集体困惑”的程度了。

根据吴树的说法,目前最受市场追捧的陶瓷赝品主要有“官、哥、汝、钧、定”宋代五大名窑生产的器物和景德镇生产的元明清官窑瓷器,其中造假时间最长、造假水平最高、对文物市场杀伤力最大的是后者。

链接:古玉制假手法种种

火烧法

将玉件直接放在火上烧或涂上火碱后用石灰包好,放到锯末里埋起来,这样在玉石上烧出的白色叫“鸡骨石”,如果将其立即冷却就会产生牛毛纹;若在水中加入不同颜色的化学物质,便会制出各色牛毛纹玉石。之后用砂纸沾猪油,对其表面打磨直至出现光泽。

酸咬法

将玉器在需要加颜色的地方用化学方法加热,放入硝酸、硫酸的水中,接着把需要保留色彩的地方用混合物封好隔离,再放入特制液体中浸泡,使颜色浸入到玉石缝隙中。最后对其进行全身封闭打磨。

加压法

将器物打磨、着色、上油后,用按一定比例的混合碱包裹好,放入高压釜内,几天后取出,再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处理完成。这种手法一般用来仿制新石器时代到战国时期的玉器。

“研究所”里造出

高科技“杀猪”仿品

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景德镇一处偏僻的民房中,记者见到了在行内以仿制清代某种瓷器著称的A先生。他告诉记者,自从数年前经他手制作的一件东西在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中拍出千万元以上的高价以来,进入各大拍行的他的仿制之作,至少过百件,“翻开那些图录,(某种瓷器)很多都是我的”。

A先生的这所民房中,从拉坯到烧成的设备一应俱全,大袋大袋的陶土堆放在地上,分门别类,等待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调配。书柜中大陆、台湾等各种版本的陶瓷类书籍、杂志堆满。工人正在制作的器皿有六七种,每种数量都不大。他自言这里就是一个“研究所”,而自己从事的则是高科技的研究工作。他告诉记者,要做出一件够等级的仿品,需要从选料、制胎、颜料配置、器型设计、绘制、装饰风格等所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丝毫不能马虎。一种颜色的调配,要不停地做出样品来比照、实验,直到与想要仿制的器物完全一致为止。他拿起一个花瓶,几个面的装饰纹样、颜色各不相同。这就是一个“实验色卡”。根据层层历练烧成的仿品,与真品的相似程度往往高达八九成以上,不要说外行,就是“老鸟”也很难不走眼。据说A先生所制作的某类清代瓷器,因为真品与仿品实在难以甄别,目前在市场上已经没有人敢下手买了。

根据行内人的说法,类似A先生这种水平的仿制高手,在景德镇约有十来位。他们各是一种瓷器的专家,各有秘不示人的绝活、配方,多“大隐隐于市”,低调烧瓷,少与他人往来,仅通过固定、长期合作的渠道进行交易。近期有一位香港的资深藏家专程到景德镇考察瓷器仿制,看了一些高手的十几件作品之后,连称:“看不懂!看不懂!”

除了这类手法,瓷器仿制中的“杀猪”(指用假货骗人)手段还有不少。

有图有真相

近日,在某知名论坛网友“愤青的小鸟”发帖曝光了不良商贩把石头“变”成翡翠的全过程,令人惊悚。

交易市场“乱象”并非生产乱而是操作乱?

文物仿制品一般来说有三种:一种是收藏、学术机构为了研究、教学、陈列等之用制作;第二种是为了满足一部分人的收藏和观赏需要,或作为工艺礼品、纪念品仿制;第三种则是纯粹为了以假乱真而仿制。前面两类仿制品,往往有仿制的标识,或者在尺寸等方面有所区别,第三种则没有。

而在前两类仿制品中,也有高下之分。在景德镇作仿古瓷规模最大的黄云鹏的主题公园般的工作坊中,成百上千的泥坯整齐堆放,展厅中有从宋到清各个朝代的仿品,价格从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然而在行内人看来,这些仿品的水平并不高,只能作为礼品和纪念品之用。但国内某著名博物院曾经仿制作为纪念品出售的一批高仿瓷器,却曾经被人磨去仿制标识后当做真品高价交易。

李广琪在景德镇也有自己的品牌和瓷窑,他的主营业务,是高仿瓷器的生产。在北京古玩城中他的店铺里,四壁摆满了各种高仿瓷器。他说自己从来都明确说明,自己卖的就是高仿器。但这并不能避免他的产品进入拍卖行,并被当做真品拍卖出去。他坚持认为,所谓文物、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乱象”,并非生产乱,而是操作乱。换言之,“乱”的原因在交易环节。

A先生也称,自己从来没有跟人说过自己的东西是真东西,所有的买家也都知道买去的是仿品。但“至于他们买去之后干什么,我不问,也不关心”。有时自己的作品通过拍卖公司或者其他途径卖出了高价,但那个钱也不是进了自己口袋。

李广琪说,文物、艺术品收藏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规范市场首要的就是素质教育:一方面,是玩家的素质教育,学会自己给自己掌眼;另一方面,是对鉴定机构、交易机构的人员进行职业水平和道德、操守的教育;还有一方面,是政府的监管不能缺位,现在监管太不力。

为何能以假乱真?

造假者:

专家水平不行

高科技鉴定无效

那么“假”为何能“乱真”?这些在景德镇生,景德镇长,在瓷器行业中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人,对每一位仿制高手的手法都了然于胸。“我们不可能看不出来”,一位常常在国内各大城市间奔波,为拍卖行和仿制高手们“牵线搭桥”的人士称。而对于那些频频在大众媒体上露面的专家,他们却大都持轻视的态度。 “专家只有理论,不懂制作,谈不上懂瓷器。他们说什么什么标志是某个时期的典型标志,是鉴定标准,却不知道那个就是某种生产手法造成的,我们复原那种手法就是了。”A先生说。

而对于各种物理、化学等高科技鉴定手法,很多人也并不太在乎。一方面,鉴定机构手头现有的数据库数据远远不足,“即使真的是老东西,他数据库里没有的,都说是新的,你说它怎么管用?”另一方面,各种测试方法都有年代的误差范围,高古的文物误差五十年不太能造成大影响,但清代或者民国的东西,到现在也就一百来年,这种程度的误差,就令测试结果不能起到任何参考作用。

还有一点,很多高仿的东西,买家买去不过是为了洗钱或者送礼之用,价格越高反而越好,遑论其艺术和工艺水准,的确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而高度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话语权垄断,也为“假作真时真亦假”提供了完美的土壤。从今天的江西、河南、河北的瓷窑中烧出的“宋瓷”、“元瓷”、“清瓷”,在某位藏家的密室中放置若干年,在拍卖市场上周转了几个来回之后,谁还会在乎它们的真假?

谁是陶瓷收藏潜力股?


随着如今当代艺术陶瓷价格的不断上涨,收藏者都希望能收藏到国家级、省级大师的珍品,不过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元的价格也确实不是一般工薪阶层所能接受的,那么收藏当代艺术陶瓷有没有什么诀窍呢?

谁是陶瓷收藏潜力股?

对此,郑玉彩表示,首先要有足够的收藏知识储备,对于目前国内的各级大师都要详细的研究,比如要大致了解目前国家级、省级大师都有哪些人,具体到每个人,要了解他们各自的艺术风格、时代特色以及创新的水平和能力。如赖德全大师的珍珠彩山水很有名,收藏他的山水陶瓷艺术品才更有收藏价值,只有多掌握这些信息才能更好的指导收藏行为,减少买假的次数,不断提升收藏品质量。

除了要了解大师特点之外,收藏者在研究陶瓷本身上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欣赏水平,要通过自己的积累学会欣赏陶瓷的造型、釉色等整体美感,选择那些造型美、釉色美、绘画美的作品,如果恰逢这些作品的价格处于低位,那么就值得投资收藏。

另外,郑玉彩还建议普通藏友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多投资那些当代中青年中年轻有为的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价格一般不高,只要凭借过硬的眼力,找到那些真正好的作品,其投资陶瓷收藏回报也是非常高的。甚至通过买这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还能跟他们交流收藏心得,和他们交朋友。如果多年以后他们成为了陶瓷界的顶级大师,那么凭借交情还能有机会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他们的作品,收藏投资回报十分丰厚。因此,多关注年轻有为的陶瓷艺术家也是需要藏友们注意的。

陶艺成收藏的成长股


收藏界有句俗话:昨天的现玩是今天的古玩,今天的现玩是明天的古玩。

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现代陶艺是随着现代艺术大潮的兴起而产生的。其特征包括:以陶土和瓷土为材料,但绝不囿于传统陶艺的古老创作规范,在造型、用釉、烧成、展示方式等方面大胆创新;不追求符合大众审美观念,强调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彻底抛弃传统陶瓷产品必须“实用”的观念。如陶艺大师刘文江的《冰糖葫芦》再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卖冰糖葫芦时的场景。作品中人物的神态呼之欲动、情趣各异,张扬着生命的韵律。

从收藏品市场来看,现代陶艺相对书画、玉器等艺术品要晚得多,发展却异常迅速。就拿艺术品投资盛行的上海来说,10年前经营现代名家陶艺的仅几家国营大店,而今却有大小数百家。

陶艺的价格也有很大变化。1993年,陶艺家周国桢教授的动物陶艺每件为1000元左右,目前在8000元左右,精品也由2万元左右提高到10万元左右。1993年陶院讲师的作品为500元左右一件,而如今,他们一般的作品价位已升至5000元左右一件,精品还远远不止。

如何衡量一件陶艺作品的价值呢?高级工艺美术师胡强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坐标轴来定位:一是作者身份,二是作品的艺术价值。作者的名气越大,作品的标价就越高。但要记住,名家的作品未必就是名作,名作也未必出自名家之手。单凭作者的名气来决定作品的价值往往失之偏颇。有一些收藏者把目光投向具有潜力的当代中青年陶艺家,往往能够获得较为丰厚的回报。

隋唐前高古瓷市场与宋代高古瓷那个市场价值高


何谓“高古瓷”?

关于高古瓷器,专家们的定义一直存有分歧。一种看法认为,高古瓷应是指南宋以前,包括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各朝代所制作烧成的各种瓷器;另一种意见认为,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还没有真正达到科学意义上的瓷器标准,只是处于半瓷半陶的性质,到隋代才有了真正的瓷器出现。因此,高古瓷器仅指唐宋时期制作烧成的瓷器。

此外还有一种顺应市场需要而生发的观点认为,高古瓷器就是宋元瓷器。因为近两年来宋元瓷器频繁亮相于国际国内的艺术品拍卖会,相对于明清瓷器而言,宋元瓷器年代早,且存世稀少,应为高古瓷器。

但无论哪一种观点,大家都一致认为,“高古瓷器”是一个与明清瓷器相对的概念,通常指的是明清以前的瓷器。这一术语的内涵虽然有待规范,但为了表述方便不妨用之。

高古瓷的收藏非常考验藏家的收藏知识,一不小心就容易上当。而且高古瓷的经济价值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要受其他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时代的早晚、文化内涵的深浅、艺术水平的高低、品相的完美程度、存世量的多少等。所以并不像初涉古瓷收藏的人所认为的那样:东西越老越值钱,或者是物以稀为贵,东西越少越值钱。比如说一个无任何特色的宋元碗盘的经济价值并不高。因此,一个成熟老练的收藏家在评估一件高古瓷藏品经济价值时,一定要善于综合分析影响制约某一具体藏品价值的多重因素,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对于因市场追捧或特殊情况下产生的价值攀升,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冲动盲从。

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由于高古瓷器相对来说制作工艺比较简单,文饰并不复杂,因此也成为赝品泛滥的重灾区。目前文物贩子的造假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已经不单是小商小贩的个人行为,而是大资金投入的高科技行为。有的造假高手甚至可以保证他造的瓷器赝品可以通过各大拍卖行的鉴定,而且可以拍出过百万的价格,如果不行,原价收回,再赔你10%的“辛苦费”。

古瓷收藏注意“一要三不要”


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爱好者甚多。可火爆的市场、高额的利润,致使大量的仿品流入市场。赝品越仿越真,档次越仿越高,做旧手法越做越到家,搞得一些专家们也真伪难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避免收藏一些假古瓷呢?这就需要注意以下“一要,三不要”: “一要”长于陶瓷学问。我国的陈设艺术陶瓷,分陶和瓷两大类。陶主要产地有以紫砂壶和花盆著称的陶都江苏宜兴,有以陶塑人物和动物造型见长的广东石湾,还有生产唐三彩的河南洛阳,生产黑釉陶罐的山西浑源,生产刻花陶器的四川荣昌等;瓷主要产地有以生产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四大传统名瓷的瓷都江西景德镇,有以釉下五彩装饰美术瓷而闻名的湖南醴陵,有生产雨点釉和发展刻瓷艺术的山东淄博,生产花釉和象牙瓷的河北邯郸,生产白瓷的福建德化,生产青瓷的浙江龙泉,生产釉上彩花瓷的广东潮州,生产仿南宋官窑艺术瓷的浙江萧山等。

陈设艺术瓷作为商品,价格并非越高越好,这需要认真加以鉴别,比如釉下彩和青花,要看画功是否熟练、清晰,色泽是否莹润、透明,釉下装饰注重工笔式写意,必须是手工绘制,不是印花、贴花,而且颜色要光亮。对陈设艺术陶瓷的选购,既要看整体效果,也要仔细察看器形是否周正,有无变形,釉面是否光洁,色度有无异样。选购陈设艺术陶瓷要在白天光线好的地方,灯光往往会出误差,对瓷质可轻轻弹叩,听声音是否清脆响亮,沙哑声音有裂纹的,再好看也不值钱,而且有裂纹的陶器不易保存。

“一不要”总想从旧货古玩市场买到珍稀名瓷。珍贵古瓷相当少,很早以前便受到人们的珍视。如:官窑、汝窑、哥窑这些珍品瓷器,目前国内外的存世量几乎都有数可查,十分珍贵,即使是皇家也不易得之。元青花瓷在元代烧造较少,当时就很昂贵,民间能用得起这种高档瓷器的为数甚少,主要是祭祀用器,因此遗存及少。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认识以来,更声名远播,人人皆知其珍稀名贵,即便地摊小贩亦知其贵重,若能轻易廉价买到元青花,实属可疑,当慎之又慎。

“二不要”受古瓷鉴定理论书的误导。收藏者往往依照古瓷鉴定理论书中的特征,按图索骥,往赝品上凑。目前,有些理论专著是研究我国瓷器艺术成就和历史的,书中的论述对象往往选择最能代表当时成就的名品。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多,仿伪者往往依据这些资料描述的特征和图片进行仿制。

在民间收藏活动中,一辈子也难碰上一件珍品,所以这些书籍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各时期的制瓷成就和代表名品,于实际收藏活动的指导意义并不太大。但是,市面上的仿品却有很多特征与书本上相符,如果按图索骥,便最容易上当。再有一种情形便是一些作者迎合兴起的收藏热,编辑出版一些指导购藏的图录,常常为了给书本增色,而不惜抄录一些根本不可能在民问流传或世上交易的珍品图片,随意地标上参考价格,使人产生这些珍品曾在市面上出现而被廉价购走的错觉。

“三不要”把收藏定位放得太高。对所处地区正常可能收藏的瓷器品种缺乏认识,不从实际出发确定收藏品位,这是许多爱好者的通病。对那些有收藏价值又有条件买到的古瓷不屑一顾,只想买那些没有可能出现的珍品瓷器,正好跌入制售赝品者的圈套。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收藏定位观,主观上便拉开了接触珍品的距离。

总之,收藏者要多与同好收藏的人士交流切磋心得体会,优势互补,共同提高。还应该多看真品,从真品入手再结合书本知识,才能形成经验。只有在收藏中学习鉴赏,鉴赏中指导收藏,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提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