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石湾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外销瓷器磁灶窑

外销瓷器磁灶窑

石湾窑瓷器鉴别 密县窑古代瓷器 清宫窑瓷器鉴别

2020-12-07

石湾窑瓷器鉴别。

磁灶窑是古代陶瓷窑始于南宋,终于元,南宋至元为其盛期。产品有青瓷、黑瓷和绿釉陶器等。胎体较粗,多为灰白色,也有泥黄色。装饰有划花、印花和堆花等。为适应外销需要,装饰花纹有的带有异国风味,产品曾在海外许多国家出土。磁灶窑产品以海外市场为导向,是东南沿海重要的外销瓷产地。磁灶窑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鉴于其历史价值和影响,2006年磁灶窑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交椅山窑址被列入“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察点。

磁灶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陶瓷产地之一,磁灶窑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典型风格的民间窑场。其始于南朝,窑火延续了一千五百多年;采用龙窑装烧工艺技术,因地制宜,博采众长,品种丰富多样,独具特色。磁灶窑位于福建省晋江市磁灶镇。自南朝以来,这里以开窑设灶制瓷而得名。

磁灶窑窑址大都分布于梅溪两岸,考古调查发现的南朝至清代窑址有26处,即溪口山窑址、狗仔山窑址、虎仔山窑址、后山窑址、后壁山窑址、土尾庵窑址、童子山二号窑址、童子山一号窑址、蜘蛛山窑址、宫仔山窑址、顶山尾窑址、许山窑址、山坪窑址、溪乾山窑址、金交椅山窑址、曾竹山窑址、大树威窑址、镇宫山窑址、宫前山窑址、宫后山窑址、斗温山窑址、铜锣山窑址、路山尾窑址、寨边山窑址、窑尾草埔窑址、下尾湖窑址、瓮灶崎窑址等。宋元时期,磁灶窑陶瓷生产达到鼎盛,产品外销到日本和东南亚诸国,产品的品种和数量达到空前。种类有各种单色釉和彩绘陶瓷,以生活日用器为大宗,其中执壶、军持、龙瓮、黄釉铁绘花纹大盘等器专供外销,是宋元磁灶窑中具有典型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产品。

磁灶窑产品胎质粗糙灰白而薄,不够细密,若瓷若陶。釉色种类多样,大体分为黄釉、绿釉、青釉、酱釉、黑釉及黄绿釉等。其中绿釉和彩绘瓷是最富特色的产品,绿釉器呈色鲜艳光泽,彩绘瓷分为素胎褐彩和釉下褐彩。装饰手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刻划、剔花、贴塑、模印、镂雕、彩釉和彩绘等,因器而异。装饰纹样五花八门,纷繁迭出。其主题图案为各种植物花卉和龙、凤等祥瑞动物,辅助文饰一般采用龙纹、回纹、钱纹、弦纹、云雷纹、卷草纹等,也有题写诗赋文字的。

执壶是磁灶窑的代表性产品,多为饮用器,器型、釉色丰富多样。宋元时期,磁灶窑大量烧造执壶,以盘口执壶为多。初时器型为盘口,短颈,鼓腹,圆筒形,短直流,壶体矮,平底。

宋元时器身渐高,施半釉或全釉,长曲流,手柄高过壶口,浅圈足;有喇叭口、撇口、直口,有长颈、短颈,有溜肩、斜肩、圆肩,壶身瓜棱形、扁壶形,鼓腹、扁腹、收腹,假圈足、圈足。

元时器型多为玉壶春瓶。明清造型增多。釉色有黄釉、绿釉、青釉、酱釉、黑釉及黄绿釉,也有素胎褐彩等。装饰手法有剔花、贴塑、模印、彩绘等;纹样花卉和龙纹饰一般采用回纹、钱纹、弦纹、云雷纹、卷草纹等。

执壶为土尾庵窑址、蜘蛛山窑址、金交椅山窑址生产,尺寸通高从9至28厘米,腹径8至22厘米,款式多,式样全。磁灶窑产品工艺娴熟,表现手法多样,作品洋溢着民间生活气息和乡土韵味。因执壶器多为外销,目前国内一壶难求,奇货可居,价格看涨,精品价位应在万元以上。

长达半个世纪的磁灶窑考古调查及研究资料证实,在日本和东南亚均有相关发现,这些地区发现了不少出土或传世的磁灶窑器物。20世纪末,“南海一号”宋代沉船、“华光礁一号”沉船遗址出水磁灶窑器物;台湾澎湖列岛考古活动,采集到数量很多的磁灶窑器物标本,这是“海上丝绸之路”宋元陶瓷外销的实物证明。

taoci52.com延伸阅读

磁洲窑与民间文化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和最著名的民间瓷窑。根据解放后多次文物的普查和考古发掘所知,窑址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区。一处是以河北省磁县观台窑址为中心,其中包括冶子、东艾口、申家庄、观兵台、南莲花和荣华寨一带;另一处是在邯郸市彭城镇峰峰煤矿一带,①窑址分布极为广泛。从出土器物和地层关系看,其始烧年代应在五代末年。但因各窑建造年代不同,其始烧年代也不完全一致。总之,早期器形显得单调,釉色单一。北宋中期以后有了很大发展,直至金代前期是它的成熟期。从出土器物看,有盘、碗、各式梅瓶、各式玉壶春瓶,及各式盆、罐、钵、香炉、薰炉、瓮、盒、水注、枕、盏托、人物、佛像、菩萨像、观音像、佛龛、佛座、塔等。此外,北京大学考古系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上世纪80年代考古发掘中,还出土了大量建筑构件,其中包括瓦件、鸱吻、宝刹脊座等。据清代出版的《明会典》称:“明代在彭城设官窑四十余座。岁造瓷坛堆积官坛场,舟运入京,纳入光禄寺。明弘治十一年进贡于皇家之瓷坛达一万一千九百三十六个。”这说明磁州窑后期也曾为官府烧制过瓷器,据说这些瓷坛多属盛酒之物。除贡品外,都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化特性。

从其胎质看,主要采用当地煤系中出产的高岭石质泥岩,当地人称它为大青泥,故胎质普遍较粗。从瓷片的断面看,多有细小颗粒,胎一般呈灰褐或灰黄色。瓷化程度与景德镇产品相比明显不同。为了提高烧成温度和产品质量,普遍采用装入匣钵用煤烧制。因胎质粗、釉面多不够光润,有的呈现有细小棕眼,这也是北方民间窑的普遍特点。为弥补这一缺陷,便于在器物表面彩绘和刻划各种图纹,多在器胎外壁施一层细白的高粘度化妆土,之后再外罩一层透明釉,从而为各种器物增添了美的效果。

从釉色和装饰工艺上讲,有青釉、白釉、黑釉、红釉、黄釉、绿釉、酱釉、白地黑彩、白地绿彩、绿釉黑花、白釉刻花、铁锈花、琉璃釉、宋三彩、珍珠地、凸线纹、兔毫纹、乳浊釉、油滴釉、鹧鸪斑等。其中窑变黑釉,所用原料是采用当地的黄土,因含铁量高,烧成后成黑褐色。又因施釉厚薄、窑温高低、火焰气氛的不同,往往在烧成后出现黑赭、黑褐、黑蓝、黑绿等不同釉色。还有绞胎、镂空、模印等。此外,还分釉上彩、釉下彩、高温釉、低温釉和仿定窑、仿钧窑、仿建窑等。清末和民国初年在彭城、富田两地还烧制青花瓷器。从已发现的器物中有各种盘、碗、瓶、罐、枕、盒、笔筒、帽筒、痰盂、绣墩以及书写“民国二十一年”、“民国二十三年”纪念瓶和“民国四年”纪年枕等。青花颜色一般偏淡,与清代前期青花瓷明显不同,均属民用瓷。

0制1瓷工艺种类极为繁杂,并且很多器物上书有各种铭款,为国内各地民间窑所少见。因此在宋、金、元时期对周边地区影响很大。除河北本省外,外省如河南的鹤壁窑、登封曲河窑、修武窑、当阳峪窑和禹县扒村窑、山西介休窑等,特别是它的白地黑花绘画工艺,还影响到南方的四川、江西、广西、广东、福建和东北辽宁的缸瓦窑等,形成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从考古材料发现,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出土,特别是上个世纪70年代,在北京元大都遗址发掘中,出土有大批磁州窑瓷片标本和许多完整器物。如元白地褐彩罐、白地褐彩四系龙纹扁瓶、白地褐彩鱼纹盆等。同是在元代窖藏出土文物中也常有发现,如1969年11月在房山良乡南关窖藏出土文物中,就曾发现一白地黑彩凤纹罐。同时在房山城里文物窖藏中也发现三件白地黑花罐及两件黑釉梅瓶。1975年3月在东城区鼓楼中学窖藏中出土一白地黑彩凤纹大罐,高44厘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78年前后在西城区白塔寺白塔的北侧二层台上一龛内出土一白地黑彩罐,上题有诗文:“夹岸苍苔蔽绿苔,红林黄叶画屏开,彩船遥指十洲去,一派韶音天畔来(游十洲)。”其出土地点和诗文内容均为过去所少见。资料表明,磁州窑瓷器当时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大量出口国外,解放后在我国明州(宁波)古港遗址中就出土过不少磁州窑瓷器,其中有罐、盆、碗、缸、瓶和瓮等。当时磁州窑瓷器大量出口,在非洲坦桑尼亚的基尔瓦岛就曾出土过白釉赭色菊花纹盘、碗、罐之类的器物。并与元大都遗址中出土的同类器物相同。日本九州福冈修建地铁时,在发现的大量中国瓷片中不少都属磁州窑制品,这在当时我国北方民窑中是不多见的。

磁州窑不仅因为它规模大、产量高和历史悠久而出名,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各种制造工艺具有民间艺术和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尤其是它各种器物上的绘画和题铭最具特色,完全摆脱了官府的各种规制,而按照民间习俗和需要自由发挥。装饰内容的选题,主要来源于自然和生活。以写实为主,重于创新,其纹饰内容多为自然界的山水、树木、花草、牡丹、荷莲、菊花、水藻、云纹、龙纹、凤纹、游鱼、老虎、奔马、奔鹿、跃兔、芦雁、鹭鸶、飞鹤等。并且还常以人物画来装饰各类瓷枕,如《童子钓鱼》、《童子竹马》、《二童比武》、《童子风筝》、《童子牧鸭》、《少女蹴鞠》、《柳荫读书》、《柳荫观鱼》、《马戏》、《拜月》、《望月》等。还有的把整个幼童雕刻成枕面,呈趴卧状、仰头、跷脚、两眼圆睁、手提绣球,下面再精雕一长方形座,把幼童托起,显得十分精美生动。首都博物馆收藏有两件磁州窑人物枕,一为1980年在房山区出土的宋三彩人物枕,高13厘米、长42厘米、宽20厘米,主题画是西汉萧何追韩信的故事。周边纹饰为山石、花卉、祥云、垂柳。另一件为金代赭色人物枕,高136厘米、长39厘米、宽17厘米,主题纹为一男士与一妇女似在讲话,旁立一少年,山后有一老者目向前方呈观望状。周边画有山石、花卉、树木和房舍等,枕底题:“王氏寿明”款。每一件瓷枕上的画面,都充满着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

磁州窑的另一特点是以各种纪年、题句、姓氏、题诗款来装饰器物,其书写方法无一定规格,非常随意。如纪年款的写法,与后来的官窑写法完全不同,官窑款识只反映朝代和皇帝年号,如“大明宣德年制”等,不加其它内容。民窑款的写法却另有一番风味,如一件白釉罐上所书:宋“阿弥陀佛天寿二年三月李吉泰叩敬造”罐的主人显然是位佛教徒,为敬佛而烧制的。又如1988年山东省城武县出土的一件瓷碗上所书:金“泰和三年十二月买二只”,但“二只”属何物没有说明,类似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在各类题句款识中,常见有警句、吉祥语、俗语等,如“众人无语,无事早归”、“孤馆雨留人”、“国家永安”、“镇宅大吉”、“利市大吉”、“天地大吉”、“长命枕”、“牛羊千口”、“天地大吉一日无事深谢”、“贫居闹市无相识,富住深山有远亲”、“风吹前院竹,雨折后院花”、“清风细雨,黄花绿叶”、“清吉美酒,醉乡酒海”、“甜香味美最为善”、“红花满院”、“道德清净”、“有客问浮世,无言指落花”、“风花雪月”等。上述题句多写在各种瓷枕上,完全采用民间白话语言,既增加了民间文化气息,又具有吉祥之意,故深受百姓喜爱。

姓氏款,均见于各式瓷枕上。常见有:“张大家造”、“吉祥张家造”、“张大家枕”、“张白家造”、“花瓶刘家造”、“滏阳陈家造”、“漳宾逸人造”、“赵家造”、“李家造”、“王家造”、“申家造”、“王氏寿明”、“王氏天明”、“赵小奇”、“程三程小”等。以上可看出在当时可能都是为不同姓氏人家所烧制,但以张姓为最多,这说明张姓在本地属于大姓,同时也可看出当时民间用瓷枕作枕具也是一种时尚。考古资料表明,磁州窑烧制瓷枕的窑址已发现多处,并且延续时间长达三百多年。

题诗款在各种器物上也可经常看到,但以瓷枕为多见,其内容丰富多彩,各不相同,有的悲观消极,有的欢乐向上。如,一瓷枕上写道:“时难年荒事业空,兄弟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十戈后,骨肉流离道途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时余游颖川,闻金兵南窜,观路两旁骨肉遍地,可叹可叹。为路途堵塞,不便前往,仍返原郡,又闻一片喧哗,自觉心慌,思之伤心悲叹,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只有作诗,少觉心安,余困居寒城半载,同友修枕二十有余。时在绍兴三年清和望日也。”瓷枕二,“左难,右难,莫把功名干;烟波名利不如闲,到头来无忧患,积玉堆金,无边无岸,限来时后悔晚。病患过,谁救得贪心汉”。瓷枕三,“常忆离家日,双亲拂背言,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宿,鸡叫早看天,古来冤枉者,尽在路途边”。另在一张白地黑花壶上又书道:“晨鸡初报,昏鸦早噪,哪一个不在红尘里闹?路遥遥,水迢迢,利名人上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好,人不见了——调寄山坡羊。”以上题文多反映了人们的遭遇和生活艰辛的消极心态。然而故宫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瓷枕上题写的一首《小桃红》,曲却有所不同,曲曰:“幸奉佳诞笑声喧,喜贺今辰宴,馥郁响香小庭院,画楼前,祥祥冉冉分明现,南级老人持丹诏,寿赐一千年”,这应是一件为人所烧制祝寿求平安的常用枕。另一瓷枕上的题诗为:“寒暑难迁,名利萦牵,得禄时平地神仙,忙中光影,醉哀长年,也由人,也由地,也由天,千卷窗前,有时行,有时坐,有时眠”。还有的瓷枕上题写:“白玉非为宝,千金我不须,怀念千张纸,心藏万卷书”。这两件瓷枕上的题诗,反映了当时读书人自由安详的生活和潜心研究学问的心态。同时上述题诗也反映了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其生活状况和心态的差异。另外也有在瓷枕上题写“福”“寿”“德”“禄”等单字,表示吉祥的。此外,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书有“仁和馆”款名的小口四系瓶,瓶上部施白釉,下部施黑釉“仁和馆”三字斜书在瓶肩上,属常见的磁州窑器型,山东博物馆也收藏一件与此相同的四系瓶,肩部斜书“太平馆”三字,两瓶造型完全相同,应同烧于一窑,近年在河北省彭城发现的宋代窑址中,常有斜书“馆”字瓷片的发现。根据史料记载,“仁和馆”似为宋代馆驿的名字,笔者收藏的一件小口四系瓶,胎质、釉色和造型与“仁和馆”瓶完全相同,只是肩部没铭款,而以几片草叶纹代之,这种小口四系瓶,在我国北方各地博物馆及旧货市场上常能见到,但带铭款的极为罕见。这种瓶当时属于一种盛酒或盛水的容器。

以纪年、题句和题诗等装饰在器具物上的工艺手法,始于我国湖南唐代长沙窑,常见的纪年款有,如唐“元和三年”(808年),五代后唐“天成四年(929年)五月五日造也”等,题句款有如“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等。题诗款,有“万里人南去,三秋雁北飞,又知何岁月,得共汝同归”;“日日思前路,朝朝别亲人。行行山水上,处处鸟啼新”等。因此,磁州窑以各种题铭在器物上作装饰,应是在长沙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运用上更加广泛,在内容上也更加丰富了。这在我国北方,甚至全国诸多民窑中,是极为少见的。元代,我国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后,北方各地绝大部分民间窑都停烧了,唯独磁州窑仍在继续烧造,并且还有新的发展,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直至新中国成立,从未停烧过,它之所以有如此强的生命力,这与它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适应广大人民的需要,因而深受人民大众之喜爱是分不开的。

南风古灶:500年窑火不绝


南风古灶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近五百年来,窑火不绝,生产不断,得以保存完好,在国内实属罕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龙窑。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历史记载,佛山陶瓷基地形成於唐宋,至明清最为发达,“石湾之陶遍两广旁及泯外之国”,深受人们的欢迎,嬴得了“石湾瓦,甲天下”的声誉。石湾以前烧窑以龙窑为主。建国以后,相继出现了倒焰窑、轮窑、多孔窑、隧道窑、电窑、辊道窑等。

龙窑一般依山坡而建,亦少有在平地垒筑高台建就,取其倾斜顺应火势,宛似一条巨龙从天而降,因称“龙窑”(石湾人旧称窑为“灶”)。在清代石湾陶业全盛时期,共有窑灶107条。现在石湾陶瓷生产均采用先进窑炉,龙窑公存三条,南风古灶是最古老之一。

南风古灶的炉口正向南方,窑尾有榕树成荫,每至复日,凉风习习,故名为“南风灶”。南风灶在漫长岁月中,不断生产亦不断修葺。现在的烟囱是近代才加建的。现窑体总长37.8米,窑墙外宽6米,窑内宽平均2.3米。窑面有火眼34排(每排5个),行活称一排为一下火,共34下火。火眼作为烧窑时投放木柴之用。窑侧有灶口4个,用于产品出入。南风灶以前以烧制大盆类产品为主,现为工厂煅烧园林花盘产品。

如何收藏外销瓷器


如何收藏外销瓷器

中国古代的制瓷工艺非常先进,在国际上都属于领先水平。常常作为和外国的交换礼物。也有一些瓷器流传到国外。对于这些外销瓷器,如何选择来收藏呢?

看瓷器的身份

外销瓷器中有一些是民间流传出去的,有一些是专门从中国定制的,在这些瓷器中,有收藏价值的是这些专门定制的瓷器。专门定制的瓷器有朝代的落款,这类定制瓷器数量很少,能保存到现在的就更少了,因此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看瓷器的内容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形态。在中国古代,流行道教。而西方国家推崇佛教、基督教等。这些文化意识形态也在同时代的瓷器上有所反映。在中国流传国外的一些瓷器中,有部分花纹内容是反映西方国家的宗教或者文化的。这部分瓷器因为带有西方国家的特征而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看瓷器的做工

不管是国内的瓷器,还是国外的瓷器,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在的,收藏瓷器的重要一点就是瓷器的做工,看是不是瓷器中的上等品。在收藏国外的瓷器时也是一样,一定要选择制作精美的瓷器,线条流畅,整体设计合理,具有观赏和使用的双重价值。这样的瓷器具备升值的潜力。

由于古代的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往并不频繁,因此流传到国外的瓷器数量也很有限。因此从整体看来,这些外销瓷器还是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的。

南风古灶:500年窑火不绝_陶瓷知识


南风古灶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近五百年来,窑火不绝,生产不断,得以保存完好,在国内实属罕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龙窑。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历史记载,佛山陶瓷基地形成於唐宋,至明清最为发达,“石湾之陶遍两广旁及泯外之国”,深受人们的欢迎,嬴得了“石湾瓦,甲天下”的声誉。石湾以前烧窑以龙窑为主。建国以后,相继出现了倒焰窑、轮窑、多孔窑、隧道窑、电窑、辊道窑等。

龙窑一般依山坡而建,亦少有在平地垒筑高台建就,取其倾斜顺应火势,宛似一条巨龙从天而降,因称“龙窑”(石湾人旧称窑为“灶”)。在清代石湾陶业全盛时期,共有窑灶107条。现在石湾陶瓷生产均采用先进窑炉,龙窑公存三条,南风古灶是最古老之一。

南风古灶的炉口正向南方,窑尾有榕树成荫,每至复日,凉风习习,故名为“南风灶”。南风灶在漫长岁月中,不断生产亦不断修葺。现在的烟囱是近代才加建的。现窑体总长37.8米,窑墙外宽6米,窑内宽平均2.3米。窑面有火眼34排(每排5个),行活称一排为一下火,共34下火。火眼作为烧窑时投放木柴之用。窑侧有灶口4个,用于产品出入。南风灶以前以烧制大盆类产品为主,现为工厂煅烧园林花盘产品。

古代磁州边贸瓷


公元968年(北宋乾德六年),宋太祖赵匡胤批准越南开国皇帝李公蕴独立施政,时为李朝。为了加强和方便与中原宋朝的联系,公元1010年,李太祖由中部长安迁都北上升龙(今河内)。从此,北部湾海上的航运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也促进了合浦沿海造船业和海外贸易的兴旺。

收集于越南的磁州窑剔花梅瓶,高32.1厘米,蘑菇帽形的瓶口,短颈接溜肩,鼓腹收腰张脚。足沿平切,足壁厚1厘米,向内斜挖足深3.2厘米,足壁尚留旋痕,内凹的底较平滑。胎壁下厚上薄,下垂的重心使人感觉自然稳当。胎灰中夹白,胎质粗疏,白胎衣上涂饰白釉。主题纹饰减地剔花为缠枝莲及莲瓣纹,三条阳起的弦纹把花纹的层次按主次分开,上下呼应的水波浪纹构成了意象中的连天波涌莲香飘的图景。剔花的刀工流畅,剔白见地的刀痕圆滑熟练,留白的构图边沿巧用斜刀剔地留花,增强了剔花工艺的立体艺术效果。

同出一地的磁州窑划花梅瓶,短颈接收腰的杯形口,溜肩、鼓腹、收腰,撇脚外张为小八字,施白色的化妆土上涂白釉。娴熟的划花手法讲究轻重缓急、意会虚实,线条自然流畅。大开光里两幅婴戏图构成了主题纹饰,瓶肩的水波纹与瓶脚的莲瓣纹由三条双线弦纹相间,略显粗松的灰白色胎质道出了古代中国北窑瓷大多涂化妆土的信息。所划出来的婴戏纹简洁到多划一笔就少了几分意趣,少刻一刀就无法使人物形象意贯神聚。整个构图在写实中适度的夸张,轻点几笔就留驻童真天趣,飘逸出活泼烂漫的可爱。抬手举足间,表现了古人“莲生贵子”的祈求、美好的祝愿。一柄大莲蓬,一齐放在了孩子的肩头。

梅瓶是中国瓷器家族中的美人儿,它集实用、装饰的功能于一体,置放几中案头亭亭玉立大方得体,两条线造型很适合人们的欣赏品位和眼缘,为古往今来的收藏家垂青。

宋代的磁州窑瓷器不但为交趾人所中意,而且随着边贸的发展由北向南流布,遍及交趾。其艺术品位影响着交趾早期瓷器的生产,越南陈朝朱陶窑生产的剔花和划花瓷器就是中国磁州窑的缩影。

外销瓷器被藏家看好


精品官窑瓷器的时下的行情已是如日中天,使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其它瓷器品类。目前的市场行情透露出一种迹象:外销瓷器开始被不少藏家看好。

在以往相当长一段时间,外销瓷在国内都不为市场所重视。许多投资者认为外销瓷都是生活用瓷,而且一般都是专门为外国人订制的,图案色彩艳丽、浅显,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求。其实不然,外销瓷器精良的工艺和完好的品质已逐渐显露,其投资价值也为市场所关注。在广州艺术品拍卖公司近几年举办的拍卖会上,尽管外销瓷出现的数量不多,但是基本上都以较高的价位成交。

中西合璧制作精美

我国青花瓷的外销始于唐代,在清代前期,欧洲的贵族以中国瓷器作为炫耀财富的手段。清代外销瓷是根据订货合同上规定的器型、尺寸和图案来生产的。其图案多有西洋静物画、人物像和圣经故事。清康熙年以后的外销瓷,图案除中国山水、花鸟、人物外,为了迎合外国人的需要而大量绘制西方的风景人物、甲胄纹章。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藏有一青花瓷盘,上绘有1690年荷兰鹿特丹叛乱的图案;这个纯外国事件显然是根据订货的图样绘制的。“中西合璧”的风景,在外销瓷上频频出现。

纹章瓷和广彩瓷受追捧

所谓“纹章瓷”,是中国古代外销瓷的一种,它的烧制始于16世纪的明代。上面的图案主要是欧洲诸国的贵族、显赫家族、军团、都市、公司、团体等的特殊标志,也称“纹章”,故名“纹章瓷”。纹章瓷在外销瓷中的比重虽然不大,但却是最为精美的。因为其多为贵族、皇室成套订制,他们不仅出高价,要求也最为严格,因此从目前拍卖市场的情况来看,这类瓷器往往能拍出高价。而广彩瓷是指在广州加彩的釉上彩瓷,主要用于外销。广彩瓷均有描金,且色彩鲜明,瓷雕图案既有传统的花鸟鱼虫等,也有欧洲的景物,可以说它是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应运而生的新品种。

投资潜力日益显现

由于外销瓷器一般制作精美,图案纹饰丰富多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随着官窑瓷器价格的逐渐高企,投资所占用的成本越来越大,其升值空间也相对有限。目前的市场价格相对偏低的外销瓷器逐渐成为投资收藏者注意的对象。记者了解到:在广州市文物总店购买外销瓷器的藏家逐渐增多,从本地近几次艺术品拍卖会外销瓷的成交个案来看,其成交价一般都在底价的两三倍左右。

有行内资深收藏家表示:由于外销瓷素有“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说法,国人对其的了解还比较少,收藏价格与同类收藏品相比仍然比较低。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加深,投资市场的扩大,其升值空间会不断加大。如今外销瓷的投资潜力已经逐渐显现出来,现在收藏精品外销瓷,日后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上图:为乾隆青花外销瓷盘

乾隆年款外销瓷器鉴赏


西洋人物罐

此人物罐胎质较薄,形制独特,前后开光图案分别反映的是牧羊和采花场景。该瓷器采用粉彩技法,装饰花纹以中国传统的缠枝花卉为主,并饰有传统的兽耳,底部中间有红色“乾隆年制”四字楷书款,极具中国文化特色。但另一方面,这件瓷器又极具西洋特色,开光处人物为金发碧眼的西方女人,而且整个器物色彩非常艳丽。

西洋人物盘

此人物盘形制较大,盘上绘有2男3女共5个西方人物。此外,画中尖顶房屋等建筑也颇有欧洲特色。但瓷器盘面中,包括山石等绘画手法又有传统的国画技巧。盘底为规整的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两件外销器具有纹饰复杂、装饰性强的特点,应为日常生活中的观赏瓷。吴教授认为两件器物系民国时期所仿制,价格在万元左右。

外销瓷是来样加工

从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的清代前期,国外对中国瓷器的需求十分巨大。此时的外销瓷有相当一部分是按照欧洲的订货合同生产的,有许多纹饰图案是依照外商从欧洲带来的样品,由中国瓷绘工人精心摹绘,以确保适合欧洲人的品味。

磁村古瓷窑址


位于淄川区磁村镇,共包括3处窑址:南北窑洼区,苹果园区和华严寺区。

 (1)南北窑洼区,在村东约0.5公里处,面积约15万平方米。1976年《淄博陶瓷史》编写组在窑址北部发掘窑炉12座,采集了大量标本,按器型和釉色特征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以黑釉为主,次为青釉、酱釉、茶叶末釉,釉色较纯正,器物主要有碗、盆、瓶等。中期以白釉为主,有少量青釉,并施护胎釉,白度不高。胎以红胎为主,灰胎次之,很少白胎。以白釉加绿点彩的装饰居多,大都施在碗的内壁近沿处。出土器物以碗最多,次为钵、罐、瓶等;晚期以白釉为主,黑釉少见。出现了划花、剔花等装饰手法,出土的器物有碗、罐、碟、瓶等。从器物造型、釉色、及制造工艺看,南北窑洼区当为唐代晚期至北宋时期的窑址。

 (2)苹果园区,位于磁村南部,窑址现存面积2万平方米。地表散布有许多瓷片,以黑釉居多,青釉、酱釉次之,釉色不纯正。胎骨厚重,色为缸红、白、灰色等。器类主要有碗、盘、罐等。其年代约为唐代。

 (3)华严寺区,在磁村南部,面积1.6万平方米。1976年《淄博陶瓷史》编写组对该窑址进行了发掘,清理出烧煤窑2座,料池1个,作坊遗址1处,并采集了大量瓷片标本。釉色以白釉最多,次为黑色、酱色、黄色。白釉的白度很高,釉面光洁。胎亦白色、质薄而匀。制作规整,装饰精巧多样,有划花、剔花、篾纹、白地黑花、加彩、绞胎等。器物有碗、罐、盆、杯、盘,以碗居多。该窑址年代为金代。

 1984年,磁村古瓷窑址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外销瓷器磁灶窑》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外销瓷器磁灶窑》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石湾窑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