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收藏 > 导航 >

陶瓷收藏這些誤區你有嗎

陶瓷收藏這些誤區你有嗎

古代瓷器收藏 瓷砖有哪些 陶瓷艺术

2020-12-10

【www.taoci52.com - 古代瓷器收藏】

好古博物館館藏之清雍正青花纏枝紋天球瓶

在近三十年間,中國的收藏熱持續升溫,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約有8000多萬收藏大軍。其中瓷器收藏佔到30%以上,比例之高令人驚訝。在2005年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以約2.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創下了當時中國藝術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賣紀錄;而在2010年倫敦一家拍賣行拍賣中,“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以5160萬英鎊(約5.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再次刷新中國最貴藝術品紀錄。這極大地鼓舞了國內收藏愛好者對陶瓷收藏的熱情,一些業內人士也分析,繼中國書畫之后,下一個價格瘋漲的板塊將是古代瓷器。

為什麼陶瓷收藏會如此之熱?這還要從陶瓷的歷史淵源說起。

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陶”與“瓷”不分家。中國文字中“瓷”字上邊是一個“次”,下邊是一個“瓦”,瓦即中國古代陶器的總稱,所以“瓷”離不開“陶”。

早期對於陶瓷並無文字記載,經過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馬家窯文化的發展,尤其是山東龍山文化中,白陶、黑陶已經開始用瓷土作胎。到了商周時期,甲骨文的出現,開始有了對陶器的明確記載,而商代陶器已經有了瓷器的雛形,再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到了漢代,便已經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瓷器,並形成了中國獨特的、技術領先的陶瓷文化。漢代瓷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明確記載有實物的瓷器,可以說,在陶瓷領域,中國是名副其實的技術領先者,也是傳播的源頭。

盡管我們對陶瓷如此追捧,在收藏中也不免走入一些誤區,為了使大家能更精准把握陶瓷的收藏知識,提高自身鑒賞能力,筆者日前採訪了好古博物館館長、山東華夏文化收藏研究專業委員會會長胡彥彬,他有著30多年收藏、鑒賞的實踐經驗,擔任多家知名院校、媒體、企業的顧問,也是本報特聘鑒定專家,他從以下幾個方面向讀者闡釋陶瓷收藏的誤區。

年代越久就越值錢嗎

胡彥彬館長說,這個顯然是不對的。早期陶器比如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乃至漢唐,雖然年份久遠,但從其工藝水平、觀賞價值來看,與現代人的審美觀相差較大。這一時期的陶瓷工藝粗糙、造型和紋飾都很簡單,例如漢代陶罐,雖然歷史久,但市場認可度差,價值幾百元,升值空間也相對較小。

收藏古代瓷器,要選擇重要窯址、造型獨特、紋飾精美的,像帶彩、帶釉瓷器器型獨特的如馬家窯的彩陶、龍山文化的蛋殼陶這一類可作為古代瓷器收藏的目標。

殘器就沒有市場價值嗎

收藏界裡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瓷器有毛,不值分毫”,說的是瓷器上的瑕疵對其價值的影響。中國傳統收藏觀念裡非常注重器物的完整美,如有破損,會使觀賞價值和交易價格大打折扣。

胡彥彬館長告訴筆者,這是不准確的,因為眾所周知,瓷器是較難收藏的一類收藏品,陶瓷的燒制、運輸、使用等各個環節都易損、易壞,又經過幾百上千年的戰亂、變遷等,能流傳至今且又完好無損的寥寥無幾,像世界各大博物館中的現存名窯藏品也是以件計,幾件、幾十件。

因此,對一些較稀有的、典型年代的瓷器,雖然殘缺,但因其具有名窯口、存世較少的特點,目前依然不失其較大的市場價值,且隨著科技的發展,歐洲一些國家已經可以通過高科技手段,利用新材料將殘器修復完整。而隨著國人對瓷器修復的重視,不久的將來,也會有技藝高超的專業人士對瓷器進行修復,使其回歸完美。

在2012年的倫敦蘇富比春拍中,一件明宣德雲龍紋大盤殘器就以15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而一件明宣德雲龍紋瓷片,在2011年的一場拍賣會中也以36萬元人民幣成交。

所以,對於一些珍稀精美的殘器,包括重要窯口的瓷片(宋代汝哥官鈞定五大名窯)、元青花、成化瓷等這些瓷片也是備受追捧的。對瓷片的研究,就是所謂的“上手”,可以極大提升收藏愛好者的學習和鑒別能力,是書本和間接經驗所不能及的。

越大就越值錢嗎

胡彥彬館長糾正,這也是個誤區,陶瓷收藏是不分大小的,像晚清民國時期的大型使用器、嫁妝瓶,雖有價值,但存世量大,工藝不精,很難有較大上升空間。而一個五六厘米的成化斗彩“雞缸杯”早在上世紀90年代便拍出了4000多萬元人民幣的天價;一個不到16厘米的乾隆琺琅彩小瓶,也在幾年前的拍賣中過億元。

瓷器並非越大越值錢,藏友們要注重學習研究陶瓷史,尋找那些能代表中國瓷器特點的、具有典型時代特征的、能達到陶瓷技藝頂峰的、有創新價值的陶瓷藏品:比如元代至正年青花、永宣青花、成化斗彩、嘉萬五彩、康熙青花、雍正粉彩、乾隆琺琅彩等。這些藏品不僅是中國制瓷頂尖工藝的代表作,同時體現了其自身擁有的時代價值、收藏價值和巨大的經濟價值。

有款價值高,無款價值低?

人們普遍認為瓷器無款收藏價值便會大打折扣,其實不然。真正有官窯款瓷器出現在明永樂年間,當時專為皇帝定燒,因為產量少,所以存世量極少,市場上難得一見。在明清兩代也存在無官窯款瓷器,如空白期(正統、天順、景泰)泰昌、崇禎,特別是康熙前期,更是不允許使用本朝皇帝年號作為款識,因此,出現了“官搭民燒”的現象。這些無款瓷,雖非官窯定燒,卻是民間窯工經由自己想象、發揮創燒的,無論畫工還是造型都可與官窯媲美。

對於那些造型獨特、畫工精美、修足規整、釉水好的無款識陶瓷藏品是可以收藏的。隨著人們對收藏認識的不斷加深,收藏觀念的愈加成熟平和,這類藏品的收藏價值也會有很大提升。

文物等級與市場價值成正比?

筆者在採訪時也提到,不少藏友認為隻要達到國家一、二級文物的標准,便會有較大的市場價值。

胡彥彬館長說,這也是收藏中的一大誤區。我國現存文物的評定標准,是按其年份長短、藝術水平高低、學術價值、科學價值等不同情況,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其中珍貴文物又分為一級文物、二級文物、三級文物。有很多達到等級標准的收藏品,在流通市場的價值並不高,因為這些藏品隻具有歷史價值、學術價值、科學價值,並沒有太大市場價值和經濟價值,無法達到普通收藏者欣賞、流通、把玩的需求。所以不要認為有等級的藏品,價值就高,還是要迎合市場導向和個人追求。(作者:范超然)

taoci52.com小编推荐

陶瓷器收藏应注意的一些保养知识


陶器篇

陶器是用河谷沉积土、普通泥土等无机物做原料,经过800摄氏度至900摄氏度焙烧,使之硬化而成的物品。由于原料等基础因素决定了其不透明性、有小孔、吸水性等特点。陶瓷的种类很多,有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彩绘陶和釉陶等品种。

由于陶的抗压强度不高,和瓷器相比烧制温度偏低,脆而易碎是它的典型特征,所以在收藏时要防止硬物对它的碰撞,同时还要防止器物之间的碰撞。小件器物可放在锦盒之中保存,大件器物切忌堆放,应以柜架存放为妥。

陶器由于质地较为疏松,具有很强的吸水性,陶器在大量吸收水分的同时,一些可溶性盐类和其他杂质也会侵入陶器内部,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盐类的结晶和溶解现象反复交替变更,会使器物变得更加脆弱。对于那些无釉的陶器,不要用湿手或脏手去触摸,陶器粘上污渍之后是极难去掉的。对于彩陶要时刻注意颜料中的胶结材料是否老化,发现脱落时应用10%的聚醋酸乙烯脂丙酮溶液粘贴。釉陶由于烧成温度较高,其强度和耐火性优于一般陶器,但要注意其釉层是否完整,盐类会在无釉处进入胎体。可以说可溶性盐类是陶器收藏中最主要的危害,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出变化,但时间一长(2年至3年),器表就会泛白,其结晶物会造成釉层剥落。如果釉和胎的结合程度好,可以用清水洗涤洗去盐;如果釉和胎的结合程度不好,应以高分子材料固定,再施以洗涤法。对于那些年代久远,非常脆弱的器物,无法采用水洗时,可以采用纸浆包裹置换法,将吸水性能良好的纸张(如过滤纸等)搅碎成纸浆,然后敷在器物上,这样器物中的盐类物质会转移到器表,并在纸上结晶。反复敷涂若干次即可去掉盐分。

瓷器篇

瓷器的质地较陶器致密坚硬,且光滑不易吸水,气孔壁较小,在纤维结构上含有较多的玻璃态和一定量的莫来石晶体,这些瓷器的特征,使光线、有害气体、虫害等都不会对它产生作用。但在制造过程中,受本身材质所限,瓷器脆而易碎,所以,瓷器保护的重中之重是防震、防挤压、防碰撞。小件瓷器必须入锦盒收藏,而且要一器一盒,以防相互之间的摩擦碰撞。裸放的大件器物要放稳,周围环境中不能有易倒的硬物。虽然瓷器不怕有害气体,但某些物质的溶液对瓷器是有害的,如碱对釉有腐蚀作用,强酸可以改变瓷器表面光泽,使彩绘变色。所以,瓷器的收藏必须远离污染源。一旦瓷器染上污垢,可以用清水洗涤,但不要用较强的化学试剂,以防伤及釉面。

瓷器如果在收藏时不慎损坏,切勿自己动手修复。但对那些小毛病可以进行尝试,如炸底、窑裂、冲口。炸底是在瓷器收藏时因外力的打击使器底产生裂纹,通常在3条以上,呈放射线状,多透过胎体。虽在正常保护下裂纹不会加重,但稍有外力便会加重,直至器物完全损坏。对于这种现象,可先行清洗,用棉花条蘸水固定两端,覆在炸底上,然后用浓硫酸滴到棉条上,饱浸度为80%至90%,再用塑料封底。隔日开封,反复几次之后,用无色透明、固化速度快的环氧树脂粘合剂进行封闭。

窑裂是器物在烧造过程中出现的缝隙,或在器物腹部,或在底部,由于是器物本身所致,比人为的损伤程度要轻。但也要进行处理,否则在潮湿的保存条件下,会造成胎体的膨胀和收缩不匀,影响其寿命。冲口是器物因外力撞击出现的长短不等的穿透器壁的细纹,此现象多发生在盘、碗类器物上。这种损伤往往是逐渐发展的,即裂纹会自然延长,在外力的震动或冷热骤变的情况下也会继续开裂。由于这种开裂多在器表,在清洗时可用“84消毒液”浸泡,把冲口内的黄渍浸出,然后加以固定,方法同于炸底。为了保证美观,器表不要涂太多的胶。除上述损伤之外,余者皆不可自己动手。

陶器收藏品与瓷器收藏品在保养方式上有很多不同,收藏者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材质来选择合适的保存方式。

瓷器收藏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瓷器是中国历史不可缺的重要部分,有着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收藏者众多。同时,瓷器收藏还是一门学问,收藏者需要对其收藏规律和理论有一定的了解,才能避免上当受骗。那么,瓷器收藏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该如何进行鉴别呢?

古陶瓷鉴定收藏,要善于学习和积累经验。既要掌握辨伪识真的本领,也要提升自己的审美修养。要了解历代的工艺美术史、艺术史,同时也要将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避免盲人摸象、一叶障目。因此,瓷器的鉴别建议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

一、看器型

许多瓷器都是有时代特征的,有其独特的形状、大小等风格特征,各朝代之间相差很大。比如梅瓶、玉壶春瓶,宋元明清均有烧制;但洪武梅瓶口为梯形,元代的梅瓶胸大。瓷器爱好者可多留意文物图录上每一个朝代器物的形状、大小,并用心记下每一朝代的标准器型,在实际辨别中做到心中有数。

二、看胎质

鉴别胎质要从瓷器有圈足及底部的露胎部分看,古代瓷器的胎质一般较粗糙些,略泛黄色;而仿古瓷器的胎质较为洁白、精细。

三、看釉面

观察瓷器的釉质,一般要注意其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

第一类,使用过或者陈设过的瓷器,上面的痕迹和年代感是现代仿品无法触及的。

第二类,从未使用过的瓷器,上面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属于“库藏”,因年深日久,釉面的关泽也是柔和的,有一种自然的“韵光”。

第三类,出土的瓷器,因瓷器在古墓中时间太久,釉面表层收到化学侵蚀,形成了吃土的现象,釉面发乌,用放大镜看能看见很多吃土的土斑。

四、看釉泡

看釉泡主要是看白釉层部分,而不是色釉层。因为古时候的柴窑和现在的气窑烧制出来的气泡是截然不同的,如官、哥窑釉泡之密似攒珠,汝窑釉之疏若晨星,以及宣德釉面有所谓的“棕眼”等,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

五、看纹饰

纹饰特征表现在题材、彩料、画法等方面。如早期的青花、釉里红,因为尚未充分掌握原料的特性,所以常有色调灰暗或变为绛褐或灰黑色甚至流散的缺点。此外,如元末明初有些使用进口青料的瓷器,虽以颜色浓艳渲赫一时,但色调极不稳定,很不适于画人物,因而在元代纹饰中画人物的较少。类似这些就表现为纹饰上的时代特征,往往为后世仿品所忽略,倘能加以注意,自然对于鉴别真伪会有一定的帮助。

六、看青料

青料指制作青花瓷所用釉下彩料。青花瓷是明、清主流瓷,各个朝代所用的青料不同是有准确记载的,而不同青料的呈色是有很大的差异的,由于青花五彩和斗彩瓷也都要使用青料,故而以青花的呈色来为彩瓷断代,一定要注意区分凝聚斑和铁锈斑。

七、看底足

自古就有“看瓷先看底”之说,研究各个时代不同形式的器足特点,找出瓷器继承、发展、演变的规律十分重要,很多工艺都可以作为断代的工具。比如元代工匠在底足处理时,是先挖后削,一般是右手握削刀,由外向内,是按逆时针方向操作的,在器胚上会留下螺旋痕迹,于中心收刀。

八、看款识

根据款识以定瓷器之新旧真伪,是鉴别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自明代永乐年开始,各朝代官窑瓷器的底部都印有帝王年号款,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等。各朝代瓷器的底款所用的字体、格式截然不同。

综合上述内容不难看出,历代瓷器在器型、胎质、釉面、釉泡、纹饰、青料、底足、款识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风格和特点,成为鉴定瓷器的各项依据。但是,收藏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普遍规律中也常有特殊规律,必须考虑到例外情况。微拍堂特邀古陶瓷鉴定专家提醒,鉴定瓷器时,不能拿着条条框框去套,而要将各项依据、因素、信息综合起来考虑,反复推敲、慎重定论。

名人瓷画收藏专家告诉你当代艺术陶瓷收藏的奥秘


随着当代陶瓷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日渐红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陶瓷艺术品投资是一种回报颇高的投资方式,但却苦于不知如何准备?从何处入手?导致迟迟不能出手。其实,搞现当代艺术陶瓷投资收藏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神秘,名人瓷画收藏专家吴爱华先生认为,普通人只要按照一定的章法去认真实践,并长期坚持,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习篇:磨刀不误砍柴功

要想投资、收藏成功,那么学习艺术陶瓷相关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很多时候,投资是否成功,关键是看投资者的品位和发现的能力,而不是财富的多寡。普通人若想进行陶瓷艺术品投资,需具备陶瓷应有的基本鉴赏知识。要做一名勤奋的、谦虚的学生,认真学习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请教甚至聘请各方面的专家,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除了阅读《中国工艺美术史》、《精品鉴赏》、《景德镇中国陶瓷大师》等专业书籍外,还要对作品的工艺、造型、构图、釉料、印鉴、题跋等进行深入研究。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才有可能进行投资,也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练眼篇:观千瓷而识器

投资收藏现当代艺术陶瓷,除了从书籍中学习陶瓷理论知识外,培养专业眼光,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也是关键的一步。而“练眼”的方法,无非就是多看、多观察、多思考、多比较。多到大型陶瓷博物馆、艺术陶瓷拍卖会、名家陶瓷展销会、艺术博览会上去看一看、走一走、比一比。多看顶级大师、资深教授的代表作品、艺术精品,并比较作品的异同点。

陶瓷制作的整个工艺是一个繁琐和复杂的过程。从选料、造型、拉坯、利坯、绘瓷、上釉、烧窑等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到位,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出现瑕疵、冲口、缺足、崩裂、脱釉等毛病。艺术陶瓷投资、收藏除了查看以上工艺细节外,还应审验颜色是否纯正。如青花是否纯净幽远,丰富润泽;釉里红是否红而不俗,层次多变;釉色是否亮丽莹透,无斑点瑕疵。精湛的工艺能确保胎釉细滑、胎骨洁白,画面色彩鲜明,层次清晰,不失国画的风韵。

现代艺术瓷,既要看装饰是否与造型统一,更要看装饰本身是否新颖和有创造性。瓷质材料的精美决定了装饰也应是惟美的。瓷上画面有画家的艺术个性,好瓷、好釉、好光泽,再配上好画,若细细观赏更是别有一番情趣。好的瓷器装饰品应在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给人以效果的完整性,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心态篇:长线是金短线是银

艺术陶瓷投资、收藏者,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能盲目跟风,要慢慢地、长期地积累,形成自己的投资收藏风格和系统。正如景德镇现当代陶瓷收藏名家张海国先生所言,投资艺术品,要服从的是自己的内心,要买自己喜欢的作品,不能抱着即时获利的心态去做短线投机。

张海国先生向吴爱华分析说:以景德镇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末,普通规格作品在1000元以内,90年代末在1万至3万元,而在2009年更是攀升至10万至30万元。演绎了“十年涨十倍”的传奇。部分大师、教授的作品拍卖价格已近200万元,在2009年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中国首席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的《黄山四千仞》瓷板画以680万元落槌,成为公开拍卖活动中,成交价格最高的当代陶瓷艺术品。

历史经验表明,投资收藏时间越久,回报率越高。

市场篇:该出手时就出手

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也看了一些展览、展销,那么,在市场上看到自己满意的或感兴趣的,而又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内的作品,这时投资、收藏者就应该立即出手购藏,以免日后遗憾。

吴爱华的一位朋友就曾有这样的经历,他看中了一位名家的一个瓶子,但总感觉价格高了一点,希望等价格降下来再购藏。结果,一等几年下来,他看中的那件作品价格非但没有降下来,反而以每年30%的幅度上涨,且被他人捷足先登,令他追悔莫急。最近,吴爱华在艺术陶瓷市场上了解到,一些当代名家艺术瓷作品价格,正如吴爱华年初撰写的《2010年艺术陶瓷市场展望》中判断的一样,已悄然上涨30%左右,一些大家的作品更是供不应求。

随着市场对现当代艺术陶瓷的再认识,现当代艺术陶瓷价格会不断走高,且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投资、收藏者应及时出手,才能抱得“美瓷”归。

当然,作为普通投资、收藏者,艺术陶瓷收藏专家吴爱华建议,刚进入艺术陶瓷领域时,应从“小”开始。可以先从几百元几千元的小茶杯、小笔筒、小瓷盘等“小陶瓷艺术品”入手。这样既可以练手,还可以练眼、练心,万一投资失败,也不至于损失惨重,给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总之,陶瓷艺术品是唯一一种“既能观赏、还能把玩;既能使用,还能投资、收藏”的工艺品、艺术品。普通投资者,只要常学习、多沟通,勤比较、多观赏,并从工艺性、观赏性、装饰性和造型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就一定能揭开“现代陶瓷艺术品投资”的神秘面纱,踏上投资、收藏的康庄大道。

古陶瓷收藏 民间力量有多大


明嘉靖青花双螭龙纹双耳尊

□□本报记者李琤

“盛世收藏,乱世黄金。”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财富的增长和对精神财富追求的提升,古陶瓷越来越受投资收藏爱好者的青睐。然而古陶瓷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这对古陶瓷鉴赏提出了更高要求。日前,由中国经济网主办的“中国古陶瓷十大民间珍宝”评选活动已进入网络投票阶段。在“2015中国古陶瓷民间珍品展”活动中,以参展作品的学术性、代表性、稀缺性为标准,由文博界专家把关,评选出“中国古陶瓷十大民间珍宝”奖项,活动将通过中国文博界知名专家与实战专家把关,做到无赝品、无当代仿品,每件作品都是真品、精品。通过珍品展,希望为古瓷爱好者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以期在赝品仿品横流的古玩艺术品市场坚守一方净土。

民营博物馆收藏鱼龙混杂

“去年,我和活动组委会去江苏泰兴的一个民营博物馆甄选藏品,展陈的300多件所谓明清瓷‘藏品’,没挑出一件真的,但那些都是企业家花钱买的,这样的古陶瓷仿品、赝品让几十亿元的资产瞬间变成一堆废品。可见民间收藏中的‘污水之深’。”在收集藏品以及甄选的过程中,主办方负责人王仁博说:“目前的民营博物馆收藏鱼龙混杂,就是赝品、仿品太多,有些都是低仿的东西,占一大半以上,甚至高仿的东西都很少,民营博物馆的运营仍然存在较大问题。有的企业家收藏的几百件作品中,竟无一真品,着实让我们感到震撼。我们希望通过做这样的活动,找到玩珍品的圈子和群体,这恰恰是中国民营博物馆最欠缺的部分。”

作为高古瓷收藏家,上海胜陶斋艺术博物馆馆长、本次评选活动的专家评委王怀胜在长期与古陶瓷接触过程中,对于识别真伪积攒了相当多的经验,“其实古陶瓷民间收藏的力量相当庞大,我们长期接触这个市场,基本上都能判断某些高仿的东西出自哪些地下工厂,对他们制假、仿造的手段也相当熟悉。”谈及目前的古陶瓷收藏现状,王怀胜表示:“实际上见证藏品真伪不是很难断定,但目前收藏界水不深却浑的现状一时难消除,有的藏品3个以上专家团肯定能鉴别真伪,可是一旦物件与利益相关,有的专家也不敢在现场说真话。但这次活动与利益无关,我们只做鉴定和展示,同时为藏品来源保密,那么大家对送上来的东西都可以畅所欲言了。”

中国美术总评榜组委会负责人表示,“中国古陶瓷民间珍品评选”是2015中国美术总评榜的重要活动之一,希望通过举办这次中国古陶瓷民间珍品评选,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希望能通过专家把关、网友评选,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对中国古陶瓷的研究中来。

用活动提高爱好者鉴藏水平

据主办方负责人介绍,为了突破美术馆展览人流量的局限,本届展览为网络专题展。组委会制作专题展览网页,除了在中国经济网与活动官网展出,同时还在其他各大专业网站展出,通过网络覆盖所有关注古陶瓷的人士,并通过专题页面的评论功能与各界人士互动,以达到最广泛的品牌影响力与行业渗透力。

专题展览网页已于10月底上线,目前已进入作品公示期,其间网民可以对作品进行评价或者给组委会留言沟通交流,不符合要求的作品组委会有权从展览网页撤下;目前至12月20日,为网民投票期,票数高的前100件陶类作品和票数高的前100件瓷类作品入围专家评审库;12月21至24日,召开专家评审会,参展人将作品带至评审现场,评委现场评选出2015中国古陶瓷十大民间珍宝;之后举办2015中国古陶瓷十大民间珍宝颁奖典礼。评审会的整个评审过程将录制成电视节目,并在中国经济网播出。

“目前,古陶瓷假的东西太多,制约了人们收藏的积极性,无论是明清瓷器收藏,还是古瓷器收藏,整体来说,都还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间。”资深收藏媒体人梁皓建议,收藏古瓷,需要学习古瓷的相关知识,多向大众介绍鉴别真伪的技巧,通过各种活动为民间收藏爱好者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进而培育出高端艺术品藏友交流圈。

古陶瓷前景看好 收藏投资有诀窍


古瓷器收藏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古瓷器收藏队伍得到迅速壮大。据了解,目前在古瓷器收藏队伍中,除少数学者型收藏鉴赏家和企业型收藏投资家拥有一些高档古瓷珍品外,大多数喜爱瓷器的收藏者是以收藏中低档瓷器为主,其收藏目的也出于兴趣爱好、陶冶情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受近年来各类收藏品价值的大幅上涨的刺激,古瓷器收藏投资风生水起,“以瓷养瓷”之风逾来逾盛。

中国陶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隋唐五代精美的越窑青瓷到宋代的五大名窑瓷器以及元代的青花瓷系列,都成为世界瓷器史上的耀眼之星。我国解放初期及“文革”期间,由于国民收入较低,加上人们对流散在民间的这些物品不大了解,因此古瓷器的市场价值不高。但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随着收藏投资市场的活跃,古瓷器价格一路上涨。

与此同时,无论是古瓷或是新生出炉的陶瓷,都有人在收藏,瓷器收藏队伍正在不断壮大。但事实上,不是所有瓷器都具有收藏投资价值。瓷器收藏与钱币、邮票收藏投资一样,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特别是初入瓷器收藏领域者,除了注意辨别真伪外,还要把握好几个尺度。

第一要“古”

古瓷、古董贵在一个“古”字。古瓷器属于传统收藏,或称古玩(现代收藏称现玩)、古董。远古的器物是历史文物,加之瓷器的保存不如金玉、铜石等物容易,越古越少,越古越贵。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和荒山野岭的开发利用,使不少古瓷器出土重见天日,这便为古瓷宝库增添了不少瑰宝,也为收藏者提供了机会。

第二要“稀”

物以稀为贵。如宋代汝瓷,便因其稀有而倍加珍贵,尤其是御用汝瓷。据有关资料统计,从北宋晚期至今传世的御用汝瓷总数不超过百件,且分别珍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各地、各国博物馆和少数收藏家手中,故有了“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的说法。据了解,目前市面上,一块带有芝麻钉的汝瓷残片已达数千元,如果是一件完好无缺的汝瓷器,那将是数万,数百万元甚至更高的价位。国内外古瓷收藏界,均以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作品为热点,其次要数元代青花彩瓷了。而唐代青花(唐青花是由白瓷与三彩孕育而生,唐代白瓷成熟的烧制工艺,使三彩器与唐青花以其洁白的衬底映照出艳丽的色彩效果)因其存世数量极少而难得,故唐青花瓷从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上讲,均具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

第三要“美”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只有定窑烧制白瓷,而汝、官、哥、钧都是以青釉取胜。然而,定瓷精品之所以珍贵,倒不仅仅在于其如雪似银的胎釉,而在于它精美的划花、刻花和印花的纹饰。而汝瓷的精美,可谓宋代瓷艺百花苑中一朵奇葩。它的造型,既注重古朴典雅,又追求造型美丽,把造型艺术之秀美,釉色高雅素净之风尚以及装饰艺术之风格融为一体,把东方美学特有的艺术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元代青花和清代彩釉瓷器,也都是以精美而闻名,虽然在民间有一定的藏量,但价格也都不菲。如北京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7年迎春大型拍卖会,一个元代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以88万元人民币成交。

第四要“俏”

要注重收藏市场需求量大、行情看涨的古瓷。这种“俏”货价格攀升潜力大。约10年前,清三代官窑瓷器在拍卖会上的成交价才几千、几万元。由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现在的官窑瓷器已达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了。另外,国内古瓷的拍卖价近年来虽然不断升高,但与国际拍卖价相比还是较低的,后者往往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因此,古瓷的市场前景看好,升值潜力仍较大。

辽代陶瓷收藏 这些特点你不能不了解


辽,也称契丹王朝,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的契丹族建立的统治政权。建国之前,契丹部落百姓过的是游牧生活,生活来源以畜牧、渔猎生产为主,而自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王朝始,辽朝百姓逐步大幅转向以农业、畜牧业生产为主的定居式生活,各种手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制瓷业则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严格意义上来说,辽代制瓷业的生产及兴盛跟辽和北宋之间订立“澶渊之盟”有极大关系,这个盟约使得辽朝能坐享岁贡,不仅为其瓷器生产提供了参照器物,更提供了丰厚的生产资本。

辽瓷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兴盛起来,它继承了唐朝制瓷的传统技术,吸收了五代及北宋中原地区的新工艺,在这个基础上又结合自身特色发展、创新,最终独成一家,以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而著称于世。

辽瓷造型既有契丹形式也有中原形式。属于中原器型的瓷器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具,例如杯碗钵盘盆瓶罐等,大多数是白釉瓷器,其瓷胎精白坚致,釉水莹润似玉,色泽白中闪黄,外壁多刻莲瓣纹。白釉瓷外也有少量黑釉、绿釉瓷器以及黄、绿釉三彩陶瓷器。三彩器是辽代陶瓷中最华丽的一部分,出现在辽代中期以后,受唐宋三彩影响较大。辽代三彩器以黄、绿、赭三色巧妙搭配,虽然不如唐三彩华丽细腻,也不如宋三彩明净典雅,但是它色彩热烈、工丽精致,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艺术气息,亦为瑰宝。

属于契丹形式的陶瓷制品主要是鸡冠壶、鸡腿瓶、摩羯鱼壶、凤首壶、穿带壶、海棠式盘等。时代越晚契丹形式的瓷器就越少。鸡冠壶是辽瓷中最有特色的造型,也是该朝独有造型,原型是契丹族游牧生活时用来盛水的皮囊壶。鸡腿瓶,则是因其细长像鸡腿而得名,属于盛酒器皿,一般放在马背上的兜子里,为了防滑,瓶身还特意制作出一棱一棱的纹理。摩羯鱼壶的造型最为奇特,反映的是鱼化龙的瞬间——龙首鱼身的状态,在当时被认为有护法、驱凶辟邪的作用。

辽代陶瓷在中国陶瓷历史上画出了非常绚烂的一笔,它兼具写实、表意,其中不乏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品佳作,直到今天仍然受到人们的倾心追捧。

收藏钧瓷有什么意义?


收藏钧瓷有什么意义:历史上显然钧瓷是至尊财富的象征。现代钧瓷精品不仅象征着财富,更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同时也是包含着中国文化元素的民族艺术品。

从社会学意义上看,科技进步带来的物质财富只是满足生活的外部象征,而不是生活的本体。人希望摆脱物质附庸的困境,恢复人本体的主人地位,希望体会人生的宁静和谐,希望生活丰富多彩,希望多一点温馨的人情味。手工艺产品(人对自然地自由加工)提供了人的主体与自然客体直接对话的机会,不仅给人以精神的寄托,也给欣赏者以愉快的慰籍。

收藏钧瓷有什么意义: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被称为国宝、瑰宝。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钧瓷的恢复烧制工作开始,钧瓷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钧瓷生产工艺与水平都得到了划时代的提升,不断的作为国礼现身世界。

你真的会收藏唐三彩吗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器制作逐步衰退。后来又产生了“辽三彩”、“金三彩”、但在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都远不及唐三彩。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据乾县工艺美术厂原厂长张锦田介绍,不一定每件唐三彩都三色俱全,但可利用三色交叉混合的上釉技术来制造出美丽的花朵,以及先在坯体上刻花成暗色图案,变化无穷,彩色斑斓。当时制作场地主要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则称东窑。唐代盛行厚葬,不仅是大官贵族,百姓也如此,已形成一股风气。因此,现在出土的“唐三彩”,文物价值高,倍受藏家珍爱。

“被藏家热衷的,还有作为现代工艺品的唐三彩,也就是复制品。乾县工艺美术厂就是全国最大的一家现代唐三彩生产企业,曾经是陕西的出口创汇企业。” 张锦田介绍说,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其色釉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的效果。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富丽堂皇的艺术魅力。

缘何收藏价值高

唐三彩釉料中含有大量的铅,铅的氧化物作为熔剂,降低了釉料的熔融温度,在窑炉里烧制时各种金属(铜、铁、钴、锰等)氯化物熔于铅釉中并向四周扩散和流动,黄、绿、褐等多种颜色互相浸润,形成的釉面异常光亮,绚丽多彩,烘托出了富有浪漫色彩的盛唐气氛。这是唐代以前各种单色釉陶器所没有的艺术效果。

唐三彩种类很多,有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最受藏家喜爱的是马俑,造型各异,有的扬足飞奔,有的徘徊伫立,有的引颈嘶鸣,均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各种姿态。

唐三彩的陶塑以人物俑、马俑和骆驼俑的塑造最为有名。特别是三彩马,头小颈长,膘肥体壮,眼睛炯炯有神,富于艺术的概括力。其中以白色三彩和黑色三彩最为名贵。比如早在1989年12月12日,国际苏富比(微博)(微博)拍卖行拍卖的一件唐三彩黑马在英国伦敦以4955万英镑成交。以黄、绿、褐为主的马则价值略低,又如1991年6月10日,佳士得拍卖行有一件黄、褐彩为主的“三花饰马”仅拍得6.05万英镑。

收藏诀窍

“唐三彩的收藏分为文物性唐三彩收藏和现代工艺品收藏两大类。”张锦田介绍说,“大众性的收藏以现代工艺品唐三彩为主,主要追求其艺术美感和装饰效果。专业藏家则珍爱文物性唐三彩,主要追求其艺术性、稀缺性和升值潜力。”因此,收藏文物性唐三彩不仅需特别谨慎思考,还需要专业的知识,那么就其收藏方面有什么诀窍呢?

首先是其艺术水准的衡量。色彩、造型极具艺术价值的自然是极品。而且在具体造型中,又以人物俑、马俑和骆驼俑的塑造最为有名。就陶马而言,则以白色三彩马和黑色三彩马最为名贵。

其次是年代和产地。国际市场能见到的有产自中国、日本和朝鲜的三彩陶器,分别叫作唐三彩、奈良三彩和新罗三彩,因为价值不同,所以要区分清楚。其中就中国产的而言,产自唐代的要比“辽三彩”和“金三彩”的价高;产自中原地区的要比产自偏远地区的品质好。

第三是真伪辨别。先看胎质,真品质地细腻、疏松,有腐蚀痕迹,往往还有钙一类的锈斑,清理后露胎部分表层多有沙质小坑呈现;仿造的则胎质坚硬,呈色或细腻洁白或者发灰。再看色彩,古代三彩釉色深沉、柔和、微暗,尤其是其中的绿釉,色泽较深、柔和;而新的三彩则色泽光亮、鲜艳、刺眼,绿釉部分仿品则是色泽较淡且浮在表层,缺乏润泽感。古代三彩中的黄釉或红釉则多呈现出像蚕吐出的细丝一样的流纹,而新烧制的三彩陶器却一般没有这种现象。

第四需要综合考量其外观成色、辨识气味、辨别造型等。原品表层附着土锈,有特异的土腥气味,尤其遇水后气味更加明显。造型方面也自由、娴熟,胎体起伏、转折自然。胎壁有的有厚薄不均的现象。新品则多有烟熏味,造型规整、古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