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美家美瓷砖 > 导航 >

当代瓷有价无市老藏家只看不买

当代瓷有价无市老藏家只看不买

美家美瓷砖 家装瓷砖 瓷砖墙面

2020-12-10

美家美瓷砖。

鉴宝

众多“景漂”族涌入当代瓷市场成交现转淡势头

问答说明:读者可将藏品图片发至[email protected]进行咨询,务必选用高度清晰照片。本栏目所鉴定的作品均基于读者所提供的原照片,如需进一步鉴定需要观看实物。

文、图:记者郭晓昊

“以前只听说过‘北漂’,但在我身边,越来越多的艺术从业者甘当‘景漂’。”经常往来广州和景德镇的艺术品买手小麦告诉记者。随着当代艺术瓷的价格飞涨,近几年大批半道出家的外地艺术从业者涌入景德镇,摇身一变成了当代瓷艺术家。

然而,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眼下当代艺术瓷似乎呈分化之势,价位合理的流通畅顺,价格虚高的则无人问津,部分原来的老藏家甚至只看不买。

本期鉴定者:资深陶瓷鉴藏家周圆

读者:请专家帮我看看这个瓶子(见下图)大概出自何人之手?是否真品?市场价大概多少?谢谢!

鉴定:从照片上看,这件作品应该出自景德镇老艺人刘贤汉之手。刘贤汉已去世多年,目前市面上流传的作品也不多。照片上这件应该是他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作品,目前的价格最少要好几万元。

“以前几百元就能收到精品,现在标价几万的很多我都看不上眼。”藏家老罗玩了几十年景德镇艺术瓷,觉得现在的价格着实有些离谱。“前几年当代艺术瓷市场火爆,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东西也越来越贵,再这么下去,估计有价无市了。”

价格普涨吓退新手

记者近日走访本地艺术市场发现,各类艺术瓷展览几乎每个周末都有,但成交情况则呈分化之势,有的流通顺畅,有的则无人问津。从事艺术品经营多年的朱女士向记者大倒苦水:“我做经营,自己也玩收藏,这几年景德镇当代瓷总体可以说是全线普涨,使我们拿货的成本不断增加,但本地的买家都很精,面对高价望而却步。去年我举办了好几次展览,来了很多老藏家都是只看不买,或者只收一两件2万元以下的小品,市场有些发僵了。”

拍卖市场方面,尽管仍零星出现一些国大师当代瓷作品过千万的消息,但业内对此反应却较为冷淡。“真成交的能占多少?谁也说不好。”朱女士认为,除了公认的顶级大师代表作外,那些在不知名拍卖机构拍出的天价实际对这个行业有不好的影响。“初入市的新藏家肯定被吓得敬而远之,而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刻意炒作,只会徒增反感。”

“以前只听说过‘北漂’,但在我身边,越来越多的艺术从业者甘当‘景漂’,虽然也有艺术上的追求,但现实点说,还是为了东西卖个好价钱。”经常往来广州和景德镇的艺术品买手小麦告诉记者,早期的“景漂”基本都是景德镇附近出身的艺人前去拜师学艺,进而创作、经营。近几年,大批的外地人甚至外国人都涌入景德镇,摇身一变成了那儿的当代瓷艺术家。“大部分人原先玩的是书画、油画、雕塑等,现在都把载体换成了陶瓷,觉得来钱快。”

按头衔定价不够合理

对于当地艺术瓷的市场现状,陶瓷艺术家曹淦源认为,当代瓷应以艺术价值定价位,这里面包括作者的艺术素养、文化底蕴、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等。

事实上,此前许多收藏者之所以选择当代瓷,就是因为作者大多在世或去世不久,作品的真伪相对容易把握,价格也相对合理。“古瓷、官窑的精品谁都知道好,但一是买不起,二是辨不清。”老罗说,但现在老一辈的国大师作品价格起码几十万元,新生代的国大师价格也要十万元起步,省大师的作品也不会低于万元。“本身按头衔定价就不合理,况且起步价越高,离大众收藏就越远。这种趋势还会影响一些人的心态,他们原来并不为了赚钱而收藏,看到艺术家作品标价飞涨后,难免会动了‘凡心’,从而走上投机炒作的道路,非常可惜。”

国家级技能大师夏瑛在受访时表示,应该客观地看待艺术家作品的定价:“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艺术修为的精进,每个作者在不同阶段都会分别出一些精品,那价格自然应该比行货要高。像有的工笔作品,艺术家上了年纪便不再有眼力去画,只得改变创作风格,往写意的方向去走,那么在其年富力强时的作品价值并不见得就比日后创作的低。”

收藏提示

画工重于题材和作者

有专家认为,近代瓷、现代瓷和当代瓷在文人画意上是一脉相承的,而当代瓷一定程度上是将其与现代画法紧密结合以创造更丰富的表现形式。玩家在收藏时应该有所取舍。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资金充裕,应选择顶级名家的代表作,特别是那些行业公认的精品。如果只是兴趣爱好,那么无须拘泥于题材和作者,主要看画工是否精到。“归根到底一句话,一切取决于画师的才艺和德艺。才艺指该作品画得精不精,德艺指该作者作风好不好。名气、荣誉、职称、年龄和背景等只能作为参考,但绝不是决定因素。”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元青花瓷有价无市


古代金银器上的花纹装饰

位于格哈默沙村的古代“苏麻泥青”料矿洞

古代“苏麻泥青”料矿洞口

伊朗博物馆藏元青花大盘上的釉里红方章款

国内藏家所藏青花瓷器上的釉里红款识波斯文写法有误,疑为中国人所写

【导读】:乱世黄金,盛世收藏,如今千千万万的人已经投入到收藏古董这类大军当中,而瓷器尤其被人所青睐,一件精美的瓷器不仅传递着历史文化的走向,又象征着高贵与品位,所以每个追求瓷器收藏的人都是追求品质生活的人,但市面上越来越多的奸商看到瓷器的有利可图,仿制了太多的赝品,让收藏爱好者难分真假,甚至上当受骗,所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读一下元青花瓷的历史由来以及它的鉴赏知识,希望大家能在这篇文章中了解元青花瓷的历史,更懂得如何鉴赏元青花,让自己的双眼不再受任何蒙骗。

公元13世纪,蒙古族崛起,建立了元帝国,揭开了中西交通史的重要一页。元帝国征服了欧亚许多民族,使其统治范围横跨欧亚两洲,中西交通往来十分频繁,海外贸易发达。江西景德镇的瓷器,特别是青花瓷器不但在国内有广阔的市场,而且大量销往海外。

到14世纪以后,中国的青花瓷器就通过贸易的渠道输往西亚、东南亚、南非、欧洲等地。这些青花瓷今天能看到的不外乎当时出口而保存至今的传世品,以及古代遗址和墓葬发掘出土的发掘品两类,其中传世品主要集中于伊朗德黑兰与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此次能有机会来到伊朗德黑兰国家博物馆(微博)亲眼见到这些传世至今的精美元代青花瓷,实现了笔者50多年的夙愿。该馆的收藏不仅数量大,质量精,而且来源可靠,科学价值极高。这是中伊两国人民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我国青花瓷器的珍贵实物资料。这些青花瓷器是在元代江西景德镇烧制出口到波斯地区的,所以在国内十分少见。现在由于国内元青花瓷器出土多了,可资研究的资料得到了丰富,它们在造型与花纹装饰上与伊朗德黑兰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点,与之进行比较研究,是我们此次来考察的一个重要任务。

青花原料为氧化钴,是一种着色力极强、稳定性好的彩绘原料,它不仅烧成面较宽,而且容易烧成,这是它的主要性能。氧化钴一般含有氧化铁与氧化锰等多种元素,其他元素含量的多少,决定了氧化钴的性质。经科学研究,我国古代青花瓷器使用的青料分进口与国产青料两种。进口青料称“苏麻离青”,又叫“苏尼勃青”。这种青料含氧化铁成分高,含氧化锰成分低,并含有砷,是一种高铁低锰料。国产青料含氧化铁低,含氧化锰高,是一种高锰低铁料。这种进口青料的最大特点是高铁,在还原焰中烧成,呈黑色结晶斑块,绘制纹饰线条具有晕散、流淌的特征。因此,这种青料的性能会直接影响纹饰密集、多层次的装饰效果,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

这种多层次、密集型、不留地的装饰风格,正是来自波斯,古代清真寺的装饰花纹与金银器的装饰风格,以及地毯上的各种缠枝莲纹、莲花瓣纹、卷草纹、s形纹和回纹等,都与元代青花瓷上的装饰不仅在题材与结构上相同,而且在艺术风格上也如出一辙(图1、2),难怪有的学者称它为“波斯风格”。满足青花纹饰的密集型以及多层次不留地装饰的要求,首先必须对进口青料进行改造与提炼,才能使用。氧化钴是一种着色力极强的彩绘原料,用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青花的呈色效果。绘瓷时要浓淡适度,厚薄均匀,还要求画工掌握好一定的速度,用笔不能停顿。烧窑技术尤为重要,窑温的高低,窑炉的气氛等,都会影响到青花的呈色。窑温过高青料流淌,过低时又会影响到青花的呈色。

以上对青料性能的改变,青料的科学使用与绘制,以及青花瓷器的烧成这一系列的创造,才解决了元青花艺术风格(波斯风格)与青料性能之间的矛盾。这就是元青花瓷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原因与其特征的由来。可以看出,这种元青花瓷器是用最好的原料制作,筛选最精的青料绘制,由最好的窑工烧制出来的,代表了中国青花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

元代青花瓷得以创新与发展,除了国内外需求这一主要原因以外,元朝各种艺术形式与多样性文化来源,也影响与造就了青花瓷器以新异的面貌独树一帜。

我们站在了格哈默沙村,据说矿在60年前已经封了,矿也塌了。但两个洞口还可看见(图3、4)。我们在周边找到了闪着银色光芒的石头一一“苏麻泥青”。同时,也印证了13世纪波斯语复印本记载的真实性。

以上文中有关地名、矿山名、钴料名等有混淆处,应正名为:拉杰瓦德为矿山地名,格哈默沙与夸姆萨为村名,苏来麻尼与苏来曼尼为“苏麻泥青”。

我们这次调查的目的地是到达了,但调查的目的还没有达到。这是因为按照伊朗方面的规定,矿石不能随身带出,一定要等有关部门的批准后寄到上海,经过科学测试后才能证实。

元青花所用的“苏麻泥青”属进口青料,过去弄不清楚具体产地,学术界的说法也不一样。这次赴伊朗实地考察,可以说是较深层次研究的一种空前举措,其意义十分重大。它不仅弥补了元青花瓷器研究上的空白,而且为科学测试对比元青花的真伪提供了新的可靠的鉴证资料。如果我们用新发现的“苏麻泥青”即古代用于元青花的着色钴料来制作青花瓷,并与新仿品进行对比的话,就会一目了然了。

元王朝为了发展对外贸易,适应销往国家和地区的需要,鼓励来料加工,使用进口青料,采用与借鉴异国的造型、装饰进行生产。因此,作为特殊外销商品的青花瓷器,就更多地吸收了伊斯兰文化因素,呈现出其风格的多样性。因此,元青花瓷器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又是中西亚文化直接交流融合的结晶。

【小结】:通过小编的介绍,我相信大家一定对元青花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基本学会了该如何鉴赏元青花,希望大家能把看到的知识都能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在青花瓷给我们带来多姿多彩的生活的同时,更能让青花瓷文化源远流长!

家藏陶瓷


今年65岁的蔡春色走上收藏之路源于偶然。1980年,他在南安老家认识了一个古玩商,对方很慷慨地送给他砚台、笔筒、印泥盒等三件陶瓷。蔡春色感到很不好意思,就掏出120元买下了一个民国时期的花瓶。正是这个花瓶为蔡春色打开了陶瓷收藏之窗,回家后,他仔细摩挲着花瓶,越看越觉得有意思,虽然当时120元相当于他三个月的工资,可是他一点也没有后悔,从此爱上了收藏古陶瓷。现在那个花瓶价值至少七八千元,但是蔡春色说他舍不得卖,打算留作纪念。25年来,蔡春色总共收藏了大大小小六七千件从战国到民国时期的陶瓷,大部分放在同安影视城养心殿后的南国古物世界艺术馆供游客欣赏,他家还有一个150平方米的地下室也摆满了藏品。其中光是毛主席塑像就有几十尊,最高的达2米,在国内相当罕见。蔡春色坦言,他刚刚走上收藏之路时交过不少学费,有一次他到一位古玩商家里,对方拿出一个清三代的花瓶,工艺相当精美,当时天色较暗,蔡春色来不及细看,就花几百元买下了。回到家后他拿醋一洗,才发现是仿制品。类似的经历还有不少,到底亏了多少钱,他自己也记不清了。蔡春色也有得意的时候,去年,他花了一千元从江西一位古玩朋友那里淘到一样奇怪的东西,看上去是两个羊头,造型与樽相似。他拿给许多专业人士鉴定,大家都惊呼从未见过,但肯定是战国时期的精品,价值无法估量。还有一次,鼓浪屿一个专门收破烂的人要卖给他一个花瓶,蔡春色一看,那花瓶是六角形的,并有镂空的花纹,明显带有民国时期的特征,便出价500元买下了,现在这件宝贝的价值至少有几千元。不过蔡春色说他不打算卖掉他的藏品,他计划再开一个古物艺术馆,让陶瓷收藏更普及,更多的市民有机会欣赏他的藏品。收藏建议:建议收藏年代在民国之前的陶瓷,造型越独特,风格越另类者越佳。比如砚台,传统造型均为长方形,蔡春色却收藏了不少鼓形、八角形、古筝形的砚台,有的还带有抽屉,价值显然比普通砚台高得多。另外,民国后的陶瓷,如果有纪念意义,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值得收藏。蔡春色就曾在上海豫园买到一对花瓶,瓶上画着一枝红梅,上有喜鹊在叽叽喳喳地叫着。旁边写有“民国38年”的字样,显然,那是为纪念中国解放而制的,虽说年代并不久远,但很有特殊意义,价值当然高于同类产品。同样道理,文革期间的毛主席塑像之类也有很高的价值。鉴宝经验:古陶瓷年代久远,由于长时间的空气流动摩擦,外表形成包浆,手感柔润,不像新品、赝品,摸起来有刺手干涩的感觉,所以在鉴别古陶瓷时,要养成摸挲的习惯。另外,新品或赝品就算仿做出历经千年沧桑的旧色老斑,但还是掩盖不住刺眼的火光,与真品柔和的玉质感截然不同。蔡春色还有一个秘诀,就是用醋洗,真品越洗越会现出古旧面貌,而仿品则会越洗越新。收藏途径:有几个古玩市场值得一去,例如北京琉璃厂、潘家园、上海豫园、江西景德镇、湖南长沙、泉州等。福州花鸟市场也可以找到一些古陶瓷。另外,厦门白鹭洲古玩市场每周五都有许多古玩小摊贩云集于此,不妨经常去逛一逛,也许会有所斩获。

昆明藏家重金回购元代御用瓷


戗金五色花瓷,这种由元代最高军事机构秘密烧造的皇家御用瓷器,几百年来因为在官方视野中出现极少,一直没有得到足够认识。中华历史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昆明著名收藏家、文物鉴赏家赵根山先生在国外工作期间,重金回购了30余件戗金五色花瓷。经过他的系统研究,推翻了多个关于元代瓷器特别是戗金五色花瓷的错误认识,并让这种国宝级的瓷器走进了国内文物和收藏界专家的视野。

秘密烧制

专供皇室使用

今年61岁的赵根山先生出生在中医世家,是中华历史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民族艺术品委员会常务理事。从青年时代起,赵根山就非常喜欢古玩字画,涉足收藏领域已有30余年的时间。

在中国画研习中,他曾得到现代国画大师陆俨少老师指点,在古陶瓷研习、收藏上得到著名瓷学专家张浦生先生的教诲;在唐、宋、元古陶瓷鉴赏方面,他曾师从故宫博物院陶瓷研究室主任、著名专家李辉炳先生和江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余家栋老师。

“喜欢瓷器,是从我小时候看家里那些装药材的瓶瓶罐罐开始的,因为出生在中医世家,我家中有不少有年头的青花瓷器。有民国年间的,也有清代中晚期的。”日前,在云南滇宝艺术交流中心举办的云南风水宝物展示交流大厅内,赵根山借用朋友的一方“宝地”,跟记者聊起了数十年来收藏瓷器的经历。

青年时代,赵根山就对书法绘画、古玩收藏和古陶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开始就是为了陶冶情操,后来才进入专题研究阶段。”他所说的专题研究,主要指的就是在陶瓷特别是元代瓷器领域。而让赵根山在文物鉴赏、保护和收藏方面树立起自己权威地位的,就是在元代枢府瓷戗金五色花瓷器方面的开创性贡献。

“戗金”又名镂金、贴金。它是从漆器制作工艺移植过来,用针或锋利的刀锋在烧制好的瓷胎上镂划出花纹,再在花纹线条上加彩贴金,之后再经过一次低温烧造而成。“一种瓷器上有三种以上颜色,就可以称之为五色花瓷。”赵根山说,在古代,五色花瓷只有皇家贵族才能使用。在社会等级制度森严的元代尤其如此。《元史》曾记载:戗金瓷与“釉有三色”的瓷器,民间不得仿制使用,“冒之者罚”。

赵根山说,五色花瓷在当时主要是皇室的陈设器物,同时在一些重要的活动场所作为礼器或者是祭器出现。而且,古人认为,每种颜色与天地四方有一定的指代关系,例如黄色代表地,青色代表天等。加上元朝社会“国俗尚白,以白为吉”,当时的枢府官窑烧造了大量卵白釉的戗金五色花瓷。

而“枢府”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呢?“枢府就是元代主管军事要务的官方机构枢密院。”他说,《元史》记载:“枢密院,秩从一品,掌天下兵甲机密之务。凡宫禁宿卫、边庭军翼、征讨戍守、简阅差遣、举功转官、节制调度,无不由之。”

他说,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由中央政府设置烧造瓷器的官方机构,也有由这些机构控制的,专门烧造皇家御用瓷器的官窑。很多瓷器在古代实际上是官民共用的,烧制的精品瓷器专供皇家使用,一般的产品则由民间使用。而元代枢府款戗金五色花瓷,是由当时的枢密院在官窑中秘密烧制的专供皇室使用的御用瓷器。

错误认识

枢府瓷被误认为是赝品

抛开其制作的复杂,瓷器本身高度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不说,仅从这种瓷器秘密烧制、专供元代皇室专用这种尊贵的身份就能看出戗金五色花瓷的独特魅力。那为什么从元代至今700多年,戗金五色花瓷器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呢?

“元代戗金五色花瓷器的存世数量不多,制作工艺特殊,身份神秘,人们知之甚少。”赵根山说,元瓷文化在元、明、清三代的陶瓷文献中记载较少,加上传统上人们对元代文化现象存在传统偏见,这种偏见的延续和扩大,致使后世对元代瓷器文化的认识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偏离。

民国年间,最有代表性的古董专家赵汝珍先生在他1942年所著的《古玩指南》中还有“元器大多仿照钧窑……进贡的瓷器,器内都烧印有‘枢府’字号,当时虽然有仿烧的,但还是比不上官窑。”等错误认识。

“一些体制内的古陶瓷专家,对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这段历史心存偏见,导致他们对元代的制瓷工业也存在一些偏见。”赵根山说,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后来人们把带“枢府”字号的瓷器,斥之为“仿钧瓷”甚至是“赝品”。人们不敢相信,元代会有这么精美的瓷器。“曾有专家断定,元青花存世只有300件,但从1998年到2008年,国内拍卖会上拍的元青花就有500多件,全部来自民间。”

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市的两位古陶瓷专家在北京市的古玩市场上首次见到残缺的戗金五色花瓷器,当时大为惊叹。但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之前国内各大博物馆几乎都没有收藏这一瓷种。在1997年以前,当一些民间人士收藏有戗金五色花瓷器时,很多专家都不敢承认这种瓷器是元代的官窑产品,而是推断为“现代仿品”或“赝品”。

于是,认定戗金五色花瓷一时间成为一个难题。以至于一段时间以来,学界一直认为,戗金五色花瓷国内留存下来的不过十余件,大部分都流失到了国外。也正是因为戗金五色花瓷在国内的冷遇,导致很多精美的瓷器通过民间渠道流散到境外市场。

十多年前,一批精美的元代戗金五色花瓷流散到香港,上海博物馆汪庆正等专家在香港考察期间得知此事后,花费重金从私人藏家手中将这批瓷器回收,为国内研究戗金五色花瓷器提供了一批对比的实物资料和物证。

为其正名

回购30余件深入研究

“五色花为什么没有多少人知道呢?因为当时它是秘密烧造的,不准民间使用,也不准出口到国外。”赵根山告诉记者,古代文献中对元瓷文化的记载有限,人们对元瓷的认识不足。最近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国内大规模的建设开发,致使一些出土文物通过非正常渠道流散到民间,部分精美的元代瓷器被倒卖到国外,这种状况让人痛心疾首。但一直以来,为什么国内出土文物中,没有见到戗金五色花瓷的身影呢?这个问题似乎难以回答。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1994年到1998年,赵根山离开云南省中医院,到泰国皇家医院工作了四年。在这期间,他开始系统研究中国的元代瓷器,特别是一直以来没有引起重视的元代皇家御用瓷器戗金五色花瓷。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赵根山在泰国、新加坡等国的古玩市场上,见到了数量众多的中国古代陶瓷、书画作品,其中就有大量的戗金五色花瓷器。

“在唐人街的古玩店,一位华人老板对我说,戗金五色花瓷器,日本人叫它‘五色瓷漆宝烧’,欧洲人叫它‘珐琅堆花瓷’,中国古代称之为‘戗金五色花瓷’,还是我们国人叫得好听。”赵根山说,这位华人老板希望这些瓷器能回到国内。

“我在泰国工作期间,每个月的工资有5000美元,还算比较高的,所以经常从当地的古玩市场上淘一些有价值的文物带回国内,其中有不少都是国宝级的艺术珍品。”他说,当时恰逢亚洲金融危机,泰国、新加坡这些国家经济低迷,古玩市场也大幅萎缩,才使得他有能力回购这些艺术珍品。

2002年,赵根山又花费重金,从国外回购了30余件戗金五色花瓷器。有了这些瓷器作为基础,他便开始系统深入地研究戗金五色花瓷。之后有三年多的时间,他深入到北京、内蒙古、河北、山东、浙江等地的民间,进行调查研究,从一些藏家手中见到了为数众多、造型精美的元代戗金五色花瓷器,从而推翻了此前认为戗金五色花瓷“存世器物不足10余件”的错误认识。

另外,赵根山还多次在国内的元青花研讨会和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提出戗金五色花瓷器出自元代官窑的观点,并且承认国内民间仍然收藏有大量的这类瓷器。2009年,他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结集出版了《元朝枢府瓷——戗金五色花》一书,书中收录了150余件精美的元代枢府戗金五色花瓷。赵根山欣慰地说,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戗金五色花瓷的专著,因而受到国内陶瓷界和古玩收藏界的重视。

家藏珍宝"靓"出来


☆靓品一:金代磁州窑大盆

这件宝贝的主人也是青铜焦斗的主人———正定瓷器收藏家刘金海先生。在看过这件器型硕大的藏品后,“探宝”专家都赞不绝口。此器物直径可达50cm,褐彩,有漂亮的纹饰。造型端庄大方,大盘底部为鱼草纹,内壁饰以规整的莲瓣纹,外面施黑釉,双鱼画面灵活生动。专家李和祥认定,此为金代磁州窑的典型作品,品相不错,是一件非常珍贵的藏品。说到这件磁州窑大盆的收藏史,正定收藏协会副会长郝双群先生告诉记者,大盆也是刘先生十年前买的。刘金海以收藏瓷器见长,所以,对于这件罕见的磁州窑大盆,更是珍爱有加。有人曾出高价想收藏,刘先生却从未动过心。

☆靓品二:嘉庆葫芦方瓶(一对)

“探宝”专家寻访至我省邢台,见到了收藏爱好者魏杰先生的一对粉彩葫芦方瓶。这两件瓷器高40cm,外型秀美、着彩绚丽。省民间收藏协会秘书长李昆堂介绍说,这是一对典型清中期粉彩葫芦方瓶器型,一只主绿釉,一只主蓝釉,上装饰有开光花卉,地子全方位饰以席纹,纹饰繁琐并不失工整,上下以粉彩锁口,端庄完整,是一对不可多得的艺术品。邢台市收藏协会会长吴佩英不失时机对藏品和它的主人进行了介绍。他说,这两件器物在魏杰那里已经保存多年,别看魏杰年龄只有40多岁,但搞收藏已经有20多年了,他家中藏了不少瓷器和玉器,“眼力好”在邢台收藏圈里也是出了名的。

解放初瓷板进入藏家视野


昨日,徐东藏家张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一件“解放初”的瓷板。

记者看到,这件瓷板主体图案为一只正在昂首报晓的公鸡,背景为一圈红篱笆,其中的菊花和枫叶表明,这是金秋十月。整幅图案画风简洁生动,笔力十足,构图与题款搭配和谐,明显出自大家之手。

瓷板上方写有“庆祝建国十周年”的字样,其下方的文字表明,这是1959年,市土产公司日什批发部赠送给市二商业局党委的一件定烧瓷。

瓷板左侧,写有“金鸡常报晓、劳动逞英豪”字样,时代特征明显。落款写明是仿唐伯虎的笔意,由章丽泉绘于武汉。

省文物馆藏文物鉴定定级小组成员朱军介绍,“解放初”是指1949年建国至“文革”开始这10多年时间。这一时期,民国很多制瓷名家还健在,仍然以传统工艺制作,其作品风格、水平与民国瓷接近,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这件瓷板是这一时期的精品,其对武汉地域文化研究也极富意义。

一些藏家称,解放初期的精品瓷板虽然年数不长,却是民国制瓷水平的延续,投资价值和艺术价值接近民国精品,很可能成为下一个收藏热点。

收藏当代新瓷需看好艺术家


张正海的《鲨鱼》

近日,记者走访古玩市场了解到,一些藏友开始瞄准新瓷(现当代瓷器)收藏。不少市民疑惑,并非文物,也非不可再生资源的“新瓷”值得收藏吗?

据收藏人士介绍,这个话题在圈内一直颇具争议:玩古瓷的藏家看不上新瓷,认为它们是可再生的,并非稀缺品,不具备收藏的基础;而拥护新瓷的藏家,则不以为然“今天的新瓷,就是明天的文物,如今收藏新瓷,相当于持有原始股。”

事实上,在收藏圈内,古瓷与新瓷之争也从未间断。不过,记者倒是发现,古玩城内的新瓷门店和收藏者的数量悄然在增加,而在拍卖会上,新瓷成交价的最高纪录竟达782万元,这让不少古瓷藏家大跌眼镜。

新瓷与古瓷之争

现当代新瓷到底有没有收藏价值?徐东古玩城经营现代瓷的萧驰认为,一件作品是否值得收藏,由两个因素决定:稀缺性和艺术性。当代新瓷反映了新中国制瓷工艺及水平,大师级作品同样稀缺,当然具备收藏和投资价值。“此外,收藏新瓷几乎不具风险,可直接从大师手中购买,买赝品的几率大大减小。”萧驰说。

而玩古瓷的李先生有不同意见:“何谓‘古玩收藏’?当然是有历史底蕴、不可再生性的稀缺物才值得收藏。现当代瓷只能说是艺术品,建议把它作为家居装饰、欣赏,收藏与投资价值只作长期的考虑。”

李先生还认为,收藏新瓷的风险也很大。“如今现当代瓷器市场也比较混乱,很多人明明没有大师级职称,却偏偏冒充大师,拿自己的作品冒充大师作品,滥竽充数;其次,目前全国的瓷器展销会很多,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以次充好,使不少人把现当代瓷器视为地摊货。”

“当代陶瓷工艺师如此多,真正能流芳百世的能有几个呢?而古瓷已经经历了历史的考验,艺术价值毋庸置疑。”李先生劝告藏友,莫轻易投资当代中青年工艺师作品,更要提防炒作。“在现当代艺术品界,不论是紫砂壶、当代书画还是陶瓷,都存在炒作拉高价格之嫌,真正的艺术价值不好评估。”

新瓷渐被藏家关注

不管藏家如何争议,新瓷的市场行情却一路走高,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2009年,第二届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陶瓷美术家王锡良的粉彩《黄山四千仞》瓷板拍出了782万人民币的天价!这条新闻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收藏新瓷的热潮。

记者走访徐东、红巷、崇仁路等收藏市场发现,经营现代瓷的店铺多达30余家,少数商家生意十分红火,一件现代陶瓷售价一般在2000元以上,贵的高达260万元,大大出乎意料。

萧驰介绍,瓷器收藏如今已不再是古瓷的天下了,做工精美、价格较低的现代瓷器逐渐被收藏者看好。“拍卖会上的古瓷身价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元,让很多收藏爱好者望而却步;而流散在古玩、旧货市场上的古瓷,价格虽然具有诱惑力,但这类瓷器中鱼龙混杂,不懂行、看不准的人又不敢轻易下手。于是,很多收藏者把收藏的目标转向了极具潜力的当代瓷市场。”萧驰说。

据了解,起初新瓷仅被大众当作家居装饰品购买,或是作为礼品,被认为是高端而有文化底蕴的佳品。随着购买者增多,一些名家的作品渐渐升值,收藏圈的人也被吸引入场。

价格随职称升值

据萧驰介绍,收藏现代新瓷,选择艺术家的眼光尤为重要。“艺术家的职称升一级,市场价格就要翻2-3倍。”

他举例说,两个月前,有客户曾花3000元买下聂乐春的作品《寻鹰》(32cm×16cm),就在上个月,聂乐春从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晋升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该作品的市场价立刻涨至6400元。

“张正海的作品同样如此。一个月前,张正海的《鲨鱼》(40cm×26cm)售价为6000元,现在变为1.36万元。”萧驰称,收藏现当代新瓷就要看准艺术家,谁会升职,谁的艺术造诣高,就决定了作品的升涨空间。

据了解,当下国内有很多机构对艺术家评职称,其中,最权威的是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国家七部委所评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和各省发改委牵头评的省级大师,省高级工艺美术师。

目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仅24名,包括王锡良、张松茂、秦锡麟等泰斗人物,他们的作品成交价已达百万元。“毫无疑问,这些大师的作品肯定是值得收藏的。”萧驰说,名人手绘的作品是收藏现当代新瓷的主要方向。切记避免收藏工厂流水线批量生产的现代瓷器,这种瓷器没有任何投资价值。(记者 邬红波)

当代瓷器解析:藏者看花眼


近年来,中国各大拍卖行都不忘推出瓷器专场.毕竟,在目前国内近一亿的艺术品投资与收藏爱好者中,“捧瓷大军”比例居前,未来几年内瓷器价格将依然保持高涨的趋势,瓷器投资正被看好。

但古瓷收藏也面临一定的困境:一是精品瓷器价格高不可攀,目前精品官窑的青花、粉彩价格动辄百万元以上,一般收藏者难以望其项背;二是珍品真品存世极少,瓷器造假猖獗,收藏古瓷难度和风险都很大;三是起点高,投入大,投资周期和回报率难以预期,赢利不易。

鉴于这种状况,不少业内人士建议,藏家不必只盯住古瓷,收藏当代陶瓷也有广阔的升值空间。

尽管人人都把当代瓷器当作“潜力股”,但这“股”也陷入了一个怪圈——到处充斥着所谓的名家之作,搞得收藏爱好者都不知道如何分辨了。

看来,当代瓷器的收藏也面临风险性投资前景。

人人都说“潜力股”好

藏界许多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当代陶瓷市场价格并不高,是乘低吸进的好时机。而中国国内艺术品市场起步较晚,不存在贬值的问题,适合个人小额投资或进行系列、专题收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收藏人数的不断增加,价格势必会大大上扬。投资现当代瓷器无异于优先持有“原始股”。

当代瓷器无真伪之别,无赝品困扰。相对古陶瓷,现当代瓷器赝品较少。也有分析认为,当代瓷器的升值空间很广阔。

从近些年当代陶瓷精品的价值曲线可以判断,价值呈加速上升之势。以景德镇的中国工艺美术瓷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末普通规格作品在千元之内,90年代末在1万至3万元,而2006年已攀升至10万至20万元。

但若要挑到一只货真价实的“潜力股”,也需要眼力和知识。业内人士指出,若是品种没选对,可就有云泥之别。当代瓷器的收藏投资在品种选择上尤为重要,像大师和名家作品,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下产生的代表作和精品等都值得关注,此外,有收藏证书及编号或由故宫博物院等权威部门和大师监制的艺术陶瓷等都是值得收藏的。

“大师”精品真有那么多?

对于收藏爱好者而言,若能获得一件“大师”级的瓷器,自然是最好不过。但目前,当代瓷收藏圈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很多打着艺术展的陶瓷会,有很多“大师”的名作,令人难辩高下。

《新闻晨报》不久前以朵云轩展出的景德镇艺术陶瓷精品展为例,引述一位刚刚起步的藏家的疑问说:“每次办展,都号称是大师作品的荟萃,看得人眼花缭乱,我们究竟可以信赖哪些大师?”

据不完全统计,在景德镇仅从事陶瓷绘画创作的就有两万人。其中正教授和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就有130多位,省级大师就更多了。一位曾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组评委的专家说,他在第一届任期内评审的对象只有十个人,而第二届就达到了三十多人。而且,越往后参评人数的递增趋势越明显,因为大师级别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艺术瓷创作者的身价。

据业内人士称,如果一个陶瓷工艺人员以前画的作品只卖一千元,那么获得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后同样的作品就可以卖一万元,获得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则可以卖十万元。所以每一次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都会引来众多关注的目光,许多人想方设法甚至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获取大师称号,导致了大师数量急速猛增。

其实,买大师作品是收藏的捷径,但大师、名家数量的急速猛增,并多少掺杂着鱼龙混杂的现象,难免让人有些担心。毕竟,几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作品,一旦看走眼就会被套牢。

据专家介绍,目前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家基本上分为两大块:“传统派”和“学院派”。投资那些土生土长的传统派相对风险较小。因为这些人早在被评上省级或国家级艺术大师之前就已经被民间所公认。

在涉足新晋大师时一定要有自己的鉴赏力。毕竟名家并不等于名作,只有好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有些人哪怕今天没有大师称号,只要作品好也一定会成为明日大师。

大师精品十年涨十倍

在瓷器收藏界,似乎已经形成“公认”的事实,即当代瓷器收藏首推景德镇瓷器。景德镇瓷业自宋代发展至今,品种多、产量大,精品令其他任何窑工难以比肩,其投资收藏潜力有普遍的认同性。而且,部分被公认为艺术大师的艺人的作品价格升得很快。

以景德镇当代最负盛名的国家级艺术大师王锡良的作品为例,十几年前只要几千元,四五年前也只有两三万元,可到了2006年,二十多万元已是“便宜”。

舆论还认为,他的作品日后还是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因为大师已入耋耄之年,视力和精力大不如从前,一年能够制作的作品屈指可数。所以,这样的精品,买一件就少一件,作品的稀缺性决定了其价位的涨幅。

另一位景德镇工艺大师秦锡麟,他的作品在1993年大约为四千元一件瓷器,但到了2006年,已超过15万元。

照此计算,这些景德镇现当代大师作品的市场价,十年中至少涨了10多倍,一些精品瓷器每年涨幅都会高达80%,也难怪专家们纷纷建言:收藏当代瓷应当瞄准“大师”之作,但如何作出最精确的分辨,最终还得靠藏家们的修为了。

藏瓷升温 景德镇现当代陶瓷备受关注


随着人们生活品位的提升,对艺术的追求就越来越强烈,作为当代高端陶瓷艺术品的收藏一定会有的相当的资金介入推动这方兴未艾的市场。收藏是投资而非一般消费,给我们带来的首先是心灵的陶冶,艺术的熏陶,和视觉的享受。藏品升值带来的经济利益更是收获,以此检验我们的才智。有时精神上的获取甚至大于物质上的所得,我们享受的恰恰是收藏的过程。

相对于古瓷而言,当代艺术陶瓷作为崭新的投资收藏门类,其优势显而易见。景德镇现当代陶瓷艺术品以其独特的工艺,强烈的时代性、独创性、学术性以及视觉冲击力征服了藏家,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和经济价值是其他许多艺术品门类难以比肩的。而且藏家的收藏心态也逐渐成熟,关注更多的是艺术价值。同时,景德镇当代艺术陶瓷不存在断代的难题,作品价值的高低显而易见。加上市场刚刚起步,价位依然偏低,未来升值空间较大。

谈到价格,是个敏感问题,但参考近年的销售价格不难看出,尽管这些年作品价格不断地上升,但比较当代油画和其他艺术品类依然是个价值洼地。就如同站在三层楼观看地面是有高度,但比较摩天大楼或珠峰则是小巫见大巫了。陶瓷作为一种载体,睹之有型,叩之有声。其繁复工艺及视觉效果是任何一种载体也无法比拟的。从保管角度只要不人为损坏,它可与地球同在。既一件藏品可代代相传。这足以推测其应有的价值。

同时,中国当代艺术陶瓷也有着宏大的国际市场的支撑。目前国际上认可的最大的当代艺术品投资有两大类,一个是油画,另一个就是中国的艺术陶瓷。国内外的美术界都非常重视中国当代艺术陶瓷的发展,因此这个投资收藏项目非常值得期待。

景德镇现当代艺术陶瓷作品不仅接受国内收藏市场的检验和全球艺术品市场的检验,也需要接受更高端审美品位收藏家的检验。谈到这,就不能不谈收藏的理念问题。真正的收藏大家是建立在收藏者的个人爱好基础上,且不仅仅满足于个人的兴趣,还要作为一种事业付诸热情,甚至成为一生的钟爱。古今中外大的收藏家更会连续几辈人接续这个事业。

香港著名收藏家、云海阁主人张宗宪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及古董商,他曾说过“收藏家绝不是三天五天的收藏,真正的收藏家至少收藏20年、30年,甚至一辈子,并且最后捐给博物馆或相关学术机构,这样才能算真正的收藏家!”张宗宪认为;收藏只能是投资而非投机,好的收藏家,首先要有这方面的兴趣,肯学,还要多看、多听、多买。

美国拉斯维加斯娱乐业的显要人物亿万富翁斯蒂芬·A·韦恩是当今世界级的艺术收藏家之一,他的回答更能代表收藏家的观点,“收藏家他们明白自己所拥有绘画绝对是物超所值,同时他们也知道如果把这些画卖掉了就再也找不到替代品。”在关于收藏家和投资人有什么不同时,韦恩给出的标准是“收藏家对作品的欲望要高于他对钱的欲望。”他们的共同点除了都具备大量收藏资金之外,对一些收藏家来说艺术品是一种生活的必需,对一些收藏家来说艺术品是一种生存的激情,而对更多的收藏家而言艺术品更意味着以上两种价值的结合。因此在当下这个“价值优先”的时代,纠缠于艺术市场将走到多么高的位置?它何时能够发展到顶峰?对于收藏者而言无疑是庸人自扰。而坚持所谓的“价值优先,品质精良”,既是藏家的不二法门,也应该是艺术作品投资人的不移原则。

可喜的是,中国当代艺术陶瓷收藏者,是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发现者。他们不仅具备了专业研究的热情和水准,建立和充分利用自己的收藏体系。更加令人钦佩的是,许多藏家不但倾注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更凝聚了多年乃至一生的心血和智慧,他们以自己的努力成果,积累物质文化财富,作为历史长河中有限阶段的传承和保护者,通过系统的主题收藏,让艺术品经过系统的整合,延续中国文化,焕发新的价值,并最终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功德无量。未来艺术陶瓷市场将会越来越火热,市场前景值得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