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什么是瓷砖 > 导航 >

“京师瓷”是我们迎接常识挑战的契机

“京师瓷”是我们迎接常识挑战的契机

什么是瓷砖 全瓷的瓷砖 怎样鉴别瓷器是不是均瓷

2020-12-10

什么是瓷砖。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全副身家都买不起的“京师瓷”,人家眼都不眨一下就可以捐给母校;能用400多件汉白玉石雕、40多吨水晶和玛瑙、7亿多片古瓷片、13000多个古瓷盘和古瓷碗来建天津瓷房子的“收藏狂人”,因为拖欠屈屈2亿元,就被执法人员抓起来;而主要靠搜集“海外回流”文物创建、里边藏有数百件中华绝世国宝和大量郑板桥、张大齐等名师真迹、古董数量和真品量都号称全国第一的国家级民间博物馆,居然也因为交不起租金而被法院查封……这一切,都发生在当今收藏界。

这些年,扎堆媒体、告诉别人他们在用洪荒之力来搞收藏的奇人异士,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多。说到宝物,国人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和氏璧。这件据说在战国时期价值连城的玉器,至今仍是一个传说。虽有当代学者在谋杀数亿脑细胞后,认为秦王愿用十五城来跟赵王换的那块东东摆明就是一块钻石,但认同者寥寥……史载两千年多年前被几个国家的人疯狂点赞的这件中国珍宝,仅厚度就有10多公分,而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大的一颗钻石“非洲之星”,原矿为3106克拉,英国的媒体说也就茄子那么大。赵国那块“钻石”,并非不可以比“非洲之星”大。人家是1905年发现的,探矿技术和开采技术比战国先进了一千多年,才以75万美元卖给英国。我们的历史课本则说和氏璧“价值连城”,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只有秦王心里才清楚了。

笔者讲这个故事,不是想影射和氏璧本身的真实性有什么问题,而意在说明:无限度夸大藏品的价值,两千多年前就有人在开始做了。位高权重的人可能自己也不知道,有些东西经过他们一吹捧,很可能会以讹传讹,最终成为真实的东西而进入历史,说谎不是中国独有的文化,当代收藏界这股浮夸风,也有可能是从外国学会来的,动不动就摆出可以区分出公母的十二生肖古陶瓷、黄帝年间的五彩大罐、雍正年间的“金陵十二钗”大缸来。这么雷人的国宝,古代当然没有,如果不是当代艺术家造出来的话,那八成就是玉皇大帝送来的。

个体的多元化,必然带来审美的差异化。收藏本是一件最能体现个人品位和情操的美事。哪怕是收藏一个火柴盒,也可以有非常高贵的目的。有些人偏要看成赤裸裸的财富游戏,把目的变成手段。

有人愿意用1000万元来买一座便池,并且要当成艺术品摆到家里客厅,或者花2个亿到拍卖行买幅当代人仿照宋人写的书法来当镇馆之宝,在道理上都是属于个人自由。钱在别人口袋里,别人爱怎么花就怎么花,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在饭桌上专挑鸡屁股吃,你能管得着吗?退一万步来说,哪怕真的是花钱买罪受、出力不讨好,只要没人强迫、人家是心底自愿,这就叫有条件任性。TAocI52.coM

作为一名普通观众,其实面对一屋子都是国宝帮的人,很尴尬。特别是当这些人还是圈内的朋友,只要他没站出来显摆,真的没法怎么说。我宁愿相信,不管是邱先生也好,李先生、王先生也好,他们当初进入收藏圈,买进的第一件艺术品或古董,都是出于一时的自我,或表达某种情感,也或宣泄某种情绪,更或者展示某种观念。只有当有一天,自己切身体会到,做这件情,除了精神层面的满足之外,也是可以带来一些实质上的经济利益,才会当成一项专门的事业来做。几千上万件古董,每一件都经过他亲自看吗?不见得。其实就算他自己亲自把关又怎样。

土豪在他个人的财富王国里,可以说是最位高权重的人。在某些事情上,你可能就是制定标准的那个人。甚至连你最好的亲友,在酒足饱后也只会附和你。在你的标准还没走出屋里前,谁来为它的正确提供最后保障?有人说法律,也有人说道德。

在笔者看来,只有自律,能让一个人及时察觉自己局限,并由此去找到自我完善的办法。“京师瓷”不是一个笑话,而是一个契机,它考验我们这个时代的资本精英和知识精英如何面对一项从未有过的常识挑战。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新瓷是这样变“古瓷”的


新瓷的釉光是浮而散的,行内人称之为"贼光".去掉"贼光"是仿古瓷要过的第一关。一旦去光过度,釉面变哑色,内行人一看便能识破,而如果去光不到位,浮光仍在,亦易被人识破。

据专家介绍,去浮光的主要方法有:用碱、酸等化学物质按比例掺清水泡浸仿古瓷或涂抹,使釉表面由青灰变成白中闪黄,从而达到去掉贼光的目的。此外,用茶叶水长期泡浸或高温煮都是"陶瓷做旧"最快捷的方法。还

有的是将新瓷放置在油烟大的地方,使之长期处于油烟熏的环境,加快釉面老化。

最耗时的方法则是用带油渍的毛巾,经常擦摸瓷器的表面,使之去掉新仿瓷表面的光亮这种方法了。专家说,"这种方法对釉面及彩不易造成损害,感觉最为自然,但非一天二天功夫可为。

先摔后粘留"古痕"

古瓷都会或多或少地留下各种痕迹,作伪就是让新仿瓷带有这些痕迹。为此,做假者不惜打烂新仿瓷,再行拼接做旧。最常见的方法是"新器接旧器作伪",即将真的古瓷片尤其是带底款的官窑瓷片,与做旧后的仿古器物的一部分粘在一起,再罩一层树脂类涂料组成一个完整的器物,新旧同体。这种做法2——3年之内不易看出破绽,但时间久了,涂料会变色脱落,仿古瓷器暴露无遗。

据专家介绍,仿古瓷过于完美,反而容易引起怀疑,所以,作伪者往往将新仿瓷人为弄致"伤残",即"自残作伪".据了解,"自残作伪"的方法主要有几种,一、将器物口沿撞掉一块,然后再粘上去;二、用硬物撞击新仿瓷,使之产生裂痕;三、将瓶类的口部锯掉;四、将整器敲成数块,然后用传统的马钉法将之粘结。

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邹永生还介绍说:"仿出土瓷作伪,主要是添加土锈,使新仿瓷留下土锈或釉面土气。此外,邹永生说:"还有一种作伪方法被称为chr(39)传世作伪chr(39),即用硬物在新仿瓷表面划痕迹,使之产生如同长期使用一般的划痕。

藏入古墓赚"历史"

相信不少人会留意到,走在大街上、天桥上,一些摆地摊的人,普通会用大白布书写"祖上是大官,手上的东西是祖上传下来的,现家庭兄弟姐妹多,分家时东西不好分,只能变现才能分配,又或是等钱急用,虽不舍得,也只能忍痛割爱……"的字样,出售"家传之宝".行家介绍,这大多数都是造假者编故事制造瓷器历史渊源的伎俩。

此外,以"出版图录作伪"、"假托名专家鉴定"也是常见招数。如有些人给收藏的赝品出版专著,甚至借博物馆作公开宣传展览。

广州市文物总店总经理、古陶瓷鉴定专家曾波强说,"有一些人专门找一个废弃的旧墓或被人盗挖过的古墓,事先将新仿的瓷器埋下去,再在晚上带买家前去挖墓,从而达到古瓷为盗墓所得的假局,进行行骗。"

鉴定市场,我们找谁去说理


9月13日,浏阳市镇头镇,黄先生向记者展示他收藏的高39厘米的所谓的长沙窑大壶。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馆藏的长沙窑“壶王”被专家质疑为赝品,5位“权威鉴定专家”为一假造文物“金缕玉衣”开出24亿元天价评估,上述事件折射出文物鉴定的种种不规范现象。连日来,记者对文物鉴定市场调查后发现,目前文物鉴定存在无法律管、无机构管、鉴定者无须承担鉴定责任等三无乱象。记者 甄荣

乱象

1 、钻法律漏洞怂恿卖赝品赚高额保管费

省收藏协会理事庄宪之对记者介绍,近年来该协会接到多名藏家投诉,反映长沙有一家艺术品交易机构为牟取暴利故意将赝品鉴定为真品,并承诺可以通过拍卖拍出高价。不少藏家经不住怂恿,缴纳了数千元甚至数万元拍卖款或保管费,但由于赝品在拍卖会上总是流拍,缴纳的巨额拍卖款或保管费也就打了水漂。“如果只有个别现象,也许是这家机构的鉴定专家看走了眼,但是多名藏家投诉,说明这家机构是故意将赝品鉴定为真品,以骗取藏家的高额保管费或拍卖费。由于法律并未规定鉴定机构须对鉴定结果负责,该机构钻了这个法律的漏洞,使藏家明知被骗也无可奈何。”

记者以藏家身份联系该机构后发现,这家机构在拍卖贵重艺术品前都会向藏家收取数千到数万元不等的拍卖费或保管费,不管是否拍卖成功,交的费用都不能退。

【提醒】 省收藏协会理事庄宪之说防范这种事情并不难,现在大多数拍卖行都是在拍卖成功后按照拍卖金额收取拍卖款,拍卖前只收取为数不多的鉴定费和图录费。只要藏家选择事后支付拍卖款的艺术品交易机构,就不会上当受骗。

2、文物鉴定无机构管

家住长沙市清水塘的蔡先生十多年前迷上了收藏长沙窑。因为怕买到赝品,他购买藏品前都会仔细查看藏品的鉴定证书,由于出具鉴定证书的机构众多,有的鉴定机构和专家从来没听说过。他不知道如何判断鉴定结论是否权威,想找主管部门咨询,一打听才发现文物鉴定没有部门管。

【提醒】 省文物交流鉴定中心专家李志勇介绍说,目前文物鉴定没有机构管理。判断文物鉴定是否权威,主要是根据文物鉴定的机构来判断,目前省内具有司法效力的文物鉴定机构只有几家,而且这几家一般只对文物的真伪进行鉴定,并不会对文物进行估价。

3、鉴定者无鉴定责任

作为唯一一位用铜官窑的柴火窑古法烧制出失传1200年的唐代“鸡血红”的人,望城铜官镇的湖南省陶瓷工艺大师胡武强被称为“窑神”,多年仿制长沙窑的经历让他成为鉴定长沙窑的专家。胡武强告诉记者,他一个朋友曾把他做的一个长沙窑拿到长沙一家颇有名气的鉴定机构鉴定,没想到这家鉴定机构鉴定为长沙窑真品。当这个朋友告知该鉴定机构真相后,这家机构马上承认鉴定有误,并把鉴定证书收了回去。“看到鉴定证书被收回,我这个朋友无可奈何,毕竟法律并没有规定鉴定错误要承担鉴定责任。”

【提醒】 胡武强说,由于目前国内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并没有规定鉴定错误要承担鉴定责任,所以藏家即使买到赝品也不能追究鉴定机构及专家的责任。因此藏家对鉴定结论要多留个心眼,购买贵重艺术品前多咨询几家权威的文物鉴定机构,避免遭受损失。

现状

无法律管 无机构管 无鉴定责任

省收藏协会理事庄宪之表示,虚假鉴定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把赝品鉴定为真品,第二种是在鉴定时擅自更改文物的年代等内容,从而大幅提高其评估价。

鉴定专家队伍混乱,是否有法律法规对鉴定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呢?记者采访省文物局和省收藏协会后了解到,目前长沙有司法效力的文物鉴定机构有三家,其中省文物局批准的有两家,分别是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和省文物交流鉴定中心,另外省收藏协会的文物司法鉴定中心做出的司法鉴定结论能被法院采纳。这三家鉴定机构通常只鉴定文物的真假,并不会在鉴定报告中对文物进行估价。

省文物局博物馆处负责人指出,“目前国内艺术品鉴定市场处于"三无"状态:首先是无法律管,虽然文化部2009年出台的《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对文物鉴定有相关规定,但这部行政规章的内容并未涉及目前广泛存在的民间文物鉴定;其次是无机构管,省文物局只对该局批准设立的文物司法鉴定机构进行管理,民间文物鉴定目前没有机构管理;再次是鉴定者无须承担鉴定责任,即使文物鉴定被确定为虚假,也难以追究鉴定者的责任,因为没有哪条法律法规对此进行明确规定。”

这位负责人说,艺术品收藏自古就有,过去之所以没出现这样大规模造假行为,源于传统社会对诚信道德的尊崇。过去民间收藏主要通过古董店等中介维系,古董店只有诚信经营,才能长久经营下去。而今,由于高利益的驱使,加上违规成本几乎为零,所以许多民间鉴定机构都给赝品出具虚假鉴定报告。

规范

规范程序 明确责任

随着艺术品投资规模日益扩大,真伪的鉴定变得尤为关键。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立红认为,虽然虚假鉴定不像食品造假对个人带来危害,但是其长远危害甚至高于三聚氰胺。虚假鉴定泛滥的行为如果得不到遏制,势必会扰乱艺术品交易市场,给广大藏家造成经济损失。

“只有加强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才能有效遏制虚假鉴定泛滥的现象。”陈立红指出,国家应该完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规范艺术品鉴定行为。首先应该规范艺术品鉴定行为的主体,提高艺术品鉴定行业准入门槛,对鉴定机构的注册资本、鉴定人员资质和数量进行明确规定,确保鉴定机构鉴定结果的权威公正,目前欧洲不少国家要求鉴定证书必须由机构认证,一旦存在虚假认证,可追究机构的法律责任。其次,应规范鉴定结论描述,鉴定证书必须有认证细节描述,形成法律追责的根据,同时规定如果难以形成肯定的鉴定结论,应该鉴定结论中加上保留性意见。此外,应该建立对鉴定者的问责机制。例如,在假造文物“金缕玉衣”被评估价值24亿元后,不法商人借此从银行骗贷6亿元,几位“权威鉴定专家”的行为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应该追究其相应的社会责任。唯有加大惩处力度,才能让专业鉴定不再成为肆意敛财的工具。

什么是骨瓷


骨瓷是外来瓷器的一种,是现代瓷器器皿的一种,起源于英国。骨瓷因为是骨头与瓷土和矿物熔剂直接混合而成为传统的硬质瓷原料,所以也叫骨质瓷或者骨灰瓷。

骨质瓷最早产生于英国,大约于1800年左右发明。骨瓷是以动物的骨炭、粘土、长石和石英为基本原料,经过高温素烧和低温釉烧两次烧制而成的一种瓷器。骨质瓷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区别骨质瓷与其它瓷器之间的本质依据。特征一:骨炭含量36%以上(国家标准);特征二:经过二次烧成而成(素烧,釉烧)。根据英国所设的骨瓷标准,含有百分之三十来自动物骨骼中的磷酸三钙,且成品具有透光性,方得称为骨瓷。骨质瓷发明历程颇有喜剧色彩,开始是托马斯·弗莱(Thomas Frye)在制造过程中偶然掺入动物骨粉,后经乔夏·斯波德(Josiah Spode)继续研究而得,最早其基本配方是六份骨粉和四分瓷石但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五十份骨粉二十五份瓷石和二十五份粘土,直至今天在英国一直被认为是标准配方。两百多年来,骨质瓷经过一代代名匠之手,逐渐发展成为世界陶瓷珍品。

骨质瓷工艺特点

骨质瓷因其造型独特、简洁明快,质地洁白而细腻,长期以来一直是各国贵族用瓷,是唯一世界上公认的高档瓷种。

骨质瓷产生于英国的一个高档瓷种,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其“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白如玉”,瓷质细腻通透,器型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点,成就了它洁白的质地和华贵的造型,兼有使用和艺术的双重价值,历史上是宫廷专用品和贵族收藏之珍品,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受到不少买家的青睐,号称“瓷器之王”。骨质瓷在经过一代代名匠之手后,逐渐成为世界陶瓷珍品。

骨质瓷是英国皇家专用瓷器也是中南海的指定用瓷,它是世界上公认的高档瓷种。骨质瓷餐具不仅具有华美的外表,还具有维护人们健康的品质。骨质瓷是在传统的陶瓷原料中添加了兽骨粉后烧制而成的,胎薄透亮,具有较大的韧性。骨质瓷是绿色陶瓷的代言,釉中彩骨质瓷是将画面熔在高温通明釉中,而且画面不易磨损、不脱落,可当之无愧地称为“健康陶瓷”。

元青花就在我们身边


元代青花瓷器的创烧产生,以及收藏鉴赏普及,是一个世界性文化课题,更是全球范围内,文博界、收藏界最为关注和热衷的焦点议题。

元朝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十一帝,98年。立国后至元十五年(1278)便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元贞元年(1295),浮梁县升为浮梁州,在元泰定后“由本路总管监陶”。无论是饶州路总管监陶还是浮梁瓷局管理,元朝政府对景德镇这个地方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

景德镇是创烧元青花的圣地,我国同时也是使用元青花最为普遍的地区之一。考古资料表明,凡是元朝统治过的一些重要区域,几乎都能发现有使用元青花器物的痕迹。而来自世界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考古资料表明,元青花在元朝就被输送至超过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样的“出口”业绩,充分说明了元青花在当朝时的受欢迎程度和巨大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考古资料的逐渐增多,人们对元青花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国有博物馆不断从民间收购来补充馆藏,有名气的拍卖公司不断拍出元青花真品,这使得元青花的收藏数量逐年攀升。据2011古董《拍卖年鉴》载:仅2010年在佳士得、苏富比(微博)、永乐佳士得、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微博)、富德这几个拍卖公司中,拍出元青花瓷器就达11件(假货假鉴假拍不算)。而在国内外市场上,元青花的成交价格也是一再攀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元青花,收藏元青花,研究元青花。元青花已成为古代艺术品中最为热门的焦点话题之一。

元青花显露出的巨大经济价值,也让一些商家看到了商机,纷纷设窑烧造仿造元青花瓷器。如景德镇仿造元青花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由景德镇陶瓷馆和东风陶瓷厂联合研制进行。从1983年《景德镇陶瓷研究》“在仿造元代瓷器中注意的几个问题”发表的文章说明,开始的仿品是对照着已经发表过的馆藏图片资料仿造。仿造成功后,继而拉开了景德镇民间大量仿造元青花的序幕,各种档次的仿品开始源源不断地分散到各个阶层、各个角落。大批仿品充斥市场,令极少量的真品变得真假难辨,再加上社会上的一些知假鉴假、知假拍假的丑恶现象,给收藏领域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误区。这给一些初涉元青花收藏的收藏者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平和的心态和专业人士的协助引导,是很容易上当受骗的。

那么,我们是怎样来确定元青花的真伪呢?

我们也是从学习标本入手的,标本就是古瓷碎片。这些珍贵的古瓷片,正是认识元青花、熟悉元青花、掌握元青花特性的法宝。通过大量的摸索研究总结,才能让我们的收藏研究达到从量变到质变升华,才能练就出一双火眼金睛去鉴别真伪,淘得真品。

有人认为:凭什么别人总是假的,你总是真的?这个问题提的好!正因为我们选择了正确的鉴别方法,靠的是正确的方法、刻苦地专研和脚踏实地地实践精神,才达到“离真品更近的结果”。如在我260多见元代陶瓷藏品中,其中元青花整器和残器大小80多件、元青花重要题材的藏品有20多件。而这些都是我从混杂的民间藏品中筛选征集所得。这批藏品经过了13次展览展示,历经诸多文博界专家和元青花瓷器行家们的反复论证和检验,得到了广泛认可。

人们常说,真正的古董是可以对话的,那就要看你是不是真正地认识它、了解它、熟悉它了。在社会上征集摸底的实践经验告诉我:绝大部分的好藏品已经被一些懂行的收藏家收藏起来了。比如有一件元青花花卉出戟瓶,是在南京早年发现的,先后

被藏友们转来转去几次易手,大家谁都没有重视这件瓶子的最大意义,最后转到了一位南京当地知名收藏家手里。后来,经元青花俱乐部的一位会员介绍,我看到了这件出戟瓶,非常喜欢便提出求购。起初,这位藏家舍不得转让,经过几次做工作,最终如我所愿被我购入囊中。经过简单修复后,它便成了我收藏品中最珍爱的藏品之一。后来,北京大都会馆在举办展览时还曾把这件出戟瓶当作标志性器物来做宣传,可见这件器物还是在瓷器藏界引起足够高的重视和认同。

一般情况下,只要听说哪里有元青花的消息,我都会尽力安排时间“飞奔过去”。再远,也会抽空跑一趟去看看到底是真是假。回想起10多年前在内蒙古地区征集时,每一次出门都特别渴望见到元青花。正是在那一时期,让我收获大量的元青花瓷片标本,对我收藏鉴识元青花,起到了很大帮助。

在鉴别时,除了对器物常规的胎土、釉面、画工、纹饰、器足、手头,以及正常磨损和使用痕迹的辨别,我们不会忘记对高仿品制作进展的信息重视和研究,尤其是对用特殊手段制作的高仿品欺骗性加以防备,要了解到真实的仿造信息不可忽视。

经过近20年的收藏经历、实践磨练,反复的藏品展览,每一次的展览、展示都能结交一些玩真货的专家和藏友,每一次的征集交流,都能丰富自己的藏品,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和鉴别经验。目前,我正在做的一项工作是,有计划地把散落在社会各个角落的元青花藏品和碎片标本慢慢地积聚到一起,待到条件成熟的时候,做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元青花展览,展现给社会。我想,这个工作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我的体会:1.在收藏交流学习中一定要找对门路和结识良师,包括书籍资料一定要寻找正确,参考图标选用确保正确。2.认识真品要从标准的标本入手,经常不断地对照标本交流,认识真品,熟悉真品,多看博物馆里的资料核对实物找感觉,从社会实践中不断摸索找灵感。3.藏品要勇于亮相,多举办藏品展览、展示、讲座、交流,以此机会结识有实际经验的高手、结识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学者,倾听业内人士的评论和意见,不断取得收藏鉴赏的实践经验和成果。

在多次的展览中,笔者曾受到过国内外大批元代瓷器研究专家们的赞扬和积极评价。藏品中,选择收藏了有代表性的元青花标本1000多片,有一些在元代陶瓷中属于特殊品种,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尤其是带有文字的元青花“火照”60多只。这一批“火照”,对研究元青花的烧造生产的形成,以及烧制成熟的过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学术价值,是研究元青花烧造试品、成熟样品的重要资料。

我国南京博物院著名瓷器专家、有着“青花王子”之称的张浦生老师,曾6次来京指导我的收藏研究工作,并欣然为我题词:“苦尽甘来与时俱进”。国际著名的收藏机构香港天民楼的掌门葛师科老先生来观看后,给与很高赞誉,并热情邀我去香港看他们收藏机构的27件元青花藏品;北京故宫博物院泰斗级专家耿宝昌老先生一行,参观后同样给予很高的评价。国内一些知名收藏研究机构表示出极大的研究兴趣,国际著名收藏家族给予很高的评论。国内一些科研机构也主动来承担一些科技测试,想来证实眼学和科技测试的是否一致。在几年中,国内外已有超过100位研究元代瓷器的专家学者来我馆指导收藏鉴别工作,很多都是著名的大专家,用科学而严禁的专业精神和谦诚热情的品格对我的收藏给与了积极的建议和帮助。

我国是元青花的主要产地,也是使用元青花的重要场所。民间有元青花的遗存,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些元代器物还待我们去认知和发现。民间会经常发现一些普通的元青花器物,虽然这些元青花可能有的器型小、发色浅淡、绘画简单,市场价值不是很高,但它们的历史文物价值却是不容置疑的。如果把这些零散的藏品串联、整理出来,一定会有很大收藏研究价值。然而大众收藏一般都喜欢把眼光盯在档次较高的漂亮藏品上,总是抱着要发大财的心理去收藏,如果是这种目的,我要告诫大家:收藏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我收藏这些器物和标本的来源有几个方面:1.海南渔民早年从南沙群岛打捞上来的元青花出水瓷片标本;2.内蒙古地区元上都附近元代皇宫旧址和生活遗址大量出土标本;3.北京元大都皇宫遗址和附近生活遗址出土的大量元青花标本;4.景德镇元青花窑址发现的大量元青花标本和火照及窑具;5.祖国各地大面积的城市改造出土,散落在民间收藏家手里的元青花标本(南京、扬州、杭州、安徽、河北等地);6.有名气的拍卖公司和国外的个人收藏机构。

为了更好地做好民间元青花收藏鉴赏摸底工作,我创办组建全国性的元青花收藏俱乐部,会员已有80多人,其中有骨干力量数人,已经形成了收藏鉴赏元青花较为成熟的专项研究机构的基础人选,元青花俱乐部每年组织会员到有学习意义的遗址和城市举办民间藏品展览、讲座和义务鉴定,在艺超网元青花版为藏友网友义务鉴赏、鉴定,结交更多的藏友高手做朋友,引导初藏者们找到正确的收藏方法,劝解怎样去理解收藏,怎样做到快乐收藏。

我们已经形成了有一定水平的鉴赏圈子,我们这个圈子,相互提醒、相互解答、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的风气已经逐步形成,很多会员有眼力、敢说话,积极参与俱乐部活动,我相信他们今后应该是民间收藏、研究元青花的骨干力量,是值得信赖的藏友和朋友。我也非常感谢很多藏友朋友源源不断地提供的信息,尤其是,经过筛选,选择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为我的藏馆收藏品增加了光彩。我坚持实事求是,认物不看人,不为金钱诱惑,敢于说真话,不骗人、不坑人,这是我的处事原则,也是我做人、为人的法宝。

目前,对于元青花的研究,我们国内的实物资料相比国际上要多,应该说已经走在世界的前面,但民间的研究仍不可忽视。因此,普及元青花收藏鉴赏知识、提醒收藏误区和陷阱以及提高民间收藏研究保护意识,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成化瓷是汉族瓷器烧制的稀世珍品


成化瓷是汉族瓷器烧制的稀世珍品。其最重要的成就,是斗彩的烧制成功。成化斗彩瓷胎薄体轻,釉脂莹润,色彩鲜艳,画面清澹雅逸,代表作如鸡缸杯、成化斗彩三秋纹碗、高士杯、葡萄杯、婴戏杯、天字罐等,均为绝代精品。成化时的官窑产品质量极其讲究,民窑产品也很精细。青花瓷在成化时风格为之一变,其呈色由浓艳变淡雅,成化青花被推为明代八大时期之冠,淡描五彩精雅绝伦。

成化时期是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有句话叫“明看成化,清看雍正”,意思就是成化瓷器在明朝各代中是拔尖的成化时期瓷器有2个主要品种,一个是青花,一个是斗彩。

现在我主要说下成化青花瓷的特点:

1、胎:成化时期的瓷器胎子洁白细腻,没有白中泛青的感觉;

2、釉:莹润如脂,又肥又透;

3、青花:成华时期,进口的苏麻离青料几乎已经用完,所以成华青花瓷用的都是国产的平等青。这种青料含铁较少,含锰较多,呈色蓝中泛青灰,没有了铁锈斑,发色稳定,淡雅柔和;

4、底款:成华瓷器的底款都是“大明成华年制”六字楷书底款,有个别“大明年制”或“大明年造”的款子。现在市场上有“成华年造”的款子都是假的。

总之,成化时期的瓷器,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大多都是精品,在辨别的

tel:18121434528

主编微信:zhang136251

邮箱:[email protected](古董鉴定评估代卖)

看的是美,想的是文化


盛世藏宝,近年来,收藏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各类拍卖会屡爆天价,鉴宝节目也非常火爆。其中,瓷器是收藏与拍卖的一个重要门类,人们的目光集中在器形优美、技术成熟的明清瓷器上,民国瓷器近年来也逐渐被收藏家所青睐,但汉代陶瓷作为瓷业鼻祖,还乏人问津。而最近出版的《汉代陶瓷鉴赏》一书,填补了汉代陶瓷鉴赏类专著的空白。

汉代陶瓷:大美至简

由广州出版社最新出版发行的《汉代陶瓷鉴赏》一书,是我的学生蒲重良的近著。读后颇有感触,欣然提笔谈谈自己的读书感言。在阅读此书的同时,也考证了不少相关的资料。这本《汉代陶瓷鉴赏》一书,可以说是国内首次关于汉代陶瓷鉴赏类的专著。《汉代陶瓷鉴赏》一书,能使人感到在与两千年前的文明社会进行对话!在今天如此喧嚣而奢侈的时代,简单和纯朴才是最珍贵的!《汉代陶瓷鉴赏》一书从收藏到鉴赏的角度,较为系统的把汉代陶瓷这颗璀璨的瑰宝,并以大量实物图片为主导,分为三个章节作了全面而深刻的介绍。作者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研究、经过调查和总结的成果,也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了真实的教材。

蒲重良毫无保留地借此书奉献给广大读者,为广大陶瓷收藏爱好者,打开了汉代陶瓷这扇大门,同时也为解析汉代盛世文化和艺术多了一本参考资料,这对解读辉煌的华夏文化与汉代历史增添了新的光彩。纵观书中大量的实物资料图片,给人一种磅礴而宏伟的气势,以及朴素而纯净的美感。书中的实物图片浓缩了两千年前先辈们统一中华的强盛和繁荣,使读者更加热爱我国汉代陶瓷的收藏,也会更加珍惜书中这些宝贝。

常言道“盛世收藏,乱世黄金”,收藏是时代繁荣的必然结果。勿须置疑,收藏汉代陶瓷是对华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抢救,也是对人类社会文明的珍藏、传播和弘扬。汉代陶瓷吸引人们的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聚集,而是精神的升华和人性的完善。“宁静而致远,淡泊而明志”,要真正了解汉代陶瓷,踏上绚丽而平淡的收藏之路,在痴迷中获得精神满足,就要把心思放在收藏而不是投资上才行。

几年前,当你走进北京、上海、西安、南京、广州等地的古玩市场,一定会看到很多汉代陶器和汉代瓷器。那时候问津的人很少,商家也并没有重视过,乱堆乱放损坏甚多。这现像大概说明当时许多人还不了解汉代陶瓷的缘故吧。今天《汉代陶瓷鉴赏》的出版发行,不仅能够普及汉代陶瓷的基本常识,而且能够有利于对汉代陶瓷这一珍贵文物的保护。如果人人都来收藏和研究汉代陶瓷,那么这些宝贝就不会被损坏或流失海外。

我国目前已有一亿三千万人踏进了收藏大军之中,如此多的收藏爱好者是时代之幸。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学会赏析和鉴别汉代陶瓷尤为重要。作者在书中详实地介绍了汉代印纹陶、彩陶、釉陶及青瓷的主要特征,同时把真伪鉴定的要点详述其中,尤其是作者把汉代陶瓷分各地区各窖口进行介绍与分析,大概也是前无古人的探索吧,这是值得大家肯定的。

官窑瓷赏玩:雍正瓷价格是风向标


中国古代陶瓷文化发展到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为最繁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瓷器,古玩收藏界俗称清三代瓷器。20世界70、80年代,中国传统的古玩收藏活动刚开始复兴之时,古玩收藏以文化休闲收藏为主,其交易除了过关的文物商店外,绝大部分的交流在私人收藏者之间进行。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中国古玩书画艺术品拍卖业的腾飞,传统的文化休闲型收藏开始转型为文化投资型收藏。尤其是新世纪后,继房地产、股票投资热之后,艺术品投资热,正在成为第三种热门的投资潮流。而在拍卖市场上,最热门的瓷器就是清三代的官窑瓷器。那么,清三代的官窑瓷器的收藏拍卖行情,是代表整个中国古陶瓷的收藏拍卖行情,者属于粗线条的划分。如再细分下去,清雍正官窑瓷器,才是中国古陶瓷的收藏拍卖真正的风向标。

一、先从历史上清三代瓷器的品质产量来分析1、清康熙瓷器:清康熙瓷器以青花、五彩为特色,康熙青花“青分无色”的工艺虽然进入青花瓷器的最高艺术境界,但清康熙青花拍卖价格难匹敌用进口“苏麻离青”料绘制的幽雅的元青花、明永乐青花的拍卖价格。且清康熙十年前官窑瓷器也不允许署大清康熙年制帝王年号款,清康熙传世的官窑青花、民窑青花数量和总舵,其本身鉴定就比价混乱。这也是清康熙青花拍卖价格上不去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康熙五彩,虽然审美趣味上超越了明嘉靖、万历繁缛的康熙五彩。相比之下,清康熙五彩因粗劣而等而下之。再说清康熙六十一年,瓷器产品产量众多,也影响了其均衡的价格行情。

清雍正珐琅彩课子图碟

2、雍正瓷器:雍正一朝仅十三年。其彩瓷发展真正进入鼎盛时期。尤其是清雍正皇帝登基之后,对瓷器的兴趣更加浓厚。从《养心殿造办处各作做成活计清档》来看:“练闻得瓷器胎骨过三年后烧造更好,将此缘故亦传给年希尧知道。”“着变信与年尧,将霁红、霁青、钧窑、汝窑小花盆、水莲烧造出来。先做木样呈鉴,朕看准时再发者烧造。”由此可见,先年希尧,后唐瑛当时为宫廷当度套管。而真正的设计师和督陶者是身居紫禁城的雍正皇帝本人。清雍正时期倾一国锅里烧造官窑粉彩瓷、珐琅瓷器,此产品品质之细,登峰造极。

所以,明清官窑彩瓷的代表是粉彩瓷,珐琅彩瓷又是其代表中的代表。

此外,请用增官窑瓷产品非常稀少。如清雍正官窑款青花缠枝莲赏瓶仅发现数件,而清乾隆青花赏瓶不计其数。清雍正青花官窑款竹石芭蕉、玉壶春瓶。苏富比2005年成交价487.6万元,同类清乾隆玉壶春瓶,拍卖成交价仅40万元。两者相差是被。由此推测:其产量雍正也可能少于乾隆产量的是被。此外,清雍正仿宋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产品也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准,数量少、品质佳,拍卖行情稳定,这是清雍正官窑瓷器的价格作为中国古陶瓷艺术品的拍卖行情风向标是最合适的。

二、再以当代明清彩瓷拍卖排行榜来分析:清雍正官窑瓷价格作为中国古陶瓷拍卖行情风向标也是当之无愧的如2007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一对清雍正粉彩连枝福寿双金碗以5021.28万元又创2007年拍卖新纪录。此前的2002年5月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清雍正粉彩蝠桃福寿纹橄榄瓶,以4399万元,创的那是中国瓷器拍卖世界纪录。以2007年6月为线,中国市场历来成交价超过百万元的雍正瓷器月262间。其中22间超过千万元,22间超过500万元,2007年22间成交超过千万元的雍正瓷器中,粉彩器以9见占雍正瓷器的鳌头。青花、青花釉里红及青花加彩器5间,珐琅彩3间,色釉瓷3间,斗彩及斗彩加粉彩器2间,均在2007年春拍成交。

除元青花外,清雍正官窑瓷器,现已成为海内外中国明清彩瓷拍卖价格的参照表。事实上可称为中国历代官窑瓷价格连年商场的风向标。

所以,赏玩历代官窑瓷,能见上乾隆瓷真伪品质是工地;投资历代官窑瓷器,能分析雍正瓷价格走向是关键。当一位官窑瓷器收藏投资者,能在雍正官窑瓷连年攀升的行情分析中,能觅到的对象,其离官窑瓷投资成功已经不远了。

康熙青花瓷上醉卧是何人


如图所示是一块清康熙青花瓷片。瓷片画面中,只见一位醉酒失态的男子,依着一只大酒坛在呼呼大睡,使人不禁想起李白醉酒的故事。

唐代诗人李白,家喻户晓。他创作的诗歌,文辞优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是一位多产的诗人,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李白的一生,可以说是恃才清高,蔑视权贵:他曾让高力士脱靴,杨国忠研墨,并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千古名句。然而,对于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李白却情深义重。李白与贺知章的友情,是一段千古佳话。

贺知章(约659—约744),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杭州市萧山区)人。他的一首《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千百年来流传不衰。贺知章出生官宦家庭,武则天证圣元年(695)进士及第后,仕途顺畅,声名显赫。他曾任国子四门博士、太常少卿、礼部侍郎、秘书监等要职。贺知章为官五十载, 因其“器识夷淡,襟怀和雅,神清志逸,学富才雄”而得到人们的敬重。唐肃宗被立为太子后,贺知章担任肃宗的老师(即太子宾客),唐玄宗曾写诗称赞他“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

天宝三年(742),李白经朋友道士吴筠推荐,认识贺知章。贺知章被李白的文采和诗人的飘然洒脱所倾倒,称李白为“谪仙人”,两人都喜欢喝酒,更加投缘,相见恨晚。杜甫有一首“饮中八仙歌”的诗,把贺知章列为第一,“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贺知章很有点狂客的味道,他自称“四明狂客”。斗酒诗百篇的李白排在第五,李白的醉态是“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由于贺知章惜才爱才,后来就在皇帝面前大力举荐李白,李白才因此被皇帝召见被封为翰林供奉。

由于贺知章年事已高,身体欠佳,告老还乡回越州时,李白写下《送贺监归四明应制》及《送贺宾客归越》二诗,一首七绝《送贺宾客归越》写道:“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此时的贺知章与李白已成了情深意笃的忘年之交,绵绵深情,难以割舍。他在诗中问贺知章:你这只打算栖息在琼树上的仙鹤,何年何时又飞回帝城,与我们再喝几杯?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贺知章去世后,李白得知更是伤感,写下《对酒忆贺监二首》,在序中回忆了二人相见时贺知章称其为“谪仙人”,金龟换酒的往事和把自己的思念之情写入诗中。

对酒忆贺监二首,其一诗文曰: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其二诗文曰: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