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建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建窑建盏”和“建阳建盏”有什么不同?

“建窑建盏”和“建阳建盏”有什么不同?

建窑瓷器鉴别 古代有什么瓷器 古代的瓷器有什么

2021-01-04

建窑瓷器鉴别。

“建窑建盏”和“建阳建盏”有什么不同?

建窑亦称“建安窑”、“乌泥窑”,为宋代名窑之一,以产黑瓷而著称。两宋时期,在建窑黑釉盏盛名的影响下,各地的仿烧者甚多,除福建本省的南至福清市、北至武夷山以北的几十处瓷窑之外,江西的吉州窑,以及四川、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仿烧的瓷窑,形成了以建窑产的黑瓷成为建盏。

建盏于元中后期趋于落后,明代停烧,至今已停烧600多年。到了1979年9月,**工艺美术学院、福建省科委、福建省轻工所和建阳瓷厂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研究,成功烧制出了仿宋建盏。2009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建盏知名度和价格的不断提高,国内外收藏市场对建盏的需求增多,各地仿冒者趋利而为,一些不合格的次品以低廉价格流入市场,给建盏市场造成较大冲击,损坏了建盏的声誉。为传承建盏工艺,保证建窑建盏的质量特色,打击各种盗用品牌的违法行为,2012年和2013年,建阳市启动申报“建阳建盏”国家地理保护商标和国家证明商标的工作,拟对建盏的生产标准、工艺流程和资源做出界定,并申请“建阳建盏”作为今后使用的商标。以区别外地生产的非建盏产品。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建窑建盏特征及价格


建窑是道家思想在瓷器上的一种反应,主要表现在以瓷釉上的纹理表现。早在北宋时期宋徽宗先生就曾说过“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如此之高的评价足以展现出皇室的重视程度。“玉胎水盂”烧制成功代表着建窑地方性乡土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提升至宫廷之风的高贵韵味,将釉的原料、制作工艺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烧制出建窑风格最美的韵味,成为中国古陶瓷中的精品之作,足以展现它的魅力。

一、建窑工艺特色

从建窑的工艺特色上来看,产品类型丰富多样且黑釉盏的特征展现的淋漓尽致。

从它的产品类型上看,有盏、碗、盘、碟还兼烧制了壶、灯、炉、梅瓶等,丰富多样。

从它的釉色胎质上看,使用含铁量较高的原料做胎,胎体较为厚重且呈现为黑灰色、紫黑色,胎质虽粗糙但是非常的坚硬,露胎之处颜色暗沉无光、从釉质上看,釉质刚润、釉色乌黑、器物的内外施釉,外釉近底足。

从它的造型上看,因为造型多样,形式也需要更加的多样化,有大小敛口、敞口等不同的形式,刀法也是非常的自然,虽然有垂流和窑变的现象,但却丝毫不影响它的外观呈现。

二 、建窑烧制特征

从建窑烧制瓷器的特征上看,以黑胎色、胎体厚重而闻名,但这恰好给建窑的瓷器贴上了鲜明的标签。

胎体厚重坚硬,胎色呈紫黑,不易氧化;釉色黑但是光润感较高,瓷器的内外都施加的釉,使其更加的相互映衬,流淌的兔毫纹,呈现出浓淡深浅、弯弯曲曲不规则的现象,釉面呈现出褐黄色、银灰色和褐蓝色较为的多样且在其太阳光下,其黑色的釉面会呈现出闪烁的金红色光点,这也是建窑瓷器的特色。

建窑瓷器以碗盏较大,造型如同漏斗般的形状,分为敞口和合口两种,敞口较多,底为浅玉环圈足还有旋胚环圈足,甚至有些器物的底足部,还刻有“进王戋、供御”铭文的刻撰,是朝廷上等的贡品的标志。

由于宋朝斗茶风的盛行,主要烧制适宜为斗茶的黑釉茶盏,亦称建盏,以水吉镇窑制品为最,北宋后期曾为宫廷烧制斗茶使用的黑釉盏,并在其器底刻上“进盏”等字样,则是由建窑烧制而出。建窑烧制出的瓷器含铁量较高,使用含铁量较高的原料最为其胎,其胎色深黑且较为的坚硬,“铁胎”这一次正是来形容它而出,内外均施加黑釉、外壁釉不到底、露黑色胎正是建窑瓷器的特征,也是多年发展的根基。

建窑建盏相关知识汇总


建窑建盏相关知识汇总。

1.建窑建盏遗址在哪里?

答:建窑遗址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后井村、池中村一带。

2.建窑遗址面积有多大?

答:建窑遗址有芦花坪、牛皮仑(包括庵尾山、营长乾(社长梗)、水尾岚、七里岚、大路后门等处,窑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

3.建窑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吗?

答:建窑遗址是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世界最长的“龙窑”有多长?

答:在考古发掘建窑遗址时发现的建窑最长“龙窑”为135.6米,这也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最长的“龙窑”。

5.建窑名称的历史渊源。

答:建窑遗址在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的后井村、池中村一带,因属古建安县(今建瓯)故名建窑(历史上也有人称建安窑),建窑的黑釉瓷器文化是建州文化的一部分,该窑始于晚唐,盛于宋,而衰于元。

6.什么是建盏?

答:建盏为黑瓷的代表性瓷器,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建盏的瓷土、釉料成分特殊,水吉外其他窑口都难以烧制出与建盏相媲美的黑釉瓷器。

7.建窑建盏烧制技艺是哪一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答:2009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建盏什么年代开始烧制?

答:早年福建省博物馆的考古学家和20世纪60-70年代厦门大学对福建建阳水吉镇后井村建窑窑址的几次发掘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明确了“建盏是在龙窑中烧成的”,也对建盏进行了断代——“建盏的烧造年代创于北宋,盛于南宋,而停烧或废烧于元初”。

9.建盏什么年代逐渐停止烧制,何时恢复?

答;建盏的烧制始于唐代,兴盛于两宋,至宋末元初衰弱,明代停烧。1979年9月,**工艺美术学院、福建省轻工所和建阳瓷厂等部门和单位组成联合攻关小组,进行建盏实验。1981年3月向社会公布了仿宋兔毫盏样品,此后,建盏重新进入百姓视野,并逐步走入市场。(下图为蔡炳龙早期珍珠斑盏)

10.建窑建盏的传统手工技艺流程有哪些?

答:建窑建盏的传统手工技艺流程,要经过选瓷矿、瓷矿粉碎、淘洗、配料、陈腐、选胎土、练泥、揉泥、拉坯、修坯、上釉、装窑、焙烧等十三道工序。

11.建盏烧制技艺失传多少了年?

答:宋亡元兴,饮茶风俗改变,加上战乱频繁,一代名瓷建盏遂从兴盛走向衰亡,工艺终至失传,此时,青白瓷器逐渐代替了黑釉瓷器。建盏从明代停烧至今600余年。

12.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后井村被当地人叫做什么村?

答:碗村。

13.建盏被后井村当地人叫做什么?

答:后井村当地人称建盏为乌泥盏、宝盏、黑碗。

14.建盏是陶,还是瓷?

人们总是把瓷与陶相提并论而称之为“陶瓷”这种提法反应了陶与瓷都是火与土的艺术。由于陶器发明在前,瓷器发明在后,所以瓷器的发明,很多方面受到陶器生产的影响,如人们对火的性能的掌握和对粘土的认识等。但陶与瓷无论就物理性能,还是就化学成分而言,都有本质的不同,主要区别表现就在:

(1)陶器的胎土是普通的粘土,瓷器的胎料则是瓷土,即高岭土(因最早发现于江西景德镇东乡高岭村而得名);

(2)陶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上,瓷胎含铁量一般在3%一下;

(3)陶器的烧成温度一般在900度左右,瓷器则需要1300度的高温才能烧成;

(4)陶器多不施釉或低温釉,瓷器则多施釉;

(5)陶器胎质粗疏,断面吸水率高。瓷器经过高温焙烧,胎质坚固致密,断面基本不吸水,敲击时发出铿锵的金属声。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及成品可知其为瓷器。

15.福建建阳烧制建盏用的陶土有什么特点?

答:建窑建盏作为黑瓷代表,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其烧制过程中对陶土的要求比较高,其他窑口很难烧制出与之媲美的黑釉瓷器。建窑遗址附近的陶土最大的特点就是含铁量高达8%左右,最适用于烧制建盏,其烧制出的兔毫、油滴等诸多斑纹显得变幻莫测。但是这样的陶土在高温达1300度以上的窑内非常容易变形,也就让建窑建盏的烧制难度**提高,建盏产品更显珍贵。

16.福建建阳烧制建盏用的矿物釉有什么特点?

答:烧制建窑建盏的釉矿石以石英为主,也有长石,含铁量高带有少量粘土,淘洗出的釉矿呈红、紫色,属铁钙系结晶釉。在1300度以上的还原焰中,釉层流动,把铁质拖带成各种形状,冷却后从中析出赤铁矿小晶体,在黑色釉面上形成兔毫样、油滴状等斑纹,成为建盏的特色元素。

17.手拉坯的建盏更好吗?

答:手拉坯成型是一种古老的技术,他是在转动的轮盘上,用手工将可塑泥拉制成各种形状的方法,其要求手工技术水平高,劳动强度也较大。手拉坯的产品一般手感较重。由于是手工制作,即使是同样的产品,高低、大小、轻重和形状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就像千人千面一样。正因为如此,手拉坯的器型富于变化,可以按照客户喜爱来定制,而且制作出的胎体密度也更好,更不容易变形。从上述的各个方面来看,可以肯定手拉坯的建盏更加理想。

18.“建窑建盏”和“建阳建盏”有什么不同?

答:建窑亦称“建安窑”、“乌泥窑”,为宋代名窑之一,以产黑瓷而着称。两宋时期,在建窑黑釉盏盛名的影响下,各地的仿烧者甚多,除福建本省的南至福清市、北至武夷山以北的几十处瓷窑之外,江西的吉州窑,以及四川、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仿烧的瓷窑,形成了以建窑产的黑瓷成为建盏。

建盏于元中后期趋于落后,明代停烧,至今已停烧600多年。到了1979年9月,**工艺美术学院、福建省科委、福建省轻工所和建阳瓷厂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研究,成功烧制出了仿宋建盏。2009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建盏知名度和价格的不断提高,国内外收藏市场对建盏的需求增多,各地仿冒者趋利而为,一些不合格的次品以低廉价格流入市场,给建盏市场造成较大冲击,损坏了建盏的声誉。为传承建盏工艺,保证建窑建盏的质量特色,打击各种盗用品牌的违法行为,2012年和2013年,建阳市启动申报“建阳建盏”国家地理保护商标和国家证明商标的工作,拟对建盏的生产标准、工艺流程和资源做出界定,并申请“建阳建盏”作为今后使用的商标。以区别外地生产的非建盏产品。

19.现在烧制建阳建盏的名家有哪些?

答:2013年12月31日,建阳市人民政府评选了建阳市首届建窑建盏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2人,2014年又评选出建阳市金油滴建盏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一人。这些师傅都可以称得上是建阳建盏的名家,他们是蔡炳龙、蔡炳盛、许家有、熊忠贵、吴立勇、张修潘、吕竹兴、郑兴梨、叶礼忠、詹贵溪、孙福昆、黄文勇、和黄美金等人。

20.“建阳建盏”申报国家地理保护商标了吗?

答:2013年1月,建阳市政府召集有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相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申报“建阳建盏”的国家地理保护商标。

21“。建阳建盏”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了吗?

答:2014年3月,建阳市政协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由建阳市建窑建盏协会负责搜集整理资料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报“建阳建盏”的国家工商证明商标工作。经过一年多的申报工作,“建阳建盏”国家地理证明商标已由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商标局进行初审并在网站上公示,近期即可批复我协会正式使用。

22.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成,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与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束、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是建阳市唯一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23.为什么说建盏最适合“斗茶”?

答:建盏的盛名得益于宋朝风靡的斗茶之风。当时,为了创造最佳的斗茶效果,不仅需要好的茶品,还需要优质的茶盏,所谓“好马配好鞍”。《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这样斗茶,黑白分明。斗茶家们都对黑釉建盏情有独钟,皆因建盏最适合“斗茶”。

首先,建盏的外观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东方艺术色彩。建盏斑纹与人工彩绘和雕饰不同,是釉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气氛中产生变化的结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做。由于非人力所为,因而十分名贵。

其次建盏造型独特,边薄底厚,胎骨厚重、坚硬,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隔热性。正如《茶录》所云:“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建盏所用陶土有何不同


建盏是采用建盏当地特有的泥土制成铁胎的,以当地釉石加入草木灰制成釉水,再经过窑炉内一千三百多度的高温烧制而成。窑工制作建盏靠山吃饭,就地取材。熟悉建盏的朋友都知道,烧制建盏的陶土和其他陶土最大的区别在于建盏的泥土含铁量非常高。

建盏的原材料在建阳随处可见,但真正建盏胎釉的原材料具体在哪,很多人并不知晓。宋人最为推崇的建盏会诞生在闽北建阳,而没有诞生在其他地方,这跟历史、地形、气候等因素都有很大的关联。在过去,建阳水吉能够给建盏烧制创造带来得天独厚的条件,并且水吉有许多森林,能够提供充分的燃料。建盏最为重要的的原材料也只有水吉才有,那就是含铁量较高的黏土和釉矿,只有这种陶土才能够烧出精美的铁系结晶釉。就连立建阳武夷山的遇林亭窑,胎土的含铁量都要比建窑当地的要低很多。更别说,距离更远的其他窑口了。

经过多年累积的经验,工匠们发现将三种不同的有色黏土以适当的比例混合之后,制成坯子最适合建盏的烧制。这三种陶土都来自于建阳水吉,但是分布在不同的村子里,通常是后井村的猪肝色黏土,大理村的玫红色黏土,还有南山村的黄白色黏土。其实,这三种陶土在全国范围内都普遍存在。但是,建盏对陶土的要求非常严格,想要烧出宋代神韵的建盏,必须要在建阳以及水吉周边采集,人为是无法添加的。烧制建盏的胎土既然需要如此严格,那么采取陶土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几个采土点都位于海拔接近五百米的山上,这对于丘陵为主的水吉来说,已经是很高的位置了。

南山村位于建窑窑址东部,很多窑工会驾车去取土,南山的路崎岖不平,要走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找到烧制建盏所需要的黏土。南山所产的黏土,从外观上看是偏黄白色的,含硅量和含铝量都很高,这类黏土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在建盏中的配比一般不会很多,但却是建窑胎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南山的土之外,还需要两种胎土来配制建盏的胎土,分别是后井村和大梨村,不过这两种红土的成分却不尽相同,后井村的红土含铁量本身很高,这类高铁红土是建盏胎土的主要成分,占了七成以上。而大梨村的红土铁含量低,主要作用不是为了增加含铁量,而是为了增加建盏抗变形性和耐高温性。

建盏和天目盏的区别是什么?


建盏和天目盏的区别是什么?

建盏:用福建南平地区一带含铁量较高的红土为胎底,含铁量高的釉料为着色剂,经高温还原烧制而成的黑釉系茶碗。

天目:而天目釉系列茶碗,则氧化烧和还原烧并存,且含铁量也较低,从胎低能明显看出与建盏含铁量的区别。

一般建盏唇边露锈色,而天目盏唇边较圆润。

1)建盏: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着名的古窑之一,它的制品在宋代已负盛名。

建盏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施半釉,而器物唇边釉层较薄,呈褐红色,有的近似芒口。

因胎土含砂粒较多,故胎质较粗糙,露胎处手感亦较粗。

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

2)天目盏:早在宋代,留学中国浙江天目山一带的日本禅僧们,就把当时的黑釉系茶碗(其中也有来自建阳窑的建盏)当作宝贝带回国,他们把这类黑釉茶碗称为天目碗。

今天“天目”已成为黑釉类茶盏的国际通用名,日本和台湾有许多陶艺家,都有烧制天目釉茶碗,不仅釉色变化丰富,且胎质较细腻。

如今,在日本和台湾一般都通称“天目盏”,传世的建盏以日本最多,其中宋代的“曜变”、“油滴”等三只建盏已被定为日本国宝,是稀世之珍,极受重视。

建盏是天目釉系中的一个品种,也是最高端的品种,产自福建南平地区的黑釉茶碗,才能称之“建盏”,它与其它窑口所产的天目有着本质的区别,除了产地不同,胎和釉料也不同。

柴窑建盏有哪些特点


柴烧窑要耗费大量松柴,不是投入柴火就是好柴烧,也有可能是糟蹋林业资源。现今是艺术家们大展拳脚的好时机,有的人开始烧柴烧窑,追求宋代古法烧制。那么柴窑建盏有哪些特点呢?

如果柴烧建盏能够烧出青黑底色条达兔毫,就已经属于精品。它会伴随着大量生烧未达温品或者过温品,柴烧升温难度比较大,无效区域多。从釉色方面来看,柴窑里面温度差异比较大,不太好控制釉色,烧出深深浅浅的颜色,柴窑建盏精品是在各种矛盾中产生的,报废率较高。

水吉古窑遗址一共有几万平方米,堆积如山的废品残件就可以为证。而电窑相对可控,因此烧出的颜色更加稳定。从釉面落灰方面来看,柴烧建窑有釉面落灰的现象,松木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灰烬极低,直接窜入极小缝隙的匣钵里,在釉面和底部产生自然落灰的现象,和釉料里面的铁元素产生反应,融合成为自然的灰釉。再加上松木挥发的松脂滋润了坯体,烧出来的建站釉面温润含蓄、层次丰富,具有古拙质朴的韵味,这是电窑所达不到的。

电窑建盏的窑炉相对密闭性,可以精确控制还原程序,析出油滴并且顺利地降温,保留晶体。而柴窑相对开放式,要烧出乌金和油滴的概率极低。即使是现代新型的柴窑也极具难度,而元代的隔仓登窑和宋代的通天窑概率更低。

古为今用并不是把古代所有东西都拿过来,应该顺应时势去调整,使之符合现代审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柴窑的过程是非常煎熬的,它是一种修行,在合适的节点不断地投柴,确保火候到位。柴窑烧造的情况十分不稳定,比如,松柴的量、间隔时间、不同木柴热值、窑温升降、气压、湿度、空气进流量等细微变化都会影响到。

柴烧建盏的每个匣钵因为位置不同,因此感受到的氛围不同,还能够烧出龟裂纹、灰贝、芝麻斑等斑纹,各种色彩不同,不同肌理的兔毫、乌金、茶末,各种表现的油滴、柿红釉,一窑入色出窑万彩是溢美之词,实际上柴烧出黄兔毫釉面效果就已经非常不错了,窑工砸掉的远比你想象中多得多。

电窑建盏的特点


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现如今,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正是收藏瓷器的大好时机,建盏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收藏品种。电窑建盏和柴窑建盏,并不能说谁优谁劣,只能说二者各有千秋。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柴窑建盏,今天咱们就来着重聊一聊电窑建盏。

电窑,就是采用电力来加温并且运用微电子元件微调控制的窑炉,它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建盏的窑炉是特殊改造的,开一个或者多个投柴控制还原量的小口。你可千万别以为瓷体放入电窑之后,只需推上电闸就万事大吉了。越贵的窑炉,里面上下左右温差就越小。产自德国和日本的窑炉温度比较精确,但是价格高昂。建盏的烧制方法特殊,对窑炉的损伤比较大,往往是得不偿失。现如今,建盏界基本都是用硅碳棒窑炉,它具有可人力控制还原等优点。国内两千多家建盏企业,集中在闽北建阳一带。

影响建盏烧制的因素很多,绝不只是窑内温度的高低,还有供电系统的稳压、窑炉的密闭性能、硅碳棒热衰周期等等。为了错开用电高峰,为了烧出好的作品,电压的稳定显得格外重要。匠人用电窑烧制建盏的难度极大,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砸盏是他们的日常习惯,需要承受经济和思想上的双重压力。

建盏成品率的概念是相对的,从来就没有电窑建盏成品率高、柴窑电盏成品率低的说法。建盏成品率的高低,是根据你说设定的艺术价值来决定的。决定电窑建盏品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胎够不够铁、型够不够美等等。

电窑烧建盏,就像是一场体育竞技,每个选手都是公平的,在同一个条件下比拼。而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就像是在制作建盏的过程中添加了什么不该加的东西。但是蒙蔽他人也只是暂时的事情,一旦被裁判或者观众发现,后果是身败名裂。同样,建盏消费者慢慢就会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不会再信任这家建盏生产企业。包括那些有一点儿瓷器知识的商家,他们一心追求收益,极力推销蛊惑消费者,终有一天会损伤信誉。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只有多多了解与建盏相关的知识,才能尽量避免走收藏建盏的弯路。

解惑建窑之“神品”建盏必要条件


普通建盏与神品建盏的

关键区别

在于何处?

怎么观察仿曜变与

宋代曜变的差距?

开篇必须言明:普通兔毫、油滴、单色建盏,只要满足陶瓷的基本要求,做为品茶用具,已经“胜却人间无数”了!

但是,建盏制作技艺属“非遗”,其审美意趣古人已然订立框框,欲达“神品”级别,必然另有难以企及的高标准、严要求!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同样是美人,却各占美的要素;那么已经位列珍品的兔毫盏、鹧鸪斑,要达成哪些要素,才堪称“神品”呢?

一、兔毫盏

“盏色青黑、玉毫条达”只是基本要求。青黑条达者依然可能存在令兔毫盏视觉上丧失美感的因素。

如釉面色泽不匀、纹理不对称、底色与纹理色对比不强烈等,造成兔毫质感不好。

为此,笔者把对兔毫盏的审美意趣比作“工笔画”——条分缕析,对称工整,才是上等兔毫。

▼图例1:优质兔毫古瓷片

二、油滴盏

下图:闽地鹧鸪鸟

如图所示,闽地鹧鸪鸟,前腹部与翅膀的斑点清晰、圆润、排列整齐,斑点色彩与底色对比强烈,斑块大小与鸟的体量大小在视觉上和谐。

虽然古人没有留下详述鹧鸪斑盏的辞藻,但古人既然以此物给建盏冠名,就应该是以鹧鸪的视觉效果,匡囿建盏的审美效果。

即斑点清晰、圆润、排列整齐,斑点色彩与底色对比强烈,斑块大小与碗盏大小视觉和谐者,才是神品油滴。

▼图例:斑点圆度好,但太稀疏,底色不正

▼图例:底色、纹理杂乱

▼图例:盏色正,但斑点面玻化不足

▼图例:斑点圆度好,但斑纹排列不对称

▼图例:底色正,但斑点上紧下松

▼图例:斑点质感不好

▼图例:斑点太过细密

▼图例:优质鹧鸪斑古瓷片

诚然,您如果收藏有巴掌大一块高古油滴盏残片,不管金油滴、银油滴,也无论斑点大小,那都算是吉光片裘,珍贵得很!

但在宋后千年,以现代的控温技术,烧制一般的油滴盏真不算太难了!

今人烧造的油滴盏,要达到“奢侈品”级别,必须达成下列指标:

到目前为止,笔者还真很少看到完全达标的、无愧为“神品”称号的油滴盏;可我依然觉得条件不能放宽,只能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

三、金丝吊葫芦

能形成“金丝吊葫芦”纹理,烧造时窑炉氛围一定很好!

此品种中的精品,要求斑点稍大粒,分布均匀;兔毫明晰,盏色青黑泛蓝,纹理要有层次感。

▼图例:金丝吊葫芦较好一例

四、异毫盏

建盏纹理从圆油滴到长兔毫,之间的万千变化统归“异毫盏”类。但不是所有异毫盏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沿用古人“拟态”命名法,在万千变化中有两个重要节点的异毫盏有特殊意义:

A.蛇皮纹:盏内外壁斑纹如鱼鳞般层层叠加,斑点均匀、排列有序。蛇皮为建窑故乡人惯用名称。

▼图例:勉强类似“蛇皮纹”一例

B.苍蝇翅:盏内外壁斑纹不叠加,由大小不等的纵向网纹精密分割成有半透明感的蝉翼纹,几乎不漏底色。也为建窑故乡人惯用名称

▼图例:勉强类似“苍蝇翅”一例

建窑之“无上神品”,国内无传世之物,南宋皇城遗址出土过残件(如下图)

国内外目前还没有人烧出真正的曜变盏,常出现有斑核无虹彩或有虹彩没斑核的纹样。

▼图例14:国内仿有斑核无虹彩

日本陶艺师长江惣吉所仿的曜变盏有几分形似,但远没有古曜变盏之磅礴气势!

▼图例:长江惣吉仿曜变盏

宋代建盏有多少种类?


由于釉料配方的不同,窑内温度及气氛的变化等因素影响,建窑黑瓷釉面呈现多种纹理,笔者认为大致可分为乌金(绀黑)、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及杂色等类,此外,近年也发现少量描金装饰盏,内容有“寿山福海”、“福绿寿喜”等吉祥语和“岁寒三友”、兰花等花草树木,与武夷山遇林亭窑址生产的同类产品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宋代建盏有多少种类?

第一类:乌金釉。这是建窑黑瓷较典型的釉色。乌金釉有的表面乌黑如漆;有的则黑中泛青,即所谓的“青黑”;此外,也有的呈黑褐色或酱黑色;成熟时期的乌金釉釉层普遍较厚,“色黑而滋润”,上乘者亮可照人,表现出庄重素雅之美。

第二类:兔毫釉。“兔毫”一词在宋代文献中已频繁出现:如蔡襄的《茶录》中说:“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记载道:“兔毫盏,出瓯宁之水吉”等。兔毫是建窑最典型且产量最大的釉色品种,以致人们常常习惯以“兔毫盏”作为建盏的代名词。所谓“兔毫”,是指在黑色的底釉中透析出均匀细密的丝状条纹,形如兔子身上的毫毛。由于“窑变”等因素影响,兔毫形状既有长、短之分,粗、细之别,颜色还有金黄色、银白色等变化,俗称“金兔毫”、“银兔毫”等。文人墨客以大量的诗文赞颂它。黄庭坚的《信中远来相访且至今岁新茗》诗云:“松风转蟹眼,乳花明兔毛。”蔡襄在《试茶》中也赞道:“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雪冻作成花,云闲未垂缕。愿尔池中波,去作人间雨。”黄庭坚(1045-1105)在《满庭芳-茶》中赞道:“兔毫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杨万里(1127-1206)在《以六一泉煮双井茶》诗中也赞道:。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霜。”

第三类:油滴釉。“油滴”一词至迟在十四世纪末十五世纪初就出现在日本的文献中。成书于日本应永年间(1394—1427)的《禅林小歌》中载:胡兹盘以建盏居多,有油滴、曜变、……天目。“油滴”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尚未发现,此种称呼目前陶瓷界尚有较大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油滴”是宋代文献中所指的“鹧鸪斑”。所谓“油滴”,是指在乌黑的底釉上散布着无数具有金黄色或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斑点,故又有“金油滴”、“银油滴”之分。这种斑点多为圆形,大小不一,大者直径一般为三、四毫米,甚至达一厘米;小者仅一毫米,甚至细如针尖,形如沸腾的油滴散落而成,使人眼花缭乱。油滴是一种结晶釉,烧成难度较大,成品率低,传世或出土很少。在日本的文献记载中,“油滴”是仅次于“曜变”的名贵瓷品。在现代收藏界,“油滴”也是建盏中可遇而不可求的珍品。

第四类:曜变。“曜变”一词至迟在《禅林小歌》中才有记载。成书于十六世纪前期的《君台观左右帐记》中,把建盏珍品划分为若干等级,其中将“曜变”列为“建盏之至高无上的神品,为世界所无之物。”所谓“曜变”,就是在黑色的底釉上聚集着许多不规则的圆点,圆点呈黄色,其周围焕发出以蓝色为主的曜眼的彩虹般的光芒,故得名。曜斑广布于建盏的内壁,并随所视方向的移动而变化,垂直观察时呈蓝色,斜看时闪金光,仿佛置身于浩荡宇宙之中,周围是无数璀璨的繁星,令人心驰目眩。由于“曜变”烧成难度极大,故传世甚少,仅日本国收藏四件,其中三件被定为“国宝”级文物,一件被定为重要文物。

第五类:杂色釉。由于建窑黑釉器系“窑变”所致,故釉面纹理变化多端,除上述五大类釉面纹理之外,还有一些杂色釉,如柿红色、赤红色、酱釉(酱绿釉、酱黑釉、酱黄釉)等。有的文章中提到的“灰白釉”、“芝麻花”、“结晶冰花纹”、“龟裂纹”等杂色釉,笔者认为都是火候不够高的次品(生烧或半生烧品)。建窑黑釉器必须在1200℃多度的高温中方能烧成正品。此外,“铁锈斑”纹的定名问题还有待陶瓷界进一步研究、确定。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宋代建盏有多少种类”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建窑建盏”和“建阳建盏”有什么不同?》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建窑建盏”和“建阳建盏”有什么不同?》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建窑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