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古代黑花瓷器 > 导航 >

何为铁锈花?

何为铁锈花?

古代黑花瓷器 剔花瓷器鉴别 剔刻花瓷器鉴别

2021-01-18

古代黑花瓷器。

它是以氧化铁或铁量较高的矿物——乌金土作为绘料在釉下绘成纹样经高温烧成呈现黑色或褐色,磁州窑用当地生产的‘斑化石’作绘料,因制品纹样呈现暗红色象铁锈绘成,故称铁锈花。

铁锈花在宋代已经发展成为当时民间陶瓷的主要装饰方法之一,它是以磁州窑产品为代表。以白地黑花为最著名。其特点是运用中国写意画的手法,装饰性的章法布置在淳朴、挺拔,气魄轩昂的造形上。构图洗练,组织严谨,形象生动,笔法潇洒,粗细疏密处理恰当,黑白对比强烈,形成了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

铁锈花有白地黑花、黄地黑花、绿釉铁锈花、黑釉铁锈花 等。

精选阅读

何为“官窑”?何为“民窑”?


官窑起自唐,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自唐代至元代,官窑多有贡器,少有官厂。采取的形式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千中选十、百中选一”,进贡给统治阶级。这种瓷器就叫做贡瓷和官窑。那时,唐代在产瓷区设有司务,如唐景隆初(公元707--709年),褚绥为新平(景德镇)司务,奉诏监烧献陵祭器。宋代设监,如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983年),泒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赿州窑务。到了元代则设局,以提领监陶,后改为本设总管。他们烧出的“景德年制”,“枢府”等款式的瓷器,分别称为“景德窑”,“枢府窑”等。

明代采取“官办民窑”的形式,开始有官厂,专烧进贡的瓷器。 如在景德镇设御器厂,特派厂官,经费出自地方,编役人夫,设窑达五十几座,专门烧造御器即贡器。清代与明代不同,采取的是“官搭民烧”的折中形式。其产品分“钦限”和“部限”两类,前者是专给皇帝用的,后者是给朝廷和外交礼宾用的。

民窑是对官窑而言。广义地讲,凡属非官府经营的,进行商品性生产的瓷器及其产品,都是民窑。

  民窑的历史远比官窑早得多,陶瓷器均产生于民间中,到了唐代,瓷器成了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远销印度、埃及、和波斯等地。据考证,在这些地区都发掘有唐三彩,赿窑青瓷和邢窑白瓷等。民窑于此已有较大的发展,并带有商品生产的性质。

唐代以后,各地民窑辈出,竞相媲美,往往有供不应求之势。其中著名 的,宋代有钧窑、汝窑、定窑。章一生的哥窑“纹片瓷”以及章生二的弟窑(龙泉青瓷)等。

宋元时,民窑发展较快,仅景德镇的民窑就增加到三百座之多。此时的民窑完全属于商品生产的性质,民窑在产量上所占的比重比官窑大得多,在质量上也有一定的 发展。到了清代,民窑占了三压倒优势,官窑瓷器也为民窑所出。

什么是窑变花釉?


钧釉 钧釉是窑变釉的杰出代表,创烧于宋代的钧窑。其特点是在通体天蓝色中,闪烁着红色或紫色的斑块。据分析,这是由于在连续的玻璃相介质中悬浮着无数圆球状的小颗粒;这些小颗粒能散射短波光,使釉面里现美丽的蓝色乳光;又由于釉料中还原铜的呈色作用,而现出红紫色,与天兰色互相掩映,好似—片彩霞。诗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的词句来赞美它的变化万千,绚丽多姿的色彩。此外,钧釉的釉汁很厚,釉泡较大,釉中有所谓“蚯蚓走泥纹”的曲折线,釉面开片大小不一。经测定,钧釉是在1260——1270摄氏度的高温下用还原气氛烧成。

陶瓷工艺:划花


划花--瓷器的一种装饰技法。用尖状工具在瓷坯上划出线条装饰花纹,故名。宋代盛行,花卉、禽鸟、人物、龙凤各种图案俱有。

古朴奔放的剔花瓷器


金 黑釉剔花罐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藏

剔花是我国古陶瓷装饰中最常用的技法之一。剔花瓷器,图案气象浑穆,线条遒劲有力,给人以古朴奔放之美感。 剔花,即在半干的坯体上,使用竹木或骨石等制成的刀具,按事先设计的图案,以一定的深度剔去纹饰以外的坯层的一种装饰拉法。用这种方法作出的图案,具有很强的浮雕感。有时花叶上再用划花的方法划出花蕊叶筋,纹饰更显形象逼真,由于剔去的地子通常呈黄褐色,与黑色的釉子或白色的化妆土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这就使主题纹饰被更强烈地烘托出来。

剔花瓷器最早见于宋代,当源于漆器生产中的雕漆。雕漆又称剔红,漆器的各种装饰技法,直接影响着陶瓷的装饰艺术。汉代以来,陶瓷仿漆之风盛行。如汉彩绘陶和釉陶,从画法到釉色,均借鉴于同时代的漆器。在河南南部战国墓中出土的陶器,器表面往往裸有黑漆,使表面有一层黑亮的光泽,显然是摹拟漆器而随葬于内的。唐代及北宋前期,雕漆广泛流行,瓷器生产也空前繁荣,雕漆的艺术风格对瓷器难免产生某些影响。 唐代雕漆风格古朴,宋代则刀法娴熟,色彩多变。陶瓷剔花与雕漆是异质同工。 北宋以前,漆器生产集中在北方,故陶瓷剔花工艺是由北方诸窑受雕漆剔红、剔彩工艺的影响而发明的,品种有白釉剔花、黑釉剔花、酱釉剔花等。北宋的河南修武当阳峪窑,鹤壁集窑、登峰曲河窑、河北的磁州窑、山西的介休窑等均生产剔花瓷。不过,由于各地原料有差异,所以风格不尽相同。 例如磁州窑以生产白釉剔花最盛,即在施白色化妆土的半干坯上剔刻花纹,再罩以透明釉,白色的化妆土与黄褐色的地子相得益彰,图案被巧妙地衬托出来。磁州窑的剔花图案多为山水花鸟等,民间风味较浓。当阳峪窑也生产白釉剔花,但风格与磁州窑不同,它有一种特殊装饰,即在瓶罐一类器物上除主题纹饰外,剔刻几何图案作辅助纹饰。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宋当阳峪窑剔花罐,罐身以剔缠枝牡丹为主要纹饰,花蕊与叶筋以划花技法作出,茎蔓缠绕,花叶连绵,线条流畅优雅。怒放的牡丹花朵,姿容娇烧,婀娜俊俏,在剔出的黑褐色地子映衬下,显得十分雅洁优美。瓶身下部剔出一周缠枝花叶纹,以一道回纹将其与主题纹饰隔开。整个纹饰布局主次分明。这种白釉剔花的技法,也受到少数民族的喜爱,辽金陶瓷不乏精美之作。

黑釉剔花小口瓶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历代艺术馆里就陈列着辽代白釉剔花罐。山西诸窑以生产黑釉剔花取胜,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山西天镇金墓出土的黑釉剔花小口瓶,瓶身在黑色釉地上剔刻两层纹饰,肩部剔菊瓣纹一周,腹上用剔、刻两种技法作出花草坟、卷叶纹四组。该瓶造型浑厚,釉黑如漆,光亮如新,线条圆滑,转折自然,充分显示出陶匠娴熟的剔刻技法,具有浓厚的山西地方风味。

从雕漆移到陶瓷上的剔花工艺,经过工匠们的改进,成为很有特色的装饰技法。至今,我国许多地方瓷窑仍在生产剔花产品。剔花瓷器以其纯朴的艺术风格,浓厚的乡土气息,受到了国内外人民的喜爱,成为我国陶瓷文化中一支奇葩。

陶瓷工艺:刻花


刻花--瓷器的一种装饰技法。用刀具在瓷坯上刻出装饰花纹,故名。其特点是用力较大,线条较划花深而宽。宋代盛行,以北方耀州窑刻花器物最为着名。

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碗


苏富比香港将于4月8日举办“艺海观涛:坂本五郎珍藏中国艺术-定窑”专拍。

艾佛瑞.克拉克夫人收藏(编号760)(1949年或1971年以前)

伦敦苏富比1971年3月2日,编号135(£ 49,000,该场拍卖最高成交价)

淳朴犹馀慕古风

白瓷细密防渗,莹亮柔润,清丽可爱,逸雅高风,至今仍乃餐桌皿器佳选。定窰瓷器自古属中国名瓷之列,宋时已一枝独秀,古谓以之盛载食物汤药尤佳,昔时已多有彷製。定窰正品大多精製妙造,纹饰悦目,然此大盌胎质细腻,器形端庄丰盈,划花独特生动、爽快写意,出类拔萃,可谓冠绝同侪,举世无偶。

定瓷向为宫廷所珍。据典,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吴越贡宋「金装定器」,记录上奉金属镶口定窰瓷器二千之事。宋太宗妃元德李后,太平兴国二年(977)卒,咸平三年(1000)迁葬永熙陵侧,墓中出土不少定窑瓷器。两岸故宫存清宫旧藏定瓷甚多,数器更镌有乾隆帝(1736-95年间在位)诗文。早期定瓷,尤其是唐、五代,不少刻有「官」或「新官」字样,但也见有宋例。而河北曲阳定窰遗址出土宋金瓷片,则有刻「东宫」、官府「尚药局」及「尚食局」之例。

定窑遗址,位于河北曲阳县近保定市涧磁村、北镇村、野北村、东西燕川村一带,然河北西南井陉县也有出土相类质优瓷例。

定窑白瓷细腻淳朴,宫廷选为官用瓷器之一,按理乃意料中事。然有宋一朝,烧瓷供御之窰场并非受朝廷严密监管,且并不为御专属,是以可烧製民用瓷器。绝大部分之定窰瓷器,虽则美观,实乃大规模生产的品物。艺匠精心安排,相同的器形、相同的纹饰,重覆烧製,千篇一律。此类盌盘划花草率,时淹没于失透乳白釉中,且过于泛散,欠独特之处,没有因材施艺,甚为模印棱线遮蔽,未尽其美。

此盌却是少数尽得独妙匠心之品,与上列庸例大相迳庭。其塑形饰纹,无不精緻工巧,刻划葩华千姿百妍,灵动生趣,造型纹样相得益彰。

器作八瓣,端庄大雅,器身随沿起伏明显,说是花式,却较似丰硕果实之形,犹如半瓜丰腴。塑形修坯尤为细腻,棱线外凹内凸,内壁加施浆釉以显凸棱。下沿斜削爽快,盌底敛收,更形均称,突显其流丽丰盈,诚神来之笔。

如此八棱盌甚罕,内壁多光素无纹。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四例,其中一器稍大(25公分),

另外三器尺寸相若或略小 (20.5 公分 22.5 公分及 22.9 公分),有矮圈足,仅盌心划莲纹及内壁饰凸棱,现展于《定州花瓷:院藏定窰系白瓷特展》,台北,2014年,编号II-80、81及82。

大维德爵士旧藏也有一例(21.6 公分),现存伦敦大英博物馆,图见 Margaret Medley,《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Ting and Allied Wares》,大卫德基金会,伦敦,1980年,图版VI,编号42。

金代纪年乾祐十七年(1177)之墓出土一器,略小(18.4 公分),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刊于《首都博物馆藏瓷选》,北京,1991年,图版48。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花式盌,尺寸更小(10.6 公分),或曾磨口,虽谓之洗,但整体与本品相近,器心饰一折枝莲,内壁缀凸棱,器外无纹,底刻「聚秀」二字,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两宋瓷器(上)》,北京,1996年,图版82。

本品刻划牡丹盛放,伴以掌状叶片,生动逼真。此折枝牡丹纹饰罕见于定瓷,稀例可参考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小盘二件,或称作洗,其器心划纹样类同,底皆镌乾隆帝御製诗,收录于《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2012年,编号5及6。

定瓷饰莲纹相对较普遍,但多甚草率,虽多配以茨菰叶,仍常与萱草溷淆。然本品莲纹灵巧写实,莲叶捲边姿态各异,气韵与别不同。如此细划莲纹之例,仅止数器,然皆为精品,如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划莲六瓣葵式盘,现正展于《定州花瓷》,前述出处,编号II-39。故宫收藏瓷片甚丰,包括有河北曲阳县涧磁村及燕川村收集所得,其中有一宋朝残盌,与此类近,可资比对,见《故宫博物院藏中国古代窰址标本》,卷2:河北卷,北京,2006年,图版169上。

宋人叶寘《坦斋笔衡》云「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窰器」,学者时引用之,认为宫廷因定瓷涩口不施釉,是以弃定取汝。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蔡玫芬于1996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研讨会上,提出于瓷品上添加金属边稜乃当时宫廷贵冑品好,涩口正好可避免金稜滑脱之虞,因此「有芒」并非为了採用覆烧技术才衍生的瑕疵。「稜釦习尚如此风行,然定窰瓷在北宋中期之前尚未行覆烧技术;是以金稜非因掩饰芒口而产生,相反的,芒口可能因稜釦习尚而生」。负责饰品、隶属工部的「文思院」,以及承办内宫品物之「后苑造作所」,下皆设有「稜作」,专门加缀金银稜釦。蔡氏因此指「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之句,或并不反映宋廷对有芒定瓷之嫌厌,反之可能因定瓷巧饰稜釦,用于特定御典有欠妥适。此盌釉面柔润,色呈牙白悦目,聚处若泪痕而色略深,久历千年风霜,朴淳如昔。可与之媲美者寥寥可数,私人藏例更是绝无仅有。早于1949年,此盌已属着名收藏家艾弗瑞‧克拉克伉俪雅蓄,见于多个重要展览。自1971年出现于伦敦苏富比后,未曾公开展览,芳踪杳沉,如今复见尤为难得。

艾弗瑞.克拉克(Alfred Clark,1873-1950,图四)与夫人(Ivy Clark,1890或91-1976),二十年代始蒐集珍藏,对伦敦东方陶瓷学会贡献良多,积极助筹展览。早于1933及次年,Edgar Bluett 于艺术杂志《Apollo》先后为夫妇两收藏撰文二篇。夫妻二人虽惠赠少量藏品予大英博物馆,绝大部分后经苏富比分批转售。大卫德爵士夫人在1992年的一个访问中,当被问及其夫生前最仰慕的收藏时,她想应该是克拉克(见《Orientations》,卷23,第4期,1992年)。克拉克伉俪品味高致,所藏宋瓷超群绝伦,1960年曾慷慨借出二十八件宋朝佳器,展于伦敦东方陶瓷学会重要展览《The Arts of the Sung Dynasty》,当中包括北宋汝窰天青釉葵花洗,该器后以高价售于香港苏富比2012年4月4日,编号101,至今仍是宋代瓷器世界拍卖纪录。

陶瓷纹饰——“百花不落地”


“百花不落地”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景德镇流行的一种粉彩瓷器品类,以各类花卉为装饰题材,又称“万花锦”、“万花堆”、“万花献瑞图”等。清代乾隆时期是清代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景德镇御窑厂荟萃了一代名师巧匠,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百花不露地”的装饰风格就在这个盛世间应运而生,专供皇室使用。这种纹饰多在器物主体中心部位绘制牡丹等大朵花卉,在其周围加绘菊花、茶花、月季、荷花、桃花等各种小花朵,且在空余部位佐以精细辅纹,使画面满密,器不露地,寓意“百花呈瑞,盛世升平”。

其绘制过程是:先用生料在素瓷面上勾勒名花异卉,然后绘画少量枝蔓串连起来。给花卉填色之前,先用锅灰打底,再填色,再洗染大花头明暗,小花头则用粉彩平涂之。最后,在空白处填地色,常填黑、黄、红、蓝、绿等色地,以衬托花卉纹样,并以黑白两色最常见,白为艳,黑为贵。据《乾隆内务府纪事》中记载,这种图案的器物为寻常赏花时所用,有“万花献瑞”之吉意。当时曾明文规定:“年节用‘三阳开泰’,上元节用‘五谷丰登’,端午节用‘艾叶灵符’,七夕用‘鹊桥仙渡’,祝寿用‘万寿无疆’……寻常赏花用‘万花献瑞’俱按时令烧造。”不同纹饰有不同的使用场合,可见当时人们心中对于纹饰的态度并不仅仅存在于美的关照,还有寓意。纵观整个陶瓷发展史,可以看到自清以来,陶瓷的装饰风格由简入繁,开始极尽能工巧事,陶瓷工匠都以技艺展露为尚,一件瓷器上往往可见多种装饰工艺并存,《中国陶瓷史》在给予其工艺以肯定之余并不认为其有更多的艺术价值,认为清代陶瓷是艺术审美的式微。而皇室显贵在清代康、乾、雍时期为显示国力富强,极尽奢华之事,烧制瓷器也是百件中拣其一二,其余砸碎埋入土中,制一件瓷器往往需耗费百金。在这样的背景下,“百花不落地”的出现是历史必然,其工艺之精细、画面之细腻、色泽之艳丽,可一窥制作中所耗费的人力与财力。这种纹饰除用作传统瓷瓶上的装饰之外,还出现在瓷板画上、九子拼盘、瓷如意上等等,繁缛华美。有些还结合镂雕工艺,制成“百花不落地”转心瓶,层次丰富。如这一件清代粉彩万花转心瓶,不仅以镂雕与彩绘结合,还以青花与粉彩釉上釉下相互逗趣,最后加饰描金,工艺极尽复杂,稍有一丝不慎,就会毁坏整体画面。在整个中国陶瓷史的转折时期,作为陶瓷历史中的再一次巅峰,清代乾隆时期以其工艺的强大在世界上宣示了其陶瓷界的霸主地位,然后一蹶不振,带着日渐低俗的品位逐渐跌落神坛。嘉庆时期陶瓷艺术基本已无可圈可点之物,唯“百花不落地”瓷在此时反而以趋于舒朗简约的形式更胜于乾隆时期的堆砌繁缛。至民国,仍有仿古之物,但好比一个是天上仙姝,一个是粗鄙侍女,除形式上继承之外,其笔法、色泽不可同日而语。这一时期常见在万花之上作开光,再在开光内以粉彩绘制花鸟、山水等小景的装饰现象。随着20世纪50、60年代景德镇各大瓷厂的繁盛,景德镇陶瓷艺术迎来了新时代的春天,“百花不落地”瓷也重新大量烧造,这一时期的瓷器可见乾隆时之风采,甚至更加华丽,常见以金地做底色,碧丽堂皇。 南京市博物馆的龙蟠虎踞厅,常年展出一套精致的粉彩万花瓷器,包含了盘、碗、盖碗、勺、茶壶、茶杯等等,瓷器上的团以赤金点缀,整体色彩明艳又不失雅致。这套瓷器的身世显赫,它们来自民国时期南京总统府,是蒋介石的御用瓷器。1946年,蒋介石为纪念抗战胜利,欲从景德镇烧制一批瓷器,作为国礼送给盟国元首。于是找到当时江西省立陶瓷科职业学院校长汪璠,提出国礼的设想,并嘱咐要仿造清代乾隆时期风格,瓷质力求细薄,色调务必高雅。待王璠赶回景德镇后,立即召集陶瓷名家商议,经反复讨论和商榷,制定出了设计图样。在这批国府定制瓷中,负责餐具设计的是有“现代国瓷创始人”之称的彭友贤先生,他在当时是著名的瓷器设计大师,抗战胜利后在景德镇创办了中国瓷厂,一心致力于瓷器业的改良。在接到这个重大任务之后,彭友贤在造型上除保留传统盘、盖碗、茶壶等之外,考虑到是赠送与友好国家,要符合当地的饮食习惯,还融入了西式的咖啡壶和咖啡杯,一应俱全,可谓是“中西合璧”。在装饰上继承了传统的万花风格,但在色调处理上力求雅致清丽,使其虽华丽鲜艳,却不失格高雅调。一经送往民国政府审核,便得到好评,就一直保留在总统府内,作为总统府宴客时的主要餐具。

随着20世纪80年代“现代陶艺”思想的传入,中国传统的陶瓷制造观念受到冲击,当代陶瓷艺术家们挣脱了束缚的枷锁,可以追求属于自己的陶瓷艺术的自由王国。一时间,传统的陶瓷工艺、技术受到了质疑和鄙夷,认为其“俗”而“劣”,创作理念要远超于工艺的价值。从很大程度上,中国的陶瓷艺术进入了一个真正自由的创作空间,在创作过程中表达艺术家个人的思想和情感赋予了中国陶瓷艺术更广阔的道路,陶瓷艺术的范畴更为宽广,陶瓷艺术品的艺术价值更受肯定。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过于“重道轻技”会使得一些优秀的传统陶瓷工艺失去继承的动力,从而濒临消失,这是一大哀婉之事。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类似于“百花不落地”、“扎道粉彩”等等重工陶瓷品类逐渐沦为边缘艺术,陶瓷艺术家不屑于以其作为创作手段,唯有一些做仿古瓷的商家会有所保留。因而,在市面上几乎看不到太多的万花瓷,即使有,也是或粗劣或精致的仿古样式。 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说“工艺文化有可能是被丢掉的正统文化,原因是离开了工艺就没有我们的生活。可以说只有工艺之存我们才能生活……文化首先必须是生活文化。”近年来,受日本民艺思想的影响,中国开始逐渐重视起传统的、民族的文脉,对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被忽视的“工艺”产生了保护的欲望。时代的审美有所差异,如何适应当下,是传统工艺进入时下生活中最需要思考的问题,创新不可避免,而创新归根结底要归入传统,创新的更高意义,应该是使传统有新生的活力,得以推进和延续。在一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呼声之中,中国当代的设计思想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符号,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百花不落地”这种陶瓷工艺也有了新生的方向。现代艺术是古代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而不是它的隔绝。继承的选择性应该是立足于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基础之上的。也许设计师们应该认识到,人们渴望有民族自信力并且崇尚传统,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住在古董店里。

定州花瓷瓯 颜色天下白


定窑的兴盛

定窑,位在中国古代定州区域所产的瓷器,其白瓷作品为宋代以来所推尊。考古发现其最主要的窑区在今河北省曲阳县境,窑场绵延密布,产量丰富。唐代开始兴作,十世纪晚唐、五代时成为中国北方名窑,产品广受中原、江南、辽国贵族所喜爱。及至宋、金时期,定窑窑业技术精进,如以煤为燃料、以覆烧技法改善质量、以划花与印花装饰器表,均成就定窑的特殊性。不但为贡入北宋、金朝的内廷用品,也突破边境藩篱,广见于大辽与南宋的墓葬中,故享有「天下第一」的赞誉。

唐末~五代定窑绳纹盖罐

北宋苏东坡曾咏叹「定州花瓷琢红玉」,金人刘祁亦记载「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句,足见有花纹的定窑白瓷,风靡当时代。白色胎土上或以刀刻划花纹、或以模子笵印花纹,罩上透明釉后,纹线间积釉色深,呈现清晰的图案,为牙白素净的瓷面增添无限的华美。这样含蓄温雅、变化万千的美感,是赏鉴家们心目中的白瓷典范,遂也为宋代以来各地官民窑场竞相袭仿。台北故宫的收藏里,定窑类型的瓷器近八百件,多数具有花纹,无论划花流畅如画、印花繁丽如织绣,均能见到宋人纹样设计的多样趣味。

北宋定窑龙口执壶 十世纪

六世纪后期,中国北方有意识的研发白色陶瓷。至隋唐,以邢窑为中心,烧造白瓷的窑场遍布北方河北、河南等地,产量丰富,「无分贵贱通用之」。河北定州曲阳县的定窑也在唐代中叶以后逐渐兴盛。 早期白瓷,色泽变化大,素净中有作浮雕表现者,造型颇见金属器的影响。定窑瓷器刻有「官」、「新官」款者,似与供用朝廷相关;而文献、碑记都显示,中唐与五代时期定窑设有窑务官,监管瓷窑烧造或征收税务。

五代定窑「官」款花式盏托

定窑的发展

北宋中期,社会安定,产业勃兴,繁荣的城市有着优质生活的需求。就瓷器言,烧造普及,名窑迭兴。定窑领先采用支圈覆烧法增加质量,用划花、印花技法增添花纹,均使瓷器大量产烧并维持一定的质量,能供应国内外广大的市场。

覆烧定窑碗盘日用器的形制甚为规律,口缘多无釉,是所谓「芒口」,方便安装金属稜釦以增添瓷器光彩。芒口因覆烧而产生,定窑碗盘倒扣在环形支圈上,每个支圈层层相叠,则外表看似一个筒形匣钵,内层却是多个不相碰触的同形式碗盘。因此一方面节省窑内空间可大量烧造,一方面口部支撑有利于细薄广口小足器不易变形;是瓷窑装烧技法的发明,一时随从者众,远至江西、福建窑场亦皆有袭仿者。

划花定窑十一世纪中叶前后,定窑的窑工开始以划花装饰瓷器,宽刃的雕刀作斜刀与回锋变化,快速的呈现画笔提捺勾描般的线条;又善于利用梳箆般的多岔工具,在主纹饰间划出平行流畅的复数线条,增加花叶的丰满,或水波的流动。

北宋~金划花水塘双凫碗 十二~十三世纪

划花花纹,最常见的是一枝莲花或萱花,穿绕器面,花叶疏朗跌宕、优雅自生。其他如水塘鹅雁、游鱼,快速却柔和的线条,勾划对大自然的讴歌;面如小牛的螭纹和昂首跨步的行龙,都神采奕奕、活泼灵动。

定窑划花萱花笠式盏 十二~十三世纪

北宋定窑 莲瓣划花莲荷螭纹盘 十一世纪~十二世纪初

金定窑划花龙纹大盘十二~十三世纪

印花定窑北宋晚期,定窑工匠以蘑菇样的模子同时整饬造型并笵印花纹,而多件模子具有年代刻款,显示印花技法在金代更为盛行,可大量重复制作同形同纹的作品,供应广泛的市场需求。

北宋~金定窑印花孔雀牡丹盘 十二~十三世纪

金定窑 印花牡丹百褶盘 十三世纪

北宋~金定窑 印花婴戏图折沿盘 十二~十三世纪

工整的印模,与金银器型模相似,常制作规律的分格与菊瓣曲褶的壁面,布置飞鸟舞过繁花、水禽荡漾于细密水波间,而螭纹矫健、祥云密布、花叶伸展,密无缝隙,均见刻模者构图设计的独到处。

金定窑印花犀牛望月碟 十二~十三世纪

定窑型瓷器与影响

北宋中期之后,北方白瓷窑场遍布,如井陉、磁州、霍州、巩县、介修以及文献所载的宿州、泗州等地,多袭仿定窑划花、印花、覆烧作品。南方地区,传载「南定」之名,如考古所见之景德镇、吉州、宣州、南丰、光泽、邵武都相当程度的刻意追仿定窑。明代文房以定窑为贵,仿定作品充斥,至如官方御窑,如永乐、乾隆时期的白瓷,也都明显呈现以定窑为典范的迹象。

南宋景德镇窑系印花石榴梅月碗 十二 十三世纪

十八世纪 明末清初包袱式壶

元霍州窑印花旋纹花卉钵 十三 十四世纪

中国陶瓷传统器形——花口瓶


西夏白瓷花口瓶 内蒙古博物馆

细颈微撇,圆腹,撇足,因瓶口有如开放的花瓣,故名。宋代景德镇、磁州窑、耀州窑均有烧造,明清亦仿制。

元青花梅瓶借花赞高士


2009年3月,首都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青花的记忆”的元代青花瓷展览,共展出来自国内外25家博物馆的73 件顶级珍品。在这次被誉为“元青花盛宴”的展览中,第一件展品就是武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四爱”之名有讲究

武汉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器型豪放,胎体厚重,青料浓郁,所绘图案构图严谨,题材独特,笔法工整,是元青花艺术中的集大成者,在我国青花瓷系列中显得弥足珍贵。

这件“四爱图”梅瓶为元末时期景德镇窑烧造,高37.6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13厘米。小口外侈,短颈,丰肩,平足。通体绘青花纹饰,分三组,肩部饰凤穿牡丹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四个菱形开光,故事取材高雅,分别绘有中国古代四位高士闲情逸致、恬静自然的场景。

“四爱”之名颇有讲究,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喜爱兰花,兰花为传统寓言纹饰,古人以幽谷兰花喻隐逸之君子;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酷爱莲花,莲花纹饰象征身居高位,廉洁奉公,而且莲与廉同音,意蕴“一品清廉”之意;人称“梅妻鹤子”的北宋著名诗人林和靖一生未婚,痴爱梅花的高雅和白鹤的飘逸;东晋诗人陶渊明深爱菊花的傲霜品性,淡泊名利,向往美好的田园生活。

该青花瓷纹饰中陪衬的景物结合主题,四组画面情景交融,造型秀美,线条流畅,色泽浓艳,为了解元代青花瓷制造工艺及人物图案纹饰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这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传世珍品,上世纪八十年代购自民间,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为国宝级文物,代表了我国青花工艺在元代已达到相当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