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钧瓷器 > 导航 >

钧瓷的这些杯型你都见过吗?

钧瓷的这些杯型你都见过吗?

古代钧瓷器 古代虎纹瓷器耳杯 通过器型鉴别瓷器

2020-04-16

古代钧瓷器。

茶杯的名字通常都跟它们的形有关,釉、纹饰、工艺也决定一部分,但今天要说的是钧瓷品茗杯的名字是跟它们的形相联系的。

茶杯,是用来盛茶水的用具,水从茶壶而来,倒进茶杯,之后给客人品尝茶水。这个对于我们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但是往往是我们每天接触的,反而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作为茶杯来说,有大小不一,有形状不同,颜色各异,有材料不同等,乃至每个杯子的名字都不同。今天小编从杯子的杯型带大家了解它们的名称。

1.压手杯

杯的一种样式。口平坦而外撇,腹壁近于竖直,自下腹壁内收,圈足。握于手中时,微微外撇的口沿正好压合于手缘,体积大小适中,分量轻重适度,稳贴于手,故称“压手杯”。

3.撇口杯

口略往外撇,腹微敛,滚圆圈足。这个形状也是最常用和最常见,茶汤入口的圆润度高于上一个,但比较真实和正常,聚香和聚味的程度也高于上一个。

4.折腰杯

是用于屈身事人的典故,出自于《晋书·陶潜传》。从此以后,“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有骨气的代称。折腰杯高度大小适中,聚香,聚味,也贴合手部曲线。

5.斗笠杯

斗笠,一种古老的挡雨遮阳的器具,至今在山村水乡仍随处可见。斗笠造型如蓑翁之斗笠,口部大,底足小,取其怡然自得之美,线条简洁优雅,烧成难度高,于简洁中见大智,尤显珍贵。取杯品茶,若姜尚之于渭水,于山水间心怀天下,于平凡中窥大智之道。

6.六方杯

形状大小适中,杯型耐看,六方形,造型挺拔,线面清爽,棱角分明,施以汝窑。六棱流直而上翘,方中带曲。

7.圆融杯

肚子略外鼓,口径略内收,但也比较真实和正常,但其聚香和聚味的效果明显更好一些,综合口感是最好的。

8.方斗杯

流行于明代嘉靖时期的一种杯型,因形似方斗而得名。古时制作方形器,不似圆器那样能利用陶车的旋转,直接拉坯而成,其工艺比较特殊,需要将坯泥制成片状黏接而成。由于工艺复杂,技术局限,嘉靖时期方斗杯多不规整。清康熙时期,出现一种提梁式方斗杯。杯内有一横梁,将两侧内壁连接起来,由于加强了方斗杯在烧制过程中的强度,使器形十分规整。

9.鸡心杯

造型为敞口,口以下内收,瘦底,圈足。因杯心下凹呈深圆涡状,底心凸起鸡心形,故名。系明代产品,永乐时景德镇窑烧制有青花鸡心杯和白釉鸡心杯两种,现均有传世品。

11.鸡缸杯

敞口、浅腹、卧足。杯上以斗彩绘花雌、雄鸡及雏鸟,间以山石、兰草、牡丹、故名鸡缸杯。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曾名噪一时,清代各朝都有仿造,尤以康熙、雍正时所仿最佳,几可乱真。

12.爵杯

仿青铜器造型,口沿外撇,圆腹略深,前尖后翅,下承三高足,口沿两侧有对称的立柱,一旁有耳。明、清两代均有烧造,有青花、白釉、蓝釉及粉彩等品种。

13.罗汉杯

创作灵感来源于传统罗汉缸,以佛教十八罗汉为主题,采用纯手工制作,使之既具有细腻、柔和的效果。因而是集观赏、收藏与实用为一体的艺术珍品。

14.卧足杯

卧足杯是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杯式,因杯底无圈足,呈内凹的卧足而得名。有白釉、青花、五彩、粉彩、墨彩等品种。

15.铃铛杯

也称仰钟杯、金钟杯、磐式杯,流行于明清时期。杯口外撇,深腹,圈足,倒置似铃铛,由此而得名,明成化、嘉靖、万历时期有白釉、斗彩、青花等品种,发展到了清康熙、雍正时,则有青花、五彩等。

16.马蹄杯

流行于明清。敞口,斜削腹,内凹底小平底,官窑器底大多有年款,形状倒置斯马蹄。明代以回青、洒蓝、孔雀蓝、白釉等品种为常见,清代雍正年间较为流行,以腹部饰四团花者为常见。

17.高足杯

因杯身之下有高足,故名。口微撇,近底处丰满,下承高足,高足有竹节形,圆柱形、四方形等。明、清两代均有烧造。

以上钧瓷杯由茗钧堂【白胜利】大师制作!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开了花的陶瓷你见过吗?


Zemer Peled出生在以色列北部的一个城市。她大学主修艺术与设计的课程,在近几年她的作品在很多国家的博物馆和画廊展出。ZemerPeled使用成千上万的陶瓷碎片,构造了这个像美丽的盛开的花朵般的雕塑。复杂的作品结合了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图案,最明显的是用于日本传统陶器的艳蓝色。

ZemerPeled根据它们的长度,颜色和形状来安排碎片。长条碎片被作为花蕊点缀在中心。为了构建这些华丽的作品,ZemerPeled使用板坯辊来创建粘土片。然后她用锤子将它们打碎成小块。这些碎片被分类后拼贴在她的雕塑中。ZemerPeled的陶瓷突出花的优雅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有机结构。但与此同时,单独的碎片有锋利尖锐的边缘,与柔和彩色的花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ZemerPeled的作品展现着自然世界的美丽与残忍,她的雕塑语言就是由她周围的环境和景观组成的,在她的作品中自然与记忆的主题总是那么吸引人。

陶瓷收藏这些误区你有吗


在近三十年间,中国的收藏热持续升温,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8000多万收藏大军。其中瓷器收藏占到30%以上,比例之高令人惊讶。在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以约2.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而在2010年伦敦一家拍卖行拍卖中,“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以5160万英镑(约5.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再次刷新中国最贵艺术品纪录。这极大地鼓舞了国内收藏爱好者对陶瓷收藏的热情,一些业内人士也分析,继中国书画之后,下一个价格疯涨的板块将是古代瓷器。

为什么陶瓷收藏会如此之热?这还要从陶瓷的历史渊源说起。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陶”与“瓷”不分家。中国文字中“瓷”字上边是一个“次”,下边是一个“瓦”,瓦即中国古代陶器的总称,所以“瓷”离不开“陶”。

早期对于陶瓷并无文字记载,经过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山东龙山文化中,白陶、黑陶已经开始用瓷土作胎。到了商周时期,甲骨文的出现,开始有了对陶器的明确记载,而商代陶器已经有了瓷器的雏形,再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到了汉代,便已经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并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技术领先的陶瓷文化。汉代瓷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明确记载有实物的瓷器,可以说,在陶瓷领域,中国是名副其实的技术领先者,也是传播的源头。

尽管我们对陶瓷如此追捧,在收藏中也不免走入一些误区,为了使大家能更精准把握陶瓷的收藏知识,提高自身鉴赏能力,笔者日前采访了好古博物馆馆长、山东华夏文化收藏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胡彦彬,他有着30多年收藏、鉴赏的实践经验,担任多家知名院校、媒体、企业的顾问,也是本报特聘鉴定专家,他从以下几个方面向读者阐释陶瓷收藏的误区。

年代越久就越值钱吗

胡彦彬馆长说,这个显然是不对的。早期陶器比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乃至汉唐,虽然年份久远,但从其工艺水平、观赏价值来看,与现代人的审美观相差较大。这一时期的陶瓷工艺粗糙、造型和纹饰都很简单,例如汉代陶罐,虽然历史久,但市场认可度差,价值几百元,升值空间也相对较小。

收藏古代瓷器,要选择重要窑址、造型独特、纹饰精美的,像带彩、带釉瓷器器型独特的如马家窑的彩陶、龙山文化的蛋壳陶这一类可作为古代瓷器收藏的目标。

残器就没有市场价值吗

收藏界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瓷器有毛,不值分毫”,说的是瓷器上的瑕疵对其价值的影响。中国传统收藏观念里非常注重器物的完整美,如有破损,会使观赏价值和交易价格大打折扣。

胡彦彬馆长告诉笔者,这是不准确的,因为众所周知,瓷器是较难收藏的一类收藏品,陶瓷的烧制、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都易损、易坏,又经过几百上千年的战乱、变迁等,能流传至今且又完好无损的寥寥无几,像世界各大博物馆中的现存名窑藏品也是以件计,几件、几十件。

因此,对一些较稀有的、典型年代的瓷器,虽然残缺,但因其具有名窑口、存世较少的特点,目前依然不失其较大的市场价值,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利用新材料将残器修复完整。而随着国人对瓷器修复的重视,不久的将来,也会有技艺高超的专业人士对瓷器进行修复,使其回归完美。

在2012年的伦敦苏富比春拍中,一件明宣德云龙纹大盘残器就以15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而一件明宣德云龙纹瓷片,在2011年的一场拍卖会中也以36万元人民币成交。

所以,对于一些珍稀精美的残器,包括重要窑口的瓷片(宋代汝哥官钧定五大名窑)、元青花、成化瓷等这些瓷片也是备受追捧的。对瓷片的研究,就是所谓的“上手”,可以极大提升收藏爱好者的学习和鉴别能力,是书本和间接经验所不能及的。

越大就越值钱吗

胡彦彬馆长纠正,这也是个误区,陶瓷收藏是不分大小的,像晚清民国时期的大型使用器、嫁妆瓶,虽有价值,但存世量大,工艺不精,很难有较大上升空间。而一个五六厘米的成化斗彩“鸡缸杯”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拍出了4000多万元人民币的天价;一个不到16厘米的乾隆珐琅彩小瓶,也在几年前的拍卖中过亿元。

瓷器并非越大越值钱,藏友们要注重学习研究陶瓷史,寻找那些能代表中国瓷器特点的、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能达到陶瓷技艺顶峰的、有创新价值的陶瓷藏品:比如元代至正年青花、永宣青花、成化斗彩、嘉万五彩、康熙青花、雍正粉彩、乾隆珐琅彩等。这些藏品不仅是中国制瓷顶尖工艺的代表作,同时体现了其自身拥有的时代价值、收藏价值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有款价值高,无款价值低?

人们普遍认为瓷器无款收藏价值便会大打折扣,其实不然。真正有官窑款瓷器出现在明永乐年间,当时专为皇帝定烧,因为产量少,所以存世量极少,市场上难得一见。在明清两代也存在无官窑款瓷器,如空白期(正统、天顺、景泰)泰昌、崇祯,特别是康熙前期,更是不允许使用本朝皇帝年号作为款识,因此,出现了“官搭民烧”的现象。这些无款瓷,虽非官窑定烧,却是民间窑工经由自己想象、发挥创烧的,无论画工还是造型都可与官窑媲美。

对于那些造型独特、画工精美、修足规整、釉水好的无款识陶瓷藏品是可以收藏的。随着人们对收藏认识的不断加深,收藏观念的愈加成熟平和,这类藏品的收藏价值也会有很大提升。

文物等级与市场价值成正比?

笔者在采访时也提到,不少藏友认为只要达到国家一、二级文物的标准,便会有较大的市场价值。

胡彦彬馆长说,这也是收藏中的一大误区。我国现存文物的评定标准,是按其年份长短、艺术水平高低、学术价值、科学价值等不同情况,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其中珍贵文物又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有很多达到等级标准的收藏品,在流通市场的价值并不高,因为这些藏品只具有历史价值、学术价值、科学价值,并没有太大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无法达到普通收藏者欣赏、流通、把玩的需求。所以不要认为有等级的藏品,价值就高,还是要迎合市场导向和个人追求。(作者:范超然)

钧瓷的土比黄金还贵,你信吗


世人都道黄金贵,不如钧瓷一把泥,钧瓷的泥比黄金还贵,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还得从钧瓷的土料说起。

钧瓷泥土

烧制钧瓷的土料是非常特殊的,并不是任何地方都是可烧制的,它的特殊就在于这种土只有在禹州神垕镇才有,其他地方没有,所以其他地方烧制的钧瓷只能叫做仿钧瓷。

钧瓷之所胎质细腻而又坚实,造型厚重而又端庄,与产地的原料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神垕镇的钧瓷土是经过长期的特殊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灰、白、黄等各种颜色。软硬都有,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和黏性。

揉成泥

钧瓷胎所用的土料

软土:此土具备成瓷的各种化学成分,被称为一和土,并且含有一定的铁质,这是氧化的还原的关键。一般颜色为青灰色。

白土。为半软质的土料,一般为灰白色和米黄白色。

黑毛土。黏性大的土质,具有很好的可塑性,颜色就是紫黑色,含有很多有机物质。

骨料。这种土料具有很高的耐火程度,可以时钧瓷在烧制的时候不会被烧坏,常用来做大型的钧瓷造型的骨料,具有支撑作品。

拉坯

钧瓷在宋朝是御用钧瓷,钧窑一具千重厦,用这些泥土做成钧瓷,其价值不可估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钧瓷作品,全部都是无价之宝,甚至流传到海外的钧瓷都是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就是钧瓷一把泥,比黄金还贵的的原因。其价值远远超过黄金的价值。随着钧瓷土的资源的越来越稀少,钧瓷的价值竟会越来越高。

传统经典钧瓷器型介绍


关于钧瓷的器型叫法,很多钧瓷爱好者以及了解瓷器的人都不是特别完全了解,甚至是售卖的人也并不完全能叫正确。通过对这个瓷器市场的了解发现,很多传统瓷器的器型名字都被叫错了,大多都是随心所欲的命名,甚至是看着像啥就叫啥。下面带大家简单认识一下传统经典钧瓷器型的名字,希望能提升大家对钧瓷的正确认识。

观音瓶

传统经典器型之一,传说观音菩萨曾用此瓶普度众生而得名,观音瓶特征是侈口,颈部较短,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修长,其线条流畅温润,深受喜爱。此件钧瓷观音瓶窑变出现经典的鱼子纹,釉色清新素雅,更是妙不可言。

梅瓶

传统经典器型之一,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梅瓶也称"经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玉壶春

传统经典器型之一,玉壶春为撇口、细颈,圆腹,圈足。前期器型多承袭宋制,晚期颈部粗短,下腹部肥大。明,清的瓶式大致相同,口侈、颈较宋短,腹大足肥。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成为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物。

贯耳瓶

传统经典器型之一,贯耳瓶是古代工匠烧制的瓷瓶之一。流行于中国宋代。器形仿汉代投壶式样,直颈较长,腹部扁圆,圈足,颈部两侧对称贴竖直的管状贯耳。

葫芦瓶

传统经典器型之一,形似葫芦的瓶式,自唐以来,因其谐音"福禄",为民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时,因皇帝喜爱之道,此器尤为盛行并多有变化。除传统器形外,又有上圆下方式,蕴含天圆地方之意.至清康熙时,成为外销瓷品种之一,器形比明代的高大,并出现三节或四节式葫芦瓶.雍正以后,创制一孔葫芦瓶,嗣后变化多端,其中器口内敛,卧足。

柳叶瓶

传统经典器型之一,柳叶瓶是瓶的一种式样。器型为撇口,短颈,丰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内凹,器身细长,形似柳叶,故又有"美人肩"之称。

胆瓶

传统经典器型之一,胆瓶,因器型如悬胆而得名。直口,细长颈,削肩,肩以下渐硕,腹下部丰满。为花器,始烧于唐代至清中晚期。盛行于宋代,是陶瓷器型中的经典。胆瓶由于造型典雅优美,给人超烦脱俗的无限情趣,为当时宋代朝野各界所追捧。

纸槌瓶

传统经典器型之一,纸槌瓶是宋代十分流行的瓶类制式,因它形制尤如造纸打浆时所用的槌具故而得名。又称做直颈瓶,一般用于陈设插花,是非常具有审美价值的一种瓶型,一直流传至今。

天球瓶

传统经典器型之一,天球瓶是受西亚文化影响极深的一种瓷器造型,创烧于明代永乐,永乐朝开始成为观赏式瓶,宣德年间较为流行。瓶形为小口、直颈、丰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因圆球腹硕大,像是从天降下来似的,故名。

以上为一部分中国传统器型的简单介绍,希望其中所介绍的内容能帮到大家更清晰的了解其相关文化,后续本站会陆续更新相关知识,大家可持续关注。

以窑工制瓷为瓷器画片的粉彩瓶见过吗


清代瓷器画片种类很多,多是吉祥类画片,人物画也很少,多是百子图等,以窑工烧造瓷器为画片的非常少见,今天分享的粉彩瓷器瓶内容就是景德镇御制窑厂瓷器生产流程,所绘人物达50人之多,共有九组画面,分别为采石、淘泥、碹坯、画坯、吹釉、满窑、烧窑、彩器、烧炉的生产场面,构图丰满,瓷器最底层4个人应该是督陶官和监管的官员,其它都是瓷器窑工,大都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各种工匠。以房屋、工棚为间隔,形成不同的场景,生动描绘各色人物和生产工具。

粉彩窑工制瓷图瓶高60.3、口径22.2、腹径24厘米,瓷器通体彩绘,用淡雅柔和的粉彩,简练细腻的线条,真实地再现了清代景德镇御窑厂的瓷器生产情况。

如何鉴定钧瓷?你买的钧瓷值多少钱?


如何鉴定钧瓷?如何判断钧瓷好坏?你可知道你买的钧瓷值多少钱?

本篇文章主要讲述如何鉴定钧瓷新工艺(近代钧瓷),而非出土的钧瓷古董,随着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大力支持,钧瓷的发源地禹州神垕开始恢复钧瓷的烧制,作为中国五大名瓷,钧瓷在古代一直是皇家御用瓷器,其高贵的身份及无与伦比的窑变色彩,让普通老百姓一直无法触及,随着的钧瓷复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钧瓷开始逐渐被普通消费者所青睐!

前段时间朋友购得一件钧瓷,因知道我在工作,遂在品茶谈话间拿出来让我看了看,问我这件瓷器值不值他买的那个价钱!我仔细看过后,告诉他,他买的确是件钧瓷精品,零售价在其所购买的价格之上,当然,如果找我的话,肯定要相对再少些。

通过多次与朋友们接触,发现他们普遍在购买钧瓷后不知道如何欣赏一件钧瓷作品,更无从谈起对该件作品的价值评估!今天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教大家如何鉴定钧瓷!

钧瓷作品的评级

拿到一件钧瓷后,首先从外观上对钧瓷进行评级,官方标准分四个等级:珍宝级、珍品级、精品级、合格级。具体请查看《禹州钧瓷评级标准及质量分级图表》,有人说你这也太专业了,一般人根本办不到,其实不必太在意官方标准,我这里说的评级只是参考官方标准,具体说白了就是看品相有无明显的瑕疵,至少在你看来是不完美的地方,然后根据其影响审美的严重程度区划分等级即可!评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作品的价值档次。

钧瓷作品的美感

能谈到美感的,肯定是合格级以上作品,残次品就不值钱了(何为残次品?可以参看:《钧瓷鉴定之钧瓷残次品的定义》一文)

钧瓷有八美,即意境美、釉色美、造型美、质地美、纹丽美、音韵美、个性美、科学美,具体意思请看“钧瓷百问:钧瓷鉴赏之八美”,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钧瓷作品的寓意

好的钧瓷作品,必定有一个好的造型,好的造型也就必定有一个好的寓意、还有一个好的名字,这类拥有美好寓意的钧瓷作品非常多,比如动物类的器型:瓶谐音“平”,即“平安”,如虎头瓶“辟邪平安”,双鹤瓶“长寿平安”,葫芦瓶“福禄平安”,有马的,寓意“马到成功”“马上有财”(如下图)等,种类繁多,数不胜数。一个好的名字、好的寓意更是让作品锦上添花,让购买者在把玩之余平添一份别样的心情。

钧瓷作者(或窑口)名气

钧瓷价格的判断:概括来讲,就是“一看六相六品,二看作者名气,三看作品背景,四看何期何窑,五看大小尺寸,六看烧制难易”,即同样的钧瓷,“品相好的贵,作者名气高的贵,背景寓意特殊的贵,钧龄长的贵,出自名窑的贵,尺寸大的贵,烧制难的贵,作品独特的贵”。

以上关于如何鉴定钧瓷(如何判断钧瓷好坏)总结的比较笼统,细品钧瓷,远远不止这些,钧瓷的魅力万千,在不同场合、不同心情、不同时期、不同角度,您仔细欣赏时都会有不同感受!有不明白的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如有误谬之处,欢迎评论指正!

志钧瓷坊|告诉你陶瓷的釉是什么!


最近,有些童鞋反映说不懂什么是釉,现在我们来给新童鞋普及下知识,要排排坐认真听讲哦!

陶瓷的釉是什么呢?

刘志钧(志钧瓷坊)钧瓷作品《高足碗》

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是用矿物原料(长石、石英、滑石、高岭土等)和化工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部分原料可先制成熔块)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能增加制品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电介强度,还有美化器物、便于拭洗、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特点。中国最早的釉是夏商朝原始瓷普遍采用的草木灰釉,草木灰在窑炉的温度达到1150℃就会熔融成青绿色的透明体,干硬在瓷坯表面就形成了透明釉,这是天然配好的釉料。

但是草木灰釉的釉浆黏性不太强,化学组成也不稳定,熔融的温度范围太窄,很难控制,而且容易有严重的缩釉现象,为了克服这些缺陷,陶工们就在草木灰中加入粘土或者把草木灰和石灰石烧炼成灰,再加入粘土。釉使器物表面平滑、光亮、不吸湿、不透气,保护坯体而且经久耐用,也使得瓷器真正达到那如玉质的效果。

志钧瓷坊钧瓷作品《云起云堕》

“釉”其实就是在高温下被熔融的石土或者金属矿物,釉能呈现出颜色,是因为在釉料中掺入了氧化金属作为着色剂,金属氧化物在不同的烧成温度中又会呈现不同的色泽。一般瓷土和釉料中本身都含有氧化铁,在高温烧制后会呈现出青色,而当釉料中铁元素少于0.75%时则呈现白色,所以白瓷是选择含铁量较少的瓷土和釉料制成的。再如以铜为着色剂,在高温下会呈现出红色,而低温时为绿色。蓝色是以钴为呈色剂等。

釉的种类很多,按坯体类分,有瓷釉、陶釉及炻器釉;按烧成温度可分高温釉、低温釉;按外表特征可分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有光釉、无光釉、裂纹釉(开片)、结晶釉等;按釉料组成可分为石灰釉、长石釉、铅釉、无铅釉、硼釉、铅硼釉等。按烧成温度分,800--1100°C烧成的釉称为低温釉,1100°C-1250°C之间烧成的釉为中温釉,1250°C以上烧成的釉为高温釉。

刘志钧《葵花洗》

常见釉之三种:

透明釉——无色或着色清沏透明的釉,通过釉层可以看见釉下坯体的颜色以及各种雕刻和彩饰。透明釉的种类较多,如日用瓷和卫生瓷上用的石灰釉、长石釉以及釉面砖上使用的铅硼釉等。

乳浊釉——又称“盖地釉”。陶瓷坯体上不透明的玻璃状覆盖层,可以掩盖坯体的颜色和缺陷。是在普通透明釉中添加乳浊剂而形成的。此外,釉层中含有大量微细气泡时也可形成乳浊,传统青釉的乳浊性主要是这种气相乳浊作用。产生乳浊效果的原因是,引起光散射所致。两者折射率差别愈大,乳浊程度愈高。常用乳浊剂有锆英石、二氧化锡、二氧化钛、二氧化铈、二氧化锆等。其中锆英石资源丰富,成本低。乳浊作用还可以用釉层的玻璃相出现分相,即一种为基础玻璃,另一种为分散的玻璃相微粒,两者化学组成和折射率不同,也可产生光散射而引起乳浊,称为“乳光”。当釉层中含大量微细气泡时也可形成乳浊,古瓷中青瓷釉的乳浊性主要是这种气相乳浊作用。乳浊釉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卫生陶瓷制品,可以掩盖住坯体的杂色和缺陷。

颜色釉——颜色釉,在釉中加上某种氧化金属,焙烧后,就会显现某种固有色泽,故称“颜色釉”。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与气温中烧成,会呈现不同色泽的釉,成为颜色釉。传统颜色釉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釉;以铜为着色剂的红釉;以钴为着色剂的蓝釉。

历史上,许多时代都有颜色釉的杰出代表作,如宋代的青釉和钧红,明代的霁红,清代的郎窑红、乌金釉、茶叶末釉等。颜色釉与普通色釉的不同在于颜色釉的特殊烧制工艺和配方。颜色釉的釉面,必须经过12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煅烧,才能显现出它光若流油,色若虹霞,纹若流云飞瀑的独特魅力。颜色釉五彩缤纷种类繁多。

青色的如:豆青、影青、粉青、龙泉天青等;

红紫色的如:祭红、郎窑红、均红、玫瑰紫、美人醉、釉里红、火炎红等。

黄色的如:钛黄、象牙黄、蟮鱼黄、粉黄等。

绿色的如:翠绿、孔雀绿、金星绿、哥绿等;

黑色的如:乌金、铁锈花、无光黑。

其他还有结晶釉、窑变花釉、茶叶末、钛花釉、裂纹釉、唐三彩、龙泉釉、蜡光釉、金砂釉、变色釉、"三羊开泰"、霁蓝釉等。

另外还有低温颜色釉如:西洋红、胭脂红、孩儿面、粉红、辣椒红;鹦哥绿、苹果绿、浅绿、鱼子绿、瓜皮绿、炉均翠苦绿、浇绿;正黄、浇黄、淡黄、鱼子古铜、黑地浇紫等。

收藏的这十大乐趣,你同意吗?


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张祥琦——峥嵘岁月

收藏活动,注定了收藏者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长期结合的双赢受益,淘宝收集的踏破铁鞋无觅处,珍藏研究的得来全不费工夫,既活动了筋骨,又活跃了思维;既增长了知识,又增强了体质;既增长了智慧,又增值了藏品,如此收藏滋味,能够强身健体,就自在情理之中了。

目前,国外医学临床证明,收藏是治疗慢性病的良方,它对高血压、胃病、神经衰弱、精神烦躁等病症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已有二十多个国家把收藏列入心理疗法的正式科目。有人曾作统计,收藏家、文博专家的平均寿命比常人要高出十多岁,我国的著名收藏家大多高寿。笔者认为收藏有益身心健康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乐”。

寻觅之乐

为了寻找藏品,人们搜求于山川河野,可以陶冶情操;徜徉于市场店铺,可以大饱眼福;浏览于展厅藏馆,可以提升鉴赏品位。纵观各地的大小古玩市场、古玩店、地摊,每逢双休日,大都宾客盈门,热闹非凡。为了兴趣也好,为了投资也罢,每一个人都是全神贯注。旧书摊前翻翻捡捡,家具摊前指指点点,陶瓷摊前看看瞧瞧。一件件的宝物看过去,其中滋味,美不胜收。人们管到古玩市场买藏品,不叫买,而叫“淘”。一个“淘”字,把收藏的执著、艰辛和乐趣都囊括其中了。淘的过程就是在希望之路上奔波的过程,就是享乐的过程,“淘尽黄沙始见金”嘛!

获得之乐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每当得到心仪已久的藏品,那种喜悦的心情对于收藏者来说,远远超过垂钓者忽见鱼儿跃起水面时的甜美心境,真是如坐春风,如醉如痴,喜气洋洋,兴致勃勃。大收藏家张伯驹“变产借债”买到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居然把自己的住所命名为“展春园”,并自号春游主人,可以想见藏主得宝之后是何等兴奋,何等畅快!当然,一般收藏者既没有张伯驹的财力,恐怕也没有他的眼力和魄力。但对绝大多数收藏爱好者来说,自己喜爱的就是“宝”。一位收藏家这样说,得到一件好的藏品,可以增寿三个月。

把玩之乐

工作之闲、茶余饭后,安安静静地把玩藏品,你面对的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叫做“历史”的东西,它完全不同于你在书本上看到的历史,它就在你的面前,你可以用手触摸到它。细细品味它们的造型之美、纹饰之美、材质之美和古朴之美,会产生一种跨越时空的感觉——天地如此广阔,遥远的历史不过转眼一瞬,人不过是沧海一粟。在历经千百年沧桑的古玩面前,人是非常渺小的。每个人都不过是匆匆过客,在见到它之前,它已经审视了无数个收藏者。

把玩之中,可以虔诚地聆听历史,明白哲理,走进一个宁静、悠远的世界,领略到一种无尽的遐想和陶醉,使心态得到调整,性情得到修炼,心灵得到升华,达到“外适内和,体宁心恬”的境界。夏日没有空调也能藉得一丝凉爽,冬日没有炉火也会生出几多温馨,平心净虑,怡气爽神,当把全部意念都倾注于藏品之中时,其作用恐怕不亚于练习气功时气沉丹田一番。

“明窗净几,罗列布置;篆香居中,佳客玉立相映。时取古人妙迹以观,鸟篆蜗书,奇峰远水,摩挲钟鼎,亲见周商。端研涌岩泉,焦桐鸣玉佩,不知身居人世,所谓受用清福,孰有逾此者乎?是境也,阆苑瑶池未必是过。”宋代的赵希鹄,在他的《洞天清禄集》将把玩藏品带来的乐趣,真是写到了极致。

学习之乐

身在收藏中,不管你是多么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也总会感到知识的缺乏。不管你是专家、行家,阅历丰富、眼力过人,但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遗存和日新月异的新科技面前,也会感到力不从心。收藏是一项知识密集型的文化活动,只有踏实学习,虚心求教,锲而不舍,才能不断提高鉴藏水平,才能藏有所得。一个成功的收藏者,必定是一个善于学习、知识丰富的人,所谓“文眼识古董,收藏品自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藏品本身就是历史的载体,为藏者展示出无限的境界。

从某种意义上说,你不仅收藏的是一件藏品,同时你也收藏了一个故事或者一段经历。当收藏者通过虚心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鉴赏水平和辨别能力迅速提高,对收藏活动的规律有了较好的掌握,对藏品有了进一步了解,知道了这件或这类藏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人文价值,你便拥有了新的精神财富,一种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

研究之乐

收藏不能满足对藏品的简单占有,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藏品艺术形式美的享受上,要在玩赏中品味藏品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涵、探寻藏品所折射的时代气息,由玩赏的乐趣上升为探索研究的乐趣,才是收藏的更高境界。在藏品的海洋中徜徉,通过整理、研究,探索其中的奥秘,对收藏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感悟、有所发现,信手写下,投刊发表,趣味无穷。有的还成为专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如著名集邮家马任全的《马氏国邮图鉴》,火花大王季之光的《中国火柴盒贴集锦》、算具收藏家陈宝定的《中国珠算大全》等,都成为有关收藏门类的权威著作。

交友之乐

收藏不是坐拥奇珍,秘不示人,享受独有的自我陶醉。收藏具有社会属性,需要广交朋友。藏友之间,不论年龄长幼,职位高低,学识深浅,能者为师,有疑虑和不懂的地方,虚心向朋友求教。买到好的藏品,与藏友共赏,几位同好相聚一起,欣赏观摩,鉴别真伪,切磋分析,各抒己见,其乐融融。富余之藏,朋友间互通有无,相互交换,既丰富了藏品,提高了品位,又增进了友谊。就是买了赝品,受骗上当,几个藏友一起总结经验,共同吸取教训,提高鉴赏能力,自己一人交了学费,众友得到教益,那不亦是一件乐事吗?日积月累,朋友的圈子越来越大,交友的乐趣也越来越多。

捡漏之乐

市场上的藏品大都是公开地摆放在明面上,全靠收藏者的眼力去发现。用大大低于藏品价值的价格买进藏品,就算是捡漏。目前古玩市场假货充斥,鱼龙混杂,真伪和优劣全凭自己眼光。即使是淘宝的行家里手,在这良莠混杂、真假难辨的藏海里,也常有视而不见或见而不识的时候。

因此,视而能见且见而能识,也就是说能有所发现,那不光是一种本领,更是一种机缘,一种快乐!藏家凭借良好的心态、广博的鉴赏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来接受挑战、把握机遇,寻觅那些具有普通人看不到的文化艺术价值的珍品,一旦成功,常有意外的惊喜。特别是这种好心情能持续数月、数年不减,每每提及,快慰无比,经久难忘,也成了藏家收藏生涯的趣谈和佳话。

增值之乐

要说搞收藏完全不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不客观的。绝大多数的收藏家也是精明的投资家。众所周知,艺术品收藏是与房地产、股票同样有高回报率的投资活动,古往今来,古玩业都是利润丰厚的行业。中国古代曾经有这样的说法:“粮食生意一分利,布匹生意十分利,药材生意百分利,古玩生意千分利。”从以往历史看,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一批收藏品投资者,他们以保值增值为目的,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有的经过几年的市场运作发了财,有的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即使你只是把收藏当作业余爱好,看着自己的藏品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价值翻了几番,心中能不乐吗?

休闲之乐

收藏是寓动于静,寓忙于闲,寓学于乐,寓有为于无为的一种文化休闲。古往今来,人类在生存、繁衍、劳作之余,也需要一种精神寄托。人生不可以没有忙碌和奋斗,但也不能没有休闲,终日的忙碌会击垮我们的思维和身体。休闲是对生命的珍惜,对身心的养护,也是为了更加高效地工作。今天,社会竞争的压力,工作生计的繁忙,心力交瘁的浮躁等,需要通过休闲来养精蓄锐。

从容的,把自己投入收藏的海洋,厚重的收藏里,写意了多彩的世界,使你不再会有莫名的烦恼和无言的悲戚。它能让你“闲看月精神,静观山意思”,一份洒脱飘逸谁人能替代?更让人有种“微风洗秋波,风动听鸟明”的怡然自得。诗人陶渊明所感悟的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就款款向你走来了。

奉献之乐

现在流行这样一句话,就是钱多了就不是自己的了。收藏圈也有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收藏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不是为自己收藏了,而是为社会、为国家收藏。收藏的成就不完全在于藏品的数量多少和价值高低,还在于藏家的精神和品格。藏家以个人之资金,尽毕生之精力,日积月累,聚沙成塔,给自己、给后辈、给国家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物质财富。既弥补了国家文博部门的不足,保护了历史,又为馆藏文物增加了来源。著名收藏家马未都等均办起了私人博物馆,将本属于自己个人的藏品让社会共享。

大收藏家钱境塘、孙瀛洲、朱家等,都把自己大量珍贵藏品捐献给国家,充分体现了奉献精神,体现了收藏之真谛,为世人称颂,利在人民,益在国家,此是收藏最大之乐趣也。

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许瑞卿——持经观音/24X19X30

福建省工艺美术师——林建平渡海观音47cm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颜松柳——荷瓶观音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献忠——梅影横窗瘦

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柯国镇——达摩渡江

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柯国镇——坐岩自在观音

如对文中作品有兴趣可以联系:

德化县博缘陶瓷文化有限公司

微信:kwt7777

网址:htt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