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茶具在景德镇陶瓷展现的淋淋尽致

茶具在景德镇陶瓷展现的淋淋尽致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0-04-15

景德镇古代瓷器。

自古以来,我国都是礼仪之邦,在茶道上更是如此,修身,养性。在茶具上也是很有讲究的。其中,以景德镇陶瓷茶具为例。

文化底蕴

有人说喝茶聊天的开始就像是讲经一样,往往是天南海北的文化作为话头。所以,常常会聊的茶的文化与杯的文化。北宋时期,真宗赵恒命昌南镇烧造御器,器底书“景德年制”款,因瓷器质地优良,皇帝赐名昌南镇为景德镇,沿用至今。

历史地位

景德镇是闻名世界的千年瓷都,素以“汇天下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而著称。郭沫若诗曰:“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以瓷业主撑一城,历千年而不衰,引举世之瞩目,迄今仍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陶瓷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无与伦比的文化象征性与影响力。

明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在景德镇设御器厂,专门烧造宫廷、皇家用瓷,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改称为御窑厂,景德镇继续成为明清两朝皇家瓷厂所在地。御窑厂一枝独秀,成为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精湛的官办瓷厂。

独特工艺

宋室南迁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历史转折点,大量文人雅士、能工巧匠随之移居江南,景德镇吸纳天下名窑之良工绝技,兼收并蓄,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强势崛起,超越了“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逐步获得在全国制瓷业的优势地位。

提到景德镇的茶器,茶友的第一反应就是青花瓷或者图案。的确如此,元代景德镇成功烧造了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转向彩瓷的新时代。青花瓷一直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并且也只有景德镇的青花才能做到足够洒脱自然,而且景德镇的茶壶,绘制的图案,让人感觉舒服。

这也正是景德镇陶瓷工匠人的精神,茶具展示出了犀利、纯粹的感觉,让我们很多人很是向往。

扩展阅读

景德镇陶瓷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景德镇因“瓷都”著称世界,其丰富的陶瓷文化已然是这座城市的旅游形象和金字招牌,如何结合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文化旅游资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试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角度出发,通过综合分析与研判,试图探寻出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应用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资源。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倍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文化因素已渗透在现代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该类型旅游地通常在实现或潜在旅游者意象中有着相对鲜明的文化形象特征,如西安--古都文化,庐山--地质文化,延安--革命文化。景德镇因其独特陶瓷文化已成为闻名世界的陶瓷旅游胜地。但是在开发文化旅游资源中仍在形式单一、创新不足、缺乏后劲等问题。如何有效高效地挖掘陶瓷文化资源使之与旅游有效结合显得尤为迫切,因为这是实现瓷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陶瓷文化是他们最为迫切要了解并体验的景德镇文化。也正是基于这点,研究陶瓷与旅游是题中应有之义。

一、陶瓷文化的界定

陶瓷文化的界定,是研究陶瓷文化的重要问题。景德镇学的构建者之一陈雨前认为:“所谓的陶瓷文化是指陶瓷的泥做人烧与销售、消费的过程中和各个环节中所呈现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形态和情感,心理观念,习俗等精神文化的面貌,它是由中国文化传统所决定的。”这一界定从陶瓷的质地材料及制作谈起,包括由此衍生的各种文化。

何裕宁从陶瓷衍生的各种文化谈起:陶瓷文化既包括历代著名的陶瓷工艺发明家、制作家及其创作的陶瓷作品,又包括古代制瓷作坊和古窑遗址,陶瓷民俗,陶瓷艺术以及反映古代制瓷风貌的历史街区,还包括为保护和反映古瓷文化面在现实中形成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形象。

笔者认为,陶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支。它以陶瓷为载体,通过形态各异独具特色的陶瓷所传达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等。景德镇是千年古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沿袭至今的制瓷工艺、装饰图案、古窑遗址等体现了陶瓷文化的历史性和继承性。陶瓷文化的一脉相承不仅添加了瓷都的历史厚度,也为景德镇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可能。

二、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景德镇以悠久的制瓷历史、精湛的制瓷工艺、发达的瓷业经济闻名中外,形成了丰富的陶瓷文化。近年来精神旅游方面的追求与体验提升了景德镇作为旅游城市的广度与厚度,许多游客更是因陶瓷文化慕名而来,文化旅游逐渐成为瓷都旅游业的主导。最大优势之一就是千年瓷都的垄断性。景德镇陶瓷始于汉世,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现存的大批陶瓷遗迹建存历史之悠久系统之完整,规模之宏大,价值之珍贵为全世界各产瓷地所不及。除此之外,景德镇至今全市共拥有30余处陶瓷文化遗址风景秀丽,别具一格。其次景德镇人文景观众多。据统计,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0处,景德镇市文物保护单位43处,如保存完好有“江南第一县衙”之称的清浮梁五品县衙,别致的宋千年红塔等构成了景德镇独特的文化景观。此外景德镇是目前全国范围内拥有工艺美术大师最多的一个城市。许多大师通过举办个人陶瓷作品展吸引海内外的陶瓷爱好者前来了解和欣赏陶瓷文化。最后中国景德镇陶瓷博览会自2004年举办以来,历时近10年共吸引了来自世界49个国家和地区共计2427家参展企业,3000多家采购公司共20000多位中外来宾参会、旅游、观光人员达到91万人次,瓷博会的开办更深入地挖掘和推广陶瓷文化,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特色旅游资源。

三、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一)打造品牌景点和特色线路

陶瓷文化旅游品牌景点是景德镇旅游业的重要方面。利用现有陶瓷文化旅游的景点规模和效应,综合考虑观赏性参与性以及周边线路等方面的因素,重点扶持和建设特色鲜明的品牌景点。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是瓷都陶瓷文化旅游的首选景区,景区内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制瓷生产作业线,不同朝代制瓷窑炉等景点。还可以结合周边景观如海慧公园,人民公园等规划出一条特色旅游线路,使游客能以最短时间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景点全面整合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旅游资源。

(二)发掘陶瓷文化的多重作用

陶瓷文化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融入生活。其具体表现形式为艺术瓷、日用瓷、工业瓷等。艺术瓷如花瓶、雕塑、陈设瓷等给人带来美德体验和视觉上的享受,通过鉴定,收藏提高修养陶冶情操,体现了文化的兼容开蓄和陶瓷与文化之间的有机结合。日用瓷如餐具、茶具、缸、坛、盒罐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日常生活中无法替代的必需品,陶瓷文化的鉴赏与发掘不应只停留在欣赏与收藏的高度,还要真正融入生活,扩大陶瓷文化的广度和接受度,使其“更接地气”。工业陶瓷有耐酸碱、耐磨损等优势,用途十分广泛,陶瓷工业不仅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也丰富了陶瓷用途突出陶瓷文化的多元性。此外以陶瓷为器,音乐为艺谐奏出动人音符,对观众、听众非常有吸引力,瓷乐新颖的形式和鲜明的特色更是展现了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兼容开蓄。

景德镇陶瓷的发展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 “新平”即景德镇,在千年窑火中铸就了“汇各地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提起景德镇,就不得不提起瓷都。很早就享有“瓷都”美誉的景德镇有着近两千年陶瓷历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陶瓷精英,不断创造出精美陶瓷,在国内外有着巨大影响。

景德镇青花瓷花瓶仿古摆件

一、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的特征

景德镇发展至今,与它的陶瓷历史文化不可分割。传承和弘扬其优秀文化,对景德镇陶瓷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景德镇陶瓷历史的独特文化,都有着哪些特征呢?

1、创新不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动力,更是一个行业代代发展的源泉。景德镇的每一次飞跃,无不伴随着创新与突破。在作品上,宋代的“影青瓷”,白里泛青、莹润素雅。使“景德镇” “不胫而走、天下皆闻”。元代的青花和釉里红,结束了我国素烧的历史。还有明清先后创烧的斗彩、五彩、粉彩、郎窑红、祭红等一系列名瓷。在技术上,制瓷的七十二道工序,催生了我国最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官搭名窑”的制度,促进了名窑较快的发展。正是这种创新精神,使景德镇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成为中国陶瓷生产与艺术中心。

2、兼容开放

景德镇之所以历千年而不衰,一个重要原因是门户开放、兼收并蓄。南宋时期,北方连年战乱,大批陶工纷纷南迁躲避战祸,景德镇用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了他们,帮助他们融入陶瓷生产,有效地将“流民”灾难化弊为利成为人力资源。元代时引进波斯青花釉原料,清康熙年间引进珐琅彩料,并借鉴西方油画技巧。同时,取他人之长,把龙窑、葫芦窑的特点与北方的馒头窑的优点结合起来,创建了镇窑。在贸易方面,明清时期就在全国各地开拓了市场,并使景德镇瓷“行于九域、施及外洋”。

3、和美圆融

朱熹曾说“凡有形象者,即器也,所以为是器之理者,则道也”。景德镇的陶瓷从器型和内容上看,大多寄托了人们的思想和愿望,反映了人民追求和谐、崇尚和美的人生价值取向。福、禄、寿“三星”为题材,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的向往。龙、风、鹤为题材,生动体现了人们对友善、祥瑞的追求;以松、竹、兰、梅、菊为题材,委婉传递了人们对刚正不阿的气节和出淤泥而不染品格的肯定和赞美。宗教一直是人类最丰富的价值观源泉。景德镇陶瓷通过观音、菩萨、耶稣、张飞、关羽等一系列人物画画和动作,巧妙弘扬了宗教和儒家思想,把因果轮回、普度众生、博爱平等以及忠、孝、仁、义等思想直观而又形象地表现出来。

景德镇周惠胜手绘青花瓷家居花瓶

二、消除景德镇陶瓷产业弊端,积极发展景德镇陶瓷的又一次飞跃

景德镇曾经的辉煌不能代表现在,更不能昭示未来。除了景德镇在不断发展外,国内其他陶瓷产区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广东佛山、山东淄博、福建德化、河南禹州等地。陶瓷产业搞的红红火火。陶瓷行业的竞争也日渐升温,现如今景德镇陶瓷产业所存在的弊端也将影响景德镇陶瓷未来的发展。

1、创新概念差,抄袭理念强

创作一幅好的作品除了需要扎实的功底之外,还要有突发的灵感。在古代,我们伟大的前辈们,想要创作一幅作品时,不是拿起笔就可以画得出来的。首先心中就要有一幅好的蓝图,以前,没有现在这么多的资料,只有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所画之物也是画师心中对大自然的热爱、生活的写照、心情的抒发。而在科技发达的现在,书法资料一大堆,就形成景德镇瓷艺人作画很少去写生,都从书中稍微改动,有的甚至直接复制,形成了一股抄袭画风。就第一届陶瓷博览会以来,不乏有不少好的作品展示出来,可一旦出来了,很多相类似的作品,就如同雨后春笋般一个一个冒出来。

2、门户观念重,学艺不正式

“陶瓷世家”标志着一个家族一代又一代对陶瓷的沿袭,也代表着一个个画风的创新和传承。但也有一些师傅对待自己的作品制作过程都有所保留,都惧怕自己的手艺传了出去,砸了自己的饭碗。 “有了徒弟,没了师傅”的观念严重,留一手不教全面的普遍存在。景德镇学艺大多都是要拜师,没有学校的正式化、系统化、全面化。有的甚至自己都学艺未精,用错误的方式引导着自己的学生,使想学艺的人走了许多弯路。

3、文化渐退化,利益放首位

景德镇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瓷业习俗上,拜窑火仙师,拜瓷土神,中秋烧“太平窑”,元宵节扎“瓷龙”等,都反映了景德镇人民对师长的推崇、对和平的向往、对自然的敬畏。现在,景德镇的建设已规模化,烧“太平窑”的现象已看不见了,拜窑火仙师,拜瓷土神,也不见有过。依稀只记得一群小伙伴在母親河旁自己搭着小小的“太平窑”,在旁边欢快的跳着的情景。这些习俗感觉在慢慢淡化着。

改革开放20世界90年代初,全国经济回升。景德镇陶瓷的声誉响彻国内外,吸引了不少收藏陶瓷的爱好者,这也引起了不少商家的注意。于是,带动了一批批跑陶瓷展会的热潮。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许多不懂陶瓷的也加入进来。凭着三寸巧舌,以次充好,胡吹乱嘘。冲着景德镇对外的名声,都营销得很好。但,这也给如今的市场发展埋下了不利的影响。

景德镇陶瓷粉彩花鸟瓷板画玉堂富贵

三、积极推动陶瓷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宣传

要让世人更多地了解景德镇宝贵的陶瓷历史文化遗产,并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就必须挖掘它、利用它、宣传它。

1、进一步细化陶瓷文化理论研究景德镇的陶瓷历史文化不仅反映了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美丽和谐,还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哲学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改革发展的今天,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目标导向和构建功能。要组织动员文化届、学术届、企业届、政府和社会团体中的研究人员。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细化对陶瓷历史文化的挖掘、解析、提炼和归纳。要为陶瓷文化研究工作者提供发布信息、相互交流和推广研究成果的媒介,使之成为当代瓷都和谐精神的重要方式。

2、进一步强化陶瓷遗址的开发与保护

珠山御窑、湖田民窑、丽阳陶瓷山、高岭土瓷矿等遗址是体现景德镇悠久陶瓷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遗址中既有物质形态的“有行”遗产,如文物、古迹,又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俗、礼仪、节庆、传说、制瓷工艺技能等。要以创建全省、全国文明城市为主抓手,进一步规划好陶瓷文化保护区,启动陶瓷文化保护工程,守望住景德镇人民的精神家园。同时,要深入挖掘、充分利用蕴藏在民间的鲜活故事、瓷业习俗、制瓷理念和工艺,积极打造陶瓷文化新景点、新亮点,有效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高陶瓷历史文化对当代瓷都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把景德镇的城市魅力彰显得更加鲜明。

3、进一步优化陶瓷历史文化的传播形式

传承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精髓,加快当代和谐瓷都建设,文化、新闻、出版、文联、社联等部门都要承担起责任。要创造条件整合现有各类陶瓷博物馆的资源,丰富其藏品和展品,推动国内外巡展;要通过小说、诗词、歌曲、影视、戏剧等文学艺术形成,以及现代传媒体系,展示陶瓷历史文化个性和积极意义,提升陶瓷文化的时代精神;要致力于推动陶瓷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培育新的文化业态,不断提高陶瓷文化生产和传播的社会效益。

4、进一步深化青少年的陶瓷历史文化教育

景德镇在世界的知名度是伴随着它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而逐步扩大和提高的。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景德镇的陶瓷历史文化,对于增强其自豪感,培育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是十分有益的。因此,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国青少年陶艺基地,经常组织青少年开展陶艺实践活动;精心编写通俗易懂的景德镇陶艺文化乡土教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青少年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和责任意识,从而更好地担当起创造景德镇美好明天的历史重任。

事物总是与时俱进,陶瓷发展日新月异。经过千年窑火的提炼,景德镇迎来一次又一次的飞跃。但与历史的辉煌相比,与发达地区的发展步伐相比相对迟缓。所以,我们要用景德镇先人“碎石成泥,泥做火烧;欲成大器,执着千年”的精神,加快步伐,重振雄风,展现魅力“瓷都”。

宋代景德镇陶瓷的发展


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中国后,朝廷减轻了割据政权时期所定的若干赋税,使人们得以休养生息。地主与农民的租佃制雇佣关系得到普遍发展。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社会生产力及商品经济均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时,国内陆续出现了一批手工业和商业兴旺的集镇。在此形势下,全国各地烧瓷名窑迭出,景德镇瓷业也积极参与竞争。到北宋末,北方战争频繁,使北方各地的瓷业遭到严重破坏,从此日渐萧条。宋金对峙时期,南方战争较少,社会较为稳定,加之南宋政权为苟安图存,不得不注重发展经济。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了瓷业的发展。宋景德年间,宋真宗赵恒命昌南进御瓷,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因瓷器精美,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随着宋室的南渡,北方许多著名窑场的优秀工匠纷纷来到景德镇,把当时北方先进的制瓷工艺带了过来,从而使景德镇的制瓷技术力量得以充实,陶瓷工业得以迅速发展。

烧瓷窑场日益增多。蒋祈在《陶记》中写道:“景德镇陶,昔(注:指宋代)三百余座”。建国后,考古工作者对景德镇的古代窑址作了全面细致的调查,查明在湖田、杨梅亭、三宝篷、南山下、黄泥头、南市街、湘湖、月光山、白虎湾、柳家湾、牛屎岭、枫源、李家坞、宁村、半路港、寺前、盈田、汪村、枫湾、山坞里、凤凰嘴、周路口、落马桥、赛宝坦、现新村东路、现轻工业部陶研所、现陶瓷学院、董家坞等30多处均有宋代的窑址,可见其间景德镇的瓷业已相当兴旺。

器型品种逐渐增加。宋代,器型品种已发展到鼓腹碗、葵口碗、葵口折腰盅、葵口碟、圆口碟、花口瓜棱小碟、葵口卧足小碟、茶盏托杯、喇叭口瓜棱执壶、洁口瓜棱执壶、酒壶、葫芦执壶、子母盒、盖钵、折肩钵、盖罐、盖缸、三足香炉、镂空香熏、谷仓、盏托、灶、碾、碓、象棋子、骰子、荷叶口瓜棱形瓶、梅瓶、直口弦纹梅瓶、葫芦瓶等数百种。

陶瓷装饰颇为讲究。其一,创出了影青釉刻花瓷。影青釉,釉色白里泛青,透过釉层,可窥见刻在釉下瓷胎上的各种花纹,清淡秀丽,古朴典雅。当年刻于影青瓷上的花纹多为牡丹、莲花、鸭纹之类。工匠所刻的牡丹,“或茎蔓缠绕,花叶连绵;或两枝相交,花朵环抱;或一枝独放,姿容娇娆;或双花对开,婀娜俊俏”。工匠在刻莲花时,常先用铁刀在坯体上刻出花叶轮廓(其刀痕较宽且较深),再用蔑刀在坯体上刻出花脉叶筋(其刀痕较窄且较浅),使莲花颇富立体感。工匠所刻的鸭纹,多为池塘游鸭,其中又以月夜游鸭纹最为生动,“但见皓月明空,微波荡漾,芦苇轻摇,双鸭并列仰首缓游,极富诗意”。其二,仿造出了多种颜色釉瓷器:仿汝窑之造法,烧出了天青、蟹青、豆青、茶叶末等色釉瓷器;仿官窑之造法,烧出了月白、大绿等色釉瓷器;仿哥窑之造法,烧出了百圾碎釉瓷器;仿钧窑之造法,烧出了朱砂红、海棠红、梅子青、玫瑰紫、天蓝、姻脂红、火里红、窑变等色釉瓷器。其三,创出了大批造型各异的影青釉瓷雕。这些瓷雕中,既有供供奉的观音,也有供陪葬的男女侍从俑、守护武士俑、舞乐俑等瓷俑及十二生肖;既有供玩赏的小动物、骑马人,也有供枕头用的孩儿睡莲枕、狮子戏球枕,等等。

瓷业分工更为细致。宋时的制瓷行业已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分工细致的手工业。瓷石、匣钵及模具原料的开采,泥墩、釉墩和釉灰的生产,匣钵、模具的制造,也已从制瓷业中离析出来,成为服务于制瓷业的独立行业。同时,在各种瓷业作坊内,也已有了较细的分工。

装烧工艺有新进步。宋早期,装烧工艺已进化为“仰烧”,其装烧情况大致为:把一个用粘土加粗料制成的垫饼放入已烧成的匣钵内——用双手托起碗坯(碗口与匣壁之间的空隙约为3.6厘米)装入匣钵,把碗的圈足套在垫饼上——把装有碗坯的匣钵逐件套装送进窑室焙烧。这种仰烧法,与五代时的支钉叠烧法相比,有如下优点:(一)使用匣钵装坯,制品在焙烧过程中受热均匀,釉面不易被烧窑时的尘渣污染,使瓷器的废品率比五代时大大降低。(二)使用匣钵,可以充分利用窑室内的竖向空间堆叠制品,使窑室的装载量比五代明显增大,焙烧瓷器的费用比五代有所降低。(三)为了不使在高温下收缩的制品与不收缩的匣钵直接接触,陶工们使用了小于制品圈足的泥饼作支垫物,使烧成的器物釉面比较完整,碗盘的外观质量比五代的大为提高。宋中期,装烧工艺继续进化,出现一种“垫钵覆烧法”,其装烧过程大致为:用瓷泥作好内壁分作数级的盘或钵状物、一一为避免碗口与垫阶粘结,在钵盘状的垫阶上撒上薄薄一层耐火的针状粉末(注:经陶瓷科研部门测运确定这类粉末就是谷壳灰。这种耐火材料,一直沿用至今)——先把一件口径较小的芒口碟扣在钵(盘)状物的最下一级上,再依次扣置直径由小而大的碗坯——把一个泥质的垫圈放在平底匣中把扣好了碗坯的钵(盘)状物放在垫圈上即可堆叠装窑。这种“垫钵覆烧法”的优点是所烧制品比仰烧制品的变形率有所减少,缺点是其垫钵只能装烧由小而大、规格不一的产品。宋后期,陶工们又发明了一种“支圈覆烧法”,其装烧过程大致为:以大而厚的泥饼为底——把一个用瓷泥作成的断面呈“『”形的圈圈放在泥饼上——在圈圈的垫阶上撤上一薄层谷壳灰——把碗坯的芒口放在垫阶上,将32个左右的碗与圈,一圈一碗地依次覆盖,把圈心下凹的泥饼翻转过来覆盖在最后一个圈上,即组成一个上下直径一致的外观上的圆柱体——用稀薄的耐火泥浆涂抹外壁,用以连接垫圈、封闭空隙,再压装窑。这种“支圈覆烧法”的优点有五:一是,不须依赖匣钵就能装烧同一规格的产品;二是,比匣钵仰烧法增加装烧密度(竖向)4倍以上;三是,能减少产品变形;四是,能节约焙烧燃料;五是,能节省耐火材料。这种装烧方法虽然在宋代曾风行一时,但是由于它会致碗、盘造成芒口,故在当时未能完全取代仰烧法。

北宋早、中期,湖田窑所产的碗类以鼓腹高足碗居多。这类碗,一是碗底比较厚,以这一时期常见的口径17一19厘米的碗为例,其碗底厚1.1厘米左右,为五代碗类的2—3倍,为清代碗类的3—6倍;二是足径比较小,比五代碗类的足径约小20%左右;三是碗足比较高,比五代碗类的碗足高出2—3倍;四是足壁比较薄,比五代碗类的足壁要薄一半以上;五是碗口微微外撇。当代考古工作者认为,这一时期所产的鼓腹高足碗的碗底之所以要作得那么厚,既不是为了适应使用者的需要,也不是为了满足观赏的要求,而是与当时的装烧方法与所使用的窑具有关。宋初,陶工为了使窑室内的高空能多装烧一些制品,淘汰了五代的支钉迭烧,而采用了把碗足套在一种径小而高的垫饼上装匣仰烧的方法。这样,被垫饼顶住的碗底在高温下使要负荷碗身的重量,若不把碗底加厚,碗的底心便会在软化成瓷的过程中因强度低而凸起,导致器物变形。有关专家认为,北宋早、中期所产的鼓腹高足碗的圈足之所以要设计得那么小,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与当时的工艺有关。由于这时已使用匣钵单件装烧,制品不再会相互重叠了,因此陶工们就可以把碗足作得小些。二是与审美要求有关。碗足缩小后,碗身的弧度就相应地延伸了许多,这在视觉上就比五代的碗显得更加饱满,更加秀丽。陶瓷考古工作者认为,北宋早,中期生产的股腹高足碗的碗足之所以要设计得那么高、那么薄,主要是为使用者着想。我们知道,作为饮食器皿的碗类,所装盛的多是较热的食物,碗足高,足壁薄,端拿时就不怎么烫手,人们使用起来就比使用五代的矮足碗要舒适得多。有关人士还认为,北宋早、中期的鼓腹高足碗的碗口之所以要作成微微外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改成撇口后,可以有效地减少器物变形。现代考古结果表明,早在北宋中期景德镇便已开始生产芒口碗〔一种内外满釉,唯有口沿露出一线胎骨的碗〕。这类芒口碗,大致有两种∶一为直口孤壁碗,一为斜壁与侈口孤壁碗。这两种造型的玩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器必由原来下厚上薄的“笋桩式”改成了中下部较薄、口沿较厚的“倒桩式”。二是圈足较矮,比北宋早期的高足碗约矮五分之一。这一时期的芒口碗为什么要设计成这种样式呢?现代考古工作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二:(一)因为覆烧碗在焙烧时负重的部位已由器底移到了口沿,若不将碗的中、下部作薄,在高温下便会因底部过重而下塌变形。(二)为了扩大窑室容量,节省焙烧费用。因为碗的圈足矮,焙烧窑具的垫阶就可降低,窑室中的装坯密度就会相应增大。

近年来的考古结果还表明,北宋后期生产的一种斜壁小底碗,为这一时期烧造得最多的一个产品。由于这种碗酷似一个覆转过来的斗签,故人们称其为“斗笠碗”,其特征主要是:口径、底径的比例,比五代斜壁碗的口径、底径的比例均有所增大(五代的约为1:0.49,北宋后期的约为1:0.25),造型比五代的斜壁碗更为秀气,更为挺拔,更为轻盈,更为潇洒。但用今天的眼光看,它却存在这样几个缺点:一是碗的口大、底小、身高、壁斜,占据的空间较多,致碗的容量相应减少。二是碗的圈足过小,重心不够稳。三是口与底之间的距离过大,端拿不方便。这一时期的斜壁小底碗为什么要设计成这种造型呢?有人认为,原因是为适应当时人们饮茶的需要。北宋时,茶叶的加工方式、饮茶习惯都和现代不同。今天人们多把茶叶制成丝状或片状,饮前用沸水将茶叶泡开,饮时只饮其汁而弃其叶。而北宋时人们在饮茶前喜将龙脑、膏或将枸杞泥、绿豆、炒米、芝麻、川椒、山药加进茶叶中,混合碾碎,或烹或煮,饮时将茶汁、茶末(包括加进茶叶中的配料)一道吃掉。为适应当年这种饮茶习惯,陶工们才设计出了那种撇口、斜壁、小底式样的瓷碗。用这种式样的瓷碗饮“碾茶”,能够收到“易干不留渣”之效。假如北宋人使用今天流行的那种底径较大、器壁较直的茶杯饮“碾茶”,那么茶末就会粘在内壁而不易倾倒干净,就不可能收到“易干不留渣”之效了。北宋时期出现的这种瓷器,一直延至南宋仍在生产。

宋时,景德镇瓷器的内销市场进一步拓展。从上海、广东、河北、福建、江西、江苏、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河南、陕西、四川、吉林、辽宁、内蒙等16个省、市、自治区出土的景德镇宋时所产的青白瓷来看,说明宋代景德镇瓷器的销售市场几乎已扩展至全国各地。但在靖康以后,由于北方战争频繁,故景瓷在中原和北方的销售市场逐渐失去,其时销售的重点已转到了南方各省。

两宋时期,朝廷因财政困难,“一切倚办海舶”,奖励外贸,不遗余力,广州、泉州均设置市舶司。景德镇瓷器,主要通过这两大商港通达海外五十余国。据说,荷兰、葡萄牙商人最早贩运瓷器到欧洲时,瓷的卖价几乎与黄金相等。

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


陶器为全人类共有,瓷器则是中国的创造。中国是文明古国,陶瓷源远流长。中国瓷器烧成,经历了由陶到瓷的继承与发展的历程,构成了中国陶瓷绵延不断的进步与发达的历史特点,在八千年陶瓷生产的历史长河中,从陶到瓷,到陶、瓷齐驱是中国陶瓷发展的基本脉络。

景德镇制瓷集中国历代陶瓷科学、工艺、艺术之大成,在继承我国铁、铜、钴三大釉系的丰富基础之上,发展创造出了成体系的硬质瓷系列高温颜色釉和低温颜色釉。景德镇瓷器在官窑和民窑并蓄五百年的相互促进发展中形成的瓷器艺术传统,被海内外誉为国瓷的象征,在世界陶瓷史上闪烁着灿烂夺目的光辉。这期间以进步完善的景德镇中国硬质瓷体系和瓷艺装饰艺术,对世界各国陶瓷业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0世纪前半叶,中国处于多事之秋,晚清至民国期间陶瓷业每况日下,几乎濒临人亡艺绝的境地。新中国建立,国家对传统陶瓷艺术和陶瓷产业进行了恢复和发展,使中国陶瓷获得了新生。50年代初期,为保障百姓生活用瓷的基本需求,国家对陶瓷业采取了计划经济体制,生产方式则从手工业过渡到了机械工业。中国陶瓷工业生产自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经历了恢复、改造与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国家主管单位和有关部门对中国传统陶瓷技艺和艺术,按照政府对工艺美术传统文化提出的“保护、发展、提高”方针和“适用、经济、美观”的生产原则,在以景德镇为代表的中国南北传统产区,实施了一系列恢复、发展工作。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责成文化部、轻工业部组织承制“建国瓷”,并由周恩来总理审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庆典用瓷。“建国瓷”是由中央美术学院承担并完成设计方案,由轻工业部主管设在景德镇的建国瓷制作委员会,组织数十个手工作坊同步完成制作的大型工程。建国瓷是新中国第一代专家和名艺人结合的成果,是20世纪50 年代以来中国传统陶瓷恢复的里程碑。景德镇瓷器传统手工技艺与艺术的恢复正是在此基础上开始的。1954 年,文化部与地方政府组织中央美院师生与景德镇名艺人百余人,历时一年,烧制名瓷数百件,参加“首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艺美术展”,分别赴印度、前苏联、东欧等国进行文化交流。与此同时文化部调拨了故宫博物院典藏的近干件景德镇历史名瓷,为恢复瓷艺参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景德镇陶瓷馆和景德镇陶瓷研究所。

20世纪50年代,景德镇陶瓷工业首先得到恢复和发展,一方面依靠以八大名家为代表的名艺人、老工人总结传统的制瓷技术和宝贵经验,另一方面组织有关科学研究单位的技术力量合作,致力于传统名瓷的研究、恢复和发展,从科技角度对传统名瓷系统进行了科学总结。在此基础之上,景德镇陶瓷研究所老一代名师,陶瓷美术家王大凡、王步、刘雨岑、陆云山、王锡良、张松茂、汪桂英、戴荣华、李雨苍等陶艺家设计并制作了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等首批用瓷以及国家礼品瓷和中国驻外使馆用瓷。这一时期的作品代表了景德镇陶瓷恢复发展中的高峰期。

改革开放为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新的环境空间。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景德镇陶瓷馆建立了实验研究室,率先展开了对元、明、清青花瓷工艺的研究和恢复工作,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上世纪90年代,景德镇陶瓷艺术和科研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相继设立了省、市级研究所,在深入探索元明制瓷工艺及传统绘画艺术的基础上,拓宽了景德镇现代瓷艺的表现形式,在艺术风格和工艺模式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出现了多种瓷艺材质和装饰工艺相互交融,从传统程式化装饰模式向个性化风格转变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及企业改制,景德镇的手工制瓷传统得到恢复,并向纵深发展。众多小型企业和作坊在参与陶瓷制造过程中,在传统成型和烧制方面有突破性的创举。例如,澳大利亚间歇式气体化窑炉的推广和普及,使景德镇艺术瓷生产从固定温度、升温曲线、窑炉气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景德镇还组建了部属陶瓷职工大学,为景德镇乃至全国各产瓷区培养了大批陶瓷工艺和艺术创研人才,成为陶瓷战线上不可忽视的生力军。随着近年来中国陶瓷产业经济的兴旺发展,景德镇陶瓷学院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正朝着多学科、国际化大学的方向发展。自上世纪60 年代起,景德镇陶瓷学院向各大陶瓷产区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已经成为学术、科研、创作中的中坚力量,在中国现代陶艺发展中起着主力的作用。

50年来,景德镇陶瓷艺术在继承和发展中所走过的路,大体上也概括了中国其他传统陶瓷产区经历的状况,中国陶瓷艺术从上世纪50年代恢复开始,确实得到了发展,在发展中也经历了曲折,有经验也有教训,这一切确实需要我们反思与展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