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青瓷器 > 导航 >

影青瓷有什么特点?影青瓷的鉴赏方法

影青瓷有什么特点?影青瓷的鉴赏方法

古代青瓷器 古代青瓷器制作 古代青瓷器教案

2021-02-08

古代青瓷器。

影青瓷有什么特点?影青瓷的鉴赏方法。

宋元时代的影青瓷,与宋之汝窑、官窑、哥窑、钩窑、定窑五大名窑的收藏价格可以说相差甚远,陶瓷市场甚至可以说与汝、官、哥、钩、定之价有着天壤之别。

汝官窑的一只小小的盘子都乃价值连城,而即使景德镇其同时代的头窑产品,即湖田窑的生产的名品也极难与其相抗衡,价也难值几万;一只品相全优的高质量的娃娃碗也仅仅只值一万来元;至于其他傍窑侧品那就更不用说了。

影青瓷的特点

“影青”是人们对宋代景德镇烧制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的俗称,由于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带白、白中闪青,加之瓷胎极薄,所刻划的花纹迎光照之内外皆可映见,因此被称为“影青”。

“影青”的釉色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白中闪淡青色,厚处闪深绿色,莹润精细,晶亮透彻,前人把它称为“假玉器”,有晶莹如玉的美称;二是淡青闪黄,这种釉色的“影青”瓷最为大量。另外,“影青”釉中还有一种在器物周身加绘褐色的彩种,人们称为“点彩”。宋时点彩位置随便、自然,面积往往较小,彩色有非常明显的浓淡区别,中心处最浓,呈铁斑色。

影青瓷的鉴赏方法

影青瓷釉质的手感和观感,犹如青白玉一般,这是在鉴识宋代影青瓷时首先要考虑的。若遇干枯无光,釉面粗糙,或反之过于莹洁润滑者,则要谨慎。

又如影青瓷的胎色,洁白细腻,淘洗精细,有的器物精细到几乎脱胎的程度,但在制坯和上釉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够均匀之处,坯胎有厚薄,釉面有流淌,故若遇胎质过分精细洁白,状如粉末,露胎和釉面均光润无瑕疵者,须小心。

再如其纹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北宋早期影青瓷和元代的同类器物,花纹都不及南宋;若遇上像元青花上的人物故事图案,则显然值得怀疑。

宋、元时期的影青瓷器的底部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北宋影青瓷器的底部较高,南宋次之,元代则很矮,甚至接近平底;且底部颜色各异。

影青瓷的发展

青白瓷曾风靡一时,行销海内外。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京都汴梁与临安都有专门出售白瓷的店铺,出售供都城人们日常生活中饮食、饮茶及饮酒的器皿。赵汝适《诸蕃志》记述我国当时陶瓷器对外贸易的情况,其中有在“婆”等地番商用青白瓷器交易的记载。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也有瓷器对外交易的记载。

宋代景德镇的青白瓷由半透明的釉,发展到半透明的胎,这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是一个飞跃。由于青白瓷制作的丰富经验,为以后青花瓷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21世纪北方陶瓷市场上,宋元时期的影青瓷器很少。原因是北方的瓷器爱好者对来自南方的影青瓷不太熟悉,加之赝品太多,认为保护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问津。其实,只要掌握了上述影青瓷的胎、釉、工艺特点(掌握器型的意义不大。因为仿古者对各类器型一般都把握得较好,如遇罕见而又特别的造型,则要慎重)和造假作伪的一般手法,完全可以一展身手。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影青瓷是一种什么瓷器


影青瓷的别称又叫映青瓷,它是汉族制瓷工艺品中非常珍贵的存在,前身为青白瓷,因而也被称为是色白花青。影青瓷为北宋中期景德镇独创,颜色淡雅,釉面澈洁,胎质腻白,色泽温润,犹如玉石一般,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也将这种瓷器称之为假玉器。

影青瓷是一种什么瓷器

南宋女诗人李清照曾在《醉花阴》中提到过玉枕纱橱,其中的玉枕就是指青白瓷枕。到了元代时期,青白瓷产品的铭款出现变化,有“玉出昆山”“玉出昆冈”这两种。到了南宋时期,影青瓷大量生产,是当时市场中的抢手货。不过,当时烧制的影青瓷大多是透明飞花等纹饰的,这些纹饰为技艺高超的陶艺匠人在坯体上雕刻之后,以透明青釉在高温下烧制而成,非常难得。

影青瓷是后世人对宋代时期独特瓷器的俗称,因为它介于青白之间,瓷胎非常薄,因而被称为影青。影青瓷的釉色分为两种,一种是白中带淡青,一种是淡青中带黄色。前者莹润惊喜,晶莹剔透,给人一种玉质之感,因而有假玉器的说法。后者烧制数量最多,但价值不如前者。另外,影青瓷的釉色当中还有加入褐色彩种的,这种被称为是点彩,面积较小,但非常漂亮。

影青瓷的造型独特,优美异常,装饰更是独步青云,线条流畅,带有非常浓郁的生活气息。在烧制过程中,工匠们需要根据构图的需求,采用各种刀法对其进行雕刻,最终产生各种变化,表现出花、叶、水波、娃娃等的轮廓,线条有力且带有韵律美感,衔接也是非常自然。工匠们的专业和自信造就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精美的影青瓷,他们的手法娴熟,工艺精湛,再加上独特的专用工具,不仅大大提高了工艺效率,同时也产生了超乎寻常的艺术效果,为后世留下无数的瑰宝。

影青瓷的收藏事项

影青瓷在收藏界中的潜力非常大,很多人都对其十分感兴趣。不过可惜的是,现如今能够看到收藏到的影青瓷非常少,大部分都是后世的仿品或者是赝品,这样一来,收藏者在收藏过程中就要注意鉴定其真假。

另外,藏家如果遇到影青瓷也不要轻易下手购买,一定要在有把握的前提下再入手。为了防止竹篮打水,最好找专业瓷器专家鉴定一下,这样更保险一些。

总的来说,收藏有风险,需要谨慎行动。虽然收藏影青瓷能够藏家带来极大的荣誉和经济回报,但同样的市场中存在很多赝品仿品,稍有不慎就可能打眼,因此,收藏之时一定要慎重。

影青瓷精品赏析就价格参考:

1:宋影青瓜式盒,尺寸:直径14厘米,估价:HKD 350,000 ~ 550,000,成交价: HKD 632,500 ,成交时间:2014-04-09,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4年春季拍卖会。

本品呈扁瓜形,子母口,平底。整个盒身造型精巧别致,呈瓜棱型,盖面中心下凹,饰有瓜蒂形钮。盒内、外施青白釉,釉色均匀、莹润。盒底无釉,露胎处纯净洁白,中心印有“陈家合子记”五字。可以说,这件影青瓜式盒是景德镇瓷盒中的典型代表。影青,即青白瓷,在造型上常有明显的仿金属器特征,如瓜棱型的壶身,细长弯曲的壶流,薄胎盘碟的内部凸起数条直线纹,盘口折沿,碗罐等器皿口部多成花口五出或六出装饰。纹饰有刻花和印花两种。刻花又多辅以篦点纹,使刻花纹饰更加突出。印花装饰均为阳文,绝大多数印在盘碗的里面或盒盖上面。景德镇的影青瓷盒,盒底往往印有“许家合子记”、 “段家合子记” “蔡家合子记” “吴家合子记”等,这些标记款式相同,当属同一地不同作坊的产品。这同时也说明,这些家族作坊性质应和磁州窑的制枕作坊相似,属于产品单纯的较小作坊。

2:南宋或元湖田窑影青釉瓜棱梅瓶,尺寸:高17.2厘米,估价:HKD 150,000 ~ 200,000,成交价: HKD 566,400 ,成交时间:2019-10-07,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9秋季拍卖会。

此器为梅瓶形制,唇口,短颈,丰肩,敛腹,器身瓜棱型,釉色青中带白,釉质光洁莹润,足底露胎。青白釉是景德镇在宋代的主要产物,因釉色白中带青,故称青白釉、影青或隐青。其形式或受北宋御用定窑白瓷影响,之后因元代祟白,更成为宫廷及民间重要产物之一。

3:北宋湖田窑影青釉瓜棱形执壶,尺寸:高15.7厘米,估价:HKD 350,000 ~ 450,000,成交价: HKD 566,400 ,成交时间:2019-10-07,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9秋季拍卖会。

执壶作瓜棱形,壶带盖,口下连腹,无颈,腹为八棱形,圆足。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釉质光亮如晶,透明度好,腹上部连一曲柄,另一侧为细长微曲壶流,流下部有一划花纹饰。身为瓜型,盖为瓜蒂型,整体协调统一,造型巧妙。这类执壶的独特之处是器型较小,与常见的点茶用执壶和分酒用的注壶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其使用功能耐人寻味。《诗经 ·大雅 ·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瓞:小瓜也,意为连绵不断的藤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一样。引用为祝颂子孙昌盛,绵延不绝。后又逐渐衍生出仕途腾达,夫妇和谐等含义,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吉祥图案。这种吉祥的取意自六朝时就已形成。家门昌盛,人丁兴旺,大概是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对自己及家庭未来的期盼,因此,取意绵绵瓜瓞以期子孙昌盛的吉祥器物和图案在中国古代长盛不衰。根据此类瓜瓞形执壶各个时代的演变,从唐代出现写实的瓜形器物,到北宋中期的执壶非常接近瓜形,再到金代逐渐脱去写实的风格,在以后开始广泛出现用图像的形式来表达这种吉祥含义的变化过程,体现了从写实的表达到示意性的表达的发展过程。此种执壶的发展代表了宋金时期吉祥图案和祈福文化的发展脉络。体现了从具象的美向抽象美的转变。

4:清雍正影青地五彩渔隐图花盆,尺寸:26.9×17.2×11.4厘米,估价:RMB 100,000 ~ 150,000,成交价: RMB 483,000 ,成交时间:2016-05-15,拍卖公司: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春季拍卖会。

以盆景、花卉装点庭院、居室为古代生活之乐事,因此各种式样、纹饰的瓷质花盆大量烧造,以迎合或华丽或典雅的审美追求。拍品为长方形花盆,委角、折沿,腹壁曲线优美。外壁施影青釉,釉色浅淡,幽雅怡人。四面均以五彩为饰,长边一面绘渔夫头戴斗笠,独坐斜出的柳干之上,临水垂钓,神态专注,另面绘渔夫坐于树边小憩,斗笠和鱼竿放在身侧,姿态悠闲,两侧面以竹石灵芝为辅助纹饰。画面笔触细致,多以绿彩敷染,与影青釉的底色完美融合。大面积留白,突出主体纹饰,气格清新,具有中国传统绘画之意境。雍正官窑瓷器以典雅著称,花器亦是如此,拍品纹饰风格清新,类似器形、尺寸者见有上海博物馆藏雍正青釉地蓝釉彩印花福海纹长方形花盆。与康熙时期相较,雍正花盆烧造数量虽少,尺寸亦稍小,然装饰技法更为多样,雅丽脱俗,气息隽永,更宜于书斋陈设,极具时代特征。

5:元影青釉瓜棱堆塑注壶,尺寸:高18厘米,估价:RMB 150,000 ~ 200,000,成交价: RMB 483,000 ,成交时间:2019-06-05,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9春季拍卖会。

本品注壶为大撇口,长颈,折肩,瓜棱形腹。盘形盖,平沿,肩上有扁条形曲柄及长曲状流,下承圈足;口沿下刻有两道弦纹。柄及流下侧饰贴塑鼓钉装饰,足墙刻莲瓣状,极为罕有。此执壶器形标准,清雅稳重。全器施青白釉,釉面清薄素雅,线条流畅,写意,无拘紧之感。此壶造型古朴典雅、秀美,完全展现湖田窑凌厉铮然的风格和明丽润涵的气质。

6:影青釉刻花仕女枕,尺寸:高11.2厘米;长19.5厘米;宽13厘米,估价:RMB 390,000 ~ 500,000,成交价: RMB 460,000 ,成交时间:2018-06-20,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瓷枕始烧于隋代,从唐至清各代均有烧造。最初以脉枕的形式出现,以后逐渐演变成寝具。宋代瓷枕盛行,南北方瓷窑普遍烧造,种类繁多,造型丰富。南宋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有“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之句。此拍品取仕女歇于树下之意境,仕女侧卧于树下纳凉休憩,单手扶首,姿态娴雅,雕工细腻。拍品胎体坚实细腻,釉质温润如玉,积釉处呈色清透,为宋代不可多得的瓷塑佳作。

7:南宋影青瓜棱执壶,尺寸:高20.5厘米,估价:RMB 150,000 ~ 220,000,成交价: RMB 345,000 ,成交时间:2016-12-17,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秋季拍卖会。

湖田窑为景德镇著名窑场,是我国宋、元、明时期制瓷业规模最大,延续烧制时间最长,所制瓷器最精美的古窑场之一,亦是我国八大窑系之一。《陶记》、《南窑笔记》、《景德镇陶录》均有记载,始烧于五代,终于明。湖田窑最大特点是制瓷工匠刻意模彷如玉般格调和质感,素有“湖田如玉”之说,其白瓷以格调高雅,恬静清白,淡泊隽永而闻名,珍品无数,远销海外。瓜棱形执壶是宋代的非常精彩的代表之作,其功用是一件酒具。釉色呈淡青绿色,极薄而透明,且微微地带点暖暖的米黄色调,使之不像其他的影青瓷一味的冷绿,而是更加让人感到柔软和亲切。执壶丰腴饱满的壶体上轻松地在极薄的坯体上勒出八道筋纹,使之呈八棱瓜形。器物整体以一道细薄的圈足托起,嘴与把所延伸出的虚空间和壶身的实体虚实相生,形成对比,使整体灵动起来。尤其在细部的处理上,壶口的薄而细的边缘,近乎锋利的壶嘴,壶执手的缘线都给人以极致的精细的美感,壶整体来看造型上清新优雅,细致高贵,功能上究极精妙,非同一般,工艺上难度高超,匠心独具。充分展现了宋代瓷器的高超工艺,为宋代瓷品中存世较少的器物,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8:宋影青灯盏(一对),尺寸:高7厘米,估价:HKD 220,000 ~ 320,000,成交价: HKD 322,000 ,成交时间:2014-04-09,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4年春季拍卖会。

影青灯盏一对,两件均由灯盏与盏座连烧而成。其中一件灯盏敞口,斜曲壁,三层座。灯盏内底中心有一插灯捻的空心柱,呈圆台状,柱身镂孔,柱底有孔与灯盏内部中空处相连。外壁口沿下有一近圆形镂孔,也与灯盏内部中空处相连,应为加灯油的油孔。灯盏外壁刻划一圈篦划纹。灯座分三层,上两层为圆饼形,最下层为花叶形且有刻划纹饰。通体施青白釉,在灯座等积釉处可以明显看出白中映青的剔透釉色,十分惹人喜爱。另一件灯盏情况大体与前者相似,仅有个别地方有所差异:有唇,为圆唇且出沿;灯座第二层也刻划有一圈分隔纹饰,类似屋顶板瓦;灯座最下层为向日葵花形,花瓣呈三角形。这对影青灯盏造型规整大方,釉质纯净,釉色莹润,设计巧妙,不仅是影青瓷器中的精品,也是古代灯盏中的佼佼者。

9:北宋湖田窑影青釉六出划花牡丹纹碗,尺寸:高7厘米;直径25厘米,估价:HKD 150,000 ~ 200,000,成交价: HKD 259,600 ,成交时间:2019-10-07,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9秋季拍卖会。

碗敞口,六瓣葵口型,圈足,足底因支烧留有酱色糊底,应为景德镇湖田窑北宋时期所制。全器通体施青白釉,青白釉色洁净莹润,外光素无纹,内刻牡丹纹,花繁叶茂,摇曳生姿,丰富而饱满,花瓣口造型别致,是青白釉瓷器的杰作。景德镇湖田窑烧制的产品,釉汁粘度小,因而釉薄处呈白色,积釉处带水绿色,釉面光泽度强,透明透亦高,玻璃质感较强。故言宋代青白瓷器在胎体的硬度,薄度以及透明感皆已臻极致,代表宋代瓷器极高的烧造水平,宋元时期更远销海外,本器尺寸颇大,胎体莹薄,釉质光亮滋润,白中闪青,胎质细洁,光照见影,有如冰肌玉肤。

湖田窑影青瓷怎么鉴定?


湖田窑影青瓷怎么鉴定?影青瓷也叫映青瓷,其前身是青白瓷,被称作“色白花青”的影青瓷是北宋中期景德镇所独创,其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丽洁,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所以历史上有“假玉器”之称。南宋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有“玉枕纱窗”之句,玉枕指的就是青白瓷枕。元代的青白瓷产品有的还印有“玉出昆山”和“玉出昆冈”铭款。南宋时大量生产,而且“著行海内”,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当时的影青瓷绝大部分为薄剔而成的透明飞凤等花纹。这些花纹由技艺高超的陶瓷艺人在坯体上刻制之后,以透明青釉,以高温烧制而成。

“影青”的造型非常丰富,主要有盘、碗、洗、盏、钵、盒、瓶、壶、罐、枕、注子、博山炉、动物、堆塑人物等等。从窑址调查和纪年墓出土情况来看,“影青”瓷草创时期是在宋太祖建隆至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这一时期产量小,器类简单,主要为碗、盘、碟之类,也有盒、钵、注子、注碗等。器物造型多承袭晚唐、五代遗风,器型低矮,圈足宽大,唇口及壁都较厚。为防止烧时变形,因此在器物口沿下常留有一道厚纹,这种做法至今尚存,俗称“撑口泥”。也有的器型仿金属器,如瓜棱形的壶身、细长弯曲的壶流、盘碟腹壁的棱线及碗、盘多作花口五出或六出等。而宋真宗天禧至宋神宗熙宁年间,“影青”瓷产量大增,器类也多种多样。这时期的产品多为广口小底,圈足窄而高,器壁弧度加大,胎体多上薄下厚,与前一时期的厚唇形成鲜明对比。器型以盘、碟、碗居多,较多见的还有盆、炉、钵、罐、盂、盏托、盒子、注子、注碗、盘盏、台盏等,堆塑瓶也偶有出土。其中,注子、注碗是配套使用的一套酒器,注子曲流带把,壶身作瓜棱形,盖顶饰以狮钮,注碗则多呈仰莲形,全器造型生动,恰似一朵含苞欲放的荷花,是北宋市民生活的常用之物。盘盏与台盏则是与注子、注碗相配使用的酒具,相当于现在的酒杯。

影青瓷釉质的手感和观感,犹如青白玉一般,这是在鉴识宋代影青瓷时首先要考虑的。若遇干枯无光,釉面粗糙,或反之过于莹洁润滑者,则要谨慎。

又如影青瓷的胎色,洁白细腻,淘洗精细,有的器物精细到几乎脱胎的程度,但在制坯和上釉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够均匀之处,坯胎有厚薄,釉面有流淌,故若遇胎质过分精细洁白,状如粉末,露胎和釉面均光润无瑕疵者,须小心。

再如其纹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北宋早期影青瓷和元代的同类器物,花纹都不及南宋;若遇上像元青花上的人物故事图案,则显然值得怀疑。

宋、元时期的影青瓷器的底部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北宋影青瓷器的底部较高,南宋次之,元代则很矮,甚至接近平底;且底部颜色各异。

在瓷器作假的传统手法中,有种接胎法,但它在影青瓷的作假中并不流行。原因在于:其一,影青瓷使用的是透明釉,容易看出接胎痕迹,技术上不好处理;其二,若是高档的印花工艺影青瓷器,工艺根本不可能统一;若是刻花工艺的影青瓷器,前后刻划的花纹定然风格难以一致;其三,若是素胎器,由于目前市场价格并不高而作假的成本却不低,接胎的经济价值甚微,作假者极少。

影青瓷的作假与辨伪


影青瓷的沿革

影青瓷,也叫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镇窑工们在五代青瓷、白瓷的基础上烧制而成的一种特色瓷器。因其釉色介于青瓷和白瓷之间,白中泛青、青中泛白而得名。晚清以前称青白瓷,晚清以后一般称为“影青”,晚清以至民国初年出版的瓷书又有“隐青”“映青”“印青”等名称,所指均为青白瓷。

景德镇窑虽然始烧于五代,但发展极快。北宋时,影青瓷制作技术日益成熟;到南宋,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制瓷名师云集景德镇,使其制瓷规模和质量都得以快速地扩大和提高;一直到元代前期,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景德镇影青瓷窑系。元青花烧制成功以后,影青瓷便逐步退出了自己辉煌的主演角色。

景德镇烧制影青瓷的窑口遗址主要有湖田、湘湖、胜梅亭、南市头、黄泥头、柳家湾等处。其产品遍及大江南北,可以想见当时烧瓷的盛况。因为色质如玉,影响极大,当时全国竟有8省34个县出现了模仿景德镇的瓷窑,由此形成了以它为中心的青白瓷系,并居于宋代六大瓷系的首位。

正如汉代彩绘陶模仿同时期彩绘漆器而烧制、唐代三彩器模仿同时期丝绸印染而烧制一样,宋代影青瓷则是模仿玉器烧制而成的。

玉器,在史前社会,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色彩;在王权社会,被赋予了浓厚的权贵尊严;即使到了唐代,仍为上层社会专用之物。宋代,是一个崇尚玉器的时代,但一般的老百姓难以拥有,青白瓷正是在平民百姓对青白玉可欲而不可求的情况下出现的,是景德镇陶瓷匠师们别出心裁地利用当地优质原料烧出的色质如玉的瓷器,以满足包括广大下层人民在内的消费者们的需求。又因其色淡优雅、晶莹如玉,因此,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不久便赢得了假玉器的美称。

景德镇烧制的青白瓷以日用生活器皿为主。其中饮食用具有碗、盘、碟;酒具有壶、注子、注碗、杯、托子;另有、香熏、枕、女士用的母子盒、专用作明器的塔式盖罐等。

影青瓷的胎质洁白细腻,早期胎较厚,后来逐渐变薄,呈半透明状,在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烧制,瓷化程度很高;釉色滋润如玉,在刻划花等处积釉较厚,釉色呈湖水般青绿色,精细透彻,釉薄处显白,整体色调十分优雅,但部分较早和较晚的釉色光泽泛黄,呈糙米色;工艺主要为刻花、篦点、篦划和印花。其中,印花常见纹饰有牡丹、篦纹菊、莲花、婴戏、飞凤、水波等,艺术感染力极强。

影青瓷鉴赏的基本方法

目前,在北方收藏市场上,宋元时期的影青瓷器很少。原因是北方的瓷器爱好者对来自南方的影青瓷不太熟悉,加之赝品太多,认为保护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问津。其实,只要掌握了上述影青瓷的胎、釉、工艺特点(掌握器型的意义不大。因为仿古者对各类器型一般都把握得较好,如遇罕见而又特别的造型,则要慎重)和造假作伪的一般手法,完全可以一展身手。

影青瓷釉质的手感和观感,犹如青白玉一般,这是在鉴识宋代影青瓷时首先要考虑的。若遇干枯无光,釉面粗糙,或反之过于莹洁润滑者,则要谨慎。

又如影青瓷的胎色,洁白细腻,淘洗精细,有的器物精细到几乎脱胎的程度,但在制坯和上釉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够均匀之处,坯胎有厚薄,釉面有流淌,故若遇胎质过分精细洁白,状如粉末,露胎和釉面均光润无瑕疵者,须小心。

再如其纹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北宋早期影青瓷和元代的同类器物,花纹都不及南宋;若遇上像元青花上的人物故事图案,则显然值得怀疑。

影青瓷瓜棱形执壶


影青瓷其实就是青白瓷。首先我们可以想见影青瓷是一种质地坚实,且具有一定的透明感的瓷器,所上之釉也是一种玻璃质感很强的带青绿色的透明釉。陶工们在制作器皿时一般的多会将坯体修得极薄,线条轻盈优雅,有时加上一些花草鱼鸟刻纹或印纹作为装饰。经高温1200℃以上烧制,成为一种晶莹剔透、白中泛青、青中透白的瓷器。在器物的刻纹处或是器型的突出处由于釉的流动露出胎体的白色,凹陷处由于积釉厚而使得颜色变深呈青绿色,成为一种以单纯的青与白相对比作为装饰的格调高雅的瓷器。所以人们习惯地叫作青白瓷,但也美其名曰“影青瓷”。

影青瓷的烧造以宋代的江西为主要的生产地,而江西的诸多窑口中尤以湖田窑为最。湖田窑瓷在数量上及质量上都高于其他的窑口,因此可以说湖田窑是宋代影青瓷的代表。这里所说的湖田窑的窑址也就是今天的景德镇。青白瓷在宋代盛况空前、经久不衰且影响深远。究其发祥,一种说法是北宋时受到北方定窑、汝窑系作品风格的影响,是定窑与汝窑的仿作。从湖田窑作品的工艺上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效仿痕迹,如大量的刻画、印花以及芒口(器皿的口部不施釉),这些都是北方定窑常用的工艺;但也有人认为由于北方地区连年战乱,骑马民族的入侵使得北方地区的陶工大量南迁,因此早期的影青瓷正是由定窑等北方窑系南迁的陶工所创造的。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是确切的,那就是湖田窑的青白瓷或者说影青瓷是的雏形,因为此后出现的在元、明、清三代大行其道的青花瓷,就是在技术稳定的影青瓷的坯釉上加上了用青花颜料(化学名氧化钴)的绘画而已。具有阿拉伯风格的青花瓷器很快在海内外大为流行,以至于昌河之南的名扬海内外,西方传教士们遂将这一美丽的产自昌南景德镇的瓷器,也简称为“昌南”,这一瓷器的产地名词被西方人音译成“CHINA”,当然这个东方的制造这种神奇的瓷器的国度也就以这一译音为名了。这一说法有待考证,而且这应该是另立话题了。

今天介绍的瓜棱形执壶就是宋代湖田窑的一件非常精彩的代表之作,就其功用而言是一件酒具。釉色呈淡青绿色,极薄而透明,并且微微地带点暖暖的米黄色调,使之不像其他的影青瓷那样一味的冷绿,而是更加让人感到柔软和亲切。执壶丰腴饱满的壶体上很轻松地用手指在极薄的坯体上勒出六道筋纹,使之呈六棱瓜形。细而修长的颈向上渐渐放大直到呈喇叭形的口部为止,与此同时宽而薄的壶把从口部画一道圆弧后直垂而下,并搭至肩上,细而修长的壶嘴自壶肩部如玉笋出泥不偏不倚直出到口部相平。器物整体以一道细薄的圈足托起,嘴与把所延伸出的虚空间和壶身的实体虚实相生,形成对比,使整体灵动起来。尤其在细部的处理上,壶口的薄而细的边缘,近乎锋利的壶嘴,壶执手的缘线都给人以极致的精细的美感,而肥硕的壶身上看似不经意的一细道横线立刻使人与前者联系起来,并让壶身减轻许多分量。还与执手背面的细刻线、口部隐约的细线联系了起来,加强了整体感。虽然壶盖已经失落,但丝毫无损形体的完整。

从实用性来讲,此壶虽属珍贵之物,但笔者有幸将之注水一试,令人惊讶叫绝的是,出水流畅之极,水流如圆润的玉柱,提至两尺高处落入杯中仍不泛不沸,水流仿佛像油一样有了粘性。更为高妙的是,此壶对流的掌控,竟然可以达到以一滴为限。斟酒时,多一滴少一滴也可斟酌自然。功能上的讲究不能不说是叹为观止了。

影青瓷六棱瓜形执壶集形之妙,用之极。我们所能看到的触摸到的体会到的一切皆出自一双灵巧的陶工之手,其工艺之难仅举一例为证。壶嘴是以钢针捅压的方法制成的,瓷泥竟然如此听话地在他手中均匀地展成一根薄薄的细管,泥的状态即使是实心的也是极难拿捏的,再切成需要的形状,对接在壶身上,而此时只是成功了一半,还要经过火的洗礼,高温烧成很容易就将壶嘴烧歪斜,烧裂。而此壶之嘴竟毫不偏离,周正之极。

其他部分也有技术上相当的难度,可以让人细细体会。但是总而言之,此壶整体来看造型上清新优雅,细致高贵,功能上究极精妙,非同一般,工艺上难度高超,匠心独具。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一切都藏在看似不经意的行云流水的手工之中,这就使作品有了不事雕琢的气息。中国陶瓷美哉!宋代陶工大哉!

原始青瓷有什么特点?


原始青瓷有什么特点?

瓷器的兴起和繁荣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原始青瓷是在生产印纹硬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属于瓷器初创阶段的产品。它以瓷石为原料制胎,通过盘条、慢轮拉坯等方法成型,经过1100℃左右的高温烧成。与东汉时期出现的成熟青瓷制品相比,原始青瓷的烧成温度偏低,胎体的烧结尚不够致密,吸水率和显气孔率都比较高,施釉较薄且易脱落,制作工艺显得比较原始。最早的原始青瓷大约在商代开始出现,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至东汉时期。考古资料表明,原始青瓷在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都有发现,其中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出土较多,而考古发现最早生产原始青瓷和生产窑址最为集中的则是浙江地区。

商代

原始青瓷使用瓷石为原料,使用盘条、慢轮、手工捏塑等成型工艺,在器物内部形成较比粗糙的轮制修坯痕迹,胎色呈青灰和黑灰等色,施釉较薄,装饰以素面为主,间有少量菱形的云雷纹、斜角相交的席纹、方格纹、拍印纹等明显保留了从印纹硬陶脱胎出来的痕迹。

西周时期

原始青瓷的数量增加,显示了其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胎釉特征变化明显,釉面玻化程度显现,但釉层还比较薄。除了豆、盂、钵、罐、瓮等常见造型之外,开始出现尊、簋等仿青铜礼器的造型。纹饰上打破了较早以前的素面,开始出现简单的刻划和贴塑等纹饰。这一时期器物的主要装饰特征是普遍装饰有几道粗疏的弦纹,之间有篦划纹,有的贴几个小泥饼,此外还见有折线纹、席纹、方格纹和拍印纹等。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这个时期,原始青瓷的数量急剧增加,在保留以前纹饰的前提下出现了大量的S形贴塑纹,代替了小泥饼的纹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他还有篦点纹底内有粗松盘旋的痕迹,大件器物的外底刻划有符号。施釉多不到底,釉面薄厚不均,有釉面凝结的现象。

春秋中晚期至战国

此时的加工水平提高,生产开始使用快轮成型,胎体薄厚均匀,器物内部可以看到细密的螺旋纹,即快轮拉坯成型的痕迹。仿青铜礼乐器制品的数量增多。盅、碗杯、盂、盏、盘等以素面为主。大型礼器、乐器出现了C形纹、蟠螭纹、夔纹、饕餮纹,铺首啣环等为东汉以及两晋时期的这种装饰开创了先河。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的原始青瓷,主要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器物釉面多为褐绿色、酱紫色。制品造型以盘、碗、壶、罐、鼎、瓿、盒等为主,同时还生产谷仓、猪舍、羊舍和牛、马、犬等瓷塑明器。器物肩部除流行装饰双耳外,还常装饰有弦纹、水波纹、凤鸟纹、动物纹等。西汉中期有半环形耳、S形堆纹、水波纹、狩猎图、云气纹、神兽飞鸟,线条娴熟流畅,自然生动。

【陶瓷文化】影青瓷的作假与辨伪


影青瓷的沿革

影青瓷,也叫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镇窑工们在五代青瓷、白瓷的基础上烧制而成的一种特色瓷器。因其釉色介于青瓷和白瓷之间,白中泛青、青中泛白而得名。晚清以前称青白瓷,晚清以后一般称为“影青”,晚清以至民国初年出版的瓷书又有“隐青”“映青”“印青”等名称,所指均为青白瓷。

景德镇窑虽然始烧于五代,但发展极快。北宋时,影青瓷制作技术日益成熟;到南宋,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制瓷名师云集景德镇,使其制瓷规模和质量都得以快速地扩大和提高;一直到元代前期,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景德镇影青瓷窑系。元青花烧制成功以后,影青瓷便逐步退出了自己辉煌的主演角色。

景德镇烧制影青瓷的窑口遗址主要有湖田、湘湖、胜梅亭、南市头、黄泥头、柳家湾等处。其产品遍及大江南北,可以想见当时烧瓷的盛况。因为色质如玉,影响极大,当时全国竟有8省34个县出现了模仿景德镇的瓷窑,由此形成了以它为中心的青白瓷系,并居于宋代六大瓷系的首位。

正如汉代彩绘陶模仿同时期彩绘漆器而烧制、唐代三彩器模仿同时期丝绸印染而烧制一样,宋代影青瓷则是模仿玉器烧制而成的。

玉器,在史前社会,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色彩;在王权社会,被赋予了浓厚的权贵尊严;即使到了唐代,仍为上层社会专用之物。宋代,是一个崇尚玉器的时代,但一般的老百姓难以拥有,青白瓷正是在平民百姓对青白玉可欲而不可求的情况下出现的,是景德镇陶瓷匠师们别出心裁地利用当地优质原料烧出的色质如玉的瓷器,以满足包括广大下层人民在内的消费者们的需求。又因其色淡优雅、晶莹如玉,因此,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不久便赢得了假玉器的美称。

景德镇烧制的青白瓷以日用生活器皿为主。其中饮食用具有碗、盘、碟;酒具有壶、注子、注碗、杯、托子;另有、香熏、枕、女士用的母子盒、专用作明器的塔式盖罐等。

影青瓷的胎质洁白细腻,早期胎较厚,后来逐渐变薄,呈半透明状,在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烧制,瓷化程度很高;釉色滋润如玉,在刻划花等处积釉较厚,釉色呈湖水般青绿色,精细透彻,釉薄处显白,整体色调十分优雅,但部分较早和较晚的釉色光泽泛黄,呈糙米色;工艺主要为刻花、篦点、篦划和印花。其中,印花常见纹饰有牡丹、篦纹菊、莲花、婴戏、飞凤、水波等,艺术感染力极强。影青瓷鉴赏的基本方法

目前,在北方收藏市场上,宋元时期的影青瓷器很少。原因是北方的瓷器爱好者对来自南方的影青瓷不太熟悉,加之赝品太多,认为保护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问津。其实,只要掌握了上述影青瓷的胎、釉、工艺特点(掌握器型的意义不大。因为仿古者对各类器型一般都把握得较好,如遇罕见而又特别的造型,则要慎重)和造假作伪的一般手法,完全可以一展身手。

影青瓷釉质的手感和观感,犹如青白玉一般,这是在鉴识宋代影青瓷时首先要考虑的。若遇干枯无光,釉面粗糙,或反之过于莹洁润滑者,则要谨慎。

又如影青瓷的胎色,洁白细腻,淘洗精细,有的器物精细到几乎脱胎的程度,但在制坯和上釉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够均匀之处,坯胎有厚薄,釉面有流淌,故若遇胎质过分精细洁白,状如粉末,露胎和釉面均光润无瑕疵者,须小心。

再如其纹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北宋早期影青瓷和元代的同类器物,花纹都不及南宋;若遇上像元青花上的人物故事图案,则显然值得怀疑。

宋、元时期的影青瓷器的底部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北宋影青瓷器的底部较高,南宋次之,元代则很矮,甚至接近平底;且底部颜色各异。

宋代不同时期影青瓷的特征


宋代不同时期影青瓷的特征。

北宋早期,景德镇烧造影青瓷还处于摸索阶段,出产影青瓷胎质粗糙、疏松,釉料含有较多杂质,釉色偶有泛黄,釉层稀薄,釉面遍布细小纹片。北宋中晚期,景德镇产影青瓷胎质细密、胎壁轻薄,釉色白中闪青,釉如玉,釉面晶莹剔透。北宋早期的德化窑影青瓷处于初创阶段,出产瓷器胎质粗糙、颜色白中泛灰、黄米黄色;胎釉颜色呈现浅黄色或灰黄色,而青白色较少。北宋晚期,影青瓷制作处于鼎盛时期,德化窑出产影青瓷胎质细腻、瓷胎薄而坚韧;釉层虽薄,但是润泽莹亮,釉面没有细小纹片,偶有出现开片者;釉色深浅不一,从深绿至浅绿并一直淡到近白色,也有泛灰、泛黄色者,但不多见。

到了南宋时期,早期景德镇影青瓷质地细密、胎壁轻薄,釉色白中闪青,釉质如玉,釉面晶莹剔透,装饰纹饰丰富多样。到了中期以后,影青瓷制作走下坡路,出产瓷器质量大不如前。到了晚期,影青瓷已经不再盛行。而德化窑影青瓷在南宋早期、中期,延续了北宋晚期是德化窑产影青瓷特征,主要以生出产的影青瓷质地细腻,胎薄而坚韧,釉层薄,但是润泽光亮,胎釉颜色--青白色深浅不一,其中的绿色从深绿逐渐变淡,一直到接近白色,也有泛灰色、泛黄色的。到了南宋晚期,德化窑出产影青瓷胎釉洁白或灰白,细腻坚韧,但是与南宋早中期的相比还是略显粗糙。釉料颜色呈现青灰色、青绿色、比正常的青白釉颜色要深一些,釉料施于器足底以外器身所有地方,胎釉光亮且薄。

北宋时期,景德镇影青瓷没有装饰,因为是手工拉坯,所以瓷器多有旋纹,略显朴素。北宋中晚期景德镇影青瓷主要装饰手法有刻花、划花,并伴有印花逐渐流行的趋势;纹饰上多以花卉为主,有牡丹、菊花等,手法简练,技巧成熟。同时德化窑纹饰与之类似,多为素面,只在碗、盘的内底面划花、莲纹等,图案简洁并且对称。

南宋时期,景德镇影青瓷使用支圈覆烧、包金镶银、印花芒口等制作工艺,装饰纹饰丰富多样。同时德化窑产影青瓷装饰手法多使用模印法,纹饰有莲瓣纹、缠枝卷草纹、牡丹、菊瓣纹等。一些碗盘内足底印有莲纹、龙纹、菊瓣条纹。

湖田窑影青瓷器图片及价格


中国瓷器种类真的是太丰富了,每一个朝代拿出来都是一部精彩的瓷器史,因而,在收藏瓷器方面,不少人都沉迷其中,为这些古代留下来的精神文化瑰宝而痴迷。今天,小编要带大家了解的是湖田窑影青瓷器,这也是宋代一个非常有名气的瓷器。

说到瓷器,我们都会提到景德镇,但你知道吗?景德镇其实是一个统称,在景德镇下面还有很多细分的村落窑口,这些窑口烧制出来的瓷器各不相同,千姿百态,风采迷人,湖田窑影青瓷器就是来自于景德镇市东南湖田村。

湖田村在五代时期就开始烧制瓷器,当时烧制的是青瓷和白瓷,青瓷色青灰,白瓷洁白如玉,因瓷器精美因而备受世人喜爱。当时湖田村生产的瓷器多以碗、盘为主,非常实用。到了北宋时期,早期的湖田村窑口开始使用仰烧法来烧制青白瓷唇口和葵口碗。这种烧制方法烧制出来的瓷器造型简单,胎质较厚,釉色偏黄,没有纹饰,因而此时的湖田村瓷器还未被全国熟知。

到了中晚期的时候,湖田村采用表面风化的瓷石原料,经过淘洗澄湛等工艺,逐渐制成完美瓷器。尤其是后期采用旋坯工艺,使得瓷胎更加薄细,造型规整秀气,碗口口径达到20厘米,而碗壁却不足0.2厘米。如此大口径薄胎器物,即使是到了明清时期也无法再造,足见当时湖田村的烧制工艺达到了何种地步。

这个时期的湖田村在烧制瓷器的时候,用釉灰量非常大,而且釉熔融透明度高,气泡、残留物很少,釉色也慢慢转向淡青白色、湖绿色,给人纯净明澈之感,大大增强了瓷器的纹饰效果,给人一种全新美感,后逐渐形成闻名世界的湖田窑影青瓷器。

湖田窑影青瓷器最大的特点就是棕眼,坯胎以生料为主,经过高温烧制,产生气泡,并经过釉面逸出,有些釉表面没有填平,后来就形成了大小不一样的棕眼。

湖田窑影青瓷器的造型非常优美,技艺更是举世无双,尤其是在刻花、划花方面,更是后世都无法比拟的。这时候的湖田窑影青瓷器充满了生活气息,很多纹饰都与百姓的喜好、生活有关。匠师们根据构图的需要,每一个线条都有明显的变化,以此来展示各种纹饰,从而让整个瓷器看起来富有韵律美。这种线条起顿衔接自然流畅,给人一种天然之美。

正是因为湖田窑影青瓷器的高超烧制工艺,连后世都难以防制,因此,现在市场中出现的每一件湖田窑影青瓷器都价值不低。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影青瓷有什么特点?影青瓷的鉴赏方法》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影青瓷有什么特点?影青瓷的鉴赏方法》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青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