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怎么样 > 导航 >

清代黄釉瓷的收藏价值怎么样?

清代黄釉瓷的收藏价值怎么样?

瓷砖怎么样 东鹏的瓷砖怎么样 怎么样贴瓷砖

2021-02-22

瓷砖怎么样。

清代黄釉瓷的收藏价值怎么样?从明代黄釉瓷开始烧制以来,黄釉瓷的品种就在匠人的创新中不断增加。明代黄釉瓷虽然已烧制得近乎完美,但黄釉瓷的品种还不是很多,黄釉瓷到了清代才有了更大的发展。清代黄釉瓷在沿袭明代黄釉的基础上,逐步地发展,并在器形、纹饰上有所创新,黄釉釉色的种类也随之增多,有娇黄、鹅黄、麦芽黄、蜜蜡黄、鸡油黄、蛋黄、粉黄、柠檬黄釉等不同色泽。

重现辉煌的康熙黄釉瓷

黄釉瓷在明代晚期并没有太多的精品传世,甚至一度停烧,到清顺治时期,黄釉瓷的烧制才又回复,但也只烧制一些盘类器物,做工多粗糙,底多有炸口,有的底款书“大清顺治年制”。这类瓷器存世量少,升值空间较大。

到了康熙朝,民间已不许私自生产黄釉瓷器,黄釉瓷都是官窑器,这不仅仅因为朝廷禁止民间生产黄釉瓷,民间无能力生产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康熙黄釉瓷仍旧是以仿明宣德和弘治黄釉瓷为主,在器型和工艺上略有创新。从目前流入市场中的康熙黄釉瓷来看,此时期的黄釉瓷的器型已不仅局限于明代黄瓷器的传统器型,康熙朝新出现的器型在黄釉瓷中都有出现,大多以素面为主,黄釉以仿明弘治娇黄为多。总体来看,康熙朝仿弘治娇黄釉还是比较像的,但康熙黄釉器有的较弘治朝颜色深,而且器物造成型上,也略有出入,如盘类器底跳足部弘治弧度较大,康熙较小而稍直;盘外底釉色,弘治较白,而康熙则呈青色。在底款的仿制上康熙黄釉与弘治的区别较大,很易区分。此外,康熙黄釉的盘、碗等的圈足,一般是弘治器较高,而康熙仿制器的较矮。

除烧造单色的素器外,康熙朝还烧制了一些仿弘治娇黄的锥拱云龙、间花龙纹盘和以鸡油黄为地子,在胎上刻有龙凤、八宝等图案花纹,再在这些图案上施绿釉的装饰和鸡油黄器上加以堆塑花纹的产品。这种黄釉瓷存世量较少,且大多收藏于博物馆之中,流入市场的更少,在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中已很难再见到这类拍品了。2004年10月的NY苏富比曾以25.4万元人民币拍出一件清康熙黄釉划赶珠云龙双耳小杯。

彰显皇家气派的雍正黄釉瓷

清代黄釉瓷烧制最好,艺术水平最高的当属雍正一朝。雍正黄釉不仅在于此时期的黄釉瓷造型完美、做工精细、胎薄、质细,更重要的是此时期在釉色上有所创新,烧制出了多种新釉色。雍正黄釉总体上看釉色温润、晶亮;器型工整、端正,给人以高贵的感觉,彰显皇家气派。

雍正的黄釉瓷的釉色有娇黄、蛋黄、蜜蜡黄、柠檬黄釉等,其中蛋黄釉瓷是雍正首创,蛋黄釉是一种虽有粉质的乳浊彩釉,比浇黄釉更为浅淡,不透明,似蛋黄色,又名“蛋黄釉”或“西洋釉”。器形有觯瓶、观音尊、莲花形折腰盆,及盘、碗、杯、碟等。这种黄釉品种一直延绩烧制嘉庆、道光年间。

雍正一朝的黄釉瓷以柠檬黄釉瓷最为出名,釉嫩,视觉感强,世人以此黄釉为清代黄釉瓷的最高水平。柠檬黄釉瓷在拍卖市场中也有着不俗的表现,据数字统计,目前市场中拍卖成交价在前十名的黄釉瓷中雍正黄釉瓷占了7件,而且都是柠檬黄釉瓷。其中在2004年北京华辰秋拍中一件清雍正柠檬黄釉莲形大盘以286万元人民币拍出,成为当年国内艺术品市场中成交价最高的单色釉瓷器。从一系列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柠檬黄釉瓷的市场价值年年上涨,投资前景十分可观。

黄釉彩瓷在此时期也有了较高水平的发展,特别是仿明弘治的黄釉青花花果盘、柠檬黄釉青花器、鸡油黄釉绿彩器和少量的黄釉粉彩器。这些器物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极具收藏价值,在每次拍卖中都有不俗的表现。

雍正黄釉瓷的数量上不及康熙朝,下不如乾隆朝,然而在目前的拍卖市场中却是最受欢迎的。虽然总体上拍件数不多,还有近五成拍品没能成交,但这并不影响雍正黄釉瓷价格上涨的趋势,有的拍品甚至多次显现身拍场,并且在目前的成交记录中,雍正黄釉瓷的成交价位一直排在清代单色釉瓷的前面,这都表明行内人士对雍正黄釉瓷的认可。例如在2004年9月16日上海新世纪一次拍卖中,一对清雍正年制的柠檬黄釉刻变形莲瓣纹酒杯,从10万元的价格起叫,至86万元的高价方落槌,高出估价近9倍。

精益求精的乾隆黄釉瓷

乾隆时期的黄釉瓷与康熙、雍正朝相比已有退败之象,在黄釉的釉色上与前朝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此时期的黄釉瓷不再追求釉色之美,在单色黄釉创新上并无多大贡献,黄釉此时多作为黄釉彩瓷的底色,这个时期黄釉青花器、黄釉粉彩瓷、黄釉珐琅彩瓷较多出现。黄釉与多种彩瓷共同烧制,因多种工艺烧制,总体上此时期的黄釉瓷精益求精,给人以华丽的效果,为黄釉彩瓷的发展带来了一线生机。同时此时期的黄釉烧制朝廷规定并不是太严,民间也开始有少量的黄釉瓷生产,但无论在釉色还是在工艺上都仍旧与官窑器无法相比,而且不能生产朝廷所不允许的颜色,多为米黄釉。

没落的清中晚期黄釉瓷

乾隆之后的黄釉瓷与其他瓷器一样,随着国力和皇权的衰弱,黄釉瓷的质量、品种都不如清三代,黄釉瓷的发展已成没落之势,主要是以单色黄釉器和黄釉粉彩器为主。这段时间的黄釉器器形虽仿前几朝,但胎体已没有以前工整,过于呆板,胎釉结合也不好,存世的黄釉瓷中甚至还有剥釉现象。这个时期的黄釉雕塑瓷虽说给黄釉瓷的发展带来了一线生机,不过最终没能改变黄釉瓷没落的局面。

目前清代黄釉瓷上拍800余件,其中乾隆之后的黄釉瓷有450多件,占了一半还多,但此时期高价位的黄釉瓷并不多。光绪黄釉瓷应该说是此时期的一个亮点,在2002年的上海敬华的春拍中,一件带有“储秀宫制”款的清光绪黄釉地粉彩“万寿无疆”纹大盘以110万元拍出,成为清中晚期黄釉瓷拍出的最高成交记录。随后在2003年8月份的上海敬华拍卖中,另外一对落“大清光绪年制”款的清光绪黄釉地粉彩“万寿无疆”纹盘以30.8万元拍出。显示出光绪黄釉瓷在艺术品市场中仍有着巨大的市场。

清代单色黄釉瓷精品层出

清代的单色黄釉瓷以素取胜,特别是清三代的单色黄釉器器型规整、端重;釉质细腻、莹润、器型优美,给人以富丽之美,可以说清三代的黄釉瓷是黄釉瓷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清三代黄釉瓷在烧制上已不满于仅仿制明代的单色素面黄釉瓷,而是把各种工艺共同运用到黄釉瓷上,此时期的黄釉种类除了明代出现过的单色素面黄釉器和黄釉彩瓷外,还把刻、划、印、雕、塑等工艺也运用到黄釉瓷上。黄釉瓷上的刻划花纹以植物纹为主,而印纹多以龙凤、蟠螭等动物纹为主。此外,此时的制瓷工匠们穷尽极工地运用雕、塑等工艺让黄釉瓷的精品在清代层出不穷。清代的黄釉刻、划、印花瓷是清代的一个创新,市场上有大量传世品,精品不在少数,亦多为旧时宫廷遗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投资潜力。但是目前买点最好的仍旧是清代创新的单色黄釉瓷,如蛋黄釉、蜜蜡黄、柠檬黄釉瓷,这些瓷器在拍卖中倍受关注,在目前的拍卖中都表现不菲,单色黄釉瓷的成交价都遥遥领先,且都为雍正黄釉瓷。

清代黄釉彩瓷以华丽取胜

清代黄釉彩瓷与明代相比增加了黄釉粉彩瓷和黄釉珐琅彩瓷,市场中多见的是黄釉青花器和少量的黄釉粉彩瓷。

清代黄釉青花在仿弘治黄釉青花的基础上烧制而成,器型有所增加,纹饰有所改变,以雍正朝仿制的最像。清代黄釉青花器在拍卖场中是藏家角逐的焦点,有的拍品甚至多次上拍。目前在拍卖中黄釉瓷成交价最高价的清雍正柠檬黄釉地青花缠枝花卉纹壶,曾在2002年上海敬华秋拍中以440万元的价格成交,随后此拍品在上海敬华拍卖中再次出现时,它的估价已高达550万-650万元。不到三年内,价格上涨了近50%,清代黄釉青花器的投资前景可想而知。

清代黄釉粉彩瓷把黄釉与粉彩结合,形成一个新的陶瓷品种,市场中早期的拍品并不多见,而清中晚期的黄釉粉彩瓷仍可见到,这样的瓷器粉彩浓艳、华丽,绘画技艺精细,是官窑器中的典型佳作,更具皇家气质,受到皇室的喜爱。这类瓷器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中也非常受欢迎,特别是光绪年间官窑的黄釉粉彩瓷。落有“储秀宫制”、“大雅斋”款的黄釉瓷价格更高。

清代雕塑器巧夺天工

清代的黄釉雕塑器的产量并不是太大,清三代时期的黄釉雕塑器主要以皇室用器为主,器型主要有笔筒、帽筒等,清中晚期的黄釉雕塑器民间也有生产,清末更有许多制瓷名家作品传世。

在清代的雕塑瓷中以黄釉雕瓷笔筒最为出色,以剔地手法刻出松、石等,口沿及底往往雕制成竹节断面痕迹。官窑多有纪年款识,民窑有堂名款或刻工名号。雕瓷的著名工匠有陈国治、王炳荣、汤源和等人。晚清时期的此类作品仍较盛行,但质量下降,最典型的特征是胎釉结合不紧密,釉面泛灰。

釉色决定清代黄釉瓷投资价值

清代黄釉瓷品种多样,鉴别起来十分困难,而投资此类瓷器更是没有标准,特别是单色黄釉瓷。在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应注意黄釉瓷的釉色,釉色的精美决定了这件物品的地位。黄釉釉色越纯,越受人喜欢,如清三代的娇黄、蛋黄、蜜蜡黄、柠檬黄釉,即使是在这些釉色上的彩瓷也比其他色调的瓷器更受欢迎,在交易中的市场价值更高。

清代釉色纯正,无杂色,釉厚的黄釉瓷器,在市场中往往成为藏家的焦点。在2005年太平阳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对康熙黄釉暗刻螭龙耳杯将亮相。估价在40-60万元人民币之间,此对康熙黄釉小杯外腹暗刻四螭龙,里施白釉,外施黄釉,并带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虽然没有华丽的纹饰和造型,却在简约中让人们领略到朴实无华的美,受到多位专家的赞赏。但最终由于黄釉不纯正等多种原因而流拍。

再者,对釉色的识别也关系到投资的成功与否,清三代仿明代的黄釉瓷艺术水平和投资价值并都不低,但清末、民国乃至现代仿制的黄釉瓷的如不加以辨别,断错了代则会影响到整个投资的计划。清代仿明代黄釉器当属雍正朝仿制最像,但康雍乾仿品大多落本朝款,相对比较容易分辨。此外清代黄釉器由于施釉较薄,没有明代黄釉器耐看,且明代黄釉的釉厚不开片,而清代黄釉器釉薄而开细小的片纹而易于分辨。近代的黄釉器以仿明代黄釉和清代康熙时的鸡油黄较多,仿明黄釉由于釉薄,釉面有许多凹如的点子。仿康熙鸡油黄者其釉质糙、不匀。此外,我们还可以参考其他方面,如造型、重量以及青花款识等,对其进行辨别。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清代官窑的收藏价值怎么样?


清代官窑的收藏价值怎么样?清代是中国制瓷业的高峰时期,有许多的创新性瓷器形制和色彩诞生。故而在国际市场,清代瓷器也是代表中国古董在拍卖市场中屡创高价,尤其是清三代的瓷器受到顶尖藏家的青睐,好的瓷器数量少,而且藏家多只入不出,现在市场的趋势是观望清三代以后的皇家瓷器,从中寻找好的东西,价位适中,但前景不可估量。清代瓷器属于高端收藏范围,最好是去国际国内之名的大型拍卖会,以及咨询专业的艺术经济人。

海外回流瓷器价值

淘宝的热潮初衷就是让艺术品回家。几百年来,成千上万的中国艺术品、文玩品“流走”海外,此中既有正常文化往来、文化贸易,亦有烧杀抢掠之下流失之珍奇。上世纪90年代起,国力增强、民间资本积累使中国人踏上海外寻宝之旅。如今,这股资本驱使下的“热情”已燃遍全球,近年来拍卖场上中国古董艺术品屡创天价就是明证。据相关统计,1996年之前,海外回流文物还不超过国内文物拍品总数的20%,而目前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40%左右,百万级以上的艺术品,目前海外回流的拍品则要占到70%以上。在海外回流艺术品中真正的精品,比如各种清代皇室瓷器,以及那些存世量少、知名度高、传承有序,或具有特定历史价值的艺术品,其升值潜力必然大于其他艺术品。

清代官窑状况

清代是中国制瓷史上的集大成时期,其制瓷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无论质量、数量都是前代所不可比拟的。清代御窑厂设于江西景德镇,专供烧制宫廷御用瓷器,以工艺精湛、品种繁多,釉彩艳丽而闻名于世。无论是青花、斗彩、五彩、粉彩及色釉器均负盛名。提起清代官窑,多数人只看重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也就是“清三代”的瓷器,近几年来,清三代官窑瓷器在海内外各大拍场上频频以超过亿元的高价成交,多件瓷器打破过当时的艺术品拍卖世界纪录。明星拍品的耀眼表现令多家拍卖行对宫廷御制艺术精品极为重视并纷纷开设专常在宫廷御用专场众多的拍品种类中,清代官窑瓷器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清代官窑器价值分析

清代共有帝皇十个,均有帝皇纪年款的瓷器传世,他们依次是:顺治、康熙、雍正、乾垄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清代继承发扬了明代传统的青花、五彩、并创新了绚丽多姿的粉彩、珐琅彩和古铜彩,还出现了多品种的单一色釉,而镂空、转颈、转心的工艺技巧,更达到了鬼斧神工的境地。清三代瓷器器型最为丰富,既有仿古又有创新。清三代瓷器官窑器相对市场存量少且价格高昂,收藏难度较之大,而且许多藏家“只进不出”,导致清三代瓷器价位还将不断拉高。而三代之后的几位皇帝在继承祖辈传统风格的基础上,也有各自不同的创新,嘉德2011春拍中有规模空前的清宣宗道光御瓷专场亮相,呈现各式道光御瓷近200件(套)。慎德堂款器物15件(套),是故宫(微博)之外典藏最丰富的一次。此次拍卖的成交率达到100%,客观上推动了市场对清三代之后官窑器的关注程度。目前而言这些时代的官窑器价格还处于低位,值得藏家关注。

嘉庆时期瓷器

嘉庆初年御窑厂的烧制仍为乾隆御窑的延续,其造型式样、图案等,均袭前朝旧制,因而有“乾、嘉窑”之说。嘉庆瓷器的造型,较前期无大的变化,但传统类及前时创烧的新品种却基本延续下来,其胎釉和青花、粉彩的色调及一色釉品种,大都仍保持着乾隆时的风貌。嘉庆早期官窑器虽少,却较为精致,大器额很规整,与乾隆器相同。至于小件器中的瓶、罐、盘、碗和文具类,有的还能细致如前,万花瓷器,世称百花,雍正、乾隆时期虽有烧制,但不理想,嘉庆时期的万花瓷超过雍乾两朝,为最成功作品。因嘉庆后期的风格与道光时的风格相近,故而传统的习惯上又有“嘉、道窑”之说。

道光时期瓷器

道光二十年(1840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鸦片战争。此时,景德镇的瓷业和前时相比,生产规模骤缩,沿袭嘉庆时的一些品种的制作。道光皇帝素以俭朴著称,对于瓷器也力求简朴,控制费用,但作为宫中生活、陈设用瓷,其制作的要求还是非常严格的。青花瓷的前期色调与嘉庆时期相近,蓝色虽不甚鲜亮,却淡雅宜人,呈色较稳定,无凝聚斑点和晕散现象。后期的青花色调,有的不够深沉而有漂浮感。署“慎德堂”款的粉彩器,是道光皇帝的御用品,工艺制作相当精细。以“慎德堂制”款为代表的堂名款极为盛行,就当时水平而论,制作堪称精致。

咸丰时期瓷器

咸丰三年至四年,景德镇御窑厂正式恢复传统品种,除有限的琢器外,还烧制了传统的四十二种圆器类。各品种的数量不等,最多的有两百余件,最少的只有十二件,总共烧制两千一百余件。综上《清档》所载,咸丰一朝制瓷数量及其有限。因而现今所见的传世品极为稀少。物以稀为贵,仍值得加以重点保护。

同治时期瓷器

清末同治皇帝幼年初登,此时景德镇御窑厂的生产,较前时更趋萎缩。官窑琢、圆器多承袭传统的造型,有的从规格到色彩和纹饰都类同于前期。与此同时,景德镇也烧造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品种和造型,如“大婚礼造器”、“体和殿”陈设品及日用瓷,还有一些瓶、樽、缸、盒等,器型虽然规整,但略显笨拙。

光绪时期瓷器

进入所谓“同光中兴”时期,从光绪元年开始,景德镇御窑厂陆续为清王朝宫廷和东西两陵烧制了不少精美的瓷器和祭器,使长期不景气的制瓷业稍有复苏。据《清档》记载:光绪元年和二年(1875年和1876年)先后烧制过大量的青花、粉彩和各色釉大器。此外,为宫内各殿专烧的御用琢、圆器也不在少数,署款有“长春宫制”、“储秀宫制”、“坤宁宫制”等。晚清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朝烧制的官窑器中,光绪一朝在品种和数量上均居首位。太湖附近秋操纪念款的牡丹吸杯等,形制新奇,令人瞩目。官窑器款除了“大清光绪年制”青花或红彩款外,还有署“大雅斋”款的,书面上同时缀写“天地一家春”椭圆章式篆款。“长春同庆”、“永庆长春”等款式的,也是官窑器中的精细之作。

宣统时期瓷器

清末宣统一朝,历史虽短,却仍在烧制官窑瓷器,可惜品种有限、数量较少、故传世精品不多、甚为珍惜。

藏家对清代瓷器的关注与日俱增,原因有二:首先,到了清代,中国瓷器经过1500多年的历史演变,无论是工艺还是美术,都达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地步;其次,比之高古、中古文明板块,清代文化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离我们今天最近的,这使它较容易获得人们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清代官窑瓷器收藏趋势

在二十年以前,2005年以前收藏市场看重的是清三代瓷器,2005年之后到现在,从苏富比(微博)和佳士得(微博)的图录中可以看到,晚清时期的瓷器已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大概比重达到30%,三代瓷器的筹码能流通的越来越少,需要新的东西补进去,除了嘉德的道光专场,保利在2011年秋拍组织一次晚清瓷专常瓷器是一个工艺美术品,工艺放在第一位,不是乾隆一定比道光好,道光一定比嘉庆好,不一定是按照时代来划分。但是一定必须是收藏官窑。价格适中,真伪可辨,来源清晰,就值得长期持有,整个清官窑市场一直在缓速上升,但是非常稳定,过去二十年的记录,价格也就是翻了一番,除了极个别特别名贵品种,十年里涨了十倍。应该说这两年的官窑器市场大的拍卖场上价格相对透明,市场比较干净,目前来说价格相对瓷器的价值还处于洼地。但是藏家不能抱着捡便宜的心态,买的是当下,投资是未来。切记不能贪便宜,否则一定会上当。

清代民窑瓷器的收藏价值怎么样?


清代民窑瓷器的收藏价值怎么样?对民间广大工薪族陶瓷爱好者来说,元青花和明清官窑价格昂贵,动辄上千万,可望不可及。明代民窑精致大件也传世较少,多的是较普的民窑粗瓷。所以清代民窑就成了最受瞩目的投资收藏对象。

从欣赏价值来看,清代民窑器型多样、画风活泼、题材广泛、笔法传神,比官窑更有欣赏趣味。而且由于存世量相对较大,标准器物也较多,入门学习较快。目前的价格相当低廉,未来的增值空间就更大了,有望成为大众收藏的最佳投资对象。相对于书画、邮票、竹木牙角等藏品更利于保存,更便于流通。以康熙“树叶款”青花开光娃娃罐为例,90年代中期年国内拍卖成交价在人民币3000元之间,但在古玩市场上,可以远低于拍卖价的1500元买到手。而现在价位至少是20000元左右。再如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的直径28厘米左右的龙纹盘,90年代中期的拍卖成交价是500元,而现在品相、纹饰俱佳者至少要8000元才能到手。

决定民窑青花瓷器价格的因素:

一是内在因素,它由四个方面构成:

1、质量因素,分为三个档次,即精品、上品和普品。民窑精品的价格永远比低级大路货高出几十倍。

2、器形因素,也分为三个档次,第一即陈设器和文房用品;第二,佛像雕塑,茶壶,鼻烟壶等立件;第三,碗、罐、盘等日用器物。

3、纹饰因素,分为四个档次,即人物画第一,山水画第二,鸟兽花卉画第三,图案画第四。

4、品相因素,表现为器物的新旧程度、完美程度和工艺水平等。

5、文化效应,分为三个档次,第一为文化名人用过的器物,第二为陶瓷名家制作的器物,第三为有画有字的器物(一般瓷器上的字比画更值得投资)。

瓷片的收藏价值怎么样


瓷器成瓷的收藏价值如何,想必不必多论,一部中国陶瓷史,也是中国各方面历史的折射、反应,可谓历史的影子。但因为瓷器质地的特殊性,易碎、易损,成品瓷器流传下来的本就不多,可供收藏的更少。更简有“瓷器带毛”的戏谑之称,瓷片的收藏价值也被忽略了。但瓷片就真的没有收藏价值吗?未必如此。

首先,瓷器收藏入门之学习中,用成瓷作为样本的毕竟少之又少。所以瓷片可谓是学习瓷器鉴定、收藏的极佳样本。因为从瓷片虽然不可见完整的器型,但是对于瓷器原本的瓷胎品质薄或厚、轻或重,釉面的滑润度、肥厚或轻薄,以及瓷器色泽的微妙变化,或天青月明或明艳夺人,或古典端庄或古朴优雅,时常把玩,都可以对瓷器特征有更好的体会与心得。如果是较为完整的瓷片,还能感知到瓷器特有的纹饰特征,与时代特征与烧造工艺相结合,对于瓷器鉴赏的学习,极有裨益。

其次,从实践的角度来说,完整古瓷器,尤其是精品瓷器,往往都是保存在博物馆中的。普通人看且不容易,何况于手中把玩,揣摩其深意。而古瓷片却可以提供这个条件,以目前世面上的瓷片状态来说,不仅品类齐全,而且数量极多,可以据此积累古瓷鉴定经验,低成本而高收益,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瓷片也是很有收藏价值的。

最后,瓷片的仿制品较少,对于收藏来说是个便宜条件。譬如古钱币中,大额古币仿品、做旧者颇多;而瓷器完整品中的名瓷,名窑所出、品类经典者,更是鱼龙混杂,仿制品、做旧品层出不穷。而瓷片则无此忧虑,虽仿完整瓷的颇多,但仿制瓷片却较少看到。对于瓷器收藏的初学者来说,瓷片不容易打眼,且价格相对较低,是十分值得入手的。

总的来说,瓷片本身也带着历史文化的重要价值,是瓷器完整品的影子,体现着一朝之技艺审美风向,有升职之潜力。且品类齐全、数量极多,仿制品少,保留了瓷器本身的肌理、纹饰、色泽之外,普通人易上手,成本低而回报高,是收藏入门者学习瓷器鉴定、收藏的极佳样本。尤其是一些传世名瓷遗落下的瓷片,反而价格高涨,是极具收藏价值的。

明代霁蓝釉瓷器价值怎么样?


明代霁蓝釉瓷器价值怎么样?蓝釉又称“祭蓝”、“霁蓝”、“积蓝”、“霁青”、“宝石蓝”等。霁蓝釉是一种高温釉,即在石灰碱釉中掺入适量的天然钴料做着色剂,在窑内1280--1300摄氏度左右与坯胎一起一次性烧制成功的瓷釉。霁蓝釉始创于元代,一直延烧到现代。明代早中期霁蓝釉主要用于官家祭祀器和陈设器,属于数量少于其它釉种的高档釉种。优质霁蓝釉,是回青料中提炼出最好的(一般称作佛头青,蓝中泛紫),自然被官窑垄断。明代中晚期出现了民窑烧造一些质量差的国产钴料霁蓝釉瓷。万历中期以后至崇祯明末,尚未发现有官窑烧造的霁蓝釉瓷器。清代官窑和民窑继续烧造霁蓝釉瓷器,可是由于钴料不同蓝釉发色已非明代早中期苏料和回青料那种靓丽呈色。

历朝历代烧制霁蓝釉用料工艺呈色皆不尽相同。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年号),是明朝第十一任皇帝,在位48年,年号万历,是明朝统治时间最长的帝王。明代万历朝已近明代后期,社会动荡资源短缺,《明神宗实录》记载,“江西连年多事,百姓困瘁,烧造磁器,如碟、瓶、罐等项,不可缺少,量减分散……而御用回青系西域回夷大小进贡,买之甚难……”。万历二十四年,回青料已用竭,宫中曾命甘肃巡抚设法进贡,以应烧造瓷器的急用。《明神宗实录》还记载了神宗三十四年三月乙亥太监潘相到景德镇督察窑务后给朝廷的上书:“描画瓷器,需用土青,唯浙青为上,其余庐陵、永丰、玉山县所出土青,颜色浅淡,请变价以进。帝从之。”以上史料说明至迟在万历三十四年官窑已用浙江青料。成书于崇祯年间的宋应星《天工开物》说:“凡饶镇所用,以衢、信两郡山中者为上料,名曰浙料。上高诸邑者为中,丰城诸处为下也。”由此可以知道,景德镇官窑从万历二十四年至三十四年间开始,一直到崇祯,都使用浙料。故万历朝使用回青料烧制的霁蓝釉瓷器的下限年代可推论至神宗二十四年,皆御用官窑瓷器,民窑烧造的霁蓝釉为发色差的浙青料或石子青等国产钴料。

明代中早期的蓝釉瓷器比青花瓷器和彩瓷少得多,原因是:1、进口优质钴料回青十分珍贵,一个蓝釉瓷上使用的钴料要比一个青花瓷上消耗的钴料多得多,这就是蓝釉瓷比青花瓷少也珍贵得多的重要原因之一;2、蓝釉瓷比青花瓷难烧,成品率极低。众所周知,钴料在自然界中是以矿物钴的形式存在,原本是黑色,在窑炉中氧化还原后才能呈现亮丽的蓝色。钴料在釉下比较容易还原(如釉下青花),如果混合在石灰碱釉中还原(如霁蓝釉),则对窑炉工作时的气氛和窑工技术要求很严!然那时窑工化学方面的知识和窑炉生产技术还没上升到理论和实践高度,当然不知道什么叫还原,什么叫氧化,凭的全是经验和运气,光靠经验和运气烧造成功霁蓝釉谈何容易!大多数不合格品都在出窑后就被窑工按照朝廷指令打碎掩埋掉了。因此,这两方面原因是蓝釉瓷比青花瓷少而珍贵的重要原因。原本当时官窑烧造成功的蓝釉瓷器就很少,传世至今能看到的仅有为数不多的台北和北京博物院清宫旧藏以及其他博物馆馆藏,民间藏之可谓凤毛麟角。

自嘉靖到万历时期的官窑瓷器有个较为奇特的现象,既器物的底款釉皆为亮青釉(白釉微微泛青),其清亮程度往往超过器物主体的釉色。嘉靖到万历中期,年号款用平等青与回青料书写。万历中期以后,由于官窑库存回青料几乎枯竭,所以青花瓷和蓝釉瓷款识就用浙料和石子青等国产钴料书写。很多霁蓝釉瓷器施釉肥厚,所用钴料甚多,且是明显的回青料发色和质感,而青花款识却是浙料,尽管当时官窑也是不惜成本要烧造精美霁蓝釉瓷器的,但在不醒目的底足部位书写款识还是使用了原料充足、价格便宜的国产钴料,足见当时回青料之稀缺金贵。

有不少学者研究认为:元青花和明早期永宣青花及蓝釉瓷用的主要钴料是进口苏麻离青,明中期嘉万用的进口回青,均来自于西域。元青花蓝中带锡光铁斑微泛紫,永宣青花亦同;嘉万官窑青花瓷和霁蓝釉瓷器几乎个个蓝中泛紫色。这个现象十分有趣(明嘉万道教盛行,道教讲究阴阳调和,红为阳,青为阴,红与青调和在一起即紫,回青带紫色,正合了道教),这也给了现代鉴定明嘉万时期青花瓷和霁蓝釉一个相关史料依据。

明万历官窑年款多为六字楷书,四字楷书较少见。款识字体颇近颜体,端庄工整,敦厚刚劲,转折处多顿挫,撇捺多偏长。早期字型较瘦,晚期趋肥。“大”字之捺顿挫有力。“製”字中“衣”的钩、撇有时连为一笔。“萬”字有“草字头”(艹)与“羊字头”(丷)两种写法,体现了早中晚时期的风格。真款行笔流畅、笔触自然,仿款临摹,难免笔意游移不定,笔触露出破绽。

明代霁蓝最为后人称道的首推宣德一朝,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画暗花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官窑款有青花和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凡四字款者,均为后仿。因为真品稀缺,明代霁蓝釉由此也成为各大收藏家追捧,青睐对对象。明代霁蓝釉不仅是令人神往的一个瓷器品种,更是在藏市高度受到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斗彩瓷器的收藏价值怎么样?


斗彩瓷器的收藏价值怎么样?据历史文献记载,斗彩始于明宣德,但实物罕见。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献中也称之为成“窑彩”或"青花间装五色"。传世成化斗彩瓷器图案绘画简练,内容主要是花鸟、人物。它的做法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绘图案的轮廓线,罩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按图案的不同部位,根据所需填人不同的彩色,一般是3至5种,最后入彩炉低温烧成。按照专家陈万里先生的意见,成化斗彩又可以分为点彩、覆彩、染彩、填彩等几种。成化斗彩除个别的大碗外,多数造型小巧别致,有盅式杯、鸡缸杯、小把杯等。还有一种绘有海马或团花的盖罐,底有一青花“万”字。

明代成化时期是我国瓷器开展的鼎盛期,藏界有句话叫“明看成化,清看雍正”,说得即是成化瓷器在明朝各代瓷器傍边是最拔尖的。上一年,2.8亿港元天价鸡缸杯的成交刹那间颤动业界,引发了媒体的大力报导和群众的热议,使得成化斗彩瓷器再一次变成世人重视的焦点。虽天价成交的鸡缸杯让成化斗彩瓷器变成业界聚光点,但是藏家关于成化斗彩瓷器的热心与追捧,其实并非仅仅只是停留在天价成交所带来的震慑,更多来源于成化斗彩瓷器本身独具的魅力,让人神往不已。

斗彩瓷器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彩瓷种类,它始见于明代宣德年间,老练于明代成化年间,此时的斗彩在众代前史中也是最为出名。明代成化年间的斗彩瓷器以其外型精巧圆润,画意高洁朴雅,彩饰清丽鲜美而为人所熟知,是汉代传统陶瓷艺术的珍品,一起也是如今大保藏家抢先具有的尖端瓷器。

早在1949年,香港古玩保藏家仇焱之以千元港币购得一只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传为香港保藏界的识宝美谈,而这件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在1980年11月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出了528万元港币;1999年4月在香港的苏富比举行的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保留品相无缺的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出了2917万元港币的天价,变成当时我国古代瓷器在拍卖市场上的成交最高纪录;2014年4月8日,在香港苏富比主要我国瓷器及工艺品春拍上,上海保藏家刘益谦以2.8124亿港元拍下了玫茵堂保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其成交价改写我国瓷器国际拍卖纪录,再次颤动业界。成化斗彩杯天价频出,市场行情大好。

明成化瓷器拍卖市场分析:

据了解,早在2005年伦敦佳士德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一件《鬼谷子下山》以1568.8万英镑拍出,折合人民币约2.3亿元,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2013年香港正大艺术有限公司一只8.5×31cm的青花花卉八棱玉壶春瓶,拍卖价高达700万元人民币。而近日在广州的高白青花瓷作品展前期,两位发烧友没等开展就捧走两件9000-15000元的写意薄胎花瓶。

成交价排行榜前10中青花包揽了7席,其中3件出自明代成化年。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段佳莉表示,2013秋拍一件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风头占尽,该拍品于10月8日香港苏富比以6500万港元起拍,开拍不久就被加到一亿,最终以1.25亿港元落槌,加佣金1.41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足足抵得上半吨黄金的价格,创下明青花历史最高价。

成化瓷器在2011、2013年相继拍出高价,究其原因,明成化在我国历史上仅存在了二十几年,瓷器产量本来就不多,加之工艺严格,能够流传下来的更是难得的精品。藏家翟健民认为此前此类一直被市场低估,但明代青花瓷将会是市场下一个重点。

老厂货瓷器收藏价值怎么样


瓷器一直都是比较热门的收藏品种,提起瓷器收藏大家一般都会想到明清瓷器、宋元瓷器等古瓷,而年份较近的景德镇“老厂货”瓷器往往被瓷器收藏爱好者忽视。那么,景德镇“老厂货”瓷器的收藏价值究竟怎么样呢?

近年来,瓷器收藏市场愈来愈加火热,原本已经从人们生活中消失的景德镇“老厂货”瓷器,慢慢以收藏品的身份回归到公众的视线。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眼光有魄力的瓷器收藏爱好者,将“老厂货”中的精品不断拿下,由于市场上流通的数量越来越少,精品“老厂货”的身价不断攀升。景德镇“老厂货”瓷器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逐渐被人一一认识。要是你认为“老厂货”瓷器年份较短,属于实打实的便宜货,那你可就大错特错。目前,一件品蓝釉花瓶的市场价格最低也要三千到四千元人民币,而一件青花瓶的市场价格已经达到了五万元人民币以上。

当年在景德镇十大瓷厂里面工作的匠人,他们掌握出色的制瓷工艺,拥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如今都已经成为制瓷方面的专家。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景德镇十大瓷厂经历了改制、停产等风波,直接导致这段时期的瓷器生产量减少了不少,并且呈现出了显著的时代特征。

不少藏友认为,虽然“老厂货”的价值远不能及古代官窑瓷器和精品外销瓷,但是仍然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特别生产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期的“老厂货”瓷器。所谓“老厂”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景德镇建立的十大瓷厂以及四大瓷厂。它们延续了明清时期,官窑的传统分工模式,比如说:艺术瓷厂主要烧制釉上粉彩瓷器;光明瓷厂主要烧制青花瓷;红旗瓷厂主要烧制釉下彩瓷器......这样的分工方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制瓷业的发展。

之所以这个时期出现不少精品“老厂货”瓷器,一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能够秉持一颗工匠之心,没有受到商业因素的干扰;二是因为在那个时候的瓷器生产投入的成本比较大,对瓷器质量的要求比较严格。瓷器收藏专家认为,一九八五年之前生产的景德镇“老厂货”瓷器,无论是装饰器还是日用瓷,无论是质量还是品相都是非常出色的,最具有收藏价值。

宋代哥窑瓷器的收藏价值怎么样?


宋代哥窑瓷器的收藏价值怎么样?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与汝、官、定、钧窑齐名,是为宫廷烧造御器的官窑。其产品历来珍贵,明代宣德时,宫廷藏品目录《宣德鼎彝谱》即有“内库所藏柴、汝、官、哥、定”的记载,清代干隆皇帝更将哥窑瓷器视为珍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哥窑器,均为历代宫廷旧藏,加上其他流散于海内外的传世品,约计也只有300件左右。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哥窑器,均为历代宫廷旧藏,加上其他流散于海内外的传世品,约计也只有300件左右

宋代哥窑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笔者仔细观察,其琢器造型多以仿青铜器为本,古拙、质朴、浑厚。胎质坚细,可分灰、油灰、黑、储诸色,其中胎质粗松者叩之吉音沙哑,呈色土黄,似欠火为。釉质凝厚如同堆脂,色泽有粉青、灰青、油灰、月白、灰黄、深浅米黄等多种,釉间均开裂有不同角度的冰裂状纹片,色浅黄者如金丝,色黑者宛若铁线,两者相互交错如织,故名“金丝、铁线”。釉中蕴含的气泡密集,显微镜下如同聚沫串珠,凝腻的釉面则光泽莹润,油滑如酥。器口沿多尖锐窄小,故厚釉难以留存而显现胎骨黑色,此一现象传统上称为“紫口”。

垂釉多在口边稍下处形成略为高突的环形带,是为哥窑器之一绝,除宋“官窑”作品外,后世各窑口作品及历代仿宋哥窑器均无此特殊现象。宋哥窑器底足工艺分为施釉裹足支钉烧和露胎圈足两种,多数器足因呈黑色而被称之“铁足”。支烧者钉痕小若芝麻,此为宋器之共同特征。支钉数量,较小的器物,如盘、碗等以三、五个为多,略大器物如洗等则达六、七个,鼎、炉的器里也多留有不等的支钉痕,系叠套烧所致,此后无这一烧法。露胎圈足,足背平齐或略圆,修足干净利落,手抓不起。其盘、碗器型多在晚唐、五代至宋初时最为风行,如花形口器、葵瓣六出口器和奋斗,尤其是葵口折腰碗最为典型,广见于越窑、汝窑、官窑、定窑及耀州窑,八方杯见于钧窑,贯耳瓶、壶、鼎、炉、洗也为宋初所盛行,与上述诸窑一样精致。可见,“宋哥窑”器为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鱼耳炉为仿商周时期礼器铜簋的形制,因可用来焚香而得名,是宋代官窑瓷器中的名品。此件宋哥窑鱼耳炉为直口、弧腹、圈足,造型醇厚古拙,两侧置鱼形耳向外扩张,增加了器物庄严、凝重的感觉,颇为古朴典雅,在造型上属标准的宋鱼耳炉形制。此鱼耳炉通体施青灰色釉,釉色莹润,以灰青为主泛米黄色,釉面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金丝铁线”纹片。预展时,著名收藏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也闻讯到现场进行了观赏。此件宋哥窑鱼耳炉最后以1008万元成交,一时成为行内的热点。从以往宋哥窑的成交情况来看,1992年,香港佳士得“宋代哥窑八方贯耳瓶”拍出1000多万港元;2005年苏富比第149号“宋哥窑葵花式三足洗”拍出112.8万英镑,此件拍品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瓷器蒜头瓶的收藏价值怎么样


瓷器之美让人惊叹,它是人类智慧与情感的结合,是传世的佳品存在,是古代的瑰宝。它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给无数人带来审美上的陶冶,让人沉迷。可以说,瓷器之美,美轮美奂,艺术瑰宝,世人皆爱。不过,中国瓷器种类实在是太多了,一一道来,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今天,小编要和大家探讨的是瓷器蒜头瓶,看看这个瓷器蒜头瓶的收藏价值有多高。

瓷器蒜头瓶的收藏价值怎么样?

2005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明代万历时期的五彩荷塘鸳鸯图蒜头瓶最终以428.24万元成交,康熙时期的五彩果鸟图碗以549.96万元成交。从这两件瓷器的拍卖价格就能看出,瓷器蒜头瓶的市场价格非常高,基本都是数百万起价,而不仅如此,还有一些珍品瓷器蒜头瓶,不仅精美,价值甚至超过千万,让人咋舌。

这仅仅是2005年时候的瓷器蒜头瓶市场价格,到如今十多年过去了,瓷器蒜头瓶的市场价格又翻了不知道多少倍,而原本只需要数百万就能买到的瓷器蒜头瓶,也涨到了数千万元,甚至达到了亿元天价,这样的涨度,恐怕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但就是这样一种瓷器,在中国瓷器史上拥有独特的名声和市场收藏价值。

古往今来,中国一直是瓷器大国,无论是什么品种的瓷器,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也已然发展成了让世人惊叹的存在。包括瓷器蒜头瓶在内的所有词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文明进展,也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才干展现的淋漓尽致。

如此高的投资价值是不是就该大量投入收藏?

对于这一点,小编也咨询了专业藏家。他们表示,当前国内的瓷器市场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尤其是像瓷器蒜头瓶中的精品,基本都在私人收藏和博物馆当中,其他藏家手里的要么是一些有问题的瓷器,要么就是一些不怎么值钱的瓷器,收藏价值不如前者。而正因为如此,普通人想要收藏到好的瓷器蒜头瓶是很难的。

一方面,精品瓷器蒜头瓶的市场价格不低,数百万、数千万,比比皆是,普通藏家的财力达不到这个程度,所以,很多都被企业家收藏。另一方面,精品瓷器蒜头瓶的数量也越来越少,收藏的人数却越来越多。一些不良商家以次充好,或者是以假乱真,企图蒙骗藏家,获取暴利。

对于这一点,也提醒大家收藏瓷器蒜头瓶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心存侥幸,或者是有捡漏心理,要知道,在当前的收藏市场行情下,捡漏是不可能的,极大可能会被骗,所以,要特别注意。

蒜头瓶瓷器精品鉴赏及价格参考:

1:清乾隆青花并蒂莲纹双环蒜头瓶,尺寸:高29厘米,估价:RMB 10,000,000 ~ 15,000,000,成交价: RMB 16,675,000 ,成交时间:2015.06.06,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此件蒜头瓶通体绘以青花缠枝并蒂莲纹,枝叶舒卷自如,一展柔美之态。青花浓妍青翠,以浓淡二色绘就并蒂莲蓬,视觉效果突出。颈部装饰二道留白凸起弦纹,为修长的造型平添一份韵律之美,饶见匠心独运,远视之,宛若佳人玉立,风韵无限。底部书六字篆书年号款,笔道精练有神,为乾隆早期独特之写法。并蒂莲属荷花中的千瓣莲类,是花中珍品,集莲荷之精华于一身,尤能引人入胜。自古以来,视之为吉祥、喜庆的征兆,善良、美丽的化身。据《群芳谱》卷二十九:并头莲,晋泰和间生于玄圃,谓之嘉莲。另见《全芳备祖》后集·莲部记载:泰始二年,嘉莲双葩,并实、合跗、同茎。明人林承芳赞之艳若凤翎,晖若龙烛。色震百草,艳绝群英。

2:清雍正孔雀蓝釉蒜头瓶,尺寸:高26.2厘米,估价:HKD 6,500,000 ~ 7,500,000,成交价: HKD 12,700,000 ,成交时间:2017.11.29,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四字篆书刻款

造型仿清宫旧藏汉代「温壶」而制,器形端正雅致,可参考《西清古鉴》内收录的一件汉温壶(图一)。外壁通体满施炉均孔雀毛釉;器身通饰蓝、紫相间而成的斑点纹,孔雀羽毛般美丽;此乃清代雍正、乾隆朝仿宋钧窑之最美一种。炉均釉是清雍正年间景德镇创烧的一种低温釉瓷器,是仿钧的瓷器。它色泽丰富,呈现红、蓝、紫、月白等熔融一体,由于这种釉内掺有粉剂,所以釉厚而不透明。

3:清乾隆豆青釉弦纹蒜头瓶,尺寸:高28厘米;口径3.5厘米;底径9.5厘米,估价:RMB 1,000,000 ~ 2,000,000,成交价: RMB 12,650,000 ,成交时间:2011.12.18,拍卖公司:江苏万达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此瓶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而得名“蒜头瓶”。口状形如蒜头而颈略长,亦可称之为虎爪瓶。釉色青翠,色彩淡雅,艳丽妩媚。旋纹若隐若现,线条优美流畅。底款书“大清乾隆年制”。根据文献引证记载鉴定该瓶为乾隆早起制作,且制作稀少,是非常稀有的官窑品种。瓷制蒜头瓶始烧于宋代,流行于明清,以景德镇窑制品为多见,品种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等。明清景德镇窑蒜头瓶有青花、五彩、粉彩、以及蓝釉、酱釉等各种单色釉品种。明嘉靖蒜头瓶是肩部有堆塑蟠螭装饰;明成化蒜头瓶,仅口部作花瓣状,耳为随意堆塑;明正德蒜头瓶,在瓶腹上设出戟;明万历蒜头瓶,趋于简化,口部已无蒜头了,但器形高大,以青花五彩为多见。清代蒜头瓶的器形趋于轻盈秀美。

4:明万历青花龙凤穿花纹蒜头瓶,尺寸:高55.2厘米,估价:HKD 7,000,000 ~ 9,000,000,成交价: HKD 11,972,000 ,成交时间:2011.06.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5:清雍正御窑天蓝釉蒜头瓶,尺寸:高28厘米,估价:RMB 1,500,000 ~ 2,000,000,成交价: RMB 10,350,000 ,成交时间:2014.05.18,拍卖公司:北京东正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雍正年制。

瓶口若蒜头,长颈,溜肩,垂圆腹,圈足,通体施天蓝釉,足内书“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方款。雍正御窑瓷器素以秀美端庄见长,本品最称俊雅秀逸。其线条柔美起伏,尽见迤逦之姿,所施天蓝一色,匀净莹亮,静穆古雅,胎骨细薄坚致,丽质怡人,远视之,宛若佳人玉立,风韵无限。肩部饰一道凸起弦纹,为修长的造型平添一份韵律之美,饶见匠心独运。蒜头瓶,因口若蒜头而得名,始于战国晚期,流行于秦汉,有铜制与陶瓷制之别。蒜头瓶口如蒜头状突起,宋人认为可塞其口,而瓶颈细长便于握持,瓶腹扁矮可以盛装,故称之为温壶,用作酒器。宋以后为仿古器式,历代皆有,明、清景德镇窑有青花、五彩、粉彩及单色釉品种。雍正蒜头瓶样式冠绝古今,气质非凡,虽万历、乾隆不敢并肩,相较于风韵婀娜的玉壶春瓶,蒜头瓶清减几分女儿之态,多了一抹古朴肃穆之姿。天蓝釉则为康熙年间景德镇御窑厂创新釉色,其釉色淡雅悦目,似天青之蓝,可与同一时期创烧的豇豆红釉媲美,将其施于蒜头瓶上自是釉纯器美,相得益彰。再配以绝妙品相,令人心生怜爱,何忍释之。与本品相同天蓝釉蒜头瓶传世仅见,目前藏于台北故宫及香港暂得楼各为一件炉钧釉之品。北京故宫博物院亦有一只青金蓝蒜头瓶。此三者均为暗刻款,唯本品落青花款识。

6:明万历五彩穿花龙凤纹蒜头瓶,尺寸:高46.6厘米,估价:HKD 6,500,000 ~ 8,000,000,成交价: HKD 9,660,000 ,成交时间:2016.11.30,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六字楷书横款。

瓶为蒜头口,长颈,溜肩,圆腹,圈足。通体绘五彩纹饰,蒜头口上绘缨络纹,口下饰蕉叶纹,颈绘缠枝花托杂宝纹,间以银锭纹,肩绘回纹一周,腹部绘龙凤穿花纹,两对龙凤曲颈引身,张口吐须作赶珠状,十分威武。每层纹饰均以青花作间隔。口沿上勾回纹一周,青花书《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此器造型硕大稳健,由纹饰来看龙主阳为天,凤主阴为地,画工精细,纹饰华丽,应为明代宫中帝王御用之物。两岸故宫博物院均藏有造型、尺寸均相仿,但只绘龙纹的蒜头瓶,饰龙凤者在传世品中不为多见,甚为珍罕。另有一组器形较大的万历款蒜头瓶,纹饰方面均为荷塘鸳鸯、鱼藻纹等。

7:清乾隆霁蓝描金缠枝莲纹蒜头瓶,尺寸:高28.3厘米,估价:RMB 8,000,000 ~ 10,000,000,成交价: RMB 8,970,000 ,成交时间:2013.12.12,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冬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书款。

霁蓝描金缠枝莲纹蒜头瓶,瓶口呈蒜头状,长颈,折肩,直腹,圈足。瓶内壁及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壁通体以霁蓝釉为地,上面绘以金彩。口部为缠枝花卉,折肩上方和下腹绘以如意云头和变形蕉叶纹,圈足外壁有回纹装饰。颈部和腹壁绘以缠枝花卉,花心有“卐”字和“寿”字,辅以蝙蝠、吉祥结等纹饰,表达了洪福无量、万寿无疆的美好祝福。底部用红彩书写“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蒜头瓶仿自汉代青铜蒜头壶,始烧于宋代,流行于明清,以景德镇窑制品为多见。购于日本宫本美术。

8:清乾隆茄皮紫釉弦纹蒜头瓶(一对),尺寸:高24.5厘米,估价:RMB 7,000,000 ~ 9,000,000,成交价: RMB 8,510,000 ,成交时间:2014.06.04,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乾隆一朝蒜头瓶式样丰富,尤以本品最称俊雅秀逸,其线条柔美起伏,尽见迤逦之姿,所施茄皮紫一色,匀净莹亮,静穆古雅,胎骨细薄坚致,丽质怡人,远视之,宛若佳人玉立,风韵无限。颈部装饰二道凸起弦纹,为修长的造型平添一份韵律之美,饶见匠心独运。底部阴刻六字篆书年款,笔道精练有神,为乾隆早期独特之写法。茄皮紫釉创烧于明代中期,流行于清代前期,因色如茄子之紫,故得名。系以锰为着色剂,在850度左右火候窑温中烧成。其色紫中泛蓝,釉质肥厚光润,釉色有深浅两种,深者呈紫黑,浅者呈淡紫,以无裂纹者为上乘。本品即属于后者,釉水深邃饱满,一如成熟的茄皮之色。此式蒜头瓶颈部有二道凸起弦纹,清宫原称为“双环蒜头瓶”,创设于乾隆二年五月,是乾隆早期御瓷尊贵之造型,有珐琅彩、青花和颜色釉诸品种。据乾隆二年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江西烧造瓷器处”记载:“五月十一日,首领吴书来说,太监毛团、胡世杰传旨着将瓶样画些呈览,准时交于唐英将甜白瓶烧造些来。钦此。于本月十三日画得……双环蒜头瓶纸样一张……,奉旨,……交唐英照样发去烧造。”因此,此式蒜头瓶应为乾隆早期独有的式样,存世珍罕。

9: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纹蒜头瓶,尺寸:27.7厘米,估价:HKD 5,000,000 ~ 7,000,000,成交价: HKD 6,415,000 ,成交时间:2019.04.03,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款。

蒜头瓶器形优雅,长颈垂肩,近口沿处圆鼓如蒜形,属历代官瓷造形中特为突出者,盛行于明、清二代。清代御窑所造瓷瓶多为陈设器或花器,蒜头瓶口敛,适合插饰单枝花卉,或繁果枝条,正如同瓶身所绘折枝花果。纹饰以青花点染钩描,积料处色深浓艳,仿效早明青花瓷著名之铁斑效果。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清代黄釉瓷的收藏价值怎么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清代黄釉瓷的收藏价值怎么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怎么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