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乾隆单色釉瓷器鉴别 > 导航 >

单色釉:瓷器中的“大家闺秀”

单色釉:瓷器中的“大家闺秀”

乾隆单色釉瓷器鉴别 瓷器中仿古气泡鉴别 黑色釉瓷器鉴别

2021-03-25

乾隆单色釉瓷器鉴别。

没有青花的蓝白相映,没有彩瓷的繁复缤纷,纵然仅纯净一色,却不输于“浓抹淡妆”,这就是单色釉。单色釉,是单一的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

我国古代瓷器起源于单色釉,单色釉被誉为彩瓷之母。单色釉瓷器胎体优雅、流畅,釉色纯正、明快,部分单色釉瓷,釉下的暗刻刻花,似有似无,既不失单色釉的素雅,又有图案可供养眼品赏,光照下剔透玲珑,可谓雅上加雅,是公认的陶瓷制品中的“大家闺秀”。

单色釉因为少了彩绘,对瓷器整体美感表现提出更高要求,比如烧制工艺上就需要特别留意釉面质量和光泽质感,素胎表面刻划、贴塑等装饰。烧制工艺技术水平对美感表现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陶瓷烧制工艺难度评价也是挖掘各种单色釉收藏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宋元明清精品迭出

在唐代以前,中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不过从艺术角度来说这一大段时间瓷器的造型、色彩较为拙朴实用,多和现代人的审美观有距离,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单色釉瓷器出在宋元和明清两个时期。

宋代龙泉窑青瓷以“千峰翠色”独领风骚,五大名窑(钧、汝、哥、官、定)俱为单色釉,成为单色釉瓷器的发展高峰。进入明清两代之后,青花、彩瓷和单色釉三分天下,清代康熙、雍正、干隆三朝瓷器烧制技术登峰造极,因此单色釉瓷也有大量创新,根据雍正十三年《陶成纪事》记载,景德镇窑场共有57种花式釉,其中40多种为单色釉,著名的釉色如“郎红”,是当时的督造官郎廷极在模仿明宣德“祭红”的基础上所创烧,经窑烧后釉色鲜紫,酷似牛血,所以法国藏家称之为“牛血红”。郎红釉色鲜艳丰润,需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13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下烧成,由于烧制难度很大,后来出现了“若要穷,烧郎红”的说法。

单色釉的种类和特点

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

青釉:我国瓷器最早的釉色,商代中期已出现,宋瓷中官、哥、汝、龙泉、越窑、耀州窑等都烧出了不同程度的青釉。青色釉包括天青、粉青、豆青、冬青、翠青、灰青、虾青、影青、蛋青等。黑釉:釉面呈黑色,主要色剂为氧化铁和少量的锰、钴、铜。黑釉在南方从汉代开始,北方从唐代开始烧制,清代康熙年间,又发明了乌金釉,通体乌黑,亮处闪金光。黑色釉有黑彩、墨彩、乌金等。绿釉:以铜色为着色剂,以铅作为化合物的助溶剂,低温烧成。明代正德时期的孔雀绿很突出,明中期出现了瓜皮绿,水绿色是康熙时期杰出的彩釉。白釉:釉内含铁少,高温烧成,白釉还可以分为甜白、象牙白、猪油白、卵白、月白、青白、鱼肚白等。红釉:主要以铜为着色剂,包括祭红、豇豆红、宝石红、郎窑红、抹红、珊瑚红、胭脂红、粉红、海棠红、矶红、肉红、鲜红、朱红、大红、柿红、盖血红、“娃娃脸”等。黄釉: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分高温和低温两种烧制方法,包括蛋黄、娇黄、鸡油黄、姜汁黄、鹅黄、鱼子黄、蜜蜡黄、鳝鱼黄等。蓝釉:蓝色釉包括雾蓝、洒蓝、天蓝、翠蓝、宝石蓝、抹蓝、祭蓝等。最初的低温釉出现于唐三彩当中,到了元代烧成了高温蓝釉瓷。明代宣德的蓝釉主要有宝石蓝、祭蓝等。紫色釉:紫色釉有茄皮紫、猪肝紫、玫瑰紫等。其中最著名的茄皮紫是在明代中期出现的,以后历朝历代均有烧造。(人民)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唐代的单色釉瓷器的极致“釉”惑


唐代是我国瓷器大发展的时期,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这一时期的青瓷与白瓷,风格古朴雅致、光彩润泽,充分展示了东方神秘古雅的魅力。本文介绍的这几件唐代瓷器,或是墓葬出土,或是早年从民间征集所得,虽然色釉和器种都较单一,造型亦不太豪华,但时代特征十分突出,被视为国家珍贵文物之列。

白瓷螭耳小瓷注(图1),圆肩,喇叭形侈口,造型显修长。束颈,圆肩,鼓腹,平底。从口沿内侧至肩部,附贴双螭盘绕曲柄高出口沿,柄对侧肩部有一圆形短流,流和注身相接处附加一周瓷泥条,其上压印梳齿纹,胎质白而细腻,釉不及底。高8.8厘米、口径3厘米、底径3厘米。

绿釉壁注(图2),宝鸡水泥厂唐墓出土,口微敛,短颈,圆肩,四瓣瓜棱鼓腹,玉环形圈足,足外撇,肩部有一圆形短流,流口残,与流相对的腹部附一环形曲柄,柄上端与腹交接处附贴似兽面状的圆形瓷泥饼装饰。夹细砂黄泥胎,胎上有一层白色化妆土,器表施绿釉,釉层不均,泪痕斑斑,白绿相间,流若浮云,纯朴温雅,底露胎。高10厘米、口径3.1厘米、足径5.8厘米。

黑釉瓷注(图3),喇叭形侈口,长束颈,丰肩,筒状腹下收成平底,颈肩部有一条形曲柄,柄中部下为糟形,与柄相对的肩部有一圆形短流。夹砂浅灰胎,胎骨稍厚,釉色黑中微泛褐色,施釉不及底,高16.6厘米、口径6.8厘米、底径8.4厘米。

白釉贴塑折枝花四足小水盂(图4),呈椭圆形。马鞍形椭圆口微敛,斜肩,扁腹外鼓,平底。肩部一周梳齿纹,从肩部向下,附贴四条压印斜方格的条形装饰,到底部变为四个兽蹄形足,被分割的四个部分各贴塑一折枝花叶,每个花叶由五个叶瓣组成,叶瓣上有两道叶筋。胎骨细白坚致,釉色白中略泛灰色,施釉不及底。高6.1厘米、口径5.1—3.5厘米、底径4厘米。

白釉瓷盒(图5),由盖和盒体两部分组成,并有母子口扣合严密,圆顶稍鼓,直壁,下腹壁内折,平底。盖与盒体扣合处外壁施釉一周,胎质细白,烧结致密,釉色洁白,光亮莹润。通高5.8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4厘米。

从这些馆藏瓷器可以看出,唐代的瓷器以单色釉为主,唐代的陶瓷生产虽有“南青”与“北白”之说,但这只是对整个唐代陶瓷发展情况而言的,从考古发现来看,白瓷占的比重还是较大,这些白瓷选料考究,质地好,制作精,造型整,胎坚硬,釉洁白。青瓷相对发现较少,这也可能与地域之差别有关。绿釉壁注器虽白绿相间,白釉中挂以绿色彩条,但其实是单一的绿釉,观之釉层不均,泪痕斑斑,似有三彩艺术风格。黑釉瓷注亦是如此,不仅色调单一,而且瓷胎较粗,施釉不到底,这是唐代邢窑比较典型的风格。其器型多为日常生活需用的壶、罐、盒等。执壶是唐代最为常见的一种,其款式多样,多有棱形圆柱短流,壶腹一般为椭圆形或瓜棱形,壶柄为双排曲柄,壶口多为喇叭口,外部施釉不到底,底多为微微内凹的平底。充分展现了唐代风格。

单色釉瓷器铁元素比例


单色釉瓷器铁元素三氧化二铁含量多少,铁元素其实就是瓷器的杂质,瓷器白不白关键看铁元素的含量多少。早期的陶瓷都是黑釉和白釉为主的单色釉瓷器。今天我们看到白色瓷器和黑色瓷器感觉随处可见,但是在古代的中国白瓷是瓷器之始,黑釉色瓷器是瓷器之终,黑釉瓷器是最难烧造的,今天我们烧造单色釉瓷器是非常简单的,今天说一下单色釉的铁元素比例分别是多少。

白瓷

古代瓷器烧制工匠在研究白瓷经过了几千年历史才能将白釉色瓷器烧制出来,白瓷就是铁杂质提取的过程,铁元素越少,白瓷的白度就越高。刚开始白瓷不是我们现在科学意义上的白瓷,更接近于青瓷,或者叫卵白瓷,明代德化白瓷是历代最白的白瓷,叫糖白瓷。而唐代邢窑的白瓷也是牙黄白瓷,没有达到今天我们想象的白度。白瓷是否够白跟金属铁元素含量有关。三氧化二铁含量不到)1%就达到古代白釉瓷器的标准了。唐代巩县窑白色釉水注三氧化二铁元素含量5.7%。而定窑的白瓷就已经很接近今天的白色的概念了。

青瓷

古代有南青北白之说。因为到南宋中国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到了南方临安府(即今浙江杭州)。所以泉州青瓷技术达到顶峰成为当时最出名的单色釉瓷器。因为古代经济是政治经济一体化,南宋首都临安是科级最集中的地区,烧瓷工艺都集中在临安。青瓷得到了空前发展。青瓷铁元素含量不到0.99%已经很接近白瓷了。

黑釉瓷器

当白瓷已经被古代工匠聪明智慧创造出来以后,白瓷是一切瓷器的基础,以后才有朗窑红、绿釉瓷器、五彩、青花、斗彩、粉彩以及黑瓷。黑釉瓷器不要觉得很难看,但是黑釉瓷器是最难烧造的。黑釉瓷器铁元素含量最高。北宋建窑兔毫盏三氧化二铁含量是3.22%;东晋德清窑黑釉壶氧化铁含量在百分之八(8%),唐代黑釉执壶铁元素含量在9.5%,可见铁元素越多瓷器釉色就是黑色的。

黄釉瓷器,就是是烧成的白瓷釉面上涂以含铁色料,再低温烧成;二是在素烧过的涩胎上直接施黄釉,但釉色不及前者洁润。

北宋梅子青直径瓶三氧化二铁元素含量在1.01%;

南宋粉青釉敛口体钵铁元素含量在%2.1;

唐代越窑青釉碗氧化铁含量在2.3%;

朗窑红铁红釉也是含有一定比例的铁元素,所以郎红釉面玻璃光泽强烈,釉子清澈透明,光亮夺目。

单色釉的极致“釉”惑


没有青花复杂的花纹,只依靠细腻艳丽的色彩,单色釉瓷器在我国的瓷器发展史上,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单色釉被誉为彩瓷之母,也被认为是陶瓷收藏的较高境界。质地迥异的胎体和美不胜收的釉色,见证了中国陶瓷艺术史一代又一代的辉煌。

清雍正黄釉暗刻缠枝莲纹盘一对

瓷器中的“大家闺秀”

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如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绿釉、蓝釉和白釉等。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而单色釉又与我国古代道家所推崇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有关。

宋代,单色釉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单色釉瓷器的烧制工艺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单色釉瓷器胎体优雅、流畅,釉色纯正、明快,部分单色釉瓷,釉下的暗刻刻花,似有似无,既不失单色釉的素雅,又有图案可供养眼品赏,可谓雅上加雅,光照下更是剔透玲珑,精美无比。

单色釉瓷器不浮、不嚣、不靡、不媚,与彩釉瓷器相比,浑然天成、素雅淡净,是公认的陶瓷制品中的“大家闺秀”。单色釉的种类很多,包括青釉、黑釉、绿釉、白釉、红釉、黄釉、蓝釉等,其他色釉都是在以上色釉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

单色釉瓷因为少了彩绘,就对瓷器整体美感表现提出更高要求,比如烧制工艺上就需要特别留意釉面质量和光泽质感,素胎表面刻、划、贴塑等装饰,甚至影响到器型式样和大小。烧制工艺技术水平对美感表现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陶瓷烧制工艺难度评价也是挖掘各种单色釉收藏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清乾隆茶叶末釉荸荠扁瓶

宋元明清精品迭出

在唐代以前,中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不过从艺术角度来说这一大段时间瓷器的造型、色彩较为拙朴实用,多和现代人的审美观有距离,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单色釉瓷器出在宋元和明清两个时期。

宋代龙泉窑青瓷以“千峰翠色”独领风骚,五大名窑(钧、汝、哥、官、定)俱为单色釉,各擅胜场,成为单色釉瓷器的发展高峰。进入明清两代之后,青花、彩瓷和单色釉三分天下,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烧制技术登峰造极,因此单色釉瓷也有大量创新,根据雍正十三年《陶成纪事》记载,景德镇窑场共有57种花式釉,其中40多种为单色釉,著名的釉色如“郎红”,是当时的督造官郎廷极在模仿明宣德“祭红”的基础上所创烧,经窑烧后釉色鲜紫,酷似牛血,所以法国藏家称之为“牛血红”。郎红釉色鲜艳丰润,需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13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下烧成,由于烧制难度很大,后来出现了“若要穷,烧郎红”的说法。

因为宋代传世的官、汝、定、哥、钧等各大名窑单色釉瓷器精品存世量越来越少,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厂曾以宋代名窑瓷器为样本,大量仿制,这就是今人所称的仿古釉瓷。明代自永乐朝仿制宋代龙泉窑瓷器开始,对宋代几大名窑瓷器都进行过仿制,多数收藏在大博物馆中,民间收藏的传世器物极少。

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瓷器烧造代表了景德镇瓷业的最高水准,而这段时期的官窑单色釉瓷器,又是清瓷中最精彩的部分,官窑中,往往烧制一两百件才能得到一件单色釉成品,名贵非凡。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研究,雍正帝标榜好古慕雅,因此仿宋名窑器最多,在故宫保存下来的即达数万件,其他流落民间者也不乏精品。

受烧制工艺难度的影响,仿汝窑、哥窑烧造难度很大;温度比较低的陶瓷相对容易烧,高温难烧;釉料中用铜着色烧制铜红釉难度很高,因为铜在高温下容易烧掉,影响了发色,所以祭红、郎窑红、豇豆红是工艺难度较高的单色釉瓷。而霁青蓝是用比较稳定的氧化钴着色,跟青花的料差不多,相对就比较容易烧。天青釉也不简单,虽然有些也加了钴料,会比较稳定,但上好的天蓝釉并不多见。同样,器形也决定烧制难度。

清乾隆蓝釉天球瓶

名家珍藏夺人眼球

近代以来单色釉瓷器的藏家主要在日本和欧美。日本人的传统美学受宋代风尚影响甚深,因此爱屋及乌并不让人奇怪,而欧美藏家钟爱单色釉瓷器和他们接受的现代美学教育有关,宋代是单色釉瓷器烧制的高峰,器形以简约为尚,追求单纯的釉色与线条,有文人之风,和明清官窑追求的矫饰奢华风格大异其趣,而现代主义中的简洁、色块主义对造型和色彩的取舍,与宋元单色釉瓷器的釉色、纹路、器形颇有共通之处,因此在上世纪中期颇受藏家喜爱。

瑞士知名陶瓷收藏大家阿尔弗雷德·鲍尔(AlfredBaur,1865-1951)收藏的662件中国瓷器已成为世界闻名的一个系列。这些精选而来的艺术精品在1968年至1974年被分为四册著录于《TheBaurCollection》一书。本套书仅限量1000册,一版一印,印制精美,且每册都带有限量版编号,极为难得,其中就收录有大量的单色釉瓷器。瑞典工业家卡尔·坎普先生(JohanCarlKempe,1884-1967)收藏白釉瓷器,是历史最为悠久的西方白釉瓷器收藏家;同时大维德爵士(Sir.PercivalDavid)、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和艺术史研究室主任霍尔、美国私人收藏家高登伉俪等都是闻名的官窑单色釉瓷器收藏家。

华人藏家中以单色釉瓷器收藏著称的人较少,仅香港地区胡惠春、简永桢、徐展堂等几人知名。如竹月堂主人简永桢曾于2005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物馆展出竹月堂藏元明清景德镇单色釉瓷器178件,已故藏家胡惠春收藏的康雍乾单色瓷器也于当年在京、沪、港三地巡回展览,为藏界所瞩目。

郎窑红釉观音尊

单色釉的种类和特点

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

委青釉:是我国瓷器最早的釉色,商代中期已经出现,宋瓷中官、哥、汝、龙泉、越窑、耀州窑等都烧出了不同程度的青釉。青色釉包括天青、粉青、豆青、冬青、翠青、灰青、虾青、影青、蛋青等。

黑釉:釉面呈黑色,主要色剂为氧化铁和少量的锰、钴、铜。黑釉在南方从汉代开始,北方从唐代开始烧制,清代康熙年间,又发明了乌金釉,通体乌黑,亮处闪金光。黑色釉有黑彩、墨彩、乌金等。

绿釉:以铜色为着色剂,以铅作为化合物的助溶剂,低温烧成。宋代瓷器上的绿釉多为较深的青绿色,明代正德时期的孔雀绿很突出,明中期出现了瓜皮绿,水绿色是康熙时期杰出的彩釉,康熙三彩和五彩中常用此釉色。

白釉:釉内含铁少,高温烧成,白釉还可以分为甜白、象牙白、猪油白、卵白、月白、青白、鱼肚白等。

红釉:主要以铜为着色剂,包括祭红、豇豆红、宝石红、郎窑红、抹红、珊瑚红、胭脂红、粉红、海棠红、矶红、肉红、鲜红、朱红、大红、柿红、盖血红、“娃娃脸”等。

黄釉: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也称铁黄,分高温和低温两种烧制方法。黄色釉包括蛋黄、娇黄、鸡油黄、姜汁黄、鹅黄、鱼子黄、蜜蜡黄、鳝鱼黄等。

蓝釉:蓝色釉包括雾蓝、洒蓝、天蓝、翠蓝、宝石蓝、抹蓝、祭蓝等。最初的低温釉出现于唐三彩当中,到了元代烧成了高温蓝釉瓷。明代宣德的蓝釉主要有宝石蓝、祭蓝等。

紫色釉:紫色釉有茄皮紫、猪肝紫、玫瑰紫等。其中最著名的茄皮紫是在明代中期出现的,以后历朝历代均有烧造。

单色釉:流失海外的珍瓷


南北朝白釉温酒壶南宋龙泉窑碗宋代湖田窑文殊骑狮、普贤骑象雕塑坐在从荷兰小城马斯特里赫特回上海的飞机上,心里却仍然惦念着那些如珍珠断线般散落在国外古董堆里的中国古陶瓷,虽然它们的乳名还叫china,可早已炫如窗外时暗时明的星星,在人家的星空下闪烁,但愿它们能早点回家。还是第一次来参加已办了二十五届的世界古董博览会(TEFAF),展会的隆重和展厅的精致充分显示出世界各国人民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刚踏进展厅就身陷其中却宛若华丽之梦境。尤其是展会上那道单色釉的光芒吸引了很多中国的参观者,更让我诧异的是居然还有那么多老外围着这些高古瓷,费劲却可爱地说着:“唐代、宋代……定窑、湖田窑……”高古瓷,乍看平淡如水的单色釉,多少年来都是收藏家眼中最绚丽的色彩,是许多人倾囊终身而追求的永恒光芒,它在纷扰的斑斓世界里,以它最独特的色彩,从远古闪耀到当代。那神秘莫测的珍稀官窑,那变化万千的纯朴民窑,仿若蜿蜒的不肯离去的历史长河,久久围绕在现代人的身旁,让你感受博大精深的同时,更让你感受太平盛世收藏人的幸福和满足。三年多来我收藏的分明是历史的标识和记忆,让自己无法不以虔诚的心去捧、去品……从西周、春秋、战国、两汉的原始青瓷,到三国、两晋、南北朝、隋代的六朝青瓷;从唐代的北白南青,到宋代各大窑口的极致精品,乃至延伸至金元时期的各类瓷器,一步步将高古瓷的生命之春推向高潮,收藏知识有限的我无法用言语将它们的好有序地一一道出,只能支离破碎地将我对它们的美的理解娓娓道来。湖田窑,好听的名字,它是景德镇瓷的鼻祖,更是宋代人的骄傲,一声怆然的呼唤,就将中国以china的名义传得好远,那薄如纸、声如磬的赞美说的是你吗?小巧精美的荷叶粉盒啊,你让我想起《韩熙载夜宴图》中美女们出场前涂脂抹粉的场景。无论是娃娃壶身的精美,还是温酒壶身的饱满,都展示着宋代人生活的精致和内涵。瞧,一对小小的雕塑竟带给我无比的神韵和几多的佛教知识,文殊骑狮,普贤骑象,一个是来自远古五台山的智慧,一个是来自远古峨眉山的力量,它们不再是简单的古董,它们承载佛教的那份神韵随单色釉的光芒传至千秋万代。五代东窑温酒壶,是我收藏的骄傲,它曾是一场老窑百壶展会上的佼佼者,它周身饱满的高浮雕牡丹花,向人们展示了宋代人的富足和高贵。生活在江南的我原来对西北人总有几许的陌生感,一把酒壶却完全让我领略到北方人不仅有的粗犷和同样拥有的细腻,好感激缘分,展主居然同意将此份美轮美奂转让给我让它陪伴我身旁。每当藏友相聚,它总会被我虔诚地捧出,并变成我们不老的话题,谈它那神奇的美,谈它那出奇的极致,和被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评为“国宝奖”的佳话。一经进入单色釉的世界,就宛若进入万花筒的世界,不知深浅却深陷其中,我无法像很多大收藏家那样把祖国几千年的历史用一道单色釉串成一串美丽的珠链,我只能捧起我收藏不多的心爱,去和历史对话,去和历史相拥。龙泉,以它妖娆的浓郁走过宋元明,十六世纪的浪漫之都巴黎遇上漂洋过海的中国龙泉曾情不自禁地喊出“雪拉同”的呼声,那是一部著名舞剧的男主角的名字,因那釉色如他的华服一样流青滴翠,从此Celadon就成了中国青瓷的代名词。小水盂、鬲式炉、琮式瓶,以及各类雕塑都那样给人圆润细腻的感受,友人曾指导我收过一个南宋龙泉窑碗,莲花瓣,粉青色,釉开片,再烫的水注入,捧在手中也是温润,神奇唯美!有人说它很像官窑,有人说不到官,无所谓,因为它在我心中已是最好的。五十知天命的我同时还幸运地知晓了高古瓷,那一道美丽的单色釉如晚霞般把我心照耀,随着那道永恒的光芒,我深深眷恋祖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深深地热爱那历史文化的璀璨。

清代创烧的单色釉瓷器松石绿釉


松石绿釉是仿造绿松石的仿石釉瓷器一种,是清代雍正时期创烧的单色釉,经过雍正和乾隆两朝的不断发展,到乾隆时期松石绿釉瓷器非常流行。

松石绿釉是雍正时期御窑厂创烧的色釉品种之一松石绿釉是以铜为着色剂二次烧成的低温釉,釉色青绿,古代的蓝釉也叫绿釉,因为釉色不蓝不绿,绿中泛蓝,很难界定这是当时的技术条件所决定的。

松石绿釉雕凤凰牡丹纹梅瓶

清代松石绿釉特征

1.松石绿釉瓷器,呈现蓝绿色,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纯绿色,有点泛黄,黄种带绿;

2.清代清松石绿釉瓷器创烧于雍正,雍正之前都没有绿松石釉色瓷器,如果有人拿个明代的松石绿釉瓷器,那肯定不对,所以这为你鉴赏提供了理论依据;

3.雍正和乾隆的绿松石釉色瓷器瓷胎细腻,釉色均匀,有匀净厚重之感;

4.乾隆松石绿釉器多为小件文玩和装饰品,大件很少见,不是说没有;

5.嘉庆之后的松石釉色呈现深绿色了,而雍正和乾隆时期的比较浅。

彩瓷之母单色釉的极致“釉”惑


[摘要]:没有青花复杂的花纹,只依靠细腻艳丽的色彩,单色釉瓷器在我国的瓷器发展史上,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单色釉被誉为彩瓷之母,也被认为是陶瓷收藏的较高境界。质地迥异的胎体和美不胜收的釉色,见证了中国陶瓷艺术史一代又一代的辉煌。

没有青花复杂的花纹,只依靠细腻艳丽的色彩,单色釉瓷器在我国的瓷器发展史上,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单色釉被誉为彩瓷之母,也被认为是陶瓷收藏的较高境界。质地迥异的胎体和美不胜收的釉色,见证了中国陶瓷艺术史一代又一代的辉煌。

瓷器中的“大家闺秀”

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如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绿釉、蓝釉和白釉等。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而单色釉又与我国古代道家所推崇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有关。

宋代,单色釉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到了清代康熙、雍正、干隆三代,单色釉瓷器的烧制工艺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单色釉瓷器胎体优雅、流畅,釉色纯正、明快,部分单色釉瓷,釉下的暗刻刻花,似有似无,既不失单色釉的素雅,又有图案可供养眼品赏,可谓雅上加雅,光照下更是剔透玲珑,精美无比。

单色釉瓷器不浮、不嚣、不靡、不媚,与彩釉瓷器相比,浑然天成、素雅淡净,是公认的陶瓷制品中的“大家闺秀”。单色釉的种类很多,包括青釉、黑釉、绿釉、白釉、红釉、黄釉、蓝釉等,其他色釉都是在以上色釉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

单色釉瓷因为少了彩绘,就对瓷器整体美感表现提出更高要求,比如烧制工艺上就需要特别留意釉面质量和光泽质感,素胎表面刻、划、贴塑等装饰,甚至影响到器型式样和大小。烧制工艺技术水平对美感表现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陶瓷烧制工艺难度评价也是挖掘各种单色釉收藏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宋元明清精品迭出

在唐代以前,中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不过从艺术角度来说这一大段时间瓷器的造型、色彩较为拙朴实用,多和现代人的审美观有距离,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单色釉瓷器出在宋元和明清两个时期。

宋代龙泉窑青瓷以“千峰翠色”独领风骚,五大名窑(钧、汝、哥、官、定)俱为单色釉,各擅胜场,成为单色釉瓷器的发展高峰。进入明清两代之后,青花、彩瓷和单色釉三分天下,清代康熙、雍正、干隆三朝瓷器烧制技术登峰造极,因此单色釉瓷也有大量创新,根据雍正十三年《陶成纪事》记载,景德镇窑场共有57种花式釉,其中40多种为单色釉,着名的釉色如“郎红”,是当时的督造官郎廷极在模仿明宣德“祭红”的基础上所创烧,经窑烧后釉色鲜紫,酷似牛血,所以法国藏家称之为“牛血红”。郎红釉色鲜艳丰润,需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13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下烧成,由于烧制难度很大,后来出现了“若要穷,烧郎红”的说法。

因为宋代传世的官、汝、定、哥、钧等各大名窑单色釉瓷器精品存世量越来越少,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厂曾以宋代名窑瓷器为样本,大量仿制,这就是今人所称的仿古釉瓷。明代自永乐朝仿制宋代龙泉窑瓷器开始,对宋代几大名窑瓷器都进行过仿制,多数收藏在大博物馆中,民间收藏的传世器物极少。

清康熙、雍正、干隆时期的瓷器烧造代表了景德镇瓷业的最高水准,而这段时期的官窑单色釉瓷器,又是清瓷中最精彩的部分,官窑中,往往烧制一两百件才能得到一件单色釉成品,名贵非凡。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研究,雍正帝标榜好古慕雅,因此仿宋名窑器最多,在故宫保存下来的即达数万件,其他流落民间者也不乏精品。

受烧制工艺难度的影响,仿汝窑、哥窑烧造难度很大;温度比较低的陶瓷相对容易烧,高温难烧;釉料中用铜着色烧制铜红釉难度很高,因为铜在高温下容易烧掉,影响了发色,所以祭红、郎窑红、豇豆红是工艺难度较高的单色釉瓷。而霁青蓝是用比较稳定的氧化钴着色,跟青花的料差不多,相对就比较容易烧。天青釉也不简单,虽然有些也加了钴料,会比较稳定,但上好的天蓝釉并不多见。同样,器形也决定烧制难度。

 

名家珍藏夺人眼球

近代以来单色釉瓷器的藏家主要在日本和欧美。日本人的传统美学受宋代风尚影响甚深,因此爱屋及乌并不让人奇怪,而欧美藏家钟爱单色釉瓷器和他们接受的现代美学教育有关,宋代是单色釉瓷器烧制的高峰,器形以简约为尚,追求单纯的釉色与线条,有文人之风,和明清官窑追求的矫饰奢华风格大异其趣,而现代主义中的简洁、色块主义对造型和色彩的取舍,与宋元单色釉瓷器的釉色、纹路、器形颇有共通之处,因此在上世纪中期颇受藏家喜爱。

瑞士知名陶瓷收藏大家阿尔弗雷德·鲍尔(AlfredBaur,1865-1951)收藏的662件中国瓷器已成为世界闻名的一个系列。这些精选而来的艺术精品在1968年至1974年被分为四册着录于《TheBaurCollection》一书。本套书仅限量1000册,一版一印,印制精美,且每册都带有限量版编号,极为难得,其中就收录有大量的单色釉瓷器。瑞典工业家卡尔·坎普先生(JohanCarl Kempe,1884-1967)收藏白釉瓷器,是历史最为悠久的西方白釉瓷器收藏家;同时大维德爵士(Sir.PercivalDavid)、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和艺术史研究室主任霍尔、美国私人收藏家高登伉俪等都是闻名的官窑单色釉瓷器收藏家。

华人藏家中以单色釉瓷器收藏着称的人较少,仅香港地区胡惠春、简永桢、徐展堂等几人知名。如竹月堂主人简永桢曾于2005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物馆展出竹月堂藏元明清景德镇单色釉瓷器178件,已故藏家胡惠春收藏的康雍干单色瓷器也于当年在京、沪、港三地巡回展览,为藏界所瞩目。

单色釉的种类和特点

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

委青釉:是我国瓷器最早的釉色,商代中期已经出现,宋瓷中官、哥、汝、龙泉、越窑、耀州窑等都烧出了不同程度的青釉。青色釉包括天青、粉青、豆青、冬青、翠青、灰青、虾青、影青、蛋青等。

黑釉:釉面呈黑色,主要色剂为氧化铁和少量的锰、钴、铜。黑釉在南方从汉代开始,北方从唐代开始烧制,清代康熙年间,又发明了乌金釉,通体乌黑,亮处闪金光。黑色釉有黑彩、墨彩、乌金等。

绿釉:以铜色为着色剂,以铅作为化合物的助溶剂,低温烧成。宋代瓷器上的绿釉多为较深的青绿色,明代正德时期的孔雀绿很突出,明中期出现了瓜皮绿,水绿色是康熙时期杰出的彩釉,康熙三彩和五彩中常用此釉色。

白釉:釉内含铁少,高温烧成,白釉还可以分为甜白、象牙白、猪油白、卵白、月白、青白、鱼肚白等。

红釉:主要以铜为着色剂,包括祭红、豇豆红、宝石红、郎窑红、抹红、珊瑚红、胭脂红、粉红、海棠红、矶红、肉红、鲜红、朱红、大红、柿红、盖血红、“娃娃脸”等。

黄釉: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也称铁黄,分高温和低温两种烧制方法。黄色釉包括蛋黄、娇黄、鸡油黄、姜汁黄、鹅黄、鱼子黄、蜜蜡黄、鳝鱼黄等。

蓝釉:蓝色釉包括雾蓝、洒蓝、天蓝、翠蓝、宝石蓝、抹蓝、祭蓝等。最初的低温釉出现于唐三彩当中,到了元代烧成了高温蓝釉瓷。明代宣德的蓝釉主要有宝石蓝、祭蓝等。

紫色釉:紫色釉有茄皮紫、猪肝紫、玫瑰紫等。其中最着名的茄皮紫是在明代中期出现的,以后历朝历代均有烧造。

彩瓷之母单色釉的极致釉惑


清雍正黄釉暗刻缠枝莲纹盘一对

没有青花复杂的花纹,只依靠细腻艳丽的色彩,单色釉瓷器在我国的瓷器发展史上,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单色釉被誉为彩瓷之母,也被认为是陶瓷收藏的较高境界。质地迥异的胎体和美不胜收的釉色,见证了中国陶瓷艺术史一代又一代的辉煌。

瓷器中的“大家闺秀”

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如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绿釉、蓝釉和白釉等。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而单色釉又与我国古代道家所推崇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有关。

宋代,单色釉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单色釉瓷器的烧制工艺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单色釉瓷器胎体优雅、流畅,釉色纯正、明快,部分单色釉瓷,釉下的暗刻刻花,似有似无,既不失单色釉的素雅,又有图案可供养眼品赏,可谓雅上加雅,光照下更是剔透玲珑,精美无比。

单色釉瓷器不浮、不嚣、不靡、不媚,与彩釉瓷器相比,浑然天成、素雅淡净,是公认的陶瓷制品中的“大家闺秀”。单色釉的种类很多,包括青釉、黑釉、绿釉、白釉、红釉、黄釉、蓝釉等,其他色釉都是在以上色釉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

单色釉瓷因为少了彩绘,就对瓷器整体美感表现提出更高要求,比如烧制工艺上就需要特别留意釉面质量和光泽质感,素胎表面刻、划、贴塑等装饰,甚至影响到器型式样和大小。烧制工艺技术水平对美感表现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陶瓷烧制工艺难度评价也是挖掘各种单色釉收藏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清乾隆茶叶末釉荸荠扁瓶

宋元明清精品迭出

在唐代以前,中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不过从艺术角度来说这一大段时间瓷器的造型、色彩较为拙朴实用,多和现代人的审美观有距离,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单色釉瓷器出在宋元和明清两个时期。

宋代龙泉窑青瓷以“千峰翠色”独领风骚,五大名窑(钧、汝、哥、官、定)俱为单色釉,各擅胜场,成为单色釉瓷器的发展高峰。进入明清两代之后,青花、彩瓷和单色釉三分天下,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烧制技术登峰造极,因此单色釉瓷也有大量创新,根据雍正十三年《陶成纪事》记载,景德镇窑场共有57种花式釉,其中40多种为单色釉,著名的釉色如“郎红”,是当时的督造官郎廷极在模仿明宣德“祭红”的基础上所创烧,经窑烧后釉色鲜紫,酷似牛血,所以法国藏家称之为“牛血红”。郎红釉色鲜艳丰润,需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13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下烧成,由于烧制难度很大,后来出现了“若要穷,烧郎红”的说法。

因为宋代传世的官、汝、定、哥、钧等各大名窑单色釉瓷器精品存世量越来越少,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厂曾以宋代名窑瓷器为样本,大量仿制,这就是今人所称的仿古釉瓷。明代自永乐朝仿制宋代龙泉窑瓷器开始,对宋代几大名窑瓷器都进行过仿制,多数收藏在大博物馆中,民间收藏的传世器物极少。

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瓷器烧造代表了景德镇瓷业的最高水准,而这段时期的官窑单色釉瓷器,又是清瓷中最精彩的部分,官窑中,往往烧制一两百件才能得到一件单色釉成品,名贵非凡。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研究,雍正帝标榜好古慕雅,因此仿宋名窑器最多,在故宫保存下来的即达数万件,其他流落民间者也不乏精品。

受烧制工艺难度的影响,仿汝窑、哥窑烧造难度很大;温度比较低的陶瓷相对容易烧,高温难烧;釉料中用铜着色烧制铜红釉难度很高,因为铜在高温下容易烧掉,影响了发色,所以祭红、郎窑红、豇豆红是工艺难度较高的单色釉瓷。而霁青蓝是用比较稳定的氧化钴着色,跟青花的料差不多,相对就比较容易烧。天青釉也不简单,虽然有些也加了钴料,会比较稳定,但上好的天蓝釉并不多见。同样,器形也决定烧制难度。

清乾隆蓝釉天球瓶

名家珍藏夺人眼球

近代以来单色釉瓷器的藏家主要在日本和欧美。日本人的传统美学受宋代风尚影响甚深,因此爱屋及乌并不让人奇怪,而欧美藏家钟爱单色釉瓷器和他们接受的现代美学教育有关,宋代是单色釉瓷器烧制的高峰,器形以简约为尚,追求单纯的釉色与线条,有文人之风,和明清官窑追求的矫饰奢华风格大异其趣,而现代主义中的简洁、色块主义对造型和色彩的取舍,与宋元单色釉瓷器的釉色、纹路、器形颇有共通之处,因此在上世纪中期颇受藏家喜爱。

瑞士知名陶瓷收藏大家阿尔弗雷德·鲍尔(Alfred Baur,1865-1951)收藏的662件中国瓷器已成为世界闻名的一个系列。这些精选而来的艺术精品在1968年至1974年被分为四册著录于《The Baur Collection》一书。本套书仅限量1000册,一版一印,印制精美,且每册都带有限量版编号,极为难得,其中就收录有大量的单色釉瓷器。瑞典工业家卡尔·坎普先生(Johan Carl Kempe,1884-1967)收藏白釉瓷器,是历史最为悠久的西方白釉瓷器收藏家;同时大维德爵士(Sir.Percival David)、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和艺术史研究室主任霍尔、美国私人收藏家高登伉俪等都是闻名的官窑单色釉瓷器收藏家。

华人藏家中以单色釉瓷器收藏著称的人较少,仅香港地区胡惠春、简永桢、徐展堂等几人知名。如竹月堂主人简永桢曾于2005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物馆展出竹月堂藏元明清景德镇单色釉瓷器178件,已故藏家胡惠春收藏的康雍乾单色瓷器也于当年在京、沪、港三地巡回展览,为藏界所瞩目。

郎窑红釉观音尊

单色釉的种类和特点

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

委青釉:是我国瓷器最早的釉色,商代中期已经出现,宋瓷中官、哥、汝、龙泉、越窑、耀州窑等都烧出了不同程度的青釉。青色釉包括天青、粉青、豆青、冬青、翠青、灰青、虾青、影青、蛋青等。

黑釉:釉面呈黑色,主要色剂为氧化铁和少量的锰、钴、铜。黑釉在南方从汉代开始,北方从唐代开始烧制,清代康熙年间,又发明了乌金釉,通体乌黑,亮处闪金光。黑色釉有黑彩、墨彩、乌金等。

绿釉:以铜色为着色剂,以铅作为化合物的助溶剂,低温烧成。宋代瓷器上的绿釉多为较深的青绿色,明代正德时期的孔雀绿很突出,明中期出现了瓜皮绿,水绿色是康熙时期杰出的彩釉,康熙三彩和五彩中常用此釉色。

白釉:釉内含铁少,高温烧成,白釉还可以分为甜白、象牙白、猪油白、卵白、月白、青白、鱼肚白等。

红釉:主要以铜为着色剂,包括祭红、豇豆红、宝石红、郎窑红、抹红、珊瑚红、胭脂红、粉红、海棠红、矶红、肉红、鲜红、朱红、大红、柿红、盖血红、“娃娃脸”等。

黄釉: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也称铁黄,分高温和低温两种烧制方法。黄色釉包括蛋黄、娇黄、鸡油黄、姜汁黄、鹅黄、鱼子黄、蜜蜡黄、鳝鱼黄等。

蓝釉:蓝色釉包括雾蓝、洒蓝、天蓝、翠蓝、宝石蓝、抹蓝、祭蓝等。最初的低温釉出现于唐三彩当中,到了元代烧成了高温蓝釉瓷。明代宣德的蓝釉主要有宝石蓝、祭蓝等。

紫色釉:紫色釉有茄皮紫、猪肝紫、玫瑰紫等。其中最著名的茄皮紫是在明代中期出现的,以后历朝历代均有烧造。

马未都瓷之色诠释十种单色釉瓷器


中国陶瓷器皿的发展,几乎是一个容器革命的历史。人类文明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容器的革命。最原始的人类,自己的两只手,就是最简单的容器,捧起水就可以喝。容器的革命不停地前进,陶瓷就是中国文明史发展和进化中,最有意思的一种容器,其中包含着巨大的社会内容和历史的文化背景。马未都谈瓷之色,将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最经典的十种单釉色瓷器

中国人发明陶瓷有一个久远的目标,就是希望烧得更白一些。陶瓷的两大装饰手段是釉色和纹饰,釉色是抽象的,而纹饰比较具象。陶和瓷之间有很大的科技上的差异。今天说的瓷器在科学上是指有一定的透光率,很低的吸水率,在高温下形成。一般情况下,陶瓷的瓷器上一定有釉,釉色就成为一个外衣。

用釉色这样的一个角度去思考陶瓷,我想对理解陶瓷应有很大的帮助。在古人的想象中,理论上来讲,白是起点,黑是终点。但是在烧制的追求上,白一开始就是追求的终点,人们追求尽可能地烧白,白瓷是中国人追求陶瓷的一个终极目标。在陶瓷初创的时期,烧一个白瓷是非常难的事情——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法儿将自然界的杂质去掉。一般来说,所有的陶瓷釉色都是金属的成色,金属在高温下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我们知道那就是金属成色的作用,包括彩色的玻璃也是这个原理。

1、白瓷:源于对纯粹的追求

追求白瓷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做一个减法。我们希望把白瓷烧白,就是把杂质去掉。自然界中铁的含量超过2%的时候,瓷器就开始渐渐变成青色;一直上升到6%的时候,大约就变成了黑色;在2%到6%之间,就是颜色程度不同的青色。所以白瓷中铁的含量一定要低于2%。如果我们把铁的含量控制在2%以下,瓷器就会呈现出白色。大约是在北齐,北朝时期,我们已经可以烧造出相对意义上的白瓷了。这时的白瓷一般情况下,在釉厚的地方,白碗的中心部分,以及足的转角部分都会呈现青色,表明还有一定含量的杂质。就是铁质,存在釉色之中的痕迹。

古人烧造这种白瓷的动力源于我们对于纯粹的追求。所有的追求一开始总是简单而纯粹的。在中国人烧造出科学意义的白瓷之后的1000年里,欧洲人才能烧出真正意义的白瓷。欧洲,包括中东地区,很长时间之内都还只是釉陶,就是上釉的陶器。釉陶的强度是很低的。

中国瓷器强度非常高,在生活中使用时可以感受到,但釉陶做不到这一点。在佳士得的拍卖录上,我看到大量的中东十世纪到十四世纪之间的釉陶都是破损的,很少有完好的。但中国这一个时期的瓷器完好的非常多。北齐时,我们就已经烧出来很多的白瓷。

紧接着后面就是唐朝,唐朝的白瓷占中国的半壁江山,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南方是青瓷,北方是白瓷,南边是越窑,北边是邢窑。唐代政治中心在北方,高科技的东西比较贴近政治中心。使中国人在陶瓷美学上的造诣大大上升一步的,就是邢窑的出现。观复博物馆有一个《瓷之色》的展览展出了很典型的邢窑的作品,其中有非常白的罐子,做得非常的盈润。今天你看到的感受不一定非常强烈,但是设身处地在1300多年前,那带来的就是非常有冲击力的感受了。当时的白瓷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确立了官窑的雏形。

30年前,我喜欢陶瓷的时候,全世界写有“盈”字款的仅有三件。到了1990年代我去香港时,在一个著名的古董店里看到一个刻着“盈”字的碗,当时一看就知道是真的,心里忍不住狂喜。心想跟这个店家商量要怎么买,出的价当时是很贵的,费了很大劲才买下来。当时以为我买下的那件是第4件,其实现在连第400号都排不上了——因为带有“盈”字款的这两年挖得特别多,河北省考古所一次出土就是60多件。我凭感觉统计了一下,现在流散在市场上,以及在各个文博单位带有“盈”字的大概有一千件左右。

“盈”字款的东西,当时的地位很重要。唐明皇用自己的私库,百宝大银库里的东西赏赐给大臣,就是赏“盈”字款的东西。有点像今天人们送礼送iPad什么的,一个高科技产品,一指知天下。当时百宝大银库一个白壶就跟现在的高科技产品差不多,所以皇上才会挨个儿送给大臣。在中国的唐代就可以烧到如此之白,那就是邢窑。

北方邢窑,是白瓷,南方越窑,是青瓷。陆羽是一个南方人,站在南方的角度,看不起邢窑。他说邢窑不如越窑,那只是他一个人的意见,或许他是站在茶道基础上说的。

唐代邢窑,确实是划时代的。影响到后面,影响到唐代后期,五代时期,到北宋初年,白瓷是至高无上的地位。

到了五代的时期,就逐渐演化成了定窑,定窑是五大名窑里最老的,我们能看到北宋初年,河北出土的塔吉里大量的邢窑作品,叹为观止。白色中带有一点点牙黄,定窑的白跟邢窑的白是不一样的。我们老说这个人的肤色是白的,中国人肤色的白跟欧洲人的白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白是白里透红,健康的一种。欧洲的白透得有点过。非洲人肯定是白不了。我们这个白,是有差异性的,人类的肤色之白是有差异性,陶瓷也是这样。邢窑与定窑之间的白有差异的,邢窑有点偏色,偏青,定窑偏牙黄色。

宋代是中国极为特殊的时期,规范中国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工艺这方面,陶瓷审美是走了两条路,其他任何时代,官民共享,美学都是官民共赏,都是一个思路。宋代官方是一个美学思路,民间是一个美学思路。所以注意看宋代五大名窑里,都是以颜色为主,而没有纹饰。宋代的各种窑口,最有生命力的产品,都是带有绘画和内容的,可以看清楚官方和民间审美的差异。

再往后走,就是元代,由于景德镇的异军突起,使瓷器后来的装饰,世俗化的装饰变成可能,到宋是一个分界线,元代大量的画瓷充斥着市场。人会趋向于俗,商业背景下,科技越发达,人就越趋向于俗,这是一个规律。科学不能让你变得更雅。

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景德镇当时已经烧彩瓷了,输出到国外去,为中国赚了很多的银子。后来战争爆发,中国人把之前赚人家的钱又拿出很多来。

德化白瓷的突起,是另外一个意义的白,西方人对此有多种描述,一种简单的描述,叫鹅绒白,我们今天说鸭绒,羽绒,还有猪油白的,还有象牙白的。所以描述是多种多样的。

永乐的白瓷是明清以后的一个典范。清代,康雍乾鼎盛时期,一直追摹永乐时期的甜白,甜是一种感受。甜白这个词的出现,不是很早,不是跟永乐同时期出现的。永乐的白瓷出现以后,一直到明末才出现甜白这个词,不是一个偶然。过去中国人吃的糖不够白,都是黑糖、红糖,白糖是一个科学技术,提到如此之白的时候,有了对永乐白瓷的描述,甜白,完全是内心之白,是一种感受。

当时永乐的白瓷,并不白,要拿一个白色的东西做色标对比,就是泛青的,所以更加追求的白色是内心的感受,而不是真实的、科学的颜色。如同我们描述一个人,这个孩子皮肤真好,肤色真白,这个白一定是适度的。我碰见过一个老先生,当时我不知道他的情况,特别白,我说您这肤色这么白,就是白癜风,彻底白了,这个白就不是心里很舒服,是很白,结果是一种病态的白,就是超白也不行。这个感受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对一个事物的感受,总有一个度,从艺术角度上来讲,这个度很难明确地划在哪里,不能用科学的术语表达。

2、黑釉:一种极致美学追求

黑釉在东汉就出现了,最早的黑釉已经非常黑了,就是釉的含铁量增加,超过6%了,就是黑的了。

黑釉作为一个美学追求,就是追求这个黑的时候,尽管唐代有很多的黑釉,还不是一种带有强烈的意识的美学追求。尽管河南有唐代的黑釉,耀州在唐代也烧过黑釉,但是感觉上还是无奈之举;到宋代的黑釉是追求,定窑本来是烧白瓷的,但是烧过黑釉,叫黑定,也叫墨定。宋代有一类很重要的茶盏,我们都知道那出自福建建窑,为什么是黑的?跟我们的饮茶习惯有关,第一次是唐朝的饮茶,是里面加佐料的,可以加姜、盐、蜂蜜,有点象今天的喝菜粥,连茶叶一起喝下去。宋代提倡喝茶,没有佐料,一定保持茶香,对于喜欢的人是茶香,今天喝的茶加了很多东西,不是茶的本味。宋代提倡喝纯茶的时候,就把所有的可能的异味的东西去掉。姜的味道很大,所以去掉了。

宋代喝茶是很贵族的事情,很麻烦,所以茶叶喝的过程,就非常的漫长,在点茶以后,茶叶出很多的沫,沫挂在杯子边上看茶叶好坏。有点像啤酒沫,啤酒倒在杯子里面,如果沫马上下去,肯定是啤酒有问题。挂杯时间的长短,表明这个茶的好坏,跟啤酒的道理一样。当时黑盏是流行的。建阳窑含铁比较高,保温性比较高,今天因为所生存的环境都不是自然环境了,都是非自然的了。今天坐在这里,有空调,不是完全自然的环境。古代不是这样的,古代的部分环境还是天然的,所以冬天喝茶会很冷,尤其南方,到冬天的时候,温度也很低,这样饮茶的时候,碗需要保温,只有建阳窑的盏是保温的,喝茶的时候先用火烤一下,很长时间都可以温和。这个感受,就是这个瓷胎土是黑的,加上釉的感觉是比较浓重。

我们叫茶艺,艺是一种表现、表演。我做过节目,主办方说,今天有一个茶艺表演,两个小姑娘穿着艳粉的旗袍,拿一个壶出来介绍,我看着比较恶心。我就不好意思说,这两个小姑娘也不容易,真让我说好,也说不出来。为什么?因为违背了茶的本意。我很多年以前去过日本,当时是日本经济好的时候,我去,当地人招待我说,想看什么,我想看日本最好的茶道。然后就去了,去了以后,日本最好的茶道,屋子不是走进去的,是爬进去的,一定是通过一个平面,有一个一米见方的洞,有一个台阶,进去肯定是爬进去的,即使天皇去,也是爬着进去。爬进去以后就站不起来了,为什么?屋子没法儿站着,屋子特别矮,茶道的屋子很小,日本人还是跪坐,只要没有练瑜珈的都跪不住,就是看他们的茶道。这时候,进来一个老太太,这个老太太70岁,妆化了好几个钟头,穿得非常庄重。至于音乐,是没有曲子的,就是在这个屋子里坐着,突然听见有一个声,又一个声,就是没有曲子。

和我们完全不一样,一上去,播一支曲子《一剪梅》,全是画面,就完了。(而在日本茶室)就绝对不能让你走神,来了沏一杯茶,最后用盏端上来,这底下就一点,就这一下子,我学着人家,我们不会,但是可以学,转,来回弄,喝完了以后,正准备正经喝,人家说没了——就这一杯。中国茶艺是加上所有没有用的东西,日本人觉得这个不重要,都要去掉,所以才用了黑盏。我们一生中,没有多少机会捧着黑碗吃饭,偶尔可以,去街头吃拉面,乌冬面都是黑碗。平时都用的话,会影响心情,受不了。

但是,古人是有感受的,什么时候用黑,什么时候不用黑。我们有很多文化的痕迹,在日本就可以看到,保留了这个黑。黑作为宋代陶瓷的一个追求,是有实物存世的,元明有一个短暂的追求,尤其是明朝,黑瓷就很少了,元朝也很少,除了民间使用的黑瓷,不是一种主动的追求。到康熙的时候,出现了中国的黑瓷,叫乌金釉,煤称为乌金,黑色的东西就是乌金釉。我们的碑帖里有一个乌金拓,又薄又轻。追求的时候,就是康熙一朝灵光一现,晚清的时候,很多外国人来找,中国人从欧洲买来的黑金釉,基本上是当时出去的。很少有康熙时期的。

东晋德清窑是最早的黑瓷——比如一件塔式罐就与跟宗教有关。还有康熙时期的乌金釉,是故宫博物院藏的。

3、青釉:如冰似玉的珍宝

青釉瓷是中国瓷器的鼻祖,也叫原始瓷,商代就出现了。

唐代越窑的青瓷被茶圣陆羽评价得非常高,如冰似玉,质感非常好。越窑最终成就了秘色瓷,各种历史上都有,看到实物是1987年的事,法门寺地宫的偶然出土,让人感觉特别高兴,最重要的是有一个账本,记录了秘色瓷,一下子把困扰中国上千年的问题解决了,秘色到底是什么颜色,简单来说是一个秘密的颜色,中国人很喜欢潜伏。秘色,不是一个具体的描述,就是一个很秘密的颜色,这个颜色是青色中略带一点灰的那种。

这种颜色,不是当时刻意的追求,是没有办法使青色烧得更为漂亮。我们一会儿可以看到绿色的时候,告诉大家,青色是一个主观的颜色,不是客观的颜色。当看到绿色的时候,才知道一个客观色。宋代五大名窑,定窑之外,剩下都属于青瓷类。其他的几个窑口,汝、官、哥,哥窑有没有,我们不探讨。我们假设按照传统的说法,是有的话,这颜色都属于青瓷类,再有就是柴窑,记载说得很清楚,柴窑出北地。曹钊是元末明初人,离柴窑四百年,我们今天离他大概还有六百年。当时的记载,柴窑出北地,后来学者拼命解释北地是哪里,站在南边往北边一看都是北地,有一个学者说,北地就是景德镇,站在广州角度说的。后来察史记才发现,北地却有实际的地名,北地郡,就是耀州窑辖区,有点像北京说东城,站在这儿,东城在西边,东城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而不是一个城的东侧。但是过一千年以后,很多人误认为东城是城的东边,东城是不是城的东边,是,那是站在天安门角度说的,站在朝阳区来说,东城、西城都是西侧。

今天大致说,柴窑应该是陕西耀州窑系,至少是这个标准,我们看到五代的耀州窑,青瓷非常漂亮。很多是被忽略的。最近耀州窑有一个地方出土了很多的残件,真是非常的漂亮,不能想象一千年前的瓷器烧成那样了,就是所谓柴窑的问题。后来南方的龙泉,我们知道,北宋时期就烧,但是不够漂亮,北宋是越窑和龙泉,龙泉被烧漂亮的时候,越窑就被市场淘汰了,看这次的《瓷之色》展览,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因为漂亮的出现了,所以被淘汰了。

现在苹果出了iphone,拿了这个漂亮的手机,就不爱拿诺基亚了,拿着诺基亚的时候,就不喜欢拿摩托罗拉的大哥大,就是一次一次的淘汰,看市场的生存能力。龙泉瓷到了南宋以后,质量迅速提高,与政治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政权北宋到南宋是一个大迁移,从北边迁到今天的杭州,就是临安。杭州距离龙泉很近,政治中心的转移,导致了历史上科技布局的重新开始。龙泉窑迅速变成一个很受市场喜欢的具有极强生命力的瓷器。我们如果看四川遂宁出土的龙泉,叹为观止,颜色非常漂亮,就是不能想象大约在八百年前,南宋后期的时候,瓷器烧到这么漂亮。当时釉开始革命了,北宋釉是透亮的,南宋的时候,是不透亮的,包含所有的地域特色,耀州窑是甘蓝青,龙泉是梅子

青,北方人粗犷,颜色深沉,南方人细腻,颜色就柔美。一个文化的生成,背景非常重要。南方的人不欣赏很重的颜色,觉得太沉了,尽可能让这个颜色提亮,变得取悦于人。

明清以后,完全是景德镇的主观追求。青瓷中,分豆青、东青、粉青,清代以后,掌握青瓷的配方游刃有余。这是北朝,北齐时期的仰覆莲花尊,这时候我们的佛教在中国深入人心,没有佛教的出现,就没有这个器形的出现。这种器形南北方都出土过,器形非常巨大。这是秘色瓷八棱瓶,这是五代耀州窑的倒流壶,没有明确的出土记录,是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40年前,是一个农民偶然的

在田头发现的,就经过辗转,给了国家,堪称国宝级的耀州窑。如果是今天发现,没有人认。那时候文人造假,这是五代的耀州窑国宝,今天没有任何的记录,所有专家都说这个是假的,因为没有比较,没有证据证明。南宋的颜色立刻变得非常好看,这是凤耳的盘口尊,是清代乾隆交泰瓶,活动的,但拿不下来,当时唐英哄乾隆高兴的东西。

4、酱釉:低成本美艳取代漆器

酱釉是一种追求,不是天然生成的颜色。

严格意义上的酱釉,宋以前没有出现,宋代为什么出现酱釉?主要跟漆器有关,是高贵的器皿,玻璃工业,从战国起,到汉、唐,玻璃工业非常强大,为什么入宋以后,找不到玻璃器,就因为陶瓷的一枝独大,把它灭杀了。漆器以前有极高的社会地位,贵族都使用,由于陶瓷的低廉成本和良好的实用性,漆器很难生存。宋以后都是急剧减少,再有就是其他功能,不是做餐具的。漆器成本会非常的高,我们想做一个漆器的碗,可能得做十个陶瓷,甚至做一百个陶瓷的成本。所以就是很难生存。

那么,宋代的酱釉,没有专门的窑口烧造。是其他窑口代烧,定窑烧过紫定,就是酱釉。酱色的耀州窑号称红耀州。还有杂七杂八的窑,杂窑也烧。但不作为主要的产品,作为附属的产品,没有专门的窑口烧,历史上有很多的专门的窑,定窑就是白瓷,耀州窑就是青瓷,主要窑口对着主要的瓷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酱釉出现以来,历经明清,在夹缝中生存,量不大,但是一直有。而且到了清代的时候,尤其在雍正乾隆两朝,酱釉的地位开始提升。这个时期,酱釉的名字都变了,叫紫金釉,因为当时景德镇的土叫紫金土。这时候,文化现象就出现了。我们可以看一下,早期的褐釉,酱色的紫定,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收藏的描金的紫金釉贯儿瓶,来比较一下。

中国清代的官窑,从顺治开始,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十朝,鼎盛时期是乾隆时期,高达百个官窑品种,各色颜色釉等,高峰期有上百种。依次递减。到了宣统一朝,清朝最后三年,陶瓷的品种就是寥寥无几的几个,粉彩,还有紫金釉、酱釉的。我当时就想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么一个看似不那么讨好的釉色,能够留到最终?我觉得其中一定包含着道义。我们就拿它的这个颜色来说,第一不悦目,能欣赏的面很窄,今天欣赏的酱釉很少有人说好看,自宋到清,没有一个专业的窑口烧造,地位不够高。

那么,作为主要产品的附属品,是人家酒后茶余的谈资,紫定同窑釉。酱釉很有意思,不与其他争锋。说它浅也不算,深又深不到头,你进它退,某一个瓷器生产出来,它就退到一边。正是这样的处世哲学,使在封建王朝,是一个配件,永远站在一个犄角,又不能没有它。前面歌星唱歌的时候,后面有没有一群人配合?有,就是没有人注意过。最后,当封建王朝拉上大幕的时候,居然就剩下它了。仔细想一下我们生活中,我们中国的男演员一号是谁?葛优,长得也不精神,不英俊,一开始没有演过什么大人物,这两年也没有演过什么大人物。从来不去争,熬到最后成为中国男一号,这是道理相同的。当时很多最英俊的人,都没有熬成这样,这就是哲学。

5、黄釉:高贵简便,风靡一时

隋唐时期,唐三彩非常盛行,那是低温釉。辽代的黄釉,因为是马背民族,喜欢金属器,金属器本身呈黄色的。游牧民族使用的铜器皿偏多,铜的延展性好,可以打得非常薄,做壶等都非常方便,显得比较高贵。瓷器其实也追求黄。

明清以后,黄釉定为皇家的皇上、老佛爷使用的。唐代的三彩,黄是骆驼黄,骆驼基本上都是土黄色,这是辽代的黄釉。这是宫廷的黄釉,里外带红,带有龙纹。以前有人说弘治黄釉瓷里面可以看到红血丝。我当年为了看这个,就是看不见,差点把眼睛都看瞎了,就是感觉有。我没杀过鸡,我们小时候要想吃一个鸡,买一个活鸡,杀了之后,肚子里面还有一个蛋,就是黄黄的带有血丝。有人说,弘治鸡油黄是带有血丝的,不能抱着弘治的黄釉看。最后,终于有一天,我能抱着弘治黄釉看的时候,发现其实根本没有红血丝,敢情他们都是在瞎说。

6、绿釉:白求恩引出寻瓷之旅

绿釉跟黄釉一样,开始都是铅釉。宋代的时候,有绿定,有采集到过标本,完整的器件今天几乎没有人认,1950年代就能看到残件了。清代康熙后期的时候,国家经济实力开始提高了。当时大量的瓷器都在烧造,有郎窑红,也有郎窑绿。

唐代的铅釉,受三彩的影响,器形非常的饱满,看了就知道唐朝人为什么喜欢杨贵妃了。还有绿釉诗文瓷。还有郎窑绿,玻璃感极强,古人称之为苍蝇翅,上面带有网状的开片,很细腻。有些瓷器是我在保定买的,原来的收藏者大家不知道是谁——瑞恩,中国人基本上不知道他是谁,他同事叫白求恩。他跟白求恩一起来到中国,白求恩死了,他没有死,毛主席写了一篇重要的文章纪念白求恩,而白求恩的同事瑞恩是脑外科专家,技术比白求恩好一点,比他大1岁。抗战的时候,他一直收藏瓷器,解放以后,回到加拿大,有404件,再拿回来拍卖。这里所有的东西,马未都先生去看了,其中有一部分还不错。就是每个人都知道,他就买了十几件,二十件。价钱都比较便宜,后来我自己很后悔,应该多买一点。

为什么收藏这些瓷器?我们国内的《白求恩传》上从来没有写过——白求恩年轻时候喜欢艺术,他不是学医的,跟瑞恩两个人跑到英国学艺术,把一些中国瓷器运到加拿大卖,赚了很多钱才来到中国。白求恩对艺术十分热爱,他喜欢陶瓷跟喜欢手术刀一样的。他去世了以后,400多件瓷器搁在他们家的车库,一放近一个世纪。郎窑绿,是非常少见的,一般都是小的物件,很少有这么大的梅瓶。还是得感谢白求恩,因为他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因为有了钱以后,喜欢中国艺术,买了很多艺术品,又卖了艺术品,才学的医术,支援中国的抗战。

7、红釉:一定不是主观追求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钧瓷的红颜色,是中国陶瓷对世界陶瓷史的贡献,我们现在在长沙窑也发现红颜色了,这个红颜色一定不是主观追求的,是偶然出现的。

真正纯粹意义的红色一定诞生在元朝,还有色斑状的瓷器,完全红的高足杯,还有著名的牛血红。那个红颜色是极大的含蓄,是有很多想象空间的,不是一览无余的。我们今天看到市场上有很多的中国瓷器,一点空间都不给,非常的薄,不是物理的感觉,而是内心的感受。红之刺目,让人难以忍受,今天很多红瓷就烧成这样。中国的古代红瓷不是这样的,是有很多内心感受的。所以永乐时期的鲜红,看到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鲜红。我们看到的鲜红都是烈士的鲜血。

清代,在郎窑红恢复的基础上,烧到各色各样的红,颜色很多,如盖雪红等。唐代长沙窑中有偶然生成的红釉,到元代则娴熟地烧出红釉高足杯。高足的足真叫高,为什么?因为要一个手转着用。我那天问朋友一个简单的问题,中国人为什么单手持杯跟人家碰,过去历史上是这样。去一下地中海国家,古希腊,包括古埃及,包括土耳其。两千年以前的酒具都是两个手拿着,中国汉以前,就是两个耳,双手持杯,为什么今天单手呢?就是因为高足杯,游牧民族要骑在马上,一手持马鞭,一手拿着杯。慢慢就学会了这个感受。我们现在基本上单手持杯,双手持杯还跟酒量有关,过去酒量比较大,因为酿造酒度数比较低,今天的白酒都是蒸馏酒,是非常晚的事情了。蒸馏酒的出现,或许是在明代中叶,也有文字资料暗示或许是元代晚期。武松十八碗,喝的都是馊了的米汤,如果真是现在的酒,他就真歇了。

还有郎窑红,非常漂亮,去博物馆参观的时候,看郎窑红的盘子,古书上记载如牛血刚刚凝固的样子,如“初凝之牛血”。

8、蓝釉:西域带来的吉祥色

蓝色不是中国人的吉祥色,蓝色文化是西域带给我们的,是伊斯兰文化,是伊斯兰的吉祥色,有机会去土耳其看一下蓝色清真寺,就明白了。

元代的时候,中国疆域非常大,蒙古人比较注重手艺者,这让他们慢慢到西域学会了很多。我一直坚定地认为,青花是我们跟人家学的。烧过的蓝色釉陶跟我们的青花非常相似,包括颜色都非常像。

蓝色由蒙古人从西域带回来,遇到景德镇就“生根发芽”,此后,青花就出现了。我们今天因为讲颜色,就不讲纹饰了,青花出现700年来,统领中国的陶瓷史。明代宝石蓝、清代的天蓝、月白等就依次递减颜色。月白色是最浅的蓝,那时候的蓝都是心中的蓝,看一下唐代的蓝釉净瓶,宗教中用的。元代的国宝瓷器在扬州,蓝地白龙,元代的白龙梅瓶,全世界有四个,扬州博物馆一个,

颐和园有一个碎的,法国吉美博物馆有一个。扬州博物馆所藏的元代蓝底白龙梅瓶,是1970年代,一个老乡拿过来的,一个口坏了,一个就是完整的。当时他们没有人认,不知道元代有这个东西,以为是雍正的,说给80元,当时是非常多的钱,就卖了,破了口的就不要,出门就给扔了,拿到今天——残片都很值钱。

9、官釉:永远的配角站到最后

去年中国最大的文物新闻就是故宫的官窑盘子。我们知道,“盈”字款开官窑先河,代表官方的代表,秘色也是官方的态度。到了宋代,由于礼学、皇帝个人爱好等,使瓷器由白变青,白瓷流行时间过长,之后就没有兴趣了。北宋的汝窑、官窑都是青色,皇帝都非常喜欢,皇帝希望跟上苍沟通,道教皇帝,要写青瓷,对青灰色非常感兴趣。宋南迁以后,依然沿袭这个追求,除了美学以外,还有很多哲学思辨,乃至政治学的思考。所以说,中国陶瓷美学的高峰在宋代不可逾越,就是包含了政治。后面的美学就是美学的,就无法超越了,没有政治的思考了。元明清以后所有官窑的仿制,都是一层皮,不再想内容了,因为没有那种感受了。

宋代五大窑,汝、官、哥、定、钧。周杰伦唱的《青花瓷》,就写的是汝窑——我跟词作者方文山聊过,他说写的就是汝窑,《青花瓷》是改的名字。汝窑名气再大,也唱不出来。汝窑是一个残缺不全的东西,没有烧熟,很轻,现在没机会了,故宫以外的人,没有机会动故宫的东西了,现在非常严。很多年前,碰见这个东西,这是一辈子能摸一下,就知足了的。我掂过一下,非常轻,敲的时候,真的没有声音,那就是没有烧熟,是一个半生的东西,要是烧熟了一定呈现另外一个不雅的特征。我们今天看到考古出土的汝窑跟传世汝窑有区别的。台北故宫汝窑大展的时候,我去看了,有的东西确实能引发很多感慨,我二十几岁时见那些东西时都迈不开步。现在看什么都迈得开步。我就是为了要看清楚。

10、色斑釉:无意中的巧合

色斑釉,与刚才讲的纯色釉不同。中国人在颜色追求上有色斑,色斑更抽象了,中国人抽象能力非常强,中国文字是一个抽象的过程,我们是一个象形文字,但是大部分文字都是抽象抽出来的,单看这个字,除非把过去演化的历史给你看,要不然就看不懂,马字,说像马,也不像,真写甲骨文的时候,多少有点像了。马底下为什么四个点,显然是四个腿,后面的是尾巴。

那么,在唐朝以前,陶瓷不见标准意义的色斑,因为不是一个追求。唐代为什么色斑急剧增加?五山花瓷有大面积的色斑——但这不是我们自己的审美。宋以后开始点彩,铁锈斑等,看得出来主动的追求,景德镇点褐彩,但是这些延续不下去,中国人不是很喜欢,白瓷上点三个点,会认为是烧坏了,不觉得好。今天大部分人审美都比较宽泛,什么都能够接受。

比如在元朝的时候,龙泉青瓷中点过褐斑,日本人叫飞青,捧它为国宝,我们国内没有,大博物馆里面没有正经的产品。为什么?我们没有了那种审美,感觉不好看,心理不接受,这些就流向了日本。清康熙的时候,国家强盛的时候,审美也比较宽,我们就看到色斑的作品,到了康熙,虎皮三彩等,都是创新品种。这是鲁山窑的拍鼓,大色斑是刷子刷上去的,能看得出追求,还追求排列顺序。韩国中央博物馆藏的铁锈斑瓷器上的点也是有顺序和一定规律的。

景德镇青白釉点褐斑,很多人都不喜欢看。那是用两个暖色,冷色,加一个白色,大面积的喷涂。

乾隆时代出现这个东西,绝不是偶然,是在心胸很宽时出现的,心胸不宽就出现不了这种产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