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浅述明、清时代景德镇青花瓷的发展

浅述明、清时代景德镇青花瓷的发展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0-04-18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内涵十分丰富,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为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过重要的贡献。景德镇自元代以后已成为中国陶瓷发展的中心,它诸多的陶瓷艺术表现形式构成了景德镇特有的陶瓷文化特征。景德镇有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

清丽、雅致的青花瓷,是我国传统名瓷,始于元代。古人说:“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青花瓷虽然色泽单一,但看来并不觉得单调。在绘瓷艺人的生花妙笔下,浓抹淡施、粗细有致:或刻意求工,层次分明;或寥寥数笔,都感到美不可言。

一、明代的景德镇青花

明朝立国之初,即在已有良好烧造基础的景德镇建立了官窑,专门烧造供皇家欣赏、使用的瓷器。青花瓷器便是其中—个品种。众所周知,青花瓷器是—种白地蓝花瓷器,是釉下彩,以氧化钴为呈色剂,经高温烧造,白地蓝花的特点应该是白色釉地、蓝色花纹,如果不经细看,几乎所有的青花都是这同一色泽,但历代烧造的青花瓷的蓝色出入颇大,几乎每一个时代都有变化。概括起来,明代的青花瓷器大体上历经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明代初期(明洪武年间)

明初洪武的青花瓷,造型粗重厚实,制作尚未脱尽元青花的粗犷风格。所见的大都是蓝中见黑的色泽。多为碗类,还有少量大盘、菱口盏托、梅瓶、执壶、大罐等。但传世较少。传世品中,还有一种梅瓶,外绘云龙纹,肩部有“春寿”两字,这种梅瓶,传世仅见三件,一件藏于上海博物馆,一件藏于私人手中,另一件藏于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这三件作品制作十分精美是洪武青花中的上品。

(二)黄金时代(明永乐、宣德年间)

明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官窑青花瓷器的烧造,进入了一个全盛时代,这一时代被誉为中国青花瓷器制作的“黄金时代”。在今天的古陶瓷研究、尤其是鉴赏领域,人们最重视、最受欢迎的作品就是明早期永乐、宣德的景德镇官窑作品,有人甚至把永乐、宣德的青花名品同西方一些杰出的古典美术作品相提并论。有的作品一度创造过中国古美术品售价的最高纪录。永乐、宣德官窑青花瓷器的卓著名声,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以其胎质、釉层的精细肥厚、青花色泽的浓艳、纹饰多样、线条优美和造型丰富等多方面特征构成的。从外观上看,元代和洪武似乎用的是两种青料。再看永乐青花,它的青花色调、绘画风格,与元青花有异曲同工之妙。究其原因:元青花与永乐青花都是采用同样的进口的“苏麻离青”绘制而成的。宣德时期的官窑青花瓷,由于大多数书有四字或六字朝代官印,因而面貌比永乐朝作品更为清晰,历代文人对之述之尤详,凡提到明代青花瓷器,世人多推宣德为第一,但由于永乐、宣德青花瓷器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因而这两朝的作品在历史上曾有一段相当长时期难以区分,旧时国内古玩行业有“永宣不分家”之说。在当今世界各地的许多博物馆、美术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藏有大批宣德青花瓷器,其数量远远超过永乐青花瓷,其中收藏量最丰富的是台湾故宫博物院,有两千多件作品。此外如上海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收藏也十分丰富。另外,除国内一些大小博物馆有收藏外,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和香港、台湾等地的公私博物馆、美术馆、私人藏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藏。私人收藏中可能就以香港葛氏天民楼的收藏最为丰富。

(三)黑暗时期(正统、景泰、天顺)

宣德之后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被后人称之为景德镇官窑制瓷的“黑暗时代”。由于这三朝官窑均不见书款者,因而后人对三朝制瓷面貌认识模糊,时至今日,人们仍难以区分这三朝的作品,一般只能根据各时代的产品特征,从中寻找属于三朝烧造的作品。在传世及大量出土物中,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民窑青花瓷有着较鲜明的时代特征。从青料方面看。这三朝民窑青花主要采用国产青料,它们应当就是江西地区的“土青”。前期产品,青花色泽青蓝中带黑者较多,后期产品有恬淡雅致的倾向。这三朝青花的纹饰,前期常见图案满密的缠枝花卉纹,但后期出现了许多布满疏简潦草的产品。从图案上看,以缠枝莲纹为多,有折枝牡丹、折枝花草、云气纹,还有犀牛、麒麟、双狮戏球、花蝶、莲池鸳鸯、鱼藻、松竹梅、婴戏图等此外,书梵文或福寿字的产品也有较多制作。

(四)明代中期(成化、弘治、正德)

对于成化朝的官窑青花瓷器,后人评价极高。明、清时期许多文人对明瓷的综合评价是宣德为上,成化次之,永乐再次,但有人的看法不同,把成化瓷看成第—。从观赏的角度来看,成化青花与永乐青花、宣德青花相比也自有特点。永、宣青花浓艳,带黑色斑点,古雅幽菁。成化青花色泽淡雅,有水墨画风格。永宣青花中有部份作品采用进口的“苏麻离青”画彩(那种浓艳而呈黑斑的宝石蓝色青花都用这种青料绘画),而成化青花除了前期尚有部份产品可能仍用进口青料绘彩外,后期的制品绘彩主要用江西乐平地区开采的“陂塘青”(又称“平等青”)且所绘风格与永、宣青花明显不同。永、宣青花着色都用小笔触,因而烧成后有浓淡的层次。成化青花主要用双勾线条勾勒图案,然后在图案内进行渲染,双勾线用浓笔,渲染用淡笔,因而,烧成作品呈色大多数浅淡雅致。开创了青花瓷画龙点睛的新画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弘治时期,新上台的皇帝比较崇尚节俭,上台伊始即下令停止不少官文制造。所以弘治朝景德镇官瓷的烧造没有成化朝辉煌。尽管如此,这一朝有不少好的作品,但基本保持着成化时期的烧造风格,无多大创意。正德时期,景德镇御器厂的烧造规模较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扩大。并一改前朝精美的风格而向质朴厚重的风格转变,造型也较为丰富,往往一器多式。采用的原料也多种多样,如:弘治时期限采用的“平等青”,瑞州地区的“石子青”等。纹饰也比前朝丰富。如:云龙、双龙、莲龙、云风、双风、花鸟、海兽、八仙人物、寿星、亭榭人物以及波斯文、八思巴文等。

(五)明代后期(嘉靖、隆庆、万历)

明代后期,景德镇的青花瓷有了更大规模的发展。其数量远远超过明初洪武至正德时期的官窑青花烧造总数。所以,这一时期,是明青花瓷器烧造的又一重要历史时期。这三朝的景德镇青花官瓷虽没有明代早期和中期官瓷产品那样吸引人,但今人对这三朝的瓷器产品还是十分喜爱,许多作品的艺术价值还是比较高的。

嘉靖时期青花瓷器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青花呈色带有浓艳红紫的色调,这种青花器中所用的青料是产于新疆一带的“回青”。这是嘉靖朝最好的青料,其发色浓艳、鲜艳葱翠。到了嘉靖中期,由于嘉靖帝崇尚道教,因而此时期作品多与宗教有关。隆庆一朝仅六年,因而景德镇官窑烧造的瓷器不多。万历一朝长达四十八年,是明代皇帝在位最长的一个,烧造的品种多样化,一应俱全其烧造量之大,可从大量的传世品中得到验证。

明代的最后三个朝代是泰昌、天启,崇祯。这三朝政局处于风雨飘摇的动荡时期,此时的官窑少见存于世。

二、清代的景德镇青花

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对瓷器都十分嗜好,并经常提出对质地、画面的改进意见,而且改善了景德镇瓷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青花瓷的制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期的青花瓷色泽青翠光艳,清新明快,层次清晰,尤其是蓝色像蓝宝石一样鲜艳明亮,晶莹光润。

康熙青花料采用浙料,色泽鲜艳青翠,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康熙青花浓淡有层次,且有指印纹。器型以小件日用瓷和文房用具为主。图案花纹以龙,风、缠枝莲、山水、花卉居多。民窑的图案也丰富多彩,大量出现整幅画面,如岁寒三友、米拜石等,也有西厢记、三国演义等故事内容。明末清初青花瓷出口量大,为康熙青花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雍正青花的色泽幽静淡雅,但有的青花有晕散现象。图案花纹除缠枝莲、云龙、龙凤外,以清雅的折枝花、团花、竹石、三果、花鸟为多见。乾隆早期青花制品很难与雍正朝区分。中期以后偏于青亮而无晕散感。除了制作碗、盘外,还生产印盒、水盂、笔筒、笔插等各类文房用具。图案除了传统的云龙、云凤、缠枝莲外,以串枝莲、三果、婴戏、松鹤、竹石为多见。当时除了白地青花外,还盛行豆青地青花、黄地青花、天蓝地青花、仿哥釉青花等。至嘉庆时青花瓷质量有所下降,但当时的青花瓷仍与乾隆相仿,青花色料较浅淡。

光绪初年曾大量烧造官窑瓷器,使一度衰落的青花瓷显得生机勃发。当时的青花瓷以仿前朝较多,图案纹饰以八吉祥、龙凤呈样、万寿无疆、玉堂富贵、群仙祝寿、福禄寿喜为多。光绪晚期由于战乱频繁,使刚复苏的官窑青花瓷制作又一蹶不振。

陶瓷艺术是一门造型艺术,是人类利用泥土与火所赋予的物质的伟大创造。陶器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不仅丰富了生活用具,而且也加强了定居的稳定性。景德镇之所以举世瞩目,为世人仰慕,不仅因为制瓷历史悠久、工艺技术精湛、产品至精至美,更因为历代瓷工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具有东方艺术特色和中华民族风格特微的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并以她光致茂美的陶瓷珠宝,架起了东西方经济技术和文化艺术交流的虹桥,一定程度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对世界文化艺术的繁荣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如何鉴别景德镇青花瓷?


如何鉴别景德镇青花瓷?

景德镇制瓷的历史悠久,素有“瓷器之都”的美誉,江西景德镇青花瓷是人间瑰宝,在唐代,烧制出的瓷器洁白无瑕,堪比玉器之美。

到了宋代,皇帝才赐名“景德”于景德镇,从此以后,景德镇不负厚望,将瓷器制作工艺发展的越来越好,制瓷大师的技艺日益娴熟,为景德镇的瓷器名扬天下奠定了基础。

景德镇瓷器发展到巅峰时期是在清康、雍、乾三朝,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奠定了景德镇瓷器达到了“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境界。在瓷器之上,绘花、鸟、鱼、虫,刻书法、诗词,在瓷器文化基础上又增添了更浓厚的艺术气息,让景德镇青花瓷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瑰宝。

如何分辨景德镇青花瓷景德镇瓷器真的好吗

青花瓷又名白地青花瓷,它作为中国主流品种之一深受人们喜爱。很多青花瓷爱好者为了寻得古代青花瓷颇费周折,如果能自己懂得一些辨别知识会减少很多麻烦。下面为大家谈谈如何评定青花瓷?

如何分辨景德镇青花瓷?

首先,察看年代,通常年代越久远,价值越高,价格从高低,依次为元、明、清、民国;

第二,瓷器上的图画有多种类型,有人物画、动物画,还有花鸟画、山水画,可根据绘画造诣来评估青花瓷价值;

第三,从工艺制作和器型上来看,躺着的青花瓷为盘子,蹲着的为罐子和碗,站着的则是梅瓶;

第四,察看官窑青花瓷还是民窑青花瓷,通常官窑青花瓷要比民窑的好;

第五,元、明朝时期的瓷器没有清朝的瓷器存留的多,清代出窑的瓷器,风格多样化,表现内容丰富多彩,其胎体,通常薄厚适中,其釉面,不及明代肥腴光亮,用稀薄的釉施于其上,大多为青白色。到了清朝时期,中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瓷器图案中融入了西方绘画艺术,别具一格。皇帝年号款式是景德镇官窑常常所用,而吉祥语款、私家款式为民窑所采用。

在手工及描绘上乘的前提下,如果是旧陶瓷或古董级的青花瓷,往往素马里青釉是上等的,色泽显清白和沉稳老色;好的现代青花瓷,须瓷质清白,采用青蓝的回藏青釉。达到这些要求方为上乘品。

景德镇青花瓷的前世今生


华夏民族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到东汉时期的瓷,发展到今天形成璀璨的陶瓷文化。

景德镇皇窑是一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手工制瓷的生产性保护和研究示范的所在地。当您一走进景德镇皇窑里面的瓷宫,便可以领略到陶瓷的博大精深。从宋朝到清朝,从古代到现代,高仿瓷器引领着人们走进时光隧道。游客在一饱眼福的同时,更加了解陶瓷背后的历史以及它的内涵。景德镇市的四大传统名瓷,分别是青花瓷器、玲珑瓷器、粉彩瓷器和颜色釉瓷器。它以独特的“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等特性而称著于世。通常整个制瓷工序,多达七十二道。最为核心的工序是拉坯、利坯、画坯、施釉和烧窑这五个工序。同时,在每道工序当中,都有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因为分工明确,能够提高制瓷的效率。在工匠的巧手之下,看似平平无奇的利坯其实业暗藏诀窍,匠人们需要高度集中精神,他们明白只有精工才能够出细活。

“白地蓝花”是青花瓷最显著的特征,景德镇青花瓷始创在元代,在明清两代达到了高峰。施釉之后须得一次烧成,但是不同的施釉方法,让青花产生不同的变化。斗彩又被称为“豆彩”,是釉下青花跟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彩色瓷器装饰工艺。粉彩,粉润柔和,是清代康熙末年的时候,出现的一种低温釉下彩,说到釉上彩的精品非珐琅彩莫属。珐琅彩的创烧,跟康熙皇帝对画珐琅的喜爱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充满宫廷味道。珐琅彩有很多颜色,颜色不同代表着当时不同身份的人使用的一种瓷器。譬如说,胭脂红珐琅彩瓷器是为皇宫专门打造的,只有正宫娘娘皇后才能使用的一种颜色,其他妃嫔都没有资格。

景德镇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上集历代制瓷民窑之大成,写下了一页页辉煌灿烂的历史。现如今透过大众体验,让传统文化往下扎根。真可谓是“一把泥土,巧夺天工。神奇窑火,点亮世界”。传承需要引路人,让这门手艺不断地延续下去,不仅只是每一个手工艺人的心愿,也是炎黄子孙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情。

景德镇青花瓷烧制工艺的特点


在明清两朝,瓷都景德镇的青花瓷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清代督陶官唐英在当地管理陶务以及参与制作的过程中,曾经详细记载了当时瓷器制作的工艺流程,使得后人对当时青花瓷的制作工序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不少瓷器收藏爱好者对青花瓷青睐有加,将之视为瓷中神品,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青花瓷是如何烧制出来的,今天收藏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景德镇青花瓷烧制工艺的特点!

1.制坯

采石制泥是瓷器制作的第一道工序,采石工从山中采集瓷石,利用水碓将瓷石击碎,舂洗干净之后,制成像砖块一样的不子,加工好的不子经水路,运到镇中心的御窑厂,在坯房内进行泥料的精淘,淘泥工先将不子放入粗缸中浸泡,然后用木耙不断地翻搅,飘起沉渣,再用马尾细萝和双层绢袋进行精淘,等水干成泥之后,经过拍打、踩炼、揉搓,制作成瓷器用的胚料。做坯是成型的最初阶段,圆器需要在轮车上进行旋转拉坯,琢器则是用加工好的瓷泥板粘合而成。成型后的瓷坯须得经过印坯、修坯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艺,而下一道工序。

2.画坯上釉

青花画坯是青花瓷的重要工序之一,画坯工利用特殊处理的青花瓷钴料,在瓷坯表面进行手工描绘,所画纹饰风格以细致、繁缛、华丽为特色。工匠们分工不同各司其职,绘制好之后的瓷坯,要经过上釉处理,釉料是用青白石和凤尾草堆垛起来反复烧炼,并且配以白膏细泥调和而成的。上釉的方式有两种,圆器和小型器物多在釉缸内蘸釉,琢器及大型器物则需要上釉工手拿蒙着细沙的竹筒蘸釉之后吹在瓷坯之上,少则三四遍,多则十七八遍。

3.烧窑

在烧窑之前,镟坯工还要将瓷坯的底部挖掉,并在底足上写下款识。装窑时将匣钵由匣尾往窑头逐排满装,匣钵是烧窑时用来装瓷坯的容器,它可以使得瓷器干净不落灰。窑火有前中后之分,根据不同制品所需要的温度的高低和窑内各个区域的温差合理排放匣钵。烧窑到了第三天需要焖一昼夜,到了第四天开窑。当精美的青花瓷器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风火仙庙也迎来了祭拜祈福的各路工匠和官员。景德镇的千年窑火一直熊熊燃烧着,一代又一代制瓷工匠不断接力,将景德镇工艺传承了两千余年。

景德镇青花瓷制作工艺简介


江西景德镇素有“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美誉。近年来,一些书画艺术家和爱好者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景德镇,尝试着利用陶瓷这个新载体来体现自己的书画艺术,向世人演绎了“瓷以画传,画以瓷传”,丰富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表现形式。

拉坯

这些书画艺术家和爱好者用青花料在坯胎上进行书画创作,更多地是被瓷本身的魅力吸引,他们抱着尝试新材料、体验烧制乐趣、拓展创作思维的心态进行瓷画的探索,将宣纸换成瓷瓶,平面转向立体,水墨变成了釉料,使自己创作的画作进入了另外一个艺术门类。瓷画创作有一定难度,画家画完是一个感觉,但经过火的烧炼,窑变的过程,烧完又是另外一种感觉,有人做也有天成,也许正是这种不可控的神秘感带给书画艺术家和爱好者极大的快感。

利坯

书画艺术家和爱好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在瓷器上作画,把中国画的精华直接带到瓷器作品上来,利用绘画技能的优势提升了瓷器的整体形象和品位,带动陶瓷艺人审美意识的提高,开启了中国瓷器艺术的新风气。

打灰

画瓷作为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一部分,整个工序还包括拉坯、利坯、画坯、施釉等多项工艺。

画青花

装窑

将经过1350度高温烧制好的釉下青花作品拉出燃气梭式窑

留住景德镇——读白明《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许多传统工艺正在急速地流失或面临着流失,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窘境。传统正在当代中远去,现代景德镇的制瓷艺人,晓以传统工艺制瓷者能有几人?

景德镇的瓷器名扬天下,除当地“天赐”的优质黏土之外,最重要的是传统艺人们“鬼斧神工”的技艺将这些普通的“东西”变成了人类的“宠物”。景德镇的瓷器能成为全世界陶瓷文化中的审美经典,成为全世界共同接受的珍贵遗产和标准,与景德镇独特的传统制瓷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由于教学的原因,清华美院教师白明每年3月份均带学生赴景德镇实习,在与老艺人的接触中,他体悟到传统制瓷工艺的魅力,也感受到传统工艺正在日益流逝的危机,萌生了将其真实地记录、整理出来的想法。

白明的记录、整理工作近似于田野考古的方式。田野考古追求的是资料的实效性,资料实效性如何,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能否反映这一工艺的全貌,这与资料的数量有关;二是能否代表所调查工艺的真实情况,这与资料的质量有关;三是能否尽快应用于研究工作并形成研究成果,这与资料的利用有关。

在第一个方面,白明用了七年的时间,往返景德镇无数次,寻师父、进山区、入作坊,走访他能找到的传统制瓷艺人,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将传统制瓷不同的工艺和环节拍照、绘图2000余张,又从这2000余张艰辛收集、实地拍摄的图片中精选出600余张,编写成了这本几十万字图文并茂的著作《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将景德镇传统制瓷艺术完整地介绍给世人。

在第二个方面,为再现传统制瓷工艺的真实环节,他全部选用艺人在现场操作过程中自己拍摄的反转片及照片,在图片的美感与真实性产生矛盾的情况下,他断然地舍弃美感而追求真实,虽然由此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部分片子的明暗及背景环境的某些不足,但有如田野考察,注重的是文献的史料意义,因此,图像绝对的真实性成为本书成功的“生命”支撑。

在第三个方面,白明对如何运用已有资料做了精心的安排,所选择的工艺环节都具有真实性、典型性、代表性,能切入和显示制瓷过程中的关键角度和部位,使图片拥有更强的针对性、学术性。比如淘泥、拉坯、修坯、彩绘等过程,白明认为这些都是景德镇制瓷技艺中的精华所在。这些不同的工艺步骤看似简单和普通,但其中却蕴含着相当多的合理性和惟一性,可谓博大精深。对这些工艺过程,白明用了大量照片,对环境、器具、工艺过程、泥料变化等等方面作了细致的、客观真实的再现。同时,他又用了简明扼要的文字对每张图片进行了注解,对一些特别需要说明的地方加以分析,使简单的图解具有不简单的内容。

值得玩味的是,白明此书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真实的时间过程。作者历时近7年拍摄图片,所拍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化,细心的读者可以从一些图片中看出环境的变化,比如同一个工艺操作过程,场地可能并不一样,同一个场地,背景也许会有所不同;不同的作坊条件却是使用同一种技术,甚至连手法都是一样。作者并没有为了统一而重拍或补拍,而是保留了这种“缺陷”,就是想让读者从这些细节中切实地体味出一些属于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的“味道”和“气息”,在阅读中能真切地回到传统制瓷工艺的情境中去。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是中国第一本系统、全面、以图为主、图文并茂地介绍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的书籍。由于作者本人就是以景德镇材质制作作品而具有国际性影响的中国著名陶艺家,长期的教学、创作、研究、实践,不仅确保书中所介绍的工艺环节具有真实性、典型性、代表性,而且更能切入和显示传统制瓷过程中的关键角度和部位,使图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学术性。600余张历时7年艰辛收集、实地拍摄的图片,不仅对一些传统艺人不轻易示人的技艺做了完整的记录,也将这个千年古镇的神奇制瓷技术详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使这些图片资料本身具有了田野考古般珍贵的文献史料价值。

晚明青花瓷


明代晚期天启至祟祯年间(1621~1644年)景德镇民窑生产的青花瓷器。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御窑厂停止生产以后,景德镇民间瓷窑仍很活跃、晚明青花大多数是民窑即不署年款的瓷器,有少数作品如“天启年制”款青花瓶等—类作品,可能是御窑厂的窑工还在继续生产,明朝社会动荡不已,官窑署款,民窑不署款的惯例有些并不严格遵守。当时社会各阶层对青花瓷器的需求量较大,瓷器外销也很活跃,官府限制松弛,从而使民间作坊得到发展生产的良机。晚明青花瓷器产量很大,青花钴料有3个来源:衢州、信州的浙科、江西上高的邑青和丰城的粗料。器物大多是日用品,少数是陈设艺术品。装饰花纹内容很多,减少了官窑器纯粹表达皇帝意志的规范图案,出现了活泼的草虫图如蟋蟀、飞蝶,各类动物纹如牛、羊、虎、猫、鱼、吓、鹦鹉、鹭鸶等,还有人物戏曲故事、山水景物、庭园小景等。这些画面多配以题画诗,绘画内容、意境和笔法与当时的文人水墨画风格一致,都着意表现士大夫阶层在政治上失意、寄情山水田园的隐逸思想。由于广泛采取分水和晕染技法,多有大写意的情趣,面面开阔,笔意潇洒酣畅,钴料虽粗,着笔不多,但艺术效果不凡,有些绘画笔法,如用青花点染太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晚明青花艺术风格的渐变,为清代青花瓷的勃兴奠定了基础。流传到日本的“古染村”、“祥瑞”瓷,以及远销欧亚各国的“芙蓉手”,很多都是晚明天启、崇祯年间景德镇生产的。(见下图)

明弘治景德镇官窑瓷业的衰落


在经历了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瓷业的"黑暗时期"以后,成化景德镇官窑瓷业进入了明代瓷业史上的一个"中兴时期"。永宣传统产品得到恢复,创烧产品、仿古制品也陆续涌现,尤其是斗彩的成功烧造,更为成化制瓷业增添了时代艺术特色,并使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这种局面未能保持到弘治时期,朝代的更迭使瓷器的烧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御厂窑事很快地由"盛"转而为"衰",这种转变集中反映于两个方面:一是烧造数量的剧减;另一侧是色彩的单调,由成化"艳"的倾向转而为"素"的趋势,这两点构成了弘治朝瓷业走下坡路的主要特征。考其凋蔽原因,当与孝宗帝朱祐樘的治国之道及个人嗜好有关,本文主要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一)

在瓷器研究领域内,很少有人把注意力集中到弘冶一朝,因为这个时期似乎并无特别值得研究的课题。而且,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是明代中期一个瓷业发展比较稳定的时期,其间除了弘治朝传世品稍少外,发展比较平衡,似无明显的衰落迹象,在未考察这一问题前,笔者始终不怀疑这种传统看法的正确性。然而,通过研究,事实提出了有力的反证,一经比较弘治朝瓷业不景气的迹象即刻显露出来,无论是烧造数量、品种、形制诸方面,都无法与成化朝相抗衡,也难以同正德朝相提并论,这三个朝代官窑瓷业的起伏,呈现出一种"M"形的发展趋势。

笔者根据现有的材料对传世的成化、弘冶、正德瓷器作了一次粗略的统计,发现弘治朝的制品出乎意外的少,在国内,除了北京故宫博物馆、台湾省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大博物馆拥有较多数量的弘治瓷器外,其余仅见零星收藏;在日本、美国等一些收藏中国瓷器较多的国家,对弘治瓷器的收藏也是微乎其微。在出土器物中,除了景德镇御厂窑址的残片外,其余只是个别的发现,几无成批的弘治瓷器出土。

从品种看,弘治官窑器也无法与成化、正德两朝相比较,现将这三朝有传世实物为依据的烧造品种分列如下:

成化:斗彩、五彩、青花、青花黄彩、青花加彩、孔雀绿釉、孔雀绿釉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祭红、祭蓝、紫金釉、黄釉、黄地绿龙、白釉、白釉刻填绿龙、豆青釉、仿哥、仿钧等。

弘治:五彩、青花、青花黄彩、釉里红、黄釉、黄地绿龙、紫金釉、白釉刻填绿龙、白釉刻龙露胎、豆青釉等。

正德:五彩、三彩、素三彩、矾红彩、青花、青花红绿彩、青花黄彩、黄釉、黄地绿龙、紫金釉、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祭红、白釉、白釉刻填绿龙、孔雀绿釉、瓜皮绿釉、豆青釉等。

成化朝烧造的斗彩瓷器,是一种极为名贵的品种,它们绝大多数分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和台湾省故宫博物院;在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家手里还有部份收藏,从其数量来说并不算少,但令人惊讶的是弘治一朝竟未见一件斗彩瓷器!足见这一类处于艺术巅峰的名贵作品至治时已停止烧造了。只有五彩尚有少量制作,目前仅从国内外出版物上见到几件作品①,且艺术质量已远不如成化斗彩。其他制品均袭成化旧制,但有的已不能与成化器同日而语,比较突出的是题材单调,纹饰多数是传统的龙纹,在艺术处理上也出现了不正常的状况,例如青花游龙碗中龙的布局很不协调,龙象征着腾跃,但别扭地跃于莲池,这种题材以后绝少见到。再如白釉露胎刻龙盘,这种盘应是本朝的典型器,但制作较粗糙,龙的神态也缺乏生气,台湾省故宫博物院藏五彩龙纹盘也同样有这一质量粗而稚拙之感。青花是每一朝均有大量烧造的主流产品,但弘治青花不仅少见,且形制均匀为小件盘碗类,英国大维德藏弘治九年纪年款瓶一对,形制较大,制作较精致,但属民窑烧造。当然,由于前朝老艺人尚在,技法并未失传,许多瓷器的制作依然保持着成化的良好制作风格,而且也生产出了一种有代表性的色釉--低温娇黄釉,这种色釉的烧造超过了前朝,达到了历史上低温黄釉最高水平。但这种色釉的高质量并未能改变弘治朝釉彩品种单调的状况,综观,弘治朝瓷业之现状,与前后朝相比几乎处处趋于劣势,这一切,显示着该朝瓷业的不景气。

(二)

传世实物从一个方面印证了弘治朝瓷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但传世品的稀少其原因有多方面,有时因战争,宫廷灾变等历史原因也可导致传世实物的减少。因而分析主要原因还必须了解当时朝廷对景德镇御器厂的瓷器烧造抱什么样的态度,产生什么影响,因为掌管御器厂烧造大权的是皇帝本人。

下面是弘治朝宫廷中一些日常记载,反映了官方对当时御器厂瓷器烧造的动态和反应。

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兰州临清镇守、四川管银课、江西烧造饶器、"广东新渌守珠池内官悉令回京②。

按宪宗朱见深于成化二十三年八月崩,九月壬寅孝宗即位,减饶州烧造内官时已是孝宗当政。上述同官,所担任的并非是当时最重要的职务,召其回京不是商议什么军国大事,而应是停止其所辖业务活动。后来的史实证明,此举的目的,无疑是节约资财,限制瓷业,打击为非作歹的宦官。

弘治三年十一月"甲寅,内阁大学士刘吉等言:……近来工役繁兴与军民困苦,如沙河桥自成化十四年被水冲坏……又如江西磁器,内府所收计亦足用,今又无故差内官烧造、未免扰人……乞将沙河桥南海子做工军士尽放回营休息,烧造磁器内官停止不差……。上曰:灾变叠见,朕深忧惧,思图消复惟在恤民,今卿言天寒军士久劳,工役及烧造内官骚扰地方,诚宜停止,江西烧造磁器,内官不必差③。"

这段史料详细说明弘治弘治三年仃差内官烧造瓷器是大臣上谕,向朝廷陈述原委,孝宗才决定停止不差的。其原因十分清楚,这些内官太监,在地方上无恶不作,大臣对此甚为不满,所谓"扰人"仅仅是一种婉转的措辞:而所述"内府所收计亦足用"之语正说明内宫瓷器的贮存数已是十分巨大,不必再烧。显然,这些瓷器绝大多数是成化时期烧造的,因为孝宗执政三年,两度裁减、停遣烧造内官,景德镇御器厂的制作不会有什么大的进度,即使没有停烧,其数量也有限。因此,可以说,弘治早期几乎没有多少瓷器生产。

除了听从臣下的谏言,不差内官前往江西督烧瓷器外,孝宗还进一步放宽了对民间征收制瓷原料的政策:

弘治五年三月"辛未初八日,以皇太子礼成诏告天下":……各处额办派办物料除军需供应器皿外,其余朱漆,油麻、铜丝、铜青、铜铁等,……白墡④、矾红、烧造缸釉等土……等项自弘治二年十二月以前拖欠未征者悉与蠲免,已征在官者仍解本部并本处收贮以备别用⑤"。

由于许多行业的停止,这些额办派办的物料似乎已没有多大作用,只是作为一种备用物资贮存于官府,而且拖欠年限迨至弘治二年年底为止,很可能以后三年内并未征改。这里,有一点应当注意,这段材料中提到的"矾红"可能就是烧造包括成化斗彩在内的红彩料,把它列为朝廷征收的原料中的一项,足见成化朝对矾红是重点征收的,因为它与制瓷主要原料"白墡""缸釉"列在一起,这种彩料的蠲免进一步证实彩瓷的烧造在弘治朝完全进入低潮,朝廷对这种费财甚多的制品显然已不感兴趣。

弘治中期以后,景德镇官窑瓷业又在朝廷内官的严加监督下,生产比较精致的瓷器,以致又一次引起了大臣的强烈不满:

十一年十一月"癸卯,礼科给事中涂旦等言……近者差内官往苏杭等处织造缎匹,陕西等处织造羊绒,织金彩、妆曳撒秃袖、江西烧造各样瓷器,俱极淫巧,又取福建丝布追督甚急,况各处连年灾伤,边方多事,重以骚扰,百姓何以堪命?伏望一遵旧制,非常额一切停止,不宜停止者,责其进纳,所遣内官通行取回,庶可以宽民力……。上曰:讷忠言联当自处,王铖既用之边族,置勿论,其余令所司斟酌以闻⑥"。

孝宗帝这一次的态度比较暧昧,显然他对上述物品不无需求之意,只是碍于面子,或者说尊重臣下之苦口良言,因此还是把决定权下放给有关衙门。

两年以后(弘治十三年四月癸丑),"礼科都给事中宁举等以灾异言十事",其中一节财用谓:"近者屡差内臣往陕西苏杭织造驼绒缎匹,饶州烧造瓷器,凡诸工作动费不赀,况所差者假公营私,用一造百,……乞取回各处督造内臣,减光禄寺无名供应,以安民心……。上纳之⑦" 。

宁举等所奏内容与两年前涂旦等所奏内容基本相同,可能前面孝宗批复的"令所司斟酌以闻"之言,臣下并未完全(或无法)执行,因而宁举等再奏并着重指出了"动费不赀"和宦官的"假公营私,用一造百"对地方百姓的危害。从这里可以得知弘治十一年以来烧造瓷器所耗资财颇大,从而可以推测,弘治朝在这一阶段可能烧造了较多质量较高的瓷器。似可认为,这一阶段是弘治瓷业的高峰。

弘治十五年三月癸未,孝宗"命取回饶州府督烧瓷器内官",其由为"从巡抚都御史韩邦问奏也⑧"。韩为巡抚江西都御史,他在地方上显然深知浮梁民困和宦官贪酷之实情。于是又一次撤除了督造内官。与此同年"弘治十五年奏准,光禄寺岁用瓶坛自本年为止,已造完者解运,未完者量减三分之一⑨"。这一减烧措施似与韩邦问之上奏事有密切关系。

次年(十六年)七月江西按察司佥事任汉上地方事宜,其中有:"一谓江西地狭产薄而科赋比常加倍,景德镇烧造瓷器所费不赀,卫所军士有半年不得支粮者,乞暂将解京折量银两并起解运,兑军粮未减半坐派多剩留以济军士,其军需颜料并瓷器之类亦暂停免二三年⑩"。

任汉的上谕在当时并无答复,但后来可能还是兑现的,同年十二月"已未,吏部尚书马文升奏……乞将弘治元年以来所派一应物料量为停免……工部复奏弘治十年以前及十三、十四年分派所宜蠲免停止者十七事疏上俱从之⑾"。这段史料中虽未知有否停免烧瓷,但从有奏必从的实际情况看,景德镇御器厂极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停烧或减烧。

综观孝宗当政十八年,对监烧瓷器内官的遣召谕旨减烧是十分频繁的,其间仅罢免、召回烧造内官的次数就至少有五、六次,而减烧,蠲免的事例也时有出现,这种撤而复遣,遣而复罢的做法,在许多朝代皆有,但在弘治朝显得特别多,而且别的朝代往往是监烧者不力,烧造质量下降而遭朝廷训斥或贬滴;但弘治朝则是宦官"骚扰百姓"等原因造成。凡此种种,对御器厂的正常生产影响很大,于是产量剧减,多种品种取消,质量有下降趋势。《明史》食货志在叙述正德朝瓷器时统计:"自弘治以来,烧造未完者三十余万件"。计划内的三十余万件没有完成任务,这主要是由于朝廷采取了上述一系列限制措施后逐渐拖欠积压的。因此,对造成这种官营瓷业萧条的主要责任者孰谁,是十分明确的了,它完全与孝宗帝的治国之道相适应,与其统治时期所奉行的政策相适应。

(三)

弘治帝是何许人?在他当政时奉行的是什么政策?在明代各朝君主中,孝宗朱祐樘是一个比较清明的皇帝,旧史家对他的评价也较高,誉其统治时期为"弘治中兴"。《明史》对他更是赞颂备至,谓:"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仁宣之际,国势初张,纲纪修立,淳朴未漓。至成化以来号为太平无事,而晏安则易耽怠玩,富盛则渐启骄奢,孝宗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⑿"。诚如史料所记,孝宗是一个比较懂得治世之道的开明君主,他任用贤臣,采纳忠言,勤于治理、裁抑宦官,并提倡节俭,与民休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是"俭"。在他当政时期,减烧景德镇瓷器仅是无数措施中一项,明史记载,他经常"禁内府加派供御物料"、"减供御物品""罢营造器物"、"减光禄寺供应"等。另外,不断"免各地灾税粮"、"赈灾民"、"免织造"、"闭银坑",甚至对正旦、万寿圣节、重阳、冬至等节日宴赐百官之常例,也经常命"免宴赐以节钱钞"。执政十八年,禁减项目之多,为历朝所少见。由是而"朝序清宁,民物康阜",执政期间,臣民欢欣,朝野鼓舞。当然这是相对前后朝昏庸之主而言,其父成化、其子正德纵情声色,荒淫无度,宠用宦官,朝政腐败。把这些情况综合起来看,景德镇御器厂瓷器生产在弘治朝走下坡路乃是势所必然,顺理成章之事。这对后世瓷器研究者来说不无遗憾,因为如果孝宗与其父其子一样不加限制的话,当时的瓷业是不会停滞不前的,说不定的有方面还胜于成化、正德,但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他的做法是明智的、进步的,符合广大臣民的愿望的。

(四)

在分析一朝瓷业兴衰的同时,还应注意到下面这一因素,即皇帝个人的嗜好有时也可能会造成瓷业的兴衰。如宣德时朝政并不腐败,但宣宗喜好瓷器,其时青花及各类制品俱佳;景泰帝可能格外欣赏珐琅器,由是该朝流行"景泰蓝"扌舀 丝珐琅器;成化帝似乎对彩瓷有特殊兴趣,因而斗彩制作特别精。但弘治由于"兢兢于保泰治盈之道"夙夜忧勤、忙于政事,似乎在器用方面并无特殊嗜好,也没有什么闲情逸致去欣赏瓷器,更无暇顾及孰好孰坏。但是,有迹象表明,弘治帝喜爱素色,反映于瓷器上的是传世实物绝大多数色泽素净,另外从史料也可窥见其嗜素之一斑,如弘治十五年三月"已亥,先是有旨,自正月初一至十二月二十七日,但遇御膳进素日期,俱令光禄寺禁屠,户科给事徐昂等因言今一岁之中禁屠断宰者凡一百一十一日……"。从中可知,弘治十五年一年内御膳进素日期可达一百一十一天,约占全年三分之一,而且关于"进素在祖宗朝本无故事,惟皇上好生之德出自天性,故爱惜物命,至于如此⒀",说明弘治早有食素习惯,其御膳进素也是常事,而越到后期可能进素日期更多。由此类推,食素所需之器皿必然与所盛食物相适应,其色调必然相和谐。因此,弘治帝对素净器皿的使用是比较多的,再说,宫中的器用主要以皇帝的活动为轴心,任何事物必须以皇帝的需要为第一需要;因而我们又可推断,弘治嗜素,嗜素之结果导致对素净器皿的广泛使用的需求,这是弘治朝瓷器色泽为什么普遍较素的又一因素,这一因素对该朝瓷业的相对衰落,无疑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景德镇明代青花瓷钴料之鉴赏


青花瓷始于唐代,用的是中亚进口钴料,与唐三彩中蓝彩使用有着密切的系。唐代河南省矾县窑就同一时期在生产唐三彩同时又生产青花瓷。宋代浙江省出土的青花瓷用的是国产料不及唐代艳丽而较为灰淡。与明代国产料青花瓷类似。元代青花瓷已风行海内外。有进口料和国产料之分。我们从观看新加坡国家博物院天民楼青花特展就可以鉴赏到这一特点。元代青花瓷在艺术上已有很高水准。它为明清两代青花瓷发展提供极其良好的基础。明初至清初是中国古代青花瓷黄金时代,是瓷都景德镇釉下彩的主流产品,其艺术的魅力迷倒不少古今收藏家。

鉴藏瓷器,“青花”是一个专题,有些藏家为了目标集中,便一生只收集“青花”而不及其他。数十年,兴趣始终不减,可见青花瓷确有迷人之处。青花料是艺术家们出神入化之物。

明景德镇青花用料,各个时期都不同。形成千姿百态的艺术效果和观感。为了鉴赏历朝的青花瓷,首先须掌握他的不同时期用料。下文浅析明清青花瓷的用料。

一、洪武、永乐、宣德时期

(1) 洪武(1368-1402 A.D.)

钴料:主要使用淘洗纯度不等的国产料,但亦有使用元代存留的进口料。大体可分为三:

A、清新明快的淡蓝色,色调稳定,不晕散,纹饰浓重之处也能呈现出青花的层次。

B、青花发色浅淡,少有晕散,纹饰中常有明显的深色小点无规律的星布其中。似群星遍布。

C、青花色泽泛灰,釉面承灰乳色。由

于钴料中含有较高的锰杂质,所以纹饰中常有较大斑状的黑青色,深入胎骨,手感凹凸。八十年代以前研究不深,易与无元代混淆,现在已较为清楚鉴别,如上海博物馆藏青花“春寿”篆书铭文云龙纹梅瓶原定为元代。现更正为明洪武以往谓“洪武无瓷器”,较元人为更珍稀。

(2) 永乐(1403-1424 A.D.)

钴料:有分为进口料和优质国产料和进口国产的混合料。其表现为:

A: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从南洋群岛带回的“苏尼勃青”或称“苏麻里青”的钴料使景德镇地处珠山官窑烧制的青花瓷,非常富有特色。以青花料绘出的纹饰多带有伊斯兰细密文化装饰影响:线条有粗有细,或二者兼用。运用一笔点画技巧,藉以呈现青花色泽的浓淡层次;效果极为绚丽鲜艳,清新明快;纹饰中常带有高铁低锰的结晶斑点。渗入胎骨,用手扶摸可感凹凸之处。此为“苏尼勃青”钴料在高温中自然晕化现象。清及近现代仿品均有着重涂染,刻意摹仿。触摸不到凹凸感。因为 "苏尼勃青"有晕散的特点,所以永宣青花少绘人物,多写走狩、花鸟、海涛、庭园等而收到绝佳的渲染效果。有件典型永乐青花胡人奏乐起舞纹扁瓶堪称精绝品。往日是“永宣器不分”今人总结为永乐器青花“体轻、色雅、纹疏”。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浅述明、清时代景德镇青花瓷的发展》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浅述明、清时代景德镇青花瓷的发展》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