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从瓷器底部的旋纹鉴别 > 导航 >

从康熙小酒盅看画珐琅的精湛

从康熙小酒盅看画珐琅的精湛

从瓷器底部的旋纹鉴别 古代小瓷器 康熙瓷器的鉴别方法

2020-04-18

从瓷器底部的旋纹鉴别。

图中酒盅口径6.8厘米,高4厘米,小巧大气,釉色青白,胎骨坚致,修足规正,器壁模印蜂房纹,花鸟图形顶天立地,画工生辣细腻,一派康熙瓷的风貌特征。其虽为民窑外销瓷,但康熙瓷胎画珐琅的贵相已可见一斑。

关于瓷胎画珐琅,藏界历来有不同见解。一说画珐琅只在故宫造办处制作,二说画珐琅系全部进口原料,三说画珐琅彩只出现在康雍乾三朝。加上乾隆曾说“庶民弗得一窥也”。这样更加使画珐琅瓷器局限化、神秘化了。笔者以为从康熙五彩到康熙画珐琅,再到康熙末出现的粉彩,其间并未有明显时间界限。三者经历了一个逐渐过渡,互相穿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过程。诚然清宫廷御用的画珐琅官窑器是全部用进口原料,画工系宫内一流画师所作。然而越来越多的历史遗物证明随着国产珐琅彩料研制成功,景德镇瓷厂也开始逐步推广烧制该类彩瓷。珐琅彩料与粉彩料应是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因此二者互通共存一体是不足为奇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在民窑器中,特别是外销瓷中有些精美者往往五彩 硬彩 、粉彩 软彩 、珐琅彩兼而有之。由于该类彩瓷不是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正统制品,因此存在一定的边缘性,大家难以统一看法,通常将其划入粉彩瓷,而委屈了它具备部分珐琅彩的品质。

图中花鸟纹酒盅就是这类多种彩料“兼而有之”的范例。其中草绿、瓜皮绿、黑色等是五彩 硬彩 ,而胭脂红、天蓝色、土红色、赭褐色、杏黄色、孔雀蓝等均为珐琅彩。珐琅彩与五彩、粉彩的 首要区别是前者用油调,故有油光,而后者用水调,故干涩无光;其次珐琅彩易生龟裂纹;再者珐琅彩彩料品种多,色彩艳丽,易绘细腻图案。此酒盅即具备了两种彩料的品性,艳美细哲的珐琅彩描绘了红顶画眉、大红牡丹、熟透石榴,而透彻无光的五彩料填画了枝枝叶叶。尤为值得一书的是那只栖息枝头的画眉羽翼丰满、眸光闪烁、爪握劲健、喙啄刚猛,整个鸟体侧俯灵动,仿佛在窥视远处的虫蝶,也好似准备高声鸣啼。它双翼微张、尾羽翘动,脖颈绒毛整齐松逸,喙缘须刺稀疏刚硬。画眉用土红、赭褐、墨黑三色绘制,用笔工整奇巧,丝丝入扣。如此精功力作,非珐琅彩不能体现其效果。wWw.Taoci52.COM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古代青花瓷小酒盅多少钱


青花是中国古代瓷器种类中非常独特的存在,它不仅美,且瑰丽,因此深受古人和现代人的喜爱。在清代龚轼的诗中就曾这样称赞过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青花最早创烧时间是唐朝,成熟在元代,因而元青花的市场价格非常高,堪称天价。不过,一般市场中可见的青花拍卖品大多为一些碗、罐、瓶之类的,极少有酒盅。

古代青花瓷小酒盅多少钱?

元代之前的青花都比较普通,从元代之后,青花才有了突破性发展,并成为瓷器的主流。清朝康熙时期,青花瓷发展到了顶峰,并有了新的延伸,像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哥釉青花等,都是它的品种延伸。关于青花小酒盅的价格,需要根据以下几点来判断价格:

1、真假

只有真的青花瓷小酒盅才值钱,如果是假的或者是仿品,那么,是不怎么值钱的,这一点要特别注意。之前就有藏家收藏到一对青花瓷小酒盅,以为能卖出高价,结果发现是高仿,自然也就不怎么值钱了。关于鉴定青花瓷小酒盅的真假,途径也有很多,除了靠别人之后,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自己,建议藏家对青花深入研究,掌握其鉴定真假的技巧。

2、是否是原配

我们都说夫妻还是原配的好,小酒盅也是如此,只有原来配套的小酒盅才能卖到高价。如果是后来配的,或者是后来补得,那么,这对小酒盅的价格就会打折扣。至于折扣高低和酒盅的新旧以及艺术有关。

3、品相

好品相的藏品市场价格都不低,品相一般的藏品,即使是真品也会打折扣。在收藏小酒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妥善保管,不要磕碰到。如果已有磕碰情况,也要妥善保管,避免加深其磕碰程度。

有古代青花瓷小酒盅如何转手?

如果手里有古代青花瓷小酒盅想要转手,那么,建议可以直接找专业机构鉴定藏品真假以及等级。根据等级去选择适合的转手途径。比如等级较高的建议找拍卖会,虽然要交费,但是获得的回报更高一些。

等级低的建议直接找买家或者是交易平台,这样虽然卖的便宜,但获得的回报也算可观。毕竟东西不值钱,人家拍卖会也不会理你的。

清代青花瓷小酒盅精品赏析:

1:清道光青花海水龙纹盅(一对),尺寸:直径11厘米×2,估价:RMB 200,000 ~ 300,000,成交价: RMB 481,600 ,成交时间:2013.12.15,拍卖公司: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秋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道光年制”,本朝官窑。

器形周正,釉质莹润,青花妍丽明快,绘制细腻精雅。外壁绘青花海水赶珠龙纹图案,龙形矫健凶猛,为清代官窑经典品种。

2:清光绪绿地粉彩过枝藤萝花鸟图盅(一对),尺寸:10.5厘米,估价:HKD 120,000 ~ 180,000,成交价: HKD 275,000 ,成交时间:2008.12.03,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8秋季拍卖会。

口微撇,深腹,圈足。口沿和底边饰描金弦纹。通体施绿釉,上绘粉彩过枝藤萝和月季花,鹊鸟栖息于藤蔓,葡萄果实累累,粒粒晶莹,引人垂涎。口沿下红彩题大雅斋,右边缀椭圆章式描红天地一家春,双龙戏珠朱文篆书印款。底施白釉,描红《永庆长春》楷书款。

3:清嘉庆青花御题诗文盅,尺寸:直径10厘米,估价:RMB 50,000 ~ 80,000,成交价: RMB 187,000 ,成交时间:2008.07.27,拍卖公司:辽宁中正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五周年艺术珍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

微撇口,直腹渐收,圈足。盅内、外口沿,内、外近足处均绘如意花卉纹。盅内心绘“三清纹”:松树、梅树、佛手聚在一起,参差相叠。外壁腹部所书诗句出自嘉庆皇帝的御题诗:“佳茗头纲贡,浇诗必月团。竹炉添活火,石铫沸惊端。鱼蟹眼徐扬,旗枪影细攒。一瓯清与足,春盎避轻寒。”落款为“嘉庆丁巳小春月之中浣御制”。下绘圆形“嘉”、方形“庆”朱文印章。

4:清·康熙青花釉里红折枝花盅,尺寸:径10厘米,估价:RMB 100,000 ~ 150,000,成交价: RMB 179,200 ,成交时间:2010.09.27,拍卖公司:上海嘉泰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撇口,弧腹,玉璧底圈足,胎质紧密,釉色均匀,青花发色浓艳,釉里红发色鲜艳有绿点,构图新颖独特,画工流畅潇洒。

5:清道光粉彩花蝶图盖盅,尺寸:直径11.8厘米,估价:RMB 30,000 ~ 40,000,成交价: RMB 80,500 ,成交时间:2015.05.17,拍卖公司: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嶰竹主人造”五字二行篆书款。

盖碗、盖盅为道光时期瓷器的重要器形之一,清宫档案中所见各类盖碗,亦以道光朝最多。然碗盖在流传中极易损坏佚失,拍品原盖未失,且均品相保存良好,颇为难得。盖盅折腰,腹部较浅。外壁绘粉彩花蝶图,茶花和红、绿两色梅花自胫部向上延伸至盖面,其间彩蝶翩飞,盅底和盖内分别饰两朵菊花。全器胎体轻盈,纹饰清新雅致。盖盅底部及盖面顶部书“嶰竹主人造”篆书款,为道光时期堂名款,署有此款的粉彩瓷制作较为精细。

6:清同治黄地粉彩百寿盅(一对),尺寸:高6厘米,估价:RMB 50,000 ~ 80,000,成交价: RMB 74,800 ,成交时间:2006.06.15,拍卖公司:无锡文苑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6春季古玩书画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同治年制”红彩四字楷书款,本朝官窑。

敞口、深腹、敛胫、圈足。制胎规匀灵秀,釉质润腻洁净。圈口金彩,外壁通体黄彩,复书三行排列有序的蓝彩寿字。构图慎密,笔锋工整,色彩醒目,气息华贵。

7:清道光粉彩福禄寿喜纹盅(一对),尺寸:高7.8厘米;直径13厘米,估价:RMB 30,000 ,成交价: RMB 72,800 ,成交时间:2018.12.31,拍卖公司:浙江佳宝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赏析:敞口,深腹,圈足,碗形敦厚。内外皆满施彩,内壁以珊瑚红为地,满绘粉彩葫芦纹,取其谐音有“福禄万代”之意;外壁黄地锦地开光,开光内以红彩描金书“福”“禄”“寿”“喜”四字,且以粉彩如意云头五蝠捧字来装饰,取“五福临门”之美意,边饰皆以如意云头纹表现。底部绘花押款,绘笔、如意、金锭组合,即“必定如意”花押款,寓“必定如意”之美意。整器无论纹饰亦或用色,皆蕴含吉庆主题,色彩鲜丽,纹饰精美,胎质坚密,造型规整,为清晚期典型器。

8:清光绪青花粉彩龙凤纹温盅,尺寸:直径23厘米,估价:RMB 60,000 ~ 90,000,成交价: RMB 69,000 ,成交时间:2018.05.19,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嘉德四季第51期·仲夏拍卖会。

康熙精湛的青花瓷器


康熙是我国历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其长达61年的统治中,总结和借鉴明代衰亡的历史教训,潜心研习汉文化,并善于引进和采用西洋的先进科技和工艺,使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制瓷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青花山水人物纹瓶

康熙民窑青花多使用珠明料和浙料等国产青料,制瓷工匠纯熟的掌握了这两种青料的呈色技术,烧制出被誉为“翠毛蓝”、“宝石蓝”的发色效果,青翠明快、赏心悦目。这是一次技术上的革新,在青花器制作史上应被列为重要的一页。山水图案是康熙青花瓷上常见的装饰题材,其成就最能代表康熙青花的艺术风格,构图多宗法宋、元、明以来的传统,以四季风光和远山近水为题,有的加绘人物,如读书、下棋、观瀑、野外漫游、泛舟、访友等。

清康熙 青花山水纹罐

绘画技法多采用“分水技法”,即借鉴中国中国水墨山水画“皴法”用笔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渲染技巧,明末已出现,康熙时达到顶峰,其方法是在勾好的轮廓线内,利用不同浓度的料水进行渲染,充分描绘出景物的阴阳向背和远近疏密,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和水墨画的效果。这种多色阶青花层次分明,突破了传统平涂的单调,使青花色如同五彩般缤纷多姿,故康熙青花又有“五彩青花”之称,《陶雅》中这样记载:“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

清康熙 青花开光花卉纹盖罐

器身及器盖在万字锦地图案上开光,共分四层,内绘花篮、博古图及折枝花卉,在开光的上部交接处又有小开光,内绘八吉祥图案。八吉祥又称八宝,是佛教中的八种吉祥物,分别是:轮、螺、伞、盖、花、罐、鱼、肠,并赋有不同的吉祥寓意。此类图案是康熙外销瓷上最常见的纹饰。最为独特的是,该器的盖钮为一只仰头蹲伏的“反瓷”小狮子,其形态栩栩如生,与瓶体十分和谐而又富于变化。反瓷,亦称“生瓷”,是一种以瓷土作胎,胎上雕琢纹饰,素胎生烧的瓷器。

清康熙 青花博古纹花觚

“博古图”这一名称出自宋代,北宋徽宗赵佶曾经命人将宫中收藏的金石古玩编绘成《宣和博古图》三十卷,此后凡是描绘古器物的画幅就都被称为“博古图”了。此器图案除鼎、炉、瓷瓶等古物外,还配有几、案、书卷、犀角、宝珠、棋盘、方胜等,含有博古通今,崇儒尚雅之意。且古瓶中插一支珊瑚、两支孔雀翎,表示红顶花翎之意,这是康熙民窑较为典型的图案纹饰,乃是对高官显位的一种称颂和贺意。花觚是万历朝仿青铜器造型的新器型,为插花用的陈设器。

清康熙 青花“郭子仪祝寿图”将军罐

“郭子仪祝寿图”是清代初期瓷器的传统纹饰,唐代四朝元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相传其有七子八婿,均在朝为官,其中一子还是当朝驸马。每逢寿辰,七子八婿均携子来贺,真可谓官高位显,子孙满堂。康熙时期景德镇工匠将此场景绘成画作,以祈盼富贵长寿、子嗣兴旺,亦称“大富贵亦寿考”。康熙民窑青花瓷器的装饰手法相当丰富,官窑的装饰图案主要是图案花纹,而民窑除了各种图案纹饰之外,大量出现整幅画面,尤其是人物类纹饰,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随意洒脱,既有装饰性,又有可读性。

清康熙 青花人物纹笔筒

清康熙 青花“前赤壁赋”笔筒

清人陈浏曾赞誉说:“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熙为最”。而在众多的瓷器品种中,则又以青花瓷最受推崇,康熙时期是我国青花瓷器生产史上继明代永宣青花之后的又一个黄金期,其器型之繁、数量之多、色泽之青翠为前所未有。《陶雅》中这样记载:“雍乾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青之秾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

清康熙 青花“阿弥陀佛纹”香炉

康熙青花有官窑和民窑之分,官窑青花精工细作,典雅优美;民窑青花也毫不示弱,同样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甚至在装饰题材内容上较之官窑更为广泛,绘画风格也更为生动。

清康熙 青花“岁寒三友纹”小罐

由于清初“匠籍”制度的废除和“官搭民烧”制度的继续实施,使得优秀艺人得到培养、优质原料可以官民通用,大大刺激了民窑工匠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有力的促进了民窑青花的飞速发展,从而为官窑、民窑两相生辉奠定了基础。传世的康熙青花器中,民窑青花瓷不仅所占比例很大,更不乏有大量的精美之作。康熙民窑青花瓷器,发色娇翠清丽,图案题材丰富,堪称佳器,值得一赏。

珐琅彩:从珐琅器到珐琅彩的进化史


我叫珐琅彩,在景德镇陶瓷大家庭里我属于最早的“洋景漂”。说起我的历史,那还真有点复杂,不过,您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我出身在遥远的阿拉伯国家,我最初的名字又称“拂郎”、“佛郎”、“发蓝”。我的构成也颇复杂,长石、石英是构成我的基本物质,纯碱、硼砂是我的助熔剂,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等是我的乳浊剂,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锑等是我的着色剂,这些材料混合后,人们将我粉碎、煅烧、熔融,又把我倾入水中急冷变成块状,再细磨又把我变粉。看啊,我是如此地复杂,又是如此的艰辛,仿佛经过九九八十一到难才修成真身。

我诞生之后,人们仅仅把我当成一种装饰釉料来使用,因为我可以防锈。我被广泛用在金、银、铜等金属器上,经焙烧,便成为金属胎珐琅。若以玻璃为胎,则我称为玻璃胎珐琅;以瓷器为胎者,则又称我为瓷胎珐琅。工艺上又将我细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透明珐琅等,一时间,我家族兴旺。

至于珐琅彩一名,那是我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后才有的名字。

话说13世纪下半叶,铁木真的军队横扫世界,从欧亚到西亚。他将这些地方的工匠俘虏到中国,大批烧造我的阿拉伯工匠也在其中。彼时,中国瓷业兴盛。二元配方的发明、青花、青花釉里红的问世将陶瓷的发展推向一个划时代的高潮。不过,那时我还是我,珐琅器。我和中国瓷结合,还需要慢慢等待。

时针指向清朝,康熙大帝是位开明的君主。他喜爱西洋文化,对铜胎珐琅他情有独钟,邀请法国的画珐琅艺人进入内廷造办处,并要求他们传授画珐琅的技艺。 意大利耶稣会士郎世宁于康熙五十四年来中国时就携带一批画珐琅器物作为赠礼。据说当时由于铜料紧缺,康熙要求研制以瓷胎代替铜胎的画珐琅器。于是,我——“珐琅彩”正式诞生!

康熙三十五年新生的我在色彩和纹饰主要模仿铜胎画珐琅,色地以紫、红、黄、蓝为主,纹饰多作写生花卉,以牡丹、莲花最多,花鸟、山水人物暂时与吾无缘。

到了雍正时期,我完全摆脱了铜胎画珐琅的窠臼,真正开始了“中国化”。首先,工人研制出了国产珐琅彩料,其次,在装饰上广泛使用中国元素。第三,宫廷顶级画师将我描绘在来自景德镇细腻洁白的瓷胎上。雍正帝还在清宫造办处的基础上增设圆明园造办处、怡王府分别设窑烧制,极见我的尊崇。

乾隆皇帝最初也像他的爸爸、爷爷一样喜爱我。他极尽奢华的性格也体现在我的身上。和前辈相比,我的色彩更趋丰富精致、画面更趋繁复,器型从小到大,各种瓶身上都有我雍容华贵的身影。但好景不长,乾隆皇帝兴趣广泛,到他执政的中期,他就移情别恋,爱上了粉彩,我也就慢慢被人遗忘。

但必须指出的是,由于我一直都处在深宫大院,故而民间几乎烧造不出皇宫才有的气质。我存世不多,故而极为名贵。这从近年来拍卖行传出的拍卖价可以看出。

2018年4月3日,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我,粉红地珐琅彩花卉纹碗竟然拍卖出2150万英镑(约1.9亿元)高价!瞬间,我,也在这波浪潮下又被推到了闪光灯下。人们开始疯狂地追逐我。在景德镇,各种打着我的旗号的瓷器大行其道。但我还是要忍不住告诉你们,珐琅彩瓷器市场良莠不齐,有很多“挂羊头卖狗肉”的商家。那么,我的真实面目是怎样的呢?我教你一招如何区别我和粉彩的不同。

首先,从外表看,粉彩有一层玻璃白,而我没有。我的主要原料是硼,基质为铅、硼、玻璃料。其次,我的色彩繁多,色彩凝厚、鲜艳、油亮,有油画效果;粉彩则淡雅、柔和、光洁,色阶变化丰富,具有国画效果。第三,我的胎体轻薄,粉彩则较厚重。当然,你要区分我,还需要多看实物,多对比。

好啦,关于我的前世今生,我就介绍到此,希望你能喜欢。

康熙瓷器上的抽象画


中国陶瓷史是一部从原始走向精致,从盲目走向理性的历史。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器形越来越标准,纹饰越来越精细。但是,在这样的主流趋势下,也总有一些例外,它们追求的不是具象,而是抽象;它们面对的不是皇家,而是民间。唐代有绞釉,绚丽多彩,美轮美奂。宋代有兔毫、油滴、曜变天目,似乎揭示了生命的起源与宇宙的奥秘。元代是釉里红斑,刻意的点染,如火焰,又似鲜血。明代有洒蓝,似纷纷暮雪,万籁俱寂。而清代,康熙一朝的虎皮三彩,充满童真,稚拙中给人以简单的愉悦。

严格意义上讲属于素三彩的一种。素三彩,即使用黄、绿、紫三色,在瓷胎上作画,后二次低温烧造,独不用红色。红色由于颜色热烈,称为“荤色”,因此,此种工艺得名“素三彩”。

康熙虎皮三彩宫碗

口径较大,有18cm。敞口,直壁,弧腹,圈足。碗内、外皆点绘虎皮斑,黄、绿、紫、白四色交织,施彩不及底,如大雨淋墙,令人充满无限遐想。

明清景德镇窑的素三彩制品,充满了严谨的皇家气质。在明代,素三彩器以正德一朝最为有名,正德朝的素三彩器均为官窑器,以香炉、花盆为最多。晚明时期,素三彩很少烧制。康熙一朝,景德镇的制瓷业百废待兴,其素三彩器也独具特色。首次出现了在暗刻龙纹上绘有素三彩花果的装饰风格,并开创御窑黄地绿龙碗,为贵妃用器;绿色紫龙碗,为贵人用器。而就在素三彩的大家族中,出现了特立独行的虎皮三彩,此种工艺极少有官窑器,大多是民窑器。分别以黄、绿、紫三种笔触,交织着在器物内外壁上点斑点,斑点相互浸染,二次入窑后,一种流淌感最终定格下来。此种情趣为当时的民间所喜爱。

20世纪初,美国现代艺术大师波洛克以颜料随机泼洒、点染创造天价艺术品。其作品风格极像虎皮三彩的效果。康熙瓷器上的抽象画早西方几百年,但是,由于作者为工匠,而从未被留下姓名。虎皮三彩,是真正的抽象艺术美,它所体现的是古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交点。

陶瓷知识:康熙、雍正、乾隆朝瓷胎画珐琅历史档案资料


《正文》

初制,养心殿设造办处,其管理大臣无定额,设监造四人,笔帖式一人。

康煕二十八年,戸部广儲司、在原来的銀库、緞库、皮库、衣库之外、加茶库、瓷库成六库。

康熙二十九年增设笔帖式一人。

三十年奉旨东暖阁裱作移在南裱房,......其余別項匠作俱移出,在慈宁宮茶饭房做造办处。

三十二年,造办处设立作房。

三十五年奉旨设立玻璃厂,隶于养心殿造办处,设兼管司员一人。

康煕三十六年增设监造二人。唐英供奉养心殿。

四十二年增设笔帖式一人。

康煕四十七年奉旨养心殿匠役人等俱移于造办处。

康煕五十一年,郎廷極改任两江总督,又改漕運总督,五十四年亡。

康煕五十五年九月十一日,广西巡抚陳元龙奏摺帝赐「御赐珐琅五彩红玻璃鼻烟壺一个」,「愓感涙零」。

康煕五十五年九月二十八日,广東巡抚楊琳上奏摺:广東人潘淳能烧法藍物件,奴才業经具摺奏明,今又査有能烧法藍楊士奇一名,験其伎藝,較之潘淳次等,亦可相幇潘淳製造。奴才並捐給安家盘費,于九月二十六日,......法藍匠二名、徒弟二名,俱随烏林大、李秉忠起程赴京讫。再、奴才覓有法藍錶、金剛石戒指、法藍銅片画、儀器、洋法藍料、並潘淳所製法桃红顔色的金子攙红銅料等件,交李秉忠代进。尚有已打成底子未画、未烧金鈕杯,亦交李秉忠収帯,預備到日便于试験。

康煕五十六年三月,皇上开始非常喜歓欧洲珐琅画,尽力介紹珐琅画到宮中造办处。......命欧洲画家来画珐琅,......。。

康煕五十七年奏准武英殿珐琅作改归养心殿,増设监造一人。

康煕五十七年六月,广西提督総兵官左世永得到御赐珐琅鼻烟壺一个,「精工无匹、華美非常」。

康煕五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本年五月十二日到,有法藍西行医外科一名安泰,又会烧画珐琅技芸一名陳忠信。奴才業会同巡抚公折奏聞,于六月十八日遣人伴送赴京在案。......。

康煕五十九年二月初二日,曹頫報两水摺内硃批,谕曹寅:“近来你家差事甚多,如珐琅磁器之類先還有旨意件数、到京之后送至御前览完才烧。今不知骗了多少磁器,朕总不知...。”

康煕五十九年十二月初五日,康熙帝赐西洋使臣嘉楽,珐琅碗二个及其他。

康熙六十一年,进"鼻烟四瓶"(《宮中·进单》)

雍正元年

雍正元年,管理造办处大臣:怡亲王、庄亲王。管理官员:郎中保德、李常,员外郎海望,司库常保,画样唐英。下设珐琅作,附大器作、镀金作。......漆作。.....。

「设六品库掌一人、奏准造办处立库...増设六品库掌三人、八品催総九人、筆帖式八人。」和碩怡亲王、交理総理事務...「軍務機宜度支出納與修水利督领禁軍凡宮内府中、巨細皆王一人经尽料理。」

雍正元年正月初九日怡亲王谕:尔等照金星五彩玻璃鼻烟壶样式烧珐琅鼻烟壶几件。遵此。正月十四日怡亲王交来大小腰圆长方珐琅片二十七片。王谕:或配做紫檀木方匣,或做大小盒子,上俱嵌珐琅片,要做秀气些。遵此。于九月初八日做得嵌珐琅片紫檀木盒一件。于二月初四日做得铜胎画红蝠万寿黑珐琅鼻烟壶一件、铜胎玉兔秋香珐琅鼻烟壶一件。三月十五日又一件铜胎画红蝠万寿黑珐琅鼻烟壶一件。四月十一日做得铜胎岁寒三友法郎鼻烟壶一件、铜胎节节双喜珐琅鼻烟壶一件。四月十八日做得金胎鑋花五彩鼻烟壶一件。怡亲王呈进讫。四月廿九日做得铜胎黑地五彩瑶池王母珐琅鼻烟壶一件、红福百安珐琅鼻烟壶一件、莲艾中心珐琅鼻烟壶一件。八月初四日做得铜胎节节双喜珐琅鼻烟壶一件。郎中保德呈进讫。九月十二日做得秋英十锦珐琅鼻烟壶一件、福寿长春鼻烟壶一件。郎中保德呈进讫。九月廿二日做得铜胎画珐琅西番花鼻烟壶一件、莲瑞同心珐琅鼻烟壶一件。九月廿七日做得黑地画西番花铜胎珐琅鼻烟壶一件、黄地画西番花铜胎珐琅鼻烟壶一件。怡亲王呈进讫。《珐琅作,附大器作,镀金作》

雍正元年正月初九日怡亲王交金星五彩玻璃鼻烟壶二件,王谕:照此样烧玻璃的,亦烧珐琅的。遵此。至二年二月卅日共做得玻璃鼻烟壶三十六件、花玻璃鼻烟壶十四件、顶圆紫青玻璃鼻烟壶二件、各色玻璃鼻烟壶六十六件,都是镀金盖、象牙匙,怡亲王呈进讫。《杂活作》

雍正元年正月十四日奉怡亲王谕:尔等总理造办处钱粮事,各作有柏唐阿、拨什库等精察匠役、督催活计等。再拨什库达亦系匠役出身,因手巧常命他们成造活计。嗣后尔等俱要各尽职分,不可怵忽,如匠人有迟来、早散、懒惰、狡猾、肆行争斗、喧哗高声、不遵礼法应该重责者,令该人员告诉尔管理官,启我知道再行责处。不许该作柏唐阿等假借公务以忌私仇,擅自私责匠役。遵此。《记事杂录》

二月二十三日:郎中保德交珐琅红磁锺大小十六件,奉怡亲王谕:著暂且放著。遵此。《珐琅作》

十一月二十六日:六品官阿蓝泰来说,为慈宁宫画画人等散懒滑随事,启怡亲王。奉王谕:著沈瑜,照唐英例,每日稽查伊等,如有不来者即行启我知道。《记事杂录》

雍正二年

二月初四日怡亲王交填白脱胎磁酒杯五件,内二件有暗龙。奉旨:此杯烧珐琅。钦此。于二月二十三日烧破二件。总管太监启知怡亲王,奉王谕:其余三件尔等小心烧造。遵此。于五月十八日做得白磁画珐琅酒杯三件。怡亲王呈进讫。《珐琅作》

二月初五日总管太监张起麟奉怡亲王谕:着员外朗海望管理造办处事务。遵此。《杂记》

二月初九日:新製珐琅管雙眼翎二枝、单眼翎十枝。

二月十二日:「...臣伏覩珐琅翎管製作精致、如有新製珐琅物件、赏赐一二、以満臣之貪念。」;硃批:「珐琅之物、尚未暇精製、将来必造可観、今将現有数件赐你...」。

二月三十日:「由驛斎到...又蒙恩赐各种珐琅器具一匣、臣...雍正二年三月初三日具。

四月初二日:太监刘玉交珐琅霁青盅二件、珐琅霁红盅四件。珐琅霁红有圆光团花盅二件、珐琅霁红碗二件。传旨:配匣,钦此。于四月初五日,将原交锺碗等十件配做的糊铈合牌匣四个盛装。首领程国用持去交太监刘玉收。《画作》

四月十一日:「由驛斎到御赐臣四団龙補掛蟒袍一襲、珐琅磁器五对...内製精品、人所不敢仰邀...」。

四月二十二日:御赐臣珐琅茶杯两匣,臣叩頭祇领讫,伏覩此种窯器,顔色清麗、製作精雅,實不譲前代之五彩佳品也!雍正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五月十五日:奉事太监刘玉交红地五彩花珐琅碗十件。传旨:配做合牌匣二个,钦此。本日将珐琅碗十件配做合牌锦匣二个。钦此。《匣作》

六月:赏雲貴总督高其倬珐琅烟壺。

七月:赏福建巡抚黄国材雍正年製珐琅鼻烟壺。

十月十一日:年羮尭入京覲見「于十月十一日舞踏稽首于御座之下...」。

十一月二十八日:总管太监刘忠交磁胎烧金珐琅有靶盖碗六件配匣,又六件。《匣作》

十二月初五日:怡亲王交磁胎烧金珐琅有靶盖碗六件......《木作》

雍正三年

雍正正月初五日怡亲王奉旨:着裕亲王管理造办处事务。钦此。《杂记》

正月十九日郎中保徳、員外郎海望交成窰五彩罐一件、黒玻璃用泥銀合烧鼻烟壺一件。传旨:嗣后烧珐琅并磁器俱照五彩罐上花样画。尔仿此样亦烧做几对。再照此黑玻璃用银合烧鼻烟壶样式亦烧做几件。钦此。于四月十三日做得仿宣窑青花白地罐一对、五彩花白地罐一对,怡亲王呈进。于八年十月三十日照样做得珐琅鼻烟壶四件,海望呈进。《珐琅作》

正月二十日:郎中保徳交定窰甜瓜壷一件,奉怡亲王谕:俟我来時再説。遵此。于二十二日,海望将此壷交珐琅作催総张自成持去,着倣此壷样做木样。记此。八月十五日做得一对并原样一件,海望呈进讫。《珐琅作》

九月初五日:郎中保德等奉怡亲王谕:凡有交下来的活计只写交活计人名,不可写上“交下”字样。遵此。《珐琅作》

九月十三日:員外郎海望启知怡亲王:八月内做磁器匠人俱送回江西,惟画磁器人宋三吉情愿在里边効力当差,我等着他在珐琅处画珐琅活計,试手芸甚好。奉王谕:尓等即着宋三吉在珐琅处行走,以後俟得閑之時,将宋三吉帯来見我。如其果然手芸精工、行走勤慎,不独此处給他銭糧食用,并行文該地方給他养家銀两。谨此。《珐琅作》

九月十五日首领太监程国用来说怡亲王谕:着郎中赵元管理圆明园造办处事务。遵此。《杂记》

十二月廿一日郎中赵元奉怡亲王谕:着穆森管理圆明园造办处事务。《杂记》

雍正四年

正月初二日:郎中保德、员外郎海望奉怡亲王谕:著员外郎沈瑜管理造办事务。遵此。《记事录》

三月十三日:员外郎海望持进黑釉金龙洋瓷靶杯一件。奉旨:将此靶杯照都盛式做西洋栏杆,将靶杯或十二只一盘,足子俱要下稳,盘子或做漆的,或做棕木的亦可。钦此。

四月十六日:员外郎海望奉旨:著照九洲清宴陈设的磁插款式烧做珐琅花插几件。钦此。《珐琅作》

五月:西洋国遣使貢各色珐琅彩料十四塊。

七月十六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太监杜寿交来珐琅花抹红地头等酒圆二十四个、珐琅花抹红地二等酒圆二十四个。传旨:著配匣子。钦此。《木作》

八月:年希尭之弟赐死八个月。年希尭奉命淮安関税管理官兼管景徳鎮、十二月到任。

八月十九日:司库常保持出有鎖青玉壷一件,奉旨;着照此壷样式烧珐琅壷一对,再比此壷収小些,做金壷一对。此壷把甚大,収小些,盖子做安簧的,鎖不必用。于五年十月二十九日做得珐琅壷。于七年十二月做得金壷。奉旨:先前做過的三足珐琅馬蹄炉与通身花样对的不准,今改做四足与通身花样,其花样改画些亦可。

八月十九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郎中海望奉旨:此時烧的珐琅活计粗糙,花紋亦甚俗,嗣后尓等務必精細成造。钦此。《记事录》

九月二十五日:郎中海望持出珐琅盘一件。奉旨:此盘外面淡红地深红色花样画得好。嗣後造珐琅器皿,照此盘套画顔色,不拘深浅,黄、藍、红、緑烧造几件。钦此。

十一月初一日:郎中海望持出四色珐琅四块,重一百十六两。奉旨:著配珐琅用。钦此。《珐琅作》

十一月初三日:怡亲王交......。五彩蟠桃宫碗十四件,,,,,珐琅炉瓶盖合(台北故宫藏品画珐琅包袱纹盖罐高12.1厘米口径3.6厘米)一分,,,,,。奉旨:收拾妥当,赏琉球国。钦此。《记事录》

十二月二十九日:太监陈璜交来红地珐琅碗十件。传旨:著做杉木匣盛装。钦此。《记事录》

雍正五年

闰二月初三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郎中海望奉上谕:朕从前着做过的活计等项,尔等都该存留式样,若不存留样式,恐其日后再做便不得其原样。朕看从前造办处所造的活计好的虽少,还是内廷恭造式样。近来虽甚巧妙,大有外造之气。尔等再做时不要失其内廷恭造之式。钦此。《记事录》

三月二十八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初一日,郎中海望将黑退光漆画洋金金銭花磁碗一对、紫退光漆画喜相逢洋金蝴蝶磁碗一对呈进。奉旨:此晚款式不好、碗里釉水亦不好,著传给江西烧造磁器处,将无釉水好款式的碗烧造些来,以便漆做。钦此。八月二十九日张玉柱交来无釉瓷碗八十件。传旨:此碗系年希尧烧造的,着交海望。交柏唐阿苏七格持去漆做,讫。《油漆作》

三月初五日:太监张玉柱交来青花白地梵书靶碗二件、霁红靶碗二件、红地蓝花珐琅碗十六件、红地黄花珐琅碗八件。传旨:著配匣盛装。《木作》

闰三月:做玻璃珐琅鼻烟壶十六个。《珐琅作》

八月三十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郎中海望为造办处无写篆字的人启知怡亲王:今有写宋字人徐国正会写篆字,人亦老実,欲給徐国正工食食用,今其在造办处効力行走等語。奉王谕:尓等酌量料理。遵此。本日郎中海望、員外郎沈瑜,全議得毎月給徐国正工食銀五两。记此。《记事录》

十一月廿七日:郎中海望、員外郎沈瑜、为画珐琅人、并南匠告假回南一事写得汉字啓摺一件。内开:画珐琅人张琦告假六个月,为省亲搬取家眷来京事,系广東巡抚楊文乾养赡。画珐琅人鄺麗南、告假六个月为省亲定姻事,系两广总督孔毓珣养赡。《记事录》

雍正六年

正月初四日:各种匠人中珐琅匠石六等。????????

正月初九日:应招募匠艺人十三名。内务府员外郎沈瑜、唐英启怡亲王,拟定每月所食钱粮银一两,再月米折银一两,每月每人共给银二两,用造办处银两发给。怡亲王谕:准行。《记事杂录》

正月十六日:郎中海望启称:为造办处成造活计行取钱粮等事,关系甚重。奴才若往圆明园去时,京内造办处惟有沈喻一人画押办事,祈再派官员帮着沈喻画押办事等语。奉怡亲王谕:著员外郎唐英画押办事。《记事杂录》

二月二十七日:郎中海望奉旨:照先做的珐琅画九寿字托碟样再烧造二份、将腰圆形的亦烧造二份。尔等近来烧造珐琅器皿花样粗俗、材料亦不好,再烧造時務要精心細致,其花样著賀金昆画。钦此。《珐琅作》

二月十八日:太监王太平交来黄磁暗龙奶茶碗一件。传旨:照此碗口面做珐琅碗盖四件。钦此。于本月二十八日,做得珐琅碗盖四件,并原交来黄磁暗龙奶茶碗一件,郎中海望交太监王太平讫。《珐琅作》

二月二十二日:栢唐阿宋七格等奉怡亲王谕:著烧炼珐琅,遵此。于本日員外郎沈瑜、唐英:説此系怡亲王著试烧珐琅料所用銭糧物料,叧记一档,以待试炼完時再行啓明入档。本日送交柏唐阿宋七格。《珐琅作》

三月十九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著传催总刘三九、领催白老格带好手艺铜匠,各带小式家伙,珐琅处太监张廷贵、画珐琅人谭荣、好手艺家内大器匠一名,带铜叶珐琅材料赴圆明园来。遵此。《杂录》

三月二十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正月二十六日,太监王太平交来大号磁茶圆一百八十件,小号磁茶圆一百六十件,大号磁盖圆一百二十件,大号磁酒圆六十件,小号磁酒圆六十件,磁盖圆五十五件,大号磁盖碗八十九件,俱系黑子挂釉,外无挂釉色。传旨:著交海望选好的漆做。钦此。《漆作》

四月十二日:太监胡全忠交来珐琅色磁锺碗二十件。说太监张玉柱传旨:著做有隔断木匣二个,一匣内盛十二件,一匣内盛八件。钦此。《木作》

五月二十六日:太监刘希文,王太平,王常贵交来.....。珐琅胭脂釉纸槌瓶四件,......钦此。《漆作》

六月二十九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二十八日,海望持出黄磁茶圆一件。传旨:此茶圆釉水,颜色甚好,但款式不好,尔造办处有朕交出去的无釉水磁锺,碗,茶圆等件,内有好款式的可照此釉水,颜色烧造珐琅几件。钦此。于八月初十日照样烧得珐琅酒圆二件,并原样一件,怡亲王呈进,讫。于九月十七日照样烧得珐琅酒圆四件,郎中海望呈进,讫。《珐琅作》

七月十一日:員外郎唐英啓怡亲王、为郎世宁徒弟林朝楷身有癆病、已逓過呈子数次、求回广调养、俟病好時再来京当差、今病漸至沈重,不能行走当差等语。奉王谕:着他回去吧!遵此。《杂录》

七月十二日:做得玻璃胎烧珐琅节节双喜烟壶一件。

七月十二日: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将此料収在造办处做样,俟烧玻璃時照此样着宋七格到玻璃厂毎样烧三百斤用,再烧珐琅片時背后俱落记号。聞得西洋人説:珐琅调色用多尓门油,尓着人到武英殿露房去査,如有,俟画‘上用′小珐琅片时用此油.造办处収貯的料内,月白色、松花色有多少数目?尓等査明回我知道,給年希尭烧瓷用。

七月十二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初十日怡亲王交西洋珐琅料:月白色、白色、黄色、緑色、深亮緑色、浅藍色、松黄色、浅亮緑色、黒色,以上共九样。旧有西洋珐琅料:月白色、黄色、緑色、深亮藍色、浅藍色、松黄色、深亮緑色、黒色以上共八样。新炼珐琅料:月白色、白色、黄色、浅緑色、亮青色、藍色、松緑色、亮緑色、黒色,共九样。新増珐琅料:軟白色、香色、淡松黄色、藕荷色、浅緑色、醤色、深葡萄色、青銅色、松黄色,以上共九样。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将此料收在造办处做样,俟烧珐琅片时背后俱落记号。闻得西洋人说:烧珐琅调色用多尔那们油,尔着人到武英殿露房去查,如有,俟画上用小珐琅片时用此油。造办处收贮的料内月白色、松花色有多少数目?尔等查明回我知道,給年希尭烧瓷用。遵此。于七月十四日、査得武英殿露房旧存収貯多尓门油十六斤十两二銭。西洋国来使麦徳罗进的多尓那门油四半瓶,連瓶浄重十二斤四两。从蒋家房抄来的多尓门那油一瓶,連瓶浄重一斤四两、共三十斤二两二銭。于七月十七日写摺啓知怡亲王。奉王谕:着拿一小瓶试看。遵此。《珐琅作》

七月十五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柏唐阿黒达子持来,画珐琅人南匠譚榮具呈红紙摺一件、奉怡亲王谕:着照红紙摺内所开房屋数目査明、向房库人員説租給譚榮居住。遵此。于八月十九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郎中海望传、着西華门外平常人官房一所、行文給南匠譚榮住。记此。《杂录》

七月二十四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柏唐阿邓八格来说怡亲王谕:将造办处收贮的里外素白釉或茶圆或酒圆选薄些的拿四、五件来。遵此。于二十七日,将珐琅处收贮的填白暗寿字茶圆五十一件内选得六件、填白暗龙酒圆四十一件内选得六件,柏唐阿赵老格持赴怡亲王花园交柏唐阿宋七格收讫。《珐琅作》

七月二十六日: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造办处收贮的白磁有釉无釉锺碗有多少件,再磁器库里收贮的有多少件,俱将数目查明送来。遵此。《记事录》

秋八月:怡亲王宣圣命,唐英著内务府员外郎衔,驻景德镇御窑厂,佐理陶务,充驻厂协理官。十月抵景徳鎮。督理淮安板闸关年希尭总理陶务。《陶人心语》置題幕友画诗「雨窓題吴尭圃画山水歌」。

八月二十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八月十九日,郎中海望启称珐琅处画珐琅人林朝楷因身病告假回广,前六月内已经回明。奉王谕:准其回广在案,今又据呈称:林朝楷来时,原系广东总督送来之人,蒙皇上赏赐伊本地安家银两。今若不知会总督,惟恐林朝楷在广难以居住。故此求转启王爷知会总督将林朝楷在广所食安家银两停止,俟林朝楷病好来内廷效力时再行知会等语。奉怡亲王谕:不必行文知会,而等将总督家人传来,说我的话,带信与总督知道:今造办处画珐琅人林朝楷系有用之人,因身病告假回广养病,将伊送回广东。到广之日,将伊本地所食安家银两暂行停止,俟伊病好,照旧著人将伊送上京,来时将伊所食安家银两再行发给。遵此。《杂录》

八月二十日:郎中海望画得‘太平如意慶長春'瓶花祥一张,随桃式掛瓶样一张,呈览。奉旨:尓等酌量造辧。钦此。于九月二十七日,做得珐琅桃式掛瓶一件,随象牙茜色長春花一束。

八月二十三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二十一日首领太监董自贵交来里有釉外无釉磁碗大小一百二十九件。说太监刘希文,王太平传:著漆做。记此。《漆作》

九月初二日:首领太监吴书来説、奉怡亲王谕:今配烧珐琅用的红料,将玻璃柏唐阿着吴书挑選二名学配红料。遵此。《珐琅作》

1234下一页

清代画珐琅技法小识


珐琅,又称“佛郎”、“发蓝”,是覆盖于金属制品表面的一种玻璃质材料。它最早出现于东罗马帝国的佛区,故人们将此地的音译称呼这一工艺。珐琅器于12世纪从阿拉伯地区直接或间接传入我国,珐琅工艺技法则在元人后期传入我国。按我国的传统,附着在陶或瓷胎上的玻璃质称为釉,而用于瓦片建材上者称为琉璃,涂饰在金属器物外表的则称为珐琅釉。玻璃、瓷釉、琉璃和珐琅釉原料大同小异,主要的成份都是硅酸盐类。惟后三者需与不同材质的胎体结合,因此在制作技术上要兼顾釉与胎两者的理化性质。

常见的珐琅釉料的是将石英、长石、硼砂、氟化物等原料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和,分别加入各种金属氧化物,然后研成粉末,再烧结成硅酸化合物与硼酸化合物的混合物,因其不具规则化的晶格,故没有固定的熔点,仅有固态与液态互变的温度范围,大致底釉在820℃~870℃,面釉在790℃~840℃之间。通常是先将原料烧成基本釉的熔块,在制作的过程中再加入需要的金属氧化物,也就是以金属离子特具的颜色而使珐琅釉呈色,或成为胶状,或悬浮状的粒子对光线的色散或吸收而呈色,例如氧化钴呈蓝或紫色、氧化铜呈蓝绿色、氧化铜混和氧化钴则显青色、氧化亚铜呈红色、氧化镍在含钾之釉中呈红色、在含钠之釉中呈黄绿色,又如氧化铁单独使用呈褐色,与氧化钴及二氧化锰合用则呈黑色或黑褐色。

所谓珐琅器,是将经过粉碎研磨的珐琅釉料,涂施于经过金属加工工艺制作过程后的金属制品的表面,经干燥、烧成等制作过程后,所得到的复合性工艺品。珐琅器的胎体,一般以铜中铜合金为胎,清代偶以金、银及合金为胎。以铜或铜合金(青铜)为胎体,除了较经济之外,从材料学的角度分析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因为铜在空气中表面易形成氧化层,当其与釉在高温下作用时,较易与珐琅釉结合成中间层,增强釉在胎表的附着力。珐琅器根据制作的技法分类,主要有掐丝、内填(錾胎)和画珐琅三种。

画珐琅的制作方法是:先于红铜胎上涂施白色珐琅釉,入窑烧结后,使其表面平滑,然后以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绘饰图案,再经焙烧而成。画珐琅富有绘画趣味,故又称“珐琅画”。

画珐琅的制作技法,起源于15世纪中叶欧洲比利时、法国、荷兰三国交界的佛朗德斯地区。15世纪末,法国中西部的里摩居,以其制作内填珐琅工艺为基础,发展成画珐琅的重镇,初期制作以宗教为主题的器物,后来逐渐制做成装饰性的工艺品。随着东西贸易交往的频繁,尤其自康熙二十三年清廷平定台湾以后,禁海开放,西洋制品开始涌入,西洋珐琅便由广州等港口传入中国,并就地设厂研制,称之为洋瓷,宫中则称其为广珐琅。当时,广州的产品多保留着西方文化的韵味,由于烧造技术不高,釉料呈色不稳定。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聘请法兰西画珐琅艺人陈忠信来京,在内廷珐琅处指导烧造画珐琅器。其式样、图案主要是中国风格,少有西方画珐琅的特点。

我国烧制的画珐琅器造型稳重浑厚,与瓷器中的粉彩相似,而欧洲的画珐琅器,胎体一般比较轻薄,表面具有较强烈的玻璃光泽。

画珐琅工艺约于雍正年间传入苏州地区,在浓厚的工艺基础上,苏州生产的画珐琅作品风格独具,从而形成了内廷珐琅处和广州、苏州三大画珐琅生产中心,产品各有特点。

康熙朝的画珐琅

康熙年间生产金属胎画珐琅的机构主要是内廷设立的珐琅作。画珐琅至迟在康熙三十年宫内已试烧成功,与康熙三十五年研发成功的瓷胎画珐琅相去不远。从有关资料来看,画珐琅进入技术成熟的精制阶段,应是在康熙五十七年,武英殿珐琅作归属养心殿造办处的前后。

最初生产画珐琅的技术不成熟,胎体与掐丝珐琅一样较沉重,器物体积小,以实用的碗、盘、壶、瓶、盒等日常用具为主。釉色少,颜色也不纯净,釉色灰暗无光,色彩互相浸染渗透,画面模糊,这显然是由于烧炼技术不成熟的缘故。

康熙后期的画珐琅充分显示出画珐琅器薄、平、光、艳、雅的特性,胎骨由试制阶段的厚重逐渐趋于轻薄,釉质温润细腻。器型种类增多,除碗、盘外,常见唾盂、香盒、花瓶、鼻烟壶等生活用品。还用画珐琅技法仿造宣德炉。釉色增多,颜色纯正鲜艳,图案清晰,显示出烧造画珐琅的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作品多以黄釉作地,黄釉呈明黄的色调,釉色光泽亮丽洁净的程度,可居三朝之冠,亦有少量白釉或淡蓝釉为地者,上压红、粉红、绿、草绿、宝蓝、浅蓝、赭和紫等彩釉;黑色开始启用,但色涩而无光泽。装饰纹样以写生花卉及图案式花卉(缠枝花卉、折枝花)为主,也有极少许传统山水风景。花卉主题为玉兰、牡丹、茶花、桃花、荷花、梅花与菊等。花间有的还缀以蝴蝶、蜜蜂、锦鸡、鸟等,增添了画面的活力。绘画技法,图案式的花卉是以浅色凸显花瓣的轮廓,至花心渐深,并以深色的线条细致地绘饰花叶的脉络;相反的也有以深色细线精确地勾勒出花瓣和叶片形状,再以晕染的方式表现出整体的形状与颜色。写生花卉部分也采用恽寿平、蒋廷锡的没骨花卉的绘画技法,至于传统山水则具王石谷、王原祁的绘画风格。画风极细腻,色彩谐调。

新兴的画珐琅色彩鲜艳明快,豪华富丽,深得康熙皇帝的赏识,凡精美之作,在器物上署“康熙御制”款。从文献记载中可知康熙对画珐琅器的浓厚兴趣,他不仅命西方传教士画家和宫廷内画家为珐琅处画珐琅器,还从法国召来烧画珐琅的匠人为其服务。但所有绘画都必须符合皇帝的旨意,皇帝不喜欢西洋油画的风格,所以,康熙时代的画珐琅都保持着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雍正朝的画珐琅

雍正时期是画珐琅生产逐渐兴盛的阶段。雍正皇帝对新兴的画珐琅情有独钟。客观上刺激画珐琅的生产,数量增多,式样不断翻新,图案、釉色有新的发展和变化。

雍正时期的画珐琅器仍以小型器物居多,以鼻烟壶为大宗,造型工整别致,釉色亦鲜亮。造型亦有形制非常特殊者,卵形小壶、成套本盘,多层式烛台、天球式冠架、多孔式花插、仙桃式洗、筒式熏炉、八宝法轮等都是前期画珐琅中少见的新鲜式样。

装饰图案除缠枝花卉外,仍以草虫、花鸟为主要题材,寓意吉祥的图案显著增多,往往以西洋式的花叶纹或图案式的西蕃莲及荷花为锦地,配合画传统的四季花卉、竹石、鸟鹊等吉祥纹饰;器形的式样多,例如圆、椭圆、桃形和不定形等。画风极细腻,但有些纹饰则过于繁琐。

釉色以黄色为主,黄釉呈杏黄的色调,色感厚而光泽差。还出现了新的釉色。特别是以黑色为地、上压彩色花纹的作品是前所未见的,这种黑釉是雍正时期烧成的,所以格外受到皇帝的青睐,即使烧制其他彩釉作品,在局部也可看到绘制黑釉花纹的现象。这种运用黑釉的手法是其他时期罕见的。

雍正年间的珐琅工艺的突出成就是自行研制成功了新的珐琅色釉20余种,极大丰富了珐琅色釉种类,为乾隆时期的金属珐琅工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乾隆朝的画珐琅

乾隆时期的画珐琅工艺,发展突飞猛进。乾隆皇帝酷爱珐琅工艺,还积极支持画珐琅的生产,还命令宫廷画家多次参加画珐琅的生产,质量高,许多前所未见的新作品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在图案、色彩、器型等方面都有所创意,有所突破。

乾隆时期的画珐琅器型变化很多,包括仿古青铜器、仿康雍二朝的器皿等。还出现了大型器,许多插屏、挂屏、熏炉、画缸、大瓶等都是用于宫殿内的重要陈设品。这些器物不仅形制高大,而且制造十分精致,与高大的建筑交相辉映,更显得气势恢弘。造型式样显示出多方面的追求。帝王后妃盛放物品的画珐琅盒有圆形、方形、长方形,以及梅花式、葵花式、瓜棱式,还有屉盒和攒盒。

乾隆朝画珐琅的装饰工艺趋向稠密细致堆砌式的特色,并往往与内填珐琅制作的技法表现在同件器物上。在绘画的部分,有些以掐丝为架构,例如画房子时,则以掐丝为轮廓,藉此增加釉在胎面的固特力。出现了仿青花瓷、仿内填珐琅、仿掐丝珐琅等多种效果。黄釉的色调变化多,明黄、淡黄、橙黄等都有,明黄色的光泽度不及康熙朝。

绘画的风格中西合璧是这一时期的特色。不论是焦秉贞、冷枚等以中法为主,参用西法的新画派,或是郎世宁师徒以西法为主,参酌中法的油画方法,都有异曲同工之妙。纹饰题材丰富,纹饰中有缠枝花、折枝花、四季花卉、鸟虫异兽和几何纹图案。还普遍地采用西洋式卷草纹和百花纹为锦地,开光处绘西洋仕女、课子图、港口与西洋房舍。画面处理多采取色彩渲染的手法,增加了层次感和立体效果,且十分注重人物神情的刻画,手法颇有几分西方油画的风格。所画的景致与人物和当时的瓷胎画珐琅上的纹饰雷同,应是遵循固定的画稿,因此画面往往是大同小异。

广东地区制造的贡品中还有一种独具特色的工艺,即在金属胎上贴金花或银花,表面再罩上透明的蓝色或绿色珐琅釉,金花或银花从釉下透出,表里呼应,分外晶莹。有的器物釉下没有金花或银花,纯以透明的釉色展示出独特的魅力。

总的说来,乾隆时期的画珐琅工艺,主要有宫廷样式和广州样式两种。宫廷样式的画珐琅器则侧重传统的工艺手法,图案严谨工整,画工精美细致,釉色温润细腻,多以明黄色作地,具有浓厚的皇家气息。广州样式的画珐琅器,更多吸收了欧洲艺术风格,构图多以欧洲大卷叶纹为装饰,线条奔放,器型新颖,胎体轻薄,釉色明艳。

清晚期的嘉庆初年,画珐琅还保持着乾隆时代的某些遗韵,画珐琅器的生产也有几分成就。此后,随着国力的衰退,画珐琅器的生产已然是日薄西山,虽曾一度出现回光返照,但毕竟是气息奄奄,无力回天了。

康熙瓷器上的米芾山水画


历史上,米芾的山水画另辟蹊径,孤清人王世贞谓之“不过一端之学,半日之功耳”。“米氏云山”确是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语言方式,在山水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米芾提出的“寄兴游心”和“墨戏”的绘画美学思想,崇尚天真平淡的画风。

米芾山水之风格对宋代以后文人风格艺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甚至于17世纪的康熙瓷上亦可见。

清康熙 青花仿米芾山水图棒槌瓶

这是一件用青花绘制,康熙时期景德镇画师绘制的仿米芾山水图棒槌瓶,此瓶盘口微敞,束颈折肩,直腹筒身,腹下渐收,器硕恢宏,奔放雄逸。圈足,底部折转处平修二层台,底心内书青花双圈花款。可视为米式云山风格绘画加诸其它艺术载体,创造的又一精品佳作。

其瓶施白釉凝似雪脂,用青色淡料墨戏犹如烟云变灭,逸趣高深;束颈摹墨竹图景,杆枝如弓,青叶如剑,折肩以下绘云山通景图卷,乃见瓶身青山迭出,云墨幻化,并点有屋舍数间,散染重墨树丛,疏落有致。观此山水图卷,远近山势重峦叠嶂。近景枯林高耸,林舍掩半,右设左依孤峰巨石,墨染苔地,高下参差;上起平式峰峦,间有茅亭云海,环接江面水岚,远浦归帆;远景左右青峰入云,缭绕寺阁,以简为贵,气意宁静。其三段式构图如北宋郭熙,而云山本法自赵宋二米,取之雅淡迷离,合以巨嶂气势,出若有无,青峰绝尘缥缈,意在笔先,惟不失天真烂漫之情。

器物装饰之艺术,在于二维平面之立体化。本瓶施绘者利用器物长方形器身与中国书画立轴画面相似特点进行创作,绘通景云山图,使之测视如观赏中堂,环视则有书画手卷展阅之效果,艺术趣味浓厚。

宋元以来米家山水尤为仕人所重,如明代董其昌著《画禅室随笔》云“米家山谓之士大夫画”,可见推崇。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即藏有一幅董其昌仿米芾山水手卷;另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元高克恭作《云横秀岭》,亦见山岭笔墨多白云,近景水渚之茅舍,参染米家树点,笔法心意,与本品画意相近。

元 高克恭 《云横秀岭》 绢本着色,纵182.3厘米,横106.7厘米 台北故宫藏

米芾(1051—1108),初名黻,字元章,至元佑六年(1091)开始用芾名,自号海岳外史、襄阳漫士、鹿门居士、淮阴外史、净名庵主、溪堂、无碍居士等。世居太原,迁居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而卒,故《宋史》本传称吴人,徽宗时为书画博士,后任礼部员外郎,世称“米南宫”。

米芾绘画上的成就主要还是在山水画上。他不喜欢作危峰峻岭的北方山水,却情有独钟地作江南的山山水水。虽然他的画作已经看不到,但我们可以从其子米友仁的传世作品中领略到米氏云山独特的神韵。

米芾与米友仁父子所绘山水图,变态万层,多在晨晴晦雨间。清代郑绩著《梦幻居画学简明》,称米氏父子“雨点皴全用点法,宜于雨景也。”雨景之法始于米元章,故人皆称为米点。元章天性活泼,不入纤小,随意点缀,便成树林、山石,或浓或淡漠,乍密乍疏,模糊处笔墨之迹交融,明净处点渲之形俱化。一幅淋漓,不必楼台殿阁。若有若无,自有雨中春树万人家景象也。米家发源北苑,写山亦有轮廓,写树亦有夹叶,盖变北苑之披麻专取北苑之雨点,自成一家。今人不味米中奥旨,辄曰米画易学,殊为可惜。友仁画仍用雨点,但用笔稍细致,变大米而成小米,所谓雨点法即米家父子法也。

朱丽雅·柯蒂斯博士曾探讨过这种米家山水风格的康熙青花瓷,认为这是一小组在康熙早期刻意设计制作的卓越作品。这组山水瓷的意境、构图、笔触与皴染皆完全依照米芾原作精心制作而成,将复古与慕古的情怀从绢纸上转移至瓷面上,极富文人趣味与美学理想,应该属于高级的定制瓷,堪称17世纪文人瓷器的典范。

港佳士得拍清康熙青花米芾山水图棒槌瓶

除本件外,另有一例杰作,来自英国铁路退休基金会旧藏, 见2015年香港佳士得春拍,第3226号。清康熙帝以董其昌书法为宗,将董书常列于座右,晨夕观赏,遂使董其昌书画风靡一时,这类器物皆即于此一时代背景下创作而生。香港佳士得拍卖曾于2004售出一幅康熙帝御笔仿董其昌山水,可见连带董其昌推崇的米家山水也成为17世纪由上至下的文人圈的重视,这一组精彩的米家山水样青花瓷的设计与制作,正是在这个独特的文化背景下诞生的。

从蟋蟀罐看光绪粉彩


有朋友购得一个“清代粉彩三国人物蟋蟀罐”,只花了280元,作为正品,自然是捡了个大“漏”。此罐的制作年代为“光绪”,尺寸高8.8厘米,口部直径11厘米,底部直径9厘米。此罐口大有盖,盖部中间有五个小孔,是为了方便蟋蟀透气,腹部微鼓,浅圈足,底部有“光绪年制”四字青花楷书款。罐盖粉彩动物及花草图,罐身饰三国人物图案,画面采用了中国画的工笔重彩,开光处白度极高,加上釉汁匀净,洁润如玉,因而为整个图案的装饰提供了基础。

粉彩本是釉上彩,是在彩料中加入粉质,使釉彩呈现粉绿、淡红等较为淡雅的色彩。又因粉彩料中含有“玻璃白”粉而得名,其烘烧时温度较五彩低,色彩比五彩柔和,因此又称“软彩”。粉彩中的“玻璃白”粉实际上是一种含砷的乳白色玻璃质,在彩绘时可将各种彩“粉化”,增加各种彩的色阶,使画面能表现出正、倒、仰、俯、翻、转的变化,因而增强立体感。光绪粉彩瓷器胎之白且薄真是达到了“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灸销”的地步,其绘画可达到“花有露珠,蝶见茸毛”的程度。

人们比较清代众多的粉彩瓷器,会发现民间粉彩瓷画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画面以人物、山水、成语故事等组成,尤以花鸟为多。“清代粉彩三国人物蟋蟀罐”上所绘花鸟浓淡相间,层次清晰,娇艳柔美,充分体现出光绪粉彩色泽清丽,粉质减少、柔和淡雅的特点。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从康熙小酒盅看画珐琅的精湛》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从康熙小酒盅看画珐琅的精湛》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从瓷器底部的旋纹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