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民国素三彩瓷器鉴别 > 导航 >

聚焦三宝蓬“山河尺素”汤正庚水墨青花个展

聚焦三宝蓬“山河尺素”汤正庚水墨青花个展

民国素三彩瓷器鉴别 艺宝瓷砖 雅素丽瓷砖

2021-03-30

民国素三彩瓷器鉴别。

日前,由大学陶瓷美术学院主办,景德镇画院、西安美术学院景德镇校友会承办,三宝蓬艺术中心承办的“山河尺素”汤正庚水墨青花个展在三宝蓬艺术聚落展厅举行。本次展览是对汤正庚艺术创作的一次精彩回顾,也是对其不断探索、锐意创新艺术历程的梳理及总结。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汤正庚,于瓷板上的绘画实践,既延展其纸本的语言线索和视觉机制,又有别于青花传统的经验框架,转而嫁接为水墨逻辑。继而大多新作于走笔接合间的墨法演绎,瓷釉、青花和笔法等介质的彼此碰撞,仍保有其水墨的灵动与通透。每一幅作品既足以释放材料本身的魅力,揭示的图画意蕴,又于笔笔相遇和墨色充盈中,直抵画面每一寸间。

难能可贵的是,正庚所拥有的浑厚底色,促进了继续破解青花的奥秘,又抽离于一种抗辩的语境,恰似于撤退的“演示”下,彰显出前行的迹象。在笔法和空间错落的形式中,突出青花、墨法的巧妙辑让,使其物象跃入宏阔而苍茫的天地,于空灵中显现出沉稳的气息。而从山水及物的拓展,将其悬浮于弥漫墨色淋漓的空间,并非寻求集阙大成的显现,更是将幽绵深远的两类形态予以集结。以瓷板图画敏感的墨法方式,既论证了其富于传统涵养的现代意味,也生发出语言变迁和材料转化之外的观念行动。尤其场景设置依循了一定的图式,却建构了一片古雅而内敛的视觉空间,且藉由简明的形式控制实现了心物之间的变幻,在墨痕青影的自觉中,获得了一种归属于生命体验的平衡。有如荆浩所述,置身奇松之景,“因惊其异,遍而赏之”,进而“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正庚亦正是在墨法、图式和材料的反复锤炼中,终将青花之变呈现于观者。

汤正庚将人文情怀在青花瓷板的界面中进一步加以了阐释。尤其两重性带来的机遇,有意将其融于水墨历史的跌宕起伏之中,并坦率地阐述了自己的艺术信条:沉浸在墨法的丰富演变,实质表现出强烈的人文情怀。而深入的历史传统和现实语境下的材质结合,激活了彼此相互促进的两面,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基于水墨实验下的绘画初衷。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30日。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永乐三宝”:甜白、青花、鲜红釉


明朝永乐时期的瓷器艺术独创与多元兼具,堪称东亚工艺美术史的高峰。2017年05月18日起,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适于心-明代永乐皇帝的瓷器”特展,精选近百件永乐瓷器名品一次完整呈献。这也是台北故宫开馆以来首次以明朝永乐皇帝之瓷器举办专题展览。

明代晚期文人在谈论明初官方用瓷时,曾经提到“永乐、宣德年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这段话清楚地总结了永乐皇帝的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甜白、青花及红釉瓷器。

▌甜白为常

“洁素莹然,甚适于心”是永乐皇帝对自己心爱瓷器的赞誉。甜白釉色创烧于永乐,恬静优雅,开创白瓷新面貌。

甜白釉瓷是永乐时期宫中主要用瓷。根据1989年景德镇珠山明代御窑厂遗址发掘报告,永乐前期地层中的甜白釉瓷器占所有出土物的98%以上。据学者推测,永乐皇帝大量烧造白色瓷器有可能与他燕王时期居于北平,感染元人尚白之风气有关。因其为报答父母之恩所建造的金陵大报恩寺塔,是以白瓷砖搭建而成的,因此也有人推测,大量烧制的白釉瓷器不但带有宗教意涵,同时也承载了皇帝对父母的追思。

相同器形的瓷壶存世不多,台北故宫另藏有一件器形相同,器身饰以凤凰一对的青花三系竹节把壶,有学者推测两者皆为明初宫廷用茶器。广东台山南宋沉船中,亦曾出水有类似造型的锡壶,也有学者据以推测其为穆斯林使用的汤瓶。

▌苏麻离青为饰

永乐、宣德年间,青花瓷器是以含氧化钴的矿物为颜料,在瓷器坯体上描绘纹饰,施一层透明釉后,经约1200℃左右高温烧造而成的作品。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发色浓艳,并且带有渗青铁锈斑点,形成独特鲜明的风格。

在朝廷的要求和监督下,瓷器先由内府“定夺样制”,才发给窑厂照样制作。官用作品器形规整、釉色纯正、纹饰合于规范的现象在此时开始建立。不合标准的作品往往被刻意击碎,掩藏起来,烧成的瓷器则作为国家礼仪或宫廷日常之用,或成为赏藩外交邦国的礼物。永乐、宣德年间,常有大型器如天球瓶、扁壶等作品的烧制。

▌鲜红为宝

“要想穷,就烧红”是景德镇当地的一句民谚。高温红釉器是以铜作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中高温烧造而成,是最难烧制成功的颜色釉品种之一。由于其对温度、气氛的要求特别敏感,稍有不慎,即得不到纯正的红色,因此景德镇珠山遗址也见到大量烧制失败而击碎掩埋的红釉器汰选品。

永乐时期开始,景德镇可以烧造出釉色纯正的红釉瓷器了。一改元代红釉发色灰暗的釉色效果,以红似鸡血般的色彩被誉为“鸡血红”、“鲜红”和“宝石红”。

这件红釉高足碗的口部外侈、深壁、高圈足。全器施红釉,釉汁莹厚,器色鲜艳,圈足著地处露胎。器内壁锥拱双龙戏珠纹,外壁朴素无纹饰。碗心有“永乐年制”双行四字篆书款,外加花边。

景德镇第二届三宝论坛举行 三宝向世界喊话


新年伊始,来自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家、商界精英齐聚中国博物馆,这座承载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的文化殿堂,共同交流探讨景德镇的发展和未来,这是三宝论坛为景德镇与世界对话搭建的一个交流平台。

1月15日--16日,由景德镇市珠山区区委、区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三宝论坛在中国博物馆顺利开幕。国际化的嘉宾团,多元化的理论实践体系,跨界的交流与碰撞在这座没有城墙的古老瓷都精彩呈现。期间各路嘉宾先后汇聚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及陶花源、真如堂两个论坛分会场,共论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讨景德镇的复兴与未来。参与此次论坛的人员包含政府、学术、教育、企业、手工艺人、艺术家、设计师、自由职业者等千余人次。

作为本次三宝论坛的重头戏,随着坚守陶瓷历史文化阵地的老炮开腔,挺立时代潮头的国际创客献智,传统、手作、生态、复兴、互联网+、产业成为“守望千年创意未来”主题论坛的高频词,论坛高潮迭起,现场掌声雷动。

如果说上午的“守望千年”论坛论的是大陶瓷大文化的时代背景和底蕴,勾画出文化产业的大轮廓,那么下午的“创意未来”论坛道的是大产业大发展的创意和战略,给出的是操作性强的实施计划书。八位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却深爱陶瓷的专家、学者、创客、实业家,以学术主持、演讲嘉宾的身份出席论坛,分享所学所思,与场下与会者进行互动,现场气氛活跃,论坛话题振奋人心。

《设计师艺术家手作人跨界对话》座谈会16日上午10点在陶花源举行,原计划2个小时的座谈,一直持续到下午1点才结束,与会嘉宾畅所欲言,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来自设计,艺术以及手作领域的多位代表人物,就行业发展,相互配合融通等问题各抒己见,引得现场掌声阵阵。

而当天下午在真如堂举行的《景沪港文创座谈会》,展现的则是另一波头脑风暴,这场座谈主要围绕着各地域之间交流发展及文创现状和未来进行讨论。与会嘉宾还就主题进行发散,对于当前在校大学生创业热的现象进行了解读,不同的意见在会场碰撞,各种观点的表达,让座谈现场的嘉宾与听众都大呼过瘾。

副市长熊皓出席三宝论坛致辞时称,三宝千百年来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景德镇对中国陶瓷发展的贡献,现在这里每年都吸引众多的国内外艺术家来研究创作,在这里,瓷器、建筑、山水巧妙结合。三宝是景德镇美丽的乡愁,是活态的博物馆,是景德镇与世界对话的良好平台,希望三宝论坛可以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

守望千年

1、景德镇核心的资源是保存完整的手作制瓷体系和附着其上的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这里既可以为全世界艺术家,设计师,手作人,乃至投资客,新兴阶层提供实现想法的办法,还是一个适宜居住生活的城市,这是景德镇吸引全球智慧和资本的有利条件。

2、创意产业需要对传统给以足够的敬畏,从传统中来的创新才是有根基和长远的,而从景德镇历次窑业高峰印证了一个客观道理:只有充满创新精神,勇于突破,敏感积极接受外来先进思想与事物才能重新再造景德镇辉煌。

创意未来

1、景德镇完整的手作制瓷形态天然吻合当下社会消费需求,但是必须体系化应对这种需求而来改造产业,从设计研发、供应链改造、商业传播体系、诚信机制、互联网化等多个维度来推动产业的升级改造。

2、景德镇将依托历史与自然,成为全球陶瓷设计研发中心,成为世界陶瓷以及其他高文化属性产品的打样室,成为向中国向世界输出中国元素,传播中国价值观的智力思想高地。

产业资本与互联网是这次景德镇产业转型提升的基本手段与工具,市场导向,社会化操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生力量与本地求新变革势力结合,将成就景德镇这个时代的产业振兴与文化复兴。

论坛成果 

l海尔创新平台将开展针对产业的全产业链互联网升级工作;

2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将开展以景德镇城市文化形态为课题的专业研究,组织师生进行城市文化样本调研,发布相关研究成果;

3文化部对外贸易基地手作之美陶瓷中心将落户景德镇;

4转转会北京总部将常态化组织设计师、艺术家、生活美学家到景德镇从事创作,体验生活,促进高端旅游消费,展现景德镇经典文化;

5北京餐具采购商将在景德镇设立美食美器研究院,联合烹饪协会针对餐具做文化创意设计研发,以及全球文化创意酒店餐具定制;

6美食家、作家左壮在景德镇设计烧造签名限量款厨餐陶瓷;

7香港东方陶瓷协会将组织藏家、学者和专业人士到景德镇考察,进行文化与学术交流;香港将于2016年下半年筹划举办景德镇专题展览,包括艺术、设计与工艺作品,文化形态,城市发展的综合立体的推介活动;

8《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将关注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出专题报道;

9龙柏国际酒店设计联盟将定期与本地艺术家对接,洽谈合作;部分设计师将落户景德镇。

等等其他......

三宝论坛第一弹:三宝瓷谷里绽放出美丽的设计之花


2017年3月28日,由景德镇市珠山区主办的“第三届三宝论坛——设计的力量”在景德镇三宝蓬艺术聚落隆重启幕。市政协主席黄康明,珠山区委书记林卫春等四套班子领导以及21世纪出版社社长张秋林、副社长熊炽等出席论坛。现场聚集近300人,共同感受知识的聚焦与设计的力量。

据了解,三宝论坛从2015年开始每年举办,秉承提供智力支持、打造交流平台的指导思想,冷静观察、客观比较,广邀各界精英,汇聚全球智慧,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三宝瓷谷的发展与建设。

2017年第三届三宝论坛主题“设计的力量”,着眼于平台产业,根据本土情况,眼看大趋势,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对于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乃至全球的创意产业都会产生积极而有深远的影响。

本届论坛由珠山区委、区政府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联合主办,整个论坛为期两天。3月28日上午,论坛邀请了包括北京洛可可设计公司创始人贾伟,德国麦森大中华区总裁叶佳琪,冰岛艺术家、设计师艾瓦尔·沃恩等海内外嘉宾参与论坛活动,共话设计的力量。

这也是珠山区继2015年“对话三宝——千年瓷都的美丽乡愁”,2016年“三宝论坛——守望千年,创意未来”之后第三次举办三宝论坛活动。

瓷砖铺贴有三宝 装修墙面少不了


墙面瓷砖铺贴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如果铺贴不好,房子的美观度大大降低。而瓷砖铺贴好的关键因素,则是选好瓷砖和贴瓷砖的材料,铺贴瓷砖有三宝,一起来看看!

瓷砖铺贴有三宝 装修墙面少不了

一、瓷砖胶

又称陶瓷砖粘合剂,主要用于粘贴瓷砖、面砖、地砖等装饰材料,广泛适用于内外墙面、地面、浴室、厨房等建筑的饰面装饰场所。其主要特点是粘接强度高、耐水、耐冻融、耐老化性能好及施工方便,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粘结材料。

瓷砖胶的质量好坏需要参考多方面的因素,如果瓷砖胶质量不理想,贴好的瓷砖就很容易脱落,使墙面变得很难看。

二、瓷砖填缝剂

瓷砖填缝剂是瓷砖铺贴完成后,将瓷砖之间的缝隙封闭起来、防止瓷砖间的缝隙藏污纳垢、渗水受潮的粉剂,具有防水防霉、抗裂耐磨、粘合性强等特点,多用于瓷砖、马赛克、 石材、 木板、 玻璃、铝塑板等材料的缝隙装饰。

如果没有使用瓷砖填缝剂,污渍和水汽就会从瓷砖之间的缝隙渗透进瓷砖背面,破坏瓷砖与墙面之间的粘结,导致瓷砖脱落;缝隙间的污垢积聚,容易滋生大量细菌,威胁业主的健康。

三、瓷砖

贴瓷砖除了各种辅料,最重要的主角还是瓷砖。辅料选得好可以保证瓷砖不脱落,瓷砖选不好,再好的辅料也是浪费。

选瓷砖除了看材质、看吸水率之外,还要根据使用空间来选择瓷砖尺寸。客厅、走道、卧室空间较大,适用大尺寸(600*600mm以上)的瓷砖;厨房、浴室空间较小,为了保持空间的和谐与协调性,建议选择小尺寸(600*600mm以下)的瓷砖。

一个墙面装修出来是否足够美观,间接体现出业主的审美品位,如果用劣质的材料装修,会让家里的墙面看起来乱糟糟的,各位业主一定要注意选择合格的装修材料哦!

“老外”青睐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


澳大利亚昆士兰的陶瓷专家凯文教授,日前在景德镇的“三宝国际陶艺村”又过了一把瘾。这位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陶艺家,在中国江西的这个农家小院里,拉坯、利坯、施釉、画坯、烧窑……像几百年前的传统陶瓷工匠一样,不一会儿,一件精美的陶瓷艺术品诞生了――

●怀着朝圣心情而来

“三宝国际陶艺村”位于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东南10余里处。

对于喜爱陶瓷、熟悉陶瓷文化的外国朋友来说,他们到景德镇来,都怀着朝圣般的心情。“我的梦想圣地就是景德镇的‘三宝国际陶艺村’。”凯文教授说,“2000年,我第一次来中国旅游,立刻就被中国深厚的文化深深吸引,并且爱上了中国。”

凯文教授在景德镇中外陶艺家现场交流活动上制瓷

2002年,凯文又以艺术家的身份在“三宝国际陶艺村”度过了9个月。在这里,凯文和中国古老的瓷文化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他说:“景德镇不仅有最好的瓷土、传统的制瓷工具、烧木柴的窑,还有教你手艺的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这里似乎浓缩了中国悠久的瓷文化所有的魅力。”他写了两本书――《三宝日记》和《三宝感受》,来记录他在三宝陶瓷村的感受。

在“三宝国际陶艺村”,人们能够充分感受最主要的陶瓷工艺:拉坯、利坯、施釉、画坯和烧窑。这些原生态的工艺过程,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工序好比少林七十二般绝技中最核心高深的五套,任何一套都需花费10年以上时间方能练成。”凯文说。

●原生态的世外“陶”源

三宝村是一个老式农宅的陶瓷作坊院落,“干打垒”筑成的土院墙,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从院子里穿过。院中处处是多年劳作的痕迹――瓷碗、瓷片,许多半掩在泥里。

陶艺家李见深是“三宝国际陶艺村”的创办人。他毕业于美国纽约州陶瓷学院并获陶艺硕士学位,现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协会成员。李先生旅居美国、加拿大10多年,先后在日本、加拿大、美国、荷兰等国举办个人陶艺作品展。

“我是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李先生说:“在国外十几年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什么是陶瓷。”1998年,李见深在景德镇城东南郊外,买下一个叫“四家里”的几幢老房子。这几幢用土墙、木头建起来的老房子,就是今天的“三宝国际陶艺村”。

在三宝,李先生恢复了中国传统原生态的陶瓷生产场景,屋内的陈设是村民们20多年前使用的生产、生活器具。每天,近10名工匠在这里用最原始的方法生产陶瓷和制陶工具。

随着慕名而来的外国朋友越来越多,2000年,“三宝国际陶艺村”正式对外开放,并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世外“陶”源。

●泥土成为共同语言

如今的三宝村,每年都吸引着几百名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的陶艺家来这里创作、交流、访问;每个月都有国外陶艺家在这里举办作品展或进行文化交流。留言簿上一段段用各种语言留下的充满情感的话,都是他们在这里有趣生活的写照。

“这些外国朋友,既有来参观的,比如欧盟大使夫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朋友,也有各国陶艺大师为期数月的交流研修。”李见深介绍说:“甚至还有作长期研修的,如阿根廷著名陶艺大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协会成员维尔玛,瑞典陶艺大师英格尔、玛丽安等。”

前不久,因参加景德镇瓷博会,凯文先生又一次来到了三宝。他说:“在三宝,各国的艺术家们虽然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是他们有一种共同的语言,那就是这里的泥土。”

明 青花束蓬盘


青花瓷

盘浅腹坦底,有矮圈足。器表施釉,釉层纯净匀称。底足露胎,胎质细腻洁白。白胎上用钴料绘出蓝色图案,然后罩上一层亮度极高的透明釉。洁白的胎体映衬天蓝色纹样,这便是陶瓷史上著名的青花瓷。青花是釉下彩绘的一种,是对白地蓝花的专称。典型青花瓷系选用含金属钴的彩料在陶洗细腻的瓷坯上做画,然后施一层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中国最早的青花瓷是唐代产品,明代永乐、宣德二朝是青花瓷的黄金时代。自此以后,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今天人们所使用的日常餐具也以青花瓷为大宗。

青花瓷生产的中心是江西景德镇。明代初期的景德镇官窑青花瓷使用的是进口的钴料,史称"苏勃泥青"料。进口钴料中含铁量较高而钴稍低,因而其蓝色浓艳深沉并杂以黑褐色结晶。而国产钴料则与之相反,蓝色较淡而纯净。苏勃泥青料据传产在波斯(今伊朗),据查应是叙利亚一带。

规格:口径28.3厘米底径20.5厘米高5.4厘米

一品清廉

这件景德镇宣德年间的青花盘就是使用进口钴料绘出主题纹样的。深蓝色中泛着黑褐,釉层亮丽而图案浓艳,是典型的苏勃泥青作品。所绘主题图案是一束出水的莲花,寓意"一品清廉",或有勉人自勉之意。莲纹之外,是一周缠枝牡丹纹及卷草纹边饰。边饰图案则是系用国产钴料绘制。这种色泽搭配,使主题纹样更加突出。

盘内的束莲纹流行于元代和明朝初年,其清秀典雅的风格颇受世人喜爱,其影响波及海外,西亚地区的伊斯兰陶瓷作品中有不少摹自中土的类似图案。由此看来,无论是用料还是图案母题,这件青花瓷盘均可视为中西亚文化交流的产物或使者,其价值远不止于饮食用具而已。

素三彩


“素三彩”的定义

明、清两代景德镇生产的,以黄、绿、紫三色釉为主的瓷器品种。素三彩是在涩胎上以彩釉填绘早已刻划好的纹样,再经低温烧成。与唐三彩、宋三彩制作工艺相似,惟涩胎成瓷。素三彩釉色除黄、绿、紫外,尚有黑、白。因不用红色,故称素三彩。素三彩始于明代,正德时已极为精致,清代康熙年间最为盛行。

“素三彩”一词首先出现在清末寂园叟《陶雅》中:“西人以康熙黄、茄、绿三色之瓷品为素三彩”,其中的“三”代表多数,无特定含意。之后,中华民国初年的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也提到:“茄、黄、绿三色绘成花纹者谓之素三彩”。1989年版《辞海》中“素三彩”的定义是:“瓷器釉彩名。在未上釉的素胎上,施以绿、黄、茄紫三色而烧成。始于明正德年间,清代康熙时继续烧制”。除此之外,陶瓷界还有另外一种“素三彩瓷”的定义,即“素三彩瓷是瓷器釉上彩品种之一,是以黄、绿、紫三色为主的瓷器,其实并不限于此三色,但不用红色。其制作方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瓷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划好的纹样内,再经低温烧成。因色彩中没有红彩,故名”。认真说来,“素三彩”一词最初就没有严谨定义,所以至今仍具有很大笼统性。

“素三彩”中的“素”可以归结为两种含意:一种为该器使用“素胎”(又称“素烧胎”)烧制。“素胎”是陶瓷生坯没有上釉前预烧的胎,它既可增强坯体机械强度,使其在搬运时不容易损坏,又可在上彩釉时不会因浸湿坯体而导致坼裂。出于以上原因,该工艺在陶瓷制作中经常使用。另一种是古代有“红为荤色,非红为素色”之说,该器所用色釉以“素色”为主,故名。

“素三彩”的早期发展

我国唐代出现一种盛名海内外的先烧制素胎,然后挂低温色釉重新入窑再次烧制的陶胎低温色釉器。由于该器主要使用黄、绿、白三色,民国时期人们开始简称为“唐三彩”。随后又逐渐出现例如“辽三彩”、“宋三彩”、“明三彩”及“清三彩”等不同时期同类制品的专有名词。假如比照“清素三彩”特征看,有些唐三彩称作“唐素三彩”也不为过。如此说来,素三彩的早期发展应至少追溯到唐朝。

明代官窑素三彩制品

明代素三彩是在唐宋三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只是随着瓷器烧制技术的提高,御厂改用素烧瓷胎代替以往的素烧陶胎。这一变革不仅进一步增大了“素胎”的机械强度,也提高了成品的精美程度,成为明清三彩与唐宋三彩的最大区别。根据这点,我们又可将素三彩进一步划分为“素三彩陶”与“素三彩瓷”两大类。

素三彩的素是什么颜色


素三彩是诸多彩色瓷器的品种之一,它的历史由来已久,但不知什么原因,在我国的历史文献记载中,并没有素三彩的相关论述。从现在掌握的一些资料来看,景德镇素三彩的烧制年代应该在明代以前就开始了,并不象先前一些人所说的始于满清康熙晚期。康熙晚期只是素三彩最盛行的时期。极有可能是这个时期所留下来的素三彩都非常有影响力,所以就造成了误解。

素三彩的素是什么颜色呢?这“素”,就是没有颜色的意思,即“素烧胎”。“素胎”是指陶瓷的生胚,还没有上釉前的胎,它既能增强胚体本身的强度,在搬运时起到不容易损伤的作用,又可以在上釉彩的时候不会因为浸湿坯体而造成崩裂的现象。因为这两个原因,这个工艺一直在陶瓷制作工艺中被使用。而且中国古代一直有“红为荤色,非红为素色”的说法,素三彩所有的釉色均没有红色,所以都是“素色”,由此得名。

素三彩是在明代时期,人们在唐宋三彩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发展起来的,随着瓷器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改用“素烧”这种强度更高的烧制方式替代传统的素烧陶胚,这一改进,不仅避免了搬运时不可避免的磕碰损坏现象,还提高了产品的精美程度。因此也成了明清三彩和宋三彩风格上的明显区别。在这一点之上,素三彩就有了“素三彩瓷”和“素三彩陶”这两大类别。明朝时期,素三彩在颜色上做了进一步提升,不过,在颜色的运用上千变万化,还没有到很讲究的地步。

到了清代,素三彩的制作手法变得更加细腻,工艺也趋于复杂化。这一时期,一种使用黑彩勾勒的技术取代了以往雕刻划线的工艺技术。这种方法使得素三彩的画面变得更为精致,画风精美绝伦。有专家猜测,此种技术应该是画师们总结前朝经验,在五彩瓷的绘画基础之上创新做得出的结果。清朝时,素三彩迎来了鼎盛时代,品种也更加多样,既有明朝的传统遗风,又有康熙时期的新兴彩粉技术。不过,康熙年间也有一些器具使用了荤色(胭脂红),这就难免显得名不符实了。

素三彩在明朝时期慢慢发展壮大,到了清朝时期,因为斗彩、五彩瓷等瓷类型的出现,让它差点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不过,到了清初康熙年间,经过一系列的创新,素三彩又重现光芒,甚至还出现了盛行风潮,到雍正时期,素三彩继续变革,与当时的新兴彩瓷工艺结合,与历史一起前行。素三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几经沉浮,不断创新是它得以留存至今的原因。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聚焦三宝蓬“山河尺素”汤正庚水墨青花个展》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聚焦三宝蓬“山河尺素”汤正庚水墨青花个展》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民国素三彩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