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评论:景德镇如能把握好“3势”

评论:景德镇如能把握好“3势”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1-04-03

景德镇古代瓷器。

善谋事者定懂得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凡事无势而不立。

何谓势也?势,一般解释为趋势,我更认为是一种力量与方向并蕴含着某种规律在里面。

因为在《孙子兵法》里有这么一句话:孙子曰:“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意思是,能让石头浮在水面上,靠的是力量和速度,这里就是"势"!

在古代还有一句俗语:“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意思是,就算智慧过人,冥思苦想也比不上顺势而为;就算有再好的农具,反季节耕种也比不上应季的收成。这说的就是规律。

说到势一般有顺势、借势与造势之说,分别代表着不同观念和能力。

所谓顺势就是认清规律,顺应潮流(方向)并主动对接。只有懂得势,然后熟练应用和驾驭,才能更好的做成事。这就像站在山顶,向下推动一块滚圆的石头,省心又省力,事半功倍。反之则是逆势,往往事倍功半。从这个意义上说顺势者就是懂事者!

而借势就是要借用某种客观规律去实现自己的目的。“火借风势,水借山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能借上风时不必煽风点火,火就能凭借风势烧得很旺;能借水势时不用划桨撑篙,船也能乘着波浪自在漂流。借力打力者高明也!

造势就比较难了,是指在自身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通过主观努力去创造条件形成新的共识,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需要智慧与整合的,更是能量的积累与喷发。

其实势表面看到的是力量、方向和规律,核心却是某种能量造就的结果。顺势、借势多指利用自然规律或历史契机,而造势者往往是通过集聚能量去改变或颠覆某种趋势与走向,取得出奇致胜的效果。过去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点悲观与唯心,我想说的是:谋事在人,成事在能。只要能量够了,万事皆有可能!当科技发展到可以造出四级捆绑火箭时,人类的飞天梦就成为现实了。这是人为的结果,是能量的作用。故有“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之说,造势者英雄也!

做大事者既要懂得顺势而为,又要会巧妙的借力打力,更要有造势的勇气和能力。

对景德镇而言,要顺的是文化旅游与互联网的大趋势;要借的是国家传承与创新试验区的大利好;要造的是与世界对话和讲好中国故事的大格局。唯如此才对得起“世界瓷都”、“中国第一镇”的历史名号!

taoci52.com小编推荐

评论:谁来拯救景德镇瓷器艺术


不可否认,绘画界对于瓷器工艺是外行,自然要谦虚地向工艺美术师们请教学习。而对于瓷上绘画,绘画界的意见虽然偏激却是中肯的。

瓷器本身,因其造型、工艺等因素,已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即使不加任何描绘(图案),也足以显示其古雅高贵与独特。

中国瓷器与中国书画是最能代表中国特色与水准的中国艺术,是中国的“符号”。若结合二者,人们更期待的是两种极品的“极极相加”——达到至高无上的极上品。若“两极”结合,最终生下一个较之母本更不及的“下等品”来,那么这种结合宁可不要,而保持两种艺术的各自高品高格为好。

今天绘画界对于景德镇瓷器所提出的问题,准确地说指的是“瓷画”——绘于瓷上的绘画。问题的提出是有其理由的,我们在随处可见的景德镇当代瓷器展中所看到的瓷上绘画作品充斥着“俗气”、“匠气”,画家们贬其为“垃圾”并不过分。这些“作品”严重影响了景德镇瓷器的声誉。我想作为当代景德镇的工艺美术大师为此也同样会感到难过的。为何出现此种境况呢?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瓷上绘画的作者不是当今绘画界的精英。

那么,我们把当今绘画界的精英请到景德镇去画瓷,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回答同样是否定的。原因很简单,绘画的材质发生了变化。瓷坯上行笔涩滞,不如纸绢流畅;青花等画瓷颜料也不同于墨等中国画颜料。画家们在纸绢上的作画方法直接用于瓷上绘画是无法完全达到预想效果的。在瓷上绘画,画家们需要一个对材质的熟悉与掌握过程,更何况烧出后的变化有时又是无法预见的……这些问题便涉及到瓷的工艺性。画家们要谦虚地向工艺美术师学习,他们的经验、绘瓷方法同样是“法宝”。我们的绘画精英们不会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瓷画的创作与研究上,这样,从工艺师们那里取经更显得重要和节省时间。将工艺师的技术经验与画家的绘画水平相互吸收融合,才会创造出精美的瓷器(画)作品。

回顾中国古代那些精美绝伦的瓷器作品上的“绘画”,更多的是图案的形式——这种“绘画”还属于工艺性质。严格意义上的精美瓷画并不多见。近现代虽然有林风眠等绘画名家参与瓷画创作,同样是出于一时兴致,少有大作精品传世。景德镇瓷器,若完全承继宋元明清以来的图案式绘画,虽说可以保持传统,但其前景并不乐观。绘制图案的古人虽说也是“工匠”,但指导其“创作”的皆为当时的文化高人,这些高人们是懂得“艺”的。就像宋画一样,虽为“画匠”所作,但赏画与指导者都是诸如赵佶等文人,在这方面我们今天的瓷画家已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了。

作为瓷器的艺术——一为“艺”,一为“术”,缺一不可。“艺”为文,“术”为技。无技,文何以附焉?无文,技何价之有?

评论:景德镇瓷器展销还能走多远?


太平南路,江苏饭店的拆迁工地。靠近马路的一溜广告牌被拆了一块。一张红纸上醒目的粗箭头将人们领进工地。满眼瓷器。又是一次景德镇瓷器展销,南京人再熟悉不过的场景。

各种车辆塞满了入口处的空地。“最后一天!”一张大大的标语道出了瓷器货架间熙熙攘攘的人群的由来。南京人已经摸准在各种景德镇瓷器展的最后一两天都会迎来“挥泪”大甩卖。“难道你还要把它再拖回家去吗?卖了吧!”通过这样的还价理由,很多市民花上不到100元就能将一个半大的粉彩瓷缸拿下。来自景德镇的货主会一边麻利地包扎和收钱,一边露出破釜沉舟的神情。

这些景德镇瓷器展到底如何组织而来?他们每年要跑多少地方?他们赚钱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遭遇:都是“瓷头”惹的祸

从摊主老夏口中记者第一次听说了“瓷头”这个称谓。

在景德镇,有专门的人到全国各大中城市踩点(农村和小集镇不去,因为那些地方没有观赏瓷的市场)。他们的目标是离闹市最近的空旷场地。在从场地的主人手中短期租用(一般1~2个月)并“摆平”当地的城管及相关部门后,这些瓷头就会回到景德镇,在货主们聚集的市场上打出招商的广告。

租金能够接受,对那个城市又很有信心。货主们就会报名参加,一个临时组成的展销团队就这样押着货物,带着梦想浩浩荡荡地开往那个城市。

老夏对南京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瓷头告诉他展销的地点离南京市中心新街口和最热闹的夫子庙都只有5分钟。所以他定了2米长的车位。(展销团队一般都是用一种9米长6米高的大货车运货,货的多少按照所占货箱的长度计算。)但到了南京却遇上了没有想到的事情。

瓷器展不在乎是不是露天,但一定要在乎场地平不平。因为要搭架子摆货,场地不平,架子就不稳,万一倒下来,就白走一趟了。

老夏交2000元租金的时候,特地问过瓷头:“地平吗?”瓷头说,平,我特地找人浇了一层水泥坪。但到了南京后才发现是一片拆迁后留下的瓦砾堆。气愤归气愤,展销还是要搞的。于是老夏和其他70个货主,在第一天的时候,一起平整场地。

不顺的事情接踵而来。瓷头溜了,并且没有付清给场地老板的尾款。老板不干了,把广告牌又装了回去。老夏他们就这样被围在工地里20天。于是老夏和其他70个货主一起找老板抗议,要求老板退还已付的钱。老板最后妥协了。“场地空着也是空着,我们来展销,大家都有钱赚,老百姓不买也能陶冶陶冶,多好啊。”老夏说,就是这个理由最终说服了老板。

他告诉记者,像这样的事情,几乎在每个展销目的地都能碰到。他们已经有了摆平的经验。

博弈:顾客和同行之间

今年是老夏跑展销的第5个年头。

“景德镇因瓷器有名,但指望每个旅游的人抱一个大瓷瓶子回去不现实。所以我们需要送瓷上门。只有这样才有饭吃。”这几乎代表了所有走出来的景德镇瓷器商人的想法。

但现在,这碗饭越来越难吃了。今年老夏跑了5个城市,潍坊、天津、唐山、济南和南京。总的感觉是北方城市比南方城市好卖,决定好卖的因素中,偶然因素更多了。他告诉记者,今年最好的运气是在潍坊,一个大老板把货包圆了。而最不好的是这次南京,到现在2米车位的货才卖了30厘米。昨天一天的收入是60元。他甚至建议记者可以写一篇负面的文章替他们造势,题目就叫“景德镇瓷器举步维艰”。

首先一个令他难受的是顾客杀价都不着边了。他将一个大瓷瓶上的玻璃罩子拿下,“这是‘七五0一’瓷,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中南海瓷。高白釉、上等瓷胎,画工一流。每个都有编号,我们开价3万,有人上来就说300。”而更多没有玻璃罩罩着的瓷器都被杀在100元以内。

老夏对面的一位姓王的货主,在一对一人高的瓷瓶上,挂出了“相信南京终有识货人,现价3000”的牌子。他告诉记者,因为不能忍受顾客瞎还价才出此计策。

另一个压力则是来自同行。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所有的货主都是景德镇人,但他们并不能形成价格同盟。差不多的东西,货主间相互压价在展销会上比比皆是。贬损其他人的东西也是另一个手段。前一个货主口中的绝品,用下一个摊主的鉴赏秘诀一看,立即成了低档货。

虽然是同来,但却不会一同返乡。老夏告诉记者他们有句行话叫做‘卖在打包时’。特别是到了最后阶段,大家都在熬,熬走一个,就意味着自己的货能多卖一些。因此虽然明天是最后一天,但不会都走。只有撑不下去的才先走。

“卖不好根本原因就是太多了。”老夏说。事实上,小作坊生产的无序和展销活动的无序,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大量私人生产,造成了私人组团的景德镇瓷器展销越来越多,展销会上货主相互压价,竞相贱卖,造成利润下滑。为了保持利润,只有简化工序,压低生产成本。而这造成了更多艺术含量低的东西流入市场,从而产生新一轮贱卖。

景德镇瓷就这样被套住了。

困局:展销模式还能走多远?

但对单个货主来说,展销的最大困局来自成本的增加。

老夏家是世代烧瓷的,拥有一个私人作坊。和他的前辈们不同的是,老夏家的作坊只负责瓷器产生的最后一步,烧制。他们烧的胎子则是从专门的制胚人手中买来的。依照市场喜好买回瓷胎,然后交给瓷艺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绘上市场上热销的图案与颜色。然后拖到全国各地去展销。

在这种模式下,卖一个1000元的瓶子,10%是买胚子的钱,10%是请人画的费用,40%是烧制时的煤气费用,20%是展销成本,剩下的20%是获利。

而现在,成本中最大的一块煤气价格不断上涨。由于展销时的竞争,成本只能靠20%的利润空间来消化。

“目前,钱还是能赚到的。不然我们都不会出来了。但是煤气还在涨,靠展销赚钱还能过多长时间,就很难说了。”老夏最后说。

评论:景德镇仿古瓷要勇于“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是指机构或企业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以此来获得公众的谅解和接纳,从而化“危”为“机”,变“负”为“正”,重新树立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美好的形象。它包括危机的规避、控制、解决以及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坏性和紧迫性的特点。

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作为国内最权威、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最近几年连续多次对景德镇仿古瓷行业进行“暴光”,对景德镇仿古瓷行业的负面影响之大、影响之远是难以想像的,它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景德镇”的声誉和“千年瓷都”的金字招牌,一场危机正在迅速漫延及扩散。

然而,出现了危机并不可怕。不光是景德镇仿古瓷行业,近年来,国内如奶粉、药品、纯净水、化妆品、白酒、汽车等许多行业都出现了危机。

关键是要善于危机公关,要勇于化“危”为“机”,变“负”为“正”。

仿古瓷行业专家认为,景德镇传统仿古瓷手工制瓷工艺作为一种对历史的回归,其意义特别深远。在传统手工制瓷工艺经过大规模的革新改造而逐渐萎缩以后,仿古瓷不仅唤起了人们对历史、对传统的记忆,还成为了抢救传统制瓷工艺的一种手段;仿古瓷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它利用模仿、复制等再现古代工艺,反映时代背景及文化,这是厚重历史文化与陶瓷文化相结合,是时代的象征;现代仿古瓷要求瓷质精美肥润、造型雄浑质朴、纹饰古雅精致,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以及其他国家机关、外事活动所订做的仿古瓷,还有北京故宫博物院及各地博物馆出样在景德镇定烧的瓷器,精美绝伦,既忠于原作,又高于原作,不仅是传统技术、艺术的传承,也是传统文化传播推广的最佳载体。

对于央视对景德镇仿古瓷行业的暴光,专家学者认为,这一方面说明,景德镇仿古瓷行业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善,另一方面也说明景德镇仿古瓷还需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公众所了解和认知。

为此,专家建议景德镇要充分利用此次央视对景德镇仿古瓷行业的报道,加大危机公关力度、深度和广度,一手抓内部整顿,一手抓对外危机公关,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化被动为主动,传播正能量,打造景德镇仿古瓷新形象。

一、在景德镇内部行业整顿方面:

一是加大仿古瓷行业整治的力度。要像近日“央视暴光东莞娱乐场所涉黄后,东莞政府迅速做出应对,出动6000警力清查涉黄场所”一样,景德镇市瓷局、市工商管理局、市技术质量监督局、公安局等政府机关,要进一步整顿、规范景德镇仿古陶瓷艺术品交易场所、活动和行为,整合、培育一个在政府主导下依法合规、健康有序、充满活力的仿古陶瓷艺术品交易市场,为仿古陶瓷艺术品交易构建一个规范、高效、便捷的高地,为投资人、收藏家、爱好者架起一座实现仿古陶瓷艺术品保值、增值的桥梁,为仿古陶瓷艺术家提供一个展现真实的艺术价值的平台,让景德镇成为举世瞩目的仿古瓷高地、世界闻名的仿古瓷圣地。

二是加大引导仿古瓷行业自律的力度。引导景德镇仿古瓷行业从业人员,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定,自觉接受政府和行业部门的监督管理,合法经营,诚信经营;自觉维护行业正常市场秩序,不做夸大广告、不误导消费者,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交易原则;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不销售假冒伪劣和侵权产品;树立“用户至上”的理念,信守合同,自觉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二、在景德镇外部危机公关方面:

一是在景德镇市政府机关、行业协会对仿古瓷行业整顿、规范取得一定进展与效果后,邀请央视、人民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采访团,来景德镇采访报道仿古瓷行业的“新风”、“新貌”,传播正能量,打造新形象,为景德镇仿古瓷正名。

二是精选几家在全国有较大知名度的仿古瓷生产企业,对其生产流程、制作工艺进行拍摄、对仿古瓷行业专家进行采访,并制作成电视专题片。在全国省、市电视台,甚至中央电视台进行推送播放,让全国人民了解仿古瓷制作工艺。

三是组织行业专家、学者、评论家,从仿古瓷制作工艺、文化艺术传承、收藏知识等方面撰写相关文章,在各大媒体上发表;邀请全国知名收藏家撰写博客,以弘扬仿古瓷文化。

四是加强与其他省市陶瓷收藏家联系,邀请外地专家、收藏家到景德镇参观仿古瓷制作工艺、古陶瓷遗址,传播仿古瓷的收藏价值,使景德镇仿古瓷产业升级、加速发展,并为大力弘扬陶瓷文化,传承工艺作出贡献。

五是成立仿古瓷研究会,专门研究仿古瓷的特征及鉴定,并编制书刊,大力宣传仿古瓷制作工艺流程知识和规范仿古瓷市场,为景德镇仿古瓷进行长久正面宣传。

六是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当代新媒介在危机公关中的作用。如今是一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社会公众对网络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网络已经成为解决危机事件的重要部分和不可取代的途径。一旦出现危机事件后,景德镇要及时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解答公众的疑问,勇于危机公关,善于传播正面形象,为维护与传播景德镇千年瓷都形象贡献力量。

还是多到景德镇看看为好


山东济南召开的“首届中国民间元青花藏品研讨会”早已落下帷幕,但是有关这次会议得失的讨论却不断见诸报端和网络。能引起人们如此关注的会议无论其直接成果如何,起码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会议召开期间,正值景德镇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第二期古瓷鉴定研修班,元青花的鉴定与辨伪也是其中研修的重要内容之一。本人作为中心的负责人,无法参加济南的会议,愿意结合研修班中涉及的内容,谈点个人的意见。

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特别是所谓“精品大器”,即通常所说的“至正型”元青花,烧造数量不多,时间也不长,其中还包括元末(1361年以后)朱元璋势力范围控制时期。从造型和装饰风格看,这类瓷器主要是销往伊斯兰地区,国内对青花瓷的认识并不看好,如明初曹昭《格古要论》就说:“近世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但也不是绝对的,元青花作为日用瓷,除外销以外,在国内必然也会部分流通,这从建国后国内窖藏、墓葬出土的典型元青花可以得到证明。传世的(元青花)民间收藏也不能排除,如上世纪70年代景德镇陶瓷馆从江西丰城县征集的元青花缠枝花梅瓶以及各地博物馆馆藏元青花的报道,多是民间征集的。但是可以肯定,这类民间收藏的传世品,数量极为有限,而且其收藏下限必须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20世纪)70年代以后收藏元青花,则必须有高超的辨伪能力和准确掌握其流传序列,否则,上当受骗没商量!

收藏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收藏者得到一件可心的藏品时,往往都会激动不已而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忽略或者不情愿去找破绽,甚至人为地造出种种“理由”维护其藏品的可靠性。其实这是文物收藏的大忌。济南会上专家与藏家意见分歧,就反映了这种心态。有一种说法认为,精品元青花是无法仿制的,这是一种误解。上世纪80年代以后,元青花是景德镇仿古者的主攻对象之一,高仿品从胎釉、造型、厚薄、底足、纹饰、青花发色特征等等,无一不仿而毕肖,并造就了多位元青花仿古高手,连专家往往都难辨真假。马来西亚一位著名收藏家魏先生就辗转收藏了一大批元青花,后转销美国被发现为伪品而遭官司之苦,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专家、鉴赏家的意见可以听,但要作具体分析。例如专家在辨伪中找规律时,有时会将个别现象当成普遍规律,有时又刻意强调真品工艺上的完美性而贬低仿品。实际情况是,真品有高低粗细之分,仿品也有高低粗细之分,古瓷辨伪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景德镇的仿古高手,大都磨练成了古瓷鉴定专家,你掌握的鉴定要诀,他也同样知道,并在仿制中予以关注和克服,只是掌握的分寸不同而已(有的是现代制瓷工艺的局限性),也许从中就会留给我们很多破绽让我们去识破。

笔者十分不解,作为元青花的原产地和膺品发祥地的景德镇,有关它的研讨会却数次远离景德镇召开。与会者或走马观花来过景德镇,或仅仅在书本上了解景德镇,对陶瓷生产状况缺乏感性和理性认识,如何能将研讨会引向深入?所以,笔者热忱希望有志收藏元青花的朋友们多到景德镇来看看。景德镇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中心愿意为他们提供方便,甚至承办类似的研讨会或研修班。我们可以邀请全国知名的古陶瓷专家讲课,更可以组织仿古瓷高手讲课和现场表演,还可以将真品和膺品进行对比研究,帮助大家找出膺品的破绽,这样可能会有更大的收获。

景德镇市陶瓷评论家协会正式成立


10月22日上午,在2011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的喜庆氛围中,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景德镇市陶瓷评论家协会在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了成立大会。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方李莉博士被推选为协会主席。

方李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陶瓷历史文化的景德镇是我国陶瓷重点教育、科研、生产基地,在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等实现瓷都现代化建设新跨越的具体思路中,陶瓷产业焕发出了全新生机——日用陶瓷领军行业、建卫陶瓷异军突起、高新技术陶瓷蓬勃发展,艺术陶瓷处于巅峰。在重放光芒之时,组建一支陶瓷评论家队伍,共同学习陶瓷专业知识、研究国内国际市场形势,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发展予以宣传推介,及时传播国内乃至国际陶瓷行业的信息,从理论上对发展现状进行客观分析、未来走向予以深度探讨,助推理性、健康、快速发展非常有必要,也非常有意义。景德镇市陶瓷评论家协会的成立,只是陶瓷评论工作万里征程的第一步,接下来需要做的工作任务很多、很重、很难,希望能够得到陶瓷各界的理解、支持与厚爱。

评论:景德镇本土陶瓷企业应具有忧患意识


去年,景德镇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国内外陶瓷企业升级、重组、外迁的有利契机,以部省共建景德镇国家陶瓷科技城为平台,以前瞻性的眼光,以大开放的格局,以惊人的效率引进了一大批像金意陶、乐华、特地、圣泰、辰道等在全国陶瓷行业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重点企业。

这些大企业大集团的相继引进,从全局着想无疑为日后景德镇市陶瓷产业的全面振兴储备了项目,引来了资金,积蓄了能量。但作为生产个体的景德镇市中小陶瓷企业面对如此强势外地陶瓷企业集团的落户,又该做何思考,做何准备,做何应对呢?

笔者认为,相对处于弱势的本土中小陶瓷企业对此不能再无动于衷,而是应该居安思危,应该强烈地具有“狼来了”的忧患意识,应该及时认清形势,及早准备,调整策略,应对竞争。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原材料的竞争必然加剧

外地陶瓷大企业、大集团必然凭借它们相对雄厚的资金,相对前卫的管理方式,以规模求效益,借管理降成本。在规模上力求做大,做管理上力求做强。它们的入驻必然会影响原材料及相关能源的供给市场。而作为本土的中小陶瓷企业因产量较低,需求量相对较小在原材料供货价格及紧缺能源配给上必然处于劣势。

二、人才的竞争必然空前

无论是从企业规模、工作环境、配套设施等硬件还是从企业文化、员工培训、福利待遇等软件方面,本地中小陶瓷企业目前基本上都无法与外地陶瓷大企业、大集团相抗衡,因此新一轮的人才竞争势必更加激烈。

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本土的陶瓷企业无法回避更不应该退缩,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如何沉着应对不利形势确实是陶瓷界人士必须引起重视和深入思考的现实难题。

景德镇瓷器中好的品种是什么?


景德镇瓷器中最好的品种是什么?

景德镇瓷器出现于汉代时期,当时出产的陶瓷只作日常器具使用,质地粗糙,做工简陋。唐宋时期,景德镇有陶器转而烧造瓷器,在宋代和元代得到迅速发展。景德镇烧造瓷器种类多样,其中最好的瓷器品种是骨瓷,被人们形容为“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

骨瓷是一种掺杂了动物骨灰,经过高温素烧和低温釉烧两次烧造而成的,其拥有白度高、透明度号、瓷质细腻、釉面光亮平整的特点。骨瓷最早为英国人发明,发现历程具有喜剧色彩,是人们在制作瓷器过程中偶然掺入动物骨灰,而后经过研究所得出。

骨瓷又名“骨质瓷”,在我国名为“骨灰次”,因为我国人们的忌讳,所以称之为骨瓷。在过去的两百多年里,制瓷工匠不断对骨瓷工艺创新,骨瓷制作工艺复杂,标准严格,因此其在器形较其他瓷器更规整,其洁白度、透明度和热稳定性方面也比其他瓷器表现更出色。骨瓷质地细腻洁白、器形独特、纹饰图案简洁明朗,一直为世界各国贵族使用,其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公认的高档瓷器种类。

景德镇窑


景德镇窑是自宋室南迁以后,随着景德镇瓷业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在我国陶瓷窑炉发展过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特别在明、清时期,景德镇不仅是国内外著名瓷区,而且产品质量之高,生产规模之大,制作之精,品种之多,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在国际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制作工艺过程中,窑炉结构和烧成技术是影响最大的关键技术。

景德镇窑的发展过程,很可能是在龙窑的基础上先形成元末明初时期的葫芦形窑[44],然后逐渐形成小型蛋形窑[45],清末至今,随着瓷器产量的不断扩大,已由原来小型的蛋形窑改为至今仍继续采用的大型蛋形窑。柴窑的主要部位尺寸如图1所示。

表1 窑砖和泥浆的化学成分(m%)

名称

SiO2

Al2O3

Fe2O3

TiO2

CaO

MgO

K2O+Na2O

窑砖

66.28

17.83

6.85

0.76

0.44

1.88

2.96

泥浆

68.33

22.03

3.87

0.97

0.78

1.40

2.64

蛋形窑的结构是窑前部高而宽,后部低而窄,全窑长18~20m,窑前高度约5.4m窑尾约2.3m,窑底倾斜度为3°,全窑容积约150~200m3。紧接窑尾末端设有一与窑长相等的烟囱,高约16~18m,窑墙和窑顶厚度约02.0~0.25m,窑身两侧用窑砖围砌成一护窑墙,与窑身之间留有0.2~0.3m空隙,作为空气隔热层,以减少窑内热的损失。窑的前部有一个窑门,高约3m,宽约0.6m,进门处有一火坑,在火坑上部与窑底水平高度处,全部用烧过的旧匣体和窑砖砌成火床(或炉栅),长约1.2m,宽约0.7~0.8m,炉条之空间设有用窑砖砌的骑子(即斜放窑砖)。高温烧成时,烧窑工常常将斜放的骑子用铁钩钩下,以增加窑内的空气量,提高烧成温度。装窑完毕后,即将窑门用窑砖封闭,上部留一0.3×0.4m的投柴孔,投柴孔上部用两只匣钵砌的窑眼,以作为观察前部火色、估计窑温之用。投柴孔下部留一发火孔(除渣孔),另在窑顶靠近烟囱前设有看火孔,以配合观察窑内的瓷器成熟程度。烟囱的断面似半截蛋形,全部由窑砖砌成,壁厚约0.10~0.12m,上口断面约2m2,烟囱断面高尖处一般都朝向窑身的方向,现就其热工技术特点简述如下:

(1)从我国陶瓷窑炉发展过程而论,景德镇的蛋形窑采用一般耐火度极低的粘土砖(耐火度1300℃)和砌窑灰缝泥浆作为砌筑材料,造价低廉,施工方便。所使用的窑砖的化学成分和泥浆的化学成分列于表4-2。惊人的是未使用耐火度高的耐火砖和耐火材料。窑砖的物理性能如表2所列。

表2 窑砖的物理性能

耐压强度

105Pa

抗弯强度

105Pa

体积密度

(g/cm3)

空隙率

(%)

真密度

(g/cm3)

透气率

(kg·/cm2/mm)

111.5

23.3

1.95

27.09

2.65

0.021

(2)装窑容量大,适合于多种坯釉烧成。根据实际记载,窑室面积约200m3,可装瓷器20t,匣体柱约40余柱,随着窑内前后温度的不同,约5排一种配方,全窑共装约24个坯釉配方产品。窑室前部装高温坯釉产品,即精细白瓷(1300℃);中间部位烧中温坯釉瓷器,那普通白瓷,温度为1250℃上下;窑的后部装低温坯釉粗瓷(或称灰可器),温度为1200℃上下。此外,在窑内还装有高、中、低温颜色釉,在烟囱底部装匣钵处温度为950~1000℃,常装低温釉瓷,如法华釉产品。窑内各部位装窑产品的利用率很高,如无高超和熟练的烧成技术是难以办到的。

(3)以柴作燃料,烧成时间短,烧成周期快,产品质量高,是蛋形窑最大的特点。全窑烧成时间共20~24h,最高温度1300℃,窑前部的CO含量为5~8%,窑中部为4~6%,窑的后部为2~4%,最后部(在烟囱底部)为1~2%,说明在烧成过程中全窑处于弱还原焰与重还原焰变化之中。窑内压力的分布情况为,窑前部自窑成5m处至发(清)火孔的动压维持在1.33×102Pa左右,窑中部自窑底0.1m高至发(清)火孔3.95m处的动压维持在零压左右,窑的底部(约0.1m高)为0~(―4-6)× 133.2Pa。说明窑内大部分处在零压阶段,过量空气极少,这是景德镇陶工们为了用含铁量较高的原料制造具有独特风格的泛青白瓷,经历了多少代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才达到了如此高度的筑窑和烧成技术水平。

景德镇蛋形窑的炉栅强度与倒焰窑、阶级窑相比[26]如表3所列。由表中数据表明,景德镇窑的炉栅强度最小,热效率最高,燃料消耗量也最低。景德镇窑烧成时间短,单位耗柴量低,加上在一窑内装入多种瓷器品种同时烧成,确实是代表我国古代瓷器烧成水平的一项伟大创举。

表3 炉栅强度表

窑 别

项 目

炉栅面积(m2)

窑室几何容积(m2)

倒焰窑

4~6

100~120

20~30

阶级窑

4~5.0

160~200

36~40

景德镇窑

0.90~0.95

180~200

190~200

我国陶瓷烧成技术和窑炉发展的过程相当长,随着地区和时代的变化,其改进也是多种多样的,简要的概括起来可以归纳成下述图表作为总结。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评论:景德镇如能把握好“3势”》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评论:景德镇如能把握好“3势”》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