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长沙市与景德镇市签订陶瓷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长沙市与景德镇市签订陶瓷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1-04-04

景德镇古代瓷器。

“千年陶都”铜官与“千年瓷都”景德镇正式“联姻”。9月14日,长沙市与景德镇市陶瓷产业交流合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在景德镇举行,双方将在陶瓷文化保护传承、陶瓷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共同推动陶瓷产业繁荣发展。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湘涛,望城区领导骆志平、姚建刚出席座谈会暨签约仪式。

景德镇作为享誉世界的古老瓷都,陶瓷产业一直是景德镇的立市之本。数据显示,近年来,景德镇的陶瓷产业总产值均以两位数高速增长,2014年产值近200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19.27%,在主导产业中比重最大。景德镇通过打造陶瓷人才“硅谷”,不断优化环境,各类陶瓷人才纷至沓来,形成了陶瓷人才竞争新优势。而长沙望城的铜官窑是唐代釉下彩瓷发源地,与河北唐山、广东佛山、山东淄博、江苏宜兴并称为全国五大陶都。近年来,长沙市和望城区在铜官窑陶瓷文化保护与传承、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双方交流认为,千年窑火不息的铜官窑与景德镇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

会上,长沙市委宣传部与景德镇市委宣传部签订推动陶瓷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望城区政府与景德镇珠山区政府签订陶瓷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铜官陶瓷协会与协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长沙与景德镇将本着“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在产业促进、资源共享、企业合作、文化共建、技术交流、展览展示、人才培养和招商引智等方面开展合作,促进本区域产业发展。

望城区和珠山区建立陶瓷文化产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以陶瓷文化与产业为纽带,实现战略融合、抱团发展,携手共进,进一步彰显“瓷都景德镇”和“陶都铜官”的历史文化,打通文化脉络,策划举办产业对接、文化交流、展览展销、艺术家创作营和设计大赛等活动,促进两地文化艺术互动与合作。

同时,协会与铜官陶瓷行业协会将在产业促进、资源共享、企业合作、文化共建、技术交流、展览展示、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动陶瓷产业发展。

张湘涛在座谈会上表示,景德镇市是千年古镇、魅力瓷都,其陶瓷文化产业集群化、多样化、项目化、专业化、品牌化等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长沙已成为全国高铁枢纽中心,高铁带来的5小时经济圈为长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长沙要加强与景德镇的合作,在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快发展,推动铜官窑的第二次振兴。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景德镇市陶瓷产业实现新跨越


据统计,去年景德镇市陶瓷工业实现产值32亿元,销售收入30亿元,新增各类窑炉97座,这标志着该市陶瓷产业实现了新的跨越。

瓷器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作为集大成者而登上了瓷都的宝座。然而,瓷都景德镇曾一度陷入困境,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创汇水平都远远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近年来,该市锐意改革,走出了一条陶瓷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去年,该市陶瓷出口创下历史新高,实现出口3793万美元的最高纪录,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32%。去年,该市各类陶瓷生产企业着力于技术创新,省陶瓷工业公司景德镇牌工艺陶瓷荣获“中国名牌”称号,“鹏飞”、“景赐坊牌”建筑陶瓷荣获国家免检产品,陶瓷股份公司釉中彩高档日用瓷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陶瓷出口公司百花牌陶瓷荣获江西著名商标产品。该市陶瓷教育规模和水平也上了新台阶,陶瓷类本科以上在校生由5年前的3000人增加到1.2万多人,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人数也增加到23人。据调查,去年该市新增各类型窑炉数为97座,使全市窑炉总数达到2068座。

全国媒体聚焦景德镇市陶瓷文化产业发展


蓬勃发展的文化及产业正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7月6日,由中央电视台、、江西日报、江西电视台、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等20多家中央、省级媒体组成的记者采访团专程来景,集中采访报道景德镇市陶瓷文化及产业发展情况。市委书记邓保生出席了当日下午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亲切看望与会记者,并全面介绍景德镇市陶瓷文化及产业发展情况。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汪立耕主持会议,市委常委、乐平市委书记吴龙强,市人大副主任、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戴启文及浮梁县、昌江区、珠山区委书记出席见面会。

邓保生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记者团一行冒着炎炎酷暑来景德镇市采访表示欢迎,对新闻媒体一直以来高度关注瓷都发展表示感谢。

在介绍景德镇市陶瓷历史文化及陶瓷产业发展时,邓保生侃侃而谈,娓娓道来。邓保生说,景德镇是享誉世界的千年瓷都,是个钟灵毓秀的地方。千年生生不息的窑火积淀了深厚的陶瓷文明,也使产业发展承载了世界陶人的期待,广受着各界媒体的关注。一直以来,景德镇始终把发展陶瓷产业、传承陶瓷文化视为己任。近年来,景德镇市秉持发展第一、人民至上、继承创新的理念,围绕建设繁荣和谐魅力瓷都的总体目标,坚持陶瓷发展优先,在产业布局上实施了打好陶瓷航空旅游三张主牌的发展战略,在城市建设布局上坚持了老城区保护改造与陶瓷文化创意新区规划建设并重,把陶瓷元素融入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全过程,走了一条低碳发展、创新发展之路,逐步形成了陶瓷产业发展新格局,陶瓷产值持续稳定增长。同时,依托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实现了景德镇向旅游大市、旅游强市的转变。

邓保生指出,主流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对景德镇市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监督、鼓励与促进作用。近两年来,景德镇市坚持打好基础、谋划长远,主动担当、攻坚破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各项工作的推进,特别是打击“两违”、建设城防工程、推进改革攻坚、治理重金属污染、抗洪救灾、优化发展环境等工作的开展,都得到了新闻媒体的支持。希望各界媒体一如既往地关注景德镇、支持景德镇,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及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为弘扬中国陶瓷文化鼓与呼。

媒体见面会后,记者团一行便深入景德镇市建国文化创意园、御窑厂等实地进行采访,对景德镇市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和风生水起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要把景德镇市好的经验做法宣传报道出去。据了解,记者团将在景德镇市进行为期3天的集中采访报道,整个活动将于7月8日结束。

景德镇市奏响陶瓷品牌发展强音


从日前举行的2011年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经验交流会暨第二次全国地理标志调研报告发布会上传来喜讯:“景德镇瓷器”在全国300个最具综合价值的地理标志产品名单中脱颖而出,名列第六。这标志着景德镇市陶瓷品牌已迈出坚实的发展步伐。

近年来,该市陶瓷品牌按照“大力推进注册商标,认真抓好知名商标,重点突破驰名商标,梯次培育著名商标,系统注册传统名瓷商标”的陶瓷品牌发展思路和梯次培育要求,将品牌建设作为做大做强陶瓷产业,实现陶瓷新跨越的重要抓手,促进陶瓷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13件,市知名商标16件,注册商标120件,中国名牌2件,江西名牌8件。

精耕细作“育”品牌。近年来,该市在大力抓好高技术陶瓷项目招商引资、引企和陶瓷创意文化产业项目、陶瓷中小企业孵化基地项目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品牌的培育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附加值,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进行项目合作,就重大技术难题进行科技攻关,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过积极筹划项目、完善陶瓷项目库建设,帮助陶瓷企业申报项目,争取国家、省资金支持陶瓷产业的发展。

脚踏实地“创”品牌。2010年2月中旬,该市的“景德镇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等四大传统名瓷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商标注册证,比预期提前了两年多。另外,市瓷局等有关部门深入企业,加大品牌宣传,经常定期、不定期地上门走访新增规模陶瓷企业,了解其商标注册方面的困难,并为企业就商标注册的条件、程序以及商标的设计、保护等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当了解到该市佳洋陶瓷有限公司有创建品牌的意愿后,有关部门立即进行部署,将商标注册的资料发放给企业,指导其商标注册。2010年,全市陶瓷注册商标和知名商标实现“两连增”,在2009年增加30件的基础上,又增加41件;知名商标新增13件,品牌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科学合理“用”品牌。近年来,该市充分发挥“景德镇”金字招牌的吸引力和品牌效应,严格依照相关规定,对商标使用状况实行动态、跟踪式管理,一方面将“景德镇”证明商标和“景德镇青花”、“景德镇玲珑”、“景德镇粉彩”、“景德镇颜色釉”等四大传统名瓷商标授权给产品质量过硬、市场认同度高、经济效益明显的企业使用;另一方面,在授权使用的同时进行监控,对产品质量不过关、社会信誉不高、效益下滑明显的企业实行退出机制,收回其商标使用权,以保证传统名瓷商标能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利用。截至目前,已,对41户产品质量等方面不符合“景德镇”商标使用条件的企业进行了清理,停止其“景德镇”商标的使用权。另外,鼓励企业科学合理使用自有陶瓷品牌,发挥品牌效力。挖掘品牌内涵,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扩大品牌影响力,打响瓷都品牌。

部门联动“护”品牌。品牌保护是根本。近年来,该市不断完善陶瓷品牌保护机制,健全机构,依据市政府陶瓷知识产权保护办法,由市瓷局、市工商局、市科技局、市质监局、市公安局等全市17个部门联合成立陶瓷知识产权保护联合执法办公室,并建立了联席会、办公室会、联络员会等三级保护机制,畅通联系机制和渠道,就品牌保护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定期协商。经常性地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非法侵犯陶瓷品牌权益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维护品牌陶瓷企业的合法权益,并由联合执法办公室组织多部门对国贸广场、陶瓷城等专业陶瓷市场进行了全面巡查,对盗用“景德镇”商标的侵权行为进行了曝光,为陶瓷品牌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

学院与佛山金意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1月4日上午,学院与金意陶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陶艺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佛山市科技局副局长王长华,佛山科技协会主席胡学骏,陶院副院长江伟辉,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意陶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出席签字仪式。

通过协商,陶瓷学院与金意陶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在技术人员培训、科研项目合作等方面达成一致。今后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利用我校和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科技创新、产品检测、标准化、资源信息、产品设计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促进产学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签字仪式结束后,佛山市科技局副局长王长华,佛山科技协会主席胡学骏,宇航不锈钢制管有限公司、华南不锈钢技术创新中心代表与我校材料学院、机电学院、热工系领导和专业老师进行了座谈。

佛山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高档瓷质饰釉砖(仿古砖)的大型陶瓷企业,一直以来坚持做“有思想的瓷砖”,并将“始终坚持国际化”的经营理念贯穿始终,其产品行销全球,KITO是国际化的中国品牌,企业先后被评为国际AAA级企业、通过国家3C强制认证、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与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被国际名牌协会评为中国著名品牌。

学院与韩国檀国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10月15日上午,“牵手2015”中国学院与韩国檀国大学「3+1+2」合作办学项目签字仪式暨两校师生作品展开幕式在景德镇市陶瓷学院新厂校区陶院美术馆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周少清,韩国檀国大学校长张昊星,陶瓷学院副院长宁刚出席并致辞。韩国檀国大学、陶瓷学院相关负责人及陶瓷学院美院、设计学院教授及学生代表参加。

周少清指出,中韩两国在文化、艺术、经济和科学等方面的交流历史源远流长,近年来,在陶瓷艺术方面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学院与韩国檀国大学在高层互访、老师互派、学生互换等方面开展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增进了友谊、促进了两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也加深了中韩两国的传统友谊,促进了两国文化的交流,不仅对景德镇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将对景德镇的陶瓷产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周少清强调,景德镇市政府将在两校合作中发挥支撑作用,给予更有力的支持。希望两校的合作与交流成果越来越丰富,成为我市高等教育国际化重要借鉴。

张昊星在致辞中说,学院与韩国檀国大学一直以来以陶艺为主进行交流,今天的两校作品展和合作办学协议将掀开历史性的新篇章,今后两校将正式开始全方位的交流,相信会让景德镇的名声传扬到各个地区,包括韩国。技术和艺术性我们也会传播到韩国。同时,两校的交流不仅仅陶瓷领域,还会扩大到其它领域。希望今后两校的师生们进行更深层地交流,进行各个领域的互访,相信更多的韩国人会来到景德镇。

宁钢在致辞中介绍,韩国檀国大学是韩国国内公认的陶瓷艺术教育摇篮,2008年与学院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以来,在学生互换、教师互访等合作项目中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成果,推动了中韩文化艺术交流的开展。此次合作是在原来合作基础上的提升,两校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有许多的共同点,协议的签订对两校资源的利用将会大大增强,更加有助于两校之间文化艺术的交流。同时此次陶瓷艺术作品联展是两校的又一次深度合作,它必将对中电动陶瓷文化与艺术的交流和发展起到必要的引领与开拓作用。

宁钢说,学院将以此次两校新的合作为新的契机,不断深化与韩国檀国大学的交流和合作,用创新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激发现代陶瓷艺术新的生命力,推动现代陶瓷艺术多元化、国际化发展。

随后,两校签订“3+1+2”合作办学协议,与会嘉宾和师生代表参观了两校师生作品展。据了解,此次作品展共展出100余件作品,作品风格各异,工艺特色鲜明,陶瓷文化底蕴深厚,很高的审美价值,让参展者和观众有所裨益。展览主办方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如果说,在课堂上,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是以手把手的方式完成,那么在展览上,艺术家所呈现出来的经验及思想就被具象化和实践化了,人们在这里能够更为直接地看到中韩国两国陶瓷艺术的思想,并从中领悟到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

据介绍,学院与韩国檀国大学“3+1+2“合作办学项目就是学生在陶瓷学院先修3年课程,再到檀国大学校读1年,之后再读2年硕士,完成学硕连读。另外,两校陶艺作品展持续至10月18日。

景德镇市谱写陶瓷产业率先跨越发展新篇章


新年伊始,景德镇市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科学发展、和谐创业呈现新气象。连日来,该市连续召开座谈会,分析发展形势。倾听广大干部对科学发展的建议和良策,体现了新一届市领导班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决策的科学民主。在全市部分陶瓷企业座谈会上,市委书记许爱民提出的“重振瓷都雄风,陶瓷产业要率先实现跨越发展”的目标任务,符合该市实际,抓住了大好发展时机,道出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陶瓷产业率先实现跨越发展,正逢其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快陶瓷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从陶瓷工业发展的大环境入手,着力打造了一个振兴陶瓷的新平台。一批成长型企业已初具规模,陶瓷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为重振陶瓷雄风、建设特色瓷都奠定了基础。新的一年,该市召开的第一个座谈会就是陶瓷企业座谈会,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陶瓷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座谈会的召开,使我们对陶瓷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了更清醒的判断,破解难题的措施更加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我们奋力实现陶瓷产业率先跨越发展有了更充足的底气、更明确的方向、更坚定的信念。

陶瓷产业要率先实现跨越发展,吹响了瓷都人重振瓷都雄风的前进号角。我们要按照市委的科学部署,坚持把扩大开放总战略一以贯之地推行,把着力点放在引进增量、做大总量、做大做强陶瓷产业规模、提高陶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上;坚持以提高陶瓷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改造传统陶瓷生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陶瓷产能,打造高新技术陶瓷的后发优势。要举全市之力推进配套系统工程。在加快四大基地建设步伐的同时,努力构建一个有利于陶瓷产业发展的开放式、多元式、低成本的陶瓷产业发展体系。要进一步加强服务意识,营造陶瓷产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

乘风破浪正当时,扬帆远航谱新篇。我们相信,在新一届市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锐意创新,开拓进取,一定能在新的起点上谱写出陶瓷产业率先实现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景德镇市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风生水起”


近日,记者在统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景德镇市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风生水起”。1-3月份,新开工文化创意项目达4个,累计完成投资6.4亿元,同比增长7.6倍。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占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的30.6%,比去年同期的5.9%,提高了24.7个百分点。

近年来,景德镇市文化创意产业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具有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市委、市政府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列为全市八大支柱产业予以优先发展。以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为重点,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以御窑遗址为核心、里弄文化为特色,建设陶瓷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全力打造雕塑瓷厂国际陶艺村、为民瓷厂、宇宙瓷厂陶艺创意谷、艺术瓷厂粉彩工场和建国瓷厂明清窑作遗存园的“一轴四片六厂”的陶瓷工业遗存保护区;打造国际化、标志性的陶瓷展示中心,集中展示景德镇的官窑文化、民窑文化和近现代具有代表性、先进性的陶瓷文化;重点打造“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创意中心”。

今年以来,该市以吸纳全国、全世界的陶艺家到此设立艺术工作室为突破口,着力打造面向全国和全球的创意经济城,为创意文化产业打好基础。目前,全球已有27个国家和地区的陶艺家在该市建立陶艺工作室近百个;国内艺术家也纷至沓来共建立陶艺工作室近千个。全市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实体达2900余家,从业人员达8000人。

景德镇市全力打造“陶瓷产业升级版”


古色古香的古窑民俗博览区浓荫蔽日,散发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8月14日,“爱在今夏”河南千人游“清婺景最美之旅”旅游团来到景德镇,领略神奇古窑的魅力。据了解,这是今年以来古窑接待的规模最大的旅游团。

旅游团成员王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景德镇是一座有底蕴、有文化的城市,来到古窑,让我更直观地感受到了陶瓷独特的魅力。”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古窑民俗博览区围绕瓷窑文化做文章,通过手工制瓷技艺展示和瓷乐演奏,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的纷至沓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古窑民俗博览区通过走陶瓷与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创新理念谋发展,做强陶瓷产业,成为“陶瓷产业升级版”的一个缩影。

景德镇是千年瓷都,历史文化厚重。陶瓷产业,是我市的立市产业。我市提出,要抢抓机遇,保护、放大、用好“景德镇”这块金字招牌,促进陶瓷产业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打造“陶瓷产业升级版”。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面对当前经济的下行压力,我市坚定信心、主动作为,实现了陶瓷工业经济健康较快发展,上半年陶瓷产业取得“开门红”:截至6月底,我市陶瓷工业总产值达到175亿元,同比增长6.51%;陶瓷出口4084.1万美元,同比增长29.56%;规模以上企业户数达83户。

“走出去”,为策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搭建陶瓷企业走向世界的良好平台,我市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著名展会。无论是2016年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春季消费品展,还是第三届中国(土耳其)贸易博览会,都留下了景德镇的“身影”;与此同时,(北京)展示中心已有10家企业入驻,北京前门大街1700平方米“馆”呼之欲出……

“引进来”,上半年,我市第13招商小分队围绕高档日用陶瓷、高技术陶瓷及陶瓷电子商务,先后赴上海、温州、北京等地开展招商活动,考察对接了国内知名日用瓷企业及高技术陶瓷企业。此外,我市还先后接待了来景考察的台湾捷年集团、厦门中港物流等客商,以及来自湖南醴陵等陶瓷产区的考察团。

通过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我市陶瓷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巧借国内外高端平台的展示宣传,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陶瓷是景德镇无法复制的标识,文化是这座城市延续千年的DNA。做强陶瓷产业,景德镇有基础、有实力。新时代下,我市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新常态下,我市积极谋求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凤凰山下的陶溪川文化创意园是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标杆。每天,来这里感受创意之美的人络绎不绝。

陶溪川这一复合型项目,以原宇宙瓷厂为核心启动区,以陶瓷工业遗存保护利用为基础,融产业发展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一体,以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发展为主业态,通过整合陶瓷老厂区资源,导入现代服务业经营理念,已打造成“陶瓷+”全业态、全产业链,融“食宿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城市文化创意街区。

随着陶溪川核心启动区已开园运营,猫屎咖啡、开元曼居酒店等品牌店的进驻,陶溪川人气进一步集聚,必将为我市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添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前不久,大学中国轻工业功能陶瓷材料重点实验室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认定为首批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这是我市在陶瓷材料创新方面取得的又一可喜成绩。

一直以来,我市始终注重陶瓷技术的研发创新。为增强“3+1”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我市组建了日用及建筑陶瓷产业和直升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制定了《景德镇市陶瓷工业发展局陶瓷科技创新支持办法》方案;另外,我市还精心培育科技人才,完善人才平台建设,出台了《景德镇市院士工作站建设和管理办法(试行)》、《景德镇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办法(试行)》。

另一方面,注重品牌塑造,维护“景德镇制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组建了“中国陶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提高了专利申请、确权、维权效率。景德镇检验检疫局以国家陶瓷检测重点实验室技术实力为依托,通过构建“检证产学研”陶瓷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陶瓷艺术品检验鉴证及古陶瓷检验鉴定领域的科学研究,截至目前,中国陶瓷艺术品数据库采集陶瓷艺术品特征信息已突破80万条,为维护“景德镇制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长沙市与景德镇市签订陶瓷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长沙市与景德镇市签订陶瓷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