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欣赏 > 导航 >

道光时期瓷器欣赏

道光时期瓷器欣赏

古代瓷器欣赏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道光粉彩瓷器鉴别

2021-04-07

古代瓷器欣赏。

清道光粉彩仙人献寿方瓶

清道光黄地粉彩福寿纹双耳瓶

清道光松石绿釉堆白缠枝莲纹喜字瓶

清道光胭脂紫地粉彩缠枝莲纹“吉祥如意”双耳瓶

清道光釉里红苍龙教子图笔筒

清道光豆青釉描金花卉花盆一对

清道光白釉仿青铜壶

清道光仿哥釉琮式瓶

清道光仿官釉直颈瓶

清道光粉彩八蛮进宝图双耳瓶

清道光粉彩花卉榴开百子图双螭耳瓶

清道光粉彩庭院婴戏图双耳瓶

清道光茶叶末釉绶带葫芦瓶

清道光祭蓝釉描金盖罐

清道光绿地粉彩缠枝莲纹壶

清道光绿地粉彩缠枝莲纹双耳瓶

清道光珊瑚红描金宝相花寿字纹瓶

清道光松石绿地粉彩福寿纹葫芦瓶

清道光松石绿釉花口花盆一对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清道光时期堂号款民窑瓷器


清代道光瓷器已经走下坡路了,没有康乾盛世时期瓷器那么优质了,但是道光时期流行一些堂号款瓷器质量堪比官窑瓷器,是介于官窑和民窑之间的瓷器,值得收藏。

清道光 粉彩蝠桃盘

高2.5 口13 底7.9厘米

圆唇、直口、浅腹、圈足。器型规整,胎质细白轻薄。盘施白釉,内壁绘粉彩折枝蟠桃和一只红彩蝙蝠,外壁绘饰四只红彩蝙蝠,喻之“五福”。盘底用红彩书“嶰竹主人造”篆体印章款。“嶰竹主人造”是道光年间的著名堂号款,产品多细腻洁净。

清道光 五彩花卉洞石盘

高4.1 口21.1 底13厘米

清道光五彩花卉洞石盘 圆唇、直口、大圈足。胎细白厚重。盘内口沿及盘内底各有两道青花弦纹,盘底绘五彩山石花草,盘外绘三组五彩洞石花草,青花呈色艳兰。底红彩楷书“退思堂制”四字款。

道光时盛行“堂名款”,“退思堂”是睿亲王端恩的府邸堂号,此盘应是皇室王族定烧的瓷器。

道光黄地洋彩膳碗欣赏


御制磁胎洋彩黄地轧道圆光折枝花果纹膳碗

◎鉴赏人:梁晓新(苏富比艺术学院中国前首席代表、资深中国古代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顾问。)

我2010年从伦敦私人藏家处购得此碗,现在在北京正观堂收藏。此碗作宫碗样式,深弧腹,微唇口,直圈足,造型优美大方,胎质轻盈洁白,碗内罩白釉,碗心双圈内绘一团青花海礁灵芝,弧壁上再画四组折枝花卉;外壁则以鲜明的黄彩为地,以极细的针剔划出轧道式凤尾卷草纹为锦地,再画四个圆形开光,开光内各绘一丛粉彩花卉,与内壁上的青花相呼应;四个开光间再绘以格式化的绶带折枝桃果,足内施白釉书青花篆书年号款。

此碗是专门为宫廷制作的官窑器,富有典型的富丽堂皇、吉瑞呈祥的清代宫廷艺术装饰风格。这类在颜色地子上用细针轧道,再画各式圆光山水花卉的膳碗,造型尺寸一致,寓意锦上添花,是乾隆六年至八年时期开始烧造的名贵官窑品种,并在嘉庆、道光年间继续烧造。根据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八年“十二月初九日,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胡士杰交御用青花膳碗一件。传旨:着交唐英烧造,其碗大小、厚薄、深浅、款式俱照此膳碗,外面俱烧五彩各色地杖,花样各按时令分别吉祥花样,碗内仍照外面花样,俱要青花白地……”

由此可知,此件此碗之图案纹样即应为万寿节所用而造,寓意吉祥长寿。根据台北故宫(微博)博物院廖宝秀女士的研究和考证,这种华丽的宫碗在当时就受到宫廷的格外重视,皆装上好楠木匣,成对存放于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宫殿——乾清宫端凝殿,而此处也正是存放名贵珐琅彩瓷的地方,可见这种洋彩膳碗的地位非同一般。这件瑰丽华美的黄地洋彩膳碗完全继承了乾隆时期精湛的技艺,是传世罕见的道光时期官窑珍品精品。

馆藏三国魏晋时期的瓷器欣赏(一)


黑釉唾壶

黑釉唾壶,东晋,高9.9cm,口径8.9cm,底径9.4cm。

唾壶,束颈,扁圆腹,平底略上凹。外壁施黑釉,釉不及底。因釉层在高温熔融状态下产生垂流,致使器物下部积釉处釉层较厚,堆积欲滴。釉面滋润,开有片纹。

唾壶亦称唾器,属于卫生洁具。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曾出土署“女阴侯唾器”铭的漆唾器。瓷质唾壶始见于东汉,三国、两晋时开始流行。东晋时期以青釉唾壶较为多见,黑釉唾壶少见。东晋时期烧黑釉瓷的瓷窑以浙江德清窑瓷器最为著名,经科学化验其黑釉中三氧化二铁含量达8%左右,故烧成后,釉面产生色黑如漆的效果。从这件唾壶的胎釉特征看,亦应属于德清窑制品。

德清窑黑釉鸡头壶

德清窑黑釉鸡头壶,东晋,高18cm,口径7.9cm,底径10cm。

壶,短颈,溜肩,鼓腹。肩部一侧饰鸡头形流,流内有孔与壶身相通,流嘴呈筒状,鸡冠高耸,双目圆睁。与鸡首相对的一侧饰一弯形圆柄,上下分别与口沿、肩部相接,便于握持。肩部另外两侧各饰一桥形系,可穿绳提携。壶施黑釉,釉层丰厚,釉面滋润透澈,色黑如漆,匀净无瑕。外壁施釉不到底,近足处露出褐色的胎体。

此器制作端正,各部位比例协调,尤其是以鸡首装饰壶体,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鸡头壶是南北方早期陶瓷的主要造型之一。始见于三国末年,流行于两晋至隋,因壶肩部塑鸡头而得名。烧制的瓷窑有越窑、瓯窑、福清窑等。早期的鸡头壶通常是在壶的肩部对称地贴饰鸡头和鸡尾,使其首尾相呼应,鸡头短小,无颈,且与壶体不通,纯系装饰。东晋时,壶体变大,鸡头由装饰物变为具实用性的张口、引颈之壶流,短尾则变为圆形长柄。东晋晚期,壶的曲柄出现了龙首柄。南朝时,鸡头壶由圆浑变得细长,鸡颈加高,鸡冠高耸,龙首柄加长。唐以后,鸡头壶逐渐消失。

德清窑遗址位于今浙江省德清县境内,所烧造的精良黑瓷别具一格,成为当时颇具声誉的特殊瓷窑,同时兼烧青瓷。黑釉和青釉虽都以氧化铁为着色剂,但黑釉中氧化铁的含量比青釉中高,达到6-8%。东晋黑釉瓷以浙江德清窑为代表。常见的器物除鸡头壶外,尚见有碗、钵、盘、罐、壶等日用器皿。其烧造历史较短,大抵在东晋至南朝早期的一百多年间。

道光瓷器的收藏与价值


很多人喜欢收藏道光瓷器,但除了专家、有经验的专家外,你对道光瓷器一无所知,如何收藏道光瓷器,而收藏会给他很大的升值空间。如果你连古董的新旧都不知道,你就不能要它。至于如何区分事物的新旧,则要求收藏者必须掌握古董鉴定知识。确保我们买的是真的,旧的,不是新的,假的。

今年春天,数万人在香港市场主要关注苏富比拍卖行,该公司共有227件瓷器,价格为33502.63万港元,6件价值超过1万港元。直径19.2厘米的圆盖盒拍到4380万港元;明嘉靖五彩荷塘鱼藻纹罐拍到2588万港元;清雍正雪花蓝釉撇口瓶、清乾隆霁青地描金开光式题诗粉彩花卉图铺象首四方瓶拍到2140万港元;天蓝玫瑰紫釉棱口花盆15世纪初拍到1684万港元明代易手1144万港元;

在康熙王朝时期,瓷器市场达到了近五年的高峰,多年来,青花瓷、釉下红瓷、五彩瓷器都被拍下了。在中国嘉德的春季拍卖会上,清代康熙的一对青花铃铛,以蓝白相间的釉下红图案被拍到2415万元(图31)、高22厘米和六字的风格。1998,该公司的秋季拍卖仅1276000元,近13年来上涨了近20倍,这也是迄今为止康熙瓷器的高价。在北京宝丽春拍卖会上,用2070万元拍了一对清康熙釉里红牡丹纹苹果尊,苹果尊是在康熙王朝新创建的。它们精致典雅,直径只有9.5厘米。去年春天,在香港的苏富比,两件康熙彩绘瓷以高价出售:一个直径为12.8厘米的6字款,一对直径为10.9厘米,直径为1522万香港元的“康熙御制”款,是康熙五彩缤纷的最好的器皿。

雍正官窑瓷器的数量远低于康熙、乾隆时期的瓷器。此外,生产工艺优良,高于两代产品。很少有低于一万元的。去年,雍正23件官窑瓷器在中国市场的价格超过万元。品种有粉彩、黄蓝花、红海彩、兰花、葛釉、陆俊釉、冀蓝釉、仿官窑釉、仿葛釉、天蓝色釉、仿汝釉、浅绿色釉等,其中粉彩数量较多。梅银堂老藏品中精品众多,直径50.2厘米。清代雍正的玫瑰花、梅花六字图,于去年在苏富比拍卖行在香港举行。这张照片于1976年由伦敦佳士得春季拍卖会发行,然后由苏里南收藏。1994年,由康瑞军列入《梅印堂陶瓷》目录,1995进入香港市场。

清代是中国制瓷界的一个融合时期,其制瓷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受严格的封建统治制度和制瓷历史传统的影响,清代官窑瓷器和名窑瓷器在搬运上也有一定的约定,同时也创造了金彩、墨彩、珐琅彩等新的铭文技术,而各种馆名、花卉典藏、吉祥语基金也更加多样化。

粉彩花饰和花果图案在雍乾时期很流行。它常以花卉图案和九桃五蝙蝠图案装饰。此盘精美典雅,具有典型的雍正粉彩风格。北京翰海春拍,高20.8厘米的六字楷书,清雍正黄帝青花三果尊派至2645万元,这种器物类型在清朝三代是常见的,但在雍正鲜有,黄帝青花是雍乾的名品,其中大部分是高品质的产品,可见当时的生产是在严格的数控下进行的。清代雍正黄帝16.8厘米高的青花六字楷书花瓶,估计价值400-600万元,2185万元。它已被记录在千年集锦展览和第二十周年纪念克里斯蒂的收藏在洪西美术馆。纽约佳士得春季拍卖456.62万美元的戈登藏青青雍正霁蓝釉橄榄瓶是每年名贵的雍正五彩瓷器。

乾隆官窑瓷器是明清时期价格较高的瓷盘产品。瓷器的品种、釉色、纹样和生产工艺都是势不可挡的。去年,中国有50件乾隆瓷器,市场价格在1万元以上。在纽约、伦敦和巴黎,乾隆瓷器是统一的。高价产品主要有粉彩、黄地青花、红地洋彩、青花、哥釉、炉钧釉、霁蓝釉、仿官釉、仿哥釉、天蓝釉、仿汝釉、淡绿彩等等,其中粉彩量大。玫茵堂旧藏中精品尤多,口径50.2厘米的六字款清雍正粉彩过枝月季梅花图大盘,售价9026万港元。这个花瓶是克里斯蒂1995在香港拍的,次年在蒙特卡洛展出。1994年被康蕊君收入《玫茵堂中国陶瓷》图录。

清代官窑普遍用“款”。景德镇官窑大多是皇帝的年数,如“大清康熙年制”,民间窑炉包括堂名款,花押款,吉语款等。有印刷、雕刻、青花、红釉、金彩、料彩等,有楷书、篆书。康熙楷书比篆书少、雍正楷和篆一起使用。乾隆以后,篆书多,楷书少。道光时期,民间窑中也有不少六四字的年代币。一般来说,它们不是很规则,开始出现数百节。同治、光绪、宣统末年,楷书较多,有圆或盒。

天球瓶的造型起源于永乐时期。青花天球瓶在早期很流行。粉彩九桃瓶在雍正年间很流行。永乾年间的产品非常优秀。私人收藏的完整船只不超过十艘。清朝乾隆粉彩山水亭如意湾一代六字琵琶像,在北京保利秋拍中拍得5462.5万元,也是著名的私人收藏,高37厘米。1997年在北京翰海秋拍中以220万元的高价拍出。据说,这尊雕像曾是清末清宽家族的老收藏品。徐占堂收藏的六字清乾隆黄土蓝白花梅花瓶,去年春天也曾在北京保利拍到,价值5980万元,高33厘米。它是在1996香港克里斯蒂的许占堂的收藏中发行的。有几个类似的私人收藏。香港苏富比的7010万美元有印、刻、青花、红釉、金彩、料彩、等多种,在清代乾隆楷篆均有在,钧窑釉光双象耳转心瓶、40厘米高、形状奇特、釉色各异。

收集道光瓷器也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比如,不懂行业规则的人,一定要懂语言和行为的规则,否则就很难深入行业,收集到真正的产品。如果收藏家进入古董店,在看产品时说话彬彬有礼,在拿古董之前,首先要征求店主的意见,否则商家会忽略这一点,这是行业的礼仪和规则;商家有权拒绝与不正规的收藏家进行交易;业内趣闻轶事多,怪事多,但专家永远不会指名道姓,这就是行规;专家论证道光瓷器的真伪、年代和味道,他们的意见很有礼貌,相互辩论很平和包容。

道光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特点


青花釉里红瓷器创烧于元代。元代景德镇工匠创造性地将二者珠联璧合地施于同一器物上。青花釉里红瓷器到了清代雍正时期技术发展最为成熟,但是到了道光时期青花釉里红技艺都大不如前了。道光瓷器承袭乾嘉时期瓷器的艺术遗风,烧造品种和造型创新少,胎体有薄有厚,器壁常薄厚不匀,有粗笨感;道光瓷的釉面,除少数泛青色外,大都粉白松弛,呈现出起伏不平的水波纹,被称为“波浪釉”(俗称“浪荡釉”)。

清道光青花釉里红荷花蝴蝶纹瓶

时代:清道光(公元1821年—1850年)清道光青花釉里红荷花蝴蝶纹瓶折沿,长直颈,弧坡肩,弧腹,下腹渐收,平底圈足。颈部纹饰为两层青花同心圆,腹部纹饰为青花釉里红荷花蝴蝶纹。瓷器尺寸:高7.90厘米、口径5.80厘米、底径6.50厘米

清道光青花釉里红双龙牡丹纹葫芦瓶

清道光青花釉里红双龙牡丹纹葫芦瓶状如葫芦,平底,圈足。器身青花釉里红绘绘画折枝牡丹双龙纹。底落矾红彩款叶脉纹。

清道光款青花釉里红缠枝牡丹纹天球瓶

清道光款青花釉里红缠枝牡丹纹天球瓶口微侈,直颈,球形腹,平底,圈足。胎体厚重,施青白釉。以青花釉里红绘画纹饰,口边,颈部、肩部、胫部纹饰分别为:回纹、柱纹、蕉叶纹、缠枝莲花纹,回纹;腹部纹饰为缠枝牡丹纹。底落青花篆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竖行款。清道光款青花釉里红缠枝牡丹纹天球瓶尺寸:高55.0厘米、口径10.7厘米、底径21.0厘米。

晚清道光粉彩瓷器特点


道光官窑粉彩瓷器色彩柔和,瓷画精细优美,深受人们的喜爱。道光粉彩在前代基础上还有一定的发展,也有本时代的特色。但是“浪荡釉”成为瓷器的普遍出现,反映出道光时瓷器施釉技术水平如同晚清王朝一样不行了。其实“浪荡釉”现象早在乾隆时已出现了,只不过在道光瓷器中比较常见而已,导致后来收藏清代官窑瓷器的时候都不怎么提道光之后的官窑瓷器了,只是一句话带过而已。

道光粉彩瓷器特点

粉彩过枝花果纹盘高2.8,口径13.6,底径8.2cm清 道光(1821-1850)

无“浪荡”不道光来形容道光瓷

粉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产生的釉上彩新品种。它产生于康熙时期,以雍正时期制作最精,真正的流行是在乾隆以后。道光年间,官窑和民窑都大量产出这种瓷器,其中官窑瓷器受珐琅彩影响较大,画面更为精细。道光年间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清王朝已经衰落,国家日趋贫弱,危机四伏,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生产也日趋萎缩,因此道光时期的制品除延续传统造型外,创新产品已很难看到。在瓷器制作工艺上,官窑的白色地釉较润泽,但底釉如为松石绿釉时比嘉庆器物色稍深;如为白釉时往往出现波浪状的釉面,一般称为“波浪釉”,俗称为“浪荡釉”,这是藏家判断一件瓷器是否为道光瓷器的主要手段之一。

其次道光粉彩仍然追求乾、嘉时官窑的特色,色地粉彩属于道光官窑粉彩主流,以各种色地粉彩勾莲开光装饰为主,开光内绘山水人物或富有吉祥内容的画面。

道光粉彩的款识也别具风格。以篆书为主,大多为六字三行式排列,也有极少一字横列的。官窑年款是“大清道光年制”六字篆书图章款,也有“道光年制”四字图章款,楷书年款较少。青花或红彩篆书者行笔圆润流畅,紧凑。楷书多为斋堂款,・用侧锋书写,笔力刚柔相济,红彩浓艳匀净,难以仿制。还有一种红彩满文款的粉彩瓷器,器里外均画粉彩纹饰,外壁粉彩绘七珍,加饰青花和金彩,底部红彩方框内书满文款。

慎德堂瓷器道光官窑中的官窑

在所有的慎德堂款瓷器中,粉彩器 为其主流,粉彩器中以白地粉彩和黄地粉彩为最多,质量也最精。除此之外还有绿地粉彩、紫地粉彩、酱釉粉彩、抹红地粉彩,只有少量的青花和斗彩。

说到道光御瓷,最为声名远播的当推慎德堂款器皿。慎德堂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建成,位于圆明园九洲青晏三大殿的西边,是由乾隆皇帝的书房乐安和、清晖阁及乐安和北侧的鱼池改建而成的。慎德堂为三卷式建筑,分为前层、中层和后层,殿内设有书屋及寝宫,殿内的养正书屋为皇帝读书、习字之所。“慎德堂”是道光皇帝在圆明园内的行宫,署“慎德堂制”款的瓷器是道光皇帝的御用品。

慎德堂瓷器保持了官窑瓷器工整细致的特点,构图疏朗,用笔纤细,几乎每件器物上都使用了金彩作为装饰。但整个画面缺乏活力,花卉描画不甚活泼。与道光时期整体制瓷风格一致,慎德堂款瓷器多绘富贵、太平等吉祥寓意的纹饰,另外龙舟竞渡图和婴戏图在道光慎德堂款瓷器中,同样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慎德堂的底款以三字直款为佳。皆为抹红楷款,亦有金款。

“慎德堂制”款粉彩梅花纹盖碗,清道光,通高10cm,口径11.5cm,足径4.7cm。

碗直口,圈足。盖为覆盘式。内壁施白釉,外壁以粉彩装饰。碗与盖的主题纹样为折枝梅花,辅以如意云头纹做边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及盖顶抓纽内均署红彩楷书“慎德堂制”双行四字款。

嘉庆道光瓷器装饰工艺的特征


清代的瓷器烧造,经过康、雍、乾三代的高峰期之后,无论胎釉和制作,均一朝不如一朝,走的是一条下坡路。所以嘉道之瓷已明显不能与雍乾时代的精瓷相比。当然,也偶有精进之物,但总体说来,大都比前三朝粗糙。这是一个总体原则,因此我们必须在鉴识时把握住。

从瓷胎来看,嘉道瓷的胎骨与乾隆瓷相比,变化不是很大,但胎质略显粗松,胎骨的洁白度也差一些,而且,尤其是民窑瓷胎骨要较前朝略厚,器物也显得厚重。这些表现,在道光朝尤为明显。

瓷釉的质量也明显逐渐变粗。施釉较薄,釉色白中闪灰闪青,或呈浆白色。釉面上普遍出现细橘皮纹,有些器物上釉面起皱,如波浪起伏,俗称“波浪釉”,这种现象在以后各朝中亦均有体现。有些器物上还有疙瘩釉,在道光朝的青花瓷器上疙瘩釉现象尤为明显,这个时期器物表面的光润度也较前朝为差。

青花装饰基本沿袭乾隆朝,嘉庆早期青花颜色亦如乾隆朝一样,在蓝中略显紫色,后来则显比较纯正的蓝色。层次感已明显不如乾隆,一般也就一二个层次,立体感较差。道光朝有仿康熙青花的器物,但它已渲染不出康熙朝的深浅不同的多种层次,因此,较易识别真假。嘉道期流行双勾不填色的花草纹青花图案,此类器物的青花发色较浅淡,多看真品后不难鉴识。嘉庆后期起,部分器物青花色调出现暗淡漂浮不沉着的现象,这种情形一直延续至道光、咸丰,乃至同治、光绪、宣统各朝。

嘉道时期有一种青花堆粉瓷。即在烧制时在胎骨上按纹饰图案的大致形状,先施一层白粉,然后,再在白粉上绘出青花纹饰,再施以豆青釉入窑烧制而成。这类器物,青花与豆青釉色对比明显,花纹凸起,立体感强。鉴识时要注意与康熙瓷相区别。堆粉青花始见于康熙朝,雍乾两朝虽有烧制,但多不成功。到嘉道时才流行起来,烧制也更成功了。识别方法是,此时的堆粉青花,施粉较厚、较白,花纹立体感也更强了。

嘉道彩瓷均以粉彩为主流。但与乾隆时相比,料质不如乾隆时精细,施彩也较厚,彩料中含粉量较少些,因此,色彩浓厚,色调艳丽。此外,施彩面积较乾隆时要大,也有用白粉直接进行描绘的。一些精细的粉彩器上施金彩的工艺已开始普遍化。在鉴别时,除了上述特点以外,更主要的还是看有否老气?如传世品釉面应见包浆;彩瓷的绿彩、黄彩、蓝彩之上侧视应可见蛤蜊光,尤其是绿彩之上应更为明显;瓷面上是否有使用过的痕迹等等。

在装饰方面,还有一些特点可供鉴别时参考。嘉道时纹饰多少保持一些乾隆朝的风格,绘画尚工整精细,但活泼生动已不如乾隆朝,较多是图案式的纹饰;有把诗句用红印章的形式装饰器物。这种方式在乾隆时已有,但到嘉道时才盛行起来,鉴识时要注意与前朝相区别;在道光时开始盛行以草虫为主要装饰题材,特点是所绘昆虫多大于花草,而且纹饰用笔均较工细;此时的哥釉器上有以用铁花为装饰。所谓“铁花装饰”,即以堆花酱色釉装饰在哥釉器上。这种方式在乾隆时已出现,但到嘉道时才逐渐多起来。而且,乾隆时装饰部位和纹饰样式都较单一,在嘉道时才丰富起来,装饰部位出现在口沿、肩部、腹部、耳系等处,装饰内容也扩展为雕有兽面、花卉、蕉叶、回纹、龙凤等,以此可以与前朝相区别;在嘉道民窑器的款识中有一种仿成化的年款。有书写极为草率的“成化年制”四字楷书款,也有刻“成化年制”篆书或楷书并施以酱色釉的豆干款,遇到这种情况,根据胎、釉、彩料和装饰、形制等各方面的表现,不难进行识别。

当然,以上一些装饰方面的特征,现代的制假者均可依样炮制,因此,收藏者对一些收藏品地识别真假还是要根据胎、釉、用料,以及器物有无真正的旧气来仔细鉴识。

乾隆时期瓷器特点


1、造型规整,比例适宜,外观曲线虽不及雍正时的优美,但仍比嘉、道时期的隽秀,小件器物尤为精致。前期器型和雍正时一样恰到好处,后期则显呆滞。此后各朝的造型风格,除嘉庆初尚能恪守乾隆l日样夕长余者皆为依次递减,每况愈下。2、前期胎体细润,后期渐趋粗糙。3、青花呈色虽有多种表现,但以稳定的纯正兰色居多。初期有黑褐、青灰、淡兰各色,色调均沉着,纹饰清晰。4、炉钧釉到乾隆时与雍正时不同,其颜色由松石绿和深兰色组成。5、法琅彩也称“古月轩”或叫“瓷胎画珐琅”,一般都有“乾隆年制”四字楷书的兰料款。6、古铜彩就是用粉彩及金彩,在瓷器上进行绘画,用来模仿古代青铜器的红、绿、兰各色锈斑,这是乾隆时期瓷器彩色的发明。7、乾隆瓷器中,有流行在红、黄、兰、绿、等彩地进行可绘画,可称为彩地绘画。8、有的彩地上开出圆光进行绘画,称作开光绘画9、由乾隆开始出现了彩地轧道,这种轧道,是用工具划出来的,像轧出来的一样,因而称为轧道。10、出现了用粉彩绘画的百花不露地瓷器s11、制作工艺水平极高、精巧、秀丽、无奇不有,为制瓷史上所罕见。12、图案纹饰,时代特征鲜明,绘画工细、层次清晰,画凤严谨而细腻13、器足较前朝宽厚、足脊滚圆,有的涂以黄色或黑色釉。足器近釉处,多有刮削胎体留下一圈小锯齿痕。14、官窑年款,多数是篆书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图章款,个别也有“乾隆年制”四字篆书图章款。楷书款比较少。民窑器物上的家藏款不大盛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