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家运河瓷研讨会举行

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家运河瓷研讨会举行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1-04-08

景德镇古代瓷器。

今年6月8日是世界文化遗产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为深入挖掘中国大运河和古泗州文化内涵,展示中国陶瓷艺术魅力,由国家文保基金会、安徽泗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儒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研古瓷·忆运河·开新篇’暨当代陶瓷艺术家运河瓷研讨会”在江西景德镇举行。

活动当天,冯林华、周国桢、彭竞强、徐庆庚、熊钢如、曾维开、涂序生、王怀俊、李菊生、吕金泉等一批中国当代著名的陶瓷艺术家,展开了大运河与运河瓷系列大讨论。与会者纷纷表示运河和陶瓷作为祖国的两大文明,后人理应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下去。

在千年瓷都举办本次研讨会可谓意义非凡,陶瓷艺术家围绕大运河文化从艺术角度出发进行研讨、创作,以精湛的陶瓷艺术语言诠释蔚为壮观的大运河文明,深入挖掘大运河和古泗州文化内涵,展示运河文化和陶瓷艺术魅力,为大运河申遗营造了浓厚的、良好的氛围。安徽泗县表现出了尊重文化的自觉性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并且,以面向全球的视野与信心发展一县之经济、文化。这与中国梦背景下的经济崛起、文化复兴相契合,实为新时期县域发展的一个新探索。让我们走近泗县,感受其深厚的运河文化及人文魅力。

安徽泗县,古称泗州。据《凤阳府志》云:“泗州南瞰淮水,北控汴流,地虽平旷,而冈垄盘结,山水朝拱,风气凝翠,形胜之区也。”这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皖北水城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节点,是大运河南北运输的衔接点,更是中国古代南北文化的交汇点。由北而南过泗州,则是吴楚之地、烟雨江南;由南而北过泗州,则是沃土中原、北国风光。作为2014年大运河申遗项目,今年8月,中国大运河将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考察考核。隋唐大运河南宋之后逐渐废弃,目前只有泗县境内28公里的运河故道还保持着隋唐大运河的原始风貌,依然是隋堤烟柳、百姓生息、河流逶迤、村庄依依。泗州运河故道因其真实性、完整性和稀缺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考察评估的重点河道之一。

相传当年隋炀帝沿运河南游下扬州时,奢华之极。据《开河记》载:“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至大梁,又别加修饰,砌以七宝金玉之类。于是吴越民间女十五六岁五百人谓之殿脚女。至于龙舟御楫,即每船用彩缆十条,每条用殿脚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脚女与嫩羊相间而牵之。……时舳舻相继,连接千里,连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百里。”唐末五代词人韦庄在《河传·何处》中亦有词为证:“何处?烟雨,隋堤春暮,柳色葱茏。画桡金缕,翠旗高飐香风,水光融。春娥殿脚春妆媚,轻云里,绰约司花妓。江都宫阙,清淮月映迷楼,古今愁。”

如果说隋时代的运河带给历史的记忆是封建帝王的奢华,那么,唐以后的运河则是中国政治统一,民族、文化、经济融合贯通的一条主渠道,直接孕育、推动了唐宋文化、艺术的兴盛和发展。古泗州在隋唐大运河中不是一个可以一闪而过的码头,而是一个经济动脉的枢纽,更是一个唐宋文化的舞台,诗词歌赋、工艺美术、戏曲宗教都曾在这里集聚、繁衍,留下了封建鼎盛时代的诸多印记。

伴随大运河申遗工作的推进,大运河故道发掘了仕女拉纤陶瓶、汉代绳纹筒瓦、板瓦、宋代帽骨簪、绿釉褐彩执壶、三彩兔座枕等一批具有较高考古价值的珍贵文物,随着这些尘封地下的古陶瓷一一面世,沉睡了千年的运河仿佛一夜之间穿越而来,抖掉历史的尘埃,迎接新的生命。在大运河考古发掘的大量文物中,人们找到了“仕女拉纤、纳黍行舟、泗滨浮磬”等许多运河民间传说及典故的历史物证。

由此,发掘运河瓷、保护运河瓷、研究运河瓷、创作发展新时代的运河瓷成了中国大运河申遗过程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正如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著名考古专家张忠培在泗县运河论坛发言时所说,保护文物的目的,不仅要传承传统文化,更要在传承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通过发展创新再创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新文化,才是保护文物、继承传统的最终追求。

江南初夏,绿意盎然。一场以“研古瓷、忆运河、开新篇”为主题的当代陶瓷艺术家运河瓷研讨会正在热烈进行。

研讨伊始,主办方国家文保基金会和泗县共同指出:泗州与景德镇在唐武德年间同期建制,这两个同时诞生的城市将运河文化和陶瓷文化脉脉传承。这次研讨会是一次运河文化和陶瓷文化的交融,是一次历史与当下的对话。景德镇是制瓷圣地,而泗州大运河用繁忙的漕运见证了中国各地名窑精品瓷器流通和出海的历史。

据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可见早在汉代就已开始生产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景德镇是陶瓷艺术集大成者,正如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所说:“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景德镇也是由于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发达的水运而在众多窑口中脱颖而出。田余庆在《运河访古》中提到的“海上‘丝绸之路’”:“唐宋……时期的丝绸工艺、陶瓷制造术、建筑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以及各种文化书籍向海外传播,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安徽省文物鉴定站研究员李广宁在研讨会上首先介绍了运河与陶瓷的文化之缘:泗县出土大量丰富多彩的各地各时代的瓷器,是大运河泗县段作为古代交通命脉的见证,也反映出唐宋时期泗县经济的繁荣与辉煌。景德镇及各窑口的瓷器通过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联通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造就了“中国”的英文单词“China”。

中国陶艺泰斗、著名陶瓷艺术家周国桢教授指出,大运河是流动的文脉,作为古代的“高速公路”,它的生命意义就在于流动和交换,当代人应当铭记这条运河。举办这次活动说明了主办方站得高望得远,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继承、创新和发展。

学院党委书记、著名陶瓷艺术家冯林华认为:在中国梦背景下,经济崛起、文化复兴是当务之急。大运河承载着陶瓷文化,陶瓷文化体现着运河文明。尊重这段历史,挖掘这段历史,研究这段历史,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将弘扬历史,开创陶瓷文化的新纪元。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陶瓷艺术家熊钢如说,大运河是历史的河流,也是科学技术的河流。安徽泗县的隋唐大运河“活遗址”弥足珍贵,历史的温度让我们触手可及。泗县对于文化的尊重,给我们很大触动,我们将加强交流合作,努力促进运河文化与陶瓷文化的交融、发展。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陶瓷艺术家李菊生激动地说:“大运河见证了中国陶瓷史,陶瓷也见证了中国运河史。今天我作为陶瓷文化后继之人,与运河滋养长大的泗州儿女欢聚一堂,共同探讨陶瓷与运河文化,感慨万分。我们匆匆忙碌的人生与运河邂逅,不由得发出牵动灵魂的感叹。历史虽已远去,但遍布历史遗迹的大运河,永远不会离我们远去。”

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书记、著名陶瓷艺术家吕金泉说:“水运是瓷器南北运输的主要方式,瓷器散落在河中并保存下来,是古代南北物资交流的有力佐证,大运河为南北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也成为中国陶瓷走向世界的主要渠道。”

彭竞强、徐庆庚、曾维开、涂序生、王怀俊等著名陶瓷艺术家发表了各自的观点。纪峰、武凤金、徐文强、赵中良、吴墨、余学凡、程子风等艺术家共同参加了本次会议。

泗县县委书记王娟在答谢发言时说:研讨会站在历史的高度,从陶瓷艺术的角度探讨大运河的文化魅力,并深入挖掘大运河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的意义及其重要性。贯穿泗县全境的隋唐大运河,与散落其中的精美瓷器,共同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作为文化的薪火传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传承、创新、发扬运河文化、陶瓷文化,让它们共同开出绚烂的艺术之花。

又见炊烟升起,薄雾笼大地,一叶小舟,一张渔网,一段渔歌,描绘出运河人家傍水而居的幸福生活。自古以来,泗州百姓与古运河相依相生,对这条自隋唐以来汩汩不息的大运河充满感情。这种特有的运河文化深深植根于当地百姓中,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为激活文脉资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毛佩琦在运河论坛上谈到,保护大运河这份文化遗产,就是保护运河贴近百姓,走进生活,服务大众的一种理念和文化。文化,是依附于物质的生活,有着自身发生发展的血脉,有血脉才能生存生长,而其血脉就在于当地百姓的生活之中。保护原有的文化血脉,让文物有机生长,让文物古迹和现代生活和谐共存。

泗县人民政府县长王法立说:泗州古运河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大运河申遗项目,是隋唐大运河的活遗址,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一颗灿烂明珠。我们正努力充实运河城市文化底蕴,培育运河城市文化精神,发展运河城市文化生产力,秉承“运河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运河文化的载体”的发展理念,在传承与发展中,建设一座当代的“运河名城”。

如今,运河故道的航运功能已然衰退,河面上没有了千帆竞发的情景,但是仍然发挥着行洪、灌溉的重要作用。泗州人一直珍视呵护着这段河道,很好地保存了许多闪亮的人文景观,如邓墩、鹿鸣山、永乐桥、虹灵沟、洋城湖、义井等,当年运河漕运繁盛时期的风采都不曾真正远去,运河仿佛是一位从远古走来的老人,沿路不断串联起千百年来的文化记忆和传统精神,泗州人不会忘记这条汇聚了运河文化、陶瓷文化及泗州文化的河流,不会忘记那曲折的岸线,荡漾的碧波,欣欣向荣的城市,古朴温馨的村落,曾经的繁华和今日的梦想。

品味遗存,触摸历史,人文脉远,运河水长,一幅磅礴的历史文化画卷正在泗州人浓墨重彩地描绘下徐徐展开……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景德镇青白瓷学术研讨会召开


10月19日上午,景德镇青白瓷学术研讨会在开门子大酒店召开。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康明,副市长熊皓出席。参与该会的还有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福建博物院研究员栗建安、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廖宝秀、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耿东升,江西省博物馆馆长彭明瀚、江西省文化厅文物保护处处长刘昌兵及国内外专家、收藏家近200人。

会上,9名研讨会专家学者就青白瓷相关内容作了报告。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一平作总结。

研讨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学术研讨会有着重要的学术成果及意义。对景德镇青白瓷器起源和早期状况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过去认为,青白瓷起源于安徽繁昌窑或景德镇青白瓷是受繁昌窑影响而产生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对景德镇青白瓷窑址考古研究首次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对海外及水下出土、出水的宋元景德镇青白瓷器有新的大量发现,说明宋元景德镇青白瓷器在海内外影响非常大。对景德镇青白瓷的性质与历史地位有了重新的评价,以湖田窑为代表的景德镇青白瓷是最典型的青白瓷,被公认是中国青白瓷的最高代表。

中国首届民间古陶瓷交流研讨会兰州举行


9月21日,为弘扬中国古陶瓷文化,推动世界陶瓷艺术繁荣与发展,由甘肃省文化产业协会、兰州市文化产业协会、甘肃省收藏协会、海南省文物研究会联合主办,兰州聚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兰州)首届民间古陶瓷交流研讨会”在甘肃兰州举行。雷从云等七位国内古陶瓷界顶尖专家以及国内近200名收藏家聚首兰州,共同探讨、精研中华古陶魂魄。海南省文物研究会副会长、甘肃齐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肖从容在研讨会上做题为《丝绸之路,陶玉生辉》的演讲交流。

据悉,出席此次研讨会的专家有,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国际收藏家联合会副会长、鉴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雷从云先生;首都博物馆前馆长、北京博物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希桂先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叶文程先生;中国钧窑和汝窑的发掘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赵青云先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收藏委员会荆治中先生;四川大学考古学客座教授、曾就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古陶瓷专家范勇先生;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海南省文物研究会副会长、甘肃齐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肖从容先生;海南省文物研究会副会长马宁源等。

在研讨会上,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国际收藏家联合会副会长、鉴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雷从云、海南省文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甘肃齐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肖从容先生、中国钧窑和汝窑的发掘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赵青云等国内古陶瓷界专家,分别围绕陇原古陶瓷的历史与传承等课题展开讨论和演讲。专家们还分别“面对面”为与会藏友传授古陶瓷品鉴、收藏知识。此外,研讨会结束后,主办方还特意安排进行民间收藏鉴宝大会,由七位古陶瓷专家亲自进行鉴定,并为藏友颁发权威鉴定认证证书。

据研讨会组委会负责人介绍,本次研讨会无论是从学术规格上,还是从与会专家层次上,在国内都堪称为一场高规格的古陶瓷饕餮盛宴。这不仅有助于国内外专家、学者、民间藏家了解甘肃、认知西北,更对进一步推动陇原本土古陶瓷资源的研究和发展,奠定格调厚重的文化基石。

童承天竹画艺术60年研讨会举行


近日,景德镇半岛国际酒店多媒体会议厅气氛热烈,由景德镇学院陶瓷文化研究所举办的“向高思劲节,清气满乾坤——童承天竹画艺术60年”研讨会在此隆重举行。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昌大学中文系,学院,景德镇学院以及日本弘前大学人文学部的有关学者教授和美术评论家代表70余人莅会对童承天先生的竹画艺术造诣和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探讨。中国教育电视台《艺术中国》节目部对童承天先生进行了现场采访。书法家谢洪庚和汪开潮现场为童承天先生书写并赠送《竹魂》《江南第一竹》等作品,将研讨会推向高潮。

年近八旬的童承天先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60年如一日专注于竹画创作和研究,尤以陶瓷竹画饮誉瓷坛。其竹画作品线条工稳,色彩明丽,立意高远,妙趣天成。其独辟蹊径的没骨竹画作为我国宫廷没骨画的可贵传承,更是兼工带写,潇洒奔放,令人赏心悦目,深受陶瓷艺术界好评。2012年,童老向江西省委捐赠大型瓷板竹画作品《可以清心》,体现了一个老陶瓷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受到好评。

“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研讨会召开


7月2日上午,山东省陶瓷公司邀请部分陶瓷界知名专家学者,在鲁中宾馆召开“淄博陶瓷当代国窑”研讨会,就淄博国窑文化历史渊源和当代价值进行了研究论证。市委常委、秘书长宋军继出席研讨会并讲话。

宋军继在讲话中指出,“淄博陶瓷当代国窑”,是对淄博近万年陶瓷文化的高度提炼概括,也是对现在和未来淄博陶瓷发展的准确定位。打造“淄博陶瓷当代国窑”品牌,关键要围绕“国”字做文章,使淄博陶瓷代表国家水平。要始终把陶瓷产品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积极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生活习惯,大力发展陶瓷新材料,在材质上代表国家水平。要加快研究指定陶瓷产业的技术标准,切实抓好技术改造和先进设备引进工作,在工艺技术装备上代表国家水平。要更加注重功能实用、外观造型的统一,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在产品设计上代表国家水平。要大力培养一批品牌级大师,培养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高素质工人队伍,在创作团队上代表国家水平。要加强宣传策划和市场推进,大力发展陶瓷文化旅游,在品牌形象上代表国家水平。要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集中培育重点企业,大力发展品牌产品,在陶瓷产业集群发展上代表国家水平。

“陶瓷+创新模式研讨会”在景德镇市召开


5月23日下午,“陶瓷+创新模式研讨会”在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召开。EMBA国际联盟组织的博士团,景德镇的陶瓷行业专家、学者和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中层干部参加。

研讨会由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EMBA国际联盟联合主办,旨在进一步扩大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在行业内的影响和声誉,加大陶瓷行业的科技、文化、市场等交流信息平台,寻求“一带一路”新思路。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作了《光荣与梦想——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基本情况》、《一带一路热点问题解析》、《混合所有制改革助推陶研所发展》、《信息与博弈》、《民法通则与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等主旨发言,围绕“陶瓷+创新模式(科技、文化、资本、市场、法律)”进行了深入地探讨,通过探索陶瓷科技与陶瓷文化产业在未来的发展模式,加大陶瓷行业在科技、文化、资本、市场、法律等信息平台的交流,促进陶瓷行业与其他行业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让整个陶瓷行业能积极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陶研所全体干部和科技人员都参加了研讨会,陶研所党委书记黄弘对专家学者的到来表达了热情的欢迎,并号召陶研所全体干部充分利用好此次机会,广开思路,促进陶研所更快更好地发展,为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七届亚洲陶瓷技术研讨会在景德镇举行


11月5日上午,2011亚洲陶瓷技术研讨会在景德镇市陶瓷学院陶艺中心一楼报告厅隆重开幕。分别来自中、韩、美、澳、法、日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欢聚一堂,共同探讨世界陶瓷材料与工程领域的技术、产品以及基础科学的研究。此次论坛为期三天,以“陶瓷餐具、瓷砖、卫生洁具和粘土砖的生产技术、陶瓷制品基础科学、高技术陶瓷新工艺”为主题。

法国利摩日陶瓷高等工业学校校长AgnesSmith教授,澳大利亚陶瓷分会西大利亚分会主席JimLow教授,景德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薇,陶院院长周健儿等出席开幕式,该学院师生共计2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开幕式上,周健儿、沈薇先后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周健儿、AgnesSmith、等14位各国专家、学者分别对陶瓷材料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科学、技术、产品以及陶瓷工程的高等教育等方面做精彩报告。

据悉,亚洲陶瓷技术研讨会一直以来由韩国陶瓷学会和韩国窑业技术研究院在韩国主办,两年一次,已经举办了六届。近年来,会议的规模和范围逐步扩大,研讨会的召开有力地促进了中韩日三国科技人员的技术交流和合作。第七届亚洲陶瓷技术研讨会由该学院、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与韩国陶瓷学会、韩国陶瓷及瓷砖工业协会以及韩国窑业技术研究院联合首次在中国景德镇举办。

越窑青瓷文化国际研讨会举行


昨日,日本、韩国和国内的41位瓷器专家,在慈溪看到按一千多年前工艺生产出来的青瓷作品时惊讶不已,更让他们惊奇的是,这一切都是由一位外来陶瓷工艺师创造的。

昨天举行的越窑青瓷文化国际论坛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古陶瓷学会等单位在慈溪举办,是古代陶瓷文化研究的重要会议。会上,工艺师孙迈华展示了新烧制的慈溪青瓷,还宣读了自己的论文《越窑秘色瓷工艺技术与现代工艺技术》。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岛田文雄,韩国的陶瓷专家金判基、崔大圭,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副会长、故宫研究院研究员王莉英得知开发出新慈溪青瓷的孙迈华不是政府的专门研究人员,也不是当地人时,称他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以慈溪上林湖为代表的越窑青瓷始烧于东汉,是中国最早的瓷器。那里的越窑延续烧制1000年,于南宋初停烧。唐代,上林湖一带是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最精美的青瓷产地。

2002年8月,浙江龙泉市的陶工孙迈华与慈溪方面达成合作方案,在上林湖边上的匡堰镇选址办厂。年底,经过无数次实验,孙迈华用上林湖边的土壤烧出了青瓷。很多专家拿着试验用的古瓷片,感慨地说“真的一样!”

如今,孙迈华已陆续开发出鸡首壶、八棱瓶、倒流壶、平口牡丹瓶、原始瓷罐、瓷碗等上百个品种的上万件产品。

景德镇瓷博会采购供需对接会举行


为增进国内外陶瓷专业采购商与参展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协助瓷博会参展企业和国内外采购商对接,10月18日下午1点30分,2012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采购商与参展商供需对接会在开门子三楼会议室举行。来自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等国的40家采购商与55家参展企业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市政府副市长张春萍出席会议并讲话。

在会上,张春萍表示,衷心希望与会的各采购商与参展企业代表能够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顺利实现对接,以采购商日益更新的陶瓷产品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陶瓷生产企业的工艺水平和创新意识,进一步促进陶瓷产业的提档升级,最终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麦德林哥伦比亚公司总经理瑞克作为采购商代表上台发言时表示,作为采购商他们来到景德镇是为了找到与中国陶瓷企业的合作商机,他们的国际市场一直对中国的产品有需求,希望这次能和有明确商业前景的公司合作,互帮互助,在中国建立一个商业群集的平台。

在对接会现场,一对一的洽谈形式,气氛热烈。有些采购商意向明确,对接比较具有针对性,直接找现场翻译寻找想合作的参展企业进行对话。来自巴基斯坦阿布杜奎达斯公司的默罕默德•汗告诉记者,他们那主要以纺织产业为主,通过这次对接,公司将考虑加强陶瓷产业的发展。近2个小时的洽谈,不少参会采购商与参展企业都表示收获颇丰。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家运河瓷研讨会举行》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家运河瓷研讨会举行》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