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文化 > 导航 >

越窑青瓷文化国际研讨会举行

越窑青瓷文化国际研讨会举行

陶瓷文化 古代青瓷器 古代青瓷器制作

2021-05-12

陶瓷文化。

昨日,日本、韩国和国内的41位瓷器专家,在慈溪看到按一千多年前工艺生产出来的青瓷作品时惊讶不已,更让他们惊奇的是,这一切都是由一位外来陶瓷工艺师创造的。

昨天举行的越窑青瓷文化国际论坛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古陶瓷学会等单位在慈溪举办,是古代陶瓷文化研究的重要会议。会上,工艺师孙迈华展示了新烧制的慈溪青瓷,还宣读了自己的论文《越窑秘色瓷工艺技术与现代工艺技术》。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岛田文雄,韩国的陶瓷专家金判基、崔大圭,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副会长、故宫研究院研究员王莉英得知开发出新慈溪青瓷的孙迈华不是政府的专门研究人员,也不是当地人时,称他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以慈溪上林湖为代表的越窑青瓷始烧于东汉,是中国最早的瓷器。那里的越窑延续烧制1000年,于南宋初停烧。唐代,上林湖一带是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最精美的青瓷产地。

2002年8月,浙江龙泉市的陶工孙迈华与慈溪方面达成合作方案,在上林湖边上的匡堰镇选址办厂。年底,经过无数次实验,孙迈华用上林湖边的土壤烧出了青瓷。很多专家拿着试验用的古瓷片,感慨地说“真的一样!”

如今,孙迈华已陆续开发出鸡首壶、八棱瓶、倒流壶、平口牡丹瓶、原始瓷罐、瓷碗等上百个品种的上万件产品。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景德镇举行《溯源》批判·继承研讨会


近日,《溯源》——批判·继承研讨会在景德镇举行。活动就龚循明等中青年陶艺家4年来给景德镇带来的“溯源”现象、原创精神、陶艺的当代面貌及艺术家通过作品的情感传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与会人员就如何让艺术进入中国艺术主流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界泰斗王锡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陶瓷雕塑界泰斗周国桢,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唐自强、张育贤、熊钢如、李菊生,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戚培才及参与“溯源-绘画作品第六回展暨总结展”的龚循明、熊亚辉、李泉、陈少岳、韩子丰、戚彧、赵文亮、缪野、马丁民、由翠青、高颖、汪凯12位陶瓷艺术家参加。

王锡良认为溯源团队都是群了不起的年轻人,并表示对他们走的路举双手赞成。他说,这条路(指“溯源”)是艺术的路,是创新的路,是有前途的路,“龚老师作为领头羊,带着一群年轻人,他们共同努力。其实,他们一路走来,寸步艰难,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他们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他们有共同的理想,走到今天这步确实不易”。

周国桢说:“对景德镇当前陶瓷艺术发展状况看,确实需要批判地继承,我们要好好想想我们这条艺术路,有多少是对的,有多少是值得思考的?如今,照搬传统的人太多,这些东西搬到什么时候为止。我觉得很多陶艺家都需要冷静下来,有哪些需要继承,有哪些需要丢掉的。”“既然是研讨会,我认为有三个问题可供探讨。”熊钢如认为,大家可从内容、表现形式和材料等方面进行探讨,如可以思考优秀文化传统怎么去表现?身边的事物如何去表现?如何借鉴漆画的成功经验为艺术所用?如何利用对颜色釉的运用为当代人服务?有争论、有观点、有碰撞、有启迪……这次的研讨会不同于以往,不流于表面形式,王锡良等老一辈陶瓷艺术家在仔细翻阅“溯源·绘画作品第六回展”画册后,对参与“溯源”的12位艺术家给出了高度评价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就何为“源”展开讨论,熊钢如就提出问题:源究竟是生活之源、精神之源,还是陶瓷语境之源?大家各抒己见,就文化历史、艺术现状及未来提出见解,又就当代该以何面貌示人,传统或经典应该怎样传承等问题展开探讨,不求观点的一致或被大多数认同,只为在观点的碰撞中能得到启迪,学术性氛围油然而生。

研讨会上,大家不局限于仅仅讨论陶瓷艺术,也谈论了漆画、油画乃至中国画,谈论了东方艺术和西方艺术思潮,志在从“他山之石”中找到合适的经验,来推广文化艺术,来寻找艺术家前进的方向和应有的面貌。

研讨会也不局限于就艺术谈艺术,独立学者子贺通过史学和哲学去谈论艺术,从而谈到陶瓷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陶瓷艺术品经纪人谢明则通过近来的几场春拍从市场角度谈论了艺术,认为“什么是作品?什么是产品?市场会给出鲜明的信号”。

龚循明、陈少岳、韩子丰、戚彧、马丁民、由翠青、高颖、汪凯等也结合自己创作经历、创作思想、创作方向及自己对“溯源”乃至陶瓷艺术的见解纷纷发言。

佛山石湾陶艺产业提升研讨会举行


4月28日上午,佛山市陶瓷美术学会为进一步推动佛山市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在陶城大厦二楼会议室召开了“石湾陶艺产业提升研讨会”。

研讨会由佛山市陶瓷美术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孟涵主持。佛山市文联副主席唐秀云、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主任郑蔚、佛山市经贸局副科长叶金林,禅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何育明、禅城区经贸局科长李小英,石湾镇街道宣教办副主任杨洪等领导和陶艺大师、媒体记者40多人出席了研讨会。与会者纷纷发言,气氛热烈,陈月华会长、国家级大师刘泽棉、廖洪标、梅文鼎、刘炳、钟汝荣、霍家荣、陶城报副总编辑许学锋,陶艺大师程禹卫、潘汾淋、刘慧红、黄强华、佛科院文艺学院教授姚朝文、石湾陶瓷博物馆副馆长廖志勇等先后作了发言,进行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思维碰撞和深度的研讨,提出石湾陶艺产业提升首先要提升人的观念,与时俱进,做强做精。要建立和提升石湾公仔理论体系,注重后备人才的教育与市场推广普及,提升石湾陶艺理论,向现代陶瓷产业化方向发展。最后何育明副部长作了总结发言,提出陶艺产业发展关键是方向、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希望石湾陶艺界打破门户之见,引入中介进行市场化运作促进石湾陶艺产业又好又快地提升。

童承天竹画艺术60年研讨会举行


近日,景德镇半岛国际酒店多媒体会议厅气氛热烈,由景德镇学院陶瓷文化研究所举办的“向高思劲节,清气满乾坤——童承天竹画艺术60年”研讨会在此隆重举行。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昌大学中文系,学院,景德镇学院以及日本弘前大学人文学部的有关学者教授和美术评论家代表70余人莅会对童承天先生的竹画艺术造诣和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探讨。中国教育电视台《艺术中国》节目部对童承天先生进行了现场采访。书法家谢洪庚和汪开潮现场为童承天先生书写并赠送《竹魂》《江南第一竹》等作品,将研讨会推向高潮。

年近八旬的童承天先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60年如一日专注于竹画创作和研究,尤以陶瓷竹画饮誉瓷坛。其竹画作品线条工稳,色彩明丽,立意高远,妙趣天成。其独辟蹊径的没骨竹画作为我国宫廷没骨画的可贵传承,更是兼工带写,潇洒奔放,令人赏心悦目,深受陶瓷艺术界好评。2012年,童老向江西省委捐赠大型瓷板竹画作品《可以清心》,体现了一个老陶瓷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受到好评。

“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研讨会召开


7月2日上午,山东省陶瓷公司邀请部分陶瓷界知名专家学者,在鲁中宾馆召开“淄博陶瓷当代国窑”研讨会,就淄博国窑文化历史渊源和当代价值进行了研究论证。市委常委、秘书长宋军继出席研讨会并讲话。

宋军继在讲话中指出,“淄博陶瓷当代国窑”,是对淄博近万年陶瓷文化的高度提炼概括,也是对现在和未来淄博陶瓷发展的准确定位。打造“淄博陶瓷当代国窑”品牌,关键要围绕“国”字做文章,使淄博陶瓷代表国家水平。要始终把陶瓷产品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积极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生活习惯,大力发展陶瓷新材料,在材质上代表国家水平。要加快研究指定陶瓷产业的技术标准,切实抓好技术改造和先进设备引进工作,在工艺技术装备上代表国家水平。要更加注重功能实用、外观造型的统一,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在产品设计上代表国家水平。要大力培养一批品牌级大师,培养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高素质工人队伍,在创作团队上代表国家水平。要加强宣传策划和市场推进,大力发展陶瓷文化旅游,在品牌形象上代表国家水平。要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集中培育重点企业,大力发展品牌产品,在陶瓷产业集群发展上代表国家水平。

第二届“陶瓷的人文世界—陶瓷与文化”学术研讨会举行


11月30日上午,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和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届“陶瓷的人文世界——陶瓷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大学开幕。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副总经理代柳梅、大学校长宁钢,大学副校长占启安、李良智,大学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章义来,著名电视电影表演艺术家张铁林,著名陶瓷专家熊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驻会专职副会长夏高生,中华陶瓷大师联盟主席孟树锋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北京工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授、国内陶瓷领域的专家学者、大学相关专业教授出席了本次活动。大学副校长占启安主持开幕式。

大学校长宁钢在开幕式致辞中谈到,中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陶瓷文明和文化构筑了著名的陶瓷之路。享誉世界的千年瓷都景德镇,无数代表着中国智慧和文明的精美的瓷器在这里诞生并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明中不可磨灭的印记。它不仅是陶瓷材料、工艺、设计创新的重镇,也是陶瓷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和基地。大学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陶瓷高等学府,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陶瓷文化的研究和弘扬,将陶瓷文化注入于陶瓷人才培养、陶瓷艺术传承、陶瓷科技研发、对外交流等办学过程,不断增强中国陶瓷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向世界打造亮丽的中华文化名片。他强调,乃至中国陶瓷的历史及其经验和价值,需要不断通过学术研究来彰显和阐发,需要从文化学、艺术学、美学等诸多角度加以研究和总结。期待通过第二届陶瓷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激起新的学术与思维碰撞,促进中国陶瓷文化的深入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副总经理代柳梅在致辞中表示,很高兴和来自全国陶瓷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各位朋友相聚在“瓷都”景德镇,携手大学这样一所有历史、有传承、有特色、有实力的名校,围绕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陶瓷,展开一场充满文化意味的对话。陶瓷是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文化符号,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通用语言。长期以来,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与陶瓷有着不解之缘,有责任将中国的陶瓷文化经典宣传到更为广阔的世界中去,也应当为各界搭起有陶瓷文化交流的桥梁。希望通过央地合作,立足全局,激发活力,示范引领,从创作、展示、推广、标准体系建设等多方面,促进景德镇艺术陶瓷向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从而为我国陶瓷艺术的繁荣发展以及“走出去”做出积极贡献。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的18位专家教授围绕“陶瓷的人文内涵与精神”、“陶瓷史的文化阐释”、“陶瓷的艺术与生活”、“陶瓷产区、产业与行业”、“陶瓷与自然:地理、材料与空间”、“陶瓷与工艺、科技”、“陶瓷艺术创新与当代艺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陶瓷文化交流”等八个主题作了主旨演讲。

据悉,为进一步促进陶瓷文化的传承创新和繁荣发展,深入挖掘陶瓷人文精神,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讲好陶瓷故事,传播陶瓷文化,2017年,大学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共同策划举办了首届“陶瓷的人文世界——陶瓷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反响。2018本届研讨会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美术学科评议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学术支持。

探寻陶企转型之路专题研讨会佛山举行


7月24日上午,沈阳五洲城·瓷海国际继佛山瓷海国际“情牵五载筑梦瓷海”五周年晚会精彩之势,于佛山市马哥孛罗酒店举办了盛大的“重塑东北陶瓷商业模式——探寻陶企转型之路”专题研讨会。

在本次研讨会上,主办方五洲城·瓷海国际盛邀各方专家,紧扣中国陶瓷行业的发展脉搏,以“商业模式的变革与重塑”为主题,深入探索陶瓷企业转型升级之路和新商业模式给陶瓷行业带来的机遇。

诸多陶瓷企业代表对于五洲城·瓷海国际的陶瓷品牌形象展示、物流仓储、总部经济等方面的功能十分认同。五洲城·瓷海国际总经理林莹表示,希望通过五洲城·瓷海国际的打造,发挥佛山陶瓷总部的资源优势、运营优势,构建一个南产北销的互动平台,重塑东北陶瓷市场的盈利模式。

专题研讨会之后,五洲城·瓷海国际组织商家考察了佛山瓷海国际。五洲城商管公司总裁陈文军表示,此次活动为东北陶瓷行业转型升级、再创辉煌提出了发展蓝图,得到了东北、沈阳商家的一致认可,为东北陶瓷行业再次腾飞奠定了基础。

河南陶瓷分会成立暨中原陶瓷研讨会举行


据禹州市委宣传部消息,7月26日上午,河南省科技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协会陶瓷分会成立仪式暨中原陶瓷学理论建设研讨会在禹州举行,中国文字博物馆书记、河南省科技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协会副会长冯克坚,省科技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协会副主席谈朗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河南省科技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协会顾问赵青云以及陶瓷界的大师、学者等40多人出席仪式现场。

陶瓷文化遗产是河南省丰富的科技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河南省科技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协会于2011年9月23日在河南省科技馆成立协会。协会成立以来运用现代科学综合方法和手段对河南科技文化遗产进行分析、研究、修缮和保护,促进对河南科技文化遗产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的研究与保护工作繁荣发展。为了有力推动以河南为核心的中原陶瓷历史、文化、工艺科技、艺术的研究,历史陶瓷文化遗址保护,以及中原陶瓷艺术的开发和推广,在省科协和省科技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协会的批准下,决定率先成立陶瓷分会。

会上,全体会员审议通过了《河南省科技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协会陶瓷分会章程(草案)》,选举河南大学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王洪伟为分会会长。

在隆重的揭牌仪式后,河南省科技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协会陶瓷分会会长王洪伟与台湾中华陶艺协会荣誉理事长苏正立代表双方协会组织签订战略性合作框架协议。

“禹州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当代陶瓷异彩纷呈,河南省科技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协会陶瓷分会暨中原陶瓷学理论建设研讨会在这里隆重召开,是省内外陶瓷文化艺术界、学术界对禹州市陶瓷历史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的高度评价。禹州市委市政府将矢志不移地推动辖区内陶瓷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禹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俊海说。

在随后召开的中原陶瓷学理论建设研讨会上,河南省科技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协会陶瓷分会会长王洪伟介绍了中原陶瓷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及影响等,并表示研究中原陶瓷学,对研究中原传统文化、世界陶瓷文明史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着重介绍了铜系青蓝釉的工艺基础以及历史意义,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郭爱和侧重讲述了洛阳三彩学的理论框架体系。与会专家学者认为鉴于中原陶瓷的根脉性、原生性、发源性、相对独立性、自生性、扩张性、辐射性以及吸纳性连带的创新性,为中原陶瓷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和时代基础。

随后,与会人员先后来到中原陶瓷文化博物馆、禹州市钧瓷窑址博物馆以及神垕老街等进行参观。

第五届中国先进陶瓷国际研讨会在长沙举行


近日在长沙举行了第五届中国先进陶瓷国际研讨会(CICC-5)。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张国军研究员提议,本次会议中特别设置了第一届超高温陶瓷的专题研讨会(InternationalSymposiumonUltra-HighTemperatureCeramics,UHTC07),张国军研究员为此次专题研讨会主席。会议收到了来自意大利,美国,英国,土耳其,德国,日本以及中国的43篇摘要,在为期一天的口头报告中,分会场里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者们介绍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台下听众也纷纷提问,踊跃发言,进行了良好的互动,也为国内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启示。国内外专家们也一致认为超高温陶瓷分会场是此次CICC-5整个会场内参加人数最多,气氛最为热烈的分会场之一。本次研讨会的圆满结束,为国内对超高温陶瓷的研究带来了压力,也注入了更多活力,有着积极的推导作用。

现代航空航天飞行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对新型高温材料的需求。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尖锐表面如引擎进气道,翼缘和头锥等都会在与大气的激烈磨擦中产生高温,其防热系统都需要在高空大气中和2000摄氏度以上高温下能重复使用的材料,即所谓的超高温陶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意大利,中国等国的科研工作者们相继展开了对超高温陶瓷的研究,掀起了一阵研究的热潮。

中国先进陶瓷国际研讨会(China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High-PerformanceCeramics,CICC)是由中国硅酸盐学会主办的一个系列性国际学术会议,旨在为我国从事先进陶瓷材料研究、开发与生产的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国际交流机会,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在先进陶瓷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向各国同行展示我国在先进陶瓷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越窑青瓷文化国际研讨会举行》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越窑青瓷文化国际研讨会举行》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