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一般的瓷砖 > 导航 >

煤改气来袭 一个陶瓷重镇的艰难突围

煤改气来袭 一个陶瓷重镇的艰难突围

一般的瓷砖 简一瓷砖 陶瓷艺术

2021-04-12

一般的瓷砖。

核心提示:陶瓷古镇晋江市磁灶镇,一度是国内最大的外墙砖生产基地。煤改气“大考”当前,面对到来的整个行业的微利时代,磁灶陶企该如何摆脱发展瓶颈与能耗困境,寻求产业突围?当地政府又该如何化解煤改气带来的产业冲击?近日,记者深入磁灶镇采访,探寻这个陶瓷重镇的转型路径。

4月20日,位于晋江磁灶镇的豪山建材有限公司新开的两条外墙轻质砖生产线和超薄型瓷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保持全负荷生产。

“环保压力增大,能耗成本上升,生产传统的外墙陶砖已经无利可图,我们通过自主创新,开发轻质砖和超薄砖两样新产品并完成投产,期望推动企业完成转型。”豪山公司总经理苏志芳对记者说。

眼下,在晋江磁灶镇,像豪山公司这样选择通过自主创新进行产业突围的陶瓷企业,正在明显增多。

煤改气来袭

位于324国道两侧的晋江磁灶镇,因陶瓷而闻名,是享誉千年的陶瓷古镇。

改革开放以来,磁灶人兴办起了数百家的陶瓷企业,企业以生产外墙陶砖为主。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里一度成为国内最大的外墙砖生产基地。依托陶瓷业,磁灶镇早年成为晋江四个财政收入率先破亿元的乡镇之一,并借此跻身晋江乡镇经济“四小龙”之列。磁灶,也因此在国内建材界声名鹊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陶瓷业都是烧煤的,发展最高峰的时候,整个磁灶地面,有上千个烟囱,景象颇为壮观。”磁灶商会会长吴声团这样形容当年的“盛况”。

进入本世纪以来的十多年间,磁灶的陶瓷业发展进入了平稳期。

据了解,目前,磁灶镇现有大大小小陶瓷企业370多家,其中产值500万元以上的有107家。2010年,该镇全年工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达107亿元,其中陶瓷企业创造的产值占70%以上。

然而,随着陶瓷产业的高速发展,土地、用工、融资等新瓶颈开始凸显,该镇的污染也开始日趋严重,传统的外墙砖产品同质化、附加值低、恶性竞争等一系列问题也相继全面暴露出来。

尤其是水污染的问题,令当地民众深恶痛绝。磁灶镇地处晋江九十九溪的中段,长期以来,传统的烧煤方式下,陶瓷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含酚废水。深红的酚废水,流经之地,水草不生,鱼虾死绝。九十九溪,也一度成为一条“红溪”、“死溪”。

产业要转型,环境也要保护,磁灶镇该何去何从?

晋江决定从耗能改革开始,全力推进磁灶的陶瓷企业去污化,向绿色转型。

2011年底,晋江开始启动建陶业煤改气——推广使用天然气,替代传统的烧煤模式。2012下半年,磁灶陶瓷全行业开始推行天然气,半年间就有110多家企业实行了煤改气。今年年初,当地的陶瓷企业已接到“生死令”:2013年,全镇所有以煤气为燃料的陶瓷企业都要改用天然气,否则将一律关停。

煤改气,对于磁灶陶瓷业来说,着实是一嘲大考”。

身为磁灶商会会长的吴声团,同时也是晋江美胜建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而美胜公司自上世纪80年代初创办以来,一直生产外墙砖。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1谈到煤改气,吴声团跟记者算了一笔账:采用传统的烧煤耗能模式,生产1平方米的外墙砖,能耗成本是1.8元;而采用天然气,成本是3.3元。两者相差1.5元。

吴声团告诉记者,不要小看这1.5元,目前整个外墙砖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利润率不到10%,正是这小小的1.5元,几乎将外墙砖行业所有的利润都抹去了。

“大考”当前,磁灶的陶企该如何应对?

在华泰陶瓷董事长吴国良看来,长期以来,磁灶的陶瓷业耗能粗放、以量博利的发展模式,如今已经走到了尽头,难以为继。“即便没有这场煤改气,磁灶的陶瓷,也得转型,不转型,没出路1吴国良说。

事实上,自后危机时代以来,尤其是2011年底晋江宣布启动煤改气以来,不少磁灶陶企开始主动出击,谋求转型。

在华泰陶瓷新型太阳能陶瓷生产车间,5条成型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面对传统外墙砖行业利润式微的现状,华泰主动对接中科院,引入太阳能陶瓷项目,大获成功,产品供不应求,订单雪片般飞来;

在丹豪陶瓷公司,公司投入数百万元资金,攻克3D喷涂技术,解决了传统外墙砖描绘难的难题,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外墙砖的精致度和附加值;

在美胜建材公司,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出“劈开砖”,并加速投产,拓展了市场空间;

……

与其被动等死,不如主动作为。越来越多的磁灶陶瓷企业行动起来,通过自主创新化解发展瓶颈与能耗困境。

“我们期望越来越多的磁灶陶瓷企业,能主动摈弃原来的发展模式,将发展重点转向产业升级,奋力突围,二次创业,闯出一片新天地。”吴声团说。

多元突围

同样身处“大考”中的,还有磁灶镇地方政府。

在磁灶镇,陶瓷业占比过半,是支柱产业,而煤改气,对工业产值、财税等方面影响巨大,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客观地看,顺利踏上转型升级轨道的企业并不占主体,大量的企业依然在生产传统的外墙砖。煤改气下,由于无利可图,一些企业开始压缩产能。这对于工业经济过分倚重陶瓷业的磁灶来说,影响无疑是致命的。

磁灶镇该怎么办?

去年以来,当地政府开始谋划新的发展思路。

磁灶镇镇长黄延艺告诉记者,对于陶瓷业的此番调控,磁灶早有准备。

围绕着“淘汰一批、转移一批、升级一批”的总体思路,该镇将一些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淘汰出局。在产业转移大背景下,引导企业向中西部的江西、湖北、湖南以及省内的漳州等地转移。同时,通过政策扶持,力促本地龙头企业加快自主创新与技术革新,开发低碳环保型新产品,寻找市场发展新空间。

随着一批污染型陶瓷企业出局,用地、融资、用工等空间腾了出来。磁灶人开始“腾笼换鸟”。

2011年下半年,由晋江、磁灶两级政府共同投资开发建设的包装印刷产业(晋江)基地全面启动,该基地规划面积6000亩、总投资70亿元。目前,已有大自然彩印等6家印刷龙头企业投产,产值超过5亿元。

这些印刷企业的进入,开始逐渐改变陶瓷业一家独大的局面,化解煤改气带来的产业冲击。

磁灶镇位于324国道旁,临近晋江高速入口,离泉州、晋江中心市区都较近,发展物流等第三产业条件得天独厚。去年以来,已有顺丰快递、申通快递等物流龙头企业在磁灶落户。磁灶,正在崛起成为泉州、晋江一带的物流仓储基地。

这些物流企业的进驻,不仅为磁灶本地的制造业企业提供了服务,更提升了磁灶的服务业比重,优化了磁灶的产业结构。

陶瓷企业总部基地、物流产业基地、印刷产业基地等三大基地,正在成为磁灶新一轮产业突围和经济建设的新抓手,极大地改变了该镇的产业布局和经济面貌。

尽管煤改气的冲击依然较大,但在突围的路上,磁灶走得踏实,必将走出一片新天地。(东南网)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清城陶瓷企业实现“煤转气”


近日,记者从清城区2011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现场检查会议了解到,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引导陶瓷企业应用清洁能源,着力解决能耗和污染问题,目前清城区陶瓷企业已采用了“煤转气”技术,其中7家企业通过了省清洁生产审核,3家企业通过市清洁生产审核。

据了解,过去的一年里,清城区抓住转型升级的机遇,扎实推进全区的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清城区鼓励和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和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优化,目前,全区已有6个电缆、包装、零售和钢制品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7个陶瓷企业的重点节能项目进行了升级改造,8个印刷、制衣加工贸易企业进行了转型发展。在传统行业上,加大陶瓷行业清洁生产的力度,引导和鼓励陶瓷企业应用清洁能源,逐步改用天然气生产,着力解决能耗和污染问题。目前,全区的陶瓷企业已采用了“煤转气”技术,其中7家企业通过了省清洁生产审核,3家企业通过了市清洁生产审核。同时,继续加大全区减排力度,深化结构减排,全面推进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据悉,目前,清城区已投入使用的有源潭、石角、龙塘污水处理厂,今年将加快东城、横荷、石角乐排河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全民推进工程减排。

此外,清城区加大力度开展环保专项整治行动,特别是深入开展拆解业入园和陶瓷城环境整治工作。去年,该区采取“分批清理、分步入园”的措施,完成了对石角镇主要公路两旁15米范围内的500多间违章拆解场的清拆工作,拆除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今年将加快推进马头民安、塘基、嘉利安二期3个新建再生资源集聚区的建设,努力加快实现拆解行业全部入园经营的工作目标。目前,石角镇入园经营拆解户共536户,比整治前的199户,增加了337户,入园率达到88%。

瓷器八大造假方法一个比一个过分!


随着收藏热的升温,艺术品市场拍卖的火爆,很多人通过收藏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从上个世纪90年代成立的中国拍卖公司,为全中国大众打开了一扇致富之窗,成交价一浪高过一浪的文物交易,鼓舞着人们争先恐后的相继四出淘宝,从收藏变为投资,通过古玩一夜致富的思想不停的冲击着人们的思维。

至于市场上层出不穷的各种假货,就仅以陶瓷为例,可以说是花样各异,千奇百怪。接下来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关于瓷器作假的十种常见例子。

一、器型臆造

在瓷器作假的领域里,有一种假货,它们曾经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属于现代的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造型和样子,编造而成。被行里人称之为妖怪,也叫做臆造品。以下几件藏品就是臆造的例子:

二、画工纹饰臆造

在做伪的瓷器中,有一种所谓一眼假的藏品,就是画片特别的怪异,现代,甚至于臆造或者模仿。每一个时期都有这个时期的特定的纹饰风格,反映在陶瓷上的画片上,也是断代的一个主要手段之一。从古至今,瓷器装饰上的纹饰题材各个地方,各个时期都有区别,然后今天很多的造假者,在瓷器装饰画片上,肆意去发挥,出现了不少令人匪夷所思的赝品瓷器。

▲仿明成化天字罐,穿草龙画工粗略随意,为典型现代仿品。

▲为故宫藏成化斗彩天字罐真品

▲故宫真品

▲仿成化斗彩天字罐。画工粗略。

▲仿元代红绿彩梅瓶 典型的现代臆造的赝品

三、按图索骥

在瓷器赝品中,很大一部分藏友经常会说到的一句话就是:你看我这件,书上都有!很多的造假者也就是抓住了这部分藏友的心态和特征,按图索骥,根据杂志书刊,甚至博物馆里的馆藏精品去仿造。并且配上一段精彩或者曲折的流传经历,去蒙骗收藏爱好者,以此盈利。

▲台北故宫藏北宋钧窑出戟尊

▲仿北宋钧窑出戟尊

▲首都博物馆藏元青花凤首扁壶

▲仿元青花凤首扁壶

四、老胎接底

在瓷器造假中,有一种造假的手段属于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需要有一定的鉴赏水平或者知识才能分辨的出来,这就是老胎接底。这种造假的手段在市场上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很多清代官窑依靠接底的手法蒙混过关,甚至混迹于一些拍卖会上。一些老窑的名品也有很多采用后接底的造假手段,使得不少瓷器爱好者上当受骗,甚至血本无归。

对于接底瓷器的判断,往往底上部分不具备老底时期的特征,老底釉面与上部分釉面补太一致,在宋代建窑中比较多见的接地分为冷接和热接两种,通过放大镜可以将冷接底排除,然而热接的造假方法则需要收藏爱好者们从多个方面去综合判断而断定真伪。

▲低仿接底仿清代素三彩

▲仿元代钧窑接底完整图

▲南宋建窑金兔豪接老底盏平面图

五、老胎新釉

在瓷器赝品中,还有一种赝品本身胎是老的,但是看起来非常新,这就要注意了。造假者往往从窑址等地方弄到一些古瓷,他们的胎是老的,但是釉面基本都剥蚀的非常严重,需要重新补釉修理一番。二次入窑烧制。二次重新进窑复烧的瓷器,往往气泡增多增大,变的密集,青花发色晕散甚至模糊不清。更有甚者胎体起泡。遇到这类的瓷器需要仔细辨别。然而这类二次复烧的高古瓷器今天往往被一些喜欢用老物件饮茶把玩的藏友们所钟爱。

▲二次入窑复烧的南宋建窑供御盏

六、老胎新彩

在瓷器收藏领域中,还有一种造假的手段就是在原有的单色釉面上面新加以粉彩绘画。以迷惑广大的藏友。老胎后加彩的辨别,多少老胎新彩,画面缺乏神韵,没有真品生动,关于老胎新彩有两个时期比较多见,一是晚清民国时期,第二个时期就是今天的造假者。老胎后加彩的另一个辨别方法,就是如果釉面有划伤部分,且压在了粉彩画面的下方,则肯定为后期加彩所导致。

▲晚清粉彩盘(新后加彩)

▲晚清粉彩碗(新后加彩)

七、老胎后刻款

众所周知,在很多古代瓷器中,都会在他的底部刻写上相应的款识,从唐代的宫廷供瓷开始就逐渐在瓷器的底部刻有相应的称呼,到了宋代在越窑和建窑中更为多见。自明代开始,瓷器的款识装饰逐渐盛行,且不断的丰富完善成为瓷器工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成为我国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之一。瓷器后刻款,作为一种提高价值的作伪手法现在也出现在了各个古玩交易市场中。后刻的款识多数刀法锋利,里面没有包浆。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后刻款的例子:

▲宋代建窑供御刻款

▲唐代邢窑后刻款

八、仿造钜钉

随着瓷器在拍卖市场上的持续走高,完整瓷器也越来越难淘,越来价值越高,因此很多的残器也就很自然的成为了广大藏友争相收藏的品种之一。很多老瓷器由于经年历久产生了破损,在过去就衍生了一个行当就是把破碎的瓷器锔上。然后在市场上,为了谋取暴利的造假者也看中了这一门路,仿造老锔子钉去蒙蔽广大藏友。

▲老瓷器新锔钉

▲日本藏青瓷蚂蝗绊

九、胎质粗杂画工不到代

在很多电视鉴宝类节目中,经常会听到专家说的一句话就是,胎质粗杂,画工不到代。这也是判断瓷器真伪的重要依据,然而要想具体知道何为胎质粗松,和画工是否粗略则需要收藏者长期的多接触瓷器真品。多看真物件才能达到,总之一点,明清时期的瓷器,胎土淘洗的精细,尤其是康雍乾三朝,胎质洁白,坚硬。很少有很‘脏’的现象出现。

关于画工方面,每个时期都有自己年代的风格特征,今天的做伪,往往造假者超过了这个时期的特定风格,使得穿越的情况时常出现于仿古瓷器中。要想在这些方面使自己火眼金睛,一定要多看那些真的古代陶瓷藏品,琢磨其内在特征和风格,才能避免上当。

▲新仿乾隆官窑鸡缸杯

▲新仿清代粉彩大瓶

十、工艺与时代不符

在瓷器收藏市场上,形形色色的赝品充斥于各个地方,除了刚才所提到那些造假手段之外,还需要广大的收藏爱好者对制瓷的工艺要有所了解,很多造假者由于追求数量,对古代制瓷技法不求甚解,因此会在制作工艺方面出现与古代不符的地方。就以元代或明代青花立件为例,多采用手工模印,粘接而成。在上釉方面,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上釉工艺。了解了各个时期的特点,才能在收藏市场上练就一番火眼金睛。

▲新仿元青花底足

▲故宫博物院藏元青花大罐

▲新仿明中期青花五彩大罐

注:分享好文章,传递正能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文来自网络仅供大家阅读参考,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文转发国博古玩收藏网

佛山陶瓷,怎一个“静”字了得


阳春三月,万物苏醒,大地一片拔节破土的声音。然而,连续20多年呈现高速增长的佛山陶瓷业,今年以来却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景象,那就是整个行业一片"寂静"。

不少业内人士都对今年的行业局势表现出忧心忡忡的感觉,"不好做",成了大家的普遍感受。这种感觉超过了近两年来行业遭遇电荒、油荒、民工荒、原材料涨价、限超限载、市场价格大跌等一系列的波折。因为那个时候,不管行业遇到多大的困难,最最重要的是市场需求基本上保持了旺盛的状态,整个行业基本上处于一个货如轮转的可喜状态,尤其是每年开春以后,都会迎来一年当中的第一个销售高峰,况且大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面临的是同样的环境。

然而今年的状况远远超过了不少厂家的期望,春节过后几近一月,业内仍然显得十分"寂静":企业点火开工率远远不及往年,一些企业开了部分生产线,还有的至今仍未点火;行业内鲜有什么革命性的新产品面市和厂家掀起的大手笔策划和促销活动;外来经销商春节过后蜂拥而至的局面今年难以再现;即将到来的春季陶瓷展不少厂家仍在徘徊观望;而陶瓷行业对高薪人才的需求也显得十分理性和谨慎;新企业、新品牌的上市数量也比近年来明显减少。也许一切都仍在准备当中,也许厂家还在等待最佳的"破土"机会。而等待观望、无所事事,甚至有点找不着"北"成了目前业内的一种写实状态。

企业:经销商,到底何时来佛山

经销商是陶瓷企业的衣食父母,他们的销售业绩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排产状况。近年来,无论行业遇到多大的困难,春节过后的第一个销售高峰必然伴随着经销商的到来而如期而至,个别销售较好的企业甚至在春节期间都不曾熄火停窑。

然而,今年的状况却与往年截然不同。

位于中国陶瓷城旁边的美致展具副总经理朱汉金告诉记者:"往年春节一过,大批的经销商拥往佛山,尤其是中国陶瓷城附近,随处可见前来看样定货的经销商,厂家早早根据定货开工生产,今年却显得冷冷清清,连中国陶瓷城周边最旺的地带都少了不少人"。

3月4日,位于江湾二路的佛山哥德艺典抛晶玉总经理陈伟煊对记者说:"今年以来厂家的生意显得十分清淡,很少有经销商过来看货。前两年,自己开车走了几家同行工厂,发现大家都还没有点火生产,看来今年的形势不容乐观"。

即使是东鹏、鹰牌这样的强势企业,经销商也比往年少了许多,并没有出现往年开门红的局面。

当然也有例外。记者在将军陶瓷采访,短短一个多小时,就有10多份定货合同签单,展厅内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经销商在看板或洽谈。而兴辉陶瓷则选择了春节过后召开经销商会,数百名经销商为兴辉"春雷"奏响了强音。

经销商,你何日才来佛山?佛山陶瓷企业在焦灼地期盼。

商家:市场"淡"的出奇

那么,经销商为何迟迟没有来佛山呢?

"无利不起早"。对于经销商来说,市场需求的转旺、消费水平的提升、区域环境的强势拉动是其销售业绩的根本保证。今年陶瓷市场启动慢、转旺迟成了一个明显的特征。在此情况下,就没有必要急着到厂家去看样定货。

东莞康大建材有限公司刘银斌副总经理对记者说,随着百安居进军东莞,与华美乐形成了强势的对抗,零售、专卖、工程、小区等其它业态也在超市的逼迫下进行着急剧的调整。作为东莞市场,经销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已处于一种精耕细作的稳定态度,再则,东莞离佛山比较近,因此,经销商没有必要急着到厂家定货。

西安大明宫建材市场康利建材的杨文德经理告诉记者,一方面北方市场由于受气候影响,现在开工的还不是太多,另一方面,由于年前为完成厂家下达的销售任务进而拿到厂家的返点大量进货,现在库房里还堆满了货,而市场需求不见好转,近段时间以来更是淡的出奇,因此,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消化库存,回笼资金,而不是急着进货。在这种情况下,暂时没必要去佛山。

据了解,不少经销商之所以迟迟没有前来佛山,杨文德的状况具有普遍意义。

岂止是陶瓷行业,与陶瓷行业息息相关的水泥、玻璃行业今年开春以来也显得困难重重,水泥行业不可动"窑"、玻璃行业不可放"浆"与陶瓷行业不可点火是如此地相似。受大环境的影响,开春以来陶瓷市场需求普遍不旺,进而寄希望于二季度有所好转。

煤改工程让中国“工业陶瓷之乡”减污增效


中国工业陶瓷最大的生产基地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通过实施陶瓷行业的煤改气、煤改电、煤改油工程,全面削减了排污总量,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湘东是闻名全国的“工业陶瓷之乡”,产品占全国六成以上市场份额。同时它又是萍乡市工业最密集地区,属典型的“烟囱经济”区域,曾一度被列为全国重点污染控制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近两年,湘东加大了对倒焰窑的改造力度,全面向烟囱经济挑战。迄今为止湘东区投入近1亿元,对全区111家陶瓷企业、164座倒焰窑、180根烟囱进行“三改”(煤改气、煤改电、煤改油),目前已完成近百家企业近120座倒焰窑的改造,拆毁烟囱170根。

记者6月22日在工业用瓷生产大户萍乡市金源陶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无烟无味无污染的煤气梭式窑已经代替了过去烧煤的倒焰窑。公司全瓷填料、拉西环、中铝球等工业用瓷产品从2005年起开始采用煤气梭式窑来锻造,改变了过去大烟囱往外排黑烟,附近居民怨声载道的情况。

据了解,与倒焰窑相比,采用煤气烧制的陶瓷产品,成品率更高,质量更稳定,而且生产的周期也缩短了,每吨比过去可节约生产成本300元。全区年产120万顿工业用瓷产品,如果全部采用煤气燃料,将会给企业节约成本3.6亿元。目前全区陶瓷行业的80%已经实现清洁能源生产。

金源陶瓷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曾琦说,2006年公司以煤气为燃料生产的2万吨工业用瓷产品,与以往以煤为燃料相比,减少成本600万元。

同时,通过煤改工程,湘东区的环境质量有了明显好转。未治理前的2005年,全区水泥行业粉尘排放量为11936吨,治理后的年排放量为1447.24吨。治理改造后,陶瓷行业削减的煤耗量、烟尘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1.96万吨、654.08吨、20.69万吨。

下一个陶瓷收藏热点:民国瓷器


王步 青花渔翁瓷板

2012年春拍,跟往年一样,中国嘉德率先亮相,其中5月15日举行了“近现代陶瓷”专场和“八友遗珠——二義草堂民国瓷画”专场。上午开始的“近现代陶瓷”专场的199件拍品经过140分钟的激烈竞逐,总成交4822万元,成交率60%,其中景德镇艺术大师钟连生“汉宫秋月”釉上彩瓷板以1242万元创下画家个人拍场新纪录,李菊生“巫山瑶姬”高温颜色釉瓷板和李小聪“赤壁怀古”粉彩瓷板均以345万元紧随其后,其中民国瓷并没有特别好的表现。

下午进行的“八友遗珠——二義草堂民国瓷画”专场,共有13件拍品,拍卖只用时15分钟,成交7间,总成交1470万元,成交率56%,其中王琦风尘三侠、东山丝竹·粉彩人物瓷板两块以552万元成交。

民国瓷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

相对于中国近现代书画、翦淞阁等场次的高成交率,这两个专场的成交率并不太高。记者随后采访了几位民国瓷藏家,他们觉得成交价格还可以,但成交率不甚理想,其中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相对于书画和明清瓷器来说,整个民国瓷包括当代陶瓷的收藏的群体还是比较小,所以可能会导致有一些不确定因素:比如说一场拍卖,几个大买家同时对其中几件作品感兴趣,那价格可能就很高;如果缺席了一两个大藏家,或者这场的东西不在他们的收藏系统之内,可能这场的成交情况就不会太好。

对民国瓷的拍卖,比较特殊的几个大收藏家到场与否,举牌与否,影响比较大,因为它的消费群体小,所以会出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另外,拍卖行在征集的作品非常重要,作品的品质直接影响到拍卖情况的好坏。据某藏家介绍说,目前艺术市场上有些标明是“珠山八友”或其他名家原作的东西,但从画风、落款等来看并非原作,可能是当时朋友、学生等临摹的,但是因为这些人的作品离我们现在时间很近,没有经过那么多的洗礼,大家可以借鉴的参照物也不是那么多,所以作品的真与假很难准确地去评判,这种模糊的情况可能会影响市场的成交情况。

虽然相比较其他门类的拍卖情况,此次嘉德春拍民国瓷拍卖相对平淡,但这些并不能简单地说民国瓷器行情开始走低,其中有拍卖行的因素,也有藏家的因素。

民国瓷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从整个历史角度来看,我们对整个民国时期的研究其实尚未深入展开,更不用提民国瓷这一细分门类。在中国陶瓷史上,目前尚未把民国瓷器纳入其中,市面上出版林林总总的陶瓷书籍图录,也极少有把民国瓷器作为一个专类来记叙的。由于流传至今的民国瓷数量众多,以及学术研究的滞后,一般文物界及收藏界对民国瓷器的重视远远不及他们对其它时期瓷器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追求的程度。

目前在艺术市场上,唐宋高古瓷和元明清瓷器价格高飙,动辄千万上亿,价格已经处于高位,现代瓷器在艺术市场的表现也相当不俗,名家作品动辄上千万,唯独民国瓷的价值却远远没有被发掘。

从新中国恢复艺术市场的三十年看,民国瓷只是作为陪衬出现,在学术上并未得到充分认可,价格也非常低廉。自90年代后期就开始收藏民国瓷的徐锦范回忆当年的情形说,最早文物商店最便宜的就是浅绛彩,我三五百买的很多,买了一百件浅绛瓷花了五万块钱左右,随后浅绛瓷也开始逐渐升温,到我完成第二个一百件的时候,大约花了将近三十万。相比于其他门类的动辄百万、千万,民国瓷的市场还处于一个相对低位。

随着近几年人们对民国瓷关注的升温,相关的研讨会、论坛也在不断举行,雅昌艺术网近代民国瓷论坛的网友先后在景德镇、黄山、长沙、常熟等地举办了多届文人瓷画研讨会,通过研讨、交流、鉴赏、参观等多种方式,探讨文人瓷画的艺术内涵、历史地位和收藏前景,对于民国瓷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王步 青花鸬鹚鱼藻洗

民国瓷的“黑马”成色几何?

在清三代和现代瓷器相继拍出天价后,这部分的市场行情已经处于高位,短时期内不会再有大幅度的增长,而市场必须要寻找新的增长点,由于民国瓷开创了中国文人瓷画的先河,作品存放量大,所以开始逐渐被人们所认知。

藏家罗先生介绍说,虽然民国瓷的文物等级和经济价值都不算高,但却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国瓷的经济价值会越来越高。“中国收藏队伍以每年20%的速度扩张,今后,收藏市场‘僧多粥少’的现象会越演越烈。”从2001年到2011年这十年时间里,据不完全统计,成交价格超过100万元的24件,成交价格在50万元到100万元的30多件,20万元到50万元的160多件。

目前,很多人认为,民国瓷的价值被低估,其价格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对此北京匡时高级经理杨君介绍:“我觉得因为不同的收藏圈子,有不同的收藏人群,对民国瓷价格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对收藏明清官窑的人来说,他们可能觉得一件民国王步的作品已经过千万,他们觉得很贵,因为一千万在他们的知识体系里面可以买到一个乾隆官窑的瓶子或明代青花的。

其实收藏,有时候也并未是完全理性的,可能跟买家的兴趣、爱好有关。现在国内比较顶级的大的民国瓷的收藏家,他们不收藏民国以前的瓷器,并且他的收藏品是数量非常庞大,基本上都是国内民国瓷里边好的精品,每个名家的代表作都有,将来可能要开博物馆,建立一个民国瓷的收藏系统。对于他们而言,既然要搞收藏,我就要做我这个领域里面最好的,我觉得收藏这种心态都是很正常的,既然要收就收一个最有系统的,对他们来说一千万一件王步的作品,他觉得能够接受就可以,并没有考虑横向对比那么多的因素。

所以我觉得是不是价格的洼地或者说未来还有多大的空间,完全就是取决于在买家的心态。他觉得这个东西两千万能买下来,就是两千万的价格,他如果觉得这个东西过了五百万就不买了,就有百万的价格。”

民国瓷的收藏群体和区域都在扩大

很多藏家最初之所以收藏民国瓷,是因为民国瓷的收藏门槛比较低,且能收到较为完整、精美的作品。从1995年开始收藏晚清民国瓷器的韦强介绍到,当初主要原因是买不起老窑精品和明清完整器精品,成天对着那堆粗罐碎瓷片发呆,觉得这么玩下去不是回事情。限于当时的经济能力,唯一买的起完整器且比较漂亮的就是晚清民国瓷器,所以就把自己的收藏定位在晚清民国这一块上了。

随着艺术市场的升温,民国瓷的收藏也开始发生了变化,据杨君介绍:“第一,区域在增加,因为之前收藏民国瓷的区域可能比较集中,以江西以及福建、广东等沿海的省份为主,这些地区的藏家收藏民国瓷比较早,但最近参加一些研究会、论坛发现,北京、浙江、东北等很多地方的客户也开始参与进来,比如匡时去年春拍中一件王锡良的作品,刷新了他个人的拍卖纪录,就是东北的一个客人买走的。今年4月在江苏常熟举办的雅昌网友会上,我发现当地也有非常大的群体在收藏浅绛彩。

目前民国瓷的收藏区域在慢慢扩大,而收藏家对民国瓷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王步、珠山八友肯定是最热门的,现在慢慢也关注到浅绛彩作品,4月份香港华辉春拍中,浅绛彩作品拍到了接近200万的高价。

之前民国瓷浅绛一直属于价格比较低的品种,近期市场对浅绛彩有了重新的认识,浅绛彩作为文人瓷板绘画的开端,吸收了扬州画派、岭南画派的艺术家,而后“珠山八友”延续了文人瓷画的发展,当然后来还有“小八友”,所以浅绛彩的价格也在上来。

“现在民国瓷开始慢慢回归到它的艺术性和学术性,以前就是买名气,现在是真正在买艺术,这是一个变化。”

藏品分享是艺术陶瓷普及的一个基本方式


藏品分享是艺术陶瓷普及的一个基本方式

陶瓷艺术不断发展进步,最核心的地方还在于技术本身的发展,不断提高专业的水平,过到更高的发展目标,实现对藏品分享的有力承诺,这是在艺术陶瓷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形式与内容,特别是进行藏品分享的各类型的活动,都是普及陶瓷文化的最好方式,让更多的人可以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待陶瓷生产,来欣赏陶瓷艺术品,丰富人们的生活,同步传播陶瓷文化,这是最好的形式。

艺术陶瓷产业的发展,不仅有着巨大的实力,而且还在实际的生产应用过程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从普及到张扬,从实际的运作到较大的发展,从全面的提升水平,到最终实现丰富艺术市场,陶瓷艺术创作,最终还是要达到为生活服务的目的。藏品分享活动,则是对艺术的一种尊重,也是把艺术这种高雅艺术推广向更广阔的地方,实现整体的陶瓷产业进步与发展。

藏品分享活动在实际的生产应用过程中,有着非常强的实力,也在广泛应用的效果方面,特别是符合现实艺术追求的需要,很多人都对艺术创作没兴趣,却对艺术产品非常有兴趣,所以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达到较大发展,实现整体的发展要为全局服务的目的,必须体现藏品分享过程中,普及陶瓷文化的作用与意义,真正实现为全局发展更有实力,藏品与创作也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给传统陶瓷产业环保问题一个说法


在视点(68)我说了我的陶瓷产业环保观,比较全面,不够具体,缺乏“操作性”。

陶瓷工业生产给自然环境造成损害的根源是什么?答案还是比较清晰的,可归纳为三大类:是由于大量使用不可再生的天然矿物资源而又缺乏科学合理的矿山开采规划和复耕造成的;是由于含硫的有害杂质偏高的燃料燃烧而又缺乏消防措施超标排放造成的;是由于使用物料粉碎、粉料压力成型、制品抛光加工、各种添加剂等生产工艺造成的。即原料加工、燃料、生产工艺不当造成的。

陶瓷工业生产给自然环境造成损害的具体物质是什么?是超标排放的有害气体;是酸雨;是难以沉降的粉尘;是含有残留物和悬浮颗粒的水未经处理排放等四种。

陶瓷产品的环保问题,不光要治标更要治本,就是具体的解决上述问题。而且解决这些问题时必然会涉及到产品成本与竞争力、燃料、产品与环保、产业与经济发展四大既矛盾又密切关联的问题,因此是综合治理的问题。

中国传统陶瓷业要走出一条在世界上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其中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就看能否将产业的环保问题解决好。我的见解是一定可能。其中最重要并且可行的措施是:大的方向走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的老路;提倡企业发展与环保实行互补;具体的方法包括燃料的选择(最好是太阳能、天然气)、生产用水的零排放、废渣的回收利用、粉尘回收技术的研究等等。

中国传统陶瓷产业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的时期,此时将产业的环保问题提出来,是一件好事。

景德镇:给我一个支点


原来今年是景德镇建镇千年纪念。难怪到处都在举办一些关于景德镇关于陶瓷的活动。这个被我们遗忘了许久的城镇终于又一次走进人们的视线,可惜,这次并不是因为他们引以为豪的陶瓷。 中国有哪一个城镇可以让人们如此清晰的记得诞生的时间?诞生千年还能被记得的更是绝少。景德镇,陶瓷,中国曾经是关联着的一个整体,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关联被埋在了尘埃下面,渐渐被人忘却了。 八月份的《中国国家地理》几乎用了正刊杂志介绍关于景德镇的历史和文化,随意看来就象看了陶瓷的兴衰史。看看现在的景德镇,有点让人寒心。曾经的兴盛和辉煌都成了教科书里泛黄的书页了,如今的景德镇已经年迈了,眼花了耳背了,躲在博物馆里不问今夕是何年。 似乎历史越悠久就越缺乏创造力,景德镇只是中国众多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中的一个,也不可避免的沾染了这种习气。“中国瓷都”的称号被广州潮州夺取了,这引起了景德镇人的极度不满,文化的传承终于还是敌不过市场经济下的利润和产值,这是景德镇的悲哀,也是中国的悲哀,更是一种文化的悲哀。 景德镇人一度奉为神明的烧瓷工艺技术不得不与成本进出口额利润进行抗衡,某种程度上,这就好像中国传统的文人和商人的抗衡。显得无力,曲高和寡。 近年来,很多媒体专家纷纷指责景德镇在烧瓷工艺上缺少创新,而且还在沿用封建社会里作贡品的态度:不计成本不考虑市场经济。而潮州则被看作是一个将传统工艺和市场经济完美结合的典型来宣传。不可否认,景德镇的各大国有陶瓷厂均问题严重;也不可否认,景德镇人在思想上的确缺少转变。可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待景德镇呢?为什么一定要把所有能产业化不能产业化的东西都产业化呢?景德镇人早已经习惯烧制精良的瓷器,习惯烧制贡品,习惯自己烧制出来的东西称为众人竞相收藏的精品,千年一直如此。你怎么能要求他去烧制那些日常用品,虽然,瓷器最初出现是以日用品的形式,可是这一千年来,景德镇所做的事就是将这些日用品上升到一个工艺品的高度,现在你让他回到最初的阶段,这怎么可能呢?景德镇的窑火烧了千年,烧制出来的除了那些精美的瓷器之外,还烧制成了景德镇人和瓷器之间千丝万缕的情思,在那里,瓷器已经不仅仅是容器或者工艺品,那成了一种灵魂里的东西,我们难道可以让灵魂和市场经济站在同一高度吗? 瓷器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他以容器的形式出现,在形成的最初,它就决定要包容万物;但同时,它又是细腻脆弱的,它要你精心呵护容不得一丝一毫的碰撞。就好像文化,文化是最具有包容性的东西,可是如果你让他赤裸裸的直面效益利润的时候,文化往往就脆弱的不堪一击。 我们过分夸大了景德镇文化的自生能力了,虽然远在宋朝景德镇就成了贸易中心,可是千年之后的今天,贸易、生产都有了全新的诠释。同时,在这千年的时间里,景德镇被上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真所谓高处不胜寒,我们不能要求有了傲气的景德镇瓷器趋低下头和潮州瓷器比谁的成本低,谁肯自己不辞辛苦打开海外市场。 有历史的城市就像人一样会有性格有脾气,我们不能对所有的城市都用同样的政策,可是偏偏景德镇的文化内涵在市场经济面前无计可施,而我们却将文化和经济牵强的挂钩了。也难怪景德镇会愤怒。 市场经济让我们太迷信产业化和城市化了,无论适不适合产业化适不适合城市化的我们都要求他们整齐划一。难道我们也要文化产业化也要历史产业化吗? 换个角度看待景德镇吧,不要一味要求他在市场经济下去单纯追求工艺和成本,不要让瓷器都成了没有灵魂的用品。景德镇需要一个支点,不仅仅是历史和现实的支点,更多是文化,灵魂和生存发展的支点。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煤改气来袭 一个陶瓷重镇的艰难突围》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煤改气来袭 一个陶瓷重镇的艰难突围》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一般的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