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景德镇两位大师参加模范人物事迹会载誉归来

景德镇两位大师参加模范人物事迹会载誉归来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1-04-13

景德镇古代瓷器。

4月28日至5月1日,为期四天的“社会各界模范人物事迹报告会”在京举行。景德镇市陶瓷书画艺术大师程履端、平山草堂御窑书画院院长汪兆炳受到大会特邀光荣出席,日前载誉归来。

据了解,在这次“社会各界模范人物事迹报告会”期间,我市两位大师在听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派员刘吉部长和中央党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关于在全国掀起学雷锋做好人好事的典型报告后,还受到了中央部委领导的亲切接见。

程履端激动地告诉记者:这次我和汪兆炳院长参加北京社会各界报告会,对我们启发很大,这是中国共产党迎接十八大召开前的一个社会各界英模的聚会,是弘扬现代文化、繁荣祖国文化、发展祖国文化的一次盛会。通过这次会议,我们受益很深,我们都是年过半百的艺术家,我们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我们年老心不老,我们始终紧跟党中央战略部署,紧跟中央步伐,为繁荣祖国文化,为祖国文化大发展、大昌盛,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书法艺术大师程履端,曾于2010年8月在“第十届巴黎中国文化艺术交流展”获得金奖,被“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中国书画人才研究会”授予“当代杰出艺术家”称号。2010年11月,中央电视台老故事《写意人生》为他专门拍了个长达30分钟的个人专集;去年“五一”劳动节期间,又被授予“中国最具影响力十佳英模人物”。被业界誉为“金奖专业户”。

景德镇平山草堂御窑陶瓷书画院院长汪兆炳,是景德镇享有盛誉的“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的次孙,珠山小八友汪小亭的儿子,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艺术科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大师、收藏家界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国画院江西分院陶瓷艺术交流中心常务理事、特级画师、中国国画院昌南陶瓷研究院院长。从事陶瓷艺术创作40多年来,在传承上并有所创新,发扬光大了祖父辈们的汪派山水,创办了汪派研究所,为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做出了一定贡献。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景德镇市两位女陶艺家喜摘“山花”奖


近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长春市政府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在长春举行,景德镇市女陶艺家岑艳的陶瓷作品《飞舞的思绪》荣获“第十一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

作为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的颁奖盛典引起了国内众多媒体的关注,报道称,山花奖颁奖盛典是展示我国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艺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盛会。此届山花奖绽放春城,典礼上汇聚了我国民间文艺各种艺术门类的精华,并进行了“民间文学作品奖、民间艺术表演奖、民俗影像作品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五大门类民间艺术奖的颁奖,对138位杰出的民间艺术家进行了表彰。

前日下午,记者在景德镇一画苑陶瓷艺术馆见到了刚从颁奖现场回景的岑艳,她告诉记者,这次获奖对她而言既是鼓励,也是鞭笞,她要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坚持自己的风格,力争创作出更多的精品。据一画苑负责人辛立东介绍,之所以选送岑艳的作品参加“山花奖”评选,正是因为其作品中融合传统及现代而成的独特艺术风格。辛立东告诉记者,一画苑陶瓷艺术馆一直致力于艺术的传承和推广,他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让艺术“走出去”。

《飞舞的思绪》采用青花斗彩工艺,运用抽象的技法,表现出美丽少女屹立风中,长发随风摆动的情景。整件作品画面清新淡雅,色彩使用充分,既表现出了精湛的传统工艺,又表达了作者独特的艺术语言。在陶瓷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岑艳深入体验中国文化精神,并将饱满正气的艺术品质与清新向上的艺术风格贯彻其中,追求陶瓷工艺传承与现代装饰思想的有机结合。而这件作品,正是岑艳这一艺术理念的完美表达。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创立于1999年,是经中宣部批准,中国文联和中国民协联合主办的国家级民间文艺大奖,授予对中国民间文艺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学术成果、艺术成果以及专家、学者、艺术家、组织管理者,与电影“百花奖”、电视“金鹰奖”、戏曲“梅花奖”、舞蹈“荷花奖”等同属我国文艺界的最高奖项。其目的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白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高民间文学和民间文艺作品的质量和品位,表彰成绩突出的民间文艺工作者,鼓励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首次参加中国·景德镇瓷博会的朝鲜陶艺家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商业会议所万寿台海外发展会社集团组织的朝鲜陶艺家和参展作品,首次参加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本届瓷博会上备受关注。

在1号展馆二楼该集团的展台前,观赏、咨询者络绎不绝。陌生的朝鲜陶瓷连同她那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特色,深深吸引着瓷都本地和海内外的参观者。10月20日中午,怀着对朝鲜人民的美好情谊,记者采访了该集团全体成员。

团长韩京首是朝鲜最高荣誉“人民艺术家”称号获得者,集团其他成员都是技艺精湛的艺术大师。他们统一的着装、谦逊的姿态,让人不由得感叹礼仪文化在朝鲜人民中的根深蒂固。

韩团长首先向景德镇瓷博会组委会对他们的邀请表示了感谢。由于种种原因,朝鲜陶瓷在推广方面一直受到一些制约。而事实上,朝鲜的艺术大师们已经具备相当高水准的创作才华。随着时间的推移,朝鲜的艺术家们带着他们的作品开始跨出国门,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受来自五湖四海人们的审视。

来到景德镇后,这个之前只存在于他们脑海中的瓷都,令朝鲜代表团成员连声叫好,高水准的瓷博会以及景德镇整座城市体现出的浓厚的瓷文化氛围,让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时时发出由衷的赞叹。

朝鲜陶艺家向记者介绍了此次他们带来展示的镶嵌青瓷。高丽镶嵌青瓷是朝鲜瓷器的一大特色,在成型的坯胎上用刻有纹饰的模具捺于胎上,或用木、竹、铁等工具刻画的凹槽,根据图案需要填涂白色或黑色化妆土,再经修胎后施以青釉,入窑在高温下烧制,便形成了这个极具特色的陶瓷品种。

朝鲜陶艺家表示,此次参加瓷博会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广镶嵌青瓷文化,同时通过博览会上的交流吸取百家所长,以便今后更加从容地将朝鲜陶瓷推向全世界。有过多次参展经验的韩团长告诉记者,瓷博会的志愿者、接待人员的敬业精神让人非常感动,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让初次抵景的朝鲜客人感受到东道主的热情和细致犹如春风般和煦与温暖。

几天来的展览,让代表团成员信心大增,他们无时无刻不为自己国家的艺术品受到好评而感到自豪,他们圆满地实现了前来参展的目标。

在采访结束前,他们欣慰地对记者表示:“假如明年能接到邀请,我们还会再来景德镇!”同时,他们也真诚地希望中国各地尤其是景德镇的陶瓷工作者能够去朝鲜进行文化交流,让两国陶瓷界人士的创作技艺得到共同提高。

景德镇没参加“中国瓷都”评选?


都市消费报昨日《景德镇痛失“中国瓷都”称号?》的报道见报后,在景德镇当地引起较大震动。网友们甚至在网络上展开大讨论,多数瓷都人认为,一些新兴“瓷都”借助不同的行业协会纷纷上榜,而景德镇作为老瓷都反而落榜,这很不正常,也令人气愤。但多数人气愤过后是坦然,“卧薪尝胆发展陶瓷业并重振瓷都雄风”成了大家认可的观点。

此类封“都”并非首次

6月10日,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将“中国瓷都”荣誉称号正式授予广东省潮州市。其实此类封“都”并非首次。去年9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曾把“中国瓷都”的牌子授给了福建德化县,“中国钧瓷之都”给了河南禹州,“中国青瓷之都”封在了浙江龙泉头上,“北方瓷都”则冠给了河北唐山……。据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那次共命名了13家特色区域荣誉称号。

令许多景德镇人不解的是,在这么多次的评比中,就是没有景德镇的份。而在陶瓷业方面,景德镇可是有着千年历史,也早就声名远扬了。不过,在民间也流传着另一种声音:此前,从来就没有哪个部门或哪级组织给景德镇正式封过“中国瓷都”称号,只是时间久了,这一叫法流传广了便固定下来了。

“瓷都”应是历史形成的

黄康明是景德镇市陶瓷局局长,记者昨日上午电话采访了他。说起,他的语气间透露出自豪。他告诉记者,景德镇有着悠久的制瓷史。据介绍,景德镇作为瓷业之都,已经在业内风光了千余年,具有1700多年的制瓷史,在宋代景镇年间(公元1004年—1007年)因烧制精美皇家御瓷名扬天下,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城镇。景德镇如今形成2000多个系列、10000余种花面的系列陶瓷产品,更是成为各国寻访瓷器之源的圣地。

但一说到此次评选“中国瓷都”之事,黄康明的声音突然一下子提高了许多,也透露出几丝不解和不满。他说,“瓷都”怎能是评出来的呢?应该是历史形成的。千百年来,景德镇已经是国内和国际上公认的瓷都,提及“中国瓷都”,谁不会先想到景德镇?黄康明还说:景德镇“瓷都”的历史地位是不容质疑的,因为“瓷都”概念是极为广泛的,不仅体现在陶瓷产量及经济效益上,更应涵盖历史、文化、技术、产业等多方面,而且要得到市场认可及社会认可。

景德镇没参加评选?

中国轻工联合会作为江西省轻工行业办的上级业务指导部门,它来评选“中国瓷都”,是否应通知省轻工行业办呢?昨日下午,省轻工行业办综合处何炳进处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这回事吗?我们不太清楚这方面情况,没有收到相关文件。”随后,他上网才了解了一些情况。他告诉记者,“中国轻工联合会是直属于商务部的一个部门,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是一个行业协会。按理,若要评选什么称号,它们是有一定权威性的,这毫无疑问。但没有通过我们来组织景德镇参评。”至于是按照什么标准来评选?他说,他也不清楚,但既然要评肯定有具体标准。

有点气愤但很坦然

昨日,景德镇在线网站在“瓷都论坛”里专门就此展开了大讨论。一位名叫“阑干拍遍”的网友说:“这是令人气愤的事,但不管评选是否规范,景德镇在这方面已显落后已是不容否认。大家还是多谈些怎样使景德镇成为真正的世界瓷都吧,也许重振瓷都雄风需要20年、50年,只要往前走就好。”网友“哈哈哩雨”则表态:“我担心,若干年之后,许多瓷都冒出来,惟独没有景德镇。倘若那时,景德镇人盛饭用的是‘别都’的瓷器,岂不糟糕?!我们还要卧薪尝胆,增强实力,因为实力决定一切。

景德镇:5位陶瓷大师主动纳税6.6万元


陶瓷名人出售作品所得如何纳税,一直是困扰景德镇市税务部门的一道难题。日前,该市陶瓷研究所熊钢如、赖德全等5位大师,来到市地税局办税服务大厅,如实申报业余时间创作所得,主动纳税6.6万元。

据统计,景德镇在职在册、获得高级工艺美术师以上职称者超过600人。这些人的作品价格不菲,单件作品从数千元到十几万元不等。由于他们业余时间在家创作作品,交易方式简便传统,大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且不开发票,以致税务部门难以监控。据景德镇市地税局直属分局负责人介绍,该市每年艺术陶瓷的交易额均在亿元以上,但税收不到100万元,税负仅为1%。

去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在陶瓷名人中引起强烈反响。该市地税部门抓住时机,连续召开了两次陶瓷名人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座谈会,向50余名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宣传有关政策,解释有关涉税法律责任,并组织税收征管人员深入陶瓷名人工作室和家中,辅导他们填写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表。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所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德全说,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陶瓷名人理应回报社会,在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中起带头作用。此次他共申报补缴了个人所得税3.2万元,为陶瓷名人主动纳税开了好头。

105件景德镇纹章瓷海外归来


《中西交融—纹章瓷精品展》目前正在深博新馆二楼展厅举行,展出的105件(套)纹章瓷精品,不仅展现一段东西文化交流史,还带领深圳观众领略东西方艺术之美。纹章瓷为何有外销瓷中的“官瓷”美誉,其背后又有怎样的收藏故事?昨日,记者采访了部分专家和藏家,一探纹章瓷究竟。

外销瓷中的“官瓷”

据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介绍,此次展览集中展出的是明清时代的纹章瓷精品,“其中不仅有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订制的早期纹章瓷,也有西方历代帝王如路易十五、腓特烈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皇家订制瓷器,同时还有英美等国诸多和中国贸易有密切关系的贵胄世族的专属纹章瓷,可谓精品云集。”

纹章瓷,又名“徽章瓷”,是中国古代外销瓷的一种。“纹章瓷最早烧制开始于16世纪的明代,因有特定的皇家、团体、机构的‘徽章’而定名。”郭学雷介绍说,“因为是海外来样,特别定制,所以‘纹章瓷’的烧制相对精细,单组规模产量不是很大,隐约有‘海外官窑定制’的味道。一般它的纹饰精美,制作精细,彩绘纹饰金装都很费工,较之普通的外销瓷要高档很多,艺术价值也很高。”

郭学雷认为,纹章瓷收藏主要在国外,国内主要是广东省博物馆(不超过50件),广州市博物馆及江西南昌余春明先生也有少量收藏。而此次提供展品的这位深圳藏家收藏了两百多件,在国内应该属于收藏数量比较多的。

深圳纹章瓷收藏家谢珍认为,东方魅力和西方理想交融在精美的纹章瓷中。“18世纪至19世纪是中国纹章瓷生产的主要时期,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瑞典、西班牙、德国、意大利、丹麦等国都先后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开辟了欧洲通往中国的航线, 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欧洲, 当时欧洲商人专门定制了一种特殊的品种, 由中国工匠按照欧洲商人提供绘制好的徽章图案描绘到瓷器里,这种特殊的种类就是纹章瓷。这些定制纹章瓷的欧洲人均是非富即贵,他们追求时尚,甚至竞逐奢华,品质自然要精细。当时中国集中了最好的工匠和原材料,并为它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颜色,把纹章瓷制作得极为精美,既有中国传统的工艺特点,又体现了精细典雅的欧洲装饰风格。这种与高贵、荣耀与权威地位相称的纹章瓷,满足了欧洲的皇室、贵族们的需求,也为欧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彩瓷纹章文化。”

多为海外购买

谢珍介绍,自己着手收藏始于十年前,至今已收藏了两百多件纹章瓷。“当时我从事旅游服务业,经常带团出国旅游,在国外看到外销瓷纹饰美丽,价格也便宜,于是就购买了一些。刚开始还收藏得比较乱,也不是专门收藏徽章瓷,而是什么都收藏一点。2007年左右,有一次请深圳文物专家帮忙鉴定藏品,他们觉得我收藏的瓷器挺不错,便建议我按照一定的套路和风格有目的地进行收藏。其中我觉得风格最独特的当属纹章瓷,于是真正开始了纹章瓷的收藏。”

谢珍表示,刚开始收藏时,由于女儿在国外读书,拓宽了收藏的渠道。“女儿读书之余,经常到外国拍卖行和古董店帮我淘一些纹章瓷带回家。有时她先拍下一些照片发邮件传给我,我就从她购买的外国纹章瓷著作中陆陆续续寻找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知识。尤其在她给我买了英国人大卫·霍华德对纹章瓷近30年的研究成果,即《中国纹章瓷》这本书后,我对纹章瓷的热爱变得真正痴迷起来。”谢珍说,“在收藏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法国路易十五的家族纹章瓷。因为从皇家里面流失出来的纹章瓷本来就很少,而这个开拍卖行的老板是在其父亲死后继承遗产,便把这件路易十五家族的纹章瓷进行拍卖,可能他父亲当时买了七八千美元,期间我们经过了很多次讨价还价,最后我以3000多美元买下来,这也是我所有纹章瓷收藏中最昂贵的一件。”

郭学雷介绍说,在观看这批藏品时,有两件藏品让他印象难忘。“一件是产自约1670年至1690年的‘青花花卉十字架纹小罐’,可能是通过葡萄牙澳门耶稣会定制。因为17世纪初利玛窦神父为在中国建立该会曾经做出长久的努力,此罐便是这段历史的见证。”郭学雷说,“另一件则是产于约1735年到1740年间的‘青花纹章纹盘’,此纹章由盾牌上的雄鹿和宝冠组成。它可能来自米德尔堡、荷属东印度和鹿特丹的冯·施恩家族。这个家族是在19世纪得到贵族身份的。最有可能订制这套瓷器的是艾萨克·冯·施恩,他从1727年到1742年作为巴达维亚市参议员和司法顾问在东印度活动。”

谢珍也不无感慨地表示,这批纹章瓷虽是江西景德镇陶瓷烧造,但大部分是在广东上釉加工,“数百年前,它们从广东运往西方,今天,我们终于让其回归家乡。”

断代误差不过两三年

郭学雷认为,纹章瓷的工艺及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中西交融的特点。“如白瓷在景德镇陶瓷烧制,而后加彩的一些原料则从欧洲进口,再于广州加彩二次烧成。造型、图案也由西方人提供,部分装饰则融入了中国元素。而且正是在这种互动中,中国的釉上彩瓷获得了大的发展。同时,欧洲也开始了自己的瓷器生产。”

谢珍则表示,纹章瓷的产地虽然在中国,但由于是一种特别定做的外销瓷,烧制以后全部远销海外,没有留下任何有关的记载。而目前国内的纹章瓷又极为罕见,加上史料记载和参照物的匮乏,使得研究者对纹章瓷的纹饰内涵和历史价值难以做到准确全面的认识。故这批纹章瓷的展出,便提供了相关的历史研究意义。谢珍说:“首先,纹章瓷是外销瓷中的精品,它是皇室、贵族们专用的徽章,对研究西方文化和西方历史提供重要的资料;其次,纹章瓷都有准确的制造日期,能帮中国的瓷器来断代;此外,纹章瓷可以给中国瓷器对外贸易提供重要的贸易记录,填补外销瓷在国内中文文献记载的空白,还可给中国瓷器在各个不同时期的风格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对研究中西文化交流提供重要的历史材料。”

谢珍强调,中国的外销瓷给欧洲纹章的记录提供了一个特别的机会和载体,而纹章瓷又给中国的瓷器贸易提供了一个反映文化交流及贸易的记录,以及认识中国瓷器在各个不同时期风格变化的参照。“古代瓷器只能用年代来断代,如康熙、乾隆、嘉庆等最细也只能分为早、中、晚,而纹章瓷就能准确判断出年份,它最大的特点即是断代相当准确,误差不超过两三年。”

国内遗存少海外价格也不高

纹章瓷的产地虽然是中国,但由于是一种特别定做的外销瓷,烧制以后全部远销海外,完全没有留下任何有关订购者、烧制年代及其图案的记载。深圳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认为,目前国内的纹章瓷极为罕见,加上史料记载和参照物也匮乏,使纹章瓷这种中西合璧的瓷器的艺术历史价值比较少为人所知。

据了解,纹章瓷在国外的身价已经日益高涨。2005年年初,佳士得拍卖行举行的一次中国外销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上,一对18世纪40年代制的带菲利普五世纹章图案的外销瓷以30.72万美元创下当时纹章瓷拍卖成交价的“吉尼斯纪录”;2008年,在伦敦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对18世纪的绘有西班牙贵族奥乔亚家族徽章的粉彩描金鱼形汤盆也以62.4万英镑的高价成交。阎焰表示,目前国内专题收藏纹章瓷的收藏家还不是很多。“因为毕竟这类制成品大部分都到了海外,所以国内遗存少。当年纹章瓷烧造以景德镇和广州为最大宗,广州地区主要是加彩加工,二次制成,所以‘广彩’名贯一时。目前市场上外销纹章瓷也逐步越来越贵,被藏家所认识,市价个别的以数百万计,值得陶瓷收藏爱好者关注。”

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认为,现在纹章瓷的市场价格相对还不是很高。“国内纹章瓷收藏、研究还刚开始。但纹章瓷收藏具有相当大的潜力,这种价值主要还是体现在可以通过纹章瓷进一步了解中西文化,促进贸易、工艺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

纹章瓷收藏家谢珍以自己的收藏经历为例,认为纹章瓷收藏群体至今在国内尚属小众。“总的来说,收藏纹章瓷还是比较便宜。在我的收藏过程中,最便宜的只花了二三十美元,平时购买价格基本维持在400到600美元这一价位。”谢珍说,“纹章瓷既体现了欧洲独特的纹章文化,也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融合了多种中西方元素,又体现出中国古代工匠们高超的瓷器制作水平,是东方和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的产物。尤其是现在欧洲、北美各大博物馆和许多私人收藏家都珍藏有大量的纹章瓷,加上纹章瓷本身就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艺术价值,因此对于接下来纹章瓷在中国的认识研究应该有个逐步提升的过程。”

陶瓷知识:景德镇的“模范”窑和“示范”窑


旧时古镇的“模范”窑厂和“示范”瓷厂,顾名思义,想起到一个模范和示范作用。这两厂创立于不同年代,是景德镇陶瓷前辈为改变当年陶瓷生产存在的旧规弊端以及生产技术落后现状的积极举措。

1935年,江西陶业管理局创立了全镇示范性的“模范”窑厂。为什么要创立“模范”窑厂,这主要是当时客观原因所致。那时期,景德镇瓷业生产现状分为三大类:烧做两行的烧窑户,烧窑户,做坯户。前面二者处于垄断地位,颇有经济实力。而后者属小作坊、家庭作坊的小手工业者,做点瓷坯搭烧窑户的窑烧。历史以来,窑厂存在不合理的陈规陋习和弊端。主要是,“禁春窑”和随意改变窑身结构。“禁春窑”,即在旧历年到清明这较长的时间,全镇停止烧窑。这样一来,给全镇广大做坯户在生活上帝来极大困难。改变窑身结构,其目的是多容瓷器,多得柴金。但是,由于窑身的加长、加宽或加高,火温必高,火温高,造成匣钵不支,倒窑之事常有发生。瓷器成了废品,而烧窑的费用仍然要搭窑烧的做坯户负担。烧窑户和做坯户之间长期以来矛盾重重,纠纷不断,官司不停,甚至诉至省府。结果,自然是弱势群体做坯户败诉。江西陶业管理局作为半官方机构无权强行取缔现存的不合理规定,只能是引导、规范、限制,这就是“模范”窑厂的成立原因。“模范”窑厂将江家窑作为“范本”。“模范”窑厂严格窑身的科学原理,遵循干百年窑厂工人的实践积累,对窑厂的窑长、宽、高统一了标准。“模范”窑厂率先取缔了“禁春窑”。这一系列的做法,切实保障了广大做坯户的正当利益。“模范”窑厂在当时来说,确实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战争的烽火蔓延到全国各地。江西陶业管理局局长、爱国志士、实业家杜重远先生被迫无奈离开。江西陶业管理局在上峰的指令下,于1939年被裁撤。杜重远先生和江西陶业管理局的宏伟愿望——改革历史以来原始手工制瓷方式,实现陶瓷制作机械化,这只是空想。在那样的社会现实中,这个美好的愿望根本不可能实现。景德镇解放后,陶瓷界的前辈和社会有识之士深深认识到,要振兴发展陶瓷生产,必须实现陶瓷机械化,要实现机械化,就必须成立一个带动全市各民营瓷厂的示范单位。1952年,在上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决定成立“江西景德镇示范瓷厂”。瓷厂地址定在四设备及基建材料,在里村后街建立建国瓷厂分厂。这个分厂为全市陶瓷机械化真正起到了模范和示范作用。

景德镇瓷博会采购供需对接会举行


为增进国内外陶瓷专业采购商与参展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协助瓷博会参展企业和国内外采购商对接,10月18日下午1点30分,2012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采购商与参展商供需对接会在开门子三楼会议室举行。来自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等国的40家采购商与55家参展企业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市政府副市长张春萍出席会议并讲话。

在会上,张春萍表示,衷心希望与会的各采购商与参展企业代表能够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顺利实现对接,以采购商日益更新的陶瓷产品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陶瓷生产企业的工艺水平和创新意识,进一步促进陶瓷产业的提档升级,最终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麦德林哥伦比亚公司总经理瑞克作为采购商代表上台发言时表示,作为采购商他们来到景德镇是为了找到与中国陶瓷企业的合作商机,他们的国际市场一直对中国的产品有需求,希望这次能和有明确商业前景的公司合作,互帮互助,在中国建立一个商业群集的平台。

在对接会现场,一对一的洽谈形式,气氛热烈。有些采购商意向明确,对接比较具有针对性,直接找现场翻译寻找想合作的参展企业进行对话。来自巴基斯坦阿布杜奎达斯公司的默罕默德•汗告诉记者,他们那主要以纺织产业为主,通过这次对接,公司将考虑加强陶瓷产业的发展。近2个小时的洽谈,不少参会采购商与参展企业都表示收获颇丰。

景德镇瓷器展销闹剧会否重演?


瓷商称:“全武行”肯定不会有,但瓷器可能还是要砸的本报讯4月26日,火车站世贸广场的景德镇瓷器展销摊上演全武行,5名瓷器商向警方报案称遭20多人殴打致伤,大批瓷器被砸。但事件双方各持说法,颇似一场闹剧(详见本报4月27日相关报道)。昨日,又一批瓷器展销商开进厦门,闹剧是否会重演?

到底是不是景德镇瓷器?

昨日上午,湖滨北路某大厦门前100多米长的人行道上,卸满了用稻草包扎的瓷器。据瓷商介绍,这是景德镇瓷器,运来厦门展销的,展厅就设在该大厦一楼大堂。此次展销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有35家瓷商参加,近万件瓷器。瓷商们信誓旦旦地表示,绝对都是景德镇瓷器,是自己家的小工厂、作坊生产的。

陪记者前往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些产品和摆在景德镇街头的基本类似。景德镇瓷业目前的状况是,原有的10家国有瓷厂已呈倒闭状态,但私人小工厂、小作坊却空前繁荣,全市约有四、五千家。水平下滑,竞争也激烈,本地市场有限,于是很多人开始向外拓展市场,形成了一股专门在全国各地跑展销的队伍,私人小工厂本身出来跑的少,专门商贩居多。

对于是否会贩卖其他地方瓷器来冒充景德镇的产品,瓷商们表示,景德镇瓷器多如牛毛,不愁生产不出,只愁卖不出去。业内人士认为,景德镇的艺术陈设瓷,目前仅在精品瓷、真正的名家瓷方面还有一定优势,而这些民间性质的各地展销瓷,并不具备多少品牌价值。

展销价格有水分

这个展销商团刚在西安展销过,然后马不停蹄地奔赴厦门。据他们说生意时好时坏,但他们透露,60%左右的展销还是赚钱的。东北和内蒙古生意比较好,南方则较差。因为东北等地路途远,运输不便,展销团去得少,所以市场空间较大。南方瓷业自古就比较发达,广东、福建、湖南、浙江都有自己的特色瓷,所以市场空间小。

对于展销的价格,一名看似领头的瓷商笑着说,肯定是有水分的,大概六折吧。而业内人士指出六折依然是有水分。该瓷商辩解道,还要摊入运输费,其中很重要的是运输途中的破损。

记者当日下午在另一商店门口的一个小型景德镇瓷器展销摊上看到,不少瓷器标价都在2、3千元。其中一个25厘米高的笔筒,画面主要是一只狼狗,标价竟达2700元。老板的解释是,那笔筒的装饰是工笔描绘的,狗毛是一根根画上去的。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纯粹是欺骗外行。那笔筒的装饰拿行话来说是新彩装饰,即釉上装饰,从绘制和烧成工艺上来说,比釉下彩更易操作和烧成。记者还不曾还价,老板就主动把价格降到了600元。

做生意总有些自己的促销手段

记者问此次展销团的瓷商是否知道发生在世贸广场的打架事件,自称是组织者的朱姓瓷商表示听说了此事。他坦承,现在做这行的人很多,而且流动性很大,打一枪换个地方,确实有些害群之马,欺诈事件时有发生。那次事件据说是因为租场地合同到期了,而瓷商们觉得没赚到钱,想继续多摆几天,而有些人又不肯多付租金而引发的。

朱姓瓷商表示,这些行为损害了整个同行的利益,甚至影响到整个景德镇瓷器和商人的声誉。他们这次展销绝对不会发生类似事情。当然,做生意嘛,总有些自己的促销手段。比如,打出最后两天,全场不计成本销售的广告,甚至当众砸碎一些瓷器,叫嚷生意不好做,宁可砸了也不贱卖等来博取同情。至于是不是真的不计成本销售,那还是要靠顾客自己的眼力。某商场门口的一个小型展销摊,过高的标价导致无人问津。刘罡摄(厦门晚报)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景德镇两位大师参加模范人物事迹会载誉归来》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景德镇两位大师参加模范人物事迹会载誉归来》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