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观点:何时发布陶瓷“限产令”

观点:何时发布陶瓷“限产令”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陶瓷瓷砖

2021-04-20

陶瓷艺术。

不久前,国家工业和信息部针对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如钢铁总量严重过剩,板材问题尤为突出;落后产能比重较高,恢复生产存在盲目性;进口铁矿石增加过猛,容易引发经营风险等,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势头,对不顾市场需求盲目扩大生产的钢铁企业,要商请当地商业银业减少或停止贷款。由此,笔者突发奇想,国家何时发布陶瓷“限产令”?

细细梳理陶瓷业,也有诸多类似问题:陶瓷总量严重过剩,供大于求的问题尤为突出,导致市场竞争无序,价格战此起彼伏,企业利润空间不断缩水;各地招商引资你方唱罢我登场,陶瓷企业不断扩张,生产线不断扩充,生产总量不断扩容,供需差距不断扩大;陶瓷行业消耗着大量的能源、资源,单位能耗创造产品价值不高,头上有“两高一资”、“污染环境”、“产能过剩”等几顶帽子,口碑不佳;而且许多陶瓷生产原料是不可再生资源,国家相关部委和行业协会曾发出控制总量的要求,但却被各地新建陶瓷生产基地、新上陶瓷生产线冲击得支零破碎,一些宝贵的、本不十分充裕甚至面临枯竭的陶瓷生产原材料,却在不断赚取着不断贬值的外汇……

即便是去年爆发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也没有让陶瓷业停下扩充的脚步。一些实力派陶瓷企业,仍在建生产基地,扩充产能规模,丝毫不受影响。不管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还是经营多元化的选择,对企业所为似乎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放大到国内市场的整体层面考虑,结果会让人倒吸一口气。据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瓷砖产量继续扩大,新增生产线估计在200条左右,新增产能约6亿平方米,2009年仍会有大量生产线诞生;近几年中,全国瓷砖产量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占全世界产量的50%,但出口率却不足20%,卫生陶瓷的产能也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占到全世界产量的30%以上,出口率占到近40%;我国最主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广东佛山,一年消耗陶瓷原料超过4000万吨,平均每天消耗12万吨,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也相当惊人。

通过上述几组数字,我们可以分析出,产量激增速度惊人,但需求却相对滞后,造成产能严重过剩,供需严重失衡。而且由于陶瓷生产企业设备和工艺的差异,陶瓷产品本身的辐射性问题、节水等硬性指标,有可能被企业束之高阁。鱼目混杂的陶瓷产品和品牌,会加重陶瓷市场良莠不齐。虽然出口拉动是企业的心中最爱,但面对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现实,特别是此次金融危机可能会导致消费行为更加成熟和理性化,出口拉动很可能成为企业的一厢情愿。抢占区域市场,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让利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农村、乡镇市场,将成为目前乃至今后的托辞。由于产量的增长,相应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更是不容忽视。

面对金融危机,一些陶瓷企业采取停窑限产的方式应对,这是迫于无奈的举措,与总量控制有着主动与被动的本质区别。做好总量控制,对提升产品价格也有益处。陶瓷产品的出口价格被压得低了又低,降了又降,主要原因就是国内陶瓷市场产能严重过剩,如果有效实施了总量控制,限产保价,是否会对价格回升有所帮助?对相应增大企业利润空间有益处?

企业利益最大化与行业的总量控制存在博弈,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受益。眼下,产量增长的势头不减,总量控制的行动难为,借助国家对陶瓷产业的“限产令”,或是一个两全的选择。

taoci52.com编辑推荐

观点:浅谈陶瓷行业的羊群效应


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过了一会儿,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经济学中所说的“羊群效应”的威力。

中国的建筑陶瓷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广东、山东、华东、福建、四川、山西等几大陶瓷产区。从增长趋势看,具有巨大成本优势的河北、福建等地成为中国建陶行业增长的新动力。

1998年至1999年,以佛山南庄为代表的乡镇集体企业大规模进行改制,由此引发了行业新一轮建设高潮。在这股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中,建陶行业的投资由于缺乏前瞻性的行业整体规划,最终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不少隐患。如南庄、西樵、小塘等区域的建陶企业过度密集,使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尤其是位于西樵风景区内的一些新建企业,建成不久就不得不搬走,成为这场大规模建设中的败笔。

广东地区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实行“双转移”的产业策略,对佛山陶瓷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产业转移、整治提升、腾笼换鸟、关停并转,在2008年一直笼罩在佛山陶瓷业的头顶上。2008年5月份佛山市政府制定出台的关于陶瓷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三个政策性文件,对佛山建陶企业提出极为严格的要求,政府要求仅保留40几家建陶企业,要求年底之前关闭近70%的陶企,使佛山的建陶企业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压力。走出去的企业,需要面临电荒、成本上升的压力,还要面对政策的压力。在双重重压,成本已经无法有效地降下来的情况下,企业唯有提升品质,攫取更高端的市场份额,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但是,并非每家企业都有足够的信心进军中高端市场,许多品牌设立之初定位较低的企业,利润空间将进一步稀薄。一些中高端品牌可以利用成本上升作为借口,适当提升价格将是必然之路。大规模建设使得佛山环境不堪重负,纷纷外迁的陶企也终于尝到了苦果。更加不幸的是,在众多陶瓷企业到省外各地“大兴土木”、“圈地为王”的时候,原料、燃、油、煤、气等各类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却是水涨船高,加之银根紧缩,人民币升值等各种政策的限制,重压下的陶企承受力是有限的,面对资金链的日益紧趋,生产线不能预期投产,陶企能笑到最后吗?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陶瓷行业闲置的生产线处于一种供大于求的局面,为什么陶瓷企业就不合作,把各自的资源进行整合?为什么不统一战略,把战术搞好,提高应变能力,充分利用闲置资源?

行业转型时期往往是机遇迭生期,但能否把握住,企业首先应该盘点自己手中的资源,是否有足够的核心产品、合适的市场操盘手、完善的渠道网点、足够的资本实力等。否则,盲目跟随大流,也只能被淹没在时代的浪潮中。

陶瓷价格大战何时休


近十多年来,景德镇瓷器一直在打价格战,先是薄胎瓷,接着青花瓷,再就是颜色釉瓷、雕塑瓷,后来波及到粉彩瓷、釉下彩瓷、新花瓷。价格战不仅在景德镇打,而且在全国各地打,甚至打到了国外。除各地展销收尾前的降价甩卖外,有时还出现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上海、南京、杭州等地有些瓷器比景德镇当地还卖得便宜。价格大战要打到何时?这是瓷业生产经营者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也是关系到企业、作坊生存发展的问题。

价格战是不可避免的

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中一种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它调节着行业内暴利走向微利,指导行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企业间的优胜劣汰。比如薄胎瓷,原来是手工制作,产量低,成本高,由于白胎贵,画工都是高级师傅,其价格自然昂贵。而现在薄胎瓷成型生产不那么复杂,彩绘也是一般水平,同行之间为了争顾客,价格越降越低,甚至只有老薄胎价的10—20%,还是有钱赚。颜色釉也有类似情况,三阳开泰过去是柴窑烧成,生产量少,成品率低。现在气窑烧成过了关,产量增多,品种增加,价格却较过去低得多。

有人钻了价格战中的空子

在价格战中,确也有一些趁机扰乱市场的人,他们惟利是图,将假冒伪劣坑害顾客。前几年,玉风茶杯被仿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玉风瓷厂花本钱研制开发的新产品,结果被人不劳而获大批仿制,低价销售,使玉风瓷厂遭受很大损失。还有的专仿名人、大师的作品,以假充真,违法侵权。更有甚者,少数害群之马在利欲熏心的驱使下,将残次品以极低的价格卖给瓷贩子,欺骗经济并不宽裕的消费者,扰乱了正常的价格秩序,使生产企业和作坊坐立不安,搞得众多消费者无从选择。

价格战不是惟一的出路

市场总体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价格战可以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市场份额,但带不来相应的利润空间。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在击中对方的同时也可能伤及自己。现在也确实有些离谱,一些陈设瓷卖价低到了几乎和成本相等,只挣得很少一点加工费。原来200多元的青花花瓶现在只卖30元左右,釉下彩瓷价格降得更厉害。日用瓷也是同样,尽管有的花面更新、包装改进,但价格还是提不起来。厂商只好把餐具中的碗、盘规格缩小,器型换成简单的,表面好看,很不适用。以上种种情况说明,我们很多企业和作坊陷入了“为了抢市场而抢市场”的怪圈。长此下去,不仅利润高不起来,而且市场会越来越缩小,硬撑是撑不了多久的。

价格战引起的思考

瓷器市场到了这个地步,迫使一些企业和作坊考虑调整竞争的思路。目前大多数是厂商结合、自产自销,减少了中间环节。即使有些代销商,其价格和厂里的零售价是一样的。但要跳出价格战的怪圈,还得从这几个方面来思考:首先,从产品开发上找出路,老产品老面孔,价钱已经卖死了,必须下功夫开发有时代气息的新造型、新花面,才能拥有更多的顾客;二是以质取胜是市场竞争的永恒主题,任何一个品牌和产品如果没有过硬的质量,就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三是讲究产品档次,高、中、低档都有各自的顾客,都要有一定的生产量。提倡明码标价,不要看人打卦,欺诈顾客;四是行业内部各类厂商应有约束机制,搞正当竞争,不要互相拆台,更不能低价倾销,做亏本买卖。

陶瓷茶具何时开始广泛使用


现代社会的休闲、交往的饮茶、品茶中,各类茶具繁多,但最普通的、使用频率最高、范围最广的仍然是各类陶瓷的茶具,包括陶瓷茶壶、茶碗等基本饮茶用具,根据我国的历史记载资料,这些陶瓷茶具的使用,最早是从唐朝开始的。在唐代,“不贵金玉而贵铜瓷”,铜和陶瓷茶具逐渐代替金银茶具,而陶瓷茶具的品种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茶具。这些茶具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页,有些品种自古一直沿用至今。

纵观我国茶具使用历史,一般认为,我国最早饮茶的器具,唐代以前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唐时茶已成为国人的日常饮料,更加讲究饮茶情趣,茶具不仅是饮茶不可缺少的器具,并有助于提高茶的色、香、味,具有实用性。所以,我国的茶具,自唐代开始发展很快。中唐时,不但茶具门类齐全,而且讲究茶具质地,也因此,我国“茶具”史料直到唐代才在唐诗里处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

唐朝以来,陶瓷茶具之所以逐渐代替古老金银茶具,一是唐宋时期,整个社会兴起一股家用铜瓷,不重金玉风气。相对金玉来说,陶瓷价格更便宜,煮水性能好,又能保持香气,所以容易推广。二是茶从唐代走向普通老百姓,茶具需求更大,需要更广泛的制作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陶瓷茶具之所以能明显取代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这还与唐朝陶瓷工艺生产发展有关,隋唐以来瓷器生产进入繁荣阶段,可生产出大量不同价值瓷器,满足不同人需求。因此,这种从金属茶具到陶瓷茶具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唐宋以来,人们文化观、价值观,对生活用品实用性的取向有了转折性的改变。

茶具之所以在唐代开始使用陶瓷,而且得到广泛的发展,并不是偶然的,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一是当时饮茶之风兴起,茶由权贵、皇族走向普通百姓,全国上下更多的人在饮茶,对茶具的需求自然是巨大的。另一方面,正因为有了这个需求,陶瓷技术有了更大的发展。从这个发展规律来看,对于今后茶具的发展,饮茶的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尤其是对茶具的文化品位、休闲功能、使用价值上要求更高,唯有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才能制造出更好的茶具来。

苏州高古陶瓷春天何时来


在苏州庞大的收藏大军里,相对于玉器、书画、家具、明清瓷器等门类来说,高古陶瓷的爱好者就显得孤掌难鸣了。然而,在其他很多城市的收藏队伍中,高古陶瓷的收藏人群往往起着领导地位。那么,苏州是否没有这方面的收藏者呢?据我了解,苏州投资高古陶瓷的人群还是蛮多的。有人经常到海外淘宝然后转辗到全国各大拍卖公司,甚至把几年前10万元卖出去的一把秘色瓷执壶再花100万元买回来;有人把自己珍藏的古陶瓷藏品开了一家博物馆;有人花了数百万专门收藏古陶瓷,周长120厘米以上的汉瓶汉罐就藏了近百个。事实上苏州收藏高古瓷的人,或者说想收藏的人正在逐渐增加,只是由于种种因素这些人群没有走在一起,他们基本上都是在孤军奋战,或者说在自己很小的范围内独自欣赏。

在古陶瓷领域里,苏州没有一个可以交流可以学习的组织,也没有一位在全国有足够影响的古陶瓷专家(玉器方面,苏州有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杨震华老师)。古陶瓷这样一个被众多藏家看好的潜力股,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始终掀不起热潮。然而我们翻开苏州的历史,会发现古陶瓷与苏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澄湖、张陵山、草鞋山出土的精美的良渚黑陶,狮子山出土的造型生动的西晋越窑青瓷,虎丘塔、七子山发掘出的五代越窑秘色瓷;还有一直被国内众多专家关注的南宋“平江府官窑”,只是苦于窑址至今未被发现,成了古陶瓷史上的一大悬案。作为古陶瓷爱好者,这里有丰厚的养料。

如今收藏各门类似乎均在一夜骤涨,唯独高古陶在徘徊缓进,阻碍其快速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目前的法规、一些所谓专家的误导、大量现代仿品面世等等。如前阶段我一位老师在《收藏快报》上写了一篇《南京上演“天价古瓷”闹剧》的文章后,引发一场轰动全国的官司,有幸的是,法院最近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原告向家林的诉讼请求。然而它带来的负面影响足以让众多古陶瓷爱好者心有余悸。人人都知道投资高古陶瓷的潜力很大,人人却为之嗟叹,不敢轻易下手。

在目前的苏州古玩市场上偶然还能看到一些高古陶瓷的。今年我一位朋友花50元淘到一只宋代梅瓶,这种拾漏的情况也会发生,但需要你有足够的眼力。当然,作为一名古陶瓷爱好者也不要总希望这种童话般的故事会时时降临。我们必须先从古陶瓷散片开始,只有它们才是最好的老师。要做有心人,如看到不同时期的散片,我们一定要把它拾回家,它才是真正的可供学习研究的宝贝。

收藏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尤其在古陶瓷领域里。精品意识是一种共识,也是收藏人的一种追求与向往。宋代的五大名窑当然是我们最终的追求,但切记不要让这种奢望冲昏我们的头脑。我们还应当关注其他一些窑口,如龙泉窑、建窑、吉州窑、耀州窑、临汝窑等,它们中的精品毫不逊色于官窑,而且价位在拍卖市场上也占据一席之地,其中龙泉窑的产品这两年也被浙商炒得如火如荼了,以前几百几千元可以买到的龙泉窑碗,现在行交价也不低于万元了,稍微好一些的都要数万元以上。我们可以关注一些目前还没有被市场彻底炒足的产品,如唐朝的长沙窑、寿州窑等,宋朝的吉州窑、耀州窑等,以及景德镇一些制作精美的青白瓷。它们的价位应该说只是刚刚起步,存在着很大的空间。

这几年古陶瓷的藏品正悄悄按每年翻倍的价位上升,因此,当你遇到一件心动的老窑器时,价格贵一些只要东西好还是应当咬牙买下,否则带给你的会是一生的遗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与时俱进也会让一些外地商贩对苏州的古陶瓷市场失去信心的,导致很多好的藏品也不流入苏州市场。

收藏需要良好的心态也需要良好的交流环境,我相信苏州古陶瓷收藏一定会步入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尽管身处寒冬,春天的萌芽终会绽放。

陶瓷会展:何时结束“双城记”?


虽然去年市、区两级政府已经着手对中国陶瓷城和华夏陶瓷城的会展资源进行整合,将原来两城各自举办的陶瓷展整合为目前的陶交会,但在实际操作中,两城依然独立宣传招商。如何进一步整合两城资源,结束陶瓷“双城记”,依然是佛山陶瓷行业内最为敏感的话题之一。保持现状,还是进一步整合资源?两城高层的回答出人意料地一致:整合,越快越好。

现状:初步整合并不彻底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关于佛山市陶瓷产业的整合提升工作方案以及会展资源整合的意见已陆续得到市政府的批复。按当初的构想,整合后,佛山陶瓷会展将实行统一的名称、统一的时间、统一的组织、统一宣传、统一招商。但至目前为止,佛山陶交会“一个名称、两套人马”仍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两个陶瓷城分属石湾、南庄两个不同地区,产权不同,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当初的整合方案仍没有完全发生效力,目前两个陶瓷城在会展宣传、招商等很多方面,基本仍是各自独立去搞”,中国陶瓷城董事长何新明承认。

有专家认为,实际上只要两个陶瓷城不偏离“将佛山陶交会共同办成国际一流陶瓷展会”的大目标,两个利益主体之间存在良性竞争,实际上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更有效率,“有竞争才有进步”。

业界:进一步整合资源

虽然竞争能带来进步,但现存的问题是:内部竞争能否带来效率?就比如同一个展览的几个展馆之间进行竞争,能否带来良性的效果?

两个陶瓷城老总对此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何新明说,中国陶瓷城和华夏陶瓷城各自招商,对外宣传口径不一,无论是成本、效果,还是对参展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均不理想,参展企业也无所适从。今年秋季陶交会,居然在两个陶瓷城先后“开幕”,“无效率”的弊病暴露无遗。

陶瓷界专家提出,虽然整合两个陶瓷城会展资源不是办好佛山陶交会的充分条件,但会展资源不整合,佛山陶交会则永不可能办出影响力。而整合的最根本办法则是在产权上进行整合。

但无论是何新明,还是华夏陶瓷城副总经理黄展文,对于“产权整合”这一点均不认同,“没有必要,也不太可能,但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分离,在组织、宣传、招商等方面进行整合”。

政府:将成立统一组委会

“要进一步整合,显然不能仅靠两个陶瓷城本身的市场行为,现在我们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尽快介入,落实整合方案”,黄展文说。

禅城区副区长戴一民说,在会展资源整合问题上,禅城区想法非常明确:不干涉双方产权问题,但在组织上,撤消两个陶瓷城目前各自的组展机构,成立一个统一的组委会,统一策划、统一宣传、统一招商。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领导之间加强协调沟通,以免造成混乱。

“从一个最简单的角度来说,我们目前正准备引进国外展览公司合办陶交会,如果我们还是两班不同的人马各搞各的,国外展览公司到时听谁的?”戴一民说,两个陶瓷城会展资源进一步整合已经势在必行,市、区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近期就将着手,整合双城资源,成立统一的陶瓷展组委会。

观点:谁动了陶瓷行业利润的奶酪?


据来自有关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陶瓷产品出口贸易总额正在全力提升,已达到创纪录的近百亿美元。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以及艺术陶瓷产品的出口,呈现全面飘红的喜人景象。尽管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着金融危机的阴影,中国陶瓷的出口亦面临着严峻的负面影响,但是从总体上讲,中国陶瓷产业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的总体局面与取向不会有根本的改观。对于这一点我们充满信心。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看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就是国内陶业产能不断扩大,品种与产品质量也在提升,但与陶瓷产能不断提高成反比,陶瓷企业的利润率却不断下降。

那么究竟是谁动了陶瓷企业利润的奶酪?值得我们细加分析、找出原因,并应尽快地提出解决的对策与办法。笔者以为应该说有如下几项原因。一是国内陶瓷行业激烈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因为无论什么行业,其发展的普遍规律都是要经历最初欣欣向荣的新生期,紧接着是企业极力巩固自身在本行业的成长期,然后是必须依靠竞争才能存活发展的成熟期等几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依靠将产品降价当作主要手段。近年来国内各陶瓷企业相互攀比着降价的事例,可谓屡见不鲜。因此,企业对于连年持续降价,直接导致了利润率的下降。二是因国内陶业产能过剩,造成了企业利润率下降。近十几年来,随着国内一波又一波瓷砖生产线热、卫生瓷建厂热,促进了中国陶瓷业的鲜活与快速增长,但紧接着也同样导致了国内陶瓷产能的大幅增长。而国内外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市场需求却有限,甚至并没有很明显增长。新加盟的陶企大量增加,导致产品供应量超过市场需求,陶瓷消费也提前进入了买方市场。第三是由于近年来陶瓷日常生产所用的能源、陶瓷原料、辅助原材料均出现大幅度上涨趋势,而且其幅度越来越大,这些因素也大大压缩了陶瓷企业的利润空间。

陶瓷行业许多企业的利润大幅度下降,使得许多企业苦不堪言,甚至于有倒闭和关门大吉的。但从整个陶瓷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来讲,却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若从微观层面看,利润下降给企业以沉重负担,但可促使国内陶瓷企业经营者下决心优化管理,内部挖潜;加快新产品开发,提升企业的竞争素质;再者,可以迫使陶瓷企业扭转经营策略,加强市场开发力度;另外,还能够促进陶瓷企业经营与决策由原始的粗放型,向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实现差异化经营,加大生产开发,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转化。由此而实现把坏事变成好事。

另一方面,从宏观方面看,当国内陶瓷企业利润率甚低时,必然为陶瓷本行业的发展设置一道厚厚的门槛,利润的降低,会促使陶瓷行业由此开始真正走向成熟和强大;由于利润降低,可促进陶瓷行业内部加强资源整合;由于利润降低,促进竞争加剧,从而迫使介入陶瓷行业的门槛升高;利润降低还促使管理不良、技术素质弱势的企业退出市场或被淘汰出局。这样更加有利于部分素质好的陶瓷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另外,我们在仔细研究和分析陶企利润下降的同时,也应看到目前国内大多数陶企的利润较之于国外陶瓷同行仍然偏高。可以预言,国内陶瓷企业的利润率或许还有一定的下降空间与可能。因此,无论如何国内陶企利润下降乃是一种市场竞争条件下自发的行为,确属正常现象,这样也就无需大惊小怪。

观点:佛山陶瓷该不该拿“骄傲”说事?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许多的人或者事物都值得炎黄子孙们感到无比骄傲的,如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瓷器,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项智慧的创造,而在欧洲直到18世纪才大量制造出真正的瓷器。“瓷器”与“中国”在英文里是同一个词,这充分说明了在国际上,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这应该让我们很值得骄傲!然而众所周知,现在中国的陶瓷产量仍然居世界第一,仍然是名副其实的陶瓷大国;但是无论是从产值,还是从创新能力、品牌价值而言,中国却都不是陶瓷强国。这又该不该让我们骄傲?

佛山陶瓷作为目前全世界陶瓷产业最大的建筑陶瓷产区与品牌,拥有很多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诸如,佛山陶瓷拥有全世界最完善的专业制造产业链集群和中国陶瓷行业最大的色釉料生产制造集群;其工艺、技术、设备、管理、策划、营销等方面人才济济,堪称建陶产业的“黄埔军校”;还集中了全国行业90%的专业媒体;又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全世界销售。不可否认,这些都是值得佛山陶瓷甚至中国陶瓷骄傲的,但是“骄傲”以外的呢?

中国有句名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也许是古老的人们骄傲于中国的瓷器是世界之最,以致埋没了以往的创新动力;也许是后来者(国际品牌)居上,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中国还有句话说道:好汉不提当年勇。如果一位好汉老是拿当年的勇来提,未免让人觉得你已是英雄迟暮不复壮年。不知道佛山陶瓷在看到自己的骄傲的同时,有没有想过“骄傲”以外的东西。有了骄傲应该是我们继续向前发展的厚实基础,而不是拿来炫耀的资本。佛山陶瓷作为中国陶瓷业的老大哥,是不是应该更多地肩负起中国陶瓷业发展的重任?面对国际优势陶瓷品牌的激烈竞争,面对百年一遇的经济与金融危机,笔者不禁要问:我们该不该拿“骄傲”说事?

磁州窑火何时接续


“南有景德,北有彭城”这个关于陶瓷的俗语,流传甚广。景德镇早已经是家喻户晓,而彭城,知道的又有几人?日前,笔者来到邯郸市峰峰矿区,探访古镇彭城,探访仰慕已久的磁州窑。

峰峰矿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局长陈宝顺告诉我们,磁州窑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是古代民间陶瓷的杰出代表。因其主要窑场位于古磁州(今河北邯郸峰峰矿区和磁县一带)而得名。磁州地区的烧陶制瓷历史源远流长,早在7500年前的新石器早期,磁州的先民就已经能够烧制陶器,到了宋代,磁州窑进入鼎盛时期,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民间窑系。这时的磁州窑直系窑口生产主要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峰峰矿区临水、彭城为主的滏阳河流域;一个是以磁县观台为主的漳河流域。观台窑的生产到元代几近衰亡,而临水、彭城窑口却一直延续下来,生产规模也日趋壮大,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制瓷中心,并逐渐形成了以磁州为中心,辐射全国的庞大的磁州窑系。

“磁州窑千年窑火未断,千年文化未断。”陈宝顺说,磁州窑面向大众,品种繁多,它以施用化妆土为基本特征,创造了多种装饰技法,把中国的传统绘画、书法技艺与陶瓷工艺结合起来,创造了新的综合艺术,开拓了古代陶瓷美学新境界。磁州窑瓷器保留了大量古代民间绘画、书法及反映民俗民风的实物资料,形成了质朴、洒脱、明快、豪放的艺术风格、浓郁的民间色彩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对国内及世界陶瓷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成为声震古今、享誉中外的一代名窑。

迄今人们已经发现,在观台镇和彭城镇两地,古窑场多达200多个,在方圆百里之内,古窑遗址一个挨着一个,密密匝匝,层层叠叠。在两镇的周围,几十座高几十米、长数公里的古代瓷渣堆积如山,瓷渣在地表以下深度竟达6至9米!在这些庞大的文化堆积中,埋藏着历代精美瓷器和瓷片标本。在陈宝顺等人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位于彭城镇的盐店遗址和富田遗址,元、明、清代的“馒头窑”散发着悠远古老的异彩,古井、料池、作坊,诉说着先民们冶陶的艰辛。磁州窑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郭光华说,经过普查,彭城镇地面遗存“馒头窑”40多座,作坊40多个,渣堆、古井很多,这些遗存大多完好,地下的数量恐怕会更大。

在盐店遗址,我们见到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刘立中。他说,以前这里放眼望去是一片排列整齐的“馒头窑”,后来由于搞开发建设,大量的“馒头窑”被拆毁,现在这里就剩下这几个了。我们观看了刘立中的手工作坊,他28岁的儿子刘润鹏正在制作一件半成品。老刘说,儿子学艺已经10年了,基本上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东西,但是要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还需10年。刘润鹏一边擦汗,一边说,这是半体力、半脑力的活儿,又脏又累,还不怎么挣钱,所以学的人不多,学成的人就更少。老刘指着陈列室的一件成品说,别看那么一个小小的瓶子,它需要足足72道工序,其间凝结着多少汗水便可想而知了。现在全镇有30多家家庭作坊,但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恐怕还不到10个,磁州窑的工艺,面临失传啊!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观点:何时发布陶瓷“限产令”》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观点:何时发布陶瓷“限产令”》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