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大理石瓷砖 > 导航 >

学院喜事连连

学院喜事连连

大理石瓷砖 新中源瓷砖 木地板好还是瓷砖好

2021-04-27

大理石瓷砖。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今年以来,学院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学院办学水平、文化国际交流、学生就业率等各项工作又有新进步,喜事连连,捷报频传。

6月12日至13日,由学院主办的2009第二届中国三宝国际当代版画艺术作品展暨研讨会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印度、德国、加拿大等国以及中国台湾的100多位艺术家齐聚学院,共同探讨交流当代版面艺术创作和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四川美术学院、学院以及美国、印度等世界各地的中外艺术家先后作了主题发言。

在13日举行的2009第二届中国三宝国际当代版画艺术研讨会开幕式上,学院副院长陈雨前向在座的嘉宾宣布了一个好消息:学院设计艺术专业经严格考评后,已成为可以授予博士学位的专业。据悉,这也是目前江西省唯一具有授予设计艺术专业博士的学校。同时,学院改名为大学的工作也取得新进展。

更让学院师生倍感自豪的是,中国艺术作品展5月11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揭幕。这次展览的70余件展品全部来自陶瓷学院的69位知名教授和青年艺术家之手,展品汇集了景德镇代表性的青花、古彩、粉彩和颜色釉等种类的各种瓶、板、盘、镶器和壶等。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学院教师展代表作


五十件来自学院教师的陶瓷艺术作品,现於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城大艺廊展出。是次「巧夺天工:学院陶瓷艺术作品展」,作品格调高雅、风格各异,囊括了该学院蜚声国际的陶瓷艺术家由一九八一年至今的代表作品,包括学院院长秦锡麟教授的《春韵》及《海风》、张文兵的《马蹄莲》、朱乐耕的《民族风情》、余勇的《攻战瓶》、涂志浩的《晨曦》及喻宏的《柔软(组合)》等。这些作品融入中国书画的笔墨以强调艺术传统,并结合现代设计意念,体现作者独特和细腻的设计思维,印证艺术的创新精神。其中,《春韵》更吸收了景德镇传统民间的青花装饰手法,创造出独特而强烈的地域文化感。该展览在城市大学康乐楼六楼城大艺廊展出,展期至五月一日。开放时间為每日上午十时至下午七时。

余勇作品《攻战瓶》,借鉴中国汉代画像砖战争场景的题材,结合陶瓷造型的特点重新布局,再现古代战场的宏大场面,金戈铁马,刀光剑影。艺术处理上採用了天光黑釉,色泽浑厚、凝重,形象古朴生动,以刀代笔刻画苍劲有力

涂志浩的《晨曦》,充分运用高温顏色釉的千变万化,并以低温粉彩、新彩加强表现形式。他大胆运用传统的线,和陶瓷色彩相融合,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作品上部米黄,淡黄釉呈丝状下流。作品的中部画上了几棵大树,几隻鸳鸯,色彩处理的协调柔和,凸现晨曦的主题意境。粉彩、新彩的运用使整个画面充满了朦朧、寂静的情调

朱乐耕作品《民族风情》,用传统古彩装饰的手法,以现代图案的形式对空间进行分割。古朴而具有现代设计思维,体现了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结合

喻宏作品《柔软》杯碟组合是採用泥片成型,全手工製作的生活器具。微卷的是杯口,微翘的是托碟,相映成趣,体现了作者细腻的设计思维。每一套杯碟因纯手工製作而造型不同,每一个托碟都以不同的虚实相间的椭圆进行点缀,青白相间的釉色清雅细緻学院院长秦锡麟教授的《春韵》,吸收了景德镇传统民间的青花装饰手法,创造出独特而强烈的地域文化感

张文兵作品《马蹄莲》,採用开光的手法进行装饰,强调陶瓷的材质美和装饰美,先在坯体上进行雕刻,并施以无光白玉釉,以1380度温度烧成,然后进行彩绘。装饰单纯又丰富,色彩典雅。

学院拍卖品首次亮相


为了配合“首届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的拍卖活动,8月7日上午,学院的教授、副教授、省级大师及国家级大师的作品,在陶瓷学院陶艺中心进行征集。这次征集主要针对陶瓷学院一些名家和大师的作品。

本届瓷博会期间将首次举行拍卖活动,启动中国艺术陶瓷收藏板块,促进景德镇市艺术陶瓷产业的发展,逐步建立中国艺术陶瓷作品国际鉴价制度。

作为这次筛选作品的评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这样告诉记者:“景德镇的艺术瓷是比较丰富的,而且历史文化比较深厚,从事艺术瓷创作设计的人也比较多,我们在艺术瓷的推广方面,拍卖这种形式是最好的形式。这对于景德镇艺术的一种价值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起色,所以这种形式的拍卖大家都应该积极的参加,而且我们这种拍卖活动还仅仅是开始,以后应该多弄点。相对于地摊货,“景德镇”这三个字,应该更多的去搞些专卖啊,画廊啊,特别是拍卖,它会提升一种价值,我觉得这个工作很重要,大家都要理解和重视它,这是艺术瓷一个很好的出路。”

刘远长还表示:“我看到陶瓷学院对于这次拍卖是很积极的,我想何老师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这次大家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有些人还是不知道情况,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把会议精神告诉大家。有一些中青年的作品都比较新,作为个人来说我想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尽量能使他们的作品都进入拍卖,拍卖也应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局面。”

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炳钦对于这次拍卖活动,准备了很多,他表示:“为配合国际博览会,市陶瓷节组委会前些天开了个会,第二天,我们就组织了符合条件的一些老师召集起来,动员大家把最好的作品交上来参加这个拍卖会。经过这些天的准备,今天我们征集了大概30件作品,这些作品有青花,粉彩,颜色釉综合装饰等,从初步来看这些作品都是比较精致的,有很好的品相,大家努力的配合这次博览会的活动,我想这次拍卖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个人也预祝本次拍卖会取得圆满的成功。”

学院或更名为陶瓷大学


日前,江西省高校设置考察专家组一行8人莅临学院,对该院更名为陶瓷大学的工作进行初步考察、评估和论证。专家组由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宋雷鸣带队,组长为南昌理工学院督导专员、党委书记,原江西省教委副主任、南昌大学党委书记周绍森教授,成员由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王华林、南昌航空大学副校长黎明、赣南医学院院长黄林邦、东华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刘金辉组成。

在专家考察汇报会上,景德镇市委常委、副市长冯林华表示,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陶瓷学院更名工作。院长周健儿作了题为《植根行业,服务地方,努力建设国内外有影响的多科性陶瓷大学》的汇报,向专家组详细汇报了该院更名与建设陶瓷大学的意义、论证了更名大学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设陶瓷大学的思路与措施等。考察期间,专家组成员分别对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陶艺中心、院属陶瓷研究所、陶瓷艺术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图书馆、院史馆等地进行过考察。所到之处都详细了解教学科研情况,并听取了相关汇报。

6月1日下午,专家组召开了考察反馈意见会,对该院近年来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围绕更名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影响很大,教学管理严格、教学质量优质、教学水平较高。专家还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院党委书记肖任贤对专家莅临考察表示感谢,强调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今后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该院将以申请更名为契机,努力建设在国内外都有影响力的特色名校。

“学院符构 上善风物”-- 记当代学院派陶瓷艺术作品邀请展


当代学院派陶瓷艺术作品(佛山)邀请展,于2015年11月12日,在佛山市中国陶瓷总部基地大剧院隆重开幕,本次展会由景德镇市御景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主办,佛山市中国陶瓷总部基地、《陶瓷信息》、自然的陶•诺亚神木、《尹虹频道》联合协办,展会将持续至本月18日。

陶瓷艺术作品邀请展现场

此次邀请展阵容盛大,参展作者均来自于学院及科技艺术学院,作为国内唯一一所以陶瓷教育为特色的高等院校,参展作者不乏国内享有盛名的学院派陶艺家代表,他们将以各异的视角和独特的表述方式,向我们展示全新的视觉语言及艺术符号。此次陶瓷艺术作品展会,旨在通过对当代学院派陶艺家艺术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让更多人得以多角度、多视野地认知当代学院派陶瓷艺术的美学特征和符号内涵。它不仅是献给佛山广大民众的一次艺术视觉盛宴,同时也通过由学院派陶艺家与建陶精英企业进行的战略合作学术研讨会,催生出影响广泛的智慧风暴,为中国建筑陶瓷精英企业的产业创新和升级,带来新的契机。

本次展会,我们除了能欣赏到,学院派陶艺家们富含美学内涵的工艺作品之外,还邀请到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张亚林教授,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佛山市陶瓷学会高级顾问尹虹教授,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会长、佛山欧神诺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学院鲍杰军教授,陶院壹号总经理詹长春先生等重量级嘉宾,在展会开幕首日,坐镇学术研讨会。

通过邀请展首日,专家学者们的智识碰撞与对话研讨,我们感受到了工艺器物的独特魅力,以及陶艺工匠对陶瓷,与当代艺术如何交融契合的情怀关注。紧随着智慧风暴的沙龙热潮,展会于今天邀请到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教授余勇先生、学院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张婧婧教授、简一大理石瓷砖董事长李志林先生,特邀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营运总经理汤洁明女士,作为此次研讨会的主持人。小编在以上几位陶艺专家、精英企业家,关于陶瓷艺术审美和企业创新的沙龙对话中,获益良多,对现场的精彩观点进行了整理荟萃,与大家共同分享。

观点一:营造陶瓷企业审美文化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

张婧婧教授对佛山陶瓷企业积极与国际品牌交流接轨,具有独创精神的作为表示首肯,同时强调陶瓷产业更新迅速,中国陶瓷品牌在国际地位上仍有待提升,营造更为强烈的陶瓷创新氛围和企业审美文化,是实现创新的关键所在。

简一大理石瓷砖董事长李志林先生,认为我国陶瓷产业的发展,与意大利等顶尖的国家,存有20年的差距。我们这一代陶瓷企业家,必须有责任有担当,努力缩小产业差距,将中国陶瓷品牌推上世界。要让我们的企业立于世界品牌之林,必须得从创新方面下功夫,将我国的陶艺精髓和独特的美学之道,注入企业的审美文化当中,这是实现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

观点二:企业家的审美引领着产品的走向眼界视野是审美和创新的生产力

余勇教授认为营造良好的企业审美文化,才能形成核心的品牌竞争力。企业文化对员工起着精神教化的作用,一个对产品有着良好的审美感知的企业,才是一个具备创新活力的品牌。

张婧婧教授对企业家的审美十分关注,她觉得企业家本身的审美水平,决定了产品的设计走向。陶瓷企业家们,只有不断开拓眼界视野,培养自己的审美水平,与此同时,加强对员工的美学教育,才能将审美文化转化成创新的生产力。

观点三:提高企业员工审美层次焕发持久创新力

当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营运总经理汤洁明女士,问及如何提高员工的审美水平时,余勇教授谈到了自己的见解:美本身就是一种让人感觉到愉悦的体验,企业领导只要让员工心生愉悦,除了物质上的鼓励之外,注重精神层面的培育搭建,多让员工在精神层面享受到愉悦,是实现美学教育的要点。

简一大理石瓷砖董事长李志林先生,结合简一“简单做人,一心做事”的品牌内涵,提出企业家要秉持“真”的精神,发自真心,以真情实感去对待员工,才能创造出美,才能让员工感受到“真善美”的价值与意义。

张婧婧教授则认为提高员工审美层次,是一件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企业要以美作为载体,让员工把眼界视野放宽,通过陶艺作品、文学、舞蹈等美学体验,加深对员工审美水平的提升培育。企业要想焕发持久的创新力,必须重视员工和团队的审美发展。

通过当代学院派陶瓷艺术作品(佛山)邀请展的开幕举行,我们见识到了当代学院派陶艺家艺术创作的丰硕成果,对其美学特征有了深刻的了解。在陶瓷艺术审美和企业创新的沙龙对话中,我们感受到了陶瓷产业的创新发展,需要培育陶艺审美的土壤,才能让陶瓷企业焕发持久创新的活力,才能早日追上产业顶尖的国家,立于世界品牌之林。

外籍艺术家加盟德化陶瓷学院


日前,德化陶瓷学院聘任丹麦艺术家比杨、美国艺术家史蒂文斯为客座教授。今后,这两位外籍专家每年将不定期为该学院学生举办几次涉及雕塑产品的艺术创作等内容的讲座。

德化陶瓷在中国陶瓷历史上曾经书写辉煌的篇章,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国际影响,在中国当代陶瓷发展中,同样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无论是工艺技术,还是艺术创作设计,都有新的提高和发展。

德化陶瓷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启动客座教授制度,聘请两位有较高实践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外籍专家为专业客座教授,除了带动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外,还能学习外籍专家所掌握的艺术理念,并与德化传统技艺互相借鉴,扩大学生知识面,为行业提供更高层次的人才。更重要的是,此举还将促进德化传统瓷雕产业的提升与发展。

丹麦人比杨教授是欧洲著名的学者、艺术家,1985年至1994年任丹麦皇家艺术学院雕塑专业教授,作品多次在世界各地展出,被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美国人史蒂文斯,从事陶瓷工艺创作和研究,先后在法国、意大利、日本、印度尼西亚、韩国、斯里兰卡等地从事多种材料制作,目前主要在中国开展艺术工作。这几年来,比杨、史蒂文斯十分关注德化县陶瓷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多次偕同欧美艺术家到当地陶瓷学院考察、交流。

醴陵政府当猎头 赴学院揽才


企业急需人才,政府积极为企业筹备外出招聘人才,并为招聘人才买单。这是政府创新理念、转变职能的又一见证。11月16日,醴陵市人事局与市经信局组织泰鑫、港鹏、新世纪、陶瓷烟花学校等近20家单位赴学院参加江西省2014年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并取得圆满效果。

当日上午,江西省2014届陶瓷专业毕业生如潮水涌入学院。在招聘大厅中,醴陵市招聘团被安排在A区,一条“湖南醴陵欢迎您”的横幅和“五彩瓷城·魅力醴陵”的宣传海报吸格外醒目,吸引了不少的求职学生。这次由醴陵各单位组成的招聘团共提供了33个工种共180个岗位,赶来各个招聘摊位前咨询的学生络绎不绝,有些摊位更是人山人海。招聘工作人员向求职学生发放宣传资料,耐心详细地介绍醴陵及本单位情况,大批学生表示出对醴陵职位具有强烈的意向。短短两三个小时内收到毕业生的求职简历247份,其中有30多个硕士生。泰鑫瓷业有限公司的招聘更是火爆,共收到符合条件的求职简历99份。

下午,各招聘单位对求职学生进行了初步面试和筛选,有约200位毕业生符合初审条件并达成意向,意味着这次赴学院招聘醴陵团满载而归。

招聘单位的工作人员对政府组织的这次外出招聘非常满意,赞誉醴陵市政府有广纳人才的胸怀与积极为企业服务的优良作风。他们还提议今年年底前由政府组团到潮州一带进行招聘活动。

学院十教授来深展陶瓷


来自学院的十位教授将带着他们各具独特艺术风格的陶瓷作品在深圳共同展出,并为观展市民讲解陶瓷艺术欣赏及陶瓷制作工艺。学院教授邀请展22日下午3时将在福田区世纪工艺文化广场珍宝馆三楼藏乐阁当代名家陶瓷艺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由深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福田区委宣传部、福田区文化产业办公室、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学院美术学院、福田区文联协办,藏乐阁、深圳珍宝馆承办,共将展出约200件陶瓷艺术精品。展览之所以名为“教授邀请展”,即以艺术界的教授们的陶艺作品为主体,主要是为了展示学院在艺术创新和艺术教育上的成果,以引起收藏界、教育界、学术界的关注。

据介绍,学院美术学院院长何炳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宁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邹晓松、设计艺术学院书记吕金泉等10位教授此次带来的作品都经过精挑细选,其中不乏教授们的代表作,很多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他们都将亲临展览现场,与观众交流,为陶瓷艺术爱好者们解析他们的作品。

教授们通过各种元素和符号试图在作品中发出自己的声音。爱好者们可以欣赏到色彩丰富、粉润柔和、美观雅致的粉彩,造型浑厚、色彩醒目、线条刚劲的古彩,以及继承传统底蕴的青花釉里红工艺、各种因素微妙熔铸于一体的高温颜色釉工艺等。教授们注重传统与现代在“拼贴”中新生的含义,他们的作品不仅深受传统陶艺的影响,又充满浓郁的学院派情调,富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特色。这也是教授们在继承景德镇传统制瓷艺术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实践,将学术上的深度思考纳入到艺术创作轨迹中的成果。

艺术学院教不出大师


什么是“艺术创造力”?如果把“艺术创造力”喻作一种来自宇宙深处的“暗物质”,那么它的外在呈现方式将是主体生命力和能量的燃烧。什么是“艺术天才”?如果把“艺术天才”喻作一种可以与“暗物质”进行交换的“微粒”,那么这种来自人类的最精细的“微粒”与“暗物质”结合则能创造出更加鲜活而真实的生命节奏。什么是“艺术大师”?他是自身具有最精细的“微粒”和“暗物质”,并能构建“微粒”和“暗物质”进行交换的新秩序的艺术家。

艺术大师基因中的“微粒”的外在转化形式即天分。天分的秩序性组合或程式化构建的结果,可以被形象化地理解为“理智的激情”,既是梵高(VincentVanGogh)那用放荡不羁的笔触写下的黄色土地和灰色天空的辉映,又是康定斯基(VassilyKandinsky)内里燃烧着火焰的隐喻冰的圆。天分是艺术家先天的感觉系统中的直观经验,而后天的知识系统中构建的修养往往是阻碍天分自由表达的“可靠性障碍”,这种“可靠性”建立在以逻辑为基础的阐释学框架中,是被奉为社会普遍公认的精英经验对主体感官的强迫性附加,于是成为干扰直观经验对客观物象的自然质性进行自由表达的结构性障碍。在这种可靠性或结构性障碍系统中,“暗物质”的能量运动同样遭到制约,使艺术家的创造性运动被压抑,从而反向导致社会普遍性强势经验的扩张,不可避免地造成艺术语言的庸俗化。

从经验的层面来说,哪位后来的艺术家能够创造比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Buonarroti)的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创世纪之创造亚当》中,上帝轻触亚当食指将生命的智慧和力量赋予人类那般更伟大的瞬间经验?谁能将恐惧、惶惑、痛苦的精神体验表现的比蒙克(EdvardMunch)的《呐喊》更加淋漓尽致,更加具有呼吸的窒息感、神经的扭曲感和对人生实体的剧烈冲击力?艺术的经验可以被演绎,但真实的经验绝对不能被复制。演绎前人经验的艺术家可以避免内容的庸俗,但不能掩盖创造力上的卑微。

对生命直观经验哪怕只是被蚊虫叮咬后如汗毛般细微的痒痛感的传达错差,都比数学计量中的最大准确度还要真实。真挚情感的艺术传达是一种精神冒险,伟大的艺术绝不会出自怯懦和懒惰的灵魂。丢勒(AlbrechtDürer)不会因为没有模仿拉斐尔(Paphael)绚丽的色彩和宏阔的典雅风格而成不了大师,他的机体内流淌的不是意大利的血液而是日耳曼民族的激昂的理性,对德意志土地上的人民真实生活的描绘使其具有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使他同样成功的成为了大师。张晓刚成为享誉国际的当代艺术家不是因为他的艺术语言中有里希特(GerhardRichter)的影子,而是因为他敏感地抓住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集体心理记忆。

既有经验的传播价值是为后来者提供方法借鉴的可能,而不是被作为通过模仿获取“成功”的捷径。“成功”地站在炫耀的聚光灯下,不等于成为真正的大师。艺术经验现代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是艺术教育,然而把大师经验作为一种规矩模本向年轻的心灵进行灌输,是学院教育无法摆脱的悖论。学院教育的基础功能是训练学习者的技能或技法,从而奠定艺术的尊严基础,这是创立于1648年的巴黎法国皇家绘画雕塑学院和1769年创建的英国皇家美术院所共同认可的学院教育的基础功能。同时,作为学院教育功能的提升,它们更加重视和强调对学生想象力的激发和支持,鼓励学生打破并改变规则,背离对自然的低级、庸俗模仿。也即是说学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艺术技能和艺术思维的基础训练发现潜在的天才,给他提供继续进步的基础动力,而非创造大师。大师不是学院教出来的,学院也教不出大师,因为大师的核心内涵是打破规矩方圆,建立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而学院教的恰恰是规矩,是前人的语言经验,偶尔也会传播前人创造个性语言的努力方式以作为对模仿前人经验进行的掩护。

教育是有规矩的,而艺术创作是没有规矩的。学院教育所提倡的“打破规矩”一旦沦为一种神死形存的教条,也必然成为只有在庙堂高庭才能显其优势的“可靠性障碍”。中国目前的艺术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学院教育体制的“经验化”,教师教学的共性特征是将莫奈(ClaudeMonet)与印象主义、毕加索(PabloPicasso)与立体派、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与波普艺术等作为经典经验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洗脑”,让学生误以为它们在观念和技法上几乎是不可能被超越的,这些案例都是值得推崇和效仿的,熟练“借鉴”它们可以帮助模仿者更快更早地站在聚光灯下。一批又一批的教师和学生信奉这种观点,把大师经验捣来捣去,在无意识中限制了艺术创作的边界或框架,致使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创造力严重缺失。

中国艺术学院教育的经验化自20世纪初期引进西方的现代艺术教育模式时就产生了,由于在西方各艺术门类面前我们都是晚辈,当时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先行者徐悲鸿大师为学生树立了“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的学习态度。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徐先生的观点是没有问题的,并且他在将传统中国水墨画和西方油画进行兼糅的方式中,使传统中国水墨画找到了一条适应政治和社会功能需求的成功转型途径。但在笔者看来,徐悲鸿先生的贡献是为当时的中国艺术提示了一种新的寻求发展可能性的思维方式,而并非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如果这项将两种既有经验进行嫁接产生的艺术形态算得上是一种语言创造的话,那么康熙王朝的御用宫廷画师郎世宁的作品岂不是更具有“话语权”?徐悲鸿观点的根本问题是建立在前人经验的出发点上进行修补借用,而忽视了个体创造力的潜能。与其类似的经验挪用方式也成为现代艺术教育的普遍经验特征。

教育不能造就大师只能造就匠人和技师,造就大师的是大时代,是每次剧烈的科技、经济、政治变革。技能语言的个体差异不是构成艺术语言价值的必要因素,在时代语境的变革中抓住新事物带来的惊喜、新秩序构建中带来的骚乱、新旧交替带来的矛盾冲突等时代经验的语言,是构成艺术语言价值的基础语言元素。最后,建立在技能语言和时代经验语言基础之上的个体情感释放和语言秩序解构,即创造力机制的冒险性运动促使艺术语言价值的产生。“85新潮美术”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群体性艺术运动,其价值在于表达了中国处在特殊历史时期的时代经验和个人体验,而并不是因其创造了新的艺术语言,其采用的艺术本体语言只不过是对西方现代艺术诸流派语言的学习和抄袭。所以,“85新潮美术”没有直接造就中国当代艺术大师,但却开辟了缔造大师的可能性氛围。

在艺术家自身努力和学院教育之外,中国缺少其他有效的艺术传播途径或机制,使艺术家的审美思维或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受到基础性限制。如果在我们的文明化进程中,能够强化拥有丰富艺术杰作收藏的公共美术馆的建设和对众开放,印刷还原度和清晰度很高的作品图册的制作发行,艺术基金和艺术家生活福利制度的建立,开放性和严肃性的艺术批评环境的构建,城市公共环境的艺术化设计,还有其他举措的共同实施和推进,必将使全民的艺术素养和艺术理解力得到提升,从而成为医治学院教育的弊端的辅助性手段,使学院教育的功能得到充分辩证和重新建构。最终,给艺术家提供想象力自由发挥和创造力自由施展的充分的物理性和精神性空间。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学院喜事连连》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学院喜事连连》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大理石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