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出口包装 > 导航 >

陶瓷业“出口转内销”战略需慎之又慎

陶瓷业“出口转内销”战略需慎之又慎

古代瓷器出口包装 陶瓷艺术 古代瓷器出口

2021-04-28

古代瓷器出口包装。

“现在大环境下,利润越来越少,我们陶企根本是‘里外不是人’”。佛山南庄某陶企有关负责人谭先生说,“人民币升汇率得快,而国家贷款却相对减少,我们企业前期赚的钱都投入到扩充和再生产去了,现在这种情况,资金周转严重不足,银根紧缩政策让贷款成功率越来越渺茫”。当问及企业以后有何打算时,谭先生无奈地表示,“任何计划、打算,在市场、政策面前都变得苍白无力。就像佛山最近搞的所谓的‘产业大转移’,真可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整个陶瓷行业都人心惶惶,厂不敢扩建,钱不敢乱借,货不敢囤积……从理论上讲,我们也知道要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出新产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但没有钱,没有一定的资本,这一切都只能是空想。”

当提到做内销,谭先生表示,没资金那也不现实,而且国内市场太容易饱和,形不成规模,产品价格,卖得高客户接受不了,卖得低自己也没有利润。

内外有差异哪能轻易言转变

山东某陶瓷集团的负责人宋先生表示,“投资国内市场需要大笔资金支持,千八百万根本起不到多大作用。在现在银根紧缩的条件下,我们冒不起这么大的风险,而且万一因为这个忽视了国际市场,那就得不偿失。再加上我们现在对国内市场还是不太懂,对市场推广认识也不是很到位,因此就更不会轻易行动。”

佛山石湾卫浴城某陶瓷展厅的营销经理苏先生则非常明确地告诉记者:至于做内销,公司没有考虑,因为外贸和内销路子不同。tAOci52.COM

“外销是批发性的,而内销则介于零售和批发之间。如果改做内销,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产品不对路,因为东西方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审美观也不同。”苏先生说。

针对这个问题,陶业资深人士就曾表示,随着全球化进程,国际市场越来越国内化,国内市场越来越国际化,内销和外销其实差不多,企业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内功”,有品牌意识。出口企业绝不能轻易放弃多年培育的国际市场。

外患兼内忧品牌品质是利器

圣·凡尔赛陶瓷营销总经理杨宏波接受采访时强调,要把全球当作自己的“村”,在“村”里面做自己的品牌利用国外先进的电子商务平台,把别人的品牌利用自己的策划去赚钱。

杨总还表示,正因为善于走高端市场,08年出口大增50%,国外市场要比国内市场的销售量增加5倍。

蒙娜丽莎总经理助理张晓峰针对自身企业的出口现状表示,08年陶瓷出口整体数量下降,因为蒙娜丽莎陶瓷走的是高端市场,产品附加值高了,所以整体利润也在提高。

目前,我们出口的陶瓷产品主要还是中低端产品。几十元人民币每块的瓷砖产品或者卫浴产品,贴上国际品牌后在国外市场的价格可以是几十美元,其身价立刻倍翻,品牌潜利润之丰厚不言而喻,如没有自己的品牌,那只能任人宰割。

陶企业要转向内销,必须冲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中高档市场。与此同时,国内的很多陶瓷品牌在本地打拼多年,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销售系统,彼此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德化陶瓷业市场估值过低 内销需追景德镇


"德化艺术陶瓷有很好的底蕴,但价值被国内市场低估了。在这方面,我们还远远赶不上景德镇。”福建陶瓷艺术家、德化恒忆陶瓷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司董事长林鸿福认为。

林鸿福所说的价值,并非是单一的产值或销售价格,而是艺术陶瓷作品本身的市场估值。这种估值,往往是由业界和市场对陶瓷艺术品与艺术家的产地属性接受程度而决定的。

事实上,作为福建瓷都的德化陶瓷产业的产值并不低,其中陶瓷文化产业的比重也很大。2012年,德化陶瓷生产总值124.23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67.52%。其中陶瓷文化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亿元,生产总值占全县GDP比例高达23.1%,文化产业GDP占比居全国县市前列。以此观察,德化并不缺乏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力,也不缺乏艺术陶瓷创作的从业者。但在国内艺术陶瓷市场上,德化与景德镇同类、同等级作者的作品估值,一直是前者低于后者。

“我们产值高,是因为我们走的量大,更多的依靠出口。景德镇的艺术陶瓷基本走内销市场,而德化现在从事陶瓷产业的大小企业有1400多家,每年创造100多个亿的陶瓷产业总产值,但其中内销只占4成左右。”林鸿福认为,德化陶瓷从业人员,尤其是艺术陶瓷创作人员的数量与水平都不低于景德镇。他粗略估算,如果把国内市场对德化艺术陶瓷的估值提升到与景德镇一致,那么德化艺术陶瓷的内销规模大约要翻三倍。

德化陶瓷主要依赖外销,有其深厚历史渊源。由德化窑出产的瓷器,在元代就有大部分通过海陆运输大量销往海外。随着郑和下西洋开辟大西洋至印度洋的航线,德化瓷器凭借着有利的出海条件、高超的工艺水平,很快就成为当时中国主要的外销瓷之一,并在以后数百年间盛行不衰,名扬海外。时至今日,德化窑出产的陶瓷已进入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随着近年来诸多产业海外市场面临饱和,开拓内销市场逐渐成为德化陶瓷行业共识,当地县政府也多次倡导“产业转型”、“二次创业”,希望改变陶瓷行业过度依赖出口的局面。

“无论做出口还是做内销,德化艺术陶瓷要实现更高市场价值,根本还是要打造好自身产地品牌与艺术家群体的价值。”林鸿福表示,在过去几年间,德化陶瓷行业虽然一直在向海外市场发展,但多数是为国外企业贴牌代工生产,出口陶瓷产品中拥有自有品牌者不到10%。这种不重视产地效应与自有品牌的错误,在开拓内销市场过程中不能再犯。

中国陶瓷业如何拓展出口市场


陶瓷作为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位置,有着重要的影响。陶瓷产品的制造不仅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史,而且通过近20年来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为第一大陶瓷生产国,特别是日用陶瓷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总量与金额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出口也在迅速崛起,上升势头强劲,形势发展喜人,正在成为一支重要的出口新军。

国瓷争相出国门目前,我国陶瓷产量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2001年,我国日用陶瓷产量高达120亿件,约占世界日用陶瓷总产量的70%,瓷砖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5%,卫生陶瓷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20%。2001年中国陶瓷出口规模与土耳其相比只相差几千万美元,从今年良好的出口势头来看,将超过土耳其的出口规模,成为位居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全球第三大陶瓷出口国。现在我国陶瓷产品出口已扩展到世界七大洲近200多个国家与地区。尤其近年来,对美国、欧盟及东南亚市场出口形势看好。此外,还打开了对大洋洲、尤其是南美洲及非洲地区国家的陶瓷出口。

我国陶瓷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批出口骨干产品。在对外出口陶瓷产品中,日用瓷出口产品已经形成河北唐山、邯郸、山东淄博、湖南醴陵、广东潮州等一批出口瓷生产基地。像唐山的红玫瑰骨质瓷、邯郸的釉中彩强化瓷、淄博的华光瓷等都已成为国际较知名的品牌。在建筑卫生陶瓷出口方面,佛山的鹰牌、东鹏、新中源、新明珠;樵东蒙娜丽莎、钻石以及唐山的惠达都在不断提高出口的份额,正在成为我国建陶工业对外出口的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迅猛。

价格过低成国瓷隐患上半年,我国出口日用陶瓷平均每件陶瓷产品只能在国际市场上卖到0.2美元,只有英国和日本等国家的1/7。我国陶瓷之所以卖不出好价,首先是缺乏品牌意识。我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产国和输出国,但却没有形成产业的名牌效应,由于缺乏知名品牌,特别是缺乏国际知名品牌,大部分产品只能靠低廉的价格进入国外中低档市场,许多优质产品也只能打着国外的品牌才能进入高档市场。这种“重制造、轻销售”思维方式带来的结果是,利润和产品声誉的大打折扣。其次是缺乏创新意识。我国陶瓷生产在产品的品种、花色、质量等方面还受着很大制约,没有什么新的突破。目前国内沿用的日用瓷,大多还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器型和纹样,而在国际上,这方面的设计潮流早在八九十年代就已有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后工业文化”的设计现象,产品的发展趋势要以消费者的趣味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站稳脚跟并且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最后是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大打价格仗。由于国内企业激烈的价格战,将利润空间让给了国外经销商,自己辛辛苦苦只是为外国经销商“打工”,从而不得不受制于经销商的种种要价。其实,中国陶瓷产品的质量已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肯定,即使将价格提高依然能找到买家。业内人士认为,价格战再这样持续下去,价格低于成本的现象很容易发生,一旦价格低于成本,两种后果将会随之出现:一是降低成本,产品质量就有可能滑坡,而一旦质量动摇,客户和市场便也随之动摇;二是即使没有低于成本价,但买方也会单方认为我方低价倾销而采取反倾销。这对中国的陶瓷出口行业无疑是致命打击。拓展国瓷出口的策略主动做大做强品牌。陶瓷业的振兴和发展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打造“CHINA”品牌,树立国际产业形象。我国的艺术瓷在世界上一直都有很好的口碑,无论技术还是产品质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很多优秀的陶瓷工艺品饮誉海内外,成为有识之士竞相收藏的对象。如号称“千年瓷都”的景德镇,出产的一套名为“吉祥如意”的釉中彩餐具,就是国家领导人出访的重要礼品。近年来景德镇也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更新,不久前还将千年陶瓷工艺与纳米技术相结合,用于生产环保陶瓷、抗菌陶瓷以及泡沫陶瓷和高新技术陶瓷等,依靠高新技术保持“千年瓷都”的青春,成为陶瓷业的典范。我国陶瓷业的优势在于成本较低,但在成本低、质量优的前提下,却缺乏品牌知名度,那么国内厂商在与客商讨价还价之时就只能永远在价格上受制于人,与其等别人来勒着脖子讨价还价,还不如主动出击,在国际市场上做大做强品牌。增强出口创汇意识。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陶瓷企业要树立外向型发展的经营理念和强烈的经济全球化意识,面向世界市场,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参与国际竞争。国际陶瓷市场是多元化的,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不同消费习惯的用户对产品的质量、花色品种等方面的要求有很大差异。从有关资料获悉,当前,俄罗斯鼓励实验用瓷进口,德国仿古瓷和咖啡具走俏,法国人喜欢动物造型的瓷器,西班牙人偏爱东方特色画面,美国美术陶瓷需求强劲且要求产品图案淡雅明快,意大利钟情紫砂陶壶,澳大利亚流行铁瓷和铁石瓷,日本青睐旧瓷新包装。国内企业要认真搜集国外陶瓷市场需求信息,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对花色品种与产品档次进行细分。注重挖掘陶瓷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陶瓷要走向世界,不仅要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更要在产品设计上进行变革和创新,将陶瓷产品与华夏民族悠久的艺术传承与当代的审美观念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我国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大打文化牌,扎根民族,博采众长,创造出不仅外观精美而且极具文化内涵的、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本色而且结合世界潮流的产品。注重提升产业档次。提升产业档次是我国陶瓷工业扩大出口的重要依托。国内陶瓷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广泛开展与国际著名陶瓷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用高科技嫁接中国陶瓷工业,尽快实现装备、技术和产品整体升级。下大力气进行科研投入,培植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和产品,提高中国陶瓷工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中国陶瓷业四大战略失误


我国是世界上陶瓷产量最高的国家,然而我国的陶瓷产品档次却又是相当低的,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我国陶瓷企业的发展存在着四大战略失误,制约了我国陶瓷业的提升。

亦步亦趋开发设计缺个性

中国陶瓷企业多种产品缺乏领先的开发设计能力,是其发展受到牵制的主要原因。这也决定了我国整个陶瓷企业在全球的产业分工中处于末端地位,而处在末端地位的利润往往是非常低的。

全球化扩张遇到的最大阻力是核心技术和开发设计能力。而中国的陶瓷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越深,其开发设计的劣势就越明显。在中国的市场开放以前,开发设计能力的缺乏表现得还不很明显,但在开始参与全球竞争之后,这个问题就表现得比较突出。出口加工主要靠贴牌以及国内高端市场被外国公司控制的事实就是一个明证。这种更多地表现为由于没有核心技术而造成的非贸易壁垒,会成为今后发达国家阻碍中国陶瓷产品进入其领地的主要杀手锏,这会严重阻碍中国陶瓷企业的全球化扩张。

盲目多元化多子未必多福

中国陶瓷企业的盲目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企业由单一类产品发展壮大之后大都开始进入其他建材门类甚至其他行业,本来是想把这些新产品作为自己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但是在进入这些新的产品市场时都遇到了与原来产品同样的问题。这种多元化看起来是在突围,实际上却又被这些产业所包围,无异于作茧自缚而难以自拔。

为什么说这种扩张是盲目的呢?事实上,盲目与否的主要标准是看产业的扩张是增强还是削弱自己的竞争能力,而中国很多陶瓷企业的多元化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自己的竞争力,所以说这种扩张是盲目的和急躁的。这种产业扩张仍然是在没有核心技术和开发设计能力的前提下所做的粗放的产品线扩张,看起来是在搞多元化,但是在进入的这些多元化领域里都没有核心竞争力,所以依旧处于在全球产业分工的产业链的下游,既没有丰厚的利润,也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角色混淆定位不准

任何一个产业,产业链顶端的利润是最丰厚的,由此直到产业链的末端,其利润是依次递减的。中国陶瓷企业在布局自己产业的时候,应该选择并观察将要进入的领域是在这个产业链条的上端还是在下端。如果是在上端,在行业中就有真正的主动性。中国陶瓷企业要有核心技术,或者是核心技术战略,关键是要在行业中用这样的技术来定位自己在整个产业链的位置。也就是说,中国陶瓷企业要做整个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条中的优势企业、关键企业、核心企业。在做产业布局的时候不能光考虑应该做什么产品或是什么新的门类,重要的是要选择在这个产业链中处于什么位置。

中国大部分陶瓷企业的多元化是平面地把自己铺开,这是典型的粗放型的经营方式,以为一个企业的强大最主要的表达元素是自己的销售规模。事实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企业拥有庞大的规模却没有与这规模相适应的利润比例,这样的企业实际上是浮肿的,竞争力是非常脆弱的。规模战略实际上给中国的陶瓷企业带来很大的战略误导,使其不去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和利润的长久化,而在战略布局上出现极大的路线错误。这样做还带来一个更大的弊端,就是人才等关键资源被稀释,竞争力被削弱,很多大的陶瓷企业的轰然倒塌就证明了这一点。

广种薄收资源透支

我们往往把陶瓷行业看作一个成熟的行业,或者夕阳产业。实际上,这是对整个行业的误解。事实上,中国陶瓷行业所谓的成熟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日常层面的相对成熟,或者说是生产总量的扩张,而一个真正成熟的行业其标志是战略的成熟与合理数量的优质企业的存在。

中国陶瓷行业没有战略层面的差异,企业之间没有真正产业链条意义上的分工,只是集中在狭窄的制造领域竞争,这也是这个行业中大多数企业突围而又被围的主要原因。一个产业的真正成熟是不同企业在产业链条上的不同位置展开作业,企业保护自己在产业链条位置上的合理利润是最主要的。从这种意义上看,中国的陶瓷企业距离战略选位仍比较遥远。即便是在微观层面的企业经营方面,中国陶瓷企业的竞争力不但没有增强反而还在减弱。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在同一产业链条位置上广种薄收,造成原有的人才、资本等经营资源被快速稀释,使其整体的竞争力下降。应该说,越是同质化的竞争,给这种资源被严重稀释的企业造成的压力就越大;压力越大,对原有产业的附着度就越高,价格竞争就更为激烈;更为激烈的价格竞争在没有正确战略的引导下,反过来又产生了平面铺开的扩展冲动。陶瓷巨头的“块头”越来越大,而利润越来越稀薄,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陶瓷业:出口退税新机制冲击中国


近日出台的国家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在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县市引发强烈冲击波。德化是我国八大陶瓷产区之一,是福建省十个重点出口县(市)之一,去年陶瓷产值45亿元,出口36亿元。陶瓷业的每根神经直接牵动着全县的经济命脉。根据规定,陶瓷、树脂制品、小五金、玩具等的出口退税率由15%下降到13%,下调幅度为2%。新的出口退税机制实施后,德化陶瓷业将面临什么?将如何调整发展方略?

众所周知,退税率下调最直接的影响是减少出口企业的退税额。据初步估算,德化陶瓷出口企业将因此减少国家退税额约3500万元,直接受影响的是17家“先征后免”的集团公司和62家“免、抵、退”税企业,他们约减少退税额1300万元。此外,受间接影响的是400多家供外贸公司出口的供货企业,约减少退税额2200万元。也就是说,出口退税下降1个百分点,出口一美元将少掉一毛钱的出口退税,相应也就必须增加一毛钱的成本。

去年出口额达3767万美元、德化县龙头企业德化佳美陶瓷集团苏总表示:“国家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对企业可以增加利润空间,但是国际进口商也都熟知中国的出口政策,他们会要求国内企业让利。目前在国内同行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你不让别人让,所以国家实行出口退税政策腾出的利润空间基本上都被外商分割去了。如果大家调低出口退税率,虽然产品成本增加了,但可以通过谈判让外商也分担一点。出口退税率下降,使许多企业面临着新的压力,但对佳美集团来说,不一定是坏事。我们将把出口退税率降低带来的压力转移到企业生产过程中,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加大科技攻关力度、降低生产成本。”但是,一些中小陶瓷出口企业特别是一些供货企业,都将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

面对新的情况,许多企业表示,将加强财务管理,降低出口产品成本,同时要积极适应新的出口退税机制,并充分了解外贸体制改革的新规则。德化县正着手引导、鼓励那些通过委托外贸出口的企业申请自营进出口权,自行出口产品,以降低出口成本。

陶瓷业遭欧美反倾销 海外出口转战中东


近年频频掀起的反倾销风暴,使我国众多出口企业不得不舍弃东南亚、欧美等海外出口热销地区,转而重新寻觅“新欢”。纵观全球,193个国家和31个地区,由于地理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差异,对陶瓷的消费需求各有不同。随着“金砖四国”“展望五国”等新经济体的冒起,中东、非洲、东欧、中亚等地日渐备受关注。到底谁能成为我国陶瓷出口的“新欢”?

中东地区最大的建筑市场沙特阿拉伯今年将投入超过1.102万亿美元的资金用于1026个工程项目的建设。图为沙特大型综合性经济发展城———阿卜杜拉国王经济城(KingAbdullahEconomicCity)。该项目总投资1160亿美元,总面积超过5500万平方米,预计在2014年第二季度完成。

中东,既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也有连绵不断的沙漠;既有开放自由的投资政策,又有诸多宗教特色建筑。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强大的经济辐射力,它日渐成为全球陶瓷行业争先抢占的金海岸。对于中国,它更成为了我国陶瓷出口企业应对世界诸国反倾销的避风港。

二洋三洲五海之地

中东是二洋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交通便利,海陆空的路线齐全,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不断地运送到全球各地,同时,全球各地的其他资源也源源不断地流入中东。

目前“中东“这一概念主要指西亚和北非地区约24个国家和地区,面积150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3.6亿。一般说来中东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等;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历史上,中东在中国与欧洲国家交流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就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达中亚、西亚(即如今的中东地区),联结地中海,成为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和瓷器,还有伟大的四大发明等,均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而欧洲的葡萄酒、稀有动物和鸟类、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等也通过中东和丝绸之路运往中国。

90%的日用、电子、服装、建材等产品依赖进口

众所周知,中东地区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地。丰富的石油资源推动了中东各国经济的发展,拉动了中东各国对非石油产品的强劲需求。

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仅海湾国家的石油储量就占世界的26%。目前世界公认的20个特大油田中,海湾国家占11个。其中,沙特阿拉伯的盖瓦尔油田名列世界前茅。中东石油主要用于出口,出口地区是西欧、北美、日本等地。目前,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各国对能源的要求越来越高。石油约占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40%,是美欧日等经济大国的经济命脉。近年来,我国石油进口约60%来自中东地区。

然而,由于经济形势单一,很多产品需要从国外进口。近几年,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致力于经济多元化发展。但总的来看,中东各国对于国外进口产品的依赖还是广泛存在的。

“迪拜几乎所有东西都要从外国进口。因为那里沙子细得无法盖房,海水无法饮用。”迪拜特佳易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刘寅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东很多国家都有跟迪拜相似的情形。受单一经济影响,中东各国非石油产业发展不足,从而导致90%的日用、电子、服装和建材等产品需依靠进口。

佛山市骏景实业有限公司每年在中东的出口额达3000多万美元,据公司业务经理李骏介绍,中东的陶瓷产量不大,大量的建陶产品以进口为主,中低价格产品都由中国进口。因此,当地客户基本能全部接受中国产品,像仿古砖、抛光砖、瓷片等。另外,他们偏好颜色浓重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中东地区的建筑业发展迅速。其中,中东地区最大的建筑市场沙特阿拉伯今年将投入超过1.102万亿美元的资金用于1026个工程项目的建设。阿联酋的建筑项目总额约为12490亿美元。其中,楼房建设在所有建筑项目中所占的份额是最大的,为8716亿美元。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全球GDP增长最快的国家卡塔尔。由于成功申办2022年世界杯,在未来4年里,卡塔尔已经规划了价值1000亿美元的发展项目,其中,场馆、能源设施及酒店的建筑是重点发展对象。

除了发达的中东国家以外,一些发展中的中东国家目前经济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势头,建筑行业成为中东各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对GDP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与欧美发达国家疲软的经济现状相比,中东市场这块蛋糕显得更加诱人。

全球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和转口中心

除了强劲的地区内部需求以外,中东地区对周边市场的影响也是不容小看的。位于二洋三洲五海之地的地理优越性决定了中东地区作为贸易集散地和转口中心的必然性,邻近的亚欧非三个大洲的国家都在其市场辐射的范围内。

以迪拜为例。迪拜是中东地区的交通枢纽和最大的贸易集散中心。据悉,往来中东80%以上的货物要经过迪拜中转,发往中东各国的同时辐射到非洲大部分国家。通过迪拜,货物可转销到海湾地区、东欧、非洲、南亚。辐射人口有13亿之多。

除了优越的地理条件之外,迪拜地区自由宽松的经济政策也是吸引国外投资的重要因素。除5%的进口关税外,迪拜所在的阿联酋基本不征收各种税收,无营业税、无消费税、无所得税。同时,阿联酋对外汇没有管制,商人进口用汇没有任何限制。外汇的汇进和汇出完全自由,勿需经任何行政机构审批。进出境人员携带外汇进出,不需申报。

值得注意的是,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预计今年起将允许以人民币进行交易。该举措标志着中国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努力迈出了重要一步。允许人民币结算受普遍看好,不仅陶瓷行业,所有做国际贸易的企业都能从中得到便利和好处。

总之,不管是交通条件还是政策优惠,不管是内部需求还是市场辐射能力,中东地区都会是中国陶瓷行业海外拓展之路的一个宝地。

陶瓷业是否也该限制原材料出口量


日前,美国和欧盟联合向WTO提起诉讼,指控中国对铝土矿、萤石、煤、锰、碳化硅、锌等9种工业原材料实行限制出口措施,称此举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大家清楚,美国的石油资源很丰富,但其国内却限制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美国的森林资源很丰富,但其明确规定大多数木材不准砍伐出口,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有类似的的作法。

其实,根据加入世贸组织协议,我国有权对近百种原材料等产品实施出口限制。对于原材料出口,一直非议纷纷,陶瓷业更是微词颇多,莫衷一是。我国幅员辽阔,矿产资源曾极其丰富。80年代的中小学课本中,对于祖国的介绍,少不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这样的字眼。但进入新世纪以来,这样的字眼在淡化,为什么?一则改革开放的发展势必消耗一定的资源和能源,二则大量宝贵原材料的无限制开采和出口也是原因之一,其中不乏众多不可再生资源。

众所周知,原材料是发展陶瓷业最基础的物质条件,有“原料是基础,烧成是关键”的名谚。从而催生了许多陶瓷原料生产厂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把宝贵的资源当作商品出售。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产国、准世界陶瓷生产制造中心,这得益于有充足的矿产资源、有丰富的原材料作基础。但现在,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和减少已经严重影响到陶瓷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我国知名的陶瓷产区——广东佛山、河北唐山,当地资源已消耗殆尽,不得不转向周边省份,采购半径持续加大,生产成本持续高涨。重要的是,矿产资源在一点点减少,而出口原材料仍在无休止地赚取着不断缩水的外币。陶瓷业应防危杜渐,树立危机意识,特别是一些国内外相当紧缺的矿产资源,如长石、黑粘土矿等,也应列入限制出口名单,甚至干脆禁止出口。

有专家指出,随着陶瓷生产技术装备、色釉料、配套条件的日益成熟,我国作为世界上生产能力最强的陶瓷生产国,自己加工产品出口的综合效益,要比出口原矿好。即使出口经过加工的原材料,因产品实物质量不稳定,也影响到陶瓷原料的出口价格和效益。目前我国陶瓷产品大量出口到国际市场,对国外精细原料,如釉料、色料、坯料、各种辅助材料的进口需求也不断增加。而我国陶瓷原料的加工和利用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必须采取现代化精细加工,标准化、系列化的发展措施,把陶瓷原料的加工生产当作一种国际化的产品来看待,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尽量减少国外进口,扩大国内市场分额。减少原材料出口,对原材料生产制造企业更是大有收益。如果对陶瓷原料和矿产的出口加以控制,国内陶瓷业需求的增长,我国高品质陶瓷原材料的出口或将减少,价格会相应上升,效益自然会水涨船高。

另外,有关人士称,矿产开采必须直接改变或破坏自然环境,鉴于相当一部分矿山企业对环境恢复工作认识不足,投入不够,将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低价出口,无异于变相把环境出卖了。此类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陶瓷业,更是面临这样的指责。

国家开始对原材料实行限制出口,是一个可喜的久违信息,以原材料作为主要消耗对象的陶瓷业,应该警醒,更应深思。

欧盟反倾销 深圳陶瓷业出口形势严峻


近日,欧盟对华陶瓷厨餐具发起反倾销调查,很可能正式立案,记者日前从深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采访获悉,目前该市出口欧盟的陶瓷企业已引起关注,正在做相应的应对准备工作。

深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喻连生透露,陶瓷厨餐具俗称日用陶瓷,如果立案将表明欧盟对华陶瓷包括瓷砖、马赛克以及陶瓷厨餐具作了全面的反倾销调查。据透露,深圳有近百家陶瓷企业,目前对外出口的陶瓷企业有40多家,这些企业目前均已收到日用陶瓷将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消息。一旦欧盟立案,这将是继印度尼西亚发起对我国陶瓷厨餐具(日用陶瓷)反倾销调查后,又一起对我国陶瓷厨餐具发起的反倾销。此前,其他国家也在设置贸易壁垒,这使得陶瓷业出口形势比较严峻。

斯达高是深圳陶瓷出口大户,去年秋季广交会接了100个集装箱的外单,对于今年外销市场,该企业认为“看样子情况不妙”。该企业负责人表示,欧盟是深圳陶瓷企业的主要出口地,一旦征收反倾销税,这将对陶瓷出口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深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对于今年的外销情况预测很不乐观。喻连生坦言,去年该行业同比增长了20%,今年由于欧美市场不畅,以及欧美市场一些自我保护政策的出台,预计今年该行业的出口将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怎么办?喻连生介绍,三条路,一条是在技术上达到欧盟的苛刻要求,目前包括斯达高等在内的诸多陶瓷企业,已经在按照陶瓷生产的最高标准来生产陶瓷,技术上过关,出口就有了一大保障;另一条路,就是积极参展开发国外新兴市场,日用陶瓷在欧盟有很好的市场,质量好口碑好,这样的产品没有理由打不开新兴市场,多多开拓才能让陶瓷企业走出困境;第三条路,就是扩大内销,国内内销市场需求旺盛,深圳的陶瓷出口企业已经在开发内销市场,目前发展状况不错。

佛山陶瓷业势头未减 出口稳占全国五成


据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蓝卫兵透露,2009全年,佛山陶瓷出口额达到22亿美元,占广东省出口总额的77%,同时也占到全国出口总额的55%。从2010年初至11月底,佛山陶瓷出口额已达到20亿美元,同比增长36%。但与此同时,我国陶瓷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偏低,前十大瓷砖品牌市场占有率最高也不超过8%。

来自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12月,我国共有瓷砖品牌超过5000个,在市场拥有一定知名度的陶瓷企业超过2000家。而佛山作为中国陶瓷之都,陶瓷产量占全国50%以上,云集了市场上超过60%的陶瓷品牌。不过,目前瓷砖行业排名前十大的品牌,市场占有率最高也不到8%。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行业集中度偏低的状况,将为品牌定位高端、增长速度快的创新型企业提供巨大成长空间。

本土陶瓷品牌引入外资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

“借船出海”增强国际竞争力

继兴辉陶瓷与美国莫霍克工业公司进行合资以后,另一家本土陶瓷企业雅士高夫也于昨日宣布引入来自法国、韩国的战略投资者,其中包括曾为LV、迪奥等奢侈品牌进行产品设计的知名设计机构。有业内人士表示,本土陶瓷生产商通过互相参股、技术合作等方式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化市场,并以外国公司的销售渠道为依托进行“曲线出口”,可有效规避海外贸易风险。

法韩公司联合注资持股35%

现代专生产商佛山雅士高夫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正式与法国MPS艺术设计机构以及韩国进荣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两家外资企业将联合向雅士高夫陶瓷注资。其中,法国MPS艺术机构占新公司股份为20%,韩国进荣集团则拥有新公司15%的股权。不过,对于注资的具体金额,有关方面并没有明确透露。

据了解,雅士高夫此次引入的法国MPS艺术设计机构是欧洲著名的服装、珠宝首饰及奢侈品设计机构,拥有超过一百位全球顶尖设计师,曾成功为香奈儿、迪奥、路易·威登等进行产品设计和品牌推广,而韩国进荣集团则拥有遍及韩国的建材销售渠道和数量庞大的营销团队。

雅士高夫董事长陈彦斌表示,注资以后,法国股东将主要负责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品牌推广,韩国股东则利用丰富的国际营销经验,帮助企业在韩国市场的营销,以及未来的国际市场拓展业务。未来五年,雅士高夫将在全球新建超过5000家法兰西艺术流行馆,并争取将企业产品的内外销比例由目前的7:3提升到5:5。

合资模式有助规避贸易风险

2010以来,佛山陶瓷企业的国际化步伐正在明显加快,继亚洲陶瓷成功在英国伦敦交易所上市之后,兴辉陶瓷近期又宣布与一家美国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而此次雅士高夫进入境外投资者以后,也考虑未来五年内在海外上市。在业内人士看来,本土陶瓷企业的这些国际化尝试,有着另一层深意。

“在面临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局面下,怎么样才能突破反倾销壁垒?以合资方式拓展国际市场就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蓝卫兵表示,如果企业能够通过相互持股、技术合作等方式“借船出海”实现“走出去”,将可以拓展多元化的海外市场,最大程度避免成为反倾销调查的对象。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业“出口转内销”战略需慎之又慎》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业“出口转内销”战略需慎之又慎》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出口包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