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材料 > 导航 >

陶瓷业是否也该限制原材料出口量

陶瓷业是否也该限制原材料出口量

瓷砖材料 瓷砖的材料 原石瓷砖

2021-04-23

瓷砖材料。

日前,美国和欧盟联合向WTO提起诉讼,指控中国对铝土矿、萤石、煤、锰、碳化硅、锌等9种工业原材料实行限制出口措施,称此举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大家清楚,美国的石油资源很丰富,但其国内却限制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美国的森林资源很丰富,但其明确规定大多数木材不准砍伐出口,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有类似的的作法。

其实,根据加入世贸组织协议,我国有权对近百种原材料等产品实施出口限制。对于原材料出口,一直非议纷纷,陶瓷业更是微词颇多,莫衷一是。我国幅员辽阔,矿产资源曾极其丰富。80年代的中小学课本中,对于祖国的介绍,少不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这样的字眼。但进入新世纪以来,这样的字眼在淡化,为什么?一则改革开放的发展势必消耗一定的资源和能源,二则大量宝贵原材料的无限制开采和出口也是原因之一,其中不乏众多不可再生资源。tAoci52.cOm

众所周知,原材料是发展陶瓷业最基础的物质条件,有“原料是基础,烧成是关键”的名谚。从而催生了许多陶瓷原料生产厂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把宝贵的资源当作商品出售。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产国、准世界陶瓷生产制造中心,这得益于有充足的矿产资源、有丰富的原材料作基础。但现在,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和减少已经严重影响到陶瓷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我国知名的陶瓷产区——广东佛山、河北唐山,当地资源已消耗殆尽,不得不转向周边省份,采购半径持续加大,生产成本持续高涨。重要的是,矿产资源在一点点减少,而出口原材料仍在无休止地赚取着不断缩水的外币。陶瓷业应防危杜渐,树立危机意识,特别是一些国内外相当紧缺的矿产资源,如长石、黑粘土矿等,也应列入限制出口名单,甚至干脆禁止出口。

有专家指出,随着陶瓷生产技术装备、色釉料、配套条件的日益成熟,我国作为世界上生产能力最强的陶瓷生产国,自己加工产品出口的综合效益,要比出口原矿好。即使出口经过加工的原材料,因产品实物质量不稳定,也影响到陶瓷原料的出口价格和效益。目前我国陶瓷产品大量出口到国际市场,对国外精细原料,如釉料、色料、坯料、各种辅助材料的进口需求也不断增加。而我国陶瓷原料的加工和利用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必须采取现代化精细加工,标准化、系列化的发展措施,把陶瓷原料的加工生产当作一种国际化的产品来看待,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尽量减少国外进口,扩大国内市场分额。减少原材料出口,对原材料生产制造企业更是大有收益。如果对陶瓷原料和矿产的出口加以控制,国内陶瓷业需求的增长,我国高品质陶瓷原材料的出口或将减少,价格会相应上升,效益自然会水涨船高。

另外,有关人士称,矿产开采必须直接改变或破坏自然环境,鉴于相当一部分矿山企业对环境恢复工作认识不足,投入不够,将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低价出口,无异于变相把环境出卖了。此类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陶瓷业,更是面临这样的指责。

国家开始对原材料实行限制出口,是一个可喜的久违信息,以原材料作为主要消耗对象的陶瓷业,应该警醒,更应深思。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搭建“快速通道” 山西高陶瓷业出口量大增


在“外贸商品质量提升年”活动中,山西检验检疫局通过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帮助山西高陶瓷业有限责任公司提高产品质量,使该公司生产的日用陶瓷产品出口成倍增长。今年一季度,共出口日用陶瓷116批次,货值27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32%和139%。

山西高陶瓷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与山西禹王煤炭气化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的,所产窑变釉陶餐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95%的产品都销往美国。为进一步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山西检验检疫局优化检验出证流程,协调检务部门、技术中心、施检部门,加班加点满足企业的签证放行要求,从受理报检到签发证书,将原定7个工作日的工作压缩在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为企业产品通关搭建了“快速通道”。

目前,山西高陶瓷业在国际市场上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山西对外贸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悉,该公司今年全年出口日用陶瓷预计可达1300万美元。

陶瓷出口量增 企业利润难涨


今年以来,我国陶瓷产品的出口量大幅增长,但是企业的利润却没有随之上升。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缺乏自主品牌,生产成本不断上涨使得整个陶瓷出口行业的利润率偏低。

出口量大幅增长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2月份出口重点商品量值表显示,2月份我国陶瓷产品出口179万吨,总金额为1253890万元人民币。2015年1~2月陶瓷产品累计出口421万吨,金额累计达3005644万元人民币,出口量比去年同期上升23%,金额上升66.3%。

分地区来看,记者了解到,江西省2015年1~2月陶瓷产品出口量累计为86787吨,同比上升19.44%。梧州今年1~2月口岸陶瓷产品出口总量为1.8万吨,总值1938万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分别增长49.1%和31%。株洲今年1~2月累计进出口总值23.1亿元,同比增长19.2%;加工贸易进出口额8.2亿元,增长76%;出口陶瓷产品2亿元,增长21.4%。玉林今年1~2月共出口家用陶瓷8159多万元,与之前相比增长了12%。深圳市2015年1~2月累计出口陶瓷产品421万吨,金额达3005644万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上升23.0%;出口值为244105万元,同比上升47.9%。潮州市今年前两个月进出口陶瓷产品共3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9%,其中出口陶瓷产品2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8%。

产品缺乏自主品牌

虽然我国陶瓷产品出口量大幅增长,但是企业的利润却没有随之上升。“由于没有自主品牌,整个陶瓷行业利润率偏低。”湖南华联瓷业的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与宜家、星巴克的合作都是代工,“进驻宜家的门店之后,我们生产的瓷器都会打上宜家的牌子,最大的价值都被他们获取了”。

记者了解到,没有品牌让陶瓷成为一个门槛极低的行业,一些小老板稍微有点资金就可以买几套设备,开一家小工厂营生。“这种情况带来的后果即是同质化严重,大家都在拼量拼低价,没有能力投入更多的成本研发新产品以及高品质的产品。”湖南陶韵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文智勇表示。据介绍,陶韵去年的出口量是1700万美元左右,主要通过代工的渠道出口。“我们只能寻找国外的渠道商,再由他们贴牌销售,我们无法直接与消费者对接获取最大利润。”文智勇表示。

据株洲海关的统计材料表明,目前,该地区出口的陶瓷中,中低端产品占很大比重,绝大部分属于贴牌生产,即使自主品牌做得好的企业,贴牌比例仍然高达70%,利润微薄。

生产成本不断上涨

除了缺少自主品牌产品之外,我国的陶瓷产品由于生产成本上涨,其出口价格也失去了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比拼哪个产品价格最低时,企业无法将利润空间做大。“从2009年开始,湖南的瓷器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华联瓷业的负责人说,除了人力成本的不断上涨之外,运输、原料等相关的成本都在攀升。氧化锆是釉下彩上色的主要原料之一,对于陶瓷制作来说,它的用量并不小。“氧化锆的价格已经从2009年的1万元/吨涨到了现在的2.3万元/吨。”华联瓷业的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目前瓷泥的价格也大幅上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湖南陶瓷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湖南地区生产的瓷泥500元~600元/吨,而外地精制瓷泥要2500元~2600元/吨。尽管外地瓷泥比本地瓷泥贵了2000元/吨,但湖南本地厂商仍然愿意到外地购买,原因就在于本地生产的瓷泥达不到生产高档陶瓷的要求。

[分析]房产调控是否波及建筑陶瓷业?


连日来,由于建设部等9部委制定的"房地产调控六点意见"(简称"国六条")及由此提出的15条操作性措施(简称"国十五条")相继出台,在社会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也波及了房地产产业链上的建筑陶瓷业。

"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对建陶业有着直接的影响。"福建华泰集团董事长吴国良认为,建陶产品的终端用户便是房地产,而房地产的紧缩毫无疑问会影响建陶业的发展,不过,这种影响不会是立竿见影的,到下半年才会表现得较为明显,因为楼盘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同时他又强调,房地产"新政"的出台,对华泰的冲击不会很大,虽然华泰陶瓷产品定位为中高端,城市楼盘的压缩会影响其销量,但华泰会把由此空出来的销售人员用到开辟新的销售网点上,另外华泰陶瓷出口所占的比重较大。

"房地产'新政'的出台,对陶瓷业的整体冲击较大,但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品牌的冲击力又各不相同。"华东某著名陶瓷品牌北京地区的总代理李越峰总经理认为,"国六条"和"国十五条"的相继出台,表明国家对房地产要动真格的了,而房地产的紧缩、在建楼盘建设的减缓、新建楼盘的减少,将直接导致建陶产品销量的降低,这自然会影响到整个建陶业的发展,尤其是那些生产中高端产品的陶企。他说,"国六条"明确规定90平方米以上房贷首付比例调高至三成,而他所经销的陶瓷产品定位为中高端,产品销售面对的是150平方米以上的豪宅,"新政"的出台,对豪宅的装修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首付比例的调高又直接影响了大面积楼房的交易量,目前和今后他的生意都将受影响,当然后面的陶企也无疑会受到冲击。李越峰分析道,"新政"对乡镇、农村基本没什么冲击力,因而面向农村市场,定位为中低端的陶瓷品牌也就不会受多大影响。

"不管是'国六条'还是'国十五条'对陶业都不会有多大影响,至少对我们没有影响。"佛山双喜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伦炳佳认为,从"新政"内容来看,国家要调控的是房地产业中那些不合理的东西,而作为陶瓷业来说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豪宅固然受到调控,但更多的小户型的房屋也要装修,那些旧房也要翻新,同样需要陶瓷产品。东鹏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新明也认为,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暂时调整不会对建陶业形成冲击。"房地产消费是一个有序的市场,国家目前对房地产的调控目的是抑制过高的房价、打击炒楼,而不是打压房地产行业,只是鼓励房地产行业多建一些市民买得起的房子,所以房地产行业的开工率并没有下降。"

佛山市欧雅企业营销总经理和佛山市上元山河陶瓷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则明确表示,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对他们企业没有影响,也就谈不上冲击了。

产业调整:我国卫生陶瓷产量和出口量减少


[陶瓷商务信息网]今年8月份全国卫生陶瓷产量1360万件,比去年同月下降8.4%1~8月份累计产量1亿件,比去年同期下降1.5%。出口量下降和广东佛山产业结构调整是今年卫生陶瓷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去年我国卫生陶瓷产量1.59亿件,其中出口5526万件,出口量占产量的34.72%。惠达、科勒、梦牌、四维、东陶、美标、美林、中陶、华丽、佳欣、万晖、英陶12家企业或集团去年卫生陶瓷产量2070万件,出口1740万件,12家企业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3%,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31.49%,企业出口占企业生产量的84%。出口对卫生陶瓷生产,非常是大型企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受人民币升值和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影响,今年前8个月我国卫生陶瓷出口3619万件,比去年同期下降1.6%。我国卫生陶瓷的主要出口地美国,今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拖累,从我国卫生陶瓷进口量锐减,上半年比去年同期下降17.6%。以出口为主的12家企业今年1~8月份卫生陶瓷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8.2%。

佛山陶瓷产业规划提出了“赶走污染、做强瓷都”的目标,引导企业重点发展陶瓷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在今年出口受阻的背景下,当地卫生陶瓷制造业首当其冲。今年前8个月,佛山卫生陶瓷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1.5%。

福建日用陶瓷出口量价齐增 竞争力增强


福建日用陶瓷日益向“健康化、绿色化、环保化、自然化、功能化、材料化”迈进,国际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14日称,2010年该局共检验检疫出口日用陶瓷6834批、12282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2.88%和76.44%,创历史新高。同时,福建出口日用陶瓷质量稳定,今年首月和去年出口的七千多批次产品未出现被进口国通报召回、退货和索赔的情况。

福建日用陶瓷产品主要出口美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欧洲、非洲、中东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据统计,去年出口美国2493批、货值3935万美元;出口欧盟国家1891批,货值3372万美元;出口日本792批、货值1377万美元,出口到美国、欧盟、日本三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值占总出口货值的70.71%。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市场近年削减的主要是摆饰作用的陶瓷工艺品,日用陶瓷市场需求却稳步增长。福建出口陶瓷企业抓住有利时机,通过引进业务骨干及先进设备,成功实现从工艺陶瓷向日用陶瓷转型,促进了日用陶瓷生产的大幅增长。

另一方面,福建日用陶瓷生产企业管理水平日益提高,检验检疫部门积极引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帮助解决技术难题,不断帮助企业取得“日用陶瓷质量许可证”和“输美日用陶瓷生产厂认证”。日用陶瓷产能大幅提高的同时,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能力提高,有效保证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不超标。

目前,福建检区获得出口日用陶瓷质量许可证的企业有78家,获得输美日用陶瓷生产厂认证的企业有78家。有关人士预测,随着日用陶瓷质量稳定向好和金融危机影响逐步减弱,今年福建日用陶瓷出口仍将持续增长。

中国陶瓷业如何拓展出口市场


陶瓷作为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位置,有着重要的影响。陶瓷产品的制造不仅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史,而且通过近20年来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为第一大陶瓷生产国,特别是日用陶瓷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总量与金额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出口也在迅速崛起,上升势头强劲,形势发展喜人,正在成为一支重要的出口新军。

国瓷争相出国门目前,我国陶瓷产量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2001年,我国日用陶瓷产量高达120亿件,约占世界日用陶瓷总产量的70%,瓷砖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5%,卫生陶瓷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20%。2001年中国陶瓷出口规模与土耳其相比只相差几千万美元,从今年良好的出口势头来看,将超过土耳其的出口规模,成为位居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全球第三大陶瓷出口国。现在我国陶瓷产品出口已扩展到世界七大洲近200多个国家与地区。尤其近年来,对美国、欧盟及东南亚市场出口形势看好。此外,还打开了对大洋洲、尤其是南美洲及非洲地区国家的陶瓷出口。

我国陶瓷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批出口骨干产品。在对外出口陶瓷产品中,日用瓷出口产品已经形成河北唐山、邯郸、山东淄博、湖南醴陵、广东潮州等一批出口瓷生产基地。像唐山的红玫瑰骨质瓷、邯郸的釉中彩强化瓷、淄博的华光瓷等都已成为国际较知名的品牌。在建筑卫生陶瓷出口方面,佛山的鹰牌、东鹏、新中源、新明珠;樵东蒙娜丽莎、钻石以及唐山的惠达都在不断提高出口的份额,正在成为我国建陶工业对外出口的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迅猛。

价格过低成国瓷隐患上半年,我国出口日用陶瓷平均每件陶瓷产品只能在国际市场上卖到0.2美元,只有英国和日本等国家的1/7。我国陶瓷之所以卖不出好价,首先是缺乏品牌意识。我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产国和输出国,但却没有形成产业的名牌效应,由于缺乏知名品牌,特别是缺乏国际知名品牌,大部分产品只能靠低廉的价格进入国外中低档市场,许多优质产品也只能打着国外的品牌才能进入高档市场。这种“重制造、轻销售”思维方式带来的结果是,利润和产品声誉的大打折扣。其次是缺乏创新意识。我国陶瓷生产在产品的品种、花色、质量等方面还受着很大制约,没有什么新的突破。目前国内沿用的日用瓷,大多还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器型和纹样,而在国际上,这方面的设计潮流早在八九十年代就已有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后工业文化”的设计现象,产品的发展趋势要以消费者的趣味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站稳脚跟并且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最后是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大打价格仗。由于国内企业激烈的价格战,将利润空间让给了国外经销商,自己辛辛苦苦只是为外国经销商“打工”,从而不得不受制于经销商的种种要价。其实,中国陶瓷产品的质量已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肯定,即使将价格提高依然能找到买家。业内人士认为,价格战再这样持续下去,价格低于成本的现象很容易发生,一旦价格低于成本,两种后果将会随之出现:一是降低成本,产品质量就有可能滑坡,而一旦质量动摇,客户和市场便也随之动摇;二是即使没有低于成本价,但买方也会单方认为我方低价倾销而采取反倾销。这对中国的陶瓷出口行业无疑是致命打击。拓展国瓷出口的策略主动做大做强品牌。陶瓷业的振兴和发展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打造“CHINA”品牌,树立国际产业形象。我国的艺术瓷在世界上一直都有很好的口碑,无论技术还是产品质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很多优秀的陶瓷工艺品饮誉海内外,成为有识之士竞相收藏的对象。如号称“千年瓷都”的景德镇,出产的一套名为“吉祥如意”的釉中彩餐具,就是国家领导人出访的重要礼品。近年来景德镇也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更新,不久前还将千年陶瓷工艺与纳米技术相结合,用于生产环保陶瓷、抗菌陶瓷以及泡沫陶瓷和高新技术陶瓷等,依靠高新技术保持“千年瓷都”的青春,成为陶瓷业的典范。我国陶瓷业的优势在于成本较低,但在成本低、质量优的前提下,却缺乏品牌知名度,那么国内厂商在与客商讨价还价之时就只能永远在价格上受制于人,与其等别人来勒着脖子讨价还价,还不如主动出击,在国际市场上做大做强品牌。增强出口创汇意识。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陶瓷企业要树立外向型发展的经营理念和强烈的经济全球化意识,面向世界市场,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参与国际竞争。国际陶瓷市场是多元化的,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不同消费习惯的用户对产品的质量、花色品种等方面的要求有很大差异。从有关资料获悉,当前,俄罗斯鼓励实验用瓷进口,德国仿古瓷和咖啡具走俏,法国人喜欢动物造型的瓷器,西班牙人偏爱东方特色画面,美国美术陶瓷需求强劲且要求产品图案淡雅明快,意大利钟情紫砂陶壶,澳大利亚流行铁瓷和铁石瓷,日本青睐旧瓷新包装。国内企业要认真搜集国外陶瓷市场需求信息,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对花色品种与产品档次进行细分。注重挖掘陶瓷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陶瓷要走向世界,不仅要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更要在产品设计上进行变革和创新,将陶瓷产品与华夏民族悠久的艺术传承与当代的审美观念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我国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大打文化牌,扎根民族,博采众长,创造出不仅外观精美而且极具文化内涵的、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本色而且结合世界潮流的产品。注重提升产业档次。提升产业档次是我国陶瓷工业扩大出口的重要依托。国内陶瓷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广泛开展与国际著名陶瓷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用高科技嫁接中国陶瓷工业,尽快实现装备、技术和产品整体升级。下大力气进行科研投入,培植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和产品,提高中国陶瓷工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福建德化日用陶瓷的出口量持续增长


福建德化日用陶瓷的出口量持续增长

福建德化是中国的三大瓷都之一,其陶瓷产品以质地细腻、工艺精巧而闻名遐迩,早在海上丝绸之路时期,便有大量外国商船到福建港口购买瓷器,远销世界各地。

福建日用陶瓷产业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经济不振、市场不景气,加强质量体系管理和调整产品结构,做大做强。去年,福建出口日用陶瓷产品比上年增长46.02%。

据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2009年辖区日用陶瓷出口大幅逆势增长,全年共出口日用陶瓷产品4.48万吨、6972.8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6.02%和49.44%,产品单价也比上年增长2.41%。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采取强力帮扶措施,加强陶瓷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跟踪指导,提供优质的实验室检测服务,帮扶利润较低的工艺陶瓷企业积极转产日用陶瓷,使福建获得出口日用陶瓷质量许可证和输美认证的企业增至74家。

2009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福建日用陶瓷企业,强化产品的开发创新,不断提高产品差异性,迎合市场需求,部分企业开拓了日本、非洲等新市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广东潮州、东莞的部分台资陶瓷企业倒闭,福建出口陶瓷企业积极收购其设备,引进其业务骨干,加大产品开发及投资力度,并逐步接手其订单,管理水平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为国际市场所青睐。

欧盟反倾销:醴陵陶瓷前5月出口量下滑


欧盟对包括醴陵在内的中国陶瓷餐具征收反倾销税的影响已经显现。25日,从株洲海关获悉,1-5月,醴陵出口家用陶瓷3.77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20.06%,价值6442.17万美元,下降18.58%。

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出口到欧盟的家用陶瓷平均价格仅为1.68美元/千克,醴陵为1.65美元/千克。今年1-5月全国为1.76美元/千克,醴陵为1.73美元/千克。低廉的出口价格致使醴陵家用陶瓷长期面临反倾销制裁的风险。继欧盟发起反倾销调查之后,印尼、墨西哥、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宣布对中国家用陶瓷发起反倾销调查。其中,墨西哥经济部于今年5月2日发布初裁公告,宣布价格低于2.58美元/千克的,要对进口单价与此参考价之间的差价征税。

“醴陵积极开拓其他新兴市场,成效显著。”醴陵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1-5月,醴陵对非洲、智利、白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出口家用陶瓷分别达到1275吨、831吨和698吨,同比增长25.6%、93.1%和87.1%。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业是否也该限制原材料出口量》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业是否也该限制原材料出口量》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材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