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器中仿古气泡鉴别 > 导航 >

评论:中小陶瓷企业应在慎思求变中前行

评论:中小陶瓷企业应在慎思求变中前行

瓷器中仿古气泡鉴别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2021-04-30

瓷器中仿古气泡鉴别。

在国家环保要求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新劳动法实施,沿海大型陶企入驻等多重因素相互叠加作用的大形势下,中西部地区的陶瓷业正面临一个震荡调整期,陶瓷业的新一轮洗牌已无可回避。

在这竞争残酷、风云变幻的市场态势下,占据我市陶瓷业大部江山的中小陶瓷企业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笔者认为,我市中小陶企应在缜思中求突破,在求变中谋发展!

战略抉择与企业定位

与其他国内产瓷区一样,我市的中小陶瓷企业尚处于粗放型发展的阶段。在陶瓷行业总体压力加大,竞争对手强敌压境的现今市场状况下,我市中小陶企原本具备的原材料价格低、劳动力廉价等优势将不再凸显,仅凭传统的低效率、粗放型、家庭式的生产发展模式谋取市场份额已不太现实。

观念左右行为,战略决定战术。广大中小陶瓷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要想冲出困境寻求突破,就必须冷静地对本企业的总体情况作一全面、客观、理性、准确的梳理和分析,在要么迅速做大做强,要么做精做专的战略抉择上给自己的企业定准位,选好大方向。

市场细分与产品定位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陶瓷企业缺乏人、财、物的优势,众多的中小企业往往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本和能力去培育知名品牌和建立自己的经销网络而失去很多市场机会,这是中小陶瓷企业的劣势。但中小陶瓷企业也正因为规模小、机制灵活所以市场反应会比较快,产品换代转型也较容易,正所谓“船小好调头”,这便是中小企业的优势所在。

因此中小陶瓷企业不宜与大企业发生正面冲突,但可根据本企业的发展战略、实际产销能力并结合陶瓷市场情况,扬长避短,避实就虚,做好市场细分,拾漏补遗,见缝插针,选中市场切入点,选准自己较擅长生产的产品,在做精品、抓细节上下功夫,求小求精求细,力求以点带面,以走精品化路线的模式,以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规避风险、求得生存并伺机谋求大的发展。

总而言之,面对这严峻的市场现实,广大中小陶瓷企业主不能麻木不仁也不可观望等待更不能悲观颓废,而是应该以只争朝夕的观念,以舍我其谁的斗志,迅速行动起来,以主动的姿态以良好的心理以充分的准备去应对无情的市场洗礼与挑战!

taoci52.com扩展阅读

佛山中小陶瓷企业寄望股权融资


佛山南方产权交易所董事长陈培雄3月17日在佛山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洽谈会上透露,南方联合产权交易所等机构将针对佛山中小企业,推出半信用半实体的股权质押融资交易等融资新模式,试图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解决当地中小企业的生存危机。

陶瓷行业是佛山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当地政府对环保、能耗等指标的要求大大提高。佛山市政府已经正式出台了3个政策性文件,从制定产业评价标准、扶优扶强措施、产业规划等三大方面提升佛山陶瓷产业在全球的核心竞争力。这三份文件为陶瓷企业的去留定下了10项评价指标。按照指标,佛山的陶瓷企业将分成三类:一是符合要求的、允许在佛山继续经营;二是符合扶优扶强政策的,促其做强做大;三是不符合10项要求的,限期整改,符合关闭条件的依法实施关闭。

半信用半实体的股权质押融资业务,是将实物资产与股权资产结合的一种融资方式。其具体做法是在股权交易所设立股权质押融资中心,并与工商局联网;股权质押融资中心将企业的股权在工商局质押;股权交易所汇集能够提供融资业务的银行、担保公司、投资公司等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筛选、开展股权质押融资业务;交易所利用其平台,一方面提升企业价值,一方面将不遵守信用的企业的股权进行变现。

股权质押融资其实并非全新的融资方式,但在我国至今没有很好开展。陈培雄分析,之前受到阻力的主要原因是,负责股权登记的工商管理部门,对此项业务没有明确规定,陶瓷企业的股权价值难以合理评估,那些中小陶瓷企业之前缺乏融资经验,股权特别是有限责任公司的产权变现性差。大量中小陶瓷企业的上述局限,为半信用半实体的股权质押融资交易提供了条件。

“能耗标准”出台在即 中小陶瓷企业面临生死抉择


近日,记者从国家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委员会获悉,《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单位能源消耗限额》(以下简称“能耗标准”)即将出台,而且作为陶瓷行业的准入门槛,该标准被定义为强制性标准。

业内相关人士表示,“能耗标准”将对我国陶瓷业产生重大的影响。新标准将全面提高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能耗要求。据预计,新标准实施后,将有20%左右的达不到标准的中小陶瓷企业被淘汰。

标准滞后耗能严重近20年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飞速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产量一直居于世界首位。特别是最近10年,随着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发展速度惊人,目前全行业年产能已经超过25亿平方米,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和出口大国。

然而,伴随着陶瓷行业的飞速发展,其耗能严重问题也日益突出。据统计,在陶瓷行业中,我国每百万美元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1倍,是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和地区的4.3倍,更是日本的9倍。

“产生能耗严重问题的关键原因是原标准滞后。”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丁卫这样认为。据介绍,目前我国沿用的建筑卫生陶瓷能耗标准还是1990年发布的名为《建筑卫生陶瓷能耗等级定额》的建材行业标准JC712-1990,其中建筑卫生陶瓷可比能耗等级定额分为4级,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个4级“定额”已经明显落后过时了。

据了解,由于原标准分为最高的国家特级到合格级,范围很宽,对行业的能耗几乎没有约束管理作用,仅有评比定级的作用,加之原标准仅为建材行业标准,并非强制性标准,这使得众多新成立的中小型企业上马高能耗的陶瓷项目时,视原标准为无物。

同时,也助长了这些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惰性。在广东陶瓷某集群产区,600多家大小企业到去年为止,一直沿用着采用重油、水煤气等含硫量较高的能源作燃料,并且缺乏必要的烟气深化治理设施。致使陶瓷产业被当地居民认定为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更值得关注的是,正是由于高耗能企业的浪费,目前作为原材料的瓷土资源已经在广东的潮州、梅州等地出现严重短缺。对于瓷土这种不可再生资源,有专家预计,在30年后,现在风光无限的广东陶瓷业将面临“断炊”之困。

单一中小企业难过关作为国家标准,“能耗标准”

是第一次将“能耗定额”改为“能耗限额”,其只设有一个级别,就是限额,对已有和新建企业则提出了一个比原“国家特级”要求更高的能耗限额。

“传统的建筑卫生陶瓷企业是天然原材料、燃料、水、电等消耗大户。要想在适应‘能耗标准’的压力下能够继续生存并得到发展,可行之路就是通过技术改造,节能降耗,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样面对“能耗标准”,箭牌卫浴董事长谢岳荣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据他介绍,目前箭牌卫浴在改造燃烧供热系统、原料加工节电、降低物耗以及完善水循环系统等节能措施方面投入了近1000万元,实施后降低成本超过2000万元。

而这些投入对于缺乏现代化管理,以“小、散、乱”著称的中小陶瓷企业,可谓是“天文数字”。广东一家陶瓷厂老板就表示:“让我们拿出这么多钱去做节能改造,一年的活是白干了,还不如直接关门了事!”

然而对中小企业更严峻的是,由于出口产品款式和工艺方面缺乏创新,企业之间相互抄袭、贴牌生产现象严重,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远低于欧洲和日本,产品附加值低,行业竞争力弱,全国3000多家各种成分的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打价格战成风,导致陶瓷产品出口屡遭反倾销调查,企业的“打一枪换一地方”的现象层出不穷,出口环境被搞得“乌烟瘴气”。

因此,国家基于规范出口环境和限制耗能产品出口等因素,出口退税从13%下降至8%,并有再次降到5%的可能,加之近一年原材料和燃料价格近30%的涨幅,中小企业的生存可谓如履薄冰。

即使如广东部分企业通过外迁来解决原材料短缺的问题,也于事无补。专家表示,如不做技术改造和创新,只会形成新的“高能耗—低附加值—无市场—无资金改造—高能耗”恶性循环。在“能耗标准”出台之后,这些企业仍然会在“内忧外困”的压力下被淘汰。

丁卫表示,“能耗标准”尽管短期内会对陶瓷行业造成一定冲击,但从长远看,目前正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的好时机,我国陶瓷企业应该加快改变以量取胜、打价格战的竞争模式。

政、企联手整合成出路面对“能耗标准”以及国家各种宏观政策大潮的到来,单一的中小企业无力回天,而通过与大型企业的合并或几家联合的方式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这就是目前中小陶瓷企业与时俱进的生存法则。

据了解,目前广东佛山一带已有数十家中小企业成为当地循环经济构建示范工程试点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合并,寻求新原料、可替代材料,加快循环经济的构建。其循环经济建设方案都是为陶瓷生产中的节能降耗量身定做的,将陶瓷生产中的废弃物进行净化回收,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

而更有借鉴意义的是,唐山、景德镇等市的政府鼓励和扶持陶瓷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并整合本地的陶瓷企业,淘汰落后的生产力。以景德镇为例,该市目前已投入2亿多元资金,对陶瓷工业能源与燃料结构进行技术改造,以高效、清洁、环保的气体取代低效、污染严重的固体能源,以高效、节能的气烧炉窑取代低效、耗能大的煤烧炉窑。

国内陶瓷专家周健儿对此则提醒,陶瓷企业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拥有实现由制造到创造转变的实力,但通过先进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提高制造水平的同时,一定要远离高能耗、高污染的“病症”。而且,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必须紧紧围绕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这个前提。

但同时他也对政府提出一些建议,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开展节能降耗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有明确的态度、健全的制度、适当的监管力度。在新的标准实施过程中需要政府引导,需要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另外就是社会各界的监督,比如媒体的积极、正面引导、推动,监督机构、职能部门的严格督促、检测等。总之,节能降耗与环保问题的执行者不应该是某个企业或者行业的,它应该是由政府和社会、行(企)业本身共同承担和解决的问题。而且就目前来看,节能减排工作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出口退税税率将下调 中小陶瓷企业将大批倒闭


内容提示: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研究陶瓷行业的出口退税问题,陶瓷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可能下降5%,这将是对陶瓷行业的重大打击,众多中小企业将破产倒闭,需要引起银行的高度关注。

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正在研究出口退税调整政策,调整方案预计将在今年7月出台。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核心内容是将平均税率下调2%,主要涉及轻工、纺织、冶金、钢铁、机械等两高一资行业(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品)的出口,部分项目的出口退税将被取消,甚至还有被加增环保税和资源税的可能。而涉及其中的陶瓷行业,出口退税率更将可能下降5%,这将使本已举步维艰的陶瓷企业更加雪上加霜。

促使行业产品结构升级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黄芯红表示,这次陶瓷业的出口退税率可能会从原来的13%下降到8%,总体来说对企业的打击会很大,这将使本来就很微利的陶瓷行业更加艰难,大批中小企业可能因此而倒闭。因此,协会自今年3月份以来,就一直在与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协调,递交申请报告,反映企业的声音,力争在这次出口退税调整中,陶瓷行业税率不下降。从目前的进展情况来看,不下降的难度较大。从长远来看,出口退税的调整并不是坏事,它将使陶瓷企业加快改变以量取胜、打价格战的竞争模式,对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增强竞争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整个行业的产品结构升级。

陶瓷企业将“雪上加霜”

近几年来,陶瓷行业频频遭受原材料涨价、能源危机、运输费用增加、劳动力成本提高等的压力,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陷入高成本、低利润的困境,一些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国外,希望通过出口来缓解企业的困局。而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宛如给企业出口当头一棒,这次出口退税下调,又让陶瓷企业更加雪上加霜。

银联信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产国,也是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2%”的比例看似微不足道,但外贸企业很大一部分利润将被吞噬。出口退税降低2%将令许多企业出现“零利润”,尤其是中小企业,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打击。业内预计,此次政策调整对不少行业的出口都将形成冲击,对于利润率已不高,并且近年来又频频遭遇国外反倾销的陶瓷行业来说,冲击可想而知。因此,银联信建议银行在向陶瓷行业放贷时续谨慎,因为一旦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将有大批的中小陶瓷企业因此倒闭。

北流农信社“四优惠”扶持中小陶瓷企业发展


北流市农村信用社近年来在立足服务“三农”的基础上,主动拓宽信贷市场,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大力贷款支持该市特色产业——中小陶瓷企业进一步加快发展。据统计,最近3年来,该社共向22家陶瓷企业投放贷款1.1亿元,支持面达到56%以上。仅今年前7个月,该社投放陶瓷企业的贷款就达3500多万元,贷款额度同比大幅飚升,取得了农信社与陶瓷企业双赢的效果。

为了支持中小陶瓷企业做大做强,该社对符合条件的中小陶瓷企业实行“四个优惠”信贷倾斜政策,即利率从低,尽可能给予优惠;手续从简,投放从快,对授信额内的贷款,落实有关手续后即可办理;资金优先,条件从宽,开启绿灯,帮助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延长贷款期限,一般贷款由一年适当延长至三年。该社开辟的绿色融资通道,极大地帮助中小陶瓷企业解决了贷款难问题。与此同时,该社还热情为企业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信贷服务,并帮助部分企业物色人才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可行性调查和风险评估,努力当好企业的“金融顾问”。前不久,一家陶瓷厂因想避开销售旺季多赚些利差,由于市场其后发生了变化,造成大量产品积压,该社信贷人员得知情况后,及时与其他陶瓷企业联系,采取捆绑出口方式,很快帮助该厂联系到了销路,既避免该厂价值近30万元的产品损失,又避免了信用社20万元贷款的风险。

景德镇大力支持中小陶瓷企业发展


6月18日,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管委会邀请银行、担保机构及法律服务机构,走进该市陶瓷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为园内企业及创业者提供系列咨询和服务,吸引了园内及附近共40余家企业前来咨询。

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林介绍,市委、市政府对孵化基地在资金和政策上大力支持,3月份至今投入资金超过800万元。孵化基地13万平方米的新厂房建成后,将为我市提供8000个就业岗位,园内年销售收入预计达7.亿元。

“在抓好硬件设施同时,更要抓好软件设施。”吴林介绍,第一批陶瓷制作、陶瓷包装等共19家企业入驻孵化基地后,创业缺少资金,融资方面闭塞问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尤为突出。

吴林介绍,陶瓷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将不定期举办类似活动。另外,办公楼将腾出一楼办公室邀请中介服务公司长期驻点,为园内企业提供长效服务机制。

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不少企业负责人和有创业意识的年轻人在现场咨询各机构工作人员相关问题。除孵化基地内的企业外,不少位于黄泥头附近的企业人员也来到现场咨询信贷等业务。

彭程从陶瓷学院毕业不久,和另外两人合伙创业做陶瓷茶具的生产。他希望能在今年瓷博会拥有展位,展示他们的茶具。但是展位要花钱,当天在现场咨询后认为,市劳动保障局的小额贷款很不错,打算借款。

制约中小陶瓷企业发展的非客观因素


据新华社报道:浙江省温州市工商部门经过调查发布了一份《中小企业“生命周期”报告》,这份报告显示:近半数中小企业“存活”时间不到4年,有些行业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两年左右。

乍看这篇报道,着实令人有点震惊,但中国内地私营企业平均存活寿命在5年左右,却是不容争辩的事实。那我市的中小陶瓷企业呢?虽然未有确切准确的官方统计统据,但众多中小陶瓷企业“零”、“散”、“乱”,抗风险能力弱,难以获得持续和长久性发展也是我们无法回避和不能不正视的现实。

无疑,中小陶瓷企业在创立、成长和发展中随时会面临许多主观客观方面问题的困扰。但总体来说,企业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不外乎是:战略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营销管理问题、生产管理问题、危机管理问题、企业文化管理问题、资本筹集和管理运作问题等等。而从管理的角度而言,这些问题最终解决的方式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依赖于管理者(经营者)的主观意识、看法、判断和决策。

据此笔者认为,造成众多中小陶瓷企业总难以做大做强甚至最终被淘汰出局的原因固然有很多诸如资金短缺、设备落后等客观方面的因素,但中小陶瓷企业老板非客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不容忽视。

从更深层次来分析,管理者(经营者)以下几个方面的非客观因素将会直接影响甚至左右中小陶瓷企业的成败:

长远谋划意识和规划布局能力

谋划确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心有多大,饼才会画多大。什么样的老板带领什么样的企业,企业老板的综合素质、思维模式、掌控能力及性格、胆量和魄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和左右该企业能够做多大,能够走多远。因此中小陶瓷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决策者)作为企业的领头雁,应该有做大企业的理想和抱负,应该有中长期谋划及适当的“野心”,这是中小陶瓷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非客观要素和前提基础。

事必躬亲,“家天下”的管理心态

中小陶瓷企业大多是家庭式作坊或由其过渡而来,因此企业老板大多属于“英雄式”领导,事必躬亲,企业外部公关和企业内部经营基本上都是一手抓,尤其会在企业内部经营的具体事务上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这就事实形成了所有的信息都集中在老板,所有的指令都来自于老板的以其为圆心,呈发射状的传统圆形管理模式。

虽然这种管理模式便于高度集权,在一定时期也是必要的,但从长远来看,却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为这种管理模式会滋生和助长下级或具体责任人(员工)的依赖心理,使其缺乏必要的责任感、主观能动性和主人翁意识,势必造成老板什么都管,结果却什么都管不好的尴尬局面。因此中小陶瓷企业,在吸收和继承传统管理模式精华的同时,应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和方法。

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心理

部分中小陶瓷企业的老板囿于许多原因,会比较满足于企业的现状,甚至抱着得过且过,小富即安的平民心理。但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它具有其独特的游戏规则,尤其是在目前陶瓷行业大转移大调整,不进是退,小进也是退的大环境下,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案例必将加速上演。因此中小陶瓷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克服小富即安心理,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急功近利,盲目“膨胀”心理

也有些中小陶瓷企业主被偶然暂时的较大成功冲昏了头脑,在市场基础还没有真正做稳,管理水平还没有真正达到,资金链还有很大问题的情况下,盲目的借贷资金进行市场扩张,迅速建立新厂、投资大项目、大范围的招兵买马,最后导致摊子铺的太大,管理跟不上,业务拓不开而最终只能昙花一现,以崩盘而告终。

成功者有太多的相似,失败者各有不同。以上只是制约中小陶瓷企业发展壮大的许多非客观因素中的主要几点。虽然问题多多,困难重重,但笔者认为,只要中小陶瓷企业老板们充分认识到存在的不足,规避误区,扬长避短,在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以大接纳的姿态借助和引进职业经理人,那么中小陶企的“存活纪录”定会被重新改写,中小陶企的腾飞之日也定会在期盼中到来!

欧盟反倾销案将致佛山15%中小陶瓷企业停产


6月19日,欧盟正式对华陶瓷反倾销立案,欲以美国为替代国计算中国反倾销税率,如最终定案,税率将高达430%。按此计算,中国瓷砖产品均价将达到28~39欧元,为意大利和西班牙产品价格的两倍,中国瓷砖将会失去目前的价格竞争优势。“反倾销立案之后,无论胜败都已对中国陶瓷行业带来很大影响,在立案期间,产品无法出口欧盟,又要忙着打官司应对,等到结果出来,原有的出口市场或许都没了。”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尹虹表示,因为欧盟最终调查结果将在15个月后公布,许多中小企业都不得不寻找新的市场,预估有10%~15%的中小型企业因此停产甚至破产。 

“这些原来以出口为主的企业要想进入国内市场,缺的是渠道和品牌。”佛山市雅士高夫陶瓷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陈彦斌表示,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往往只能寄托于开拓非洲、南美洲等新的出口市场,但如果还以低价为手段的话,难保会再出现新一轮反倾销,使其市场越来越小,最终只能消失。

而对于当下的反倾销就算应诉,也会面临着败诉的风险。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秘书长黄芯红表示,根据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目前了解的情况,对于耗时耗力的应诉,大多数涉案的中小企业都选择搭商会的顺风车,由行业商协会为代表做损害抗辩。

优胜劣汰 中小陶瓷企业面临着整合风暴


笔者从国家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委员会获悉,《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单位能源消耗限额》(以下简称“能耗标准”)即将出台,而且作为陶瓷行业的准入门槛,该标准被定义为强制性标准。业内相关人士表示,“能耗标准”将对我国陶瓷业产生重大的影响。新标准将全面提高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能耗要求。预计新标准实施后,将有20%左右的达不到标准的中小陶瓷企业被淘汰。

能耗标准滞后阻碍行业发展

近20年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飞速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产量一直居于世界首位。特别是最近10年,随着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发展速度惊人,目前全行业年产能已经超过25亿平方米,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和出口大国。

然而,伴随着陶瓷行业的飞速发展,其耗能严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据统计,在陶瓷行业中,我国每百万美元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1倍,是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和地区的4.3倍,更是日本的9倍。“产生能耗严重问题的关键原因是原标准滞后。”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负责人这样认为。据介绍,目前我国沿用的建筑卫生陶瓷能耗标准还是1990年发布的名为《建筑卫生陶瓷能耗等级定额》的建材行业标准JC712-1990,其中建筑卫生陶瓷可比能耗等级定额分为4级,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个4级“定额”已经明显落后过时了。

由于原标准从最高的国家特级到合格级,范围很宽,对行业的能耗几乎没有约束管理作用,仅有评比定级的作用,加之原标准仅为建材行业标准,并非强制性标准,这使得众多新成立的中小型企业上马高能耗的陶瓷项目时,视原标准为无物。

同时,也助长了这些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惰性。在广东陶瓷某集群产区,600多家大小企业到去年为止,一直沿用着采用重油、水煤气等含硫量较高的能源作燃料,并且缺乏必要的烟气深化治理设施,致使陶瓷产业被当地居民认定为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更值得关注的是,正是由于高耗能企业的浪费,目前作为原材料的瓷土资源已经在广东的潮州、梅州等地出现严重短缺。对于瓷土这种不可再生资源,有专家预计,在30年后,现在风光无限的广东陶瓷业将面临“断炊”之虞。

单一中小企业难过新关

作为国家标准,“能耗标准”是第一次将“能耗定额”改为“能耗限额”,其只设有一个级别,就是限额,对已有和新建企业则提出了一个比原“国家特级”要求更高的能耗限额。“传统的建筑卫生陶瓷企业是天然原材料、燃料、水、电等消耗大户。要想在适应‘能耗标准’的压力下能够继续生存并得到发展,可行之路就是通过技术改造节能降耗,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样面对“能耗标准”,某品牌卫浴负责人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目前有企业在改造燃烧供热系统、原料加工节电、降低物耗以及完善水循环系统等节能措施方面投入了近1000万元,实施后降低成本超过2000万元。而这对于缺乏现代化管理,“小、散、乱”的中小陶瓷企业来说,可谓是“天文数字”。广东一家陶瓷厂老板就表示:“让我们拿出这么多钱去做节能改造,一年的活是白干了,还不如直接关门了事!”。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评论:中小陶瓷企业应在慎思求变中前行》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评论:中小陶瓷企业应在慎思求变中前行》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器中仿古气泡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