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发展 > 导航 >

重庆陶瓷市场扩容谋求大发展

重庆陶瓷市场扩容谋求大发展

古代瓷器发展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2021-05-03

古代瓷器发展。

重庆陶瓷市场正谋求扩容大发展。据悉,该市场1.3万平方米的家居布艺卖场已在十一黄金周前开业,接下来还有一个近5万平方米的新卖场即将开业迎宾。

10年前,重庆杭渝置业有限公司在还是一片农田的大渡口新城一举投资1.5亿元,购地230亩修建的重庆陶瓷市场成为当时重庆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配套设施最齐的专业批发市场之一。10年来,市场已有来自全国各地近500家厂商入驻,年交易额数十亿元,日前被评为重庆市商品交易市场20强和重庆市星级文明市场。

近日,社会上一度有“重陶市场要搬迁”的谣言,对此,重陶总经理言永祥称:“市场不仅不会搬迁,反而会大力发展,我们不仅要做好家居卖场,而且要参与到重庆市第六商圈——大渡口步行街的开发和建设中去,让重陶市场成为重庆专业市场及商业地产行业的亮点。”

据称,重陶市场1.3万平方米的家居布艺卖场已在国庆前开业,多家品牌家具、布艺商家已争先入驻,填补了卖场空白,市场也从专业建筑陶瓷逐渐转型为综合性家装家居市场。接下来,重陶市场将有一系列“大动作”,尤其是市场将打造近5万平方米的步行街卖场,并在市场营销上实施一连串大动作,以此树立重陶市场的品牌,建立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把市场做大做强。

taoci52.com延伸阅读

高安市建陶产业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该市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和建设新农村的战略机遇,把发展建陶产业作为振兴高安经济的突破口来抓,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倾力解决企业融资、用地、招工等困难,全市建陶产业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一是投产瓷厂全面达产达标,满负荷生产,1—6月,全市12家投产企业33条生产线共生产瓷砖36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0.65%;二是技改扩建步伐加快。继去年新瑞景、金刚石、美康、金盛等瓷厂8条生产线技改扩建后,今年又有新中英、红梅、新高峰等5条生产线技改扩建,总投资达2亿多元,技改扩建后的生产线产能比原来提高3—5倍,一条线日产外墙砖由原来3000—5000平方米提高到15000—18000平方米。单位成本直线下降,整体效益显著提高。三是投资新建陶瓷生产线踊跃。今年正在兴建的有瑞阳、东方、美尔康、金环、飞腾等10条生产线,同时还有蓝坊、新街、龙潭、祥符等乡镇的陶瓷招商项目正在洽谈之中,新中英、太阳陶瓷也正在筹备扩建新的生产线,新一轮大发展架势全线展开。

专家聚首京城解读“闽龙现象” 陶瓷业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从COPY别人,到自主研发,陶瓷的设计已经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从名不见经传,到品牌的成功运作,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内陶瓷行业正迅速成长。在近日举办的“中国陶瓷行业发展前景暨‘闽龙现象’高峰论坛”上,各路行业精英共同探寻陶瓷行业的发展之路,揭示出陶瓷行业发展的四大趋势。

趋势一:交易形成整合场所

北京闽龙陶瓷集散地集聚了100多个著名品牌,几乎囊括中国市面上所有陶瓷品牌。陶瓷品牌为什么会扎堆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表示,从“闽龙现象”不难看出,商品交易正呈现出集中化趋势,闽龙市场只不过是一个具体的表现形式。

任兴洲认为,商品交易当前出现两大趋势,一是交易向大型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的专业市场群集中。而另一趋势,以闽龙为例,市场上会出现一些经营大户,向贸易公司转型的趋势也已经初露端倪,实际上现在的总代理、总经销正在市场里面孵化,从而形成共享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多赢局面。“闽龙现象”不是偶然的,它正在像居然之家、百安居一样实现着自己的优势,重新整合北京家居建材界的陶瓷市场。

趋势二:厂商一体化加快

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陶瓷市场的销售格局也发生着不断变化。新明珠集团总裁叶德林认为,从上世纪80年代的产品供不应求,到90年代的生产过剩,再到2000年以后的一次次洗牌,市场销售模式也在随竞争而改变。从代理制市场零售、到专卖店直销、再到仓储式销售、超市销售、家装渠道、设计师终端等等,市场营销格局每一次变化,都会使一批企业迅速崛起,也会使一批企业在竞争中倒下。

陶瓷行业已进入了大流通、大整合的品牌时代。随便开一个门市、摆几片砖就可赚钱的时代早已过去。现在的竞争,是厂商一体化的联合竞争,这样将会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陶瓷企业市场渠道的好坏,取决于拥有多少优质的经销商的总和。只有把企业和经销商捆绑在一起,有利同享,有难同当,经销商才会全力推广你的产品,才会把市场通路建立成一个健康的渠道。

趋势三:市场竞争全球化

北京建筑装饰协会会长朱希斌认为,陶瓷业的市场竞争已经形成国际化趋势。他说,北京建筑陶瓷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现在不管是北京的陶瓷业还是兄弟省市的陶瓷业,也不管是欧洲的、美洲的、亚洲的,不管世界哪儿的,凡是生产陶瓷的,凡是卖陶瓷的,都要到北京来,这就决定了北京这个市场是世界建筑陶瓷市场的荟萃,是世界建筑陶瓷市场的激烈竞争之地。

北京建筑陶瓷市场档次多种多样,从低级、中级到高级,上到奥运工程,下到百姓家庭装修,有一平方米一千块、两千块的,也有一百块两百块的,但无论哪个档次的,都必须是环保的、节水节能的。因此企业必须提高产品的“含金量”,才能有竞争的能力。

趋势四:与装修公司捆绑

作为家庭装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产品,陶瓷开始与品牌家装公司进行捆绑营销。亚光亚装饰公司董事长彭桂华表示,亚光亚与闽龙陶瓷市场之间就有着非常愉快和成功的合作,市场建立好和家装公司的服务流程至关重要。

阔达装饰公司董事长曹安闽则认为,尽管现在强调集成家装,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瓷砖不到位,到位以后跟人员合作很困难,出了问题纠纷的界定不准确。这需要闽龙这样的品牌专业市场和装修公司进行密切合作。

业之峰装饰公司董事长张钧则提出了陶瓷销售的“第五渠道”,即区别于房产商采购、公务装修采购、建材超市销售和传统经销商运营之外的渠道,即装修公司和陶瓷市场的经销商合作,与经销商一道做终端服务。

相关说法:解读“闽龙现象”

2002年初,一个名叫陈进林的福建商人来到十里河建材一条街,在其东头划出一块地,开始了创办北京第一个规范陶瓷市场的梦想。这个曾经在七里庄和小武基做过“陶瓷游击队”的中年人通过整改小武基原有自发市场,吸纳七里庄的散户,渐渐做出了声势,打出了“闽龙陶瓷集散地”的招牌。

三年后的今年,闽龙市场发展成为北京最大的专业经营陶瓷的集散地,吸引了几乎中国市场上所有著名陶瓷品牌在这里开展示厅和旗舰店。闽龙的“一夜成名”被专家们称为中国家居建材界的“闽龙现象”。

作为闽龙陶瓷集散地的创建者,陈进林认为“闽龙现象”形成的内因是扎堆儿,如同北京的服装一条街、小吃一条街、茶叶一条街一样,闽龙选址已形成建材一条街的十里河,正是看好了这里建材的扎堆儿,再把瓷砖厂家聚集在一起,形成瓷砖扎堆儿的专业市场,从而获得了市场新的竞争优势。其次是闽龙的经营模式顺应了陶瓷发展的潮流——实景展示。目前,闽龙内上千平方米的展示厅有十几个,由于展示空间大,产品能够得以充分的展示,因此很多展厅都以居家生活的场所为蓝本,将展厅设计成生活的秀场,布上锅、碗、盆、勺、浴巾、洗涤用品等生活道具,从而上演了一幕幕真实的生活秀。这让消费者有一个“所见即所出”的直观感觉。第三,前展厅后仓储的模式给消费者以充分选择余地。受空间所限,很多市场只摆样品,库存量很少,往往需要一定的送货时间,而对于讲求效益的消费者来说,等,无疑是最痛苦的一件事,在闽龙,消费者可以看完货就拉走,丝毫不会影响进驻新家的进程。对于商家来说,前展厅后仓储,既做了批发生意又不丢零售的散单,不仅为工程看样提供了良好的展示效果,确保大单的顺利成交,同时,零散的小宗生意又可维持正常运营的费用支出。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丁卫东分析认为,“闽龙现象”的出现,首先得益于房地产改革的大环境,其次是这个市场集聚了国内十大名牌陶瓷,服务非常好。贝尔陶瓷有限公司华北公司总经理沈建法表示,闽龙的成功是因为定位准确。闽龙30多万平方米的规模正好给一些厂家搭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很多厂家在这里形成总部的一个基地,办公、中层销售、品牌形象都在这里得到展示,吸引了大批家装公司、工程单位前来采购,久而久之形成良性循环。

2002扫描:中国陶瓷市场发展预测


21世纪的前2年是中国陶瓷行业调整的重要时期,根据目前国家发展的水平以及全国生活水平对建筑卫生陶瓷的要求,高质低产已成为未来中国陶瓷生产发展的趋势,人们对陶瓷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根据国家有关行业资深人士预测,未来10年将是中国陶瓷行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年,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陶瓷产品结构将进行进一步的合理调整,不断迎合人们的消费需求。为适应国际市场消费的新趋势,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从生产日用陶瓷转向生产高科技陶瓷,并开始向艺术化等方面发展。

其次,陶瓷产品的趋向为高质低产,行业将不断洗牌,陶瓷产品总量将逐渐减少。目前,日本、意大利以及台湾一直是世界陶瓷生产技术最高、质量最好和出口额最大的地区,近年因资源减少、工人费用高造成利润下降,已开始转向低产高质方面发展。

另外,欧美国家陶瓷进口量猛增,其市场大有可为。近几年来,虽然英国、德国等国陶瓷进口量减少,造成欧美市场的供应缺口。但是东欧的几个主要陶瓷餐具生产国对西欧出口呈上升趋势;成套的餐具在欧美仍有很大市场,销售约占总销量的60%。美国等美洲国家是中国陶瓷产品出口的目标。

第四,陶瓷产品进口税的降低,刺激着陶瓷产品的国际流动。为扩大陶瓷产品加快进口,澳大利亚从1988年已经连续降低瓷器、艺术装饰陶瓷产品的进口税;从而使陶瓷进口额猛增10多倍,台湾则将瓷砖进口税从35%降至17.8%后又减少至12.5%。

第五,陶瓷工业在我国发展较快,销售市场逐渐转旺。我国是一个陶瓷生产大国,对陶瓷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从国内市场情况看,近年形势喜人,名特优新陶瓷产品供不应求,高档陶瓷和中高档卫生陶瓷十分抢手,质量好的传统产品继续畅销,滞销的只是质量差的产品。尤其是北京申奥、上海申博的成功,为中国陶瓷产品的内销打开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大路,总数几百亿的蛋糕是我国众多企业分享的机会。

总之,回顾2002年,中国陶瓷行业无论在内销以及出口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市场也在进一步规范,相信2003年将又是另外一个新起点

陶瓷行业大规格瓷砖更有发展市场


瓷砖的不同,发展潜力也是不同的,因而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都需要谨慎。从目前的市场分析来看,我国的陶瓷市场,以大规格瓷砖的发展为前驱,并成为领军的陶瓷品牌。那么,大规格的瓷砖未来会是怎样的呢?

据陶瓷相关专家介绍,大规格瓷砖的兴起并不算太长,真正流行是从近两年来开始,其增长趋势非常快,超过了很多陶瓷品牌产品。尤其是在家装方面,由于小规格的瓷砖比较耗费瓷砖数量,且安装过程中麻烦比较多,因而大规格的瓷砖,尤其是地砖大受欢迎,在豪华会所、高档酒店、别墅、高级写字楼等地方,大规格瓷砖的数量往往高于其他规格的瓷砖。

不仅如此,大规格的瓷砖铺设起来能耗非常少,而且简单大气,典雅高档,深受很多消费者的喜爱,一些客户甚至专门要这种装修风格。

大规格瓷砖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主要归功于它的大,我们都知道,大会显得非常大方,而大规格瓷砖整体铺设的效果就是这样,给人一种延伸、开阔的感觉,而且在面积大、较为开放的空间当中,用这种大规格的瓷砖会显得非常大气,是不少酒店大堂地面铺设的首选。

除此之外,专家指出,大规格的瓷地砖在铺设的时候比较容易,而且留缝少,不容易留下脏污,清理的时候也比较容易,地面看起来更加干净整洁。再加上这种规格的地砖是可以随意切割的,在选择陶瓷品牌的瓷砖装修时候,可以营造出不同的风格,让装修更有档次和个性。

陶瓷首饰发展快速 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随着新思想、新文化的冲击,传统陶瓷融入新的元素,一种新的创意首饰正在快速发展,它就是陶瓷首饰。它的出现,打破了中国首饰一直停留在原有的珍珠、钻石、水晶、金属、木头等主原材料的局限,创造了一种意蕴隽永的艺术形象,满足了不同个性的人们对现代首饰的多种审美需求。无疑,陶瓷首饰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一、新颖与时尚

在陶瓷首饰制作上,则具有强烈的探索性和实验性特征。陌生事物走向市场需要打破人们的接受定式。新生代消费群体思维活跃,热情奔放,富于幻想,保持着一种求新,求异的状态,容易接受新事物。在消费市场上,他们常常是新产品的首批购买者和消费带头人。陶瓷首饰走向市场并被消费者认可他们起着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

二、体现文化因素

以陶瓷制作首饰,亦被赋予了中华民族明显的民族特征和文化价值,描绘中华民族的心理、精神和性格的发展变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前行,反映这中华民族的文化信息和时代特征。此外,陶瓷首饰的原料是绿色环保的。消费者可以感受到陶瓷首饰是一种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绿色首饰”和其所蕴含的人文关怀。

三、体现情感因素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错综复杂,人们对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体验情感也越来越深化、复杂,人们常常处于难以描述的情感生活中。大工厂生产出来的机械制品整齐划一显得缺少个性和变化,让人们觉得冷冰冰缺少人情味。陶瓷首饰重视新的表现方法和新的表现形式,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的流动对这个世界及社会的多种认知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形式。由于粘土和火所具有的性质,从而带给人们的由传统记忆而来的亲近,人们能从其中体会到孩童和原始人般的单纯、直接、率真以及那种毫无束缚地去表现自身强烈的情感冲动。

四、突出个性与自我

如同现代艺术精神主张人的内在个性的独立性和外在形式的张扬,陶瓷首饰与传统首饰相比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陶瓷首饰是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的统一,注重创作个体的原创价值和自我价值的体现。陶瓷材料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给与设计者广阔的创作空间。陶瓷首饰表面有意或无意留下的各种肌理效果,需要艺术构思和表现技巧,是一种带有个性色彩的精神劳动成果。

现代消费者心中常常有一种“唯我一个”的“唯一”意识,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一个”。陶瓷首饰在设计上,式样丰富,很少拘泥于一种形式的反复出现。陶瓷首饰以其自身独特个性而能迎合他们“拥有唯一”的心理,常常能引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福建德化陶瓷谋求“绿色崛起”


德化陶瓷业出口迎来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第一个高速发展期。泉州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德化陶瓷业出口日用陶瓷6402批次,货值1.23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92.5%和87.01%,出口额首次突破1亿美元。

“去年,德化陶瓷出口单价普遍提升了20%,这是我们整个陶瓷业转方式、调结构后呈现的一大亮色。”谈及德化陶瓷业的出口,县陶瓷同业公会秘书长赖耀清显得很乐观。

作为当地的传统支柱产业,多年来,陶瓷业份额占据德化县70%以上的工业产值。如何在确保产业平稳增长同时,让其发展更具“绿色”?德化首先是给产品“提档”,努力扭转扎堆于中低端产品的不利局面。加快承接欧洲、日本及台湾陶瓷“绿色”技术转移,成功引进两条日本环保陶瓷生产线。成功研发出纳米抗菌瓷、红壤陶等环保型产品,特别是针对“轻质陶”易碎的特点,重点研发出的“重质陶”,已约占新产品的40%-50%,全县累计年开发个性化低碳型的新产品达2000多种。

去年以来,德化陶瓷业赖以发展的瓷土价格持续走高,当地企业开始在集约化利用瓷土上下工夫。不规整的陶瓷碎片堆积如山,被铲车一车车运往生产车间,倒入特制的粉碎机粉碎后制成瓷粉,重新投入炼炉再制成瓷泥再利用……德化1000多家陶瓷企业全部实现了碎瓷再利用。

在永德信生产车间,记者发现,由于采用一次烧成环保陶瓷开发工艺,整个车间竟然见不到一片碎瓷。“采用低温一次烧成环保陶瓷,可降低能耗25%,同时产品合格率几乎达到100%,还可延长窑炉窑具使用寿命。”公司总经理郭山玉说。如今在德化,超过五成的陶瓷企业开始采用一次烧成环保陶瓷开发工艺。

“‘绿色战略’的推行,保住了我们德化的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确保了晋江中下游的水质安全,更重要的是,整个德化陶瓷业从此踏上了转型之路。”德化县委一名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中国日用陶瓷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陶瓷卫浴两相连,陶瓷既可以作为卫浴产品生产使用,也可以作为日用品使用。像我们生活当中的盘子、碗等日用陶瓷,这些陶瓷产品在市场上琳琅满目,但是真正具有质量的却比较少,虽然说对于实用性而言也不需要它们具备很高的质量。但是具有一定的品质是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我们如何才能够达到这一目标,不仅仅关系着企业的未来,而且还关系着国内企业在国内以及国际市场上的发展状况。

就目前国内市场而言,国内的高档日用陶瓷大部分都被国外企业占据着,而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陶瓷企业占据的市场主要是低端市场而已。在国际高端市场上,中国企业的影子真的可谓是凤毛麟角。到底如何才能够搞好发展成为当前中国陶瓷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要知道靠着低廉产品是无法真正形成品牌的,哪里有几个品牌企业是靠着低价策略而雄霸市场的?中国出口日用陶瓷的平均价格竟然仅仅只有进口陶瓷价格的十分之一都不及,如此之大的差距说明了什么情况?就是反映出当前中国陶瓷企业在这些方面面临着重大的问题。

首先,日用陶瓷企业和卫浴陶瓷企业存在同样的问题,这就是陶瓷产品在生产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很大的污染,这些污染导致了环境遭受到不小的破坏。而且这些问题还导致从事陶瓷行业的人员流动性过大,从而使得企业没有一批长期性的熟练工人作为基础,那么何以保持一种稳定的人才素质了?这些方面都会影响到产品的直接生产上,因而产品的质量也就变得无法保证了,而质量方面有所欠缺的产品还能够成为真正的品牌吗?

其次,国内日用陶瓷企业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牌企业,而且销售的价格都非常低,这样使得中国陶瓷企业根本无法形成一个品质度的形象,那么何以获得较好的市场关注度了?消费者购买中国日用陶瓷图的只不过是价格方面的便宜而不是因为它属于某个牌子。因此,如果能够使得消费者购买产品时的第一原因是因为它属于哪个牌子,那么才能够真正将企业做大、做强,并且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

专业人士谈市场发展


讯:湖北省收藏家协会次前来参观交流的7人中,有两位是专业从事艺术品机构运作的。陈世东是广州宝珍堂艺术馆董事长,谢波是武汉融缘舍艺术机构主持人。对他们两位来说,这次瓷都之行是带着考察目的来的。

那么,通过这两天的参观接触,他们对景德镇目前的陶瓷市场有何看法?对以后的市场发展与定位又有何见解?4月17日,记者就此问题对两位专业人士进行了采访。

特色品牌有待进一步挖掘

谈起景德镇目前的陶瓷市场,谢波认为,景德镇的瓷器确实有很高层次,汇聚各地陶瓷工艺,但现在的问题是缺少特色效应,独特品牌不多。他介绍说,很多地方专攻一项,反而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比如德化做礼品瓷,把瓷烧制得跟羽毛一样,特点鲜明;河南钧瓷做釉下窑变的礼器,这些摆设瓷虽然不实用,但是稀奇古怪的造型也让人印象深刻。

“现在景德镇是什么都做,陶瓷艺术家职称也是市级到国家级遍布,而且几乎每个名号后面都有很长一串的后缀。但是真正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就一个称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面对这样的市场与各种称号我们真是不知如何是好。”陈世东说,大师要让藏家有选择,现在的情况是不好选择。来这里一看,个个都是大师,十个人可能有八个是大师。不说那些不懂陶瓷的,就是他们来看都转晕了,而且也很难看出什么重点。

针对这个问题,谢波建议,政府要进行控制与引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市场推出特色,“似乎有很多特色,但是现在的市场让我觉得,它的现当代性没有凸显,传统工艺的成熟性也没凸显,材质的宝贵性与唯一性还是没凸显。其实这些特色都值得推,政府可以一段时间集中去推一种特色。”

工艺发展受限于家族式传承

“景德镇到处都是作坊,操作方法还是现代的。填色就是填色的,勾线就是勾线的。做设计、定图样都有固定的人。但现在很多名家还是家族式的传承。”谢波表示,名家拥有好的技艺并不愿意传给徒弟,只想传给子女。但大师子女是不是就是技艺最好的呢?这个不一定。“这样怎么能做好工艺呢?”谢波疑惑。

他表示,刺绣业就存在这个问题。现在,全国各地都到苏州采购刺绣,很多大师就请绣娘来把底子绣出来,出图样。最后他在关键点、几个出彩的地方动下手。还有的干脆就最后盖个章。“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家族有名气,供不应求,但大师又不愿自己的品牌资源被别人享受造成的。这使得市场上有些名家作品也让人找不出亮点。”“艺术家要愿意合作。”谢波提出这个观点,“景德镇相互之间做高端整合的少。什么是高端整合?就是把好的瓷土、器型、画工、烧制技术结合。这些一流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就是超一流、顶级的东西。但是几个二流的东西结合在一起,那就不是二流了,可能是更低级别的了。现在,景德镇存在大量由二、三流层次结合在一起的作品。这就让收藏爱好者无从下手。”

定位应准确,走高端路线

通过这两天的接触,陈世东直言,他觉得目前景德镇的定位不够清晰,但其实对于外面来说,地位一直是很高端的。他认为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是中国瓷器的引领地,定位上应该走高端路线,面向收藏群体,形成以收藏为主体的市场,“如果现在景德镇的瓷器不去走高端路线,而去走量,就很难跟别的地方竞争。

因为很多批量生产的东西,其他地方已经做得很成熟了。”收藏市场针对高端人士,谢波表示,高端人士的选择是非常严的,而且选择的人数也是非常少的,他们只要顶尖的东西,“我这次到景德镇来就是探索书画作品和瓷器的结合。这些宝贵的艺术思想和作品,我们希望更多人看到。”走高端路线,陶瓷作品的运作方式就非常重要。谢波举了一个反面例子。“在宜兴很多紫砂壶大师都自己卖东西,因为这些大师的东西以前都很便宜,也就三五万,有钱人都直接跑到宜兴去购买。现在涨到十几二十万,有钱人坐飞机到大师家去,大师说,‘这作品20万,你不远千里到我这来,我跟你泡个茶、合个影吧,就15万给你。’这些人掏钱都掏不及,大师尝到甜头,既不要机构运作,也不要经纪人运作。”但这其实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对于市场的长久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谢波与陈世东表示,要做好收藏市场,景德镇一定要引进专业的艺术机构。

有机构思想,规范运作

“我了解到景德镇一些陶瓷艺术大师也是靠自己运作,没有规范、专业的机构介入帮忙。

比如他每年做个生肖雕塑,原作卖几万、十几万,但复制品就卖百千块。而且复制品也怕做多了,就做几百个。这样的思想与经济规模都是没发展的。”谢波说,对于市场来说,大师的作品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如果一件作品卖20万,他一年做50件,很多人会咋舌,一个大师一年创造了1000万的产值。但这样的艺术生命是积攒了70年才换来的。这样的产值他能坚持多少年?如果坚持十年,也就是一个亿的产值。一个亿的产值在文化市场来说不算什么,而且这样的大师资源也是非常少的。

所以,他们认为一定要有规范的机构用正确的方式去推广大师、进行运作。“首先要有成熟的机构,同时画家要愿意让利出来,用这笔钱去推广。如果你预期有1000万营业额,起码要愿意拿300万到500万来做市场推广。而且不是做一次,要坚持做下去,得到市场认可。”谢波说,这样别人就会觉得景德镇的瓷器确实与别处不一样,连运作方式都不一样。而这些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要有这种机构思想,市场也要有机构商业理念。

艺术家愿留出空间达到制高点

在这两天的考察中,陈世东说,他发现景德镇目前还没有正规的艺术机构出来代理艺术家。对于这项工作,他坦言有难度。因为瓷器本身做出来难度很大,每一件作品出来,作为艺术家来说,都认为是很好的作品。你去跟他谈合作,要从这个作品价格中产生空间,很多大师肯定不愿意。

“大师是已经成名了的,你去跟他谈市场他并不是很在意。对他个人来说,他的技艺传给子女,自己不愁吃穿就行。但是对市场来说,对整个景德镇艺术陶瓷发展来说,这样就缺少一个高度。”陈世东介绍,就画家的画作来说,西方高的,卖出几个亿的都有,国内齐白石的一张画拍到了四个亿,徐悲鸿的作品卖到几千万的也比比皆是。这是因为有人在做这块市场。但是陶瓷制高点相比画来说,就低很多了,价格与它本身的价值是不匹配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机构在做,失去市场推广。怎么让价值更高?就要让机构去做。”他介绍,机构不同于艺术家,艺术家收到多少钱就用于改善生活了,不会投入市场。但是机构会把让利出来的钱用在市场上,做展览、推广、学术宣传、全国巡展。机构本身的品牌建立了信誉,很多人相信专业机构,通过机构筛选的东西就能得到市场承认,这样可以避免市场乱了。而且通过机构能把艺术家的作品放大到全国,甚至全世界。

而要推广这项工作,怎么来产生空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艺术机构想做做不了,有些艺术家想做,但是不愿留这个空间出来,这就有了矛盾点。”陈世东说,艺术家本身要有好的态度来合作,他的投入应该与机构的投入是同行的关系。

规范前,提高自身素养是关键

两位外地艺术机构专业人士都提出了对市场的发展建议,那么在我市的陶瓷艺术家自身是如何认为的呢?记者就此采访了真如堂堂主伍一洵。伍一洵表示,在规范之前,提高自身是关键。首先艺术家要提高自身素养,其次收藏家也要懂得分辨艺术。“现在很多收藏者是根本不懂艺术的,在选择上非常盲目。”他表示,现在各个行业都很浮躁,他们只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有自己做好了,自然会有市场认可你。而对于艺术机构的介入,他表示不懂的收藏家可以让机构做自己的艺术顾问,他也能接受让机构来帮自己运作。但前提是,这个机构自己的品牌必须过硬。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重庆陶瓷市场扩容谋求大发展》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重庆陶瓷市场扩容谋求大发展》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