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发展 > 导航 >

宝鸡建筑陶瓷发展迅猛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宝鸡建筑陶瓷发展迅猛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古代瓷器发展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2021-05-04

古代瓷器发展。

今年以来,宝鸡市建筑陶瓷产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到目前为止,已有7户客商计划投资4亿多元建设建筑陶瓷生产线17条,总生产量约7000万平方左右。预计17条生产线全部建成后能新增产值5亿元,到年底竣工和在建的生产线能达到9条。

建筑陶瓷的发展,积极地带动了其产业链的延伸。自千阳申博陶瓷有限公司陶瓷生产线投产、千阳玺宝陶瓷有限公司陶瓷生产线动工兴建后,千阳县引来投资500万元,开工建设一座年产300万件的纸箱厂。而模具、釉料、配件、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的投资者也纷纷上门洽谈投资事宜。

除了产业链得到延伸外,还有效地使就业不断增加。目前,千阳县建筑陶瓷生产线和建设工地共用工600多名,到年底9条线投产,按每条线150人计算,就能安排1500多人就地就业,这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减少了外出对家庭、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发达地区投资者带来的商品经济新观念,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当地群众的商品经济意识,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淄博陶瓷工业发展迅猛 扬起产业龙头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淄博的陶瓷工业发展迅猛,涌现出一批骨干企业。这些骨干企业生产装备先进、技术管理水平高、产品档次高、产品质量好、信誉度高、规模优势明显,是淄博陶瓷行业的中坚力量。

建筑陶瓷:三足鼎立引领潮流

在建筑陶瓷方面,淄博市最大的东岳实业总公司共有生产线21条,年生产能力4000万平方米,70%的压机为国外进口产品,4条窑炉长度达到217米,采用两机一线的生产方式,日产高档抛光砖1万平方米,奠定了淄博建陶行业的龙头企业地位。

淄博的耿瓷集团现有高档生产线10条,年生产能力达到2000万平方米。公司产品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并通过瓷质砖(吸水率)的产品强制性认证。产品质量高,烧结度好,吸水率低,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工艺水平、产品花色品种等方面,在国内建筑陶瓷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山东亚细亚陶瓷有限公司是中国陶瓷业首家在新加坡挂牌上市的亚细亚集团的控股公司,现有4条全方位的自动生产线,年产量618万平方米。

近期,该公司将把总部由上海全线迁入淄博建陶工业园,届时年产量可达1500万平方米。

随着淄博陶瓷产业的不断引进和升级,一批行业的新兴代表不断崛起。

在最近揭晓的“影响中国陶瓷行业100人”中,淄博共有5人上榜,其中企业负责人只有淄博狮王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宝和淄博统一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国梁。

目前狮王陶瓷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专业生产高档地砖的现代化企业之一,进入全国陶瓷第一品牌行列;统一陶瓷则是淄博仿古砖的代表,现有“瓦伦蒂诺”、“潘帕斯”等著名品牌,首创防静电复古生态砖,荣获“国家发明专利”,统一陶瓷在短短时间内成为陶瓷行业的后起之秀。

日用陶瓷:硅苑与华光双雄并立

在日用陶瓷方面,有两家生产企业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拥有员工500余人,由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改制而来的山东硅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收入接近3亿元,其中技术陶瓷、日用陶瓷和熔块销售创历史新高。

目前,该企业由山东硅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谊陶瓷分公司、淄博硅林制釉有限公司、淄博百灵功能陶瓷有限公司、淄博福禄新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淄博硅苑窑炉工程有限公司等5家分公司组成,还拥有一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所获得的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数以十计。

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淄博华光瓷业有限公司是另一家淄博日用陶瓷的龙头企业。

上世纪末,“华光”商标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中国陶瓷企业第一个驰名商标。该企业生产的系列颜色釉精炻器咖啡杯、餐具是无铅无镉的健康陶瓷。

华光陶瓷咖啡杯系列有600多个造型、200多种釉面,生产量世界最大、出口量全国最多,市场覆盖率最高。在美国,每三个美国人平均一年用一件“华光”咖啡杯。近年来和沃尔玛、迪斯尼、雀巢等公司都有着良好的合作。

横向对比市场网络大大逊于佛山

在建陶行业处于龙头地位的佛山,拥有超过三百家陶瓷墙地砖生产企业,年产量达16亿平方米。引领佛山建陶生产的新中源、新明珠、东鹏、蒙娜丽莎等龙头企业,都拥有20条以上的生产线,年销售量超过2000万平方米,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建陶行业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佛山的龙头企业不但产能惊人,也打造了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在全国各地拥有数量可观的经销商。

根据本报对全国48个城市普查,新中源在当中的30个城市都有经销商,在大部分省会城市都有两个以上的分销点,其中多半以专卖店的形式出现,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销售网点更达到7个之多。

早在1998年,新中源就在全国开始推行专卖店制度,首先把年销售量300万作为准绳,从各个地区筛选出最优秀的经销商。然后,新中源设立了区域保护制度,在每一个城市只设立一个独家代理,城市里其它的商家不能够直接从厂家拿货。

对于跨地区的窜货现象,新中源制定了一套严格的体系进行处罚,最大程度保护其代理商的利益。

新中源在各地的专卖店,厂家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例如统一标识,提供装修补贴等。新中源最大的专卖店在河南郑州,面积达1800平方米,此外在湖南长沙和广西南宁的专卖店面积也超过了1000平方米。

调查所覆盖的新中源全国70个销售网点,平均营业面积高达311平方米,在众多建筑陶瓷品牌中名列前茅。

作为淄博建陶行业龙头企业的东岳实业总公司,其生产能力不到新中源的一半,在渠道网点上更是远远逊于新中源。东岳公司生产的陶瓷,有相当一部分是为其它的公司贴牌生产,而公司旗下的自主品牌,只有斯格米一个。

根据调查,在70个城市中销售斯格米陶瓷的经销商只有4个,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除去淄博本地的那个以外,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有两个,在河南郑州有一个。

斯格米陶瓷的经销商规模都比较小,平均每间店铺的营业面积只有84平方米,而且都是和其他品牌的瓷砖一起销售的,并不是以专卖店形式出现。

此外,尽管斯格米陶瓷以山东品牌的身份参加了2008年中国名牌的评比,但是在消费市场,东岳公司的斯格米陶瓷是打着佛山陶瓷,而不是淄博陶瓷的旗号进行销售的。在其网站主页上,仅留下一个400的全国统一免费电话作为唯一的联系方式,有点故意遮掩之嫌。

点评

“头狼效应”是打造一个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最有力的武器。当时,日本的家电业崛起就是凭索尼、松下、东芝等几家龙头企业所带动,以至今天的日本家电称雄于世界。佛山陶瓷业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这与新中源和东鹏等几家龙头企业的蓬勃兴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淄博陶瓷有着比佛山陶瓷更为久远的渊源,可眼下有些淄博的龙头企业为了适应少数商家一时的喜好,不注重品牌,不断追逐短期的效益,从而改祖换宗,这对整个淄博陶瓷产业发展是一种巨大的伤害。

淄博的陶瓷产业要想做强做大,当地政府必须下大力气培植一批龙头企业,再借助龙头企业来带动广大中小企业,使之在市场竞争中迅速形成“狼群效应”。

只有这样,淄博的陶瓷产业才会更加兴旺。

依法发展建筑陶瓷产业正当时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一路走来,建陶业跌宕起伏、绚丽多彩,无不印记着一个时代所特有的社会环境与人文空间。

无论是风光一时的地方经济支柱,抑或产业结构调整,乃至全国各地络绎不绝的大上特上建陶工业园和此起彼伏的招商引资,《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实施,以及为防治陶瓷工业排放造成的污染,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国家排放标准体系,国家环保部决定制订,并通过有关权威专家审议即将出台的《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为监督评价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能源消耗限额和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提供技术支持和法律依据。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将成为建陶可持续发展的法定尺度。

众所周知,经济相对滞后的边远山区,发展经济成为地方官员所热切期盼的“政绩”。为官一任,造福地方的初衷,无疑是值得我们去肯定和欣赏。但是,依法发展经济,依法发展建陶业容不得地方官员有半点怠慢之心,包揽“环保过关”的招商承诺将绝对会成为一纸空文。

谁都没有忘记,当年的佛山和淄博,风风火火大上特上的建陶生产线,虽然制陶如印钞,但烟囱高耸、噪音轰隆、黑烟缭绕、污水遍地……经济发展了,生态环境也惨遭破坏。当城市发展与产业经济不能协调,当环境保护成为考核百姓苍生的信赖之时,庞大的产业集群就会因为环保不能过关而诚惶诚恐,建陶业自然会首当其冲地面临这个巨大的阵痛……

今日之佛山和淄博,未尝不是其他新建陶瓷工业园不顾实际,缺乏规划却疯狂发展建陶业的前车之鉴。

在《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即将实施的今天,依法发展经济,依法发展建陶业将成为我们必须牢记的生存法则。

山东淄博“瓷交会”的财富链条悄然延伸


6月23日,山东耿瓷集团4楼的会议室里,来自龙泉镇的企业家们,正与董事长王兴农探讨建陶的发展之路。互动式的交流,开诚布公的问答,敏感问题的探讨,毫不回避。“财富是共享的。我希望我们的建陶企业能够快速的成熟起来,能够早日拥有我们的自主品牌。让淄川这一全国建陶基地名牌云集,成为最大的生产、销售集散地。”王兴农的话激励着在座的每一个人,因为他还是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委员会的副会长。

“‘瓷交会’给我们带来集合效应,财富链条正在持续不断地延伸。”淄川区双杨镇党委书记宗学兆说。

名牌提升高度:建材城再添魅力

6月初的淄川,阳光火热。比阳光更加炽热的是淄川建材城。“知道吗?冠珠陶瓷、东鹏洁具、耿瓷陶瓷、卡恩诺卫浴、皇冠陶瓷等30种中国名牌、驰名商标、免检产品‘亮相’淄川建材城了,还有许许多多的让利优惠销售、一元商品现场拍卖、现场购物抽奖等活动。所有活动每天都有创新,每天都有让利惊喜呢。”这样的消息,从6月2日到8日,一直成为淄博市民津津乐道的话题。正是有了这些品牌,才使淄川建材城每天的参会人数超过10万人次,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短短的7天时间,市场交易额就实现5.2亿元,成为淄川建材城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这奇迹的创造,得益于在此间举行的首届“瓷交会”。

淄川建材城坐落在双杨镇,镇长王鉴表示:“双杨镇将以这次交易会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建材城这个江北最大市场的交通、运输、配送、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实行封闭式管理;并整合财富陶瓷城、建陶工业园等周边资源,大力发展建材等物流业,努力把淄川建材城建成江北最大的建材批发物流中心。”

名牌提升高度,高度决定地位。首届“瓷交会”的成功举办,再次印证了这一道理。淄川建材城在全国同类市场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辐射圈也进一步向外延伸。

磁石吸引:建材城彰显实力

举办“瓷交会”源于一个偶然,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4月下旬,淄川区委书记阎西国在建材城调研时了解到,淄川建材城从一个马路市场发展到拥有经营户2700户,经营面积48万平方米,从业人员2万多人,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的全国最大建陶专业批发市场。淄川建材城虽然一直是北方最大的建陶市场,但自建立以来只是个别商户组织过小型的商贸活动,从没有以建材城整体的形式组织过任何大型交易会,整个建陶市场缺乏对淄川建材城整体形象的认知。城内许多经营大户也多次向管委会提出过由政府出面组织大型展会的建议;近年来,全国和省内许多地方新建了很多建陶市场,各地市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建材城如果不采取措施,加快发展,很可能就会被其他市场超越,逐渐走向衰落。“举办交易会既是市场建设内在的需求,也是基于市场长远发展的战略考虑。发展会展经济是提升建材城市场档次的一条必由之路。”淄川区委书记阎西国的重要指示,转化成双杨镇党委政府与建材城管委会的内在动力,他们迅速行动,精心策划,经过认真调研和论证,决定立足建材城市场实际,举办以市场交易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淄川)瓷砖卫浴商品交易会。

“瓷交会”举办的消息一发布,迅速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在建陶行业内,更是掀起一阵轩然大波。因为这次交易会是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中国市场指导委员会、淄川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客商竞相报名,既为探路而来,也为自己的品牌找一个最佳展示的平台而来。5000多家客商的加入,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商品选择空间。短短的一周时间,买卖双方实现了双赢,更加坚定了他们在这里“安营扎寨”的信心。交易会还没结束,就有广东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福建华盛陶瓷有限公司等36家全国名牌陶瓷厂家在淄川建材城新设立了地区总代理,并发展二、三级代理商1000余家。

淄川建材城犹如一块磁石,吸引着众多品牌建陶的入驻,彰显出建材城的品牌实力。

意识觉醒:唤起地产企业“品牌”

“瓷交会”得到了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丁卫东,中国市场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朱勇毅、山东省商会常务副会长司志柏等与会专家的肯定,他们认为本次瓷砖卫浴商品交易会定位准确,立足实际,是一次务实、实效的盛会。广东、福建等9个省市的陶瓷协会负责人,四川夹江、广东佛山等12家建陶市场负责人的光临,也奠定了作为全国第二大建陶基地淄博建陶工业园173家生产企业的信心。“作为生产设备是国际一流的建陶生产线,有着成熟的生产技术,又有着‘地产品’的极大优势。就看我们如何利用这些发展壮大自己,加快品牌的培育和成长。”山东耿瓷集团董事长王兴农说。

“‘瓷交会’的举办,目的之一就是为淄博建陶工业园的生产企业搭建起一个更大的交易平台。同时,通过这种交易会,进一步开阔企业家的视野,使他们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学到更多东西。更关键的是让他们转变观念,真正树立起品牌意识,提高市场的永久竞争力。现在看来,这一目的已经有了初步效果。”双杨镇党委书记宗学兆说。

集合效应,汇成了一股信息流,在淄川建材城的财富链条中得到不断的延伸。据淄川建材城管委会提供的资料显示:交易会结束后的日子里,每天都有新的品牌商到这里咨询、洽谈,寻求发展商机。“新品牌的不断加盟,提升了建材城的高度,提高了建材城的竞争力。特别是著名品牌的加入,形成了建材城持久的魅力。”管委会主任宋磊介绍。

宝鸡市有意打造建筑陶瓷基地


4月24日晚,宝鸡市长姚引良在万利酒店会见了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教授丁卫东一行。

丁卫东一行5人是应宝鸡市邀请抵宝的,他们都是我国建筑陶瓷方面的专家。在会见中,姚引良详细地介绍了宝鸡作为炎帝故里、农耕文明发源地、周秦文化发祥地和青铜器之乡的历史,介绍了宝鸡作为西北工业重镇在近年来的跨越发展,以及宝鸡周边县区蕴藏的生产建筑陶瓷的丰富资源情况,并表达了宝鸡凭借比较优势打造建陶基地的愿望。他说,在宝鸡发展建陶,我们起码有四个比较优势,一是资源丰富,二是打周边牌运价低,三是用工费用低廉,四是我们有优惠政策,对首先来宝投资者将让他大赚一把。这次请各位专家来,就是想请你们为宝鸡发展建筑陶瓷业把把脉,为我们当好参谋把好关。

丁卫东教授在会谈中详细介绍了全国建陶发展情况,并表示要深入了解宝鸡建陶资源情况,全力支持宝鸡发展这一产业。

市委副书记李金柱、副市长徐强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见。

全产业链格局:陶瓷卫浴业的发展趋向


目前,陶瓷卫浴行业市场惨淡,产能过剩,行业饱和成为大家的共识。上游供应企业的发展与陶瓷卫浴行业息息相关,它不仅反映了陶瓷卫浴行业的兴衰,同时也助推陶瓷卫浴行业的发展。如何促进上下游企业合作并建立可信模式,如何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助推行业的发展?第三届广东省陶瓷上游企业研讨会将邀请众多行业精英,在求新求变的大背景下,共同就行业节能减排、各种技术创新等大方向、大趋势问题进行实质性的交流互动,共同寻找破冰之举,共同谋划破局之策。

由于国内国际多重因素的叠加效应,陶瓷卫浴市场及上游企业呈现令人心焦的境况。现在,几乎找不到可以独善其身的产业,也没有相对独立的空间能够避免市场的暴风骤雨,往往是一个产业遭难,上下游产业都会受到影响和诛连。这也在证明着:产业间的关联度在日益密切,链条关系在日趋紧扣。如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使下游产业之一的陶瓷卫浴业深受影响,市场需求减弱,库存增加,利润下滑。再如陶瓷卫浴业,由于市场不畅导致需求减少,生产成本上涨导致利润降低,多种因素共同导致对陶瓷机械及配件、化工色釉料、原燃材料、耐火保温材料、窑炉公司等上游企业的不利和被动影响。此前不止一次的新闻报道,某陶瓷卫浴企业关门倒闭,或是老板“跑路”,集在门前讨债的必有不同的上游供应商企业。

其实,上游企业与陶瓷卫浴企业的关系十分密切且重要。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上游企业的产品质量稳定(特别是原材料、化工料等),直接影响到下游陶瓷卫浴企业的产品质量稳定。而上游陶瓷机械装备等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反过来又会更大程度地助推陶瓷卫浴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上游各产业的产品供应的稳定、及时,产品质量的稳定,合作关系的稳定及产品创新速度、生产成本高低等,都会对陶瓷卫浴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或是消极的影响。既然是上下游的产业,势必会有唇齿相依的关联,就应该有一个密切的合作关系,以促进各自的共同发展。

眼下,陶瓷卫浴业纷纷延伸企业内部的产品链条,将产品链一再拉长、延伸,甚至是跨界经营、混搭设计,对泛家居行业的所有产品都有涉足,以此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陶瓷卫浴企业在延伸产品链条时,还应关注企业外部的产业链条。据悉,中国建筑卫生瓷行业历史上第一部产业政策的制定工作已经启动。政策范围包括建筑卫生陶瓷、机械化工等全产业链,将对政策目标、行业技术政策、产业布局、准入门槛、出口贸易等与整个行业相关的方面做出阐述。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也对陶瓷卫浴业及相关上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要求。可见,今后的发展,以陶瓷卫浴业为核心的涉及多个相关产业的全产业链格局已经浮出水平。优势骨干企业可以技术、管理、资金、资本、品牌等为纽带,实施联合重组、兼并重组或是发展共同体、产学研创新联盟等,在资源整合、研发设计、物流营销、增值服务基础上,壮大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强化产业链条,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陶瓷卫浴业要站在整个产业链条的高度看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高全产业链理念的认识,有的放矢的加强与上游企业的合作、兼并、重组、联姻。一是增强上下游企业的诚信经营,增进彼此互信,诚信经营不仅是对下游环节(经销商、客户等),也包括对上游产业(供应商等),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如果陶瓷卫浴企业对上游企业付出诚信的努力,相信定能结出双赢的善果。二是共同构建以陶瓷卫浴业为主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联盟,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为目标,汇集各方的资源优势,共同推进创新,迎接创新的市场挑战,也会取得双赢的结局。三是结成紧密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御市场风险。现在的市场风险不是独立的,其波及面之广、破坏力之强、涉及产业之多都在增大着企业的经营风险,考验着各企业的经营智慧,蝴蝶效应的影响力被无限放大。上下游企业要以一种共进退的姿态,迎接市场的惊涛骇浪。四是本着合作共赢的指导思想,选对企业跟对人。陶机、化工色釉料等上游供应企业选好下游的陶瓷卫浴企业,哪些企业值得长期合作,跟对下游的潜力股陶瓷卫浴企业,无形中会提速供应企业的成长。

实施上下游企业相结合的全产业链格局,也是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的一种尝试,更是推进陶瓷卫浴企业“武装到牙齿”以提升抵御市场风险与风浪之能力的一种考验。覆巢之下无完卵,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等古代先贤们的忠告,在当今市场中也在警示陶瓷卫浴企业,全方位、立体化的防御体系,从头至尾的全产业链战略,或将引领陶瓷卫浴业发展的新阶段。

围绕陶瓷产业链“定制人才”


在德化城关凤凰山上,德化陶瓷博物馆畔,有一座美丽的校园——德化职业技术学校。她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就业服务为一体,是一所管理科学、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34年来,她培养出数以万计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德化陶瓷产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养料”,作出巨大贡献。在陶瓷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当前,德化职校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创新“师徒制”和“大师工作室”模式,对接陶瓷产业链,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以“大师”培养陶瓷行业精英

在德化职校内的曾映雪大师工作室里,几名学徒正潜心钻研陶瓷绘画,福建省唯一的瓷画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学校工艺美术专业老师曾映雪在旁进行指点。“我利用节假日到老师工作室,老师总能把她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与我分享,我感觉自己在不断进步。”师从曾映雪3年的方美玲同学感慨地说。

“师徒制模式培养行业精英,让陶瓷绘画后继有人,推动整个德化陶瓷产业的发展。”曾映雪告诉记者,自己是德化职校首届毕业生,毕业后在这所学校从教至今已28年了,在母校教授学生,为德化培养陶瓷人才,甚是欣慰。

除了曾映雪以外,苏珠庄、赖礼同、林建胜、许瑞峰等30多位知名的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主动承担起学校特聘师傅这一神圣职责。结对拜师后,徒弟们到师傅的企业或工作室全程跟班学习,学习技艺、学习做人。青年教师也通过“拜师”,提升了专业技能水平。据悉,德化职校自2011年秋季开始实施“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至今已有65名徒弟出师,成为陶瓷技能型人才,为德化陶瓷行业提供了人才支撑。

德化职校校长陈文森表示,早在建校之初,工艺美术专业(陶瓷雕塑、陶瓷装饰、陶瓷造型)就成为德化职校的主打专业,办学34年来,工艺美术专业从来没有间断或衰微过,培养了不少杰出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德化县省级工艺美术大师36人和高级工艺美术师49人,60%以上为德化职校毕业生;全县1000多家陶瓷企业的产品设计人员中,80%以上为职校毕业生,每年为德化陶瓷企业赢得价值数十亿元的订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围绕陶瓷产业链拓宽专业设置

德化职校通过实行“师徒制”这一有力举措,把学校专业建设不断推向深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年5月学校成为福建省现代学徒制项目试点单位;今年8月学校获评首批“泉州市闽南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学生作品3人次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8人次在省级大赛中获奖,41人次在市级竞赛中获奖,36人次在县级赛事中获奖。

记者了解到,我国目前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而德化职校的“师徒制”已日臻成熟,不失为“现代学徒制”的一个先行样本,而且该模式与德国的先进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师徒制”模式架起了学校与企业校企深度合作的桥梁,全面开创育人新模式成为学校和行家的共识。

目前,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作为德化县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德化职校没有满足于培养陶瓷工艺人才,而是进一步拓宽培养领域,将触角伸向陶瓷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近年来,该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与德化电子商务创业园合作,培养全面掌握电子商务运营的技能型人才,为陶瓷电商的未来发展添砖加瓦;开设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和中餐烹饪专业,培养在酒店、旅游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蓝领”,为推介德化旅游产业不遗余力;还将陶瓷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中,在幼教领域埋下陶瓷文化传承的“种子”,让“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

不仅如此,德化职校始终遵循“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固本求新、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宗旨,秉承“厚德尚能、知行合一”的校训,大力拓宽学生继续学习通道和就业渠道,毕业生供不应求,且对口就业率及工资待遇高,发展前景广阔。肩扛服务陶瓷产业发展的使命,德化职校将继续扬起风帆,向着“立足产业、服务社会、建设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名校”的办学目标奋进!

建筑陶瓷产业路在何方?自主创新是发展之道


相信18日到景德镇瓷博会现场观展的市民都会发现一个问题,相比艺术陶瓷、特种陶瓷等,在展馆里很难找到建筑陶瓷的身影。

很多人谈到陶瓷,都会想到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的瓷瓶、瓷雕,而建筑陶瓷往往被忽视。建筑陶瓷如今的发展如何?目前正面临着怎么样的挑战?18日,记者采访了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副主任陈少波,让他谈谈有关建筑陶瓷行业不为人知的故事。

陶瓷产能增长迅猛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陶瓷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在陈少波眼里,近年来,中国的陶瓷产业在不断引进及吸取来自欧洲陶瓷强国的先进技术装备、设计理念的同时,也在加强自我创新,在新技术运用和产品研发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建筑陶瓷产能得到大幅提升。”陈少波给记者提供了一份数据,这份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1月,全国陶瓷砖生产量达8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4.9%,销售超过3000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陶瓷砖出口超过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达16%。虽然这份数据来自两年前,但不难看出当时全国范围内建筑陶瓷行业的火爆程度。

内外多重因素制约发展

很多人都知道近两年建筑陶瓷生意不好做了,对此,陈少波也给出了相应的解释,“首先二套房房贷首付比例和利率已经上调,而三套及以上房贷全面叫停了。”陈少波说,建筑陶瓷是房地产行业的上游产业,也会受到房地产政策的影响。不但如此,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让国内的建筑陶瓷出口业务受到影响,同时,加上物价上涨,导致陶瓷原材料价格、燃料价格和运输成本受到不利影响。

谈完了国内,陈少波谈到了出口形势,自欧盟对华瓷砖反倾销终裁落定,最高关税率达到了69.7%,少的也有30%左右。

无疑,这对于大多数出口欧盟的中国陶瓷企业来说是一个大麻烦,也给出口的建筑陶瓷企业的发展道路上设了铁门,然后加一把铁锁。

产业发展需走自主创新路

陈少波说,2013年是一个新的开始,许多建筑陶瓷企业经历2012年的迷茫期后,已经有所动作,“在原来,大家是靠价格取胜,现在路断了,大家发现,还得靠自己。”

陈少波告诉记者,产品差异是市场良性竞争的基础。只要在研发、产品设计和文化塑造这些前端工作上做到位,就不愁没有消费者。产品的差异性不明显,以价格竞争作为制胜之法,一旦成本上涨,则利润更低,结果只会伤人害己。

对于未来建筑陶瓷的发展之路,陈少波有自己的看法,建筑陶瓷要发展,主要还是得靠自主创新,只有通过创新手段,才能摆脱传统陶瓷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提高利润率,抢占陶瓷产业的制高点。

“建筑陶瓷要发展,应该遵循市场发展规律,正视自身优点与不足,才能正确把握定位与方向,在今后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让陶瓷产业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对于已举办15届的陶博会而言,借助陶瓷这个泥与火交融的艺术,依托陶博会这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像抓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样,下功夫做好陶瓷产业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工作,对于做大做强唐山陶瓷产业意义重大。

一是在陶瓷产品的设计、研发、创新上进行“补链”。充分吸收借鉴陶博会传播的新信息、发布的新产品、展示的新技术,引导陶瓷行业向产业链上游出发,着力在陶瓷产品的设计、研发、创新上进行“补链”,进一步健全完善陶瓷研发机构,并加快建立陶瓷行业院士工作站、窑炉技术装备分会等创新性交流平台,不断提高陶瓷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此,一方面,应设立引导基金,对陶瓷产品的设计、研发、创新给予重奖,并从技术、人才、劳动力、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应充分利用专业学院的优势,扶植发展陶瓷专业教育,建立我市陶瓷人才的培育基地。

二是在陶瓷产业的延伸配套、融合、衍生和品牌打造上进行“建链”。广泛借助陶博会的影响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助推全市陶瓷产业逐步向陶瓷新材料产业转变、向陶瓷机械装备迈进、向陶瓷产业链下游发展,重点在陶瓷产业的延伸配套、融合、衍生和品牌打造上进行“建链”。在延伸配套上,大力发展纳米陶瓷、电瓷电器和陶瓷机械、陶瓷装备以及水暖五金等配套产业。在融合上,加快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和陶瓷文化创意公园建设,促进陶瓷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实现艺术与实用的联姻。在衍生上,下大力做好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统瓷业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使之成为独具魅力的陶瓷旅游资源。在品牌打造上,在加大包装、宣传和推介力度的基础上,狠抓兼并重组,引领小微陶瓷企业从简单地追求“单打冠军”,向谋取“团体冠军”转变,联手打造知名陶瓷品牌,全面提升我市陶瓷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是在陶博会的功能完善、陶瓷业态的拓展上进行“强链”。在完善陶博会“展示、交易、交流、合作”功能的同时,重点强化提升其招商引资功能,吸引一大批战略投资者来我市投资兴业。尤其是着眼于打造永不落幕的陶瓷文化盛会,尽快规划建设唐山国际陶瓷贸易城,并使之成为中国北方和全国最大的陶瓷集散基地、交易中心乃至区域定价中心,促进陶瓷产业与现代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宝鸡建筑陶瓷发展迅猛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宝鸡建筑陶瓷发展迅猛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