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促销噱头?景德镇瓷器展再玩被困长沙

促销噱头?景德镇瓷器展再玩被困长沙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1-05-05

景德镇古代瓷器。

12月16日湖南省人民体育场的“景德镇精品瓷器展”突生变故:活动组织者突然失踪,28户从景德镇赶赴长沙的参展摊主亏得一塌糊涂,想讨说法却不知道该找谁,这是所谓的“景德镇瓷器展”连续第三年在长遭遇“困局”。因组织者王某事先承诺的展期与场地方签订的合同展期有别,今天上午,出入展会会场的大门被牢牢锁上。

上午10时,记者接报后,来到展会现场,只见摆在体育场内的展销场地顾客寥寥,而大多数顾客属于路过的行人。体育场大门上,一张“告商家书”格外醒目,上面写着:场地签定合同到期,请摊主认真履行协议尽快离开。

摊主们对记者说,“来长沙之前,他们与王某说好是3个月的。”一位摊主还拿出王某开具的收据,上面写着每月2000元,三个月正好6000元。然而,场地管理方的锁门也是事出有因。湖南省人民体育场业务科负责人唐某拿出与王某签定的场地合同白纸黑字写着展期2个月。这让摊主们哑口无言。

据摊主江某介绍,在王姓老乡的组织下,他们用自己积攒多年的血汗钱批发了大量当地瓷器,参加了由他组织的长沙“景德镇瓷器展销会”。9月27日他们来到长沙后,却发现展销会场被安排在不太繁华的湖南省人民体育场内,王某承诺的“大力宣传”也没有兑现。前几天,王某突然失去了踪影,电话也已停机。展销会办了两个月,生意十分冷清,运来的瓷器卖出不到十分之一。

当记者告诉他们,“景德镇瓷器展”已经在长沙举办过3次了,前两次也是类似的结局,并发生参展商“怒砸”或“贱卖”瓷器的噱头与闹剧。江先生回答说,由于他们在农村,信息不畅通,没有看到过这类的报道,所以才上了当。目前,28户摊主正在与湖南省人民体育场交涉。

有读者向记者报料,“景德镇瓷器展”内展出的瓷器标价高得吓人,但上万元的瓷器往往数百元即可成交,他疑心整个瓷器展对消费者而言很可能也是个骗局,所谓的“被困长沙”,只不过是布展商的促销噱头而已,他提醒消费者不要轻易上当。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景德镇客商被困大同


8月10日大同市下起了零星小雨,空气凉爽了许多。在大同市西门外华宇购物中心露天广场上,摆摊位的江西景德镇42家陶瓷客商却无心享受这凉爽带来的快意。

10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大同市西门采访,被一群来自江西景德镇的陶瓷客商围住大诉苦衷:“9天前,景德镇有个姓胡的女人,说是已经和大同联系好了,让我们带来大同红旗广场文化展览中心设摊位展销,每个摊位1200元,时间一周,还负责在该市媒体做广告宣传。”一个叫万水根的客商说:“我们花10多万元雇了8辆大卡车,装了价值300多万元的展品,赶到大同红旗广场文化展览中心刚卸完货,就被大同市文化检查中心的工作人员告知不让摆。无奈,只好又雇车把展品拉到市体育场暂存起来。第二天,那个姓胡的女人带着我们5万多元展销费逃跑了。”

江西景德镇的客商商议向大同市政府求助,经市政府批准,他们在大同市西门外华宇购物中心的停车场又花2.5万元场地租赁费(时间10天),露天摆开了展销摊位。“由于华宇购物中心所处不是大同市的繁华地段,我们的摊位生意十分冷清,有的摊位9天还未开市,卖得好一点的也仅卖了数千元。白天忍受烈日暴晒,晚上在自己的摊位席地而眠,尤其遇到阴雨天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一位名叫梅辉明的客商愁苦地说,“现在我们认赔了,只要把产品赔钱卖出去,能很快回家就不错了。要不然雇车拉回去,连运费也花不起,而且瓷器拉来拉去又容易打碎。”一位叫潘军斌的客商气得掉眼泪,急得直跺脚,因为他的摊位连一件展品也没卖出去。

景德镇瓷为何长沙遇冷


据《长沙晚报》报道,最近,在省人民体育场举行的景德镇瓷器展销,遭到了空前的冷遇,一个月的展销期限将满,近8万件瓷器才卖掉200余件。景德镇瓷器是中国乃至世界级的品牌,但这个本不愁嫁的皇帝女儿,却在长沙初冬的寒湿中打了近一个月的冷颤。

细究景德镇瓷遭受的冷遇,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来自湖南本土瓷器品牌的竞争抗衡。景德镇瓷固然全球知名,但湘瓷却可与之分庭抗礼。湖南古有湘阴窑、铜官窑(长沙窑),代表着当时全国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近现代有蜚声中外的醴陵瓷,不仅拿过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的金奖,而且曾为毛泽东和中央机关烧制专用瓷长达20余年,有着“红色官窑”之美誉。如今,景德镇瓷要在“主席瓷”的故乡分一杯羹,受点冷遇,并不委屈。又比如说,展销组织者可能忽视了长沙人的精明劲。长沙消费者的精明,体现在务实、致用、谨慎、不图虚名上。景德镇瓷名声大,品牌硬,但消费者却绝不因此而迷信、盲从。购买时,不仅会考虑自己的购买能力,还会考虑购买有无必要、是否实用,在这样的理性消费面前,要形成预期的抢购热潮,很难。

然而,景德镇瓷长沙遇冷的最主要原因,恐怕还在于价格诚信的缺失。瓷器价格虚高,连展销方负责人都不得不承认:市民实际购买价至少在标价的一半以下,高档的甚至可以打一至二折。在小件数百元、高档数万元的虚高标价面前,大多数消费者不敢问津。即使有心购买,也难以鼓起砍价的勇气,拦腰一刀注定要成为“冤大头”,往死里压价,不仅考验购买者的狠劲、毅力和耐心,购买后,还会时时折磨人的疑心:这价格的泥潭到底有多深?自己真买得划算吗?

长沙的冬天愈来愈冷,笔者以为,景德镇瓷的展销要想热起来,首先还得展销商家彻底地诚实起来。在这个崇尚商品合理利润的时代,即使抱着知名品牌漫天要价,也是会吓退顾客的。只有将价格恢复其本真面目,展销方才不会在寒风中抱着大大小小的瓷器瑟瑟地走人。

“景德镇瓷器展” 市民怀疑瓷器真伪


标价19万元的景德镇仿古大花瓶只要1000元就成交了,如此便宜的成交价不禁让人对这些名家瓷器的“掉身价”感到愕然。据了解,最近在市区金园路、金砂东路举办的“景德镇瓷器展”均遭到冷遇,虽然经销商使出了让利酬宾大甩卖的杀手锏,但生意仍冷冷清清。

展销场面冷清

在金园路、金砂东路的两个瓷器展区里,记者看到现场虽然摆满了各类瓷器,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缭乱,但光顾者寥寥无几。尽管最终商家为了吸引人气打出了最后3天大甩卖和打折售卖等诱人的广告横幅,可现场还是乏人问津,不少市民都是匆匆而过,没有停留近前观看。

要价卖价相差近20倍

记者观察到,展区里的瓷器大都身价不菲,动辄要价上千数万元。经营者称:“这些瓷器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用手工精制而成的,当然就贵了。”当记者转身准备离开时,该经营者表示记者若看中哪件瓷器,价钱可以再商量。但或许谁也料不到,这一商量竟是意味着其要价可打折近20倍!13日下午,记者在金砂东路展区就看到一市民以1000元的价格买下了原本标价19万元的一对大花瓶!记者注意到,当该市民还款时还表现出他对1000元的购买价仍感到不踏实。

在随机采访中,展区里几位浏览瓷器的市民都说,要价和卖价差得如此离谱,让人不禁怀疑这些“名家精品”瓷器的真伪。

各类证书让人难辨真伪

记者发现,瓷器展区里不少高档瓷器旁边都置放着各类证书,如“高级工艺美术师”、“艺术大师名作证书”等等。证书的版本也各不相同,有压膜装,有精装本,也有贴着大师照片和加盖钢印的;发证机关也五花八门,有陶瓷协会颁发的,也有各制瓷公司印制的,也有的是作者自己印制的。

几位市民观看后表示,本来有证书是明确其身份,让人明白消费,但证书种类一多,反让人觉得真假难辨。

据行内人士介绍,景德镇瓷器受冷落的原因主要是近年来的机器化大生产对景德镇瓷器行业造成了较大冲击,一些中小型企业为追求利润粗制滥造甚至仿造瓷器,导致景德镇的名声大受影响。另外,潮汕地区尤其是潮州的枫溪陶瓷近年来也是声名鹊起,多选择性、多对比性令消费者对瓷器的品质、价位有所了解,这些都造成了消费者对景德镇瓷器的信任危机。

82名景德镇人被困北秀绿地


“我们被老乡骗了,大风刮打了近万元的瓷器,寒流把很多人冻病了,瓷器没钱运走,82人被困在了哈尔滨。”18日,3位来自江西景德镇的男子来到哈尔滨日报编辑部求助。

一位姓李的参展商向记者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他们82人大部分是下岗工人。2月中旬,他们的老乡陈友华拿着一份带有哈尔滨某园林管理部门公章的邀请函回到景德镇招商,报价每个摊位1300元钱,包括宣传费用,并承诺货到两天后,在展会现场搭建彩虹门(充气宣传门),同时在哈尔滨的报纸、电视上做广告。很快就有40个报名的参展商分别交纳了500元预定费,并于2月28日、29日将几千件瓷器运到哈尔滨。在北秀绿地卸车后,陈向他们收取了剩余的参展费用。但是,开展几天来,电视、报纸的广告他们根本没看到,来参观购买的人非常少,直到3月5日彩虹门才安置到位,可两天就撤掉了,陈对老乡们的解释是:“彩虹门丢了!”到8日,参展者就再也找不到陈友华了。几天前,有自称是公园的人员来催促参展者撤展,大家找不到陈友华没处说理。

在瓷器展销现场,一名参展女子含着眼泪指着一堆已经成了碎片的瓷器告诉记者:“到了这里就冷得受不了,没电也没避风的地方,很多人都冻病了,随后几天又刮大风,根本没人来光顾。眼睁睁看着东西被吹打,拦也拦不过来,我家两天就损失两千多元。”

记者几经周折找到一名姓罗的展会承办者,他说:“货落地时,陈友华收了钱简单签了一个协议,根本没办理举办展会的正当手续。”随后,记者找到北秀绿地管理部门,对方表示确有此事,他们已经联络到陈友华,他很快就能到哈市。

景德镇瓷器展长春频频遇冷 到底为何


江西商人带来的在欧亚卖场10号门附近展销10多天了,但销售情况却极其不佳。接连几年,在长春频频遇冷,原因到底为何,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调查。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欧亚卖场10号门,看到展出的品种很多,但顾客却不多。陶瓷的标价不菲,每件标价上千元甚至上万元,几十万元的也不在少数,琳琅满目的景德镇瓷器把欧亚卖场10号门附近的房屋挤得满满的。

在展销现场记者粗略地数了一下,大概共有近百个摊位。有的展销商无精打采地站在一堆瓷器中间,看到有人来也懒得主动打招呼。有的摊位上只见瓷器不见人,展销商多数围在一起聊天。

记者注意到,尽管有零零散散的几位顾客,但也只是看而不买。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姜姓市民,他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手工艺品的增多,给瓷器行业带来了较大冲击,致使其销售遇冷。虽然景德镇瓷器名声很大,但市民毕竟不是专家,对于这些琳琅满目价格不菲的陶瓷,他们分不清是真还是假。

记者碰到一起逛陶瓷展的母女俩,老太太对一个印有枫叶图案的瓷花瓶爱不释手,那年轻女孩说:“妈,你要是喜欢,咱们就买吧。”随后一问价,需要500多元,老太太扭头就走,嘴里一边嘟哝着:“这也太贵了,500块钱能在花店买多少个玻璃花瓶呢。”

几位观赏选购陶瓷的市民也表示,这次展销的陶瓷品种多,质量也可以,就是价格贵了点,一件瓷器的价钱,好一点的都相当于一辆普通轿车了,消费者承担不起。

在全国各地参加过多次景德镇瓷器展销活动的刘先生分析认为,从消费习惯看,北方人注重实际,他们对瓷器收藏和欣赏的兴趣不是很大。他们运到长春的6万余件陶瓷以工艺、陈设瓷为主,多数都是精工细作,所以要价不菲。

此外,陶瓷商们分析,来购买瓷器的人之所以不多,可能是因为这次陶瓷展的地方距离市中心比较偏远,地段不够繁华。据他们介绍,到目前为止,近半个月过去了,有些瓷器的包装都没有拆过。

景德镇瓷器展给许昌带来了什么


近年来,一些号称卖的都是正宗景德镇瓷器的展销活动不时在全国各地引发一些负面新闻。据相关媒体报道:在北京,几乎每个月都有打着景德镇旗号的陶瓷展举办,但价格一片混乱;在合肥,景德镇瓷器展遭遇“寒流”,好几天卖不出一件;在成都,景德镇瓷器展的组织者突然间携款“人间蒸发”,展销商不得不二折抛售展品……

就在许昌市体育场,一场景德镇瓷器展销活动也即将接近尾声。在一些许昌市民印象中,这样的景德镇瓷器展销活动如今一点儿也不新奇了:三四年前,景德镇瓷器展在许昌一年举办一次;两年前,景德镇瓷器展在许昌一年间“梅开二度”;去年到今年年初,类似的展销活动接二连三。

在全国各地经历过一系列“麦城之旅”后,景德镇瓷器展为什么频频光顾许昌,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景德镇瓷器遭遇尴尬

在许昌市体育场南侧百余平方米的空地上,展销商们用各种木架围成了40多个摊位,近万件大大小小的瓷器在阳光下闪着莹莹白光。昨日下午,记者在卖场内转了一圈发现,观者寥寥,购买者更是难得一见。有的展销商垂着头无精打采地坐在一堆瓷器中间,看到有人来也不主动打招呼;有的摊位上只见瓷器不见人,展销商在四五米远的健身路径上玩健身器;有几个展销商凑在一块儿,操着方言拉家常。

靠近卖场入口处右侧的一个摊位上围着3个人,一个老板模样的中年男子正在包装3个瓷瓶,一个女人在旁边向一个50多岁的男子抱怨着:“讲价也不是这样讲法,你以为是买萝卜、白菜呢!3个瓶子只要你60块钱,你还要还10块钱,我快要赔死了!”看记者凑了上去,那女人不失时机地问:“你要不?我们还有,这样的瓶子3个60块钱。”记者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10多个高四五十厘米的瓷瓶被放在地上,旁边的一块牌子上写着“最后大甩卖——30元/件”。再看木架上摆着的上百件瓷器,动辄标价百元、千元,甚至上万元,而且都是打折后的价格。

“这些这么贵我可买不起。”听到记者的感叹,老板娘追着问:“实心买不?你讲个价。”记者按原价的二折报出了一组瓷屏风的价格,她听了直摇头,嘴里却说着“真想要再加点儿钱”。

随后,记者从几位展销商处获悉,20多天来他们大多数人经营状况惨淡,有的还入不敷出。据一位姓熊的展销商说,此次从景德镇来许昌的有40多家,他们每天要交纳场地费1000元,平摊到每户的费用目前在500元左右,加上吃住费、运费、损耗费和其他费用,靠每天那点儿可怜的销售额恐怕连路费都赚不回来。“许昌人太会讲价了,东西根本卖不上价,加上买的人少,今年算是亏大了。听说不久前刚有一个景德镇瓷器展销团来过,早知道我们就不过来了。”尽管记者一再询问,这位展销商始终不愿透露具体亏损的数额。“这几天一分钱都没赚到,我要赔死啦,都是上万元的东西啊!卖不到进价,我提都要提回去!”一位展销商显得很激动。

天价景德镇瓷器遭人质疑

与卖场内惨淡的经营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次瓷器展有不少天价瓷器。记者在卖场内看到价格最高的是一件宫廷御用瓷缸,此缸标价19.6万元,名曰“花开富贵”。另外还有标价12.8万元、号称“中国之最”的薄胎瓷碗,标价5.8万元、号称“世纪之最”的薄胎瓷碗,及标价3.8万元、号称“绝世珍品”的薄胎瓷碗……在普通人看来,这些瓷缸、瓷瓶、瓷碗本身并无特别出众之处,不少观者都会向展销商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值钱?实在看不出来。”

模样普普通通的一件景德镇瓷器为什么敢开出如此高的价格?被问及的几位展销商像事先打好了招呼一样,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名家珍品当然值钱啦!你看这上面的画,都是大师手工画上去的。”当有观者问有什么可以证明这些瓷器的价值时,每位展销商都能拿出一本烫金封面的“收藏证书”。这种“收藏证书”上或者附有收藏人的姓名、照片,或者附有瓷器制作者的简要文字说明,最醒目的是都有一枚标注“某某某收藏”字样的大红印章。这样一本没有任何单位或部门签章的“收藏证书”,怎么就能证明瓷器十几万、几十万的身价呢?前来观者对动辄10万元以上的瓷器只是过过眼瘾,真正能吸引他们掏腰包的还是那些几十块、几百块的瓷器。一位姓陈的大娘提着一摞瓷碗说:“上万块钱的碗咱买不起!这碗照样能用来盛饭吃。”不过,一位展销商指着一只标价3.8万元的瓷碗神秘地说:“刚才有人买了一个,当礼品送人的。你要的话,9000块钱卖给你。”

地摊瓷器缘何走遍天下

“你给的价太低了,我们卖的可是景德镇瓷器!”这是卖场内的展销商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千年瓷都”景德镇的瓷器为什么自降身价,以“地摊货”的形式出现?一些展销商称,他们担负不起展厅的场地费,这种地摊式的展销活动都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无论赔赚最后都要自己“埋单”。但是有本地业内人士一语道破天机:“他们根本不是景德镇人,他们卖的东西不能代表景德镇水平。”业内人士进一步解释,上世纪90年代末,部分住在景德镇附近的农民为生活所迫,带着低价购进的景德镇瓷器辗转各地兜售,没想到卖上了好价钱,发了财。接着,他们带动亲戚、朋友到省外卖瓷器也赚了钱。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了展销队伍,他们组团到省外、甚至国外叫卖景德镇作坊瓷器,逐渐形成了规模。不过,这些农民展销商过于重视眼前利益,购进的景德镇瓷器多为小作坊的产品,根本代表不了真正的景德镇水平,加之自发组织的展销活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规范,久而久之就惹出了不少麻烦。客观地说,这种地摊式展销曾经给景德镇的作坊瓷器带来了一线生机,如今却由于受展销商自身素质所限等原因走进了恶性循环的怪圈。更让人痛心的是,这种行为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景德镇瓷器的美誉度。

至于为什么景德镇瓷器展尚能在许昌勉强维持局面,许昌中国钧瓷文化艺术研究会秘书长温剑博是这样解释的,他说,天下瓷器本是一家,景德镇瓷器在许昌还能有一定的市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许昌人对钧瓷的喜爱。近年来,借着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东风,许昌市的钧瓷事业发展迅速,不仅政府出面推广钧瓷,本地的各大媒体也强力推荐钧瓷,许昌市的文化名人、钧瓷爱好者、经营者也积极配合宣传,钧瓷研究所、钧瓷研究会、钧瓷生产者更是不遗余力地致力于钧瓷事业的发展,这让更多的人了解并逐渐喜欢上了钧瓷。这种“爱屋及乌”的心理为景德镇瓷器进入许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景德镇瓷器展带给我们的启示

景德镇作坊瓷器不远万里到许昌推销自己,对许昌钧瓷又有哪些启示呢?

钧瓷界业内人士认为,景德镇瓷器展为艺术品走向市场打开了一个突破口,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经验,多宣传钧瓷,让更多的人像了解景德镇瓷器一样了解钧瓷。像景德镇瓷器一样,钧瓷走向市场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实,许昌钧瓷走出去的尝试早在20多年前已经开始了。据许昌中国钧瓷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范文典介绍,1976年我市曾在北京连续举办过4次大型的展销活动,钧瓷一举扬名,在京城享誉至今。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市一直没有再举办大规模的展销活动。在温剑博的记忆中,1997年钧瓷又勇敢地踏上了走出去的道路。记得香港回归前那场在香江之滨举办的钧瓷精品研讨暨展销会,就是“政府搭台、文化铺路、经济唱戏”的一出大戏,当时钧瓷粉墨登场,一鸣惊人。同年,钧瓷“转战”日本,名扬东瀛,吸引了不少订单。初战连连告捷,钧瓷在市场化之路上越走步子迈得越大,近年来不仅屡屡作为“国礼”被送到国外,还连续献礼博鳌亚洲论坛,成为各国政要和海内外钧瓷爱好者争相收藏的珍品。

总结景德镇瓷器展的教训,业内人士强调,钧瓷的市场化之路要坚持“精品路线”。钧瓷以其文化底蕴取胜,为适应市场需求在造型、创意等方面求新时一定要坚持它的高贵品质,千万不能降低品位、粗制滥造,更不允许残次品上市。推广钧瓷的销售人员也要了解钧瓷的文化内涵,提高专业素质,在推广产品的同时推广钧瓷文化,让钧瓷给消费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钧瓷不仅要走出去,还要注重请进来,以自身的名气和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大师加入钧瓷研发的行列,打造出更多的精品,走良性循环之路。

瓷器知识:景德镇瓷器茶具辨别 景德镇茶具特点


景德镇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用如此精品品鉴茶艺,是每个爱茶之人不能错过的妙事,那么景德镇茶具特点是什么?如何辨别景德镇瓷器茶具有没有瑕疵是不是正品呢?

景德镇茶具特点 景德镇瓷器茶具辨别

景德镇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用如此精品品鉴茶艺,是每个爱茶之人不能错过的妙事,那么景德镇茶具特点是什么?如何辨别景德镇瓷器茶具有没有瑕疵是不是正品呢?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景德镇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用如此精品品鉴茶艺,是每个爱茶之人不能错过的妙事,那么景德镇茶具特点是什么?如何辨别景德镇瓷器茶具有没有瑕疵是不是正品呢?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景德镇茶具的特点

1、景德镇的瓷器特点就是白瓷质如洁玉,釉质润得像镜子,而且和瓷胎纸一样薄,透过光能看透背面。

2、瓷杯轻轻互扣,发出的声音清脆如玉石。

景德镇茶具的特点

3、景德镇茶具的做工都非常精致器形周正,圆润自然,没有变形和别扭之感。

4、釉色光洁,色度一致,不会出现砂钉、气泡眼、脱釉的情况。

5、瓷器上绘制的图纹颜色不艳不晦,不浅不深,光泽内蕴。

景德镇瓷器茶具

二、景德镇瓷器茶具辨别

1、查看茶具底部

辨别景德镇瓷器茶具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看茶具的底部,景德镇瓷器底部都会有“景德镇”、“景德镇制”、“中国景德镇”等字样,而其他地方的瓷器茶具是绝对不会有的,他们往往会在这茶具底部加上“景德镇彩”,很多朋友上当。

2、挑选手绘茶具

景德镇瓷器会有贴花和手绘两种,贴花价格较为便宜,而手绘通常会价格贵一点,但如果你购买手绘的景德镇瓷器茶具会有80%以上是正宗的,而贴花很大的可能会是假货。

景德镇瓷器茶具辨别

3、放在手心转一圈

把手指用水沾湿,把景德镇瓷器茶具放到手心进行转一圈,看能不能听到声音,正宗的景德镇瓷器茶具听起来声音清脆没有杂音。

4、细看细摸外表

景德镇瓷器茶具有很明显的特点: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故在挑选时可以细看茶具的做工是否光滑精细,细节等地方是否处理光滑。

小编提醒:选择购买景德镇瓷器茶具要去正规的店里,这样可以避免选择到假景德镇瓷器茶具。

以上就是小编为你分享的景德镇茶具特点,景德镇瓷器茶具辨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景德镇茶具的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装修选齐装,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10秒极速获取报价还能免费获取四套设计方案,更有装修管家全程跟踪服务,抓紧行动吧!

展广而告之绍兴“被困”的背后


“展绍兴被困。40多天过去了,只卖了不到十分之一,66岁的参展老人汪秀峰每天啃馒头过日子……”

最近几天,展在绍兴被困的广告在绍兴媒体频频亮相。生意受困还要广而告之?有读者来电询问,这些广告打得有点蹊跷。

年轻人“代言”受困老人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市区塘南农贸市场门口的精品展,寻找广告上的这位受困老人——66岁的汪秀峰。

结果应声出来的是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待记者说明来意,一位大爷被请了过来,不过年轻人说老人不善言辞,接受采访就由他代劳了。

年轻人介绍说,汪大爷是农民,为了赚点钱,他借了10万元来做陶瓷生意,第一站就是绍兴,可是40多天过去了,亏本已成定局,都不敢往家里打电话。

另一位参展商查先生插话称,现在大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攒够回家的路费,陶瓷卖泥土价也在所不惜了!

查先生自称是受一位老乡的鼓动来绍兴设摊的。老乡告诉他,他在绍兴塔山文化广场参加过一次陶瓷展,获利颇丰,因为绍兴人的文化品位很高,买瓷器挑选精品的。为此,查先生特地进了一批高档陶瓷来绍兴卖,比如其中一只“群仙祝寿”瓶子,进价不菲,现在的参展价高达38万元。

塘南市场门口的陶瓷展共设有12个摊,参展商多是江西景德镇凤凰山人。

“一个多月时间里,12个摊位才卖了2万多元钱,减去近万元的租金,平均每个摊位卖了不到1000元钱,大伙儿的伙食、住宿、路费都成了问题,为了省钱,大家每天在摊位里打地铺,啃馒头……”查先生称。

附近修电瓶车的一位大叔说,前年9月,市场门口也办过一次陶瓷展,生意也是如此冷清,令他困惑的是,景德镇的商人们还是“前仆后继”把陶瓷展一次次地设在市场门口。据一些参展商说,他们大多是受组织者“诱惑”来绍兴“淘金”的。

陶瓷展的组织者跑了

与此同时,在市区原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的空地上,也正在举办展销会。昨天上午,记者前去采访时,五六名摊主正聚在一起吵得不可开交,听说有记者前来采访,参展商们向记者投诉说,组织者姓杨的顾自跑了。

一位胡姓女参展商说,她们是景德镇瓷器厂里的下岗工人,是一位姓杨的牵头组织了这场展销会,他在招商时对她们说,绍兴文化底蕴深厚,绍兴人很有钱,是卖瓷器的好地方。陶瓷展销会从3月25日开始,展期为一个月。不料,4月15日那天,场地所有者下了最后通牒,原因是姓杨的只交了半个月的租金,租期已经到了。蒙在鼓里的参展商想找姓杨的理论,却发现他早已溜之大吉。

“这次卖不掉的参展陶瓷,运回去就要3辆大卡车,一辆车的运费要5000元,可大家已出不起这笔钱了。”姓段的参展商说,姓杨的不止一次欺骗大家。去年4月份,他曾在绍兴市区举办过一次陶瓷展销会,由于拖欠延期的场租费,房东用红条幅将整个展销会围了起来,不让我们做生意。

记者临走的时候,胡女士定要拉着记者去参观她的住处——位于市区昌安立交桥小区一间4平方米的自行车棚。“我现在就想回家……”胡女士说。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促销噱头?景德镇瓷器展再玩被困长沙》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促销噱头?景德镇瓷器展再玩被困长沙》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