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发展 > 导航 >

梅州大力发展陶瓷产业集群

梅州大力发展陶瓷产业集群

古代瓷器发展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2021-05-06

古代瓷器发展。

工业梅州是发展梅州山区经济实力的关键、发展工业,要依托梅州丰富的瓷土资源优势,坚持科技创新,培育特色产业,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大力发展陶瓷产业集群,提升工业经济总量,增强梅州经济实力。

首先,要以大埔陶瓷为龙头,发展梅州陶瓷产业集群。梅州各县均有瓷土资源,其中大埔县最为丰富,大埔箔胎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特点享誉国内外。发展梅州陶瓷业,首先要以大埔陶瓷为龙头,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做大陶瓷企业,出台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发展配套产业,把大埔打造成广东陶瓷产品的制造中心、研发中心、集散中心,建成日用陶瓷、工艺陶瓷、建筑陶瓷“三陶瓷并重”,紫砂陶、特种陶瓷和配套产业同步发展的陶瓷产业集群。

其次,要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做强梅州陶瓷产业。要做强梅州陶瓷产业,必须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建立市科技专项基金,以政府贷款贴息和无偿等形式,扶持陶瓷企业技术创新;企业要成立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建立陶瓷技术创新体系,整合科技资源,拉长陶瓷设计、生产、加工、销售的陶瓷产业链,提高陶瓷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建立市陶瓷企业信息网,开展网上产品推介和招商,提高陶瓷产品出口创汇能力;同时,要组建市陶瓷行业协会,为企业提供多层次、多功能、多渠道的服务,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优势互补,推进梅州陶瓷产业化进程。

再次,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打造“南粤瓷都”。一个市,如果没有足够的品牌很难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近年来,以大埔陶瓷为代表的梅州陶瓷业虽然发展迅猛,但往往是“只重视生孩子,不重视取名字”,品牌仍是梅州陶瓷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要发展梅州陶瓷业,必须增强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专利意识,实施名牌带动战略,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手段,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打造一批具有梅州特色的陶瓷知名品牌,提高梅州陶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要制订奖励措施,对被评为国家(广东省)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的陶瓷企业给予重奖,擦亮梅州陶瓷的金字招牌。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安徽萧县大力发展陶瓷产业 欲打造陶瓷之都


2010年8月2日,萧县县委、县政府在合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萧县陶瓷产业发展十年规划》。该县规划用10年时间,到2020年,建成200条建筑陶瓷生产线,年产瓷砖9亿平方米,实现工业产值300亿元左右,带动相关产业产值700亿元左右,提供就业岗位8万多个,每年为萧县增加财政收入不低于10亿元,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新型陶瓷产业基地。

据了解,生产陶瓷的主要原料瓷石,在萧县储量十分丰富,达40多亿吨,可以满足200条建筑陶瓷生产线连续生产100年以上,而且大部分为地上矿山,采掘十分方便,开采成本很低。之前,由于该县没有加工企业,大量的资源被廉价卖到山东、江苏等地,效益低下,为充分发挥陶瓷资源优势,变出售原料为销售产品,提高效益,萧县开始致力于发展陶瓷产业。

去年该县着手建设萧县陶瓷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目前已有正冠陶瓷、龙津陶瓷等国内大型企业入驻,总投资近50亿元,已建成投产、在建和签订协议建设的陶瓷生产线达60条。

景德镇市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


景德镇市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

日前,从景德镇市发改委获悉,随着景德镇市被国家确定为资源型城市,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将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努力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充分运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千方百计把瓷都经济社会引上发展快车道。

据悉,景德镇市将依托国际、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遇和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坚持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重点突破陶瓷文化产业延长陶瓷文化产业链,以建设文化基础设施作为发展陶瓷文化产业的主要抓手,积极策应环鄱阳湖经济生态区建设发展项目,重点建设“四大中心一大基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景德镇的支柱产业,预计至2020年以前,文化创意产业年均增长15%以上,陶瓷文化产业突破200亿元。

景德镇因瓷器而名,又因瓷而兴。历史上陶瓷一直是景德镇的支柱产业,产值曾一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但由于历史和社会发展等因素,陶瓷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比重大幅降低。2005-2008年,陶瓷工业平均产值虽然仅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2.52%,但平均增长速度超过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10.71%,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仍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仍是景德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主要的出口创汇行业和最主要的就业渠道,是景德镇市最具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主要产业。

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雄厚的陶瓷工艺底蕴以及陶瓷文化艺术资源是景德镇最宝贵的财富,是当之无愧的“国粹”,是世界陶瓷行业的瑰宝,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是景德镇最有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近年来,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以及世界陶瓷产业资源重组的机遇,牢牢把握时代赋予景德镇的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掘上千年的深厚陶瓷艺术文化底蕴,以国际化的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为龙头,以艺术瓷和日用瓷为特色,以高技术陶瓷(功能陶瓷、结构陶瓷、特种陶瓷)为支柱,以建筑卫浴陶瓷为阶梯,构建自主创新的“大陶瓷”产业体系,对于实现“经济重镇、旅游城市、特色瓷都”的战略目标,重振瓷都雄风,促进景德镇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不仅能极大带动城市陶瓷产业的结构升级、人员就业,还将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景德镇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一旦形成有序的产业格局,大陶瓷、大旅游、大文化、大创意的空前局面必将为这座城市添上光彩夺目的一笔。

沈阳法库发展陶瓷产业“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有着“东北瓷都、北方通航、中国牛县、山水法库”四大亮丽区域品牌的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其陶瓷产业这张名片被列为首位。记者5日从“2012法库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新闻发布会了解到,目前法库陶瓷产业已经明确了“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争创中国陶瓷之都”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拥有蓝天碧水、文化厚土的法库,非金属矿产资源独一无二,是“国家一类矿产资源大县”、“全国瓷土基地县”。法库人高举“资源转化、工业强县”旗帜,打造出了一座令人瞩目的“东北瓷都”。今年上半年,法库陶瓷产业园区实现产值213亿元,同比增长42%。

依托资源优势,法库县举全县之力发展陶瓷产业,自2002年第一家陶瓷产业落户至今,陶瓷产业集群迅猛发展,已有国内外100多家知名陶瓷企业相继落户,陶瓷产品发展到12大类27个品种,年产值突破300亿元,产品覆盖了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并远销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

如今获得“陶瓷产业集群国际合作基地”、“东北瓷都”、“东北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等称号的法库,确立了陶瓷产业在东北以及东北亚的领军地位。即将于9月26日举办的“2012法库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将“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争创中国陶瓷之都”确立为展会主题。

今年6月,在辽宁省长陈政高参加的全国知名陶瓷企业家座谈会上,法库陶瓷产业进一步明确了“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争创中国陶瓷之都”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日用瓷都醴陵欲大力发展建陶


日用瓷都醴陵欲大力发展建陶

5月6日,副省长陈肇雄赶赴醴陵,就陶瓷产业如何打造成千亿产业进行考察、调研。株洲市委书记陈君文陪同考察。

作为全国著名的三大瓷都之一,醴陵的陶瓷生产历史悠久,陶瓷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醴陵陶瓷产业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陶瓷生产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出口基地。醴陵陶瓷的产量占到全省陶瓷总产量的94.7%,占全国的14%,占世界日用瓷产量的10.8%。去年醴陵陶瓷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8.2亿元。陶瓷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造纸、箱包、运输、机械等配套产业的发展。在醴陵,陈肇雄考察了正阳精密陶瓷、华联红官窑、金煌瓷业、省陶瓷研究所、国瓷研究所、华联瓷业等陶瓷生产科研企业。

现场考察和听取汇报后,陈肇雄分析了陶瓷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他说,醴陵陶瓷产业要打造成千亿产业,必须调结构、转方式、拓展新领域。要在保持日用瓷、工业瓷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建筑陶瓷等新种类;要转变生产方式,变手工作业为半自动化或自动化,推行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水平;要加大公共平台的建设,培养人才,加大产品、工艺技术的创新力度,形成市场,培育品牌;要提高管理水平,鼓励走兼并、重组的路子,形成陶瓷产业大品牌集团。

省政府办公厅及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刘岳辉、莫德旺、卓群、杨世芳、朱有志,株洲副市长肖文伟陪同考察。

大力发展陶瓷总部经济 弘扬佛山陶瓷历史文化


1月10日,佛山市市长陈云贤率市、区、镇各级领导亲临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视察。在详细听取了佛山陶瓷城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周军对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的介绍,参观了总部基地建筑模型与项目工地后,陈市长要求将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打造成发展陶瓷总部经济的示范基地。

今年,在政府强势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环境下,佛山陶瓷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政府也为此制定了时间表和相关配套政策。与此同时,佛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佛山陶瓷向商贸、物流、服务发展,大力打造陶瓷总部经济的政策方针。1月7日,在“陶瓷产业结构调整座谈会”上,陈市长强调,2008年的节能减排指标是刚性、约束性的硬指标!对陶企污染的整治不会有缓冲期。从佛山陶瓷产业分类和污染源等方面和广大陶瓷企业代表一起深入分析佛山陶瓷产业的现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大局,精辟地提出要用世界的眼光做好佛山陶瓷产业,佛山陶瓷由生产制造向商贸、物流、服务发展,大力打造陶瓷总部经济的大方向。进一步强调,弘扬佛山陶瓷文化,发展提升佛山陶瓷品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性。

为此,在市相关职能部门和禅城区、南庄镇主要领导,以及各主流新闻媒体等陪同下,陈市长亲临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进行实地考察,深入调研禅城区发展陶瓷总部经济的进展情况。在听取了周军关于总部基地院落式、总部环境规划和陶瓷历史文化长廊等情况的汇报后,陈市长当即肯定了总部基地在发展陶瓷总部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称赞项目规划非常有特色,定位明确,弘扬了佛山陶瓷历史文化,大力发展了陶瓷产业总部经济。并作出指示,禅城区发展陶瓷总部经济,调整提升产业结构需市一级部门加大支持配合力度,打造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需配套通关一体化“绿色通道”等。同时指示禅城区及市相关职能部门给予总部基地在工商、税务等相关配套优惠政策。

最后,在禅城区、南庄镇领导的陪同下,陈市长深入项目工地现场,当看到紧张有序的施工场面和一栋栋初具规模的建筑时,当场握着周军的手称赞:好,很好!一定要一鼓作气,马到功成!

潮州陶瓷产业实现集群发展


陶瓷及其附属产品年产值500亿元,全市每年生产的日用陶瓷、工艺陶瓷和卫浴洁具产量分别占到全国的25%、30%和50%。经过多年来积累,潮州市陶瓷产业的发展备受外界肯定。在近日召开的全国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工作会议上,“中国瓷都・潮州”荣获先进特色产业集群称号。

陶瓷产业要上规模上层次,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是必行之路,为此近几年来,潮州市着力构建陶瓷产业五大发展平台。潮州市先从建设产业服务体系入手,构筑多层次的公共服务平台:在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成立已有十多年时间的市陶瓷行业协会目前已成为国内最成功的行业协会之一,在帮助潮州市企业应对反倾销,主导和参与行业标准制订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此外,市陶瓷研究院、韩山师院陶瓷学院、广东枫溪陶瓷研究所、国家卫生陶瓷模具中心生产基地等平台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技术、人才、咨询等的全方位服务。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生命力,潮州市一早就与省经信委签署“省市共建先进陶瓷制造业基地”协议,联手加强了陶瓷产业的创新平台建设。一方面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为企业产品创新提供设备技术基础;另一方面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工程中心的建设,为企业产品创新提供科研技术基础。据统计,近几年潮州市投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资金达到了200多亿元,投入窑炉改造的资金更是超过了百亿。

市场拓展力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销售前景,潮州市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大力拓展了市场平台。外销方面,除了抓好每年的春秋两届广交会外,潮州市还积极组织企业到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参与大型展会。内销方面,近年来,市政府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国内知名城市和本地举办各种陶瓷展销会、博览会和设计大赛,并取得良好效应,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潮州陶瓷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提升了潮州陶瓷的市场占有率。

以往潮州市陶瓷产业呈现了枫溪区一枝独秀发展的局面,不过随着潮州市大力构建陶瓷产业集聚发展平台,现在潮州市陶瓷产业格局已变成枫溪为龙头带动,其他县区共同竞相发展的喜人局面,潮安古巷、铁铺,市开发区北片和饶平三饶、新丰都成了陶瓷产业发展的新区域。近期,潮州市还在深圳(潮州)产业转移园径南分园中专门划出区域建设陶瓷分园,力促陶瓷产业集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此外,节能降耗也作为一大重点平台被重视起来。在潮州市,废料回收和能耗标准等方面的创新层出不穷,在此利好因素的推动下,潮州市陶瓷产业在做好排放完全达标的同时,还实现了单位产品能耗量比国内同行业平均能耗量低10%以上的指标。

今年前三季度,陶瓷产业在出口形势异常严峻的形势下,工业增加值实现了15%以上的增长,这与潮州市大力构建五大平台的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宜春大力支持助推陶瓷产业发展


为大力支持丰城精品陶瓷、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的发展建设,宜春市质监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大力助推陶瓷产业发展。

据悉,该市质监部门积极筹建国家级建筑卫生陶瓷检测中心,3月已制定可行性报告上报省局;7月-8月,对丰城、高安陶瓷企业进行调查摸底,选取规模大、效益好,品牌响的陶瓷企业列入名牌产品推荐培育对象。目前,高安现有工业陶瓷生产企业38家,已建成105条生产线,其中85条生产线正式投产,丰城2家陶瓷企业正式投产,2家大型陶瓷企业已破土动工,预计2010年8月可投产。全国陶瓷行业排名前列的企业有新明珠、新中原、东鹏、斯米克已落户高安、丰城。通过调查摸底,已有5家企业列入了名牌推荐、培育对象,3家江西名牌产品企业复评。

同时,该部门还在高安举办了陶瓷企业标准宣贯培训班,38家陶瓷生产企业全部参会。会议邀请了省质检院2位工程师详细讲解了《陶瓷砖》、《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国家标准及相关知识,并现场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答疑。

广西北流陶瓷产业发展 形成产业集群


在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区,一幢幢厂房、办公大楼、职工宿舍拔地而起,一条条现代化全自动气烧隧道窑生产线设备在紧张生产。今年,北流市陶瓷产业实现全面升级发展。8月31日,北流市获得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专家组授予“中国陶瓷名城”称号。

为做强做大陶瓷产业,北流市建设了省级陶瓷工业园区、陶瓷职业技术学校、学院函授站、省级日用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西日用陶瓷工程人才小高地和广西日用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形成一个包括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生产及配套的原料加工、彩瓷加工、科技咨询服务、检测机构、人才培养专业学校、研发机构、机械设计制造、耐火材料、包装印刷、花纸、物流运输等在内较完整的产业链,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针对陶瓷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北流市加大品牌战略实施力度,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高产品的科技水平。不少企业引进了“天然气隧道窑”,改变了过去一条“煤烧隧道窑”需要7个人同时打理的状况。借助电脑控制,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同时操作两条“天然气隧道窑”。同时,北流市还积极应对国家政策调整,发展绿色、生态的日用陶瓷工业,化解行业危机,在技术、人才、制度、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构建北流未来陶瓷工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梅州大力发展陶瓷产业集群》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梅州大力发展陶瓷产业集群》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