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法库瓷砖 > 导航 >

沈阳法库发展陶瓷产业“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沈阳法库发展陶瓷产业“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法库瓷砖 沈阳瓷砖 古代瓷器发展

2021-04-13

法库瓷砖。

有着“东北瓷都、北方通航、中国牛县、山水法库”四大亮丽区域品牌的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其陶瓷产业这张名片被列为首位。记者5日从“2012法库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新闻发布会了解到,目前法库陶瓷产业已经明确了“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争创中国陶瓷之都”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拥有蓝天碧水、文化厚土的法库,非金属矿产资源独一无二,是“国家一类矿产资源大县”、“全国瓷土基地县”。法库人高举“资源转化、工业强县”旗帜,打造出了一座令人瞩目的“东北瓷都”。今年上半年,法库陶瓷产业园区实现产值213亿元,同比增长42%。

依托资源优势,法库县举全县之力发展陶瓷产业,自2002年第一家陶瓷产业落户至今,陶瓷产业集群迅猛发展,已有国内外100多家知名陶瓷企业相继落户,陶瓷产品发展到12大类27个品种,年产值突破300亿元,产品覆盖了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并远销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

如今获得“陶瓷产业集群国际合作基地”、“东北瓷都”、“东北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等称号的法库,确立了陶瓷产业在东北以及东北亚的领军地位。即将于9月26日举办的“2012法库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将“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争创中国陶瓷之都”确立为展会主题。

今年6月,在辽宁省长陈政高参加的全国知名陶瓷企业家座谈会上,法库陶瓷产业进一步明确了“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争创中国陶瓷之都”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法库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争创中国陶瓷之都


作为沈阳市产业集群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法库陶瓷产业从2002年第一条陶瓷生产线落地至今,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

利用资源优势,法库“一抓到底”让陶瓷“希望之光”辉耀四方,成为实至名归的“东北瓷都”,引领法库县域经济走向辉煌。

如今,法库陶瓷产业力图实现新飞跃。以改变中国陶瓷发展格局、改变世界陶瓷发展格局的气魄,法库人发扬“争第一、创唯一”的法库精神,计划大干三年,创千亿陶瓷产业集群,向“中国瓷都”目标迈进。

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争创中国陶瓷之都。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法库陶瓷产业定将续写新传奇。

10年耕耘法库陶瓷年产值突破300亿元

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一瞬。对法库而言,却是金子般的10年,是依靠陶瓷产业创造发展奇迹的10年。

2002年3月,当时的沈阳市政府主要领导高瞻远瞩,明确提出法库要认真查摆自身资源优势、市场优势,要突出区域经济特色,举全县之力迅速将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发展陶瓷产业,“此事要一抓到底,这是法库的希望之光”。

地处长白山余脉与医巫闾山余脉交界处的法库县,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27种,占沈阳市已知矿种的70%以上,占辽宁省的20%以上。矿产地70处,种类以非金属矿产为主,能源矿产为辅;瓷土、膨润土、硅石、硅灰石、方解石、沸石等30多个品种的非金属矿产储量之大、品位之高、种类之全位居世界前列。法库因此享有“全国一类矿产资源大县”、“全国瓷土基地县”的称号。

2002年春天发展陶瓷产业的战略决策,让长期以来埋藏在法库大地丰富的矿产资源,迅速成为法库经济腾飞的抓手。

当年6月,第一家陶瓷企业“沈龙瓷业”落户法库经济开发区,4个月后投产。

一个见证发展奇迹的美好时刻从此开始,一个属于法库的陶瓷时代就此盛装启幕!

2010年8月26日,法库被中国工业陶瓷协会授予“东北瓷都”称号。9月12日,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东北亚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称号。10月12日,荣获“中国产业百强县”称号。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法库陶瓷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不断令世人刮目相看。

如今,法库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研发、销售基地。陶瓷园区落户企业152家,竣工投产生产线240条,在建生产线162条,产品主要面向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部分产品销到北京、天津一带及出口国外,直接安排就业近5万余人。

“点石成金”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离不开法库县委、县政府坚守的信念:“一张蓝图画到底,是发展陶瓷产业集群的首要保障。只要是老百姓受益的事情、老百姓拥护的事业就要一抓到底,决不改弦易调。”

殚精竭虑,10年耕耘。在陶瓷产业的拉动下,一座新型建材产业基地正在法库大地迅猛崛起。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法库县域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1年,法库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生产总值318亿元,同比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98.58亿元;招商引资完成50.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5亿元。

今年以来,截至2012年6月末,园区实现工业生产总值213亿元,同比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66亿元;招商引资完成2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3.6亿元,同比增长60%。

陶瓷产业,改变了法库的命运,让资源大县意气风发走在了大发展、快发展的腾飞路上。

冲刺千亿举全省之力迈向中国陶瓷之都

法库陶瓷产业的发展奇迹,来自于法库人一如既往的不懈努力,更离不开省、市党委、政府自始至终的全力支持。

从2002年陶瓷产业起步至今,法库县委、县政府从未动摇过发展陶瓷产业集群的决心,从未停止过发展陶瓷产业集群的脚步,变化的只是从规模要质量、从粗放要集约、从产业要集群向目标迈进的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

不变的,更有省、市党委、政府十年如一日对法库陶瓷产业的支持、关注。

去年11月,省领导作出重要批示:法库陶瓷产业要“紧盯国内市场、发展中高档产品、引进外国著名品牌、大力发展卫生洁具和艺术陶瓷,提高附加值”。

今年5月,省领导来法库调研,对法库陶瓷产业寄予厚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争创中国陶瓷之都。”

6月,全国知名陶瓷企业家座谈会在沈阳召开,省领导与来自全国各地的79位知名陶瓷企业家亲切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商法库陶瓷产业发展大计,“希望各位企业家紧紧抓住机遇,到法库投资,大家一起努力,早日把法库建设成为中国陶瓷之都”。

建设中国陶瓷之都,法库具备各种条件:这里有充足的原材料,完全可以百分之百本地化;这里聚集了来自国内外的陶瓷企业,聚集度非常高,远远超过了国内其他地区;这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已经搭建了包括金融、人才培训、研发、展销在内的12个平台;这里依托陶瓷产业,正在形成一个功能齐全、为陶瓷产业发展配套的中等城市;这里交通便捷,商务成本较低,劳动力丰富;这里土地充足,基本能够满足陶瓷产业建设用地需求;这里市场前景广阔,不仅有东北市场,还可以辐射包括蒙古、俄罗斯等国在内的东北亚国际市场。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法库陶瓷产业发展,专门设立了1亿元技改资金,用于陶瓷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法库县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在辽宁省、沈阳市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支持下,法库陶瓷产业将进一步实施“国际化、品牌化、瓷文化”发展战略,围绕产业调整和进档升级、产业配套服务平台建设、集约使用资源等主要工作全面推进陶瓷城“二次创业”。到2015年,力争园区落户生产及配套企业突破1000户、争创省级以上名优陶瓷品牌100个、有10户以上企业上市、从业人员10万人,实现销售收入超千亿元,把法库建设成为东北亚现代建材产业基地;汇建筑陶瓷、创意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特种陶瓷、新型建材等产业于一体,集科技研发、市场销售、会展交流、物流集散等功能于一区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陶瓷之都。

只争朝夕不到一个月引资35亿元

有了新目标,就立即付诸行动。“争第一,创唯一”的法库人,明确发展思路后,正举全县之力,以改变中国陶瓷发展格局、改变世界陶瓷发展格局的气魄,迎接陶瓷产业发展的另一个春天。

着力引进新的陶瓷企业,成为法库人努力的重点之一。在他们看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必须在继续巩固提升建筑陶瓷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卫生洁具、艺术瓷、日用瓷、特种瓷和新型建材企业。

于是,法库成立由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别带队的招商小组,从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招商小分队,分赴国内外陶瓷产区,展开新一轮招商攻势,进行地毯式排查,着力招引名牌企业、龙头企业。利用以商招商、陶瓷商会招商、聘请一批区域招商代理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延伸招商触角,不断拓展招商层面,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陶瓷品牌。

“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法库县的“四千”招商精神,很快见到了实效。

5月10日以来,法库经济开发区共派出5个招商组,接待来访客商750人次,洽谈项目65个,达成意向项目11个,签订合同项目5个,引资总额35.5亿元。

赴福建、走山东、下广东、奔江西,与法库县签约的5个项目永德科技陶瓷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工业精细陶瓷项目、世拓(沈阳)建筑系统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的文化石项目、沈阳新宝丽洁具有限公司投资2.2亿元建设的卫生洁具项目、沈阳市中瑞陶瓷建材市场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建设的市场项目等,个个含金量十足。

11个意向型项目,其中投资超亿元的就有7个。如淄博海特曼集团与开发区初步达成投资意向,计划新上4条高档内墙砖生产线,总投资3.5亿元,全部达产后,每年可实现工业产值5亿元。大连中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建设高端陶瓷市场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可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中国全友卫浴有限公司拟投资5亿元建设卫生洁具及配套生产项目。

据介绍,下一步法库将加大产业配套企业招引力度,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强根植性,提高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对附加值高、产业拉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对能产生集聚效应的核心企业,要“筑巢引凤”,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精诚所至一次座谈会签约22个项目

6月13日,对法库陶瓷来说,是个好日子。当天,在沈阳召开的全国知名陶瓷企业家座谈会,广东亚洲陶瓷控股、佛山全友卫浴、广东科捷制釉、佛山金牌陶瓷、江西威福尔能源科技、大连中星制冷等11家企业负责人踊跃发言,为法库陶瓷冲刺千亿产业集群建言献策。与会的79家知名陶瓷企业纷纷将目光瞄准法库,此次座谈会共签约项目22个,总投资142亿元。

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的诚意,让投资者心动,进而积极行动,携起手来,汇聚到法库争创中国陶瓷之都的洪流之中。

对这些知名企业来说,投资法库,前程远大。

未来三年,将是法库发生巨变的三年。城际铁路开通后,沈阳至法库只需30分钟;通用飞机可实现开放点之间的通航;东北地区最大的陶瓷市场、国家级的检测和研发中心、充足的气源、充沛的双回路电力、日供10万吨的工业用水以及30万城市人口的城市环境。

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潜能,法库都展示出巨大的商机和发展潜力。法库县委、县政府承诺:法库是诚信的法库,将尽心竭力地为来此投资兴业的企业家提供“主动、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创造“舒心、安心、放心”的发展环境。

法库县委、县政府真诚地希望,企业家朋友们聚焦法库的陶瓷产业发展,抢抓法库大开发、大开放的机遇,到法库来参观考察、投资兴业、共赢发展。

法库县委、县政府的真诚,感动了投资者。法库发展陶瓷产业独具的优势,更让知名企业心向往之。具体而言,法库境内现已探明陶瓷黏土和高岭土储量达3亿吨以上,适合做各种陶瓷,且开发成本较低;在全国陶瓷产区,唯有法库陶瓷企业集中在一个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的园区内,产品市场开发潜力巨大;有国家级陶瓷研发中心和陶瓷技术检测中心,能为陶瓷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煤炭、天然气、煤制气、煤层气、电力等能源丰富;交通便利,生产运输成本低;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工业、商业用地储备充足,土地成本较低;园区有建筑陶瓷、电瓷、工艺陶瓷、日用陶瓷、卫生洁具等门类相对齐全的陶瓷生产体系,一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更让人心动的是,法库发展陶瓷产业具有投资环境的优势。园区的发展定位是建成东北亚新型建材产业基地。陶瓷产业的发展,将会在产业布局、项目建设、技术支撑等方面得到省、市的大力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实行封闭式管理。发展陶瓷产业除享受省级经济开发区优惠政策外,还享有法库县制定的特殊优惠政策。

为发展陶瓷产业,法库搭建了12个平台,即一流医院、一流幼儿园、一流职业技术学校、陶瓷学院、公共研发中心、会展中心、配套住宅、星级酒店、物流中心、融资平台、陶瓷博物馆、休闲游览中心。

据介绍,今后,法库县将继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创新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实行全方位封闭管理,充分放权、授权,简化审批手续,实行全程高效服务;继续深化包保体系,将服务企业人员队伍建设成一支信息快捷、办事高效的前置系统,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成一个运转灵活、高速的指挥系统和业务处理系统。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管理经验,创新招商引资、项目服务、投融资、考核等体制机制,为经济开发区“二次创业”提供保证。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行为,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把醴陵陶瓷产业纳入千亿产业集群


在中国瓷城醴陵,陶瓷已经到了“无所不能”的境地。原先专门利用釉下五彩这门独门绝技,生产陶瓷锅碗瓢盆,现在邮票、医用骨头、手机背壳、碰撞实验用的汽车外壳,都可以用陶瓷做。醴陵陶瓷人常说,需要钢铁或塑料作为材料的物品,正在逐步被陶瓷替代,陶瓷已经进入材料学范围。

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蒋永清、李忆湘、李文金、钟宏、彭澎等提交多份建议,建议将醴陵陶瓷产业纳入省级层面的千亿产业集群,同时开办陶瓷职业学院。

省人大代表建议,筹建醴陵陶瓷职业学院。提交议案的省人大代表认为,陶瓷产业已经属于制造业范围,醴陵陶瓷仍未像湘绣、湘酒等产业进入省级层面。

代表们提出,将醴陵陶瓷产业纳入省级层面的千亿产业集群予以长期支持,每年安排3000万元的引导扶持资金,支持醴陵陶瓷产业项目发展,将陶瓷产业纳入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四千工程”,在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技术改造资金、承接产业转移资金等政策性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沈阳法库被授“中国瓷谷” 推动产业集群更快发展


东北亚地区最大的领军型陶瓷生产、研发、销售基地沈阳法库,5日被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正式授牌为“中国瓷谷”。

据了解,沈阳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已引进陶瓷生产及配套企业186家,建成区20平方公里,直接安排就业7万人,去年创产值450亿元,成为东北亚地区最大的领军型陶瓷生产、研发、销售基地。

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法库不断提升陶瓷品质,已研发先进陶瓷项目20个,申报发明专利15项,注册了70多个法库自主品牌,形成了12大类27个品种的现代陶瓷生产体系。“中国陶瓷谷大市场”目前已汇集全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知名品牌近百个,入驻商户达715家,年销售收入已突破100亿元,市场覆盖吉林、黑龙江、蒙东等地区,产品远销俄罗斯、美国、蒙古、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成为中国黄河以北最大陶瓷产地,“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基本形成。

法库陶瓷产业正在向品牌化、国际化迈进。此次摘获“中国瓷谷”称号将进一步推动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步伐。预计到2015年,“中国瓷谷”将建成千亿产业规模。

沈阳市副市级干部、中共法库县委书记冯守权告诉记者,“中国瓷谷”标识,是在辽代鸡冠壶形状基础上演变而成,形似凤凰、形似火焰,寓意瓷土在科技之火中凤凰涅槃,升华为沈阳法库陶瓷。

标识的颜色以红色、黄色为主色调。红、黄两色既是火焰的颜色,更是中华文化的颜色,象征着热情、高贵、辉煌。

标识的整体形状为圆形,图中“中国瓷谷——沈阳法库”与两条中华龙融为一体,寓意沈阳法库陶瓷乘龙腾飞,走向世界。

醴陵陶瓷向千亿产业集群布局


近日,在醴陵某企业的一处瓷器展厅里,一把由陶瓷制成的小刀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这种陶瓷小刀在瓷器粉中加入一种叫氧化锆的元素,相对传统陶瓷,它具有韧性强、不易碎的优势,相对铁质刀,不易锈、切面包不掉渣,因而广受欧美国家消费者欢迎。

瞄准特种陶瓷这一新兴的产业金矿,醴陵陶瓷工业园正加紧布局特种陶瓷企业。像这样精美的瓷器,从出厂到货物摆上柜台,价格最高能涨120倍。以陶瓷光纤导管为例,过去依靠从美国进口,要8到10美元一个,而醴陵产每个只要5毛钱,目前这种陶瓷光纤导管每个季度的销售额都在四千万元以上。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变,将进一步打造醴陵品牌,加大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醴陵市副市长廖宏力告诉记者,作为世界釉下五彩瓷的原产地和中国“红官窑”所在地,醴陵制作、生产陶瓷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醴陵市千亿陶瓷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期,醴陵陶瓷将成为湖南又一个“千亿产业集群”。

目前,醴陵陶瓷产业已发展为日用瓷、工业瓷、电瓷等5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为应对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等形势,醴陵每年投入1亿元研发基金,投资建设湖南醴陵陶瓷产业园,构建醴陵陶瓷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辽宁法库陶瓷产业迅猛发展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一类矿产资源大县、全国瓷土基地县,已探明瓷土、高岭土、硅灰石等非金属矿产30余种,占沈阳市已知矿种的70%以上、辽宁省的20%以上。其中,瓷土储量全国最大,硅灰石储量和品位全国第一。

记者日前了解到,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陶瓷产业集聚区综合排名在东北地区排名第一,全国排名第四。开发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累计引进陶瓷及配套企业212家,安排就业7.5万人,形成了以建筑陶瓷为主,涵盖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电瓷、卫生洁具等12大类27个品种的现代陶瓷生产体系。仅今年上半年就实现产值280亿元,法库已成为黄河以北,生产陶瓷集聚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各种平台最健全的一个区域。近年来,法库县把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作为陶瓷产业发展重中之重,加快推进“二次创业”,在发展建筑陶瓷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艺术陶瓷和日用瓷。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已建成1万平方米的大师工作室、艺术瓷展厅和2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来自国内外的陶瓷艺术大师、工艺美术大师雷菲力、李尚哲等12位艺术家入驻法库陶瓷文化创意中心,开展艺术陶瓷创作和制作。

法库县人民政府县长陈佳标介绍说,“法库陶瓷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被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确定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被中国建材联合会授予‘中国瓷谷’称号,被辽宁省政府授予‘辽宁省示范产业集群’称号,已经发展成为法库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辽宁省县域产业集群的一面旗帜,陶博会已经连续举办8届,现已成为东北乃至全国比较有影响的陶瓷专业展会之一。借助这一平台和纽带,法库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苏泊尔、金地阳、骊住等众多知名企业纷至沓来,也收获了巨大的信心。”

据悉,第九届陶瓷博览交易会将于今年9月9日-11日举行,届时陶博会将集中展示法库陶瓷产业最新、最先进的161种新产品,预计参展和参观人数将达到10余万人次。

潮州陶瓷产业实现集群发展


陶瓷及其附属产品年产值500亿元,全市每年生产的日用陶瓷、工艺陶瓷和卫浴洁具产量分别占到全国的25%、30%和50%。经过多年来积累,潮州市陶瓷产业的发展备受外界肯定。在近日召开的全国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工作会议上,“中国瓷都・潮州”荣获先进特色产业集群称号。

陶瓷产业要上规模上层次,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是必行之路,为此近几年来,潮州市着力构建陶瓷产业五大发展平台。潮州市先从建设产业服务体系入手,构筑多层次的公共服务平台:在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成立已有十多年时间的市陶瓷行业协会目前已成为国内最成功的行业协会之一,在帮助潮州市企业应对反倾销,主导和参与行业标准制订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此外,市陶瓷研究院、韩山师院陶瓷学院、广东枫溪陶瓷研究所、国家卫生陶瓷模具中心生产基地等平台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技术、人才、咨询等的全方位服务。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生命力,潮州市一早就与省经信委签署“省市共建先进陶瓷制造业基地”协议,联手加强了陶瓷产业的创新平台建设。一方面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为企业产品创新提供设备技术基础;另一方面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工程中心的建设,为企业产品创新提供科研技术基础。据统计,近几年潮州市投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资金达到了200多亿元,投入窑炉改造的资金更是超过了百亿。

市场拓展力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销售前景,潮州市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大力拓展了市场平台。外销方面,除了抓好每年的春秋两届广交会外,潮州市还积极组织企业到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参与大型展会。内销方面,近年来,市政府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国内知名城市和本地举办各种陶瓷展销会、博览会和设计大赛,并取得良好效应,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潮州陶瓷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提升了潮州陶瓷的市场占有率。

以往潮州市陶瓷产业呈现了枫溪区一枝独秀发展的局面,不过随着潮州市大力构建陶瓷产业集聚发展平台,现在潮州市陶瓷产业格局已变成枫溪为龙头带动,其他县区共同竞相发展的喜人局面,潮安古巷、铁铺,市开发区北片和饶平三饶、新丰都成了陶瓷产业发展的新区域。近期,潮州市还在深圳(潮州)产业转移园径南分园中专门划出区域建设陶瓷分园,力促陶瓷产业集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此外,节能降耗也作为一大重点平台被重视起来。在潮州市,废料回收和能耗标准等方面的创新层出不穷,在此利好因素的推动下,潮州市陶瓷产业在做好排放完全达标的同时,还实现了单位产品能耗量比国内同行业平均能耗量低10%以上的指标。

今年前三季度,陶瓷产业在出口形势异常严峻的形势下,工业增加值实现了15%以上的增长,这与潮州市大力构建五大平台的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法库陶瓷获评“辽宁省示范产业集群”


4月20日,法库陶瓷产业集群荣获省政府授予的“辽宁省示范产业集群”称号。

自2002年第一家陶瓷企业落户法库以来,法库陶瓷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产品不断升级。新中源、博士盖和哈哈尼创意陶瓷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投产,苏泊尔卫生洁具、日本伊奈新型建材、富睿玻璃、科达燃气等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项目纷纷落地。至2010年末,园区累计开工建设各类陶瓷生产线350条,其中竣工投产220条,实现产值230亿元,直接安排就业近4万人。园区先后获得“新沈阳十大城市名片”之一、“陶瓷产业集群国际合作基地”、“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第三届中国百佳产业集群”、“东北瓷都”和“东北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等称号。

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品牌的逐步升级和完备的产业链条、配套公共平台的建设以及超前的环保理念,使法库成为东北地区陶瓷产品的销售中心,填补了辽宁和东北地区陶瓷业的空白,确立了法库县陶瓷产业发展在东北亚地区的领军地位。预计到2015年,法库陶瓷产业集群产值将突破500亿元,年实现税收超过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万个。

为打造完善的产业链条,该县成立了东北瓷都商会和陶瓷协会;建设了集展览、销售于一体的大东北陶瓷城和会展中心;成立了园区孵化器和博士后工作站,企业为学校提供试验设备和岗位,学校为企业研发新产品、改造窑炉。为了保持陶瓷企业长久的生命力,4月17日,法库县正式启动了沈阳首个县级城市创办的高等院校法库县陶瓷学院项目,并与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清华大学、学院达成合作关系,跟日本的濑户市达成友好合作关系。同时,集陶瓷产品研发、孵化、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陶瓷科技园建成投入使用。

广西北流陶瓷产业发展 形成产业集群


在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区,一幢幢厂房、办公大楼、职工宿舍拔地而起,一条条现代化全自动气烧隧道窑生产线设备在紧张生产。今年,北流市陶瓷产业实现全面升级发展。8月31日,北流市获得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专家组授予“中国陶瓷名城”称号。

为做强做大陶瓷产业,北流市建设了省级陶瓷工业园区、陶瓷职业技术学校、学院函授站、省级日用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西日用陶瓷工程人才小高地和广西日用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形成一个包括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生产及配套的原料加工、彩瓷加工、科技咨询服务、检测机构、人才培养专业学校、研发机构、机械设计制造、耐火材料、包装印刷、花纸、物流运输等在内较完整的产业链,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针对陶瓷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北流市加大品牌战略实施力度,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高产品的科技水平。不少企业引进了“天然气隧道窑”,改变了过去一条“煤烧隧道窑”需要7个人同时打理的状况。借助电脑控制,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同时操作两条“天然气隧道窑”。同时,北流市还积极应对国家政策调整,发展绿色、生态的日用陶瓷工业,化解行业危机,在技术、人才、制度、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构建北流未来陶瓷工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沈阳法库发展陶瓷产业“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沈阳法库发展陶瓷产业“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法库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