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景德镇捏花瓷器的鉴赏要点

景德镇捏花瓷器的鉴赏要点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1-05-12

景德镇古代瓷器。

瓷器贴花就是将图案做成画纸贴在陶瓷上烧制而成,而手绘为手工绘制,其贴花瓷器和手绘的瓷器区别如下:

一、用放大镜(一般眼睛也很容易分别)看画面的花纹,如果有类似布匹上的网状纹,则是贴花的。

二、手绘的不存在完全一样的,我们可以拿两个一样的杯子对比下,如果画面完全一致则是贴花。

三、青花的釉下的贴花很难区别,手绘的由于着力不同,颜色会出现深浅不一致,贴花的则很难做到,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粉彩的贴花都是釉上的,很好区分。现在还有介于贴花和手绘的半手绘的,这种是贴线条然后填色或汾水,通过上面的方法亦可区分,难度大些。

贴花瓷目前主要是釉下青花和釉上新彩,也含潮州贴花瓷器。贴花是怎么回事?贴花纸有专门的生产厂生产,规模都不大,它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订制或自己创作图样,在商店里售卖。生产瓷器的个人和厂家都可以直截买来、贴上,送去烧就行了。不需技艺,也不费力气,省工、省料、省时,适合大批量生产。如日用瓷、陈设瓷等等。大大降低了成本。现在工艺瓷器也大量采用贴花瓷。

贴花瓷的主要特点是:WwW.taOCi52.Com

一、看装饰纹图案。有很多瓷器,上、下、左、右边缘,常常有一圈装饰图案。贴花的图案,普遍会出现图形叠交、错位、接头缺口三种状况。如缸、碗、杯、瓶…之类。

二、细看有时会发现缺色的现象,像虫咬过。这是由于贴花纸在转运过程中,或操作时弄掉了贴花纸上的部份陶瓷颜料所至,但并不是一定都出现,要细看。

三、细看对称的、或相同的图案。每个局部,贴花瓷基本是一致的。而手绘的肯定不能做到一致。这一点很重要。

四、球面几何形状瓷器(如大天球瓶),大面积连续图形画的完整的人物、花鸟、风景,不会是贴花的,否则会出现折叠现象。

五、青花分水工艺做的瓷器,可以判定不是贴花的。

六、从颜色上判断。无论釉上、釉下贴花纸,从工艺上讲,陶瓷颜料附着厚度有限,颜色的深浅不易解决。对于某种颜色,如黄色,就会出现所有这种颜色在整个画面上,都会基本一致。这是最重要的区别方法。

七、对于有球面几何形状的瓷器,它的贴花纸,往往多片贴花纸拼块组成,如山水画,为了整体效果,也人工画一些补充图案。这样就会同种颜色(如青花颜色),手绘和贴花出现不一样色调的现象。如瓶子,元圈装饰线都是用手工画的,这个颜色往往与同种贴花颜色色调不一样。

八、贴花和手绘同时出现的瓷器,表现在上下装饰图纹用贴花,主要部位用手画。不过这种手绘都是把画面用复写纸拓在坯或瓷上,人工再上色。鱼缸用的比较多。凡瓷器上用了贴花,不论多少,此瓷器就不可能太贵。

九、从瓷体上分析,贴花瓷其瓷体不管是否高白泥,多数都比较粗糙。高级日用瓷除外。好瓷体不会用贴花。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景德镇民国瓷器鉴赏


江西景德镇·徐桃生

民国时期景德镇在陶瓷产业、陶瓷教育、陶瓷艺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在景德镇千年陶瓷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篇章。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在人才基础上,1911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260余年的清朝统治,位于景德镇珠山南麓的延续达600多年的御窑厂宣告终结,这也标志着景德镇陶瓷自明代以来由官方引导的“官民竞市”产业格局变成民窑唱独角戏的局面,大批供职御窑厂的工匠和艺人或转入民窑,或自立门户,他们以高超的训练有素的制瓷技艺,给当地的陶瓷业界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活力。很快就成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生产的主流引导,促使景德镇陶瓷业走向兴旺。

在思想基础上,欧洲以科学思想、工业制度为主题的产业革命所带来的工业文明在全世界掀起巨大波澜,现代科技文明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给景德镇的民族资本家带来思想上的震撼。受“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新文化运动思想和“五四运动”的影响,景德镇的一批社会贤达、有识之士、爱国实业家和陶瓷艺术家们提出“研究陶业,教导工人,改良制造,以完善商品”。力图建立和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陶瓷产业和艺术创作呈现出一派新景象。

经过八年抗战的艰难时期,景德镇陶瓷业在经历挫折后逐步得到恢复,直至新中国成立。

民国时期景德镇瓷业生产按类型分为陈设艺术瓷和日用瓷。陈设艺术瓷品种主要有青花、粉彩、雕塑、颜色釉四大类。在这四大类品种中,创新产品和仿古瓷器并驾齐驱,各领风骚。

民国时期景德镇瓷器的新趋向主要是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工艺的转型,以及装饰技法与画意上的改变。在新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推动下,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业在工艺成就上产生了诸多新的变化。

成型工艺:从原料的开采、泥料的炼制、坯胎的成型、装饰的方式等各个环节均基本上采用流水作业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不同程度地采用了半机械化或机械化的加工程序,制作工艺达到较高水平,具有明显的现代化特征。

彩绘装饰:普遍运用文人瓷画,并创新出“贴花”“刷花”工艺。颜料采用传统的矿物颜料,并与化工颜料结合,彩料纯度提高,色彩丰富,发色鲜嫩光洁。“新彩”的出现使釉上彩装饰变得简单,用油彩色直接在瓷胎上勾、皴、点、染,一人就能完成。烤炉也开始尝试采用电力,使温度、烧成时间逐步得到有效控制。

窑炉烧炼:在沿用传统的“镇窑”和“槎窑”的同时,也大量使用“圆窑”“隧道窑”等类型的窑炉,燃料采用煤和油。这一类型的窑炉窑温高,温差小,窑内器物受热均匀,胎土完全瓷化,成瓷率高。

青花瓷

民国时期的青花工艺常见的主要有传统手绘、现代贴花和印花三类。

传统手绘青花瓷的技法主要取法清代康、雍、乾三朝,题材广泛,画面生动,胎质细腻,釉面洁白,构图丰满工整,线条清晰流畅,料色清翠莹亮,线条勾勒纹饰轮廓,分块分片用洗水、分水法形成不同色阶,达到层次分明、水路清晰的艺术效果。民国青花是青花瓷中最为珍贵的品种之一。

现代贴花的青花瓷器,图样清晰,规格统一。印花的青花瓷,线条简洁,画面规整。

 

民国青花创新方面,以王步为典型代表,他把中国画"六法"的骨法用笔融入经他革新的青花分水技法中,在分水过程中,用笔徐疾轻重、婉转变化恰到好处,浓淡过渡自然。

(1图)青花制瓷图盘盘面采用鸟瞰式的构图和深远取景法,并结合了明代版画的构图形式。画面描绘景德镇制瓷工艺中的原料、成型、画坯、烧炼等程序,着重描绘坯房和窑屋,有制坯、画坯、装坯、挑坯、满窑、开窑等场景,人物虽形态不同,却井然有序,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画面既有写实的操作动态,又有夸张变形的装饰风貌。盘边绘8个锦地如意开光衬托,是一幅饶有意趣的制瓷风俗画,又是罕见的表现瓷绘制瓷工艺过程的实物资料。用笔工整朴实,釉面洁白,料色清莹。底有“江西景镇陈新兴造”款。

(2图)青花蔬果图琮式瓶圆敛口,短颈,方肩,四方形直筒腹,圆圈足微外撇,型如古代玉琮造型。腹四周采用青花分水法绘以大小不同形状的白菜,画面形象自然生动,构图简洁,线条粗犷却不失婉转,分水晕染达到水墨画的水墨淋漓的境界。画的压角印有不规则的青花角章“长湖”“竹溪”“陶青老人”“王步”,底书青花“景德镇制”无框四字款。

粉彩瓷

粉彩瓷在清代康熙晚期创烧,由于它色彩丰富,淡雅柔丽,又有软彩之称。其工艺是在彩料中引入了以砷配成的玻璃白的釉上彩,给人粉润清逸的美感,故称为粉彩。随后逐渐发展成景德镇彩瓷生产的主流。

民国时期景德镇瓷器彩绘业都以个体作坊式生产经营,称为“红店”。瓷器彩绘行业大致可分为“美术彩业”“写意彩业”“古彩业”上、中、下三类。

美术彩业指专绘高档艺术瓷的行业。民国时期美术彩业沿袭传统技法生产陶瓷产品,胎体精细,釉质润净,构图严谨规整,画面工整华丽。而最具收藏价值的就是这一类高档艺术瓷,其价值直逼明清官窑瓷,甚至超过明清官窑瓷。

在民国时期的美术彩业中,先后一批批艺术家致力于粉彩彩绘的研究与探索,借鉴、运用和吸收中国画营养,用于改良传统粉彩的技法和审美,构图灵活,画意清远,笔法精练,着色淡雅。提升了粉彩瓷艺术的文化品位。这一批批艺术家由于个性、阅历、修养、气质的不同,在选择题材、形象特征、表现技法等方面也各有特色,使民国时期美术彩业百花齐放。

(3图)粉彩碧桃图胆瓶长颈,溜肩,圆鼓腹。采用传统粉彩工艺,设色明快艳丽,将桃花的妖娆表现得淋漓尽致。底款书红彩“洪宪年制”方框款。民国初年,袁世凯称帝,仿效前朝,于1916年派员到景德镇监督烧造“御窑”瓷器,以粉彩为主。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烧出数量极少的一批“洪宪瓷”。这批瓷器质地精良,彩料考究,造型美观大方,是一批极为特殊的产品。

(4图)粉彩大富贵亦寿考图瓷板平面作画。以红色为主色调,使得画面具有喜庆色彩。整个画面构图丰满疏密得体,色泽艳而不俗,人物线条细腻流畅,形态生动传神。衬景中出现的仙鹤插屏、牡丹、三果等物,有富贵、长寿、多子多福的寓意,合起来点明主题“富贵寿考”。题款墨书“大富贵亦寿考,时在丙子(1936年)春三月上浣,维明姻兄先生花甲荣庆,姻愚弟大凡王堃绘祝”。篆书红彩印章“堃”“大凡”。

据景德镇地方文献记载,王大凡在1915年曾创作此题材瓷板画,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获金奖。1945年又以新创的落地粉彩技法重绘此题材瓷板。

(5图)墨彩描金五老图瓶作者周湘浦。高39厘米。墨彩以水墨彩绘为主,兼用矾红、本金等彩料,并加以部分粉彩,如蓝粉、淡黄等彩色,但在每件器物画面上所施加的粉彩面积并不大,仅起到点缀的作用,然后经低温烧成。浓黑如墨的彩料或深或浅、或浓或淡,与如雪的白釉相互映衬,颇有传统的水墨画效果,因此又有“彩水墨画”之美称。画题出自《渑水燕谈录》:北宋庆历末年杜衍告老退居南京,与致仕的太子宾客王涣、光禄卿毕世长、兵部郎中朱贯、尚书郎冯平为双童沐浴,相聚甚欢。因五人都年逾八十,此会被称颂为“五老会”。

(6图)五彩弄玉吹箫盘采用传统的釉上五彩工艺绘制。五彩是瓷器釉上彩的一种,又称“古彩”。五彩基本色调以红、黄、绿、蓝、紫等为主,特点是颜色丰富,五彩斑斓。因其线条明朗,烧成温度稍高于粉彩,且不及粉彩柔和,故又称之为“硬彩”,经二次烧成。画题出自《列仙传》之“吹箫引凤”:秦穆公之女独喜美玉,得名“弄玉”,弄玉在凤台上闲坐吹箫,丫环焚香,引来凤凰和鸣。画面色调丰满艳丽,线条硬朗但不失婉转,极富情调。

(7图)刷花“四爱”图瓷板“四爱”指历史上的渊明爱菊、羲之爱鹅、和靖爱梅、茂叔爱莲4则典故。刷花人物瓷板画借鉴中国画的没骨画法,参照西洋油画的明暗关系,追求书法的神韵、节奏,在色彩上以对比调和为主,巧妙运用白瓷质地烘托来表现意境。人物形态生动、结构准确,画面构图简洁,色彩清新。

[1] [2]

景德镇窑影青瓷器


之前介绍一个景德镇窑影青花口盏,很多瓷器藏友说太少了,看的不是很过瘾,今天分享两件景德镇窑影青瓷器。

影青瓷也叫青白瓷,是景德镇湖田窑在北宋初、中期独创的釉色品种。因青白釉的釉质中含有微量的铁质,釉色白中泛青,釉层细薄晶莹,具有温润如玉的艺术效果,成为南方青白瓷中的一枝奇葩。影青瓷因釉色介于青白之间,白中闪青,青中闪白,故名青白瓷。因其质感如青白玉,胎质细洁,釉色青莹,光照见影,故晚清以后又称之为“影青”。

景德镇窑影青刻花水波纹碗

景德镇窑影青刻花水波纹碗内外满施青白釉,足底无釉,釉质透明如水,花纹迎光若隐若现,胎质坚硬。 通高5.9、口径17.7、底径5.4cm,敞口,弧腹,矮圏足。碗内底刻水波纹。

景德镇窑影青瓜棱花口瓶

景德镇窑影青瓜棱花口瓶花口,束颈,腹部有比例适中的条沟,圈足外撇。通体施青白釉,釉色晶莹,胎薄,造型别致。景德镇窑影青瓜棱花口瓶通高15.4,口径13.6,底径7.6厘米,应该是出土的瓷器,瓷器表面有泥土比较脏。

景德镇荣宝轩瓷器


更多精美瓷器请进http://景德镇在历史上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被称为中国“瓷都”,这是因为昌南镇自汉代以来就制作瓷器,在全国享有“假玉器”盛名,宋朝真宗皇帝又将其“景德”年号改昌南镇为景德镇;同是景德镇是“天下窑器所聚”,精湛的技艺制作出精美的产品,形成了“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特色,再加上自元、明、清六百年来,皇帝在景德镇设“御窑”,“集全国各地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这精华”,专门制作宫廷用瓷,使生产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全国制瓷行业中心。江西景德镇荣宝轩瓷行,制瓷品种齐全,瓷质优良,造型轻巧,装饰多样,在瓷器品种方面有青花,釉里红,粉彩,古彩,斗彩,釉下五彩,乌金釉,珐华彩。其中青花,粉彩和颜色釉瓷更是响誉中外!景德镇荣宝轩瓷行以弘扬传统陶瓷文化精神为脉搏;以广交天下朋友为目标;以诚信服务为宗旨;以瓷器质量为生命;以优惠售价为策略竭力服务广大陶瓷爱好者和陶瓷商家~!联系手机:13507987043电话:8649810

景德镇明清瓷器底足款识


明清时期,随着景德镇官窑的建立和发展,瓷器上的款识趋于系统化、规范化。民窑瓷器的款识则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以下按朝代分而述之。

明代

洪武:洪武一朝,未发现任何带年款的官窑器。民窑也极少见,仅见有青花书写“福”、“寿”款者。此外,江西省玉山县发现“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造此”纪年款的青白瓷罐,款识刻划在罐腹,系罕见的具有明确洪武年款的器物。

建文:未发现署年款的瓷器。

永乐:明清两代,在瓷器上书写帝王年号作为款识,始于永乐。款式仅见有“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一种,未见有楷书款。上海博物馆收藏一方明永乐时翰林学士沈度的端视,砚底刻“永乐乙未秋翰林沈度识”十字篆文,经仔细比较,与瓷器上永乐款识字体相似。因此,永乐官款可能由当时的翰林学士沈度书写后,再交工匠临摹写在瓷器上。永乐官器署款者不多,仅见有青花、白釉、青釉及红釉等瓷器上。青花器物中写帝王年号款的只见于压手杯上;此外,早年流失日本的一对永乐青花盖瓶,器身书“内府”二字,显系宫内用器。单色釉器,有刻款和印款两种体式。民窑青花器上有书写“福”、“禄”、“寿”等字的。

宜德:宣德时期,帝王年号款激增,大多数为楷书,也有与永乐一脉相承的篆书款。款式仅见有“大明宣德年制”和“宣德年制”两种。大多数是六字二行“大明宣德年制”楷书,“宣德年制”四字款少见。刻款有楷有篆,以楷为主。未见有印款。款识外常围有单线圈、双线圈、长方框及长方框外加双圈等,也有无框圈的。宣德瓷器落款位置比较随便,底足、口沿、耳部、柄流、里心、器盖等处都有落款的,因此,曾有“宣德款识满器身”的说法。款识还见有“大德吉祥场”、“敬权”等,民窑青花中见有“福”、“寿”等字款。

正统、景泰、天顺:正统、景泰二朝未见任何带年款的官窑器。正统一朝,迄今仅见民窑器楷书“正统元年”和“正统捌年”款二例。景泰朝一件未见。天顺朝仅见四件:一件印“天顺年造”款卵釉云凤纹瓷盘,为官窑器,现收藏于英国达维护特基金会。另两件书“天顺七年大同马氏造”;一件书“天顺年”三字,三件器物都是青花三足筒炉。

成化:以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二行款为主,款识外,有的加双圈,有的加双方框,也有无圈框的。官窑罐类,还有在底足写“天”字款的。民窑款识有写“大明成化年造”、“大明年造”的。

弘治:以青花楷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两行款为主。另有“弘治年制”四字篆款,多为刻款。尚有以红彩写“弘治年制”和“上用”款的,亦系官窑器。民窑器有写干支年款的,如“壬子年制”(弘治五年,1492年)。也有写“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等吉语款的。

正德:正德官款主要有“大明正德年制”六字楷款和“正德年制”四字楷款,其中以四字款居多。有书写款,也有刻划款。除了用汉文外,此时亦有用阿拉伯文和红彩梵文书写的款识。民窑器常见“正德年造”、大明年造”楷款,还有“长命富贵”、“天下太平”等吉语款。

嘉靖:嘉靖官款一般都在底足书写“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两行楷款,并带有双圈;器口边书写六字横款者少见,但大盘、大缸等的口沿处也见有。款式有青花、红彩、刻字涂金等数种,均为楷书,未见篆书。款字的排列形式,有两行直款、单行横款,也有环形和十字形六字款的。民窑器中有写“嘉靖制造”、“大明年造”年款的。出现堂名款,如“滋树堂”、“东书堂”等。人名款激增,如“陈守贵造”、“邓奎自造”等等。吉语款也增多,如“富贵佳器”、“福寿康宁”、“国泰民安”等等。另有写“金〓大蘸坛用”款的器物,系当时的道教用器。

隆庆:所见官窑年款都写“大明隆庆年造”六字两行楷款,“隆庆年造”四字两行款少见。款外常围以双圈或方框。隆庆款识有青花和红彩两种,红彩款多用于彩器上。

万历:官款以“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两行楷款为主,四字两行款少见。有的款外带双圈,也有不带圈的,或六字款呈环形。有青花和刻划款。堂名款、人名款、吉语款增多,如“徐〓庆堂”、“纯思堂”、“程廷梓造”、“万福攸同”等等。

天启:官款以“大明天启年制”六字两行楷款为主,也有书“天启年制”的。民窑中书纪年款的见有“天启元年”、“天启八年”、“天启三年唐氏制”以及“大明天启米石隐制”等等。

堂名款、吉语款有“竹石居”、“白玉堂”、“同乐佳器”、“仁波佳器”等等,还常见图案款,如兔子、灵芝、方胜等等。

崇祯:崇祯时期署官款的器物少见,有“大明崇祯年制”及“崇祯丁丑”(崇祯十年,1637年)等。民窑盛行堂名款、人名款、吉语款,如“翔凤堂”、“甲戊春孟赵府造用”、“富贵佳器”等等。

清代

顺治:顺治官款少见,有“大清顺治年制”六字两行楷款,款外有双圈。署“顺治年制”四字的,一般无圈框,均为青花款识。民密器署干支纪年款多见,如“顺治丁〓年”(1657年)“庚子年制”(1660年)等,堂名款、吉语款减少,见有“继善堂”、“百花斋”、“西畴书院”“玉堂佳器”等等。

康熙:官窑瓷器的纪年款主要有两类:一是“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或三行楷款;一是“康熙御制”四字料款,写于珐琅器上。官窑器中也有写干支纪年款的,如“康熙辛亥(1671年)中和堂制,”中和堂曾是康熙皇帝在圆明园中的居住之所,因此,署“中和堂制”款的器物是宫内御用之器。康熙朝瓷器款识种类繁多。按书体分有:楷书、篆书、行书,官款绝大部分是楷书,少有篆书款。按颜色分有:青花、釉里红、金彩、红彩、紫褐色款以及紫、黑、黄、蓝等料款。按款外线框分有:双圈、单圈、元圈、双边正方框等。按排列形式分有:六字两行、三行款,四字两行及四字环形款等。民窑一般无年款,但其它种类款很盛行。

雍正:官窑年款较多见的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也有六字三行的,款外有双圈或方框。珐琅彩器款识有“雍正年制”与“雍正御制”四字,一般为两行竖写并围有方框的楷书款。在茶叶末、炉均及仿钧器上,则见“雍正年制”四字篆书刻款。“雍正年制”四字古钱形款,则主要见于花盆一类器物底足。雍正朝的堂名款不及康熙时期多,著名的有“朗吟阁制”楷书款,为雍正未登极之前烧制的,朗吟阁是当时雍正的读书处。堂名款还有“养和堂”、“希范堂”、“致和堂”等;人名款则见有“江鸣〓制”、“冯宅”、“松年”等;吉语款少见;图案款有一定数量,如灵芝、鼎、花押等等。

乾隆:乾隆朝的官窑年款,有楷、篆两种书体,但以“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为主。多数不加圈框。以青花款为多,还有金彩、红彩、蓝料彩与刻款等。堂名款之多,较康熙朝有过之而无不及。人名款中,以“唐英”、“瑶华道人”等有名,唐英为督窑官,瑶华道人为乾隆的王子。

嘉庆:官款以篆书为主,少有楷书,大多为“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款。民窑款识篆、楷均有,六字或四字,但字体草率。出现图章式的篆书款。

道光:官款与嘉庆时体式大致相同,大多为“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款。以青花和红彩写款。

咸丰:咸丰朝又兴起以楷书署款的风气,官窑大多署“大清咸丰年制”六字二行或三行楷款。篆书款减少。除青花款外,还有红彩款与刻款。民窑器中十分盛行图章式篆书款,并影响后世。

同治:官款以楷书为主,大多为“大清同治年制”六字两行和“同治年制”四字两行楷款。以青花、红彩或金彩书写。民窑器大多用红彩图章式篆书款。

光绪:官窑款识楷、篆并用,以楷款为多,署“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二行或三行款,也有四字两行款,多数不饰圈框。有青花、金彩、红彩及刻款等体式,大体同于前朝。民窑款识较草率。

宣统:官窑款误解有青花、红彩与墨彩款等,署“大清宣统年制”六字两行楷款为多,一般无圈框。民窑款识与前朝类同。

明清景德镇御窑瓷器工艺特色


御窑厂是明、清时期专为宫廷生产御用瓷器的所在地,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据清乾隆二年《浮梁县志•建置•景德镇厂署》记载“御器厂建于里仁都珠山之南,明洪武二年设厂制陶以供尚方之用”。考古资料表明,明洪武二年,朱元璋在元朝原浮梁瓷局的基础上建立了御器厂,此为御窑之始创。到清代康熙年间景德镇御器厂改称景德镇御窑厂。

景德镇御窑厂是我国历史上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官办瓷厂,在长达近六个世纪的时间里,为“天下窑器之所聚”,荟萃着无数陶艺精英和能工巧匠。生产烧制出了数不胜数的精美绝伦的瓷器,目前,海内外拍卖价格最高的瓷器大多出于此。

凭借皇家授予的特权,御器厂汇聚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极大推动了瓷器工艺的革新。那么明清各个时期景德镇御窑出品的瓷器由有何特色?据景德镇市御窑遗址管理处党支部书记祝松星介绍:

明代御窑厂瓷器以青花、斗彩、五彩、白瓷为主要产品。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虽然比不上同期甜白瓷、脱胎器的精致,但由于苏泥渤青钴料的输入使用,使这时期的青花大放异彩。画工的艺术修养很高,利用青料的散晕,作没骨花卉的笔法,产生水墨的趣味;有的利用线条上不同浓淡,产生活泼的变化,显得生动有力。元代官窑风格的图案,加上中国绘画题材的运用和布局,是永、宣官窑的特征。

成化、正德青花瓷改用平等青,色调比不上永乐、宣德青花浓郁,更无散晕水墨效果,所以另避蹊径,朝着加彩或细致的表现力方面发展。绘画手法力求精练,细描匀染,加上白瓷薄胎,达到精致的效果。

嘉靖、万历年间回青的使用,使青花瓷色彩浓艳而强烈。 万历年间有名的五彩、斗彩,成为后世彩瓷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有红地黄彩、蓝地黄花、红地青花、黄地青花五彩、描红等各式彩瓷,品种十分丰富。明代开始,瓷器进入了彩绘世界,瓷胎也趋向薄、细、白,在器身书年款和堂名款。

到了清朝康、雍、乾三代,官窑瓷器生产臻于鼎盛,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康熙时不但恢复了明代永乐、宣德以来所有精品的特色,还创烧了很多新的品种,并烧制出色泽鲜明、浓淡相间、层次分明的青花。郎窑的高温铜红釉、缸豆红的烧制技术,独步一时。还有天蓝、洒蓝、豆青、娇黄、仿定、孔雀绿、紫金釉等,都是成功之作。另外,康熙时创烧的珐琅彩瓷也闻名于世。雍正珐琅彩、粉彩非常精致,制瓷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乾隆的单色釉、青花、釉里红、珐琅彩、粉彩等品种在继承前新的基础上,都有极其精致的产品和创新的品种。

祝松星称,清御窑厂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景德镇优质制瓷原料的使用,督陶官的管理,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的爱好与提倡,都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清代御窑窑瓷器,采用西洋原料及受外来影响的技术,使瓷器装饰更为丰富多彩。清御窑厂瓷器流行年款、堂名款,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色。

景德镇:收藏的故事


2008年秋拍整体成交率比前一阶段显著下降,颓势尽显,但瓷杂专场却是市场最坚挺的。瓷杂市场的宫廷艺术一直被藏家推崇,甚至有人认为,不管市场如何不好,古董中的宫廷艺术专场也可逆势而上。

景德镇,作为陶瓷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着太多的陶瓷收藏故事。

火爆的现当代陶瓷

“现在最火爆的就是那些艺术大师的作品,无可置疑,景德镇的艺术瓷市场国内外实力最强。”商会副秘书长、景德镇古窑芳气澜轩掌柜伍模科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在景德镇的现当代陶瓷市场中,高仿瓷曾长期独占鳌头。这个门类因为有不惜工本、耗时绵长、成功率极低等因素,以及产品几可乱真使得其很特殊。

研究多年的罗学正教授曾将景德镇二十多年来生产的仿古瓷分为高仿瓷、中档仿古瓷和低档仿古瓷三大类。

本报记者同当地多位仿古瓷作坊主人交流得知,高仿瓷走的是精品路线,一般以真古瓷(或瓷片标本)为仿制对象,对于胎体的质地、造型的精确度以及器物烧成后的尺寸、厚薄、重量等等,都极为到位。

经过恰到好处的做旧处理后,仿品的形、神皆具古瓷风貌,但能仿到如此程度的数量并不多,每个品种两三件,主要销往海外,国内的拍卖图录中也时有出现。

除了仿古瓷外,景德镇的现当代艺术大师的陶瓷艺术作品居市场主导地位。据悉,在去年的拍卖市场上,这些名家名作已经行情看涨,如李菊生单件作品可以拍到190万元,这差不多可以购买一件不错的明清官窑瓷器了。

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组成单位——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所长刘少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现在景德镇的陶瓷生产主要分为六个方向,分别是以珐琅瓷为代表的现代日用瓷生产;以御窑厂为代表的高级仿古瓷生产;以陶院为代表的现当代陶瓷艺术瓷生产;以珠山八友后人为代表的民间陶瓷生产;以三龙陶瓷工业园区为代表的建筑陶瓷生产;以及其他和配套上下游生产。

景德镇的798——雕塑瓷厂

原雕塑瓷厂厂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在传统的陶瓷创作,景德镇的实力在国内外首屈一指。”

据悉,这股非常强劲的陶瓷创新势力是以陶瓷学院的年轻师生为主体,涵盖了来自全国各地美术院校的艺术家,甚至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家。

据刘远长介绍,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基本上都聚集在雕塑瓷厂,开设工作室和展示间,也有一些画廊、咖啡店、酒吧穿插其中,虽然数量不及798(指北京798艺术区,或称大山子艺术区、大山子798厂艺术区等)那么多,但是基本结构、功能、形式已经和798差不多。

然而,今天的景德镇瓷器不论是仿古还是创新品种,都很难达到昔日“官窑”水平,当年“7501”(毛主席专用瓷)项目负责人杨火印对中国经济时报社记者说,过去工匠、大师设计的图样比现在要精致很多。很多传统工艺正慢慢消失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而今天很多艺人是“身兼多职”,仅从精细活就难与古人比肩。

明永乐朝景德镇瓷器的特征


明永乐朝典型器有景德镇珠山御窑厂永乐地层出土的青花五龙纹玉壶春瓶、龙纹款青花云龙纹刻海水宫碗等一批器物是明永乐朝青花瓷的典型器物。

胎质洁白细腻,胎体轻薄。造型曲线圆巧,圈足足墙内外斜坡,足墙根部宽于洪武时期的器物,足端平切。器型有玉壶春瓶、大勺和高足把盏,高足把盏有口径8 厘米和口径15 厘米两种规格,杯靶有粗短、细高、中凸一棱下外撇三式,碗有口径13 厘米和20 厘来两种。纹样多为适合纹样,于口沿、近圈足处、圈足有装饰带,改变了元青花的主体纹饰、辅助纹饰多层装饰带的布局。品种有青花红彩、青花五彩。釉色白中稍泛青,釉汁肥润,均为满釉。此朝历22 年,值得注意的是出土的青花瓷上均无帝王年号款,一件青花云龙纹碗的圈足内绘一条青花云龙,此为图案款,表明此碗的等级是御用品,传世品中见花样款,均开宣德朝以后圈足落款之先河。工艺上,高足杯的高足均为中空。瓶、罐类修胎工整,接胎痕不明显。勺的边缘露胎,系覆烧。

青料:明永乐朝青花瓷所用的青料有两类,一类发色浓艳,有“铁锈疤痕”。此类经测试为高铁低锰型进口料,即“苏泥麻青”之类; 另一类,发色稍淡而雅致,其上“铁锈疤痕”比较少,此类青料未经测试。明永乐朝青花瓷分出土品与传世品两大类。出土品于景德镇市明御窑厂旧址永乐地层出土,以明永乐十七年(1419) 前后为线,分为前后两期。

明永乐朝高级定制景德镇瓷器前期:明永乐三年以及以后的几年间。纹饰有折枝、缠枝、团花的牡丹纹、莲花纹,梅花纹。器型有大盖罐、菱花口折沿或圆口折沿大盘,均为细砂底。此类大型器均于明永乐初年为郑和下西洋而烧造的赏赍品或工部外销瓷。后期:明永乐十七年前后。典型器中五龙纹玉壶春瓶即为此期。瓶身绘五爪云龙五条,一大四小,下腹绘海涛,圈足饰朵云一周。此期器物的主要纹饰有龙纹、云凤纹、海水鱼纹、海水海兽纹、海水仙山云龙纹、宝相花纹、什锦花卉纹、莲花纹、莲瓣式轮花纹、折枝菊花纹、梵字等,边饰有莲瓣纹、朵云纹、卷草纹、连续回纹、缠枝菊纹等。画笔有实笔与勾勒渲染两种。

纹饰布局有疏朗、繁密两大类,总体特征是清楚利落,一气呵成。纹样的细线条多为实笔,粗线条与纹饰为勾勒渲染,十分规矩,不出边线。主要纹饰多见各种折枝瑞果,如荔枝、石榴、香椽、桃子等,还有缠枝莲、牡丹、苜蓿、莲瓣、莲池、云龙、藏文等纹样;边饰有莲瓣、梅朵、卷草、蕉叶、朵花等。胎质细腻洁白,小件器物胎体极薄,有分量很轻的浆胎碗--用瓷土上层的浆水沉淀后做成的碗,其釉汁肥润、匀净,白中泛青,多为极润的细砂底,亦有釉底。造型有梅瓶、玉壶春瓶、直口方流壶、扁瓶、僧帽壶、漏斗、花浇双耳扁瓶、绶带葫芦瓶、梅瓶、无档尊、莲子碗、折沿洗、折沿碗、菱口折沿及圆口大盘、压手杯等。

款识,内莲池纹外缠枝苜蓿纹碗的圈足内有雪花形款。此碗仅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山东曲阜孔府有藏。此类碗的纹样,有的是青花,有的为青花描金彩,款为金彩。压手杯内心有“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此外不见有款器物。工艺方面,瓷器的瓷土淘炼得比较细,拉坯工艺高,琢器横接口不明显。明永乐官窑青花具有“胎体轻、釉汁白、色浓艳、花纹疏”的特征。

老窑瓷:景德镇的先声——八义瓷器


八义红绿瓷碗

世人皆知长平之战的故事。

但不知有多少人还知晓长平之战时曾有个八义士谏赵的故事。

战国时,秦赵长平大战之前,秦使反间计换掉了赵国名将廉颇,由纸上谈兵的赵括率40万大军盲目出击,当时,有个深通谋略、文武全才的老人叫史正,他看出赵括轻举妄动,搞军事冒险,心里万分焦急,便把自己的意见写在简册上,带着七个徒弟去向赵括进谏。赵括看完简册,扔在地上,满目骄色,一腔傲气,把他们轰了出去。接着,便率部出发,准备与秦军决战。队伍行至一村,忽然被一群百姓拦住去路,赵括一看,正是史正和他的七个徒弟,赵括问:“你是来饯行的吗?”老人大声说:“不是饯行,而是送葬”。赵括大怒,“嗖”地拔出宝剑,竟挥剑将八人尽皆杀死。

长平一战,终因赵括的轻举妄动而失败,兵败后,当地百姓将史正师徒合葬,立起石碑,碑上刻着“八义士谏赵处”,并将村子改名为八义,一直沿用到今。

到了宋朝,八义却因一座座瓷窑而举世闻名。

在上党地区的民间,流传有这样一种说法,北宋时期,潞州的八义瓷窑曾是当时中国最有名的瓷窑之一。后来金兵南侵,宋高宗由汴梁(开封)迁到临安(杭州),北方的文化也随之南迁,尔今声名显赫的景德镇就是八义瓷窑在南方安家落户的结果。此说是否确实,由于缺乏证据,不敢妄断,但长治县八义窑的瓷器确实有过一段令人自豪的历史。据《中国陶瓷史》记载,宋朝时,国内的瓷窑大体上分为两大体系,而磁州窑系是当时中国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在当时的制瓷工艺中,有一种“白釉釉上红绿彩器是宋瓷装饰中比较珍贵的品种,窑址中出土数量不多……,山西长治八义窑,在窑址采集到了一些红绿黄彩绘碗的标本,纹饰都画在碗的里部,纹饰布局具有地区特色,以花卉为主,多数画折枝花,里口红彩画粗细线纹二至三道,线纹之间点以绿彩点饰,分布在四面,外部露胎处是浅紫红色,圈足稍宽而矮,足上有五个支钉……”

这是从瓷器专家的角度对长治县八义窑外部工艺的描绘,而且肯定了八义窑的这种瓷器在宋瓷中属于珍品。从这里可以看出,远在宋朝的时候,长治县八义窑的瓷器就已经是当时中国瓷器工业中的佼佼者了,它给后人带来的不仅仅是对宋朝瓷器文化价值研究的宝贵资料,而且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八义瓷窑的兴盛和规模。

人类使用陶瓷的历史已很久远,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陶瓷的发明使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又经过数千年的岁月,时间到了千余年前的北宋时期,在古上党潞州的八义镇,人类在陶瓷制作史上的又一标志性进步诞生了,以红、绿、黄低温釉为主色调的“红绿彩”瓷器,一件件由潞州运销到四面八方。金代“红绿彩”瓷器成为她的成熟和鼎盛期,这里出产的瓷器不仅是广大民间百姓日常生活的用具,由于彩瓷烧制的精美适用、做工考究,也曾一度成为上贡金朝廷的御用品。但遗憾的是经过漫长历史岁月的洗礼,八义瓷窑完整的“红绿彩”瓷器实物如今只能在美国、日本和国内一两处国家级的博物馆见到。物以稀为贵,由此可见“红绿彩”瓷器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研究地位的重要作用。它的出现以及在民间的广泛使用开创了我国五彩瓷器之先河,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写下的是重重的一笔。

“红绿彩”瓷器是我国磁州窑系继剔花、白地黑花等装饰技法之后,创新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装饰艺术。它在高温白釉或白釉釉下黑彩瓷烧成之后,再在白釉之上以红、绿、黄等彩勾画或填涂出纹饰,第二次入窑以低温烧成的瓷器。北京大学秦大树副教授将这种装饰艺术也称为“宋(朝)加彩”或“金(朝)加彩”,一个加字体现了这类瓷器二次烧成的特点。

八义窑址,坐落在如今的长治县八义、东山两村之间的大片地带,距长治县城9公里。山岭绵延,沟壑纵横,淘清河自南向北潺潺涓涓蜿蜒流了多少个春秋。村子周围烧造瓷器用的高磷土、煤炭、水等资源异常丰厚,为千余年前八义镇的烧瓷工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也成为宋朝时磁州窑系的一处重要产瓷基地。“官庶皆用其瓷器”。20世纪30年代,村里的百姓修房建屋时陆续发现有70余处烧瓷窑址。我国著名陶瓷专家陈万里五十年代考察八义窑后,在其著述中多处提及这里彩瓷的研究价值。50年代和90年代,国家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先后在此处考古,又发掘30余处烧瓷窑址,共有瓷窑遗址108座。发现的“红绿彩”瓷片标本更是不计其数。八义瓷窑“红绿彩”瓷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陶瓷界的极大关注,许多陶瓷专著对此多有记载。

《中国古陶瓷图典》说:

红绿彩,瓷器釉上彩之一,是北方磁州窑系所开创的一种装饰方法。彩料有红、绿、黄以及金、银彩等,多在白釉碗、碟上加绘红、绿等彩的花鸟纹,在宋、金窑址中出土比较丰富,以往的窑址调查中宋、金地层不分,因此白釉红绿彩旧称宋加彩。

《中国名瓷欣赏与收藏》说:

从传世的宋代彩色釉瓷器看,其色泽除绿、黄、褐、黑、白外尚有红彩,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属五彩瓷的先声。

《古陶瓷》说:

我国五彩瓷器起源于宋元时期的磁州窑系的红绿彩瓷。

《山西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华》也说:

长治八义窑烧制的红绿彩瓷,色泽鲜颜,笔意豪放,充溢着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是磁州窑系中名贵品种,为后世的彩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八义村南北纵向1公里范围内,古窑址区已全部被村民的房屋所压盖,除有个别地点因故深挖取土,暴露出烧窑遗迹外,地表看不到窑址痕迹。在村的北头,高丘之上,坐北向南有一处大庙,村里的百姓都叫它“龙虎庙”。据说是为纪念宋金时期八义村为朝廷烧造“龙床虎枕”而建庙祭典,历代维护修葺,至今香火不断。“龙床虎枕”即用龙的形状烧造龙瓷床、用虎的形状烧造虎瓷枕,专供应宫廷。龙瓷床到目前没见有实物传世,虎瓷枕倒是在国内外多家博物馆有珍藏,且《中国文物报》、《考古》、《文物》许多专业报刊杂志有磁州窑系“虎枕”发现的报道。据八义村中的老人口述,村里以往曾经常发现能代表八义窑烧瓷水平的“红绿彩瓷器”,如今完整的实物已无迹可寻,但村里地表零散能见到古时装瓷胎的匣钵和碎瓷片。庙的西南方100米处有一通山西省人民政府1965年设立的“八义窑址”文物保护标志,经风雨剥蚀,如今也已给人一种沧桑之感。

八义村外南行三、五里路,即到达东山村。顺着村中的羊肠小道向东南行进,此时你会惊奇的发现,被雨水冲刷过的路面,星星点点、大大小小的碎瓷片目不暇接。用手轻轻一抠,一片红绿彩瓷片就会破土而出。片片碎瓷,组成了千余年来陶瓷工匠一段段拉胚、成型、上釉、烧窑、再上色、再烧窑的历史。

红色、绿色、褐色组成了花草、鱼虫、人物、文字。瓷片图案争奇斗妍,绚丽多彩,异彩纷呈。就在该村的南坡,一农户新建房屋山墙的背后,我们还发现了许多宋金时期烧窑时,装瓷胎的匣钵和烧过的煤灰坑、破损的窑砖。根据器物的时代特征,通过对碎瓷片的初步整理,可以看出,“八义窑址”宋金元三个朝代一直都在烧造白釉“红绿彩”瓷和白釉黑花彩瓷。器物有碗、盘、瓶、钵、盒、碟、盏、彩釉小人、动物、玩具等等。有的器物做工非常精细、考究,有实物瓷片为证;但有的器物较笨拙、粗糙,这一现象说明了八义窑的瓷器产品“官庶皆用”,优劣不等。

东山村西有处古宅院,杂草丛生,横石挡道,大门紧锁了不知多少个春秋。大门门眉之上雕刻有三字,字体古怪,模糊不清,村里的百姓也叫它“烧瓷城”。就在这座紧锁着的院子里藏着一个八义瓷窑烧造“红绿彩”瓷器的古老传说。

北宋末年,金兀术率兵攻进潞州,闻八义烧造的“红绿彩”瓷器天下有名,为讨好皇帝,即命令八义的窑工为金朝太宗皇帝完颜晟宫里烧造御用实用器物,这是八义瓷器进入宫廷的开始。时间大约在公元1130年左右。随着金朝对北方统治的不断加强,潞州的地方官给金朝廷的献媚也不断加深。有一年,潞州州官突然要求八义的窑工为金朝廷烧造瓷器“龙床虎枕”,龙床要求能躺皇上,虎枕要求能舒服入眠。几年光景,八义窑的虎枕烧出很多,个个红黄黑色彩相间,朝廷、王宫、大臣、地方官用去不少。但是龙床却屡烧屡败。在潞州官员的逼迫下,为烧出龙床,窑工们不得不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但烧出的龙床还是东倒西歪没有成功。老窑工被杀了头,无奈老窑工的徒弟还得继续师傅的未尽事宜。又是多少次的失败,终于有一天徒弟发明出窑中“支点法”,将龙床的瓷胎在窑中支持平稳再点火生炉,烈火再大,器物也不会变形,龙床终于烧制成功了。

就在龙床烧好停火出窑的头天晚上,徒弟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喜悦,心中只有累积起来的劳顿和悲愤。他偷偷跑到师傅的坟上大哭了一场,然后挖了一个大坑,将龙床埋了起来,趁夜南下,默默远走江西景德镇。

于是,就让人感到流传于民间的八义瓷窑与景德镇瓷窑的那种渊源关系的传说,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可信性,如果此说能够成立的话,那将是对上党优秀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和十分有力的证据。

《中国陶瓷史》这样认为:

景德镇的元青花作品是否有北方磁州窑系画工的劳绩,是一个值得注意和探究的问题。

《中国古代瓷器基础知识》也说:

彩瓷首创于北方,后来陆续传到景德镇等南方窑厂,景德镇的制瓷工人吸收了北方的工艺技术,并加以综合、改进和提高。

龙床的传说在当地流传了上千年,人们也挖掘了上千年,却无一例外都一个个失望而归。到了清朝末年,村里的人们还依据祖辈们讲下的故事,不时的寻觅。有位农汉虽然没有寻见龙床,但刨出了一窑“红绿彩”碗,虽破碎的居多,但凭着破碎中仅有的几个完整之碗,取道京城出卖,就捐了个县令。故事传的有鼻子有眼,致使“红绿彩”瓷器的价值历代不菲,多少收藏家都梦寐以求。

故事并没有因此结束,据八义镇东山村的胡老汉说,明清时期,村里不断有人觅宝。一天,有人真的找到了为当年为金国皇帝烧制的龙床,因器物过大,精妙绝伦,此人无法下手处理,更怕引来杀身之祸,于是花重金买了此处的地皮,在上面修建了这坐“烧瓷城”。一住几代,地下的事情代代密不示人。一直到解放初期,“城”中出了个南下干部,恐于战争年代有所不测,埋没了这段隐秘的历史,南下时告诉了一位远房亲戚,此事便被传开。“烧瓷城”至今还保存完好,城下是否有龙床?不得而知。可能在月高天黑之夜,也曾有人偷偷跳进“城”去挖掘过,大概总也是空手而归了吧!

八义古瓷窑的瓷片并不是只有八义古镇才有,就是在长治市的东大街、英雄南路、石头街、梅辉巷、炉坊巷等多处建筑工地的基土中也有大量发现。这些同八义窑烧制风格相同“红绿彩”瓷片中具有立体形状的人物瓷器让人们倍受关注,特别是人物的脸部刻画,做工非常精细、考究,非同一般。

根据长治市区出土的这些“红绿彩”瓷片及分布情况分析,这里面有两种事实存在,一是当时潞州城边周围也在烧造“红绿彩”瓷器,而且同八义窑为一个窑系,所以瓷器风格相同;二是八义窑的烧制的瓷器也要靠商品流通、贩运集中在潞州买卖交易、使用和消费到本地区及相邻地区,为此潞州的南城墙上特开有“八义门”建有“八义楼”,八义到潞州有一条专门通道,宽畅便捷。烧窑及买卖交易后,破碎之器日积月累集中处理,形成了今天“红绿彩”瓷片一窝一窝的在长治市区多处基建工地出土露面情景。

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中最伟大的发明,英语中的“china”就是用“瓷器”的含义而作了“中国”的代名词。而八义的红绿彩瓷当是中国瓷器中最珍稀最美丽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