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贴花和印花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不要再被忽悠!简单步骤甄别手绘和贴花陶瓷!

不要再被忽悠!简单步骤甄别手绘和贴花陶瓷!

贴花和印花瓷器的鉴别 手绘瓷器鉴别 简一瓷砖

2021-05-15

贴花和印花瓷器的鉴别。

当下市场上的陶瓷产品,在生产工艺上分为手绘和贴花两种,二者艺术价值相去甚远,市场价格也大相径庭。常有不法商贩以贴花瓷冒充手绘瓷,误导坑骗购买者。小编每每听到有人被忽悠后,内心很难过。

手绘艺术品陶瓷,每一件都独一无二,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贴花瓷器则是用特定图案的花纸贴在瓷器上烧制,批量生产,适合普通的日用陈设,一般不具收藏价值。现在科技发达,陶瓷贴花技术高超,很难区分。学会甄别手绘和贴花,是进行艺术品陶瓷投资前的必修课。

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鉴别方法(七看)

一、看装饰纹图案

传统瓷器的边缘,常有一圈装饰图案。普通的贴花处理,出现图形叠交、错位、接头缺口的机会较大。

二、看对称、或相同的图案

具有对称图案的瓷器,贴花瓷每个对称局部基本是一致的。而手绘作品则很难做到这一点。

三、贴花瓷常有缺色现象

在转运过程或生产操作过程中,贴花纸上的部分陶瓷颜料容易脱落,从而在瓷器上出现缺色,这需要细看才会发现。

四、看瓷器器型

体积较大的球面及圆柱形状瓷器不易贴花,因为大面积连续的图形、人物、花鸟、风景,在贴花过程中会出现折叠现象。

五、看绘制工艺

青花分水作品不易贴花。青花为釉下工艺,分水的渐变效果按照目前的贴花技术还难以达到,因此精美的青花分水瓷器基本上可以判定是手绘作品。

六、看色彩均匀度

由于贴花纸附着颜料均衡,故以某种颜色打底的作品底色均匀,很难达到手绘颜色深浅不一的效果。

七、看花纹网格

用放大镜观察贴花图案,可以发现明显的网纹网点,图案粗糙,立体感差,从而影响构图美感。

taoci52.com延伸阅读

《谁在忽悠中国》作者 接着“忽悠”


仿青铜器的作坊

2011年11月19日,当代画家吴冠中的《长江万里图》拍出了1.3亿元。不仅是国内,国外市场也很狂热,一件价值不高的乾隆的镂空转瓶竟以5.5亿元的价格也被中国人拍得。

看似繁荣的拍卖市场下,却隐藏着一条古董圈人人皆知的高仿古董利益链条。近日,有收藏界“深喉”之称的媒体人、作家吴树经过5年暗访,1年写作,终于完成了“中国文物黑皮书”三部曲终结篇《谁在忽悠中国》,再度爆料收藏界不为人知的震惊黑幕。

在他5年的暗访中,高仿古董交易已成这场全民收藏运动中最成熟的一套体系,“从高仿造假到拍卖再到鉴定,每个环节都是假的,最后高仿古董转一圈就成了真文物,拍价能达到数千万甚至上亿元。”

以假乱真的景德镇

瓷都景德镇,明清官窑所在地,海内外拍卖价格最高的瓷器大多出于此。现如今,这里也是国内最大的现代工艺品制造地。

可在吴树的眼里,景德镇是藏龙卧虎之地,高仿造假者做的现代瓷器,是国内外拍卖会上的常客,无论从原料、成分、做旧上都堪称上乘,甚至于检测仪器都无法检测出来。

为得到一手资料,他曾六次暗访景德镇。

“这些高仿造假者很难接触到,他们大多有固定的客源,不与外人接触。熟人介绍也要通过这些人的考验,他们才开口说话。”吴树说。

没有接触这些人之前,吴树一直认为高仿不过就是潘家园古玩市场里的“垃圾货”,一眼就能看出来。可在这里,仿佛经历了一次穿越。

“就地取材已经不能满足这些人的要求,原料多是采自古代取料的老坑。”景德镇的高仿者告诉他,做瓷胎用的磁石就是安徽祁门太后坑的,是慈禧太后时期挖过的;高岭土是从附近的高岭村买来的,100多块钱一袋。成分和当年都是一样的。釉也是买最贵的,一斤釉料就要3600块钱,发色绝对好。

“为了能让高仿古董更像真的,大多数造假者采用真假瓷片黏合的方法,为此他们会花上百万买一台专用的仪器。”吴树说,为了让化学成分符合真古董的成分,他们不惜花血本拿着真古董的瓷片去大博物馆和文物鉴定机构进行成分检测,拿到数据后,再照着配料,试验成功后才拉坯。“专业仪器根本无法检测真假。”

吴树曾有幸接触到景德镇大名鼎鼎的“官窑王”。这位“牛人”每年只仿造十几件东西,都是熟人和回头客订货,并且告诉他们,假如有问题可以拿回来退钱,但是到现在没有一件东西退还过。

“官窑王”曾给他看了一只“清乾隆粉彩龙耳瓶”,沉浸古玩界数年,吴树从来没见过乾隆朝的东西能仿制到如此地步。问及价格,“官窑王”翻开一本香港某拍卖公司的画册,里面有一只一模一样的粉彩瓶,估价是850万到1200万之间。

“官窑王”告诉他,别人买走他们真正的高仿品,一般都有口头约定,几年之内不准再卖第二件同样的东西,目的是保持已售产品的“稀缺性”,便于高价出手。“物以稀为贵,出去多了的东西不值钱。再说我现在什么都不缺,烧瓷器也只是好玩,喜欢。”

以假充真的拍卖行

有了如此逼真的高仿品,就需要有人炒作,让这些假古董变成真古董。

“这时候一些滥竽充数的拍卖公司就充当了最好的帮手。”吴树说,国内大多数的拍卖公司都存在假拍现象。这得益于现行《拍卖法》中第61条的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俗称免责条款。之前,当代画家吴冠中曾与一家拍卖公司拍卖其假画对簿公堂,最终败诉。

“第61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严重对抗,客观上起到了纵容不法商人制假卖假、拍卖行知假卖假的乱象。”吴树说,在景德镇暗访时,曾有两次在做高仿官窑瓷器者的家里碰上京城拍卖行去拿货的人,行色匆匆,不与陌生人交谈。

景德镇著名古陶瓷艺术家、元青花高仿艺人黄云鹏直言不讳地告诉他:“这几年连大公司都假货不少,也卖假瓷器。甚至有的拍卖公司,全场都是假货。这些都是千真万确的事。”

为了说明高仿拍品的分成比例,他举了一个例子,成交价100万元的高仿拍品,出厂价4万元,约占成交价4%,由制假者获利;各项鉴定费用3万,约占成交价的3%,由鉴定专家获利;拍卖公司佣金和国家税收20万左右,约占成交价20%,此项经常被偷漏,分文不交;所拍赝品实际所有者获利73万元,约占73%。

“加上一些拍卖公司制假贩假,最终到手的分成更多。”李广琪对记者说。他是北京古玩界有名的仿造高手,曾因出口自己仿制的明清两代外销瓷,被疑为“走私珍贵文物”嫌疑人,受到海关通缉。

“我们仿造的东西经常被当做文物,说起来很可笑。一旦被怀疑,只要你能照着再造出一个一模一样的东西来,你就能洗脱嫌疑。”坐在北京古玩城的店里,李广琪无奈地说。

如此的造假功力也让一些拍卖公司看到了机会。他曾在一家世界知名的国际性拍卖公司的画册上发现了一只自己仿造的鼻烟壶被当做清朝真古董标价拍卖。

“怎么能确定就是你仿造的呢?”记者问。李广琪说:“自己生的儿子,自己会不认识?”

正在交谈之际,一家拍卖公司工作人员送来了一本拍卖画册,李广琪顺手拿起翻了几页,指着一件估价200万元的清瓷瓶说,“这个就是国家上世纪70年代仿造的一批送礼用的现代工艺品。真的这种瓷瓶图案上没有花纹装饰,只要玩过古董的一看就能看出来。”

对于高仿品当做文物拍卖,李广琪认为,自古就有仿造者,这是一种工艺传承,并且高仿品卖时都是以工艺品的价格卖出,至于何人当做真古董拍卖,那与仿造者无关。“就像有人拿菜刀杀人,不能说这是卖菜刀的错吧。”

孰假孰真的鉴定书

对于高仿品的鉴定是否可以通过专门的鉴定机构或者文物专家来鉴别,李广琪对此十分不屑,“现在很多的鉴定机构和专家都是骗人玩的,一些鉴宝节目就像娱乐节目,看一眼就能认定这是真古董,还开价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岂不是笑话。”

前些天,李广琪的朋友拿着一件专家鉴定为真品,估价20万,并开具了鉴定证书的仿造品找他。李广琪对朋友说,你让专家出2万元买你这件,剩下的18万,我给你补齐,你看他愿不愿意买。“朋友很实在真去找了,后来专家一笑了之,也不提买。”

“现如今的国内古董市场,是仿造者能辨别古董真假,盗墓者能辨别什么是出土文物,专家也就能说说理论。”吴树说,在他的采访中,不管是“眼学”专家还是“机测”专家,没有一个人敢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率,“打眼”的几率很大。

更有意思的是,在景德镇暗访时,那些造假者告诉他,只要需要,任何鉴定书都能开出来,“不管是博物馆还是权威鉴定机构,甚至于牛津大学的鉴定书都能开出来,而且保证是真的,只要掏钱就没问题。”

此前,央视曾专门针对国内文物鉴定做了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有些专门搞鉴定的专家,每天拿着印章印鉴定证书,平均盖一张500—800元。

“可你别看那么多人骂这些专家,可在这个圈子里要卖出这些假玩意儿,还得靠这些专家,没有那个鉴定证书,怎么能去骗人呢?”吴树说。

新瓷做旧和高仿瓷的甄别六法


用细砂轮磨平瓷器表面特别是胎底毛糙处,后用硬器轻轻敲打出崩口,还可用玻璃裁刀根据需要在瓶内外划出鸡爪纹混充自然磨损效果。

新瓷做旧

新瓷做旧一般可分为6种方法,藏友只要掌握这6处的仿制原理和甄别方法就可基本判断器物是否属做旧。

磨损:用细砂轮磨平瓷器表面特别是胎底毛糙处,后用硬器轻轻敲打出崩口,还可用玻璃裁刀根据需要在瓶内外划出鸡爪纹混充自然磨损效果。

剥釉:造假者在瓷器沿口上用什锦锉刀撬出釉层缺口。

去火光:新瓷因没经自然氧化火气太足。造假者需将某种酸液(氢氟酸)兑水后均匀涂刷器物表面,用水冲洗干净消去新瓷高光。

做色:用一种酸性溶液(高锰酸钾)掺入少许甜蜜素涂遍器身,后用干布擦拭干净。则露胎处、开片处均呈不同程度紫褐色,给人一种瓷器经长时间使用,已有脏质渗进瓷器缝内的感觉。

做土锈:在想做土锈的地方涂少量胶水,拍上搀杂石灰的黄泥墓土做土锈。也有在器物上放置铁钉、撒盐长时间(1周)露天堆放,瓷面上会生成刀刮不去,盐酸难洗的铁锈。

陈旧感:器物的底部扔点甜食碎渣,吸引虫子,结上蜘蛛网,撒上蟑螂屎,蒙上灰尘。

知道上面的6种做旧方法再来识别就要容易多了。用过某种酸性溶液的瓷器在水冲洗时,水可能会呈紫色;砂轮打磨过的,用十倍以上的放大镜探视瓷器表面釉层,可见交错划痕,且痕迹粗细深浅不一,线条、方向和力度一致;新瓷剥釉为硬物敲打,胎釉结合处质地紧密,而自然剥釉周围还可以再剥;去火光使用的某种酸液会使瓷器腐蚀出小孔;做出的土锈短时间内生成,颜色很艳、不自然。

高科技仿出高仿瓷

和新瓷做旧相比,高仿瓷的鉴别因其手法不同而欺骗性更强,鉴别难度也更大,部分造假者更是用上高科技。

或者老胎新绘、老釉新胎,或者旧件新器、复火,浙江大学文物保护鉴定研究中心周少华说,部分瓷器艺人在仿制古瓷上可谓费尽心思。

老胎新绘:比较常见的是利用清代中后期及民国的白胎,在上面绘上粉彩等釉上彩,使其价值增倍。鉴别时不能单纯依据胎质状况,而是要参考颜色釉是否到位、釉光是否温润。

老釉新胎:近几年景德镇也陆陆续续地出土一些过去的釉料,仿制者会利用老的釉水去装饰新胎。鉴别时应重点观察釉面与胎面的结合紧密程度。

旧件新器:在业内亦称为补货。造假者到各地古窑场遗址搜罗大量垃圾残片,然后拼凑成一件完整的赝品。这种方法制造的瓷器,即使科技鉴定专家采用多点取样的办法,得到的分析结果也可能是真品。藏友应仔细对比整器的各个部件包括颜色、线条、高低是否一致。

复火:是指将残缺的旧器(残缺部位较小,如器身的冲或器口的磕口)的残缺部分修补好,再放入窑中复烧,出窑后完整无缺,价格便提升数倍。鉴别时用硬物刮过补口时的声音会发生变化。

目前有一些专业人员的研究成果也被造假者利用,甚至变成了他们的造假秘方,而这样烧制的古瓷很难被鉴别。有瓷器研究所对每个时期的瓷片成分做了详细分析,测 明瓷器烧成温度,这样的成果给仿造者提供了胎釉成分和烧造温度、气氛等方面万金难求的秘方。据记者了解,有些地方造假者破解了测定文物年代的一种科技手段 ——热释光法,即1秒钟的X光照射,在热释光测试法下约相当于器物1000年的演变;而日前中陶鉴定中心推出的一项新鉴定方法也引起了造假者的兴趣。该方 法一旦被破,专家们要破解造假者的赝品将会更困难。

谈钱忽悠人


对话收藏界大腕

马未都

人物名片

马未都,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馆长。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收藏陶瓷、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中国古代艺术品,著作有《今夜月儿圆》、《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和《马说陶瓷》、《马未都说收藏》、《马未都说》等文物鉴赏、研究专著和上百篇文物研究论文、小品文。

记者(以下简称记):对时下全国各地勃兴的全民收藏怎么看?

马未都(以下简称马):收藏比较热,从普及程度上看,各国、各民族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喜欢收藏或间接接触收藏的人数非常多,按照央视2008年公布的数据,全国有七千万人收藏。不过我认为没这么多人,可能一个人收藏,家里有五口人都算进去了。全民收藏这个概念有点模糊,应该是全民收藏文化会更好,很多人并没有收藏,但是他看这种节目,我碰到很多人并不收藏,但他关心这样的节目。

记:投资收藏的人是多是少了?

马:其实作为投资的人是很少的,如果把收藏作为纯粹行为来看,占的全中国人比例还是很少,但收藏文化这种文化现象,对人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记:你建议在精力、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搞收藏吗?

马:我不能提出具体建议,我觉得应该多接触一下文化,尤其是在生活质量发生变化的时候。

谈收藏专业性

艺术品本身是泡沫

记:有些鉴宝专家忽悠收藏爱好者,包括央视鉴宝专家被诉卖赝品误导他人,你怎么看鉴宝乱象?

马:我先不说别人,我先说我自己。我从来不在电视上谈钱,用钱来忽悠别人。我觉得能够用钱去收藏的人比例总是很低的,这个行业专业性很强,风险很大,我不大鼓励老百姓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进入。因为技术上有的事不是能说清楚的,就跟教人游泳,不下水,人家说怎么游,脚应该怎么蹬……

记:你说艺术品投资本身是泡沫,这怎么理解?

马:我说艺术品本身是泡沫,因为它的本身成本是很低的,一张画成本就是这张纸墨,它能有多大成本?全都是利润。你像一个瓷器,成本极低极低,尤其是古代瓷器,成本已归零了,历史上是有成本的,经过几代人它就归零了。艺术品所增长的所有价值,理论上讲都是一种泡沫形态,因为其他商品都有成本,而艺术品成本在总价值里占的比重微乎其微甚至忽略不计。

二战以后,全世界的艺术品才变得非常贵,主要是欧洲经济发展得很快,尤其是美国,它在二战中是获利的,它就买了大量艺术品。我们今天艺术品的总体价钱实际上是国力的一个表现,跟个人无关。从宏观上讲,艺术品最终社会价值是由社会背景决定的,今天的社会稳定所以艺术品贵。如果中国的经济发展依然以这个速度向前去走的话,那艺术品还会贵,它什么时候会停下来?当你的经济发生问题停下来,它就会停。它实际上是社会消费的一个信心,艺术品值钱,社会肯定是安定和谐的、国泰民安的。

谈“百家讲坛”

观众也有疲倦时候

记:你在央视“百家讲坛”说收藏,“百家讲坛”最近好像到了一个低潮,你怎么看待“百家讲坛”兴衰?

马:我觉得一个电视栏目有周期性很正常,初创期、上升期、全盛期、衰退期,我觉得每个栏目都一样,不只是“百家讲坛”。观众也有疲倦时候。我想“百家讲坛”还是取决于讲课的人,如果有好的内容、好的讲演者出来,还会受到关注。

记:你是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和馆长,你怎么看待私人创办博物馆?

马:我们是全国第一家私人办起来的私立博物馆也叫民办博物馆,才15个年头。今天这么多全国私人和私企想做博物馆,肯定是一件好事,首先大家觉得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事了。通过个人的力量去做博物馆,我们走得还真是很快的,像美英这样的强国走了二百多年了,我们才用了人家十分之一时间。中国人对自己过去的文化有这么大热情,这点精神应该肯定。

谈给爱好者忠告

多学习、少幻想

记:你的观复博物馆失窃过吗?比故宫严吗?

马:没有,等着你去呢(笑),我们壁垒森严,肯定比故宫严。因为故宫本身不适合作博物馆,它不是按博物馆设计的,它是一个庞大的居住群落,过去皇上办公居住都在里面,所以故宫藏起人来是非常容易,如果说有人成心在里面藏着,你找他非常困难。

记:对初入收藏界爱好者有什么忠告?

马:只有一道理,大家多学习、少幻想。刚才介绍的很多人抱有极大幻想,希望自己一下子就暴富、捡漏,犯了贪婪的毛病。

谈拍卖天价

会呈波浪形前进

记:武汉红色收藏如像章比较火爆,你对武汉的收藏界了解吗?

马: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地域文化肯定有它的成因,武汉是辛亥革命发源地,今年又是辛亥百年,武汉人革命收藏挺多的,其他类收藏我不太了解,不敢随便说。我觉得全国各地都有比较好的收藏。

记:现在艺术品特别是瓷器都拍出天价,以后还会拍得更高吗?

马:它实际上不取决于自身,它取决于整体经济,如果中国经济不出现大的问题,艺术品还会涨。如果经济发生问题比如遇到危机,那肯定停下来,甚至跌到一个比较低的位置,会呈波浪形前进。因为艺术不是必需品,当你有钱的时候艺术是最后一个请进家的,当你没钱的时候艺术是第一个请出门的。

钧瓷的鉴赏与甄别


关于钧瓷的鉴赏与甄别,这里结合先辈的研究,以及我(田培杰)多年收藏之经验,我认为钧瓷鉴赏可概括为两种:

一种是专家、学者、大收藏家所说的真伪鉴别,是指宋、元之钧瓷与近代、现代钧瓷的对比,严格说来,是指宋钧。真正的宋代官钧,民间流传甚少,能识真宋钧之专家也甚少,我去北京琉璃厂各家店铺,知钧者少,懂钧者少,能鉴定宋钧者更少。这是专家的事,是大亨的事,寻常百姓没有财力,也舍不得去买一件几十万、上百万、上千万的宋钧瓷,况且十有余八九上当受骗。

另一种是一般百姓所说的钧瓷鉴别,那是指广钧与神垕钧瓷的区别,或是其他瓷类与神垕钧瓷的区别,这是对现代人所说的。我所要说的就是如何鉴别现代钧瓷珍品。

(1)现代石湾仿钧与神垕钧瓷

石湾仿钧多以人物造型取胜,釉色暗红遍布全身,釉色匀而不厚,比较死板,阳光下不能出五彩七色。

神垕钧瓷则与之相反。

(2)景德镇瓷器与神垕钧瓷

景德镇仿钧瓷多为低温烧制,胎骨为白色,釉汁薄而匀,以绿色、天青、天蓝为主色调,现代作品甚少,有者必珍贵。

(3)其他瓷类与神垕钧瓷

其它窑系出产的彩瓷,是用化工原料有意着色的,红、绿、蓝都非常鲜亮,并会出现深浅变化,但不窑变,多为低温烧制,没有钧瓷鉴赏知识的人会误认为是钧瓷。

(4)新工艺钧瓷和传统工艺钧瓷

新工艺是80年代匠师们研制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出成品率高,烧制过程短,施釉非常薄,成品器物釉色鲜亮,给人以轻飘感,多成批生产。现在小窑户基本不用此法,因为一般收藏家是不予问津的。

(5)液化气烧制的钧瓷

1995年以后,中国钧瓷研究所经过专家和匠师们的反复试验,研究出一种方法,不用传统的煤炭和木柴,而是用现代的液化气进行烧制。这种器物成品率高,烧制时间短,色彩比较鲜美活脱 。但看起来比较浮夸、土俗、虚假,纯正血红、月白色甚少,远不及五六十年代国营禹县钧瓷一厂、二厂的作品,无甚收藏价值,但从部分窑厂的工艺釉色及器型看,却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不失为高端工艺品的异类。

买钧瓷五看(教您如何购买钧瓷):

一看釉色纯正无杂,柔润如脂,庄重稳托,红如血,蓝似天。

二看斑块柔活洒脱,图案形神皆似,自然天成。

三看窑变色彩丰富,山、水、云、霞雄浑朦胧,虚实动静相兼。

四看露筋线条清晰,粗细匀称,不漫不溢。

五看整体无裂无疵,不歪不斜,完美和谐。

如何辨别贴花瓷


根据这几年选瓷器的经验,谈一谈如何区别贴花瓷和手绘瓷。

贴花瓷目前主要是釉下青花和釉上新彩,也含潮州贴花瓷器。

贴花是怎么回事?贴花纸有专门的生产厂生产,规模都不大,它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订制或自己创作图样,在商店里售卖。生产瓷器的个人和厂家都可以直截买来、贴上,送去烧就行了。不需技艺,也不费力气,省工、省料、省时,适合大批量生产。如日用瓷、陈设瓷等等。大大降低了成本。现在工艺瓷器也大量采用贴花瓷。

贴花瓷的主要特点是:

一、 看装饰纹图案。有很多瓷器,上、下、左、右边缘,常常有一圈装饰图案。贴花的图案,普遍会出现图形叠交、错位、接头缺口三种状况。如缸、碗、杯、瓶…之类。

二 、 细看有时会发现缺色的现象,像虫咬过。这是由于贴花纸在转运过程中,或操作时弄掉了贴花纸上的部份陶瓷颜料所至,但并不是一定都出现,要细看。

三、 细看对称的、或相同的图案。每个局部,贴花瓷基本是一致的。而手绘的肯定不能做到一致。这一点很重要。

四 、球面几何形状瓷器(如大天球瓶),大面积连续图形画的完整的人物、花鸟、风景,不会是贴花的,否则会出现折叠现象。

五 、青花分水工艺做的瓷器,可以判定不是贴花的。

六、 从颜色上判断。无论釉上、釉下贴花纸,从工艺上讲,陶瓷颜料附着厚度有限,颜色的深浅不易解决。对于某种颜色,如黄色,就会出现所有这种颜色在整个画面上,都会基本一致。这是最重要的区别方法。

七、 对于有球面几何形状的瓷器,它的贴花纸,往往多片贴花纸拼块组成,如山水画,为了整体效果,也人工画一些补充图案。这样就会同种颜色(如青花颜色),手绘和贴花出现不一样色调的现象。如瓶子,元圈装饰线都是用手工画的,这个颜色往往与同种贴花颜色色调不一样。

八、 贴花和手绘同时出现的瓷器,表现在上下装饰图纹用贴花,主要部位用手画。不过这种手绘都是把画面用复写纸拓在坯或瓷上,人工再上色。鱼缸用的比较多。凡瓷器上用了贴花,不论多少,此瓷器就不可能太贵。

九、 从瓷体上分析,贴花瓷其瓷体不管是否高白泥,多数都比较粗糙。高级日用瓷除外。好瓷体不会用贴花。

十、 潮州瓷目前所看到的都是贴花的。还有,景德镇瓷用潮州贴花纸现象也很普遍。

十一、 用贴花瓷比较多的地方如餐具、花盆、各类鱼缸、各类大花瓶、小花瓶。

十二、 用刻有装饰纹印,印上装饰图案,属人工绘制,有别于贴花。

十三、贴花瓷器是否有收藏价值,要看它的历史特征和数量大小,不能一概而论。收藏要尽量避开贴花瓷器。

贴花瓷的收藏


将剪纸花样移植到瓷器制作上,形成一种陶瓷装饰手法,故叫剪纸贴花瓷。这种瓷器装饰方法为宋代吉州窑所独创,像在黑釉茶盏器内,就常装饰有凤鸟、梅枝等剪纸纹样。民国时期,剪纸贴花瓷器成为一种流行的装饰手法。工匠们根据器型的需要,充分利用剪纸特点,剪出各式各样的图案进行装饰。并采用各种印刷手段把陶瓷颜料印刷在专用纸上或薄膜上,再把这种做好的剪纸贴于陶瓷制品上,经烧制后达到装饰目的。在贴花瓷器各种各样的图案中,有的全部采用贴花工艺,有的采用一部分绘画、一部分贴花的方法进行表现。剪纸贴花按照装饰在瓷胎或釉体上的不同,可分为釉上贴花、釉中贴花和釉下贴花。器型以瓶、帽筒等为多见。

唐代席纹剪纸贴花墩式壶

剪纸贴花瓷器曾流行于民国时期,这种剪纸贴花瓷器画面丰富、色彩鲜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陶瓷彩绘艺术中的一个独立品种,现在市场中还时常可以见到。民国剪纸贴花瓷器的图案多富于寓意,表达吉祥喜庆之意,如松鹤延年、富贵牡丹等吉祥图案。以前,剪纸贴花瓷器,不太为人重视,甚至有人认为其难登大雅之堂,所以价格一直很低。如今,随着人们对这种独特陶瓷装饰看法的改变,收藏者开始专门关注这类装饰瓷器,其市场价格也发生大幅度的上扬。一对民国贴花瓷瓶收藏品,1995年前不到百元就可以买到,2000年,已是500元以上,现在则要千元以上。

目前,市场上仍可以见到不同器型,不同图案的民国剪纸贴花瓷,但作伪者也大有人在。收藏这类贴花瓷,一要注意品相。瓷器收藏注重完整,虽然现在年代久远的瓷器有残或瓷片都比较受重视,但目前来说,剪纸贴花瓷器仍以完整无缺为佳,或者有冲但要不影响纹饰,这类品相完好的贴花瓷器的价格会不断升高。二要注重纹饰艺术。这类瓷器以形象生动,色彩端正的为上品。富于生活装饰色彩,象征吉祥喜庆气氛的贴花瓷器更是可以重点关注。因为这样的瓷器无论从收藏价值本身,还是市场表现来看,都有不错的表现。

古玩鉴赏不要迷信理论


作为福建古玩收藏鉴定世家的第五代传人,施瑞代老人已经在深圳定居一年多了。几十年的收藏之路,让施瑞代对现在收藏风潮的火爆看得很淡,他认为,收藏是需要底蕴的,看着一些人把赝品当做珍品,觉得既无奈又伤心。

收藏者过于“迷信”理论

施瑞代从7岁就开始接受父亲严格的古玩鉴赏学习,像古瓷的尺寸、每个朝代的特点、画工的技法都是他当年的必修课。但施瑞代却说:“古玩鉴赏是一门很奇妙的学问,甄别古玩更需要多年的磨砺,绝不是按书本对照就能掌握的。”前一阵子,深圳的一个收藏者请施瑞代去看看他收藏的瓷器,当看到那些瓷器后,施瑞代很委婉地告诉那个收藏者,这些藏品很多都是“高仿品”,虽然具有一定的工艺性,却远远不能称其为古玩。这个收藏者很不服气,拿出资料来一边对照一边对施瑞代说:“你看看,和上面介绍的一模一样,怎么说是假的呢?”

对此,施瑞代只能一笑而过,他发觉现在深圳很多收藏者都十分相信书上的资料,有些人的“理论水平”也很高,但仅有理论是不行的,作为藏家更需要眼力和实践的功夫。据施瑞代介绍,在与他接触过的深圳收藏者中,有些人甚至投入了几百万买来的却是一堆赝品,而花几千、几万买“教训”的人就更为普遍了。对于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施瑞代认为,一些理论丰富、实践不足的“专家”往往会对身边的人产生误导,而真正懂得鉴赏的人太少了。

对专家意见不可盲从

施瑞代发现,深圳好多收藏者都对专家意见十分盲从,特别是一些刚进入收藏领域的人,甚至把自己购买收藏品决定权都交给所谓的“专家”。他说:“专家的意见可以听,但有一些藏家的做法却是不可取,尤其是那些有经济实力却对收藏并不很懂的人,他们往往在专家的建议下投重金,但这样的风险同样不小。”因为文物鉴定需要实际经验,知名度高、学问高并不代表鉴定能力就高,目前在鉴定业中确实有经验和学识兼具的专家,但这种专家往往局限在某些具体的领域或某个具体的时间段上,并不具有泛化和通吃的能力。

收藏要有自己的见解

由于收藏者对于目前的艺术品现状缺乏客观的认识,造成了许多收藏的误区。施瑞代分析说,现在许多藏家总是抱着能升值的看法进入收藏市场,认为现在市场上什么火,就收藏什么,而不去认真地挖掘以后有更大升值空间的“潜力股”。

比如说,现在一提瓷器收藏,很多人就会想到名贵的“官窑”,施瑞代对此却有着他的理解,他说:“收藏也要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见解,‘官窑’现在几乎很难在市面上能见到真品,但许多人却仍然一味地去寻找收集它,而对于‘民窑’却很少去关注它。我觉得不出5年,‘民窑’的历史和经济价值就会出现大的变化,因为‘民窑’也是越来越少了,随着人们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像‘民窑’这类的藏品,它升值的空间也会渐渐显露出来。”

施瑞代觉得,收藏品市场永远都是一把“双刃剑”,在市场红火的时候,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藏家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进入艺术品行业的目的,切不可贪大求全。

收藏陶瓷需谨慎 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如今网上销售瓷器已经成为热门,大家从精心拍摄的照片上很难分辨瓷器的真正品质,使得大家更加难以区分两件图片上相差不多的瓷器,觉得价格差距太大,特别是陶瓷十大品牌的陶瓷收藏品,感觉瓷器的成本深不可测,“猫腻”多多。瓷器的价格真的十分混乱吗

我想把我在景德镇几十年制作瓷器的感受和大家聊一聊,让大家了解一些瓷器成本概况。

不要从一些表面现象上去看瓷器的价值;瓷器与其他商品还不同,景德镇瓷器基本是手工制作,技术基本是传统工艺,产品无法到达同一标准,过去有一句民谣“百窑万件出一宝”就是说一件完美的瓷器十分难以制作,瓷器成品会出现几百种质量缺陷,都会影响最终销售价格产生意想不到的差距。呈色、釉质、精细程度、工艺难度等等许多因素都会使得价格发生差异。一件低档瓷器和一件高档瓷器表面看都是泥料成型后施釉再经烧成,从生产流程看差别不会太大,但当你了解高档瓷器制作的艰辛之后就会明白成本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再说说工艺的问题

仅从原料的价格差异我们就能够看出价格有多大的差异,但是仅仅有钱购买使用这些原料还不够,因为许多高档原料由于多年无人明白其使用方法和烧成工艺,需要多次试验成功会才能够使用,极少有内行专家进行试验。

他们多年的生产实践告诉他们使用自己不熟悉的工艺制作瓷器最终的结果经济上必定是失败,外来投资者不了解瓷器制作规律,贸然试验改革,就不会轻易成功,几乎都是铩羽而归,因此仿古瓷制作技术的进展十分缓慢。

制作的成本也是一项主要成本,比如一只茶杯成型最便宜的机压成型只需要几角工费,注浆成型可能还会便宜,而一只手拉胚薄胎茶杯成型工费就要几十元。

而且能够制作高端精品的工匠还很难寻觅,从制坯到烧成出窑需要经过晾坯、利坯、修坯、补水、荡釉、彩绘、施釉、挑坯、装窑、吹灰、烧炼、出窑……一系列的辅助工序几十道工序,其中只要有一次疏忽就会使产品报废,如果制作中高档瓷器这些辅助工种也务必雇用专业辅助工匠。

如果制作低档产品由于坯胎厚、工艺要求低坯胎成型后只需简单的补水就能够施釉、烧炼,成本很低。

瓷器做工越是精、巧、薄、细、仿真要求高,出现的质量问题的可能性越大,个性是景德镇以外其他瓷器产区的瓷器基本都不属于硬质瓷,仅产品变形造成的质量缺陷就比景德镇瓷低几十倍,而这些残次品也要计入成本。

彩绘在瓷器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而彩绘工费的差距很大。还以茶杯为例:雇用学徒绘制简单纹样不需要付工资,普通工匠几元而高级工匠需要上百元,如果绘制复杂画面如清明上河图需上千元。就是一个小小的款识成本的差距就不可想象,低档贴花、打印工艺一个款识只需几分钱,而手写一个较为工整的款识一个字就要四元,如果“仿真到位”一个款识就要上百元。

虽然成瓷只有一点点差别但成本的差距却是几百倍,好象一个看似普通的白釉盖碗,有的才卖十几块,有的则达上千元。

首先是原材料的选取

先从泥料说起,有一百余元一吨的渣头泥,也有三千余元一吨的特种泥,如果按照普通工业产品定价规律“一工一料”的规则,瓷器的价格能够相差300倍!渣头泥是修整坯胎时刮削下来的泥料,只能卖给生产低档瓷器的厂家,一些廉价注浆成型的仿古瓷都是用这种泥料;“中白泥”400元左右一吨,是制作中低档仿古瓷的主要泥料;“高白泥”千元左右一吨,是制作中高档仿古瓷的主要原料;台湾泥料3000左右一吨,是制作高档日用瓷的泥料;“浙江泥”是制作嘉道时期中档仿古瓷的优质泥料;“脚踩泥”是制作高档仿古瓷泥料。

再说釉料,从一角一斤到几十元一斤都有,品种繁多,成瓷釉色有一点点差异釉料的价格可能差几十倍。釉下彩青花料从几十元一斤的“土料”到一万元一斤也难以买到的优质珠明料都有使用;釉上彩料中个性是“洋红”即粉彩瓷使用的基本釉料;所谓的“玫瑰色”普通的只有十几元一斤进口的需要近万元一斤。

这些基本料是保证瓷器制作的根本条件,只要在一个环节上没有使用优质材料,成瓷必然无法到达设计要求。

最后是成品率和其它的一些因素

所有上面列举的成本还不是最终的成本,景德镇瓷制作成本高的根本原因是残次品率太高。

硬质瓷有两大难关:一是变形,所以景德镇瓷质量标准中没有不圆这一项要求,只是要求不跷;二是铁点,高温烧成时胎釉中的氧化铁会聚集析出显示在釉面上,其他地区生产的瓷器烧成温度低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残次品多更增加了生产成本,个性对于精品来说投入大,工艺要求高无法提高产量,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是毁灭性的,比如制作一百件瓷器,有二十件残次品,能够把残次品的成本摊入八十件成瓷中成本增长不多,如果是制作两件有一件是残次品,可想而知另一件的成本会增加多少。

以上所介绍的只是景德镇瓷一些表面成本,深层次无形的成本还不包括在内,千万不要把其他地区的瓷器产品和景德镇瓷画等号,根本不是同一类。世界陶瓷组织把景德镇瓷列为“细瓷”一类,而其他地区的产品列为“陶瓷”。

陶瓷生产成本很低,能够机械化生产,比如某著名瓷器产区生产的仿汝釉杯放到微波炉中加数分钟后再放到凉水中釉面会产生开片现象。而景德镇瓷同样采用相同手段则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说明它们的品质是不同的。

我们仅仅从表面看瓷器的差距不大就以为成本会差别不大,而从逻辑思维出发错误的认为瓷器的价格存在许多欺骗的因素。个性是购买仿古瓷的许多人感觉自己“受骗上当”,实际上多数人是因为对景德镇瓷的不了解。多数人几乎都没有接触过高档瓷器,也不了解一些瓷器的简单知识,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是正常的。

了解一些瓷器的生产知识对于瓷器收藏者来说很有必要,在购买瓷器时能够给自己带给衡量价格的参考,就能够减少被欺骗的机会,也不会漏掉一些货真价实的藏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