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用瓷砖胶 > 导航 >

食品用陶瓷容器(广东省专项监督抽查)

食品用陶瓷容器(广东省专项监督抽查)

用瓷砖胶 用什么瓷砖 陶瓷艺术

2021-05-21

用瓷砖胶。

组织部门: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抽查范围:广东省生产、销售的25批次产品

发布时间:2015年5月

抽查概况:对产品的吸水率、抗热震性、铅溶出量及镉溶出量等项目进行检验。本次抽查,4批次产品不合格

主要问题:抗热震性及吸水率项目不合格

专家选购建议

□国家陶瓷产品质检中心(江西)高工张侃

■看外观质量首先可查看产品包装箱或箱内文件所标明的产品名称和等级;选购时应尽量选择表面无明显缺陷、器型规整的产品。盘、碗类产品,可将几件规格大小一样的产品叠放在一起,观察其相互间的距离,距离不匀说明器型不规整、变形大。对单个产品可将它平放或反扣在玻璃板上,看是否与玻璃板吻合,以判断其变形大小。对瓷质产品,可托在手上,用手指轻敲口沿,若发出沙哑声,说明有裂纹存在。

■铅、镉溶出量 一般釉中彩、釉下彩产品的铅、镉溶出量极少或几乎没有,可放心选购。

釉上彩产品则应按使用目的不同而选购,为降低铅、镉溶出量的影响,可采取下列方法:

1.盛装酸性食物的器皿,应尽量选用表面装饰图案较少的产品。

2.选购时还应注意图案颜色是否光亮,若不光亮,可能是烤花时温度未达到要求,此类产品的铅或/和镉溶出量往往较高。

3.特别注意那些用手即可擦去图案的产品,这种产品往往铅或/和镉溶出量极高。

4.对不放心的产品,可用食醋浸泡几小时,若发现颜色有明显变化应弃之不用。

BG提示

◆对可能用于微波炉、烤箱、洗碗机的产品,应选购标明“微波炉适用、烤箱适用、洗碗机适用”字样的产品。

◆对使用量大的产品,如餐饮业,宜选用边缘较厚带圆弧状加强边的产品,此类产品在使用中不易损坏。

◆已有裂纹的产品强度较低,盛装食物时可能出现破碎,对人体造成伤害。并且由于裂缝的存在,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清洁,造成细菌繁殖,影响人体健康。

◆对标明用于装饰的产品,不能用于盛装食物,因为此类产品的铅、镉溶出量不受标准限量的控制。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文德路藏家“叫板”省博


收藏故事

众所周知,元青花瓷瓶存世稀少,据专家估算只有300件左右,而且2/3流失海外。而在广东,一件元代景德镇窑青花人物纹玉壶春瓶被认为是镇馆之宝,市场估价过亿,但近日记者获悉,在广州文德路,一位广州私人藏家自称藏有两件元青花,并向广东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叫板”,记者特别前往一探究竟。

粤民间收藏元青花不输官方?

在广州文德路玉鸣轩,记者见到了这位收藏家李明博,在十余平方米的小店“聚友堂”内,展示着店主多年来的所藏。最令他引以为傲的是两件元青花瓷器,据他所说,堪比省博的镇馆之宝元代青花人物玉壶春瓶。

李明博告诉记者,他藏有一件元代青花狮兽缠枝花大罐,是早年从江西景德镇收藏所得,他通过熟人辗转结识了一位景德镇当地的收藏家,凭借多年的收藏眼力,从他手中重金买下这件元青花瓷器。由于市场上古瓷器造假横行,为这件元青花“验明正身”成了一件大事,为此,他几年来东奔西走,在北京经过瓷粉化验,结果和元代特征相符。

另外一件元代青花釉里红孔雀梅瓶,也被专家鉴定为元代景德镇官窑所烧制,上面有明显的火石红和铁锈斑。李明博说,这件元青花是上世纪90年代从景德镇一个老人处收藏而来,被央视《寻宝》栏目专家邱小君鉴定为真品。

李明博说,他之所以要拿出两件元青花与省博的元青花“叫板”,是因为元青花十分罕见,鉴定上存在难度,他希望能吸引省内外文博专家前来“会诊”,一同鉴定哪件是真,哪件价值更高。

据相关资料记载,有记录的元青花只有几百件,而目前广东的国有单位所藏有元青花不超过10件,而广州市文物总店建立近50年也只曾拥有过3件,元青花的难得一见可见一斑。“如果这两件元青花一旦被验明正身,意味着广东民间所藏的元青花可能不会输给官方收藏。”李明博说。

30年收藏200件古代瓷器

如何能收藏到珍贵的古代瓷器?李明博讲述了自己不平凡的收藏历程。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开始介入收藏,一开始也买到不少假货。但30年收藏历程下来,他摸爬滚打,收藏了不下200件古代瓷器精品。

“介入收藏,一定要有"求真"的精神。”李明博回忆说,刚介入收藏的七八年里,经常花钱买到赝品,非常心疼,最后逼着自己多看书,慢慢地还开始对制瓷技术进行历史研究。

坚持收藏30年,李明博说一直没有放弃的原因是,收藏有太多悬念,其乐无穷。“收藏到一件好东西,我宁愿搂着它睡觉,一件好的文物就似乎可以说话,讲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古代的工艺、画工深藏着奥妙,耐人寻味。”

由于朋友介绍,李明博从江西一个收藏家那里买到了珍贵的清雍正年间的天球瓶,工艺精湛,底部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曾被专家鉴定为“广东只此一件”。李明博还通过一个四川收藏家朋友,从一位成都的水利工程师手里买到了一件清代斗彩碗,经过专家鉴定为宫廷流出的珍品。

“涉猎收藏,一要自己练就眼力,要多看书、多请教;二要广交朋友,有良好的社会资源和人脉。”李明博说,自己许多收藏机会都是圈内朋友介绍所得,收藏圈内的相互切磋、探讨非常必要,最怕就是自己关起门来,孤芳自赏。

李明博说,自己曾遇到过一个深圳的地产商,自己不懂瓷器,就雇人买,花了3000多万元,结果没有一件是真的,最后请专家来估价只值30多万。“玩收藏玩到了倾家荡产很可怕。”李明博说,一般人介入收藏,一定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专家,练就火眼金睛,否则很容易马失前蹄。

“以前一直有个错误观念,民间没有好东西。”李明博说,其实不少大博物馆的珍贵藏品都是从民间搜集而来,李明博认为,未来几年,许多私立博物馆的文物档次会越来越高,甚至超过一些国有博物馆的收藏。

景德镇“大师珍藏瓷”《荣誉·辉煌》亮相广东


耗时6年,一套由景德镇当代中国陶瓷界的领军人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秦锡麟首度联袂创作的《荣誉·辉煌》(见右图)纪念奥运珍藏瓷,将于本月10日开始,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四方斋、深圳购书中心、东莞可园展厅同步展出。

这套大师瓷包括两个瓷瓶,一瓶为《花香五洲》,上绘历届奥运会举办国国花,另一瓶为《情聚中华》,上绘中国国花牡丹及北京等7个比赛城市市花。两瓶造型为“鼠耳奖杯瓶”,瓷瓶上角绘五只蝙蝠,寓意五福娃,同时“蝠”与“湖”谐音,表达五湖的含义,四面绘有寿山湖海,寓意“四海”,为“五湖四海”。两瓶共有39处体现了奥运设计意念。

大师瓷采用古代宫廷用瓷制作手法,并采用“水点桃花”独家配方研制瓷胎。这套大师瓷的制作参与者、深圳景德镇当代名人陶瓷博物馆馆长赵发介绍说:“大师瓷结合了色上色、色套色等高难度上色工艺手法,其工艺难度之大、精细度之高前所未见。”另悉,该珍藏瓷得到了国家专利局及相关版权机构的专利及版权保护,大师瓷还被列入景德镇2008年制瓷形象工程。

山西省瓷器古窑址有哪些


晋城窑

晋城窑是近些年发现的晋南地区的瓷窑,窑址在山西省晋城县境内。该窑为金、元、时期的瓷窑,主要烧造均釉瓷器,器形以碗为最常见。

介休窑

介休窑窑址在山西省介休县洪山镇。该窑创烧于北宋,历经金、元、明、清和民国几个朝代,有长达八九百年的烧造历史。宋代,这里烧造定窑系的白釉、黑釉印花碗等,也烧造与磁州窑有一定关系的白釉划花填黑彩、白地黑花瓷等。白釉酱花瓷器则富有介休窑有的特色,其中有桔红色彩者。金代,这里盛烧黄釉

霍县窑

霍县窑窑址在山西省霍县陈村一带,即文献记载的“彭窑”所在地。该窑创烧于金代,盛烧于元代。这里以烧白瓷为主,器物胎、釉洁白,光素者居多,间有少量印花装饰。因用支钉支烧,器里及足均留有5个小支钉痕。元代以后可见白地褐花高足杯、碗等器物。

大同窑

大同窑即《大同府志》中提到的“青瓷窑”,窑址在山西省北部大同县瓦窑沟。该窑的烧瓷时间为金、元两代,窑址遗物以黑釉瓷为主。兼有少量茶叶末釉瓷。器物为瓶、罐、盆等。装饰技法有剔花和划花两种:剔花装饰风格粗犷;划花装饰线条较细。所见纹饰以复线水波纹稍多,亦可见划花水波游鱼纹。

怀仁窑

怀仁窑窑址在山西省北部怀仁县,是金、元时期的瓷窑。该窑以烧造黑釉瓷为主,釉面乌黑晶莹。有些釉面产生油滴结晶,但发现不多。器物有瓶、罐、碗、枕等。大口灌的口沿较厚,与大同窑器物口沿的削平有所不同。划花装饰者较多,线条简练。除黑釉器外,这里还烧制白釉、白釉*花、酱釉瓷等。

浑源窑

浑源窑窑址在山西省北部浑源县。目前发现窑址3处,其中以古磁窑烧造年代最早,始烧于唐代。窑址中遗留了不少白釉和黑釉碗、罐标本。其席纹装饰与河南瓦窑的风格相同。里白釉外黑釉碗具有地域特征。金、元两代盛烧雁北地区常见的黑釉剔花瓷。此外还有青釉、黑釉划花、白釉划花、剔花、印花、白地黑花及均釉瓷等。该窑所烧的瓷器品种之丰富,在雁北地区是少见的。

临汾窑

临汾窑窑址在山西省南部临汾县。该窑烧瓷时间为元代,以黑釉瓷为主,漆黑光亮,兼烧酱釉、白地黑花、白釉划花等品种。黑釉瓷器中以直口碗数量最多,为典型的元代造型。黑釉瓷中有油滴纹与兔毫纹碗。白釉瓷中有的采用印花、划花、剔花、彩绘作装饰。

典型工艺 油滴釉

榆次窑

榆次窑窑址在山西省榆次县孟家井,为金、元时期瓷窑。窑址遗物以黑釉、白釉瓷所占比重最大。白釉瓷釉色白中闪黄,多有印花装饰,线条粗犷。因系叠烧,碗心又一圈无釉。黑釉瓷也有以印花装饰者,但数量较少。此外,还发现了少量酱釉、青釉印花、白地黑花瓷器标本。

阳城窑

阳城窑窑址在山西省阳城县畔沟。该窑烧造器物以白釉为主。器形有折腰盘、碗等,有的以划花作装饰。

长治窑

长治窑窑址在山西省长治县八义镇。该窑为金代瓷窑,以烧造釉上彩绘碗、塑像为主,兼烧少量白地黑花器,碗的里心、圈足上都有5个支烧痕,纹饰以花卉为主,另有少量鱼纹、题写的诗文等。

平定窑

平定窑窑址在山西省平定县柏井村,是唐代至金代的瓷窑。平定距河北较近,与河北内丘的邢窑及曲阳的定窑成犄角之势,因此所烧瓷器在造型、釉色、装饰上受到上述两窑的影响。唐代烧造白釉玉璧底碗,但制作工艺略粗。五代产品有有常见的唇口碗。宋代烧造的刻划浮雕莲瓣纹碗、白釉碗、白釉兽面贴花罐、注子、折腰盘等均系仿定窑产品。宋、金时期还烧造白釉罐、小瓶、罐,黑釉印花、剔花盘以及北方常见的五角或六角盘、碗等。

河曲窑

河曲窑窑址在山西省河曲县阳坡泉与硬地节,是金代瓷窑。阳坡泉烧造白釉、黑釉器物。白釉瓷有盘、碗、盆等造型。装饰手法主要有划花、印花等,划花线条均为细线条。不上化妆土者釉呈灰青色,具有山西地区瓷器特有的色泽。黑釉器物有刮釉叠烧的碗,数量较多,此外还有*纹供器。

孟县窑

孟县窑地处山西东部,东与河北接壤,窑址在距县城东15千米处的磁窑坡村。该窑为金、元时期瓷窑,以烧白瓷为主,有光素者,也有印花、划花、刻花装饰者。器物一般施化妆土,较粗者则不施化妆土。器物有碗、盘、碟、钵、瓶、坛、杯、器盖、器座、盏托、枕、人形、执壶等。除白瓷外,还有烧造白釉黑花、绞胎、黑釉瓷及低温黄釉陶等物品。

交城窑

交城窑窑址在山西省交城县,是唐代到元代的瓷窑,唐代时白瓷产量最大,也发现了黑釉斑点拍鼓标本。宋代仍以烧造白瓷为主,装饰手法有凸雕莲瓣纹、釉上赭彩彩绘、珍珠地划花、划花等。除白釉瓷外,该窑也烧造黑釉瓷。

河津窑

河津窑窑址在山西省河津县北午芹。在唐代这里烧造白釉瓷。白瓷的品种有注子、碗等。宋代烧造白釉折腰盘、盆、碗等,装饰手法有浮雕莲瓣纹、绿彩彩绘、印花、珍珠地划花、剔花等。

安徽省的瓷器古窑址有哪些


安徽省的瓷器在古代不是很知名,古窑址一般都是民窑遗址。那么安徽省的瓷器古窑址有哪些呢

界首窑

安徽界首所产陶器以低温釉陶最为著名。所谓低温釉,烧制温度一般在900摄氏度以下,多见于民窑。界首釉陶最早发现于唐代民窑遗址中,主要生产以工艺三彩陶刻画为装饰的瓶、坛、罐等日用器皿;成型后施化妆土,刻画剔地,点缀绿釉,施以透明釉,烧成后呈赭红、绿、米黄三色的花纹;形制厚重,刻花饱满,形成具有独特民俗意味和地域特点的三彩风格。它巧妙地汲取了民间版画艺术的传统手法,线条遒劲、整齐、明朗。纹饰多以民间故事、戏剧人物、山水花草为题材。

繁昌窑

今安徽繁昌县柯家冲。烧瓷于宋代,专烧青白瓷。

瓷器特征:

1、胎较薄,胎色白中闪青,釉面光润。

2、碗盘类器物施釉一般近底部,外壁旋削痕明显,底足可分三类: A、平底内凹。B、圈足平切。C、圈足壁斜切。

3、产品中以注子和注碗配套的温酒器最富特色。

4、器物大多无纹饰,碗内心饰团花纹较多见。

5、采用垫饼垫烧,器物足内无釉。

宣州窑(芜湖东门渡窑)

位于芜湖东门渡村小镇,西距县城湾沚镇 20公里。镇四周大都是圩田,仅西南方是属于敬亭山支脉的小丘陵,窑址就公布在这些小丘陵上,主要有小山、营盘山、康王山、蛤蟆地、窑头山和小竹园六处。烧瓷时间始于盛唐,盛于晚唐、五代,终于北宋。

特征:

1、器物有碗、钵、盏、灯、执壶、四系缸、双系小口瓶、缸、盆、各类俑、建筑饰件等。各窑所烧器物不尽相同,营盘山、康王山以烧注子、壶、罐为主;蛤蟆地则主要烧制碗、钵、碟等类器物;小竹园等专烧缸类器物。

2、因当地瓷土矿含铁量较高,同时又羼和大量赭红色粘土,所以产品胎质为灰黑、铁灰等色,露胎处呈铁红或褐色。釉色以青黄、酱黄、酱黑为基本色调,由于釉料中氧化亚铁含量不同,少数器物出现青灰、青绿、酱褐色。器物施釉前先上一层乳黄色石灰釉,似化妆土,然后施釉。

值得一提的是,在康王山发现一批印有“宣州官窑”款的宋代瓷罐残件,制作粗糙,似为酒器。古代文献有宣州窑的记载。至于东门渡窑与宣州窑的关系,目前意见不一,主要以下观点:一、从广义上讲古宣州境内有两个窑系;一是泾县窑头岭、窑峰以及繁昌柯家冲、骆冲窑的青白瓷系;二是东门渡窑与琴溪窑的青瓷系。从狭义上讲,宣州窑应是专指东门渡窑。因为宣州窑是为完成特殊任务而设立的窑场,是官办,而其他几处窑是民窑,以烧日用瓷为主。二、东门渡窑为民窑,钤“宣州官窑”款的器物为官府监烧的专用器皿。三、东门渡窑是早期宣州窑发源地之一,琴溪窑是宣州窑工艺水平突飞猛进的鼎盛期;繁昌柯家冲窑是宣州窑的晚期窑场。四、宣州官窑为地方官窑。究竟如何定论,有待于窑址的试掘及更多考古材料的发现。

歙县竦口窑

位于歙县桂林镇竦口村北100米处。皖南唐、宋民间瓷窑。烧瓷年代始于唐,盛于五代到北宋。

产品以青釉盘、碗、盏为主。少数釉色为青黄色或灰色。该窑烧制的青釉器物色调纯正,釉质细腻、滋润,光洁度较好,釉层薄厚均匀。釉面有细碎开片,胎釉烧结程度较好。器内外满釉,仅足圈无釉。五代碗多大口、大足,腹部弧度小,有瓜棱及五瓣葵口的造型,釉色与浙江越窑、江西黄泥头窑接近,烧法也与江西所烧器物相同,都采用支钉垫烧。

琴溪古窑址

琴溪古窑址在泾县城东北14公里处的陶窑村。村西有凤凰山,北为虎容山,南有龙山,东有白云山,东北有青龙山,西南有窑笔山,均为不太高的丘陵。村西3公里处,琴溪河由南向北流入青戈江。陶窑村及村南的径县陶瓷厂,至今还在用龙窑烧造缸瓦陶器。村内及四周到处散落着陶片,村西南200米处的龙山脚下,一大片陶器堆积尤为瞩目,面积达数百平方米,厚度达6米以上,村北的虎容山南坡山脚,也有面积很大、堆积很厚的陶窑址堆积,较村西的时代要早。从这些窑堆积往上到虎容山坡腰部,遍地分布着古代青瓷片。从虎容山向东,也有一片范围很大的青瓷窑址堆积,主要分布在青龙山的西南坡及山脚下,当地称之为碗冲。虎容山与青龙山之间的山嘴下,有一方名为长塘的古水塘,可能是当时窑工为烧窑和制瓷用水开挖的。青龙山东侧与窑笔山东南侧,有瓷土矿,至今这里的陶窑厂还在开采,可见,这里古代制瓷的原料为本地出产。

绩溪霞涧窑

位于绩溪县城(华阳镇)西北约2公里霞涧村(又名花根村)南面的山坡及高地上。1984年发现,烧瓷时间为五代至北宋的民间瓷窑。

主要品种有青釉、酱黑釉、酱黄釉及绿釉器。其中以青釉为主,器形有各式碗、壶、盘等,釉质细腻、滋润,釉层薄厚均匀,胎釉结合牢固,釉面光洁,有片纹。酱釉器质地粗厚,釉面光洁度较差。绿釉器有罐、盆等。在窑址上还采集到一些酱褐釉拍鼓标本,具有唐代风格。

寿州窑

寿州窑,创烧于南朝陈,停烧于唐末,前后烧造约400余年。器型主要有壶罐、碗、枕、注子、盂、玩具及建筑材料等。 兴盛于隋唐,以首创黄釉瓷而著称于世,名列唐朝各大窑口第五,存世350年,失传1200年。

寿州窑是唐代七大瓷窑之一,陆羽《茶经》记载“(寿州)瓷黄色紫”,将寿州窑列为第

五位。寿州窑以中原文化为主,兼含南北方文化,并具有地方特色。

我国六朝至唐朝著名瓷窑之一。1960年以后经多次调查发现,窑址主要分布在上窑镇的管家嘴、余家沟、上窑镇医院住院部、外窑村、马家岗、泉山、三座窑以及凤阳县武店区的临泉寺、上刘庄、大刘庄等。窑址分布地跨古寿、濠两州,东西长约80公里,主要集中在高塘湖、窑河沿岸,寿州窑从南朝经隋于唐末,延续约350年。

寿州窑早期产品有罐、四系瓶、豆、盏等,多着淡青灰色釉、青釉,胎质较细。吸水率低,釉色青中带绿,系用还原焰烧成,釉层薄而透明,腹下部及底足不施釉。盛期产品有碗、盘、杯、钵、注子

寿州窑遗址寿州窑遗址、枕、玩具等。釉色以氧化焰烧成,有蜡黄、鳝鱼黄、黄绿釉等。釉下施泥质胎衣,釉层呈玻璃状。 在马家岗、余家沟发现唐代圆形窑炉,窑壁用砖砌或用窑棒砌成,直径约3米,匣钵上下叠置,匣钵相互之间留有8厘米左右的火路。匣内装一件或数件,皆仰烧。早期使用的窑具有圆形多足支托,隋初以后,多用三、四岔支托,支钉支捧三角支托等。

寿州瓷窑的产品大致分为六期。以隋开皇三年(583年)例证,临泉寺窑烧造的淡青灰釉产品属第一期,时代约在南北朝陈至隋;以隋开皇六年为例,临泉寺窑烧造的青绿釉产品,以及管嘴孜、上刘庄出土青釉器属第二期,晚者属第三期,时代约在隋。以地层叠压关系推断,大刘庄和余家沟瓷址出土的残瓷器标本青釉属第三期,黄釉器属第四期和第五期,黑釉器属第六期,时代约从初唐至唐末。

该窑是:隋代胎体坚实、厚重、胎色青灰。唐代胎体原色,胎色白中泛黄。釉色隋代青中带黄绿,有玻璃光泽,常开有小纹片。唐代以黄色为主,釉面光润透明,大多施用化装土,有剥釉现象。另外还烧黑釉瓷,釉面光润如漆,少数呈酱褐色,有粗细两类产品,精细者胎为白色。

在装饰技艺上,有印花、划花、贴花三种,在烧制方法上,都用托珠叠烧法。碗、盘器内留有支烧痕迹。

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 隋代产品 1隋代烧青瓷,胎质坚硬,胎体较厚,胎色青灰;断面较粗,有大小不等的气孔和铁质斑点。 2釉色青中带黄或带绿,光泽很好。器物一般只施半釉,釉面常有小开片。 3装饰方法有印花、划花、贴花三种。划花有莲瓣纹、单弦纹、复弦纹、波浪纹等;贴花仅见卷草纹。图案的组成常采用带状或团花状。 4器形主要有四系瓶、高足盘、小口罐等(2) 唐代产品 1胎体比较厚重,胎色白中泛黄。 2釉色以黄为主,釉面光润,开小片纹,表层有透明的玻璃质感。大多施用化妆土,但釉与化妆土结合不牢,有剥落现象。 3采用3足支钉或托珠叠烧,碗、盘内心和底足留有3个支钉或托珠痕。 4器形有碗、盏、杯、钵、注子、枕、玩具等。器多数平底,有的底心微凹。碗、盏一类器足的边棱用刀削去。注子有多角形短流,枕为小长方形,都具有典型唐代风格。

欧盘古窑址

欧盘古窑址南距著名的白土窑址仅4公里左右,301省道从遗址上东西穿过。而萧县白土窑,也被人们称作“萧窑”,创烧于唐,终于金,窑内器形、釉色与寿州窑相似。白土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欧盘古窑址遗址地表散见有大量的瓷碗、高足盘、“V”型三叉支钉和支托类窑具等遗物。从目前发掘的情况来看,出土器物形制风格反映出的时代特征以唐代为主,另有部分属于宋元时期,同时还出土了隋代的东西。可以推测,欧盘古窑在唐以前就存在,加上出土的器物形制与白土窑的器物有着很大的相似性,此次考古发掘,很有可能改变人们对萧窑的认知。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来进行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萧窑作为皖北地区最为重要的窑址之一,长久以来的考古工作开展得较少,此次欧盘窑址的考古发掘将成为一个契机,为萧窑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提供了重要资料。

用泥土展现生命的活力


“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人们利用土、水、火塑造出不同的陶瓷形态,并将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及特有活力。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系统性介入,中国现代陶艺理念逐渐形成。在实践过程中,创作者们往往更多融入时代特征和个体人文观念,充分表达了社会诉求和个性化的艺术美学理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当代陶艺家吴小楣开始专作“体育陶艺”,也成为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位专作“体育陶艺”的艺术家。他以古代体育活动为题材,采用中国汉唐原始陶艺为主要做法,并融入现代陶艺理念,通过十几年的探索实践,终于创作出以”盛世风流”为总名题的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在苏州古玩城的浪石陶艺馆里就陈列着他的“汉百戏”“唐马球”“罗汉拳”等系列。

其中,汉百戏系列可以说是吴小楣体育陶艺的发轫之作,共包括三十二件作品,表现了汉代时人们丰富的体育活动形式,包括“围棋”“角抵”“蹴鞠”等。在做法上,其模拟东汉说唱俑的风格,用特制宜兴粗紫砂泥制成,人物整体形象夸张、体格粗壮,神态生动,展示了运动过程中生命的活力和盛世时代特有的精气神。部分在画像石上有形象参考,但更多只能通过记载的史料将其具象化,创作起来实非易事“盛世风流”凝聚了泥土之深沉,水之灵气,更融入火的激情,生动再现了中国古代盛世时期体育活动的风靡。作品也充分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表达了大师对中国体育事业的理想和寄托。吴小楣的体育陶艺作品受到了中、外不少收藏家的喜爱,外国人称他为“中国唯一的奥林匹克艺术家”。

如何区别真伪的主席用瓷


1、主席用瓷从1958--1974年为湖南省醴陵特制;"7501"主席瓷是江西省景德镇烧制。

2、胎釉:真品的窑温高达1380℃--1400℃,经过很好的还原焰过程,釉色白里泛青,温润如玉,瓷胎透明度好。像碗、盘、碟等均为手工拉坯,胎体非常薄,呈半透明状,质坚,敲之有清脆的金属声。如果在阳光或灯光照射,隐约可透见手指。而仿制品以压坯制造,所以显得胎厚,且受现代一般梭子窑的限制,最高烧到1300℃。温度达不到胎体里面的各种原料的融化,而不均,出现拖笔、漏笔现象。虽然很白,但属于渗白,没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那种釉下彩特征,缺少意趣。

3、彩釉原料:真品是高级技术人员统一秘密配制而成,釉色洁净,清纯,清晰,柔和淡雅,沉稳;而仿制品因为配料经验不足而显得浑浊,色彩俗气,配制不协调,图案字体整体结构不合理,有晕散感。

4、绘制:真品均为国家级艺术大师统一手工精心绘制,笔触闲熟,线条遒美,清舒灵动,釉色层次分明;而仿制品绘制者功底差,铭文"人民公社好"五字和图案,用笔笨拙,釉色呆板,毫无生气,甚至出现叶长于绘花,叶有悖于其生长规律的大错误。另外仿品包浆是人为的,真品是自然形成的等等,看上去形似,但实质截然不同。再说烧制的数量控制特别严格,一式样的品种烧制出现的那年代,就是那年代,不会出现重复的烧制,更不是每个年代都烧制。湖南省醴陵到1974年以后再也没烧制过主席用瓷。现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中南海丰泽园、革命历史博物馆和滴水洞等处的毛泽东主席的生活用瓷遗物大部分是湖南醴陵窑生产的,另江西景德镇也有一部分。

宋代插画用龙泉窑青瓷胆瓶


宋人四大雅事就是烧香点茶,挂画插花,通过这件素雅包浆淳厚的青瓷胆瓶就能体会到那时宋人的审美和生活哲学。

龙泉窑青瓷胆瓶高16.5厘米,口径6.7厘米,足径5.6厘米,最大腹径8.5厘米,小盘口,筒形长颈,鼓腹,圈足。内外施釉,釉色青绿,釉质凝厚,温润如玉,无开片。足端无釉,泛火石红。通体光素无纹。这件青瓷瓶是宋人所称的胆瓶,为插花之用。

宋诗证:陈与义《梅花二首》“小瓶春色一枝斜”;

严参《瓶梅》“小瓶雪水无多子,只篸[zān](注:插)横斜一两枝”;

杨万里《昌英知县叔作岁坐上,赋瓶里梅花,时坐上九》“胆样银瓶玉样梅,北枝折得未全开。为冷落寞空山里,唤入诗人几案来。

这件稀罕物 古代航海用的指南针?


外形像极了烟灰缸,又貌似点钞蘸水盒,盈手可握,遍体青花,外边上下各有一圈齿纹,但掂起来沉甸甸的……近日,晋江东石镇白沙村古陶收藏爱好者周文瑛先生向记者亮出了一样稀罕物。

周先生爆料,这就是明清时期,古代航海使用的指南针——瓷制水浮司南,“这是中国古代大航海时代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然而,当记者就此询问晋江市相关方面的文物专家时,他们均表示未见过此物,无法下结论。本报记者_柯明娇秦越文图

古瓷爱好者偶然觅得疑为航海“水浮司南”

“其实,刚开始我也不知道这是啥玩意儿,只是感到好奇,就买回来啦。”大约10年前,周先生偶然在东石镇白沙村一位渔民家中看到此物,出于对瓷器的研究和爱好,他断定这件造型独特的瓷器应该不一般,于是花了1000元从渔民手中将其买回,“光从青花瓷的纹路和质地来看,就能判断出是明早期的德化陶瓷。”

回家后,周先生百思不得其解:“这件古物是何用途?”有朋友说是烟灰缸,但明代没有纸烟;也有人说是点钞蘸水盒,但明清时期,主要货币是白银,何来纸币?周先生询问周边的长者均不知悉。

直到多年后的一天,周先生在网上看到《青岛晚报》2004年曾报道过一位青岛市民收藏了一件青花瓷器,经过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史树青鉴定,认证是明代成化时期烧制的航海实用器——水浮司南。

“这不就是多年前收藏的那个不知名的老物件吗?”周先生赶忙拿出一比对,外观确实很相似,外有青花图案,里边凹空,外边上下各有一圈齿纹,就连描述的尺寸大小、重量都差不多。

外形颇似烟灰缸印有青花象形图案

周先生每周六早上习惯到泉州的古玩市场转一圈,物色各种稀奇古怪的古瓷器。打那以后,他又多次在该市场看到许多类似水浮司南的物件,并先后买入了近20个,其中品相完整的有6个,买入价格均为数千元。

记者在周先生家中看到,这些形状像极了烟灰缸的瓷器,一掌可握,圆形鼓腹,里边凹空,底座及内壁很厚实,外缘的上边与底部均有一圈齿纹,刻印痕迹明显。瓷器外圈直径约8厘米,有同心圆孔,孔径4厘米左右,高约3厘米,掂量一下,着实不轻,约400克重。最吸引人的是瓷器上的青花象形图案,有的像虾、鱼,有的似水草、海带,有的是简单的几何形状。

“它的瓷胎致密坚实,耐磨耐蚀,底座、四壁异常坚固是为了在船上防摔碰。”周先生曾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使用时,先将里面加满清水,将铜针在磁铁上摩擦片刻,插入灯草芯,铜针就会依靠灯草芯的浮力漂浮在水面上,指示南北。”

传说为“指南针”专家鉴定确为明代瓷器

究竟这是否就是周先生所说的“水浮司南”呢?记者为此询问了晋江市博物馆的相关专家,然而他们均说是首次见到此物。随后,他们又协助记者将此物传给福建省博物馆的相关人员鉴定,对方表示未见到实物,从外型上看也无法论断。

记者通过朋友辗转联系到惠安县崇武镇今年80多岁的李奶奶,“这不就是小时候,长辈们常常提起的古代指南针吗?”看到记者拍摄的图片,李奶奶第一眼便反应过来,“那时候,崇武渔民出海捕鱼捞螃蟹,还经常网到这种,据说是古时沉船遗落的,渔民们拾到后会将它供奉在海边的庙里。”

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周先生还拿出一年前从古玩市场淘到的,据说是清后民国时期的木质指南针。放在一起,似乎有着相通之处,不仅造型差不多,连应用原理也相似,不同的是木质指南针上刻有天干地支、东西南北等指示方向的刻度。

“之后的指南针、罗盘等大概都是源于水浮司南的制作原理。”2012年,央视《寻宝》节目组专家走进晋江时,周先生曾带着这些瓷器前往鉴定,“当时的专家明确鉴定陶瓷确实是明朝时期所制。”

媒体鲜有报道你知道吗?欢迎来电

记者随后在网上查询了解到,“水浮司南”的说法最早出现在2003年12月,青岛市民收藏的一件青花瓷器,被专家鉴定是明代成化年间制成的水浮司南。另据2004年12月6日新华网报道,海南省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海南省古代陶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宋梓亭收藏一件航海实用器瓷青花水浮司南,经鉴定为明代洪武时期制品。

而2004年至今,全国各地媒体关于“水浮司南”的报道也是屈指可数。同时,记者从少数的媒体报道中观察发现,其中描述的水浮司南确实与周先生收藏的几乎一致。

这究竟是什么玩意儿?你见过吗?读者朋友们,如果你们见过此物,或听说过关于水浮司南的故事,欢迎拨打本报街区互动热线15280608602,与我们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