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元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 > 导航 >

浅谈我国古瓷名贵品种青花釉里红

浅谈我国古瓷名贵品种青花釉里红

元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 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 古代釉里红瓷器

2021-05-27

元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

青花釉里红是我国古瓷中十分名贵的一个品种。由于韵味独特,一直为广大藏家所青睐。在当前许多拍卖会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而且价位极高。像一些品相较好的官窑清花釉里红往往身价都在百万以上。即使是民窑器一般价位也能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元。近日,有我市藏家与本栏目联系,希望能够了解清花釉里红的有关情况。为此,记者走访了有关专家。

解说:青花釉里红属于“釉下彩”的一种。所谓“釉下彩”,就是指在胎体上彩绘之后,再罩上一层无色透明釉,以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与瓷器一次烧成。由于彩在釉下,所以不易磨损、变色。但由于釉下彩的色料要经高温烧成,而能经受高温的色调并不多,所以它的品种远不及釉上彩那么丰富。釉下彩为唐代长沙窑所首创。宋元以后,逐渐出现了包括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等在内的许多新品种。

解说:青花釉里红俗称“青花加紫”,以其色彩绚美而文明于世。多在青花纹饰间用铜红加绘果实、花蕊等。兰色雅致,红色绚丽。两者相互辉映,融为一体,有着独特的韵味。这一品种最早见于元代,明初一度中止,宣德年间再度出现。此后至清代一直延续不断。但由于烧成难度大,一直被视为我国古瓷中的名贵品种。

解说:这是我市藏家的一件藏品。造型为葫芦瓶。器身绘有蝙蝠、花鸟等图案。图案由清花和釉里红绘制。瓶口为豆青色,与器身连成一体。记者请有关专家进行了鉴定。

同期:

记者:观众朋友,今天来为我们作现场鉴定的仍然是烟台市文物店的冯宝成冯老师和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史大仕史老师。两位老师对这件器物有什么看法?

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史大仕

“这件瓶子造型很特殊,寓意也很有意思,两边是两个蝙蝠,上面是一棵石榴,配上釉是釉里红,加上上面一个豆青小瓶,如果给它一个名,就叫福寿双全,事事平安,非常吉利,有吉祥的寓意。”

记者:那两位老师,你们认为这件器物应该是出自哪个年代?

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史大仕

“年代应该是嘉庆时期的,嘉庆是延续乾隆时候的遗风,乾隆(时期)的风格还保留着,像这个青花料完全是一种珠明料,但已经没有乾隆时候那么艳丽了,工艺没那么精细了,有点粗糙。但仍然不失乾隆时候的遗风,遗风犹存。这个瓶子造型非常好,是个葫芦瓶。上面还有棵石榴,上面加上这么个小瓶,看起来这个小瓶像是单独放上的,实际是一个一体的东西。”

记者:您看这件器物上有白釉、有釉里红、有青花,上面这个叫豆青,那它这些颜色是怎么烧到同一个器物上的呢?

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史大仕

“完全在掌握火候上,就是烧窑工要看那个火,把火候掌握好。火大了不行,火小了还不行,恰如其分才好。往往烧一窑出来,好多都烧弯了,或是烧变样了,或是有的烧裂了。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火候掌握地不好。这个伺炉工必须把火候合适,过去都烧柴,不是和现在这样烧煤炭什么的,过去完全就是松材,把火掌握好就行了。”

记者:冯老师有什么看法?

烟台市文物店冯宝成

“史经理把这个瓶子的大体情况都讲到了,从乾隆以后这种复杂的烧造工艺就开始出现了,虽然这个不如乾隆时期那么好,但也是延续下来了。两个瓶子烧在一起,这种工艺以前是烧不出来的,这件东西造型很独特,我的看法是一个大户人家定烧的,一般是做寿上窑里面去定烧,送礼什么的。一般人家是摆不起这个东西的,就是大户人家。”

记者:就是说这个东西在当时的价值应该是很高的是吗?

烟台市文物店冯宝成

“那个时候很高,现在价值也很高。”

记者:那两位老师,你们感觉这件器物的价位应该是多少呢?

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史大仕

“这件东西好在哪,你看它有青花、白釉、加釉里红,这个釉里红是从釉里本身泛出的红,再加上豆青,这几种色调组合在一起把它烧出来。而且一次烧出来,掌握火候很关键,豆青需要什么火候,釉里红需要火候,青花需要什么火候,火候都不一样,必须把这几个火候都掌握住,才能一体烧出来。这种造型(也)很少见,全国我走了这么多地方,也见得不多,只是上海文物店有这么件东西,标价是在30万、20多万,上海地域(生活)条件好就能贵一点,在其他地方能便宜点,但这件器物也应该在十几万,十五六万吧,应该是在这个价位上。”

点评:青花和釉里红都出现于我国的元代,在明、清两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每个时期都有自身的许多特点。藏家往往对于青花比较了解,对釉里红却所知不多。为此,我们将会在以后的节目中为大家作更多的相关介绍。

taoci52.com扩展阅读

珍奇品种釉里红


釉里红(Underglaze red)顾名思义即釉下红彩,其制作工艺是用氧化铜为着色剂,在瓷坯上作画,再罩上一层透明釉,入窑以约1200℃的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制作工序和青花大致相同。

釉里红是一种烧成难度很大的名贵釉下彩,主要原因是铜在窑室中对窑内温度和烧成气氛相当敏感,容易挥发,因此要想得到一件完整的作品并不容易,产量少而且成本高,所以历代所见者多为小件器物。

釉里红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虽然它创烧于元代,但当时只有一种比较浓的色阶,色彩常见晕散而且偏灰黑。明宣德时期的釉里红多呈淡红色,到成化朝,呈色已浓艳鲜亮。入清之后,雍正时期的釉里红不仅色泽鲜红,成品率也高。民国时期,它一度失传,之后又重新恢复,目前对釉里红的发色已有较好的掌握。

青花的绘制和釉里红的绘制两者的概念和技法截然不同。由于釉里红发色不易掌握,因此在绘制图案时,线条不宜太纤细,以免烧制时铜会因挥发而丧失色泽。另外,它也不适合大面积用料,不像青花可以调出浓淡的光影效果,更不适合绘制繁杂的图案,造成形象模糊不清。虽然如此,运用巧妙仍能赋予它活泼的艺术生命力。在应用上,删繁就简为其重要的绘画原则,透过技巧上的处理和粗犷强健的表达方式,往往能使图案产生形象鲜明,结构清晰的意外效果。尤其是其鲜红的发色时常夹有淡红色、绿色及青白色的小点或色块,可以让整件作品显得有立体感,更独一无二。

另一种釉里红的制作工艺是,先在瓷坯上施一层青白釉作为底釉,再上彩料,之后再罩上面釉入窑烧成。彩料介于两层釉之间的制作方式称为釉中彩。其特点是可以增加彩料的流动性,发色更能表现写意的效果。

由于釉里红的装饰工艺和青花相似,在艺术创作上,两者经常结合在一起,这种瓷器装饰法称为青花釉里红(Underglaze blue and red)。青花釉里红最早见于元代,明宣德朝重现,清代一直持续。由于过去烧成难度大,一直都被视为名贵品种。这种装饰法的特点是以青花的沉稳安定,搭配釉里红的浑厚明丽,表现庄重高雅的艺术风格。在图案装饰上,我们经常能发现,青花装饰的面积大,而釉里红小,但釉里红多占据器物的主要位置或显见之处,青花只扮演配角的角色。

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云龙天球瓶

“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口伤

尺寸: 高51cm

估价: RMB 280-380(万元)

成交价: RMB 1045.00(万元)

在近年香港佳士得、苏富比瓷器玉器古董珍玩拍卖会上,釉里红瓷器拍卖价格不断攀升,精品釉里红瓷器往往超过百万元,2000年上海国拍秋季拍卖会及2001年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上,两件不同的清雍正青花釉里红云龙天球瓶更是以662万元人民币和1045万元人民币,分别刷新了国内瓷器拍卖的最高价,其升值速度让国内外瓷器藏家瞠目。今年秋季拍卖会北京翰海拍卖公司又推出一件清雍正青花釉里红穿花龙玉壶春瓶,估价在600-800万元人民币。究竟釉里红瓷器有何独特之处,让众多藏家竞相追捧?

釉里红,瓷器釉下彩品种之一,以铜红料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画纹饰,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铜只有在还原气氛中才呈现红色,因此釉里红瓷器的烧制对窑室中气氛要求十分严格,烧成难度大,成品率低。元代景德镇窑开始烧制釉里红瓷器,色彩不够纯正,发色偏黑,花纹晕散,模糊不清,说明当时对铜彩料的烧成气氛不能有效控制。因此元代的釉里红器产量低,流传至今的数量不多。明初洪武时期,釉里红瓷器在很大程度上保留元代特征,红色晕散,不太鲜艳。永乐时期,鲜红釉声名显赫,然釉里红器则极为鲜见。本世纪80年代,景德镇中华路、公馆岭地段在永乐前期与后期的地层中出土了一些釉里红标本,其中有永乐元年、四年款识,从这些标本的外观看,铜红料烧失的情况比较严重,可见烧制釉里红比铜红釉难度更大。宣德时期,釉里红烧制很成功,能依据画面的需要自如描绘。这时期还有以白釉剔花填红料作纹饰,烧成后图案凸出白色釉面的方法,呈色鲜红。清乾隆年唐英编《陶冶图编次》称这种方法为“宝烧”。可知宣德时期对釉下铜红烧制掌握得比较纯熟,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宣德以后,釉里红数量锐减,但是成化时期的产品呈色浓艳鲜亮。弘治时期,釉里红泛灰黄色;正德则过于灰暗。嘉靖时虽亦有传世品,但红色烧失的现象比较严重。清康熙朝恢复釉里红的烧制,釉里红发色比明代有所提高。雍正时是烧制釉里红最为成功的时期,呈色稳定,色调红艳。特别是青花和釉里红施在同一器上的“青花釉里红”更为突出。因二者烧成气氛不一致,能达到两色都鲜艳的,只有雍正一朝。典型器如北京博物院藏桃果高足碗,青叶和红桃两种色泽都十分鲜艳。乾隆时的釉里红有深浅不同的层次,除白地外,尚有豆青地、天蓝地、黄地、浅绿地等。

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故宫博物院藏,通高41cm,口径15.5cm,足径18.5cm。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砂底无釉。胎体上薄下厚,胎质细腻,青花色彩浓艳,釉里红略暗。附狮钮盖。此罐1965年出土于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为近似的两件之一,是元瓷中的珍品。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执壶,故宫博物院藏,高32cm,口径7.3cm,足径11cm。明洪武时期的釉里红瓷器多为大盘、大碗、大罐、玉壶春瓶、梅瓶、执壶等大件器物,纹饰以各种缠枝、折枝和串枝花卉为主,此外还有松竹梅、庭院芭蕉及龙凤等纹饰。此时期的釉里红发色不甚鲜艳,多为红中偏灰黑的色调,此壶发色较为鲜艳纯正,是一件难得的珍品。

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 故宫博物院藏,高33cm,口径8.8cm,足径11.3cm。此件玉壶春瓶继承元代釉里红的烧制技术,红呈色较纯正,纹饰清晰,是明初景德镇釉里红之佳作。

青花釉里红

青花釉里红,瓷器釉下彩品种之一,是青花、釉里红两色同施于一器的装饰方法。由于青花着色剂是钴,釉里红着色剂是铜,二者性质不同,烧成温度以及对窑室气氛的要求也有差异,因此两者施于一器,而且红、蓝呈色均恰到好处并非易事。青花釉时红始于元代。河北保定曾发现过元代的青花釉里红瓷器,这是我国最早的青花和釉里红相结合的品种。明代景德镇御器厂遗址曾出土永乐时期的青花海水红龙纹把盏,并有宣德时期的青花这次里红器标本。成化时期的青花釉里红器极为罕见,但偶有佳作。正德以后青花釉里红器比较少见,清代康熙时又发展起来,传世品中有康熙十年、十一年、十二年“中和堂”款器物,多以青花绘亭台、树干,以釉里红绘花朵,两种色调特别是釉里红呈色稳定,色泽比较浅淡。雍正时期的青花釉里红是真正的的成功之作。唐英《陶成纪事碑》载,“釉里红器皿,有通用红釉绘画者,有青叶红花者”,即指青花画叶,釉里红绘花(果)的青花釉里红品种。乾隆时期的青花釉里红调同样稳定鲜艳,釉里红有深浅不同的层次。除白地外,尚有豆青地、天蓝地、黄地、浅绿地等品种。如浅绿地青花云波釉里红龙纹双耳扁壶,下部绘青花海水波涛,腹部绘釉里红正面龙戏宝珠和青花云纹。此外还有青花加紫,即在青花器上点缀少量釉里红,这也是青花釉红品种之一。

清 青花釉里红海水云龙纹天球瓶(一对)

尺寸: 高45cm

估价: RMB 12-18万元

云南文化艺术品拍卖中心 2001年11月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穿花龙玉壶春 “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尺寸: 高35.3cm

估价: RMB 600-800万元

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

2001年12月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海水祥云纹九龙梅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尺寸: 34.4cm

估价: HK$ 500-600万元

成交价:HK$ 444.48万元

苏富比国际有限公司

2001年5月

元代钴蓝,釉里红、青花釉里红


钴蓝釉瓷器是以氧化钻为釉的着色剂,在高温中一次烧成的一个新瓷器品种。传世出土较多。造型有梅瓶、碗、高足碗、盘、爵等,蓝色深沉鲜艳。蓝釉瓷器的装饰手法有两种:一种是蓝釉金彩,即蓝釉烧成后,用金粉描绘图案,低温烘烤而成;另一种是蓝地白花,常见的图案是蓝釉白龙,以蓝釉为地,上有印花白龙。

釉里红瓷器是元代景德镇新烧成的一个品种,它是在白色瓷胎上以含铜的颜料进行绘画,然后罩透明釉一次烧成,但高温铜红釉对窑室气氛要求比较严格,鲜红色最为难得。元代釉里红瓷器的怡釉特征与同期青花器物的胎釉特征一致,但器型较少。由于釉下红彩烧成难度很大,图案常有散晕现象,因此釉里红器物的纹饰也比较简单。釉里红瓷器有3种不同的装饰方法:一是釉里红线绘,二是釉里红拔白,三是釉里红涂绘。

在国内外传世的元代釉里红瓷器中,有比较可靠年代依据的是1979年江西丰城发现的青花釉里红器物 (一件是青花釉里红楼阁式瓷仓、两件为釉里红俑,其中一件有大元至元戊寅(1278)的纪年,这几件器物的釉里红,都属涂绘的方法,红料都在塑成的立体器形上着色,元代比较进步的涂绘釉里红,则是用红料涂绘出一定的图案花纹。所谓釉里红拔白装饰,是用釉里红涂地子留白纹饰,国内有江苏吴县出土的釉里红拔白龙纹盖罐、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釉里红拔白划花兔纹玉壶春瓶。这类玉壶春瓶的特点是口沿内壁往往也有釉里红色,颈下及底腹部上下各有二至三道弦纹。

关于线绘釉里红器,江西高安窑出土有釉里红开光花鸟纹大罐,国内外传世品中有多件玉壶春瓶及梅瓶,都是细线条描绘花纹的釉里红器。元代还把青花、釉里红技术结合运用,成品呈白地红、蓝花,十分真切。

景德镇窑釉里红飞雁衔芦纹匜 元 5.5X14.3X8.7厘米

一该器物敞口,底略内凹,长方槽形短流,流下有一卷方形系,口沿无釉,砂底。四外施青白釉,釉面光泽莹润。内壁的釉里红绘一周宽带纹,内刻水波纹;底心绘飞雁衔芦纹。 钴蓝釉白龙纹梅瓶 元 高24.5厘米

估 价:RMB2750000

元代是钴蓝创烧时期,蓝釉为地,留白装饰,俗称反青花,为收藏极品中的极品。此件瓷器釉色肥润纯正,瓶身硕大粗壮,是元代梅瓶典型式样。所刻白龙方头细颈,利爪长鬣,蓝白色彩对比强烈,白龙细部用划花描绘使其具有立体感。龙纹为元代的典型纹饰,凶猛灵动,潜藏杀意,观之惊心动魄,美不胜收。 青花釉里红开光楼花盖罐 元 通高41.2厘米

此大罐以覆盆式盖,顶塑一坐狮,腹部四周堆贴双勾菱花形串珠纹开光,大腹小口、短颈溜肩。肩部绘青花水波纹托衬白莲纹,盖面、腹下部绘青花莲纹,颈、肩绘牡丹纹来装饰罐面。纹饰繁而不俗。在菱花形的开光里雕镂青花夹红的花卉,朵朵釉里红的花像镶嵌的红宝石,十分美丽华贵,雕工也分外精细,是青花釉里红瓷器中的精品。

何为“青花釉里红”?


先说“釉里红”:

釉里红不是颜色釉,而是一种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色料。釉里红实际早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但是惊艳四方是在元代,到清雍正朝时,釉里红的运用达到了顶峰。元釉里红与元青花几乎在同一历史时期出现在瓷器烧造工艺中。釉里红作为一种由氧化铜为着色剂的釉下彩绘色料,在经过高温烧造后呈红中带紫色。由于釉里红自古以来在烧造过程中都很不稳定,难有佳品留存。

为什么说釉里红是一种类似于青花料的釉下彩绘色料而不是颜色釉呢?正是因为釉里红和其它的瓷釉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在这里略作探讨。(注:这是至今为止很多相关文献中都不曾关注的一个现象,之所以没有被关注,是否仅仅是被大家忽略了呢?或者说还有什么其它原因存在呢?我们又为什么要在这里强调釉里红不是颜色釉而是色料呢?)我们从如下方面开始列举:

1) 从使用方法上来看:从存世的元代釉里红瓷器观察,釉里红在用法方面是被当作和青花料一样的“色料”使用的,把釉里红当作“色料”来进行纹饰绘制(注:使用绘制青花的料笔蘸取釉里红进行纹饰绘制的行为方式,侧面证明釉里红一直就是被当作“色料”来使用)。

2) 从绘制方法上来看: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元代的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发现釉里红作为色料,采用勾勒线条的方式来绘制纹饰,和青花瓷在装饰手法和纹饰题材等方面几乎都是一致的(注:以釉里红勾勒的线条组成纹饰的手法和使用青花料勾勒线条组成纹饰的手法一致,说明釉里红具有“色料”的性格特点);

3) 罩釉方法:正是因为釉里红是一种“色料”,所以釉里红在生坯上附着以后,还要罩一层透明有才能呈色,和青花料在生坯上绘制以后再罩釉的方法是一致的;其它颜色釉都是大面积施釉并直接烧制而成(注:我们前面介绍过的“桃花片”是在生坯上先施较薄的青白釉,再施桃花片釉,最后罩一层白釉,以1250℃至1280℃温度烧成,但是那种施釉方式是以更好呈色为目的的,和釉里红需要罩釉呈色有着本质的不同);

4) 存世作品:元代的釉里红瓷虽然存世器物极少,但是所存器物基本上都是把釉里红当作“色料”并以等同于“画青花”的方式绘制并烧造而成的(注:除了釉里红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其它颜色釉被当作“色料”并以“画青花”的方式绘制并烧造的瓷器)。在众多的存世作品中,其它颜色釉基本上都是生坯整体施釉烧造而成;

综上所述:釉里红是“色料”而不是釉。(注:正是因为釉里红是釉下彩绘色料,所以它的装饰工艺和青花料的装饰工艺完全一样,所以才会诞生“青花釉里红”这样的综合装饰工艺手法和“青花釉里红”瓷器)。

再说“青花釉里红”:

顾名思义,青花釉里红就是集“青花料”装饰工艺与“釉里红”装饰工艺于一器之身的综合装饰工艺手法。由“青花釉里红”这种综合装饰工艺装饰的瓷漆被叫做“青花釉里红瓷”——白瓷之上青釉之下蓝呼红应、相显相衬,体现综合装饰之神韵。青花釉里红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景德镇从“单色釉”、“单色装饰瓷”向“多色瓷”、“综合装饰瓷”发展的先河(注:直接把单一的青花纹饰装饰提升到蓝红两种色彩装饰器物的新高度,并且直接影响了后来的三彩、五彩等技法的生成和发展)。

元代,在青花釉里红的烧造工艺的探索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注:1964年出土的一件青花釉里红雕花“将军罐”被视为罕见的珍品,现作为国宝藏于故宫博物院。这件瓷器得太体综合采用了雕、镂、塑、绘等多种技法,釉里红装饰技法采用了涂抹的方式,釉里红发色极佳,和青花纹饰相匹配,表现出红花绿叶、四季生机,蓝、红两种色彩的表现力极尽张扬,魅力无穷)。这件瓷器证明:青花装饰和釉里红装饰的结合采用的是“涂抹釉里红”和“勾画青花”的综合方式。

明代,青花釉里红瓷器较多(注:洪武朝的青花釉里红瓷器颜色浅红或浅灰,釉里红呈色不够纯正,这个时期出现大量采用釉里红单色绘制纹饰的釉里红瓷器;宣德朝的釉里红烧呈鲜艳的宝石红色)。

清代,青花釉里红多仿造明代(注:康熙朝青花釉里红瓷器釉里红呈色艳丽,纹饰清楚,有的呈粉紫色;雍正青花釉里红的呈色技术进一步提高,和青花搭配时彼此呼应;乾隆朝青花釉里红瓷器中釉里红呈色鲜艳的极少;清中期以后,青花釉里红瓷施釉稀薄,釉里红呈粉红色)。

现代,青花釉里红综合装饰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手法。

青花釉里红大缸


釉下青花和铜红在一个器上烧造,开始于元代,但元代的青花釉里红,其图案纹饰并无细线条描绘的画面,而以涂抹为主,由于青花和釉里红两者烧成的气氛并不一样,因此在同一器上成功地发色难度极大。在明代很少有青花釉里红的成功之作。青花釉里红器与釉里红一样主要是官窑产品。

乾隆以后,釉里红、青花釉里红很少生产,特别是釉里红的大型器物,极为少见。

该缸为典型的清乾隆圆唇鱼缸。缸高48厘米,口径52厘米,缸腹周长163厘米。此缸纹饰5层,缸口折沿为青花釉里红朵梅纹。近口有一凸棱,上为一圈工整的回纹。第三层则为锦地水印指捺青花釉里红朵梅纹。腹部主纹为一《秋山行旅图》,占据该缸面积的五分之三。所绘画卷,秋高气爽,一派闲情美景。往下则为青花釉里红的变形樵叶纹。

大缸为青白釉质,胎质坚致,釉面光润,橘皮纹明显,整个造型端庄稳重,为典型的18世纪下半叶风格。鱼缸中下部略收,顺势弧收至底。器底圈足滚圆,修胎规整,厚薄适度,瓷质精美。该缸釉面为青白色,肥腴而坚致,光润匀净,见细微的波浪釉。足迹近釉处,有刮削胎体留下的一圈锯齿痕。胎釉结合处火石红尤为突出,底为砂底,见旋坯痕。

整个器物极为工整,厚薄均匀,所施釉水透明莹润、肥厚,白中闪青颇具光亮感,全器胎釉结合致密。此缸应属典型的清乾隆官窑制品。

青花釉里红,本来制作工艺难度高,古文献有“千窑一宝”、雍正时有“宝烧红”之说来形容其烧制之难。因此,成功率低,流传下来更少,因而很珍贵。

制作时间短,数量有限,存世少,说明元代极少烧制成功。明早期有所发展,但以后几乎失传半个多世纪。清初恢复,乾隆以后又衰落。

大缸所绘青花为典型的国产浙料,其呈蓝色调,稳定、浑厚、沉着,绘画工细,勾描、渲染、皴法细致工丽,层次清晰,可谓巧妙而完美地将这幅《秋山行旅图》中之丛林、屋舍、枫林、秋叶或远或近,绘描得极为精当。缸面青花铺地,釉里红夹杂其间,展现在观者眼前的变幻色彩,颇具诗意。图案画工严谨而细腻,青花呈色蓝中泛黑,色泽凝重、深沉。有时则较浅淡,并有偏色现象,呈乾隆中晚期器物的典型特征。釉里红则淡雅,红色中且见绿色苔点。乾隆以后,虽有釉里红制品,但绝达不到此种效果。况且,乾隆以后的釉里红、青花釉里红很少生产大件,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行内有“十件青花不及一件釉里红”之说,可见其珍稀程度。

青花釉里红介绍


我国最早的铜红釉瓷器出现在唐代湖南长沙窑,特点是在瓷胎上用铜描绘文饰,后罩釉高温还原烧成。

元代由各大窑口争奇斗艳的局面,变成以景德镇独占熬头为天下瓷都,并烧创了成熟的青花釉里红瓷器。

我国古代瓷器按工艺种类来说,可分为这样几大类:釉上彩、釉下彩、斗彩、色釉、青花釉里红就属其中的釉下彩工艺。

青花釉里红制造工艺难度非常大,古代有人为烧造青花釉里红瓷器导致倾家荡产的下场。因为青花釉里红瓷器的特点是在瓷胎上同时用钴和铜两种色料彩绘,然后罩釉经高温烧造还原而成。由于钴和铜两种元素还原的温度不同,工艺掌握难度非常大,所以青花釉里红成功的瓷器很少。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飞红现象,即铜和钴两种料融为一体,或者呈色不分明,显得很模糊。所以,从古到今,青花釉里红瓷器的生产使人望而却步。

青花釉里红瓷器铜料描绘主要有下面几种方法:

1、直接用铜料在瓷胎上用线描方法,绘出各种图案文饰。这种描绘方法烧造难度大,经常出现飞红现象。

2、用拔白的方法,即在瓷胎上空出描绘的文饰图案,后用铜料添绘。

3、直接用铜料大面积的添绘文饰图案。

后两种铜料的描绘方法烧造时较少出现飞红现象。青花釉里红瓷器除具备上面特点外,还具备青花瓷器的所有特点。明清两代青花釉里红瓷器的生产量大,但质量高的器物少。

孪生青花与釉里红


青花是指一种白地蓝花的瓷器,其制作方法是在成型的瓷呸上用青花料描绘各种图案花纹,然后施透明釉,在以1300C左右的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由于它具有蓝白对比,色彩鲜明而典雅大方的特点,因此从元代晚期迄今的六百多年中,一直是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关于青花瓷器的起源,从其釉下彩绘的工艺和所有青花钴料来看,已有悠久的历史。

釉里红瓷,是指用铜的氧化物(铜花)为着色剂配制的彩料,在呸体上(或先施以青白釉的呸胎土)描绘纹样,再盖一层青白釉,然后装匣入窑,经1250C~1280C的强还原焰气氛,使高价铜还原成低价铜,呈现娇妍而沉着的红色花纹的瓷器。

釉里红瓷和青花瓷一样,是景德镇元代陶工的杰出创造。它俩不但降生的时代相同,而且在工艺制作、装饰题材与画风等方面都极为相似,可谓一对惹人喜爱的孪生姐妹。然而,由于釉里红有严格的煅烧条件,烧成范围狭窄,比起青花来要娇嫡的多,所以其品种、产量及所产生的影响就不如青花瓷了。但它具有青花不备的那种红宝石般的富丽感,加上难于烧成而导致的“物以稀为贵”的原因,历来十分名贵。

当红瓷品釉里红


自80年代中期开始,明代釉里红瓷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价位扶摇直上。1989年,一件明洪武釉里红牡丹菊花大碗便以2035万港元的创世界记录价位在港拍卖成交。这一价位不仅是釉里红瓷品和明瓷拍卖之最,也是中国文物艺术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所创高价位记录之一。至今,明代釉里红瓷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一直保持高价位状态,几乎每件明釉里红瓷品,都能在拍卖市场上以不低于百万港元的价位成交!影响所及清初釉里红瓷品,在拍卖市场上的价位也直追明瓷

为什么釉里红瓷能走红当今国际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呢?这就得从什么是釉里红瓷品说起。

按照瓷器鉴赏家的说法,本色的瓷器加彩始于宋代。至明代发明彩色极多,釉里红、釉里黑、釉里蓝即其佼佼者。所谓釉里红,即是先上一层白釉,再上一层红色,然后又上一层薄釉,最后再画上花绘纹藻。

近代瓷器市场上,将深红宝石釉之类釉里红瓷称为郎窑,而将红色玻璃釉、橘皮釉之类釉里红瓷称为积红。其实近代以来,郎窑瓷品即已为瓷器商所重视。郎是指康熙朝监督瓷业之官郎廷极,而一般瓷商则误为雍正乾隆年间供奉内廷的法国人郎世宁。郎世宁并未监督造瓷。郎廷极官至江西巡抚,他监督造瓷之事,蓝浦《景德镇陶录》、阮葵生《茶余客话》均有记载。所谓郎窑瓷,其实是指明祭红之宝石釉,而不一定为后来的郎制。可见,郎窑瓷是对明清两代的釉里红瓷品的一种含混的称呼。

祭红发明于明代宣德朝,乃当时朝廷祭郊坛用品所创之色。又称霁红,是说其色如朝霞霁色。一名积红,又名醉红,还叫鸡红,这些都是由于当时无专门记录之书,而被瓷器商们俗呼讹音所造成种种异名。前面已经说到,明代祭红被瓷商们分称为二:其中宝石釉被称为大红,而瓷商们则将明清以来这类瓷品皆称之为郎窑;另一种鲜红釉,则被瓷器鉴赏家称为积红,如项子京《瓷器图说》即然。

宝石釉在瓷器鉴赏家口里又被称为宝石红,此品始于明代宣德朝,盛于万历朝,到康熙时仿制者已不如前,此后则成绝响。这种瓷器大都为亮釉,极为明贵。亮釉是一种薄釉。宝石釉其明如镜,其润如玉,其赤如鸡血其通如石之冻。谷应泰《博物要览》又称之为西红宝石。这是釉里红中的极品,当红国际市场的釉里红瓷品即属这一类。

而被瓷器鉴赏家们特称之为积红的鲜红釉,其实和宝石红之祭红本为一物。二者的区别是,宝石红为深红,有小开片,无款识;积红(鲜红釉)为鲜红或朱红、粉红,不开片,有款识。积红惟因其釉色不如宝石红之透亮,其价值也就大跌落了。

釉里红瓷品走红当今国际市场的原因,一则因其色调红透艳丽之美,令人叹绝;再则这类瓷品烧制工艺极难掌握,常有千窑一宝之说;三是有明一代彩料多采自外国,受材料限制,历朝烧制此品的时间都不太长久,清初所制尚沿用前朝遗料,这就是造成釉里红瓷传世成品数量稀少而弥足珍贵、价位至今居高不下的原因了。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浅谈我国古瓷名贵品种青花釉里红》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浅谈我国古瓷名贵品种青花釉里红》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元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