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导航 >

陶瓷文化:紫砂壶收藏热的起因与历史文化

陶瓷文化:紫砂壶收藏热的起因与历史文化

陶瓷文化 中国古代瓷器文化 民窑瓷器的收藏与鉴别

2021-07-10

陶瓷文化。

紫砂壶是悠久中华文明孕育出来的独特产物。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壶艺家将自己匠心独具的审美情趣,注入其中,使紫砂壶从煮水冲茶的普通器具,变身为文人雅赏、世人珍藏的艺术珍品,广受人们的喜爱。上个世纪80年代起,由于过度炒作,紫砂壶的投资声誉日渐败坏。经过十年左右时间调整,紫砂壶价格近来已开始攀升。随着收藏品爱好者队伍的日益庞大,收藏紫砂壶也成为理财投资的热门之一。

日本紫砂壶收藏家奥玄宝所著《壶明制一壶,值抵中人一家产,而供陶时窑,徒尚其名,往往为黠商所瞒。于是蓝田奥君录其家藏及同好所藏,以著斯书。当代制壶大师名手的壶艺作品更是价格高的惊人,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先生的阴阳太极壶,在2006年以150万元的人民币拍卖成交,他制作的另一套小石冷泉壶以60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显示了当代紫砂壶艺收藏文化的热度。

现在收藏正当其时,紫砂壶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色不艳,质不腻的特点给人以美的享受。用它来泡茶,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而且贮茶不变色,盛夏不易馊。紫砂壶身的雕刻集我国金石、绘画、诗词等传统艺术于一体,经过精心保养的紫砂壶,肌体丰满,浑圆滋润,光润亮泽。正因为紫砂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高超的工艺性和优雅的紫砂艺术,所以历朝历代都是人们收藏的对象,特别是对一些制作精良的紫砂壶,更是呈现泥土与黄金等价的现象。

第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机械水平越来越高,传统工艺一步步被蚕食。紫砂壶这个传统手工艺也不例外,新一代的紫砂壶制作大师也越来越少,精品紫砂壶越来越少,这导致紫砂壶的价格越来越高。

第二,除了传统工艺日渐没落,紫砂壶原材料紫砂泥的稀缺也导致紫砂壶价格一路走高。紫砂泥由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泥构成。经过上千年的开采,红泥中的佳品朱泥储量在1973年就已枯竭,红泥产品近乎停产。紫泥中的上品底皂清泥的储藏量也日渐稀少,绿泥属于紫砂泥原矿中比较稀少的泥料。据业内人士介绍,宜兴的紫砂泥最多只能提供50年的开采量了。政府控制开采后,好的紫砂泥很难寻觅到,紫砂原料的价格一路上涨。现在宜兴1斤上等紫砂泥的价格已超过两万元;另一方面,在市面上流通的、用纯正紫砂泥做的茶壶又会由于使用中的损耗,保有量逐渐稀少,因此从现在开始收藏紫砂壶,特别是根正苗红的品种,将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

第三,从当前紫砂壶整体市场行情来看,价格偏低。传统紫砂壶的价位只有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高价位的30%到45%左右,许多出自名家之手的紫砂壶的身价也不及高峰时期的1/10,这种情况与紫砂壶曾经被恶炒有关。在上世纪80年代初,市场上的紫砂壶都是用来饮茶的普通产品,仅具使用价值而没有收藏价值,名贵的紫砂壶数量较小。后来港台地区紫砂壶收藏之风传入内地,名家制作的紫砂壶价格快速上升,少则几万元,高则数十万元。加之商家的炒作和市场的追捧,当时一个较普通的作品,也能够以近万元的价格卖出。不正常的炒作,导致上世纪90年代以后紫砂壶价格大幅滑落。

第四,虽然目前精品紫砂壶整体成交价格稍有回升,但涨幅不大,最好的行情还应该在两三年以后。目前正是逢低吸纳的好时机。在精品市场中,清代茶壶仍是高端市场的主体。从历年紫砂壶成交价格前20名来看,清代紫砂壶就占了八成。对于短线投资者而言,与其购买价值数万、数十万元的明清紫砂壶,倒不如以适当价格,收藏价位较低的近代精品紫砂壶,一把20世纪初期的紫砂壶仅需百元左右,而名人手绘紫砂壶一般价格在4万元到5万元,同时也可考虑收藏一些现代工艺大师的精品。

编辑推荐

紫砂壶文化与茶具制作


明人文震亨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许次纾也说:“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阳羡茗壶系》说:“壶经久用,涤拭口加,自发暗然之光,入可见鉴”。在林古度《陶宝肖像歌》里也有“九且色泽生光明”的诗句。这种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特点,使紫砂壶的身价“贵重如珩璜”,甚至于超过珠玉之上。中国的茶文化是离不开茶具的,而茶具当中紫砂又占据了重要一部门,紫砂之所以这样出名,原因有良多,除了样式精美外,优质的紫砂壶能长久保持茶的香气,使得口感长久不变。茶具它为什么受到怎么多人的喜爱呢?

紫砂茶具成型的主要方式是手工捏作。先捏器身,然后挖足、开面,结果加柄、嘴、盖等。从明代至清康熙年间,多用捏作的方式,清雍正、干隆时期泛起了量大的模制产品。嘉庆、道光年间,陈曼生重倡古法,又盛行捏作。李景康、张虹说得好:“就印模与捏造而论,印模之法易精,在产业为提高;捏造之法难精,在技能为绝诣。故印模之法便于仿行,捏造之法则庸工不易措手也。名家之壶俱以捏造见长,坐是故耳。”

早期的制坯工具主要是一种竹刀,后来逐步增添了木、角、石、金属等质料的工具,并用陶轮来拉坯和修坯。到清代,工具有十多种包括椎、碓、镖、钗,有圭形、笏形、贝形、肾形、月形、蝎尾形等多种外形。

制好的坯要经由细致的修改,有些器物再加装饰。装饰方式有:贴花——堆塑山水、花草、人物、鸟兽等纹饰;绘写——以氧化铝、氧化铁或氧化镁等为呈色剂,在素坯上绘画写字;雕刻——在坯体上以阴文刻出字画。紫砂一般不上釉,也有少量用釉装饰的,大件采用泼釉法,小件采用浸釉法。一般单色釉上一次,彩绘器上两次。

器坯阴干后装匣钵进窑烧制。传统方式烧制紫砂器的窑是“龙窑”,即头低尾高的斜式窑。龙窑一般长达四十米,每隔一米为一节,烧炉在头部,燃料为木柴和柴草。窑背两侧各有五十个烧火眼,从烧火眼投入燃料。窑身两旁,每隔四到五米辟这个进出口,从这里装坯、取器。每窑需以1100℃到1200℃的窑温烧40-42小时;烧成后,停15-24小时,再开窑取器。用龙窑烧制,窑工很辛劳。如今紫砂厂已改用烧重油的新式窑炉,既节省人力,又进步了烧造质量。紫砂茶具烧成后还要磨光上蜡,上蜡是紫砂特有的工序。彩绘的紫砂器,需经由两次装烧。

还有在烧成的紫砂器上施加特别装饰的。故宫博物馆藏时大彬方壶,壶面髹漆并开展雕刻,集紫砂工艺和雕漆工艺于一身。清代道光年间,泛起了包锡的工艺,但由于技朮繁杂,未能持续。还有拋光包铜的工艺,包铜多见于壶嘴头、口盖的边沿等部位。金银丝镶嵌是新的装饰工艺,吸取木器、漆器的雕饰手法,先在泥坯上将纹饰图案刻成凹槽,烧成后将金银丝嵌入槽内,敲实、磨平。

紫砂文化:当代紫砂壶收藏现状


从来佳茗似佳人。作为与佳茗厮守相伴的紫砂珍器,自然更是人们心仪的“美媛丽姝”。近来,紫砂泥矿的限采,《紫玉金砂》电视剧的热播,普洱茶文化的流行,宜兴紫砂壶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启动,紫砂届众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当选,一系列利好在收藏界掀起了一股收藏紫砂壶的热潮。紫砂壶不断升温的价格,也使其成为不少投资者关注的重点目标。

谈到当代紫砂壶收藏,有两位人物不得不提,一位是香港的罗桂祥博士,一位是顾景舟大师。1978年秋,罗先生首次访问宜兴紫砂工艺厂,并展示了一些自己收藏的古壶照片,要求厂方按样仿制。在顾景舟大师的带领下,厂方圆满完成了任务。至此,当代紫砂羞答答的登上了舞台,一发而不可收。

1980年,宜兴在北京举办紫砂壶大展,一时引得观者如堵,紫砂珍品的光彩燃亮了众多观众的眼睛。1981年香港第六届亚洲艺术节上,紫砂作品更是大展陶艺雄风。接下来,香港茶具文物馆“宜兴紫砂器”展览,又吸引了大批中外人士参观。众多展览加深了大众对宜兴紫砂壶的了解和认识,促进了收藏紫砂壶的兴趣,也为宜兴紫砂文化的传播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的门。港台来的文化掮客窥得其中发财之妙,竟纷纷敛收一批当代名手顾景舟、徐秀堂、徐汉堂、汪寅仙、周桂珍等制作的器珍,携至港、台出手。

1984年是宜兴紫砂的春天,国际上掀起一股“紫砂热”,海内外的壶商、收藏家纷至沓来,踏破了宜兴紫砂厂的门槛。陶都一时“洛阳纸贵”,精品名作更是“僧多粥少”,人们为求得一把名壶而费尽心机。由于信息沟通不便,中间商大肆炒作,内地与港台作的紫砂壶价格相差百倍。周桂珍对笔者说,那时候紫砂厂里一个月的奖金才6元钱。当有人对周桂珍说一把她做的壶在香港可以换一台电视或者一台冰箱的时候,已经步入中年的周桂珍感觉到简直不可思议。在那个年代,电视或冰箱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

伴随着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掀起的紫砂壶收藏热,仅靠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紫砂壶已供不应求。为适应崛起的市场,在高海庚的主持下,以顾景舟为艺术指导,组建了特种工艺培训班,传授制壶技艺,因此造就了一批当代的制壶艺人。与此同时,乡镇企业也纷纷仿效,建起了宜兴紫砂二厂、三厂……三十厂。原先一个近千人的制壶工艺厂,顷刻间出现了万人做壶的热闹场景。这期间,宜兴的制砂厂家,盛邀书坛、画界的名宿新秀,前往宜兴与当地制砂名手,联袂创作。当代名画家与知名紫砂高手的“双名”合作的砂壶,一下成了收藏热点,卖价多为五六十万元一把,最高者竟卖到百万港元之巨。

1234下一页

台湾陶瓷历史文化


人类从新石器时代就知道陶器的做法,用黏土制作各种日常用品,成为人类文明进化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陶瓷的发展是一连续的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承先敌,文化的内涵不断地扩充。台湾陶瓷文化的发展随着时代的演进,不同的族群不断地融入,不同的制陶观念、技术和产品在不同的时期中向这块土地汇集,共同形成一部内涵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台湾陶瓷文化。陶瓷杯体依其性质大致可分为土器(clayware)、陶器(earthcnwarc)、石陶器(stoneware)和瓷器(PorceMn)等四种。人类制陶文明的发展就是循着这个发脉络而发展的,台湾陶瓷的发展也脱不出这道轨迹。以上器的发展而言,台湾从新石器时代的大岔坑遗址中就出土了许多陶片,说明台湾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陶器的制作,后来的圆山文化、植物园文化、卑南文化、十三行文化、以及其它各地的许多遗址中,陶器都是最重要的出士文物。后来的原住民也都有制作陶器的纪录,直到现在,兰屿的雅美族人还在继续用传统的方法制陶。由此观之,台湾的制陶源远流长,历史相当悠久。

陶器在明清时期由汉人开始发展。1624年(明天启四年)荷兰人入治台湾时。为了在台南兴建城堡与教堂,曾经从大陆雇用工匠到台湾,制造石灰砖瓦,是为台湾制作砖瓦之始。至于陶器的制作,根据连横(台湾通史)(工艺志.陶制)的记载“郑氏之时,谘议参军陈永华始数民烧瓦。并说明台湾已开始烧陶,只是陶业尚未大兴而已。陈永华“教匠烧瓦”的时间判断应该是1662年(永历十六年),至今已有二百三十余年的历史。且到1796年(嘉庆元年)之间,南投才开始制造带釉陶器。1804年(嘉庆九年),莺歌也开始发展陶业,大约要到道光年间台湾的制陶业才比较普及。这段时间,中国传统的制陶技术随着闽粤移民引进台湾,使台湾陶瓷文化脱离史前时期,进入文明时期。产品完全是中国南方文化的色彩,除了建筑用的传统砖瓦之外,主要为日用的水缸、陶瓮、陶罐等粗陶器。比较精致的瓷器与碗盘都由大陆沿海进口,尚无发展的空间。由于这种强势文化的进入,原住民原始的制陶文化逐渐失去生存的空间而走向没落乃至消失的命运。

石陶器从日治时期开始发展。日本的企业家看重台湾的陶瓷资源与市场,因而投入台湾陶业制作。他们一方面引进了日本传统的制陶技术和陶瓷品种,另一方面也开始台湾陶瓷的现代化。这段时期人统治当局除了极力扶持其本国的在台企业之外,也开始有计画地从其本国派遣技师来台训练本地的员工;同时本地的企业家也开始派员赴日学习技术,引进日本的制陶技术与观念,对于台湾陶瓷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力。在这五十年之间,东洋陶瓷文化与中原陶瓷文化并存,并使台湾陶瓷间接与欧美先进技术接轨,新文化因子的汇入,使台湾陶瓷发展转向一个新的面貌。

1945年光复初期日本人的势力虽已退出台湾,但是台湾的陶瓷大致仍然承袭日治时期的经营形态。直到1949年国民政府来台之后,才使台湾陶业的生态产生另一次重大的变革。随之而来的新移民掌控台湾陶瓷的重要资源,这批人士的背景与清初以来的陶师完全不同。早期陶师都是从传统的民间窑场出身,完全凭经验来制陶。制品容或有精粗之分,然而实际上谈不上造形设计与审美艺术。新移民中参与陶业者绝大多数是知识分子,许多人还受过高等教育。他们代表着中国管理阶级与上层社会人士。在这批人士的引导之下,台湾陶瓷逐渐走向科学的管理与学理研究之路。此外,从大陆来台的艺术家也投入陶瓷的领域,开始注重产品的设计与艺术成分的加入,使台湾陶瓷逐渐走向精致化与艺术性,直接催化了台湾陶艺之路。在这个阶段中,台湾陶瓷一方面走向中原的精致文化,另一方面直接面向国际化,吸取欧美现代陶瓷文化。

台湾瓷器的发展从1970年代初期开始,这段时间台湾的陶业生态再度产生重大的改变。经过多年的长治久安,台湾社会逐渐累积了财富,生活水准大幅提升,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国外信息更是大量流通。大批青年学子涌到国外留学,这些人才精英不但带回来最新的制陶技术,也带回来新渐的艺术造形观念,台湾本土人士逐渐取得陶瓷文化的主导地位。在经营策略方面从完全供应内需市场转而以外销冯导向,新产品不断地开发,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在技术方面品质不断改进,脱离传统的陶器走向精致瓷器,另一方面也开始走向陶艺创作之路。整个台湾陶瓷至此发展到一个最高峰,一力面走向本土化,一方面走向艺术化,乃至更进一步国际化。

直到1990年代开始,由于劳工与环保意识的抬头,加上经济条件的改变,使得陶瓷的经营遭遇许多困难,业者纷纷出走,到中国大陆与东南亚投资,台湾陶瓷文化至此由输入转为输出。陶瓷经营形态由工业生产转向商业贸易,产业由蓬勃发展而逐渐萎缩,由炫烂渐渐归于乎淡。惟有陶艺创作方兴未艾,形成另一波段的高潮。

台湾陶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日治时期。南投的刘案章擅长陶瓷雕塑,作品以陶塑品为特色;松山的蔡川竹擅长釉药,以铜红釉为特色。两人在业余制作一些不以实用为目的作品,初具现代陶艺的本质。1949年之后,大陆来台的画家席德进、廖末林等以花瓶为媒材,在上面从事绘画创作,进一步使陶瓷具备“艺术”的成分。

1970年代左右,陶瓷被用来作为艺术创作的表现媒材,陶艺作品具有美学意义和创作思想,使台湾的陶瓷真正走向艺术化。最初陶艺的创作理念在于对于机械大量生产方式的反动。他们认为机械生产的产品太过于冷感,缺乏人性的温馨味道。艺术作品必须跳脱机械的伽锁,而重新认识人性的价值。当时的陶艺创作以手拉胚为基础,强调手工的价值,作品绝大多数为兼具实用价值的工艺品。这个时期以前辈陶艺家吴让农与林葆家为代表。

紧接而来的创作理念是拒绝手拉胚机的拘束,同时受到抽象艺术的影响,舍弃具象的模仿,以双手为工具,以黏土为媒材,以抽象造形为形式,表现作者的思想与感情。这种创作理念以留美回来的邱焕堂为代表。

其后台湾的陶艺几乎与世界前卫的艺术思潮平行发展,个人的创作理念获得充分的尊重,无论在材料的使用方面或表现题材方面都得到完全的解放。陶艺家常常利用复合媒材作为陶艺创作的表现手法,打破了陶艺只能用黏土作为创作材料的传统束。他们结合陶瓷、木材、金属、纤维等材料来创作,赋予陶艺新的语言和生命。另一力面陶艺家更注重艺术理念的发挥,陶艺走向观念艺术与装置艺术等纯艺术表现,对内探索人类心灵深处的世界,对外批判人生与社会的现实面。至此,陶艺与其它艺术之间的藩篱几乎完全拆除,陶艺创作的天空更加宽广与自由。

陶瓷文化:紫砂壶记


紫泥、绿泥和红泥。可以烧制紫砂壶的泥一般深藏于岩石层下且,泥层厚度从几十厘米至一米不等。根据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有关岩相的分析表明,紫砂黄泥属高岭石英云母类型,含铁量很高,最高含铁量达8.83%。紫砂壶在高氧高温状况下烧制而成,一般采用平焰火接触,烧制温度在1100-1200℃之间。紫砂壶成品的吸水率大于2%。紫砂壶的泥原料,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俗称富贵土。因其产自江苏宜兴,故称宜兴紫砂。

紫砂泥料其特点是含铁量比较高,紫砂器的显微结构中存在大量的团聚状,它的气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团聚内部的气孔,另一种是包裹在团聚体周围的气孔群,且大部份属于开口型气孔,紫砂器良好的透气性,可能与这种特属的显微结构有关。据宜兴陶瓷公司对各陶土的理化工艺性能测定,发现紫砂泥的气孔率高达10%以上。因而又说明了透气性好当然就是泡茶色香味皆蕴和暑月夜宿不馊的主要原因了。紫砂泥的可塑性和结合能力好,则是其有利于工艺装饰的原因。再则紫砂泥的焙烧温度范围也宽,为1190℃到1270℃,这是紫砂制品不渗漏,不老化,越使用越显光润的又一原因。以上均说明了,这种粉质细砂岩的紫砂土,是宜陶宜壶的最佳泥料,也是陶都宜兴特有的宝藏。

德化陶瓷历史文化


德化的瓷业,历代烧制规模之大,分布之广,确实壮观,从人口密集的城关到偏僻的山村,从田野到丛山密林,经常可以发现古瓷片和古瓷窑的遗址,白莹莹、花艳艳的瓷片,象颗颗星斗撒在人间,似片片白玉镶织大地,把青翠翠、绿葱葱的山乡点缀到更加美丽。全县目前已发现的唐、宋、元、明、清至民国的窑址达238处,全县十八个乡镇都有古窑址分布,其中“屈斗宫德化窑址”(包括浔中、龙浔、三班、盖德,4个乡镇宋至明代的窑址)1988年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化早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后期即开始生产和使用隐患。至唐代后期,德化三班、泗滨一带制瓷业已开始发展。唐末五代出现陶瓷专著《陶瓷法》、《绘梅岭图》。宋元时代,德化瓷器随着泉州港商业的系统工程海外贸易的发展而畅销海外,成为“海上丝瓷之路”的重要商品。北宋时代德化以碗砰仑窑为代表的窑场,其制瓷工艺已彩轮制、模制和胎接成型的技术。以龙窑大量烧制青瓷、青白瓷、白瓷、器形以碗、盘、杯、碟、瓶、罐、壶、盒、洗、花瓶为主,少量烧制黑釉茶碗等。装饰方法以刻花、划花和印花为主,于瓷器表面饰以莲瓣、牡丹、云水、蕉叶、缠枝花卉以及篾纹、菊瓣、葵纹、麦穗、卷草等纹饰,这些产品在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地都有发现。到南宋时,瓷窑烧制技术又月新发展,烧制的白瓷,器型大、胎体薄、釉色滋润、白度高、透光度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宋末元初,德化瓷窑有很大的改进,出现了一种介于龙窑和阶级窑之间,较易控制烧成火焰的“鸡笼窑”。开始改变宋初以来,使用还原烧成的老技术进入采用氧化烧成新技术阶段。1976年考古发掘的屈斗宫宋元窑炉遗址,坡长达57.1米,共有17间窑室,出土了800多件生产工具和6790多件完、残瓷器标本。这座窑的发现,特别是大量外销瓷器的出土,对研究德化穴元时代的烧造规模、烧制工艺、窑炉发展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和物质文化的发展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填补了过去德化龙窑的空白。

明代,德化瓷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无论是器物造型、烧制技术、产品质量、生产品种、工艺水平、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水平都远在宋元之上。以何朝宗为代表的瓷塑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和“天下共宝之”的珍品。独树一帜的“象牙白”(建白瓷),釉色乳白,如脂似玉、色调素雅,被称为中国白瓷的代表,享有“中国白”和“国际瓷坛明珠”的美誉。特别是道释人物瓷雕,造型逼真、格调高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达到了德化窑古代工艺技术成就的高峰。明代,德化窑炉也有新的创新,在全国首先出现了装烧容量大,既节省燃料、又易于控制烧成火焰的半倒焰式的阶级窑。这种形式的窑炉流传到国外,对国际瓷窑的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

清代,德化釉下青花瓷器争夺斗艳,青花瓷取代建白活跃主要地位。青花的花式丰富,纹画内容取材很广,有历史故事、人物仕女、生产活动、社会习俗、禽兽花果、山水景物和带有宗教色彩的纹饰。画面明静素雅,笔法朴实粗犷,构图简洁舒展,充满生活气息,显示了民窑色彩或幽菁淡雅或浓郁艳丽的网络,开创了德化窑彩瓷的新纪元。它和清代新崛起的五彩瓷日用器皿和陈设供器一样畅销国外。

晚清以后,随着封建王朝的没落和外来侵略,我国城乡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德化瓷业走向衰落。但是少数民间艺人如苏学金、许友义等在艰难岁月中,坚持制瓷事业、继承传统、锐意创新,其作品仍获得很高的评价。1915年,苏学金首创捏塑瓷梅花,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优等奖。之后许友义创作的《木兰从军》、《关公》、《观音》等瓷雕作品,先后分别获得在英国、日本和南京举行的国际和全国博览会的金奖。1930年,许友义师徒为仙游龙纪寺特制的瓷塑《五百罗汉》,形态各异、行动逼真,亦为中国瓷坛首创的珍品。

新中国成立后,德化瓷业生产获得了新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瓷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99年全县有陶瓷企业1100多家,从业人员8万多人,初步形成了传统瓷雕、西洋工艺瓷、日用瓷三大陶瓷产品体系。也涌出了一批陶瓷名企,如佳美集团、冠福集团、顺美集团等等!也使很多大企将分公司设至美国、德国、英国等等国家……。2001全县陶瓷产值38亿元,占全县经济总量的69.72%,陶瓷业纳税占全县税收总额的50.11%。2003年陶瓷产值达53.1亿元,出口交货值达42.1亿元。1993年,李鹏委员长任总理时题词德化名瓷,瓷国明珠,高度概括了德化陶瓷在国内的影响和地位。1996年3月,德化县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等单位命名为“中国陶瓷之乡”。改革开放以来,德化人民充分发挥山多、水足、矿富、瓷美四大优势,大力实施大城关发展战略,成功闯出一条山区经济发展路子,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继199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陶瓷之乡”之后,2003年又被称评为“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中国瓷都德化”。

漫谈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与窑炉文化


1.说陶解族

汉朝文人许慎曾作《说文解字》一书,后人相卜占卦之士便用来占卦,本文笔者用来探讨陶瓷发展历史文化。“窑”字为“窯”字的简化字,窯字拆开即“穴+羊+火”,羊在古代是重要的祭祀牲品所以又称“吉”品或祭品,作为打猎捕捞的吉祥物,羊一般都用来祭祀上天,祭祀前先宰杀,后放在火上烧,为了烧熟,用石块盖在羊身上,几块石头就堆积成“穴”字形了。相传在女娲伏羲之后,中国陆地上有三个大的族群部落,黄帝所领导的夏族盘居在甘肃宁夏一带并*战争逐渐使陕西、山西成为他的地盘,炎帝所领导的华族盘居在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湖北一带并经常与盘居在江苏、浙江、湖南、福建的蛮尤族群发生冲突,部落族群间的冲突使得民族逐渐统一起来。炎帝是火的发明者,他使人类走出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在一次与蛮尤部落发生冲突时,在与族人分吃了烤熟的羊之后,炎帝就尝试着用泥巴捏成祭品(吉品)的样子去烧,据说这是人类的第一个陶瓷的雏形———烧土器。炎帝在发明陶瓷后,悟出了禅让二字的道理,就将部落首领之位禅让给更为优秀的黄帝,从而实现了华夏民族的第一次融合。黄帝进一步融合了蛮尤部落,任人唯贤,发明文字、医学,并大力发展桑蚕业、种植业和烧土器、木器、石器等加工业,他根据烧土器的特征把它分为五元素即风、火、水、土、木等即五行,并分别有主管领导如管火的叫祝融、管水的叫共工、管土的叫宁封子等,史书记载那时的烧土器有:废陶投于水中,一夜而化为泥沙.看来,黄帝时代,陶瓷还处于土器时代.黄帝还制定了烧窑的作业指导书即黄易,总结堆码砌窑技术即后来人们说的“八卦”。

黄帝之后的部落首领都非常重视陶瓷业发展,少昊、颛顼、帝窖、帝尧、帝舜等五帝就是黄帝之后的有代表性部落首领,对陶瓷都业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帝窖、帝尧和帝舜。帝窖据说是后期商朝的祖先,据说还是陶瓷窑炉的真正发明者,帝窖使得陶瓷告别了无窑时代,走进了穴窑即窖窑时代,开始在地上挖穴刨坑掏窖烧制陶器,实际上还是土器,所以“窖”字于“窑”字极相似且有时意思也相同。帝尧据说是后期周朝的祖先,本为唐陶(读yao)氏酋长,“陶”字在古时与窑字同音,亦音“yao”,陶字拆开即“耳+缶+ㄅ”,陶字里实际上藏着一种窑炉的结构特征,陶器可以在比窖或穴更密闭的炉里烧制,且有了耳朵即有了排烟的烟囱,所以帝尧之后,可能已进入雏窑时代,陶瓷也从土器时代进入真正的陶器时代,因为陶窑相对于窖窑来讲,密闭和排烟可以使温度从窖窑的300℃升至陶窑的900℃。舜据说是虞族人氏,本姓姚名晓华,据传虞舜帝不仅才智过人而且像貌奇异,目双瞳,干什么精通什么。其母难产早死,史书写道“父娶后妻,生象,父顽母嚣象傲,常欲杀舜,舜避逃,克谐以考”,舜德行好,又善于动脑筋,发明了不少可以改善人类生活的器具如水井、陶锅、陶碗、陶农具等,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时已进入陶器时代了,陶器可以盛水、做饭使多大的进步。正因为如此,舜住在哪里就有人跟着住在哪里,天长日久,就成了一个部落群,就是后人叫虞的群落。舜也因此被尊为陶祖并被推选为虞氏族长,尧还把部落联盟尧职位禅让给他并把两个女儿都许配给他,舜为帝二十年兢兢业业,在南巡时死于途中。舜死后,就推举治水有功的禹为部落首领,而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就大兴土木建钧台(即君台)向天下人宣告第一个奴隶制王国的诞生并定国号为夏,追封禹为王并建禹王庙,启开启了皇帝家的历史,为了满足皇家的祭祀和生活器具所需,陶瓷业在夏都周围得到了飞速发展,窑炉也发展很快.到了夏末商初,可能就已经出现了馒头窑和龙窑。

夏建国后,商在北部地区殷开始建国,西周在西部地区镐也开始建国,他们在历史上有一定的重叠交*。国与国之间的冲突融合又开始了,商灭夏后,强大的西周开始将都城迁至中原的洛邑并屯兵于洛北,对殷商发起战争。东周的统一又一次出现了民族大融合。从“周”字里可以看出,作为陶器“吉”物被密封的更严密紧实,可能已经使用了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周文王的周易也极可能是新窑的作业制导书.看来成窑时代在夏至东周初就已经来临了。民族统一的背后,往往是战争,战争就不免有许多难民南下,因战争发起者是北方部落,是体格强健的部落,这一点,恐怕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夏或周的陶业难民可能背井离乡,带着技术开始了人类的第一次下海,下文将从历史的考证来探讨龙窑文化。

2.说陶解史

成窑时代的代表物为馒头窑和龙窑。民国以来,挖掘了很多古窑址如北方的:耀州窑、邢州窑、磁州窑、汝州窑、临汝窑、宜阳窑、新安窑、登封窑、新郑窑、禹州窑和南方的:长沙窑、吉州窑、建安窑、宜兴窑、龙泉窑、越州窑、饶州窑、石湾窑、博白窑等。不过这些窑大部分为唐宋以后的窑炉,唐宋时的窑炉也大部分残缺不全了。近几年,考古学家也挖掘到了西周至汉的古窑场,令人对龙窑又有了一点新的认识。如果以秦岭为界的话,在秦岭以南的南方诸省目前都发现了龙窑遗址而在秦岭以北,窑址大部分为唐宋以后且尚无发现有龙窑遗址,但北方的古墓里却发现了许多先秦时期的精美陶片,该怎么解释?仰韶文化、二里岗文化和殷虚文化对尧舜、夏、商陶瓷文化有何研究意义?秦兵马佣是在哪里烧制的?用什么窑?龙窑还是馒头窑?为什么古都洛阳没有发现先秦时期的古窑址?

夏、商、周时代,曾出现了首度移居。有人说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亚洲的印度人、印度尼西亚人就是商朝人,印第安人就是“殷地安阳人”的简称,印度人就是“殷都人”,印度尼西亚人就是“殷都以西冶人”即今安阳水冶一带。周灭商,商人借漳河水运出海,飘落至海外,为了记住自己的国家,就称自己为“殷地安”人,“殷都”人或“殷都以西冶”人。秦灭周时,周人也象商人一样出现了迁移,如福建、台湾的高山族人可能是洛地嵩山人,所以他们都称龙窑为登窑即登封窑的简称。而其他地方的周人则以周国的图腾“龙”来命名这种窑,在朝鲜又叫刨竹窑或爆竹窑亦或保周窑。而在日本叫“tam?鄄bakiln”又叫桐木爆窑,窑头火膛却叫桐木间.据分析周初至唐,陶瓷窑炉所用的燃料仍旧是薪柴,在东周都城洛阳一带水源、陶土、以及洛伊两河所形成的洲内有丰富的燃烧性能特好的木材如古栾木(今栾川)、古黄炉木(龙门)、古松木(今嵩县)等,其中栾木又称桐木或凤凰木,黄炉木又称龙木,凤凰木和龙木易燃烧、因含油料,热值也较高。周朝窑炉所用的燃料也极可能是这两种,所以其窑炉也极可能叫桐木窑或龙木窑。龙门以东是登封,古时黄帝打了胜仗,也曾从龙门登嵩山封赏各部落酋长,故名登封。那么将这里的窑叫做龙门窑或登封窑和简称为龙窑或登窑都或有可能。笔者生于洛阳栾川,80年代前后都以黄炉木(又名黄龙木)和青缸木(又名青凤木)为燃料做饭取暖,这两种树长在悬崖绝壁之上,湿木就极易燃烧、烧时易爆,犹如燃爆竹声,所以称这种窑为爆竹窑也极有可能。在洛阳孟津的唐代龙马负图寺,也有一个传说,据说该寺在唐以前叫龙窑寺,龙窑寺建于汉末晋初,是在古龙窑遗址上所建的,故命名为“龙窑寺”,隋末唐初时传说龙复活了,化为龙马渡李世民过黄河,也曾渡唐僧入西天取经,故李唐曾就将龙窑寺改为“龙马负图寺”并重金修缮。在洛阳以东的堰师、巩义和洛阳以西的邙山、新安、渑池一带都发现了许多以龙窑命名的村落,在邙山还发现了东周古窑群和大量陶器残片。在中国古文化诞生地———洛阳和西安,大兴土木和大斯烧杀往返更替。陶窑也在这里建了毁,毁了建。西周朝陶瓷就发展很庞大,如1992发现的陕西赵家台遗址,考古专家于今年春天开始挖掘,不到半年就清理出面积3000余平方米,共发现西周时期大型陶窑两座,其中1座陶窑占地面积60余平方米,另清理灰坑6座,出土了一些陶罐和大量陶片。由于目前农田作物尚未收获,更大范围有价值的勘探工作将在夏收结束后进行。东周时期的周穆王也曾用八批马的马车,车载陶器到中亚去贸易,并引进了中土没有的番桃、番茄等植物。在挖掘杭州萧山周窑遗址时,考古工作人员说,与浦阳镇一江之隔的进化镇一带素有民谣:“周朝天子八百年,个个山头冒窑烟”。所以东周龙窑极可能已非常成熟,周文王曾修改五行和八卦,他将五行即五个行业改为金、火、水、木、土;对于八卦,他在周易中都依龙来说明,这龙极可能指得就是龙窑,这本书可能就是当时烧窑作业指导书。

秦灭六国而统一中国,秦始皇从洛阳大量移民入陕并收集天下所有能工巧匠,兴建阿房宫和秦皇陵,砖、瓦、兵马佣,如此皓大的陶瓷生产规模,不是几座馒头窑所能完成的,周文王所创的龙窑就发挥了产量大和还原烧成的优点。秦末,汉初至隋唐战乱纷纭,窑工随难民流向南分散,陶瓷和窑炉技术也开始分散传播,从而出现了隋唐以后的灿烂陶瓷文化。宋、明时代又多受北部少数民族的冲突与融合,且由于新的燃料———煤的使用,陶瓷又出现了南移和繁荣,在和平时代的北方也出现了辉煌的耀州窑、邢州窑、磁州窑、汝州窑、临汝窑、宜阳窑、新安窑、登封窑、新郑窑、禹州窑等,但由于人民对战乱的恐惧,多以轻小的馒头窑、蛋窑、瓶窑为主。这时陶瓷已发展成炻器时代了,也出现了海上丝绸之路。

3.说陶解窑

3.1龙窑概述

龙窑,是主要陶瓷窑炉之一。也称长窑、鸡笼窑或登窑。依山势倾斜砌筑,形状似龙而得名。一般长约10一80米,倾斜角8-30度之间,结构简单,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燃烧室除窑头设有单独的火膛外,其余均在烧成室的通道内,投柴孔(火眼或鱼鳞眼)设在两侧窑墙上的拱脚处或窑背上,对称排列,窑的尾端一般不设烟囱,紧*出烟坑有挡火墙和烟火弄,常以茅柴、树枝,芦苇等为燃料。其优点是利用自然山坡建造和火焰自然上升的原理,故造价低,又能充分利用余热,缺点是劳动强度大。

龙窑依北向南有:安徽繁昌窑、重庆忠县窑、湖北赤壁窑、湖南长沙窑、江苏宜兴窑、浙江上虞窑、浙江萧山窑、江西吴城窑、江西洪州窑、福建蒲城窑、广东博罗窑、广东增城窑、广东潮州窑和广东石湾窑。依考古历史看,商代有:浙江上虞、福建蒲城、江西抚州龙窑,战国时期有:浙江绍兴富盛、广东增城龙窑,西汉、东汉、三国、两晋有重庆忠县、浙江上虞龙窑,南朝有浙江丽水龙窑、唐代有江苏宜兴、湖南长沙龙窑,宋代有浙江龙泉、广东潮安、广州西村、福建建阳、德化等地的龙窑,明、清时期有云南建水、四川荣昌、广东石湾等地的龙窑等。现在一些地区烧造日用陶瓷仍有采用此类龙窑的。

笔者认为龙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龙的精神,如团队协作精神。原始龙窑的建造,是*部落群共同完成的,鸡龙样栱胎是由一家一户做的,耐火砖是由各家各户提供,建窑、烧窑、维修都是由群体协作来完成的。传说500年窑火不断的佛山石湾窑就是龙的精神传承的结果,每年轮流使用和保养各窑室并由每家烧制各窑室,族长负责全局。

3.2龙窑结构特点

宜兴龙窑通常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多与地平线构成10-20角。窑头角度较大,约20度,中部约15度,后部约11度。窑头有预热室,窑尾基本上不设置烟囱,或有一不高的烟囱。实际上,龙窑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窑长约10-80米,宽约1.5-2.5米,高约1.6-2.0米,容积约50立方米-400立方米。窑头横断面积最小,这是由于烧窑开始需要热量最多,为了热量容易集中之故。窑中间最大,窑尾又较小,用以保持适当动压。拱顶成弧形,两侧上部或窑顶有投燃料的孔(投松枝或茅草,直径约0.15米)两排或数排,每排前后孔相距约0.8米-1.0米。窑身有窑门2个-4个,(高约1.8米)供装坯和出产品之用。全窑结构简单,用费极省。龙窑在元代停烧,据传一是不适宜枢府釉瓷的烧成;二是窑炉容量大,造成税额过重。但是,从东河流域上游瑶里乡杏花尖下窑炉遗址及风坑窑炉遗址看,明代这里烧瓷仍是龙窑。低坡龙窑建造简易,造价低,投资少。山草及青杂柴均可作燃料,这是及其它窑炉不能代替的优点。

2002年9月开始挖掘的安徽繁昌李后主官窑位于繁昌县柯家村。龙窑头东尾西,依山顺势而上,水平长53.5米,斜长57.5米,头尾水平高落差20米,整个窑分窑外工作间、操作间、窑头、窑尾、窑门几部分。此外还发掘出成型作坊1处,过滤池2座和大批瓷器标本及窑具,其中完整或可复原的器物数百件。重庆忠现中坝遗址中也发现了汉代龙窑群和周代建筑群,窑址平面呈长条形,头大尾小,由窑前工作面、火门、火膛、火道、窑膛、烟道等几部组成,是四川盆地发现的最早龙窑。

湖北赤壁窑址位于赤壁市蒲圻办事处苦竹桥村十组陈家湾西南的坡地上,为北宋早期龙窑,砖结构,依山而建。其废弃堆积涉及的面积约6000平方米,窑体分三部分:火膛、窑床、烟囱。该窑除窑顶坍塌外,其它结构保存完整。窑头前有碎砖铺砌的活动场地。窑体长26米,宽2.1米,窑底用细砂铺底,窑壁残存高度0.5米。窑内残存窑具八十余件,陶器十余件。目前已出土窑具和比较完整的实用器达二百余件。

广东石湾南风古灶位于佛山市石湾区的忠信路,古灶依山而建,犹如一条火龙自空而下,因而又名龙窑。南风古灶窑址在原石湾镇日用陶瓷三厂西南角镇岗上,窑体依山势向南伸展而紧*东平河畔,因窑向正南,故称。是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始建,沿用400余年至今仍在使用的国内罕见的古龙窑。

(未完待续)

古时建窑习俗,凡新窑启用,需择吉日良时,传说该灶首窑点火之日,正是明正德间澜石黎涌状元伦文叙宗祠落成“入伙”之时,果然此后烧窑不仅十分顺畅,还时有“宝物”烧出,相传曾烧出一套完美无瑕的“八仙”,为世人所称颂,是故世代窑工遂将其原因与此吉日联系起来。其始建之时为避常年水患,择址于山坡偏高处,又因此地紧*东平河畔之高庙后,具大利于建窑之形胜,故窑尾不惜筑以高高的石坎。依古时建窑传统,窑面多以泥砖结拱,每年需更换一次;而且民国以前,石湾所有龙窑均无烟囱,而仅以皮面,在窑尾处作迁当之阻拦;此外,原来的窑面建筑,亦仅有葵棚以挡日晒和风雨;加上建国后又将窑口向上移位约3米,故目前所见,乃是历明清至今不断改革修葺后的面貌。窑内结构大体上旧貌依然,窑腔似遂道,以小型砂砖结砌而成,顶部为券顶。窑内平面呈船底形,头、尾略窄而中部稍宽,总长32.6米,宽2—2.4米,通高1.8—2米,亦以窑中段最高。窑膛头尾坡度各不相同,以窑头一段为最大,全窑平均倾斜度为12度,即每米平均升高20厘米。西侧设窑门四,一般宽0.7米、高1.4米,作各段出入窑之用。东侧原有窑门二,现已封堵不用。窑顶厚约0.25米,从窑头至窑尾共34排火眼(投柴孔),每排相距0.85—1米,除*窑口一排为三个外,余均五个火眼,间距0.35-9.4米。该窑属古代制陶业大行“水巷大盆行”的专业窑,历来以煅烧日用大盆产品为主,一窑可容产品约360担,煅烧时间为12小时,烧窑周期3至4天。清代时该窑为当地镇岗社头霍氏祖尝产业,至民初则分为60股份所有,使用时六截窑位(一截为六排火眼范围)每股一次可占一截,十次一回头,但窑位则轮流倒换。该窑之所以能历尽沧桑而至今尚存,是历代龙窑不断沿用和改革的结果。其对研究明清时期制陶业的专业化生产、龙窑型制结构以及煅烧技术的演变等一系列问题,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在清末民初之陶业鼎盛时期,石湾的龙窑达一百条以上,其时陶业发展及其庞大规模为石湾成为南国陶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绝大部分的古龙窑已为现代化煅烧手段所取代的今天,南风灶却有如她窑身石块上的大榕树一样巍然屹立在现代化的新陶都之中,作为闻名海内外的“石湾窑”形成发展的历史见证,南国陶都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遗产而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1962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晋级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晋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6月在上虞县樟塘乡(今属上虞市蒿坝镇)严村发现的商代龙窑窑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早了的龙窑。严村商代龙窑窑址位于上虞市城西3.6公里的凤凰山麓,1984年6月浙江建筑卫生陶瓷厂基建时出土。商代窑址有专烧印纹硬陶的龙窑6座,自南向北略呈半圆形,依山而建。窑床呈倾斜长条形,即利用山坡自然斜度挖一凹沟,在沟底及周壁涂以粘土而成。其中较为完整的龙窑两座,各长5.3米,窑室宽1米-1.22米,窑头火膛长1.3米,宽0.96米,倾斜16度,底与墙均由粘土筑成,烧结坚硬。每窑可烧陶器二、三百件。窑床底部铺5厘米-10厘米厚的砂砾一层,作为烧制器物的铺垫材料。窑旁有路,便于装烧和观察。窑内外堆积物中发现的器物残片,约大部分为罐、坛等印纹硬陶,拍饰纹有回纹、箭纹、羽纹、绳纹、人字纹和编织纹等。据测定,窑温达1200℃左右。

2005年10月对福建浦城县仙阳镇猫儿弄山商代窑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发现商周时期窑炉遗迹9座、出土大量珍贵的文物标本。考古专家表示,像这种具有一定规模、保护较完整的古窑制造群落,在全国相当罕见,有可能是中国龙窑的鼻祖,对研究中国原始瓷、南方制陶手工业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据福建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栗建安所长介绍,在发现的9座窑炉中,椭圆形窑有6座,圆形窑1座,长条形窑2座。椭圆形窑结构相似,大小不一,窑炉结构分为火膛、“分焰柱”、窑室前后部分,窑前大多有窑前工作面,其中两座窑室后部仍保留部分拱形窑顶据了解,此次发现的6座椭圆形窑和1座圆形窑窑室后侧均未发现烟囱等设施,应属于窑床式升焰窑。2座长条形窑应属平焰窑,与浙江上虞李家山商代龙窑相似。与浙江绍兴长竹园发现的春秋战国窑和上虞联江帐子山发现的汉代窑相比较,2条平焰窑中的一座窑底前后倾斜度基本一致,另一座虽前后稍有变化,但大体较一致,且2条窑尾部均未发现挡火墙,与李家山早期龙窑一样未发现垫具等窑具,由此可见这2条平焰窑均属早期龙窑类型,具有一定的原始性。龙窑建在山坡中下部,顺着山势往上延伸,长六七米。经过考古队员的清理,很清晰地看到窑炉的火膛和火道。窑底土质呈青灰色,像是人们在烧完东西后留下的一层灰的颜色。

1984年6月在上虞县樟塘乡(今属上虞市蒿坝镇)严村发现的商代龙窑窑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早了的龙窑。严村商代龙窑窑址位于上虞市城西3.6公里的凤凰山麓,1984年6月浙江建筑卫生陶瓷厂基建时出土。商代窑址有专烧印纹硬陶的龙窑6座,自南向北略呈半圆形,依山而建。窑床呈倾斜长条形,即利用山坡自然斜度挖一凹沟,在沟底及周壁涂以粘土而成。其中较为完整的龙窑两座,各长5.3米,窑室宽1米-1.22米,窑头火膛长1.3米,宽0.96米,倾斜16度,底与墙均由粘土筑成,烧结坚硬。每窑可烧陶器二、三百件。窑床底部铺5厘米-10厘米厚的砂砾一层,作为烧制器物的铺垫材料。窑旁有路,便于装烧和观察。窑内外堆积物中发现的器物残片,约大部分为罐、坛等印纹硬陶,拍饰纹有回纹、箭纹、羽纹、绳纹、人字纹和编织纹等。据测定,窑温达1200℃左右。

自1953年起,广东省博物馆及潮州文化工作者,配合基建工程多次对宋窑遣址进行考古发掘,先后清理了11窑遗址,其中既有阶级型龙窑,还有斜坡式龙窑。最长的十号窑残长78米,宽约3米,除窑头及火膛被毁外,窑壁、窑尾、隔火墙、阶级隔梁等均保存完好,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瓷器。

江西汤周村位于抚州市北约20公里,云山镇西面约8公里处。汤周古窑址分布在汤周村至云山河北岸的下磨盘山、陈家山、象山、旋盘山、火山一带。下磨盘山古窑址面积达2000平方米,此次考古专家对位于京福高速公路线内的下磨盘山古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揭示了龙窑窑基一座。这座龙窑炉依山坡而建,平面呈现长条弧状,窑头朝东,窑尾朝西,残存部分———窑床斜长23米,宽2.24米,窑壁厚12-15厘米,窑壁残高9-35厘米,窑壁内面有一层厚5厘米左右的窑汗。窑床底有2层烧结面。

 杭州萧山窑遗址分安山东南坡与安山西坡两处,在安山东南坡,分布着一处较大规模的龙窑,参与考古发掘的萧山博物馆崔主任说,这处窑址总斜长10.5米,宽2.75米,由火膛和窑床两部分组成,但是由于窑址所处的位置与地表太近,所以窑壁基本已经不存在了。不过,最有意义的是,在东南坡的这处窑址,发现了火膛左右两侧残留有高0.2―0.4米的保护窑头的建筑遗迹,呈折尺状与窑头前端平齐,并且由烧过的大块坚硬的烧结块和石块砌成。崔主任说,在龙窑上建有护窑,这在同时期的窑址发掘中,尚属首次发现,同时,对春秋战国时期的龙窑建造和烧制状况有着重大的研究价值。从安山东南坡翻过一个不高的小山坡,便到了安山西坡,在这片坡地里,发现了两座龙窑,其中一座叠压在另一座上,两座龙窑依山而建,膛底为青灰色,窑床之上铺有一层细细的沙,在窑床上发掘出大量圆形小垫饼。其中有一座窑顶已坍塌,从坍下的窑顶结块看,烧结面有篾编的痕迹,且伴有少量稻草。

3.3龙窑的生产特点

龙窑的“背或两侧”沿窑长度方向每隔l米左右开一排或一对投柴孔,焙烧时将燃料投入窑内坯体垛之间的火道中燃烧,当该处达到预定温度时,投柴位置即向前移动一排,如此自下而上逐排焙烧,形成移动的火焰。

龙窑窑头设有预热室,有的窑头后还有一节小窑室,用于预热空气和控制氧化气氛,当然也可以通过码窑方法来控制气氛,而不是说龙窑只能烧还原气氛。窑尾不设烟囱或只设一不高的烟囱,属平焰式窑;装烧时,制品放置于固定的窑床上,依*火焰的流动,自下而上逐段将制品烧熟。前部燃烧所产生的热气体沿窑内坡度向后部流动,将后面的制品预热后经窑尾排出。前段的制品烧好后,火焰后移,下一段的制品即进入烧成阶段,前面的制品则开始冷却,而烧成段后面的制品仍处于预热阶段。

这种龙窑,具有很多优点:一是生产周期较短;二是窑内温度比较均匀;三是容易控制氧化和还原气氛及升降温速度;四是窑的结构简单,造价甚低。缺点是装窑、开窑的劳动强度大;窑的某些部位气氛和温度的波动较大;因窑底为坡形,故给装烧带来诸多不便。

韩复兴(广东科信达奥斯博陶瓷科技公司) 

陶瓷文化:紫砂壶艺术的文化内涵


纵观宜兴紫砂数百年的发展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文环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断地被熔炼、升华的壶艺文化独树一帜并流传至今。

在宜兴的文化积淀中,陶瓷艺术自六朝以来,先后有以火青瓷为特色的"宜兴窑"(南山窑),以月白、天青等彩釉为特色的"欧窑"和以紫砂器为特色的"蜀山窑"三种陶瓷体系在此产生、发展,正是在这种民族的地域的文化背景下,宜兴以手工成型为主的紫砂壶艺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和由此产生的紫砂文化,融合了宜兴七千多年的陶瓷文化和几千年的茶文化累积的精髓,融合了周边地区其它民间工艺的文化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宜兴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色泽淳朴古雅,表现形式独具匠心,手工工艺精美绝伦,以及独特的泡茶功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广誉海内外。紫砂壶艺之所以在宜兴起源、发展,其中-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其独特优质、名冠天下的紫砂泥。天生丽质育紫陶。据考古学家证明,紫砂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被宜兴先民们夹杂在"夹泥"陶土中使用。宜兴紫砂壶的制作原料就是深藏于丁山黄龙山黄岩石中薄薄的一层紫砂泥,号称泥中泥,其泥特点是:(1)含砂低,可塑性强,易于造型;(2)含有较多的硅、铝、铁、钙、镁、钾、纳等有益人体的多种微量元素;(3)烧成后呈双气孔特殊分子结构,透气而不渗水,故沏出之茶不失原味,盛暑隔宿也不馊;(4)紫砂壶扶揭不烫手,而且越用越光亮;(5)色泽纯朴古雅,并非单一紫色,还有红、黄、绿、青等色泽,人称"五色土"。难怪古人留下"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宜兴)溪头一丸土"的赞语。为了丰富紫砂壶的外观色泽,满足制壶工艺变化和创作设计的要求,可以把几种色泥混和配比,也可以用其他方法使产品烧成后呈现多种色彩,产生各种不同的视觉效果。配制后的紫砂泥,呈现铁青、深紫、海棠红、墨绿等多种颜色,成为实用性与欣赏性俱佳的艺术品。由于紫砂泥具有以上种种先天的优良条件,用紫砂泥制作的紫砂壶就成为最理想的茶具。宜兴紫砂壶是集造型、书画、金石、篆刻、雕塑为一体,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再加上它天成的古色古香的质地,仿佛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都沉淀到-把小小的壶里,甚至都渗透到了泥土里。

1976年宜兴羊角山紫砂窑址的发现,确立了北宋前期开始的紫砂壶造型、工艺、制作和烧成的紫砂壶艺传统文化,在发达的宜兴陶瓷文化的催化下,经过明、清两代快速发展期,紫砂壶艺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入现代,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更是进入了黄金发展期,人们对紫砂壶艺文化的审美情趣,也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作为观念形态的艺术作品,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如前所述,由于紫砂泥的相关特性:其可塑性适宜造型审美的变化,可使茶的色、香、味得到最佳发挥,是茶壶的最佳材质。因而紫砂壶被精于品茶的文人墨客、士大夫钟爱,并积极参与,赋予了其工艺美术品的性质。大诗人苏东坡,在滴居宜兴时,不仅好茶爱壶,并亲自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的紫砂壶,"松风竹炉,提壶相呼",品茶赏壶,悠然自得。为了称颂其对紫砂壶的贡献,后人把他设计的提梁壶定名为"东坡壶",历代制作,相沿至今。

紫砂壶,生来就是文人雅士的通灵宝玉。他们不仅参与紫砂壶的书画篆刻等装饰,而且与陶艺家合作设计制作紫砂壶。文人的参与,提高了紫砂艺术的品位和身价。历来紫砂壶对社会有影响,吸引了不少文人,已步入高层次欣赏的殿堂,它不仅保值、增值并体现了社会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地位,同时也包含了紫砂文物的价值,名人佳作不仅"价埒金玉,而且为四方好事者收藏殆尽。"如高庄教授,早在1956年就帮助紫砂界创新了制壶工具,用金属辘轳转盘代替了木转盘,至今仍广泛使用,他设计的"提璧"由"一代宗师""壶艺泰斗"顾景舟制作,一举成为着名的传世艺术品。紫砂走到今天无不是靠传承和弘扬。紫砂艺术的一整套在实践中摸索并日趋成熟的工艺程序、制作技法、装饰手段都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内涵。我们所以要强调紫砂制作人员一定要从全手工成型学起,把坭片攘接成型法熟练到得心应手的境地,这决不是守旧,犹如国粹京剧,一招一式、一腔一韵都得从头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练就扎实的过硬的基本功,在紫砂的造型创作上承载文化积淀和文化元素,营造出自己的真正心灵空间和形象物体。如我创作的《三脚神龙壶》,以黑料泥制作,色泽古朴,造型凝炼小巧,立意高古,形制优美,扁圆壶身、嵌盖、壶嘴、壶蒂、把端以抽象变形的雕饰龙于一体,古扑而又雅致,体现了工与艺的美感,宝贵与吉祥的内涵,此壶荣获第四届中国(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从古至今,宜兴紫砂决不是简单的泥巴捏制和堆砌,而是整个作品的和谐共鸣。通过泥色、质地、造型、装饰的整体搭配,从不同层面彰显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展示属于自己的生活的文脉,大处有形,小处有情,散发着优雅的文化气息,激发出引人入胜的美感。我们要在民族文化的高度,把紫砂艺术定位于文化属性,是一种致富一方的传统产业、举世无双的特色产业,喜闻乐见的文化产业。紫砂的精髓是文化,需要我们紫砂技艺人员去领悟和把握,并不断铸就其卓越的文化成就。

紫砂文化:紫砂壶茶器的始创与兴盛


紫砂壶茶器制作中的艺术化变革,不但扩大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而且丰富了茶文化精神的外延空间。中国茶文化本身追求朴拙高尚的人生态度,但唐宋时期繁琐的茶饮礼仪形式挤掉了茶人的精神思想,留下的只是茶被扭曲的程式形态,喝茶是在行礼,品茗是在玩茶。而紫砂壶茶器的风行,打掉了繁复的茶饮程式,一壶在手自泡自饮,文人在简单而朴实的品饮中,可以尽心发挥思想,体验紫砂自然的生命气息带给人的温和、敦厚、静穆、端庄、平淡、闲雅的精神韵律。

紫砂壶茶器的风行和推广,也带给壶艺以变革。自时大彬起,一反旧制,制作紫砂小壶。周高起《阳羡名壶系》说:壶供真茶,正是新泉话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冯可宾也在《茶笺》中对紫砂小壶的盛行趋势作了说明:茶壶以陶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紫砂小壶的精巧,带给人不光是茶的真味,而且融汇着天、地、人、茶的统一意念。

宜兴紫砂壶茶器,是绚丽的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也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综合结晶。它的创始与兴盛,即是茶文化历史演变的必然,同时也对茶艺形式、品位、情趣的提高有关极大的推动力。

紫砂壶茶器是中国茶文化的骄傲,它永远是中华民族茶文化史上闪烁光芒的灿烂明珠。

陶瓷文化:紫砂壶与文人的激情碰撞


对于紫砂壶一词,我们老是把它跟茶联系起来,它是装茶,喝水的。记得小时候看到一个壶上题有一句诗客去茶香留舌本,睡余书味在胸中。客人走了,茶渍与茶香还会在紫砂壶上留个舌头本,实际上这种悠远,不是一时与茶结合,而是即便和茶分离了,它还在此。茶香,书味,萦绕在心中。历代艺术品正是由于文人骚客们的介入而带有浓郁诗性的韵律味使之历久新弥、熠熠生辉。

文人紫砂陶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不少文人都出身望族,在有闲暇时间之余会亲手参与设计制作器物,尽管时代变迁,物是人非,但通过存世的器物,我们依然体会到古代文人对生活品味的艺术趣味的良苦用心,其中文人壶就是其典型代表。最早有文人参与的事例是苏东坡,他设计的东坡提梁已经传颂至今,而后其像徐友泉、时大彬等人也极有可能对文人壶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不过目前没有资料不足无法确定。后来陈曼生与杨彭年的出现又将文人紫砂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陈曼生擅长古文辞,精于雕琢,以书法篆刻成名,其文学、书画、篆刻样样精通,才气过人。曼生壶是他在溧阳任地方官时倾心于紫砂,他构思出样,请杨彭年等制壶,然后他和幕客江听香、郭频迦、高爽泉、查梅史等作壶铭,世称曼生壶。陈曼生的壶铭切壶、切茶、切情,至今仍是紫砂界的标杆,目前仍未有人超越。

杨彭年,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他善制茗壶,浑朴雅致,首创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艺,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他又善铭刻、工隶书,追求金石味。他还与当时名人雅士陈鸿寿(曼生)、瞿应绍(子冶)、朱坚(石梅)、邓奎(符生)、郭麟(祥伯、频伽)等合作镌刻书画,技艺成熟,至善尽美。世称彭年壶、彭年曼生壶、彭年石瓢壶、声名极盛,对后世影响颇大。

文人壶的构成有着自身的形成法则,更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冠以文人这个字眼,不仅仅是由于文人的参与,更重要的是表达其淡泊明利,超然物外的文化特性,表达穿越世俗制约,以达闲雅之心境。自文人壶问世以来,深得众人之喜爱,人们不光把玩欣赏,还投入其中,原来妙在其中。文人紫砂壶带来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寄托,更是一种情感与文化的体现,以情融壶,更能引起文人的共鸣。

紫砂文化:紫砂壶中的文化积淀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喝茶健身是茶道的修身法则,然其文化内涵为养性。德者喜水,上善若水,水有汹涌澎湃之势,气吞山河,水有平静如镜之态,摄人魂魄。所以茶道在泡茶、倒茶、分茶的过程中,有韩信点兵、关公巡城、百鸟朝凤、凤点头等等奇妙的茶语,初始金戈铁马,尾时婉约动人,几道茶下来品味、阅古、引喻,无不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洗涤着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作为茶文化重要载体的紫砂壶在此过程中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自然而然地引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艺术品位。

饮茶习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文人雅士平时经常聚集一起,且鼎且缶,以啜以饮,视为可获得无穷的情趣。据汉代《华阳国志》,司马相如《凡将篇》和杨雄的《方言》等书中记录了,武王伐纣时就出现将茶作为贡品,和反映西汉时代买茶、烹茶、饮茶的事,宋代大诗人王安石曾有人固不可一日无茶饮之语。可见饮茶在古代人们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唐代以前,茶器与食器不分。随着饮茶风气更为普及,茶器并日趋工巧,唐代末年出现了饮茶最理想的茶壶──紫砂壶,以紫砂泥为原料,经艺人精心制作,其壶颜色紫红、质地细柔,造型古朴,泽地典雅,贵如鼎彝。宋代的紫砂壶已在文人中广为使用,大诗人欧阳修曾诗云: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诗中的紫瓯即紫砂壶。宋代后期到明代的宜兴紫砂生产的崛起,很快成为全国的紫砂器生产中心,在以后的数百年中,宜兴始终是一领中国紫砂壶制作风骚,直至今日。宜兴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地处太湖之滨。古代称阳羡,唐代已是著名的产茶基地,许多名茶年年进贡,供皇府上下享用。唐代茶仙卢寺云:天子须赏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因此,在宜兴很早就出现用丁山和蜀山的泥土,制作饮茶的紫砂壶。明人周高起的《阳羡茗壶录》一书中记载,明代嘉靖制紫砂器艺人龚春的出现,把中国紫砂器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龚春本名供春,少时为吴颐山的伴僮,当吴颐山的金沙寺读书时,他就偷闲出来,私访金沙和尚,精淘细土,勤于折捏制,终成大家。龚春成宜兴紫砂制作的一代宗师后,他的作品被称为供春壶,当时有供春之壶,胜于金玉之美称。从此,宜兴紫砂器生产发展迅速,百品竟新,名家辈出。

清代中期,西泠八家之一的陈鸿寿加入紫砂壶设计制作过程,使集书法、绘画、工艺为一体的紫砂壶刚问世,就赢得社会肯定,称赞曼生壶是中国紫砂壶制作历史中的又一个里程碑。此后,许多书画家参与紫砂壶的绘画和书法,诸如海上画派盟主任伯年和吴昌硕,为热恋紫砂艺术,曾几乎荒废本业。这一习俗至今沿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