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文化 > 导航 >

【陶瓷文化】鉴别青白瓷要“四看”

【陶瓷文化】鉴别青白瓷要“四看”

陶瓷文化 陶瓷行业 看釉色鉴别瓷器年代

2021-07-17

陶瓷文化。

青白瓷,俗称影青,又名隐青、映青,因其地釉的外观白中微微闪青而得名,是我国宋代窑场分布较广、产量很大、工艺精湛的一个瓷器品种,在众多的产地中,景德镇的湖田、湘湖、胜梅亭、南市街、黄泥头、柳家湾等窑口所产青白瓷最佳,被世人称之为“假玉器”,备受青睐。景德镇这个古老的制瓷重镇,千年窑火不息,能够生产青白瓷的能工巧匠代有传人,在当今难以计数的个体制瓷作坊中,有不少都可以仿制出几可乱真的宋、元时期的青白瓷。许多收藏同好不可能有机会经常接触到各类的仿制品,更无缘能经常到这些作坊去仔细观察,有的人在收藏过程中,按图索骥,“打眼”屡有发生。笔者得地理之便,有空常去作坊集中的地方浏览探访,窥到几许“猫腻”,现不避絮叨之嫌,作些介绍,供藏友们参考。

一、看表釉。宋代青白瓷的工艺以湖田窑“领衔”,因此,现代作坊大多以此为“标型”,千方百计在釉色白中泛青、“莹缜如玉”上下功夫,但往往过犹不及。宋代青白瓷是高钙釉瓷器,釉中氧化钙含量高达14%左右,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烧成时,釉的流动性大,因此,在器物的刻划印花、转角、折弯等处聚釉较厚,釉色呈湖青色,有少许聚沫似的釉珠,釉薄的地方则显白,釉面光泽亮润。而仿品大多为石灰碱釉,釉中氧化钙含量低,在高温下流动性弱,少有明显的聚釉特征,器物通体釉色比较一律,且釉面失透。有的采取人为聚釉,即在刻画印花、转角、折弯等处多喷釉,使釉层增厚,釉色加深,但这种人为聚釉,釉中难以形成聚沫似的小釉珠,且聚釉看起来不自然,形似色块。有的仿品玻璃质感特强,光亮刺眼,与古器“宝光”相去甚远。还有少数作坊采用酸蚀手段去光,结果轻者手感滞涩,重者釉面酸孔累累,只要稍加留意,不难察觉。

二、看胎质。众多书籍和专著介绍宋代青白瓷的胎质,都说是洁白坚致细腻,瓷化程度高,这只是相对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和工艺水平而言,它与现今瓷器胎质的洁白坚致细腻和瓷化程度相比较,不能类同。宋代湖田窑青白瓷的胎质,其实以淡淡的糙米黄和浅灰白为多,由于当时还没有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元代才发明),胎质比不上现代瓷器坚密,这从残器的剖面可以观察领悟,严重的还可以看到细密的孔隙。另外,宋时瓷土采用碓、碾粉碎,人工淘炼,坯土不可能十分精细。很多器物的露胎处(尤其是器底)会有颗粒状土渣。现代仿制的青白瓷,胎质雪白光滑,十分坚挺,这一点是很容易辨别的。为了掩人耳目,有的作坊采取在瓷土中掺入微量的色土和细沙粒,以改变胎质颜色和结构;有的则在成品瓷的露胎处,抹上黄土或黑泥,以充出土之器。这些只要稍具常识,即可“捉襟见肘”。

三、看底足。从传世器物和出土标本看,宋代青白瓷基本上采用芒口覆烧、涩圈叠烧和垫饼置烧三种方法,当代仿品均采用之。前两种因为芒口和涩圈都有露胎,只要掌握好前述看胎质的知识,是不难识别的。而垫饼置烧,有不少人却真伪不辨。需要注意的是,真品的垫饼痕呈淡淡的土黄色或褐黄色,且深浅不一,而仿品实际上并非用垫饼置烧,而是在匣钵中(有的甚至不用匣钵,直接在气窑中裸烧)烧出成瓷后,再人工采用釉料、颜料以及杂料做出饼痕,这种“饼痕”颜色为黄黑色或酱色,特别的深,甚至高出器底,与真品饼痕自然渗出吸附明显不相同。有的更简单,用淡淡的黄色浆水或黄泥涂满器底,以“丑”遮“俊”。还要注意的是,有些有圈足的器物,足根无釉,器底满釉却有饼痕;有的既有饼痕,又有支钉痕,根本不符窑艺,仿制者一知半解,“狗尾续貂”,自露马脚。

四、看器型。由于青白瓷的生产窑口众多,历时长久,因此其器型十分丰富,日用品、陈设品、礼器、明器中的品种难以计数,需要认真掌握各个时期不同品种的基本造型以及演变规律与特征。现代作坊中生产的青白瓷,大多数是按照正式出版物的图谱或存世品进行仿制,但那毕竟是仿品,具备一定常识还是容易鉴别的。让人较为头痛的是少数似是而非的器型,稍不注意,就会弄错。一藏友购得一只青白瓷塔式盖罐,晶莹透亮的色泽、冰裂如砌石般的开片(深埋土层形成的典型特征)、白中微黄的胎质、罐内壁粗拙的胎泥连接条疤、平底垫烧的褐黄色饼痕、外壁刻花低凹处积釉呈淡淡的湖青色,都不是现代仿品所能企及的,这些均为“开门”的宋代青白瓷特征。然而,此罐却是一件既真又“假”的器物,这是因为:在宋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浙江的龙泉窑和陕西的耀州窑等,都曾经生产过塔式盖罐,从出土和存世的器物看,塔式盖罐的罐身一般都为长体形,配上高高的塔盖,比例十分协调;圆体的罐子,其盖一般为扁圆形,有齐边的,有花边的(如荷叶形);有的有钮,有的无钮。而藏友的这只罐,罐身高9cm,腹径10cm,基本上呈圆形;而塔盖高7.5cm,差不多与罐身的高度相接近,上下比例不适当,看起来很别扭。再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罐身和罐盖的青釉虽然都有开片,但开片的纹路并不相同,而一器物深埋于同一土层中,却形成两种不同纹片是不可能的。那么,这将作何解释呢?我认为,这应该是同一地点出土的两件器物张冠李戴了:圆罐身存盖破,塔盖罐身碎盖存,它们重见天日后,被人为地搭配在一起了,因此,此罐应算作一件既真又“假”的器物。

当然,除了上述四个方面,还有宋代与元代、湖田窑与其他窑口、装饰技法以及窑艺等方面,需要比较区别的地方还很多,古瓷收藏爱好者要努力通过实践加以掌握。比如宋代青白瓷的胎壁,普遍比元代的要薄,佳器几近脱胎。如宋代青白瓷刻折枝莲纹碗,器高6.5cm,口径17cm,口沿厚只有1毫米强,圈足厚只有2毫米。纹饰刀法恣肆,线条流畅,疏朗空灵,迎光照之,两朵折枝莲花透亮美奂。器口包银,由于年代久远,包银已氧蚀发黑剥落,多处有灰白或绿色锈斑。在如此薄的胎体上刀刻纹饰,刻轻纹饰不显,刻重则坯破胎废,可用宋人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所言:“宋瓷之佚丽者,莫如粉定,粉定雕花者,穷研极丽,几于鬼斧神工。”而仿制的薄胎青白瓷,虽然胎体也薄,有的甚至可以薄到半毫米,但采用的是现代制模灌浆法,与宋时手工拉坯成型的器物截然两样,显得规整、匠气、呆板,缺乏灵性与韵致。同时,仿制薄胎青白瓷,其装饰只能是印花或划花,绝无刻花,因为能在如此薄的胎体上刻花者,实在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代瓷工岂能望其项背?

taoci52.com小编推荐

陶瓷文化:宋代真假青白瓷鉴别方法


青白瓷,俗称影青,又名隐青、映青,因其地釉的外观白中微微闪青而得名,是我国宋代窑场分布较广、产量很大、工艺精湛的一个瓷器品种,其珍贵程度虽不能与同时代的汝、官、哥、钧、定5大名窑比肩,但其名气在当时也是远播遐迩。在众多的产地中,景德镇的湖田、湘湖、胜梅亭、南市街、黄泥头、柳家湾等窑口所产青白瓷翘楚为最,被世人称之为“假玉器”,是古瓷收藏者队伍中备受青睐的“常客”。景德镇这个古老的制瓷重镇,千年窑火不断相沿承袭,能够生产青白瓷的能工巧匠代有传人,在当今难以计数的个体制瓷作坊中,有不少都可以仿制出几可乱真的宋、元时期的青白瓷。许多收藏同好不可能有机会经常接触到各类的仿制品,更无缘能经常到这些作坊去仔细观察,有的人在收藏过程中,按图索骥,“打眼”屡有发生。笔者得地理之便,有空常去作坊集中的地方浏览探访,窥到几许“猫腻”,现不避絮叨之嫌,作些介绍,供藏友们参考。

一、看表釉。宋代青白瓷的工艺以湖田窑“领衔”,因此,现代作坊大多以此为“标型”,千方百计在釉色白中泛青、“莹缜如玉”上下功夫,但往往过犹不及。宋代青白瓷是高钙釉瓷器,釉中氧化钙含量高达14%左右,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烧成时,釉的流动性大,因此,在器物的刻划印花、转角、折弯等处聚釉较厚,釉色呈湖青色,有少许聚沫似的釉珠,釉薄的地方则显白,釉面光泽亮润。而仿品大多为石灰碱釉,釉中氧化钙含量低,在高温下流动性弱,少有明显的聚釉特征,器物通体釉色比较一律,且釉面失透。有的采取人为聚釉,即在刻划印花、转角、折弯等处多喷釉,使釉层增厚,釉色加深,但这种人为聚釉,釉中难以形成聚沫似的小釉珠,且聚釉看起来不自然,形似色块。有的仿品玻璃质感特强,光亮刺眼,与古器“宝光”相去甚远。还有少数作坊采用酸蚀手段去光,结果轻者手感滞涩,重者釉面酸孔累累,只要稍加留意,不难察觉。二、看胎质。众多书籍和专著介绍宋代青白瓷的胎质,都说是洁白坚致细腻,瓷化程度高,这只是相对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和工艺水平而言,它与现今瓷器胎质的洁白坚致细腻和瓷化程度相比较,不能类同。宋代湖田窑青白瓷的胎质,其实以淡淡的糙米黄和浅灰白为多,由于当时还没有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元代才发明),胎质比不上现代瓷器坚密,这从残器的剖面可以观察领悟,严重的还可以看到细密的孔隙。另外,宋时瓷土采用碓、碾粉碎,人工淘炼,坯土不可能十分精细。很多器物的露胎处(尤其是器底)会有颗粒状土渣。现代仿制的青白瓷,胎质雪白光滑,十分坚挺,这一点是很容易辨别的。为了掩人耳目,有的作坊采取在瓷土中掺入微量的色土和细沙粒,以改变胎质颜色和结构;有的则在成品瓷的露胎处,抹上黄土或黑泥,以充出土之器。这些只要稍具常识,即可“捉襟见肘”。三、看底足。从传世器物和出土标本看,宋代青白瓷基本上采用芒口覆烧、涩圈叠烧和垫饼置烧3种方法,当代仿品均采用之。前两种因为芒口和涩圈都有露胎,只要掌握好前述看胎质的知识,是不难识别的。而垫饼置烧,有不少人却真伪不辨。需要注意的是,真品的垫饼痕呈淡淡的土黄色或褐黄色,且深浅不一(图1),而仿品实际上并非用垫饼置烧,而是在匣钵中(有的甚至不用匣钵,直接在气窑中裸烧)烧出成瓷后,再人工采用釉料、颜料以及杂料做出饼痕,这种“饼痕”颜色为黄黑色或酱色,特别的深,甚至高出器底,与真品饼痕自然渗出吸附明显不相同。有的更简单,用淡淡的黄色浆水或黄泥涂满器底,以“丑”遮“俊”。还要注意的是,有些有圈足的器物,足根无釉,器底满釉却有饼痕;有的既有饼痕,又有支钉痕,根本不符窑艺,这是仿制者一知半解,“狗尾续貂”,自露马脚。

四、看器型。由于青白瓷的生产窑口众多,历时长久,因此其器型十分丰富,日用品、陈设品、礼器、明器中的品种难以计数,需要认真掌握各个时期不同品种的基本造型以及衍变规律与特征。现代作坊中生产的青白瓷,大多数是按照正式出版物的图谱或存世品进行仿制,但那毕竟是仿品,具备一定常识还是容易鉴别的。让人较为头痛的是少数似是而非的器型,稍不注意,就会弄错。一藏友购得一只青白瓷塔式盖罐(图2),晶莹透亮的色泽,酥光宝晕的胎质,冰裂如砌石般的开片(深埋土层形成的典型特征),白中微黄的胎质,罐内壁粗拙的胎泥连接条疤,平底垫烧的褐黄色饼痕,外壁刻花低凹处积釉呈淡淡的湖青色,都不是现代仿品所能企及的,这些均为“开门”的宋代青白瓷特征。然而,此罐却是一件既真又“假”的器物,这是因为:在宋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浙江的龙泉窑和陕西的耀州窑等,都曾经生产过塔式盖罐,从出土和存世的器物看,塔式盖罐的罐身一般都为长体形,配上高高的塔盖,比例十分协调;圆体的罐子,其盖一般为扁圆形,有齐边的,有花边的(如荷叶形);有的有钮,有的无钮。而藏友的这只罐,罐身高9cm,腹径10cm,基本上呈圆形;而塔盖高7.5cm,差不多与罐身的高度相接近,上下比例不适当,看起来很别扭。再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罐身和罐盖的青釉虽然都有开片,但开片的纹路并不相同,而一器物深埋于同一土层中,却形成两种不同纹片是不可能的。那么,这将作何解释呢?我认为,这应该是同一地点出土的两件器物张冠李戴了:圆罐身存盖破,塔盖罐身碎盖存,它们重见天日后,被人为地搭配在一起了,因此,此罐应算作一件既真又“假”的器物。

当然,除了上述4个方面,还有宋代与元代、湖田窑与其他窑口、装饰技法以及窑艺等方面,需要比较区别的地方还很多,古瓷收藏爱好者要努力通过实践加以掌握。比如宋代青白瓷的胎壁,普遍比元代的要薄,佳器几近脱胎。随文附图3的这只宋代青白瓷刻折枝莲纹碗,器高6.5cm,口径17cm,足径5.6cm,口沿厚只有1毫米强,圈足厚只有2毫米。纹饰刀法恣肆,线条流畅,疏朗空灵,迎光照之,两朵折枝莲花透亮美奂。器口包银铃,由于年代久远,包银已氧蚀发黑剥落,多处有灰白或绿色锈斑。在如此薄的胎体上刀刻纹饰,刻轻纹饰不显,刻重则坯破胎废,可用宋人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所言:“宋瓷之佚丽者,莫如粉定,粉定雕花者,穷研极丽,几于鬼斧神工。”而仿制的薄胎青白瓷,虽然胎体也薄,有的甚至可以薄到半毫米,但采用的是现代制模灌浆法,与宋时手工拉坯成型的器物截然两样,显得规整、匠气、呆板,缺乏灵性与韵致。同时,仿制薄胎青白瓷,其装饰只能是印花或划花,绝无刻花,因为能在如此薄的胎体上刻花者,实在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代瓷工也只能望其项背,叹为观止。

【陶瓷文化】看气泡鉴古瓷


不论古代瓷还是现代瓷,都在瓷的釉下隐藏着许多极小的气泡。圆圆的、密密的布满釉下,非常好看。但是,不是所有的釉下都有一样多的气泡,有的气泡多,有的气泡少,有的甚至没有气泡。这是为什么呢?可否利用气泡的形态与分布来区别古瓷与现代瓷的不同,为古瓷断代辨真伪呢?笔者抱着这个目的研究了许多各朝各代的真假器物,进行了仔细的比较,从中找出差别,为鉴定古瓷探索出一条新路——“气泡鉴定法”。

一、气泡的成因气泡是釉中的水分子(H2O)变来的。

在烧制瓷器时,高温会使釉层中的结晶水或液态水变成气体,当釉层厚时,气态水分子被釉膜包住释放不出来,故而形成釉下的气泡。当釉层薄时,气泡冲破了釉层膜,在釉表面形成了不少坑凹—麻点。釉中水分子多,气泡亦多,釉中水分子少,气泡亦少。如果釉中不含水分,釉下可能就没有气泡。

每个朝代各窑口釉的配方和工艺不同,器物釉下气泡的情况也不相同。这正好为鉴定古瓷提供了一种有利条件。二、釉的分类和工艺特点

陶瓷生产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釉的制作技术。中国古陶瓷技术十分成熟,具有很长的历史,施釉有很多配方和不同的工艺方法。

依照釉的熔融性和烧成温度,可分为易熔釉(又叫软釉)、中熔釉(又叫珐琅釉)和难熔釉(又叫硬釉)。

按制造方法可分为生釉、熔块釉和挥发釉。

按上釉方法可分为浸釉法(将坯浸入釉液中)、浇釉法(将釉往坯上浇)、喷釉法、振滴法(用毛刷浸满釉再滴在坯上)、涂刷法、挥发法和撒布法等。这些工艺特点在不同时期使用不同方法。同时也与釉料的配方和粘度有关。在古代常用釉粉撒布法,这是一种干法施釉,其中不含或很少含水分子。还有一种盐法施釉,是利用食盐加热后产生氯化钠蒸汽,挥发在制品上而成一种盐釉。

到明朝开始,这些干法施釉不采用了,取而代之的是用釉浆施于器物上,再置于窑中烧成。

这一工艺的改变过程可以证明釉下气泡的形成是因为在不同朝代有不同表现。尤其在现代仿制技术上,基本是沿用清朝的工艺——湿式调釉法,必然会出现釉下气泡过多的现象。这一特点为鉴定古瓷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三、对宋元两朝古瓷的鉴定

宋金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兴盛时期。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省的瓷窑特别多,品种以秘色瓷和青白瓷为主。诸多的瓷窑中以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为首,相继有龙泉、耀州、磁州、登封诸窑。大多为朝廷服务,烧制官器,进贡朝廷。釉色极美,玉质感强,瓷品很高,为世人所珍。后仿制者大有人在,费尽全力,欲求逼真,但至今无人仿造成功。

宋朝的五大名窑中尤以官、哥、汝三种瓷仿者众多,难度最大。即便明成化、清雍正时期,帝王命“官窑”以官仿官,不惜工本也难仿成。仿制出的哥瓷貌似神离,距离甚远。何况现代仿品以民间的个人实力去仿制,虽技术条件改进许多,但配方没有掌握,故制造不出成功之作。

五大名窑中有名望的高级精品,最突出的特点是“玛瑙为釉”、“玉质光泽”、“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和“雨过天晴”等,但这些美的品质都是很难仿得出的。尽管现代技术高超,学会了以假乱真的能耐,但若用“气泡鉴定法”去辨别仿品,很容易识破庐山真面目。因为仿品尽管把外表做得与真品一样,但绝做不出釉下无一气泡的水平。撒布法釉料的配方今人更是没法挖掘出来。

笔者对汝、官、哥、钧、定几大窑的瓷品进行了全面测试(在50倍放大镜下观察),发现这些宋代名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釉下没有气泡,即便有也只是极小的一两个气泡,堪称“寥若晨星”。这一点对宋瓷最有说服力。

总的来讲,鉴定古瓷(指宋代瓷)应全面比较。有釉色的“柔和美丽”、“玉质感强”、“光泽不刺眼”,有湿润“冒汗”的现象和看不到气泡等原则。有的宋瓷釉面有斑点或小麻坑均须放大50倍方可看到。

凡仿品或元代以后任何朝代制品均不可能没有气泡,只要发现釉下气泡便可证明非真正宋瓷。例如雍正的炉钧釉、明代的“广钧”和现代的“仿钧”都充满了气泡,达不到“宋钧”的特点。

对于元青花也有如此特征。元青花一般人很少见到,什么是真品,什么是仿品也难区别。正因为元青花真品不多,世人所见又少,给制仿人提供了一个好机会。从造型、工艺、绘画、釉色、修胎、火石红诸方面都难以辨别真伪,惟独从“气泡”方面可以容易区别。因为元代造瓷工艺还沿用宋代的主要工艺,上釉是用干粉配方,撒布法施釉,所以在所有青花瓷中惟独元青花釉下不存在气泡,仅凭这一点足以肯定是或不是元青花。

在青白釉厚的瓷品中其青花上的白色气泡特别多,当青白釉薄时便见到青花上有不少被气泡冲破的麻面小坑(也只能在放大50倍时才可见到),这也是它的特征。

四、明清两朝青花或釉里红的鉴别这两个朝代的青花和釉里红特别多,仿品也多。在材料、工艺、绘画、书写款式诸方面都能仿得一模一样,惟一不好仿又没被人重视的还是釉下气泡的问题。

青花的色泽有的仿得很好,有的还有距离,辨色能力稍差就很容易“走眼”。除此之外抓住两点便可区别真伪了。一是青花釉是否下沉?下沉入骨且有晕散现象即为真品;若漂浮而无晕散、显得死板则可能为仿品。

另一点是用50倍放大镜看气泡。若青花下沉则在青花上有许多白色气泡;若青花上浮则青花上全是麻面小坑,看不见白色气泡。在青白釉下气泡多且大,则证明青白釉层厚而肥润,此乃真品。反之,青白釉太薄则气泡很小应证明是仿品。

即使气泡鉴定很重要,但也该全面分析。笔者不主张“一点肯定论”,但赞同“一点否定论”。即有一点不对路,值得怀疑的地方就应该否决它,以免“走眼”。

陶瓷文化:南宋·湖田窑青白瓷茶盏


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随着茶业的兴盛,饮茶风习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从皇宫欢宴到友朋聚会,从迎来送往到人生喜庆,到处洋溢着茶的清香,到处飘浮着茶的清风。如果说,唐代是茶文化的自觉时代,那么,宋代就是朝着更高级阶段和艺术化的阶段迈进了,如形式高雅、情趣无限的斗茶,就是宋人品茶艺术的集中体现。斗茶又称茗战,是以竞赛的形态品评茶质优劣的一种风俗。斗茶具有技巧性强、趣味性浓的特点。斗茶对于用料、器具及烹试方法都有严格的要求,以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没有水的痕迹来衡量斗茶的效果。因此,各种茶具应运而生。

而陶瓷工艺发展到宋代,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成熟阶段,艺术上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举世闻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产品为世所珍。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湖田窑、吉州窑、建窑等南北各大窑系更是争奇斗妍、各领风骚。青瓷、白瓷之外,黑瓷、青白瓷、窑变彩瓷纷纷兴起。而产于江西景德镇的湖田窑青白瓷是最具有独特风格与审美价值的一个陶瓷品种。

青白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温润如玉,釉色介于青瓷与白瓷之间,青中有白,白中闪青,故又称“影青瓷”。

这只南宋湖田窑青白瓷素盏,造型简约,线条流畅,无任何装饰。通高:15.2厘米,杯:口径8.3厘米,足径3.8厘米,托:腹径14厘米,足径9.2厘米,杯为敞口,深腹,高圈足外撇。托为折沿口,台阶式浅腹,高圈足,托中央设一高台,台边缘凸起一周托圈,圈内仅容杯足于内。杯与托通体施白中闪青的青白釉,仅底部露胎。杯足积釉甚厚,如镶玉于上,器型清秀典雅,令人回味无穷。茶盏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端庄、恬静、淡雅之美。

陶瓷文化:买古瓷小绝招 专家传授六看鉴别法


(元朝青花鱼藻纹大罐)

买古瓷有讲究。下面是本人多年来在收藏经验中自创的买古瓷“六看鉴别法”,现与大家共享。

一看造型古瓷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造型,有时从器形就可以判断出大致是什么时代的瓷器。

二看胎质不同年代的瓷器在胎质上各有不同。

三看纹饰不同时代的作品纹饰各具特色,带有当时的文化气息。

四看款识有些古瓷器的底部印有款识,每个朝代的款识都有不同的写法。从款识上也可以鉴定出一个古瓷器的年代及价值的高低。

五看工艺在收藏的时候不仅要看这件瓷器的年代器形,工艺的高低也是体现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比如影青碗,北宋时采用仰烧,故碗底留有印记;而南宋时则采用复烧(碗底朝上,一个叠一个),故碗沿留有“芒口”,所以南宋时的碗多数是有包边的。宫廷用的碗包金边,有钱的大户人家包银边,而普通的百姓用的碗就只能包铜边了。在收藏的时候,从这些碗采用的包边残留材质就可以推断出这瓷碗以前的主人的身份,从而认定它们的价值。

六看手感所谓手感,就是指收藏者在购买瓷器时把玩这些瓷器的感觉,如手感是否圆润顺畅。据说有些真正有经验的收藏大家在鉴定一件古董的时候,只要把它拿在手里摩挲一会儿,就能把这件器物的真假和价值估摸得八九不离十。

马家窑彩陶收藏 真假鉴别有 四看


古彩陶收藏,虽然现在还不像古瓷器、古玉件一样非常热门,但是关注这方面的藏友也不少,尤其是还有一部分醉心于古彩陶文化的藏家,甚至自己筹办了相关的博物馆,专门用于收藏古彩陶器皿。而作为古彩陶的典型代表和艺术最高峰,距今5000余年的马家窑彩陶也正越发引起收藏人士的关注。目前的收藏和拍卖市场上,价值最高的马家窑彩陶来自2018年台湾中正的春拍,其成交价达到6622万元。除此以外,大多数马家窑彩陶的市场价格都不高,普遍在几万或者十几万的价格区间。一方面,古彩陶收藏人群较小,收藏气候不足;另一方面,远古彩陶作为受到严格文物流通管制的藏品,能够上拍交易的本就不多,其更多的价值集中在历史文化、科技艺术方面,多见博物馆收藏,经济价值有所限制也属正常。

但是,就是在这样为数不多的马家窑古彩陶器物中,还有很多仿品出现。这是由于古彩陶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市场价值并不太高,仿品只要做得精细就很容易脱手,因此“市场需求”自然上升。由于现代技术的发达,很多仿制品的造型、纹饰都能做到与古彩陶一样,不细致辨别很容易遭打眼。因此,针对古彩陶代表——马家窑彩陶,今天我们就来谈几个简单的鉴别技巧。

一看“皮壳”,即要掌握两类皮壳鉴别的技巧。第一类皮壳是合成皮壳,也是俗称的假土锈。土锈原本是因为地层中潮湿的泥土、沙粒或者含碱物质混合、迁移到彩陶表面并产生由表及里的浸蚀,于是彩陶表面局部出现的颗粒状皮壳,且很难清除。这种假土锈的制作,一般是将木胶、乳胶稍加水稀释混合成浆状,然后用不规则的刷子刷到彩陶表面,彩陶内部也用灌浆手段进行填饰。第二类是白色粉末状碱性皮壳,属于土锈的一种,多是由于彩陶在含酸碱性物质较重的地下埋放时间过长,一般是千年以上,因此浸蚀从外到内,是反复清洗也无法抹去的。造假者一般采用酸碱性较强的化学物质水溶液进行浸泡,或者选择碱土阴湿处进行埋放,这种处理手段做出来的彩陶,前者具有较浓烈的化学气味,并且两者均浸蚀浅浮。这两种皮壳,均可以用盐酸液体冲洗,能轻易被冲掉的必然是假皮壳,同时乳胶不耐热,拿热水冲洗数次,假土锈自然显形。

二看胎质。古彩陶的胎质,由于手工技术限制,所以是厚薄不均的,内胎多有盘制痕迹,器型也不会太规整,并且由于在地层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胎质显得较疏松、有可透性,但是又具有自然的老旧感。如果看到一件马家窑彩陶胎质坚硬、光滑,胎体形制非常规整,那么要谨慎是否伪作。如果见高速轮制痕迹,必然是赝品无疑。

三看色彩。古陶器的彩,老的都是自然磨损,而新仿的都是人工打磨,显得不自然。四看“草根纹”。草根纹的鉴别则与皮壳鉴别比较相像,假的草根纹是伪造皮壳以后手工按压上去的,也是浮于表面,而真的草根纹是自然透渗的,深入胎内。因此假的草根纹用水反复冲洗很容易清洗掉。

除了这些经验性的鉴别方法,目前针对古彩陶,我国已经有了很成熟的鉴定方法。因此专业人士建议,如果对某一件彩陶器的时代确实难以把握,最科学的办法就是求助相关机构进行取样、做热释光检测,其断代最为精准。

“淘”仿古瓷要牢记“6看”


艺术陶瓷大致分为仿古复制和现代艺术瓷两大类。景德镇兆云乔生陶瓷艺术中心总经理叶兆云提醒广大收藏者,收藏仿古瓷要牢记“6看法则”:

 

  看造型  我国古代各时代的一些独特器形,往往是后人仿制的对象,只有准确复制真品的器形特征,才是上品。

 

  看装饰  包括装饰方法、题材、构图、纹样形象、画风和彩料等所表现的时代特征和窑口特征。

 

  看胎观釉  由于不同窑口、不同时代对胎、釉的原料选择、配方、精制不尽相同,成型和施釉方法也存在差异,烧成温度和气氛不可能完全一致,这使产品的胎釉各具特征。鉴定时,应细察产品胎度的色泽、粗细、松紧、坚脆、厚薄、透光以及敲打声等。

 

  看制作工艺和装烧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瓷工艺和装烧方法也不断提高,各种新工艺、新窑具、新式装烧方法层出不穷。

 

  看款式  常见款式有帝王年号本款,帝王年号寄托款、伪款,干支年款,斋、堂、轩、居名款,人名款,吉言款,题画款等。落款常有严格的规范,后仿者很难“尽得风流”。

 

  看总的时代风格  地方风格、个人风格往往会形成瓷器的总体艺术风格,有助于分辨作品的高下。

“四要”


藏古瓷

跳动的窑火铸造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历史和人类永恒之美。在古瓷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里,广大收藏者如何学、赏、藏相结合,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呢?

一是“懂行”。瓷器是由中国古代首先发明并长期烧造后传遍世界各地的器皿。中国瓷器的制作历史悠久、窑口众多,产量极大,除了历代流传下来的传世品外,地下出土文物中要数瓷器最为丰富。古瓷作为商品,价格并非越高越好,这需要认真加以鉴别,比如釉下彩和青花,要看画功是否熟练、清晰,色泽是否莹润、透明,釉下装饰注重工笔式写意,必须是手工绘制,不是印花、贴花,而且颜色要光亮。

二是“慎淘”。大多数古瓷收藏者喜欢从旧货古玩市场上“淘宝”,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就整个瓷器收藏界来说,珍贵古瓷数量是较少的,很早以前便受到人们的珍视,如官窑、汝窑、哥窑这些珍品瓷器,目前国内外的存世量几乎都有数可查,因其十分珍贵,即便收藏大家也不易得之。

三是“心悟”。有很多收藏者常常拿着古瓷鉴定理论书籍去“按图索骥”。目前,古瓷收藏方面的理论书籍和相关资料比较多,仿伪者往往依据这些资料描述的特征和图片进行仿制。因此这些书籍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古瓷的相关知识,于实际收藏活动的指导意义并不太大,成熟的古瓷收藏者,要理性地去品味古瓷,依据自己掌握的瓷器知识,辨识真伪。

四是“求品”。收藏界有句“行话”:“瓷器一破,不值半个;瓷口起毛,不值分毫。”意即瓷器没有好的品相,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收藏的古瓷要基本完整,不能有冲、炸、磕、崩、掉彩等明显的毛病。

陶瓷文化:鉴定明代瓷器四大要法


明朝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窑场数目空前增多,明朝生活陶瓷,建筑陶瓷和其它类型的陶瓷制造大大地超过了以前历代,展示了陶瓷业大发展的局面。由于制瓷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实行“官搭民烧”制度,即工匠完成官方规定的任务后,可以进行自由经营,客观上对手工业工人的积极性起到了促进作用。民窑不仅产量超过官窑,而且烧成了许多高质量的可以与官窑相媲美的瓷器。明代青花、五彩、斗彩瓷器是瓷器生产的主流。

如何鉴定明代瓷器,具体说来,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造型

明代瓷器的造型,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各类器型多能确切表现本时代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风俗面貌和技术成就。若能谙熟并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掌握了一种比较可靠的鉴定方法。

对于明代的一些典型器型,特别是名贵品种,更应烂熟于心,形成固有的正宗概念。越是名贵的品种,便越会有人去仿制。在鉴别中,有了准确的器型概念,无须多究,便可一眼识破那些低劣的赝品;有了准确的器型概念,对那些貌似真品的伪作,经细心体察和揣度后,就能看出神离之处,找出其细微差别;有了准确的器型概念,就能善于体会各时代的不同风格和神态,对那些维肖的仿品,便能独具慧眼,看出其虽维肖但不维妙之处,从而窥出破绽。明初洪武时期的青花瓷色泽暗黑,这主要是元末明初战争频繁,苏料进口中断,使用国产青料造成的。

永乐、宣德年间瓷器制做也如明代国力一样处于一个上升阶段,尤其青花瓷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史称“永宣瓷”。它的主要特点是:由于郑和下西洋,从中亚伊斯兰国家带回了“苏麻离青”料。在适当的火侯下,能烧成像宝石一样的鲜艳色泽,但由于含铁量高,往往会在青花部分出现黑疵斑点。

在掌握各时代瓷器品种的特征及时代风貌的同时,应侧重对器型的古拙、敦厚、粗笨、秀美、玲珑、华丽等不同风格进行研究,详加分析对比,摸清其演变规律。久而久之,便可充分利用不同器型特征,熟练地鉴别真伪。明代永乐年间的器型古拙秀美,当时出现的一些精品,如白釉脱胎暗花盘碗,青花压手杯之类,都是后仿品在造型等方面远远不可企及的;宣德时期造型种类明显增多,并且制作精致,独出心裁,有些是空前绝后之作,若不具备很高的技术水平,难以仿制成功。故永宣青花器,仅见清代盛世康熙、雍正、乾隆时的仿品及民国时的赝作,除此而外其他时期少见。至于成化时期,器型惟重纤巧,大器较少,其碗、把杯、天字罐类,都出色地代表了当时轻盈秀致的风格,并为仿品所望尘莫及。弘治、正德时期虽器型品种不多,但却端庄秀逸。嘉靖、万历以后,器型渐趋复杂,又有许多创新之作,风格上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只是比起永宣时期的作品未免粗糙。

对于造型,要从以下几点去观察:器口、腹、底、柄、耳、颈、流、系、足以至器里。若能经常测量器体部位,体重厚薄,熟记大小,对于鉴定工作更为有利。

二、纹饰

瓷器上的纹饰,也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明初永宣青花器上的晕散下凹斑痕等特有现象,在后代的仿品中都不能准确再现。在断代和鉴别真伪时,观察、比较同时期与相近朝代其他工艺品的图案画意等特征也很重要。例如,明清两代瓷器的画面,就与同时代的织绣、竹、木、漆、牙、玉、铜、银等工艺品装饰,互有影响,一脉相通;又如成化时期瓷器的海上水八怪,缠枝莲纹,也与前朝景泰掐丝珐琅器上纹饰相同。如此等等,便可发现时代的特征,找出共同的规律,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器物,都应作大量细致的对比分析,便如永乐、宣德瓷器的缠枝莲、海水龙、成化瓷的青花底足双线特征,正德瓷的回文,嘉靖、万历瓷的道教画与镂雕工艺,康熙瓷的双猗牡丹、回影梅,雍正瓷的过枝花和皮球花等等,在决疑辨伪中,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鉴定真伪,还可根据纹饰的笔法,远近疏密的层次,笔力纤弱等等。

三、胎釉

就瓷器而论,胎为骨,釉为衣。细致观察胎体和釉面也是断代和鉴别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鉴定胎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观察,注意胎土淘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如著名的永宜细砂底器,露胎处均可见到金属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点或火石红色;另外明代胎体迎光透视,都显肉红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为青白色。如以洁白细润著称于世的成化胎体,迎光透视显牙白或粉白色,具有如脂似乳的莹润光泽。

对于明代各种不同的釉面观察方法,除以眼目直观外,必要时还可借助放大镜。观察时更要注意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釉面的厚薄,以及气泡的大小、疏密的程度等特征。对各时代釉面的典型表现,要牢记心中,如明代瓷器釉面都闪现不同程度的青白色,明早期釉面常有无色的自然开片及缩釉现象;明代宣德的桔皮釉,明代晚期黄釉釉面所闪现的血丝状小红点。另外釉面的新旧光泽也可说明真伪。对各时期施釉的厚薄,釉面的莹润与干涩,釉质的缜密和疏松及浓缩、积釉等状态也需掌握,这也是鉴定真伪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常见永乐白釉器口,底边角与釉薄处闪白和闪黄,釉厚处闪浅淡青色。永乐翠青积釉处的气泡密、玻璃质强,明代蓝釉釉面表现的灰黑色调,明代宣德釉面的棕眼现象等等。所以,造型、纹饰、款识、釉色、胎质等鉴定方法必须同时并用,方能收到殊途同归,全面一致的效果。

四、款识

明代瓷器各代款识千差万别,凭款识特点来断代和辨伪也就相当重要。体会各代款识的不同风格,首先可以从研究笔法入手,然后将真假实物款识,相互比照,结合实物,反复审度其字体的结构、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泽的深浅浓淡等。另外,也应当注意总结同一时期及早期和晚期款识不尽相同的变化规律。

作为中国陶瓷史上重要发展时期的明代陶瓷艺术的欣赏及鉴定,不仅是文博工作者的必修课,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也必将成为越来越多的陶瓷收藏受好者和享受者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必将成为提升全民文化修养的一个方面。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文化】鉴别青白瓷要“四看”》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文化】鉴别青白瓷要“四看”》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