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导航 >

陶瓷知识:婺州窑青瓷鸡首壶的演变

陶瓷知识:婺州窑青瓷鸡首壶的演变

陶瓷知识 宋耀州窑瓷器鉴别 如何鉴别耀州窑瓷器

2021-07-20

陶瓷知识。

鸡首壶发展至唐代,已进入减少消亡的阶段。唐代鸡首壶与唐代小盘口壶器形十分接近,与这时审美观有关,比较矮胖。其腹部明显增胖,其鸡首更小,仅为象征性点缀装饰。一般为小盘口,短束颈,圆肩,鼓腹,饼底。肩两侧附一对称横系,一侧捏贴一泥丁,作象征性鸡首,对称一侧附一圆柱体弯钩形把衔接在小盘口内,把下端捏塑象征性鸡尾。鸡首壶在本地区最早出现于西晋,鸡舍也出现在西晋,从一个侧面表明,衢州在西晋时把鸡作为家禽来圈养已十分普遍。其流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社会大动乱时期,人们常在陶瓷器上加入鸡、羊、虎等动物装饰,以祈求吉祥和辟邪,其中鸡首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形。人们喜欢鸡首壶,还因为鸡、吉谐音,寓意吉祥安宁,反映了人们对于安定生活的渴望。<wWw.tAoCI52.COm/p>

taoci52.com小编推荐

鸡首壶


出现于三国末年,流行于两晋至隋的—种壶式,因壶肩部塑鸡首形而得名、亦称鸡头壶、天鸡壶、罂。烧制鸡首壶的瓷窑主要有越窑、瓯窑,壶的造型与盘口壶相似,不同的是肩部一侧安鸡首,另一侧是鸡尾,前后对称。鸡首有空心、实心之分,前者多为实用,后者是冥器。三国末年的器皿较为少见。西晋时期的鸡首壶特点是壶身、壶颈比较矮,鸡首多无颈,鸡尾甚小。东晋壶体略高,鸡首有了颈部,鸡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略高于壶口的圆股形曲柄。东晋中、晚期在把手的上端饰龙首和熊纹,器形优美。1972年江苏南京化纤厂东晋墓出土青瓷鸡首壶,底部刻“罂主姓黄名齐之”、可知晋时称此类器形为罂。南北朝时期,壶体修长,鸡首的冠部较大,颈部细长,盘口增高。浙江绍兴南池乡尹相公山南朝墓出土一件鸡首壶,碗形口,下接细长的弦纹颈,肩部前有圆嘴的鸡首,后贴上翘的鸡尾,壶下有承盘,湖南曾出土龙柄三足壶,装饰与上述南朝墓鸡首壶相似。隋代的壶鸡首趋于写实,作昂首曲颈打鸣状,壶柄贴塑龙形饰。此外,还派生出羊首、鹰首或虎首壶。隋代以后。鸡首壶几乎匿迹。清代康熙时期,宜兴陶艺大师陈鸣远制有紫砂天鸡壶,直口,长颈,丰肩.肩—侧设鸡首形流,其风格与上述鸡首壶相似,是仿古作用。(见图145)

陶瓷知识:壶的演变史


古代裴李岗文化红陶双耳壶上海博物馆藏

古代匏壶

壶,古代也作康瓠[h],只是一种罐状盛器,其形状没有太大限制。陶制的壶在各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大量出现了,《简明陶瓷词典》将这类壶的特征概括为:小口长颈,圆腹或扁腹,平底、假圈足、圈足或附三足。这时的壶,形态很丰富,有很多仿生的造型与装饰,如果去博物馆,很容易能见到这样的壶。有的也带把手,但是像我们现在通常意义上的那种一侧安把手,另一侧附有流',严格上应该叫做执壶的造型则极为罕见,据传只在江苏吴江九里湖出土过一次,距今四千年。那时壶的用处大致是细颈的盛液体,粗颈的盛粮食之类,有的还用作卫生用具。

三国越窑青瓷盘口壶

瓷器的普遍使用是东汉末期以后的事,三国两晋时出现了青瓷制作高峰,壶的造型也趋向统一。比较多见的一个是盘口壶,它的口部展开,极像一个盘子,下面连着细长的颈和圆球形或扁球形的腹,没有把,但在肩部常有系。

南北朝印文唾壶

另一个是唾壶,造型与盘口壶略接近,只是颈很短,口很大如漏斗,也有的用盘口,没有系,作用相当于现在的痰盂。三国两晋的青瓷多动物造型装饰,如蛙形的水盂、瓷塑的羊、狮子或辟邪形的虎子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鸡首壶。

黑釉鸡首瓷壶东晋国家博物馆藏

最初的鸡首壶是在盘口壶的一侧肩部塑一个尖嘴无颈的实心鸡头,相对的另一侧从肩部到盘口塑鸡尾。鸡头纯粹是装饰,而鸡尾可当把手用。大约在东晋时,鸡嘴改作圆形,中空成管状,从而成为具有实际倾倒作用的流。鸡首壶后来持续发展,越做越生动优美,一直流行到唐中期,才衰微下去。鸡首壶并不是古代的称呼,而是现代依据器形命的名,但它已具备了现代茶壶的基本形状,可以看作是茶壶的祖先。唐中期以后,取代鸡首壶的是注子。由盘口变成了撇口,颈变得粗短,器身变高呈圆筒状,鸡头被简化为短小的管状流,流和把依旧安在肩部两侧,有的保留了系,平底沙胎,整个器形显得稳重端庄。

唐长沙窑青釉虹彩四瓣注子香港茶具博物馆

唐代湖南长沙窑的注子最为有名,有一个题有题诗安瓶上,将与买人看,可见当时称之为瓶。因为是用来盛沸水,所以注子也叫汤瓶。又有一个长沙窑的注子自铭卞家小口天下有名,故又名小口。注子还有个别称叫偏提,大约是源自把手安于一侧,提法与穿绳于系时不同之故。汤瓶已经可以被列入茶具,这与晚唐时新兴的饮茶方式点茶有关。先将茶末置于茶盏内,以汤瓶煮水或盛沸水,先少量注入盏内,把茶末调成膏状,再持汤瓶向盏中冲注适量沸水而成饮用的茶。向茶盏中冲注的动作就称为点。点茶特别讲究点的技巧,强调水流要顺畅,水量要适度,落水要准确。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注壶、注碗故宫博物院藏

抹茶点饮法延续至宋代最为鼎盛,后被东瀛学去,发展为日本茶道的主流。日本镰仓末期至南北朝初期成书的《吃茶往来》中描写唐式茶会中的点茶仪式时道:亭主之息男献茶果,梅桃之若冠通建盏,左提汤瓶,右曳茶筅,从上位至末座,献茶次第不杂乱。这里也提到了汤瓶。

宋越窑青釉瓜棱执壶故宫博物院藏

汤瓶继承了鸡首壶流短小而置于肩部的特点,所以口往往高于流,造成器内无法灌满,倾倒也不很便利。因而自唐至宋,汤瓶的流和把始终向着细长的方向发展,宋代时流口已基本与瓶口平齐,并且流的安放点逐渐下移。

元代龙泉窑青釉执壶故宫博物院藏

至元代,流和把从肩部一直移到了腹部,流变成了细长外撇的管子,以致流与肩之间往往连以S形的饰物,用来加固防断裂。至此,汤瓶改了个名字叫执壶,现在通常意义上的壶这才定了型。执壶中有不少是酒壶或水壶,壶身多高而细长呈瓶形。真正的茶壶出现还是明代以后的事。

明供春紫砂壶国家博物馆

清陈鸿寿紫砂壶

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贡叶茶,从而确立了叶茶泡饮法的主导地位。叶茶取代抹茶带动了茶具在各方面的变化,也使直接用瓷壶或紫砂壶泡茶叶饮用成为时尚。茶壶的说法也就出现于此时。茶壶的使用弥补了盏茶易凉、易落尘的不足。形制基本上沿用元代,但立足于专门泡茶的角度也作了一些改进。比如明人冯可宾《茶笺》中道:茶壶窑器为上,锡次之。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明代的茶壶虽然源自唐宋的汤瓶,也都是茶具,但因饮茶法的改变,功用完全不同。茶壶用于泡茶,汤瓶则用来煮或盛沸水以供点茶,类似于现在的开水壶。在叶茶泡饮法流行以后,如此单纯用来煮水的器物一般不再作为专门的茶具看待。

婺州窑址


在今浙江金华地区,唐属婺州,故名。是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始烧于三国,唐宋时窑场扩大,成为著名的青瓷生产地区。

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1)三国时期的胎普遍呈浅灰色,断面较粗,没有完全烧结。西晋以后,一部分产品改用含铁量较高的红色粘土作坯,胎色较深,多呈深灰或紫色。唐至宋胎色呈深灰或紫色。(2)三国时期釉色一般呈淡青色,也有呈青灰或青中泛黄的。釉层厚薄不匀,常凝聚成芝麻点状,釉面开冰裂纹,在胎釉结合不紧密和釉面开裂处,往往有奶白色的结晶体析出,这是婺州窑青瓷特有的一种现象。西晋晚期釉色青灰或青黄中泛一点褐色,釉面开裂和晶体析出更多。南朝时釉色普遍呈青黄色,易剥落。唐至宋釉色青黄,带灰或泛紫,釉面开裂处仍可见星星点点的奶白色晶体析出。宋代的精致产品中,也出现过色泽青翠的色调,并具有较强光泽感。(3)婺州窑的历代制品均属一般民间用瓷,品种比越窑少,主要生产盘口壶、罐、碗、盆、碟、水盂、盏托、瓶等日用器皿。三国西晋时曾生产猪圈、鸡笼、谷仓、水井等明器。产品的种类和造型多数与越窑、瓯窑类似,独特的造型有三国时的人形五联罐、三圆柱形足水盂,西晋时堆贴龙纹盘口瓶,唐代的蟠龙瓶、多角瓶,五代至宋的堆纹盖瓶、粮罌瓶等。其中多角瓶为直口圆腹,腹部一般呈三级葫芦形,上小下大,每级装圆锥形角个,至宋代演变成堆纹瓶,肩腹部堆塑人物、飞鸟及禽兽等,均为明器。

鸡首壶的时代特征


鸡首壶是指带有鸡首状流的盘口壶,又名鸡头壶、天鸡壶。它创烧于三国末年,经魏晋南北朝以至隋代的发展、演变,盛行一时,隋以后逐渐消失。

鸡首壶流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瓷器大发展的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大批中原居民和士族地主纷纷南下,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制瓷工艺逐步提高,北方瓷系出现,从此我国制瓷业形成南北两大系统,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在南方,以瓷器制造为主的手工业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奠基于东汉的青瓷烧造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东南沿海的江、浙、闽,长江中下游的川、鄂、湘、赣都相继设立瓷窑,著名的越窑、德清窑、洪州窑、瓯窑、婺州窑、岳州窑等先后出现。这一时期的瓷器种类也不断增加,除罐、尊、壶、碗、盘、洗、耳杯等外,还有鸡首壶、香熏、唾盂、虎子、砚台、镇墓兽、莲花尊、猪圈、鸡笼、灶、多格盒、水注等等。装饰内容也更为丰富,堆塑、贴花、模印、刻划、镂孔、施彩等工艺的使用,使得瓷器造型生动,样式繁多。有的将整个器形做成动物形状,如卧羊形、蛙形等,有的则捏塑动物头部,如鸡头、羊头、虎头等为装饰,以祈求吉祥和辟邪。后者占了动物类装饰内容的绝大部分,鸡首壶即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形。

鸡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家禽,很早就与人们的经济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鸡的国家之一,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如河北武安磁山、江西万年仙人洞中,就曾出土过家鸡祖先——原鸡的鸡骨。汉代《韩诗外传》中将鸡称为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的“德禽”。西晋、东晋的墓葬中有大量陶瓷鸡和鸡舍出土。以鸡为装饰的瓷器盛行一时。

鸡首壶除在江苏、浙江大量出土外,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地也都有发现,范围很广泛。在从出现到逐渐消亡的过程中,鸡首壶因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些细微的变化成为我们进行断代的重要依据。下面我们就按时代顺序,来说说它的发展特征。

西晋鸡首壶,以小件为主,肩部贴塑鸡首,鸡首无颈,与之相对应的一面贴有鸡尾,肩部其他两面有弧形双系。鸡首状的流不通壶腹,不能用于倾注。

东晋鸡首壶,器形比西晋时高大,壶颈部比西晋时要高。鸡首也有很大变化,鸡冠加高竖挺,鸡首下有颈,双目圆睁,鸡口圆张。鸡尾演变成弧形柄,上端与盘口粘接,下端装在肩部,且柄上端略高于盘口,更宜实用。肩部有桥形系。

黑釉鸡首壶,的造型与青釉鸡首壶基本相同,釉色匀润,器形规整,为德清窑之精品。德清窑主要分布在浙江德清县东郊的焦山和西南郊的戴家山、陈山、丁山等处,以生产黑瓷为主,亦兼烧青瓷。黑釉瓷器使用含铁量很高的紫金土配制釉料,当氧化铁含量高达8%左右,上釉时再特意加厚釉层,经高温烧制即可达到纯黑的效果。德清窑从东晋开始烧造,到南朝初期结束,100多年时间,产品运销到浙江、江苏,甚至远达四川。鸡首壶为当时德清窑的常见器形。南朝时期的鸡首壶,壶颈加长,器腹加深,变得瘦长。乌冠高耸,引颈作呜叫状。壶柄的弧度减少而长度增高,更高于壶口。从东晋晚期开始,部分壶柄与盘口的连接处设计为龙首。肩部仍有桥形系。有的壶身还以莲瓣纹、龙纹作装饰,造型更加挺拔秀丽。从东晋开始,还出现了一部分双首、双柄的鸡首壶。至此,作为日常生活用器,鸡首壶的制作趋于规范,器形修长瘦削,线条流畅,曲线优美。隋朝鸡首壶,壶颈细长,中间饰以弦纹。器身上腹较圆鼓,下腹瘦长,显得更为纤细修长。鸡头雄健,鸡颈粗壮,造型趋向写实。壶柄弧度减小,衔龙造型也更为生动。肩部的系多为复式系。

白瓷是在青瓷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最早可追溯到北朝晚期,如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元年(570年)范粹墓出土的白瓷。但白瓷真正烧制成功是在隋代。西安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共出土瓷器17件,其中白瓷6件,胎釉已完全看不到白中闪黄或白中泛青的痕迹,呈现象牙白的质感。传统的鸡首壶也在隋代穿上了白色的“新衣”。

总之,鸡首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器的一个重要类别,鸡首壶在当时非常流行,反映了人们对于安定生活、繁荣经济的渴望。

青瓷耀州窑之倒流壶


耀州窑有一件国宝,倒流壶,去过陕西旅游的都可以看见。这壶很有意思,先把壶倒过来,水从壶底下灌进去,灌满以后把壶正过来,水从壶嘴里倒出,下面流不出来。倒流壶肯定不是用来沏茶的茶具,否则茶叶就把里面堵死了。

耀州窑是北方最重要的青瓷窑,是宋代北方重要的青瓷。耀州窑的瓷器上有纹饰,大部分纹饰是动刀刻出来的,北宋鼎盛时期的耀州瓷是“刀刀见泥”,入刀角度是斜的,一刀下来,必定见泥。

据《元代瓷器目录》记载,倒流壶的制作工艺比较奇特,烧制需经过3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较复杂。将这3道工序烧制好后,然后依次连接起来才组成了构造精巧的元代倒流壶。该壶逆反了传统的壶顶注水法,把壶倒过来,将水从底部注进壶里,放正后倒出,因此被称为倒流壶。

倒流壶当时是一种玩具性的瓷器,20世纪70年代在陕西发现,现在作为国宝在陕西省博物馆展出。2007年,苏富比拍卖了一只耀州窑的倒流壶,拍了66万美金,价格非常贵。

婺州窑消失之谜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里写道:“碗,越州上,鼎州次之,婺州次,岳州次……”陆羽说的是瓷碗的品质。就泡茶品茶而言,他将婺州窑生产的瓷器排在了第三位。

历史上,婺州窑名气很大。然而蹊跷的是,这个曾经风靡全国的窑系在明代以后却销声匿迹了。

婺州窑

产地在金华及周边地区,因唐代属婺州,故名婺州窑。以青瓷为主,还烧黑、褐、花釉、乳浊釉和彩绘瓷。

婺州窑始烧于东汉,盛于唐、宋,终于明代。主要产品有盘口壶、碗、盆、碟、水盂、盏托、瓶、谷仓、鸡笼、水井等。

产品特征:胎体早期呈浅灰色,中后期呈深灰或紫色;釉色早期呈淡青色、青灰色或青黄色,中后期釉色青黄、紫灰或紫;釉面光亮开裂处有奶白色的结晶体折出,这是该窑青瓷特有的现象。

勃兴:陆羽曾封“天下第三”

因为“地处金星与婺女两星争华之处”,金华古时被称为婺州,在这里烧制的窑系被称为婺州窑。

从事婺州窑研究多年的学者雷国强说,婺州窑是中国烧造陶瓷时间最久的窑系之一。“商周时期,金衢盆地就有原始瓷器,那是婺州窑的前身。”

婺州窑还曾远销日韩。唐宋时期,大量婺州窑乳浊釉器从杭州出发,漂洋过海,如果顺利,7天便可到达日本。

这种外销势头一直延续到了元代。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韩国西南角的新安海域发掘了一艘元代沉船,打捞出l万多件中国陶瓷、漆器等文物,其中就有许多婺州窑产品。

消失:原料存在致命缺陷

然而蹊跷的是,这个曾经风靡全国的窑系在明代以后却销声匿迹了。

“清朝时候在金华还有窑口在烧瓷,但不是婺州窑的概念,改烧青花瓷了。”雷国强说,这一著名窑系由盛转衰的原因,引起了不少历史学者和古陶瓷研究者的兴趣和注意。

金衢盆地江河丘陵地带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红色粉砂岩风化黏土,婺州窑的窑土就是使用这种原料,但因其含铁量高,杂质颗粒较粗,烧制成器后,胎骨的颜色过深,气孔率过高,影响到了成品的质量。

“就婺州窑的发展而言,其所依赖的这一制坯原料的缺陷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婺州窑制坯原料限制了产品质量的提升。

除此之外,单一的釉色和相对落后的生产工艺制约了婺州窑的发展,“石灰钙釉是东汉以来婺州窑的‘主流’釉色,这种单一素面的青釉风格和面貌不能符合大众的审美,渐渐被历史淘汰。”

婺州窑乳浊釉瓷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说,哲学社会科学的实际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天生的效果。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头脑。八婺大地,发展敏捷,万象纷呈,该怎样解读,该有怎样的视野。

我们和金华市社科联一起,为你打造一份权势巨子的金华社科读本。每周四推出,帮你解开征象的迷雾,助你追寻理论的真谛。

婺州窑,重要分布于浙江中西部的金华、衢州一带。这一地域自万年上山文化烧制夹炭红衣陶始,历经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新时期文化的影响和发展,在商代晚期烧制乐成原始瓷器。之后,又经千余年的连续和改进,于东汉晚期烧制出真正成熟的瓷器。三国至南朝时期,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社会渐趋安定,婺州窑在各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成为婺州窑第一个壮盛期。唐代,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加之调和的民族关系,商业有了肯定发展。这就为婺州窑瓷器的生产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情况。无论是窑址数目照旧产物面目都较前朝有了较大的变革,因而形成了具有地区性特色的婺州窑系瓷器。尤其引人注目标是唐早期乳浊釉瓷的烧制乐成。

一、婺州乳浊釉瓷窑的分布范围和烧造年代

1980年代,贡昌等老一辈考古工作者为摸清婺州窑系中烧制乳浊釉瓷的窑址的数目和分布范围,作了大量观察和研究工作。发现婺州窑系分布范围内,从唐到元烧制乳浊液瓷的窑址共76座。此中唐代22座,宋代3座,元代50座。

唐代22座乳浊釉瓷窑分布于金华、衢州、龙游等地。此中金华南部雅畈镇一带的丘陵山地上分布着16座瓷窑,形成了肯定规模的窑址群。在22座窑中,除龙游方坦窑3座和衢州上叶窑3座外以烧制乳浊液为主外,别的16座窑均以烧制青瓷为主,兼烧乳浊釉瓷和褐瓷。

宋代乳浊釉瓷窑3座,分别是金华沐尘塘窑、东阳马龙山窑、常山黄泥畈窑。3座窑均兼烧青瓷和乳浊釉瓷,此中马龙山窑和黄泥畈窑部门乳浊釉瓷标本呈淡赤色。

元代是婺州窑烧制乳浊釉瓷的壮盛期,窑址数目发现达50座,分布于金华、衢州两市各辖市县(区)。这些窑址均烧制乳浊釉瓷。

可见,婺州窑系中乳浊釉瓷的烧造始于唐代,连续至宋元时期。窑址数目浩繁,广布于金华、衢州两市,星罗棋布。乳浊釉瓷在婺州烧造时间之长、分布地区之广、窑址数目之多,为其他地域窑口所不见。

二、婺州窑乳浊釉瓷的特点

唐代婺州窑乳浊釉瓷的器物形态较为单一,以碗为主,其次是盘口壶、罐、盆、盏。施釉部位均会合于器身上部,近底处无釉。釉色以月白色乳浊釉为主,少量为天青色和天蓝色,釉层较同期青瓷稍厚。装饰上注意粘贴工艺,如壶、罐等器类肩部贴有横系、竖系或复系;刻划装饰利用较少,仅在盘口壶一类器物的肩腹之间饰刻划弦纹;釉色上则在罐碗、盆类产物上施用褐色点彩或圆形大褐斑。

宋代婺州窑乳浊釉瓷在装饰伎俩上有了肯定创新和发展,如刻划纹饰的题材出现了花草虫鱼,显富丽精致。刻划纹饰上施以乳浊釉出现出天蓝或天青色,使纹饰与釉色融为一体,有玉石质感。

元代是婺州窑烧制乳浊釉瓷的壮盛期,产物种类上除碗、盘、罐、杯等实用器型外,还出现了较多的摆设用器,如花盆、三足鼓钉洗等。各类器物在造型上也较之前更为多样化和艺术化,如高足杯、带流瓶、三足鼓钉洗、敞口鼓钉罐、鬲式炉等器物在造型上均突破了固有模式,形成了光显的产物家属化特性。装饰上重要依赖乳浊釉层具有猛烈乳光性的特点,辅以鼓钉、兽头足和捏压出锯齿形纹、鸡冠斑纹等装饰,刻划纹则多为弦纹。

婺州窑系的乳浊釉瓷接纳拉胚轮制法成型。烧造方法接纳叠烧,而不接纳匣钵装烧。但差别时期所利用的窑具有较大区别。唐代所利用的窑具重要是垫柱和垫珠,而元代所利用的则是垫圈和喇叭形垫具。

资料图

三、婺州窑乳浊釉瓷的汗青意义

婺州窑制瓷工艺汗青久长,技能程度高,东晋时期出现的褐釉斑点装饰,冲破了单色釉的传统伎俩,为乳浊釉的烧成打下了肯定的底子。唐初,社会安定,生产发达,手工业、贸易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青瓷器,在品种、釉色、装饰各方面都有突出厘革。青瓷生产中的“窑变”征象产生奇特结果引起窑工们的留意,颠末不停改进和进步,婺州窑窑工又乐成地创烧出乳浊釉瓷。这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项庞大发现,将乳浊釉瓷的生产汗青向前推到了唐代早期。

宋代,北方的钧窑将乳浊釉瓷的生产推向了顶峰,受其影响的婺州窑则将生产重点放在了青瓷上,乳浊釉瓷的生产处于附属职位,仅在个别窑口发现少量乳浊釉产物。

宋末元初,北方钧窑渐渐衰落,南边的婺州窑开始生产仿钧窑产物,但无论从质地、釉色、装饰照旧品种上,婺州窑开创了具有光显地区特色的乳浊釉瓷产物,在肯定水平上较北方钧窑系产物更胜一筹。其意义不但是连续和发展了钧窑系产物的烧造汗青,更将乳浊釉瓷的生产推向了另一个汗青顶峰。

四、外销婺州窑乳浊釉瓷

1976年至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韩国西南海岸的新安海疆,以水下考古的方法举行观察,打捞到一万多件中国陶瓷、十万多枚货币、数百件金属器物。根据出水遗物判定,该沉船失事时间,应在元代。

在出水的12539件陶瓷器中,乳浊釉瓷花盆、三足鼓钉洗、执壶等93件瓷器,与婺州窑系中的铁店窑同类产物相似,应属铁店窑产物无疑。别的,在1000多件黑瓷、黑褐瓷中,很大概有一部门也是金华铁店窑的产物。这无疑阐明铁店窑的一部门产物已作为外销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赴外洋。

浅谈两晋鸡首壶


今年“五一”节,笔者早早就赶到了南京朝天宫古玩市场,发现有一个摊主卖的基本都是高古瓷器,有晋瓷、宋瓷,有整有破。只见一个买主正在和卖家为一只东晋四系罐讨价还价。我眼睛一闪,摊上一只好像西晋盘口鸡首壶的残件立刻跃入眼帘,造型古朴。见买家和卖家依然激烈地讨价还价,旁边人都在看着这两个人,我这时蹲下来,从人缝中把那只破鸡壶从里面给钩了出来。上手细看,一只典型的西晋盘口鸡首壶(见图),用手一量约高28cm,此壶残缺盘口,圆腹如球形,腹身带有一条连结鸡首、鸡尾及双系的装饰带,宽约2厘米,遍布压印的斜方格纹和两圈太阳花。胎骨灰白,釉色偏黄,吃土较重,施釉到底,罐底有明显的支烧火石红痕迹。罐身正面塑贴一个母鸡头,正作张口鸣叫之态,在与鸡头相对的另一端塑出鸡尾,罐自然成为鸡身状。此刻我心中大乐,询问价钱,卖家也顾不得与我讨价还价,我最终以不高的价钱将之拿下,收入囊中,继续逛其他地摊去了。

回家后将此器洗净,土沁之味久久不能散去。晾干后再仔细对比自己收藏的几件鸡首壶,最得意之处莫过于这只鸡壶算是其中最大的一只,加上盘口测量共30cm,此器可算得上是鸡首壶中的“大哥大”。查阅古陶瓷书籍得知,鸡首壶是一种酒具,又作盛水器。出现于三国西晋,至唐宋时逐渐被执壶所替代。鸡首壶始则在越窑、瓯窑生产,后于其他许多窑口相继烧造,器身亦从圆形向瘦长形变化发展。因其身饰生动灵现的鸡头,又或附饰鸡尾、弯柄形或龙首形执 ,艺术造型俊美,诸种釉色又着实可人,故深受当时和后代人的喜爱。一般区分鸡首壶是东晋还是西晋,往往是通过区别鸡首(流)有无流孔来区分,认为无流孔是西晋鸡首壶,有流孔是东晋。其实西晋一样有带流孔的,西晋无流孔鸡首壶应该称为鸡首罐,有流孔才为鸡首壶,只不过后人统称鸡首壶了。我们区分鸡首壶是西晋还是东晋不但要考虑是否有流孔,还要考虑它的造型!西晋鸡首壶圆矮,而东晋鸡首壶就变得修长,鸡尾演变成执柄;另外,东晋的瓯窑鸡首壶在青绿色的釉面点上褐彩,形成绚烂的装饰效果;而西晋往往压印太阳花和网格纹进行装饰。

目前市场上两晋鸡首壶价格很高,造成赝品泛滥,仿品多来自浙江一带。鉴别主要通过胎、釉、造型和底来仔细鉴别。曾见过一玩友带着大大小小四五个鸡壶前来指教,结果无一真品,让他大失所望。一般两晋鸡壶胎土为灰白胎,分量较重,仿品有石灰胎和白胎两种。釉色有青和青中偏黄两种,现代仿品釉色过于青甚至发绿,与当时的釉色存在一定距离,仔细对比可以鉴别出。另外,两晋鸡首壶都带有支烧火石红痕迹,现代仿品火石红要么没有,要么红得怕人,为人为涂抹。再次,一般两晋鸡首壶多为出土之物,有一定的吃土痕迹,用水洗后土沁味道久久不能散去。现代多为酸做土咬,埋入地下时间不长,土沁容易剥落,洗后也无那种久久不能散去的土壤味道。最后,装饰上,西晋鸡首多为实心,比较写实,鸡冠较小,眼睛突出,往往有装饰带连接首尾(猜测可能象征羽毛);东晋鸡首为空心流口,鸡冠高耸,但与执柄比例协调。综合以上几点去鉴定两晋鸡首壶一般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了。

收藏是一件辛苦的事,著名收藏家王先生告诉我,要想做一名真正的鉴赏收藏家,没有学富五车的本事是不可能成功的。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知识:婺州窑青瓷鸡首壶的演变》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知识:婺州窑青瓷鸡首壶的演变》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