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石湾陶瓷艺术传统渊源与现代的发展

石湾陶瓷艺术传统渊源与现代的发展

陶瓷艺术 艺术瓷砖 现代汝窑瓷器的鉴别

2020-05-21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文明的精髓部分。广东佛山陶瓷艺术源远流长。佛山澜石镇河宕曾出土了新石器晚期的彩陶杯、蓝纹红陶釜,证明了中国文明史距今已有五六千年之久。广东佛山的石湾陶瓷艺术在经过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传承与发展,历尽数千年的沧桑,至今依然绽放出灿烂的异彩,显示其特有的魅力。

唐宋两代是佛山制陶业的重要发展时期。1957年以及1972年先后在石湾大帽岗和南海奇石村发现了唐宋窑址。陶瓷的大批量生产,使佛山成为岭南地区重要的陶瓷基地,产品除供应国内所需,更外销到海外。当时佛山艺术陶瓷制作已具相当高超水平。wWw.TAoCI52.coM

佛山陶瓷业的迅速发展,则始于明代。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佛山陶瓷业出现了专业化分工,产生了行会组织,使石湾成为陶瓷的中心基地。在广州当时的出口商品中,陶瓷出口量排名第二,仅次于丝织品。当地的陶艺家利用本地丰富的陶土资源,研发出数十种颜色各异的色釉,并因势利导,塑人物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现人体的肌肤,取得了“比瓷雕更有温情和人性”的艺术效果。而器皿处理上则以浓厚多姿的釉彩掩盖陶胎的粗糙,同时吸纳各大名窑的釉色和造型,生产观赏价值和实用功能相结合的艺术器皿。尤其是仿钧窑产品取得了很大成功。

进入清代,佛山陶瓷业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在乾隆年间,陶瓷制造业分为大盆行、白釉行等23行。其中白釉行生产中小型产品,在240个品种中,绝大部分是艺术陶瓷。而专产大件器皿的花盆行品种之繁多为23行之冠。其中尤以艺术韵味独特的花脊称著。而举世闻名的“石湾公仔”(石湾人物雕塑)更是取得辉煌的成就。石湾公仔吸纳、仿造当时各大名窑精华,如仿钧窑冰裂纹釉、乳浊釉,仿建窑鹧鸪黑釉,使石湾公仔增加了缤纷多彩、高雅古朴的釉色。而仿耀州窑刻花、仿磁州窑黑白彩绘和红绿彩绘,丰富了石湾公仔的装饰手法。借鉴江西吉州窑中舒窑的与众不同的艺术韵味,更奠定了石湾公仔在当时陶艺界的坚实地位。清代产生了以黄炳、黄古珍、陈祖等一批陶塑名家,代表着当时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黄炳,出生于制陶世家,擅长捏制鸟兽和人物,尤精于塑造鸭、猫等动物。其动物多以胎骨泥为胚,不施釉彩,借鉴工笔国画手法刻画体毛,并以时钟发条勾勒胎毛,形神逼真,开创了石湾陶塑“胎毛技法”的先河,对后世影响很大。黄古珍精于制作器皿,他借鉴宋代吉州舒窑的彩绘风格,结合石湾的各种彩釉,以“仿舒加彩”的独特手法拓展了石湾陶艺的广阔领域。而陈祖则擅长瓦脊人物,他不着重于人物的小节刻画而注重于通过塑造人物的面目表情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情绪,为“意塑派”的先驱。

民国是石湾陶塑艺术的巅峰,以陈渭岩、潘玉书的崛起为标志。陈渭岩制作的作品工整雅致,无论人物、动物和器皿都以精细见长,又善于仿制古代名窑的颜色釉,开拓了清末至民国年间石湾陶瓷仿古作品的广阔途径。他吸收了西洋雕塑人体解剖结构比例准确的长处,引领一代陶艺新风。如果说陈渭岩融会中西,引领一代新风,那么使石湾陶塑艺术走向成熟辉煌的,则是他的弟子潘玉书。潘玉书在石湾陶艺古朴传神的特色上吸收西洋雕塑技法,他擅长塑造仕女形象,以眉眼、嘴角、唇边动态的微妙变化来表现女性特有的温柔娇媚,其服饰则用细密的线条来表现衣褶的重叠,有很强的动态感和节奏感,从而形成了含蓄典雅、潇洒、俊逸而富于书卷味的独特风格。民国期间名家辈出,如以刻划市井人物生活情趣见长的刘佐朝,以胎毛技法塑动物的霍津,以微塑著称的巨匠廖坚等,他们共同创造了民国石湾陶艺的兴旺局面。

如果说明清两代的民间艺人把石湾陶瓷艺术推向了民间乡土艺术的高峰,那么,以刘传大师为代表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们,则勇于创新,把传统精神与现代审美观相结合,带领石湾陶艺步入了当代艺术的殿堂。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是石湾公仔恢复发展,从民间工艺品升华为艺术鉴赏品的时期,令石湾陶艺的创作从内涵到形式迈向了一个新台阶。刘传学习前辈潘玉书及各名家的精髓,注重生活积累,大胆创新,作品擅长于把握情节发展的高潮,突出表现人物的典型性格,用夸张而又洗炼飘逸的手法来处理人物特征,克服了民间匠人千人一面的通病。他还总结了许多可贵的经验,主张作品应“动中有静,起中有伏,粗中有细”,在情节处理上要“宜起不宜止,宜藏不宜露”。与刘传名望并肩的还有以动物陶塑著称的区乾,他以严谨的写实作风,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大自然各种灵禽的千姿百态。20世纪50年代起,勇于创新、各成大家的还有庄稼、刘泽棉、廖洪标等大师。他们融会了西洋雕塑的长处,善于将石湾陶瓷的多样化技法,如捏塑、雕塑、贴塑、捺塑等综合运用于创作实践中,师古而不泥古,展现出苍劲醇厚的艺术风貌。他们的作品严谨细腻,既有浑厚的传统石湾公仔的韵味,又吸取了西方雕塑大师的神髓,以造型刚劲传神、人物骨骼奇特、结构紧凑慎密为艺术特色。力求“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提高,以表现时代精神和风貌”。以勇于创新而成就卓越的陶艺大师还有梅文鼎、黄松坚、潘柏林等。他们有的运用书法、篆刻和古代绘画艺术于陶瓷造型中,以古朴典雅、简炼新颖的艺术特色展示自己致力革新的个性,脱颖出新的姿彩,有的认真研究石湾陶艺的传统特色,结合时代精神去寻找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以豪放健雅、优雅灵秀的艺术风格著称。他们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

素有美术陶瓷生产传统的石湾,其生产的美术陶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在美学价值上具有鲜明的大众性,强烈的主体意识以及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特色,是岭南文化的瑰宝,在现代仍能显示其浑厚的文化潜质和强大的生命力。但我们亦要看到,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石湾陶艺也存在着许多局限与不足。第一,在传承上历代艺人都比较保守,“传男不传女”,“传本派人不传外派人”,致使许多技法不能很好地继承及发扬光大。第二,具有独特个性的创意作品还很少,而且创作题材及技法大同小异,模仿抄袭的多,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当前,石湾陶艺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令石湾陶瓷艺术走向新辉煌的唯一途径唯有突破传统题材、手法,开拓新领域,并使陶艺作品与现代人居环境相融合,使自由奔放的现代陶艺与浪漫舒适的现代家居相得益彰,给人们带来艺术化的家居文化享受。要借鉴西方大型公共环境雕塑的艺术感染力,使只供个人把玩的案头艺术走向公共环境艺术的广阔展示天地。如何继承传统,锐意创新,打造强大的中国文化产业,使之走向世界舞台,这是在全球思想文化空前活跃的新时期摆在石湾陶艺家面前的重任。

进入21世纪,在繁花竞放的陶塑艺苑里,我们欣喜地发现,一批中青年陶艺家已成长起来。他们得益于石湾这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得益于一大批前辈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石湾公仔”艺术的熏陶。令他们在这块土壤上尽情发挥自己的艺术才华。

“根植传统,大胆创新”正是新生代陶塑艺人的真实写照。他们非常注重学习和借鉴前辈的艺术成果,博百家之长,融会贯通到自己的作品中,追求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从新一代陶艺家的作品中不难看到创新、勇于挑战传统艺术形式的作品。如有运用写实、严谨手法延续传统精华的执着;有以点、线、板块结构,结合现代审美情趣,走进现代化生活陈设的和谐。其中既有豪放、刚劲、传神的石湾人物公仔,又有细腻、小桥流水般的充满乡土气息的盆景、动物、昆虫……。新的时代,新的市场,新的追求,新生代陶艺家们的大胆创新,突破传统,为石湾传统陶塑注入了新的血液,亦使千年的石湾传统陶艺得以经久不衰,方兴未艾。

taoci52.com精选阅读

陶瓷知识:建国以来石湾窑的创新与发展


过去在反动政府的统治和剥削下,加上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一般陶瓷业都随着政治的腐败,经济的崩溃,而愈趋衰落。石湾陶业也不例外,到了建国前夕已陷于一蹶不振的地步了。此时生产技术日益衰退,产量日趋减少,销路日益萎缩,陶窑仅存三十座。解放后,石湾陶工发扬了当家作主精神,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使石湾旧貌变新颜。现在石湾不断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机械化、半自动化逐步代替了繁重的手工操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石湾镇已建设成为我国一个综合性的陶瓷生产基地。不少外省瓷厂和外国陶塑工作者,不断到石湾学习陶艺和交流制陶技术。近三十年来,石湾各类陶塑,在国内外各大城市进行多次展览,受到了很高的评价。1981年全镇工业生产总值与1949年相比,增长了约五、六十倍之多,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现在石湾按产品的种类分工,分设了工业、化工、建筑、园林、电瓷、日用瓷以及美术陶瓷、工艺陶瓷等工厂,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世界五大洲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石湾建国陶厂生产的釉面砖,填补了华南地区的空白,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美术陶瓷厂生产的各种美陶,以其工精艺美驰名中外。这个厂每天接待着数以千百计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朋友、华侨和港澳同胞。

石湾陶塑的最大特点是能继承传统风格。塑造人物脸部一般总不上釉彩,以保持胎色和线纹的刻划。不论是大型的雕塑或是只有一厘米高的小品,都极讲究传神,即不但形肖,而且神似。过去石湾以制造陶器为主,没有细瓷。现在精陶和细瓷(新产品)已大量生产。釉色方面,石湾继承了我国青瓷传统,对宋代著名窑口的产品都有继续仿效,而且青山于蓝不断有所发展。石湾陶塑的釉色浑厚,富有质感,别具一格。现在经过陶釉工人的苦心钻研,已从原有的二十多种釉色发展到七十多种,其中结晶釉是石湾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釉色。器表施于这种釉色,经过锻烧,出现深浅相映、错落有致、疏密不同的放射性光芒和梅花形等晶体;形成五彩缤纷、百花怒放的美丽色彩,给人以诗的想象、画的美感,发人深思,百看不厌。

石湾陶塑,人才辈出,后续有人。刘传、庄稼、曾良、刘泽棉、廖洪标、刘锦、霍兰、霍英、马海、苏锡荣等,是当代老一辈的陶塑艺术家和工艺师。他们分别掌握了各种陶塑工艺和传统技法,创作过大批优秀作品。石湾陶艺之花,正欣欣向荣,越来越辉煌灿烂。

佛山陶瓷艺术节即将举办 推动石湾陶瓷发展


2015佛山陶瓷艺术节将于11月27日至29日举行,记者11月10日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陶瓷艺术节以“梦想陶都·陶醉亚洲”为主题,邀请了韩国、日本、台湾等陶瓷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亚洲国家和地区来佛山参展,其间将以陶艺为主题举办文化交流论坛等活动,试图以国际化的视野为石湾陶瓷拓展发展前景和空间。

同样令人期待的还有陶艺创客活动周,记者了解到,创客活动周将为陶艺创业者与投资机构搭建对接平台,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举办石湾陶艺创客活动大赛、陶艺拍卖会、陶瓷创客集市等形式,其中创客活动大赛即日起至本月20日接受报名,作品获奖的创客还将获得政府政策扶持,比如作品一等奖获奖者将获得最高免费居住3年创客人才公寓的待遇,二等奖和三等奖获得者可分别免费入住二年和一年的创客人才公寓。陶瓷创客集市则主要为创客甚至是手工爱好者提供推广平台,无论是学生、陶艺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创客,均可免费获得摊位展销其作品。

资源与环境是传统陶瓷产业布局与发展的根本


将资源与环境、环保列为陶瓷产业生存发展三大核心课题之一并推举为根本,是这些年纵观世界陶瓷的走向之后有了一个认识水平的提高而想到的。

陶瓷生产依赖的资源包括天然矿物原料和电力、燃料。陶瓷生产企业不论布局到什么地方,首先影响决策的事就是资源问题。这是这个产业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每个企业每年耗用的原料是以百万吨计算的,耗用的电力是以亿度计数的。其次,资源利用应作为评价产业的关键依据。现在国内每生产1平方米的砖耗用20公斤左右的矿石、2立方米左右的天然气、4千瓦时左右的电,做出为社会所利用的砖值得吗?国家制定产业政策要想到,企业主也应该有自知之明。因为资源是社会的公共资源,你占用多了,必要影响别的,任何人都有权利提出质疑。再次,资源与环境是分不开的,一是直接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二是生产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令人体会最深最生动的例子就是广东清远的情况。多少年来清远一直以广州后花园自居,这里山峦起伏,有北江水系、有青山、有温泉、有靠近大都市难以见到享受到的清新空气,但因为这些年的传统陶瓷业向这里转移,已经变得几近面目全非了。究其原因,就是走了老佛山陶瓷的老路,还是搞集群生产(在源潭一带的产区)矿山开采乱,供应乱,能源政策乱。同样在江西景德镇浮梁一带的陶瓷开发,境况比清远的好上百倍,其原因就是抓住矿源、燃料、规划、定位几大项,实质就是一开始抓了资源与环境问题。其四,资源与环境的问题是一个社会、政府的产业政策管理的问题,靠企业、个人是无能为力的。矿山能不能开,什么燃料可用,环境要求到什么级别,全是政府才有权管得了的事。因此,资源与环境也是检验、评价一个当官人物的素质水平的重要依据。一届政府将经济搞起来是应该的,但如果留下一个污染的破坏了的环境还是要被后人唾骂的。

总之,本文对资源与环境这个已经说得很多的话题,再次在这里提出思路就是要从布局、价值观、资源与环境不可分、产业政策等综合起来认识这个问题。而且,当代的中国陶瓷也已经有这个能力来实现新的思路。

石湾窑瓷器发展历史与收藏价格


广东石湾窑,是典型的将平平资质发挥到极点而兴盛千年的一个窑口。石湾窑所处地区只有大量相对质量低一些的陶泥和岗砂,并且作为民窑也不具备官窑那种先进的烧造技术。但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石湾窑自唐代创烧开始,就源源不断地为广大人民提供了种类繁多、形制多样的日用陶瓷器皿,在明代更以独具特色的艺术陶器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陶艺界的一朵奇葩。

石湾窑目前有据可考的最早古窑址属于唐代,证明唐代是石湾窑陶瓷的始发期。作为创烧阶段,唐代的石湾窑陶瓷主要是碗盘、碟、坛等日用陶器,这些器物造型朴实,基本都胎壁厚重,胎质疏松,外壁多施青色、酱色或酱黄色的半截釉,胎和釉结合并不十分牢靠,出土文物中有很多都有剥釉现象。

宋元时期是石湾窑逐步发展的一个阶段,石湾窑陶作品的种类有了很大丰富,增加了执壶、香炉等器物;釉色也有所增加,青黄釉色和酱黄釉色占主要地位,青釉与酱釉次之,也新增少部分黑釉色、白釉色产品,甚至烧制了少量做工精美的瓷器。

这个时期的日用陶造型规整,表面平滑,底足平稳,这得益于其旋削技法的成熟。纹饰技法上,出现大量刻花、印花、彩绘、戳印花等手法加工的作品。宋元朝的发展期内,除了日用陶,艺术陶塑也开始崭露头角,石湾陶塑艺术正式萌芽和散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宋以后,石湾窑开始学习使用龙窑技术,加上元代中原窑工避乱南迁一事,对石湾窑生产造成了深刻影响,外来先进陶瓷技术与原有技法的融合,为后期石湾窑的繁荣兴盛奠定了一定工艺基础。

及至明清,石湾窑的发展已经相对很成熟,呈现出一派繁荣,到达鼎盛时期。一方面,明代时的广东恢复了对外贸易中心地位,海外贸易加强造成了巨大的陶瓷外销品缺口,为石湾窑提供了生产发展的契机。另一方面,随着艺术陶塑的不断涌现,清代时石湾窑的艺术陶塑已经达到与日用陶比肩发展的地位,两者共同构成了石湾窑陶艺兴盛的局面。

明清时期的石湾窑制品,日用陶形制多样,器型变化多端,气质古拙可爱;另外还出现大量陈设器皿、文房用具、祭器等,其造型精巧多样,釉色明艳多彩,打破了日用陶长期以来的单调感。同时,艺术陶塑进入成熟阶段,其制品题材广泛,涉及宗教人物、市井形象、花鸟虫鱼、瓜果器皿等数个大类,作品釉色丰富,妙趣天成。尤其是人物陶塑造像,擅捕捉生活中的动态瞬间,题材俗而俏,釉色浑厚朴拙,以生动传神的形象、夸张活泼的动作表情而有“石湾公仔”之称。

它的艺术手法夸张而传神,人物富有动态美感,极具地域特色和民俗风味。更值得一提的是,明代石湾窑已经较为成功地烧制出了仿宋钧窑、窑变釉和单色釉瓷器,也能仿烧很多名窑陶瓷,不仅充分体现了石湾窑善仿、擅创的独特风格,更可见其陶瓷烧造技艺的成熟与精湛。

石湾窑目前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各类作品自明清开始就远销海外,具有不错的收藏价值。一方面,以石湾公仔为代表的石湾陶塑艺术品是当地民俗文化的良好研究史料;另一方面,品相好的石湾窑陶瓷藏品本身也是著名民窑精湛技艺的一个浓缩,经济价值不会太低。如东拍国际(北京)2013年拍出的一对清代石湾窑狮子像,最后成交价为28万元;2014年华艺国际(广东)拍出的一件清代陈渭岩款-石湾窑瓷胎观音坐像,拍得价12.65万元。大体来讲,明清时期的石湾窑摆件、文房具、人物像等,只要是品相好、保存度高的,基本都在近万到十数万不等。

同时,石湾窑生产状态至今良好,更不乏现代陶瓷工艺品翘楚现世,在早些时候的2009年,一件生产于2001年的石湾窑屈原立像,就由广州艺拍(广东)拍出了24.64万元的价格。

印花喷墨技术与陶瓷艺术的发展


在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是与技术还有产业化有着一定的密切联系的,市场当中对于艺术产品的选择上越来越严格,无论是从风格还是煅烧工艺上,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具有收藏价值以及鉴赏价值的艺术品,这样在文化领域当中也是起到社会推动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陶瓷产品的研制过程在外观的花色技术上多是采用平网印花和圆网印花的特殊工艺,在做选择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大量的煅烧技术,而且在制作的过程当中应该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随着市场的饱和度的出现,在竞争方面也遇到了很大的瓶颈,因此在印花技术上的推动可以改善陶瓷艺术这一个领域的向前发展,尤其是改善这种呆板的传统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确保一定的印花技术以及相应的花色改革的,尤其是在陶瓷产品的外观上的技术突破,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样印花喷墨技术的出现可以让花色变得圆润一些,而且在生产的过程当中,提升了生产速度,节省了人力和成本,在目前陶瓷产品的竞争局面的情况下,这一个技术的出现缓解了比较紧张的市场变化动态!

另外对于印花喷墨技术来说,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陶瓷行业发展得到真正的益处,这也是技术革命的一个明显的标准,在传统的花色上画上了永久的句号,同时也可以提升印刷技术上的市场需求,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什么是石湾艺术陶瓷?


石湾艺术陶瓷,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朵奇葩,其独特风格,历来受社会的欢迎和珍爱。“石湾公仔”更是扬名中外。

从汉基出土的水田附船、陶屋、禽畜等陶瓷可见石湾艺术陶瓷的雏形。明清两代是石湾艺术陶瓷兴盛的时期。石湾艺术陶瓷品种繁多,分为人物、动物、器皿、微塑。陶塑人物、动物栩栩如生,妙趣传神微塑以小见大,雅趣自然器物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新中国成立后,石湾艺术陶瓷更是繁花竞放,新人辈出,先后培育出七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四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知名的陶艺家纷纷涌现。

石湾陶艺工作者历来注重采集各大名窑之精髓,以古朴、传神、典雅、浑厚为其艺术特色。

山公盆景类:山公盆景又称陶瓷微塑,是石湾独创的一种传统的陶瓷工艺品,相传是在清朝光绪年间由石湾的一位名叫刘来的艺人首创的。

人物神仙类:石湾陶艺中的人物类是由于石湾陶泥的可塑性强,烧成后色泽熏褐,适宜塑造健实强壮的筋肉骨骼的人物和老人粗糙深重的肌肤,因此,在石湾的人物陶塑中,男性和老人的形象多于女性和小孩的形象。

鸟兽虫鱼类:早在汉墓出土文物中就有猪、牛、鸡、鸭的器型出现。以前从事艺术陶器制作的人多为伤残老弱人士和妇女儿童,因不能积极参与日用陶的劳作,只能利用余泥剩釉,利用窑场的边角空隙搭烧而成,因而带有几分自娱性。

瓜果器物类:清初也有些人制作蔬果。这些陶艺人多是农村出生的老弱妇孺,昔日造型,随手拿个瓜果翻印为模具便可制作,或以模具为基础略加修饰、点缀便制成各种各样的艺术日用品或摆件欣赏。

建筑瓦脊类:瓦脊又称“花脊”,它是装饰在屋脊上面的各种人物、鸟兽、鱼虫、花卉、亭台楼阁陶塑。花脊分为正脊(正殿屋脊)和看脊(后廊顶脊)两种,都由几块雕塑接合而成,往往是一块就表现一个主题,一个故事,或一个主要人物。花脊所施釉色以深沉稳重的蓝、绿、褐黄色居多,因为花脊以天幕为背景,施用此类釉色能避免刺目耀眼的弊病。至今仍保留下来的佛山祖庙庆真楼前院的人物看脊“九龙谷”,雕塑的是杨家将大战九龙谷的场面。

日用瓷 敦煌遐想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在裸白的骨质瓷面上,几朵朴素的小花呈放射状布局,整个画面简约委婉———这是由知名敦煌艺术设计专家常沙娜设计的一套名为“敦煌遐想”的系列咖啡具上的图案,图案构成正是敦煌艺术中富有代表性的小花。

由专家负责造型和图案、在传统工艺的日用瓷器中加入现代设计理念的一项尝试即将接受市场的考验。包括上述敦煌系列在内的另外3套分别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永善

和教授张守智设计的瓷器精品,将于1月29日在上海展览中心正式发行。

这些冠名为“有限发行收藏版21头、咖啡具日用瓷”的日用陶瓷精品共有“晨曦海棠”、“雾霭绣球”、“神龙提梁”和“敦煌遐想”4个系列。前两个系列为汉光瓷,每个系列发行100套。后两个系列是骨质瓷,分别发行900套。记者昨天从操作这一项目的上海陶瓷博览中心获悉,总计2000套的日用陶瓷已有400套被定购。

对比国际不少知名的日用陶瓷品牌,国内陶瓷生产在造型和图案设计上有着明显不足。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舒惠学表示,专家参与昭示着精心设计对于日用瓷的重要性。

“两个系列的汉光瓷都是手工制作,上面的图案完全采用手绘。由于用的是釉下彩,画了之后还要经过高温烧制,保持图案的一致非常困难。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种技艺只是用在艺术瓷中,长期以来在日用瓷制作中都不敢采用。”舒惠学说。此外,镶接、修胚等陶瓷中传统的手工艺在这批日用陶瓷中也得到充分利用。

陶瓷知识:石湾窑的陶塑艺术——概述


我国南方的佛山市石湾镇,一向以制陶业而闻名于世。石湾陶塑(俗称石湾公仔),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冶则佛山,陶则石湾,皆良工地。考古发现,早在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石湾的先民就已烧制陶器。唐宋时期,这里的日用陶器已大量发展,到了明代,石湾窑更注意采集我国各大名窑之精粹,熔炼提高,以古朴、传神、典雅、厚重的艺术效果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成为陶瓷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石湾窑这朵火里之花青春焕发,更呈放着动人的光彩。

石湾窑陶塑艺术的地位

石湾窑陶塑,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明清时代,石湾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的陶瓷生产基地。产品中的美术陶瓷(包括各种陈设用陶塑、实用美术器皿、玩具等等),园林建筑陶瓷(包括各式琉璃瓦、造型花脊、色釉栏杆、花窗、照壁以及墙地装饰砖等)两类,因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特殊用途,明清以来已遍销华南及远销国外。清初期屈大均著的《广东新语》中已述及石湾之陶遍二广,傍及海外之国,可见它在当时影响之广。

石湾窑的陶塑艺术,既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性,更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制作内容丰富多采。制品生活气息浓厚。塑造的人物、鸟兽,形神兼备,千姿百态;塑造的植物、山水,自然清新,生趣盎然;人物形象典雅传神,器物造型及釉彩古朴浑厚。几个世纪以来,形成了自己强烈的特色和风格,因而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所喜爱。并且出现了石湾陶塑的收藏家、鉴赏家及评论家,对石湾窑陶艺进行评论、介绍。

石湾窑陶塑,它与我国其他优秀艺术一样,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它不仅千百年来历久不衰,而且影响越来越广泛。究其原因,主要它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二是具有令人目注神移的艺术魅力,使人越看越爱看,越看越有味。凡观看过石湾陶塑的中外人士,无无不赞叹艺人们高超的艺术造诣。著名作家郭沫若、肖三,曾先后写下陶瓷尊独创,何用仿元均,艺与道俱进,品随岁更新;喜看佛山访石湾,石湾工艺不平凡,巧夺天工凭妙手,石湾该是美陶湾等赞美诗句。

石湾窑陶塑的另一大类,是建筑及装饰用的琉璃制品。它是东方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有它的地位。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地区建造的庙宇楼台、庭院别墅,多采用石湾琉璃制品。罗浮山冲虚古观、广州镇海楼、六榕寺花塔、陈家祠、佛山祖庙、伶仃洋赤湾天后庙、香港大屿山宝莲寺等建筑物均采用石湾制的琉璃,人们不论从照片或实地观看,无不赞美这些建筑的壮观宏伟。琉璃瓦中的人物花脊是立体组画,它象壁画而优于壁画,似壁雕而胜于壁雕。佛山祖庙的琉璃瓦脊人物雕刻(琉璃瓦脊人物雕刻清广东省佛山市祖庙

解放后,石湾窑陶塑艺术,发展较怏。尤其是美术陶瓷,影响更为扩大,产品远销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著名雕塑家刘传和美术家刘泽棉、庄稼、廖洪标等,均发挥了他们的艺术才能,不断对石湾传统陶塑艺术进行挖掘、整理,进行新的创作;釉料艺人霍日增、吴灶生等对发展传统釉彩,多年来悉心研究,取得良好成果。由于石湾窑陶塑艺术在继承传统中不断进步,它的成就,象磁石一样,吸引着许许多多到中国来的旅游者和归国华侨,包括不少的国家元首和各界的知名人士,他们都以到石湾一游为快事。

1234下一页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石湾陶瓷艺术传统渊源与现代的发展》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石湾陶瓷艺术传统渊源与现代的发展》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