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文化 > 导航 >

唐代的陶瓷文化

唐代的陶瓷文化

陶瓷文化 唐代钧窑瓷器的鉴别 陶瓷艺术

2020-05-25

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

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越窑

越窑在南方浙江省绍兴,主要制造青瓷;邢窑在北方河北省邢台,主要制造白瓷。越窑的青瓷明彻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

邢窑

邢窑所产的白瓷,土质细润,器壁坚而薄,器型稳厚、线条流畅。

唐三彩

唐代最重要的产品是驰名中外的唐三彩,一直到文明的今天还受到广泛的喜好与收藏。唐三彩是陪葬的陶器,色彩亮丽有黄、绿、青三色铅釉,故名唐三彩,但不一定每件唐三彩都三色俱全,但可利用三色交叉混合的上釉技术来制造出美丽的花朵,以及先在坯体上刻花成暗色图案,变化无穷,彩色斑斓。

唐三彩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则称东窑。唐代盛行厚葬,不仅是大官贵族,百姓也如此,已形成一股风气。

唐三彩种类很多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等。大致上较为人喜爱的是马俑,有的扬足飞奔,有的徘徊伫立,有的引颈嘶,均表现出栩栩如生的故种姿态。至於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武将、胡俑、天王,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徵;贵妇面部丰圆,梳成各式发髻,穿著色彩鲜艳的服装,文官彬彬有礼,武士刚烈勇猛,胡俑高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壮气概,足为我国古代雕塑的典范精品。

taoci52.com精选阅读

陶瓷文化:唐代白瓷概况及欣赏(一)


唐代中国瓷器的白瓷窑口多集中于北方,主要有河北的邢窑、定窑,河南的巩县窑、密县窑,山西的浑源窑、平定窑,陕西的黄堡镇窑。邢窑白瓷按其胎、釉的质地,可以分为粗、细两大类。粗白瓷的胎质又有粗、细之分,粗胎的一类胎色灰白,胎质粗糙;细胎的一类胎体致密,胎色较淡,但仍不够白,往往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粗白瓷的釉质较细,有些还有细碎的纹片,釉色为灰白或乳白色,还有黄白色。细白瓷的胎色纯白,个别的白中闪黄;釉质很细,釉层中有微细的小棕眼,器物多施满釉,釉色纯白或白中微泛青色。邢窑白瓷多是素面无装饰,唐代中期以后特别是晚唐五代,邢窑常常采用雕塑、堆贴、印花、刻花、压边、起棱、花口等手法装饰瓷器。

唐邢窑白釉碗:口外卷贴壁成唇,斜弧壁,浅宽足似璧,全器光素无纹。胎体坚致,釉色雪白,有“类雪”、“类银”的说法。邢窑白瓷执壶:邢窑白瓷在唐代与越窑产的青瓷同时著称于世,代表了唐代瓷器生产的两大主流。此壶线条流畅,造型优美,胎质坚硬,釉色洁白莹透,通体素净。

唐代青瓷的特征


1、 越窑:

唐人陆羽(字鸿渐)在《茶经》一书中列为第一大名窑,推崇备至,虽难免失之偏颇,却反映了越窑在唐代兴旺发达,瓷器质量很高为天下人喜爱的历史实际。

越窑在唐代,地域更加扩大,除宁波、上虞等中心地带,浙江东北、东南也有烧造越器的窑场,其范围已大大超过唐越州了。

胎:唐代初期及早期炭白较粗松,中晚期呈灰、深灰色,部分为淡紫色,细腻坚致逐渐变薄。

釉:早期青黄色居多,中晚期青中泛黄,五代时多为青绿色。中晚唐代时越窑 的釉达到很高水平,滋润光泽,不透明或略透明,如冰似玉,这是我国陶瓷工艺美术自东汉以来长期追求的釉的美学效果。唐代诗人用"千峰翠色","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等佳句来赞美它,确是十分恰当的。

纹饰:越窑(包括后面我们要讲到的其他一些唐代瓷窑)在唐代重造型、釉色,不重纹饰,大多数器为素面无纹,少数有纹饰,种类也很少,主要有荷(莲瓣)、双鱼、云鹤、龙纹。花纹装饰手法多为划花,少量的印花及堆、贴、塑等。

主要器形及其演变规律:

碗:唐代早期为盅形,直口深腹,圆饼形足这一类为典型 ,中晚期唐通行撇口碗,口腹向外斜出,壁形足,壁形足的变化是很具时代意义:时代愈早,壁边愈宽,孔愈小,愈晚壁愈窄,孔愈大。到唐末五代,变成宽矮圈足即所谓环形底。碗的口部,在晚唐代五代时,多成荷叶形、海棠式、葵式,通称花口若悬河。荷叶形口为五、六出,海棠口四出,葵口多出,碗的腹部多压印几道凹线,使碗腹曲折起伏。

壶:初唐时的壶,大体上还保留了隋壶的一些特点,仍为鸡头壶式,盘口较小,颈较细长,颈部一般有两道凸棱。鸡头较扁而稍靠近颈部,肩上有两个双复式系。圆饼形足。柄与颈间空隙较小。腹较瘦高。

执壶:大约从唐代中期开始,鸡头壶大体消失,不再多见,执壶出现,器型特点为喇叭口。短嘴,嘴外壁一般为六边形,时代越早嘴越短,。腹部肥大饱满。宽扁形把。晚唐五代时壶颈加高,腹体椭贺形或瓜形(腹部压有四条内凹直线)。嘴延长,五代时嘴变成较长的曲流。五代时,瓜形腹不再内凹而成凸棱线,成为很有时代特征的"瓜棱腹"。饼形足仍占绝大多数。把稍窄,把与颈腹间的距离(孔径)较前大些。

盘:唐代中期以前很少见。这是因为那时人们席地而坐,生活用器大多做得体形比较高大,如隋代的高足盘。中唐以后,桌椅开始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为适应人们生活习惯、条件的改变,盘这种装饰品在中唐时代产生了,其造型时代特征是:

中唐稍早为翻口斜壁平底。

中唐稍晚为撇口斜壁(一般壁线呈45度角)壁形底。

晚唐五代多倭角圈足方盘,葵口盘等。

罂::实为六朝,隋代的盘口壶。唐代的盘口壶更大,喇叭形颈,渐高,有的颈上堆塑有舞龙或蟠龙。耳较多,且大部分为环状,耳的位置由肩部向颈部靠近直至紧贴于颈下部。晚唐五代时耳渐消失,代之以双柄,有的柄塑成蟠龙状,成为有名的双龙柄。壶体逐渐加高。

作为一代名窑,越窑在唐代为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创造了一些新器形:

瓷墓志:有长方形、罂形、罐形,钵形等。前二者唐代中期较多,后者多为晚唐五代时物。

枕:瓷枕是隋代出现的一种新器形,但直到唐代中期才较为多见。唐代瓷枕体形较小,长表般 不超过15厘米,大多为圆角方形,腰圆形。晚唐五代有极少数为兽座。

粉盒:多为直口,盒径较小,腹较深,盒面大多无纹饰。圈足较矮,有少量足外撇。

瓯:唐人诗中有许多 赞颂瓷瓯的诗,越窑 的瓯 名气 更大。考其实物,所谓瓯即盏托的盏,直口,浅腹,圈足,或葵口。盏托为盘形,盘心有一托圈,这个托圈,唐代较矮,五代升高,到宋代升高为托柱,瓯是一种茶碗。

越窑的其他器形有:罐,钵,碟,匙,灯,唾壶,印盒等。

由于越窑规模大,工艺技术先进,它的瓷器的器形,造型有代表性,而且对全国各大小瓷窑产品的器形等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在我们较详细地讲述了越窑几种器形的演变规律后,讲述下面其他窑时,除非是最有特色者,我们就不再讲述器物造型及其演变了。应该说明,当时各窑造型风格及演变虽说大体与越窑 相同或相似,但有个时间性先后 的问题。距中心区愈远,同一造型特征出现的时间愈晚,晚几年十几年都有可能。还有,某些造型特殊性征会在不同时期出现。比如壁底碗,陶瓷学家们都知道它是唐代中期的典型器物,有时以它作为断代依据之一。但北宋早期的定窑白瓷,明清之际的景德镇青花瓷,都有壁底碗,当然,三者其他方面绝不相混,所以也是能区别开来的。这里只是提及而已。

唐五代时越窑有一种被称做"秘色瓷"的瓷器,自宋以来不断风诸文献。对何谓秘色瓷,诸家争论不休。自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十几年物账上记明为"秘色瓷" 的瓷器后始明白:所谓秘色瓷,是唐,五代越窑精品,釉色青绿成湖绿色,少量青黄,胎质细腻坚致。更有人考证秘色瓷为越窑中上林湖窑所产,"秘"为"碧"之音讹。

2、 瓯窑:

唐代的瓯窑器胎色呈灰白色或浅灰色,胎体较薄。瓯窑的釉,唐代早期仍显淡青黄色,仍然较易剥落。晚唐五代时釉呈青绿或青黄色,且滋润莹泽,胎釉结合紧密,不大剥落了。瓯窑在宋以后就停烧了,当地瓷窑转而生产龙泉窑风格产品,属龙泉窑系。

3、 婺州窑

唐代婺州窑生产发展较快,产品也很有名气,其茶碗被《茶经》列为全国第三。唐代婺州窑瓷器胎呈深灰或紫色,不够坚致。釉青黄带灰或泛紫色,上有奶白色斑点,因其产品质量不太高,大多为中低档民间日用产品。

4、 岳州窑:

前已叙述,实为南北朝时湖南湘阴窑。唐代岳州窑范围比湘阴窑大。其瓷器胎多为灰白色,较薄。釉色以青绿居多,青黄者少。釉层较薄,玻璃质强,光亮,呈半透明状。釉开细片。初唐时期,岳州窑的瓷器大多只施半釉,甚至有的器只有口沿施一圈釉,成为该窑产品一大特色。岳州窑从唐代中期起即开始衰落,可能受临近兴起的长沙窑的影响。

5、 长沙窑:

窑址位于湖南省望城县铜官镇一带,发掘报告初发表时曾名铜官窑。这是一个其产品在国内外大量出土,影响很大,在陶瓷史上有重要地位的窑。

胎:以灰白色为主,另有少量褐、铁灰色。胎质坚硬但不太细,火候在1200--1270℃之间。

釉:以青中泛黄釉为主,有少量 黑,白,褐,绿釉,普遍使用化妆土。

纹饰:长沙窑的纹饰十分丰富,而且对唐代以后全国许多 窑,许多装饰形式影响深远,其主要形式有:釉下彩绘声绘色,模印贴花,雕塑镂孔,诗文。又以釉下彩绘和诗文装饰最有特色。

器形:品种十分丰富,大体可分为三大类:生活用具,以壶 ,碗样式最多;文具,及小型俑。

洪州窑:

在唐代早期得到较大发展,但产品质量不太高,胎黄白色,灰白较少,比较坚硬但粗糙。釉色以黄褐釉为主,另有褐,青绿等色调。

6、 寿州窑:

窑址分布于安徽省淮南市中区与凤阳县交界的上窑镇一带,窑河,高塘湖沿岸。从南朝中晚期开始烧造瓷器,用唐代规模扩大,并形成以烧黄釉瓷为特色的一在名窑 。寿州窑唐代瓷器胎体厚重,粗糙坚硬,呈黄白或黄红色。以氧化焰烧成黄釉,呈深浅不同的黄色,釉不太滋润,少量精器瓷黄釉比较光亮莹润。

另外,唐代生产黄釉瓷的还有下面一些窑场:安徽萧县白土窑,河南郏县窑,陕西铜川玉华宫窑、山西浑源窑,河北曲阳窑等,均各有一些地方特色。

7、 邛窑:

唐代邛窑的窑址在四川省邛崃县境,已发现固驿,什方堂,瓦窑山,尖山子等多处,说明邛窑瓷的胎以灰白色为多,还有灰黄,黄红。灰红等到色。釉色以青绿居多,另有黄,黑等色,邛窑的纹饰以用褐,绿及兰色点彩组成纹饰图案,较多使用釉下彩为特色。器形中,以丰富的小瓷俑最为生动形象,以创造了陶瓷省油灯而闻名全国。

唐代比较知名的青瓷窑场远不止这些。我国制瓷业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到唐代形成中国陶瓷史上第一个高峰,青瓷则是其主流,窑场众多,南方几乎各省区皆有,尤以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为盛,北方的青瓷也得到发展。青瓷器仍然是唐代居民最钟爱,使用最普遍的瓷器。限于篇幅,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详细讲述了。请有兴趣的读者,寻找有关窑的 发展报告、专题研究的文章阅读,求得更多,更深入的了解,能更多更准确地去鉴定各地传世、出土瓷器的窑口。

唐代有一种绞胎瓷,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胎泥相互重迭,搓揉成型,为唐代陶瓷又一"绝"。

唐代白瓷的特征

我国的白釉瓷器,在经历南朝晚期初创,隋代发展之后,到唐代已经十分成熟,终于能与青瓷并驾齐驱,相提并论,形成唐代"南青北白"的制瓷格局,把我国瓷业推向多品种,多地区的高峰,唐代的主要白瓷窑有下列几个。

1、邢窑:经陶瓷考古学家们多年辛勤劳动,近些年在河北省内丘县李阳河、小马河沿岸一带及其相临的河北省临城县祁村磁窑沟等地,发现一大批唐代邢窑 窑址这些地方唐代均属邢州,故名,这也与文献所记相吻合。邢窑在唐代烧造白瓷、青瓷、还烧三彩陶器,但以生产高质量的精美联社白瓷最有名,这里我们只介绍其白瓷的特征。

胎:邢窑白瓷分粗、细二种。粗白瓷的胎一为灰白色,较粗糙,二为白中泛黄。坚致、较细,上化妆土。细白瓷的胎洁白纯正,细腻坚致,断面都有平滑有光,扣之发清脆金属声。部分细白瓷精品胎体很薄,仅厚0.1-0.25厘米,透光性极好。

釉:粗白瓷釉呈灰白或乳白色,透明度强,部分瓷器的釉开冰裂纹片。细白瓷釉呈纯白色,细腻,透明度很强。大多细白瓷器皆上满釉,壁底的孔内也上釉。

讲到这里,我们要多说一句:唐代邢窑白瓷从胎、釉的技术水平上看,即使用现代细瓷标准来。也完全符合,是我国古代瓷器的骄傲,更我国制瓷工艺技术水平的反映。

纹饰:邢窑白釉瓷器也是重胎质釉色不重纹饰的,所以纹饰很少,仅有少量印花、刻花装饰,都很精。

器形主要为生活用器、如碗、盘、钵、杯、罐、瓶、壶、砚、盒、盂、盆等等。

在工艺上,特别要指出邢窑在隋代即已使用匣钵装烧。唐代邢窑的白瓷精器,大量使用匣钵,才能烧出那类似似雪、无瑕无疵、细润莹泽的细白瓷来。

2、曲阳窑:窑址在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一带。这个窑场,在宋代名气更大,称为定窑。为使该窑的研究前后连贯,有人又把唐代曲阳窑叫做唐代定窑。

胎:曲阳窑的白瓷胎有粗细之分。细者胎色白中微微泛黄,多使用化妆土;粗者则呈灰白或灰黄色,均较坚硬。

釉:细白瓷釉中泛黄,比较滋润,粗白瓷釉白中泛青,较厚而且有细片纹。一般都是器外壁上半釉。

器形:曲阳窑的器形中,品种较特殊的是白瓷玩具较多,器型有特点的是碗为唇口。

a) 巩县窑:窑址集中在河南的巩县小黄冶、白河乡等地。这是一个生产多品种瓷器窑,以生产白瓷为主,还生产青花、三彩器等。其白瓷的胎为黄白色,较粗松。釉白中泛黄。据文献材料,巩县窑在唐代有些白瓷作为贡品,必有十分精细的一类白瓷。生产的白瓷多为日用器,以白瓷枕最有名。

景德镇的胜梅亭、石虎湾、黄泥头等地在五代时亦烧白瓷器。但白瓷数量不大,是烧青瓷时兼烧的。白瓷胎较白,釉白中略泛青,器形也少,以碗为多。景德镇窑在五代还没形成自己的特色。

关于大邑窑:诗人杜甫写有《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场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后代人们从中认为唐代四川有一生产精美白瓷的大邑窑。可至今未找到窑址,也未识别出跟随杜甫诗中描述的特征相合的四川产的唐代白瓷。大邑白瓷的问题仍然是个谜。

浅谈唐代瓷器的特点


唐代是公认的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各行各业稳定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李唐王朝以长安为首都,以洛阳为陪都。洛阳位于中原地区,从东汉时期开始,人口就非常多、文化经济发展得欣欣向荣。五百年以来,都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心,连接了长安和关东、东南区域的经济。即使长安才是首都,但是统治者也十分注重洛阳。在这两片土地上,都出土了不少唐三彩瓷器,烧造工艺水平十分相近,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唐代炉窑有了一些改进,北方地区有直焰馒头窑、倒焰窑等等。由火膛、窑室、排烟孔、烟组成,排烟孔决定燃气的流量,火焰流向为半倒焰式;变化最大的地方在于,冷底窑变成了热底窑,窑内温差减了不少,使得窑温分布得更加均匀。南方地区主要是龙窑,加长窑身的同时,减小窑床的倾斜度。这样一来可以省掉不少燃料、大大提高瓷器生产量。之前在浙江地区发掘了一处长40m,宽1.7m,倾斜度在11°左右的唐代龙窑。

据悉,唐代的贡白瓷主要烧造于河南府。当时,烧造白瓷的窑口非常多,包括巩县窑、鹤壁集窑、陕县西关窑等等。除此之外,也大量生产唐三彩和彩釉器。兴盛的手工业带动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而优秀的商品经济反过来又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可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在这一阶段制瓷工艺快速发展,这和陪葬风俗有着很大的关联。李唐时期,有头有脸的人物云集在长安和洛阳地区。平生穷奢极侈也就罢了,故去后还要不少宝贝陪葬。最先是在皇室贵族之间流行,后来平民百姓渐渐也受到了陪葬之风的影响,而唐三彩是当时最为常见的陪葬品之一,现在的唐三彩多是出土物。

唐三彩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精彩的一笔,它代表了我国制瓷工匠对烧造工艺的掌握又上了一个阶段。唐代对外贸易非常发达,丝绸之路声名远播,海上贸易日益繁荣。在过去我国出土了不少唐代胡人佣,这是当时有大量外国人来中活的力证。而伊朗、伊拉克、埃及、俄罗斯、印尼、日本等地区出土了不少唐三彩,这是当时对外贸易发达的力证。

唐代彩釉瓷的辨识


中国的彩瓷发展到唐代,可以说是有了重大的突破。尤其是唐代创制的三彩瓷,以其色彩丰富、气势恢宏而闻名于世,成为古代艺术宝库里的珍品。唐代的彩釉瓷因其色彩绚丽、精美绝伦、晶莹剔透,又历史久远,存世量不多,所以,收藏价值不凡。于是,市场上以假充真的赝品层出不穷,收藏者务须认真鉴别,谨防上当。

鉴识唐三彩以及同期的单色彩釉瓷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看胎质。唐代彩釉陶瓷所用的胎料一般是两类。一类系白中泛红的藕粉陶胎或白中泛青听之声音清亮的坚硬钢胎;另一类胎土则色泽较深,泛暗红、褐色或褐紫色,后期色又多灰黄和灰青。胎质和色泽因窑口不同而有异。一般来说,前期胎质较粗松,后期胎质较细密,但总体来说还是较粗松的。后期瓷胎可略见糯米光泽。“唐三彩”多为近乎白色的陶胎,更加粗松。单色彩釉器的胎则因窑口不同而异。由于唐代淘胎技术尚不够精细,因此,放大镜下在胎质中常可见黑色铁质颗粒。另外,唐器均是出土器,器物上一般应有土沁。在露胎处滴水后可嗅到土香气。

再看釉面。这是最重要的。三彩器一般上的是红、绿、白三色,其实,当时制品有多种颜色,红、白、黄、绿、蓝、褐、黑均有,但一般都由三色组成。单色釉有纯的黄、蓝、绿等。无论是点釉或刷釉,釉色均呈自然的流淌状,色与色之间过渡自然,且呈晕化之状。即便单色釉,也不是一块色,在流淌之中还应有深浅不同的晕化过渡。釉面一般均有细小的开片,呈鱼子纹状。肉眼看不到,须用放大镜细看。但如在一米之外即可看到开片,此器必定是后仿之物。这些开片,细密整齐,呈左右走势,有极强的玻璃质感。早期的彩釉器上,还可看到纹片四周有轻微上翘的爆裂状,有爆釉现象。到晚唐时期,由于烧造技术更趋成熟了,像长沙窑的晚期制品,可无爆釉出现,但也均有鱼子纹开片。唐器上,也有没有开片的,如邢窑之器,即可无开片。因此,对于开片现象不能一概而论,而应综合鉴识。另外,唐代器一般都是出土器,因此,在开片纹中一般都可见到土沁和腐蚀的痕迹,而且,这种自然产生的侵蚀之痕,散布自然,有多有少,不像仿制出来的侵蚀痕是死板的,不自然的。

由于当时上釉用的是铅作黏结剂,经过千百年时间,铅都跑出来了,因此,釉面应呈有铅银现象,一般称之为锡光,这是重要特征。这种“宝光”,用水洗过,仍然会有。另外,当时烧造中,胎体水分掌握不好,特别是在一些单色釉器上,烧成后的器物胎体上常会出现一些横向细小裂纹,状如蚯蚓走泥,透过薄薄釉面,仍可看到被釉填充了的一条条蚯蚓走泥纹。这也是一个重要特征,有比没有好。

陶瓷知识:唐代外销瓷远销东非


从目前国内外发现的传世和出土的长沙瓷器,以及长沙窑窑址地层出土瓷片标本来看,长沙窑青瓷釉下彩绘至迟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开始烧造,并一直延续至晚唐五代时期。长沙窑青瓷釉下彩绘主要着色剂是铁和铜,早期色彩比较单调,只有釉下褐彩,或釉下绿彩,其后出现褐、绿两彩,或褐、绿、红多种色彩并现的情况。这几种色彩的交替或重复运用,使彩色产生多变效果,并利用釉料在高温中与瓷胎相互渗透的原理,形成深浅浓淡的层次。纹饰也由以斑点组成的简单几何人物、山水以及诗文的画面。长沙窑釉下彩的花鸟、花草和各种动物等。在各种短尾,大部分在草丛中作跳跃状。此外,用长短不一的诗文作为瓷器装饰,也是长沙窑釉下彩绘的一大特色。这些诗句一般多写在壶流的正中处,或书于枕面和碗碟内。每个器物或只题一首诗;或单一句;或一联句,四言、五言不等。其中有古老的民谣、谚语、格言、警句,也有成语或俗语,字体多为行书,也有少量草书。长沙窑瓷器中,还常采用模印、贴花等装饰手法。模印的纹样有人物、狮子、葡萄、椰枣、西域舞女和力士等,贴花的部位多见于壶流、罐系的下方和洗的腹部。

唐代长沙窑的产品,还用作外销,目前在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以至东非等地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发现过传世的唐代长沙窑瓷器或出土标本,其中尤以日本和伊朗出土遗物最丰富。从这些国外发现的长沙窑瓷器精品来看,虽然其输出的时间晚于越窑和邢窑,但由于器物的造型和装饰能适应销往国家的需求,因此长沙窑成为唐代生产外销贸易瓷的主要窑口之一。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黄卫文)

【陶瓷文化】古陶瓷的修复


古陶瓷的修复可分为研究修复、商品修复和展览修复。研究修复是为考古学研究提供实物资料,损坏程度不严重的器物如剥釉、土蚀等只需清理表面污垢。损坏严重的器物要在清理干净的基础上把断裂部分连接起来,缺损处用石膏补平,对风化严重的进行适当加固处理。展览修复的目的是为了让大众参观欣赏。这种修复的技术要求比商品修复的要求略低一点,只要隔着玻璃看不出大面积损伤就可以了,有时还要有意留下残缺部位。文物在长期暴光和氧化过程中容易继续损伤,所以需要重复修复。陶瓷的修复应遵循以下原则:修复前要全面、细致地了解其胎质、造型、色彩和损坏程度。修复过程中的所有方法和材料都必须已被证明有效,新的工艺和材料必须先在仿制品上试验,证实不会继续损坏文物后方可采用。实施修复时,要遵循器物原貌,不可任意改变。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清洁、粘接、配补、如固、作色、仿釉和作旧七项工艺。

唐代执壶上的龙纹


笔者几年前在江西宜春市旧城改造工地的基建余土中,采集到一把贴塑有一只龙纹的残执壶。这把残壶应为当地居民日常用品。

该壶仅剩颈及上腹部,残高约15厘米。喇叭口,八方形流,流长5.5厘米;四瓣瓜菱形腹,腹径约10厘米;扳已残失,扳间距离约5.5厘米。浅灰色胎,灰黄色釉,釉面光亮,开致密的细裂纹,釉面局部有气泡隆起,有的气泡已爆裂。从较长的八方形流,四瓣瓜棱腹等造型和釉色特点推断,该执壶应为晚唐时产品。

该壶的特别和可贵之处,在于流的下方即腹部,贴塑有一条龙形动物作为装饰。这条动物,首尾长约9厘米,形象生动,充满活力。头不太大,尖嘴,有两角;细长颈;长脚,三瓜;躯体较宽,背的两侧可见数根肋骨,也可能是鳞片;尾细长。

从有关陶瓷考古资料中可知,唐代陶瓷器物上,偶见有用龙纹装饰的现象。笔者采集到的这只壶上的动物应该是龙。只是这只唐代的龙,与当代日常所见源自清代的龙,在形貌上大相径庭,令人难以联想到一起。这只龙纹壶具有明显的造型和时代特征,当有较高的陶瓷考古学和美学价值。

【陶瓷文化】造型的鉴定


古陶瓷鉴定中,首要的一项是造型的鉴定。孙瀛洲先生在《鉴定瓷器的要领》中说:"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一般说来陶瓷器在纹饰、胎釉等方面均能体现各时代的特征,但造型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若能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掌握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所有的古陶瓷鉴定家都把造型鉴定列为鉴定的第一要素。造型鉴定,在对元代以前陶瓷器的真伪、时代鉴别中尤为重要。到明清时期,由于陶瓷器的多样化、产地化扩大等原因,造型鉴定虽然为首要因素,纹饰彩釉的重要性比较元以前重要些,在划分时代的鉴别上,有些情况下要造型、纹饰并重,尤其是在划分较细的时代,如某一朝的早、中、晚期时。这点是要注意的。

古陶瓷鉴定专家们积数十年之经验,总结出造型鉴定的要决是:首看总体风格详察局部变化

1.我国古陶瓷的时代总体风格商周:幼稚粗糙--保持了陶器的特征,式样(器形)很少,不太规整。此时原始瓷多仿陶器造型。春秋战国:刚劲古朴--多仿青铜器。东汉:简单粗疏--青瓷刚刚成熟,品种少,质量(胎、釉等)还差。南北朝:西晋--浑园矮胖,许多器物仿动物造型,仿其他质料的实用器物,如仿漆器、铜器等,陶瓷明器更是如此。东晋:秀骨清象,比西晋瘦长。这个风格从南朝直至隋代。唐:浑园饱满--显出勃勃生机宋:修长轻盈--优美清新、秀丽典雅,有些地方显得精细入微。元:厚重粗犷--质朴无华,有些则近乎草率了。明:敦厚古朴--有唐宋遗风。清:轻盈新颖--特别注重创新,因而器型秀丽多姿。认识以上这些古陶瓷器的时代总体风格,有助于我们在鉴定时首先把握住一件器物的在造型上反映出来的时代界线,即人们常说的大致范围,上线下线。因为各时期总体风格的形成,是跟那时期的经济、文化密切相关的,是受那些时期经济文化,特别是文化中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美学等意识形态的制约,是时代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统治民族的意志的反映。有些时代,封建帝王个人的爱好(修养、兴趣乃至个性等)就会决定一个时代陶瓷器总体风格的形成。如北宋政和、宣和年间,宋徽宗赵洁的很高文化素养,深爱文学艺术,尤长书法绘画的气质、个性,就影响到当代瓷器总体风格的秀丽典雅。明嘉靖帝崇奉道教,此时瓷器风格多与道教相关。清雍正帝好古,时仿古瓷大为成功。乾隆好大喜功,意识比较开放,乾隆朝瓷器风格多创新、奇特、多洋味,等等。

2.具有时代特征的器物造型举例虎子:仅见于六朝。三国时器身为较短的蚕茧形,提梁作奔虎状。西晋时器身变得较长,整个器形作卧虎形。东晋以后,器身多简化成园筒形(横筒状)。谷仓罐:又称魂瓶,三国、西晋时矮胖粗大,上部堆塑复杂,楼阁、人物、鸟兽众多。东晋时变得较为修长。东晋后一度消失。到宋代,又大量出现形体更为修长轻盈、形式上迈宝塔的魂瓶,但上面大多堆塑十二生肖像,极少见楼阁鸟兽。品种也由南北朝时的青瓷,变成青白瓷、白瓷。明代一些地区,魂瓶更简化为形体修长的带盖罐(有些人叫做骨灰罐,并不全对,因为有些罐里就装谷物),罐身多堆塑朗龙等,多为釉陶器。莲花尊:仅见于南北朝后期,上面堆塑、缓雕装饰繁复,工艺水平很高,青釉厚润。有人认为它可能是南北朝前期谷仓罐的发展。(图一)

高足盘:首见于隋,有人按古时称谓把它叫浅盘圈足豆。隋代高足盘里心平坦、圈足大而高。盘壁较直,较浅,里心多团形小印花(朵花纹)及阴刻圈纹。全为青瓷。清代中晚期高足盘又突然多起来,但与隋代大不相同:盘壁弧,多花口,高足成喇叭状柱足,高,足径较小。品种多为青花、粉彩等。虽同为高足盘,但二者在造型风格上迥然不同,没有渊源关系,清代高足盘由无明高足杯、碗引发而来。凤头壶:唐代有三彩,青釉凤头壶,造型浑厚,有把有盖,盖和壶口合做成写实凤头,十分生动。后来代、辽代也有绿釉凤头壶,无把天盖,只在口、颈间谁塑一凤头作装饰,与唐代凤头壶不可同日而语。(图二)

盒子:始于隋唐。隋及唐代前期器形较小,器身较高(相对而言,即盒径与高之比值较小),呈扁圆形,多素面。中唐以后,器形变大(身加高,径也增大),出现刻花、划花盒面。这之前,盒子是作为盛化妆品用的。宋代盒子造形多样,盒径较大而身较矮(径与高之比较大),盒面装饰多而精,品种亦由单一青瓷发展到有青瓷、青白瓷,由一格盒发展到多格盒,用途也多样些,发展到除粉盒外还有镜盒、药盒。注子注碗:这种品形仅流行于五代、北宋,之后极少见。(图三)

枕:最早见于隋,唐代才大量生产使用,唐代的瓷枕体形小而样式较少。各种形式的枕,长一般在15厘米左右。宋代瓷枕样式多,形体变得大些,一般长20-30厘米。元枕形体更大,一般长40厘米左右。明以后,日用者少,多作明器--寿枕,形体大而制作较粗糙,多作成沈面深深下弧凹进的形式。关于我国历代陶瓷杭的有关问题,范冬青先生在《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四期(1987年)上有一篇论文《陶瓷枕略论》讨论较详,且绘有各时期各种形式枕的演变图,较有利于我们对此种器物的鉴定,特附于此供参考。

(图四、五、六)

图四图五

图六

梅瓶:其造型特点是小口,短颈,肩以下收敛,椭腹,形体修长。为什么称之为梅瓶,其说虽多,但难以令人信服,比如一种说法是其口小,仅能插一枝梅花,故名。这同古器命名规律不相符合。许多学者已经指出,这种瓶应叫"经瓶"。宋赵德鳞《侯鳍录》:"陶人之力器,有酒经焉,(晋安人盛酒以瓦壶,其制小颈,环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凡馈人牲,兼以酒置,书之"酒一经",或径至五经焉。"这才符合此器用途--酒器及命名习惯。宋代经瓶多为鸭蛋形,腹较丰,有的小口为洗口,整个形体秀长优美。金、南宋时期多为窄肩、瘦长的鸡腿式。到元代,经瓶多为丰肩,园腹,带盖,有的盖成钟形,中有管住形子口,使用时可倒过当酒杯用。明清经瓶多抬肩,最大腹径上移至肩以下,腹瘦,

多有盖,形体笨拙,上大下小,远不及宋代的造型轻盈秀美。(图七)带座瓶:南宋出现,以元代为多,造型粗犷,形制大小皆有,此为元代瓷器一个显著特点,品种大多数为青白瓷,也有枢府釉者。炉:宋、元时多,以宋代的炉造型多样,品种丰富,我们前面介绍的宋代瓷器造型图之图30就是宋代炉类。现举二式以比较宋元炉造型上的差别。鬲式炉:宋代炉身较高,足瘦长,鼓腹。元代炉身较矮,足粗而短,且靠近腹中部、鼓腹。鼎式炉:宋代鼎式炉造型优美,线条圆润流畅,足多为柱足。元代鼎式炉造型生硬,线条呆板,耳僵硬如板,足多为兽足。荷叶盖罐;南宋已有,元代最为典型,明以后渐消失,代之以将军罐之类。荷叶盖罐造形上的特点是直口,直须短,丰肩鼓腹,罐身敦厚饱满。盖似荷叶覆子盖口上,故名。盖纽多作如意形或事养形。品种有青瓷(龙泉窑最好),青花等。(图八)高足杯:元代兴起并最常见器物。这可能是为适应蒙古族席地而坐的风俗习惯而兴起的。元代的高足杯四微撇,腹下部丰满。高足较直,足下部微撇,多有竹节纹。品种有黑釉、青釉、青花等。明代高足杯口撇,足略成长喇叭形,看起稳度比元代大。清代则多高足碗、盘,高足杯不多见。明代高足杯品种多样,清代高足碗盘以青花、粉彩器为多。砚六朝时,砚足较少,多为三足或五足。足多为兽形或兽蹄形(兽形较早,蹄形较晚),砚面较平。隋唐时的砚,足明显增多,十多个为常见,也有近二十个的。砚面隆起,砚中部与砚墙间形成一圈凹槽,称为砚槽。五代宋时的砚,足大大增多,成一圈,有的把足端用一圈连起来,形成栅栏式圈足。砚的形式也多样,不光圆形,也有箕形等。明清时期,除石砚大为兴盛外,陶瓷砚、金银砚也不少。就陶瓷砚讲,数量比唐宋时大大减少,形式却比较丰富,有鼓形砚,箕形砚等。许多造形美观,彩釉鲜明,图案纹饰丰富的砚并不是为了适用,而是为了观赏、陈设。军持,又名军墀,君迟、群持、捃稚迦,一种盛水器,瓶类,有些书上就称之为净瓶。是一种外来文化器物,我国唐代以后南北方窑均大量生产,也大量出口,作为云游僧人,伊斯兰教徒盛水用。这种器物在我国陶瓷业中,生产时间上千年,南北窑都产,品种丰富,时代特征鲜明,我们不妨将它作为器物造型鉴定的典型,在这里略为详细介绍。(下面的材料据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编《古陶瓷研究》第一辑所刊李知宴、黄宝玲《关于军持的几个问题》,1982年)军持造型的基本特征是:长颈,颈上部突出一条宽棱,肩部和腹部丰满,肩、腹之间置流,无柄,平底。各时期的军持造型上有明显不同:唐代:腹部比较饱满,流短,流与颈间夹角很小,两者基本平行。各窑的产品形体上差别很大。北宋:腹体比较瘦长清秀。流比较短,流与颈间角仍比较小,约为20-30度,但比唐代的角度已变大。各窑产品变化多,差异大。南宋:腹部较为鼓园,或扁园,颈变粗,流与颈间角增大到35-45度。各窑所产形体差别较小,同密所产基本一致。元代;腹部以扁园为主,颈也粗短,流变得细长,流、颈间夹角进一步扩大,约45-60度。形体差异更小。明清:形体大体一致,腹部鼓园,直颈较粗短,流为丰满的乳房状,流尖端园滑。(见图九。)唐宋至明清军持这种器物的显著的发展变化,最能说明古陶瓷造型随时代不同而变化的特点了。时代不同,器物造型变化如此剧烈,如不把握此种器形的基本特征,很难把宋代军持和明清军持视为同一种器物。这也正好表明掌握各时代器物造型特征在鉴定时代中的重要作用。壁瓶:明代后期出现,清代增多。清代前期、中期多为半边瓶的形式,晚清多仿动物(如蟹、鱼等)、植物(如白菜、茄等)的造型,亦多有时代特色。帽筒:清中叶嘉庆时出现,多为单个,圆筒形,按海棠形孔多个。清末民初多成对生产,形式上除圆筒形外,有节竹形、六方往形等,多为陈设观赏品。套杯:大小十个、十二个成套,乾隆后出现,清末大盛,以道光窑质量较好。全盘、金碗(攒盘、攒碗):几件造型各异的盘或碗,拼组成一套长方形或方形(为主)组合盘、碗,有的还能组合成花形。此种器形明末即已有之,康熙、乾隆时盛行。清末又大盛,但造型不规整,瓷质粗劣,绘画草率。此种碗、盘一般都有一个漆盒,或皮盒、木盒包装。三、器物局部变化的时代特征举例1.碗、盘的足六朝:平底、实心饼形内凹,较大。唐:早期承六朝特征,实心饼形,但大而平,足底有螺旋纹。中期出现壁形足,愈往后足端愈窄,向环形发展,到晚唐五代成定留足形,称为玉环足。北宋早期:高留足,足径较小,足墙很薄。北宋中、后期:小底浅圈足,足径与口径之比一般为1:0.26,因腹壁斜直,形似一个倒立的斗笠,所以叫"斗笠碗"。南宋:典型的留足--足墙较矮、较厚,足径较大。元:典型的元代留足是一种足壁厚,足径较小,足端平削,足底有鸡心点(文有人叫它乳突壮突起)圈足。在南宋末、元初又出现一种饼形足,这种足不同于唐初瓶形足,足径很小,足中心有一小圆圈,圈外有螺施纹。有人以景德镇湖田窑碗的足部的变化列了一个图表,以此来代表五代至宋元碗的局部变化规律,很有参考作用,转录如下。(图十)到了明清,器物造型多样,思想开放,事情就不如我们前面讲的时代那么简单了,几乎抓不住一个比较明显的规律,有时,一个王朝的碗、盘足部变化多达十余种,非常复杂,足这部分的特征,对于器物时代鉴定的意义就比较不太重要了。本书图39列有永乐、宣德、康熙器足示意图,可供鉴定参考。明、清的官窑瓷器,足背皆削得滚圆,以雍正器最典型,足背圆滑光润,俗称"泥鳅背"。民窑器就不这么工细了,足背明代器较尖,清代较平。清代晚期器的足背尤平的多,削线整齐可见。由于自我国明代中晚期起(约当日本的后柏原天皇永正年间前后),日本多有仿制中国青花、五彩等品种瓷器,除造型、釉色、纹饰等有所不同于中国瓷器的特点外,日本仿品和中国瓷在器足的处理上,工艺是不相同的:日本瓷是在器足削好后再上釉,所以足部釉线模糊不整齐,足跟较粗糙。中国瓷是在上好釉后再削足,所以足部釉线整齐明显,足跟光滑。以上所讲历代碗、盘足部的变化,只是每个时代典型的形式。任何事物都是千变万化,有很多差异的,上面这些足部特征决不是全部中国陶瓷碗、盘足部的包罗,有很多是没有可能都讲到的,所以我们所讲的还要请读者来补充,增添新内容。下面讲的内容,情况也是如此。2.碗、盘口部、腹部六朝:前期为大而圆的敞口,后期圆口微敞。六朝前期、后期的碗、盘腹均为斜弧腹,较浅。隋、初唐:圆口,深腹较直,有些碗腹近似盅形。中唐: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圆口微撇,弧腹,一种为圆口斜直腹,斜度约为45度,称做成45度斜出。晚唐、五代:多为花口(又有荷口、海棠口、葵口或菊瓣口等之分),瓜瓣腹(又有四出、五出、六出之分,及凸线、凹线之别)。北宋:多花口斜直腹,这以斗笠碗为典型。南宋:多芒口器。江西景德镇陶瓷馆的黄云鹏先生,就景德镇窑宋代到元代碗类造型各局部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列出一个示意表。虽然如前所述这仅是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特点,但有典型性、代表性,所以抄录于下,可作鉴定宋代碗类时代鉴定参考。变化情况北宋初北宋中北宋晚南宋初南宋中南宋晚元圈足高低低高假圈足径大小小壁厚厚薄薄深度深更深浅浅假圈足壁厚度厚薄薄薄唇口多少高矮高稍矮芒口无无少多多装饰印花无无少多多刻花无少多少少(注:箭头所示为变化渐进过程)

表十四景德镇窑宋代碗类造型变化表

元代以后,碗、盘口、腹部变化太复杂,太多,不可能用较为简单的文字予以归纳。壶、瓶的腹六朝:前期,浑圆短胖,重心偏上后期,形体略瘦,重心偏下隋:形体修长,重心在中、下部。唐:浑圆饱满。晚唐、五代:多为瓜形腹。宋以后,壶的腹变化多样,形式增多,每个时期都有多种造型,每一种又有不同制式,不能用一两句话简明的概括。尤其是明、清时期,许多器的造型着意仿古,更是花样翻新。但我们可以从造型的其他方面来观察、鉴别。壶流西晋:多为较写实的鸡首或羊首,实心、只作装饰,不能实用。流的位置在肩上靠近颈部。因为较为写实,所以流也短。东晋南朝:仍为比较写实的鸡首、羊首,但逐渐变成空心,成为真正的流,既起装饰作用,也有实用意义。流的位置渐渐向肩部外沿移动,距颈渐远。唐;鸡首壶消失,壶流为短直流,即流口大大低于壶口。流的形状多为六方或八方形,流中空,名副其实。这时的壶的正式名称为注子(或叫执壶)。五代、北宋:流渐长,成营状曲流或直流。元、明:一般为长曲流,流口与壶口平齐,流的曲线十分优美,又成为既实用又有装饰性的部件。不言而喻,同明、清壶、瓶腹部的情况一样,明、清时期的壶流也多种多样,正与壶身的多样同步,构成此时变化多端的壶的一个组成部份,亦不是三言两语所能概括了。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唐代的陶瓷文化》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唐代的陶瓷文化》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