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古代瓷器欣赏 > 导航 >

原始陶器欣赏

原始陶器欣赏

古代瓷器欣赏 古代瓷器颜色原始 古代陶器与瓷器

2020-05-26

古代瓷器欣赏。

在世界所有文明的早期阶段,几乎都经历过一个陶器的时代,中华文明也是如此。早在距今大约七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原始陶器。最早的彩陶出现在黄河流域。

彩陶

彩陶即在坯体上以矿物质颜料绘画图案,然后焙烧的陶器,多属泥质红陶。因其图案经过烧制,故不易褪脱,这与先焙烧后画图案的彩绘陶不同。

网纹彩陶船形壶 造型似船,壶腹绘网纹。难免令人联想起先民驾船撒网捕鱼的场景。

鱼纹彩陶盆 半坡类型常见这种圆底,折腹部以黑彩绘出三条写实的鱼纹互相追逐。

同心圆圈波纹彩陶盆 马家窑类型彩陶的盆、钵、碗常内外彩绘。此盆装饰流畅而富韵律,绘画技艺高超。

旋纹彩陶壶 马家窑类型晚期彩陶常见壶。旋纹饱满流畅,网纹等直线又颇严谨,装饰颇富变化。

花瓣纹彩陶壶 沿海地区的创作往往灵秀。此壶造型小巧,装饰秀美,图案可见仰韶彩陶的影子。

三角纹彩陶大耳罐 齐家文化的彩陶数量有限,彩绘多用褐红色完成。此器的双耳上有镂刻的人面纹。

彩陶弦纹陶 文饰简洁明快,朴素大方,有很强的装饰性。此类弦纹是马家窑文化中马家窑类型彩陶常见的文饰。

黑陶

黑陶在强还原气氛的窑炉里烧成,烧成温度一般高于同时同地的红陶和灰陶。多数黑陶内外皆黑,少数则在灰陶或红陶外,施加黑色陶衣,即所谓熊皮陶、黑衣陶。在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含有黑陶的文化不少,较著名的有大溪、屈家岭、大汶口、龙山、马家浜、崧泽等文化。而从艺术史的角度讲,更重要的是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与山东龙山文化。

猪纹黑陶钵 刻划手法稚拙。这是中国艺术中最早的猪的形象,表现的应是家猪。

黑陶高柄杯 采用了轮制方法,器壁较薄,素面磨光,配以镂空等多种工艺手法,制作十分考究。

黑陶盖罐 器物挺拔向上,造型线优雅流畅。圈足上有三组镂空装饰,盖和身还绘红褐色宽带纹。

白陶

白陶以白色黏土或高岭土作胎,因其胎料所含氧化铁仅在1.6%左右,比一般黏土低了许多,故烧成后,表里皆白。浙江桐乡罗家角的马家浜文化早期遗址距今约7000年,从中出土了已知最早的白陶标本,其上还有刻纹。在晚期仰韶文化、大溪文化、广东石峡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中,也有白陶。部分作品虽带有刻划、印捺等装饰,但效果并不理想,反不如素面者耐看。

白陶鬶 鬶为炊煮器,中空的袋足可加大受火面积。根据《礼记》,有专家认为这类鬶应称为“鸡彝”。

白陶盉 胎质纯净细腻,器表刻有饕餮纹、夔纹、云雷纹等各种精美图案。

陶器的影响

原始社会陶器的发展不仅自身成就巨大,还对后世影响深远。简单概括为:功能和美观的统一、技术对艺术的制约、形式法则的创造、经济原则的发明。

举例说明:例如装饰与造型被承袭。许多鼎、釜等陶器造型被商周陶器延续,也为青铜器采用;陶鬻的袋足成了鬲的标志;陶盆、陶碗的尺度和比例在后世仍为经典;陶器以及由它载东汉演化出的瓷器,则始终是应用最多的容器类型。

中国还长期是制造陶瓷器的唯一国度。在古代,能与中华文明抗衡的文化出现在西方,而西方会造瓷器还需推后到18世纪。在其他国度不能制作和制造之初的时代,中国的瓷器曾长期是域外同类或类近制品的典范,产生了持久而广泛的世界性影响。

编辑推荐

大汶口文化陶器欣赏


大汶口文化陶器欣赏

彩绘背水壶

彩绘贯耳壶

彩绘壶

彩绘壶

彩绘贯耳壶

彩绘双系壶

彩绘壶

彩绘大涡纹壶

黑陶奢沿尊

白陶出戟尊

灰陶奢沿弦纹尊(快轮)

白陶出戟尊

黑陶尊

红陶奢沿出戟尊

灰陶尊(快轮)

出戟鼎

红陶雕塑(鼎盖)

黑陶镂空单台高柄杯

黑陶镂空 双台高柄杯

黑陶弦纹三足高柄杯

黑陶印纹高柄杯

红陶镂空高柄杯

黑陶高柄杯

黑陶镂空高柄杯

黑陶镂空高柄杯

黑陶镂空高柄盖杯

黑陶胆式把杯

灰陶彩绘杯 黑陶尊式杯

褐陶 黑陶缸式杯

灰陶V形杯 灰陶直壁奢沿杯

大汶口文化分布于山东和苏北。年代约为公元前4040—2240年。1959年首次发现于山东宁阳堡头村,因遗址分布在堡头村西和泰安大汶口一带,故名。以大汶口墓群最具代表性。出土陶器均匀规整,纹饰较少。多数为手制,晚期出现轮制。晚期陶器,相当精美。典型器物有陶背壶、鬹、杯、大镂孔豆等。装饰技法有彩绘、镂孔、刻划、压点和附加堆纹等,其中以彩绘和镂孔最具特色。彩陶大多施以红色陶衣,颜色丰富,早期用色主要是黑彩,中期常见红赭和白色等,晚期黑白兼用。早期纹饰运线较粗,布局不甚严格、协调,晚期线条匀称,作风趋向工细。以几何形纹为主,花瓣纹、勾连回旋纹与庙底沟型的很近似。早期多红陶,中期灰陶增多,晚期仍以灰陶为主,同时出现白陶。

中国古代精美陶器欣赏


上朔远古时代,中国陶器集实用与艺术为一身,除了色彩纹饰的华丽,器形的造型比例和拿捏艺术也精美异常,带有一种大道至简奇异的精灵之气。

齊家文化 陶罐 約公元前2000至1000年 高30厘米

鳥形陶器 東周 約公元前8至7世紀 高33.5厘米,長36厘米

黑陶雙耳罐 西漢 高33.5厘米,寬38厘米

陶瓷代釉臥狗 東漢 約公元2至3世紀 長23厘米 瑞士Jürgen L.Fischer先生舊藏

彩繪陶俑 漢代 高 45.5厘米

彩陶朱雀玄武 汉代 54厘米

鴨形陶罐 西漢 高29.5厘米 長46.5厘米

鴨形陶罐 西漢 高29.5厘米 長46.5厘米

男僕陶俑 西漢 高60.8厘米

騎士彩繪陶俑 西漢 公元前3世紀至2世紀 高 35.5厘米

衛兵彩繪陶俑 北齊 高 24.7厘米

衛兵彩繪陶俑 北齊 高 27.7厘米

唐代陶器用于冥器的很多,无论神像、人物与动物其形象都极为丰满和逼真写实,并带有浓郁的异国风情,这也是当时的国体所在吧。按理说,这类器物无论价值如何,都不可以用于府宅中的收藏,阴气很重的东西是不能在阳间镇邪的。然而在西方欧美等国,可能基于艺术欣赏的口味不同,这类陶器上世纪早中期流于海外很多很多,因而自然也成了拍卖市场和古董收藏中的常客。

陶马 唐代 HEIGHT 35,5 厘米

騎馬仕女彩繪陶俑 唐代 高 37厘米

彩繪陶俑 唐代 高 29厘米

綠釉青蛙紋陶瓷小壺 唐代 高9.6厘米

女僕陶俑 唐代 高38.6厘米

女僕陶俑 唐代 高38.6厘米

彩繪陶俑 唐代 高 47.7厘米

女彩繪陶俑 唐代 高 42.8厘米

女彩繪陶俑 唐代 高 34.1厘米

绿釉陶罐 汉代 H13,2 厘米

陶瓷帶釉羊坐像 三國至晉 HEIGHT 12,5 厘米, LENGTH 14,4 厘米

紅陶男僕頭 宋代 高23厘米

陶胎彩绘马球仕女俑 唐 高36.5 厘米

来源:佛朗西斯高•玛利亚,塔里安利•得•马基奥侯爵(1887-1968)及马加烈特•奥地利-托斯卡纳女大公,塔里安利•得•马基奥女侯爵(1894-1986)伉俪收藏 于1939年9月12日购自北平古董商通艺公司

三彩双龙耳壶 唐 高44 厘米

唐三彩是在器物的胎体上施以黄、绿、赭三种釉彩,有的单色篮彩或黄、绿两彩,这些器物都属于唐三彩的范畴。“唐三彩”这个名称并非当时所用的叫法,而是出现在二十世纪初。此作品瓶口外撇,细颈内束,肩部丰满,下腹渐敛,平底,器形古朴,典雅大方。瓶口两侧各有一龙耳,龙口紧紧衔住口沿,龙颈大幅弯曲,龙身下垂至瓶肩,线条流畅,身形矫健。龙耳、肩部、上腹施低温彩釉,黄、绿、褐数色交融,斑斓绚丽,透露出浓厚的盛唐气息,勾起人们对远古盛世的向往。此瓶形制经典,釉色炫彩,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在古拙的器身上加入了繁缛华丽的元素,确实是一件唐代陶瓷制品的代表之作。

三彩長頸瓶 唐7~8世紀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

唐三彩為唐代代表陶瓷器作品,為低溫鉛釉陶器的一種,因器表經常施黃、綠、白三色而通稱為「三彩」。事實上,三彩器上的顏色變化多樣,除黃、綠、白,也可見有褐、藍等色,且三彩器也不一定局限在三種顏色,也見有單色釉、二彩等,「三彩」只是個通稱。唐三彩最常見者為墓葬出土的鎮墓獸及各式人俑,尚有少許器皿類作品。受到中國唐三彩影響,日本奈良地區於奈良至平安時代曾有奈良三彩的燒製,傳世品以東大寺正倉院所藏之奈良三彩為經典代表。

三彩龍首角盃 唐代 516,500 美元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倫敦,1977至1985年(借展)

角盃,原為牛角或犀牛角製,飲用器,於中亞及西亞以銀或寶石製作,後傳至中國,最早於漢代已有所見,材質多樣,如陶、琉璃以及銀等。唐代角盃,多以波斯銀器為模本。本品角盃,器形優雅,珍珠地飾花葉紋,精巧細緻,當屬現存唐代角盃中精佳之品。

漆盘 汉代直径16厘米

三彩凤首壶 唐代 高29厘米

为经典的唐三彩作品,壶口呈凤首状,细长颈,圆形扁腹,高足外撇,平底,凤首凸显雍容华贵,整体造型丰润饱满,充分体现唐代审美的特点。通体施褐、黄、蓝等色釉,釉色鲜明绚丽。尤其是器耳上所施篮彩,为唐代稀缺彩料,更显出尊贵风采。一侧置曲柄,曲线优雅大方。壶腹两侧有开光,均内饰神鸟凤凰腾云驾雾,展翅高飞,画面刀工精美,刻画细致,具有极佳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且暗藏“有凤来仪”之兆,寓意富贵吉祥。

陶神兽 东汉

彩绘陶舞俑 西汉 53.3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Gift of Charlotte C. and John C. Weber, 1992

这个陶俑形象生动地呈现汉代诗歌中描述的舞蹈节奏,捕捉到了一个精美的舞动瞬间。

绿釉禽舍 东汉 H. 9 1/4 in. (23.5 厘米); W. 14 3/4 in. (37.5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Charlotte C. and John C. Weber Collection, Gift of Charlotte C. and John C. Weber, 1994

典型的冥器,为逝者提供丰富的财富供给。汉朝汉字的推广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说明权力是如何在皇权政治和贵族之外流传到更广泛的官僚阶层的。在汉初,儒学成为主流哲学,汉帝国依靠这一类的学者官员。他们希望自己和家人在来世依旧富贵,从而在这丰富的陶土模型中得到满足。塑造成这类原始陶器精美的琉璃器皿模型,是当时广大贵族社会阶层墓葬的理想媒介。

彩绘陶舞娘 唐代 38.4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Anonymous Gift, in memory of Louise G. Dillingham, 1978 陪葬品

彩陶乐俑 唐代 7th century 14.6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Rogers Fund, 1923

游牧民族彩陶俑 唐代 7th century 51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Purchase, Barbara and William Karatz Gift, 2002

此陶俑是北方非汉族人物的一种罕见的表现形式,如他丰满的双眸与脸庞,双辫的长发,宽大的翻领,宽松的裤子,尖的靴子。他的腰带,一个三角袋,一把刀,一个圆形的盒子悬挂着,也反映了北方民族游牧的生活方式。

彩陶镇墓兽 北魏-北齐 mid-to-late 6th century 30.5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Purchase, Ann Eden Woodward Foundation Gift, 1979

欧美地区形容它是一种梦幻般的生物

彩繪陶鋪首 唐代 高:28 厘米 寬:25 厘米

灰陶模製圓形獸面,銅鈴大眼突出,怒目聳眉,呲牙咧嘴,雙角突伸,大耳外擴,鬃毛飛揚。表面罩以乳白色層,再以黑彩點睛,橘紅彩線描出血盆大口。耳洞、嘴角外側及下巴中央均有穿孔,應為穿繩綁縛之用。漢代墓室門常見以鋪首裝飾,祈以猙獰獸面(或許源自上古青銅之饕餮紋飾)袪除邪鬼。

陶狮 唐代 17厘米

龟形陶砚 汉代 24.5厘米

陶加彩羅漢俑一組五尊 宋代

陶加彩女立俑 唐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