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定窑芒口瓷器鉴别 > 导航 >

芒口金边的定窑瓷器

芒口金边的定窑瓷器

定窑芒口瓷器鉴别 古代瓷器芒口 古代瓷器定窑

2020-05-28

定窑芒口瓷器鉴别。

中国有五大名瓷,定窑白瓷就是其中之一,定窑瓷有一个特点“定窑独白,芒口金边”。今天小编就和您说说芒口金边的定窑瓷器。

定窑窑址分布于今河北曲阳县一带,唐属定州,故名定窑。定窑烧于唐代早期,瓷器多为白釉,也有少量黒釉、酱釉、褐釉和绿釉等品种。定窑系再邢窑衰落的暮色中发展,在五大名窑中,是唯一一个以白瓷而驰名的官窑。

唐代定窑白釉偏青,宋代定窑白釉颜色微微偏黄。北宋中期,定窑以烧煤替代烧材瓷,火强焰短,窑内外空气流通不好,产生窑内氧化作用,导致定窑瓷器釉色白中微微泛黄,这微妙的一点色味变化深得西方人喜爱,曾被欧洲人惊叹为“东方女神的美丽肌肤”。

定窑瓷器在唐代邢窑基础上发展创新,到了宋朝在装饰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开始注重纹饰之美,出现了刻花、划花、印花、剔花及浮雕等多种工艺。定窑印花题材以花卉纹最常见,其次是动物纹。最精美的纹饰大都集中在盘碟上,纹饰多者可达四层。纹饰构图工整,讲求对称。

另外在烧造技术上,定窑也有所提高,由于北宋时期社会对白瓷的需求不断增加,定窑的窑工们发明了口沿不施釉的覆烧法,就是将器皿扣过来,用垫圈覆盖层层套叠在成一柱。这样和传统的仰烧法相比,同样的高度空间,原本可以烧20件,这样就可以烧96件了。即充分利用了窑炉空间,大大提高了产量,也降低了成本。但是,这样的覆烧瓷器会因为口沿不施釉而出现不光滑的芒口,使用起来不方便,所以还必须要上金、银或锡口。

工艺的先进,使得定窑的产品繁多。唐代器型以碗为主,宋代以碗、盘、罐、瓶、碟、盂、盒、枕、灯为多。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定窑瓷器


定窑瓷器跟长沙窑一样创烧于唐代,繁荣于宋代。定窑瓷器中最著名的釉色是白瓷,以白瓷跻身于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定窑还有北定、南定之分。北宋之前,定窑窑址在北方的定州,这是烧制的物品称为北定;宋室南迁之后,定窑工人一部份到了景德镇,一部份到了吉州,称为南定。在景德镇生产的釉色似粉,又称粉定。

定窑窑址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涧滋村及东西燕村,宋代属定州,故名。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着称,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

的定窑品种:白釉、黄釉、褐釉、黑釉、紫釉、红釉、绿釉、金花、鹧鸪斑、加彩、白釉刻划印花、黑釉白花、褐釉刻印花、黑釉刻印花、白釉剔绘黄花、内外刻花、内外划花、内外印花、外刻内印花、白釉酱口、黑釉酱口、豆青地剔白花、白地绘黑釉花、唐三彩、咖啡色釉绘花、白釉剔黑花、青釉剔划白花、白釉黑花等。

定窑瓷器纹饰

定窑瓷器纹饰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纹样秀丽典雅。定窑印花题材以花卉纹最为常见,主要有莲、菊、萱草、牡丹、梅等,花卉纹布局多采用缠枝、折枝等方法,讲求对称。有的碗、盘口沿作花瓣式,碗内印一盛开的花朵,同时在外壁刻上花蒂与花瓣轮廓线。这种把印、刻手法并用于一件器物,里外装饰统一的做法,使器物造型和花纹装饰浑如一体,十分精美。其次,定窑还有大量的动物纹饰,主要有牛、鹿、鸳鸯、麒麟、龙凤、狮子和飞龙等。定窑飞龙纹一般装饰在盘、碟、碗等卧件的器物中心,祥云围绕,独龙为多,尚未见有对称的双龙纹饰。飞龙身形矫健,昂首腾飞于祥云之间,龙尾与后腿缠绕,龙嘴露齿,欲吞火球,背有鳍,身刻鱼鳞纹,龙须飘动,龙肘有毛,三爪尖利,栩栩如生。而定窑立件上只装饰有变形龙纹,其装饰水平与盘、碟上的龙纹相去甚远。禽鸟纹饰中主要有凤凰、孔雀、鹭鸶、鸳鸯、雁、鸭等。

划花

划花是宋代定窑瓷器的主要装饰方法之一。通常以篦状工具划出简单花纹,线条刚劲流畅、富于动感。莲瓣纹是定窑器上最常见的划花纹饰。有一花独放、双花并开、莲花荷叶交错而出、有的还配有鸭纹,纹饰简洁富于变化。立件器物的纹饰大都采用划花装饰,刻花的比较少见。早期定窑器物中,有的划花纹饰在莲瓣纹外又加上缠枝菊纹,总体布局显得不很协调,这是当时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一种新装饰手法,也给定窑器断代提供了一个依据。

印花

定窑纹饰中最富表现力的是印花纹饰。这一工艺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晚期。最精美的定窑器物纹饰在盘、碗等器物中心,这类器型内外都有纹饰的较少。定窑器物纹饰的特点是层次分明,最外圈或中间,常用回纹把图案隔开。纹饰总体布局线条清晰,形态经巧妙变形,繁而不乱,布局严谨,讲究对称,层次分明,线条清晰,工整素雅,艺术水平很高。定窑印花大多印在碗盘的内部,里外都有纹饰的器物极为少见。

刻花

刻花是在划花装饰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时与划花工艺一起运用。如在盘、碗中心部位刻出折枝或缠枝花卉轮廓线,然后在花叶轮廓线内以单齿、双齿、梳篦状工具划刻复线纹。纹饰中较常见的有双花图案,生动自然,有较强的立体感,通常是对称的。定窑刻花器还常常在花果、莲、鸭、云龙等纹饰轮廓线一侧划以细线相衬,以增强纹饰的立体感。

定窑白釉孩儿枕,宋,高18.3cm,长30cm,宽18.3cm。

枕作孩儿伏卧于榻上状,以孩儿背作枕面。孩儿两臂环抱垫起头部,右手持一绣球,两足交叉上跷。身穿长袍,外罩坎肩,长衣下部印团花纹。榻为长圆形,周边模印花纹,四面开光,其中一面开光内凸起螭龙,开光外为如意云头纹,相对的一面光素,其余两面亦为如意云头纹。枕身釉呈牙白色。底素胎,有两孔。

定窑匠师独具匠心,将瓷枕塑造成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男孩儿形象。孩童眉清目秀,眼睛圆而有神,神情悠闲得意。整件作品线条柔和流畅,细部的刻画极为生动传神,成为中国古代瓷器中的名品。

古人喜欢使用玉枕、瓷枕,因为玉、瓷可以爽身怡神,甚至有“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的作用。宋代瓷枕盛行,南北方瓷窑普遍烧造,种类繁多,造型丰富。品种有白釉、白釉划花、白釉剔花、珍珠地划花、白釉黑花、黑釉、青釉、青白釉、黄釉、绿釉、三彩等。造型有长方形、八方形、银锭形、腰圆形、如意形、虎形、狮形、孩儿形等。

曲阳定窑瓷器


曲阳定窑瓷器简称定瓷,是白瓷的一种,居南青北白邢窑白瓷之后,定瓷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着称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定窑古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涧滋村、野北村及东西燕村,在宋代属定州,故名定瓷。

曲阳定州窑陶瓷,古直隶定州(因古时曲阳为定州辖区)。定瓷烧制始于唐(公元618——907),兴于北宋(公元960——1127年),失于元(1279——1368年),是我国北方大地上繁衍几代而影响深远的一个窑系。同当时汝、钧、官、哥窑一起,号称我国宋代五大名窑。

定窑遗址,规模宏大,世所奇观。它东起北镇(龙泉镇)通天河畔,西止燕川山下,方圆20华里,总面积达150多万平方米,俗称“一溜十八坡”。民间相传:当年大窑三千六,小窑如牛毛。虽然,定瓷兴衰是随历代政治经济的沉浮而变异,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萃,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文化启迪。定窑产白瓷着称,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归潜志》有联语:“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之外有红、黑、紫、绿诸色。白定名贵,色定尤为名贵。宋•邵伯温《闻见录》曾有宋仁宗斥张贵妃接受臣僚王拱宸馈送定州红瓷的佳话。可知,宋时定瓷已为上层社会所倍至珍视。

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中,唯定窑以装饰见长。其刻花奔逸、潇洒,可谓刀行似流云,花成如满月。印花制范精细,拍印考究,造就一种华贵雅典气韵,间辅以剔花、堆花、贴花等各得其趣。品类有盘、碗、瓶、尊、炉、枕、人物等。设计开唐、宋陶瓷形制之先河,或劲健挺拔,或秀美娟丽,无不咸称圣手,妙道自然。

一、定窑是官窑

偶尔翻阅当代文献,有人把定窑列为民间窑,是违背历史事实的,是错误的。宋五大名窑均为官窑,已成定论,故五大名窑又称五大官窑。所谓官窑,含义是由国家政府监管,为朝廷及府衙等官方烧造器物用具的窑场,政治经济学称为“官手工业[1]”。在唐五代时期定窑就开始远销海内外,北宋开始进入皇宫。从传世定窑铭文可知,有史可查,有物可证的底款“尚食局”、“尚药局”、“官”、“龙”以及“五王府”“定州公用”等铭款瓷器,均由官窑为皇室、王公大臣以及官府而烧造,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据《古窑器考》记载:仁宗时期“由于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建青瓷窑”。可知,皇家及官府绝对有权在任何地方设置窑场。“遂命汝州建青瓷窑”一句话,足以说明,当时各大窑场均为皇帝官方控制并为朝廷及府衙烧造器物的窑场。

清·佚名著《南窑笔记》:“柴、汝、观(指大观窑)、哥、定、龙泉、宣、成、嘉、万、为宋明十大窑。盖以诸器毕制,命官专督者,俱名官窑,其均窑、厂官不在大窑之内。”由此而知,定窑为宋官窑已获确切证据。现在的定瓷遗址为宋代官窑遗址。宋代定窑有专门为朝廷烧造器物的官窑。依龙泉镇(现北镇村)原址南侧,近傍通天河下游有一寺院,名法兴寺。寺院东侧是有名的水马槽,这里水质清纯。源出于北部太行山底下泉水,其水冬暖夏凉。为利用这天时地利,专为朝廷烧造御用瓷器的官窑当年就建在这里。当时究竟围绕这一条名水建有多少座窑炉,均不见经传史载,谁也无法知道。但时隔千年之久,凡到过法兴寺遗址附近的,俯首能见到的均为印有或刻有龙、凤纹的残瓷片。偶尔见到一些带有牡丹、菊花、荷花或人物纹饰的,无论印或刻,品质都非常精美。此处所见到的瓷片,印花刻花龙凤纹为多见,其他题材的刻、印瓷片为少有。可以认定,在宋代定官窑中,这里可为典型的专门为朝廷烧造器物的较有特色的一处官窑场。

二、官、民窑同步发展

北宋定窑的发展,尤其北宋定窑创立覆烧工艺及刻划花装饰以来,卷起海内外陶瓷业蜂起仿效大潮,而当地百姓更是捷足先登。他们充分利用当地原料优势,因陋就简,因地设窑。虽说规模不大,技术薄弱,试以上马,便见走好。随之积月累年,终于开辟和形成了定民窑一种生产气候。可以想像,沿北镇村泉水沟和涧磁马驿沟两条水为窑场布局,依岸而建的为官窑,地理条件优越,取水方便。簇拥于这官窑周边,接踵栉比的小窑场为民窑。从北镇村泉水沟沿溪而下以致汇入通天河的这条有利路段,都可寻择到多少不等的瓷片,可见沿这条水两边都布有大小不等的官窑和民窑。一簇一片、一溜一趟,大小高矮耸起的都是窑场,形成了宋代定窑官民同步发展的生产格局。

三、十三座瓷片堆考

历史画卷是非常壮观的,人民是无比伟大的。站在这煌煌熠熠之定窑遗址瓷片堆旁,感到一种奇妙的荣誉感,其油然而起的是一种责任意识。猜测当年热火朝天的烧瓷景观,简直激人心弦,久不能已。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的农民,把这一带称为一溜十八坡,取瓷片堆众多之意。经曲阳文物保管所实地勘查核对立标志者共计13堆(见彩版)。最大一堆约长100米,宽80米,高10米,其它12堆大小高矮不等。值得提到的是,每堆所组成的废弃物品类不同,有的多瓷片或支圈,有的则多匣钵片,有的则更混杂。其匣钵渣残瓷片质量和年代也不尽同。总之每堆都具有各自的共性和特点。如上提到的最大一堆可能是官窑所遗,因为这一堆残片遗物质量较好。其它12堆有多少都属于官窑,有多少属于民窑?尚待进一步考察分析。

这13堆瓷片,匣钵残渣是如何形成的,实际上非常容易理解。凡陶瓷生产单位,包括现代生产厂家,是大规模,还是小作坊,生产过程中所报废的一些器物碎片,窑具等都需随时进行清理。好些厂家都有自己固定的堆积地点,在古代更莫例外。可以明白,这13座像小山包似的瓷片堆均为当年窑场清出的遗弃物,其中主要为:炉灰、残瓷片、匣钵渣、支圈、垫片,其次是一些废杂料以及一些其它杂物。随着岁月的更迭,一些杂物特别是一些绵、纸类早已腐化,只有那定瓷残片还在天地间,显示着她那玉骨冰肌。

有人建议发掘瓷片堆,认为肯定能挖出完整的东西来,其实这里边不会有真正完好的器物。因为当年定窑生产由于窑具质量配合不够精到,烧成成品率非常低下,其一级品率相对更少,他们是不会把好东西倒入垃圾的。果有所获,从学术上是可以找到许多答案的。以提到的最大一堆瓷片为例,它是定窑生产以来6——7百年的一个见证。我们不妨说,它是一部定窑产品形制、工艺特征以及烧成装饰的历史,是一部定窑原料配方、制备、艺术发展的历史,更是一部唐宋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

四、通天河西畔唐、五代遗址

现北镇村(北岸)以东500米处(通天河西部),有一唐、五代定窑遗址。所遗匣钵片、瓷片多为粗料、浅底小型号,仰烧。一些个别匣钵底内粘有垫片,器置处留有明显痕迹(见图)。垫片与匣钵之间撒有匣钵粉,呈黄褐色。器物多施半釉,并内外施化妆土,有粗胎施化妆土上半釉者。有玉璧底、圈足两种,胎较厚,边为唇口,釉泛青白,外有泪痕。寻视左右,但所见到的均为此类,不见精美瓷片,因疑为唐、五代遗址。

一、拉坯成型

宋代定窑,生产规模宏大,从业人员众多,在中国陶瓷史上实属罕见。拉坯成型为宋定窑主要成型方法,在定窑生产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作为一种传统而优秀的成型方式一直为一些民间粗细瓷窑沿用至今。拉坯成型。在宋代使用的机械为轳辘车,即采用二人合作。一个轴承,上部为木制轮盘,从轴承底部引出一条传动带套在另一方,约3米左右的摇动立杆。拉坯主要靠人摇转立杆使传动带旋转以牵引轳辘车转动,这样就可以在轮盘上放泥并开始操作。这种二人合作成型,需要配合默契,要求是摇杆者懂拉坯,甚至会拉坯,以使在摇杆快慢速度掌握在最佳程度,根据成型需要传递其适应的轮盘转速。有慢到快,再由快到慢,都需深谙拉坯艺术原理。其次要求拉坯的会摇杆,明白摇杆传动速度及其转数,以便指挥摇杆工人而利于操作。通常拉坯者为师傅,摇杆者为小工、学徒。师傅说,加劲摇,小工就使全力摇动,师傅说慢,小工就放缓摇。轳辘车转动要求是,从快到慢或由慢变快都需要渐渐的有序过度。最忌讳,时猛时缓,猛摇猛停。这种情况就像高速公路跑车,一旦出现猛刹车是会造成事故的。

二、印坯

印坯为宋代定窑主要成型方法之一。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宋孩儿枕以及定州博物馆的长方几何型剔花枕等均为印坯成型。方法是先根据泥塑原作(原胎)制成陶模,陶模制作是在原作外面包一层陶泥,陶泥的厚度根据原作体积大小而定。一般在10——30mm之间。陶模制作首先按原作复杂程度而设计并分块进行,即要考虑陶模的成型和使用功能,还要考虑陶模使用时取坯的开合方向。陶模作成后进行素烧,约1000℃——1100℃左右,要求既有吸水性又具备坚固性,然后进入车间(作坊)使用。

印坯操作是先印出局部形体而后再进行拼贴。譬如长方几何型瓷枕:分别印出枕面,前后两面、左右两侧后,再进行组合粘接,最后粘底。这是一个几何瓷枕成型的基本过程。而其它一些难度较大的人物、动物,包括异形炉、尊等器物,虽然形状不同,而陶模与印坯的原理是一致的。

三、拉坯机

古代用的轳辘车究竟是什么样子,是双人操作还是单人操作,不得而知。据推测,虽然宋代没有我们现在的机械优势,但其拉坯轳辘,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比我们现在民间粗瓷窑场的轳辘,在使用性能上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宋代定窑大规模生产情况下,肯定有为瓷业生产而专门设有的轳辘机械厂。轳辘的设计,创新肯定在过去数百年生产史上有所改进和发展。在提高转速和保证成型规整度上不断注入新的设计思维。可惜,今天无法见到宋代定窑轳辘形状与制作工艺的图纸和记载,只有凭空想象。

另外,轳辘车修理,换件都属于正常情况,故应运而生的拉坯机械修理铺,更换部件的作坊,金属制件、木制件、专营处、综合经营部(权且这样称谓),张家坊,李家坊,定当沿街而建。与定窑生产配合密切,形成与制瓷业相应并辉的一大景观。

宋代官窑代表着当时制瓷业最高水平,机械设备肯定是一流的。可以揣摸,在轳辘机械制造方面也比民间的性能要好,拟或说造价也高。为适应官窑生产而设置的官营机械厂,也发挥了重大作用。其时,官机械与民机械互相影响,相互提高,促进了定窑拉坯机械的不断改良。

根据宋定窑所遗真品及残片规整度分析,宋代定窑生产的轳辘已达到相当水平。尽管迄今所见到的一些民窑器皿的底足及其器壁尚未达到十分精到,但一些官窑瓷器还是相当规矩的。曲阳县文物保管所藏云龙大海碗,直径280mm,器壁不足3mm,最厚处不足5mm,掂在手里颇为轻捷。翻看底足,至为规整并且手工意味浓厚。可知当时轳辘机械的质量性能是适应了当年定瓷业发展的。

四、拉坯队伍的形成

宋直隶定州作为一方名窑,拥有当时制瓷业的最大规模和最高水平,拥有最庞大的从业队伍。他东起套里,铁岭北以及唐县迷城西至土岭、韩家峪;南至曲阳的燕赵、补内,北到军城与涞源走马驿。方圆数百里百姓,尤其青年男、女纷纷来定窑求职。人手一套拉坯工具(一台形器,几把修坯刀)为自己专用,带上自己的工作服装,只要是拉坯好手,官、民窑都愿招聘。虽说旧时封建习俗对女性有诸多忌讳,但作为从事一项劳动,定窑并未限制女工介入拉坯以及作坊工作。这一点,即从农村迄今为止的一些民间粗瓷窑的“全家老少总动员”完全可以得到证实。

一方物业,一方人事。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同样苦乐于斯。小伙姑娘们白天在作坊劳动,努力完成着自己的一份工作,晚上操持着家务,甚至忙里抽闲耕种着田里的庄稼,实现和保证着瓷场农活两不误。远道招来的工人寄宿在窑场,按时完成窑场分配的工活,闲班又复联系别的作坊,带上工具又去干一份工作。民窑如此,官窑同样如此。官窑所不同的是,一些窑主和艺术监管为朝廷及府衙所派遣,而真正的干活的工人仍为民间所顾佣。官窑的拉坯高手其待遇要比民间高。在古代,官窑、民窑的技术信息是经常沟通和交流的。

五、龙凤纹与装饰

在官窑,花色品种时有更新,这些除了陶工自己设计之外,大部分是从宫中传出。或由朝廷派专人(宫廷画师)绘制后送来生产。定官窑所出现的一些龙凤装饰都属于这一类。当时龙凤为朝廷所独尊,民间是不敢随便使用和生产的。就是这些龙凤的姿态和装饰部位都是有一定讲究的。以宋定窑刻花盘(印花)龙凤纹图案为例,其鹿角、鹰爪、蛇身、牛耳、鲤鳞等,形态为团状,叱咤风云之势,表现着威猛与腾挪。细心考证,才发现定窑器物中的龙纹装饰却酷似宋早期陵墓龙纹,属地道的宋代院派画风,绝非民间匠人所出。这两组龙纹出自宋太祖赵匡胤与英宗赵曙陵墓(永昌陵、永厚陵),原作为陵墓座柱(现今河南巩县),尤以宋太宗赵光义的陵墓(永熙陵)望柱上的龙纹与定窑云龙盘龙纹尤其相似。其圆形身躯与曲颈、鬣毛、脊鳍以及飘动的火焰简直如出一家之手。在定窑生产中,刻划花龙纹、印花龙纹,包括贴、剔等龙纹装饰不少,但均属大同小异,这说明一个问题,当时人们对龙纹使用中的一种恐惧心态。关于凤纹,凤纹的产生同龙纹样,同为一种图腾崇拜之标志。因为在生活中原不存在,故在美化装饰上可以无拘无束,变化多样。凤在历史上同龙一样,具有一定的“权力”象征,故人们把它视为皇族女性以描写,又人们为祈望美好把凤凰列为爱情的偶象,故有“鸾凤和鸣”,“凤鸣朝阳”等喻示性很强的图案。同时人们又把她同龙安排一起,名为“龙凤呈祥”。清慈禧当权后,把宫殿玉阶中刻有龙在上凤在下的雕饰颠倒过来,成为凤在上龙在下。可见慈禧自比为凤。因此,后世人又把男女比作龙凤,遂出现生男为生龙,生女为添凤之生育称谓。总之龙凤被人们作为一种受崇拜的偶像,在人世间传颂于今。

鱼纹以及一些花卉类,大多属于富丽规整的形象均由皇宫画师提供。由窑场画工自己设计的占少数,民间窑生产不过是凭借官窑信息传递而间接获得,但有一些乡土气息很浓的东西则属民间窑自己所作。

六、刻花手

刻花手,或曰刻花把式,在宋代较为流行。从官窑到民窑都培养和拥有自己的刻花队伍和后备力量。同成型拉坯师傅一样,从四面八方招募的工艺美术人材,民间能工巧匠等成为定窑刻花队伍的主力军。同拉坯相比较,刻花艺术较为更难。因为刻花不但需要一定的文化艺术思维作铺垫,还需要一种先天能工意识。刻花队伍的形成主要体现在官窑刻花队伍的规范行为上。以古定瓷刻花图案为例,其中不乏其荷花、牡丹以及龙凤鱼纹,但并非像有人说的各具风范,不见雷同,而是一种图案形式在广泛的应用。有幅荷花刻花图案(见图),使用较广,从一些文物及碎片中屡屡见到。还有龙纹图案,不论印花刻花都是一样的构图形式,等等。在古代,图案的应用和形式,也都是经过规范化的。这种规范化的纹饰,从另一方面也是为市场(消费者)所需而生产。在宋代同样有瓷场自己的商品顾客,新旧客户,随客户意愿而制作。一批紧接一批,可能所需就一个图案,或因具体需求,可订作:荷花刻花1000件,菊花500件等,都是按主顾订单生产。凡是经过市场验证,认为是经典式的纹样或造型,都为瓷场归档定型成为瓷场的拳头产品。

在瓷场与瓷场之间,在官窑与官窑之间,在民窑与民窑之间,在官窑与民窑之间,其产品形制设计与装饰设计都有自己的基本特色。保留和体现着刻花的不同形式和艺术风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古代尚未出现商标意识和著作权意识,至于自己的发明创作受到侵犯,也不可能受到保护。但官窑产品是不允许民窑随意仿造的,这种制约主要靠封建社会的皇室独尊来限制。同古代避讳一样,只要皇帝叫什么名或字,民间是不允许叫这同样名子的。除此外,官、民窑各自发挥其优势和特长,形成宋代官、民刻花相互借鉴交流的艺术氛围,促进了定窑刻花艺术的发展。

七、南涧到北涧金银十八石

定窑附近村民,祖祖辈辈躬耕于足下这块由大片大片遗址所占据的土地上,经冬历夏的辛勤劳作着,不知从哪辈子起,从哪个人最先传起一个故事:说是宋金战争,宋军无力抵抗金兵而节节败退,有两窑瓷器未及出窑工匠们就随时局南逃了。又有说法,“南涧到北涧,金银十八石。”是涧磁村村北至村南一段,每天税收金银有十八石之多。如是流传,说明当年定窑业之发达与区域经济之繁荣,而究其可靠性有多大,则无人弄得清楚。因为历史从不依传说为准而研究的。但足以证实一个问题,就是定窑自失传之后,人们一直念念不忘其所带来的好处,深知定窑瓷器之艺术价值及为世所重。

八、定窑失传的民间传说

定窑之失传,实以宋金之战为肇始,频年烽烟,所处一带经济受到极大摧残,定窑业更不例外。但在民间还不时听到另一种说法,尤其定窑遗址附近村庄似乎是尽人皆知:当年定窑烧瓷,个别窑主为了把窑烧好,每窑需装进一双童男、童女,用以祭窑。每次点火前并杀猪宰羊摆供上香,向天祈祷。至于这一双童男、童女从何而来,大都是从贫苦人家买来。年复一年,窑窑如此,窑业主获得高额利润,一双双童男童女无故化为灰烬。这件事终于被朝廷知道了,遂对当时所处一带窑业进行了大规模查封及对残害人命的罪魁祸首进行惩办。从此定窑逐步衰败,最终导致失传。

这种情况的发生,究其有多大真实性,尚可值得商隼。按民间习俗,凡窑业包括一些砖瓦窑都非常虔诚的奉祀和祭典天神——太上老君。其原因是当年烧窑完全靠经验把握,烧坏窑的情况非常普遍。为了把窑烧好,只好求助于天。在封建社会人们思相愚昧,凡事均听天命,出现这种情况原不奇怪。但民间更有“积善行德”“厚德积福”之传统。故说窑业祭烧童男、童女者若有,也为极少数。至于朝廷派官兵进行惩处查封也在情理之中。封建社会的法律,常是一人犯法,诛灭九族。类似这种情况,如查出一窑有此恶端,而导致大规模封查,也属正常。

九、定窑器皿中手刻鱼纹遇水游动析疑

定窑,作为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几百年间沧桑变故而窑业不衰,相反却逐渐壮大。以现存曲阳县涧磁、燕川之宏大遗址看,确实信而不谬。无怪乎宋以来诸多历史文献及名人笔记均多誉美之辞。世传定窑器皿中手刻鱼纹,遇水即能复活而游动。几分神话含有几分荒唐,不难看出其艺术色彩被描绘的何等浓郁。通过专家实际探讨、试验、演示、给予了理论上的解释。手刻鱼纹“变活”不过是一种艺术处理的视觉现象。像美术家高超的笔触一样,仿生效果使人产生累真的遐想与错觉。正是这种遐想与错觉,凝结而编织了定瓷工艺美术神话。从而也展示和强调了定瓷制作艺术的特殊性。起初,仿制者只知道在器坯上按形象用刻刀勾勒轮廓,并未深谙此中三昧,不料最终效果与期望大相径庭。仅此一招,使得历来多少仿制者叫苦不迭。原来,定瓷手刻装饰是美术与工艺相结合,寓有双重语言的艺术载体,是在确定纹样形象以后,重在这把刻刀的使转工夫。其要诀是按所表现形象采用刀行形外,以线托形的运刀艺术,它刻出的不仅仅是线条,而是面——具有一定宽度的与线相结合的面。形象刻画成功与否全赖于这种线面的处理效果。形象刻画与线面宽窄和深浅直接构成其神韵感觉,成为整个装饰机制中重要的递变因素。

通过施釉、烧成,釉层产生高温溶动,线面内釉色层次自然拉开,形成深与浅、浅与淡隐隐约约的色彩层次。或青白、或米黄,细分大体概括为黑、白、灰三个调子。通常情况下,刻面用手触摸不易感觉,注入水,则感纹饰异样清晰,时有草拽鱼游之感。难怪在一次对外贸易中,一位澳门老板起初没多在意器皿中的鱼纹装饰,在他的认识中,定窑手刻花纹再好也不过同器皿材质溶为一色,并无其它神奇。待入清水后,器皿中的鱼与荷花顿而明丽起伏,这一次使他大为惊讶。这正是定窑手刻装饰的独到之处,历来被认为是定瓷工艺中一项“绝活”而称誉陶瓷界。

定窑的烧成工艺

1、室温——300℃

这一阶段其实就是坯体干燥过程的延续。我们说坯体充分干燥后才能装窑,只是我们凭肉眼观察的一般意义上的自然干燥,从科学角度来说,坯体内还有一部分不能通过自然干燥排出的水分,这就需要借助外力,即窑炉来加热,促使坯体内残留的水分排除。此时,坯体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会导致其化学成分的变化。此阶段加热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坯体入窑时的水分含量。另外,坯体的厚薄、装窑方法、装窑坯体密度等可影响坯体的含水量及其排出速度。

定瓷拉坯产品经过950℃素烧,坯体产生少量收缩,其强度和气孔率均有所增大,所以在第二次入窑烧成室温至800℃阶段升温速度可以快些,不会造成坯体因水分急剧蒸发而开裂。注浆产品则不同,为一次烧成,坯度施釉后湿度高,入窑时水分较大,其中一些坯体的支垫水分也较大,所以在此阶段要严格控制升温速度,尤其是大件厚壁的产品更应严格控制,以避免升温过快而造成开裂缺陷。另外,夏季空气湿度大,坯体入窑时含水量也相对较大,其产品更容易出现缺釉、滚釉现象,其原因就在于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压力低,烟囱的抽力不足,在窑炉加温时产生的水蒸气不能及时排除,则导致了缺釉、滚釉缺陷。拉坯产品经过素烧,水分已经排除,坯体发生收缩,固体颗粒联结紧密,里外同时施釉的阔口产品更容易被水蒸汽浸透,而这类产品一般装在窑炉上层,温度相对较高、水蒸汽密度较大,釉层收缩、凝聚时产品口沿、底部的水分不能及时排出,更容易造成产品的缺釉、滚釉缺陷。

2、氧化分解阶段:300℃度—950℃

此时坯体中所含的有机物、碳酸盐及含铁化合物等都发生氧化分解,是坯体烧成的关键阶段之一。

定瓷配方中含有大量的紫木节,另有少部分砂石、窑炉渣等,这些原料里的主要有机物、碳素都在此阶段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气体排放出来。此阶段必须保持氧化焰烧成气氛,如果不将有机物与碳素彻底燃烧干净排除尽,待釉层熔融后将坯体气孔封闭,就很难再烧熔排尽,从而造成烟熏、气泡等缺陷。严重时甚至连架支和产品底部都变成黑色或布满气泡。这就是碳素等未被完全排除,被已熔融的釉封闭,随着温度升高,碳素有机物气化产生气泡,排除体外不畅通所至。

温度在573℃时,配方中的石英发生晶型转变,只是一瞬间。因时间较短,结构不发生特殊变化,因而晶型转变较容易进行,体积变化也不大,在0.82%左右,此时一部分水分已排除,气孔率增加,坯体不会发生剧烈膨胀而致崩裂。

3、 高温阶段:950℃度——烧成温度

此阶段氧化和分解作用继续进行,形成大量的液相与莫来石,坯体的玻璃相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多。这种玻璃相溶解石英颗粒、黏土分解物,Al2O3与SiO2又重新生成新结晶——莫来石。过剩的SiO2则转化为方石英,与莫来石晶体一起构成坯体的骨架(我们的梭式窑炉用的高温棉就是莫来石晶体)。此阶段石英晶型转变,由石英转变为方石英,体积增大15%左右。此时,玻璃态液相填充所有颗粒间隙,起胶合作用,使制品形成一个整体,不会因晶型转变而发生开裂。但液相量过多会导致坯体变形,只有合理控制原料配方中各氧化物的含量、烧成温度、保温时间,才能掌握此时坯体的液相量,使既不欠火烧生,又不致因过火而导致制品变形。

4、保温——冷却阶段

定瓷烧成达到要求温度不能马上停火,要进行适当时间的保温,不使温度急剧下降,按梭式窑说至少要保温一个小时。定瓷烧成的冷却阶段采取的是自然降温,当温度降到100℃左右时才可稍打开窑门,待窑内外温度平缓对流后出窑。

在保温——冷却阶段,定白瓷没有特殊要求,保温后只要自然降温即可。定窑色釉则不同,因定窑色釉属于铁结晶釉,它最灿烂的窑变即来自这关键的保温——冷却阶段。待达到一定温度,适当保温后,结晶釉析出晶体,形成从色泽到肌理的万千变化。如降温太快,错过了结晶要求的温度,使形不成晶体,或没有充分形成晶体,则色定艺术效果就不明显。

定窑白瓷

黑定菊花盏

细说瓷器窑口


说起窑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发明了“穴窑”用来烧造陶器。商周时期,又出现了升焰式的圆窑和方窑,但当时的瓷器与陶器同窑烧造,并无专门的瓷窑,像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器与印纹硬陶即是同窑烧制。随着制瓷业的不断发展,瓷窑才逐渐从陶窑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烧造瓷器的窑炉。

按形制来分,窑炉有馒头窑(圆窑)、龙窑、阶级窑、葫芦形窑、蛋形窑等多种.其中的馒头窑与龙窑是最为常见的,且沿用时间较长,北方的平原地区多使用馒头窑,而南方的山区、半山区则多依山建造龙窑;下面就谈一下这几种形制的窑炉。

馒头窑又称“圆窑”,火膛与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的空间,故而得名。馒头窑大约出现于西周晚期,一直沿用至今,它是北方地区流行的陶瓷窑炉形制,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等部分组成,多在生土层掏挖修制或以坯、砖砌筑而成。馒头窑的特点是容易控制升温和降温速度,保湿性较好,适用于焙烧胎体厚重、高温下釉黏度较大的瓷器;但由于它升温、降温都比较慢,烧成时间相对较长,且窑内温度前后、上下分布不够均匀,所以容易出次品。

龙窑又称长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窑长多在30~80米之间,形似长龙,故称之龙窑。龙窑结构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龙窑出现于商代,这个时期的龙窑既烧制印纹硬陶,又烧制原始青瓷,即通常所说的“陶瓷同窑合烧”,至东汉晚期结束了陶瓷同窑合烧的状况,出现了专烧瓷器的龙窑。此后,龙窑逐渐增长,各朝的倾斜度和结构也不断改进,使龙窑烧成效果不断完善,宋、元时期的龙窑出现了一种在窑室内砌筑多道挡火墙,将其分成若干小室,挡火墙下部设烟火孔,使室与室之间相通,即所谓的“分室龙窑”。直至当今,南方有的地区仍然在使用龙窑烧制陶瓷器。龙窑的特点是建筑方便,装烧量大,产量高,其升温、降温都很快,容易维持还原气氛,适合于焙烧胎体较薄、高温下釉黏度较小的石灰釉瓷器,所以有人说龙窑是青瓷的摇篮。

阶级窑出现于明福建德化窑,由宋元时期的分室龙窑发展而来。它是以砖等材料依倾斜的山坡建筑,倾斜度在21度左右,由窑门、火膛、若干个室和烟囱等组成,各室依次相连,自下至底形成层层阶级,故称之“阶级窑”。它集龙窑装烧量大、产量高与馒头窑容易控制升、降温速度的优点于一身,同时具有节省燃料的长处,适合于烧制德化窑白釉瓷器等含氧化钾成分较高、釉在高温下黏度较大的瓷器。

葫芦形窑是由龙窑发展而来的,对龙窑做了较大的改造,由窑门、火膛、前室、后室、烟囱等部分组成,适合烧制氧化钾含量较高、釉在高温下黏度较大的瓷器。

蛋形窑出现于明末清初江西景德镇,由元明时期的葫芦窑发展演变而成,由窑门、火膛、窑室、护墙和烟囱等部分组成。其结构合理,所需材料造价低廉,施工方便,烧造量大,适合于多种坯釉,多类品种瓷器可一次烧成;蛋形窑以柴做燃料,烧成时间短,产品质量好,它对于清景德镇瓷器的发展,祈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照火焰走向,窑炉又分为直焰窑、倒焰窑、半倒焰窑、平焰窑等。

烧制瓷器的窑口,各省各地可谓数不胜数,历代名窑也是星罗棋布。北宋时期,出现了由官方营建、主持烧造瓷器的窑场,称为“官窑”。其实早在五代十国吴越钱氏宫廷垄断越窑的部分生产,已经具有了官窑的性质,但尚未形成具体的概念。史上著名的官窑如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设置的北宋官窑,南宋的修内司窑,明代的宣德窑、万历窑、成化窑,清代的康熙窑、雍正窑、乾隆窑等等。历代的官窑瓷器主要有三个用途,一是官廷御用瓷,包括赐赍给功臣国戚的赏瓷;二是对外交往的礼品瓷;三是用于海外贸易的商品瓷。由于官窑工匠的工艺水平较高,还有专门的监督官员来监督生产,并且会将产生的次品严格销毁,所以官窑瓷器一般比较精致,且存世量较少。

相对宫廷兴办的官窑而言,民间的瓷窑即称民窑,历代绝大多数的瓷窑皆数此类,民间的众多瓷窑中,以一个窑口为代表,产品的胎釉成分、工艺、造型、釉色、装饰等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一批瓷窑,往往被划分为一个窑系。窑系形成于民间制瓷业空前繁荣的宋代,元代继续发展。重要的如宋代八大窑系。各窑系产品多以一个品种为主,如定窑的白瓷、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瓷、耀州窑系的刻花青瓷、龙泉窑系的青瓷等,但有时也有一些其他种类的产品。相对于官窑产品必须代表皇家意愿,反映统治阶级心理需求的限制,民窑产品的造型、纹饰题材更加自由、丰富。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这时出现了史上有名的五大名窑八大窑系。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八大窑系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宋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是我国陶瓷史上名窑蜂起、名瓷迭出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我国的瓷窑在元代以前南北方分布较为均衡,窑址遍及全国,名窑星罗棋布,如上面提到的宋代八大窑系,就是南北方各有四大窑系,而宋以后制瓷业的发展则出现了倾斜,由于战争的原因北方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制瓷业随之衰落,瓷业的重心南移,许多窑工南迁。元代以后,江西景德镇借助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在原有的雄厚制瓷技术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明清时期,终于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制瓷中心,名扬天下的“瓷都”。

中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制瓷产区分布广泛,由于各窑分布的区域不同,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各有差异,不同的制瓷原料制约着各窑的生产手段、工艺技术、装饰技法,使各窑产品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为准确鉴别古瓷产地及其真伪提供了重要依据。

定窑瓷器的特征有哪些


定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以生产白瓷而驰名。定窑瓷器多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酱釉、褐釉、绿釉等品种。定窑白瓷的驰名始于北宋,而定窑白瓷的烧造则始于唐代。

定窑窑址位于河北曲阳涧磁村,定瓷大宗的北宋定窑白瓷,具有以下的特征:1、泪痕:泪痕是指器表的流釉现象,定瓷流釉往往呈条状,宛如垂泪,故称泪痕。泪痕现象仅见于北宋定窑器,唐至五代定瓷并无此特征。唐代定瓷釉薄而洁白,胎釉结合十分紧密,无流釉现象;北宋则凝厚而泛黄,釉内气泡大而多,釉层在烧结过程中随器垂挂流淌,形成泪痕。北宋早期,定窑采用正烧,流釉方向自口至底,北宋中期以后,定窑创造了覆烧的技法,流釉方向自底向口,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笔者曾见过一些定窑白瓷,泪痕方向为横向,十分奇怪,形成原因尚待研究。竹丝刷痕:在定窑碗、盘类器物的外壁,经常可看见细密如竹丝的划痕,这些划痕是器物初步成型后旋坯加工时留下的,当然在其它窑口的器物外壁也可见到旋坯痕,但不如定窑的纤细密集,此为鉴定定窑器物的一个特征。

定窑瓷器的胎骨较薄而且精细,颜色洁净,瓷化程度很高。釉色多为白色,釉质坚密光润。定窑瓷器的白釉多闪黄,故有“粉定”之称,釉面偶尔还有垂釉的现象,由此又有了“泪釉”的别称。宋代定窑瓷器常见的器型以盖碗茶具、盘、瓶、碟、盒和枕为多,罐、炉等器形则比较少。定窑瓷器的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北宋早期的定窑刻花,构图、纹样都比较简单,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具有浅浮雕的美感。北宋中晚期,定窑的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

定窑瓷器怎么鉴定?


定窑瓷器怎么鉴定?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著称,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相比其他四大名窑,定窑瓷器存世量较多。定瓷虽有过给宫廷烧造瓷器的经历,但时间很短,因此精品不多。定窑瓷器的胎骨较薄而且精细,颜色洁净,瓷化程度很高。常见的鉴赏方法如下:

一要有玉质感。宋代制瓷追求玉质效应,以有玉质感的为上品,特别是作为宫廷烧造的瓷品,更是必须要烧出玉质感来的。因此,一件定瓷器物上手(无论是白定,还是色釉定都是如此),首先要看有无玉质感?真品应是釉水莹润,富有灵动之气,就如白玉一般的。仿品因胎釉原料和烧造温度等不易掌握,很难烧出玉质感来。一般都是气韵呆滞、釉色苍白,无玉质感可言。个别能烧出玉质感来,但常见色彩显新,有火爆之感。

二、釉色如象牙之白。五代之后,定窑器施釉前已不施化妆土了。所施白釉的釉水为白中闪黄,所以釉面之色呈所谓的“象牙白”色。少数质差的釉为白中微闪灰黄。白定釉面呈半透明状,因为施釉较薄,所以薄处能隐约看到胎色。在器物的折腰处可见积釉呈浅浅的黄绿色。积釉处气泡稀疏通透,大小不一。这也是一个鉴识时要注意的要点。仿品因掌握不了定窑特定的烧成气氛,故难以烧出“象牙白”的釉色来。

三、要见“竹丝刷痕”。定窑的制胎工艺中,在胎半干之时,有用竹丝刷子旋修这一道工艺,因此在胎面上就留有一些“竹丝刷痕”。定窑因为施釉较薄,烧成后,在釉薄处透过釉面就隐约可见竹丝修胎所留下的刷痕。这是定窑瓷的一个基本特征之一,在鉴识时必须特别留意。仿品中常不见这种“竹丝刷痕”。有的做了,但做得生硬拙劣,不够自然,据此可以鉴别。

四、釉面常见“蜡泪痕”。这种“泪痕”是由于上釉不均匀,入烧时釉水垂流所致。垂流釉的下部似蜡泪状凸起,球面下部呈浅水绿色。这种“泪痕”只出现在盘碗的外部。有否“泪痕”也成为鉴识是否北定的一个基本特征。当然,不是每一个定窑瓷都有“泪痕”,但有“泪痕”比没有“泪痕”的要容易确认。

这个时期由于定窑瓷器受到烧瓷工艺方面的种种制约,无论在制造、装饰以及釉色各个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釉色从前期的白或白中泛青转变为白中泛黄。在白中泛黄中的瓷地上创造出刻划花装饰,随着覆烧方法的创造成功,印花装饰方法又大量被采用,定窑瓷器的“独特风格”就形成了。

定窑里面的定窑系窑囗瓷器


一、 山西平定窑

平定窑最早见于明人李贤《大明一统治》,陆应旸《广舆记》及清代其他文献,旧有西窑之称。但据明清两代文献所记,仅知产瓷,具体烧窑情况都语焉不详。1977年发现了平定窑的窑址。窑址共发现两处,初步判明始烧于唐,经五代、宋而终于金,有五百多年历史。平定窑地距河北邢窑、定窑较近,造型、胎釉有很多共同之点,烧瓷也以白釉为主,兼烧黑釉瓷器;碗足具有晚唐玉壁底的特征。晚唐五代的唇口碗与花口缸等器物也常见。宋代白瓷的风格。定窑产量最大的折腰盘,这里也有发现,甚至定窑产量不多的黑印花器,平定窑也烧制,可知两窑属于同一窑系

二、 山西盂县窑

盂县窑最早见于《元一统志》:“石甘有窑十处在盂州”。《永乐大典》记录比较具体,也只说:“盂县磁窑一座,在县东南三十里”》,1977年在磁窑坡发现了窑址。盂县窑烧白瓷为主,有印花、刻花装饰。印花有莲花、牡丹纹等,莲花纹有不同布局。刻花装饰有两种,一种为粗线条,一种为刻花结合篦划纹,有莲花、鸟纹等;也有镂空装饰器足。装烧瓷器窑具采用定窑覆烧的组合垫圈。盂县窑烧瓷始于宋代。山西地区金代瓷窑普遍采用碗心一圈乔釉叠烧法,盂县窑也大量烧制这种碗,盂县窑下限止于金,应有近300年历史。盂县窑亦因地距定窑较近,造型、纹饰、烧成工艺受定窑影响,属定窑系瓷窑。盂县与平定同属太原路,而且距离甚近,但两窑烧瓷品种相同的却很少,还看不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 山西阳城窑

阳城窑过去以烧阳城罐知名。关于它的历史,文献很少提到。近两年来,山西省陶瓷史编写组进行普查,在阳城县东关外的窑畔间发同了一处窑址。阳城窑宋代以烧白瓷为主,标本中也有白釉黑彩小俑。白瓷主要是盘碗等器,有折腰盘,显系仿定产品。定窑大量生产的盖缸一类器皿,这里也有发现。标本中有两种盖,一种为刻花菊瓣纹,一种光素无纹饰,盖平沿,盖顶有瓜蒂小纽,与定窑特征相同。阳城窑瓷器胎较灰,为了增加白度,都敷一层白化妆土,做法与河南及河北磁州窑同类器皿大体相同。定窑器胎土较白,不需要敷白化妆土,这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在烧法上阳城窑白瓷有的用单件装匣钵,有的用五支钉叠烧,碗里碗足大都留有支钉痕。支钉较山西地区其他瓷窑大,是阳城窑的一个特征。

四、 介休窑

介休窑历来不见记载,1957年发现。介休窑创烧于宋初,历金、元、明、清数代,烧瓷达千年之久,在北方瓷窑中是比较少见的。介休窑宋代烧瓷品种比较丰富,除以白釉为主外,还有黑釉和白釉釉下褐彩。装饰有印花、釉下彩绘、釉下彩绘划花和镂雕等我种技法。白釉以盘碗数量最多,早期器物有多种造型,胎较厚,器足部处理具有浓厚的地区特色,晚期印花白瓷受定窑影响,纹饰布局完美,线条清晰。窑址采集品中有残印模一件,为婴戏牡丹纹,构图布局与定窑讲求均衡对称不同。印花白瓷较多的小件盏洗,盏里多印缠枝花卉,盏心及圈足各有三个支痕,这是介休窑的独特支烧方法。介休窑印花时饰还大量运用于褐釉盘、碗、洗等器物。碗里多为缠枝花卉,盘、洗则四面饰以婴戏荡船纹。这种纹饰布局仅见之于介休窑,题材新颖,极富生活气息。这类黑褐釉印花器的器里都有一圈无血肉,具有金代制作特征。

五、霍州窑

霍州窑遗址位于霍州市西南白龙镇陈村以南的汾河西岸,以烧造白瓷为主。这种白瓷口沿施釉,整体施化妆土,造型小巧,胎薄体轻,制作精工,纹饰精细,创烧于金而盛于元,与定窑相似。

何谓瓷器窑口?


说起窑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发明了“穴窑”用来烧造陶器。商周时期,又出现了升焰式的圆窑和方窑,但当时的瓷器与陶器同窑烧造,并无专门的瓷窑,像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器与印纹硬陶即是同窑烧制。随着制瓷业的不断发展,瓷窑才逐渐从陶窑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烧造瓷器的窑炉。

按形制来分,窑炉有馒头窑(圆窑)、龙窑、阶级窑、葫芦形窑、蛋形窑等多种.其中的馒头窑与龙窑是最为常见的,且沿用时间较长,北方的平原地区多使用馒头窑,而南方的山区、半山区则多依山建造龙窑;下面就谈一下这几种形制的窑炉。

馒头窑又称“圆窑”,火膛与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的空间,故而得名。馒头窑大约出现于西周晚期,一直沿用至今,它是北方地区流行的陶瓷窑炉形制,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等部分组成,多在生土层掏挖修制或以坯、砖砌筑而成。馒头窑的特点是容易控制升温和降温速度,保湿性较好,适用于焙烧胎体厚重、高温下釉黏度较大的瓷器;但由于它升温、降温都比较慢,烧成时间相对较长,且窑内温度前后、上下分布不够均匀,所以容易出次品。

龙窑又称长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窑长多在30~80米之间,形似长龙,故称之龙窑。龙窑结构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龙窑出现于商代,这个时期的龙窑既烧制印纹硬陶,又烧制原始青瓷,即通常所说的“陶瓷同窑合烧”,至东汉晚期结束了陶瓷同窑合烧的状况,出现了专烧瓷器的龙窑。此后,龙窑逐渐增长,各朝的倾斜度和结构也不断改进,使龙窑烧成效果不断完善,宋、元时期的龙窑出现了一种在窑室内砌筑多道挡火墙,将其分成若干小室,挡火墙下部设烟火孔,使室与室之间相通,即所谓的“分室龙窑”。直至当今,南方有的地区仍然在使用龙窑烧制陶瓷器。龙窑的特点是建筑方便,装烧量大,产量高,其升温、降温都很快,容易维持还原气氛,适合于焙烧胎体较薄、高温下釉黏度较小的石灰釉瓷器,所以有人说龙窑是青瓷的摇篮。

阶级窑出现于明福建德化窑,由宋元时期的分室龙窑发展而来。它是以砖等材料依倾斜的山坡建筑,倾斜度在21度左右,由窑门、火膛、若干个室和烟囱等组成,各室依次相连,自下至底形成层层阶级,故称之“阶级窑”。它集龙窑装烧量大、产量高与馒头窑容易控制升、降温速度的优点于一身,同时具有节省燃料的长处,适合于烧制德化窑白釉瓷器等含氧化钾成分较高、釉在高温下黏度较大的瓷器。

葫芦形窑是由龙窑发展而来的,对龙窑做了较大的改造,由窑门、火膛、前室、后室、烟囱等部分组成,适合烧制氧化钾含量较高、釉在高温下黏度较大的瓷器。

蛋形窑出现于明末清初江西景德镇,由元明时期的葫芦窑发展演变而成,由窑门、火膛、窑室、护墙和烟囱等部分组成。其结构合理,所需材料造价低廉,施工方便,烧造量大,适合于多种坯釉,多类品种瓷器可一次烧成;蛋形窑以柴做燃料,烧成时间短,产品质量好,它对于清景德镇瓷器的发展,祈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照火焰走向,窑炉又分为直焰窑、倒焰窑、半倒焰窑、平焰窑等。

烧制瓷器的窑口,各省各地可谓数不胜数,历代名窑也是星罗棋布。北宋时期,出现了由官方营建、主持烧造瓷器的窑场,称为“官窑”。其实早在五代十国吴越钱氏宫廷垄断越窑的部分生产,已经具有了官窑的性质,但尚未形成具体的概念。史上著名的官窑如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设置的北宋官窑,南宋的修内司窑,明代的宣德窑、万历窑、成化窑,清代的康熙窑、雍正窑、乾隆窑等等。历代的官窑瓷器主要有三个用途,一是官廷御用瓷,包括赐赍给功臣国戚的赏瓷;二是对外交往的礼品瓷;三是用于海外贸易的商品瓷。由于官窑工匠的工艺水平较高,还有专门的监督官员来监督生产,并且会将产生的次品严格销毁,所以官窑瓷器一般比较精致,且存世量较少。

相对宫廷兴办的官窑而言,民间的瓷窑即称民窑,历代绝大多数的瓷窑皆数此类,民间的众多瓷窑中,以一个窑口为代表,产品的胎釉成分、工艺、造型、釉色、装饰等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一批瓷窑,往往被划分为一个窑系。窑系形成于民间制瓷业空前繁荣的宋代,元代继续发展。重要的如宋代八大窑系。各窑系产品多以一个品种为主,如定窑的白瓷、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瓷、耀州窑系的刻花青瓷、龙泉窑系的青瓷等,但有时也有一些其他种类的产品。相对于官窑产品必须代表皇家意愿,反映统治阶级心理需求的限制,民窑产品的造型、纹饰题材更加自由、丰富。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这时出现了史上有名的五大名窑八大窑系。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八大窑系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宋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是我国陶瓷史上名窑蜂起、名瓷迭出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我国的瓷窑在元代以前南北方分布较为均衡,窑址遍及全国,名窑星罗棋布,如上面提到的宋代八大窑系,就是南北方各有四大窑系,而宋以后制瓷业的发展则出现了倾斜,由于战争的原因北方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制瓷业随之衰落,瓷业的重心南移,许多窑工南迁。元代以后,江西景德镇借助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在原有的雄厚制瓷技术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明清时期,终于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制瓷中心,名扬天下的“瓷都”。

中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制瓷产区分布广泛,由于各窑分布的区域不同,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各有差异,不同的制瓷原料制约着各窑的生产手段、工艺技术、装饰技法,使各窑产品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为准确鉴别古瓷产地及其真伪提供了重要依据。

哪些窑口的瓷器是单色釉?


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如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绿釉、蓝釉和白釉等。

单色釉瓷器虽然颜色单一,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对“美到极致是自然”这一境界的经典诠释。

在唐代以前,中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不过从艺术角度来说,这一大段时间瓷器的造型、色彩较为拙朴实用,多和现代人的审美观有距离,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单色釉瓷器出在宋元和明清两个时期。

宋代,单色釉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单色釉瓷器的烧制工艺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单色釉瓷器胎体优雅、流畅,釉色纯正、明快,部分单色釉瓷,釉下的暗刻刻花,似有似无,既不失单色釉的素雅,又有图案可供养眼品赏,可谓雅上加雅,光照下更是剔透玲珑,精美无比。单色釉瓷器不浮、不嚣、不靡、不媚,与彩釉瓷器相比,浑然天成、素雅淡净,是公认的陶瓷制品中的“大家闺秀”。

单色釉因为少了彩绘,对瓷器整体美感表现提出更高要求,比如烧制工艺上就需要特别留意釉面质量和光泽质感,素胎表面刻划、贴塑等装饰,甚至影响到器型式样和大小。烧制工艺技术水平对美感表现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陶瓷烧制工艺难度评价也是挖掘各种单色釉收藏潜力的重要因素。

单色釉瓷器最近在各大拍卖行疯狂成交,那么问题来了,单色釉都由哪些窑口出产呢?

主产单色釉的窑口有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耀州窑、龙泉窑、越窑等。

单色釉的瓷器大多是宋代瓷器,宋瓷现如今无论是收藏价值还是市场价值都非常好,所以各大拍行只要有宋代单色釉瓷器出现就会成为众藏家争夺对象。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芒口金边的定窑瓷器》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芒口金边的定窑瓷器》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定窑芒口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