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曾龙升瓷器如何鉴别 > 导航 >

龙年生肖瓷器收藏大热 教您如何欣赏龙瓷器

龙年生肖瓷器收藏大热 教您如何欣赏龙瓷器

曾龙升瓷器如何鉴别 古代瓷器龙形状 古代瓷器龙盘

2020-06-05

曾龙升瓷器如何鉴别。

龙年礼品龙凤呈祥小巴拿马对瓶-全球限量2012尊

龙年生肖瓷器收藏大热,小编教您如何欣赏龙瓷器。

近日,以龙为绘画主题的陶瓷在市场热销,龙不同的姿态和身形都象征着不同意义,小编与您浅析各种龙纹代表的不同含义,供您参考选择。龙在陶瓷绘画中的姿态常见于:坐龙、行龙、升龙、降龙、团龙,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

乘龙升天

远古时代,黄帝是位非常贤明的君王,他曾经为了民族的生存,打败了入侵者蚩尤。黄帝的晚年,天上突然飞下来一条龙,那条龙有着威武的眼睛和长长的、闪着银光的龙须,整个龙身透着金光,降临时好像带来万匹的金缎,笼罩了整个天空。黄帝和大臣都很吃惊,那只龙慢慢靠近黄帝,眼神变得十分温和,忽然开口对黄帝说:“天帝非常高兴看到你帮助人类所做的一切,所以特地派遣我来带你升天去觐见天帝。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就跨上龙背,随金龙升天了。

吞珠化龙

在很久以前,一个村庄里闹饥荒,有一位非常善良的少年,看到饥饿的人就会把自己粮食分给他们,宁可自己饿着肚子。有一天,少年在河边打水,发现水桶里多了一颗宝珠。少年拾金不昧,但是又苦于找不到主人,于是就将宝珠带回家,奇怪的是此珠放到米缸涨米,放到钱柜生钱。少年有了米和钱,于是就帮助更多的人。村上的一个恶霸地主知道以后,带人来抢宝珠。少年情急中将珠放到口里,却一不小心咽了下去。于是口渴求饮,缸水喝干了,又去喝河水、江水。喝着喝着,头上冒出了角,眼睛朝外凸,身子便长出鳞枣化龙了。

张羽煮海

说秀才张羽借宿于东海岸边石佛寺中。一日,他的琴声引来了东海龙宫的琼莲公主,两人志趣相投,琼莲临别相赠龙宫之宝鲛鮹帕,暗许婚姻,并相约八月十五在海边详见。谁知琼莲为拒天龙之婚,被龙王关入鲛人洞中受苦。张羽知道后,借助鲛鮹帕闯入龙宫求见,反遭天龙之辱,被绑在鲛人洞外外城礁石。琼莲得知后,舍出颌下骊珠救张羽出龙宫。张羽生还人间,并得龙母指点至蓬莱岛求仙相助。蓬莱仙姑赠他三件法宝,在沙门岛煮海降服龙王,最终张羽和琼莲喜结良缘。

龙凤呈祥

相传唐朝初年,精通星相学的袁天纲从京师长安南下入蜀,于端阳节这天到达利州城,即现在的广元市。当时,嘉陵江里正在举行龙舟竞赛,利州都武士约一家也坐在官船上观看。突然,从江水深处窜出一条乌龙,摇头摆尾地向西山飞去;几乎是同时,一只凤凰也伴着彩霞飞来,在东山顶上长鸣一声,然后向北方飞去。众人和武都督夫妻对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唯有袁天纲爽声大笑,说:“这叫龙凤呈祥,此地必出贵人。”第二年正月间,武都督的妻子生下一个女孩,就是后来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望子成龙

话说一个员外多年无子,后来焚香求观音菩萨,四十岁这年,员外夫人终于有喜了,诞下。小儿长到三四岁,诗词文章不在话下,员外再没得可教他的了,于是就去送他去赶考。因为他太小了,跨不了考堂的高门槛,于是让他骑在自己的肩上入堂。当考官点名问考,见一人抗着个小儿进来,很是奇怪,便发问:堂下负子入考者为何人?只听小儿答道:负者不考,考者不负,礼虽不恭,情有可原,望大人见谅,说完一拱手。考官见之打了一惊!

于是道:不孝儿骑父为马

童儿对:慈悲父望子成龙

考官冷笑:小孩子满口乳臭

儿童回敬:大老人一脸花椒

考官心喜:眼中人为面前人

神通心欢:水底月是天上月

这眼中人就是看中之意,这水底月便是为官清明之喻。最后,神童中了状元。

关于龙的传说连篇累牍、汗牛充栋,《叶公好龙》、《画龙点睛》、《藏龙卧虎》的典故大家都耳熟能详,借着龙的“神气”,在这个龙年腾飞!

taoci52.com编辑推荐

近代瓷器出现收藏热


绿地粉彩宝相纹福寿盖罐

近日,从市内古玩市场了解到,因明清等古瓷器收藏品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固的高价市场,曾经不被收藏人士看好的近代瓷器开始出现收藏热,无论是新粉彩还是浅绛彩,近代瓷器的大多数品种身价都涨了十倍以上。

新玩家热捧民国瓷

“近代瓷器的市场行情其实是从2005年开始启动的,但这两年就涨得更快一些。”三峡古玩城的商家透露,近代瓷器主要是指1911年到1949年烧制的瓷器作品,业内一般称作民国瓷。走访三峡古玩城发现,除了极其普通的盘、碗等外,现在几乎找不到几百元价位的民国瓷了,其整体价格几乎是5年前的10倍,甚至更高。像一些普通的民国粉彩盖罐,5年前在市场上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价格多在100~200元之间,但现在至少也要2000元。而一些名家落款的瓷版画和人物瓷塑,价格早已过万。比如,“珠山八友”等画师创作的新粉彩瓷,受收藏者追捧而声名大振,一幅瓷版画没有十来万元拿不下。

业内有争议后市看好

但对民国瓷的前景,业内仍有争议。一般来说,陶瓷的半衰期为60年,经历两个半衰期后,才能看出陶瓷的老气来。而1911年~1949年期间的民国瓷,基本上只经历了一个半衰期,在不少老玩家看来,民国瓷属于现代瓷的范畴,很少收藏。

一些专业人士则表示,民国期间,专为皇室烧制瓷器的景德镇瓷器御窑厂停办,一些名匠高手流落到民间,烧制出堪比晚清官窑的作品,其中不乏艺术价值相当高的精品,所以民国瓷收藏热潮的兴起绝不是偶然。瓷器收藏家钱先生收藏民国瓷器已有20多年,在他看来,虽最近5年民国瓷器整体上涨了近10倍,但目前总体价格仍处于低位,其后市也将继续看好。最明显的例证是,最近几年民国瓷器已经是内地各大拍卖会的主角之一,成交价格逐年攀升。钱先生称,2007年嘉德四季拍卖会中,推出了60多件民国瓷器,其中一件绘粉彩山水方笔筒,其估价仅为3.5万元至5.5万元,最终成交价竟达25.3万元。

投资要关注三类精品

投资民国瓷,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升值空间较大的是画工精湛的精品,普品则基本不具备太大的收藏价值,如民国时期画工拙劣的喜字罐,多为残次品。“可关注三类瓷品。”首选名家名作。如以“珠山八友”为领军人物的新粉彩工艺瓷器,一直深受收藏投资者热捧。其次,袁世凯时期烧制的“洪宪瓷”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这一类瓷器工艺水准完全达到清王朝官窑的水平。最后,应收藏当时社会名流赠人之瓷器定制,这些绘瓷制品反映出他们的品位、好恶与社交状况,可以证史。

要从造型、胎釉、纹饰、描金工艺四方面综合鉴别赝品。其中,描金工艺是民国瓷的一大特色,主要在器口、壶嘴、双耳、瓷塑罗汉像、底款等实施描金;赝品描金不纯正还很粗糙,大多描金像枯黄的败叶色。

如何通过鉴别彩料鉴别瓷器 东缘文化传播教您方法


如何通过鉴别彩料鉴别瓷器,东缘文化传播教您方法。上海东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与追求,能不断提高藏友的鉴别能力。谨防小摊贩式骗子收藏观念,提高自己收藏能力。

不同的时代,所用的彩料都是不同的。

一般说来,古代瓷器所用的都是矿物料,而现代仿品则常用化工料来替代,因此,凡见用化工料的,就可以在鉴识时加以剔除。而矿物料在各个时期也都是不一样的。就拿绘青花所用的青钴料来说吧,明清各朝就是各有所用的。

洪武朝时,有进口、国产两种青料,进口料呈色鲜艳,国产料呈色灰暗;永乐、宣德两朝官窑器多用进口“苏麻离青”料,发色浓艳,青花上有“铁锈斑”;成化到正德前期用平等青料,发色淡雅秀气;嘉靖到万历前期官窑器多用进口回青料,发色艳美,蓝中带紫;万历后期至崇祯用石子青或浙料,除个别发色鲜艳外,一般都清淡无华;在清代,顺治早期多用石子青,后期多用浙料;康熙早期延续顺治,青花色泽灰暗,偶有清淡。

中期多用浙料和云南出的珠明料,呈色翠蓝,层次分明,晚期呈色偏淡;雍正、乾隆时,色泽不如康熙,层次也减少;晚清各朝均有所退步。根据使用青料的不同情况,就大致可以判断器物所属的年代。其它的彩料也然,不管是五彩或粉彩,不同的朝代所用的彩料都是有所区别的,熟悉了这些,也就可以帮助来识别和判断。从彩料的外在表现也可以用以区别五彩、粉彩和珐瑯彩。五彩器除绿彩有玻璃彩外,其余均一抹色平涂,表面相对显得粗糙;粉彩用渲染法画,立体感强,有粉质感,表面较平滑,但无玻璃质感。粉彩不能做到全粉彩化,其中的矾红必定是五彩。

因为烧造温度高了,矾红要流淌,因此,若发现矾红粉化或玻化,则必定是民国以后的现代工艺;珐瑯彩也用渲染法画,立体感强。有油质感,玻璃质感,没有粉质感。因为不用氧化铅工艺,因此,绝无蛤蜊光出现。

瓷器欣赏—原始青釉夔龙提梁壶


直口斜肩,施青釉,扁圆腹,下有三兽首足。腹背有夔龙提梁,肩部一端贴兽首形流,流为浅孔,与器腹不通,纯作装饰,另一端贴饰一兽尾与之对应。圆形顶盖子口,半圆形钮,周围饰有两周“S”形纹。口沿至肩部划有重复的水波纹,其间以五道弦纹相隔。纹样繁而不乱,整体造型美观,工艺精巧,仿同形铜器,形象逼真。

原始青釉夔龙提梁壶

真正成熟的青瓷于东汉晚期出现。这种青瓷首先发现于浙江上虞县小仙坛。东汉青瓷通体施釉,釉层明显加厚,有较强的光泽,透明度强,胎釉结合紧密而牢固。常见器形有碗、盏、盘、罐、钵、盆、洗、壶、钟、瓿等。装饰以弦纹、水波纹为主,也有贴印铺首等。到了三国时期青瓷胎质更坚硬,呈淡灰色,釉层更均匀,胎釉结合更密,纹饰更丰富。常见纹饰有弦纹、水波纹、铺首和耳面印叶脉纹、斜方格纹等。在器形方面,此时出现了如鸡头壶、虎子、羊形插座、蛙形水盂等。西晋虽然时间不长,但青瓷发展却很迅速。表现在:瓷器质量明显提高,瓷胎比以前稍厚,器物造型稳重大方,偏于矮胖;胎色较深,釉层厚而均匀,普遍呈青灰色;装饰趋于繁复,常见纹饰有铺首、弦纹、斜方格纹、联珠纹或忍冬、飞禽走兽组成的花纹以及龙头、虎首、熊形、狮形装饰的器足。东晋中期以后,青瓷的生产趋于普及,陶瓷的造型随之趋向简朴、装饰也大大减少。纹饰以弦纹为主。东晋晚期出现了莲瓣,并迅速盛行。

疯狂的民国时期瓷器收藏热


“2002年,我在地摊上花1000元买了一对‘牡丹与中山狼’民国粉彩瓷瓶,今年9月初,一位藏友出价2万多想收藏。”有着近20年瓷器收藏经验的张洪鸣告诉记者,过去不被看好的民国瓷,现在已成了玩家的“新宠”,一些民国时期瓷器藏品的风头甚至盖过了不少明清瓷器,如此还能爆红多久?他不禁为盲目跟风的藏友们担忧。

民国瓷主要是指1911年到1949年间烧制的瓷器作品。民国虽不足40年,但以景德镇为代表的瓷器生产几乎遍及全国,烧造了大量不同风格的瓷器。

“民国瓷器大体可分为仿古瓷、日用瓷两大类。”常见的仿古瓷有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青瓷,仿隋唐五代的白瓷,仿宋元官、汝、钧、哥、定窑的瓷器,而尤以仿明清的青花、五彩、斗彩、珐琅彩、红绿彩和单色釉器居多,特别是仿雍正、乾隆年间瓷器最为流行。品种有尊、瓶、罐、碗、盘、杯、壶、渣斗、盒等。仿古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仍保持传统官窑瓷器细腻精美的风格,但总的工艺水平不高;民国日用瓷以青花、粉彩为主,这类瓷器虽然继承了晚清瓷器的风格,但其造型较晚清瓷器纯朴自然,以简单和平直的造型为多见。这些日用瓷的胎骨较粗,釉胎结合不紧,釉面上气泡和脱釉的现象十分严重。其青花颜色晕暗泛蓝,俗称洋蓝。洋蓝在清光绪末年就已经出现并延续至民国,其纹饰继承了清代在器物上题诗文的传统。常见的有:“美色清华不计年”、“是真名士自风流”、“闲坐轻舟泛碧溪”、“人面桃花相映红”等。

“历史迈入了一个新的世纪,在这个热衷收藏的年代,要研究民国瓷,就要给民国瓷器一个客观、公正的理性评价。”据张先生介绍,民国瓷虽然经历的时间不长,但它却留下了不同流派各具特色的风采,其中以民国粉彩的艺术成就为头筹。民国瓷的彩绘较前朝有其独到之处,当时景德镇的瓷器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有很多创新,而文人的加盟如潘何宇、汪晓棠等人,更是以瓷当纸,将宋元以来的工笔或兼工带写的绘画略加增减,并在瓷器上加以成功的表现,扩大了彩瓷的领域,由此产生了新兴的粉彩。新粉彩瓷画与传统粉彩相比,更接近画,无论是在造型、线条、光线、色彩等方面都可以比肩于画家在纸、绢上的作品,并在民国二十年前后成为景德镇瓷器彩绘的主流。而以景德镇“珠山八友”为代表的彩绘名家也将粉彩绘瓷推向了高潮。他们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装饰瓷器的技艺加以创新发展,形成新的流派。同是粉彩人物,却各有不同的艺术风韵;同是粉彩花鸟,却各有别出心裁的表现手法;同是粉彩山水,却各抒发独特的意境。其作品虽各有风格,但画品高尚,为当时的达官贵人所青睐,同时也揭开了民国瓷器发展的新篇章。

“平民收藏何尝不是一件乐事。”张洪鸣告诉记者,他刚开始收藏民国瓷时,对“洪宪瓷”十分感兴趣。1916年,袁世凯复辟称帝,定国号为“洪宪”。1916年以后景德镇瓷器以水彩和粉彩为主,郭世五在当时督烧的御用瓷器,世称“洪宪瓷”。这种“洪宪瓷”胎质纯白、画工精细,据说只生产了100件,当属凤毛麟角、稀世珍品。“我曾经踏遍大江南北,只为寻得此佳品。几经辗转,收集了为数很少的‘洪宪瓷’,同时也花费了太多的‘雪花银’,最后得知这些被我如获至宝的珍品都是赝品时,也只好惨淡收场。这是我收藏历程中的一次‘惨败’,同时也是我收藏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重新审视后,终于豁然开朗。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就是老百姓要搞‘收藏得起’的收藏。”这回老张的出发点还是民国瓷,只是“内容”大不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的走访后,他发现除了“珠山八友”、“洪宪瓷”等精品力作外,还有一些民间使用的彩瓷,如胆瓶类、盘、碗等日用瓷,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尤其是当时民间使用的粉彩人物大瓶、大罐,一般称作“嫁妆”瓶,一面绘粉彩仕女婴戏,一面书墨彩诗句,有的还带干支年款及作者姓名,这类粉彩瓷器多为上世纪20年代时的作品,画面生动逼真,值得收藏。

“收藏切忌盲目跟风。”张洪鸣认为,“近段时间以来,民国瓷在我省藏市迅速窜红,虽然其藏品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间及收藏潜力,但这种近乎“疯狂”的“辛亥效应”并不可靠。“‘珠山八友’、‘洪宪瓷’这些民国瓷精品,工艺水准完全达到了清王朝官窑的水平,是景德镇瓷业在当时不断衰退中产生的一朵奇葩,的确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但在收藏领域,并非哪个板块热,就意味着所有的藏品都会水涨船高,价格是否会经得起考验,主要还看藏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以及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如何收藏保养瓷器


瓷器可以保存千百年依旧光亮如新,但又因其脆弱而需要特别小心保存,特别是传世和出土的精品,更要注意轻拿轻放、小心保养的一些小窍门:

1、瓷器是易碎品,在保存时应注意防震、防挤压、防碰撞。鉴赏藏品时尽量不用汗手摸,而是戴上手套,赏看时不要互相传递,一人赏看结束应重置于桌上,其他人再捧持观赏。

2、瓶、罐、尊等瓷器一般是由下而上两段拼接而成,移动时不能一只手提物件上部的脖子。正确的方法是,一手拿住脖子,一手托住底。有的瓶、罐、尊装饰有双耳,在取放时不能仅提双耳,以免折断或损坏。薄胎器皿,胎薄、质轻、娇气,移动、安放时更要小心,要双手捧底,忌用单手,尤其是瓶件,底足小,体型较长,还需防风吹倒。

3、出土的低温釉及釉上彩。在釉彩上会渗入很多杂物,甚至会出现脱釉脱彩的现象,应先在胎釉之间加入少量的粘合剂,在彩上再涂较软的粘合剂以防彩釉大面积脱落。如果是在地下埋藏较长时间的高温釉或釉下彩,可用3%双氧水浸泡3小时左右,再用清水浸泡30小时以上,用清洁白布清洗,一般可除去土锈。

4、如果瓷器有开片或冲口裂纹等现象,污渍容易“沁”入其中,可用牙刷蘸些酸性液体刷洗。但釉上彩器物,不能用此方法,因为酸、碱性物质易损伤釉彩。如果是描金彩瓷器,不可用鸡毛掸子做清洁,因为鸡毛掸子易损伤瓷器上的描金。珍贵瓷器收藏时应配有相应尺寸带胆的木箱或木盒,以便保存收藏。

外销瓷器如何收藏?


中国古代的制瓷工艺非常先进,在国际上都属于领先水平。常常作为和外国的交换礼物。也有一些瓷器流传到国外。对于这些外销瓷器,如何选择来收藏呢?

看瓷器的身份

外销瓷器中有一些是民间流传出去的,有一些是专门从中国定制的,在这些瓷器中,有收藏价值的是这些专门定制的瓷器。专门定制的瓷器有朝代的落款,这类定制瓷器数量很少,能保存到现在的就更少了,因此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看瓷器的内容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形态。在中国古代,流行道教。而西方国家推崇佛教、基督教等。这些文化意识形态也在同时代的瓷器上有所反映。在中国流传国外的一些瓷器中,有部分花纹内容是反映西方国家的宗教或者文化的。这部分瓷器因为带有西方国家的特征而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看瓷器的做工

不管是国内的瓷器,还是国外的瓷器,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在的,收藏瓷器的重要一点就是瓷器的做工,看是不是瓷器中的上等品。在收藏国外的瓷器时也是一样,一定要选择制作精美的瓷器,线条流畅,整体设计合理,具有观赏和使用的双重价值。这样的瓷器具备升值的潜力。

由于古代的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往并不频繁,因此流传到国外的瓷器数量也很有限。因此从整体看来,这些外销瓷器还是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的。

古代龙缸官窑瓷器为什么难成器大


龙缸是官窑瓷器专为皇家使用的瓷器类别,但是受到瓷器烧造工艺的制约,古代烧造出来的龙缸成品非常的少。

明万历时期,景德镇窑役繁重,民不聊生。奉皇帝之命烧造龙缸,无奈器大难成,久而不得。传说窑工童宾只身越入窑火之中,大龙缸果然得以烧成。童宾由此也被大家奉为窑神来祭拜。暂且不论窑神故事的真实性有几分,从实物遗存和文献记载均可知,明代嘉万时期御窑烧造龙缸是确有其事的。

万历皇帝的定陵出土带有嘉靖年款的龙缸,表明了嘉靖时期龙缸的烧造。

北京西郊十三陵中的定陵,是明代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墓,墓葬出土品中有3件青花大龙缸,直径达70厘米,上绘青花云龙,色泽极为鲜艳。款书“大明嘉靖年制”。

朱翊钧为什么要用嘉靖年制造的龙缸来陪葬呢?

原来在景德镇御窑厂内设有龙缸窑32座,专烧“大龙缸”,烧造龙缸的工匠叫“龙缸匠”,另外还有敲青匠、画匠和各种夫役等,烧造一个龙缸需要很大工力,并且技术要求较高,稍有不当就会造成次品。

万历二十七年(1599)税监潘相在景德镇监造龙缸,窑工们饥饿苦累,还要遭受皮鞭的毒打,由于逼迫严紧,窑工童宾跳火自焚,激起了工匠的反抗,于是“哄然停工”不再复工,直到万历皇帝朱翊钧死时,龙缸还没有造成,只好用嘉靖时烧造的龙缸入葬。

唐英也曾作《龙缸记》,其中不仅描述了发现明代龙缸的事实,还提及了面对“古物”的态度:“夫古之人之有心者之于物也,凡闻见所及,必考其时代,究其疑识,追论其制造之原委,务与史传相合。而一切荒唐影响之说,不得而附和之”。

青龙缸,邑志载,前明神宗间造。先是累弗成,督者益力,火神童公悯同役之苦,激而舍生乃成。事详神小傅,此则成后落选之损器也。弃置僧寺墙隅,余见之,遣两舆夫舁至神祠堂西,饰高台与碑亭封峙以荐之。或者疑焉, 以为先生好古耶,不完矣;惜物耶,无用矣;于意何居?余日:否,否,夫古之人之有心者之于物也,凡闻见所及,必考其时代,究其疑识,追论其制造之原委,务与史传相合。而一切荒唐影响之说,不得而附和之……由志所云,万历已亥到今,雍正庚戊相去凡一百三十二年,其不沦于瓦砾者必有物焉。实呵护之余,非有心人也,神或召之耳。故记之。缸径三尺,高二尺强,环以青龙,四下作潮水纹,墙口俱全,底脱。

《江西大志》中有关于龙缸窑的记载,记录了嘉靖三十八年以后:

因青窑数少,龙缸窑空闲,将龙缸大窑改砌青窑十六座,仍存龙缸窑十六座,以备烧造龙缸之用。

文献所载,加之龙缸及龙缸窑的存在,证明了嘉万时期龙缸的烧造。除此之外,龙缸窑需改砌才能作为他用,也说明了龙缸窑的特殊性,它在窑炉构造、甚至于窑门宽度上都与烧造其他瓷器的窑炉有较大差别。依照《江西大志》中的记载,嘉万时期,龙缸窑生产周期为19天,每窑次装烧1口,每两月可出窑3次,即出缸3口。即便如此,还是会因“口罄肚凸、均属难成、虽经造解,然皆百选一二”,可见其烧造难度。

据《明史》记载,早在嘉万之前,正统时期景德镇就曾奉命烧造青花龙缸:

正统元年,浮梁民进瓷器五万余,偿以钞……宫殿告成,命造九龙九凤膳案诸器,既又造青龙白地花缸。王振以为有璺,遣锦衣指挥杖提督官,敕中官往督更造。

其中提到的“宫殿告成”应指正统时期重修谨身、奉天、华盖三大殿工程完工,如此“青龙白地花缸”则是为此而烧造。虽太监王振“以为有璺”,应是有龙缸并没到达合格的使用标准,因此没有烧成;但后又“敕中官往督更造”,其结果并未提及。长期以来,在故宫等地的传世器物中也未见正统时期烧造的龙缸。而以紫禁城内现在所有的殿前大缸来看,都是金属质的,这应是当时烧造龙缸未成的结果。即便嘉万时期有烧造成功者,也已经不作为宫内殿前使用了。直至清代,紫禁城内再也没有用青花大缸陈设于殿前的做法。

上图的龙缸是1988年在东司岭发现的。直至2014-2015年,经过考古发掘,又发现了一些龙缸的残片:

与早期的发现不同的是,新发现的龙缸出土位置明确、地层关系清晰,从考古地层学的角度证明了此类龙缸的年代。这不仅为早期发现的正统风格的青花龙缸“正名”,也有力地证明了正统到天顺时期御窑烧造之盛,并不存在所谓的“空白期”。同时,御窑厂遗址发现的集中埋藏的龙缸残片,以实物材料验证了《明史》中关于正统时期曾经烧造龙缸但未成的记载:而将不合格的产品打碎处理,也符合那个时期御器厂处理淘汰品的方式。至于唐英在《龙缸记》中所记发现了未被打碎处理的龙缸之事,应与隆庆以后御器厂不再打碎处理落选品相关,只是弃置在御器厂内。

明代景德镇窑工为烧造龙缸付出了多少已无从考证,但留存至今的文献、龙缸、龙缸残片以至景德镇老城区中的龙缸弄,都为我们讲述着关于龙缸的故事。

釉里红云龙纹钵缸,清康熙,高36cm,口径40.5cm,足径40cm。

钵缸圆口内敛,鼓腹,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釉里红装饰。以釉里红描绘海水江崖双龙戏珠图案,龙睛以青花点饰,双龙从海水中腾起,威武矫健,作戏珠状。近口沿处绘青花弦线两道。

此钵缸造型古朴端庄,胎体坚硬,釉色莹润,釉里红的发色纯正。

清康熙朝由于掌握了铜红的呈色技术,因此釉里红瓷烧造得相当成功,不论小品还是大器,均造型古朴,胎体坚致,釉色浓淡分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清乾隆 青花红彩龙纹大缸

清乾隆 青花红彩龙纹大缸 高46 口55 底31厘米

宽弧口沿、腹部弧度小、收底,平底微凸呈一饼形状;胎坚细,通体施白釉,釉面光亮匀净,微发青;外壁口沿下有一行 “大清乾隆年制”楷书官窑款。口沿上用红彩描绘菊花;外腹壁则用青花结合红彩精绘五条正面、侧面龙,形态不一、雄壮威猛,在怒涛凶涌的大海上穿行于祥云之间。

龙缸装饰手法系采用青花勾勒图案轮廓再填以红彩突出主题纹饰,工艺精妙。此种器身绘制龙纹的大缸是专为宫廷使用而定制,称为龙缸。其造型庞大规整,烧制难度高,成品少。因此清末《景德镇陶歌》称咏:“龙缸有供自前朝,风火名仙为殉窑。博得一身烟共碧,至今青气总凌霄”,足见其烧制工艺的艰难。可见在清代瓷器烧造技艺如此娴熟大缸烧造成功的几率也很小。

明清烧造大缸工艺有有一定的技术,但是技术还不完善,明之前的宋代也没有大缸,所以人家说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根本不存在。

收藏 长沙窑瓷器收藏潜力大


谈到长沙窑瓷器,给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釉下彩”和“铜红釉”,这两种举世无双的工艺确实是长沙窑首创,并开辟了中国陶瓷的彩瓷时代,堪称陶瓷史上的里程碑。除此之外,长沙窑对中国陶瓷还有一个巨大贡献,那就是“诗文器”。所谓“诗文器”,是用黑釉在陶坯上书写诗文,然后再施全釉覆盖,入窑低温烧制成型。就整件陶器而言,工艺并不复杂,但是涂写诗文的局部却属于变种的“釉下彩”,普通光影下赏玩,蛰伏在釉水下的诗文美轮美奂,仿佛要穿透千百年的时光,朝我们扑面而来。

瓷器上诗文浅显易懂

长沙窑遗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北郊铜官镇,所以也称铜官窑,它始于初唐、兴于盛唐、终于五代,窑口绵延300多年,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民窑。正因为其民窑性质,器身上的诗文才浅显易懂,完全是大白话。比如五言诗:“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不用解释,普通百姓也能明白诗意。当然,瓷器上的诗文不仅仅局限于爱情,还有多种题材,比如征战类:“一月三场战,曾无赏罚为。将军马上坐,将士雪中眠。”励志类:“男儿大丈夫,何用本乡居。明月家家有,黄金何处无。”等等。客观讲,长沙窑瓷器上的诗文涉及到战争、风俗、情爱、山水等诸多方面,堪称社会生活的艺术写照,后来被收入1992年版《全唐诗续拾》。

长沙窑瓷器多种多样,罐、壶、碗、盏、枕、俑、灯、杯等等,不一而足,但是就目前所见,只有罐、壶、枕三类写有诗文。一来因为这三种器型体积较大,有足够的面积书写;二来这三种瓷器或多或少具有陈设作用,诗文可以得到展示。如果在其他器型上见到写有诗文,则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字体、内容辨真伪

长沙窑诗文器虽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但价格始终不温不火,甚至不如同窑其他工艺制作的瓷器,比如贴花、浮雕、彩绘等。今年国内各大艺术品公司诗文瓷器的春拍价平均不足六万元,而民间流通市场,一只诗文执壶要价也不过三五千元,正是收藏的大好时机。收藏中须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由字体辨真伪。长沙窑瓷器上的诗文,一般都是民间窑工手书,既不讲究书写法度,也不考虑摆布匀称,随意性很强,往往出现前面字大、后面字小,上面空白多、下面空白少的现象。尤其是字体,完全是没有练习过书法之人的手迹,笔画舒展不到位,经常出现错别字,草书不似草书,楷书不像楷书,这正是“唐人写经体”的独有神韵。如果见到一件长沙窑瓷器的诗文字迹规整、摆布均匀,必假无疑,而且字迹越像书法大师,虚假度就越高。

第二、由诗文内容辨真伪。长沙窑诗文本是市井里巷的流行歌谣,不见任何一部史籍记载,也从未被任何野史、笔记录入过,如果见到写有出自《全唐诗》诗文的瓷器,几乎可以认定作伪。还有一种情况是假托名人虚张声势,市场曾出现过一只写有“只愁啼鸟别,恨送古人多。去后看明月,风光处处过”五言诗的执壶,胎土、釉水、开片各方面都看不出破绽,但抬头题有“李贺专用,大唐永泰三年九月七日作”,一下子就漏了怯——遥远的唐朝,不可能有诗人定做执壶的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