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瓷砖墙面 > 导航 >

瓷彩千年 钧瓷漫谈

瓷彩千年 钧瓷漫谈

瓷砖墙面 古代钧瓷器 古代文物瓷器精品漫谈

2020-07-08

瓷砖墙面。

中国古代先民们,早在公元前约五六千年的原始社会时期,就创造出了原始瓷器  陶,这不仅使人类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改善,同时成为对世界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CHINA”一词原意为瓷器,很多西方人正是通过瓷器认识了东方这个神秘而古老的文明国度——中国。 河南省禹州市境内,有一条源于嵩山,流经金玉玛瑙丛生之地的颍河,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就定都于此,禹之子启建立夏王朝后,曾在禹州钧台举行盛大开国大典,宴会天下诸侯,北宋时期,我国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中的钧瓷就出自禹州,因钧台而得名,钧瓷始烧于唐,盛烧于宋,后由于战乱和历史的变迁,历经元明清之后,宋钧瓷存世之作已不过几十件,寻找钧官窑遗址,就成了历代考古学者的一个悬而未解之谜。一九七四年,经过考察队的全面考察,在禹州县城北关,发现了同故宫博物院所馆藏的钧瓷釉色造型上都一样的钧瓷片,就此确定钧官遗址就在禹州北关,钧官窑遗址近千年之谜终于解开。通过对钧台窑址的钻探 挖掘,共清理出十一座比较完整的窑炉,其中一号双火膛窑为宋代钧瓷官窑所特有,采用这种办法建造的窑炉由于低于地面三到五米,优点在于蓄热量大,窑温可达一千三百摄氏度,钧瓷易于呈色,同时由于分火膛燃烧,当右边窑温达到七百摄氏度时,左边窑室木柴,已经炭化为木炭,打开左侧通风口,空气流动木炭燃烧达到一千三百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由此揭示出北宋时期的人民,用木柴为燃料可满足烧制钧瓷所需的一千三百摄氏度左右高温的不解之谜。钧瓷之所以有其神奇妙绝的魅力,是同它千年来严格的传统制作工艺密不可分的,钧瓷是石与火的艺术,它生在选土,长在成型,成败看烧成,首先是选料,当地陶土资源丰富,选用大龙山的土,与凤山的石,经碾磨粉化,并加以颍河水调制,就形成了拉坯所需的泥,拉坯工艺师对泥土进行反复整理调和,就可以上拉坯台进行钧瓷素坯的拉制了,长在成型,就是指这一步手工拉 制的过程,在禹州地区,大部分拉坯工艺师仍旧保留这项手工技艺千年的传承。意在心中,情在手里,工艺师娴熟的技艺,让泥土在自己的手里指尖挥舞流动。拉坯完成后,素胎经过自然风干,进行第一次低温素烧,使其定型,素烧完成以后,就要为胎体上釉了,钧釉的调制,严格按照传统密方,其中富含金属氧化物及矿物质并加以颍河水调制,当釉浆上完以后,我们看到的仍然是素白洁雅的胎体,“入窑一色”就是指这个阶段钧瓷的特点,随后把已经上釉的胎体装入窑中进行烧制,生在选土,长于成型,成败看烧成的钧瓷,此时进入最后的烧成时刻,它在烈火的洗礼下,钧瓷艺术家的设计制作进入了神妙的窑变阶段,这是火的艺术,其窑变成色不再受人工控制,浑然天成。经过三天的烧制,冷却三十八小时以后,入窑一色的钧瓷,带着梦幻般的色彩,沐浴着和谐的阳光,悄悄的出窑了,钧瓷之所以名贵,在于其独特神奇的窑变釉色,在宋代五大名窑中,就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它创造性的使用,以铜为呈色剂的高温彩釉,烧制出炫烂的红色,打破了青白黑单色瓷一统天下的格局,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来形容 其窑变成色,红里有紫、紫中有蓝、蓝里泛青 青中透红、宛如蔚蓝天空中出现的一抹彩霞。钧窑瓷器不但釉色绚丽多彩,周身还布满冰裂纹,珍珠点 兔丝纹和曲折迂回的蚯蚓走泥纹等生动美妙的窑变流纹。蚯蚓走泥纹是钧瓷的特色纹理之一,它是钧釉在低温烧制时所产生的釉层裂缝和缩釉,经高温烧造后又重新弥合所至的独特景观,加之其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达到了似翠玉赛玛瑙的美丽程度,形成了钧釉,无可比拟的独有特色,由于窑变的不可预测性,所以相同的两件作品,即使同时制作,同时上釉,同时烧制,也不可能出现一样的窑变色彩 ,正所谓“钧无二件,窑变无双",再加上钧瓷烧制成品率很低,素有“十窑九不成之说”,每一件成功的钧瓷艺术品都显得弥足珍贵。

钧瓷是一种境界,其窑变图案,似画非画胜似画,让观者看到了画中不能见到的,另一种境界,花轻似梦,雨细如愁,它比真实的情景更真切,这就是钧瓷的“瓷境”,成就了中国艺术美学“神与物游”,“思与境谐”完全统一的最高境界,这就是钧瓷艺术永恒的美。

有人说钧瓷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千年前,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智慧把它创造出来,千年后的今天,中国人仍旧继续创造着这一不朽的经典,蟠龙瓶《升腾》就是今天钧瓷人的又一神奇力作,瓶体上伏着一条通体无鳞无角的幼龙,它像是从母体里刚刚脱离出来,披着一层薄薄的胎衣,焉焉的伏着,血脉细流清晰可见,看似柔弱却充满了生命无穷的律动,这就是中国瓷器的精神所在,或许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吧。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钧瓷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历经千年沧桑之后,正以它那隽永的芳华,在祖国的艺术宝库中,散发出夺目的光芒。

相关阅读

千年古瓷耀目新


“看我们美术课本上这幅图,柴战柱先生的艺术作品《硕果》和杨峡先生艺术作品《花器》,它们都是绞胎瓷,是我们修武县当阳峪生产的。听说还成为我们河南省名牌,还获得了县长质量奖。”河南省修武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三班的王毓涵指着自己的美术课本,无比自豪。

修武县的当阳峪群山环抱,是宋朝时期黄河以北最大的名瓷产地。据史料记载,当阳峪的瓷业形成于唐,昌盛于宋。当阳峪村村头立有一块北宋时期遗留下来的德应侯窑神碑,据说这是河南省唯一一块窑址碑文。当阳峪窑遗址碑文题名为《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文首句:“怀州修武县当阳村土山德应侯百灵庙证。”立碑日期记:“大宋崇宁四年岁次乙酉二月二十五日建。”碑文内容有:“时唯当阳工巧,世利磁器,埏埴者百余家,滋养者万余口。”意思是:当阳峪村北宋时叫当阳村,当地制瓷窑主有100多户,滋养了1万余口人,实属民间名窑。

绞胎瓷是我国唐代将仿犀皮漆器工艺特点运用到瓷器制作中而形成的一个独特瓷种。著名古陶瓷学家叶民说:“绞胎瓷因为表里如一,被称为"瓷中君子";又因为每一件绞胎瓷的纹饰不尽相同,而被诠释为"君子和而不同"。”它以两种以上颜色的泥土相互糅合形成绞胎而著称,以绞胎釉和刻花剔花而取胜,北方民间亦称之为“透花瓷”。

然而,“靖康之变”后,当阳峪炉熄火灭,精美绝伦的绞胎瓷技艺从此失传。如今,宋代绞胎瓷仅有60多件,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及美国、泰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的博物馆里。

当阳峪绞胎瓷的失传让人扼腕叹息。“绝不能让当阳峪的名字就此消失。”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焦作金谷轩绞胎瓷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柴战柱经过20多年积极探索,潜心研究,2002年,这一失传近千年的瓷种在他的手上重获新生。不仅如此,他在产品创作内容上更加注重融入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元素,涉及焦作山水、太极拳、十二生肖、山水花鸟、现代陶艺等,并创作出了树叶纹、凉席纹等各种花型30余种,还创作出了绞胎艺术瓷瓷板、绞胎艺术瓷绞釉花及刻剔花等8大类新品种的胶胎瓷,同时也将镂空雕、浮雕、彩绘等创新的雕刻技法和艺术手段巧妙地应用在绞胎艺术瓷的创作之中。其创作的作品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青睐,多件产品已经被国外的收藏家和知名的收藏机构永久收藏或馆藏。

为了保护和发扬当阳峪绞胎瓷这一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优秀品牌,确保当阳峪绞胎瓷独特的品质,修武县政府于2001年投资100万元在焦作市高新区管委会设置研发楼,给研发人员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2013年动工建设了建筑面积为4300平方米,包括陈列馆项目、宋窑瓷坊项目和当阳峪窑研究中心项目等,预计今年年底前完工。此外,该县还将规划建设当阳峪绞胎瓷园区,规划成为集展示、采购和旅游观光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园区,园区内规划有绞胎瓷生产企业厂区、手工作坊展示区等。

在县政府的引导下,修武县质监局主动开展标准化技术咨询与服务工作,积极配合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结合当阳峪绞胎瓷产品特性、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测规则等,制定了《绞胎艺术瓷器》企业标准。2010年12月当阳峪绞胎瓷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之后,该局发动企业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产品绞胎瓷》保护专用标志,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和保障生产安全,他们还制定了作业指导书。

该局主动向企业宣传《质量发展纲要》等相关文件,召集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培训,推动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并积极组织企业申报政府质量奖,鼓励扶持企业积极参评“河南名牌产品”。

在当地质监局的推动下,企业质量与品牌意识不断提升,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在2012年获得县长质量奖,该公司的产品获得河南省名牌。

地理标志让当阳峪绞胎瓷这个失落了千年的古瓷添上新彩,增了辉色。该公司总经理柴战柱自豪地说:“地理标志这个荣誉非常有分量,我要在我们焦作云台山景区门前,竖个醒目的牌子,上面就写"山水之魂,千年古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阳峪绞胎瓷"。”

瓷城 一运岂千年


醴陵城区风貌

本刊记者郭佳封锐实习生甘博

中国瓷,醴陵彩。

因始创“釉下五彩”工艺,“瓷城”醴陵在近现代陶瓷业中,占据无可替代的位置,并被捧为“红官窑”。

从工坊到工厂

百世传承衍变

醴陵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在两千年前的东汉王朝,就有大规模立窑设坊烧制陶瓷的痕迹。

当年那些带着共同目的聚集起来,从事陶瓷制作的大批作坊工匠们,大概不会想到,他们的事业居然会在这里百世流传,从两千年前的夹沙灰陶工坊,到一千年前的青瓷、白瓷、黑瓷产业,再到近代享誉世界的釉下五彩瓷,无数代后继者将醴陵陶瓷发扬光大。

在醴陵,考古发现有远至商、周的青铜时代的陶片,新阳乡还有东汉古陶窑群遗址。据考证,近两千年前的东汉时期的县城(板杉古城村)近郊已有较大规模的制陶作坊,生产的日用陶器为夹沙灰陶,火候高,质地坚韧,没有上釉,纹样清晰,品种包括砖、釜、壶、缸、碗、罐等十多种。

一千年过去,到宋、元时期,醴陵的青瓷、白瓷生产呈现发达景象。黄獭嘴镇、枫林市乡、东堡乡,均发现多处青瓷窑遗址,甚至出现五十座瓷窑集中连片生产,堪称古代的规模产业。

又几百年过去,到明、清时期,醴陵瓷器制造业持续兴盛。新阳乡的明朝砖窑遗址上仍有完整砖窑留存,证明这里曾参与明朝首都南京的城砖烧制。清朝雍正年间,广东人到东堡乡开设瓷厂,规模化生产粗瓷器,碗、碟、壶、酒器、调羹、罐、坛、钵、油灯等不一而足。

醴陵的陶瓷生产始于汉,兴于宋,盛于清,古作坊、古窑遗址遍布。直到清末民初,在仁人志士的推动下,醴陵终于诞生了“釉下五彩瓷”,并一举夺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被世界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新中国成立后,被首选为国家领导人生活用瓷和国家礼品瓷,俗称“国瓷”、“红色官窑”。

实业救国

催生“釉下五彩”

1904年,晚清官员熊希龄考察醴陵瓷业,提出“立学堂、设公司、择地、均利”四项办法,改良发展醴陵瓷业,为清政府采纳。

次年,熊希龄与醴陵籍举人文俊铎在城北姜湾创办“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并在学堂附近的姜岭下筹建“湖南瓷业公司”,从日本、江西景德镇引进部分技术人员和制瓷机械。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湖南瓷业学堂创制出五种高火性釉下颜料,1908年,在传统青花装饰的基础上,生产出釉下五彩瓷器,成为醴陵瓷器独有产品。

釉下五彩瓷,突破了一直以来陶瓷釉上粉彩和釉下单彩的局限,光洁的釉面下,颜色清新多样。甫一面世,“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就受到热捧,其精美绝伦程度令世界震撼,也让中华陶瓷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接连荣获“武汉劝业奖进会”一等金奖、“南洋劝业会”一等金奖、“意大利都朗博览会”最优奖、“巴拿马太平洋(601099,股吧)万国博览会”金奖,醴陵釉下五彩瓷被推上了“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

醴陵陶瓷风靡于世,各路商贩往来贩运者络绎不绝,一批批私营醴陵瓷制造公司相继兴起,城北姜湾、中和一带成为集中产区,上百家瓷厂欣欣向荣。后因饱经战火,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生产一度中断。

新中国成立后,原湖南瓷业学堂毕业、擅长釉下彩瓷工艺的古稀老艺人吴寿祺被请出山,传授技艺,培训学徒,并按照国务院的批复组建“湖南省瓷器工业公司”,釉下彩瓷器重新恢复生产。2007年,醴陵瓷器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代表作“扁豆双禽瓶”,被国家文化部列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

一个现代瓷城

400亿陶瓷产业

人类历史上,瓷器文化曾伴随海船和驼队,满载着财富,从中国流向世界各地。现代,运输方式变了,不变的是日益丰富和拓展的陶瓷需求。

中华陶瓷文化博大精深,醴陵是湘东门户,也是一座至少有两千年大规模陶瓷烧制历史的著名“瓷城”,是陶瓷文化的重要源流地,品质淡雅精美的“釉下五彩瓷”风靡全球。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醴陵的日用陶瓷、工业陶瓷当年产量分别达到59.25亿件、80.6万吨,产值401.6亿元。

近年来,醴陵陶瓷产业被确定为湖南省十大标志性产业之一。一个现代化的瓷城内,6个技术创新平台,23家研发中心,还有多家企业与科研院校共同组建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近三年,醴陵陶瓷企业专利申请量超过1500件,80%实现产业化。轻质陶瓷填料、抗菌陶瓷、陶瓷手机面板、陶瓷光纤插芯和套管、核电机用进出线绝缘端子等一批自主研发的新型陶瓷产品产业化,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使醴陵陶瓷在能源、电子、航空航天、生物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现在,醴陵已有陶瓷企业503家,配套企业205家,形成了集陶瓷材料、陶瓷制造、陶瓷机械、陶瓷颜料、配送物流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拥有产业工人12.8万人,产品涵盖日用瓷、电瓷、工艺瓷、工业陶瓷、新型陶瓷五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这里的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是湖南全省唯一的县级海关口岸,每年为醴陵数量庞大的陶瓷产品出口,提供了快捷通道。

传承两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醴陵将东方陶瓷艺术在现代商业背景下焕发出新的光彩。坚持自主创新,推动陶瓷产品产业化运作,瓷城一直追求着穿越时空的永恒之美。醴陵陶瓷产业的价值远不止四百亿,他们的长远目标是—千亿产业。

风雨千年磁州窑


金代磁州窑褐彩孩儿枕 早就知道我国古代北方有一个庞大的民窑体系——磁州窑,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对它心仪已久。7月下旬的一天清晨,我不顾大雨如注、狂风四起,前往河北省邯郸市磁州窑遗址考察。 走进古老的燕赵大地,街头耸立着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塑像,令人顿生思古之幽情。邯郸,是战国时期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很多成语典故出自这里,如邯郸学步、负荆请罪、黄粱一梦、完璧归赵等。 方圆百里之内,元、明、清代的古窑遗址一个挨着一个,密密匝匝,蔚为壮观。仅观台镇和彭城镇两地,已经发现的古窑场就多达200余个。位于彭城镇的富田窑遗址,依然散发着悠远古老的异彩,古井、料池、作坊、碾槽等,诉说着先民冶瓷的艰辛。我们走进“裤衩街”(俗称),放眼望去,到处弥漫着陶瓷文化的气息,几乎所有人家的院墙、圈棚等都用古窑具匣钵垒成。在老乡的院落里,还有多处保存完好的“馒头窑”,窑炉内堆放着生产工具和粮食,有的还住了人。 磁州窑创烧于北齐,一直到今天仍在烧制。“这里,古代文化流传有序。”同行的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河北站副站长穆青告诉我,“磁州窑瓷器保留了大量古代民间绘画、书法及反映民俗民风的实物资料,形成了质朴、洒脱、明快、豪放的艺术风格,成为享誉中外的一代名窑。”千年炉火从未间断,这是十分罕见的。 我们来到盐店遗址,但见元明清的馒头窑林立。馒头窑炉的外表是用废匣钵装土后垒起来的,像一串串铜钱,古朴而美观。走进元代馒头窑,我们看到了当年的炉膛、烧红的炉壁、灰白的残渣和散乱的黑花白釉瓷片,有些瓷片上清晰地写着“酒”等文字。还有古窑洞,今天仍作为仓库和生产车间使用。在这里,我意外发现了竹刀、竹篦等生产工具,于是才恍然大悟,原来很多精致均匀的纹饰是用特定的工具刻画出来的。 听说当年盐店遗址有四条长两公里、高十几米的煤渣山,后来用于生产水泥而仅剩现在这么一段了。炉渣山上长出了绿色植物,淡化了沧桑痕迹。我们在炉渣山上也发现了许多瓷片,考证下来是清代的,承袭了磁州窑瓷器黑白对比鲜明的装饰艺术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磁州窑,它继承了唐代长沙窑的书法艺术传统,这与当时文人雅士的参与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瓷器上大量书写诗词短语,真、草、隶、篆、行等字体均可见到,笔墨豁达,气韵生动,自成一格,对研究书法艺术,是不可多得的资料。 喜悉,河北省磁县已开工建设磁州窑遗址博物馆,我又专程到磁县的库房里仔细品赏了磁州窑的一流精品,印象非常深刻。磁州窑不愧为我国一代名窑。

伊犁河谷彩陶:绘就千年色彩


陶器的形成,源于对火的应用和对粘土的认识。火在生产活动中的长期使用,使古人逐渐发现成型的粘土经火烧后异常坚硬而且耐水性强。自此,陶器便成为了人类生活中的必需品。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一种手制陶,它不仅是制陶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当时人们某种情感、观念和精神的体现。从目前的考古发掘看,我国的彩陶出土量很大,分布地域很广,各类彩陶文化几乎遍及整个中华大地,从东到西,从北到南,像张网纵横交错。它东至浙江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直到龙山文化及东海峪遗址;西至黄河源头附近区域、仰韶文化、大地湾文化;南边有石峡文化、昙石山文化;北有辽宁、内蒙古的红山文化等。如此众多的彩陶文化遗址,汇聚成了我国庞大的陶器博物馆。

我国最西部的彩陶文化是新疆伊犁河流域文化。新疆地区出土的陶器颇具特色,尤其是彩陶纹饰风格独特,自成一派。某些纹饰虽然受到甘、青地区的影响,甚至借鉴了西方纹饰,但是新疆彩陶纹饰仍然保持本土特色。尤其是挥洒自如的几何纹,巧夺天工的物我融合,使抽象的图案纹饰与陶器的立体空间交汇的质朴无华,这一切展现出先民创造的富有生活气息的、魅力无穷的纹饰模式,为后世开拓了令人心醉神迷的审美空间。

新疆伊犁河流域的彩陶文化属于早期铁器时代文化,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000~公元元年。它是我国与中亚地区相邻最近的彩陶文化,在地缘上两者同属广义中亚的范畴,从理论上讲应当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费尔干纳盆地的楚斯特彩陶文化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绝不雷同。

伊犁地区出土的上百件精美彩陶,主要分布在昭苏县夏台墓地、新源县黑山头墓地、察布查尔县索墩布拉克墓地、特克斯叶什克列克墓地和恰甫其海墓地、尼勒克县穷科克墓地和奇仁托海墓地、尼勒克县加勒克斯卡茵墓地等。从这些彩陶的形制看,有高颈壶、梨形罐、彩陶杯、彩陶钵等,其中尤以无耳、圜底的彩陶器最多且最具地方特色。彩绘多为红色陶衣红褐色彩或黑彩,少数施浅黄色和白色陶衣。纹饰以几何纹为主,主要有三角纹、斜线纹、网格纹、棋盘纹、杉针纹等,另外还有逗号形纹、垂带纹等。伊犁是一个水草丰盛,是马背民族游牧的好地方。这些彩陶的发现,有助于了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爱好,揭示出其生活中的一个侧面,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彩陶表面连续性的几何纹饰,它充分运用线的特征,把曲线、直线、折线等组合在一起,上下连续,给予跃动的视觉感受,再加上粗、细线的变化,使纹样颇具生气。前后上下的连续并不是重复,而是线纹丰富的审美内涵,更显示出作者对于大自然独具慧眼的观察力,从而创造出高于生活自然形态的抽象纹饰,给人以更为含蓄的内在美。游牧人情趣所致,使几何纹生动而不呆板。

新疆伊犁地区的彩陶纹饰,与其地域生态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北疆山区面积很大,天山以北的崇山峻岭中,那高大挺拔的雪岭云杉,连绵数公里,体现了大自然的雄厚气魄。例如,出土于察布查尔索墩布拉克墓地的彩陶钵(图1),其纹饰即是云杉的松针为主线的杉针纹。那叶如针的衫纹,展示了其内在生命的张力,作者巧妙的安排枝叶相连的关系,提取自然中抽象、象征的意蕴,寄托着作者对自然的丰富情感,使杉针纹显得端庄典雅。陶钵的下半部,绘出波状起伏的山脉纹,衬出杉树的自然环境、氛围与流动的线感。致使整体构图相交融汇,色线生动,余韵无穷,显示出情景交融的绝妙境界。而尼勒克县吉林台墓地出土的高领单耳彩陶壶(图2)、彩陶壶(图3)和单耳彩陶杯(图4)的线纹富于变化,不难看出作者注重的是其装饰性。尤其是这件高领单耳彩陶壶通体红衣红彩,规整的棋盘格纹和整齐的线纹交错搭配,纹饰变化多样,层次感很强。

此外恰甫其海墓地出土的彩陶的形制很特别,彩绘的纹饰规整高雅,不难看出作者工笔干净利落,如(图5)所示,这件单耳彩陶壶收口鼓腹的形制,加上网格纹、线形纹的彩绘纹饰使得整件器物显得古朴淡雅,似乎透过它能看到当时作者优雅安静的心境。

其实,伊犁河谷出土的各类彩陶很多,它们的主人可能是活跃在伊犁草原的塞人、乌孙人、突厥人等,这些都为我们更深一步的研究工作展开了更广阔的领域。彩陶上的纹饰,以富有意匠的装饰构成和装饰形式美法则的应用,以穿插有致的装饰线条和合理的装饰部位,使彩陶的造型更富有美感,更加衬托出造型的艺术魅力,使彩陶的实用和审美功能都得以充分体现。从它们的精美程度我们不难看出当时豁达的游牧者们细腻的一面。

丽水古瓷诉说千年文化


蓓蕾挂枝头,花开满园闹处州。对于有着1400多年建州历史的丽水而言,民间艺术宝藏,种类繁多且弥足珍贵。“艺术之乡”的桂冠,戴在丽水的头上再合适不过了。8月中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丽水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丽水毫无争议地成为全国第一个综合性、地级市级别的“艺术之乡”。

翻开丽水民间艺术的珍贵画卷,丰富程度让人惊喜。其中有以“丽水三宝”为代表的民间工艺美术;有以被称为“戏剧活化石”松阳高腔和丽水鼓词为代表的民间戏曲和曲艺;有以处州古廊桥为代表的民间古建筑艺术;有以青田鱼灯舞、畲族稳凳等为代表的民间舞蹈和杂技;有以畲族三月三歌会等为代表的民间习俗;还有以刘基、仙都传说等为代表的历史名人和传说。

龙泉宝剑,名扬天下。“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万里横戈探虎,三杯拔剑舞龙泉”,不知不觉,龙泉早已成为宝剑的代名词。相传春秋末期,铸剑大师欧冶子遍访江南名山大川寻找铸剑佳地,最终在龙泉秦溪山下铸成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名剑。龙泉铸剑用材讲究,良工锻炼,工艺独特。以锋刃锐利、寒光逼人、刚柔并寓、纹饰巧致四大特色著称。欧冶子开创的龙泉宝剑传统技艺,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及社会作用,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史上有重要影响,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

在我国历史上,属龙泉青瓷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龙泉青瓷起始于南朝。宋代,龙泉的哥窑为全国五大名窑之一,弟窑被誉为青瓷民窑之巨掌。“哥窑”产品釉面布满纹片,胎色灰黑,古朴而庄重。“弟窑”产品釉面无纹片,胎白或底色呈朱红,青润如玉,莹澈剔透。龙泉青瓷的烧制工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为我国瓷器制作技术提供了丰富经验。

“国宝”青田石雕最早问世于魏晋时期,以青田本地所产的蜡石为原料,精细雕琢成为名贵的工艺品。如今,青田石雕早已名闻世界。其石材质地细润,脆软相宜,色彩丰富,花纹奇特,其中以灯光冻石最为名贵,价等黄金。青田石雕因材施艺,因色取俏,造型新颖,层次丰富,形象逼真,为石雕艺术之奇葩。

东方陶瓷艺术瑰宝之一的遂昌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的艺术,具有胎质细腻、精雕细镂、纯朴庄重、无釉无彩、古色古香的特色。缙云河阳剪纸工艺精巧,带有浓郁的江南风格,在全国剪纸艺苑中独树一帜。

揭开湖田窑的千年烧瓷历程


青白瓷又称“影青瓷”、“映青瓷”、“隐青瓷”、“罩青瓷”等,为宋代景德镇所创烧,是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瓷器品种。而景德镇烧制青白瓷最重要的窑址是湖田窑,其烧瓷的全盛时期长达700多年。在2004年景德镇庆祝建镇千年之际,湖田窑遗址群以一批重要的发现揭开其近千年的烧瓷历程。

考古资料显示,在景德镇所在的昌江及其支流东河和南河流域,晚唐五代及宋时期的窑业遗存十分丰富。晚唐五代的窑址主要有湖田、杨梅亭、黄泥头、社公庙、十八渡、新厂、湘湖、白虎湾、南市街等地。至宋代,东河及南河流域的窑址已发现136处(按《陶记》的记载则有300余处)。规模极其庞大,产量十分丰富。其中最具代表的遗址有湖田、银坑坞、小屋里、南市街、柳家湾、白虎湾等。“若夫渐之东西,器尚黄黑,出于湖田之窑者也;江、湖、川、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也。”蒋祈文中所说的“湖田”, 即今之湖田窑遗址。它位于景德镇市东南约4公里的竟成乡湖田村。遗址南面环山,北面临水。南河自东向西,环湖田村而过,在景德镇市区汇入昌江。遗址坐落在南山山脉缓坡地带及南河南岸一级台地的窄长地带,面积约40万平方米。遗址内窑包密布,窑渣堆积遍地,各个时期瓷片俯拾皆是。1982年,国务院将湖田窑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截至2003年底,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在湖田窑址进行过16个基建项目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了大量与窑业生产有关的制瓷作坊和窑炉遗迹,获得了陶器、原始青瓷器、青釉器、白釉器、青白釉器、酱釉器、黑釉器、卵白釉器、蓝釉器、青花器等各类文化遗物数十万件,时间涵盖五代、北宋、南宋、元、明各时期共七百余年。这些珍贵的文化遗迹和遗物,为湖田窑从晚唐五代到明代中晚期的窑业生产、销售;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青白瓷由于瓷胎洁白,釉料在高温下流动的原因,使瓷器釉薄处为白色,积釉处透青,故其总特征介于青白之间,可谓是白中闪青,青中泛白,青白淡雅,色质如玉。此 类瓷器“光致茂美”,有“饶玉”的美称。景德镇青白瓷一经出现,很快为世人接受并成为十分畅销的商品。同时,其烧造技术也很快传播到江西境内的十余个县市。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湖北、湖南、安徽、河南等省区的一些窑场也相继仿烧,形成了一个以景德镇为代表的青白瓷烧造体系,产品风靡大半个中国。它不仅销往大江南北、漠北草原,还远销日本、高丽、东南亚各国和中东、非洲等地区。

景德镇古称“新平镇”,因其位于昌江之南,又称“昌南镇”。最新的考古成果显示,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景德镇就能烧制原始陶瓷器。文献记载至迟在东汉时期,景德镇就已开始了成熟的青瓷器制作,“新平冶陶,始于汉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景德镇开始引起世人注目。在陈朝至德元年,皇室命新平镇贡陶础,这是景德镇为朝廷所关注并生产“贡瓷”的最早记载。唐高祖武德年间,陶瓷名匠“陶玉”将自己制作的瓷器带入关中,并向朝廷进贡,被称为“假玉器”,受到皇室青睐,于是昌南瓷器名扬天下。宋景德年间,真宗皇帝在景德镇设置御窑,专门为皇室烧制瓷器,并在器底书“景德年制”款。从此,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取得了根本性的进步。元代,朝廷在景德镇设置“浮梁磁局”,专门管理官窑瓷务,烧制宫廷用瓷,同时对民窑实行课税等管理。这是元朝在全国唯一设置的专门管理陶瓷生产的机构,是景德镇设立官窑的开始。此时,瓷器的生产(主要是青白瓷)有新的提高和发展,而且创烧了卵白釉瓷、青花瓷、釉里红瓷、青花釉里红和高温蓝釉瓷、绿釉瓷等。景德镇的瓷器逐渐占据了中国瓷器艺术的中心,也从此由宋代其他五大体系转向到了景德镇,并以此带动了明清景德镇窑场的繁荣。特别是明洪武二年朝廷在珠山设立御窑厂后,景德镇形成了“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之势。

湖田窑制瓷始于五代。考古发掘证实,五代时期,湖田窑的窑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刘家坞、龙头山以及今战备公路两侧的湖田窑中心区域,距现地表深约8米。采用马蹄形窑烧制白瓷和青瓷器。马蹄窑为土制,窑炉烧结面较薄,瓷器烧成温度相对较低。器物种类主要有碗、盘、壶等。因采用支钉叠烧,只见垫柱,没有使用匣具,故器内底及器足上往往留有椭圆形支钉痕。青瓷多数胎色灰褐、质地粗松、釉色青灰,除少数葵口及内壁出筋外,没有其他装饰。窑址内也出土了少量瓷胎致密、白度很高的白瓷或青瓷。

北宋真宗景德二年(1004)建镇后,景德镇瓷业生产获得重大进步。重要表现就是青白瓷的创烧。宋初的青白瓷,胎质较粗,色灰白;刷釉稀薄、透明,釉色青灰或米黄。器物种类较少,主要有碗、盘、罐、折肩钵、注碗、多管器等。器形普遍敦实、厚重。装饰较少,仅在碗外壁用利器刻画粗大牡丹或莲瓣纹样,纹饰粗犷古朴;或用梳齿状工具,在碗心画出简单水草。一些器物上有少量北方瓷器的贴花工艺及仿金属器造型。还发现一些酱黄釉器及褐彩青白釉器,器型类似青白瓷,有瓜棱罐、四系罐及八棱罐等。

北宋中晚期,湖田窑的青白瓷生产,除继续采用单件仰烧外,开始使用一种造价昂贵的瓷质覆烧匣具,大小不同的多件器物一匣覆烧,故出现了芒口器。此时的瓷胎细腻、致密、洁白;刷釉加厚,使釉色莹润青翠,青中闪白,白中透青,近似玻璃透明状。器物种类显著增多,造型趋于挺拔,装饰丰富多彩。日用品碗、盘、碟、盏类品种多样;盏托、注碗、瓶、炉、香熏、枕等形态各异,造型丰富;联子盒、鸟食罐、俑、动物塑像、围棋、象棋等文娱用品大量涌现。龙形碗、狮形枕、虎形枕、婴孩枕、仕女枕、荷叶形枕、元玉形枕层出不穷。早期的粗犷古朴的刻画法被成熟的“半刀泥”刻画所取代;刻画工艺娴熟、流畅,刻画题材广泛;构图集中在碗、盘内底及底壁交界处,早段多对称或单体图案,如植物类团菊、三束莲、折枝牡丹;动物类游鱼、龙凤、三团鸾等,稍晚纹饰布局趋于繁复、细密,如人物类婴儿戏水、婴孩攀枝,植物类缠枝菊花、缠枝牡丹等。

随着宋室南渡,一些北方的优秀技术和窑业工人纷纷南来。南宋初期,湖田窑窑业生产与北宋晚期相似。主要表现在碗、盘类器物的造型和装饰与北宋基本一致。但此时的碗、盘器壁更斜直,圈足更矮,仅毫米高;斗笠碗流行。特别是定窑组合式支圈覆烧具传入后,窑业生产出现很大变化。因支圈烧瓷密度加大,水气增多等原因,瓷器的胎质较前期粗松,釉色泛黄,几乎失透,器口普遍“芒口”。器物组合也发生较大变化。北宋流行的墩式碗、仰烧盘、注碗等基本消失,饮酒、斗茶之盏托及有座香炉等均明显减少,以至绝迹。装烧的变化还导致装饰的变化。北宋流行的刻画风格开始为印花装饰所代替。早期在碗、盘底心印各类题记,如“宋”、“詹”、“吉”、“酒”、“茶”,还印一些简单的单鱼、双鱼、芦雁、朵梅、折枝梅、荷莲纹等。此时,吉州窑、建窑的产品流入湖田,湖田窑开始试烧黑釉瓷。湖田窑的黑釉瓷胎质较粗,色灰黑,结构紧密;釉色漆黑,釉层厚。器类有高足杯和盏等,无论胎、釉、器型均与吉州窑、建窑产品有别。晚期的碗、盘印纹开始复杂、繁密。如狮舞绣球纹、开光盆景纹、凤穿牡丹纹、芦雁穿花纹等,器口沿多印有回纹、如意纹等。

千年瓷都的古老典故


千年瓷都,窑火传烧不止。那些华美的瓷器记录下历史的印记,从古至今绵延不断。不知道是由于历史的局限还是对于美丽的事物人们总爱赋予各种美好的想象,那些古老的美丽典故悠然而出,与景德镇有关。

高岭土的故事

“高岭土”是世界对这种瓷土的通称,景德镇的高岭村成了这种瓷土的命名地。

关于“高岭土”有个传说故事:很久以前高岭村住着户姓高的穷汉,夫妻两人租地种田为生,生活很苦。一个冬天早晨,高老汉看到屋檐下躺着个被冻僵的白发老头,他忙唤来老伴把他抬到订床上,然后烧姜汤把他灌。老人饿得不会说话,只用手捐捐嘴想吃东西。可是他们家只有野菜。怎么粉呢?他们只得去向富户人家借了一升米熬成粥送给老人吃。老人吃了粥后忽然哈哈大笑:你们确实是好人,名不虚传。于是从口袋里拿出一粒洁白晶莹的小石块,交给高老汉,叫他把埋在高领山上,过七七四十九天去挖出,那就会变成挖不尽的白玉土,送到景德镇去就是上好的制瓷原料。老按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出现我奇迹,到处是白嫩嫩的玉土,便和村里人一起去挖,运到景德镇,卖了很多钱。景德镇的瓷器也因用上了这种瓷土,质量更好,为国内外的人所喜爱。

刚正凛冽的“风火神”

“风火神”,本名童宾(公元1567一1599年,)字定新,明代浮梁里村人。幼年读书,秉性刚直,因父母早丧,遂投师学艺,执役窑业。死后尊他为风火神,把在“佑陶灵祠”。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太监潘相任江西矿使兼理景德镇窑务,督造大器青龙缸,久不成功。潘相便对窑户进行“例外苛索”,派役于民并对瓷工进行鞭笞以至捕杀。瓷工衣食不得温饱,还要受到迫害,处境十分凄惨。童宾目睹同役瓷工的苦况,非常愤慨,竞以自己身体为炼瓷的窑柴,纵身火内以示抗议。据说次日开窑一看,所烧炼的龙缸果然成功了。这种缸直径三尺,高二尺多,外围环绕着青龙,下面有潮水纹。能烧成这样大的龙缸,在当时确实是烧制瓷器的一大奇迹。童宾投窑焚身后,余骸葬在凤凰山。童宾之死,激起了工匠们的义愤,全镇起来暴动,焚烧税署和官窑厂房,潘相只身逃走。事后,封建官府为了缓和人心,在瓷工和镇民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为那因大众利益而牺牲自己生命的童宾立桐在御器厂的东侧,并号之为“风火仙”,祠名“佑陶灵祠”,至今尚保留有瓷制的“佑陶灵祠”匾额。祠内供奉的是童宾坐像,即风火仙师像,两边是窑厂烧炼工人神像,有把桩、托坯、架表、收兜脚、打杂、小手、二手、二手等(都是瓷业烧窑工种名称)各脚师祖。

此后烧窑业还定出行规,二十年一届开禁迎神,招收徒工,定升工种岗位,并举行迎神盛会。这种迎神会既庄重,又热闹,成为当时全镇陶人的盛典。邻近各县的农民、商人和工人的家属都赶来观光,一时人山人海,街道挤得水泄不通。过去景德镇有日食“千猪万米”码头的说法,如果按当时迎神盛会的流动人口来计算,确实不算过分。这种迎神盛会,一直延续到1949年才自然消失。

唐英和唐窑

清代著名的督陶官唐英,在景德镇镇陶时所烧制的瓷器世称"唐窑"。唐窑瓷器非常精美,其制作水平和质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的瓷器》一书中就说:“中国瓷器,到了唐窑,确实集过去所有制作之大成。这表现在瓷器装饰方法,造型设计以及制瓷技术方面。”瓷器装饰仅高、低温颜色釉就有57种;彩绘方面“山水人物花鸟写意之笔,青绿渲染之制,四时远近之景”无所不有,而且“规抚名家,各有原本”;造型设计上,则从"古札器尊鼎卤爵之款制,到瓜瓠花果象生之作",应有尽有。

唐英在景德镇督陶时间长近30年,是景德镇御窑厂督陶时间最长,成绩最显著的督陶官。他悉心钻研陶务,身体力行,不仅经验丰富,而且还对景德镇瓷业生产技艺进行科学总结,从理论上加以提高,先后编写出《陶务叙略》、《陶冶图说》、《陶成纪事》、《瓷务事宜谕稿》等著作。

这些美丽古老的故事千年传唱,我们相信明天还会有更多的人来讲述这些属于千年瓷都的古老典故。

千年窑火薪传不息


景德镇,一提起她,人们常常会想到瓷都,想到CHINA(中国)。而“CHINA”的小写形式就是“瓷器”的意思。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与瓷器几乎是两位一体的,这充分说明了景德镇及其瓷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

景德镇从汉朝开始烧制陶器,从东晋开始烧制瓷器,窑火不绝,薪传至今。到宋代,因所产青白瓷质地优良,宋真宗于景德元年(1004年)以年号赐江西昌江边上的瓷器产地——浮梁县昌南镇名为景德镇。景德镇的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并因生产“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精美瓷器而蜚声海内外,享有“瓷都”美誉。

景德镇名气实在不小。正因为此,如何继承和弘扬景德镇的文化尤其是陶瓷文化,成为景德镇文化工作者的重任。而作为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地的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的工作人员,这种责任感分外深沉而自觉。这从近年来他们一系列的开拓创新之举可以充分感受到。

30多年前的开创之举

1979年7月,时任景德镇市委书记的杨永峰建议,景德镇应该有一处具备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风景点。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的建设构想应运而生。

1980年3月,景德镇市委决定在西市区的盘龙山人工林保护区内规划修整出83公顷空地,集中成片地保护一批陶瓷历史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一座古窑及部分明、清民间建筑珍品,建设陶瓷历史博物馆。这便是今天所见到的古窑民俗博览区。

集中保护了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与当地古代建筑文化遗产的古窑民俗博物馆,得到许多知名文保专家以及古建专家的认可,认为在30多年前推行的传统陶瓷、古典建筑之“静”与陶瓷手工艺人现场表演制瓷技艺之“动”结合的文化遗产保护形式,堪称开创之举。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作为景德镇王牌景点的古窑民俗博览区却没有预想中的红火,甚至一度非常冷清、萧条。

“用腊肉的香味去吸引人”

古窑民俗博览区令人尴尬的局面在两年前出现转折。陈武平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博览区管理处主任,并担任景德镇市古窑民俗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走出了一步步好棋。

对于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我并不陌生,但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则是在应邀参加2010年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的一系列活动时开始的。

2010年10月17日晚7点多抵达景德镇后,博览区工作人员怕我们在飞机上没有吃好,便直接把我们送到宾馆餐厅用餐。饭后已是9点多,还来不及进宾馆房间,接待我的工作人员就说,陈武平想见我。我们做媒体的,多是夜猫子,不怕晚,加上在景德镇逗留的时间短、事情多,我也想早点敲定采访的有关事宜,于是把随身行李又拿回车上,去了陈武平的办公室。

此前没有见过陈武平,但通过电话。及至见面,发现他年龄不大,干练。尽管已是晚上10点多了,但他仍在和古窑民俗博览区管理处副主任、文博研究员周荣林等为次日的活动忙碌,不时有人来找他请示、汇报,电话不断。

陈武平对于陶瓷并非门里出身,他由成功经营在景德镇名气不小的伊龙大酒店而进军陶瓷与文化领域。他坦言:“如果说我懂陶瓷,肯定会有一帮人笑我。”但他爱景德镇,爱景德镇的文化,他要做的是通过讲述陶瓷背后的故事,让世人看到景德镇文化的价值。古窑民俗博览区就是他要的平台。他说,一个人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固然重要,知道自己不能干什么尤其重要。他只做自己能做的。他认为,古窑民俗博览区文化与旅游结合、在动态过程中保护文化遗产的模式,是博览区的理想选择。

“景德镇人都很喜欢吃腊肉,不过一般人家都喜欢把肉储藏在瓷缸里。”陈武平微笑着说,“我所做的只不过是把腊肉晒了出去,让所有的人都可以闻到它的香味,并被吸引来。”

陈武平说的那块“腊肉”,就是古窑民俗博览区。正是这种由藏到晒的转变,使博览区走出了隐于深山少人知的落寞。

交谈中,江华来了,他是景德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广(文物)局局长,我们是熟人。他刚参加完别的活动,怕第二天的活动有什么问题,连夜赶过来,当然也带有督战的意思。

看得出来,江华与陈武平合作得很默契。对博览区的工作,江华表示:放心、信任。他认为,只要符合政策,就要少干涉,否则别人没法做事。应该说,这是开明的管理艺术。

他们交流了一下工作。看到第二天的活动没有什么问题,江华也加入到我们的谈话中来。对于景德镇文化,他主张整体保护与异地保护相结合,恢复能体现景德镇文化特色的传统街巷,再现当地人的生活与民俗。基于此,他对博览区近年来恢复景德镇镇窑等传统窑的复烧显然是赞赏与支持的。

需要提及的是,在景德镇逗留的3个夜晚,我们3人不时交谈。作为媒体人,我看到了他们以及其他许多人为景德镇文化夜以继日工作的敬业与奉献,感佩之情油然而生。

复烧古窑,打造“镇窑1728”

古窑之所以能走出困境,其秘诀就在于借助景区的文化优势,通过各种精心策划的活动将优势放大。陈武平认为,必须突破思想束缚,勇于创新,走前人不敢走甚至不敢想的新路。

于是,古窑民俗博览区提出了复烧镇窑的想法。当时的镇窑已破败不堪,支撑窑体的梁柱摇摇欲坠,内部也出现窑砖脱落现象。一些人认为,镇窑属于珍贵的文物,如果贸然复烧可能会对其产生破坏性影响。有着丰富柴窑烧炼经验的老师傅则指出:“想要保护老柴窑,仅凭砖头补、泥巴糊不够,还得让窑火‘养’着。”

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复烧镇窑是使用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北京的故宫等著名古建筑数百年来从未停止使用。正是在这种使用与不断修葺的过程中,那些瑰丽的古建筑得以完美地保存于世。

事实证明,“镇窑”的复烧不仅达到了复兴景德镇陶瓷文化、提升景点人气等效果,也的确让古老的柴窑重新获得了生机。

“镇窑”“葫芦窑”都是宝,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必须要以足够大的嗓门宣传出去才行。于是博览区想方设法联系媒体,以拍摄专题片等形式,将古窑向全世界推广。民间收藏“大佬”马未都、节目主持人王刚、影视演员唐国强等人,也被邀请前来参加 “镇窑”“葫芦窑”复烧、再烧等活动。名人效应让本已具备轰动效应的盛大复烧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通过复烧活动让古窑获得空前关注的陈武平,试图在陶瓷领域大展身手。但与一般的陶瓷企业不同的是, 他们凭借的是古窑的文化优势,走出一条不同于他人的陶瓷文化发展之路。

“清雍正六年,督陶官唐英来到景德镇,为景德镇的瓷业书写了不少传奇,那年正好是公元1728年。”陈武平说,“我们所创建的陶瓷品牌就叫‘镇窑1728’,它由博览区里的传统手工制瓷老艺人亲手拉制泥坯,由传统瓷窑烧制。”

改革成就奇迹

这几年古窑民俗博览区屡屡创造奇迹。但奇迹发生的根源,也许了解的人并不多。

其实,不断深化的文化体制改革大环境,是古窑发生蜕变的深刻社会基础。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所进行的大胆尝试,颇具示范意义。

“如果没有体制改革,就没有今天的古窑。”周荣林认为,正是由于机制的创新,才可以让自己为古窑,也为景德镇的非遗保护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陈武平与周荣林两人在对待古窑的事业中,有着相当的默契。他们不约而同地谈到这样一个观点:文化产业要发展,必须采取“学者+商人”的模式。

所谓“学者+商人”模式,即对文化和历史有独到见解的专家与有意在文化产业领域有所作为的投资者或企业家合作,利用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各展所长,将文化产业做得既有文化韵味,又具有经济效益,实现良性循环。

“一个人成就不了大业。体制重要,人才更重要。大家团结一致向着共同的目标进军才是成功之根本。”陈武平说。

“像我这样的文博研究员,只有与陈总这样有想法、有魄力的企业家携手,进行优势互补,才可以把一些想法变为现实。”周荣林坦诚地说。

中华瓷王——集千年陶瓷技术之大成


中华瓷王是故宫镇院之宝,现存于故宫博物院。《新仿乾隆各种釉彩大瓶中华瓷王》由中国文物学会,景德镇古陶瓷研究中心监制,集千年陶瓷技术于一体,中华瓷王瓶身从上至下公分十六道纹饰,采用十五种釉彩,并以金彩圈线将各种釉彩分隔。其中金彩圈线使用专用的金粉涂刷而成,提炼难度较大,而且这种金粉的价格更是普通千足金价格的数倍,为保护其不被磨损,在制造成型后加了一层保护层,用天然玛瑙刮擦可显其本来面目。

中华瓷王采用的工艺如下:

珐琅彩——珐琅彩瓷器是极为名贵的宫廷御用品,为釉上彩之冠。珐琅彩是清康熙朝中晚期时,将西洋金属胎画珐琅彩料,移植到瓷胎上的一个成功的创举。珐琅彩瓷器从创烧到衰落全部由皇家垄断,只局限于宫廷之中供皇室使用,是“庶民弗得一窥”的宫廷御用瓷器。时间上仅跨越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至乾隆晚期即停止生产,今天的珐琅彩瓷存世量极少,因而非常珍贵。

仿汝釉——汝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所烧陶瓷精美绝伦,在中国陶瓷史上享有盛誉。北宋后期,汝窑专为烧造御用瓷器,即“汝官窑”,简称汝瓷,汝釉。汝釉瓷胎质细腻,工艺考究,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独特,随光变幻。观其釉色,如雨后天蓝色的晴空,温润古朴;抚其釉面,平滑细腻,如同美玉。

青花——清丽、雅致的青花瓷,是我国传统名瓷。青花瓷虽然色泽单一,但看起来并不觉得单调。在绘瓷艺人的生花妙笔下,浓抹淡施、粗细有致;或刻意求工,层次分明;或寥寥数笔,都使人感到美不可言。到了清代,青花瓷的制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蓝色像蓝宝石一样鲜艳明亮,晶莹光润。

松石绿釉——颜色釉品种之一。有高温绿釉和低温绿釉两种。清雍正朝创烧了一种绿釉名品,呈淡绿色,柔和悦目,宛如天然的绿松石色泽,故称为松石绿釉,也有称为“秋葵绿”或“西湖水”的。

窑变釉——窑变釉是器物在烧成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变化。俗语有“窑变无双”,谓其变化莫测,独一无二。其形态美,或如夕阳晚霞,或似秋云春花,更有大海怒涛,万马奔腾,因而它被作为一种艺术瓷釉为人们欣赏,如钧窑的窑变,康熙郎窑红、豇豆红、苹果绿等。中华瓷王上的“钧红”更是一种闻名中外的窑变釉。

斗彩——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斗彩瓷胎质洁白细腻,,白釉柔和莹润,表里如一。设色精当,素雅与艳丽兼而有之,明丽悦目,给人以丰富热烈、鲜明清洗之感,有很好的艺术效果。斗彩的特点是,静动兼蓄,对比鲜明,既素雅又堂皇。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特色。

东青釉印花——又称冬青、冻青,青釉派生釉色之一。据传为北宋开封东窑创烧,古称之为东青釉。今日所见之东青釉创烧与明永乐朝,以后历朝亦均有烧制。其釉色青中闪绿,苍翠欲滴。清雍乾时期景德镇窑烧造的东青釉,釉料中铁的含量及还原气氛的控制完全得心应手,釉色以豆青为主要色调。釉面平滑,色彩温润,色泽稳定。

霁蓝地描金开光彩绘吉祥图——霁蓝,又称积蓝,是一种色调很深的高温蓝色釉。它是天蓝釉繁衍过来的,清代颇为流行。在霁蓝釉瓷器上,用金水描绘各种花卉图案而烤制,叫做霁蓝描金彩。瓷王中霁蓝描金开光供12幅图。其中6幅为花卉、蝙蝠、如意、万字带等组成的寓意“福寿万代”的图案,另外6幅为“三阳开泰”、“丹凤朝阳”、“太平有象”、“吉庆有余”以及楼阁山水、博古图等。

仿哥釉——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所产瓷器又称为“哥釉”。哥窑瓷器的特点是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滋润,不仅扣之瓷音清亮,而且造型挺拔大方,轮廓亦柔和流畅。哥窑最显著的特征,是釉色沉厚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若置之于显微镜下,可见瓷釉中蕴含的旗袍如同聚沫串珠,凝腻的釉面间进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的冰裂状网纹,其网纹之色浅黄者宛若金丝,细黑者如铁丝,二者互相交织,因而被名之为“金丝”“铁线”。

仿官釉——宋代官窑瓷器多为小件器物,在南宋时已“为世所珍”,少数传世品大多在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馆,近年有极少数出土器皿流入民间,被众多收藏家所追觅。因宋代官窑瓷器“价值连城”,一直被尊为“官釉”。

中华瓷王将千年积累的陶瓷工艺交融于一器,将中华民族千年陶瓷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是瓷器收藏品中的经典之作,其收藏价值不可估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