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瓷砖的工艺 > 导航 >

工艺的鉴定

工艺的鉴定

瓷砖的工艺 瓷砖工艺 古代制作瓷器工艺

2020-07-10

瓷砖的工艺。

陶瓷器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的诸环节--胎、釉原材料的配方、加工,成型方式,装烧方法,窑炉气氛、燃料种类,等等,都会在陶瓷器上留下种种痕迹。由于时代、窑口的不同,这些痕迹也就各具特色,成为我们鉴定陶瓷器的时代、窑口的依据之一。 由于有关内容我们在第一编中,已经分时代,分窑口较为详细地介绍过,这一章仅将其比较分散的内容加以综合、归纳,从简介绍。

一、原材料时器物胎、釉、彩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浙江越窑在西晋时为突出釉的沉静的色调,有意在用作胎料的当地瓷土中,加入适量紫金土,使胎中铁含量达到2.5-3%,烧成后胎色深灰,达到衬托釉的目的。 南北朝时德清窑为烧成黑釉瓷,胎用富铁瓷土,或在瓷土中加较多紫金上,釉中加大量紫金土,使釉中铁含量高达8%左右,烧成的黑釉瓷胎为砖红色或紫色,釉漆黑光亮。 西晋晚期开始,浙江婺州窑用化妆土工艺,目的在掩胎的缺陷,便于突出釉色,美化瓷器。此后,南朝四川、湖南、浙江的一些窑也有采用化妆土工艺的。唐代邢窑、曲阳窑、密县窑、寿州窑的部分产品采用化妆土工艺。宋代磁州窑把古代应用化妆土工艺美化产品的方法充分发挥,不单纯掩饰胎体缺陷,还用剔刻化妆土等工艺,让化妆士从被动美化产品到主动美化,即化妆土本身成为花纹装饰的一个组成部分。 宋代官窑、哥窑、龙泉窑的"紫口铁足",是在胎料中配入运量紫金土,增加胎体中铁的含量,使胎色较深,更好突出青釉的沉稳、乳浊感,也使器物露胎处及薄釉处在二次氧化时呈一种深沉凝重的窑红色,即文献上所谓朱砂底(无釉)紫口(薄釉)、铁足(无釉)。沉稳、乳浊的青釉与紫口铁足朱砂底相互衬托,更显出釉的美丽。 元、明、清瓷器胎土的二元配方,能有效地控制胎料中氧化硅的含量,便于配制烧造不同器物所需不同质的胎料,加元瓷胎体厚重,氧化硅含量超过20%,明瓷胎体致密轻薄,氧化硅含量略少。清代官窑瓷胎体精巧,氧化硅含量更比明代少。 宋代开创的石灰碱釉,使釉的玻璃质减轻,成乳浊透明,含蓄深沉,达到如冰似玉的效果。

二、成型工艺造成的器物特征

1.口沿 唐邢窑的唇口,实心,窄边有浅糟。 唐、五代曲阳窑(唐代定窑)的唇口为空心、宽边。五代景德镇窑的唇口也是空心。这种空心唇是成型时,将胎体口沿向外翻拍捏合形成的,"空心"当然很小,唇边自然较宽。

2.器身 宋代定窑器身有所谓竹丝刷纹,是成型时利坯所致,因利坯不可能完全平整如镜,’当釉稀薄处,便可见条条细小痕迹,此即竹丝刷纹。 元代景德镇窑的瓶、缸、壶等类器物,由颈、腹、底三段分别成型后粘接而成,因此,这类器物的器身能看到或模到二道接缝。 明代的瓶、壶类器物多由两段粘接成型,在器物腹部能见到或摸到接痕,如果从器里看更明显。因为器里釉一般较薄。 清代的瓶、壶类器也由两段或三段接成,因一般修胎精细,接缝处平滑,又注意用种种装饰遮掩,所以接痕极不易发现,要仔细用手摸方能感觉到。

3.器足 各时期器足的特征在本编第二章《造型的鉴定冲已经讲了,而这些特征之形成,实力成型工艺所致,(有人讲是为了适应不同的装烧工艺而采用不同成型方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此处略去不讲,请读者参阅前文。

三、装炼方式决定的器物特征

装烧方式,说到底就是采用什么样的窑内支、垫、套、隔等工具的问题,也就是用什么窑具,就决定了装烧方式,从而在器物身上留下特定痕迹,可作为鉴定依据之一。 我国烧造陶瓷使用窑具很早。最近有人研究出,我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一些陶窑使用了较为简单的窑具,如广东虎头浦新石器时代晚期横穴窑用大小不等的卵石作垫具烧陶器,福建昙石山遗址的横穴窑用圆锥状束腰实心陶器作垫具。另外,研究表明,商代、西周也有用简单窑具烧制陶瓷者。这些资料不多,一般读者接触这些时代的器物机会也少,于我们鉴定关系不太大,略去不讲。本书从汉代讲起。 东汉时代烧制青瓷器,往往用一个小形泥饼垫烧,器底留下一圈紫色斑点。 六朝时,普遍采用齿状支钉间隔叠烧,器里心留下一些支打痕。一般讲,支钉痕少者的时代较早,如浙江的窑,有三个支钉痕的一般为三国前后的产品,五至八个者,多为西晋时产品。因为支钉多,受力面大,分散了上面叠烧器物的重量,可减少形变等。 东晋时,德清窑等用"托珠"垫烧,器身留下扁圆形痕迹。此法德清窑及其他一些窑唐代仍有采用。 隋、唐时期,全国普遍采用三角形垫具支烧,器身留下平面连线呈Y形的三个支点。 南朝江西丰城窑首先使用匣钵装烧,可使器身不留任何支烧痕(一匣一器)。这就为烧造高档精美瓷创造了条件。此法至今仍大量采用。 五代景德镇窑用若干小泥点作间隔具,器身留下许多窑红色点,大多为8-18个,南唐时有少到4个的。 北宋官窑、汝窑(如前所述,有人认为这二者是一件事)、均窑及哥窑部分产品,用极精细的垫具支烧,支钉痕极小,所谓"支麻针钉",这是创造了又一种烧高档瓷的支烧方法,为一代时尚,很有特色。 北宋中后期定窑创造的砂圈覆烧叠置法,大大提高了窑炉装烧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产量,很快风行全国,特别为青白瓷窑系各窑广泛采用。所烧成"芒口器",特征鲜明,有助于鉴定。 宋代四川磁峰窑白瓷的砂粒间隔叠烧,虽很独特,又易于鉴别,但器心留的团团砂粒痕,破坏了美妙的印花画面,留下深深的遗憾。可幸此窑高档瓷不用此法,还有部分不叫人遗憾的精美产品。 南宋官窑、龙泉窑,在南宋前期有用圈足内小垫饼垫烧的,底足无釉。后期用大垫饼垫在圈足下,底足有釉,足跟成"铁足"。 元代中晚期,龙泉窑用底足涩圈法:底足括去一圈釉,用平口盂形垫饼垫烧,底足留下涩圈。 金代创烧的涩圈叠烧,里心留下一圈无釉露胎的涩圈,生产大众化低档瓷,虽不精美,却价廉适用,因此至今尤为乡镇小窑使用。 明、清时期,全国制瓷水平提高,烧造时大多用匣钵正烧(官窑更全部如此),装烧工艺留下的痕迹少。

四、窑炉气氛造成的器物特征

陶瓷器烧成过程中,窑内的气氛--氧化焰还是还原焰,对器胎釉的色泽、釉的光润等都产生一定影响,有些窑由于采用了特别烧造工艺控制窑炉气氛,造成其产品一些特征,可作鉴定参考。 宋代以后北方一些窑用煤作燃料,烧氧化焰,所以白釉瓷釉白中泛黄,如定窑白釉呈牙白色。所用窑多为馒头窑。南方一些窑用木柴作燃料(景德镇窑多用松柴),龙窑或蛋壳窑较多,烧还原焰,白釉白中泛青,如景德镇窑。 均窑的蚯蚓走泥纹,汝窑及其他一些窑产品釉中的小气泡,均是器物在窑炉烧造时形成的。由于形成机理十分复杂,非十句八句话解释得明白,本书从略了。有兴趣的读者可找有关资料看。 开片:有些年代久远的器物,釉面由于产生不均衡变化,开有细小片纹。而宋代官窑、哥窑的开片釉,是在烧成中,在一定窑炉气氛下,胎、釉膨胀、收缩不一致所形成的,是人们为了寻求特殊装饰效果而在胎、釉配方、窑炉气氛上做文章有意识造成的,人为的。 桔皮纹:明宣德、清雍正时的釉均有比较明显的桔皮纹。这是釉在窑内烧成中冷却时,均匀收缩造成的。气氛掌握好者成韵味无穷的美丽的桔皮纹,掌握差者,则成晚清时的波浪釉。 窑红,又名火石红,是瓷器无釉露胎处自胎呈现的淡红色斑点或线。这是元、明景德镇瓷器所特有,因受胎中含有一定量铁造成。清代景德镇瓷胎料淘洗干净,就极少有窑红现象。 读者一定明白,本章工艺造成的陶瓷产品的特征,我们虽然讲得不多,但对鉴定古陶瓷的窑口、时代均有意义,不应等闲视之。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古瓷鉴定中的工艺痕迹


在景德镇第三期古瓷鉴定研修班结业典礼上,面对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一位来自上海的学员说:"参加这期研修班的最大收获就是深入了解了古瓷制作的工艺过程。熟悉不同时期的不同制瓷工艺及其留下的工艺痕迹,就像医生熟悉人体解剖一样重要,否则,就无法准确判断古瓷的生产年代及其真伪。"

这话是十分中肯的。因为陶瓷是通过工艺过程制作出来的。而不同时期的胎釉原料性能、炼制方法、成型工艺、施釉手法、装烧窑具、烧成窑炉结构、烧成气氛、装饰材料性能及炼制方法、装饰技法等等,并不完全相同。这就必然会留下不同时期的不同工艺痕迹。认识这些工艺痕迹,对于古瓷鉴定与辨伪,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景德镇古代陶瓷制作为例:宋代以单一瓷石成型,烧成温度和烧结程度不如明清;早期碗类仅拉坯、过范、剐足三道工序,有手拉痕迹,不及中后期增加镟坯工序,坯体表面留有刀痕;壶类多拉坯成型,未干时用竹刀压出瓜棱,不很规则;装烧工艺碗盘类早中期多以耐火土(含铁量较高)做成圆饼或圆圈,顶在无釉的圈足内底,吊脚而烧,实物内底留有不规则的"米糊"粘渣;后期采用支圈组合式窑具的覆烧工艺,口沿成为无釉的"芒口瓷".

元代以瓷石加高岭土二元配方制胎,可烧大件器物而不易变形,但由于早期高岭土水洗选矿不精,大件元青花胎体不如明清瓷器细腻。元青花一改宋代以拉坯为主的成型方法。采用过范分段印坯然后泥浆粘接的工艺。瓶罐内壁可见手捺痕迹和分段接坯泥浆挤压痕迹;圈足内底除小件如玉壶春瓶等外,多数为涩底,且由于施釉采用泼釉工艺,釉层有时会出现厚薄不匀现象,釉汁流到底部也需要刮除以防粘连。由于胎体厚重,左手卧撑,右手刮釉不能持久而刮得草率,往往留有未刮净的釉痕。元瓷装烧采用垫饼铺沙工艺,圈足处往往出现粘沙的黑点。元青花以及洪武,永乐、宣德青花的绘制,采用勾线并浓淡拓科技法,两笔之间的重合处料色特深,由于采用西亚进口的"苏麻离青"料,内含一定量的氧化铁,凝聚在料深处往往形成铁锈斑,而且深入胎骨,这与成化以后采用多锰少铁的国产料,并逐步运用勾线分水技法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料色匀净,几乎不存在铁锈斑。当然明清各期由于青花料来源的不同以及绘制技法的差异,其发色效果并不相同。发色效果其实还与釉料成分、施釉方法、釉层厚薄以及窑炉结构。窑位烧成曲线和烧成气氛甚至气温、气压。湿度有关,特别是釉里红、青花釉里红和铜红釉的发色,后者更起主导作用。

洪武青花或釉里红,原材料来源及技术都继承了元代,但釉面泛白黄,釉质普遍欠莹润,发色效果多数欠佳,可能与窑炉结构由龙窑向葫芦窑或马蹄窑转型有关,对于窑温和烧窑气氛的掌握还处在摸索阶段。其露胎的涩底大量出现"火石红",则与湿泥垫饼装烧有关,升温时垫饼中的水分渗入器底,导致器底始终处于氧化状态,坯体中的氧化铁在这种状态下便形成红色。现代试验证明,湿泥垫饼粘老糠灰装烧坯体,烧成后底部露胎处都会出现"火石红".

永乐、宣德时的瓷器上出现的所谓"桔皮棕眼",则是由于烧成后期降温加速所致。我们知道,釉在高温下形成液态覆盖在胎表面,而胎内的空气必须冲破釉层泄出,形成一个个气泡。如果降温阶段减缓,气泡周围的釉液会将气泡收缩后所形成的棕眼填满,使釉面光洁,如果快速熄火,因釉液来不及填平而形成所谓的"桔皮纹",这种情况柴窑中烧成更为明显。

成化釉中所使用的二灰(石灰加草木灰配制而成)最少,所用风化程度最适中的瓷石制釉果,加上烧成温度和气氛最佳,所以釉面肥润莹丽,白里微泛青,质如美玉。

清三代瓷胎中高岭土含量为历史上最高,烧成温度可达1300摄氏度以上,故瓷胎坚实,胎体薄腻、瓷质精美。

限于篇幅,仅举数例以窥全豹。不同时期由于原材料性能和制作工艺不同,瓷器上所留下的工艺痕迹也不同。历史上或近现代的仿古瓷,无论其如何刻意追求仿制品的"乱真",总是会留下仿制时期的工艺痕迹,准确辨识不同时代的工艺制作所留下的痕迹,有利于解决传统鉴定方法中目测,手触等无法解决的难题,对于断代和辨伪,减少了许多人为的主观因素。从某种意义来说,可以成为鉴定学的一个分支。

古陶瓷工艺的鉴定


陶瓷器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的诸环节--胎、釉原材料的配方、加工,成型方式,装烧方法,窑炉气氛、燃料种类,等等,都会在陶瓷器上留下种种痕迹。由于时代、窑口的不同,这些痕迹也就各具特色,成为我们鉴定陶瓷器的时代、窑口的依据之一。 由于有关内容我们在第一编中,已经分时代,分窑口较为详细地介绍过,这一章仅将其比较分散的内容加以综合、归纳,从简介绍。

一、原材料时器物胎、釉、彩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浙江越窑在西晋时为突出釉的沉静的色调,有意在用作胎料的当地瓷土中,加入适量紫金土,使胎中铁含量达到2.5-3%,烧成后胎色深灰,达到衬托釉的目的。 南北朝时德清窑为烧成黑釉瓷,胎用富铁瓷土,或在瓷土中加较多紫金上,釉中加大量紫金土,使釉中铁含量高达8%左右,烧成的黑釉瓷胎为砖红色或紫色,釉漆黑光亮。 西晋晚期开始,浙江婺州窑用化妆土工艺,目的在掩胎的缺陷,便于突出釉色,美化瓷器。此后,南朝四川、湖南、浙江的一些窑也有采用化妆土工艺的。唐代邢窑、曲阳窑、密县窑、寿州窑的部分产品采用化妆土工艺。宋代磁州窑把古代应用化妆土工艺美化产品的方法充分发挥,不单纯掩饰胎体缺陷,还用剔刻化妆土等工艺,让化妆士从被动美化产品到主动美化,即化妆土本身成为花纹装饰的一个组成部分。 宋代官窑、哥窑、龙泉窑的"紫口铁足",是在胎料中配入运量紫金土,增加胎体中铁的含量,使胎色较深,更好突出青釉的沉稳、乳浊感,也使器物露胎处及薄釉处在二次氧化时呈一种深沉凝重的窑红色,即文献上所谓朱砂底(无釉)紫口(薄釉)、铁足(无釉)。沉稳、乳浊的青釉与紫口铁足朱砂底相互衬托,更显出釉的美丽。 元、明、清瓷器胎土的二元配方,能有效地控制胎料中氧化硅的含量,便于配制烧造不同器物所需不同质的胎料,加元瓷胎体厚重,氧化硅含量超过20%,明瓷胎体致密轻薄,氧化硅含量略少。清代官窑瓷胎体精巧,氧化硅含量更比明代少。 宋代开创的石灰碱釉,使釉的玻璃质减轻,成乳浊透明,含蓄深沉,达到如冰似玉的效果。

二、成型工艺造成的器物特征

1.口沿 唐邢窑的唇口,实心,窄边有浅糟。 唐、五代曲阳窑(唐代定窑)的唇口为空心、宽边。五代景德镇窑的唇口也是空心。这种空心唇是成型时,将胎体口沿向外翻拍捏合形成的,"空心"当然很小,唇边自然较宽。

2.器身 宋代定窑器身有所谓竹丝刷纹,是成型时利坯所致,因利坯不可能完全平整如镜,'当釉稀薄处,便可见条条细小痕迹,此即竹丝刷纹。 元代景德镇窑的瓶、缸、壶等类器物,由颈、腹、底三段分别成型后粘接而成,因此,这类器物的器身能看到或模到二道接缝。 明代的瓶、壶类器物多由两段粘接成型,在器物腹部能见到或摸到接痕,如果从器里看更明显。因为器里釉一般较薄。 清代的瓶、壶类器也由两段或三段接成,因一般修胎精细,接缝处平滑,又注意用种种装饰遮掩,所以接痕极不易发现,要仔细用手摸方能感觉到。

3.器足 各时期器足的特征在本编第二章《造型的鉴定冲已经讲了,而这些特征之形成,实力成型工艺所致,(有人讲是为了适应不同的装烧工艺而采用不同成型方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此处略去不讲,请读者参阅前文。

三、装炼方式决定的器物特征

装烧方式,说到底就是采用什么样的窑内支、垫、套、隔等工具的问题,也就是用什么窑具,就决定了装烧方式,从而在器物身上留下特定痕迹,可作为鉴定依据之一。 我国烧造陶瓷使用窑具很早。最近有人研究出,我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一些陶窑使用了较为简单的窑具,如广东虎头浦新石器时代晚期横穴窑用大小不等的卵石作垫具烧陶器,福建昙石山遗址的横穴窑用圆锥状束腰实心陶器作垫具。另外,研究表明,商代、西周也有用简单窑具烧制陶瓷者。这些资料不多,一般读者接触这些时代的器物机会也少,于我们鉴定关系不太大,略去不讲。本书从汉代讲起。 东汉时代烧制青瓷器,往往用一个小形泥饼垫烧,器底留下一圈紫色斑点。 六朝时,普遍采用齿状支钉间隔叠烧,器里心留下一些支打痕。一般讲,支钉痕少者的时代较早,如浙江的窑,有三个支钉痕的一般为三国前后的产品,五至八个者,多为西晋时产品。因为支钉多,受力面大,分散了上面叠烧器物的重量,可减少形变等。 东晋时,德清窑等用"托珠"垫烧,器身留下扁圆形痕迹。此法德清窑及其他一些窑唐代仍有采用。 隋、唐时期,全国普遍采用三角形垫具支烧,器身留下平面连线呈Y形的三个支点。 南朝江西丰城窑首先使用匣钵装烧,可使器身不留任何支烧痕(一匣一器)。这就为烧造高档精美瓷创造了条件。此法至今仍大量采用。 五代景德镇窑用若干小泥点作间隔具,器身留下许多窑红色点,大多为8-18个,南唐时有少到4个的。 北宋官窑、汝窑(如前所述,有人认为这二者是一件事)、均窑及哥窑部分产品,用极精细的垫具支烧,支钉痕极小,所谓"支麻针钉",这是创造了又一种烧高档瓷的支烧方法,为一代时尚,很有特色。 北宋中后期定窑创造的砂圈覆烧叠置法,大大提高了窑炉装烧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产量,很快风行全国,特别为青白瓷窑系各窑广泛采用。所烧成"芒口器",特征鲜明,有助于鉴定。 宋代四川磁峰窑白瓷的砂粒间隔叠烧,虽很独特,又易于鉴别,但器心留的团团砂粒痕,破坏了美妙的印花画面,留下深深的遗憾。可幸此窑高档瓷不用此法,还有部分不叫人遗憾的精美产品。 南宋官窑、龙泉窑,在南宋前期有用圈足内小垫饼垫烧的,底足无釉。后期用大垫饼垫在圈足下,底足有釉,足跟成"铁足"。 元代中晚期,龙泉窑用底足涩圈法:底足括去一圈釉,用平口盂形垫饼垫烧,底足留下涩圈。 金代创烧的涩圈叠烧,里心留下一圈无釉露胎的涩圈,生产大众化低档瓷,虽不精美,却价廉适用,因此至今尤为乡镇小窑使用。 明、清时期,全国制瓷水平提高,烧造时大多用匣钵正烧(官窑更全部如此),装烧工艺留下的痕迹少。

四、窑炉气氛造成的器物特征

陶瓷器烧成过程中,窑内的气氛--氧化焰还是还原焰,对器胎釉的色泽、釉的光润等都产生一定影响,有些窑由于采用了特别烧造工艺控制窑炉气氛,造成其产品一些特征,可作鉴定参考。 宋代以后北方一些窑用煤作燃料,烧氧化焰,所以白釉瓷釉白中泛黄,如定窑白釉呈牙白色。所用窑多为馒头窑。南方一些窑用木柴作燃料(景德镇窑多用松柴),龙窑或蛋壳窑较多,烧还原焰,白釉白中泛青,如景德镇窑。 均窑的蚯蚓走泥纹,汝窑及其他一些窑产品釉中的小气泡,均是器物在窑炉烧造时形成的。由于形成机理十分复杂,非十句八句话解释得明白,本书从略了。有兴趣的读者可找有关资料看。 开片:有些年代久远的器物,釉面由于产生不均衡变化,开有细小片纹。而宋代官窑、哥窑的开片釉,是在烧成中,在一定窑炉气氛下,胎、釉膨胀、收缩不一致所形成的,是人们为了寻求特殊装饰效果而在胎、釉配方、窑炉气氛上做文章有意识造成的,人为的。 桔皮纹:明宣德、清雍正时的釉均有比较明显的桔皮纹。这是釉在窑内烧成中冷却时,均匀收缩造成的。气氛掌握好者成韵味无穷的美丽的桔皮纹,掌握差者,则成晚清时的波浪釉。 窑红,又名火石红,是瓷器无釉露胎处自胎呈现的淡红色斑点或线。这是元、明景德镇瓷器所特有,因受胎中含有一定量铁造成。清代景德镇瓷胎料淘洗干净,就极少有窑红现象。 读者一定明白,本章工艺造成的陶瓷产品的特征,我们虽然讲得不多,但对鉴定古陶瓷的窑口、时代均有意义,不应等闲视之。

陶瓷工艺鉴定


陶瓷器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的诸环节--胎、釉原材料的配方、加工,成型方式,装烧方法,窑炉气氛、燃料种类,等等,都会在陶瓷器上留下种种痕迹。由于时代、窑口的不同,这些痕迹也就各具特色,成为我们鉴定陶瓷器的时代、窑口的依据之一。由于有关内容我们在第一编中,已经分时代,分窑口较为详细地介绍过,这一章仅将其比较分散的内容加以综合、归纳,从简介绍。

一、原材料时器物胎、釉、彩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浙江越窑在西晋时为突出釉的沉静的色调,有意在用作胎料的当地瓷土中,加入适量紫金土,使胎中铁含量达到2.5-3%,烧成后胎色深灰,达到衬托釉的目的。 南北朝时德清窑为烧成黑釉瓷,胎用富铁瓷土,或在瓷土中加较多紫金上,釉中加大量紫金土,使釉中铁含量高达8%左右,烧成的黑釉瓷胎为砖红色或紫色,釉漆黑光亮。 西晋晚期开始,浙江婺州窑用化妆土工艺,目的在掩胎的缺陷,便于突出釉色,美化瓷器。此后,南朝四川、湖南、浙江的一些窑也有采用化妆土工艺的。唐代邢窑、曲阳窑、密县窑、寿州窑的部分产品采用化妆土工艺。宋代磁州窑把古代应用化妆土工艺美化产品的方法充分发挥,不单纯掩饰胎体缺陷,还用剔刻化妆土等工艺,让化妆士从被动美化产品到主动美化,即化妆土本身成为花纹装饰的一个组成部分。宋代官窑、哥窑、龙泉窑的“紫口铁足”,是在胎料中配入运量紫金土,增加胎体中铁的含量,使胎色较深,更好突出青釉的沉稳、乳浊感,也使器物露胎处及薄釉处在二次氧化时呈一种深沉凝重的窑红色,即文献上所谓朱砂底(无釉)紫口(薄釉)、铁足(无釉)。沉稳、乳浊的青釉与紫口铁足朱砂底相互衬托,更显出釉的美丽。元、明、清瓷器胎土的二元配方,能有效地控制胎料中氧化硅的含量,便于配制烧造不同器物所需不同质的胎料,加元瓷胎体厚重,氧化硅含量超过20%,明瓷胎体致密轻薄,氧化硅含量略少。清代官窑瓷胎体精巧,氧化硅含量更比明代少。宋代开创的石灰碱釉,使釉的玻璃质减轻,成乳浊透明,含蓄深沉,达到如冰似玉的效果。

二、成型工艺造成的器物特征

1.口沿 唐邢窑的唇口,实心,窄边有浅糟。唐、五代曲阳窑(唐代定窑)的唇口为空心、宽边。五代景德镇窑的唇口也是空心。这种空心唇是成型时,将胎体口沿向外翻拍捏合形成的,"空心"当然很小,唇边自然较宽。

2.器身 宋代定窑器身有所谓竹丝刷纹,是成型时利坯所致,因利坯不可能完全平整如镜,当釉稀薄处,便可见条条细小痕迹,此即竹丝刷纹。元代景德镇窑的瓶、缸、壶等类器物,由颈、腹、底三段分别成型后粘接而成,因此,这类器物的器身能看到或模到二道接缝。明代的瓶、壶类器物多由两段粘接成型,在器物腹部能见到或摸到接痕,如果从器里看更明显。因为器里釉一般较薄。清代的瓶、壶类器也由两段或三段接成,因一般修胎精细,接缝处平滑,又注意用种种装饰遮掩,所以接痕极不易发现,要仔细用手摸方能感觉到。

3.器足 各时期器足的特征在本编第二章《造型的鉴定冲已经讲了,而这些特征之形成,实力成型工艺所致,(有人讲是为了适应不同的装烧工艺而采用不同成型方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此处略去不讲,请读者参阅前文。

三、装炼方式决定的器物特征

装烧方式,说到底就是采用什么样的窑内支、垫、套、隔等工具的问题,也就是用什么窑具,就决定了装烧方式,从而在器物身上留下特定痕迹,可作为鉴定依据之一。 我国烧造陶瓷使用窑具很早。最近有人研究出,我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一些陶窑使用了较为简单的窑具,如广东虎头浦新石器时代晚期横穴窑用大小不等的卵石作垫具烧陶器,福建昙石山遗址的横穴窑用圆锥状束腰实心陶器作垫具。另外,研究表明,商代、西周也有用简单窑具烧制陶瓷者。这些资料不多,一般读者接触这些时代的器物机会也少,于我们鉴定关系不太大,略去不讲。本书从汉代讲起。 东汉时代烧制青瓷器,往往用一个小形泥饼垫烧,器底留下一圈紫色斑点。 六朝时,普遍采用齿状支钉间隔叠烧,器里心留下一些支打痕。一般讲,支钉痕少者的时代较早,如浙江的窑,有三个支钉痕的一般为三国前后的产品,五至八个者,多为西晋时产品。因为支钉多,受力面大,分散了上面叠烧器物的重量,可减少形变等。 东晋时,德清窑等用“托珠”垫烧,器身留下扁圆形痕迹。此法德清窑及其他一些窑唐代仍有采用。 隋、唐时期,全国普遍采用三角形垫具支烧,器身留下平面连线呈Y形的三个支点。南朝江西丰城窑首先使用匣钵装烧,可使器身不留任何支烧痕(一匣一器)。这就为烧造高档精美瓷创造了条件。此法至今仍大量采用。 五代景德镇窑用若干小泥点作间隔具,器身留下许多窑红色点,大多为8-18个,南唐时有少到4个的。北宋官窑、汝窑(如前所述,有人认为这二者是一件事)、均窑及哥窑部分产品,用极精细的垫具支烧,支钉痕极小,所谓“支麻针钉”,这是创造了又一种烧高档瓷的支烧方法,为一代时尚,很有特色。 北宋中后期定窑创造的砂圈覆烧叠置法,大大提高了窑炉装烧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产量,很快风行全国,特别为青白瓷窑系各窑广泛采用。所烧成“芒口器”,特征鲜明,有助于鉴定。宋代四川磁峰窑白瓷的砂粒间隔叠烧,虽很独特,又易于鉴别,但器心留的团团砂粒痕,破坏了美妙的印花画面,留下深深的遗憾。可幸此窑高档瓷不用此法,还有部分不叫人遗憾的精美产品。南宋官窑、龙泉窑,在南宋前期有用圈足内小垫饼垫烧的,底足无釉。后期用大垫饼垫在圈足下,底足有釉,足跟成“铁足”。元代中晚期,龙泉窑用底足涩圈法:底足括去一圈釉,用平口盂形垫饼垫烧,底足留下涩圈。 金代创烧的涩圈叠烧,里心留下一圈无釉露胎的涩圈,生产大众化低档瓷,虽不精美,却价廉适用,因此至今尤为乡镇小窑使用。明、清时期,全国制瓷水平提高,烧造时大多用匣钵正烧(官窑更全部如此),装烧工艺留下的痕迹少。

四、窑炉气氛造成的器物特征

陶瓷器烧成过程中,窑内的气氛--氧化焰还是还原焰,对器胎釉的色泽、釉的光润等都产生一定影响,有些窑由于采用了特别烧造工艺控制窑炉气氛,造成其产品一些特征,可作鉴定参考。宋代以后北方一些窑用煤作燃料,烧氧化焰,所以白釉瓷釉白中泛黄,如定窑白釉呈牙白色。所用窑多为馒头窑。南方一些窑用木柴作燃料(景德镇窑多用松柴),龙窑或蛋壳窑较多,烧还原焰,白釉白中泛青,如景德镇窑。均窑的蚯蚓走泥纹,汝窑及其他一些窑产品釉中的小气泡,均是器物在窑炉烧造时形成的。由于形成机理十分复杂,非十句八句话解释得明白,本书从略了。有兴趣的读者可找有关资料看。开片:有些年代久远的器物,釉面由于产生不均衡变化,开有细小片纹。而宋代官窑、哥窑的开片釉,是在烧成中,在一定窑炉气氛下,胎、釉膨胀、收缩不一致所形成的,是人们为了寻求特殊装饰效果而在胎、釉配方、窑炉气氛上做文章有意识造成的,人为的。桔皮纹:明宣德、清雍正时的釉均有比较明显的桔皮纹。这是釉在窑内烧成中冷却时,均匀收缩造成的。气氛掌握好者成韵味无穷的美丽的桔皮纹,掌握差者,则成晚清时的波浪釉。窑红,又名火石红,是瓷器无釉露胎处自胎呈现的淡红色斑点或线。这是元、明景德镇瓷器所特有,因受胎中含有一定量铁造成。清代景德镇瓷胎料淘洗干净,就极少有窑红现象。读者一定明白,本章工艺造成的陶瓷产品的特征,专家虽然讲得不多,但对鉴定古陶瓷的窑口、时代均有意义,不应等闲视之。

成型工艺鉴定之捏塑成型和雕塑工艺


古陶瓷的成型工艺鉴定是古陶瓷鉴定的第二步。人们在传统的标形学鉴定中关注的是器物的外在形状,而在现代痕迹学鉴定中强调的是产生器物形状的制作工艺。相同的形状可以用不同的工艺制作,而不同的工艺会在器物表面留下不同的痕迹。在鉴定中,痕迹比形状更值得研究。

陶瓷成型工艺从方法上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塑法,一类是注浆法。可塑法是借助泥料的可塑性来制作各种形状的陶瓷器物,诸如手捏、雕塑、盘筑、印坯、拉坯、拓批、旋压、滚压等均属此种方法。注浆法是利用泥浆的流动性和悬浮性,再加上石膏模具的多样性和吸水性共同造就器物的形状,它包括空心注浆法和实心注浆法两种方法。

从历史上看,陶瓷成型工艺又可分为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两类。可塑工艺中的手捏、雕塑、盘筑、印坯、拉坯和拓坯均属传统工艺,而旋压、滚压和注浆均属现代陶瓷工艺。除此之外,成型工艺还应当包括修坯和粘接两道辅助工艺。在鉴定时,要根据各种成型工艺的历史背景和痕迹特征,特别是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之间的差别做出正确的判断。目前市面上80%以上的仿品都是采用现代成型工艺制作的,只要熟练掌握区分它们的方法,绝大部分鉴定问题就可以在这一环节中迎刃而解了。

捏塑是利用泥料的可塑性,借助简单工具,徒手塑造器物形状的方法。捏塑工艺属于最古老的陶瓷成型技法,自陶器诞生之日起它就存在了。上古时期制作的陶器,多为瓶、罐、釜、盆、鬲等实用器,都是靠捏塑工艺制作。古人为了提高器物强度,往往会使用带有绳纹、方格纹的工具在外壁进行滚压或拍打并留下印记,今人称其为印纹陶。原始社会中晚期出现轮制工具以后,一些圆形器物的制作逐步被泥条盘筑工艺取代,一些小件异形器或器物上的辅助配件被模印工艺取代。捏塑工艺最大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不需要任何复杂工具,只要有一块揉好的泥料就可以开始塑型了。

捏塑工艺看上去很简单,但有时越简单的东西,越难于掌握。就像中国人写字,“一”字的笔画最少,看起来最容易写,但写好看了却很难。捏塑工艺也是如此。不借助任何工具,徒手捏一个圆形小罐,要想捏圆捏好非常困难,不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学习和磨炼是很难做成功的。当代仿制者,往往在遇到困难后就想走捷径,用其他方法来替代,如模印或拉坯等。方法变了,在器物上留下的制作痕迹也会不同,这就为鉴定带来了便利。

用捏塑工艺制作的陶器,其特征是器壁薄厚不均,特别是器物的内壁平整度较低,看上去高低起伏不平,还常常留有制作者的指纹或指甲印迹。器物的外壁一般经过压光、擀光修整后,可以做到基本平整,除去那些形状复杂的异型器和人、动物俑外,经过修整后的器物外表,很少留有指纹,倒是那些现代作伪者,为了突出表现其手工制作特征,会刻意在修整后的表面胡乱按上一些手指印。

捏塑成型除了用来制作一些简单的器物以外,最常见的是用来制作非圆形器物或陶塑之类的物品,亦成为雕塑。雕塑往往要借助塑刀和慢轮等工具进行塑型。雕塑工艺的出现不会晚于原始社会晚期。就雕塑本身而言,它是一门独立艺术,可以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造。在金属器具没有发明之前,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始雕塑作品,除了石质作品外就是陶质作品了。无论是古代作品还是现代作品,它们都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和时代特征。就个性而言,就像人们写字一样,凡读书者都会写字,但所写字体各不相同。就时代特征而言,那就更加明显了。每个创作者的作品都会留下时代的文化和社会印记。

古代陶瓷的釉质鉴定之施釉工艺


陶瓷的釉料原本呈粉末状颗粒,要使其附着在坯体表面,就需要加入适量水调成液状,再利用坯体的吸水性将其施着上,待水分蒸发后再经高温煅烧,熔融成玻璃状釉面。古陶瓷的施釉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涂釉、浇釉、浸釉、漂釉和吹釉等。采用什么方法施釉,需要根据釉浆的性能、坯体的强度、器物的大小以及施釉的部位等因素而定。坯体在施釉前均应适当干燥,使之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同时应打扫干净,清除灰尘。不同的施釉方法产生于不同年代,在陶瓷表面也会留下不同痕迹。它就为我们判定古陶瓷的制作年代和真伪提供了一个客观标准。

浇釉是将釉浆浇到坯体表面,然后除去多余的釉料。浇釉最早出现在原始青瓷的施釉工艺中。原始青瓷釉料的颗粒相对较粗,掺和其中的草木灰又未经陈腐处理,所以草木灰和瓷土之间易产生分离现象,且悬浮性差。在施釉过程中必须用釉勺不断搅动釉料,使其均匀,再将釉浆浇到器物上去。除此而外,汉绿釉和唐三彩等琉璃釉器也多采用浇釉工艺,这是由于琉璃釉本身也是一种悬浮性较差的釉料,其中的石英和氧化铅极易产生分离现象,大面积的施釉必须一边搅动,一边浇施。此外,景德镇的瓷器在清代之前,大、中型器物也多采用浇釉工艺。这是由于景德镇的瓷土干燥强度低,搬动中易产生破损,特别是釉下彩绘器,在浸釉中极易造成前功尽弃,所以体型稍大者都采用不需剧烈搬动的浇釉工艺。

浇釉分正浇和反浇两种。一般来讲,浇釉是要将器物放置平稳,将釉浆从器物上部浇下称为正浇;把器物倒置,口沿朝下,釉浆由底部或下半浇流向口沿称反浇。浇釉又分手工浇釉和慢轮烧釉两种。慢轮烧釉是将制品置于能够旋转的慢轮上,边转动慢轮,边将釉料浇于坯体上,在器物表面会留下起始痕迹。元代青花大罐就采用此种浇釉方法,只是在浇釉过程中要将器身浇满,这样就会使底足上也留有釉迹,事后还要清除。

涂釉又称刷釉,是用毛刷蘸取釉浆在器物表面或内壁进行刷涂。涂釉也是一种最古老的施釉方法,是由原始陶器刷浆工艺演变而来的。涂釉器物表面会留有明显横向刷痕,涂釉一般是在慢轮上进行。由于坯体采用素烧工艺,且釉层较厚,在干燥过程中往往产生龟裂现象,迫使工匠在入窑前再蘸水刷涂釉面消除裂纹,烧成后的釉面会隐约留有刷痕。现代仿品都没有此特征,它可以成为我们鉴别真伪的技术要点。

涮釉又叫荡釉,就是将适量釉浆倒入器物内,然后旋转晃动器物,使釉浆均匀地附着在器物的内壁上,然后将多余釉浆倒出。宋代北方各窑口器物内壁的所谓护胎釉多采用涮釉工艺。

浸釉又称蘸釉,最早出现在西汉晚期原始瓷器上。这一时期的釉浆,悬浮性得到明显改善,开始采用浸釉工艺。浸釉,顾名思义就是将坯体浸入釉浆中,使之附着一均匀釉层的方法。釉层厚度由浸入釉浆中的时间长短和釉浆浓度来决定。古代是徒手操作,往往要浸两道釉,第一道釉的釉层看上去较薄,通常称为护胎釉。对于大多数器物来说,内外釉多同时浸,一次完成。它不但需要有较高的坯体强度,而且还需要掌握熟练的施釉技巧。

吹釉是将釉浆倒入吹壶,用嘴对着壶口上的吹管吹气,流动的气体将釉浆吸入喷口,以雾滴形状喷涂到坯体表面,类似于现代喷漆工艺。吹釉工艺最早出现在清代康熙时期的景德镇,并延续至今。它彻底解决了坯体干燥强度低,不易施釉的难题。20世纪90年代以前,景德镇仿元青花和明代瓷器时,多习惯采用吹釉工艺,瓶罐内壁上会留下吹釉时产生的釉点,且釉面平整无泪痕,凡有此特征者均为当代仿品。

如何鉴定陶瓷工艺


陶瓷器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的诸环节胎、釉原材料的配方、加工,成型方式,装烧方法,窑炉气氛、燃料种类,等等,都会在陶瓷器上留下种种痕迹。由于时代、窑口的不同,这些痕迹也就各具特色,成为我们鉴定陶瓷器的时代、窑口的依据之一。 由于有关内容我们在第一编中,已经分时代,分窑口较为详细地介绍过,这一章仅将其比较分散的内容加以综合、归纳,从简介绍。

一、原材料时器物胎、釉、彩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浙江越窑在西晋时为突出釉的沉静的色调,有意在用作胎料的当地瓷土中,加入适量紫金土,使胎中铁含量达到2.5-3%,烧成后胎色深灰,达到衬托釉的目的。 南北朝时德清窑为烧成黑釉瓷,胎用富铁瓷土,或在瓷土中加较多紫金上,釉中加大量紫金土,使釉中铁含量高达8%左右,烧成的黑釉瓷胎为砖红色或紫色,釉漆黑光亮。 西晋晚期开始,浙江婺州窑用化妆土工艺,目的在掩胎的缺陷,便于突出釉色,美化瓷器。此后,南朝四川、湖南、浙江的一些窑也有采用化妆土工艺的。唐代邢窑、曲阳窑、密县窑、寿州窑的部分产品采用化妆土工艺。宋代磁州窑把古代应用化妆土工艺美化产品的方法充分发挥,不单纯掩饰胎体缺陷,还用剔刻化妆土等工艺,让化妆士从被动美化产品到主动美化,即化妆土本身成为花纹装饰的一个组成部分。 宋代官窑、哥窑、龙泉窑的"紫口铁足",是在胎料中配入运量紫金土,增加胎体中铁的含量,使胎色较深,更好突出青釉的沉稳、乳浊感,也使器物露胎处及薄釉处在二次氧化时呈一种深沉凝重的窑红色,即文献上所谓朱砂底(无釉)紫口(薄釉)、铁足(无釉)。沉稳、乳浊的青釉与紫口铁足朱砂底相互衬托,更显出釉的美丽。 元、明、清瓷器胎土的二元配方,能有效地控制胎料中氧化硅的含量,便于配制烧造不同器物所需不同质的胎料,加元瓷胎体厚重,氧化硅含量超过20%,明瓷胎体致密轻薄,氧化硅含量略少。清代官窑瓷胎体精巧,氧化硅含量更比明代少。 宋代开创的石灰碱釉,使釉的玻璃质减轻,成乳浊透明,含蓄深沉,达到如冰似玉的效果。

二、成型工艺造成的器物特征

1.口沿 唐邢窑的唇口,实心,窄边有浅糟。 唐、五代曲阳窑(唐代定窑)的唇口为空心、宽边。五代景德镇窑的唇口也是空心。这种空心唇是成型时,将胎体口沿向外翻拍捏合形成的,"空心"当然很小,唇边自然较宽。

2.器身 宋代定窑器身有所谓竹丝刷纹,是成型时利坯所致,因利坯不可能完全平整如镜,`当釉稀薄处,便可见条条细小痕迹,此即竹丝刷纹。 元代景德镇窑的瓶、缸、壶等类器物,由颈、腹、底三段分别成型后粘接而成,因此,这类器物的器身能看到或模到二道接缝。 明代的瓶、壶类器物多由两段粘接成型,在器物腹部能见到或摸到接痕,如果从器里看更明显。因为器里釉一般较薄。 清代的瓶、壶类器也由两段或三段接成,因一般修胎精细,接缝处平滑,又注意用种种装饰遮掩,所以接痕极不易发现,要仔细用手摸方能感觉到。

3.器足 各时期器足的特征在本编第二章《造型的鉴定冲已经讲了,而这些特征之形成,实力成型工艺所致,(有人讲是为了适应不同的装烧工艺而采用不同成型方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此处略去不讲,请读者参阅前文。

三、装炼方式决定的器物特征

装烧方式,说到底就是采用什么样的窑内支、垫、套、隔等工具的问题,也就是用什么窑具,就决定了装烧方式,从而在器物身上留下特定痕迹,可作为鉴定依据之一。 我国烧造陶瓷使用窑具很早。最近有人研究出,我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一些陶窑使用了较为简单的窑具,如广东虎头浦新石器时代晚期横穴窑用大小不等的卵石作垫具烧陶器,福建昙石山遗址的横穴窑用圆锥状束腰实心陶器作垫具。另外,研究表明,商代、西周也有用简单窑具烧制陶瓷者。这些资料不多,一般读者接触这些时代的器物机会也少,于我们鉴定关系不太大,略去不讲。本书从汉代讲起。 东汉时代烧制青瓷器,往往用一个小形泥饼垫烧,器底留下一圈紫色斑点。 六朝时,普遍采用齿状支钉间隔叠烧,器里心留下一些支打痕。一般讲,支钉痕少者的时代较早,如浙江的窑,有三个支钉痕的一般为三国前后的产品,五至八个者,多为西晋时产品。因为支钉多,受力面大,分散了上面叠烧器物的重量,可减少形变等。 东晋时,德清窑等用"托珠"垫烧,器身留下扁圆形痕迹。此法德清窑及其他一些窑唐代仍有采用。 隋、唐时期,全国普遍采用三角形垫具支烧,器身留下平面连线呈Y形的三个支点。 南朝江西丰城窑首先使用匣钵装烧,可使器身不留任何支烧痕(一匣一器)。这就为烧造高档精美瓷创造了条件。此法至今仍大量采用。 五代景德镇窑用若干小泥点作间隔具,器身留下许多窑红色点,大多为8-18个,南唐时有少到4个的。 北宋官窑、汝窑(如前所述,有人认为这二者是一件事)、均窑及哥窑部分产品,用极精细的垫具支烧,支钉痕极小,所谓"支麻针钉",这是创造了又一种烧高档瓷的支烧方法,为一代时尚,很有特色。 北宋中后期定窑创造的砂圈覆烧叠置法,大大提高了窑炉装烧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产量,很快风行全国,特别为青白瓷窑系各窑广泛采用。所烧成"芒口器",特征鲜明,有助于鉴定。 宋代四川磁峰窑白瓷的砂粒间隔叠烧,虽很独特,又易于鉴别,但器心留的团团砂粒痕,破坏了美妙的印花画面,留下深深的遗憾。可幸此窑高档瓷不用此法,还有部分不叫人遗憾的精美产品。 南宋官窑、龙泉窑,在南宋前期有用圈足内小垫饼垫烧的,底足无釉。后期用大垫饼垫在圈足下,底足有釉,足跟成"铁足"。 元代中晚期,龙泉窑用底足涩圈法:底足括去一圈釉,用平口盂形垫饼垫烧,底足留下涩圈。 金代创烧的涩圈叠烧,里心留下一圈无釉露胎的涩圈,生产大众化低档瓷,虽不精美,却价廉适用,因此至今尤为乡镇小窑使用。 明、清时期,全国制瓷水平提高,烧造时大多用匣钵正烧(官窑更全部如此),装烧工艺留下的痕迹少。

四、窑炉气氛造成的器物特征

陶瓷器烧成过程中,窑内的气氛氧化焰还是还原焰,对器胎釉的色泽、釉的光润等都产生一定影响,有些窑由于采用了特别烧造工艺控制窑炉气氛,造成其产品一些特征,可作鉴定参考。 宋代以后北方一些窑用煤作燃料,烧氧化焰,所以白釉瓷釉白中泛黄,如定窑白釉呈牙白色。所用窑多为馒头窑。南方一些窑用木柴作燃料(景德镇窑多用松柴),龙窑或蛋壳窑较多,烧还原焰,白釉白中泛青,如景德镇窑。 均窑的蚯蚓走泥纹,汝窑及其他一些窑产品釉中的小气泡,均是器物在窑炉烧造时形成的。由于形成机理十分复杂,非十句八句话解释得明白,本书从略了。有兴趣的读者可找有关资料看。 开片:有些年代久远的器物,釉面由于产生不均衡变化,开有细小片纹。而宋代官窑、哥窑的开片釉,是在烧成中,在一定窑炉气氛下,胎、釉膨胀、收缩不一致所形成的,是人们为了寻求特殊装饰效果而在胎、釉配方、窑炉气氛上做文章有意识造成的,人为的。 桔皮纹:明宣德、清雍正时的釉均有比较明显的桔皮纹。这是釉在窑内烧成中冷却时,均匀收缩造成的。气氛掌握好者成韵味无穷的美丽的桔皮纹,掌握差者,则成晚清时的波浪釉。 窑红,又名火石红,是瓷器无釉露胎处自胎呈现的淡红色斑点或线。这是元、明景德镇瓷器所特有,因受胎中含有一定量铁造成。清代景德镇瓷胎料淘洗干净,就极少有窑红现象。 读者一定明白,本章工艺造成的陶瓷产品的特征,我们虽然讲得不多,但对鉴定古陶瓷的窑口、时代均有意义,不应等闲视之。

小谈康熙郎窑红的烧造工艺及鉴定方法


郎窑红釉,清康熙时期仿明宣德宝石红釉所烧的一种红釉。是康熙时期江西巡抚郎延极督理景德镇窑务时仿烧成功的,所以称郎红。郎延极在任时积极推动和主持景德镇瓷器生产,取得很大成就,使景德镇官窑、民窑都蓬勃兴旺,故以其姓氏命名这个时期的瓷窑称“郎窑”。

郎窑红釉以铜为着色剂,用1300℃-1320℃以上的温度还原焰烧成,在烧造过程中对烧成的气氛、温度等技术指数要求很高,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所以郎窑红器在当时就很昂贵,民间有“若要穷,烧郎红”的说法。郎窑红器在烧成艺术上是按照明朝永乐、宣德时期的宝石红的要求来作的。因为永宣的宝石红是一个伟大的发明。红是明王朝最高等级的颜色,整个明代红釉均以它为榜样,也是历代皇宫所追求的,但明朝中期以后烧造红釉瓷器的工艺步步下降,已很少烧出那种效果,到嘉靖时皇帝不得不下令以矾红代之。红釉工艺渐渐失传,失传了一个多世纪。康熙时国运昌盛,景德镇制瓷工艺得到巨大发展,名贵的宝石红瓷器终于烧成。凝厚温润,婉若红宝石的郎窑瓷器,其优美的品格超过永宣的宝石红,谈瓷家们仍然以宝石红来称呼它。鲜艳明亮的红釉颜色如初凝之牛血,故又称为“牛血红”。

康熙后期四十四年以后,这个时期整个时代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国内政治相对稳定,像刘源、焦秉贞、冷枚等宫廷画家和其他文人日益受到皇帝的重视,整个社会文化氛围比较浓,印刷业的发展,版画艺术、经典小说及其插图在社会广泛流传,康熙前期那种刚烈、火气旺盛的风格逐渐转变成重视文化底蕴的柔和雅致的风格,郎窑红瓷器在器物造型上也在这个时期表现出时代的特点,每件器物造型不像前期那样硬朗坚挺,比较灵活,注意转折、变化,整个气氛比较柔和,不笨拙。

郎窑红器釉层凝厚的色泽浓艳如初凝之牛血。而红釉薄的,则会出现如鸡血一般的鲜红器。釉层厚薄不是判定郎窑红真伪的唯一标准,因为手工制作,施釉的次数与厚薄不能绝对一样,有的就厚一些,有的就薄一些。无论是釉厚一点的或釉薄一点的,共同的特点都是釉的玻璃质感很强,透明度高。郎窑红釉釉泡小而闪闪发亮,釉清澈透亮有垂流现象。郎窑红一般外壁施红釉,内壁施白釉、米黄色或微泛青色的白釉。红釉层是生坯挂釉,多次施釉,高温一次烧成。

康熙郎窑红器底足釉面一般呈透明的米黄或浅绿色,为什么圈足内釉会变成米黄等色呢?那是因为装窑时要用垫饼垫底,将坯件和匣缽分开,以免釉层流动时将匣缽粘住使瓷器报废,因此圈足内壁被封住,使圈足内壁部位的烧成气氛和坯件上端不一样,即圈足内面的釉没能烧出明亮的红釉,甚至不成红色,烧后变成颜色不正的米黄色,或米黄泛绿色等杂色,人们称为“米汤底”,或苹果底,但也有较少的红釉底。

口部因釉层较薄,铜分在高温下容易挥发和氧化,多露胎骨,呈现粉白、淡青或浅红色的“灯草边”。因为铜的胶体粒子比重大,比其它物质向下流动性大,所以红色挂不住,这样器物口沿出现一道整齐的白边,越往器体下部,红色越浓艳,这是由于釉在高温下自然流淌,集聚器下之故,但郎窑器物底足旋削工艺高超,流釉不过足,很少出现粘釉的缺陷,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铜是一种很活跃的元素,在不同的烧制气氛下,铜的呈色是不一样的。如果烧成良好的还原气氛,就呈红色,如不是还原焰而是氧化焰,烧成瓷器的釉就是绿色。正常的铜红是在还原气氛下的呈色,但由于古代窑火、窑温等控制并不是很精密,常常会出现烧制失败。如果气氛控制失误,使窑内呈氧化气氛,铜则会呈层次不同的青绿色,郎窑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就出现了传世的“郎窑绿”或称“绿郎窑”,又有一种器里釉为红色而器外呈浅绿色的称为“反郎窑”,这些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郎窑红器的变异类。“郎窑绿”器的特点与郎窑红器基本上是一致的,可以用相同的原则加以鉴定,而“反郎窑”器则多为水盂等小型器,数量极其稀少。

郎窑红釉器,在其他方面也都具有康熙朝的时代特征。一:是胎骨洁白细密而坚硬,比较敦实,手感极好,大件作品相当厚重,精巧玲珑的薄胎作品较少,足底露胎处有火石红;二:是口沿有人为涂有粉质的粉白釉或浆白釉以此来仿造“灯草口”口沿多有破泡;三:是修足有平切式、平切棱角略园式、滚园式或为里收外斜削的二层台式;四:是器身红釉与足端露胎处有一条白色线;五:是器型独特如盘、水盂、渣斗等圆器,观音樽、油鎚瓶,笠式碗等琢器都是康熙时极为流行的造型;六:是大多数无款,偶有青花写款、福、寿、大清年制。

郎窑红,祭红,钧红呈色机理基本相同,可是它们的外观状态及工艺烧成条件都所不同。从色调风格,釉面特征及烧成条件的要求看,钧红与郎窑红有非常近似的地方,可是它们两者的釉料组成及工艺制备情况却相距很远,与此相反,祭红与郎窑红无论从色调风格,釉面特征及烧成温度等均有显著的不同,可是它们的釉料配合及工艺情况都比较相近。

由于康熙郎窑红釉瓷器的珍贵,物罕而价昂,因此后世仿造者比较多,有些仿得很高超,几乎可以乱真。但仿品是无法摆脱它的时代特征的,与真品是不同的。通常“郎窑红“仿品多为民国时仿制,也有采用雍正时的仿哥釉器再加绿釉或干脆加彩来仿康熙各色郎窑器的。其仿品一是釉面多出现白色星点;二是上半部釉色与下半部釉色反差较大,不协调;三是胎质较松不甚密;四是分量过轻或过重;五是器型没有康熙时的典雅端庄;六是口沿和圈足的工艺不一样。只要细心观察对照,仿品和真品还是可以区分的。

收藏鉴定:从彩绘工艺和装饰样式看弘治青花


明代弘治朝(1488-1505年),孝宗勤于朝政,任用贤臣,裁抑宦官,朝序清宁,民康物阜,史家有“弘治中兴”之称。明孝宗个人生活节俭,据史籍记载,景德镇御窑厂曾数度停止烧制或减产瓷器,因此,这个时间虽不算短暂的王朝,官窑传世品的品种和数量却都很少。弘治青花延续成化的工艺和风貌,因此有“成弘不分”之说。近几十年来,海内外考古成果和传世品陆续有新发现,特别是民窑青花瓷,品种多样,装饰新颖,反映出在此时官窑处于低谷时期,民窑却十分兴盛,对此古陶瓷界和收藏界逐渐都有了新的认识。本文试以有款识和纪年价值的器物与相似器物类比,探讨弘治青花几种典型样式,从而勾勒出这个时期青花装饰艺术大致的轮廓。

彩绘工艺

一、官窑纹样 以常见的两种样式举隅:一是具有时代特征的莲池龙纹碗的纹样,二是仿成化朝的折枝花果纹盘的纹样。

莲池龙纹碗(图1,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器底有“大明弘治年制”款,口径20.1厘米。纹样的线条和料色都很清晰,基本上是两个色调,线条描绘的鬃毛上染有淡料色,头与颈、背与鳍之间色调有所变化,花瓣边缘较中间淡,较匀净、澄澈,不见有明显混浊的笔痕。青料色泽较浓艳。碗内口沿的波浪纹浪头钩线,由漩涡线组成未钩轮廓的浪体,在波浪纹上染淡料色托白色波浪。从以上特征判断,彩绘程序是先钩绘所有的线条,然后用调配好的浓淡两种料水染色,达到一种先后染色色调基本相同的效果。大色块的纹样上没有染色的水珠痕,龙须、鳍、爪、火焰、莲花叶的茎、水草等细曲的双钩线内料色填得准确,没有溢出轮廓线之外,说明染色所用的笔较小。莲池龙纹盘(图2,出光美术馆藏)器底有“大明弘治年制”款,口径21.4厘米,盘内圆直径约13厘米。纹样相对较小,龙纹则是一个层次的色调,而莲花、叶与图1同。图1的纹样较大,故以两个层次的变化以达到色调丰富的效果。

折枝花果纹盘(图3,北京故宫博物院)器底有“大明弘治年制”款。专仿成化的品种,沿用前朝的技法,钩线、拓抹(结合烘染)。折枝栀子花的花瓣的边缘为深色,整块状笔触,料色较匀净,没有重复交错的痕迹,应是用饱含色料的大笔触拓抹而成;主叶脉与大笔触笔痕平行,分叶脉线条清晰,没有竖抹的痕迹,说明是在叶面上填色后再钩绘叶脉的。这是明永乐、宣德的彩绘工艺,而且又是成化仿宣德的典型品种,所以继续保留了这种技法。稍有不同的是成化、弘治已少了洗染的一道工序。

二、民窑纹样 弘治民窑青花占有相当的分量,有细腻精致与粗放简率之别,两者之间没有清晰的界线。两种特征举隅:

缠枝莲纹双兽耳瓶(图4-A 英国达维德基金会藏)“弘治九年(1496年)”铭。先钩线,再染色。此纹精细,与官窑图1彩绘工艺相同。莲池鸳鸯纹净水碗(图5-A 景德镇陶瓷馆藏)“弘治四年(1491年)”墓出土。莲花叶钩线、染色;鸳鸯由若干个笔触拓抹的色块组成,水草由从细到粗的一笔拓成。此纹粗率,用钩线、拓抹与染色结合的技法,没有严格的工艺程序。

装饰样式与特征

一、官窑 青花装饰的器型主要是碗、盘。碗常见三式:外壁绘莲池龙纹,内口沿波浪纹,内心绘莲池单龙纹;外壁绘缠枝莲花龙纹,内仿永乐青花金彩莲池纹(详见下文);外壁绘云龙纹,内口沿波浪纹,内心双龙戏珠纹。盘常见两式:盘心绘莲池单龙纹(与碗心同),双龙戏珠纹(与碗心同);碗、盘绝大多数是内口沿饰波浪纹,偶见盘内口沿饰卷草纹。碗、盘圈足内均为“大明弘治年制”楷书款。

纹样特征:用笔严谨,线条匀细,染色清澄,色调青丽。图1是弘治官窑龙纹的典型特征。嘴紧闭,这是所有弘治官窑龙纹的最大特征,未见有张口呲牙的形态。侧面龙首正面眼镜似的小圆圈眼睛,一大绺上扬的鬃发,弯曲的躯体,车轮形的五爪等,都保留了成化的风貌。此纹的双眉和须都作尖刺状(双龙戏珠碗、莲池龙纹盘也同,如图2)。成化龙纹则为一条焰尾状(弘治也有此样,如图7缠枝莲龙纹碗)。莲池龙纹是此时期的创意,多条竖向、弯曲而纤柔的莲花茎、叶茎和水草,与一条染色后呈横向、波浪形的龙纹之间构成多与少、细弱与粗壮纵横交错的线形对比;空间又有花、叶、浮萍等几种形态的点、面形的调和,产生极丰富的形式美感。此纹配景本来是借鉴了成化官窑莲池纹罐(图6),龙纹也是传统的基本形态,但是两者之间巧妙结合就赋予新颖的美感。

陶瓷纹样中向来至尊的五爪龙纹此番全都以合嘴安舒、温存平和之态出现,又游于莲池之中,莲花在佛教中暗喻清静纯洁,此处则应从龙文化的另一层面探讨其内涵。《涅经》云:“但我住处有一毒龙,其性暴急,恐相危害。”王维《过香积寺》诗云:“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如果这种含义与原创之意相符,那末,此纹样显然有因花悟道,入于禅定,虚怀自省,涤心养性之意,反映出官窑文化内涵的觉悟与发展,达到了历代官窑最高的精神境界。

缠枝莲龙纹碗(图7-1,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藏)龙纹与图1完全相同,内绘莲池纹(图7-2),所仿的永乐纹样料色晕散,线条模糊,内壁金线描缠枝纹大片脱落。此中心的纹样,作了适当的修改,如左右两边的花茎与下边的纹样连接在一起整体感更强。线条柔和流畅,纹样规整精致,染色匀平,色调淡雅,是官窑花卉纹样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