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怎样鉴别古瓷器的年代 > 导航 >

古陶瓷的特征(一)

古陶瓷的特征(一)

怎样鉴别古瓷器的年代 一般的瓷砖 简一瓷砖

2020-07-17

怎样鉴别古瓷器的年代。

A 烧成的缺陷

在制作陶瓷器的时候,当然难免有种种失败和缺点。可是我国古代聪明的陶瓷工匠们,竟能巧妙地利用这些缺陷,反而给陶瓷器平添了许多美感和妙趣。其中最惹人注目的“缺陷”是龟裂、卷釉、缩釉及气泡等。

(1)龟(皲)裂与缩釉

在陶瓷上自然出现的小的龟裂中,有的只是局限于釉的部分而未贯彻到坯体上,有的却是表面和前者类似而已经裂到坯体上去,或者仅仅出现在坯体上面。这些是因为在用辘轳(即陶车)制作陶瓷器时,坯体被拉向一方,在煅烧乃至烧成以后,坯体中产生一股还原力量,这种力量甚至可使器物倾斜。如果坯体经受不起这种力量,就会发生裂缝或小的发裂。这种龟裂若是在陶瓷器尚未冷固时发生的叫作“坯裂”,如在冷固以后才发生的叫作“开片”或“过岗”。

产生使器物倾斜的力量有许多原因,因开片与过岗的方向也有各式各样。这些虽然都没有什么规矩可循,但若仔细加以观察,普通多是朝着坯体被引伸的方向而呈直角,同时这种大的裂缝上往往又带有许多近于直角的小发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可以根据龟裂的方向来判断辘轳的旋转方向。所谓辘轳的旋转方向,多是根据当地的惯例并非毫无一致,往往因陶瓷器本身制作的时代和地点而有一定的作法。所以假使能够知道这种方向时,对于陶瓷器的鉴赏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辘轳的旋转很像钟表的秒针,通常是由左向右方旋转如@ 形的叫作“顺转”或“右转”:在它上面所放的坯体靠人的双手被拉向上方,同时是朝着辘轳旋转的相反方向展高的。从而如果辘轳是顺转,其所生的纹理即辘轳纹必然趋向右上方。另外在完成这项工作时,除去特别庞大的器物以外,一般器物多是倒放在辘轳台上自上而下地切削,因此在完成时留下来的痕迹便趋向左下方。假如,把它照普通一样放置来看其完成的痕迹就变成由下方趋向左上方。例如在制作茶碗和碟子时预料的旋涡,便是拉坯(造型的动作)时的辘轳纹,因此如果辘轳是顺转的,旋涡便呈@形。而里面的旋涡是在完成时切削的痕迹,同时也变成@形。但若将辘轳倒转时自然会出现与此相反的形状。

一般说来,我国无论在拉坯或旋坯时都是倒转。因此制品所出的辘轳纹多现于左上方,而切削痕出现在左下方。

日本和北朝鲜制品大多数在拉坯与旋坯时都是顺转。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在拉坯时用顺转,而在旋坯时用倒转。以上不过是就一般而论,当然也有少数例外。而在今日凡属使用近代动力的机械辘轳,无论任何地方同样都是倒转的。

要想从辘轳纹或完成的痕迹上知道辘轳的方向,势非个个加以暗记不可。为了免除这种麻烦,下面介绍一个比较合理的了解方法。虽然在桌面上想来未免有些困难,但由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却很简单。

现在把拉坯的辘轳纹和旋坯时旋削的痕纹当作m,因为m是由正上方(拉坯时)与正下方(旋削时)运动的手力以及平面地朝着辘轳的旋转方向而生的反动力组成的结果,所以又将这种结果分为:手的动向正上方或正下方当作t,平面的运动方向当作S,如此便形成和下图同样的三角形。由于辘轳的运转方向和坯体水平地展延或旋削的前进方向相反,所以图中把向s反面所拉的r方向作为辘轳的方向。

因为辘轳纹钝而粗,旋削痕细而锐,所以两者很容易区别。

试以缩腰的香炉为例,往往可以看到足部及其延长的褶襞并非垂直的。如果是我国制品则倾向右方,而日本制品则倾向左方,这差不多已成为通例。其原因是:在开始安装足部及褶襞时原是垂直的,由于香炉的坯体在辘轳上被拉向左上方(中国制品多如此),因而在入窑煅烧时土的分子返还原状,以致褶襞倾向右方。至于缩腰炉的日本仿制品,虽然十分精巧,但在这一点上如能稍加注意,自然容易识别。并且不仅限于足部,其他如耳部等处也是一样。

前面所说的龟裂虽是在用辘轳造型时因为坯体照一定方向被规则地引延,并且是由于对抗的还原力而引起的,但实际上除此之外,因为烧窑时温度的增减而使某一局部发生多余的伸缩,或者由于器形的关系使某一部分被拉得特殊厉害,而另一部分又拉得十分无力。这样的拉力就会朝着许多方向活动,从而器物内部所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也很复杂,当然作为这种力量结果的龟裂方向更有十分复杂了。

除去这种造型原因而生的龟裂外,因釉和坯体的膨胀系数不同也照样会发生龟裂(参照前面“釉的本质及成分”一节)。一切物质只要其温度有所变化,就会使其体积大小有些变化。釉和坯体也是高温时增大,冷却时缩小。一般将这种因温度变化而引的伸缩比例叫做“膨胀系数”,可以说任何物质都具有其本身特有的膨胀系数。

以陶瓷器的坯体和釉来说,当然最好是能作到使两者都具有同样的伸缩性即相等的膨胀系数。但事实上膨胀系数完全一样的几乎没有,这点也是发生龟裂和卷釉的原因之一。假如釉比坯体因温度变化而生的伸缩比例较大,那么在出窑后随同陶瓷器的冷却而釉比坯体收缩得也多。但里面的坯体并不像釉那样收缩,而是在顽强地抗张着,以致表面上的釉不能照样收缩而被分作几个区域,同时各个区域都在作局部的收缩。各个区域间发生裂缝,这就是形成龟裂的原因。如果由它的结果来说,大约只有在龟裂的缝隙间釉是收缩较多的。

和这个道理相同的例如:把生木板干曝在日光下,这时向阳的一面很容易干燥而且收缩多,可是背阴的一面却不能同样地收缩,因此表里两面的大小就会产生不同的后果。如果木板很薄,便以向阳的一面作为内侧而蜷曲。这是由于内侧的面积比外侧的面积小,所以只有内侧收缩较多。若是木板过厚而不易蜷曲时,向阳的一面就会生出许多龟裂。也就是说,只有龟裂的缝隙间向阳的方面收缩很多。陶瓷的龟裂也和这种理由类似。假如坯体较薄弱时,坯体便行蜷曲甚至现出釉下坯裂即所谓的“过岗”。然而一般说来,坯体大都较厚而且坚固,不大容易变成釉下坯裂,只是釉面现出龟裂痕,即所谓的“开片”。

我国古陶瓷中常有所谓某种纹的,这些有的是指釉的流垂状态,但也有的是指龟裂而言。例如把和冰面的裂痕相似的龟裂叫作“冰裂纹”;细小而密集的龟裂叫作“鱼子纹”;粗的叫做“牛毛纹”或“柳叶纹”;以及像在砂地上留下的蟹爪痕叫作“蟹爪纹”等等,都是其中最好的例子。

普通所谓的“卷釉”,它的形成原因恰好和上面相反。就是说,当坯体比釉收缩得更多时,釉并不随同它一起收缩,这样就使器物的边角等尖端所在的釉受到两旁釉的排挤,于是便由坯体上脱离而呈剥釉状态。这种釉的脱落也有叫作“缩釉”的。在此种情况下,往往也有龟裂从卷釉的地方裂向釉中甚至进到坯体的。换言之,即使由于相反的原因也会造成同样的结果,所以常常给鉴定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是大致说来,开片发生在釉的收缩比例较大的情况下,缩釉发生在坯体的收缩比例较在原情况下,而过网却并非由于膨胀系数之差,多是因辘轳的力量所引起的。若能留意以上的几个要点,自然对于三种“缺陷”的区别会有一些帮助。

倘使对龟裂稍加注意,可以明显地看出大的龟裂痕呈深黑褐色,而在裂缝间所生的小裂纹颜色很淡,不像大的裂痕那样清晰可辨。过去我国陶瓷工作为了使这种龟裂的美更加引人注目,多有在出窑后不久即涂以适当的染料,使之渗入到龟裂的缝隙里去。其结果是乍出窑便已出现的大裂痕颜色很醒目,而后来逐渐发生的小裂纹由于没有着色,当然不会十分明显了。但也有不是故意着色而自然污染成的。这样在出窑时所生的大裂痕与后来所生的小裂纹间,同样也会有显著的区别。此外,这种龟裂的颜色有些虽未经着色,但自然地被污染,因而哪些是在出窑时造成的大裂痕,哪些是后来出现的小裂纹,同样是可以区分的。

无论传世的宋哥窑瓶或郊坛窑的青瓷洗,如果仔细观察其交织着的美丽龟裂,就能看出在深黑褐色的大裂痕以外,有许多短小的裂纹错综地贯串其间。这固然也可以像前面所讲的那样说是在出窑后立即浸入颜色的,然而实际上恐怕并非故意去着色的。其道理就在于:那种郊坛窑青瓷的水一般的颜色,是铁在变成磷酸亚铁时现出的釉色,因此认为釉中含有磷酸亚铁,磷酸亚铁如果接触到空气就会氧化变成褐色。蒙在釉下面的部分,由于磷酸亚铁未直接同由裂缝进来的空气接触、氧化而呈黑褐色。小的裂纹因为空气进来的不象那样多,所以颜色也不深。尤其是郊坛窑大多挂有三、四层釉,其中小的裂纹只在下层比较发达,很少有出现在表面的。于是由于这些龟裂集聚的结果,便有颜色的浓、淡和大、小复杂地交织,使人看来觉得异常美观。假使在这种郊坛窑钵的大裂痕上面画一直角线,就会发现有向左上方运行的斜线,这是拉坯的线已经在前面有所解释。但由此也可以明了哥窑和郊坛窑的辘轳是倒转的。同样地我们再比较一下附图中的修内司窑的鹤颈瓶和日本仿官窑的青瓷花瓶,更会清楚地看出前者所用的辘轳是倒转,而后者却是顺转。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古陶瓷的特征(三)


橘皮纹到了以后的时代也能够制作得很好,例如图18中雍正的仿品右下角迎着强光的部分,把橘皮纹已经十分清楚地照在上面了。

谈到气体发生的主要原因,不妨也简单地说明一下,那是在窑的温度上升时,釉和坯体中所含的空气和水分首先跑出来。如果这时含有碳等有机物,它们就会与氧化合成碳酸气或一氧化碳而蒸发。若含有磷时,磷的一部分变成磷酸(P2O5)而挥发,这一点在前面的钧窑一章里已加以说明。此外,三氧化二铁(Fe2O3)加热后变成Fe3O4,其所生的氧气成为油滴的原因之一,这一点也在黑釉一章中有所解释。其他如釉和坯体本身或彼此间起了化学反应,因而挥发出碱金属和氧气也是造成气泡的原因之一。

B 时间的变化

陶瓷比起漆器或铜器来说,虽然经过多年而很少发生变化,但毕竟还是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变化着。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釉中,而坯体因为蒙在釉下所以没有太大变化。由于釉是一种玻璃质,从而凡是玻璃所能发生的变化同样也会出现在釉中。

普通的玻璃试管虽经过一、二十年,无论用肉眼或显微镜都不会看出有任何变化,其实它多少是有所变化的。例如将新试管放在火焰中去烘烤就不大容易损坏,而用旧的试管便立刻会损坏。再如体温表若使用十年以上,刻度码就会起不正确的作用。而窗玻璃虽不见有什么变化,但若经过相当年限以后也是容易破裂的。这些都是一般家庭所有的经验。至于旧的陶瓷器如果说它与新的有着什么区别,例如这种区别即使用肉眼或显微镜都不能看清而只是感觉到的,那么并不只是作法有所不同,而釉的变化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例如近年由明陵中出土的许多陶瓷器,因为一直放在严密的石棺里面,所以既没有划伤也没有剥伤,恰似刚由窑中取出一样的完整。然而若仔细加以观察,总不免有一种深沉、稳静之感,与刚出窑的那种火气十足的器物截然不同。这就是由于经历了四、五百年釉中发生变化所致。

假使同样长期暴露在空气或水中,这时含碱分多的玻璃就比含硅酸分多的用高温熔成的玻璃变化显著。例如唐代越州窑和邢窑,尽管这些都是长石釉,但仍有不少变化,其原因不仅是因为过于陈旧,更主要的是因为釉中所含的长石分少而灰分较多的缘故。

含铅的玻璃比较硅酸多的玻璃容易发生变化。例如出土物的釉上彩色多已被剥蚀,其原因就在于此。

汉陶的绿釉和唐三彩釉之所以变成银色,对某些鉴赏家们来说已经不足为奇。他们认为这种变化是出于喷银,或者由于棺中的朱红变成水银而粘着在陶器上面等等。这些说法其实是毫无科学根据的。盐田力雄曾认为:这种釉恐怕是类似云母之物,实际上也恰好与他所推论的一样,是由于硅酸铅玻璃的釉发生了变化,而成为具有云母性质的一种东西了。

所谓“银化”过的釉,若用显微镜去观察,便可发现釉被分成了几个薄层,中间尚有空气存在(参见图25)。照在釉面上的光线由釉表层透入到空气层内,再由空气层进到下面的釉层,然后又进到空气层。如此反复若干次,由于光线通过不同的物质之间,从而分散成一种乳浊现象,现出那般美丽的像珍珠一样的银色光泽。也是因为云母分成几页薄层,各层之间都含有空气。由于物质的透光性质,玻璃比较空气更接近于水,因此若将银化过的釉用水沾湿,水就会代替釉间的空气而进到里面,使光线的分散减少而且接近于原来的颜色。例如将银化过而未解消原来颜色的绿釉用水沾湿,这时带有绿色的原来颜色便十分鲜明地呈现出绿色来。

即使是同样的铅釉,而用铁着成的黄色或褐色都比用铜着成的绿色对于空气的抵抗力强,所以在同一件器物上尽管绿色已被银化,仍会有黄色未发生大变化的,并且用铁现出的红色也比绿色牢固,这种现象在出土的加彩陶瓷器中屡见不鲜。便与此相反,有时黄色和红色已发生一定的变化,而绿色却没有变化得那样厉害,这便是应该特别留意之物,必然是最近在某些窑内涂改过的。尤其当红色部分被擦伤(红色虽很难起什么化学变化,但是对磨擦的抵抗力极小),或只有红色和黄色部分特别潮湿,而绿色部分很干燥的时候,往往也有绿色不起变化的。

一般说来,即使釉上彩已经起了相当变化,而其周围的纯白釉也是不变的。这是因为硅酸分高的长石釉对于空气和湿气的抵抗力较强的缘故。不过虽然同是高火度的长石釉,其含铁分较多的就比少含或不含铁分的要弱一些。原因是所含的铁分变成氧化亚铁,它比起变成三氧化二铁的物质来显然是弱的。因此定窑白瓷比建白瓷容易起变化,而影青和青瓷又比定窑白瓷容易起变化。大体上有湿气多的地方物质容易起变化,而在干燥的地方变化就很少。所以无论在定窑或青瓷制品中,时常都会见到崭新得像昨天才出窑一样的器物。

古陶瓷的特征(二)


虽说是因釉和坯体的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裂釉、剥釉的力量,但是釉本身之间乃至釉与坯体间可能并未分裂,而且有着还原的性质。这在物理学上叫作“弹性”。因这种弹性的强度而使龟裂、卷釉等的现出方式乃至大小等有很大的差别。

假如将炽热的陶瓷器骤加冷却,釉的弹性就会变小,从而发生许多龟裂。若慢慢使它冷却就会由于弹性增强而使龟裂变小并且减少。像郊坛窑等龟裂特别美丽的器物,或者是陶瓷工匠们故意把冷空气过早地放进窑中,而有意识地作成的裂纹也未可知。另外,釉和玻璃如果经过较长的岁月,它的弹性自然会变小,因而很容易发生裂纹。同时由于夏热冬寒也会有一些肉眼所不能见到的伸缩变化。如此重重叠叠好多次,终于连最初没有龟裂和卷釉现象的器物,到后来也会变成有龟裂和卷釉的了。至于后来发生的小裂纹,究竟在出窑后继续龟裂到什么程度尚未十分明确。当然不仅是因为釉和坯体的膨胀系数之差,而釉的弹性也会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说釉的成分、釉的烧成温度以及火焰的性质等,都会使它产生不同的结果,不能一概而论,往往有经过几年、几十年乃至几百年仍不断发生龟裂的。虽然可以这样设想,就是说如此经过很长时间先发生无数小裂纹以后,坯体与釉的收缩状态的不同才开始保持平衡,却不如说是因为釉的弹性与年俱增地在减弱;而此种分裂釉的力量和釉本身欲保持完整的力量,两者间的平衡随同岁月的增进而起着变化,并且每年都在不断重复地伸缩,所以不妨认为是由于经历了很长的岁月才会有许多龟裂发生。照这样说来,此种小裂纹并不是短期间内所能发生的,因此在鉴定陶瓷器的新旧时,这一点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例如唐代以硅酸铅为主的三彩釉,便不似长石釉那般容易发生龟裂。然而在经过很长的一段时期以后,由于釉变质而弹性减少,最后会有无数小裂纹像网孔一样地充满全体。这如果用放大镜来观察就能看到。但是后来仿制的唐三彩,因为还没有到釉质发生变化的时候,所以普通多缺少像真唐代陶瓷那样分布着的小裂纹,即使有小裂纹也不会完全相同。这一点若且显微镜仔细去观察龟裂的情况,是真是假,是旧是新,便可一目了然。

如果再看一下用铜呈色的郎窑红与火焰红釉等,就会发现铜红色部分龟裂较少,而白色部分龟裂较多。这是因为已还原的铜釉将坯体侵熔得很厉害,所以在有铜红的部分釉已将坯体熔融,两者间比较其他部分能更好地粘合,红色部分龟裂之所以少的道理就在于此。

龟裂有名的例如宋代的哥窑、郊坛窑,清代雍正时期的年窑,以及江西省吉安的碎器窑等。这些若仔细加以观察,几乎很少没有开片的,一般都是多少有龟裂的。卷釉的实例一向很少,虽然古青花的“缩釉”可以算作其中比较显著的例子,但在粉彩中也往往会出现卷釉。据说“缩釉”是古青花的特征(例如元代青花瓷器上多有这种现象,而且在露胎处呈火石红色),因而仿制品中多有故意作出卷釉的。其方法是在挂釉以前预先用比较釉与坯体难熔的石粉,例如高岭土等放在器皿的边缘或其他想作出缩釉的地方。这样就会使釉与坯体不能粘合在一起,当烧成以后稍加振动。釉便脱落而成类似缩釉的样子。而真正所谓的缩釉不仅在缩釉的地方,并且在它周围一带同样浮起,看来好象现在仍在缩釉的一般。至于仿制品因为是故意造成的缩釉,同时釉与坯体也紧密地粘合在一起,两者很容易区分。在粉彩瓷器上如果釉上彩颜料卷釉时,下面的釉也会卷釉,时常可以见到有坯体露出的例子。

(2)气泡

当陶瓷器入窑煅烧时,由于下列原因在釉及坯体中发生气体。如釉粘性较强,往往在釉面上残留下气体所造成的穴痕。这种穴痕小的像面疱那样小,大的甚至有铜钱那样大,呈各式各样的凹凸状,一般叫它作“水泡眼”、“唾沫釉”或“桔皮釉”。虽是一种很讨厌的缺点,但在某些古代瓷器中却大受欢迎,并且以此作为鉴别真伪的有力线索。

假使斜着观看一下我国宋代的龙泉窑青瓷的表面,就会发现有小的凹凸,这是因为气泡留下的痕迹尚未消失,而龙泉窑青瓷的朴素、柔和的光泽之所以产生,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在龙泉窑青瓷的釉中常含有无数小气泡,因而使釉多少呈一些无光状态。在釉调的鉴赏上却平添了无限妙趣。此外,在前面提到黑釉时,也曾经讲过这种气泡的痕迹,对于油滴的出现是具有极大作用的。

再如宣德青花釉面上的所谓“橘皮纹”,也是因为气泡痕未能完全充塞的原故,是一种火力不足的现象。至于为什么说只有明代初期的青花火力不足,这恐怕是由于青花颜料钴的性质使然。前面已经说过,明初青花所用的钴并不是现在所用的天然矿产的珠明料,而是一种叫作“Smalt”的玻璃,加热后很容易流散。为了防止它的流散就势必使烧成的火力不足,所以在釉面上便留下了气泡的痕迹。这就是所谓的“橘皮纹”,可以说是宣德青花的特征之一。不过真正烧得成功的,釉能够很好地熔融使橘皮纹完全消失。同时釉调呈一种柔软的淡白色,具有一种强烈的光泽,其花纹也不仅孤立地滞留在釉下面,而有少许渗入到釉中,将那种经得起高热考验的美质发挥得淋漓尽致。

古陶瓷的特征(四)


刚出窑的陶瓷器,其色调无论如何总会给人一种浮燥刺目之感,但奇怪的是那怕经过一天以后也会多少变得常常沉静柔和一些。不过要等到它的色泽显得十分沉静时,至少也需要几十年才成。而一般仿制的赝品多涂用一种“氟化氢”,使釉的浮燥感及浮光等退去,但是却变得像死人的皮肤那样毫无润泽,令人十分可憎。此外,我国还有在新制瓷器的釉面上用丝瓜和麻长期摩擦的。这样作的结果虽然乍一看来也有些沉静之感,但是若用显微镜去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上面有着无数的朝一定方向并行的划伤。有些出土的青瓷表面上有很大伤损而凹凸不平,因而像琢玉一般地被磨得模模糊糊了。这在显微镜下面同样能看到无数隐隐约约的并行线伤,借此也可知道是经过一番加工的。此外,仅在雕花等的阴暗部分仍然残留着一些凹凸不平的釉面。类似这样一些地方若能稍加注意也可识别出来。

发掘品中往往多带有锈斑,因而新制的仿制品也有故意附上土和锈斑的。但发掘品的锈斑确已浸入到釉里,而新制品只能附着表面。如果用草酸去洗,新制品的锈斑很容易脱落,而旧的却很难去掉。这一点区别对于新旧瓷器的判断来说也是有帮助的。

汉绿釉和唐三彩等铅釉常有“银化”的。然而为了掩饰原来的伤痕,或使新物伪装成古物,也有作假“银化”的,这主要是用云母的细粉作成胶状物涂在伤痕上而成。假使用温水沾湿来看,这时真正“银化”的本来釉色会显得十分清晰,而伪装的“银化”却没有这种现象,其所谓银化层的物质将被溶尽。此外,还应注意用显微镜去观察古物铅釉上的龟裂状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磁州窑直到今日仍在制作与过去同样的器物,并且这些新作品也非故意为了作伪而制的,所以毫无仿制品那样的孱弱之感,因而人们有时不免被这种带有古色的新制品所蒙蔽。但如仔细加以观察,新的磁州窑釉总觉得浅薄而且透明度强,光艳夺目,缺乏柔和、沉静的釉调。同时一般新制品多是不挂化妆土的。

对于缺损部分和破坏部分可以用一种瓷釉质来修补,这种技术在近些年来非常发达,其中名手所修的器物几乎可以乱真。但是经过长期以后就会变色,而且光泽也有所不同,因此不由正面而由侧而去观察时便可看出。在博物馆内陈列的展品多有经过修复的,虽然其中大部分因色泽有所变化而容易识别,不过若能掉换方向去观看,同样也可以弄清楚,本来早晨的光线是斜射进来的,从而对于观察这种修复的伤痕来说是最好的时刻。假如我们是在一个信用不太的商店买古陶瓷时,不妨要他收放起来,等到早晨借着明亮的光线多换几个方向去观看。另外,凡是用瓷釉质修复的器物如放入沸水中便行溶化。以上都是用来作鉴别的简便方法。其实用手去磨擦就可以感觉出热的传导度不一样,陶瓷的原来部分比较凉,而修补的部分却不会有那样凉的感觉,这种方法可以说是最容易理会的。

最后,在这里附带谈谈有关古陶瓷的洗净方法。一般出土物的污染主要是釉的表面上的斑点,原因是在粗糙部分或气泡的痕迹上,有铁或锰等沉淀而成赤黑色的污染,可以用草酸的稀薄溶液浸放四、五日,便能大体去净。固然也可以用浓草酸液在一、二小时内洗净,但因为草酸对于含铁分的长石釉(即带有淡青色或乳白色的白瓷釉)具有侵蚀作有,务必用薄溶液浸放较长的时间才好。至于龟裂中或其他局部有铁锈的部分,只要用沾有草酸溶液的棉纸贴在上面,面向阳光随时用溶液将纸沾湿,就可以毫不损伤其他部分而将铁锈去净。如有被油质或酱油等有机或分浸透而成的污染,可以涂用过锰酸钾的薄溶液,这样使污染部分先变成黑色,并用水冲洗,然后再浸放在草酸的薄溶液中,此时仍在挂着黑色的开片痕迹就可以很快地把黑色褪净。不过应该记住,仍旧是以使用淡草酸浸放较长时间的褪色效果最好。

普通陶瓷器比较是不怕酸的,因此若放入硝酸或盐酸等强性酸中就能大体上把污痕去掉。但是使用强性酸经过长时间浸放而去污的器物,无论如何总会残留着酸分的,所以在冲洗一遍后,还要放入含极少灰的液体中浸过两三日,然后再用清水洗净。至于釉上彩更是怕强性酸的,一经浸洗就会变色,必须要格外小心。

从前人们由于缺乏卫生常识,因而对于传世物品特别是茶具上面粘有的手垢、茶锈以及其他物质熟视无睹。这些如用过氧化氢液或过锰酸钾或草酸浸洗,就可以变得十分洁净。但或者仍不免有人会嫌它过于漂亮,反而失去了“古朴浑穆”的天趣,不妨改用酒精擦洗。这样虽不大容易洗净,却很少有洗得过分的流弊。至于已经洗得过分的器物,要想使其再恢复些古色时,也可以用酒精或酒多加揩拭,既简便而且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仿古作伪陶瓷的一般特征


中国陶瓷历史悠远,古陶瓷在收藏品市场的价值都是极高的,经常会出现一些天价古瓷。仿品在市面上也是层出不穷、古来有之。如果将收藏比作一条由古至今通往未来的路的话,那么这就是一条布满陷阱的路。以下小编就给您介绍下古陶瓷鉴定家们总结出来的仿古作伪陶瓷的一般特征。

(1)胎体不是过重就是过轻,这是因为仿制品与真品所用胎料不同,也不可能相同。虽然现代造假古陶瓷者,用计算机等最新科技手段分析作伪对象的胎、釉成分、配方、古器的烧成气氛、古代窑炉的模式等,所制高仿瓷器在胎、釉、外观上几可乱真,不易辨真伪。但还可从真、伪品的其他方面去突破,主要是不同时代的人和社会文化因素在器物上的反映。

(2)胎质、釉质一般过细。仿制古器时的社会生产力、生产手段等等,均比被仿物生产时进步,而仿造者又惟恐做得不精不细不真,胎釉料加工时多充分利用当代之生产技术条件,故往往在精细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3)造型失去古物风格。这是最要害的一点。众所周知,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的哲学、美学、科技等社会文化差异是巨大的、无法重合的,即古希腊哲人所说的至理名言:人们不能进入同一条河流。因此,仿古作品无论怎样精心研究被仿对象,着意模仿古器造型特点,仍必然打上仿造者的时代烙印,给辨伪者留下蛛丝马迹。这点似乎有点玄妙,待我们后面列举几个鉴定实例就明朗了。

(4)轮廓线条生硬。这亦是鉴定作伪品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因为仿品是“仿",任何高手制作时均在头脑中有一个蓝本,其制作受该蓝本制约,不能随意,只能尽心尽意去“依葫芦画瓢"。显而易见,在仿品上各部位的轮廓是小心翼翼做出来的,必然显得生硬呆板,远不及真品流畅自然。这是一切仿品之共性,是仿品“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特征。

(5)无使用后的光滑感。陶瓷真品大都经历较长时间的使用把玩,器表均留有自然的、不太强也不太弱的、适度的光滑感(只有清朝宫廷的“库货”除外:清代官窑年年烧造大批瓷器运进皇宫,保存于库房中,有部分从未动用过,这种“库货”有的虽也有近三百年历史,却无使用特征,是“老的新器")。仿古作伪瓷器,生产出来的时间不长,经手把玩少,当然没有上述古瓷的光滑感。有的仿古作伪瓷虽经人工作旧,但其光滑陈旧感又不太自然,有人为痕迹。

(6)仿品釉面光泽一般太强(有些人称此种现象叫“火刺"),不细腻,比较粗松。白釉太白,白中泛兰而不是泛青。

(7)造型、纹饰方面的一些特征太强烈、过分,看上去极不自然。这是因为要仿得像、仿得真,仿造作伪者大多研究掌握了被仿真品的许多特征,历代好些作伪者均是研究、生产制作陶瓷的专家、内行。但因要想蒙骗世人,特别怕被行家识破,所以仿造时便仔细做出若干特征来,不太高明的仿造者甚至有意突出某些特征,这便形成了一般仿品的过激现象,为鉴定者留下鉴定依据。

(8)彩太鲜,比如白彩太白、红彩太红、绿彩太绿成墨绿色等等,没有真品的时代特色和真品彩色的意蕴。

(9)仿品纹饰的绘画不自然,笔力拘谨,线条不流畅,有些拙劣的仿品纹饰粗糙。仿品因其要仿,当然对纹饰图案要刻意描摩,必然十分小心谨慎,所画的纹饰也就拘谨生硬,很不自然了。当然,历来有不少绘画高手参与仿制,由于他们水平高,对真品绘画能心领神会,得其真谛,仿的画也极为形似,但终究不能完全表达出真品艺术的韵味来,不能神似。

(10)款识书法无力,字体做作不舒展自然,有些连边圈边框都明显不规整,线条粗细不匀。因为书法同绘画一样极具个性,要仿别人书法者,难免不露仿者的艺术个性来。

高古瓷的自然老化特征


大自然所有的物体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老化,老化也就是氧气对物体的氧化作用,瓷器也不例外。古瓷比较新瓷,釉面温润,釉光柔和,气息沉稳,有一种自然的年代感和亲和力。新出窑的瓷器,釉面光泽鲜亮刺眼,抛开工艺和材质上的区别,新瓷釉面给人高亢生硬,不易亲近的冷冽感,这是古瓷和新瓷表面给人最直观的感受。

温润的水光

瓷器氧化的自然痕迹是我们鉴别古瓷的重要方法。对于瓷胎,我们肉眼可见的范围比较有限,主要集中在露胎的底足,由于瓷胎的密度低于釉,氧气可以通过无釉的底足进入瓷胎内部,经过成百上千年的时间,缓慢改变瓷器的光泽和气息、它使底足瓷胎干结,使釉内瓷胎中的反光物质老化,使反射的光泽逐渐变得柔和,也使瓷器原本高亢的火气逐步消退,瓷器的气息变的沉稳内敛。通过底足,我们可以看瓷胎的氧化痕迹辩新老,看胎体的色泽质地辩胎料,看修足,烧制工艺和上釉方式辩年代窑口等等。

同样,虽然瓷器表面的釉层密度比较高,氧气难以进入,但年深日久,表面的釉层还是会发生不小的变化,古瓷釉面触感柔滑,倾斜一定角度观察,通常会看到一层薄薄的如水釉光,柔和莹亮而有生气,也有的古瓷釉面反射光泽硬朗晶亮但不刺眼。这种效果的光泽,与仿品的那种“贼亮光”截然不同,它是釉面在长时间自然氧化后出现的光泽,看上去温和舒服,由内而外,藏家通常称其为“宝光”。也有些古瓷,釉面质感是酥油状的,似乎没有这种清亮的水光,但透过油层细细观察,它仍然能反射出这种灵动的光泽,釉面质感也是均匀细腻,只是在油光的包围下它的莹光有所减弱。现在的仿品釉面为达到自然氧化的效果,通常用酸蚀处理表面做旧,釉面质感显得粗糙,釉面光泽大多给人呆滞,和不自然的生涩感,如果酸腐再土浸处理过头,釉面更显黯淡无光,过于陈旧无神而显肮脏和死板,生气缺乏。

现代瓷器的烧制多以电窑,气窑,升温快,瓷胎中的水汽排出也快,胎体氧气含量少,胎土瓷实,烧制温度可控,稳定,胎釉结合坚实,几乎没有缝隙,釉面气泡多细腻均匀肉眼不可见,以仿明清瓷多见。而高古瓷大多胎土提炼不够精纯,胎釉结合相对疏松,经千年岁月胎釉老化会生成许多空隙;当年柴窑逐渐加温烧制,火苗窜动,还原焰下,水气氧气溢出胎体内也会形成细微孔隙;釉面亦有因年久干燥失水引起大量死亡气泡内空,孔隙中会充满空气。高古瓷的气泡大多肉眼可见,大中小气泡疏朗有致。有一个科学简便的方法,不用通过专家,自己也可以鉴定,将高古瓷器浸入水中,少则几分钟,多则一夜,釉面就会形成无数大小气泡,这些气泡形成的原因,就是高古瓷胎釉空隙填充空气的溢出,近现代,300年以内的瓷器,是不见此现象的。

说到高古瓷釉面死亡气泡的鉴定,并不是所有高古瓷都有死亡气泡,高温玻璃质釉就很耐氧化和腐蚀,宋代钧瓷,汝州青瓷,定瓷,龙泉青瓷,哥窑器,官窑器很多并不见死亡气泡。也并不是现代仿品就没有死亡气泡,不少现代粗仿瓷,酸蚀,打磨,埋土也会做出变色,破口类似死亡气泡。所以气泡鉴定,只能做为参考,并不能以此为标准。

这些就是肉眼可见的鉴定方法,古瓷鉴定是立体全面的,从有形到无形的综合判断,既不能过于专注于细节,也不能仅仅只凭感觉,当然如果你看过足够多的实物,对各种信息的处理已经心中有数,那对古瓷真伪年代精粗的判断也许就在一眼之间了。

宋代均瓷乳浊釉在水中的气泡溢出,大小气泡。

湖田窑青白瓷的水中细密气泡溢出。

钧窑玻璃质釉水中细小气泡溢出。

古陶瓷鉴定的一般法则


陶瓷制作,历史悠久,窑口众多,产量庞大,除了历代流传下来大量的传世品,地下出土物亦层出不穷。但是,历史上某些人出于各种动机,对古陶瓷制作了大量复制品或伪品,真真假假,鱼目混珠。为了保护祖国的文物,研究陶瓷的演变规律,所以,变需要对它的制作年代和真伪及其艺术水平的高下就叫作古陶瓷鉴定。

将鉴定古陶瓷,看成是十分神秘和高不可攀的学问,这种看法是不可取的。凡有志于钻研究这门学问的人,只要肯下功夫学习,认真实践,从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有意识地对各种真品和伪作进行分析比较,搞清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窑口的风格,各种复制品与作伪的表现,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观察、分析、比较,掌握其演变规律,就可逐步地获得鉴定的入门知识,因此,古陶瓷鉴定是能够学会的。举例说:某个人你仅见过一面,时间长了,可能会忘记。但如果你经常见到这个人,对他留有较深的印象,以后发即使相隔一段时间再见面,仍能够认出他是谁。这是什么道理呢?主要原因在于以前经常见,有了一定的认识程度,记住了某些特征,这和鉴定陶瓷是相同的道理。因为不同时代、不同窑口所生产的陶瓷的原料、火侯、造型、纹饰都有所不同,如果我们对于某个时代,某个窑口生产的陶瓷看得比较多了,有了一定的认识,总结出了一些特征,掌握了演变规律,当我们再见到这个时代、这个窑口生产的陶瓷器时,往往就能够识别它。因此,陶瓷鉴定是可以学会的,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关键在于多看,多接触,多实践,从把握历代陶瓷的典型风貌和基本特征着手,作规律性的认识,再加上运用现代科学测试手段,这样就能获得陶瓷鉴定的真知灼见。但是,真正精通陶瓷鉴定也非一蹴而就、轻而易举之事。我国自古至今,流传下来和出土的陶瓷器不计其数,时代不同,陶瓷的风格面貌也就不同,即使在相同的时代中,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窑口,制作的风格面貌也有所不同。何况古陶瓷器自有经济价格以来,就不断有人仿造,使尽各种方法来蒙骗人,所以,从数量众多的古陶瓷器中,鉴定出某件产品的年代、窑口、真伪及其艺术水平的高下就不那么容易了。它除了需要专门知识外,还要丰富的历史、文学、艺术、理化等方面的知识,从这一点上来说,古陶瓷鉴定又是一项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学问。

世纪60年代以前,陶瓷鉴定还只限于通过人体的这感官(即眼、耳、手等),进行辩伪、断代及考证。70年代以来,一些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在陶瓷鉴定中运用,从而使陶瓷鉴定的视野进入新的境界。如用碳14和热释光间接或直接测定陶瓷的年代,用光谱、质谱等分析、比较陶瓷的化学成份,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检查陶瓷化学元素的含量,用电子显微镜检定陶瓷的质地、结构,等等。但到目前为止,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程度,在古陶瓷鉴定中,还不能替代人体感官的作用,依靠人体的感官来鉴定古陶瓷,目前仍占主导地位。

瓷窑址出土的大量陶瓷标本,现代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有纪年资料的古代陶瓷,以及众多带年款的传世古陶瓷器,为鉴定古陶瓷提供了标准器,它们对古陶瓷的断代、辩伪、释疑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就个人的研究心得,综合前人的成果,将古陶瓷鉴定基本知识分成若干专题予以阐述,以期对于学习陶瓷鉴定的同志有所裨益。

古陶器的保养(一)


陶瓷类文物是以粘土、高岭土为原料,经过选料、淘洗、沉淀、捣揉后制胎、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制成陶瓷器物或陶瓷艺术品。粘土、高岭土、主要是天然硅酸盐原料。石质文物大都是天然石材雕凿和磨制的。按质地分,主要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等。矿物成分很复杂,主要分两大类:一类为硅酸盐类,硅和氧的化合物(硅土SiO2)是大量矿石的基本部分,这些矿石包括燧石和石英以及玄武岩、曹灰长石、花岗岩、长石等。这类石质有很好耐酸性;另一类为碳酸和钙、镁的化合物(CaCO3、Mg2CO3),包括大理石、汉白玉、石灰石、白云石等。以上这两类材质的陶瓷、石器在地下潮湿环境中长期埋藏,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类及其有机质杂质均可浸入到器物内部,随地下温湿度的变化渗入器物内部的盐类,会反复出现重结晶和溶解现象,使器物强度降低,极易破碎、酥粉。

出土的陶质文物中,陶器依质地可分为细泥陶和夹砂陶,以及彩陶、釉陶、唐(宋辽)三彩等。陶器种类很多,如陪葬明器或生活用具中的陶罐、陶盆、陶鼎、陶奁、陶仓、陶楼,陶灶、陶井;陶塑人物俑、动物俑;陶范、泥塑、墓志砖、买地券、封泥、紫砂器等,陶瓷收藏品还有砖瓦饰件,如砖雕饰、画像砖、瓦当、筒瓦、板瓦、铺地砖、空心砖、脊兽等。这类文物在制坯时多以就地取土,制坯不精细,内部孔隙多,埋藏地下很易被盐类侵蚀,所以出土时多为破损,断裂和酥粉。

上海世博会礼品中,就有仿古的陶器制品,造型独特,为收藏者所喜爱。

陶瓷文化:新仿古瓷和古陶瓷的使用磨损痕迹特征介绍


古瓷器在使用和埋藏或流通过程中,会在表面留下痕迹。这种痕迹是在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中逐次形成的。因而真品古瓷的使用磨损痕迹是很自然的。新仿的瓷器,由于流通、使用时间很短,一般没有古瓷那种自然的使用磨损痕迹,即使在流通过程中产生少量的磨损痕迹,或者人为有意做出某些磨损使用痕迹,但是这些痕迹是不自然的,与古瓷的自然使用磨损痕迹有着根本的区别。掌握了两种使用磨损痕迹的区别和特点,我们就可以通过使用磨损痕迹来鉴定一件瓷器是真古瓷还是新仿瓷。

瓷器最容易产生使用痕迹的地方是器物的底足,器物的口沿,碗、盘、盆、洗类器物的底心,器物突出的边角部位等。这些地方是我们观察使用痕迹的主要部位。

■新仿古瓷的使用磨损痕迹特点

1.新仿的古瓷,由于新鲜出炉,未经使用,特别是新仿明清瓷,如不经人为作旧磨损,它的底足和器身都是锃亮崭新的。这种不作旧的东西,火光刺眼,再看器身无任何摩擦痕迹,即可断为新仿。这类东西的底足因为没有使用磨损过,用手摸上去往往感觉很粗涩或割手,没有老瓷器底足的那种自然光滑感。

2.有些新仿的瓷器,虽然在底足经过人为有意的打磨以冒充使用磨损痕迹,但是由于它是人为的,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因而与门然磨损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类人为磨损一般是用砂轮打磨或把器物底足直接在地板、石板上摩擦,用力很大,磨出的痕迹很明显。有时往往弄巧成拙,把一些器物的底足或其他部位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容易产生磨痕的地方也弄出磨痕来。如果在一件器物很隐蔽的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摩擦不到的地方,却发现了使用磨损痕迹,那么这件东西是可疑的。有些器物在人为做出磨损痕迹时,往往顾此失彼,在磨损底足时,却忽略了器身。所以,如果一件器物底足的磨损痕迹很明显,而器身却崭新毫无磨痕的话,对这件器物就应该提高警惕。

3.有的器物在口沿或突出的边角部位人为地做出磨损痕迹,但是这种磨损痕迹太规则,用力过度,把一些不该磨损的地方也给磨损了。凡是口沿一圈或器物凸起的地方都有规则、明显磨损痕迹的器物,大多都是新仿的。

4.有的新仿器物,在器物的里面和器身用沙子类的东西打磨,表面有密密麻麻的摩擦痕迹,看起来很像是经过使用产生的磨痕,这类磨损痕迹需要仔细辨别。如果磨损痕迹朝向一个固定的方向,力度较一致,很有规律感,这类东西必定是新仿无疑。

5.有的器物为了去除浮光,采用毛皮或其他较软的东西摩擦釉面,以使釉面失亮。这种磨损痕迹在器物表面往往成网状,较易鉴别。

■古陶瓷的使用磨损痕迹特点

古瓷的使用磨损情况比较复杂,由于器物的器型、用途不同,它们在磨损痕迹上的特点也不同。这里仅讲解常见的情况。

1.有的古瓷由于未经使用或使用时间很短,随即被用于随葬或窖藏保存,甚至有些器物本身就是专门用于随葬的,这类器物的使用磨损痕迹一般不很明显。至多在运输和埋藏过程中,在器物表面留下微小的零星擦痕。这种使用磨损痕迹在鉴定时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这种痕迹对于鉴定的意义不是很大,但是可作为参考,它毕竟与那些新仿器物毫无磨损痕迹还是有区别的。另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即我们常说的清代宫廷库存的未经使用过的瓷器,虽然老,但上面却没有使用痕迹。

2.许多古瓷是日常用器,由于经过长期的使用,器物的底足、内心和器身都有自然的磨损痕迹。特别是底足的磨损痕迹,由于是放在桌子等木器上多次缓慢磨损,底足用手摸时有光滑舒适的感觉。碗、盘、盆类容器内部的磨损是杂乱无规律的,由于长期使用,釉面有失亮情况。同时,器身的磨损擦痕也是毫无规律的,星星点点,若隐若现。这种器物表面自然磨损的情况,在古瓷鉴定中的参考作用很大。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古陶瓷的特征(一)》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古陶瓷的特征(一)》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怎样鉴别古瓷器的年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