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怎样鉴别古瓷器的年代 > 导航 >

古陶瓷的特征(二)

古陶瓷的特征(二)

怎样鉴别古瓷器的年代 古代瓷器玛瑙釉的特征 陶瓷艺术

2020-07-14

怎样鉴别古瓷器的年代。

虽说是因釉和坯体的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裂釉、剥釉的力量,但是釉本身之间乃至釉与坯体间可能并未分裂,而且有着还原的性质。这在物理学上叫作“弹性”。因这种弹性的强度而使龟裂、卷釉等的现出方式乃至大小等有很大的差别。

假如将炽热的陶瓷器骤加冷却,釉的弹性就会变小,从而发生许多龟裂。若慢慢使它冷却就会由于弹性增强而使龟裂变小并且减少。像郊坛窑等龟裂特别美丽的器物,或者是陶瓷工匠们故意把冷空气过早地放进窑中,而有意识地作成的裂纹也未可知。另外,釉和玻璃如果经过较长的岁月,它的弹性自然会变小,因而很容易发生裂纹。同时由于夏热冬寒也会有一些肉眼所不能见到的伸缩变化。如此重重叠叠好多次,终于连最初没有龟裂和卷釉现象的器物,到后来也会变成有龟裂和卷釉的了。至于后来发生的小裂纹,究竟在出窑后继续龟裂到什么程度尚未十分明确。当然不仅是因为釉和坯体的膨胀系数之差,而釉的弹性也会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说釉的成分、釉的烧成温度以及火焰的性质等,都会使它产生不同的结果,不能一概而论,往往有经过几年、几十年乃至几百年仍不断发生龟裂的。虽然可以这样设想,就是说如此经过很长时间先发生无数小裂纹以后,坯体与釉的收缩状态的不同才开始保持平衡,却不如说是因为釉的弹性与年俱增地在减弱;而此种分裂釉的力量和釉本身欲保持完整的力量,两者间的平衡随同岁月的增进而起着变化,并且每年都在不断重复地伸缩,所以不妨认为是由于经历了很长的岁月才会有许多龟裂发生。照这样说来,此种小裂纹并不是短期间内所能发生的,因此在鉴定陶瓷器的新旧时,这一点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例如唐代以硅酸铅为主的三彩釉,便不似长石釉那般容易发生龟裂。然而在经过很长的一段时期以后,由于釉变质而弹性减少,最后会有无数小裂纹像网孔一样地充满全体。这如果用放大镜来观察就能看到。但是后来仿制的唐三彩,因为还没有到釉质发生变化的时候,所以普通多缺少像真唐代陶瓷那样分布着的小裂纹,即使有小裂纹也不会完全相同。这一点若且显微镜仔细去观察龟裂的情况,是真是假,是旧是新,便可一目了然。

如果再看一下用铜呈色的郎窑红与火焰红釉等,就会发现铜红色部分龟裂较少,而白色部分龟裂较多。这是因为已还原的铜釉将坯体侵熔得很厉害,所以在有铜红的部分釉已将坯体熔融,两者间比较其他部分能更好地粘合,红色部分龟裂之所以少的道理就在于此。

龟裂有名的例如宋代的哥窑、郊坛窑,清代雍正时期的年窑,以及江西省吉安的碎器窑等。这些若仔细加以观察,几乎很少没有开片的,一般都是多少有龟裂的。卷釉的实例一向很少,虽然古青花的“缩釉”可以算作其中比较显著的例子,但在粉彩中也往往会出现卷釉。据说“缩釉”是古青花的特征(例如元代青花瓷器上多有这种现象,而且在露胎处呈火石红色),因而仿制品中多有故意作出卷釉的。其方法是在挂釉以前预先用比较釉与坯体难熔的石粉,例如高岭土等放在器皿的边缘或其他想作出缩釉的地方。这样就会使釉与坯体不能粘合在一起,当烧成以后稍加振动。釉便脱落而成类似缩釉的样子。而真正所谓的缩釉不仅在缩釉的地方,并且在它周围一带同样浮起,看来好象现在仍在缩釉的一般。至于仿制品因为是故意造成的缩釉,同时釉与坯体也紧密地粘合在一起,两者很容易区分。在粉彩瓷器上如果釉上彩颜料卷釉时,下面的釉也会卷釉,时常可以见到有坯体露出的例子。

(2)气泡

当陶瓷器入窑煅烧时,由于下列原因在釉及坯体中发生气体。如釉粘性较强,往往在釉面上残留下气体所造成的穴痕。这种穴痕小的像面疱那样小,大的甚至有铜钱那样大,呈各式各样的凹凸状,一般叫它作“水泡眼”、“唾沫釉”或“桔皮釉”。虽是一种很讨厌的缺点,但在某些古代瓷器中却大受欢迎,并且以此作为鉴别真伪的有力线索。

假使斜着观看一下我国宋代的龙泉窑青瓷的表面,就会发现有小的凹凸,这是因为气泡留下的痕迹尚未消失,而龙泉窑青瓷的朴素、柔和的光泽之所以产生,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在龙泉窑青瓷的釉中常含有无数小气泡,因而使釉多少呈一些无光状态。在釉调的鉴赏上却平添了无限妙趣。此外,在前面提到黑釉时,也曾经讲过这种气泡的痕迹,对于油滴的出现是具有极大作用的。

再如宣德青花釉面上的所谓“橘皮纹”,也是因为气泡痕未能完全充塞的原故,是一种火力不足的现象。至于为什么说只有明代初期的青花火力不足,这恐怕是由于青花颜料钴的性质使然。前面已经说过,明初青花所用的钴并不是现在所用的天然矿产的珠明料,而是一种叫作“Smalt”的玻璃,加热后很容易流散。为了防止它的流散就势必使烧成的火力不足,所以在釉面上便留下了气泡的痕迹。这就是所谓的“橘皮纹”,可以说是宣德青花的特征之一。不过真正烧得成功的,釉能够很好地熔融使橘皮纹完全消失。同时釉调呈一种柔软的淡白色,具有一种强烈的光泽,其花纹也不仅孤立地滞留在釉下面,而有少许渗入到釉中,将那种经得起高热考验的美质发挥得淋漓尽致。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古陶瓷的特征(三)


橘皮纹到了以后的时代也能够制作得很好,例如图18中雍正的仿品右下角迎着强光的部分,把橘皮纹已经十分清楚地照在上面了。

谈到气体发生的主要原因,不妨也简单地说明一下,那是在窑的温度上升时,釉和坯体中所含的空气和水分首先跑出来。如果这时含有碳等有机物,它们就会与氧化合成碳酸气或一氧化碳而蒸发。若含有磷时,磷的一部分变成磷酸(P2O5)而挥发,这一点在前面的钧窑一章里已加以说明。此外,三氧化二铁(Fe2O3)加热后变成Fe3O4,其所生的氧气成为油滴的原因之一,这一点也在黑釉一章中有所解释。其他如釉和坯体本身或彼此间起了化学反应,因而挥发出碱金属和氧气也是造成气泡的原因之一。

B 时间的变化

陶瓷比起漆器或铜器来说,虽然经过多年而很少发生变化,但毕竟还是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变化着。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釉中,而坯体因为蒙在釉下所以没有太大变化。由于釉是一种玻璃质,从而凡是玻璃所能发生的变化同样也会出现在釉中。

普通的玻璃试管虽经过一、二十年,无论用肉眼或显微镜都不会看出有任何变化,其实它多少是有所变化的。例如将新试管放在火焰中去烘烤就不大容易损坏,而用旧的试管便立刻会损坏。再如体温表若使用十年以上,刻度码就会起不正确的作用。而窗玻璃虽不见有什么变化,但若经过相当年限以后也是容易破裂的。这些都是一般家庭所有的经验。至于旧的陶瓷器如果说它与新的有着什么区别,例如这种区别即使用肉眼或显微镜都不能看清而只是感觉到的,那么并不只是作法有所不同,而釉的变化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例如近年由明陵中出土的许多陶瓷器,因为一直放在严密的石棺里面,所以既没有划伤也没有剥伤,恰似刚由窑中取出一样的完整。然而若仔细加以观察,总不免有一种深沉、稳静之感,与刚出窑的那种火气十足的器物截然不同。这就是由于经历了四、五百年釉中发生变化所致。

假使同样长期暴露在空气或水中,这时含碱分多的玻璃就比含硅酸分多的用高温熔成的玻璃变化显著。例如唐代越州窑和邢窑,尽管这些都是长石釉,但仍有不少变化,其原因不仅是因为过于陈旧,更主要的是因为釉中所含的长石分少而灰分较多的缘故。

含铅的玻璃比较硅酸多的玻璃容易发生变化。例如出土物的釉上彩色多已被剥蚀,其原因就在于此。

汉陶的绿釉和唐三彩釉之所以变成银色,对某些鉴赏家们来说已经不足为奇。他们认为这种变化是出于喷银,或者由于棺中的朱红变成水银而粘着在陶器上面等等。这些说法其实是毫无科学根据的。盐田力雄曾认为:这种釉恐怕是类似云母之物,实际上也恰好与他所推论的一样,是由于硅酸铅玻璃的釉发生了变化,而成为具有云母性质的一种东西了。

所谓“银化”过的釉,若用显微镜去观察,便可发现釉被分成了几个薄层,中间尚有空气存在(参见图25)。照在釉面上的光线由釉表层透入到空气层内,再由空气层进到下面的釉层,然后又进到空气层。如此反复若干次,由于光线通过不同的物质之间,从而分散成一种乳浊现象,现出那般美丽的像珍珠一样的银色光泽。也是因为云母分成几页薄层,各层之间都含有空气。由于物质的透光性质,玻璃比较空气更接近于水,因此若将银化过的釉用水沾湿,水就会代替釉间的空气而进到里面,使光线的分散减少而且接近于原来的颜色。例如将银化过而未解消原来颜色的绿釉用水沾湿,这时带有绿色的原来颜色便十分鲜明地呈现出绿色来。

即使是同样的铅釉,而用铁着成的黄色或褐色都比用铜着成的绿色对于空气的抵抗力强,所以在同一件器物上尽管绿色已被银化,仍会有黄色未发生大变化的,并且用铁现出的红色也比绿色牢固,这种现象在出土的加彩陶瓷器中屡见不鲜。便与此相反,有时黄色和红色已发生一定的变化,而绿色却没有变化得那样厉害,这便是应该特别留意之物,必然是最近在某些窑内涂改过的。尤其当红色部分被擦伤(红色虽很难起什么化学变化,但是对磨擦的抵抗力极小),或只有红色和黄色部分特别潮湿,而绿色部分很干燥的时候,往往也有绿色不起变化的。

一般说来,即使釉上彩已经起了相当变化,而其周围的纯白釉也是不变的。这是因为硅酸分高的长石釉对于空气和湿气的抵抗力较强的缘故。不过虽然同是高火度的长石釉,其含铁分较多的就比少含或不含铁分的要弱一些。原因是所含的铁分变成氧化亚铁,它比起变成三氧化二铁的物质来显然是弱的。因此定窑白瓷比建白瓷容易起变化,而影青和青瓷又比定窑白瓷容易起变化。大体上有湿气多的地方物质容易起变化,而在干燥的地方变化就很少。所以无论在定窑或青瓷制品中,时常都会见到崭新得像昨天才出窑一样的器物。

古陶瓷的特征(一)


A 烧成的缺陷

在制作陶瓷器的时候,当然难免有种种失败和缺点。可是我国古代聪明的陶瓷工匠们,竟能巧妙地利用这些缺陷,反而给陶瓷器平添了许多美感和妙趣。其中最惹人注目的“缺陷”是龟裂、卷釉、缩釉及气泡等。

(1)龟(皲)裂与缩釉

在陶瓷上自然出现的小的龟裂中,有的只是局限于釉的部分而未贯彻到坯体上,有的却是表面和前者类似而已经裂到坯体上去,或者仅仅出现在坯体上面。这些是因为在用辘轳(即陶车)制作陶瓷器时,坯体被拉向一方,在煅烧乃至烧成以后,坯体中产生一股还原力量,这种力量甚至可使器物倾斜。如果坯体经受不起这种力量,就会发生裂缝或小的发裂。这种龟裂若是在陶瓷器尚未冷固时发生的叫作“坯裂”,如在冷固以后才发生的叫作“开片”或“过岗”。

产生使器物倾斜的力量有许多原因,因开片与过岗的方向也有各式各样。这些虽然都没有什么规矩可循,但若仔细加以观察,普通多是朝着坯体被引伸的方向而呈直角,同时这种大的裂缝上往往又带有许多近于直角的小发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可以根据龟裂的方向来判断辘轳的旋转方向。所谓辘轳的旋转方向,多是根据当地的惯例并非毫无一致,往往因陶瓷器本身制作的时代和地点而有一定的作法。所以假使能够知道这种方向时,对于陶瓷器的鉴赏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辘轳的旋转很像钟表的秒针,通常是由左向右方旋转如@ 形的叫作“顺转”或“右转”:在它上面所放的坯体靠人的双手被拉向上方,同时是朝着辘轳旋转的相反方向展高的。从而如果辘轳是顺转,其所生的纹理即辘轳纹必然趋向右上方。另外在完成这项工作时,除去特别庞大的器物以外,一般器物多是倒放在辘轳台上自上而下地切削,因此在完成时留下来的痕迹便趋向左下方。假如,把它照普通一样放置来看其完成的痕迹就变成由下方趋向左上方。例如在制作茶碗和碟子时预料的旋涡,便是拉坯(造型的动作)时的辘轳纹,因此如果辘轳是顺转的,旋涡便呈@形。而里面的旋涡是在完成时切削的痕迹,同时也变成@形。但若将辘轳倒转时自然会出现与此相反的形状。

一般说来,我国无论在拉坯或旋坯时都是倒转。因此制品所出的辘轳纹多现于左上方,而切削痕出现在左下方。

日本和北朝鲜制品大多数在拉坯与旋坯时都是顺转。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在拉坯时用顺转,而在旋坯时用倒转。以上不过是就一般而论,当然也有少数例外。而在今日凡属使用近代动力的机械辘轳,无论任何地方同样都是倒转的。

要想从辘轳纹或完成的痕迹上知道辘轳的方向,势非个个加以暗记不可。为了免除这种麻烦,下面介绍一个比较合理的了解方法。虽然在桌面上想来未免有些困难,但由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却很简单。

现在把拉坯的辘轳纹和旋坯时旋削的痕纹当作m,因为m是由正上方(拉坯时)与正下方(旋削时)运动的手力以及平面地朝着辘轳的旋转方向而生的反动力组成的结果,所以又将这种结果分为:手的动向正上方或正下方当作t,平面的运动方向当作S,如此便形成和下图同样的三角形。由于辘轳的运转方向和坯体水平地展延或旋削的前进方向相反,所以图中把向s反面所拉的r方向作为辘轳的方向。

因为辘轳纹钝而粗,旋削痕细而锐,所以两者很容易区别。

试以缩腰的香炉为例,往往可以看到足部及其延长的褶襞并非垂直的。如果是我国制品则倾向右方,而日本制品则倾向左方,这差不多已成为通例。其原因是:在开始安装足部及褶襞时原是垂直的,由于香炉的坯体在辘轳上被拉向左上方(中国制品多如此),因而在入窑煅烧时土的分子返还原状,以致褶襞倾向右方。至于缩腰炉的日本仿制品,虽然十分精巧,但在这一点上如能稍加注意,自然容易识别。并且不仅限于足部,其他如耳部等处也是一样。

前面所说的龟裂虽是在用辘轳造型时因为坯体照一定方向被规则地引延,并且是由于对抗的还原力而引起的,但实际上除此之外,因为烧窑时温度的增减而使某一局部发生多余的伸缩,或者由于器形的关系使某一部分被拉得特殊厉害,而另一部分又拉得十分无力。这样的拉力就会朝着许多方向活动,从而器物内部所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也很复杂,当然作为这种力量结果的龟裂方向更有十分复杂了。

除去这种造型原因而生的龟裂外,因釉和坯体的膨胀系数不同也照样会发生龟裂(参照前面“釉的本质及成分”一节)。一切物质只要其温度有所变化,就会使其体积大小有些变化。釉和坯体也是高温时增大,冷却时缩小。一般将这种因温度变化而引的伸缩比例叫做“膨胀系数”,可以说任何物质都具有其本身特有的膨胀系数。

以陶瓷器的坯体和釉来说,当然最好是能作到使两者都具有同样的伸缩性即相等的膨胀系数。但事实上膨胀系数完全一样的几乎没有,这点也是发生龟裂和卷釉的原因之一。假如釉比坯体因温度变化而生的伸缩比例较大,那么在出窑后随同陶瓷器的冷却而釉比坯体收缩得也多。但里面的坯体并不像釉那样收缩,而是在顽强地抗张着,以致表面上的釉不能照样收缩而被分作几个区域,同时各个区域都在作局部的收缩。各个区域间发生裂缝,这就是形成龟裂的原因。如果由它的结果来说,大约只有在龟裂的缝隙间釉是收缩较多的。

和这个道理相同的例如:把生木板干曝在日光下,这时向阳的一面很容易干燥而且收缩多,可是背阴的一面却不能同样地收缩,因此表里两面的大小就会产生不同的后果。如果木板很薄,便以向阳的一面作为内侧而蜷曲。这是由于内侧的面积比外侧的面积小,所以只有内侧收缩较多。若是木板过厚而不易蜷曲时,向阳的一面就会生出许多龟裂。也就是说,只有龟裂的缝隙间向阳的方面收缩很多。陶瓷的龟裂也和这种理由类似。假如坯体较薄弱时,坯体便行蜷曲甚至现出釉下坯裂即所谓的“过岗”。然而一般说来,坯体大都较厚而且坚固,不大容易变成釉下坯裂,只是釉面现出龟裂痕,即所谓的“开片”。

我国古陶瓷中常有所谓某种纹的,这些有的是指釉的流垂状态,但也有的是指龟裂而言。例如把和冰面的裂痕相似的龟裂叫作“冰裂纹”;细小而密集的龟裂叫作“鱼子纹”;粗的叫做“牛毛纹”或“柳叶纹”;以及像在砂地上留下的蟹爪痕叫作“蟹爪纹”等等,都是其中最好的例子。

普通所谓的“卷釉”,它的形成原因恰好和上面相反。就是说,当坯体比釉收缩得更多时,釉并不随同它一起收缩,这样就使器物的边角等尖端所在的釉受到两旁釉的排挤,于是便由坯体上脱离而呈剥釉状态。这种釉的脱落也有叫作“缩釉”的。在此种情况下,往往也有龟裂从卷釉的地方裂向釉中甚至进到坯体的。换言之,即使由于相反的原因也会造成同样的结果,所以常常给鉴定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是大致说来,开片发生在釉的收缩比例较大的情况下,缩釉发生在坯体的收缩比例较在原情况下,而过网却并非由于膨胀系数之差,多是因辘轳的力量所引起的。若能留意以上的几个要点,自然对于三种“缺陷”的区别会有一些帮助。

倘使对龟裂稍加注意,可以明显地看出大的龟裂痕呈深黑褐色,而在裂缝间所生的小裂纹颜色很淡,不像大的裂痕那样清晰可辨。过去我国陶瓷工作为了使这种龟裂的美更加引人注目,多有在出窑后不久即涂以适当的染料,使之渗入到龟裂的缝隙里去。其结果是乍出窑便已出现的大裂痕颜色很醒目,而后来逐渐发生的小裂纹由于没有着色,当然不会十分明显了。但也有不是故意着色而自然污染成的。这样在出窑时所生的大裂痕与后来所生的小裂纹间,同样也会有显著的区别。此外,这种龟裂的颜色有些虽未经着色,但自然地被污染,因而哪些是在出窑时造成的大裂痕,哪些是后来出现的小裂纹,同样是可以区分的。

无论传世的宋哥窑瓶或郊坛窑的青瓷洗,如果仔细观察其交织着的美丽龟裂,就能看出在深黑褐色的大裂痕以外,有许多短小的裂纹错综地贯串其间。这固然也可以像前面所讲的那样说是在出窑后立即浸入颜色的,然而实际上恐怕并非故意去着色的。其道理就在于:那种郊坛窑青瓷的水一般的颜色,是铁在变成磷酸亚铁时现出的釉色,因此认为釉中含有磷酸亚铁,磷酸亚铁如果接触到空气就会氧化变成褐色。蒙在釉下面的部分,由于磷酸亚铁未直接同由裂缝进来的空气接触、氧化而呈黑褐色。小的裂纹因为空气进来的不象那样多,所以颜色也不深。尤其是郊坛窑大多挂有三、四层釉,其中小的裂纹只在下层比较发达,很少有出现在表面的。于是由于这些龟裂集聚的结果,便有颜色的浓、淡和大、小复杂地交织,使人看来觉得异常美观。假使在这种郊坛窑钵的大裂痕上面画一直角线,就会发现有向左上方运行的斜线,这是拉坯的线已经在前面有所解释。但由此也可以明了哥窑和郊坛窑的辘轳是倒转的。同样地我们再比较一下附图中的修内司窑的鹤颈瓶和日本仿官窑的青瓷花瓶,更会清楚地看出前者所用的辘轳是倒转,而后者却是顺转。

古陶瓷的特征(四)


刚出窑的陶瓷器,其色调无论如何总会给人一种浮燥刺目之感,但奇怪的是那怕经过一天以后也会多少变得常常沉静柔和一些。不过要等到它的色泽显得十分沉静时,至少也需要几十年才成。而一般仿制的赝品多涂用一种“氟化氢”,使釉的浮燥感及浮光等退去,但是却变得像死人的皮肤那样毫无润泽,令人十分可憎。此外,我国还有在新制瓷器的釉面上用丝瓜和麻长期摩擦的。这样作的结果虽然乍一看来也有些沉静之感,但是若用显微镜去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上面有着无数的朝一定方向并行的划伤。有些出土的青瓷表面上有很大伤损而凹凸不平,因而像琢玉一般地被磨得模模糊糊了。这在显微镜下面同样能看到无数隐隐约约的并行线伤,借此也可知道是经过一番加工的。此外,仅在雕花等的阴暗部分仍然残留着一些凹凸不平的釉面。类似这样一些地方若能稍加注意也可识别出来。

发掘品中往往多带有锈斑,因而新制的仿制品也有故意附上土和锈斑的。但发掘品的锈斑确已浸入到釉里,而新制品只能附着表面。如果用草酸去洗,新制品的锈斑很容易脱落,而旧的却很难去掉。这一点区别对于新旧瓷器的判断来说也是有帮助的。

汉绿釉和唐三彩等铅釉常有“银化”的。然而为了掩饰原来的伤痕,或使新物伪装成古物,也有作假“银化”的,这主要是用云母的细粉作成胶状物涂在伤痕上而成。假使用温水沾湿来看,这时真正“银化”的本来釉色会显得十分清晰,而伪装的“银化”却没有这种现象,其所谓银化层的物质将被溶尽。此外,还应注意用显微镜去观察古物铅釉上的龟裂状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磁州窑直到今日仍在制作与过去同样的器物,并且这些新作品也非故意为了作伪而制的,所以毫无仿制品那样的孱弱之感,因而人们有时不免被这种带有古色的新制品所蒙蔽。但如仔细加以观察,新的磁州窑釉总觉得浅薄而且透明度强,光艳夺目,缺乏柔和、沉静的釉调。同时一般新制品多是不挂化妆土的。

对于缺损部分和破坏部分可以用一种瓷釉质来修补,这种技术在近些年来非常发达,其中名手所修的器物几乎可以乱真。但是经过长期以后就会变色,而且光泽也有所不同,因此不由正面而由侧而去观察时便可看出。在博物馆内陈列的展品多有经过修复的,虽然其中大部分因色泽有所变化而容易识别,不过若能掉换方向去观看,同样也可以弄清楚,本来早晨的光线是斜射进来的,从而对于观察这种修复的伤痕来说是最好的时刻。假如我们是在一个信用不太的商店买古陶瓷时,不妨要他收放起来,等到早晨借着明亮的光线多换几个方向去观看。另外,凡是用瓷釉质修复的器物如放入沸水中便行溶化。以上都是用来作鉴别的简便方法。其实用手去磨擦就可以感觉出热的传导度不一样,陶瓷的原来部分比较凉,而修补的部分却不会有那样凉的感觉,这种方法可以说是最容易理会的。

最后,在这里附带谈谈有关古陶瓷的洗净方法。一般出土物的污染主要是釉的表面上的斑点,原因是在粗糙部分或气泡的痕迹上,有铁或锰等沉淀而成赤黑色的污染,可以用草酸的稀薄溶液浸放四、五日,便能大体去净。固然也可以用浓草酸液在一、二小时内洗净,但因为草酸对于含铁分的长石釉(即带有淡青色或乳白色的白瓷釉)具有侵蚀作有,务必用薄溶液浸放较长的时间才好。至于龟裂中或其他局部有铁锈的部分,只要用沾有草酸溶液的棉纸贴在上面,面向阳光随时用溶液将纸沾湿,就可以毫不损伤其他部分而将铁锈去净。如有被油质或酱油等有机或分浸透而成的污染,可以涂用过锰酸钾的薄溶液,这样使污染部分先变成黑色,并用水冲洗,然后再浸放在草酸的薄溶液中,此时仍在挂着黑色的开片痕迹就可以很快地把黑色褪净。不过应该记住,仍旧是以使用淡草酸浸放较长时间的褪色效果最好。

普通陶瓷器比较是不怕酸的,因此若放入硝酸或盐酸等强性酸中就能大体上把污痕去掉。但是使用强性酸经过长时间浸放而去污的器物,无论如何总会残留着酸分的,所以在冲洗一遍后,还要放入含极少灰的液体中浸过两三日,然后再用清水洗净。至于釉上彩更是怕强性酸的,一经浸洗就会变色,必须要格外小心。

从前人们由于缺乏卫生常识,因而对于传世物品特别是茶具上面粘有的手垢、茶锈以及其他物质熟视无睹。这些如用过氧化氢液或过锰酸钾或草酸浸洗,就可以变得十分洁净。但或者仍不免有人会嫌它过于漂亮,反而失去了“古朴浑穆”的天趣,不妨改用酒精擦洗。这样虽不大容易洗净,却很少有洗得过分的流弊。至于已经洗得过分的器物,要想使其再恢复些古色时,也可以用酒精或酒多加揩拭,既简便而且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古陶器的保养(二)


出土后的陶瓷器物表面泥土下大多沾染污垢和覆盖凝结物,这些硬结物主要是碳酸钙或石膏、粘土,以及硫酸盐、硅酸盐等类物质。

刚发掘出土的陶瓷器物,往往是湿得透而又透的。像陶罐、鼎、瓶类的器物不要急于用水冲洗,稍晾的干一干,可先掏出腹内湿土,不然风干后硬结得很难取。取土时注意土内若有植物种籽或食物残迹,应取出妥善保存,或交给有关专家来考证研究。陶器表面清洗前还要简单判断一下胎质烧制的火候,是否坚硬或糠酥。用指甲掐,表面有印痕或掉粉,说明胎质差或酥粉,不宜用水洗、还可以将其支起来轻敲,听声音的清脆或沉闷断定胎质程度;如果陶器较干燥,用乙醇洁擦一小片,待乙醇挥发后,用舌尖舔,有吸附感说明质地好,无吸附感则烧的火候差。

遇到有的器物上书写朱砂字、彩绘图案,以及墓志,买地券上书有朱砂字、黑迹,洁除时要特别注意,切不可急于水洗表土。用竹签挑剔,如泥土疏松,可以一点点剔除去表土。如泥土粘度大,可先晾的干一千,砖内水分挥发一下,再剥除泥土。古人书写朱砂字用的是动植物类胶调合的,常年在潮湿土壤中埋藏,砖内吸潮湿水分,胶质老化字迹的附着力很差,剔除表土稍有不慎,字迹会脱落起甲。应该在清土时,边清边加固字迹。加固剂为丙酮和乙酸乙酯各50%,配入2%的硝基纤维素先滴后涂,反复滴渗几次,待字迹全部固定下来,将字迹照原格式全部撰抄下来,如果字迹辨认不清可以用棉球沾水擦在字迹处,瞬间字迹鲜艳清晰,笔道难辨的异体字,也应尽快照其笔道抄下来,这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对于字迹的加固,我曾试着用5%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醇溶液加固,效果不理想,字迹周围会反出一层白膜,改用4%的聚醋酸乙烯酯、丙酮溶液,处理过几块朱砂墓志,字迹很快固定下来。再用羊毛板笔沾水刷涂余泥,字迹毫无损伤。放置阴凉干燥后,表面可以涂一层有机硅防护材料。

陶器文物长久埋于地下,表面吸附的大量硬结锈斑,可以作为年代久远的象征。只要存放条件较好,一般情况下可以不清除。陶器表面硬结的碳酸钙或石膏类物质的检查,可用5%的盐酸溶液在硬结物表面滴上几滴,如果发出“咝咝”的响声,就可以接着用该溶液继续浸渍,尼龙刷子刷洗,如果硬壳难溶将酸液加热至180℃~200℃浸刷,石膏硬壳会渐渐变成粉状物,很容易刷洗掉,在田野发掘时,会遇到砖室墓底铺一层白奎质积炭土层,胎质酥粉的陶器在这种环境中,孔隙内会填满碳酸钙与白垩土混杂物,这类器物切不可用酸类溶液洁除。会蚀毁陶胎。可用中性的5%六偏磷酸钠溶液去除。硫酸盐类物质需要浓硝酸滴在硬结物上,待硬结物软化后,用机械方法剔除。硅酸盐类的则用1%氢氟酸施在硬结物上除去。陶器中吸附的可溶盐类和用酸类处理过的器物要用蒸馏水浸渍反复冲洗。对带釉的陶器,可用盐酸清除,切不可用硝酸或醋酸,以免腐蚀釉料。其它附着的污垢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去除。

酥脆陶器用减压渗透加固法,渗透剂可用a、4%聚醋酸乙烯酯、丙酮溶液;b、2%的硝基纤维素、丙酮溶液;c、2%的可溶性尼龙、乙醇溶液;d、稀释的聚醋酸乙烯乳液。釉陶器釉面酥粉用5%可溶性尼龙、乙醇溶液或10%聚醋酸乙烯酯、丙酮溶液加固。

瓷器莲纹装饰的发展特征(二)


宋辽金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南北名窑辈出,官民窑竟相发展。无论是釉色品种还是装饰题材都空前繁荣。在花卉图案中,国色天香的牡丹后来居上,作为主题纹饰开始超过莲花。莲瓣纹在北宋早期仍占有一席之地,但后来随着荷塘风光、莲池水禽、婴戏莲花等富有民间生活气息图案的大量出现。莲纹逐渐失去了长期以来在装饰领域中的显赫地位。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丰富精美的装饰是它的突出特点。北宋早期,定窑的装饰技法以刻划花为主。1969年定县北宋塔基出土的一百多件定瓷,绝大部分是定窑早期产品。其中高达65.5厘米的龙首净瓶堪称宋代莲纹层次最多、最精美的作品。净瓶从顶到底部装饰着五组连瓣纹,自上而下分别为单层、双层、三层、四层,上三组采用刻划手法,下两组采用浮雕手法,刀法犀利,立体感很强。从宋辽早期墓葬出土的定瓷看,刻划莲瓣纹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装饰手段。北宋后期定窑刻划花和印花装饰达到成熟地步。“刻花器皿最常见的是莲纹,这种花纹在涧磁村窑址碎片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杭州北大桥宋墓出土的定窑划花盘,盘心装饰简洁的一花一叶,随凤摇曳的荷叶映衬着亭亭玉立的莲花,画面清新典型,刀法潇洒秀丽。这种一张荷叶托起一朵莲花的图案在宋代十分盛行。定窑莲纹千姿百态,布局富于变化。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刻花梅瓶,腹部饰两朵迎风开放的莲花和侧垂的枝叶,上下辅以菊瓣及蕉叶纹,主题鲜明,疏落有致。印花器皿也以花卉图案为多,常见的有牡丹、菊花等。印花在风格上与刻花迥然不同,构图严谨,讲求对称,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盘类的中心常装饰莲花水禽,四周辅以牡丹、莲花、萱草及飞凤等。层次分明,格调和谐统一。

磁州窑是北方民间著名的窑系。产品种类繁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色彩。在观台镇窑址碎片中,划花的盘碗数量最多。纹饰均在器里,刻划深刻,线条明快流利,纹样的空隙部分多用篦状工具划出细密的线条。题材以花卉为主,尤以荷叶莲花最多。刻划技法熟练,构图随意性很强,莲瓣及荷叶往往自由地越出边框。这种不拘一格的作风,充分体现出北方民窑粗犷豪放的特征。釉下绘划黑花是磁州窑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敷好化妆土的胎体上用黑彩绘出黑花,再用尖状工具划出花蕊及叶筋,剔掉黑彩的部分露出洁白的化妆土,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比。这类作品的主题纹饰大多是缠枝牡丹,莲纹作为辅助纹饰装饰在下部。

耀州窑在北宋初期主要烧制越窑风格的青瓷,盘碗外壁多采用浮雕技法装饰双层莲瓣纹。中期以后刻、印花工艺日趋成熟,有时在一件器物上兼用刻花、划花、印花等几种手法,艺术效果十分完美。刻花青瓷以莲纹最为常见,刀法宽阔有力,线条粗放。印花瓷器除了单纯的莲荷图案外,还有水禽莲荷、婴孩戏莲等。耀州窑的把莲纹最有特色。“印花把莲多出现在小碗的碗里,以海水为地的稍多,主题以莲花、莲实、荷叶或茨菇叶四五枝为一把;印有两把莲纹的,用交错对称布局;印三把莲的,并印有‘三把莲’三个字,使我们由此得知这种纹饰叫‘把莲’,意为一把或一束莲花。”1972年甘肃华池县出土的耀州窑荷叶盖碗是一件器形与纹饰巧妙结合的佳作。盖碗口沿做出六个向下卷曲的缺口,俯视如同荷叶一般。碗盖状如荷叶,边沿有六个向上卷曲的缺口。上下缺口互相吻合,造型精巧,新颖别致。

龙泉青瓷是继浙江的越窑、欧窑之后兴起的青瓷体系。装饰技法以刻划为主。早期产品与欧、越两窑有许多相似之处,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北宋中期以后,刻划花逐渐由纤细娟秀向繁密发展,器物外壁经常装饰一种带叶脉纹的莲瓣。南宋是龙泉刻花青瓷的全盛时期。此时其它窑系已不甚流行的莲瓣纹在这里仍作为主要纹饰盛行不衰。“外壁单面刻制莲瓣的装饰似乎已成为各类制品的共同花纹,几成一个时期的装饰风格。这种半浮雕式的刻花莲瓣纹,中脊显明而挺拨,瓣面自中脊坡向两侧,大小相间,形成双层仰莲,象一朵盛开着的荷花”。

莲纹自东晋出现在瓷器上以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变化,到宋代已完全脱离了宗教影响,成为优美的纯装饰性题材。由于唐宋以来推崇牡丹,莲花已逐渐失掉其传统的优势地位。但深受人们喜爱的莲纹仍是宋代各大窑系中普遍使用的题材。

莲瓣纹是元代青花瓷器最常见的边饰,这种经过变形的莲瓣俗称“八大码”,外廓由外粗内细的两道线构成,线条转折生硬,显得棱角分明。瓣与瓣之间均留有空隙,瓣内绘制各种纹饰。其中以绘制火珠、火轮、银锭、珊瑚、犀角、双钱等图案的杂宝纹最有特色。

莲池鸳鸯和莲池鱼藻是元青花中的写实性主题纹饰。布局繁密,结构严谨,笔法遒劲有力,生动自然。莲花的花瓣状如饱满的麦粒,“荷花、荷叶、莲蓬都不填满色,鸳鸯、水藻都带几笔水纹,仿佛水在流动。”这类画工精湛的作品艺术效果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图案纹饰,是元青花中的精品。

宋元时期流行的缠枝花卉,到明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的装饰题材。“由于它变化无穷,用起来非常灵活机动,不论是作器物胸腹部的主体纹,或是在口沿、颈、肩、胫、足部作辅纹,都容易与器型浑然一体”。因此被大量应用于官民窑瓷器上。其中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形式的缠枝莲纹使用最为广泛。明代缠枝莲布局疏朗,空间宽阔,花叶明显变小,花头的布位和主枝的姿态灵活多变。除了单纯的缠枝莲外,明代还有大量与莲纹合绘的图案。如龙穿莲、凤穿莲、缠枝莲托八宝、缠枝莲托梵文等。

变形莲瓣仍是主要的边脚纹饰。洪武时期的莲瓣纹保留有元代遗风,但轮廓转折圆润,瓣内纹饰不象元代那样复杂,仅见团花、云纹等简单的图案。永宣青花瓷器上的莲瓣纹更加简略,常在勾出的轮廓线内用青料平涂为地,以留出的空白形成图纹。正统、景泰时期民窑青花瓷器的肩、胫以及器盖上常装饰一种双层螺丝靥形莲瓣,瓣内勾画叶脉纹的写实莲瓣也开始出现,成化以后,莲瓣纹逐渐趋于复杂,尤其是晚明珐花瓷器上的莲瓣纹,繁缛华丽,具有较强的装饰性。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要,民窑日用瓷器上的莲瓣纹向着高度简单和抽象发展,有的甚至简化成一排平行的竖线条。

清代是中国彩瓷艺术的最高峰,青花、斗彩、五彩、珐琅彩等各个品种五彩斑烂,争奇斗艳。以莲荷为纹饰的器物品类繁多,数量甚多。“吉祥寓意的图案在宋瓷上兴起以后,至明代已成为陶瓷装饰的重要内容,入清更是发展成‘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境地”。莲是花中君子,莲字与“莲”、“廉”谐音,因此许多莲荷图案被赋予了吉庆寓意。例如一茎莲花的图案寓意“一品清廉”;莲池鱼藻图案寓意“连年有余”(莲与连、鱼与余谐音);鸳鸯与莲花合绘的图案寓意“一路连科”(路与鸳鸯谐音)。莲是盘根植物,并且枝、叶、花茂盛,于是用莲花丛生的图案寓意“本固枝荣”。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缠枝莲仍是莲荷题材中数量最多、应用最广的纹饰。清代缠枝莲纹一改明代疏朗自然的风格,开始向繁密、规整、对称发展。经过美化变形的花头和枝叶姿态万千,装饰性很强。清中后期民窑青花缠枝莲纹常加绘双喜字,莲叶细密繁杂,除少数绘制较精外,大多画工粗率。

清代莲荷题材中成就最高的当属康雍时期的写实莲荷纹。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五彩加金莲荷纹凤尾尊,颈部和腹部满绘两幅完整的莲荷图。莲瓣丰腴饱满,荷叶舒张自如,莲丛中点缀着芦苇、茨菇、浮萍,水鸟鸣叫,彩蝶飞舞,画面充满了勃勃生机。色彩浓艳的红莲绿荷与一朵用金彩描绘的莲花交相辉映,整个画面金碧辉煌,宛如一幅精美的工笔国画。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雍正“二年试乙号样”款粉彩莲纹盘,“盘内壁粉彩绘出荷花纹饰,共画八朵荷花,三朵盛开,五朵含苞。这些荷花都是先用黑彩勾勒出花瓣的轮廓线,再填淡粉彩进行渲染,然后用深粉色在花瓣尖端略加点缀,使花朵明暗层次清晰,彩色秀丽温雅。荷花周围配几片荷叶,或肥硕碧绿,或残败苍劲,从而更衬托出荷花亭亭玉立,香远益清的高雅风姿”。清新的画面,纤巧的笔法,柔和的色彩,形成了雍正工笔花鸟图案清雅秀丽的风韵。

乾隆时期,瓷器装饰雍荣华丽,刻意求精。但过分追求规整和工细导致了繁冗和堆砌,艺术上的倒退使莲纹失去了昔日的生机,在斑烂的色彩、华贵的外表下,隐含着僵化、呆板和滞气。乾隆中期以后,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败,陶瓷工艺也开始由盛转衰。各种以莲荷为纹饰的器物虽然数量众多,但艺术上已远不能和前期相比。

莲花是我国传统的装饰题材,在西周晚期的青铜纹饰中已开始崭露头角,春秋战国的铜器、陶器上普遍采用莲瓣作为装饰。但中国瓷器上的莲纹是受佛教艺术的影响发展起来的。从东晋的初露端倪到南北朝的鼎盛时期,莲纹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及至唐代、中华民族巨大的同化力已将外来艺术中的精华水乳交融地融入本民族的传统艺术之中。瓷器上的莲纹进入了成熟时期。宋辽金时期我国陶瓷器装饰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装饰题材日益丰富,加上牡丹花的异军突起,一直在装饰领域据统治地位的莲纹开始进入萎缩时期。元明以后,缠枝莲纹作为一种定型的装饰题材长盛不衰。乾隆中期以后陶瓷业日趋衰落,莲纹在艺术创新上无所建树,但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题材仍广为流行。建国以后,作为中华民族所崇尚并具有传统力量的莲纹又重放异彩。随着新中国陶瓷业的繁荣昌盛,流行了千年的莲纹必将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永不泯灭。

明初龙泉官窑瓷特征(二)


三、纹饰特点

纹饰种类上以植物花果为主,其中牡丹纹有八种不同样式,数量最多。大部分纹样品种都是元代龙泉窑青瓷所没有的,尤其是折枝果纹,几乎未见于明代以前的龙泉窑器物。

刻工娴熟,刀法流畅,一般主线刀痕特别宽,并兼有工笔画的韵味,与民窑刻花的草率随意型成鲜明对比。且刻花与上釉融合得恰到好处,更显出花纹之精美。

在构图上也体现出精心的艺术构思与灵活性。主题纹饰与辅助纹饰搭配合理,花纹多而不乱,有层次感,整体性强,主题明朗。并结合具体器型配饰图案,如菱口盘的内外壁根据瓜棱状刻饰折枝花果,圆口盘的内外壁却通常饰缠枝花果,盘型较小则花纹布局简,反之则繁等等。

四、几点认识

1、与同时期的景德镇官窑器比较发现,目前发现的瓷片中,除梅瓶以外,其他四类与景德镇永乐官窑器的相似度最高,甚至能找出器型纹饰完全一致的实例。梅瓶在造型上虽然与景德镇永乐官窑器有差异,但花纹也能在永乐官窑器中找出同样的例子。另外,我们在窑具中发现其中一个圆柱形窑具表面刻有“戍年永字弍号”等字样,字迹不太工整,估计刻字之人识字不多,且干支中没有“戍”字,此“戍”字很可能为“戌”字之误,以天干地支纪年法推算,此“戍年”应该指永乐四年(1406丙戌年)或永乐十六年(1418戊戌年)。无独有偶,据悉,某藏家还收藏到刻有“永乐十二年”等字样的窑具,惜未能目睹证实。因此目前发现的明初龙泉官窑遗物很可能为永乐朝遗物,是否可将之定位为永乐瓷呢?当然,在窑址没有系统科学发掘之前,这个结论可能为时过早。

2、如果以明初景德镇各朝官窑特点为参照系,看待国内外明初龙泉官窑的传世完整器,明显以洪武、永乐为多见,尤其永乐一朝的存世量可能最多。近几年一些国际大拍卖行如苏富比和佳士得等推出的“龙泉官窑器”即以永乐朝为主,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修复的大盘一项就找到近十件相对应的完整器。而且这些永乐朝器物的纹饰构图布局等处理手法也很成熟,永乐一朝很可能为龙泉官窑的最盛时期。

3、通过以上特征分析,我们可以此为参照,并结合景德镇官窑器衡量出传世品中具有典型龙泉官窑风格的器物,为这些长期以来被忽视的龙泉官窑器正名。如浙江盘龙2005秋拍上的一只龙泉刻花盘应该是龙泉官窑器,该盘口径18.3厘米,里外遍饰花纹,除内口沿下边饰为卷草纹外,盘底及内外腹壁均刻海石榴花,外底部一圈无釉,型制规整,釉层肥厚饱满。从其胎釉、纹饰风格及垫烧工艺看,与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的龙泉官窑器是一致的,而其器型与纹饰又与景德镇明成化至弘治年间的官窑青花器非常相似。此盘原为江西省文物商店旧藏,一直保存于官方机构。由于这种与明成弘治纹样相一致的器物极其少见,这件盘的出现对研究明代龙泉官窑的发展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古瓷淘宝二看一谈_陶瓷知识


收藏界许多人只将元代以前的瓷器称为古瓷,但是娄先生认为他的明清藏品都是古瓷。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市面上的大多数古瓷精品已被收进藏家手中,但由于古瓷历朝历代窑口众多,品种极为丰富,民间传世数量巨大,是青铜、书画等其他任何藏品无法比拟的。有前瞻眼光的收藏爱好者,可从货源相对充足的清中晚期青花、单色釉及民国、甚至建国初期的精品瓷入手。

据娄先生介绍,他投资古瓷收藏的时候,第一步“看新老”,第二步“看好坏”,第三步才“谈价钱”。

“看新老”:就是要能准确断代,选断代精确的器物,不要盲目追求冷僻、怪诞、偏稀的品种,新手尤其要避免被赝品套,要“十看九不买”,先锻炼断代的眼力。

“看好坏”:就是要釉色、图案、器型美观大方,要完整、无残、品相完好。要知道,投资增值快,价值上扬快的就是历代名窑品相好的品种。书本知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实战演练”中,练眼、练手、练鼻、练耳,看器型、胎底、断代,看纹饰花纹、胎釉再作进一步的定夺;看时代的留痕、残边、棕眼而最后作敲定与否。

“谈价钱”:视自己经济条件而言,经济条件好、而货物品相也高的,不要错过机会,稍出高一点的价格,也是一种投资策略。因为古瓷投资相对来讲是中长期的,买价稍高并不影响其以后的升值空间。

高古瓷的自然老化特征


大自然所有的物体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老化,老化也就是氧气对物体的氧化作用,瓷器也不例外。古瓷比较新瓷,釉面温润,釉光柔和,气息沉稳,有一种自然的年代感和亲和力。新出窑的瓷器,釉面光泽鲜亮刺眼,抛开工艺和材质上的区别,新瓷釉面给人高亢生硬,不易亲近的冷冽感,这是古瓷和新瓷表面给人最直观的感受。

温润的水光

瓷器氧化的自然痕迹是我们鉴别古瓷的重要方法。对于瓷胎,我们肉眼可见的范围比较有限,主要集中在露胎的底足,由于瓷胎的密度低于釉,氧气可以通过无釉的底足进入瓷胎内部,经过成百上千年的时间,缓慢改变瓷器的光泽和气息、它使底足瓷胎干结,使釉内瓷胎中的反光物质老化,使反射的光泽逐渐变得柔和,也使瓷器原本高亢的火气逐步消退,瓷器的气息变的沉稳内敛。通过底足,我们可以看瓷胎的氧化痕迹辩新老,看胎体的色泽质地辩胎料,看修足,烧制工艺和上釉方式辩年代窑口等等。

同样,虽然瓷器表面的釉层密度比较高,氧气难以进入,但年深日久,表面的釉层还是会发生不小的变化,古瓷釉面触感柔滑,倾斜一定角度观察,通常会看到一层薄薄的如水釉光,柔和莹亮而有生气,也有的古瓷釉面反射光泽硬朗晶亮但不刺眼。这种效果的光泽,与仿品的那种“贼亮光”截然不同,它是釉面在长时间自然氧化后出现的光泽,看上去温和舒服,由内而外,藏家通常称其为“宝光”。也有些古瓷,釉面质感是酥油状的,似乎没有这种清亮的水光,但透过油层细细观察,它仍然能反射出这种灵动的光泽,釉面质感也是均匀细腻,只是在油光的包围下它的莹光有所减弱。现在的仿品釉面为达到自然氧化的效果,通常用酸蚀处理表面做旧,釉面质感显得粗糙,釉面光泽大多给人呆滞,和不自然的生涩感,如果酸腐再土浸处理过头,釉面更显黯淡无光,过于陈旧无神而显肮脏和死板,生气缺乏。

现代瓷器的烧制多以电窑,气窑,升温快,瓷胎中的水汽排出也快,胎体氧气含量少,胎土瓷实,烧制温度可控,稳定,胎釉结合坚实,几乎没有缝隙,釉面气泡多细腻均匀肉眼不可见,以仿明清瓷多见。而高古瓷大多胎土提炼不够精纯,胎釉结合相对疏松,经千年岁月胎釉老化会生成许多空隙;当年柴窑逐渐加温烧制,火苗窜动,还原焰下,水气氧气溢出胎体内也会形成细微孔隙;釉面亦有因年久干燥失水引起大量死亡气泡内空,孔隙中会充满空气。高古瓷的气泡大多肉眼可见,大中小气泡疏朗有致。有一个科学简便的方法,不用通过专家,自己也可以鉴定,将高古瓷器浸入水中,少则几分钟,多则一夜,釉面就会形成无数大小气泡,这些气泡形成的原因,就是高古瓷胎釉空隙填充空气的溢出,近现代,300年以内的瓷器,是不见此现象的。

说到高古瓷釉面死亡气泡的鉴定,并不是所有高古瓷都有死亡气泡,高温玻璃质釉就很耐氧化和腐蚀,宋代钧瓷,汝州青瓷,定瓷,龙泉青瓷,哥窑器,官窑器很多并不见死亡气泡。也并不是现代仿品就没有死亡气泡,不少现代粗仿瓷,酸蚀,打磨,埋土也会做出变色,破口类似死亡气泡。所以气泡鉴定,只能做为参考,并不能以此为标准。

这些就是肉眼可见的鉴定方法,古瓷鉴定是立体全面的,从有形到无形的综合判断,既不能过于专注于细节,也不能仅仅只凭感觉,当然如果你看过足够多的实物,对各种信息的处理已经心中有数,那对古瓷真伪年代精粗的判断也许就在一眼之间了。

宋代均瓷乳浊釉在水中的气泡溢出,大小气泡。

湖田窑青白瓷的水中细密气泡溢出。

钧窑玻璃质釉水中细小气泡溢出。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古陶瓷的特征(二)》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古陶瓷的特征(二)》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怎样鉴别古瓷器的年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