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怎么鉴别清代青花瓷器 > 导航 >

英国打捞者拍卖清代青花瓷我国专家强烈抗议

英国打捞者拍卖清代青花瓷我国专家强烈抗议

怎么鉴别清代青花瓷器 古代瓷器青花瓷砚台 清代道光青花瓷器鉴别要点

2020-07-25

怎么鉴别清代青花瓷器。

中新社福州三月一日电针对英国打捞专家迈克-哈彻于去年在南中国海附近打捞出中国清代商船“的星号”,并将沉船上发现的三十五万件德化清代青花瓷器悉数拍卖事件,日前中国考古学家作出反应,指责哈彻这一非道义性的行为,要求他遵守一九八二年制订的《联合国海洋公约》,与此批文物的来源国中国共同协商处理这批文物。

据此间《海峡都市报》报道,一九九九年五月,英国著名的海难打捞专家迈克-哈彻在南中国海附近发现这艘清朝道光年间沉没的中国客货商船“的星号”,于去年捞获了大量的珍宝,其中包括三十五万件的德化瓷器,而且大部分完好无损。去年十一月十七日至二十五日,哈彻和他的合作伙伴内戈尔拍卖行将其悉数拍卖,总成交额高达二千二百四十万德国马克。这些瓷器的产地--德化县政府获知消息后,也及时前往购回了七十二件珍贵的瓷器,其中包括碗、碟和一些小物件。

几个月过去了,由此引起的争论却在不断升温。日前,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主任张威及有关专家向国际组织提出抗议。张威是目前中国水下考古界最具权威的人士之一,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虽然尚不清楚瓷器被打捞的确切地点到底是哪国的领海抑或公海,但是,这一活动的非道义性是不言自明的。”

一九八二年制订的《联合国海洋公约》已经明确,对于在国家管辖权之外的海底及其领土发现的具有考古和历史价值的文物应予保护并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加以处置,特别要注意来源国--或文化来源国,或历史和考古来源国的优先权。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清代商船“的星号”上35万青花瓷被打捞出水


中新社福州十月二十三日电一百七十多年前沉没于南中国海的清代商船“的星号”,不久前被打捞出水。打捞人员除了发现无数死难者的骸骨外,还捞获了三十五万件德化造的瓷器。这是世界陶瓷考古史上最大的一次发现。沉船上的部分瓷器珍品将于今年十一月十七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城拍卖。

据悉,“的星号”船长五十米,宽十米,重一千多吨,是当时中国少有的巨型帆船。一八二二年一月,“的星号”从厦门港出发,朝古称爪哇的印尼驶出。当船驶到中沙群岛时,船体触礁,船身入水,并在一个小时内迅即沉没。当时船上载有二千多名乘客及船员,只有一百九十八人侥幸获救,其余人员全部遇难。船上盛载的价值连城的德化青花陶瓷也沉入海底。据考证,这些瓷器是由住在印尼的各国富商订购的。

一九九九年五月,世界著名的海难打捞专家迈克-哈彻率领打捞队伍和“不平静号”打捞船,在南海贝尔威得暗礁附近的海域勘探。他们借助声波定位仪和磁强仪扫瞄海床,在离海平面三十米处发现了一大堆高达四米、宽达十米、长达四十米的东西。经过仔细观察,潜水员惊奇地发现那是一堆中国瓷器。

英国著名海难研究专家尼戈尔-匹克福行在研究有关历史文件、报道之后,成功地鉴定出该艘沉船名为“的星号”。

“的星号”沉船的发现,对研究德化陶瓷外销史和福建省古代港口的贸易情况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清代青花瓷介绍


今天由小编向大家介绍一下清代的青花瓷的特点。

清初顺治(1644—1661)朝时间不长,但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后来康熙时期的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顺治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器型较少,主要有炉、觚、瓶、大小盘、碗、罐等。胎体总的来说较粗糙,大器如炉、大盘、觚等胎体厚重,小器如小盘、碗等胎体则较轻薄。但也有个别器物胎质细腻、致密的,可见糯米状。底釉多白中闪青,有的还略显泛灰,釉层稀薄。青花料应是浙料和石子青两种并用,致使发色有的青翠、有的青蓝。 其中炉的青花发色多显青翠,其它器物的发色多显灰蓝。纹饰多见花鸟、山水、洞石、秋草、江上小舟、怪兽、瑞兽、芭蕉、云气等。大盘喜欢在口沿处画一青花线圈,再在圈内画主体纹饰;小盘多在盘面一侧画一片梧桐叶, 另一侧书“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等相近的诗句。瓶、觚、罐等大器也喜欢用青花线作纹饰的分隔。画法以勾勒、平涂、渲染、线描相结合。绘画笔调随意,虽然比晚明时工整,但仍未见康熙时的严谨、细致的作风。画面布局较丰满,尤其是大盘、罐、瓶、觚等类器物。开始出现皴法和浓淡色阶的变化,但尚不成熟。瓶、觚等多平砂底。盘、碗、罐等底部多见缩釉点,底足粘砂较常见。碗的底部多跳刀痕。民窑器多、官窑器少,而且有年款的器物甚少。

康熙(1662—1722)朝时间跨度长,器物类型丰富,工艺水平高超。此期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发色前期较灰暗, 中期以后青幽翠蓝、明快亮丽。画法早期以单线平涂为主,气势粗犷;中期以后则勾勒、渲染、皴法等并用,绘画精细,并以青花色阶(即所谓“青花五彩”)而备受推崇。纹饰题材多样,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等,其中最具时代特点的是冰梅、耕织图、刀马人、双犄牡丹等。图案留白边较其他朝明显。胎致密细白,呈糯米糕状。釉硬,与胎结合紧密,见桔皮或棕眼,早期白中闪青,中期以后亮白。器型除日用器外,观赏瓷大量增多,典型器有盖罐、凤尾尊、花觚、象腿瓶、笔筒等。器物的底足也有极强的时代特征:琢器多二层台底;笔筒多玉璧底;圈足早期的多是两边斜削的较尖的“鲫鱼背”底,中期以后基本上是圆润的“泥鳅背”底;大盘类多双圈底, 这种底从明末和顺治时出现,流行至康熙中期。款识种类多样,早期多用干支款,年款多用楷书,中期以后各种堂名款、图记款、花押款流行,并流行至雍正。仿款、伪托款也较多见,尤其以仿嘉靖款居多。

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时期青花器多仿明永乐、宣德的苏麻离青,但没有进口料,以笔端点染铁锈斑痕。 其次是仿成化的淡描青花。仿明器物除了从胎、釉、青料等方面区别外,器型也是重要的区别点:明器的胎接口是上下接,清器是前后接。青花雍正时工艺精细,修胎讲究,民窑器则粗糙、有旋胎痕。乾隆时尤其是后期工艺开始走下坡路,除了继承前朝的品种外,还有创新的品种青花玲珑瓷。纹饰内容也较雍正时多样,但总的来说以寓意吉祥的图案为主。款识除年款外, 雍正时较多见的有杂宝款、四朵花款、动物形款等,堂名款较康熙少。乾隆时堂名款又较雍正的多,年款多篆书,也有四朵花款。

青花

嘉庆(1796—1820)以后青花瓷逐渐走下坡路。嘉庆前期的器物基本与乾隆相同,但工艺粗糙,造型厚重笨拙, 釉稀薄而发灰、泛青。

道光(1821—1850)、咸丰(1851—1861)、同治(1862—1874)时期的器物大体相近:青花发色飘浮,胎质粗松,釉稀薄,胎釉结合不紧密,纹饰以吉祥图案为主。

光绪(1875—1908)时青花瓷一度中兴,仿康熙器水平较高,但胎体较轻,白釉较薄而发涩,修胎也不够精细。其他器物则无论胎釉和造型均与同治相近。青花加料彩器多见。款识除年款外,还有“长春宫制”、“坤宁宫制”、“储秀宫制”等;伪托款多见“康熙年制”、“若深珍藏”等。

从周杰伦的“青花瓷” 到我国青花瓷文化


周杰伦的《青花瓷》是笔者喜欢的歌曲之一,它诗意淡然,情思缥缈,典雅中透露淡淡忧伤,轻柔中融合百般执着,颇具东方古国绵远深长之息,在这里笔者和大家听“青花瓷”“品”青花瓷文化。

论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 论词句,《青花瓷》却是一幅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走笔曲折只因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论曲调,《青花瓷》仿佛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多有不尽之意; 这三者叠加至一处,《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青花瓷将绘画、书法巧妙地融为一体。古代绘瓷艺人经过巧妙构思,亦将绘画、书法表现在瓷器上,并使其升华为具有装饰美的形象。万历、天启年间的灵芝托“寿”,灵芝托“喜”的画面,甚至不用衬托物直接书写在瓷上的书法“寿”字,看来亦饱满、流利,给人艺术享受。青花瓷是元代时期景德镇瓷工的创造发明,当时烧制就已经十分成熟,至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就更以胎釉精细、青花浓艳、造型多样而负盛名。清代唐、雍、乾年间的青花瓷烧造成就更加显著。

青花瓷以中国画为主要表达方式,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以前的国画都统称为古画。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笔、线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结,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征。

因此,青花瓷器上之纹饰图案,从某种程度上可说是“瓷质的中国画”,无论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畫,皆可于青花瓷器上见到,虽然受制于胎、青料、釉料、高温烧制下的表現力,在层次上会较一般书画粗糙;但每个历史时期的青花瓷,其绘画风格都会与当时的中国画画风相关联,這也帮助后人在论断一件瓷器的所属年代,或对瓷器作古物市场价值评估时,提供了相當重要的佐证资料与参考助益。

2008年是我国人民吐气扬眉的一年,奥运会首次在我国北京举行,而奥运会的礼服又以青花瓷为设计主题,评委对此大加赞赏,从而也让世界人民了解,并记住了我国的青花瓷文化,将我国的青花瓷文化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景德镇之所以举世瞩目,为世人仰慕,不仅因为制瓷历史悠久、工艺技术精湛、产品至精至美,更因为以青花瓷为主的产品创造了具有东方艺术特色和中华民族风格特微的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并以她光致茂美的陶瓷珠宝,架起了东西方经济技术和文化艺术交流的虹桥,一定程度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对世界文化艺术的繁荣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我国陶瓷企业对“韩流”反应强烈


自6月23日韩国贸易委员会正式决定立案对中国产瓷砖进行反倾销调查,并抽选9家中国企业作为调查对象以来,中国陶瓷企业对此反应强烈,并纷纷表示会积极应诉,一些没有被列入9家被抽样名单的企业也表示会作为主动应诉方积极应诉,有的企业已开始着手做应诉的相关工作。

新中源是这次被列入9家被抽样名单的企业之一,2004年其瓷砖出口韩国的金额达308万美元。新中源集团总经理霍镰泉明确表示,对于这次韩国反倾销,他们肯定要应诉,而且有胜诉的信心。据悉,目前该公司已经开始着手做相关的应诉准备工作,其出口部经理也已飞往韩国。

新中卫经贸有限公司是一家出口企业,在这9家被抽样企业中其出口额和出口量都是最大的,该公司总经理赵静萍告诉记者,他们一定要应诉,不管是为自己的企业还是为了民族产业,他们的态度是坚决的。在收到调查问卷后他们已将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完,而目前关键的一点是有一些问题还没有搞清楚,咨询了5个律师事务所都得不到确切的答案,为此希望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帮助。

对于像新中卫这样的出口贸易企业该如何应诉反倾销调查,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的张爱荣女士,她说,目前该商会已就此问题与韩国贸易委员会联系,如果韩国的法律对外贸企业可以有自己的税率的话,我们的出口企业就应该去打这个官司,但如果韩国法律的单独税率只对生产企业的话,我们的出口企业就没有必要去打官司了。张爱荣还告诉记者,除了被抽样的企业外,目前也有一些未被抽样的企业有应诉的意向,包括东鹏、鹰牌、上元欧联等,根据相关规定,这些属于主动应诉的企业如果胜诉的话,就可以享受单独税率待遇,而不必受加权平均税率的约束。

东鹏陶瓷总经理何新明告诉记者,东鹏一定会积极应诉,他认为,东鹏陶瓷去年就在韩国开设了专卖店,无论是产品档次还是价格,在韩国都有较好的形象,因此不怕反倾销,对于这次应诉也有较大的胜诉把握。何新明还表示,虽然公司目前对韩国的出口量不是很大,但它是东鹏的一个目标市场,将来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上元欧联建陶有限公司总经理蒲鼎新也说,欧联产品现在出口韩国不太多,但未来几年将会是主打市场,因此决定应诉反倾销,并且对胜诉的把握较大。

明代青花瓷和清代青花瓷有什么区别?


明代青花瓷和清代青花瓷有什么区别?青花瓷被誉为“瓷中之王”。明朝时期人们主要烧造的瓷器品种就是青花瓷。此后各朝各代都有烧造青花瓷,烧造的青花瓷带有该朝代的时代特征。作为紧邻明代的清代,其出产了较多青花瓷,那明代青花瓷和清代青花瓷该怎么区分呢?

要区分明代青花瓷和清代青花瓷,记住两个朝代青花瓷特征就可以了。历史上明代后面紧接着清代,一般说来,下一个朝多少都会继承一些上个朝代的制瓷工艺手法等,但是明代和清代不同,清代国家昌盛,清朝初期制瓷继承了一些明代制瓷特征,但是之后人们不断发挥想象力,不断进行改革,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制瓷烧造工艺手法。烧造瓷器也就和明代大不相同了。

明朝初期,是我国青花瓷的鼎盛时期,不管是种类还是样式,都非常繁多,并以做工精细,样式多样,胎釉细致精密,图案纹饰精美、色调明艳闻名。其中永乐时期,因为受到波斯文化影响,所以当时出产的青花瓷带有波斯器皿的一些特征。明代后期,青花瓷釉面肥厚、滋润,但是光泽没有前期的好。明代青花图案纹饰内容取自大自然、题材广泛,多为写意、较少写实,用笔豪放,画面生动。

清朝早期延续了一些明代青花瓷的制瓷工艺手法,所以出产青花瓷与明代相似。到了清朝晚期,包括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个时期青花瓷带有各朝代文化、艺术特征,从款识上来说,咸丰时期青花瓷款识主要有纪年款和堂名款,民窑青花瓷还有图章式的篆书款。同治时期青花瓷款识有纪年款、堂名款,民窑还有四字篆书款、六字戳记印章款和四字抹红楷书款,甚至为慈禧专门制作的青花瓷还有专门的款识--“体和殿制”铭款。光绪时期青花瓷款识有纪年款、堂名款,字体样式多为篆书款和楷书款,民窑还有“光绪年制”楷书抹红款和图记款。宣统时期青花瓷款识也以纪年款和堂名款为主。

此外四个朝代都有仿制明朝、清朝前期的青花瓷样式款识,且仿制的款识各不一样。如咸丰时期仿制明朝的青花瓷款识有成化年制、天启年制等,而到了光绪时期,仿制明朝、清朝前期款识多为大明永乐年制、大明宣德年制等。

咸丰时期青花款识文字分为雕刻和手写两种,雕刻的是四字两行排列了、手写的是六字两行排列,且文字外围都没有边框。光绪时期青花瓷款识文字多为四字两行和六字两行排列,也有六字三行排列的,且文字外围没有边框。宣统时期款识文字则多为六字三行或四字两行排列,没有边框。

永乐青花瓷 仿者多用楷书


青花瓷是明代瓷器中的主流产品,它代表了釉下彩发展的最高阶段。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明永乐时期的青花瓷品种丰富多样,新创了许多器型。今日,就明永乐青花瓷如何鉴定,中国古玩收藏鉴赏研究会会长卢鹤寿为本报读者支招。

器型:明永乐瓷的造型以灵秀端庄,优美飘逸,厚薄适中而著称。器心内凹外凸,呈塌底状,大盘底足多为细砂底,用手抚摸光滑温润,有如糯米粉感,时有小块铁色斑。永乐瓷器一般为底足平削,小器底釉呈波浪纹,圆器中的撇口器口沿极薄,尖而不圆。常见的圈足有高深外撇式,内墙外撇式、里直外收式、齐平式等。

胎釉:由于烧成温度高,釉面白中泛青,呈肥亮感,少数瓷器有开片,青花有晕散现象。

纹饰:常见的纹饰有海水纹,卷草纹,竹石芭蕉纹,仰莲纹等。花卉中以缠枝莲、牡丹、菊花、灵芝、月季多见,动物纹饰方面主要是龙凤、麒麟、海水异兽纹等。这个时期的绘画出现双勾填色,即线勾轮廓,内用小笔填色,改变了元代和明洪武一笔点画的风格。

款识:明清两代官窑瓷器冠以帝王年号款始于永乐,自此成为定制。但永乐青花官器中署款并不多见,仅见青花压手杯器里中心书“永乐年制”篆书款。另外还有图案花纹围绕款字,绘双狮滚球的,球心书写年款;青花单线圈内绘团花,花心篆书款;以双鸳鸯围绕,里心四字款。款字笔道浑厚圆润,多为圆角,刚劲挺拔。后来的仿造者多用四字、六字楷书。

陶瓷知识:青花瓷的演变史——清代青花


故宫藏清顺治青花花鸟纹盖罐

清初顺治(16441661)朝时间不长,但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后来康熙时期的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顺治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器型较少,主要有炉、觚、瓶、大小盘、碗、罐等。胎体总的来说较粗糙,大器如炉、大盘、觚等胎体厚重,小器如小盘、碗等胎体则较轻薄。但也有个别器物胎质细腻、致密的,可见糯米状。底釉多白中闪青,有的还略显泛灰,釉层稀薄。青花料应是浙料和石子青两种并用,致使发色有的青翠、有的青蓝。其中炉的青花发色多显青翠,其它器物的发色多显灰蓝。纹饰多见花鸟、山水、洞石、秋草、江上小舟、怪兽、瑞兽、芭蕉、云气等。大盘喜欢在口沿处画一青花线圈,再在圈内画主体纹饰;小盘多在盘面一侧画一片梧桐叶,另一侧书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等相近的诗句。瓶、觚、罐等大器也喜欢用青花线作纹饰的分隔。画法以勾勒、平涂、渲染、线描相结合。绘画笔调随意,虽然比晚明时工整,但仍未见康熙时的严谨、细致的作风。画面布局较丰满,尤其是大盘、罐、瓶、觚等类器物。开始出现皴法和浓淡色阶的变化,但尚不成熟。瓶、觚等多平砂底。盘、碗、罐等底部多见缩釉点,底足粘砂较常见。碗的底部多跳刀痕。民窑器多、官窑器少,而且有年款的器物甚少。

故宫藏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

康熙(16621722)朝时间跨度长,器物类型丰富,工艺水平高超。此期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发色前期较灰暗,中期以后青幽翠蓝、明快亮丽。画法早期以单线平涂为主,气势粗犷;中期以后则勾勒、渲染、皴法等并用,绘画精细,并以青花色阶(即所谓青花五彩)而备受推崇。纹饰题材多样,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等,其中最具时代特点的是冰梅、耕织琢器多二层台底;笔筒多玉璧底;圈足早期的多是两边斜削的较尖的鲫鱼背底,中期以后基本上是圆润的泥鳅背底;大盘类多双圈底,这种底从明末和顺治时出现,流行至康熙中期。款识种类多样,早期多用干支款,年款多用楷书,中期以后各种堂名款、明器的胎接口是上下接,清器是前后接。雍正时工艺精细,修胎讲究,民窑器则粗糙、有旋胎痕。乾隆时尤其是后期工艺开始走下坡路,除了继承前朝的品种外,还有创新的品种青花玲珑瓷。纹饰内容也较雍正时多样,但总的来说以寓意吉祥的青花发色飘浮,胎质粗松,釉稀薄,胎釉结合不紧密,纹饰以吉祥坤宁宫制、储秀宫制等;伪托款多见康熙年制、若深珍藏等。宣统(19091911)时开始出现化学青料。

清代早期民窑青花瓷的特征


清代早期景德镇窑的瓷器生产,也像明代推行“官搭民烧”的制度,这不仅充分释放了民窑的生产潜力,调动了工匠的积极性,提高了民窑作坊的规模及烧造精细瓷器的技术,而且由于当时官窑民窑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无形中也刺激了民窑青花瓷器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清初青花瓷器生产以民窑居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清初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具体特征,有如下几点:

(1)胎釉:清初青花瓷器胎体厚重呈灰白或灰黄色,瓷化程度较好,胎釉结合紧密,多数釉面呈鸭蛋青,透明度较差,光泽度不强,个别釉面有缩釉,大部分有酱口,同时许多大件琢器底部不施釉,修胎也不太规整,盘碗底部厚重,口沿逐渐扁薄,圈足稍微向内收,有的器物足沿经过工匠仔细修琢后,还出现有泥鳅背现象,较光滑,底边还带有窑红即火石红。

(2)青料:清初青花瓷器大部是使用国产浙料绘制,大致有青翠淡雅与灰篮等种,总体呈色稳定,少数趋于灰暗,也有一些青花晕散和纹饰模糊现象。

(3)造型:清初青花瓷器多以生活用器为主,陈设器为辅,造型侧重于实用性,基本是延续明代的传统式样,形制上还多具有明代古朴浑厚之遗风。

(4)纹饰:清初青花瓷器的青花纹饰质朴自然,绘画一反已往单线平涂的方法,而是釆用多线平涂的技法,讲究匀称,疏密有致,相互辉映,粗犷豪放,同时纹饰题材丰富,常见有动物纹、植物纹、山水图、博古图等,龙纹高大雄壮,矫健有力,有腾云驾雾之势,麒麟纹常和挺拨的巴蕉叶画在一起,相映成趣,而且蕉叶纹中常留白。

总之,对清初民窑青花瓷器的鉴定,必须广泛地接触清初青花瓷器物,才能培奍和提髙鉴赏水平,也就是说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正确和中肯的鉴定结论,正如古人所说:“操千曲而后晓,观千剑而后识器”。这话说得很有道理,鉴定青花瓷又何尝不是如此。因此我们应遵循这一原则,就要多看,多对比,多分析以识别真伪。清代龚轼在《陶韵》中曾这样说过青花瓷:“白瓷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见透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无极生。”充分说明青花瓷的艺术魅力。你看,明明笔划简洁,却有一种由内而外的华贵,明明色调单纯,却有一种无法比拟的绚丽,明明恣肆风流,却有一种漫不经心的从容,明明清盈飘逸,却有一种温柔可融的意境……所以说与青花瓷相遇则是一种缘分,当你见到它时,定会立刻被它所震撼、所吸引、所痴迷!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英国打捞者拍卖清代青花瓷我国专家强烈抗议》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英国打捞者拍卖清代青花瓷我国专家强烈抗议》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怎么鉴别清代青花瓷器

相关推荐